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部分)

      【张俊兰】  女,天津日报记者。1997年代表天津地区新闻工作者参加“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采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从事新闻扶贫。目睹令人心碎的贫困,誓愿尽此一生为凉山脱贫而努力。从那时至今的14年时间里,她19次走进凉山从事助学扶贫:受社会各界委托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与海外慈善家合作在四所院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受到持续资助的贫困生数千名;建立了39个孤儿班,正在帮助1500多名学龄孤儿陆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其中多数是艾滋孤儿);同时在凉山从事赈灾济困、紧急个案援助等工作……在凉山投入助学扶贫资金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万。目前有十个孤儿班和女童班正在筹建之中。

      张俊兰还本着新闻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撰写了《凉山吸毒者多 艾滋病泛滥》一文,发表于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特刊)。周永康同志很快在此件上做了指示,温总理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范晓建去年都亲赴凉山毒品和艾滋的重灾区考察。由于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投入,面向凉山的扶贫和禁毒防艾进入前所未有的时期。

      在凉山千难万险的路上,张俊兰从35岁走到49岁,把一生的黄金岁月留给了西南边陲贫困区的彝族同胞。

      由于凉山自然环境恶劣,高山险壑,重峦叠嶂,一年四季自然灾害不断,张俊兰在工作途中时常遭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路基塌方……独木桥是她进山工作的必经之路;汽车轱辘往往擦着悬崖边走;冒雨进山途中汽车失控,险些跌下悬崖;走在崎岖山路上眼看着石头在正前方滚落,甚至被暴雨困在山路上;一次次遭遇霍乱、伤寒、麻风等瘟疫……由于凉山受到毒品和艾滋的危害,她在工作期间常常要与吸毒者、艾滋病患者面对面,由于治安状况不好,发生过手机遭抢等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

      当她面对正在绝境之中挣扎的生命,就会把属于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

      “我一定会把您的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我的生命还在,定会如期抵达凉山亲手做好该做的一切。”这是她对捐资者的承诺。事无巨细,一丝不苟,唯恐辜负了信任与重托。

      ——每一笔善款的实施都要亲力亲为,不委托中间环节。

      ——每一笔善款都由受助者亲笔签收并回复捐资人。

      ——在凉山工作期间的用餐、用车、住宿等经费全部自理。不占用、不浪费贫困区一分钱、一粒粮、一棵菜。

      这是她始终恪守的三个原则。但是有一笔账,从来不用登记、回复,这是来自她自己的捐献。无法统计她14年来为凉山百姓捐献了多少,能看得见的是她帮了多少人、做了多少事。

      她最早走进凉山那年,女儿才八岁。为此她在旅途中写信托付身后事,一张信纸,点点滴滴都是泪痕。

      每次出发之前,她都要去年迈的父母身边,帮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聊聊天,留下一些赡养费。然后给哥哥姐姐打电话:“我又要出发了,别告诉爸妈,免得让他们担心。要是我有事,你们替我尽孝。”

      2005年秋天,慈母患膀胱癌晚期。当时她正全力以赴在凉山创建孤儿班,此时女儿也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对慈母、面对女儿、面对凉山亟待救助的孤儿、面对作为编辑记者的日常工作……为了恪尽每一种责任和义务,她昼夜忙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在母亲患癌症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六次往返于凉山和母亲的病榻间,与海外慈善家一起建立了19个孤儿班。

      2008年7月她在慈母去世之后下葬的转天就匆匆踏上通向凉山的路。由于过度劳累,中途病倒,却以坚强的毅力做完成了所有繁重而艰巨的工作。

      她用忘我的付出成就了一份超越血缘、地域、民族的大爱。无数受到关怀的凉山孩子已经长大成材,怀着感恩心、回报心面对他人、面对社会。

      1999年和2005年,张俊兰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去年李长春同志亲临天津日报观看张俊兰进凉山成就展并接见张俊兰,给予高度评价。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都做了批示,要求认真宣传、总结、表彰张俊兰的感人事迹。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报道了张俊兰的事迹,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持久的反响。

      【李荣江】  浙江省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党员干部。2004年3月,李荣江同志服从组织安排,担任玉环县干江镇垟岭村农村工作指导员。按规定,这个职位一年一换。但他一到垟岭村,村民们便离不开他,一干就是7年头。在这六年多时间里,他充分利用自己熟悉国土资源业务政策以及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优势,找准国土资源部门服务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指导和帮助村里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宅基地整理复垦,征地、拆迁、规划、建设,整村推进,将这个穷困的小山村一步步建成玉环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4年春节刚过,李荣江来到垟岭村指导农村工作。为了尽快摸清“底细”,他手写了200多张名片,登门派到每家每户,一来向村民推介自己,联络感情,二来问清楚村里的情况和村民的想法。垟岭村的穷,让李荣江暗暗吃惊: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集体经济空白,生产生活条件差,隔三差五停水停电,交通不便,百姓生活比较困难。连村支书的房子,也破得无法住人,而只好在隔壁村亲戚家的地旁边,搭两间小屋栖身。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村串户,李荣江很快摸清了垟岭村落后的关键:交通不便,与外界几近隔绝。所有这些说明垟岭村要“思变”,垟岭村要走向富裕,村民过上好日子,只有下山才是出路。

      2004年6月,李荣江在他到垟岭村后的第三个月为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推进宅基地复垦。

      为了推进宅基地复垦,李荣江既当指导员又当施工员,头上一顶旧草帽,整天泡在山头,和村干部一起在现场帮助村民搬运木料等。山路遥远,只有拖拉机上下来回,李荣江每天天蒙蒙亮上山,一直到天黑,中午就近在村民家吃地瓜饭。可他没有丝毫怨言。

      半年多的艰难劳动后,宅基地复垦还耕全面完工,这样村里净增耕地29.7亩,获得政府补助资金57万元,除去各类成本后,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0万元。为村里赚得了“第一桶金”也是垟岭村有史以来第一笔最大的收入。

      经过李荣江的艰苦努力,2006年底,垟岭村整村迁移的住宅小区规划批下来了,用地指标也基本落实。

      不过,最难莫过于征地。要拆除的空房屋涉及60多户,多数没异议,但也有少数村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李荣江和村干部一家家做工作。工作最难做的是村民方某。为了说服方某,李荣江和村干部们可谓苦口婆心。上门十余次,方某都避而不见,弄得村干部很是灰心。见此,李荣江一边给他们打气,一边不懈地做方某工作。有天晚上,李荣江在方某家门口等候至深夜12时。面对冷遇,李荣江不以为意,反而反客为主给他做工作,两个小时过去了,方某终于被李荣江的诚恳和坚持打动,双方签订了协议。

      2007年5月,垟岭村移民新村建设破土动工。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李荣江与村干部们推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筹款、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的“五统一”模式,引导村民搞联建。为了消除村民的顾虑,在李荣江的提议下,村里组建了由全体建房户推选的建房委员会七人小组,实行采购公开、开支公开、承包公开,把村民最关心的建房帐摊在阳光下。

      目前,新村占地23.7亩的22间街面和60间排屋已建成。小区中,红瓦白墙,绿树掩映,住房造型典雅、别致,沿街的花坛和水面也初显雏形。垟岭村成为当地闻名的样板村。

      村委会主任汪德寿说,“老李在垟岭村这6年多,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大家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垟岭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2009年,垟岭村人均收入达9000元,是2003年的3倍。

      2005年,李荣江一年的任期到了,镇长陪着村干部跑到台州市国土资源局请求李荣江留任;第二年,任期又到,村里又派代表,跑到市国土资源局,央求让老李再留下……一时间,垟岭村人“五留老李”的故事成了当地广为流传的佳话,李荣江6连任一个村的指导员也成了全国首例。

      【蒋孔吉】  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溪源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科学发展指导员。参加工作 42 年来,先后获省、市科研成果4项,8次荣立三等功,6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8 年以来11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获部、省、市嘉奖 52 次。

      蒋孔吉是人民群众的扶贫功臣。他在十年的建设扶贫工作中,创造了永州扶贫史上的“四个之最”,即:驻村扶贫时间最长,争取项目资金最多,资金的投入产出比最高,群众的受益面最广。1997年和1998年,他主动要求到双牌县塘底乡黄泥山村开展建设扶贫。2004 年,蒋孔吉离岗退养后再次要求到农村,至今已连续八年在道县祥霖铺镇大井村、四马桥镇彭家村、东安县芦洪市镇溪源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在历时十年、连续八年三个县的四个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中,蒋孔吉同志以驻点村为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先后走访村民8000多人次,为农民办实事百余件,培育种养大户200多个,争取项目资金、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帮助农民修公路20多公里,修渠道3万多米,修复水库、水塘100多处,新增旱涝保收水田4000多亩,新增水田面积100多亩,新开垦荒山种植水果5000多亩,使100多户特困户脱贫,使5000多农民每年增收1300元以上。四个村党支部都被所在县委评为“五好党支部”,所在村被县委、县政府评选为“明星小康村”和先进村。 

      蒋孔吉是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蒋孔吉同志始终把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参加建设扶贫,他谢绝了战友邀请合伙开锰矿,一年能赚二、三十万元的好意;放弃了安度晚年、与妻子和女儿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在大井村,为发展脐橙产业,蒋孔吉从自己并不充足的养老金中垫出2万元,组织30多位村民到全国的农业产业化示范村——广西红岩村参观学习、现场观摩,现在,脐橙产业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三县四村扶贫工作中,蒋孔吉奉献自己无私的大爱。大井村3名特困大学生入学,他支助3000元,溪源村6组村民唐珍玲的老伴生病住院,蒋孔吉到医院看望并资助1000元钱,溪源村8组村民易和仁在装修房子时不慎摔伤,他上门慰问并送上1000元钱。为了不影响驻点村建设扶贫工作,他拜托哥哥照顾年迈病重的父亲,请人照顾身患绝症的妻子,先后料理完父亲、妻子的后事后,又强忍悲痛投入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中去。

