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分析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0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首先,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对参加今天会议的各省区市扶贫办、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新闻界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 关于今年的扶贫工作

      今年是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关键一年,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扶贫开发难度加大。全国扶贫系统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调研,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根据中央精神,扶贫系统认真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产生的影响,在国家实施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基础上,重点从增加扶贫投入、加大整村推进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力度、帮助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和自主创业、扶持扶贫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并建立了中央、省(区、市)和部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应对金融危机工作动态报告制度。今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97.3亿元,比上年增加30亿元,增幅和增量均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我办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当前形势下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与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的意见》,强化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加大了信贷扶贫投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安排扶贫贴息贷款200多亿元。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扶贫投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达到90亿元。云南省级配套资金7.36亿元,达到中央投入的40.9%,比上年增加11%。湖北地方各级财政扶贫投入3.2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河南集中4亿多元财政扶贫资金,支持828个革命老区村实施整村推进,县市级扶贫投入达到3.7亿元,比上年增加60%。西藏安排2亿多元支持贫困户安居工程建设。浙江财政继续给29个欠发达县区提供小额贷款贴息资金1210万元,预计年末扶贫小额贷款余额将突破4亿元。

      在重点措施方面,今年全国预计将完成18800个村整村推进,其中“三个确保”贫困村9000个。资源整合,连片开发,产业化扶贫水平有所提升,山东、江西、湖南、湖北、云南等省产业基地向规模化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广西、重庆、甘肃、宁夏等省区市重点从短期培训逐步转向职业技能培训。移民扶贫扎实开展,预计完成69万贫困人口搬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等试点稳步推进。在460多个县的8000多个村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黑龙江、江苏、福建、安徽、陕西、四川、宁夏等省区主动扩大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试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试点取得积极进展,试点村在短期内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组织开展大型调研活动,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

      调研活动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领导小组联合调研。28个成员单位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组成5个调研组,由领导小组副组长带队,80多位同志参加,实地考察了20个省区市的72个县(其中国家重点县51个)、151个贫困村,相关地区的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为调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果奠定了基础。二是各省区市扶贫办进行自我总结。三是相关部门提供扶贫工作情况和政策建议。四是委托专家学者进行课题研究。

      为了更充分、广泛地听取有关专家、各省区市和基层同志的意见,9-10月,我办分别召开了东中西部三个片区座谈会和专家组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形成了《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联合调研总报告》,提出了未来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方针与原则、对象与重点、内容与途径、工作任务与部门职责、政策保障、组织领导等意见和建议,并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进行了汇报。

      (三)组织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我办和民政部、财政部、统计局、残疾人联合会在11个省(区、市)的20个县,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点以中西部为主,兼顾东部;既有国家重点县,也有省重点县和非重点县;既有革命老区县,也有民族自治地方的县。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弄清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构成,为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实证支持。20个县共有335个乡(镇)、5860个行政村开展了试点。按新的扶贫标准(1196元),识别出贫困人口141.9万人,占试点县农村人口的14.7%(试点县多为贫困程度较深的县)。其中扶贫开发对象122.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2.7%;低保对象46.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8%(未含1196元以上的低保对象);扶贫和低保交叉对象26.6万人,分别占扶贫开发对象的21.7%、低保对象的57.7%。识别出来的低保对象均落实了低保金,扶贫开发对象有58.9万人享受了到户扶持政策,占48.1%,有部分扶贫开发对象未得到直接扶持。

      参与试点的省区市和试点县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湖南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听取汇报,要求把试点作为农村改革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分管省长亲自挂帅,省级财政还专门安排1000万元资金支持两个试点县工作。目前,湖南已在20个重点县全面推广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重庆市采用多因素的贫困人口识别办法,探索两项制度衔接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实。低收入户信息数据库建设达到较高水平。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办起草了《关于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瞄准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强化工作重点,完善到户措施,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四)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方法

      促进扶贫工作法制化。湖北根据新形势修订了《湖北省扶贫工作条例》。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条例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河南扶贫立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探索扶贫标准调整机制。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区市自定扶贫标准。今年,青海确定的扶贫标准农区1300元、牧区1500元;内蒙古农区1560元、牧区1800元。重庆市还结合统筹城乡实验区改革,在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县采用了相对贫困标准。

      对重点县实施动态管理。陕西下发了《关于调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通知》,将进入“双超县”和“十强县”的靖边、府谷、安塞、黄陵等4县调整出扶贫重点县范围。

