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扶贫
【概述】 2010年科技部围绕既定的科技扶贫工作计划,集成各方力量,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开发式科技扶贫工作力度,探索适应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科技扶贫新型模式和路径,为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向贫困地区推广,提高贫困地区技术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科技部领导重视科技扶贫工作,并经常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各地科技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检查落实科技扶贫项目,现场指导当地的科技扶贫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2010年科技部系统共有369人次到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并组织专项活动。部领导多次接待河北魏县、河南光山、江西井冈山、陕西佳县等贫困地区领导的来访,并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具体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科技部研究制订了2010年科技扶贫工作计划,对全年的科技扶贫工作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2010年4月16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了2010年定点扶贫工作视频通气会,对2010年定点科技扶贫工作进行部署,推进了重点帮扶贫困地区农村科技工作。
【科技创业扶贫】 自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门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以来,2010年在中西部地区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至2010年,已有7.2万名科技特派员活动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农业一线。3200多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科技型企业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带领广大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科技部迅速启动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科技支撑专项行动,选派了20个对口支援省(市)、11个国家部委直属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科研人员组成了31个科技特派团,深入四川、陕西、甘肃3个省的重灾县,组织开展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科技特派团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至2010年底,已有5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灾区开展科技服务,引进动植物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200多项,建立示范基地近50个,培训农民近5万多人次,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受益农民近10万多人次,对推动地震灾区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计划和科技专项】 科技部采取多项并举、多管齐下、整合资源、拓宽渠道的办法,发挥科技部门在成果、人才、项目等方面的优势,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县域农业支柱产业,较好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0年,科技部通过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等面向基层的科技计划和科技专项,在贫困地区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如2010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支持了21个省(区、市)的31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直接投入4405万元,带动省级配套支持3000多万元。在2010年开展的“星火科技30分”地方电视台联播活动中,科技部共免费向包括61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在内的600多个县级电视台提供科技节目52期。另外,科技部在7个定点帮扶县实施科技项目37项,直接投入1114万元项目资金,帮助引进项目资金4297万元,引进人才44人,引进技术44项。
【科技培训】 针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科技素质低、科技意识弱的问题,科技部坚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以“方便、快捷、灵活”的原则创新培训形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培训活动。
2010年科技部共组织实施9期“科技扶贫远程课堂”和5期“科学防艾远程科普讲堂”共23场培训活动,邀请了40位专家走进位于北京的远程培训演播室,通过远程教育卫星及网络平台向全国20多个贫困县市的农民朋友讲授了农村科技创业、农业实用技术及医疗卫生保健、艾滋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并在线实时地解答了各地提出的问题。直接参与远程培训的人数达到3万多人次,辐射培训人数达16万人次。同时,科技部还不定期组织专家亲临贫困地区现场开展科技培训,指导农民生产。据统计,科技部在定点扶贫县举办各种培训班33场,培训人数达4830人次,其中各级干部30人次,技术人员280人次,农业劳动力1020人次。
【科技合作】 科技部积极探讨与国际组织、联合国机构、国际跨国企业等展开科技合作,引进国际科技资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如自2009年与美国辉瑞动物保健集团开展科技合作以来,经过多次协商,双方已在健康养殖、保护环境、开展科技培训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2010年4月至12月双方围绕猪(鸭、奶牛)的饲养管理、养殖场的卫生防疫管理、各种疾病防治等培训内容,在全国11省13个县(市)共同举办了13期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314人。为贫困地区养殖技术人员和养殖户树立科学的养殖理念、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促进贫困地区养殖业更好更快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科技部还通过扶贫团为定点帮扶地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发达地区牵线搭桥,促进双方进行科技对接,形成长期合作互惠的关系,促进了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江西省井冈山市与上海市科委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上海市集中自身科技力量帮助井冈山市打造一流的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使井冈山市的红色旅游再加上绿色农业的科技光辉。湖北省英山县与北京市科委、河北省魏县与河北农业大学、陕西省佳县与华南农业大学、陕西省安塞县与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河南省光山县与中国农科院茶叶所、江西省永新县与吉安市林科所等都达成长期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促进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充分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优势与贫困地区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对开发式科技扶贫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
【科技扶贫】 科技部配合中央统战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合作,发挥科技优势,集成资源,上下联动,以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2010年,围绕贵州毕节和黔西南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投入科技经费1783万元,开展技术培训、实施成果转化和科技示范,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当地科技能力建设,推动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中药材等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加快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促进了脆弱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
【科技扶贫团】 科技部自1986年开始向贫困地区选派科技扶贫团,20多年始终坚持不断。2010年科技部根据“十一五”科技扶贫团的选派计划,向定点帮扶地区选派了第24届科技扶贫团共9人。其中3名司局级领导分别担任大别山团、井冈山团和陕北团的团长,6名处级及处以下干部分别到河南省光山县、湖北省英山县、江西省井冈山市、永新县、陕西省安塞县和佳县挂职扶贫,担任副县长或县长助理。自1986年至2010年,科技部已累计选派科技扶贫团24届,达437人次,其中司局级干部101人次,处级干部204人次。为适应“十二五”科技部定点帮扶工作的新变化,以及对到基层挂职锻炼的科技扶贫团员的新要求,科技部加强了对科技扶贫团管理工作的调整、优化与创新,以进一步达成资源有效整合、工作有效延续、项目有效实施的目标,促进定点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科技服务】 2010年科技部积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向贫困县捐赠科技物资,资助贫困学生,支持贫困县的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贫困县社会民生的改善。如在科技部的协助下,河南省光山县和湖北省英山县已建设并开通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构建了“县为中心,乡为枢纽,村为网底”的医疗资源共享平台,使县级医院医生在科室、乡镇卫生院医生不出乡、村医不出村就能接受到国家科技平台数据资源。陕西省安塞县实施的金太阳工程为安塞县提供了714千瓦装机容量的清洁能源,解决了安塞人民的用电问题。最高科技含量的激光影院落户江西省井冈山市,进一步丰富井冈山市群众的文化生活。据统计,2010年科技部共向7个定点扶贫县捐赠各类科技物资80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7名。陕西省佳县聚光科技奖学金三年来共奖励270名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累计奖金15万元。
2010年,科技部通过科技活动周和科技下乡的渠道,向四川巴中革命老区和山东省广饶县等地捐赠了价值250多万元的科技物资,包括北大众志计算机、吉奥科技下乡服务车、科技远程培训设备、科学储粮示范仓和一批农村科技图书与光盘等,并与地方签订“星火科技30分”播出协议,为当地农民朋友提供长期科技信息服务,体现科技惠及民生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当地的基层科技服务能力。
【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科技部坚持扶贫25年来,在促进贫困地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本着科技扶贫工作既要“传承”、又要“开创”的原则,将科学精神和革命精神、知识精神和人本精神进行有机结合,凝练出“科技扶贫精神”, 即 “情系老区,扎根基层,求真务实,创新创业”,以号召和鼓励科技扶贫工作者深入扶贫第一线,更好地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2010年11月3日,科技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共陕西省安塞县委签署精神文明共建协议,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共建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延安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意识,促进延安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结合;二是深化科技扶贫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建设科技扶贫重点基地,推动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服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促进安塞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部县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将坚持双向双效原则,通过发挥双方优势,探索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携手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