      蒋孔吉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淡泊名利。他经手各类扶贫资金上千万,自己从不擅自动用,钱与账目全部交村支“两委”,由村民理财小组按照项目规划、预算、审核、群众监督等多道关口监督使用,而他自己却垫出下乡和跑项目的车费、电话费以及救济特困户、五保户共4万多元,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形象。

      蒋孔吉同志的先进事迹不仅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而且受到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1998年,由双牌县塘底乡黄泥山村农民、村党支部、镇党委联名推荐到市委荣立三等功;2005年在道县祥林铺镇大井村扶贫被省检查验收组评定为“五大一定位”,即决心大、步子大、魄力大、成效大、震动大,定位为小康示范村;2007年在道县四马桥镇彭家村扶贫,省委检查验收组评定为“达到省级扶贫点标准”,并将其经验和做法向全省推广;在东安县芦洪市镇溪源村扶贫,2010年该村1400多村民联名向省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推荐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12月19日中共永州市委决定授予蒋孔吉同志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出《关于开展向蒋孔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他的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多家全国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2011年2月湖南省扶贫开发政务网发表了《永州扶贫功臣蒋孔吉》的报道,2011年元月30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作了专题报道。2011年2月,中央创先争优活动813期《简报》专题刊登他的优秀事迹。

      【马永俐】  女,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总经理。

    一、 马永俐同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

      2007年12月,为响应党中央和云南省委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太平洋证券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马永俐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属办公室主任,负责公司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的具体协调、宣传、检查、后勤保障等工作。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马永俐同志多次到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挂钩点——贡山县普拉底乡实地调研、考察,主动深入到农户家中,认真了解村情民意,获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当她到扶贫点调研村党支部时,发现党员活动室中一无所有,为了丰富农村党员的业余生活,她立即开始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购置安排。大到电视机,小到一个水壶,每样物品都亲自过问,细心选定每一件物品;当她看到老党员们生活艰难、物质匮乏,看着老党员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样子,马永俐同志促成了对该乡50岁以上的老党员73人给予了生活必备物资的补助项目。让老党员们过上了一个温暖的冬天,感受到党组织对自己的关怀;当她到腊早小学调研,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大冷天光着脚站在操场上时,她的眼睛湿润了。在她的帮助下,腊早小学新建沐浴室一间并安装了90管的太阳能,解决了师生洗澡不方便的问题。又为该校160名师生每人量身定做了两套校服、两件T恤、一双鞋子,还购买了棉被、垫褥,让农村孩子穿上了漂亮的校服并盖上了温暖的棉被,2008年9月,公司领导和马永俐同志又特意给学生们送去了150套文具,作为开学的礼物。

      培朵小组村间道是普拉底乡力透底村的群众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该路长2000m,群众各种生活必需品及农副产品全依赖此通道进出。道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如遇雨雪天气,行走极其不便。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阻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马永俐同志通过调研后得知,为了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改变落后的交通条件,从而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2009年,她积极向公司党委反映情况,此事得到了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筹集资金20万元,历时数月终于修建而成,受益群众达362人。同时,为了解决群众上山背负重物无处休息的困难,还特意在此行道上修建了两个风雨亭。该路成为贡山县唯一一条通到村里家家户户的水泥路,道路的建成受到了当地百姓的齐声称赞。

      2010年8月18日凌晨1时30分,公司扶贫挂钩点——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67人失踪,冲毁路基200多米,石拱桥1座,造成道路和通信和部分电力中断。灾情发生后,公司领导和马永俐同志极为关注,亲自过问、了解灾情,布置抗灾救灾工作。公司、公司党委、工会、团委也向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和客户发出倡议,开展一次向遭受泥石流自然灾害的灾区人民献爱心捐款活动,活动共收到爱心捐款80232.10元。根据公司的统筹安排,公司派专人将员工个人捐款全部捐到公司扶贫挂钩点——云南贡山县普拉底乡,用于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

      2010年12月8日,她生前和鲁新、刘荣两位同事最后一次到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冒着大雨,顶着寒风到九年一贯制学校探望了公司领导资助的18名特困孤儿学生,为这些孩子带了饼干、学习用品等物资,和每一个孩子做了亲切的交谈,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情况和这些孩子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和老师做了交流。她还准备为学校建立助学基金,在临走之前还给孩子们讲“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9日,当她们在返回的途中,由于雨大路滑,车子行至泸水县大兴地时发生了交通事故,刘荣同志受了重伤,马永俐同志和鲁新同志坠落到怒江,鲁新同志遇难,马永俐同志至今仍下落不明。

    二、 马永俐同志以扶贫开发为己任,以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使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马永俐同志情系贫困山区,为帮助当地的人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先后8次长途跋涉于省城和边远的贡山普拉底之间,是她一次一次帮扶,带来了公司的爱心和社会效益,是她一次次的在农村的深入,帮助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实际困难,是她一次次的付出和努力,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让太平洋证券的扶贫济困的远大志向在山乡边民中闪耀。是她一个普通的女人铸就了为山乡帮扶的灵魂,她的帮扶爱心永远地留在了怒江峡谷的深处。马永俐同志的精神将永远跳动在每一个扶贫点老百姓的心中,她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伟大奉献精神。

      【中石油扶贫办】  自2002年至2010年底,中石油定点扶贫新疆、河南、贵州和江西10个国家级贫困县。十年来,我们牢记党的执政理念,以“扶贫济困”为宗旨,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工作方针,瞄准“改善民生、减贫致富”工作目标,坚持产业扶贫与定点扶贫相结合,促进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组织实施了六大民生工程,加深了六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累计投入资金1.67亿元,援建项目372项次。新疆6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901元增加到4727元,地方财政年均收入从1304万元上升到1.14亿元,增长近8倍;河南2县三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64元。中石油先后获“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单位”、“2010年度中国扶贫杰出企业奖”和“2010年度最值得社会尊敬的扶贫典型”。

      (一)六项民生工程。一是基础设施,投入2317万元,援建低产田改造、饲草料基地、电灌站、水渠等农牧业基础设施项目37个,解决了3.8万农牧民、120多万头牲畜安全饮水和14.6万亩耕地灌溉问题;二是安居工程,投入3588万元,援建牧民新村41个7万平方米安居房,搬迁边远山区牧民6309人,被当地群众称为“石油房、温暖房、安全房、放心房”;三是医疗卫生,投入1595万元,援建和改扩建卫生院(所)10座,改善近70万余农牧民的医疗卫生状况;四是科技智力,投入1714万元,援建、改造石油希望学校和幼儿园20所,投入922万元资助特困学生、援建农牧民培训中心和农科人员培训,投入38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7频道,为扶贫县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作招商引资广告等;五是产业开发,在新疆投入549万元援建畜牧业养殖、繁育基地等项目,为台前县龙头企业积极提供石脑油等原料10.7万吨,新增产值6.03亿元,实现利税5460万元,拉当地政府GDP和财政收入以及农民收入同步增长;无偿转让具自主产权的“碳四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六是救灾济困,捐赠1643万元帮助新疆阿勒泰和塔城等地抗灾救灾,恢复生活生产等。

      (二)认识和体会

      一是牢记宗旨和使命,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根本。我们牢记使命,使扶贫范围逐步扩大,从2002年定点扶贫6县到2007年8县再到2010年的10个县;扶贫投入逐年递增,特别是2009年,在公司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营业收入、利润下降情况下,定点扶贫费用不但没有减少,2008~2010年间,反而还增长了11%;扶贫方式不断丰富,从刚开始的出钱、出力、建项目,到产业、科技、智力扶贫,再到更加注重持续发展能力等。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建立完善总部机关与企业共同负责的“两级双向”扶贫工作组织机构,做到目标明确、机制健全、责任到人。坚持每年召开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落实项目与资金;坚持年中检查指导,年底考核评比;制定实施定点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挂职扶贫干部管理办法等制度,提升工作水平。这些年来,无论企业怎样改革,定点扶贫的组织、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五个保障”没有变,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已形成。

      三是选好挂职扶贫干部,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保证。先后选派挂职扶贫干部4批47名,这些同志肩负党和政府的重托,克服各种困难,贴近牧民,贴心群众,帮助当地贫困农牧民拓宽致富门路。在实践中加深对国情和边疆民族地区认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明显增强,回单位后均被提拔或安排到重要岗位。2009年27名同志被总部授予“中国石油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

      四是抓好援建项目建设,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坚持组织落实、人员到位,制度落实、管理到位,项目落实、措施到位,资金落实、监管到位的“四落实四到位”工作方法,精心编制项目规划,保证援建项目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当年投运、当年受益,做到建设一个项目,解决一批问题,带动一地经济,受益一方群众,所有援建项目经过历次地震、洪水和雪灾的考验,没有出现质量问题。

      五是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先后组织总部领导8人次、机关和相关企业局级干部277人次、处级及以下1945人次,深入定点扶贫县调查研究,为受援地政府和农牧民提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症结问题思路,推动扶贫方式逐步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援建基础设施向产业开发扶贫转变,由物质扶贫向科技、智力扶贫转变。扶贫方式的转变,提升了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

      六是发挥行业优势,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有效手段。拓宽扶贫渠道,发挥资源优势,企业有原料在市场销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销售给定点扶贫地区企业,如2010年给台前县提供7万多吨石脑油,年增产值4亿多元,实现利税2763万元,拉动政府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和4.3个百分点,拉动农民直接就业300人、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间接农民用工2100人、年人均增加收入5400元;发挥技术优势, 无偿转让的“碳四综合利用技术”一期工程预计2011年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15亿元。

     

      【马丁】  郑州海关监察审计室监察审计员。2004年2月,马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海关系统第一批进驻艾滋病高发村的一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在上蔡县高白玉艾滋病高发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14个月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锐意进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辛,做出骄人的成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属于海关人的辉煌篇章,履行了海关人的光荣誓言,圆满完成了国门卫士在特殊岗位上的光荣使命,为海关赢得了荣誉,为“金钥匙”增添了光彩!