      强化扶贫到户措施。广东省委、省政府通过半年的深入调研,组织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亲自主持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动员省内发达市县、有关部门对口帮扶贫困村。目前全省3409个贫困村已经有2139个落实了帮扶单位,占62.7%。河北省实施“细胞工程”,使产业扶贫措施真正落实到户。

      改进“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江西把实施“雨露计划”与本省工业园区发展的需求相对接,深入推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技能培训,扶助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与“两后生”助学补助制度对接,每人每年再补助1500元。海南调整优化劳动力转移培训结构,减少两、三个月的短期培训班,扩大职业教育学历班的规模。

      探索移民扶贫有效途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发展,对沙漠化区域贫困农牧民实施整体搬迁,并妥善解决进城农牧民的住房、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问题。浙江、福建等省把移民扶贫与小城镇建设、开发区建设、中心村建设、地质灾害搬迁等有机结合,提高规模化水平。两省当年均完成了7万人的搬迁任务。

      整合资源加快脱贫进程。江苏把省级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苏南县(市、区)与苏北县的“五方挂钩”帮扶模式,上升为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为“五方挂钩”增添新内容、注入新活力。

      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重庆市增加了扶贫工作在重点县党政领导目标考核的权重,并将扶贫工作纳入非重点县和“一圈”帮扶“两翼”区县党政领导目标考核内容。

      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措施。我办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操作指南》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事业项目管理办法》。我办还印发了《国务院扶贫办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申报指南》。

      (五)探索有效途径,解决特殊贫困问题

      积极组织推动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5月下旬,我办在四川广元市召开现场会,就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提出了具体要求。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工作全面展开,100个试点村重建任务完成过半,70%的贫困村(3383个)重建规划启动实施。四川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进展顺利。完成搬迁安置1877户,2.64万名适龄儿童寄宿制学习生活得到巩固,基本控制了新发病例。新疆阿合奇边境扶贫试点成效初显,积累了经验,创新了机制。

      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广西继续推进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延伸实施边境3-20公里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甘肃出台了《关于实施特殊政策加大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大河西特困移民扶持工作力度的意见》。宁夏充分发挥中部干旱带地区发展资金的杠杆作用,共吸引近亿元行业资金参与产业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六)发挥行业、社会扶贫作用,构建“大扶贫”新格局

      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增加民政部为副组长单位,外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商联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与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军和武警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已有10个省区的同级军事机构成为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我办进一步加强与外交、教育、科技、民委、民政、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农业、卫生、广电、住房和城乡建设、商务、林业、旅游等部门及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妇联、残联、农业银行、工商联、电监会、中科院、农科院等部门的合作,各部门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等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制度》。积极推动企业参与扶贫工作。国际合作第一次走出国门。世界银行第五期扶贫项目准备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各地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湖南共派出3777个驻村扶贫工作组,全年投入的资金和物资约合6亿元,超过中央财政扶贫投入总额。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协调12个省直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整合资金共同促进扶贫整村推进工作的通知》,并与各民主党派达成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向书。山西、湖北、河南、福建、宁夏等省区在“三支一扶”中安排专职扶贫人员和大学生村官。辽宁坚持省级领导扶贫联系点制度,组织200多个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215个贫困乡镇。东部省市扶贫协作部门创新扶贫形式,丰富帮扶内容,加大帮扶力度。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按照群众所需、部队所能的原则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经过努力,中编办同意国务院扶贫办内设机构由组改司,并增加一个司的设置。在省级机构改革中,有11个省(区、市)扶贫部门调整为省(区、市)政府直属机构,占总数的41%;河南和江西两省扶贫机构升格;重庆、新疆等扶贫办充实了内设机构和人员。今年,我办共举办贫困地区地县级党政领导和扶贫系统干部培训班9期,培训695人,其中地、县级党政领导干部90人,中青年扶贫骨干60人。吉林、江西、云南、重庆等省市也根据本地情况,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重点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6%,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全球贫困人口预计增加1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减贫形势比较平稳。

      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危机面前果断决策,积极应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计划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向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定点扶贫的中央国家机关及军队、参与东西扶贫协作的省市、扶贫战线的广大干部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

    二、 关于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及总体思路

      今年开展的联合调研,在总结《纲要》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建议,以及2010年以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一)新阶段的特征和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背景发生巨大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是一项重要指标。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赋予扶贫开发新的定位。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使我国的扶贫事业呈现出专项计划扶贫与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新局面。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既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

