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扶贫开发

      【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回顾】  2001年至2010年,陕西省共投入各类资金134.6亿元用于建设10491个扶贫重点村,组织实施贫困人口搬迁133万人,累计投放140亿贴息贷款,安排2.47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在1450个贫困村设立了产业发展互助资金,完成了39.3万贫困人口的培训安置任务,完成了总投资7151万美元的秦巴扶贫世行贷款项目建设任务,成功争取并启动了总投资6000万美元的世界银行第五期扶贫项目,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先后建成了3000多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典型。2010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17元,较2000年增长222%,年增长12.4%,超出陕西省1.6个百分点;陕西省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89公斤,有571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重点村建设】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治水、改土、修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完善贫困村社会事业,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注意抓好产业开发、村容村貌和村级班子建设,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年来,陕西省扶贫开发共投入各类资金134.6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4.08亿元),扶持建设扶贫重点村10491个,在22个县开展了连片开发试点,并投入3.9亿元专项扶贫资金,帮助“5.12”地震507个受灾贫困村开展了恢复重建工作,据统计,贫困地区累计新修乡村公路7.8万公里,新增输变电线路4.7万公里,新增基本农田392万亩,解决了650万人、330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移民扶贫】    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统一规划、有土安置”的工作思路,以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为搬迁重点,不断探索开发式移民的新路子,逐步提高移民建房补助标准,采用村组内搬迁、插花安置和整村整组搬迁、相对集中安置以及城乡统筹发展,跨城乡区域安置结合的方式,把移民搬迁同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搬迁贫困户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确保搬迁户有房住、有地种、有水吃,孩子有学上,致富有门路,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富得快。

      10年来,陕西省组织实施贫困人口搬迁125万人(含生态移民35万人、危房改造30万人)。2009年开始结合中心村镇建设,实施了“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共投入各类资金37.36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5亿元),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的12.3万贫困群众实施相对集中搬迁,改善了低收入村群众的居住环境。

      【产业扶贫】    坚持“市场导向、项目覆盖、龙头带动、贷款扶持”的工作思路,陕西省累计投放85亿元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扶持230万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配套安排55亿元项目贴息贷款,支持376个龙头企业开展农副产品加工运销。安排2.47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在1450个贫困村设立了产业发展互助资金,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建立了长效机制。通过多年的扶持,陕北的红枣、羊子,渭北的苹果,陕南的茶叶、食用菌等已经发展成当地的主导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

      【雨露计划】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工作思路,对贫困户子女实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在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陕西省累计完成39.3万贫困人口的培训安置任务,稳定就业率达到85%以上,人均工资收入1.8万元以上,同时,每年完成100多万人(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广大群众的就业技能和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外资扶贫】    全面完成了总投资7151万美元的秦巴扶贫世行贷款项目建设任务,使17.2万贫困户、70.5万贫困人口得到项目资金的直接扶持。成功争取并筹备启动了总投资6000万美元的世界银行第五期扶贫项目,在10个项目县471个项目村全面启动实施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社区发展基金、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监测与管理等各类项目,着力培养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实施了亚行榆林扶贫项目、韩国协力团志愿者淳化扶贫项目、华一银行旬邑扶贫项目等外资扶贫项目,拓宽了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社会扶贫】    积极联络中央部委赴陕开展定点扶贫,联络在京陕西扶贫顾问开展帮扶陕西活动,协调东西协作中东部发达省份对陕西开展帮扶。按照“领导带头、部门包抓、定点帮扶、社会参与”的思路,组织陕西省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搞好定点扶贫工作,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包扶责任,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检查考核,提高包扶实效。做好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组织和动员,引导和组织社会各界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

      努力创新社会扶贫领域,积极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按照“分级管理,县为主体,部门牵头,企业参与”的思路,进一步挖掘陕西省企业资源,争取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通过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等方式,使帮扶村农民增收千元。截至2010年,陕西省共落实3362家企业结对帮扶3552个低收入村,已落实帮扶项目1901个,投入资金1.33亿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扶贫开发为抓手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和移民新村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捆绑部门项目资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推进贫困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各地坚持把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建成了3000多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典型,成为贫困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旬邑、平利、子长等县由扶贫开发推动的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在陕西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管理机制规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重点县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各级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设置了专门的常设办事机构。各级按照工作任务到县、责任到县、考核到县的原则,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各部门明确扶贫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积极向贫困地区倾斜,参与扶贫的相关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落实社会义务,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各级积极推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在工作机制上,完善了扶贫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县动态管理机制度和扶贫资源整合机制等,扶贫开发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陕西省还有16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558万人,陕北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陕南秦巴中高山区和秦岭北麓、渭北“旱腰带”等地区贫困状况仍很严重,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变动、灾害等造成大量的返贫致贫人口,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缩小差距、构建和谐已经成为今后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陕西省扶贫开发仍然任重而道远。