      在驻村帮扶的400多个日日夜夜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工作在村里,回家变成了“出差”。为了加大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他不顾40度炎热高温,连续一个月带领着村两委的同志和医务人员一起采取入户和守村口的工作方式,为全体村民体检,几次差点晕倒在村口;为了给小学积极筹建阅览室,他多次冒着炎炎烈日回郑州向社会多方宣传寻求支持,终于促成“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向高白玉艾滋病高发村小学校捐赠940册、价值1.6万元的小学生课外读物,帮助该学校建成了图书阅览室;他多次到县委有关部门反映实际情况,终于在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为高白玉村多争取下了一公里的入村柏油公路。用真挚的爱心赢得了这些艾滋病高发村每一名村民的爱戴。

      在“六个一”工程实施期间。他对工程进行全程质量监督,“队员当先锋、单位作后盾”,他积极联系郑州海关领导,压缩办公经费,筹集资金8万元,建成了高白玉党员、村民教育活动室,建设规模2331平方米。参与监督了柏油路4.8公里的施工;修建桥梁一座;维修学校教学楼12班,新建标准教室12间,标准化操场一个,新拉学校围墙300米,新建大门一个;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新打深水井两眼,水塔两座,铺设管网42134米,建水池756个,自来水入户率100%,群众吃上了干净、达标的自来水;为艾滋病无房户、危房户修盖房屋39间;改水、改厨、改厕为10户艾滋病家庭修建沼气项目补贴资金一万元;为艾滋病家庭发放农业产业种植、养殖补贴资金4万元。

      驻村帮扶工作开始时,妻子已是两个多月的身孕,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毅然前赴艾滋病高发村;同年3月,他家中被盗,被盗财物造成家庭经济损失达1.8万元,补完防护网,又回到了高白玉艾滋病高发村,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还是这一年的6月,怀孕的妻子,在过马路的过程中,不幸被自行车撞伤,右腿肿得十分严重,当时正赶上紧张的三夏“三送一促”帮扶开始,帮扶任务是十分艰巨,通过电话安慰好受伤的妻子后,又投身于三夏帮扶工作之中,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9月妻子临产,在医院通过电话向组织通报母子平安后,他依旧没有向组织提出休假的要求,毅然的返回高白玉艾滋病高发村;春节期间温总理到艾滋病高发村和艾滋病人一起过春节,为做好春节期间驻村留守工作,帮扶队员要在所驻村与艾滋病人一起过春节、吃饺子,当时刚刚出生五个月孩子突患病毒性肺炎住进了郑州市儿童医院,他没有因孩子生病住院向组织提出困难,而是冒着大雪乘上火车、转长途汽车在大年二十八赶到高白玉艾滋病高发村,和艾滋病人共度春节,等过完了春节,他回到医院孩子的病床前,年迈的母亲含着泪对他说,“家里有我们,你不用担心,忙你就回去吧,别耽误了工作。”是她们用无声的语言默默地支持着驻村工作,分担了他作为父亲、作为丈夫、作为儿子的责任。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但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以实际行动送上了党和政府对艾滋病人深切的关心和关怀!

      通过驻村帮扶,他既是宣传队员,他宣传了党的政策,树立了党的形象;还是播种队员,播下了我们党对艾滋病高发村群众的赤子之情,也播下了高发村群众对党的无限热爱。如今所帮扶村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稳定生产,遵纪守法,文明村、文明户争创积极踊跃,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文明礼貌蔚然成风。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给高白玉艾滋病高发村真正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帮扶工作队。

      【陈伟志】  上海新纪元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民革中央第十一届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徐汇区政协委员、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创建新纪元教育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改革与探索。作为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不计得失,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事业,通过建学办校、培训师资、免费资助等多种形式援助西部教育事业。

      2000年,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陈伟志认识到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才是提升当地经济和综合实力的最好方式。2003年,他投资2.5亿元分别创建了四川广元外国语和重庆云阳外国语两所学校,成功将东部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西部。如今广元外国语和云阳外国语两所学校先后发展成为四川省特色学校和重庆市重点高中,将无数莘莘学子送进了大学校园,为巴蜀之地的人力资源建设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陈伟志还以个人或集团名义多次向贫困山区捐款,捐建图书馆、微机室,资助学生免费就学。从1996年首次涉足教育界至今,累计已有四千多名学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资助,资助金额达到1500多万。陈伟志不仅亲身实践着义利并举、经世致用的思想,而且还把这种大爱精神传递给代表着民族未来的孩子们。在512大地震发生以后,短短的两天里,他号召集团教职员工和学生们捐赠100多万元帮助抗震救灾,并即时通过学校作文比赛、每周简报等形式,把抗震救灾中呈现出来的大爱精神通过“责任与博爱”为主题的活动转化为集团内在的素质教育。陈伟志还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向学校所在地捐款,帮助抵御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只要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尽可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7年,陈伟志又以一名普通民革党员身份加入了毕节纳雍的扶贫行列。他的新纪元教育集团与纳雍县教育局签订了“3·20”教育帮扶协议:在当地的博爱小学设立20万元“博爱”奖学金;每年免费培训20名骨干教师;每年免费培养20名高中优秀学生,为期3年。2008年起,“3·20”进一步拓展为“4·20”,每年有20名纳雍学校干部得到了前往新纪元教育集团学校挂职学习的机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出生于教育世家的陈伟志深刻地意识到,西部落后地区在教育上的欠缺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贫困,当地教师素质的相对低下、教学方法的落后才是制约孩子们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关键。因此,他把师资培训工作看作毕节扶贫开发工程的重中之重,促成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理念的积极转变。2009年后,短短一年内,光是在纳雍县就完成了7000多人次的培训,起到极大的帮扶辐射作用。

      2010年,新纪元集团又与毕节试验区织金县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委托制订教育发展规划”等项目合作,投资1.5个亿在织金创建现代化、生态化、信息化的高标准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园区,探索与实践贫困地区教育投融资模式、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模式以及贫困地区教育教学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从而以发展教育为突破口,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近期,新纪元教育集团又在毕节地区积极探讨筹建幼儿教育集团,拟在毕节7个县市投建9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树立软硬件新标高,全面提升毕节学前教育水平。

      回首过去,陈伟志始终兢兢业业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诚恳无私地为公益事业实践着自己的承诺,以一颗赤子之心赢得了社会的认可:2005年12月,民革中央授予其“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8月,获得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浙江省第十八届“绿叶奖”;2007年9月,被纳雍县政府授予纳雍县荣誉市民称号;2008年12月,获得民革命中央颁发的“民革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3月,荣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授予的“民办教育优秀举办者”称号。

      【俄金曲桑】  友成志愿者。28岁的俄金曲桑,曾是玉树州民族歌舞团的一名成员,是土生土长的玉树康巴藏族人,大家都习惯叫他玉獒,意思是玉树的藏獒。其实这也是他的网名,只是玉树地震后,这个名字似乎比他的真名还要风行。这个名字开始被大家知道是从2010年11月开始。2010年10月27日,玉獒驾驶着自己的越野车与其他4名志愿者,会同承载电炉、棉被、帐篷等御寒物资的卡车共同前往西宁出发前往路途十分遥远的玉树州囊谦县吉尼赛乡的瓦作村小学、麦曲村小学。越野车驶经一段崎岖山路,因雪后路面湿滑,道路连续下坡急弯,车辆失控,冲下高149米、约65度的山坡,3名志愿者不幸遇难,俄金曲桑脑部遭受重创昏迷。

      为了能方便自己更顺利地开展志愿活动,为灾区运送救援物资,玉獒没有丝毫犹豫,拿出了自己几年省吃俭用下来的积蓄买了一辆越野车。在这辆车上,玉獒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因为在他眼里,这辆车不是一辆简单的代步车,它更是灾区人民的救命车。然而,这辆承载着他责任感的越野车却在这次志愿服务行动的事故中不幸报废了。玉獒流泪了,不为自己的损失,而是为志愿服务无法再迅速便捷地开展而感到遗憾……

      事发后,各界通过新闻报道对玉獒的伤情进行关注,也知道更多关于他的救灾经历。2010年4月14日清晨7时49分,还在酣睡中的玉獒被7.1级强烈地震惊醒,他立即取出有助于搜找被困人员的装备,带着自己的爱犬迅速往学校赶去。途中得知三岔路口的民族宾馆全部倒塌,数十人被压,就开始号召其他人一起搜找被困人员,到15日凌晨,一共搜找到16人和多名遇难者遗体。此时,一天未进食物的他,不顾身体的不适和余震的危险,主动帮助救援人员发放救灾物资,帮助灾区的群众解决最基本的吃饭和住宿等问题。

      当时玉树余震不断,玉獒每天在外奔波,妈妈非常担心他的安全问题,劝他不要出去,但玉獒笑着开导妈妈:“现在外面还有很多人等着救援,我出去也是帮助乡亲们,是做好事。您要是担心,就在家里给我多念几遍经,我一定会平安的。”一直说到妈妈含着眼泪亲自把他送出家门。   

      发放物资时,看到孩子们每天啃着方便面,出于对孩子们健康和和饮食习惯的担心,他萌生了发动“爱心饭盒”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蓝天救援队和天使妈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爱心饭盒活动”在志愿者们积极热心的帮助下,于4月28日正式启动,时限为一个月,发送饭盒的重点区域为当代村代毛路区,这一带的居民都较为贫困,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月是玉树灾区最为困难的过渡期,玉獒和他的志愿者队伍每日每夜地穿梭于瓦砾废墟中,在繁忙的志愿工作之余,如何让孩子们吃上一口热饭,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克服了一切困难,每当看到孩子们吃上热乎乎的、营养可口的饭菜时,他们就会忘记一切辛苦和疲劳,继续投入到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2010年7月,友成建立了全国的第十二家驿站——青海省西宁驿站,作为玉树的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支持平台,驿站在冬季到来前在灾后开展了“情暖玉树,暖冬志愿行动”。俄金曲桑在此时加入了友成志愿者的队伍,成为了友成西宁驿站的一名志愿者,在与站长及另外3名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广泛的联络,共募集到60吨过冬衣物、爱心包裹,并将其及时发放到了需要的灾民手中。

