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贵州省东西扶贫协作

      【概述】  2010年是东西协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把贯彻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意见与全面落实宁波市“十一五”对口帮扶规划目标任务相结合,始终坚持市级机关和各县市二对一结对帮扶贵州对口县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指导,深入广泛调研,通过市领导率团出访推动、召开全市扶贫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组织全市各对口单位赴对口地区开展项目调研等方式,较好地突出了重点,落实了对口援助项目,全面完成了规划的目标任务。7月,陈炳水副市长率市党政代表团共计70余人专赴黔东南州、黔西南州进行了考察访问,与两州和各对口县签订了2010年对口帮扶项目协议。经统计,2010年全市对口帮扶贵州项目309个,资金8185万元。其中,各级政府对口帮扶项目148个,资金4315万元;社会帮扶项目161个,资金3870万元;这些项目主要涉及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扶持、人畜饮水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乡镇干部培训、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劳动力适用技术培训等。

      【抗旱救灾】  2009年10月以来,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遭受了百年难遇的特重旱情,在抗旱救灾关键时刻,宁波市委、市政府向两州及时发去了慰问电,分别向两州紧急捐赠了200万元的救灾款;市各大新闻媒体及时跟进,通过各种不同渠道了解报道灾情,积极营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舆论氛围;市扶贫办领导分别带队,深入灾区了解情况,商定捐助救灾方案和人蓄饮水、产业发展等政府帮扶项目。宁波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市民积极行动,开展了大规模的募捐救灾活动。经统计,共向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捐赠1022万元救灾款和抗旱物资。较好地帮助两州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推进了重点产业发展。宁波市的捐赠覆盖了全州八个县市86个乡镇,帮助新建和改造了抽水、蓄水、输水和灌溉设施设备等,还解决了20多万人、30多所学校的饮水困难,扶持了蔬菜、烤烟、经果林、长毛兔等优势种养业,为大灾之年农户不减产不减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示范村建设和产业化扶贫】  2010年,宁波市帮扶贵州的对口单位继续加大投入,更加注重贵州新农村建设与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并把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势产业扶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好做精示范点,做大做强产业基地。2010年在贵州确定农村综合开发项目109个、资金3119万元,占政府援助资金总量的70%以上。其中,示范村建设项帮扶资金1440万元,续建和新建示范村项目58个;帮扶产业发展资金614万元,其中新建了茶叶、金银花、薄皮核桃等农业基地,进一步扩大了油茶、优质脆桃、长毛兔、青壳蛋鸭等基地的规模。同时,还把宁波的优质白枇杷新品种引进到黔西南州试种。为了提升由宁波引种杨梅基地经营管理水平,专门选派高级农艺师赴贵州对杨梅、白枇杷种植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培训。经统计,自2006年以来,宁波市共投入5153万元资金,在两州共帮扶建设了103个新农村示范点,其中对16个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革命老区贫困村,按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的要求全部建成;投入1500余万元,扶持发展了13个较大规模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大大改善了山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户的增收,还对当地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化扶贫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经贸合作帮扶】  在推动两地经济交流合作上,宁波市重点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搭建平台,跟进服务。一是组织了2批企业赴贵州进行医药、水电专项投资考察洽谈,达成了合作建设中草药生产加工基地、合作开发小水电资源等意向。二是利用召开茶博会、浙洽会、食博会之机,积极帮助贵州省10多家茶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来宁波参展和推介,以寻求合作和拓展产品营销渠道。三是跟踪了解已在贵州投资的奉化市以勒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发展情况,针对遇到的困难,积极帮助其与当地政府协调,尽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引导企业增加投资扩大发展。

      【干部交流与培训】  为了帮助对口地区干部开阔新视野、学习新内容、提升新能力,以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需要,2010年宁波市加大了双向交流学习和人才培训的力度。在宁波为对口地区和西部地区举办了9个专题学习培训班,接受了4批挂职人员,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635名。其中,宁波市分别为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各举办了一期新农村建设培训班,两州共有174名乡镇干部参加。县市区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分别是:象山县和市经委共同为黔东南州黄平县,举办了有70余名机关局领导、乡镇领导参加的,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主题的培训班;江北区为黔西南州册亨县举办了一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参加人数30名;慈溪市为黔东南州雷山县举办了一期干部培训班,参加人数40人。市委组织部接受了8名为期半年的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县处级挂职干部;市教育局接受了贵州省2批50名优秀校长来甬挂职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市工商局接受了黔东南州20名工商系统干部,来甬进行为期1个月的挂职学习培训。

      【劳动力转移】  2010年,宁波市分别3次专门组织大型人力资源公司和相关企业,赴贵州省和黔东南州、黔西南州进行劳务合作对接和洽谈,达成了贵州省向宁波市定向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合作协议。同时,宁波的奇美、凌茂、雅戈尔、申洲等用工量较大的企业,还在贵州设立了稳定的技能人才来源培训基地。

      【社会扶贫】  2010年,宁波市的社会帮扶工作在继续落实台胞朱英龙先生捐资助学和做好“温暖午餐”活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常态化、持续长效的机制建设,更加注重监督机制的健全,更加注重帮扶力量的整合。积极寻找爱心资源,网上依法公布捐赠信息,多次组织爱心人士实地了解自己捐赠资金的落实情况。同时,配合有关单位开展了“爱心包裹”和“唱着侗歌游世博”活动。机关各单位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帮扶,充分利用部门工作优势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宁波市佛教协会、七塔寺、居士林等宗教团体和慈善组织,热心社会帮扶工作,捐资用于抗旱救灾、助教助学和“母亲水窖”工程。全市人民情系对口地区,爱心捐赠再掀高潮。2010年,除朱英龙先生捐资建校的2600余万元外,另有1200多万元社会资金用于对口帮扶工作,是历年最多的一次。宁波“万人助学”项目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三届浙江慈善奖提名奖。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