      【扶贫规划】  积极调查论证,精心编制“十二五”扶贫规划。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通过对扶贫标准、对象范围、政策措施等进行前期调研和论证,邀请有关专家、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市扶贫办进行充分讨论,于2010年10月,完成了《陕西省“十二五”扶贫规划》的起草修订和报送工作,支撑省扶贫规划的移民扶贫、连片开发等几个专项规划也正在积极编制中。牵头组织编制了《陕西省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配合省人大对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视察并接受了审议,配合省人大农工委开展了扶贫立法的前期调研,立法文本初稿已形成并在陕西省扶贫系统完成了征求意见,正按程序进一步推进扶贫立法工作。同时,加强扶贫宣传、信息工作,为扶贫开发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扶贫资金投入】    2010年,陕西省共安排中央、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1.6亿元,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436个,实施千村贫困人口移民工程,已搬迁新村284个,安排实施互助资金项目村290个,完成5万名贫困人口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617元,较上年增长21 %,陕西省有67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整村推进】    以“三个确保”为重点,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按照国务院扶贫办“三个确保”的要求,2010年陕西省安排专项财政扶贫资金3.15亿元,新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149个。

      【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   2010年,陕西省继续加大“雨露计划”项目实施力度,通过推荐、竞选等方式,确定了承担“雨露计划”培训学校85所,并从中选取34所承担7000人的“雨露计划”培训与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相结合试点。以贫困地区“两后生”(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训对象,安排下达了财政扶贫资金8120万元,完成了5万名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和转移任务,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安置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围绕发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万人次,提高了农民增收能力。

      【贫困地区产业化及扶贫龙头企业】  进一步加强了信贷扶贫工作,2010年共安排小额到户扶贫贷款贴息资金5220万元,其中投放到户的扶贫贷款10.4亿元,扶持10.3万个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落实龙头企业贷款项目85个,投放扶贫贴息贷款9.6亿元,有效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群众收入的增加。

      【移民扶贫】   2009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启动实施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当年启动建设移民新村206个。2010年陕西省共下达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项目资金3.6亿元,搬迁贫困人口1.8万户、7.8万人,建设移民新村284个。2010年安排的移民户房屋建设全面启动,总体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80%以上。

      【连片开发试点】    2010年,通过积极争取,陕西省的商南、岚皋、略阳、陇县、耀州、淳化等6个县(区)被列入国家连片开发试点县范围,每县投入国家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对10—15个集中连片贫困村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同时,省本级又安排25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选择彬县、合阳、西乡、汉滨、丹凤等5个县(区)开展省级连片开发试点,目前试点项目已经全部启动实施。

      【社会扶贫】   创新社会扶贫模式,组织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在继续搞好中央部委赴陕定点扶贫和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同时,2010年陕西省启动实施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中共陕西省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实施意见》,组建了联合工作办公室,确定了首批2620个企业结对帮扶3000个低收入村。截至2010年底,陕西省共落实3362家企业结对帮扶3552个低收入村,已落实帮扶项目1901个,投入资金1.33亿元。

      【灾后恢复重建】   2010年,共安排7400万元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启动了宁强、略阳、勉县、陈仓等4个汶川地震重灾县(区)206个受灾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互助资金】   围绕促进贫困村农户增收,有效实施千村互助资金项目。2010年,陕西省安排实施互助资金项目村290个(其中争取国家90个试点项目村),陕西省互助资金项目已覆盖到1450个低收入村,互助资金总量达到3.2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5亿元,农户交纳基准互助资金0.7亿元,累计发放互助资金借款2.4亿元,扶持群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种养业项目。通过实施互助资金项目,帮助贫困村建立了增收长效机制,有效缓解了群众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

      【两项制度衔接】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 2010年4月14日,陕西省政府召开了陕西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先期在10个市各选定1个县开展试点。2010年7月底,试点任务全面完成,试点工作受到全国交叉检查组的高度评价。2010年9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了试点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陕西省的衔接工作。2010年底,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基本完成并全面铺开。

      【外资扶贫】  陕西省世行第五期扶贫项目总投资4.35亿元,其中,世行贷款2.6亿元。项目覆盖榆林、延安、宝鸡3市的10个县、471个贫困村、20.5万贫困人口。世行第五期扶贫项目已于2010年9月23日正式生效,包括4个项目县、21个项目村的各项先导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完成,全省项目已全面启动。世行社区主导发展白水、蒲城试点项目(CDD项目)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国际行动援助合作项目、华一银行旬邑扶贫项目,韩国协力团耀州、长武两县区扶贫志愿者项目也已实施,进展顺利。

      【扶贫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2010年,陕西省通过召开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陕西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陕西省“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和咸阳移民扶贫“三告别”经验交流会等,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细化各项任务,落实岗位责任。西安、咸阳、延安等市,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科学地发展。

    二、 加大督导力度。为了确保年度扶贫工作任务的完成,陕西省扶贫办进一步加大检查指导的力度,确保年度工作计划落到实处。2010年先后对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启动情况、各级半年工作进展、2007—2009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 “雨露计划”培训、2007年度扶贫重点村建设、2007-2008年度国家个连片开发试点项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两联一包”扶贫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联合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典型企业到十个市巡回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宣讲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督促检查、宣讲典型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 注重创新发展。2010年,陕西省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和扶贫工作科学发展观。安康市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铜川、汉中、宝鸡等市强化产业化扶贫措施,尤其在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到村到户扶持工作上探索了新方法,促进了贫困户的增收。“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持续发展,陕西省先后两次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其中,榆林市领导重视,搭建平台,搞好服务,使参加扶贫的企业数量、规模大幅增长。渭南市积极实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加强对培训学校的管理,在招生、培训、就业等方面工作突出,在全省影响较大。商洛市结合乡村旅游,开展了“农家乐”等特色培训,效果良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受到全国交叉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