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安徽南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总部设在泗县经济开发区南虹大道1号,总占地面积460亩。集团以安徽南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全资控股泗县南虹棉业、南虹商贸、南虹食品、上海虹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4家子公司,主要从事棉花生产、育种、收购、加工、纺织、家纺服饰、房地产开发、商贸、餐饮等业务。公司现有员工110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0人,公司注册资金7288万元,总资本金10001万元。公司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3799万元,利税485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3196万元,利税1390万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7566万元,利税2617万元。拥有与国际接轨的400型打包机籽棉加工流水线,生产能力为20万担/年。公司主要产品为:优质原棉、棉籽、棉短绒、不孕籽、开花棉、J21S-J120S精梳纯棉纱及其他类纺织产品,主要销往苏、浙、沪等地。公司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授信的AA级信用企业、省金融系统“诚信客户”、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省级“守合同重信誉”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省“861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建设单位、安徽省最具投资成长型企业,中国棉花加工500强企业,宿州市重点培育的拟上市公司。
【棉花生产产业化扶贫】泗县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亩,大力发展棉花生产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棉花生产产业化,公司确立了发展棉花生产的刘圩、山头、黑塔3个重点乡镇;建成6000亩“三新、两高一优”示范棉区(“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两高一优”:高产、高抗、优质);完成6万亩优质棉基地建设,即:实施“368”工程。在6000亩“三新、两高一优”示范棉区,统一供应由公司自主选育的双抗优质高产品种“虹棉三号”,该品种F2代除满足公司6万亩的基地需要外,还可向周边地区供种,由公司统一规划的示范区籽棉单产在350公斤以上,对比增产20%以上。
1.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新棉农的观念。针对受市场影响,棉花生产极不稳定的情况,公司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新棉农的观念,公司通过加入中国棉花网加强对国内外棉花生产形势,供求状况、价格走向、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及时向棉农提供客观、真实的供求价格信息。其间,公司技术人员到集镇、乡村、农户散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同时,与棉农签订植棉订单合同。合同中,公司承诺提供棉花良种,提供棉花全生育期技术指导,承诺收购价格,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棉农的热烈欢迎。
2. 村级棉花技术人员培训。近年来,公司共进行村级棉花技术人员培训50000余人次,召开栽培、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现场会3000多次,举办乡村广播讲座650多次,出墙报300多期,现场指导10000多人次,派出20多名专业从事棉田生产的技术服务人员,并聘用村棉花技术员18人,形成了以公司为龙头,村技术员为纽带的棉花技术指导网络,公司领导经常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棉农促膝谈心,为他们排忧解惑,在棉农中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3.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公司与广大订单合同棉农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对基地农户和村级组织实行补贴,在棉花收购中,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以每公斤高于同期市场0.25元价格进行收购,对交售优质棉花的棉农实行二次分配。
4. 发挥规模效应,实行“五个统一”。为把农民的分散生产组合成社会化大生产,发挥规模效应,公司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种植模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全程调控、统一病虫害防治,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促进专业化生产,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产业链。2002年以来,公司共向订单合同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总价值360多万元的无偿投入。由于从订单合同中得到实惠,2009年泗县北部大庄、杨集、屏山、山头、黑塔、刘圩、瓦坊等乡镇棉农纷纷自愿到公司签订植棉合同,一些乡镇村、组干部主动要求在各自的乡镇、村组建立“合同村”、“合同组”。据调查,凡签订种植合同的棉农户均增收2000多元,带动辐射面积达30多亩,直接受益棉农20多万人。
【科技支援扶贫】公司示范棉区在栽培技术上以“三色工程”为主体,配套搞好密、调、防措施,全面实施精加工包衣种子“红色工程”,全面实施薄膜盖苗和推广田间地膜覆盖栽培“白色工程”,全面实施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黑色工程”,奠定了示范区棉花高产的基础,带动了棉区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公司作为国家棉花新品种展示试验、安徽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指定工作站,与安徽省九城畈科技中心,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把示范区建成了“三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两高一优”农业的展示基地、实用技术的培训基地。从提高示范区棉花经济效益出发,按照比较效益的原则,首先是调整结构增效,对示范区内不宜植棉的低产田调整改种其它高效作物,使示范区棉田集中在高产田块,其次是间作套种增效,推广棉田套种西瓜、甜瓜、辣椒、花生、土豆、玉米、大豆等作物。第三是节本降耗增效,重点推广杂交棉,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全程化调、综合防治等高效实用技术,实现节本降耗增效。