      12月10日,俄金曲桑治愈出院后出了一个远门,来到了北京,中共中央文明办公室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中十名事迹尤其突出的志愿者举办了座谈会,玉獒因为在玉树赈灾过程中表现出的忘我志愿精神也被邀请参加,并被授予“全国十佳志愿者”称号。座谈会上,玉獒汇报了他在震区的各项工作,在场的领导和同仁都深受感动。同天下午,玉獒终于回到了友成基金会的办公室,“终于到家了,头一次有家的感觉”玉獒的眼睛开始湿润了,当被问及为何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的时候,他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没有去一线让我非常后悔,现在做的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别的,就是心理图个舒服和踏实……”

      这就是俄金曲桑,被人们誉为“最美志愿者”的玉獒,憨厚、踏实,并且分外真实……

      附:玉獒车祸相关报道:

      2010年10月27日下午5时30分左右,经内地支教老师马广超联系、家盒子志愿者一行3人曾敏杰先生(香港籍)、杨浩先生、王瑞女士在当地志愿者俄金曲桑的协助下、囊谦县吉尼塞乡瓦作村委会副主任布桑老师陪同下,前往基尼赛乡对瓦作村小学和麦曲村小学进行学校教学帐篷、教具、以及学生过冬棉鞋等物资捐助,一行5人行车至距囊谦县城97公里处的吉尼赛乡囊拉附近时,遇连续下坡急弯(当地称为肘子弯路)路段,车子在最后一个急弯处的沙石路面上发生意外,冲下高达149米多的山坡,经现场勘查,确认志愿者王瑞、俄金曲桑最先被甩出车外致重伤,志愿者曾敏杰先生、杨浩先生、布桑老师在车子快到山底时被甩出车外、三人不幸遇难。

      【彭燕】  女,四川简阳人,西藏那曲军分区门诊所技术11级护师。

      那曲地区驻地农牧民高度分散,一些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卫生健康常识十分缺乏,自我预防疾病的能力非常薄弱。在巡诊中彭燕惊奇地发现,牧区妇女生了病很少及时就医,更不愿找男医生看病。2005年夏天,彭燕在一次达萨乡巡诊中,看到村民措姆一脸痛苦的表情,原来,她的左侧部分乳房已经化脓糜烂,经常疼痛难忍,但羞于给别人说,于是彭燕给她介绍一些生理卫生保健方面的常识,在她的精心治疗下,措姆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在以后的巡诊中,彭燕始终把妇女的健康放在心头,一到巡诊地,她主动组织当地妇女,为她们普及卫生常识,通过她多年的努力,不少牧区妇女开始勤洗澡、勤检查,牧区妇女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据统计,12年来彭燕共为牧区妇女讲解卫生知识达300多场次,为40余名妇女接过生,因此她还成了有些孩子的干妈妈。

      西藏安多县玛索日村的德吉老阿妈患慢性支气管炎20多年,常因气侯突变而急性发作。2008年11月的一个深夜,老阿妈病情发作,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她的儿子情急之下想起彭燕留下的手机号码,便跑到镇上给彭燕打电话。彭燕立即与另一名医生连夜坐车、骑马6多个小时,终于及时赶到挽救了老阿妈的生命。途中,她2次从马背上摔下,脸、手等多处被擦伤,如今左手背上还留有疤痕。12年来,她翻雪山、趟冰河、过沼泽,累计巡诊路程5万多里,足迹遍及那曲10县1区,义务巡诊数万人次。

      安多县玛荣乡60多岁的拉姆老阿妈,因患重感冒引发急性肺水肿,仅仅几小时,当彭燕赶到时已停止了心跳,彭燕心痛不已。她也经常看到,一些牧民得了病不去医院,反而寄托于神灵,最终病情恶化,有的连生病看医的意识都没有。要根除这些问题,单靠巡诊送医送药是不能解决的,必须普及他们的卫生健康常识和科学文化水平。于是她每到一个巡诊地,她都会在群众中大力开展卫生健康常识宣传和科学文化普及,让群众树立生病看医的意识。在多个牧区乡镇,村庄开设卫生员辅导班,设立医疗点,定期组织培训,让乡村医疗骨干进行实践操行,提高他们对高原常见病的诊断和护理能力。如今,彭燕曾手把手带出的87名医疗骨干,也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的“活菩萨”。

      风里来,雪里去,彭燕义务巡诊一路,把党的声音传递一路,把致富信息和技术传送一路。1999年11月,彭燕第一次到那曲县罗玛镇加贡村,看到尼玛曲加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一顶破旧帐篷里,尼玛曲加患了肺病,无钱医治卧病在床。看到这种景象,彭燕下定决心,不仅要治好农牧民的病,还要为他们的脱贫致富尽一份力,于是在巡诊中,她总是不忘将党的富民政策和致富信息带到农牧区,先后依托“青年民兵之家”和村委会,为他们传递种植养殖技术信息。多年来,她先后宣讲217次,为部分群众送上致富的“金钥匙”,牧民们改变了“惜杀惜售”的传统观念,有了经济头脑,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种养什么,一些农牧民贷款买来汽车跑上了运输,把家乡的土特畜产品运到了城里卖,又把群众急需的生活用品带回去;不少群众还办起了藏式家庭旅馆,赚上了游客们的钱。尼玛曲加家也养上了绒山羊,从当初那曲军分区送的8头,现已超过了一百多头,仅卖羊毛一项每年就收入几万元。

      彭燕在高原无悔奉献青春12年,满腔热忱服务高原军民,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作为军队代表参加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009年11月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0年3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刘冬梅】  中共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竹沟镇地处确山西部山区,是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总面积185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2.93万人,耕地6.53万亩,是省定老区乡镇、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有1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2001年全镇贫困人口6875人。2007年元月,年仅34岁的刘冬梅来到竹沟镇任镇长,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了老区人民的期望。面对工作滞后、群众渴望发展的局面,她迅速理清思路,以富民强镇为执政目标,以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为目标,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实现了镇域经济的跨越式崛起:财政收入翻番增长,由06年的122万上升到2010年的574万元,财政收入四年内增长了四倍;集镇面貌日新月异,四年时间由原来的0.5平方公里扩展到1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一倍;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至2010年底,全镇存款达1.9亿元,人均存款6300多元,农民现金收入每年以两位数增长,人均纯收入由06年的2758元增至5217元,增长了89%。竹沟镇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特色乡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驻马店市老区建设先进单位”、“驻马店市‘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

    一、 理清思路,分类指导,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

      民富则镇强。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成为刘冬梅上升后面对的第一个难题。由于竹沟镇耕层浅,一斤土四两沙,从纯农业角度看,如果种粮永远也赶不上平原地区,在平原乡镇工作过的她对此深信不疑。既然种粮不行,那么我们就种中药材、烟叶,发展林果、苗木、花卉等产业。经实地调查,她确立了“西羊中烟东药”的产业分布格局,积极协调资金,推进产业发展。如今的竹沟:一是成为了全国高香气烟叶开发基地,全镇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7500亩左右,可实现税收300万元左右。二是成为了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常年种植中药材8000亩以上,是全国半枝莲、白花蛇草和夏枯草的主产区。三是成为了中部几省最大的山羊中转、育肥基地,全镇拥有1000多人的“羊经纪人”队伍,有养羊小区42个,每年销售山羊150万只,占领了广州、深圳等地市场日活羊供应量的75%。仅山羊中转、育肥这一个产业,就解决了6000余人在本地就业,全镇每年收入在2亿元左右。

    二、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上任之初,每年仅百万元左右的财政收入让竹沟的各项社会事业投入显得提襟见肘,建国近60年,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让刘冬梅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为改善竹沟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她努力整合各种扶贫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实施重点村整村推进。她整合财政扶贫、以工代赈、水利、卫生等各类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了5个村的整村推进和8个新农村示范点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中仅后里河1个村2008年就整合各类资金500多万元,当年该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条件就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长,成为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二是政府积极投入。镇政府从有限的财力中拿出500多万元,用于整村推进的各类项目建设,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了竹沟的发展。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和农民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农民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又是扶贫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该镇在项目的筛选、确定、实施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操作,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而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仅2007年“村村通”建设就得到社会各界和个人捐助80多万元。通过各类资源的整合使用,达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目的,加快了贫困村扶贫开发的步伐,提升了扶贫开发的档次和水平,杨庄村、李楼村、后里河村等一批贫困村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村容村貌整洁、社会大局和谐、社会管理完善的良好局面,一跃成为全县、全市的“明星村”、“示范村”。

    三、 创新机制,政策引导,促进贫困村产业快速发展。

      扶贫开发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在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如何引导群众致富,刘冬梅进行了认真的思索。一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与河南农大和省市县扶贫、科技、畜牧、林业、农业等部门大力合作,有计划地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引导群众发展各具特色、科技含量较高的实用项目。二是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把群众身边的致富典型和先进经验编写成农民读本和技术明白纸发放给全镇群众,并让致富典型现身说法,引导带动群众发展特色经济。三是实行以奖代补。镇政府挤出300万元,采用以奖代补方式,鼓励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小区建设,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2007年以来,建成养殖小区76座、日光温室100座。四是积极协调金融资金。建立信用村,仅2010年就协调邮政储蓄、农业银行等贷款4000万元用于“羊经济”,大大加快了产业发展进程。

      【刘昌福】 中共重庆市彭水县龙溪乡如榔村党支部书记。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乡境内,有一座海拔1200多米的插旗山,山上有一个200余户、1000余人的如榔村,村里有一个被称为“刘闯王”的人,他叫刘昌福。在改革开放后20余年的村支部书记生涯中,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一名军人的气魄胆识,点燃了群众心中战胜贫穷落后的希望之火;他以不知疲倦忘我奋斗的拼命创业精神,让如榔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被称为“盖蛮子”、“土包子”的如榔人过上了殷实富足、文明现代的生活。

