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项扶贫——重点工作

    【完善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与政策体系研究】

      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调研活动,成立了专家顾问组,研究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暨新十年扶贫纲要调研活动的初步方案。随后,此项研究从四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活动:一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合调研,二是各省区市扶贫工作总结,三是相关行业部门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四是委托有关专家开展系统研究。领导小组28个成员单位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成了5个调研组,由副组长牵头,在19个省区市实地考察了69个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个)、144个贫困村,80多位同志参加了调研,各组都撰写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各省区市扶贫办和相关行业部门提供了各自的工作总结和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起草了联合调研总报告,并广泛听取各方专家及基层扶贫办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联合调研总报告。该报告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估,分析了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整村推进工作】

    1. 完成情况

      2009年全国计划安排了1.85万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其中“三个确保”贫困村9000个,即:确保重点县中革命老区县贫困村8684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124个和边境贫困村192个完成整村推进任务。实际完成1.86万个贫困村,其中“三个确保”贫困村9069个。

      截止2009年底,“三个确保”确定的207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全部完成规划的实施。云南、西藏、青海三省(区)提前完成了“三个确保”工作任务。

    2. 资金投入

      2009年,整村推进共投入资金214.0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86.8亿,地方资金25.5亿元,整合部门资金102亿元。每村平均投入121.8万元。三个确保村投入资金81.33亿元,其中:老区村76.38亿元,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2亿元,边境村2.95亿元。每村平投入91.47万元。

      当年完成验收的106亿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中,基础设施投入55亿元,占总投资51.8%;产业发展37亿元,占34.8%;公益事业14.4亿元,占13.4%。

    【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扶贫开发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贫困地区实施“雨露计划”。

      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雨露计划”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特色,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手段,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最终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雨露计划”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由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阶段,发展到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并举的新阶段。

    1、 “雨露计划”成效

      2009年各级扶贫补贴投入培训资金达到了10亿人民币,培训人数总计达到了127万,就业安置率达90%,就业稳定率80%。

    2、 “民营企业招聘周”

      “民营企业招聘周”是由多家中央部委联合举办的长期就业招聘的年度性活动,同时在全国百个以上大中城市实现联动,对推动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力。国务院扶贫办在2009年首次作为主办方之一参加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并在全国同时启动了“第二届‘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供需洽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致辞。28个省(区、市)扶贫办的领导在京参加了启动仪式和主会场的相关活动。各分会场所在地扶贫部门也积极组织本地贫困学员参加招聘周活动。

    3、 培训模式

      “雨露计划”通过为每一个贫困劳动力投入600—1500元的培训费,支持参加职业技能、创业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年后就可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部分参加培训的农民回乡后,将打工学到的技术、了解的信息和获得的资金用于创办企业、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第三产业中,在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多年实践中,各地创新和开发了各种有效的培训模式,包括:

      (1)“中长结合、持续发展”

      (2)“校企合作、订单输出”

      (3)“企业出资、定点就业”

      (4)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5) “校乡对接、就近培训”

         (6) “就地转移、就近安置”

      (7)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8)  “贷款培训、就业还款”

    4、 “雨露计划”网络

      到2009年底,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认定了31个“雨露计划”示范基地。各省扶贫办认定了600个省级培训基地,部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认定了1700余个县级培训基地。这些培训网点构成了覆盖全国贫困地区的培训网络。

      为规范“雨露计划”示范基地,国务院扶贫办于2009年上半年对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基地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各地的培训基地在培训能力、师资状况、贫困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安置、扶贫培训资金使用等方面都符合要求。检查表明,培训示范基地都能很好的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并为各地的培训基地起到了示范带头的作用。

    【贫困地区产业化及扶贫龙头企业】

      产业化扶贫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通过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形成骨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扶贫模式。其中,龙头企业带动是产业化扶贫的关键环节。2004年11月29日,国务院扶贫办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的通知》(国开办发〔2004〕83号),启动了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的申报审批工作。目前,共审批过两批,在全国认定的国家扶贫龙头企业有625家,其中,东部省123家、中部省209家、西部省区市293家;。其中:第一批是20005年审批的,认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61家,其中,东部省47家、中部省96家、西部省区市118家;第二批是2008年审批的,认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364家,其中东部省76家、中部省113家、西部省区市175家。各省区市认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有673家。2005年,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业银行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大力支持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国开办发(2005)19号),加大对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各地在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培训等方面给予信贷扶贫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目前,这些扶贫龙头企业共带动800多万贫困地区农户增加收入,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帮助扶贫龙头企业提高竞争力,国务院扶贫办与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签订了长期金融合作协议,以优惠贷款重点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

