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贵州省东西扶贫协作

      【概况】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东西扶贫协作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中央“两个大局”战略、“共同富裕”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长期扶贫思想,1996年以来,坚持把对口扶持贵州省毕节地区和黔南自治州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广泛开展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科技扶贫、劳务合作、经贸交流、干部培训、社会捐赠、企业合作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帮扶活动,集中各类帮扶资金,重点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和教育卫生等民生问题,努力为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深圳市捐赠贵州省毕节黔南两地州各类帮扶资金4691万元,其中:帮扶项目资金4281万元,救灾资金280万元,干部培训等专项经费13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人畜饮水、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房改造、教育卫生等帮扶项目124个,当地直接受益人口达13万人次;培训扶贫干部和教育卫生专业人员1100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1万人次,有组织输入劳务工1.6万人次。

      【工作机制】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贵州省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将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全市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每年召开全市对口扶持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专项计划、专门部署,并纳入市、区政府主要工作进行考核;二是加强对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成立了市对口扶持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担任正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对口扶持工作。各区也都成立了对口扶持工作机构,形成了“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有工作计划、有督促检查”的东西扶贫工作格局;三是坚持深黔两地高层领导互访。坚持对口帮扶地区高层领导互访,既是国务院扶贫办的一项工作要求,也是我市一项的重要制度。历届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曾先后率团赴贵州学习考察。两地高层领导互访,促使深黔对口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我市各区、光明新区和市直机关党工委、市国资局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同志,也坚持深入各自结对挂钩的贫困县考察,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项目。

      【管理制度】深圳市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始终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把好扶持项目审核关,注重扶持效果,努力把好事办好、办实在。一是充分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帮扶工作。对口扶持的所有项目必须经当地县相关业务部门审核,并报当地县(市)及地州政府审定,由当地县(市)政府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二是认真做好项目考察论证。组织相关专家人员赴贵州实地考察申报项目,同时检查上年项目建设情况,还成立了由社会各类专业人士组成的对口扶持项目审核小组,直接参与项目考察论证,加强社会监督和专业指导;三是坚持公示制度接受监督。为提高帮扶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深圳市规定所有帮扶项目必须在实施前进行公示,通过在政府网站公示本年度的全部帮扶项目和资金安排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四是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制。通过与贵州省和毕节黔南两地州扶贫办签订《对口帮扶资金项目管理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共同履行帮扶资金和帮扶项目的监管职责。

      【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深圳市捐赠贵州省毕节黔南两地州各类帮扶资金4691万元,其中:帮扶项目资金4281万元,救灾资金280万元,干部培训等经费13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人畜饮水、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房改造、教育卫生等帮扶项目124个,当地直接受益人口达13万人次。

      【整村推进】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到村到户、整村推进”和“确保群众直接受益”的总体要求,2011年,深圳市安排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帮扶项目124个,其中:市财政安排整村推进、人畜饮水、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房改造等帮扶项目38个(含71个子项),其中毕节市1200万元,扶持项目25个(子项53个);黔南州1200万元,扶持项目13个(子项18个),以上项目直接受益人口6.04万人次。上述项目主要采取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劳务合作】深黔劳务合作是深圳市对口扶持工作的重要内容。8月18日在贵州举办“酒博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洽会”期间,深圳组织代表团参会,共同签署了贵州省与深圳市“十二五”扶贫协作框架协议。此次活动是深圳对口帮扶毕节、实现双方合作共赢的重大举措。两地劳务合作成效明显,目前贵州籍在深务工人员达50万余人次。

      【干部培训】2011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深圳市对口扶持办公室共同制订的扶贫干部培训计划,在“东西扶贫协作人力资源建设基地”深圳经理进修学院培训贵州省各类干部和教育卫生专业人员550余人,组织专家赴毕节黔南两地州送教上门培训干部1100余人,培训内容为热点难点专题、深圳经验启示、前沿理论、技能技巧和实地调研考察等多个模块。

      【教育扶贫】深圳市携创技工学校教育扶贫工程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和支持。由贵州省和深圳市在2011年正式启动的“雨露计划——深黔直通车”项目,由深圳市携创技校承担试点任务,招收504名来自威宁、大方和纳雍的贫困家庭学生进入深圳携创技校就读,计划通过三年学习培养成为拥有中等技校学历证书和中级技工证书的新型技能人才,并安排在深就业。深圳市教育部门继续安排贵州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来深挂职进修,帮助当地提升教育水平。协助贵州省教育部门合理调整深圳—贵州助学金分配范围,即由原资助贵州省8个地州,调整为重点资助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中小学。

      【产业扶贫】2010年以前,深圳—贵州东西扶贫协作项目主要在于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从2011年开始逐步拓展到产业扶贫,一是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贫困村发展种养项目,实现增产增收稳定脱贫。2011年9月份,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支持毕节、黔南发展生产。二是鼓励深圳企业与对口帮扶地区共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按照“接产业、建园区、转劳力、促增收”的思路,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并在特色产业推介、园区结对共建、人才对口交流、支持政策和服务等方面,加强探索、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1年12月底,深圳市罗湖区与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签署了《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东西合作”产业化扶贫开发示范区,帮助当地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产品快捷进入市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今后思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全党全社会要深刻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下一步,我们重点抓好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力度,进一步拓展政府合作领域。继续坚持两地高层领导定期互访制度,完善东西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对口扶贫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明确的长期规划、近期目标、年度计划,协调解决帮扶与合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重点通过产业联动、经贸互动、技术拉动、就业带动等方式,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共赢。二是突出重点,不断增强对口帮扶项目成效。进一步加强协商、沟通,按照“整合资源、片区推进”的要求,相对集中投入,着力打造整县、整乡(村)推进的典型,在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中发挥示范作用,巩固和扩大扶贫协作成果,实现对口帮扶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创新机制,提高对口帮扶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帮扶资金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兴办公益性扶贫项目,包括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产业化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下,按照“整合项目资金力度大,项目建设重点突出,资金投向明确到位,项目及资金管理严格规范,工作成效显著”的要求,推进帮扶地区的扶贫开发,充分发挥帮扶资金的集成效应和引领性、示范性、探索性的作用。四是加强协作,搞好双方产业的梯度对接。进一步扩大经济协作规模和领域,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动员和引导更多的大中型企业到贵州投资建厂或采取兼并、买断、合资、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贵州经济建设,使对口帮扶工作从单纯的资金项目帮扶逐步发展到帮扶与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五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全方位合作。加强劳务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围绕当地用工需求,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模式。推动双方媒体开展合作交流,采取节目互换,专栏互设等方式,加大对口帮扶成果宣传和招商推介工作。积极推进商贸旅游产业合作,通过举办零售商采购大会、产品展销会、建立直供基地等方式,使贵州名优产品进入深圳市场;加大旅游市场拓展,共同培育深圳市与贵州精品旅游线路,联合组织对外推介和招商开发。加大干部互派交流挂职力度,增加互派干部挂职学习的数量。积极为社会各界参与贵州扶贫开发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与支持,鼓励开展爱心助贫、义务支教、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帮扶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