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东汉禽业有限公司扶贫
【企业概况】 洛阳东汉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注册资金1140万元人民币,主营肉鸭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现有职工198人,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0%,技术工人170人。管理层均有10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技术工人均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公司是由6个本着兴农富民、实业强国愿望的莘莘学子,肩负北大校友的重托,以研究“公司+农户”模式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以消除农村贫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而创办的。
公司秉承“农业兴、国运昌、农民富、东汉强”的经营理念,以“八统一”的运营管理模式,即“统一投资、统一建棚、统一管理、 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屠宰”,解决了养殖户发展慢、养殖环境污染、饲养管理不规范等制约养殖业规模发展的问题,实现了“公司+农户”的工厂式管理。
公司结合洛宁落后经济状况,在洛宁推行“五户联保”的合同鸭养殖体制,把自由散乱的无序养殖,变成了规模规范的园区养殖,把难以管理的农民变成了遵守企业制度的产业工人。仅5年时间,公司在洛宁县从没有一个养鸭户发展到肉鸭养殖园区29个,养殖户500余户,月存栏量达50万只,年出栏量达600万只,累计出栏达1000万只,养殖户养殖利润平均达到1.5元/只,养殖户养殖收入年均过3万元,农民肉鸭养殖收入已超3000万元,近百户贫困户养合同鸭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养东汉鸭致富”在当地有口皆碑。
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东汉”模式,即“政府引导+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五户联保的养殖户+银行+专业担保+政府贴息+养殖保险”,以政府引导为主、整合了公司、养殖户、金融机构多种社会资源,引进了创新的金融机制,形成了多方利益共赢,解决了养殖户鸭苗和饲料采购的资金问题及养殖户发展和管理问题,实现了公司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短短5年时间,东汉公司就形成了“种鸭场-孵化厂-养殖基地-饲料厂-屠宰厂-熟食厂”的链条式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企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使大量当地农民分享到了农产品集约化生产、系列化加工的增值利润。
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带动洛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成果也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认可,省委副书记郭庚茂、市委书记毛万春等领导到公司视察时均给予高度评价。
2008年12月公司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0年5月被省农业厅确定为河南省5家重点支持企业之一; 2010年7月被授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8月被授予河南省扶贫重点企业。
【标准化养殖棚建设】 2010年公司开始统一投资建设标准化鸭棚。标准化鸭棚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短,设计合理,有通风和取暖设施,施工规范,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强;标准化鸭棚以网上养殖替代地面养殖,减少了垫料投入和自由采食的方法降低了养户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肉鸭的生长条件,减少了疾病、提高了肉鸭成活率;提高肉鸭品质,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可使羽毛洁净,提高了鸭毛的收购价格;降低了自然环境对肉鸭养殖的影响,使农户养殖成本降低。标准化鸭棚网栏养殖每批每只肉鸭能多获利0.5元。2010年公司投资的洛宁县东宋乡方里村首个标准化生态肉鸭养殖小区建成,58户新老肉鸭养殖户入园从事肉鸭养殖,年养殖量达80万只,贫困农民年养殖收入达150万元以上。进一步实现了从鸭棚建设、鸭苗供应到成品鸭出厂,全程服务、全程监管、全程技术支持。
针对养殖户缺资金的情况,公司以租棚养殖的形式,鼓励贫困户养殖合同鸭棚,待养殖有收益后从养殖利润中分批扣除;通过公司建设的鸭棚,贫困户有了创业的好项目,在公司的帮助下获得了小额贷款,解决了鸭苗款、饲料款,走上养殖脱贫的道路;养殖小区的工厂式管理,使贫困户成了不出家门的产业工人。在东汉“八统一”管理模式的带领下,贫困户经过2至3年的养殖,真正掌握了一门技术,也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愿望。
【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 公司建设的集田园休闲、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的高标准网上养殖鸭棚,每20座棚为一个养殖小区。每个鸭棚独立成户,养殖人员居住区按照城市生活的一室一厅标准建设;在鸭棚前建设蔬菜大棚,养殖户种植蔬菜自给自足;鸭棚按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全部采用网上封闭养殖;鸭舍间隔离带种植杨树、果树、蔬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形成“鸭-沼-林”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每棚每批可养殖肉鸭5000只,每个小区每批可养殖肉鸭10万只。养殖排泄物通过集中无害化处理产生沼气和沼渣,沼气供小区取暖和照明,沼渣为小区内和周边村庄林木、果树和农作物提供良好的有机肥料。杨树、果树大大改善养殖场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和肉鸭生活质量,提高了肉鸭的出品率和成品质量。种植项目的开发,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并起到隔离带作用,减少疾病传播几率,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低投入、起步快,保证市场,保证利润,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东汉模式在养殖小区的推行,高效网上养殖技术的推广,让洛宁县更多贫困乡、贫困村看到了养殖致富的希望,引领更多经济、技术均落后的贫困村高起点迈入规模养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洛宁肉鸭产业带领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
