2012年1017论坛主旨报告(六)支持包容性发展的农村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前言:包容性发展是全球实现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直接关系全球食物安全与全球稳定发展,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科技创新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减少贫困,实现城市与乡村、农业与工商、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制定相应的战略、政策,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至关重要。
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加快转型的繁重任务。
2008年始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实质是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互动过热发展,使投资的收益预期远远大于实际的产业回报,打破了收入与支出平衡的基本经济原理要求,造成产业资金流断裂,对金融业、房地产业的正常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而且,由于现代产业,特别是金融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广泛渗透性,进而对其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衍生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失业等社会问题。金融危机与国际社会业已存在的贸易与经济发展失衡、资源与能源短缺、食物安全、贫困、人口老龄化与失业,以及主权债务问题交织,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至今,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结束,各国都在继续为经济恢复稳定增长及民生改善而努力。
从全球恢复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看,不仅表现为金融业的调整、监管的加强,更鲜明地表现为全球对现存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持续发展。中国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这不仅对应对金融危机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解决发展阶段遭遇的问题,以实现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金融危机为国际经济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加速动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协调行动。
2、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新挑战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回顾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实际上是科学地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责任与义务的历史。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未取得人们预想的成就。1992年,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UN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重要文件。标志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标志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决心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年后,联合国再一次召开“里约+20峰会”,绿色经济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的作用、可持续发展体制框架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这反映了全球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上的急迫性。
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18世纪下半页爆发的产业革命,建立了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科技体系,彻底改变了当时的世界经济、产业发展方式。化石能源和机械装备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支撑。这种生产方式以巨大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根本改变了经济产业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关系,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消耗。化石能源的巨大消耗造成了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是地球温度提高的重要原因。多年了,全球各地气候异常,极端气候灾害频度增加,这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最大程度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必须改变200多年来建立的发展方式。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后,得到了广泛认可。回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的世界变化,尽管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能清晰地看到,20年来的奋斗结果并非预想:
(1)世界人口增加了27%,达到了目前的70多亿,其中西亚、非洲、南美增加的人口最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张。
(2)地球温度增加了4°C。而且,历史上地球温度最高的十年出现在1998年以后。
(3)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992年是220亿吨,目前达到300亿吨。
(4)森林与热带雨林面积减少了3亿公顷。
(5)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特大城市,1992年是10座,目前达到21座。
(6)对环境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塑料的消费量由1992年的1.49亿吨,达到目前的2.65亿吨。
(7)世界饥饿与贫困形势依然严峻。从1970年有饥饿人口记录以来,全球饥饿人口已突破10亿人,98%都在发展中国家。饥饿人口最多的是亚太地区和非洲。按照联合国2010年度多维贫困指数,目前全球贫困人口达17亿人。
这些数据说明,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贫困及资源环境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良好解决,而且形势更加严峻。解决这一系列国际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全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必须以更加有效的行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寻找到新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协调和包容。
3、社会发展出现新变化
收入的不均衡是一个全球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的收入不均衡问题进一步加剧。据测算,全球最贫困的40%的人口,其收入只占世界收入总量的5%;而最富裕的20%的人口则占到了总收入的75%。财富分配不均衡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特别是就业不充分和高失业率,在一些国家造成了激烈的社会矛盾或社会动荡。欧债危机下的若干欧盟成员国,如,希腊、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的罢工与社会动荡、社会骚乱,是经济发展不力,失业严重的直接结果。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是中国收入不均衡最为突出的问题。2011年,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6977元。同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21810元。
人口老龄化带来新难题。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超过23%。欧洲的情况与日本类似。人口的老龄化对现代社会有深远影响。它直接增加了社会支出,加重国家、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并减少了经济活动劳动力的供给。在欧盟国家,老龄化与社会高福利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经济恢复增长增加了结构性难题。
现代社会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上的节俭生活日渐成为过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持续进步,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要求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社会成员接受教育人数在增加,接受教育的时间和培训的时间在延长。这增加了个人人生的成本,也增加了社会成本。