    【促进革命老区发展】

    1. “三个确保”整村推进

      为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的精神,2008年,国务院扶贫办提出了“三个确保”的工作任务,即:在2010年以前,确保完成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边境贫困村、革命老区县贫困村三类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其中,老区村24008个,占总数的97%。截止2009年底,有15464个 “三个确保”村完成了整村推进任务,其中老区村14969个。

    2. 革命老区连片开发试点

      2009年,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7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每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共计7.2亿元。其中革命老区县31个,占试点县总数43%。 此外,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在山西、广西、陕西三省(区)各选择一个县开展革命老区建设示范试点,统筹考虑解决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以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

      2009年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7亿元,在河北、湖北、湖南和四川四省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革命老区县实施整村推进。

    4. 启动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

      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连续六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在贵州省威宁县开展 “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通过试点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切实脱贫,并为同类型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路子。

    5. 鼓励动员社会力量支持革命老区发展

      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和组织各级党政机关和各方面社会力量参与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取得了积极而显著的成果。目前有154个中央国家机关、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国有大型企业等单位定点帮扶2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革命老区县,占老区县的76%。还有不少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力量也尽其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事业,营造了一种全社会普遍参与革命老区扶贫的工作氛围。

    【移民扶贫工作】

      移民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在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的“三西”地区探索发展移民扶贫试点至今,全国累计移民扶贫达到580多万人,加快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缓解了贫困地区的生态压力,推进了贫困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了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了贫困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移民扶贫作为扶贫办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积极推进中把握以下原则:坚持群众自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分类指导,科学制定规划;坚持瞄准对象,真正让贫困户受益;坚持资源整合,着力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坚持产业开发,切实抓好后续扶持和增收工作;坚持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移民扶贫成效。

      2009年,扶贫移民工作稳步推进。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7.5亿元,搬迁14万户、61万人。

    【县为单位、连片开发试点】

      2009年,全国中西部22个省(区、市)7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覆盖377个乡镇、1749个村(其中:贫困村1360个),扶持农户54.7万户(其中:贫困户27.6万户)。截止目前,项目实施顺利,进展情况良好。

      据初步统计,试点项目共投入各类资金71.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8.3亿元,省、市、县安排专项资金6.5亿元,部门投入27.5亿元,银行贷款2.9亿,群众自筹15.7亿元,其他资金10.8亿元。从各省上报数据看,10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可整合资金5000-8000万元;重庆市整合力度最大,5个试点县总投资达21.6亿元,远高于其他省。

      目前, 72个试点县共完成投资3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1.8%。其中,51%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42%用于基础设施建设,5%用于公益事业,2%用于其他。规划中的试点村村平投入410万元。扣除重庆市的影响因素,村平投入为328万元,远高于全国121.8万元的整村推进投入力度。

    【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

    1. 四川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

      为帮助四川省阿坝州86万藏族和羌族群众摆脱大骨节病的困扰,从2008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34亿元,开展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截止2010年6月底,到位资金累计1 5.3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02亿元,国家发改委预算内资金3.5亿元,省级配套资金1.86亿元。

      两年来,各级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统筹规划、农户自建的原则,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1、 项目活动推进情况

      易地育人做到了无一遗漏。病区2.64万名5周岁以上儿童全部转移到非病区学校就读。

      易地搬迁深得民心。累计启动9个县、55个村、4514户、2.12万人的易地搬迁工程。目前已竣工3208户,大部分农户已入住新居。

      更换粮食及时足量。为病区14.46万人(其中含病区学龄儿童2.64万名)累计供应口粮近4000万公斤。

      整村推进全面铺开。在255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完成住房建设3438户,实施“五改两建”户办工程2.19万户,修建村内道路1007公里、村务活动室1.48万平方米;扶持9401户农牧户发展支柱产业;改造入户电网98412户;培训村级干部1 355人、农村劳动力6353人。

      饮水安全基本保障。实施136个贫困村饮水工程,新增基本农田有效灌面1.49万亩,基本解决病区12.6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社会保障全面覆盖。4.12万名大骨节患者全部纳入了农村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医疗救治2.08万人次;建成20个集中供养中心,设置床位2540张,已有935名III度大骨节患者入住;为I、II度患者发放农村低保金2708万元。

