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定点扶贫

      【概况】  按照中央要求,从2002年3月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编办”)定点帮扶化德县。化德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北靠锡盟,南临河北张家口地区,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2006年乡镇机构改革后,辖3镇2乡,93个村委会,355个村民小组,7个社区,在册人口16万。域内平均海拔1500米,属浅山、丘陵荒漠地貌,年均气温2.1℃,年降雨量260mm左右,无霜期100天以内,年平均5级以上大风日数70多天,农牧业生产极不稳定,且地域内资源稀缺、工商业基础较为薄弱,本级财政收入状况差,贫困人口比例高。1994年被列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2002年又被国务院列为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

      针对化德县的实际情况,6年多来,中央编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在国务院扶贫办的领导下,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发展规划,理清帮扶思路,创新扶贫机制,协助解决化德县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推进帮扶工作。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央编办的帮扶工作不仅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领导的肯定,还赢得化德县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扶贫调研】中央编办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将扶贫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把化德县作为中央编办的定点扶贫点、工作联系点和干部培养点,每年至少有1名办领导亲自带队去化德实地调研,与地方党政领导会商发展大计,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出新部署。各司局级单位也都情系化德,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协调引入项目资金。截至2008年,深入到化德县基层进行过调研、慰问的司局级以上领导共80余人次。

      【干部挂职扶贫】为了加强组织领导,便于统筹协调,中央编办专门成立由办领导牵头、各司局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在机关党委人事司)。同时,还以在化德县工作和挂过职的干部为主,组建了扶贫研究咨询小组,在机关扶贫办的领导下,跟踪扶贫进展和项目执行情况,研究扶贫策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为了确保扶贫取得实效,同时也为了培养锻炼干部,从2002年开始,先后选派机关服务中心安中宝、登记局薛志强、研究中心陈峰、三司翟安鱼、综合司田中、二司杨巍、一司王瑞军等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里挂职工作(2007年增加1人在乡镇挂职)。这7名挂职干部作为中央编办与化德县联系的枢纽,在县委、政府领导下,本着对扶贫工作的热爱和对当地贫苦百姓的挚情,不辞辛劳、不顾“面子”,一心一意忙扶贫,尽心尽力办实事,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也与地方结下深厚的友谊。

      【扶贫项目资金投入】6年多来,中央编办发挥自身联系面广、信息便捷、人才集中的综合型中央部门的特点,围绕既定的扶贫目标和县里委办的重点项目,协调交通部、中国红十字总会等中央单位以及内蒙古民政厅等区直部门,深入动员广东、北京等发达省市,搭建外部对口援助共建平台,为化德县争取项目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经中央编办协调、帮助,已争取到位的项目资金累计超过1.57亿元。同时,专门建立了中央编办扶贫基金,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募集的资金,全部进入基金专户,直接用于扶助弱势群体和贫困户。2008年,中央编办已累计为化德县直接投入了150余万元。

      【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救助】一是每年办里拿出10万元,在春节前夕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二是联系香港、珠海等社会人士资助贫困学生600多名,捐赠残疾人轮椅250辆,服装6000件;三是联系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下拨2007年度救灾资金360万元、衣物500套;四是联系民政部并向区、市民政部门积极争取,新下达农村低保指标1.1万名(总人数达到2.8万名,占农村实际人口的1/3),并在本地区率先实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五是联系广东江门市,免费为当地86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了复明手术,援赠现金21万元、医疗设备5万元;六是中央编办和各级民政部门累计下达资金240万元,用于福利院、敬老院建设;七是联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化德县列入总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每年援助3~5万元,援建乡村红十字卫生院2所。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一是联系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部门,核拨资金3300多万元,用于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和城镇供水管网改造;二是联系交通部等部门,争取到县乡公路及农村道路建设项目资金2650万元、新汽车站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三是中央编办离休干部吴佩纶夫妇及其原中大校友,捐建爱心小学、实验室及赠书等共计43.6万元;四是联系文化部、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下达图书馆、希望小学等建设资金350万元;五是联系公安部消防局、内蒙古消防总队,下拨价值35万元的消防车1台和45万元的消防大楼建设资金。

      【产业化扶贫】一是中央编办先后拨付资金50万元,用于七号镇西瓜市场、朝阳镇蔬菜市场建设及2个村的水电配套等;二是联系科技部,下拨支持服装产业发展的“科技富民试点县”项目资金300万元;三是联系农业部、财政部,分年下拨总投资18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四是联系农业部,下拨国家投入150万元的秸秆养羊项目资金和200万元的肉羊养殖场建设项目资金;五是重点帮扶5个自然村,协调资金投入近100万元。

      【智力扶贫与教育培训】一是参与化德县发展规划制订。历任挂职扶贫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剖析贫困根源,探寻发展思路,承担实际工作;二是注重扶思想、扶观念、扶班子,先后组织5批党政干部、企事业人员,分别前往广西、四川、福建、广东、上海等地考察学习,更新观念,寻求合作。此外,还有计划地安排县里主要领导出国出境培训;三是争取到教育部直接投入的专项教师培训资金50万元,联系北京师范大学、顺义区教委,实施教师培训工程,分3年对化德县所有中小学骨干教师集中轮训一遍。2008年已举办了寒、暑假培训班各一期。

      【基层办公设施改善】一是中央编办捐助小轿车1辆、二手计算机65台、打印机30台、音响设备1套、桌凳屏风100余件;二是为20个村党支部各配备了1台电视机和1台光盘播放机;三是联系国家统计局、广东省及广东珠海公安局,捐赠新计算机、打印机各50台、面包车1辆、摩托车350辆;四是联系原国家环保总局、林业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分别下拨了新型的环保监测设备、森林防火设备、医疗智能软件等。

      【定点扶贫工作措施】近几年,在国家陆续出台好的惠民政策和资金向贫困地区大幅倾斜后,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和我办的倾力支持,化德县经济社会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必须承认,化德县仍然相对贫穷、落后,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变,短期内要使化德县彻底摘掉“国贫县”的帽子难以实现。

      基于这一现状,中央编办主任王东明明确指示,“化德县贫困状况不改变,中央编办与化德县绝不脱钩”,要在总结过去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做好长期帮扶的准备,抓紧研究制定第二轮扶贫期的帮扶策略和工作重点。

      根据中央编办领导的要求,下一阶段将继续坚持过去好的扶贫做法,长期把化德县作为中央编办的定点扶贫点、工作联系点和干部培养点,将扶贫工作融入到地方发展战略中,采取重点突出、逐一攻克的方式,每年确立1个重点工程,如希望工程、中小学教师培训、人畜饮水工程、医疗卫生工程、福利保障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选择5~6个重点村,争取各方资源,集中精力抓出成效,使化德县的贫困问题和落后村户逐年减少,直至基本消除。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