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定点扶贫

      【概述】  新华社第六批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贵州省思南县,工作队队长兼中共思南县委副书记由张厚国担任,分管县总工会、妇联、团委、科协和残联工作;队员郭义任思南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在扶贫工作期间,扶贫工作队铭记新华社党组嘱托,遵循新华社定点扶贫工作宗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完成定点扶贫任务。

      第六批工作队牢记“以教育为突破口,重点开发智力扶贫,搞好远程教育”的定点扶贫工作宗旨,坚持以远程教育为抓手,在“教育、智力”两方面下功夫,探索扶贫工作新路子。根据农业产业化建设实际,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农村新经济组织上探索建立远程教育站点,使远教资源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在村党员活动场所,探索建立信息站模式,方便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上网自主学习,查阅相关信息,促进生产发展。

      新华社贵州分社党组贯彻落实全社扶贫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扶贫工作。分社党组书记、社长朱国贤多次与工作队商量帮扶工作,并要求分社全力配合总社定点扶贫工作。分社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何天文两次到思南县调研,撰写了多篇有分量内参稿件,受到地委、县委领导高度重视和肯定。

      为扩大思南的影响力,提升思南的知名度,分社积极策划县委书记、县长在新华网的高端访谈;在新华网报道思南县举办中国思南第二届花灯艺术节暨电影《旷继勋起义》开机仪式盛况;在新华频媒尚未在县城安装之前,分社优先为思南县安装了2台新华频媒,使县机关干部都能看到新华频媒报道的世界各地的新闻。此外,分社机关党委还向思南县凉水井镇息乐溪村农家书屋捐赠了图书400余册。

      【扶贫调研】  为巩固远程教育的成果,第六批工作队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了“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探索和推进远程教育新路”的工作思路,即坚持以教育、智力扶贫为中心,结合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结合思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干部群众和农民朋友的现实需求,既讲重点扶持,又照顾方方面面;既集中有限的财力,突出抓好重点乡镇,又扩大远程教育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让新华社每年的设备投入用在刀刃上,用在最能体现效益、效能的地方,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新华社共投入61万元扶贫资金购置远程教育设备。

      工作队进驻思南后,即深入乡镇、农村、学校、医院等进行调研,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详细了解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布局和老百姓关心的民生情况,制定了比较周密细致的帮扶方案:

      一是加强县级资源库建设,提升乡土课件开发水平,充分利用思南远程教育网、宽带储存、发送实用课件等资源;二是完善“村校结合”机制,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研究,注重远程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三是改变站点建设模式,扩大乡镇远程教育中心站建设,逐步形成以县远程教育资源库为中心、乡镇中心站为依托、村(学校)站点培训为主体、村寨流动播放为补充的远程教育模式;四是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和县委“六个坚定不移”发展战略,探索建立远程教育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使远程教育在助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五是探索建立农村远程教育信息站,实现远程教育专用接收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有机整合,扩大远程教育的信息量,提高网络实用性,方便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六是利用现代网络媒体资源,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提高县级媒体和乡镇远教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信息处理能力,利用媒体资源制作、宣传、传输远程教育资源,让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媒体平台接收远程教育学习培训;七是逐步淘汰不能使用的陈旧设备,添置新设备,使设备使用效率最大化。

      【县级资源库建设】  为提升远程教育地方教学课件制作质量,增强应用效果,充实资源库内容,宣传学用转化先进典型,更好地发挥县级资源库的资源保障和服务作用。2010年,为思南县配置了资源接收电脑、松下摄像机、佳能照相机、DVD复制机、录音笔等相关设备,升级改造了县级资源非编系统,为思南县自主开发和制作远程教育乡土教学课件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指导县委远教办制作《站在潮头的远教人》、《创先争优 践行宗旨》、《农村专业合作社探索》及《创新党内活动 激发基层活力》等乡土视频教学课件5个。

      【县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  2008年,思南县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开通以来,解决了党员干部和农村群众利用教学网开展个性化学习问题。但因学习需求不断增加,原服务器的配置和硬盘容量都满足不了需要。根据铜仁地委、行署和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精神,2010年为县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新配置了1台戴尔服务器,并指导县远教办改版了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网页,丰富了教学资源,满足了党员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学习要求。截至2010年底,上载视频教学课件80个,文字培训课件120个,远教信息及相关内容200余条。

      【赠送远程教育设备】  2010年,新华社购买70台台式电脑为思南县部分乡镇、村党员活动室和偏远乡镇中学更新了远程教育设备,提高了思南远程教育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积极推进移动培训项目,赠送联想笔记本电脑,安排在12个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为开展移动培训提供方便。

      在新华社帮扶下,思南县远程教育设备得到了改善和更新。2009年12月18日,铜仁地区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维修现场会在思南召开,会议肯定了近几年思南远程教育成果,对新华社根据思南实际探索出的“远教+新经济组织”、“村级站点”等远教新方式,给予了肯定。

      【乡镇远程教育中心站】  2010年,根据部分农村和学校远程教育设施严重老化无法维修的情况,在乡镇建立远教中心站点,配置资源接收电脑、天线、接收卡等相关设备。同时对部分偏远的乡镇中学接收设备进行了更新,添置了信息站设备。建立天地网合一中心站点资源接收管理平台,建立适应地方特色的乡镇教学资源库,通过远教中心站对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和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基层干部服务“三农”的能力。新华社第六批扶贫工作队共建立乡镇远程教育站点12个。