      致富产业同步支持。在66个村实施支柱产业项目,启动8个养殖业基地建设。其中新建无公害蔬菜和马铃薯基地8万亩、特色水果基地3.68万亩、优质青稞基地4.78万亩、道地中藏药材基地4.08万亩,栽培高原中低温食用菌262万袋,培育种苗及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购进牲畜6.1 5万头(只),人工种草7.5 1万亩,建棚圈60.1 5万平方米,建商品畜生产基地13个;引进良种公畜1010头,新建改良点396个;开展畜牧实用技术培训5074人次。

      实施科技入户工程1585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7万人次;整治基本农田3.78万亩,新建、改建机耕道(牧道)1563公里。

      于此同时,还成功打造精品旅游村寨14个,建成“农(牧)家乐、藏(羌)家乐"454个。2009年,接待游客117.63万人次,实现收入4610.18万元。

    2、 防治成效显著,经验值得推广

      综合防治项目实施以来的近3年时间内,抽样监测没有发现一例新增病例,综合防治成效十分显著。实践证明,试点项目采取的综合措施是防治大骨节病的成功模式,异地育人是防止新增病例的关键措施。异地育人投入成本低,防治效果好,不仅有效防止了新增病例发生,而且对于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培训民族地区学生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试点项目取得的综合防治成功经验,已经可以在全国大骨节病高发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2. 云南布朗族(莽人、克木人)及瑶族山瑶支系扶贫试点

      主要居住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景洪市的23个自然村内的莽人、克木人,目前总人口3972人,属解放后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

      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作出了“请云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提出扶助措施,帮助其尽快摆脱贫困”的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作出了“请扶贫办商同云南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政策措施,下决心解决莽人、克木人的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务院扶贫办于2008年3月牵头成立了由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林业局、上海市、南方电网和云南省参加的扶持云南莽人、克木人发展工作协调小组,指导相关帮扶工作。同时为切实解决莽人、克木人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2008-2009年,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000万元,开展莽人、克木人扶贫试点。试点结束时,莽人、克木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两年来,对23个莽人、克木人聚居自然村全面实施整村推进,完成安居工程建设324户,实现户均建筑面积达到80平方米以上。同时大力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提高山区水利化程度。累计建成基本农田地5100亩,修建水库2座,库容82万立方米,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加快交通电力建设,修建乡村公路203.9公里,桥梁11座,实现了莽人、克木人村村寨寨通公路的目标。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27.17公里,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加大特色产业培植力度。主导产业初步建成。按照“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产业建设力度,两年累计投入扶持资金1155.5万元,推广特色种养殖产业。截至2009年末,莽人、克木人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413元和1887元,比2007年分别增加924元和689元,基本解决了莽人、克木人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

      加大科技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两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87期、培训人数1.09万人次,并抽调45名驻村工作队员,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使贫困群众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力度,让莽人、克木人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落实聚居区的校舍建设及学生优惠入学政策,截至2009年底莽人、克木人聚居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以上。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结合“边疆文化长廊”、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建设, 23个莽人、克木人村寨实现了广播电视全覆盖;切实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将莽人、克木人贫困群众1806人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通过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有利促进了莽人、克木人聚居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3. 新疆阿合奇边境扶贫试点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阿合奇县,大部分为山地和戈壁,有土面积仅O.3%,长冬无夏、蒸发量大、地广人稀、交通落后,还担负着4 6个通外山口、3 7 1.4公里长边境线的守护任务。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仅为全疆农牧民人均收入的42%,是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最低的特困县之一,贫困面占农村总人口的45%。

      阿合奇全县由于历史原因,边境地区投入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一线边民守边条件极其艰苦,边境县城作为支撑和服务一线边民的基地,与内地城市的发展差别越来越大,服务功能弱化。边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边民素质不高、县城人才流失,守边能力弱化的问题非常突出。

