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范小建
2010年12月21日
同志们:
今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和回顾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1年以及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首先,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对参加会议的各省(区、市)扶贫办和协作办、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新闻界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 关于2010年的扶贫工作
今年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既要确保实现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又要制定未来十年新的扶贫开发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和“十二五”扶贫开发相关规划。
一年来,面对自然灾害异常严重、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外部环境异常复杂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奋起抗灾救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继续实施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出台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稳定物价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继续把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增收放在重要位置,给予重点支持。全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农民收入增幅连续7年保持在6%以上,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措施不断加强,新型养老保险逐步推开。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发展,对农村减贫特别是保证如期实现《纲要》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今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和去年12月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在回良玉副总理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国扶贫系统同志们共同努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扎实推动,进展顺利。
(一)精心组织编制2011-2020年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根据年初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精神和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的部署,今年以来我们投入很大精力,组织开展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起草和编制工作。为了把这项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年初经回良玉副总理批准,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同时,由我办牵头成立了新纲要起草工作机构,由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中农办、统计局等部门的有关同志参加。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自觉地将扶贫开发置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大背景当中,科学分析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提出了未来十年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规划体系的基本思路,并就调整扶贫标准、调整重点县、划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等重点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经多次沟通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新纲要送审稿。下一步,将提交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
与此同时,我们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支持下,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整村推进、移民扶贫和“县为单位、连片开发”试点三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进展顺利。不少省(区、市)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广西自治区制定的《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以及整村推进、产业开发、边境扶贫和大石山区等四个专项规划已全部完成,正在广泛征求意见。
(二)全面推进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今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继续增长,达到222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达到130亿元。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整村推进。2010年共完成190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其中革命老区、人口较少民族和边境县9000个贫困村按计划全部完成,实现了“三个确保”的目标。整村推进总数已超过12万个。河南省整合各方面资源投入资金20.4亿元,使规划的1677个贫困村全部完成了整村推进任务。宁夏自治区将全面完成第三批整村推进任务列入政府10项民生计划30件实事之一,整合各类投资3.8亿元,村均投入127.3万元。二是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继续抓好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外出务工转移就业打下基础;组织开展“雨露计划”改革试点,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贫困家庭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给予直接补助,取得了积极效果。黑龙江省加大“雨露计划”培训资金投入,培训贫困劳动力15.9万人,并开展多期村干部和创业带头人培训。三是产业化扶贫。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工作力度,努力探索“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新形式,今年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安排100个连片开发试点县,累计已投入19亿元,共安排了240个试点县,极大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收。重庆市举办“首届中药产业扶贫论坛暨中药产业招商会”,签约资金达23.75亿元;并利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开展扶贫典型人物巡展的时机组织招商,签约金额约50亿元。四是稳步推进移民扶贫。全年完成16万户、70余万人扶贫移民,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新的经验。江西省今年实施移民扶贫搬迁5万人,累计完成移民扶贫突破30万人。全国累计移民扶贫已近700万人。
(三)不断加大对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支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召开了西藏和四省藏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新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新疆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从编制扶贫规划、增加财政投入、协调行业扶贫、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工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台了一些倾斜扶持政策。专项增加西藏扶贫资金1亿元、四省藏区2亿元和新疆自治区1亿元。还专门安排了1.2亿元资金用于西藏的溜索改造试点项目。新疆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狠抓落实,启动规划编制,加大扶持和倾斜力度,受到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四)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今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1号),在中农办、民政部、财政部、统计局、中国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试点范围扩大到689个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64个。湖南省先后召开6次座谈会,举办两期培训班,就建档立卡、工作考核等方面印发多个文件,累计下达资金2.4亿元,安排扶持项目10万多个。新疆自治区“两项制度”衔接实现了重点县全覆盖,100%完成了建档立卡,100%建设了信息共享平台,共安排入户资金5.88亿元,对应扶持对象全面落实了扶持政策。