      【乡镇远程教育中心】  2010年,为了利用乡镇远程教育中心和文化服务中心的网络媒体资源,为许家坝镇、凉水井镇和塘头镇投入非编系统、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延时切换器等电视采编设备,增强了中心处理信息、制作乡土课件、传播远教资源的能力。许家坝镇利用投入的设备拍摄电视新闻50期,播出新闻稿件300条,加大了对本乡镇各行业中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达到了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的目的。特别是凉水井镇以前制作一条1分钟的新闻需要一天时间,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原来制作一周的新闻需要几天时间,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他们用新华社赠送的设备拍摄制作了《平安东大门,和谐凉水井》、《两个中心促发展,提升素质创业绩》、《建队伍、强基础》等乡土课件,丰富了本镇的远程教育资源库。塘头镇利用投入的设备开展远程教育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

      【农村远程教育信息站】  新华社第六批扶贫工作队在板桥乡郝家湾村党员活动室站点配置6台台式电脑和1个多口交换机,将接收的天网资源同时输送给多台电脑,接入互联网、农经网、广播电视网,实现多网合一,为农村培训远程教育青年骨干及能人党员、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搭建了信息平台,满足了自主学习的需要,为贫困地区探索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信息保障,促进贫困地区信息化和农村产业化发展。

      【农村中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2010年,选择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较高、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较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思南三中、唐乔中学、青杠坡中学等10所初级中学,配置远程教育实践应用研究专用电脑设备,从农村中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方法、模式、成效等方面,专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提高农村中学教育质量,缩短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与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差距,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学信息站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功能,突出了信息站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业专业合作社远程教育接收站】  在全县选择经济效益好、管理科学规范的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邵家桥凤鸣场专业合作社、香坝何野鹤专业合作社,配置资源接收电脑、天线、接收卡,建立专业合作社远程教育接收站,探索“远教+新经济组织”模式,实现远程教育网、互联网整合,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培训技术骨干、培养管理人才、搭建市场信息平台、发布产品信息、掌握市场动态,推动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干部挂职扶贫成果】  根据县委分工,张厚国分管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科协和县残联工作,郭义配合抓好工作落实。为了尽快熟悉分管工作,先当学生后作先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深入部门进行调研,向干部群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扶贫工作队的干部贯彻落实新华社党组的指示精神,在县委领导下,开展扶贫工作成绩突出,《贵州日报》和《铜仁日报》分别对此进行了报道。

      1.工会工作。一是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实现工会组织发展工作重点转移,开展“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活动,特别是加大了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力度;二是围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加大了对广大职工群众的维权力度和帮扶力度;三是积极争取人员编制和工会活动经费。

      2.妇联工作。一是完成2009年、2010年宝马集团90万助学款的信息采集、上报及发放工作;二是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100周年国际标准舞大赛;三是落实上级有关妇女创业就业小额贷款工作,共贷款2900多万元,受到地区表彰,此项工作走在贵州省前列,名列铜仁地区前茅,《贵州日报》、《铜仁日报》、“贵州妇女网”和“铜仁妇女网”等报刊、网站都分别进行了报道,思南县“妇惠家合”妇女创业就业小额贷款已成为当地的品牌标志。

      3.团委工作。一是组织开展纪念贵州省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二是推进“千名青年致富工程”项目;三是开展思南县第一届“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活动,并组织获奖的10名优秀青年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四是进行思南县青年联合会换届选举。

      4.科协工作。一是组织开展2011~2015年全国(全省)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实施方案;二是在2009年、2010年分别组织策划“全国科普日”和“科技活动周”活动;三是组织策划开展了思南县第一、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四是协调向国家财政部、中国科协成功申报思南县华丰果疏专业技术合作社作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并获补贴资金20万元,从地区科协争取了10万元的科普展品。

      5.残联工作。一是成功组织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思南召开;二是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共协调解决81名残疾人就业,争取了6个公益性岗位,向外输送26名残疾人就业;三是在参加全国、全省和地区各类文化体育比赛中,展示残疾人的风采,屡次获金、银奖牌;四是重视宣传报道工作,在地级以上党报、网站和业务刊物上发表文章和图片171篇(幅),其中国家级23篇、省级64篇、地级84篇。

      6.其他工作。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张厚国分别随同书记、县长到27个乡镇进行工作调研,指导联系乡镇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筹备和参与爱国歌曲大家唱比赛、第二届花灯艺术节和抗旱救灾等工作。郭义参加了由县武装部组织的抗旱工作队,到受灾严重的乡村,为村民挑水、送水,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此外,还从国家环保部为县环保局争取了环境监测站设备,共计99万元;从全国总工会为县总工会争取了20万元危房改造资金;从全国妇联争取到2011年“绿色三八工程”项目,共计15万元;从全国妇联为县中医院争取了“母婴健康快车”救护车1辆;并用实际行动体现扶贫,和亲朋好友一起资助思南贫困学生17人,共计24400元;与新华社贵州分社一起从省教委争取到15万元贫困教育资金。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