      如榔村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乡的一个边远高寒山村,总面积约1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7.2公顷,分布着十个(现在合并成四个)村民小组289户、1049人。村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四周都悬崖绝壁,唯有一条山路出入。这条山路名叫九道拐,十分陡峭、崎岖,行人稍不留神就会跌入深渊,粉身碎骨,近百年来,这条路上跌死者不低于10人。解放时,当地大土匪焦相禹就是凭着这一天险垂死挣扎半年多,使人民解放军解放龙溪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榔村不仅道路艰险,交通闭塞,而且土地贫瘠,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是有名的穷村。当时有人编了一首民谣就是对如榔村土质的真实写照:“如榔尽是山坡坡,七沟八梁田地薄,三天太阳禾苗死,三天大雨泥下河”。村民一年辛苦劳累,遇上年成好一点,红苕、洋芋加包谷面填肚子,稍遇旱涝灾害,多数人家无粮过年,只能向邻村借粮吃。所以外村人编了这样的歌谣讥讽如榔村:“有女莫嫁如榔山,终年辛苦日子难,男人尽打单身汉,吃顿饱饭望过年”。可想如榔村当年贫穷到了何等地步。村干部换了一届又一届,只因环境太恶劣,始终改变不了贫穷现状。

      1973年刘昌福同志当兵复员,先后在村里担任民兵连长和团支部书记六年,工作积极,敢闯敢干,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性,于是组织上决定由他来担任如榔村的党支部书记,刘昌福同志走马上任后,决心要改变如榔村的落后面貌,他在村民大会上说:“我们如榔村条件太差,穷根太深,要改变落后面貌,光等、靠不行,要靠党的路线指引,靠自己的双手实干来改善环境,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文化,才能过上好日子”。他的思路是,杜绝乱砍滥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土造田,实行良种良法,提高粮食单产,果然经过几年苦战初步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

      从1997年开始,刘昌福同志带领全村群众,开始了一场被命名为“现代愚公移山”的运动,正式启动了输电工程、建校工程、修路工程,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终于在2004年8月全面建成完工。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助推了如榔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水、电、路的畅通,为老百姓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甚至从新建的公路走出去,从事第三产业。

      随着形势的发展,刘昌福同志又调整产业结构,发动群众大种烤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从1994年至1998年的四年间,烤烟成了如榔村的支柱产业,经济收入较八十年代初翻了两翻多,人均年纯收入从原来的250元上升至1450元。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殷切期望,刘昌福同志又开始了为群众口袋鼓起来奔波忙碌。针对村上经济落后的实际,刘昌福逐组逐户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在他的带领下,村支两委一班人立足村情、创新思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合理调整全村产业结构。一是审时度势,利用退耕还林之机,大力发展林果业。为此,他先后5次到县林业局,用他的真情赢得领导的支持,建起了以优质板栗、核桃等为主的林果基地270亩,实现了户均1亩稳定找钱地;二是从2002年开始他带头从县外引进良种山羊和种猪发展畜牧业,取得很好的实效。目前,如榔村生猪存栏达1800头,山羊5000余只;三是转移富余劳力,积极动员100余人外出务工,每年为如榔人增加现金收入60多万元。同时,刘昌福瞄准渝怀铁路、二级路等重大工程从本乡经过的机遇,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富村的路子,利用本村石料资源丰富的优势,办起了采石场、砂砖厂等村级集体企业。现今,村级集体企业每年可实现利润3万余元。

      在刘昌福的带领下,如榔村是一年一个项目,一年一个面貌,一年一个变化。如今,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入户率达98%;户户通电,家用电器入户率达90%以上;92%的农户吃上自来水;程控电话入户率达80%以上,60%以上的村民盖起了水泥房;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68元。

      看着如榔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村民们由衷地感谢他们的好支书。称他是“铁人”、是“刘闯王”,并将他的名字编为歌谣传唱。村民张宗茂根据他的创业精神,写下了《歌颂如榔的好领导》等6段快板词:“人民的好公仆刘昌福,决心让九道拐变通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甩掉贫穷全村幸福……”。

      【拉巴卓玛】 女,藏族,西藏自治区桑日县绒乡程巴村村委会主任。

      桑日县绒乡程巴村原是桑日县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是绒乡较典型的一个贫困村。2005年,一个贫困家庭的妇女被推选为程巴村村委会主任,从此程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她的努力和带领下,程巴村受到了乡、县、地乃至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从原来的贫困村到现在已成为了地区级的模范村庄,村委固定资产达200万元,全村102户在省道两旁住上了舒适、适用、漂亮的石房,饮水入户、人畜分开、道路硬化、交通方便,年人均收入已提高到5000多元,这位村委会主任就是拉巴卓玛同志。程巴村的翻天覆地变化离不开现任程巴村村委会主任拉巴卓玛同志的能力与努力。这5年多的时间里,她为程巴村的建设所开展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2005年,获得了县级农牧区致富双带典型的荣誉证书;2007年,获得了山南地区扶贫农发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户。总体来说,为全乡、县、地区乃至自治区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搞好思想工程,解放发展思路

      拉巴卓玛同志自担任村委会主任以来,一直本着跟紧党的步伐、解放发展思路的目标,带领村委会班子,带头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并积极关注相关政策,及时传达给本村群众的同时,做好对群众的思想教育,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当前时势的同时明白各项惠农政策,从而在解放全村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坚定了全村群众在党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下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决心。

    二、 搞好富民工程,促进经济发展

      程巴村盛产优质花岗石,在发展建筑建材加工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眼睁睁地看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就是装不进口袋,有苦说不出。2005年,刚担任村委会主任的拉巴卓玛通过个人努力,由县财政局垫支10万元组建了绒乡程巴采石场,号召成立了村党员为骨干的采石队,并主动请缨担任队长。经过采石队全体队员的辛勤努力,2005年年末,该采石队为村集体创收38万元, 58名劳力每人增收5040元。2006年,在拉巴卓玛同志的积极争取下,县、地区及自治区扶贫办在了解程巴村的贫困状况后拨付72万元作为“程巴村采石队”项目专款,采石队用这笔款项购买了一台装载机、一辆货车及14台空压机,有了这些机器,采石场的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当年,她利用安居工程项目的契机以村委会的名义向农行乡营业所贷款282万元,带动群众把102户全部搬迁至省道两边,盖上了舒适的住房,并在2009年5月份通过村采石队收入,还清了所有贷款,当年程巴村被县农行评为了信用村。2009年末,拉巴卓玛同志配合县扶贫办积极争取了程巴村采石场扩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万元,村委会集资59万元,购置了生产设备,为程巴村进一步把采石场发展壮大。2010年年初,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机会,拉巴卓玛同志和党员带领全村劳力并利用本村的三大机器开展了开荒造新田的活动,造田共270亩,这为程巴村群众缓解了田少人多的压力,年末从该田上收获油菜籽约10800斤。同年,经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拉巴卓玛同志积极争取了程巴石材细加工厂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0万元,群众自筹4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开拓了石材特色产业的销路,扩大了本村产业链条,增加了本村劳力的吸收。

    三、 搞好文明建设,积极回报社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程巴村村委会深深明白,真正的富裕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富有,更重要的还是要精神、文明上的富有,只有将程巴村的教育事业搞好了,让村民、后代有知识、有文化了,才能实现程巴村真正恒久富裕的目标。2010年,村主任牵头,向县教育部门争取资金外,该村自己再投入8万元,在村内组建了本村的幼儿园。更令人称赞的是:该村把尊老放在了重要位置,除县财政每年拨专款外,该村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部分资金,按每位老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进行发放。在拉巴卓玛同志的带领下,每逢过年过节,该村党员都自发的买一些大米、酥油等日常生活用品给老人们送去,可以说该村实现了真正的“老有所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委班子坚信,在党的政策惠及下,只要努力,村民的生活会越过越好,程巴村也会越来越富裕。

     

      【刘建瑞】  中共河北省衡水市农业开发扶贫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自2002年从事扶贫工作以来,刘建瑞引领了42万人走出了贫困。衡水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也由原来的全省倒第一上升为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成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面旗帜。创造了多项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在河北省率先提出了 “思路大调整、资金大整合、项目大对接、帮扶大发挥、农民大培训”的“大扶贫”理念。

      一是探索产业化扶贫的路子,使产业化扶贫工作走到了全省前列。他率先提出“扶贫扶出产业来,农业‘长’出工业来”理念,推行“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基地+农户”三大扶贫模式,打造了“斯格猪”、蔬菜、肉鸭养殖、奶牛四大主导产业,在四个贫困县共发展设施棚菜19.78万亩,奶牛存栏1.5万头,肉鸭年出栏2500万只,发展斯格种猪22903头,年出栏育肥猪35万头,养蛋鸡137万只,为贫困村群众找到了长期稳定的增收项目。他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谋划了武强、武邑、饶阳、阜城四县产业扶贫服务一体化合作组织建设和衡水饶阳县与沧州献县项目对接,共建扶贫开发设施蔬菜百里长廊,成功探索了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共享扶贫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扶贫服务一体化新路子,实现了信息共享、龙头共用、市场同体、产业同兴、项目同布的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和一体扶贫。

      二是推进小额贷款贴息、农民互助金等办法,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生产项目资金不足问题;他把扶贫资金当酵母,利用33638.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吸引积累了以工代赈资金13267万元,部门和社会帮扶资金7235万元,行业扶贫资金15354万元,银行贷款65208万元,社会资本投入33245万元。做大了财政扶贫资金,扩大了扶持面。使扶贫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作用。

      三是把改变农民等、靠、要的旧观念、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和提高农民致富本领作为工作重点,使全市扶贫工作由重点扶贫向重点扶志转变,由重点扶生活向重点扶生产转变,由重点扶穷向重点扶能转变:2004年7月省扶贫办专门召开现场会推广衡水扶贫“周转棚”项目建设经验;2005年4月和11月,全省扶贫系统两期 “一体两翼”专题研讨培训班在衡水举办,学习推广了衡水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经验;他引导各贫困县建立“扶贫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整合、嫁接、引进、组建等方法,打造了由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的斯格猪、奶牛、肉鸭、蔬菜等产业链,既为贫困村、贫困户找到了长期稳定的增收项目,又带着贫困村、贫困户进入市场,保着贫困村、贫困户稳定增收。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重点媒体都多次报道他们的经验。