(五)深入推进各项探索性试点。一是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今年安排试点资金2.85亿元,累计投入近20亿元,建立互助组织的贫困村达到1.1万个。四川省今年出台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风险资金管理办法》,全年累计投放财政扶贫资金3725万元用于扩大试点。河北省加大有关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村级互助金试点范围,全省试点村目前已发展到1045个。二是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试点。今年共安排1.7亿元,在5省11县120个贫困村开展试点,累计已投入资金5.1亿元,360个贫困村,重点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效果明显。三是新疆边境扶贫试点。在总结阿合奇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范围扩大到边境的17个贫困县。此外,我们还先后在贵州威宁县和晴隆县、云南富宁县、甘肃庆阳等地开展了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
(六)努力提升社会扶贫工作水平。定点扶贫工作不断强化。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定点帮扶面进一步扩大。各省(区、市)定点帮扶工作也进一步加大了力度。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中组部迅即决定将舟曲县作为定点帮扶县,并动员全国组织系统定点帮扶该县,积极参与其灾后重建。山西省驻点帮扶县从原来的21个扩大到39个,实现了省直定点扶贫工作队对国家重点县的全覆盖。辽宁省组织协调210个省(中)直单位定点帮扶215个贫困乡镇的工作,共计投入帮扶资金4.8亿元。西藏自治区安排98个区(中)直单位、选派249名干部,深入103个乡(镇)开展定点扶贫,共落实项目投资3亿元。东西扶贫协作取得新进展。根据中央对四省藏区和南疆三地州工作的统一要求,今年对部分省(区、市)东西扶贫协作帮扶关系进行了调整,将四省藏区全部纳入东西扶贫协作范围。上海、北京、天津、山东、宁波、深圳、辽宁等省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帮扶省(区、市)的投入。企业参与扶贫效果明显。去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的全国扶贫协作优势产业推介暨招商引资洽谈活动,先后吸引300多个企业到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共落实投资项目260个,其中110 个项目已经开工,投资总金额206 亿元。国务院扶贫办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开展“村企共建扶贫试点”,动员所属企业在8个试点省、区参与整村推进规划的实施。河南、湖北、陕西、江西等省也积极部署企业参与扶贫工作,为扶贫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国际减贫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今年以来成功地举办了中国东盟减贫论坛、10·17国际消除贫困日纪念活动、中非减贫论坛,还与中联部和云南省举办了“亚洲政党扶贫专题会议”、向6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介绍中国扶贫经验的“吹风会”,中国减贫成就和经验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世行五期外资扶贫项目和中加合作—农村社区减贫试点项目成功启动。
(七)认真抓好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一是继续推进汶川地震灾区四川、甘肃、陕西三省100个试点村及面上受灾贫困村的恢复重建工作,保证了进度与质量。二是青海省完成了《玉树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以国务院扶贫办名义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框架协议,使用中国扶贫基金会募集的1亿元资金专项支持玉树灾后恢复重建。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捐赠,组织扶贫系统向南方遭受旱灾和洪涝灾害的贫困户发放到户救灾资金2亿元,向部分受灾严重的省区安排财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5亿元。四是初步建立和完善了灾害应对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常态化机制。
(八)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按照中央部署,国务院扶贫办成立了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就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专项清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赴有关省进行了专项督查。为加强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从第二季度起开展了扶贫贴息贷款调研工作,21个省(区、市)参与这项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扶贫贷款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第三季度,我们完成了全国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对考评结果优秀的省(区、市)进行了奖励,其中重庆、湖南、新疆、安徽、江苏等5省市考评达到A级。
一年来,各地工作还呈现出不少新特点、新亮点。突出体现在:
第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为了确保完成《纲要》收官之年的任务,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普遍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少省(区、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多次深入贫困地区基层开展调研,对加强扶贫开发做出重要指示或批示;在地方机构改革过程中,扶贫开发工作机构总体上得到加强,陕西、贵州、辽宁、吉林等省通过后续工作,扶贫工作机构也得到强化;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继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各地财政扶贫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全年达到130亿元,比上年增加40亿元。其中广西、贵州、重庆、安徽、福建等省市增加更为明显。
第二,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各地特别是一些扶贫开发任务比较重的省份,全面分析把握本省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自身实际出发,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整合力量,合力攻坚。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众脱贫进程的决定》,紧紧瞄准785元标准以下的160万深度贫困人口,采取强有力的倾斜措施予以重点扶持。贵州省明确提出扶贫开发是贵州最大的民生,把“扶贫脱贫攻坚工程”作为全省“十大民生工程”的首项工程来抓,以喀斯特地貌综合治理、发展种草养畜为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广西自治区狠抓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边境沿线落后面貌明显改善,边境地区贫困群众吃饭难、行路难、喝水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第三,着眼全局,注重长远。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湖北省全面部署了“脱贫奔小康”工程,重点县均有具体目标、措施和投入标准。重庆市组织开展“万户增收”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四川、青海、甘肃、海南等省把扶贫开发与灾后恢复重建紧密结合,制定和实施专门规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四,创新体制机制,关注相对贫困。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在努力做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区域差距和低收入群体,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推进扶贫开发。广东省大力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双到”工作,设立了“广东扶贫济困日”,浙江省在欠发达地区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福建省实施“造福工程”,江苏省创立和推行“五方挂钩”和“五个一”帮扶机制,都体现了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认识、新举措和新提高,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推广。
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今年前三季度重点县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为52.4%。预计今年全年贫困人口减少和重点县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也为实现《纲要》目标提供了保证。
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回良玉副总理直接关心指挥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与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的各部门、各单位以及扶贫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地感谢!