人口流动是一个突出问题。在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生活水平不一,人口的跨地域流动均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2011年中国农民工达2.5亿人,外出农民工达1.3亿人,反映了城乡就业、收入、生活水平的不均衡。全球范围内,人口的流动,特别是移民问题也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国际经济社会问题。普遍的倾向是经济欠发达、生活水平较低国家的人口,向经济较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流动。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的挑战,面向未来的发展,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巨大,不同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依然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采取的发展本国经济社会的战略和举措自然不同。因此,实现经济新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国与国之间的协调包容体制与机制安排。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有效的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包容的体制与机制安排。这不仅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更需要发达国家的努力;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式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建设和谐稳定的幸福社会,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交融的形势下,必须建立有效的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不同社会成员间的包容体制与机制。
1、包容性发展的历史渊源与内涵
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其基本意义为: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它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包容性”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概念之一。2011年4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的主旨演讲,强调: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谈到增长,一般理解为经济领域的增长;谈到发展,则拓展到了社会领域,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意义更为广泛。
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提出针对当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针对人类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国际关系看,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取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取得了深入发展,发达国家得益于全球化,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得益于全球化,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国际经济实力对比和权益关系面临深刻调整。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冲击着二战结束以来形成的国际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经历了两次代价惨重的世界大战的人类社会,是否能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在认同差异、理性接受现实变化的基础上,找到和平、协调的方式,共同实现新的发展,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急迫问题。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世界人口持续大量增加,当前以化石能源、自然资源支撑,以及生态环境污染乃至破坏为代价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这是世界共识。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持续的地球温度升高和频度加大的极端气候灾害,提升了全球共同采取积极行动的紧迫性。不仅要节能减排,而且要追求和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包容。
从社会发展看,世界不同国家均面临若干突出的社会问题。例如,各国普遍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进一步扩大了的财富不均问题、贫困问题;就业困难与高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比较严峻的“三农”问题、食物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若干发达国家的高福利超越经济支撑能力的问题等等。在美国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前1%的富人拥有的资产额超过总资产的40%,后80%的人口只拥有17%的财富,这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不平等的财富分配。2010年,美国的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达52年来最高。全球面临长期发展中不断积累的社会问题与新问题的挑战。中国的情况类同,一方面全社会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大幅度改善;另一方面,社会成员间、社会阶层间、不同产业就业人员间、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大幅度扩大;不同社会成员对资源的占有或应用权益差距大幅度扩大。按照2300元的贫困线,中国依然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基尼系数接近国际警戒线,农民与市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典型体现。我们面临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大,资源占用不均,社会矛盾多的条件下,保持社会稳定以实现新发展的挑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人类追求发展,过上更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遭遇的问题。世界上,没有解决问题的永恒方案。实际上,这些问题本身往往就是发展造成或积累的问题。发展造成的问题,只能用发展手段解决。这就是包容性发展产生的历史渊源。也就是说,要用包容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国与国发展的包容,实现人与自然的包容,实现社会包容,以实现新发展。这也是在当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2、“三农”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业与非农业、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发展失衡,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相对弱势的问题。
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突出。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2011年,中国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47712亿元,占GDP的10.1%,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约3亿人,占总就业人员的35%;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4.5%。可以看出,中国农业依然是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强度大,风险较高的弱质产业。农业就业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低于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就业人员的年龄明显高于非农产业就业人员。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1.27%,城市化人口达到6.91亿人,进入了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但农村人口依然有6.57亿人,分布于约4.1万个乡镇、62万个行政村中;尽管农村人口已少于城市人口,但是就业机会较少的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53%,多于就业机会较多的城市就业人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与城市社区相比,乡村社区的现代化程度明显较低。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发展机会、公共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农村体制改革落后于城市,农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房产与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较慢,农村对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与城市快速发展相对应,农村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农民是中国国民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不仅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其可获得的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也远远不如城市。