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扶贫开发
【概况】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省份,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4%;国境线长4060公里,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全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2009年末总人口4571万人,有5000人以上世居少数民族25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56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4.1%。全省有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个省级重点县,居全国第一;贫困人口54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9%,居全国第二位。
云南省2009年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云南工作座谈会、沪滇对口帮扶合作第11次联席会、全省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汇报会、莽人克木人扶持发展现场会等5次重要会议。共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25.37亿元,比2008年增加5亿元,整合资金近15亿元,投入扶贫信贷资金36.7亿元,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扶贫资金投入】 2009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瞄准对象、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抓好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困难区域扶持工作。莽人、克木人扶持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年度投资1.4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安居温饱、通路、通水等12项工程完成85%,完成3个莽人村的建设,168户833人莽人已喜迁新居,2009年3月中央办公厅督查室进行了专项督查,胡锦涛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对帮扶工作给予肯定。实施僰人帮扶工作,完成投资5356万元,其中省扶贫办投入资金1228万元,上海投入90万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启动对瑶族支系山瑶的扶持,计划实施安居温饱等6项工程,2009年省级已投入启动资金4475万元,实施整村推进27个、易地搬迁2000人、扶贫安居100户。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综合发展规划,出台《关于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计划投入资金8亿多元,重点实施安居温饱、产业建设等6大工程,多年议而未决的独龙江贫困问题正在得到根本解决。加大边境地区扶持力度,在边境25个县投入3.29亿元,实施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657个,每村省级投入50万元,并结合整村推进,开展创建“带领致富党支部”和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活动。
【整村推进】 2009年全省完成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9446个村,占计划的105%,其中各州市自筹资金完成2450个村。
2009年,每个乡投入资金600万元,全省启动实施了19个乡的整乡推进试点工作,各州市均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每个县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实施了10个县的“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
【移民扶贫】 移民扶贫投入专项资金3.16亿元,计划搬迁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特困人口6.23万人,比年度计划翻了一翻,安居房、人畜饮水、基本农田等主要工程建设完成75%,完成贫困人口搬迁3万人;同时,省发改委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27亿元,搬迁贫困人口2.54万人。
【扶贫培训】 2009年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资金1亿元,采取定单、定向、校企联合等培训方式,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其中技能培训6万人。据初步估算,培训后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达到900元以上。
【产业化扶贫】 2009年用于产业化扶贫的到户贴息贷款投入首次突破30亿元,有33.5万余贫困农户受益,户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安排项目贴息贷款6.6亿元,扶持111个养殖业和产业化项目;省级投入财政产业扶贫资金8540万元,加快了特色产业发展;安排村级互助资金3000万元在300个村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多项扶持措施,在贫困地区完成经济作物120万亩、经济林果180万亩,养殖大牲畜70万头。
【老区建设】 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安排扶贫资金7.4亿元,投入专项资金1500万元,整合资金7500万元,开展基础设施、安居房、农田水利、产业开发、科技培训、革命遗址修缮保护等项目建设。
【贫困农户危房改造】 贫困农户危房改造投入财政专项扶持资金60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00万元,地方债券资金1000万元,实施茅草房、危坏房改造1万户。结合整村推进,州市自筹资金共解决7万多户群众的住房问题。
【社会扶贫】 沪滇对口帮扶投入资金1.6亿元,在红河、文山、普洱、迪庆4州市26个贫困县实施帮扶项目327个。开展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经贸等方面的合作。在沪滇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第11次联席会议上,双方领导签署会议纪要,明确2010年帮扶合作重点,15个省直部门与上海方签署了工作备忘录。上海市在做好德昂族扶持工作的同时,把独龙族纳入帮扶范围,捐赠2000万元,基本形成“4+2”的工作格局。组织对口帮扶4州市及50多家企业赴沪参加迎春博览会,协议签约15个项目,涉及资金6.14亿元,协议引进上海方资金5.8亿元,促进了云南省特色商品开拓上海市场。定点挂钩扶贫有新的发展,加强与中央国家机关27家挂钩单位的沟通联系,开展了对省级挂钩单位的重督查,争取社会团体及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完善部队参与扶贫制度,出台了部队参与扶贫的文件,社会扶贫再次掀起新高潮,直接投入资金物资和引进资金达15.29亿元。在国际合作方面,继续抓好世世界银行贷款扶贫项目的实施,开展与互满爱人与人组织、绫致基金会、福特基金会非政府组织等合作,新增资金7341万元,主要实施了贫困地区教育、培训、卫生、社区综合服务、农村基础设施等6个项目。
【困难与挑战】 一是贫困面大和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截至2009年底,全省还有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个省级重点县,居全国第一;还有贫困人口54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9%,居全国第二位;还有60多万特困群众基本丧失生存条件,急需进行易地搬迁;二是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困难区域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全省有25个边境县贫困人口125.4万人,有16个沿边跨境民族贫困发生率达45.2%;有12个“直过”民族138万人还处于整体贫困状态;有7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发生率高达74.2%,其中景颇、佤、拉祜、傈僳4个特困民族和僰人、勒墨人、昆格人、本人、俐米人、普标人、八甲人、老品人、山瑶等9种人基本处于整体贫困状态;“三江”沿岸地区有扶贫工作重点县38个,贫困人口297.47万人,占全省的44.3%;有47个革命老区县贫困人口占老区总人口数的近20%;三是城乡区域收入差距依然呈继续扩大趋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为1:4.28,高于全国平均数;四是致贫因素依然复杂交织。条件型、素质型、机制型贫困交织,整体性贫困、群体性贫困、区域性贫困、个体性贫困并存;五是自然灾害威胁仍然存在。云南地震、洪涝、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特别是去冬今春的严重旱灾,使经济脆弱的贫困地区受到影响,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将带来低收入人口致贫、脱贫人口返贫、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加深问题,扶贫开发任务更加艰巨。
【2010年扶贫工作展望】 2010年是实施10年纲要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未来10年工作的关键一年。全省扶贫工作要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瞄准贫困对象,以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为奋斗目标,把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以尽快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为优先地带,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工作重点,把特困群体、特困区域重点帮扶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把政策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完善思路,创新机制,硬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加大对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特困群众的扶持力度,扫除贫困死角,提高扶贫开发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如期完成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为贫困群众的可持续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2010年计划实施9000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继续抓好20个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以上,易地搬迁贫困人口3万人,在贫困地区新增经济林果120万亩、经济作物120万亩、出栏大牲畜100万头(只),解决和巩固60万贫困人口温饱,力争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开展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扶贫专项规划的制定工作,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力度,努力做到扶贫开发对低收入人口的全覆盖。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