二、 关于今后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考虑
本世纪头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将圆满收尾,我们就要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一个关键的十年。要如期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本世纪头十年扶贫开发成就巨大。2001年颁布的《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经过十年的努力,这一目标将如期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9423万减少到2009年的3597万,下降了61.8%,贫困发生率从10.2%减少到3.8%。592个重点县贫困人口从2001年末的5677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175万人。二是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从2001年的1277元增加到2009年的2842元,年均实际递增7.6%,略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增长水平。三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全面加强。2002-2009年,重点县新增基本农田4509.7万亩,新建及改扩建公路里程84.3万公里,新增教育卫生用房2930.1万平方米。饮用自来水、深水井农户比重从51.7%提高到60.3%,自然村通路比例从72.2%提高到86.9%,通电比例从92.8%提高到98.0%,通电话比例从52.6%提高到91.2%,通广播电视比例从83.9%提高到94.5%。2009年适龄儿童在校率达到97.4%,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县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比重从2002年的68.6%增至2009年的79.6%;有合格乡村医生、卫生员的比重从70.8%增至79%;有合格接生员的比重从66.6%增至75%。四是县域经济较快发展。2001-2009年,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658.1元增加到9549元,增长了2.59倍,年均增长17.3%;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22.5元增加到429元,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17%。五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2-2009年,重点县退耕还林还草14254.5万亩,新增经济林面积13153.3万亩,新增草场面积7965.01万亩,实施扶贫异地搬迁约700万人。
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增强了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自强自立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也是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指标的国家,成为全球减贫的主要贡献者。
成绩巨大,但未来十年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是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减贫趋势呈马鞍形,返贫面临新的压力。2009年,全国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359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3.8%。比例不高,但规模不小。2001年以来,我国的减贫趋势呈现出明显的马鞍形变化。2000-2003年,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年均减少301.7万,减贫进程较“八七计划”期间明显放缓。2004-2007年,随着统筹城乡、以工促农战略的实施,国家相继出台了农业补贴,农村社会保障等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减贫速度明显加快,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049.5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减贫进程受到明显影响,当年贫困人口只减少313万,2009年也仅减少410万人,年均脱贫人口规模基本回归到2000-2003年的水平。而这种局面,还是在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低保标准的情况下取得的。二是发展严重不平衡,连片特困地区的矛盾更加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数据,2001-2009年,贫困人口比例,西部从61%增加到66%,民族地区八省从34%增加到40.4%,贵州、云南、甘肃三省从29%增加到41%。三是自然灾害威胁严重,防灾抗灾能力不足。据统计,贫困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几率是其它地区的五倍。近几年的情况就更加突出。贫困地区防灾抗灾能力明显不足。许多生态环境脆弱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牧业生产受灾害威胁十分严重,农民生计尚未得到稳定解决。四是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相对贫困现象凸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拉大。2009年,我国城乡之间的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已超过1.2万元,城乡收入之比达到3.33:1。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按农村居民收入五等分划分,2000年农村内部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是最低收入家庭的6.5倍,2009年扩大到8倍。在贫困地区,一些县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掩盖了农民收入的低增长,城镇的繁荣掩盖了农村的落后,少数大户的富裕掩盖了多数人收入不高。据国家统计局监测,从《纲要》实施到2008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1900多万,而相当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四分之一的低收入人口却增加了1400万。金融危机给我国贫困地区带来的持续性影响不容忽视。
要精心谋划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扶贫开发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总体部署。根据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精神,从今年3月份起我们即着手2011-2020年新纲要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提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送审稿。新纲要(送审稿)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基础上,紧密结合新阶段新形势新特点,描绘了今后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宏伟蓝图。主要内容包括:
(一)关于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首要任务,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坚持统筹发展,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加快发展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更加注重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在工作方针上,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保障体系。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部门协作、合力推进,自力更生、社会帮扶,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在总体目标上,到2015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努力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二)关于重点扶持对象范围。明确提出今后十年扶持对象分为重点扶持群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重点扶持县、村三个层次。重点扶持群体的确定与国家扶贫标准密切相关,必须按照国家扶贫标准,确定瞄准对象。同时明确,各省(区、市)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高于国家的地方扶贫标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新十年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的创新。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的要求,包括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在内,我们初步划分了若干连片特困地区,具体划分方案还在研究当中。对这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要整体规划、集中投入,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各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个省级特困片区。关于重点县和贫困村,提出应继续在中西部地区确定重点县,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确定省级重点县,并认定一批重点扶持的贫困村。