截至2010年底,公司已分别在洛宁方里、孙洞和宜阳礼渠、下庄投资建设标准化“鸭-沼-林(蔬菜)”循环经济示范园区4个,共80座标准化鸭棚和120个蔬菜大棚,将于2011年上半年陆续建成投产,直接带动100户贫困户脱贫。
2010年公司大规模投资产业链延伸建设,公司熟食厂、饲料厂、3000吨冷库相继动工兴建。该项目直接带动800农民就业,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利税3550万元。该项目的建设,使更多的贫困人口投入到肉鸭产业中来,工业、农业、服务业联动发展,实现以工富农,以农哺工,以销促农。
【樱桃谷种鸭SM3引进和推广项目】 公司“樱桃谷种鸭SM3引进和推广”项目,被评为2010河南省科技扶贫重点项目。该项目依托东汉公司已有种鸭场,引进纯正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封闭选育。所产商品代肉鸭分批投放到已有一定养殖基础的4个贫困村,在这4个贫困村,公司组织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棚和高效养殖技术示范基地,以“八统一”的管理模式,以组装配套的形式,在4个贫困村建立良种规模饲养试点和高效网栏养殖技术推广服务站,以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贫困户100户。让贫困户不出家门学到养殖新技术,低起点、高水平进入良种樱桃谷肉鸭养殖。通过示范基地的带动,让300户贫困户养鸭致富。
该项目直接带动300户贫困农民养殖肉鸭致富。按照每批养殖2000只,每只养殖利润1.5~2.5元计算,可以获利3000元~5000元,全年养殖7批,可以获利21000元~35000元,人均收入7000~10000元。将使300户贫困农民通过养殖良种肉鸭快速脱贫致富。良种规模养殖示范基地和技术推广站已各建成一座,自产良种鸭苗2010年4月初已在基地大面积投放。
该项目使大量贫困人口不出家门实现就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当地农作物就地转化为饲料。鸭粪便是天然的有机肥料,对贫困地区种植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贫困地区形成以养殖促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态势,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该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洛宁县扶贫开发工作,构建了贫困山区以点带面发展养殖业、以有基础的贫困村整村推进、规模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实力提升的优势主导产业。
【爱心工程】 公司2008年出资5000元爱心救助西山底乡亢凹村贫困大学生亢丹丹、涧口乡涧口村贫困大学生吉鸿敏。2009年出资1.5万元对东宋乡马村、长水乡长水村、西山底乡孙洞村、赵村乡下陈村等10个重点贫困村15户肉鸭养殖户进行灾后建设救助。2010年出资3.2万元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对贫困地区和灾后小朋友以及洛宁县10个贫困村14名贫困大学和10户贫困养殖户进行捐赠。2010年,出资10万元与洛宁县总工会联合成立“爱心救助基金”。
【扶贫工作措施】 1. 公司+农户模式——实现了户企双赢的发展定位。公司董事长杜克全是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他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民情和不断实践,认真总结了目前大多“公司+农户”这种扶贫模式只要公司利益,不给农民服务,不要农民利益的现状。公司创建初期,为了找准农民贫困原因,确立公司发展定位,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先后走访了洛宁城郊、东宋等十几个乡(镇)、近百个村庄,调查了上千户农民,对当地的贫困状况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后认为,洛宁地处豫西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交通运输不便利,信息不畅通,加之农民思想意识保守,缺乏闯市场的勇气,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封闭的地区,很多农民对种养业有很大兴趣,有的也尝试过,但都因缺少专业知识,缺乏对市场营销的准确把握,又没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化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在调查中,他从农民需要发展什么产业入手,了解到洛宁多数农民对发展农业产业的要求:一是要资金投入少,见效快、回收快的项目,二是要求风险小、包回收的项目,三是技术容易掌握、知识要求不太高的项目,四是收入稳定,且能持续增收的项目。在产业发展的方向上,以农民习惯的畜牧业为主。在此基础上,公司对牛、羊、猪、鸭等十类养殖业的效益进行分析比对,决定以群众欢迎、乐意接受,又有一定基础的肉鸭养殖作为扶贫产业的首选。肉鸭养殖投资周期短,规模小,见效快,防病、防疫费用低,产品销售好,市场风险小,带动农户多,发展前景好。他们提出了以肉鸭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农户”的模式,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路线。洛宁县委、县政府对东汉禽业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承诺县政府帮助规划建设养殖小区用地,建设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免除建设土地等收费;养殖小区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支农资金向老区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政府负责养殖小区“三通一平”及围墙建设;协调信用社发放养殖贷款,财政补贴贷款利息等优惠政策。从此,以公司为龙头,在全县掀起了企业建棚,群众养鸭的热潮。通过近七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户企合作,以企带户,户企双赢的发展目标。
2. 联贷联保模式——为农民解决了创业资金。贫困地区,小额信贷难发放,难收回,是制约银农合作的根本障碍。为了帮助贫困养殖户争取到小额贷款,解决起步资金,公司融合各种资源,提出了“政府引导,公司协调,公司统一建设养殖小区,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小区实施五户联保,专业公司担保,金融机构扶持,政府贴息,购买养殖保险”的小额贷款模式,由于公司与农户利益的紧密联结关系,达成了专业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对“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一致认可,加上政府部门的贴息帮扶,坚定了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以龙头企业为信贷载体,金融部门以“批发直贷”的形式,为贫困户发放创业贷款资金,国家扶贫贷款贴息,从而有效地促成了贫困地区的银农合作。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公司担保、五户联保、政府贴息”,从而形成了联贷联保的创业贷款模式。