      四是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来抓,他撰写出台了《衡水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彻底改变了基地招生难、资金滞留多和群众受益小的不良局面,保证了扶贫资金不损失,用得好,共培训转移了贫困劳动力1.7万人。

      五是彻底改善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至今,为全市贫困村铺设管道83万米,修路196公里,硬化街道265公里,新打机井641眼,新建校舍252间,新装变压器531台,建沼气池7260个,植树28万多株,使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由于他的出色工作,衡水市扶贫办2003年、2005年和2008年都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2005年和2008年衡水市扶贫办都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至2006年连续4年被衡水市政府授予劳务输出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至2007年连续5年被衡水市委、市政府授予衡水市"三下乡"工作先进集体。2003至2007年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刘建瑞个人2004至2007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4年和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衡水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 2009年5月,省扶贫办主任扈双龙指出,衡水扶贫开发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新时期的“衡水扶贫精神”,可概括为:敬业、善学、创新、求实。2009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衡水召开了现场观摩会,在全省总结推广了衡水经验。2009年6月,全省扶贫工作大排队,衡水市为市级第一名,52个扶贫县中衡水的四个扶贫县分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和第十名。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和副主任王国良分别到衡水考察,对衡水的扶贫开发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2010年3月,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衡水市的获得综合工作、互助金、扶贫宣传“三个第一”。2010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对衡水市“入户项目资金登记卡”做出批示,在全国推广衡水市创造的扶贫入户项目资金登记卡的经验和做法。2011年2月,他被评为“河北省扶贫十大人物”是全省唯一一个市级扶贫办主任。河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藏胜业,河北省副省长张和、宋恩华和原河北省省长郭庚茂都专门到衡水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衡水的扶贫工作和创造的新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衡水市的扶贫工作在2004和2006年两次代表河北省接受国务院扶贫办的检查和验收,检查组一致认定衡水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资金管理到位,扶贫效果好,对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在从事八年多的扶贫开发工作中,他始终拧紧发条全力投入工作,跑遍了全市贫困县500多个贫困村,部分典型村和落后村现场指导达上百次,按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每年至少多奉献100余天。他把消除贫困作为自己的最大任务和首要责任,舍小家顾大家,识大体顾大局,无论亲属和个人遇到任何困难,事事处处把扶贫工作放在第一位,母亲和岳父逝世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妻子病重不能照顾,自己病重还在坚持工作,就这样为衡水的扶贫开发事业积极的奉献自己,赢得了衡水市扶贫重点县贫困群众的赞誉和全省扶贫工作者的敬佩,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表扬。

      【戴见明】 四川省遂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中国民主同盟、遂宁市委员会主委。

      从2000年戴见明同志调任遂宁市农委副主任分管扶贫工作开始,他与扶贫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02年遂宁市扶贫办机构单列开始,戴见明同志就担任扶贫办主任至今10年。他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全市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拥戴和信任;用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扶贫之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全市扶贫干部树立了一个无私奉献、清正廉洁、决战贫困的“硬汉”形象。

      作风深入  心系群众

      2002年戴见明同志担任扶贫办主任以来,他基本上放弃了双休日,经常自己掏钱乘公共汽车下乡,翻山越岭,走了多少山路谁也说不清,流了多少汗水、吃了多少苦、访了多少农户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由于他一贯工作深入、心系群众的作风,创造了“三个一”的佳话:一本扶贫规划,画上了密密麻麻的符号,记录着全市326个贫困村情况;一个笔记本,记录着扶贫历程、工作心得和贫困群众的酸甜苦辣;一个水杯,他下基地,去农村,渴了喝一口带去的水,由于长期患有慢性胃病,疼痛难忍时就吃止痛药。10年来,戴见明同志深入全市326个贫困村近2500多次,访问了几万户贫困户。每到一处,都深入研究,仔细规划,有时自己慷慨解囊,主动为贫困户、孤寡老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

      10年来,全市326个贫困村有他的脚印,70余个扶贫基地有他的身影,县区扶贫办和村两委有他的声音。在他的身上,好像有用不完的劲,有一种战胜万难的硬汉精神。功夫不负辛勤人,326个贫困村村级道路全部“硬化”纵横交错,水利设施大大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贫困村产业已经形成,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得到提高。

      开拓创新  勤奋敬业

      戴见明同志有着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在工作中,他没有“按部就班”地工作,而是不断“别出心裁”地思考。2006年12月,他和同事积极思索如何才能调动群众,才能整合扶贫资源,才能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他们用了15天时间深入32个贫困村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反复思考论证,在毅然决定建立新村扶贫“竞争入围”机制。实施初,许多兄弟市州和全市各界认为这种机制操作难度大、不切合实际……各种反对和嘲笑声音不绝于耳,他们顶着压力、埋头苦干,2007年新机制不仅成功建立,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竞争入围”,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为资源整合搭建了平台,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大幅提高,村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改变了过去 “一年规划、二年干、三年才有效益看”的局面,在全省首次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竣工见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原省委书记杜青林等领导高度评价了“竞争入围”机制,并要求在全国、全省推广。2008年,省扶贫办要求21个市(州)必须推广“竞争入围”机制,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戴见明同志没有为荣誉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勤奋敬业地为扶贫事业忘我工作。为了让全市贫困村早日改变面貌、让贫困尽快群众脱贫致富、让扶贫基地的产业发展迅速,他顾不上胃病的折磨,坚持到扶贫一线指导检查、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坚持为项目实施单位“把脉诊断”,夜以继日,几上几下,不断优化方案。天道酬勤,产业扶贫的“企农股份合作”、连片开发产业扶贫等新机制在船山区和蓬溪县相继建立,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贫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清正廉洁  公而忘私

      戴见明同志不仅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更是严要求,给全市扶贫干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作为市扶贫办主任,他严格执行中纪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从不接受礼品礼金,从不参与因为安排项目资金的工作娱乐。有个企业为感谢他帮助从省上争取到了资金,送给他一笔辛苦费,被他婉言相拒,如数退还。他去检查工作时经常有乡镇领导和企业业主硬给他香烟都一概拒绝。他常说,有的贫困村本身穷,为什么还要穷讲面子,把办招待的钱用在扶贫项目上,说不一定更容易办好。他对同事语重心长说:“当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制度,任何时候不能贪图小便宜”。戴见明同志时时处处做到了小事讲风格、讲谅解,大事讲原则、讲政治,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好班子团结和整体形象。

      戴见明同志忘我工作,不计得失,把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2007 年3月,他胃痛难忍,为了储备好申报项目,争取到更多的扶贫资金,他用了1周时间深入贫困村、产业基地专题调研,并亲自撰写规划方案。然后又到省扶贫办汇报争取支持,在成都期间晚上痛得大汗淋漓,整夜无法睡觉,白天又早早到省办协调,让省办领导和随行同事深受感动。2004年女儿高考,他没有时间陪陪,为女儿“服好务”,受了家里人不少埋怨。单位同事说他,为了工作他就是一个不尽人情的“硬汉”。

      四面江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戴见明同志和他的同事们无畏困难、决战贫困,树立了一个个硬汉形象,也创造出工作连年居全省前茅的成绩。但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消除贫困才是最终目标。他为此在思索、在筹划、在劳作…

      【张永勤】 女,苗族,贵州省习水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张永勤同志于2003年调任县扶贫办主任以来,一直以“树标竿、强责任、顾大局、勤为民”严格要求自己、以扶贫开发为已任,扎扎实实地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先后被遵义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国英豪标兵”、“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被省民委授予“四通一建”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199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并得以赴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大庆观礼,2010年7月,荣获遵义市首届十大杰出女性称号。

      身体力行,扶贫战线一面旗。八年多来,张永勤同志常年奔走在习水最贫瘠的地方,走遍了习水县的379个贫困村的山山水水,准确地掌握了习水县持贫困现状,所获取的第一手材料为习水的扶贫开发规划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材料。特别是近年两年扶贫开发政策的导向转变后,她充分把握了“竞争入围”的原则,多方协调、对接政策,积极为习水县争取项目资金。2009年、2010年,习水县所获得的扶贫资金均在8000万以上,约占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当年所获得的扶贫资金总和的三分之一强。在大量扶贫资金的投入下,习水县379个贫困村率先完成了整村推进,加之在产业扶贫、整乡推进和集团帮扶项目的助推下,习水的贫困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了争取习水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她受命于习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全力以赴的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的争取工作。2007年,她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半年多来带病奔走于北京、贵阳的相关单位,最终黄天不负有心人,习水县因申报工作积极、申报材料详实,得了国家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的肯定,习水县于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结束了习水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县长达14年之久的漫长之路。由于她的工作表现突出,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习水县连续五年续取得遵义市扶贫开发工作第一名的荣誉。可以说,张永勤同志的敬业奉献、身体力行已成了扶贫战线的一面旗帜。

      克尽职守,忘我工作永留憾。2008年2月19日,张永勤同志到贵阳联系产业化扶贫项目,将到贵阳时,家中电话告知其母亲病危,可能辞世……一同随行的同志劝其马上回习水,但张永勤劳同志却坚持要先到贵阳,待她对接好相关事宜火速赶回习水后,她的母亲已永远离去……项目虽然争取到了,但没能见着母亲的最后一面,将是她一生莫大的遗憾!其实,张永勤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忘我的女干部,她总是把扶贫开发放在第一位,把争取项目放在第一位――因为她明白,要改变落后山区的贫困面貌,在县里核财力不济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只有项目资金才能带来发展,才能助农增收、脱贫致富。

      心系苗乡,与民共铺幸福路。习水县良村镇黄木水是一个只有28户108名苗族同胞的自然村寨,由于寨子与外界之间横亘着一座大山,村民就是日常生活物资,也得肩挑背驼走五、六个小时陡峭险峻的盘山小路,而要想将牲畜送到山外的市场则是不太可能的事。高耸的大山,阻断了黄木水苗胞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想修路的愿望极为迫切,但经技术人员测算,要想在10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凿出3公里长的道路,至少需要资金180万元,庞大的资金量无疑断送了村民修路的梦想……张永勤同志在实地察看后,多方奔走,向上为黄木水村争取了国家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村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硬生生在千米悬崖上戳出了一条7米宽、近3000米长的山路,用有限的资金创造了不可能完成的神话;2010年7月9日,张永勤还在广西北海参加中央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培训会,接到办公室通知说省直党建、集团帮扶工作队将于7月11日到桃林乡进行考察,于是,在7月10会议结束后,张永勤决定连夜驻车千余里赶回习水,到县城时已是零晨五点,仅睡了两个小时后就陪同工作队赴桃林乡考察……可以说,类似的感人故事,在张永勤八年多的扶贫生涯中不胜枚举!