【就业安置扶贫】公司成立以来,解决了36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累计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2008年收购期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籽棉收购价格下跌到每市斤2元左右,棉农遭遇了丰产不丰收甚至严重亏本的困难局面,公司勇担社会责任,让出企业利益,以高于市场0.50元/市斤的价格,现金敞开收购棉农手中的棉花,既保护了棉农利益,稳定了棉花生产秩序,又维护了社会稳定,发挥了龙头企业的载体效应,在政府和农村、农业、农民间搭建了桥梁和纽带,担当起建基地、带农户、促发展的重任。
【社会公益扶贫】2008年,公司累计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资金500多万元。先后资助周敏、曹坤泽、马梦丽、曹石磊、曹鹏飞、吴冉冉、曹坤鹏等7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公司多次捐助县开发区张何村白血病患者何林、草庙镇簸瑶村特困职工苗亚楠,帮助其摆脱困境;无偿投入56万元援建副县级中心镇—刘圩镇街道绿化工程;累计向县棉花主产区棉农无偿供棉种价值360多万元;多次出资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赞助支持泗县大庄镇甸庄村新农村道路建设;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公司全体员工开展募捐活动,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为迎接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公司出资赞助成立泗县羽毛球协会,积极推进泗县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为庆祝共和国60周年华诞,公司出资赞助宿州电视台举办“放歌宿州·唱响泗县”南虹专场红歌会暨青年歌手大奖赛。
【企业扶贫工作成果】公司以实施“以培植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中心,以寻求科技兴农的新亮点,实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1. 加速棉种产业化的进程,发挥良种的增产优势。公司先后建成了1000亩原种生产圃、6000亩优质棉示范区、80000亩推广基地,形成了常规繁种与杂交制种并存、收购种棉与销售皮棉互补的新格局,打破了过去单一生产体制。走出一条以种为主、多业发展的产业化新路子。
2. 建立棉区新耕作制度,提高棉田整体效益。为了探索棉田高效模式,2007年在示范区建立了6000亩“三新、两高一优”技术展示园,重点开展了菜椒棉、土豆棉、菜豆棉、麦豆棉、甜瓜棉、花生棉、地瓜棉等12种高效新模式的对比试验,通过厢宽改革、品种搭配、作物布局等一系列组合技术的试验探索,筛选出了适宜泗县大面积推广的棉田套种“三豆二瓜一花”(土豆、菜豆、大豆、西瓜、甜瓜、花生)6种高效套种模式,每亩比传统模式增收180元以上,油茬棉比传统麦棉模式每亩增收125元左右。2008年,刘圩镇潼南村采用杂交棉套种甜瓜模式的150亩,甜瓜每亩产值2600元,棉花每亩产值1500元,全年亩均收入4100元,比麦套棉模式亩增收1500元以上。由于套种增收、换茬增效提高了棉田整体效益,弥补了棉花降价给棉农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稳定了棉花生产秩序,2010年我县棉花面积基本上稳定在12万亩左右。
3. 提高棉农科学植棉水平,增加科技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含量。种子生产条件的改善,使优良种子数量增加,种子质量提高。杂交棉种的推广,发挥了良种的增产作用。近年来,公司累计生产供应棉花原良种15万公斤,自身获得效益30多万元,增产皮棉100万公斤,创造社会效益3000多万元。高产效示范区的建立,通过展示“三新”技术,增强了农民在农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时期必须依靠科技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高效益的新观点,因此,“三新”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科技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不断提高。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了新技术,并运用在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效益。刘圩镇黄场村农民杨林昌参加棉田高效模式培训后,2008年种了3亩杂交棉套甜瓜,全年总收入1.2万元。
4. 带动棉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建立棉区多元经济结构的新格局。“三新、两高一优”示范区的建立,带动了泗县棉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实现了“四个转变”,即由单一粮棉经济向多业并举、全面发展转变;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主攻质量效益转变;由只跑田头向跑市场跑销售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开放竞争转变。全县棉田作物种植结构由麦套调整为麦棉、油棉、豆棉、菜棉等多种优化高效模式结构。增加了棉花生产的竞争实力,增加了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后劲。
【2010年企业扶贫工作展望】2010年公司重点抓好“368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以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继续抓好示范区及基地建设,计划用3~5年时间促成泗县棉花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巩固试验示范成果,强化农、科、教三结合。开展科研合作,加强企业办科研力量,力争2~3年培育出1~2个优质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倡导成立棉花产业协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发挥协会作用,联合广大棉农、种子经营单位、纺织行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优质棉花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具有一定的长期性、艰巨性,公司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系列化生产,深层次加工,多渠道增值,全方位开拓、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把公司发展成为自主创新、运行高效、节能经济、和谐发展型省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自身的载体效应,在政府和农村、农业、农民间搭建桥梁和纽带,提升公司的带动、辐射能力,担当起建基地、带农户的重任,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责任,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