      由于环境和背景的变化,新阶段扶贫工作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在扶贫对象瞄准上,过去主要瞄准绝对贫困人口,同时关注低收入人口,现在要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二是在制度安排上,过去主要是开发式扶贫,现在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进入了开发扶贫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三是在主要任务上,过去扶贫开发的任务比较宽泛,现在行业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专项扶贫的重点是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更要强调进村入户。

      在新形势和任务面前,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一是贫困人口在持续减少,但致贫因素较多且复杂、返贫压力增大。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我国农村扶贫对象400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2%,绝对量依然庞大。按国际标准,贫困人口数量更多。同时返贫问题更加突出,短期贫困人口约占贫困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二。

      二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已经超过万元。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距在扩大,各区域内部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在贫困地区,一些县县级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掩盖了农民收入低增长,城镇繁荣掩盖了农村落后,少数大户富裕掩盖了多数人收入不高。相对贫困现象日益凸显。

      三是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总体改善,但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少数重点县超常规发展,但边远地区的交通、饮水、上学、就医、住房等问题依然困扰群众生活。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薄弱环节基本在贫困地区。

      四是部分地区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是特殊类型地区和特殊群体的贫困问题仍积重难返。西部地区主要问题集中在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中部集中在革命老区和山区。2008年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三省的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为39.6%,且呈上升趋势;贫困发生率11.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农村残疾人贫困面比较大,实现脱贫致富受到多重制约。

      五是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得到初步遏制,但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农民生计问题还没有稳定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扶贫开发工作需要改善和加强。扶贫对象瞄准和标准调整机制需要完善,重点工作区域需要适当调整,资金投入和管理需要强化。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有效衔接,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有机结合,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相互协调,生态、资源、社会等方面补偿政策全面落实,需要各方面积极配合。总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扶贫开发,对于大扶贫格局中的专项扶贫工作,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二)新十年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

      改善和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将扶贫开发作为长期历史任务,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规划,要把握好以下总体思路和重大原则:

      一是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增长,有效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努力缓解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确保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逐步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生活水平和稳定发展能力。

      二是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坚持国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有机结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互促进;坚持政府主导,扩大社会参与;继续增加财政投入,促进财政与金融资源有机结合。

      三是把尽快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将扶贫标准以下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作为扶贫开发对象,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标准调整机制,适当扩大扶贫覆盖面,巩固扶贫效果,有效遏制返贫。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自定扶贫标准。对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扶持力度。

      四是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作为优先地带。在中西部地区继续确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实现动态管理。实施有差别的区域扶贫政策。“十二五”期间,国家选择部分贫困程度深、有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地区,制定专项规划,加强资源整合,开展扶贫攻坚;各省亦可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展攻坚。继续对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乡、村给予重点扶持。

      五是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特殊类型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综合治理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依托扶贫规划,大力整合资源,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开展移民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减灾避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和就业能力。发挥科技扶贫作用,完善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六是把政策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中央财政继续提升扶贫开发投入水平,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公益性项目投入。地方政府也要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扶持和发展贫困地区微型金融机构。逐步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资源开发补偿政策。进一步明确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根据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分解和明确部门任务。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土地整治、人口发展、生态和社区环境等投资和项目时,应优先照顾贫困地区,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三、 关于2010年的扶贫工作

      2010年是我国扶贫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既要确保《纲要》目标任务的实现,又要制定新十年扶贫纲要和“十二五”扶贫相关规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对2010年农村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对扶贫开发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对确保完成《纲要》目标任务、谋划新十年扶贫纲要也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两次会议的精神,特别要认真学习回良玉副总理的两次重要讲话,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

      (一)组织编制2011-2020年国家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扶贫相关规划

      在深入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制定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省区市也要编制本地新十年扶贫纲要。新十年纲要的编制需要进一步明确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除国家明确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外,2010年要对重点县进行适当调整。我们提出“总量不变、动态调整,统筹兼顾、进出平衡,分省进行、统一核定”的调整原则,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已原则同意。

      同时,要组织编制“十二五”专项扶贫规划。我办已与发改委、财政部商定,共同编制整村推进、扶贫易地搬迁两个规划,研究跨省的典型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试点规划。各省区市扶贫办要认真组织并切实抓好本省“十二五”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力争与发改委、财政部门联合制定其它扶贫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每个省区市都应对1-2片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地区制定综合治理规划。

