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扶贫开发
【概况】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人口3900多万人,辖9个市(州、地),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98%。
2009年,是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最好的机遇期,也是对扶贫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的“啃硬骨头”挑战期。执行1196元扶贫新标准后,贵州省贫困人口增加到585.38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4.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8%,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有明显增长,但绝对数很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全省尚有5198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占全国的1/5,已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投入少、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巩固和提高;保护与开发、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突出;扶贫工作自身也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
2009年,贵州省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的标准和覆盖面,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各部门、各行业对贫困地区的投入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减少贫困人口约50万人;在全省1582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推进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县项目,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逐步显现;重点扶持发展油茶、蔬菜、果药竹产业,分别选择5个县发展蔬菜种植2.83万亩、7个县发展优质油茶基地3.2万亩、8个县发展干果、中药材5.5万亩;在50个县的贫困乡村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化扶贫乡(镇)示范项目;实施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及大田推广项目122个;在石漠化和干旱比较严重的产业化扶贫乡村实施1269个小水池建设项目;“雨露计划”共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8500人,占全年任务103%,转移就业(转产)92580人,占任务111%。
【扶贫工作回顾】 贵州省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依然突出,扶贫开发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从1986年贵州省开展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治穷作为治省的基本方略,将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增收门路稳步拓宽,增收脱贫致富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贵州已结束总体贫困的历史。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的近10年,在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国家机关和大连、青岛、宁波、深圳四个对口帮扶城市的关心和支持下,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为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在经历了扶贫开发(1986~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2000年)和新阶段扶贫开发(2001~2010年)三个主要阶段后,贵州省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进入到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进入“生存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的关键时刻,进入农村改革、制度创新、现代农业建设推动的重要时期。
【扶贫资金投入】 2009年,贵州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148385万元,社会扶贫帮扶资金14193 万元。全年共下达财政扶贫资金140312.08万元,落实到村到户项目9079个,占资金计划的94.86%。地、县两级财政安排扶贫资金均比2008年有所增长。
【整村推进】 2009年在全省1582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其中落实革命老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两个确保”贫困村整村推进689个,人口较少民族所在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全部完成,每个村投入50万元以上。全省共整合涉农资金39806万元投入整村推进。
2009年,贵州省正安、江口、长顺、织金4县被列为“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4个试点县工作按照《试点规划》和《实施方案》要求顺利推进。据统计,4个县试点区域涉及53个行政村(贫困村45个);规划总投资17955.16万元,除安排每县试点资金1000万元外,整合部门项目资金13955.16万元(不含信贷资金),整合资金比例为1︰3.49;规划资金投入产业发展4807.59万元,基础设施12174.16万元,社会事业973.41万元。
【扶贫培训】 坚持求真务实、抓质量、突出效果的原则,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思路,贵州省开展了以订单培训为主,分初级技工、普通农民工和产业化技能三种类型开展培训,逐步加大农村贫困地区“两后生”的培训力度。针对金融危机带来贵州省农民工返乡数量增多和时间提前的情况,积极开展农民工再就业、创业和转产技能培训。全省“雨露计划”共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8500人,占全年任务103%,转移就业(转产)92580人,占任务111%。
【产业化扶贫】 2009年推进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县项目,制定印发《贵州省省级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资金滚动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项目的实施行为和资金管理。截至2009年12月16日,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县项目完成人工种草396112亩,占计划的102.22 %;修建圈舍584763㎡,占计划的100.60%;采购发放基础母羊325862只,占计划的91.45 %,采购发放种公羊11483只,占计划的103.22%;采购发放能繁母牛3124头,占计划的69.42%,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逐步显现。重点扶持发展油茶、蔬菜、果药竹产业,分别选择了5个县发展蔬菜种植2.83万亩、7个县发展优质油茶基地3.2万亩、8个县发展干果、中药材5.5万亩,力求通过示范带动,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
按照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的原则,在50个县的贫困乡村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化扶贫乡(镇)示范项目。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及大田推广项目和脱毒甘薯高产示范及种薯扩繁,实施项目122个,完成606.20万粒脱毒马铃薯微型薯和33.68万株脱毒甘薯试管苗生产;完成原种及一级种扩繁16040亩;大田推广脱毒马铃薯692.4万亩,超任务15%;高产示范脱毒甘薯完成13169亩,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在石漠化和干旱比较严重的产业化扶贫乡村实施1269个小水池建设项目,用于整村推进及产业化项目配套。扶持发展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在国家认定贵州省36家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制定了《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暂行办法》。
【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贵州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使用率和扶贫效益逐步提高。2009年,贵州省在三穗、台江、丹寨、荔波、贞丰、正安、江口、织金县的60个贫困村开展试点(其中有20个村为省级安排的试点),共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00万元,帮助会员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试点工作按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手册》要求有序开展,深受农户欢迎。
【科技扶贫】 2001~2007年,贵州省扶贫办在组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中,培育和支持晴隆实施波尔山羊杂交改良科技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70万元,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和实践,晴隆县探索出一条喀斯特岩溶地貌重度发育地区通过发展草地畜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但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而且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透过这一典型案例,总结出“晴隆经验”和五种运作模式及四个工作机制,为贵州省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晴隆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的赞扬和肯定。截至2009年12月16日,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县项目完成人工种草396112亩,占计划的102.22 %;修建圈舍584763平方米,占计划的100.60%;采购发放基础母羊325862只,占计划的91.45 %,采购发放种公羊11483只,占计划的103.22%;采购发放能繁母牛3124头,占计划的69.42%。
【社会扶贫】 4个对口帮扶城市向贵州省捐赠资金14193万元(其中,深圳5227万元、宁波5826万元、青岛1640万元、大连1500万元)。23个中直单位继续在贵州省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派出31人到贵州省蹲点挂职,投入资金2948.82万元(直接投入资金2160.32万元,帮助引进资金788.5万元),实施68个扶贫项目。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继续联系19个扶贫重点乡镇,省直机关组建51个工作队在51个县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全省有近万名机关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
【2010年扶贫工作展望】 201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把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发展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搞好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2010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10万人,训后转移就业或就地转产8万人;计划实施2000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全部完成剩余的663个革命老区贫困县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亿元;在50个扶贫重点县全面实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组织编制贵州省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加大督查、考核和指导力度,鼓励各县、乡加快发展,勇于摘掉贫困帽子,破除“贫困陷阱”,将“脱贫”与“脱帽”结合起来,按照“激励减贫(人口)、脱帽不减政策、产业化以奖代补”的原则,努力减少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县。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