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为1:3.23。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均衡和稳定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有比较突出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经济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发达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与政治问题。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农业补贴,反映了农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难题。尽管发达国家农业普遍实现了现代化,但是,农业的自然高度敏感的季节性生产经营模式并没有彻底改变。在科技进步迅速,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财富创造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生活与发展机会丰富多样的当代,乡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遭遇新的挑战。
3、“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战略问题
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不同阶层、国与国之间的协调和公平,发展成果要惠及不同各方,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体现着公平、正义,机会均等的理念。选择包容性发展战略,符合现阶段中国发展的国情,不仅对于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有重要意义,也是创新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5414美元,世界排第90位,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高收入国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迈过“中等收入陷阱”。按照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的起飞阶段要经历一个发展的“陷阱”,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是发展的起飞阶段。人均GDP3000美元至10000美元,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增多、矛盾趋于尖锐,要实现新的发展,不仅要解决现存的各种矛盾,而且,要完成艰巨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中国已经进入了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与30年前的发展状况相比,中国面临的国内形势、发展任务、发展目标、发展制约,以及外部发展环境,都有了巨大变化。实现新发展,在全球化时代,需要良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包容性发展。在国内,需要正视社会不同阶层间、不同社会成员间、不同产业间、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财富分配差距以及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机会均等的包容性发展。在发展中,需要着力节能减排,需要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包容性发展。
实现包容性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大的挑战是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发展问题。薄弱的农业、规模大而发展滞后的农村、人数多而弱势的农民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关系的失衡是中国最大的失衡,这三者间的关系依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的任务是在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包容性发展的难点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在非农业领域、城市、市民发展条件依然优越,发展起点依然较高,发展速度依然较快的状态下,实现包容性发展,关键在于通过体制和机制的突破性创新,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较快发展,在逐步缩小差距中,实现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包容性发展。
1、创新主导的农村发展,是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包容性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实现农业与非农业的包容性发展,最根本的不是要限制非农业的发展,而是加快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难以创造出与非农业比肩的劳动生产率,其季节性生产模式和自然风险的敏感性,以及规模扩张、盈利能力较低的天然特征,决定了农业发展在吸引对产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人才、技术、投资等要素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加快农业发展,根本出路是对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进行战略调整,加快科学技术、人才、投资向农业的倾斜聚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使农业成为有利可图、有市场竞争力,对现代产业要素有吸引力的现代产业,逐步缩小农业与非农业的差距。实现这样的目标,农业发展非走创新之路不可。现代农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的实践证明,现代要素的注入,完全可以使传统农业转变为国际化的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中国农业是典型的自然资源不足、技术水平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人口众多的中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食物安全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农业只能依靠科技创新,克服自然资源不足的制约,在政府的引导下,用科技创新引领非自然资源要素向农业产业链聚集,使农业获得与非农业一样的竞争与发展机会,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
农村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要发展现代产业,而且要发展现代乡村社区,建设和谐乡村社会。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51.3%,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为70%以上。按照中国的国情,既是城市化水平达到70%,中国依然将有4亿多人的农民。当今,中国的近7亿农民居住于约62万个行政村之中,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当然包括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广大农村,现实的出路在于建设现代乡村社区,让乡村社区也能够为居民提供现代生活。在城市与乡村发展水平差距巨大,资源与要素自然向城市流动的条件下,加快发展农村,必须探寻新的发展道路。创新驱动是必然选择。与城市发展相比,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一个居住地的概念,相关政策也远远没有达到社区发展与管理的层次。中国城市的改革发展程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远远超越农村。发展经济的政策,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例如,在中国广大农村,自然资源如土地、房产、公共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程度极低,产权化发育严重滞后。城市与农村依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中国乡村的发展,首先应当给予农村相同于城市的发展机会,用城乡一体化的科学理念、科学方法,推进改革开放,突破法律与政策障碍,引导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包容性发展。
农民问题本质上是与市民发展的差距问题。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归宿。在中国,人的发展包括市民的发展,也包括农民的发展。在中国进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由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度的时期,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解决农民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民的发展,就是要解决农民的就业、医疗、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涉及人的发展机会的提供和支持问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首先应当使农民获得与市民一样的发展机会。涉及农民管理、服务的相关体制,也应当在改革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中国的农民工问题,实际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结果,既有城市管理的原因,更有乡村管理的原因。实现包容性发展,加快农村发展,市民与农民的巨大差别问题,必须给予优先的考虑和解决。