3. “八统一”服务模式——确保了养鸭户持续增收。集约化生产、工厂化管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东汉公司带领农民发展养鸭,始终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他们用“八统一”的经营模式,即“统一投资、统一建棚、统一管理、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统一屠宰”,确保了贫困户连续几年持续增收。
统一投资,统一建棚。由公司统一解决资金,统一组织建棚,不仅解决了农民场地建设的租金及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还解决了建棚不规范,质量差,建棚周期长等问题,公司统一设计、统一建造的养殖大棚更加合理、科学、规范、标准,新建的养殖小区,每十幢或二十幢为一区,区内水、电、路统一规划,为工厂化、规模化养殖,创造了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
统一管理。鸭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密度、通风、饲料、饮水、消毒、粪便处理等,都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行科学管理。从幼鸭到成鸭,都严格检验、检疫,层层消毒把关,每个小区内都有一套规范科学的防疫治疗体系,做到大规模疾病零发生,小规模疾病及时治理。目前养殖的肉鸭成活率达98%。
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鸭苗、饲料、防疫由公司统一提供。从产品源头把好关,消除养殖户对技术、原料来源的担心,保障了鸭子生长期最高的成活率。
统一回收,统一屠宰。解决了农户最担心的销售问题。公司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承担全部市场风险,以稳定的回收价格(保证每只成鸭利润在1.5-2元),签订长期回收合同,消除养殖户对市场价格起落波动的担心,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户的养殖利益,确保了养鸭产业的稳步发展,确保了养殖户持续增收。
4. 五户联保模式——提高了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为了鼓励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公司经过不断总结,与农户建立了既让农户挣钱,又利于企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户联保。养殖户每五户为一个联保体,推举一名养殖经验丰富,有文化、责任心强,乐意为大家服务的代表担任保长,由保长与五户农户签订合约,主要内容是联技术、联信誉、联担保、联收益、联合同,使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保长对联保户的肉鸭成活率、料肉比等技术指标负责,协调联保户与公司事务管理和发展养殖户,并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通过这种方式,把自由分散的养殖户变成养殖基地的产业工人,加强了对养殖户的管理,使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提高了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5. 工厂化管理模式——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综合素质。公司通过租赁土地建养殖小区,在贫困地区建立了工厂式的养殖基地。失地农民在公司帮助下获得免息贷款和地租收入,以最少的投入和最低的风险成为基地产业工人,由农民变成公司养殖户,实现产业工人的转型,解决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养殖小区规范管理,避免了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的出现;鸭粪便为当地提供大量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施用,绿色农产品确保食品安全。养殖小区通过对鸭场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实现了污染物(粪便、鸭绒)的资源化,显著提高了生态和企业效益。通过养殖小区的建设和推广,五户联保制度的推行,养殖户逐渐成为重信用、守信誉的基地产业工人,养殖基地成为信用社区,村庄成为信用城镇,农民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社会经济同步发展,贫困地区真正实现脱贫。
6. 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洛宁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计划用三年时间,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提升肉鸭产能和产业规模,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以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循环农业经济示范园。公司计划利用两年时间,投资4.9亿元,分批建设100个“养鸭——沼气——蔬菜”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养殖基地。共建设2000个标准化养鸭棚和6000个蔬菜大棚,带动4000户养殖肉鸭,6000户种植高档有机蔬菜。每个养殖户年收入5万—8万元,种植户年收入3—4万元。
东汉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被列为2011年洛阳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200座标准化养殖棚,年产12万吨的饲料厂,日屠宰5万只肉鸭的肉鸭生产线,库容3000吨的冷库,日产10吨的熟食加工厂。届时东汉公司肉鸭产能将大幅提升,存栏量可达1500万只,实现年产值7亿元,培育专业化养殖村30个,直接带动5000户农民养殖致富。
公司计划2012年投资2.6亿元,完成东汉产业园二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日加工5万只肉鸭屠宰厂二座,年产30万吨的饲料厂一座,日产20吨的熟食加工厂二座,羽绒加工厂一座,纸箱厂一座,10万只种鸭厂三座,日产5万羽商品鸭苗的孵化厂两座。项目建成后,可带动辐射100多个贫困村,安排2000余名农民就业,并促进当地运输、包装、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洛阳东汉禽业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 符 艳)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