(三)关于扶贫开发主要措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将作为未来国家扶贫战略的三个重要支点。在专项扶贫方面,重点实施扶贫易地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扶贫试点、老区建设等7个方面工作。在行业扶贫方面,明确部门职责,在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文教事业、改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视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等7个方面加大支持倾斜力度。在社会扶贫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继续加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推进东西扶贫协作、进一步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作用、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四)关于政策保障和组织领导。在政策保障上,要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同时,就加大财税支持、实施投资倾斜、完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强化产业扶持,以及在土地使用、生态建设、人才保障、区域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在组织领导上,要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
由于新纲要的出台还要履行审批程序,这里先向同志们做以上简要介绍,以便于大家了解情况。新纲要正式颁布后,我们还要做全面部署和宣传辅导。
三、 关于2011年的扶贫工作
2011年是新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2011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为统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巩固发展大扶贫工作格局,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等各项重点工作,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主要包括以下11项重点工作:
(一)颁布实施新十年扶贫纲要及专项规划。12月17日回良玉副总理已就当前和明年上半年的重点工作做出明确批示。今天上午回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对2011年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他指出,要“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稳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我们要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修改完善新纲要,履行审批程序并经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颁布实施。按照目前的考虑,新纲要颁布之后,各省(区、市)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地可早做准备。要把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的过程,作为全面动员的过程,作为推动和巩固大扶贫工作格局的过程。要充分注意具体实施办法与各部门“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相互衔接,把行业扶贫的任务明确到部门,把责任落到实处。专项扶贫工作更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重点。要坚决落实“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首要任务,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的指导思想,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增强各项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于调整扶贫标准等工作,要按有关要求统一运作。有关部门要提前考虑编写新纲要宣传辅导手册,对有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便加深理解和组织实施。
另外,要继续抓好扶贫专项规划的编制。充实完善内容,细化目标要求,搞好与各级政府总体规划的衔接,主动参与相关行业部门规划的编制,以保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切实得到应有的扶持。
(二)组织进行全国扶贫开发先进单位(个人)评选表彰。《纲要》实施十年来,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央国家机关和社会各界,东部发达地区为扶贫开发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和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我们准备在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进行一次集中表彰。初步考虑,表彰对象包括:地方市、县、乡三级政府,以县、乡为主;各级扶贫系统(扶贫办);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各类企业;社会各界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们这次会议,先将评选表彰方案(草案)发给大家,以便尽早准备;正式文件待中办回复和良玉副总理批示后再予印发。
(三)举办“新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成就展”。2011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结束和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启动之年。举办扶贫成就展,全面展示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经验做法,对于彰显党的执政为民理念,昭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回良玉副总理已批示同意举办这个展览,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鞭策。展览地点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拟于6月上旬正式展出。我们要精心筹划,动员全系统力量,确保展览取得良好效果。
(四)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投入。考虑到明年是两个十年纲要的交替之年,是新纲要实施的第一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争取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扶贫投入,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打下良好基础。各级地方财政也应努力增加扶贫投入,逐步建立稳定的扶贫资金增长机制,以确保扶贫目标任务的完成。
(五)认真抓好各专项重点扶贫工作。一是有序开展移民扶贫,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家扶贫易地搬迁“十二五”规划。二是启动新一轮整村推进。初步计划“十二五”期间每年完成6000个村的整村推进。三是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总结“县为单位、连片开发”的试点经验,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对重点县实现全覆盖。四是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继续加大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力度,以促进就业为核心,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五是深入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着力加强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六)启动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治理试点。2011年,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要加快编制连片特困地区专项扶贫规划。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提出明确的、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咬住不放,务求实效。在继续搞好现有其它几个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将选择1-2个连片特困地区,协调发改委等部门统一制定规划,加大支持力度,集中实施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努力解决制约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视情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切实把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脱贫问题摆到突出位置。
(七)大力拓展社会扶贫领域。要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抓好“两办”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在重点县调整工作结束之后,力争定点扶贫实现对国家重点县的全覆盖。扩大和深化东西扶贫协作,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拓展渠道,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支持和推进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做贡献。进一步加强国际扶贫交流合作,探索建立和完善减贫经验共享的平台和机制,推进务实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扶贫成就和经验的国际影响力。
(八)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巩固并逐步扩大农村扶贫开发和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力争扩大到所有国家重点县。进一步完善扶贫瞄准机制,促进各项扶贫政策更准确地覆盖贫困人口。继续推进各类探索性试点,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明年要制定新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根据新《纲要》精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坚决堵塞各种漏洞。进一步加大社会扶贫工作力度,挖掘更多资源关心和支持扶贫事业。
(九)强化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新十年的扶贫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必须强化各级政府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扶贫部门的职责。经与有关部委沟通,我们考虑在新纲要颁布后,配套印发关于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制度性文件,明确各有关方面的职责,通过建立和完善考评指标,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文件印发后,就从2011年起执行。