2、农村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选择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战略路径,必须针对国情和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2.1加强农业农村的科技研究
一是加强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乡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基础研究。中国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若干基础问题、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自己深入研究。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对农业的生产问题研究的比较多,但是对农业产业链的问题研究,特别是关于农产品的创新、物流、市场经营等问题研究的比较少。长期以来,以产中领域为研究重点的格局必须调整。
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支撑是农村产业,当务之急是走出传统农业经济的认识局限,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全面研究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尤其是彻底打破城市与乡村治理的二元结构壁垒,创造经济要素机会均等的流动环境,并在政府引导下,用创新的力量,适当推进要素向农村的加速流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现代乡村社区。
乡村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需要有现代化的社会管理,乡村社会是难点。开展乡村社会的研究,对建设现代乡村社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意义。
二是开展技术创新研究。用技术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科学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接口是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科技创新服务于包容性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在产品的创制及其配套生产或经营技术上取得突破。产品与配套技术的突破,才能使技术有可能与企业对接,化为技术进步的实际力量。
2.2加强农业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一是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与农村区域性特点强,与一般的工业科技成果相比,农业农村科技成果的中试、区试、熟化更为重要。农业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既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环节,又是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加强。
二是在加强涉农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是当前科技创新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食物安全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农业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支持措施。农业的公益性,广为社会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业的市场性。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讲,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企业的作用。离开了市场,就没有现代农业产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乡村社区,前提是要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受到保护的产权化的科技成果,才能与投资、市场对接,实现产业化的良性发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才能调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3加强农业农村技术推广和科技知识普及
中国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土地的小规模和市场化发育水平低,使2亿多农户一直处于无经济法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份。农民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做好针对广大农民的科技服务,做好针对农业的公益性科技服务,加强公益性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是必要的。中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乡村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承担着公益性技术推广的主要职责。其挑战是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社区需要的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农村科技知识普及是一项需要永远坚持的公益性事业,是提高农村社会科技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知识获取渠道较少,知识量有限。农村科技知识普及工作也较为薄弱。农民与市民知识获取机会的均等化,对实现包容性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应当采取有力的举措,加大农村科技知识普及力度,改变农村科技知识普及薄弱的局面。
2.4加强农业农村创新能力建设
农业农村创新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基础。
一是要继续加强以大学、科研院所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坚持开展农业农村基础问题研究。
二是要把培育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农业农村创新能力建设的重点。企业已经成为农产品市场和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发展农村产业的主体力量。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普遍缺少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关键。要推动规模较大,条件具备的企业建立健全自己的研发机构,配置结构合理的研发队伍,增加研发投入。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应当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大学与科研机构的技术服务。推动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人才是加强农业农村创新能力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培养造就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要加快培养农业企业家,农村建设与管理专家。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家、管理专家更为重要,他们是把科技、土地、劳动力、投资等要素聚合起来,建立企业,发展现代产业,管理和服务现代乡村社区的战略人才。
2.5农业、农村创业是一项战略任务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乡村产业不发达,就业机会少,就业任务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障碍。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是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业。在发达国家,创业兴业,无一例外都是政府与社会关心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启动市场经济建设以来,创业工作也逐步得到了重视。从布局看,创业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国目前的农民工约有2.5亿人,农村还有大量的未充分就业人员。庞大的农村就业人口,单纯采取进城就业的策略不可取,妥善的解决办法是,城乡统筹并举。一方面通过创造条件,扩大就业,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变为市民。另一方面,必须启动并加强农村创业工作,在广大农村创业兴业,开辟农民就地就业的新渠道、新空间。
启动并加强农村创业工作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农村创业工作的启动,将有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理念的调整,抓农村创业工作,实际上就是要针对中国产业发展要素优先向城市流动,而滞后发展、迫切需要要素投入的广大农村,依然扮演着“农村支持城市”的角色的突出问题,通过支持创业,把人才、科学技术与投资聚集到农村。改变历史遗留的“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障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在发挥政府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政策安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产业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健康的发展环境。改变市场机制在农村发展中的薄弱问题。