    2  0 O 7年3月,国家以扶贫开发为平台开展阿合奇县边境扶贫试点工作,整合引导发改委、教育、财政、交通、卫生、水利、广电、民委等部门资金以及华能集团和无锡市援助资金,共计投入2.8亿元,实施了 153个边境扶贫项目,自治区、克州和阿合奇县各级同志一心一意投入试点工作,思路清晰、稳扎稳打,推动阿合奇县扶贫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线边民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收入水平提高,广大农牧民的吃饭、上学、看病、行路等民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戈壁产业基本成型,其中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初具规模;城镇面貌明显改观,硬件服务设施趋于完善,教育和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县覆盖。三年来阿合奇县边境扶贫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自治区、州、县各级同志在实践中紧紧围绕“守边戍边”的根本任务,划分了边境扶贫的“三线结构”:边境一线为边境地区公安边防派出所管辖行政区域;边境二线为边境一线和县城中间地带的行政区域;边境三线为县城城市区域。区分边境一、二、三线的不同责任:以边境一线守边户为核心,实现安得下、守得住、能致富;边境二线重点发展产业,为一线守边提供人员、经济支撑与教育、卫生服务;边境三线加强城市建设,形成支持边境一、二线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推动三线联动。

      “三线结构”准确概括了边境县的县情,为具体扶贫项目的规划、实施、评估等各项工作赋予了全局视野,使边境扶贫试点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将来对试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与推广提供了良好基础。

      目前阿合奇地区围绕“三线结构”,层次分明地开展边境扶贫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边境一线的扶贫工作任务最为重要也最为艰巨。现已投入资金占边境扶贫试点总投入的6 0%,实施项目占总项目的6 6%,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边境二线以现代畜牧业、设施农业为主的戈壁产业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阿合奇镇已建成高起点、高标准的温室大棚,单个大棚占地面积1.5亩,自投入使用以来种植了西红柿、黄瓜等2 O多种反季节蔬菜,可以起到丰富本地市场蔬菜供应、改变长期依赖外调蔬菜的作用。

      边境三线城镇面貌明显改观,服务体系趋于完善。阿合奇县县城在华能集团、无锡市等单位援助下新建、改建了环境优美、设施良好的医院、幼儿园和中小学等卫生教育扶贫项目。边境三线服务体系与深入边境二线的卫生院、中小学、文化站等项目有机结合互相补充,构成了守边戍边的后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在产业、教育、卫生、养老等方面支撑、服务边境一线的功能。

    4. 石漠化地区种草养畜产业化扶贫试点

      为探索石漠化治理的新路子,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在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开展种草养畜试点。两年来,试点成效显著,不仅使农户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有效缓解了石漠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009年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的10个县开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截止目前,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扶贫效果。

    1、 资金投入。2009年,项目共投入各类资金6.05亿元。其中:石漠化治理试点专项资金2000万元,中央财政产业化扶贫资金5500万元,省级财政产业化扶贫资金5000万元,黔西南州整合各类资金1.08亿元,毕节地区共整合“三江源”资金、石漠化治理资金约3.72亿元。

    2、 项目实施情况。截止2009年12月30日,两个地州围绕种草、圈舍修建、草水、草路等建设项目开展工作,目前,人工种草完成157585亩,占计划的100.05%;圈舍建设完成235990平方米,占计划的99.89%;采购发放基础母羊149739只,占计划的95.07%;采购发放种公羊6229只,占计划的101.70%;修建水池2500口,占计划的100%。

    3、 取得的初步成效。一是经济效益。通过发展种草养羊,农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经济效益,凡是养殖、管理好的项目农户都普遍增收。如晴隆县项目扶持的250户,每户每年平均出栏30只羊,年可出栏优质肉羊达7500只,折合羊肉300吨,现按市场价每公斤50元计算,折合人民币75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30000元,同时也大幅度增加了县财政收入。二是生态效益。项目通过多种牧草种子混播,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有效缓解了石漠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据晴隆县监测统计,该县每年减少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人工草地土壤有机值含量增加2%,改良草地土壤有机值含量增加1%。三是社会效益。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解决了部分农民就业问题;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构建支柱产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带动项目区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5. 溜索改造试点

      为解决偏远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出行难的问题,2009年,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在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开展索改人行桥试点,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9年,在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开展溜索改造试点,解决部分山高谷深地区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 资金投入。四川共投入资金1118.4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省配套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18.47万元;云南共投入资金975.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部门配套3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75.88万元;西藏共投入资金230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300万元,其他资金9万元。

    2、 主要工作及成效。四川已在甘孜州、凉山州的7个县实施首批溜索改建柔性铁索吊桥10座、980.17米,直接解决了项目区904户、11376人,覆射解决周边6094户、35130人的“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问题。云南已在保山市、怒江州及迪庆州的5个县实施溜索改造项目5个,项目覆盖4880户、20839人。西藏计划在昌都地区、日喀则地区及林芝地区的10个县建设人畜简易桥18座。目前,6座桥已完成建设任务,正在准备组织层层验收,其他12座桥梁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使项目区1568户8886的群众彻底告别溜索时代。