      (二)全力抓好专项扶贫重点措施

      一是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明年全国要完成2万个村整村推进任务,其中“三个确保”村8650个。山西、湖北、陕西、河南、贵州、河北、江西、安徽等“三个确保”任务比较重的省,要继续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完成“三个确保”任务。

      二是继续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2010年“雨露计划”应适当调整,重点支持“两后生”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要研究提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再补贴的具体办法。各省区市扶贫办也要继续推进这方面的工作,要根据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需求和企业用工结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培训计划,明年3月底之前,报国务院扶贫办备案。

      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整村推进基础上以县为单位,资源整合,连片开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在产业选择上,要充分考虑防灾避灾因素,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采取有效措施扶持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继续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解决产业化过程中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贫困农户在产业化过程中受益。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移民扶贫。据我办统计,目前全国还有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需要移民。各省区市要研究制定移民扶贫规划,千方百计整合资源,提高补助标准,使需要搬迁的扶贫对象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同时,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做好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

      五是加大对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推进四川阿坝州扶贫开发与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新疆阿合奇边境扶贫、贵州威宁晴隆石漠化综合治理、西藏溜索改造、云南富宁县山瑶扶贫、甘肃庆阳绒山羊产业发展等试点工作。加快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步伐。

      六是继续加大东部地区扶贫工作力度。尽管东部发展较快,但也还有少量连片贫困区域,部分地区和人口的相对贫困问题还相当突出,发展差距在继续扩大。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提高工作水平,并继续为全国扶贫开发探索新路。

      (三)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机制

      一是扩大“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明年力争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国家重点县,东部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拟于明年2月上旬召开试点工作总结会,对扩大试点做出具体部署。各省区市要提前做好准备,尽快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处室。扶贫办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抓紧制定扩大试点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方案。要认真研究本地情况,分析扩大试点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对试点工作总结会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见,可随时与我办政策法规司联系。

      二是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我办正在起草《关于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待报经同意后,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逐步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素质的比例,重点支持连片开发和整村推进、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扶贫易地搬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等项目,要安排更多资金直接扶持到贫困户。紧紧瞄准贫困人口,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监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原则同意,为更合理地确定新阶段的扶贫标准,在按现行标准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四分之一以下农村人口进行监测,为完善扶贫标准调整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并适时进行系统测算与评估。各省区市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进一步推进社会扶贫和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制定并落实《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等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制度》,确保定点扶贫工作的持续性。二是推动东西扶贫协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协作双方要加大帮扶协作力度。三是大力推动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特别要引导民营企业发挥作用,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开发,实现互利共赢。四是建立完善军地协调机制和相关政策制度,充分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和积极作用。五是积极搭建对接平台,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六是配合我国总体外交工作,继续采取培训、交流等形式,促进与国际社会减贫和社会发展经验的分享。做好世行五期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明年完成各项程序并正式启动。

    四、 需要特别重视的两个问题

      (一)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宣传工作力度

      扶贫宣传工作是全国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闻传播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平面形式和每天发布一次的频率,以电视为代表的立体传媒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传媒使公众能够更迅速、更全面、更直观地获得大量信息。及时正面发布扶贫信息,帮助社会各方获得权威、准确的信息,是我们的责任。

      我办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今年与中宣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扶贫宣传报道的通知》,提出宣传工作重点和要求。就扶贫标准和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扶贫成就举行了两次新闻发布会。精心组织建国60年宣传活动,包括筹划建国60年成就展扶贫部分、联合摄制《当代中国扶贫开发》纪录片和编辑扶贫画册等。委托《农民日报》每单周安排一个专版对扶贫工作进行宣传。我办主管的几家公开出版物《中国扶贫》、《中国老区建设》、《中国财富》在扶贫宣传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各地在加强宣传工作方面也有许多好的做法。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山西、青海等省扶贫办安排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宣传工作,建立省广播电视台驻扶贫办记者站。二是拓宽宣传渠道。辽宁、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等省充分利用公开刊物、扶贫网站和工作简报等平台,注重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三是开展专题宣传。西藏和新疆充分发挥扶贫宣传在维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展示扶贫工作成就,鼓舞教育各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效果很好。

      今后,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扶贫宣传工作力度。

      一是牢牢把握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大力宣传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充分展示扶贫开发的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全面反映贫困地区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加强对扶贫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

      二是充分利用不同渠道开展宣传工作。要同中央、省级、县级的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学会和新闻界的工作者交朋友。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也要注意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办好各种出版刊物的同时,加强扶贫网站建设。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各省区市扶贫办要有一位领导专门负责宣传工作,明确承担具体工作的处室,指定具体工作人员。要为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作经费。