一个典型案例:科技部从2002年启动了农村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它是把创业人才,与投资、农村自然资源、市场、信息等产业发展要素,按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在乡村与农民合作兴办利益共同体,发展农村产业的一项事业。创业人才包括各种各样的创业人才,可以是擅长农产品流通的人才,也可以是擅长农产品加工的人才;可以是科技人才,也可以是经营管理人才。最重要的是具有创业能力。利益共同体,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合作社、协会,其本质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法人经济实体。到2011年,全国科技特派员已发展到17万人,通过特派员的创业活动,创办了8300多家企业,吸引的银行贷款超过40亿元,带动了约5000万农户参加创业。为发展农村产业做出了显著贡献。
3、政策建议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面临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恢复经济增长的艰巨任务,面临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贫困,发展绿色经济的严峻挑战。在这个人口济济的星球上,采取包容性发展战略,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的基本问题。类似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三农”问题依然存在。贫困问题是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就中国而言,实现包容性发展,关键是要实现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包容性发展。其重要举措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做出调整和安排。这样,才能使包容性发展有理念变为实际行动。
3.1制订包容性发展的农村科技创新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科技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并引领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对这样的战略行动,在国家层面,制订包容性发展的农村科技创新战略是必要的。这样的发展战略涉及农业发展、乡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涉及农民发展,也涉及农村的收入分配、减少贫困、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更涉及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等深层次问题。通过战略制订,在政府、社会各界形成共识,明确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凝练重大措施。形成战略部署。让创新成为加快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主导要素。实现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包容性发展。
3.2创新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体制
体制问题是实施包容性发展的基础保障。一是要有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从体制上做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全国的社区分成城市、乡村两大部分,按照统一的制度进行管理,实现城乡统一治理。二是要有农民市民发展机会均等的体制,在就业、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实现城乡统筹,机会均等。农民与市民的资产占有不均等问题是农民与市民发展机会差异的重要方面,在广大农村,现行的土地利用政策,使农民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应尽早改革。三是在产业发展环境上实现一体化。改革的关键是在农村确立市场机制在配置产业发展要素的基础作用地位,突破农村财产特别是土地资本化的瓶颈,实现城乡产业发展要素的自由流动。这也是从根本是将投资、科技等现代产业发展要素导入农村,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
3.3制订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政策
一是要完善支持农村创新的政策,包括增加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推广投入的政策,以及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在政策的设计上,要突出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产业,其基础是产业中的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企业的发展。所以,要有鼓励、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二是制订扶持农村创业的政策。在农村发展环境与城市发展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农村发展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需要政府通过财税政策、针对性的农村创业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政策,以降低农村创业成本和风险,鼓励、扶持和服务农村创业。需要深化改革,突破障碍产业要素流动的体制和机制制约,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农村创业环境。
3.4加强人才培养
按照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的要求,需要对农村发展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从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情况看,各类农林口的大学和职业教育院校,承担着培养农林方面人才的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院校的学科设计,往往擅长产中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对发展现代农业极为重要的收获后环节,特别是市场经营环节,往往比较薄弱。对乡村社区的建设与治理的人才培养也比较薄弱。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乡村社区、培育新型农民,需要一大批懂产业经营、懂企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一大批懂现代农业,特别是农业产业链的专业人才,需要一大批乡土人才。要通过深化大学与职业培训机构的改革,在继续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推动理工学科与社会学科的交叉,大力加强符合现代农业与乡村社区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3.5完善有利于农村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发展现代产业,离不开金融的参与,也不能仅靠小额贷款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城市区域的产业相比,农村产业在吸引金融投资上,有明显的劣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村产业总体上不发达、素质较差。长期以来,农业是农村最重要的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很不充分。就是农业,往往也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中环节为重点,产后的仓储、物流、批发、终端营销等环节,农村产业较少涉及。现有的农村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人才不足。二是农村产业发展环境差,特别是在土地利用、资产管理上市场化程度低,法律意义上的资产产权化发展滞后。在城市,可以发展房地产业,在农村则十分困难。三是缺少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的专业化金融工具。例如,发展农村创业,必须有与农村创业相应的风险投资、保险、投资退出安排等专门金融工具。做大做强农村产业,需要有符合农村产业特点的银行信贷、社会投资以及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安排等等。
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在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上系统安排,通过鼓励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农村创业,大力提高农村产业组织化程度,为金融投资提供丰富的受贷主体。二是研究形成符合农村产业、农村创业发展要求的专门化金融工具。
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由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过度的关键时期,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内部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探索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既是中国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责任。包容性发展强调的是让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以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可以预期,包容性发展将得到更多的关注、研究和实践,并在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