      张永勤,作为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孩子,她深知大山深处群众的疾苦。她总是勤于走村串户,查民情、解民犹,尽其所能为习水的扶贫开发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从事科研和扶贫工作43年,于1983年发明菌草技术,此后一直从事菌草技术研究、技术扶贫开发工作。鉴于他在创新发明、科技扶贫和技术援外工作中作出的杰出贡献,他先后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福建省一等功臣、中国农村科技十大杰出人物、国家“科技扶贫杰出贡献者”、国家“星火计划”标兵、福建省“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先进工作者”、昌吉回族自治州“荣誉市民”、“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个人”、福建省科学技术大会特别奖、“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首届“人民友谊贡献奖”、宁夏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商务部“援外奉献银奖”、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等荣誉。

      他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起早贪黑搞科研,进行70多个课题的研究,创新菌草科学研究领域,现已筛选出高产优质菌草45种、适于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55种,并开展菌草栽培食(药)用菌的食药用价值和废菌料的综合利用,实现植物→菌物→动物多次循环转化、综合利用。目前已有15项成果通过技术鉴定,18次获奖,7项技术获得专利。菌草技术科学研究和应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此外,他还在水土流失地区、荒漠化地区、大江大河流域生态脆弱地区开展菌草技术试验示范,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菌草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林占熺发明菌草技术后就和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菌草技术是一项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实用技术,适用于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林占熺坚持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相结合、技术推广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扶贫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路子。

      1986年,林占熺开始推广菌草技术,据不完全统计,菌草技术从1991-1995年,仅福建省共示范推广12.39亿筒(袋),累计增加产值22.46亿元,节约阔叶树木材51.26万立方米。

      1995年,菌草技术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贫困地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1997-2011年连续15年,菌草技术被列为福建省政府对口援助宁夏项目,林占熺带领他的团队克服恶劣气候条件,在素有“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子跑”的贺兰山下,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干旱荒漠地区和六盘山区驻村驻点运用菌草技术发展菌草业,使当地17500户群众学会用菌草技术栽培食用菌,年平均每户增收5000元,出现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一批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2003年9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在宁夏菌草技术扶贫点视察时高兴地说:“在这里,我看到东西协作扶贫的希望”,并指示当地政府要把菌草技术扶贫工作做好。菌草技术在宁夏获得成功后,一位回族老汉高兴地说:“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听到当地群众的肺腑之言,林占熺感到了由衷的高兴。

      2001年,福建省政府将菌草技术列为智力支援新疆项目。林占熺冒着零下32度的严寒到天山南北考察,提出并主持天山菌草产业带项目实施的技术工作。昌吉州项目实施第三年,全州75万农牧民人均增收146元。

      2008年11月,福建省将菌草技术列为对口支援重庆万州帮扶项目。林占熺亲自到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万州区实地考察和调研,根据当地情况利用菌草栽培毛木耳、猪肚菇、金福菇,2009年栽培获得成功,并提高了当地生产猪肚菇的产量和质量,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9年5月开始,他主持福建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的“菌草产业试点县”技术指导工作,在福建18个县组织实施,现已种植巨菌草1.5万亩,产值超亿元,已成为各县的特色,并初具规模。

      2010年,福建省泰宁县因6.18洪灾泥石流滑坡严重,良田被毁。林占熺看到灾区的情况,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灾区人民服务。洪水刚退,年近7旬的他就马上带上草种亲自到滑坡地区指导村民种草,用草种菇和养畜,迅速恢复了生产。当年12月25日,他又利用周末冒着零下2度的严寒和漫天飞雪到泰宁县的大源村察看巨菌草生长情况,指导村民保草越冬,为村民举办了讲座。

      林占熺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工作,一直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1989年他在尤溪县推广技术期间,由于车祸,不幸摔断了两根肋骨,但他只住了4天便出了院,又开始走村串户传播菌草技术。

      20多年来,林占熺包含着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应邀先后到过包括闽西、井冈山、大别山、沂蒙山、太行山、六盘山等革命老区在内的全国30个省(市、区)的120个县(市、区),指导菌草技术扶贫工作,留下了他科技扶贫的足迹。受中国扶贫基金会、省扶贫办、省科技厅的委托先后举办菌草技术105期,全国各地培训学员6300多人。到各地举办讲座190多场,培训菇农3万多人次。至今菌草技术已传播到我国的32个省(市、区)的370个县(市、区)。

      “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这十个字是原福建省省委书记、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同志送给林占熺的。几十年来,林占熺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努力实现这一重要目标。

      【孙影】 孙影,女,中共党员,“深圳关爱行动”·“募师支教”项目赴贵州省大方县支教志愿者。

      孙影,1980年6月17日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2005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就职于深圳鼎正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8月赴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支教,后辗转大方羊场等多所学校支教。在支教期间,孙影在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为改善贫困学生生活和改造危旧学校多方奔走,在求助者和施助者之间牵线搭桥,并主持“希望小学”建设等慈善项目的运作和管理,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功成长为一名具备专业素养的慈善项目管理者和社会爱心资源的整合者。因志愿服务事迹突出,孙影于2009年4月被评为第六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2009年底被邀请参加中央电视台《咏乐大典》节目,2010年1月出任第七届深圳关爱行动“爱心大使”,3月被推选为MSN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书屋,爱自2010”公益活动的“爱心大使”,2010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并于同期被网民推荐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候选人。主要事迹如下:

    一、 倾听内心的呼唤,放弃在深圳稳定的工作,四年九赴贵州山区支教,成为当地乡亲眼中的“最美深圳女孩”

      做一名教师,是孙影从小就有的心愿。2006年7月,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商报》等单位联合爱心企业,计划招募一批志愿者,赴山区支教。在深圳有着稳定工作的孙影,偶然从媒体上看到这则招募消息后,积极报了名。通过层层筛选,她从百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当年8月,她背起行囊,告别城市的繁华,来到偏远的大方县,在大水乡鞍山小学开始了支教生涯。大方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大水乡是该县最偏远、条件最差的乡。孙影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最初的不适应和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与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当地乡亲们眼中的“最美深圳女孩”。

      首次支教工作于2007年1月结束,其他支教老师都离开贵州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工作岗位。但在学生的恳求下,孙影又报名参加了第二批支教行动,于2007年3月重新回到大水乡鞍山小学继续支教。2007年7月,第二次支教结束后,她本已打算不再继续支教。但暑期里几乎每天都接到学生打来电话:“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由于实在放不下对孩子们的牵挂,她便又连续报名参加第三批和第四批的支教行动。这样,从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她一共连续参加了四次支教行动(每次支教时间为一个学期),辗转大方县大水乡、羊场镇等地多所学校支教,四赴贵州支教长达两年之久。

      在前两年的支教工作中,孙影同志不仅教学工作出色,而且表现了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逐渐参与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2007年10月,她被大水乡政府任命为鞍山小学副校长。

    二、 以爱心集聚爱心,牵线搭桥捐助300余名贫困学生,使力量有限的个人善行变成力量无穷的“爱心中介”

      孙影在教学之余,就深入大山,进行求助信息调查。她把采集到的第一手求助需求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布给爱心人士,在慈善公益事业的“需求”和“供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2008年8月起,孙影不再以“募师支教”项目队员身份参加支教活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成为一个整合各方爱心资源的公益“中介”,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不辞辛苦,开展贫困生调查。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和家庭得到帮助,孙影在毕节地区大方县、百里杜鹃风景管理区、赫章县等地开展贫困生调查工作。学校和学生都是在偏远的山里,每到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学生家里,都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在调查期间,很难找到固定的住所,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吃在哪里。4年多来,她徒步上千公里,走访了大方及赫章山区的4所贫困学校的300多名贫困生家庭。

      (二)牵线搭桥,为300名贫困生找到资助人。每次家访结束,孙影就会把调查获得的信息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或者通过邮箱发给有意捐款的爱心人士,为山里的孩子们寻求帮助。另一方面,遇到爱心人士的定向捐助委托,孙影忙碌的身影即刻消失在大山之中,按捐助者的要求落实捐助对象。通过她的牵线搭桥,已有数百名爱心人士先后为她所调查的300名贫困学生捐赠衣物、文具、书籍等。此外,孙影还为山区孩子们募捐到1个“红十字书库”,争取到了100个“幸福书屋”的建设计划。 在2010年3月和9月,孙影联系深圳爱心人士为大方县羊场镇和大水乡近5000名学生定制了校服。

      (三)生死营救,为白血病学生募捐45万。2010年1月,孙影了解到,毕节地区赫章县贫困学生朱荣富身患白血病,因无钱医治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她马上联系媒体记者,动员各界爱心人士共为朱荣富捐款45万余元,使朱荣富得以继续治疗。2010年8月,朱荣富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

      (四)多方呼吁,为旱灾地区募水510吨。2009年8月--2010年5月,百年一遇的大旱袭击西南5省(区、市),贵州也在其中。孙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向深圳有关部门发出呼吁。随后,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市慈善会、深圳特区报、腾讯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了“千里送水——贵州行”行动。4月初,倾注着深圳爱心的近510吨饮用水陆续运抵贵州。一些爱心人士也纷纷联系孙影,愿意为她支教的小学捐钱购水。收到爱心捐款后,孙影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县里买水,将社会各界的一份份爱心送到孩子们的手里。

    三、 尽心尽责管理公益项目,监管修建4所希望小学,被捐助者信任地称为“最美女包工头”

      山区的学校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仅破烂不堪,而且存在安全问题。看到孩子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让初到山区的孙影既心酸也欣慰。于是,她萌生了为孩子们建新校舍的念头。