    【社会扶贫】

      社会扶贫就是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有利于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对国家机关干部和东部地区干部进行国情教育,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弘扬良好社会风尚,巩固执政党地位也具有重要意义。

      1996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提出:“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坚持这条方针,不仅可以加快脱贫进度,而且有利于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军队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对社会扶贫工作提出如此明确、系统的要求,基本囊括了社会扶贫工作的主要领域。我国的社会扶贫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扶贫工作框架。这个框架体系大体包括六个方面:①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定点扶贫;②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对西部地区开展的东西扶贫协作;③民营经济参与扶贫;④社会组织参与扶贫;⑤社会公众包括志愿者参与扶贫;⑥军队参与扶贫。

      目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呈现出专项计划扶贫、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的新局面。”社会扶贫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贫困地区干部培训】

      贫困地区干部培训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自1986年我国有组织、大规模实施扶贫开发以来,干部培训工作一直贯穿始终,为了保证中央扶贫政策的畅通,中组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三部门长期联合对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贫困地区干部进行培训,并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二十多年来,紧紧围绕扶贫开发中心工作,先后培训扶贫干部3万人次;编辑出版了农村发展、开发规划、企业经营、项目管理、小额信贷和参与式扶贫等六大类教材35本10余万册,通过培训贯彻中央扶贫政策,总结各地扶贫开发经验,研究贫困地区发展的模式,探索广大干部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创造性实践,有力促进了扶贫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2009年,扶贫干部培训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整体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针对目前扶贫工作的热点问题,举办了8期各类培训班,直接组织培训800多人次,并编撰了《中国扶贫开发高层论坛专家演讲集粹》和《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班讲座教材》两套扶贫干部培训教材。据教学评估,98%以上的学员对研究班的课程、教材、考察等方面表示满意。

    1. 中青年骨干班

      组织全国扶贫系统中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是加强扶贫干部基本素质能力培训的需要,是推进我国扶贫工作专业化、知识化的重要步骤,是扶贫部门发展的长远大计。全国中青年扶贫骨干综合素质实验培训班以提高知识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为基本目标,时间4周,以政策理论课程为主,辅之以贫困地区实地教学。全国各省(区、市)扶贫办和重点地区(市)扶贫办45岁以下的60名中青年骨干参加了培训。作为培训改革实验班,就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训方式方法进行了非常有效探索。

    2. 专题研究班

      2009年共举办了6期完善扶贫开发战略与政策体系专题研究班。主要采取领导专家讲课、现场考察、案例教学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方法有所创新,效果十分明显。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相对集中地(市)的党政领导干部和有关省、地、县扶贫办主任参加了这些研究班。

    3. 培训能力建设班

      全国扶贫系统培训能力建设培训班采取师生互动教学的模式,学习现代干部培训理念、方法,就如何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组织实施扶贫系统干部培训进行深入的学习研讨。全国各省(区、市)扶贫办负责培训工作的处长、培训中心主任,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的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

    4. 出国(境)培训班

      2009年实施完成了3期出国培训项目,全国各省(区、市)市级以上党政干部和扶贫开发系统48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分别赴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贫困社区社会化服务与农村合作社、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管理体系运作和金融危机环境下社会扶贫保障等多个专题。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 】

    1. 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工作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和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阶段性的胜利。2008年9月19日,中国政府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从重建基础、重建指导思想、重建基本原则、重建目标、空间布局、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政策措施、重建资金、规划实施等方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政策、项目和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标志着政府主导下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

      根据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要把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的指示精神,特别是回良玉副总理要求扶贫办要抓紧制定贫困灾区灾后重建规划的重要指示,国务院扶贫办立即深入四川省等重灾区调查,研讨救灾措施,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同时,下发了灾情调查表,要求各省组织调查贫困地区受灾情况。通过调查统计和实地考察,基本摸清了受灾地区贫困县、村和贫困人口等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三省专题会议研究。在试点基础上,调集省、县两级扶贫办100多人,采取群众参与、点面结合、自下而上的方法,按时编制完成了涉及51个极重和重灾县、4834个贫困村的《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并纳入了国家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农村建设专项规划。三省在编制20个试点村规划的过程中,得到了贫困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特别是贫困农户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规划设计,表达建设家园的主人公意愿。经过比较充分的沟通、协调,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