      四是加强沟通与联系。各省区市扶贫办要主动向我办报送信息,以便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了解新情况,新动向。对我办主管的几个公开出版杂志,大家要给予积极支持。

      (二)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富强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始终是扶贫开发的一个重大方针,党中央、国务院历次重要会议,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的文件,都反复强调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纲要》实施以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也一直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这些年,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了倾斜支持:一是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投入上加大力度。2002年到2009年,对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省份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17.4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39.87%,同时安排专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2亿元。二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加大重点工作力度,在“三个确保”村中,三分之一以上为民族村,相当数量人口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三是加大社会扶贫力度,在东西扶贫协作、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社会各界扶贫和扶贫领域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四是开展了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寻找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民族地区的贫困是自然、地理、气候、民族、宗教、边境等诸多问题的集合体,既敏感又复杂。这些地区在国家安全、生态屏障、能源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有些还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做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对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意义重大。扶贫系统要以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加大投入、抓出成效。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特殊成因、特殊困难和特殊表现,要不断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特别要提高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要将危房改造、人畜饮水等基本生存需求作为重要内容。对缺少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区,要稳步推进移民扶贫。要更加注重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实施教育扶贫,加强双语教学。提倡在地方政府、工会等帮助下,组织当地少数民族劳动力外出打工。产业化扶贫要重点扶持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引导东部企业到民族地区创业,充分发挥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种养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加强产业指导,培育农民合作组织,确保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结合,配合坡改梯、冷水渍害田改造、地头水柜(水窖)等微型水利项目的建设,治理水土流失。积极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积极发展草地畜牧业,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随着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扩大,劳动力流动进程的加快,目前民族问题的一个特点是不再局限于民族地区。因此,西部地区扶贫系统组织少数民族劳动力到东部地区打工,要加强与输入地政府特别是扶贫办、协作办的联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体谅他们在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困难,妥善安置好他们的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矛盾隐患,避免一些具体问题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酿成严重后果。

    五、 关于切实加强扶贫队伍建设

      完成明年扶贫工作各项任务,必须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全国扶贫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支持和关心转化为具体行动,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务求工作实效

      首先要统一认识。扶贫系统的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统一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准确把握工作重点,不断强化政策措施,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务必取得新的成效。二是要执政为民。要把千方百计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作为扶贫系统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通过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尽可能设身处地,多从贫困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坚持真诚倾听他们的呼声,真实反映他们的意见,真情关心他们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要努力防止国家扶贫政策的流失,让贫困群众多得实惠。三是要增强责任意识。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恪尽职守,努力工作。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勇挑工作重担,在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拖,挑战面前不畏惧,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要在全国扶贫系统大力倡导踏实、扎实、求实、务实的良好作风。

      (二)加强廉政建设,增强自律意识

      要加强扶贫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积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从全国扶贫系统的情况看,廉政建设工作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干部因贪污受贿、虚报冒领违法违纪,个别地方因违规使用扶贫资金被媒体暴光,造成不良影响。搞形象工程、挤占挪用、逆向整合、侵蚀贫困群众的合法权益等问题都要引起高度关注和警觉。在某些方面,群众的反映比较集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严肃查处。要切实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自觉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我们的权利是人民给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给个人牟取私利的。要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感情,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强化业务基础,提高工作效率

      扶贫开发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有一支吃苦耐劳,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干部队伍。要加强学习,对于中央新的精神、国务院各部门的相关政策、上级机关的指示,要认真领会,吃准吃透。要努力加强各项业务基础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不断提高干部业务素质。

      长期以来,扶贫系统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已成为目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2010年,我们要编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要有大量的数据统计和搜集整理工作。但是目前数据不全,情况不明,成为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一大难点。特别是个别地方的扶贫部门,对统计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拖沓,效率不高,不能及时提供扶贫工作相关数据、典型资料等,这种现象必须尽快改变。我在这里特别强调几点:第一,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直接抓。各省区市扶贫办要明确专人负责扶贫开发统计工作,根据需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第二,要健全对扶贫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以及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第三,要严格奖惩。凡是对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能保质保量完成的,要给予奖励;对拖延不办的,要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可以考虑与年度的考核奖惩措施挂钩。

      同志们,在《纲要》实施的最后一年,我们既要打好《纲要》的收官之战,又要布好未来十年的开篇之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