(十)做好扶贫开发宣传工作。明年是新十年纲要的起步之年,国家将相继出台和实施一系列有关扶贫开发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加强扶贫宣传工作非常重要。2011年,除认真组织好“扶贫成就展”外,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世纪以来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准确把握新纲要的主要精神,正确解读相关政策措施的内涵,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营造良好氛围的目的。要继续做好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的编写工作。
(十一)加快推进扶贫立法。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亟待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扶贫开发工作的定位、职能,保证扶贫开发足够投入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强化各级政府的扶贫责任,规范社会各方面的扶贫行为。近年来我们已就扶贫立法问题同各有关方面进行了协调和沟通,新纲要颁布后,要通过扎实工作,在这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关于人才工作,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扶贫办是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按照中央有关要求,结合扶贫开发实际,经认真研究,我们起草了《全国扶贫开发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讨论稿)和我的讲话,对扶贫开发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这次一并提交会议进行讨论,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将正式印发。从2011年起,我们要建立起扶贫系统的人才及机构、人员、队伍的统计信息体系,把我们的人才工作建立在科学的数据资料基础之上。
四、 切实加强扶贫系统队伍建设
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明年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扶贫系统队伍建设。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关心支持转化为具体行动,坚定信心,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再创佳绩。2011年队伍建设要着力抓好四个坚持: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首先,要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研究和解决新阶段扶贫开发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理论武装。扶贫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自觉增强学习的紧迫感,通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注重调查研究,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要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复杂问题、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作为衡量创先争优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要真抓实干,不能把工作停留在文件上,不能只调查,不研究。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出实招、用实劲、办实事。第三,要心系贫困地区,进一步密切与贫困地区群众的联系。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尽可能设身处地,多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真诚倾听他们的呼声,真实反映他们的意见,真情关心他们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第四,要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体现先进性。破解新阶段扶贫开发前进发展遇到的难题,需要艰苦的努力,对扶贫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观念、精神状态是真正的考验。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对贫困地区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担当,敢于较真,在困难面前不畏难、不退缩、不动摇,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脚踏实地为扶贫开发事业做贡献,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坚持立足全局抓大事,确保重点任务的完成。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上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审视和规划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只要牢牢把握这个目标,就能自觉地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首要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这是我们未来十年把握工作的着力点,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只有找准最困难的地区、最困难的群体和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全力以赴抓下去,才能在全局上取得突破。2011年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要注意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一抓到底,力求在重点问题上取得成效。新纲要的颁布实施、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起点,是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沟通协调,力求最佳效果。同时,要抓住推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搞好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治理试点等重点工作不放松,尽最大努力瞄准贫困群体,倾注更多精力,投入更大力量,务求一个良好的开局。
(三)坚持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创新思维和探索实践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们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大胆探索创新。要探索创新,就要敢于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因势利导,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在扶贫开发工作方面提出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开拓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新局面。要想使探索创新取得成效,就必须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关键、找准要点,善于洞察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越是形势好越要看到问题,越是困难多越要增强信心,努力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用主动积极的态度推进工作,提高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善于化解矛盾,突破难点,努力适应巩固大扶贫格局的需要;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提高各项工作措施的针对性;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客观分析形势,正确对待取得的成绩和问题,努力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
(四)坚持廉洁从政,保持清廉本色。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端正价值追求,提升道德情操,教育督促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从全国扶贫系统情况看,廉政建设工作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性质还很严重。如湖北省扶贫办原主任许业富,由于以权谋私受贿问题,受到法律严惩;重庆市石柱县扶贫办原科长谭朝攀,伙同他人贪污雨露计划培训经费,造成恶劣影响。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切实吸取教训,认真对待,严肃查处。要健全制度,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在这里我明确一条:今后凡发生严重经济案件或在全国造成恶劣影响的,所在省(区、市)绩效考评、先进评选一票否决,取消获奖资格。要“秉公用权”,时刻牢记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必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廉政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遵守制度规定,带头按党的原则办事,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做交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做一个让组织和群众放心的人,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在前后两个十年交替的重要时期,积极做好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谢谢大家。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