    2. 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百村试点工作

      为指导面上大规模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探索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结合机制,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三省选择开展了100个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试点。2008年9月21日,“5.12”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重建项目试点村规划实施启动仪式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马口村举行,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20个村,其中:四川省10个,甘肃省5个,陕西省4个;第二批试点40个村,其中:四川省20个,甘肃省12个,陕西省8个;第三批试点40个村,其中:四川省20个,甘肃省12个,陕西省8个,与整个面上的工作一并启动。在试点建设中,国务院扶贫办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帮助这些贫困村开展灾后重建,使其经济社会发展恢复到灾前水平,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探索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总结相关经验,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3. 面上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展开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工作暨培训会议”后,国务院扶贫办制定了确保“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三省认真抓贯彻落实,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三省扶贫部门积极争取落实各类恢复重建资金,其中四川落实226688万元,甘肃落实85437.6万元,陕西落实27853.8万元。三省在抓好100个试点村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面上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不断加大资金的协调落实力度,加大分类指导、检查督促力度,并及时按要求上报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为配合面上工作的开展,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共开展了6次培训活动,其中覆盖三省的4次,分别针对四川省和陕西省的各1次;开展了第一批试点村灾后恢复重建参与式监测工作,组织开发了“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监测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与科研院校、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

    4. 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体进度

      工作全面截至2009年12月30日,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以下简称三省)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资金落实与项目进展顺利,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

      ①试点村灾后重建工作进展

      四川省(截至2009年11月30日)第一批14个试点村(其中纳入国务院扶贫办试点的为10个)落实财政扶贫资金1544万元、UNDP项目资金405万元、其他资金(含重建基金、对口援助资金、部门整合资金、其他捐赠资金等,下同)986.8万元,合计2935.8万元,村均209.7万元。扶贫部门组织实施的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第二批20个试点村落实到位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香港乐施会资金451.36万元,其他资金348万元,合计1799.36万元,村均89.97万元。已有18个试点村开始实施项目建设。第三批20个试点村名单已经确定,部分村已经开始进行村级规划,计划在1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每村预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乐施会项目资金100万元,其他资金尚难估计。

      甘肃省(截至2009年12月31日)第一批5个试点村重建工作已基本结束,落实财政扶贫资金778万元、UNDP项目资金182.5万元、其他资金442.3万元,合计1402.8万元,村均280.6万元。农户住房、基础设施、增收项目完工率达到100%。第二批12个试点村落实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香港乐施会资金1088万元、其他资金204.4万元,合计1892.4万元,村均157.7万元。已有9个试点村项目建议书获得审批,另有3个正加快审批。第三批12个试点村均已完成村级规划。每村预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乐施会项目资金100万元,其他资金尚难估计。

      陕西省(截至2009年12月31日数据)第一批6个试点村(其中纳入国务院扶贫办试点的为4个)恢复重建项目,落实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UNDP项目资金146万元、其他资金1514.3万元,合计2160.3万元,村均360万元。除互助资金项目正在办理有关手续外,已全部实施完成。第二批8个试点村中落实到位财政扶贫资金400万元、香港乐施会资金800万元、其他资金711万元,合计1911万元,村均239万元。1个村已全面完成建设项目并通过验收,3个村项目建议书获得审批并完成招标工作,另有4个正在加快审批。第三批8个试点村的村级规划制定已完成,其中4个村正在开展预算复核工作。每村预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乐施会项目资金100万元、其他资金284万元,合计1484万元,村均185.5万元。

      ②面上村(除试点村以外的受灾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进展

      四川省除三批试点村外的2462个贫困村共落实各类恢复重建资金226688万元,村均92.1万元。2462个村中,2352个已启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启动率为95.5%,超额完成70%这一年度启动计划),其中587个贫困村重建项目已完工(12月底时为685个)。

      甘肃省除三批试点村外的1782个贫困村(行政村有调整合并,仍按合并前数量计算平均值)共落实各类恢复重建资金85437.6万元,村均47.9万元。1782个村中,1290个已启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启动率为72.4%。

      陕西省除三批试点村以外的485个规划贫困村(行政村有调整合并,仍按合并前数量计算平均值)共落实各类恢复重建资金27853.8万元,村均57.4万元。485个村中,349个村已启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启动率为72.0%。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