      2007年,在深圳媒体的帮助下,深圳一家爱心企业响应呼吁,捐资20万元筹建鞍山希望小学。在修建过程中,孙影从设计、预算、施工、采购建筑材料等各个环节都为捐助方严格把关,不乱花一分钱,被捐助者信任地称为“最美女包工头”。新教学楼于2007年11月3日建成投入使用,180多名学生告别了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孙影在公益项目管理中极其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到学校和学生身上的专业精神,为她树立了良好的诚信品牌,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的关注。此后,深圳、北京、浙江等地的爱心人士纷纷与她联系,要求通过孙影在当地开展公益项目,当地干部群众也对孙影的爱心行为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在这种信任和支持下,她又成功联络、修建了另外三所希望小学。2008年初,在深圳“青藤”茶社茶友们的支持下,募集17万余元善款,将大水乡兴田教学点改造重建为“深惠茶友希望小学”。毕节地区百里杜鹃风景管理区为配合新教学楼建设,划拨8万元专款用于兴建该校的操场和围墙。2009年4月,金城宝五金(深圳)公司主动联系孙影,投资30.5万元,由孙影考察、监建,将校舍濒临倒塌的大方县羊场镇原田坝小学,改建为金城宝希望小学。2010年初,深圳的爱心人士林学春、杨娅澜主动联系孙影,捐资30万元,由孙影考察、监建,将校舍破烂、教室不足的坪坝小学维修、扩建为“春澜希望小学”。金城宝希望小学和春澜希望小学还启动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及资助学校开展大型活动。

      2010年10月中旬,在深圳媒体集中宣传活动中,孙影又为当地的2所危旧小学募集到84万元建校资金,并计划于近期开工建设。随着公益项目的增多,她也不得不一次次放弃返回深圳的机会,继续留在大山深处,为完成爱心人士的心愿辛勤奔波。

    四、 倾其所有帮扶贫困学生,不计酬劳从事志愿服务,成为受人尊重的道德楷模

      在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期间,孙影作为“募师支教”项目招募的正式队员,每个月能领取到2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孙影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大部分用在了资助贫困学生身上。

      2008年11月,深圳报业集团领导在得知孙影的爱心事迹后,邀请孙影到集团工作,但孙影仍坚持留在大山。2009年8月,深圳报业集团领导破格录用孙影到市关爱办工作,但孙影舍弃不下大方县的志愿服务项目,只工作了三个月,就办理了停薪留职,继续到毕节开展志愿服务。为了保证项目的公益性,她拒绝在其管理的公益项目中领取任何酬劳和补贴。这样,她就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费用也只能靠家里的资助和自己的一点微薄积蓄。

      即使如此,孙影仍然倾其所有资助贫困学生。见学校没有体育用品,她就会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如果有学生交不上书费,她就会给他们垫上。当学生家长筹钱来还她时,她总是拒收。四年来,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她不仅花光了自己几万元的积蓄,就连父母每月给的几千元生活费,也都用在了孩子们的读书上。2008年9月,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的勾廷勋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家人为了筹集6000元的学费,借遍了左邻右村,却只凑到一半学费。孙影得知情况后,当即从60公里外赶往该学生家中,把身上仅有的3000元都捐了出来。

      好人终有好报。2010年10月,深圳报业集团在孙影停薪留职期满后,决定续聘孙影,并为她办理了迁户、社保等事项,解决其今后个人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为了帮助孙影实现更大的助学梦想,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为孙影筹建一个全国性的支教、助学网络平台,在“深圳关爱行动”项目中开设一个专门爱心账户,为孙影的爱心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舞台。

      【阿里木•哈里克】 1971年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维吾尔族人,中国民间慈善家。

      阿里木·哈里克,1987年至199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2002年走南闯北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2006年,贵州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哈里克奖学金”。2007年,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设立阿里木·哈里克助学基金。他先后被评为2007年贵州都市十大人物,2010年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0年 “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主办方介绍阿里木·哈里克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哈里克,用满是烤羊肉串味道的“辛苦钱”,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用一颗赤诚之心,实践着“把字写在石头上,可以保存到永远;把字写到沙子上,只能保存一时,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的信念。

      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的做好事。阿里木·哈里克做到了,而且做得如此的“义无反顾、感天动地”。无论是在家乡上学、部队服役、供销社工作期间,还是在走南闯北谋生、在贵州省毕节市卖烤羊肉串期间,阿里木·哈里克只要看到别人有难处时总会不遗余力的伸手帮一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大爱。

      因为不灭的梦想而书写美丽,因为平凡的坚守而创造奇迹。2010年12月28日,得知阿里木·哈里克的感人事迹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上网为阿里木·哈里克投票。同时,张春贤书记亲笔批示:“民族兄弟阿里木·哈里克,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万余元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哈里克兄弟一票。新年在即,谨向在内地经商、求学、打工等各族新疆儿女送去新年的祝福和问候。向所有给予新疆儿女厚爱、关心、帮助的全国人民致以深深的谢意。”

      维吾尔族兄弟阿里木·哈里克从小生活在新疆、成长在新疆,为了谋生来到汉、苗、布依族等多民族的贵州省毕节地区卖烤羊肉串,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当地各族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民族大爱之路。其实从小到大,阿里木·哈里克身上都展现出民族团结的光辉。在和静生活工作期间,阿里木·哈里克身边总有着诸多维吾尔族、汉族、回族、蒙古族朋友。阿里木·哈里克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哪个民族,自己只要看到别人有难处时总会不遗余力的去帮助。如今,我们国家建设的非常好,不管是哪个民族都一定要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要像珍惜生命般珍惜民族团结。

      阿里木·哈里克的母亲托呼提汗·纳斯尔今年68岁,说起儿子阿里木·哈里克时眼中含着激动的泪花。 “我从电视上得知儿子阿里木·哈里克在贵州作了很多好事,帮助好多不同民族的贫困孩子上学,心情非常激动,自己也感到非常自豪。亚克西!他是一个好巴郎!”托呼提汗托乎提汗·纳斯尔说,阿里木·哈里克为谋生到外地卖烤羊肉串,并把所有赚来的钱都用来资助各民族贫困学生,刚开始我也不理解,儿子没有媳妇、没有房子、没有汽车,为啥把钱都捐给了没有一点关系的贫困学生。如今,我和其他子女都非常赞同儿子的举动,今后,自己一定好好教育身边的子女,让他们也像阿里木·哈里克一样搞好民族团结尽力去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来帮助更多的人。现在政府给我解决了低保、安置了廉租房,生活过的很好,希望远方的儿子不要牵挂,好好地坚持做好捐资助学的事情。我也想代表儿子阿里木·哈里克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所有关注、关心阿里木·哈里克的人和关注、关心我们全家的人。

      “阿里木·哈里克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做了不平凡的事,他不是有钱人,但他带给我们的远超金钱本身,他教会我们做一个努力学习,用知识和爱心回报社会的年轻人。”曾经接受过阿里木·哈里克资助的一名贫困学生感动地说。   

      1997年,为了不给单位和政府增加负担,阿里木·哈里克辞去工作,和当时许多闲赋在家喝酒打牌的青年人不同,背着烤羊肉串箱远离家乡走南闯北自谋出路。阿里木·哈里克为了生计,当过搬运工、窑厂工人、街头小贩,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卖烤羊肉串。阿里木·哈里克说,自己双手双腿健全,只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靠卖烤羊肉串也一定能生活下去。结果我做到了,而且还做的很好。阿里木·哈里克说:“当兵时老班长说过一句话,小的是家,大的是国家。国家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能站出来的,都是英雄!”----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人将自己打造成了扶贫战线上的英雄。

      人间有情,大爱无疆。被他的故事所打动的很多网民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哈里克的故事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被震撼的是人们最珍贵的心灵,被触动的是人们最敏感的神经,自强、自立、敢于担当、坚守信念、传递爱心,阿里木·哈里克的故事经久不衰、广为传颂。“草根英雄”阿里木·哈里克面对金钱、荣誉坦然处之的心态,让人们接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草根英雄”阿里木·哈里克面对清贫、富有无怨无悔的抉择,让人们感受到一次心灵的触动。阿里木·哈里克,清贫中推行善举,平凡中成就伟大,何等壮哉!何等美哉!

     

      【张春生】 山西省人大代表、省特级劳动模范张春生。

      岢岚县大涧乡吴家庄村——蓝天和青山的怀抱中,一排排错落有致、红砖碧瓦的欧式民宅,一幢幢鳞次栉比、银光闪闪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仿佛一颗颗镶嵌在晋西北高原的明珠,散发出他独特迷人的魅力。走入村庄,两幅醒目的对联映入眼帘:“党施德政构和谐谋发展村企同奔金光道;民逢春生创伟业成新韵桑梓常念赤子情”,这“春生”、“赤子”即指本文主人公张春生。这是淳朴善良的乡亲父老以这种独特方式表达感恩与拥戴,向本村走出来的这位省人大代表、著名农民企业家投来的一张沉甸甸的“赞成票”。

      铿锵起步创大业 1987年,怀揣“优秀士兵”奖状的张春生服役期满回吴家庄务农。吴家庄村位于岢岚县城南20公里处,全村66户,232口人,人均耕地不足4.5亩。200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1200元,80%的农户仍居住在破窑、旧房内,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看到父老乡亲依然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张春生发誓一定要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干一番事业。

      张春生抓住机遇,在1997年承包了岢岚乡(镇)煤炭运销公司。截止目前,拥有占地84亩,年入洗180万吨原煤加工能力的现代化数控洗煤厂一座;拥有占地65亩的储煤选煤场一座;拥有年发运能力180万吨煤炭的一站两线铁路专用站台一处;在建有年发运能力千万吨的昊东煤炭集运有限公司(8月份正式投入运营)、万达煤炭集运站;拥有95辆大型运煤车辆的运输车队一个。公司现有员工407人,为当地政府劳动力安置就业减轻了压力;成为当地异军突起的明星企业和支柱产业。2007年当选为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企业在2008、2009两年被评为山西省“诚信维权单位”,先后多次被省、市、县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质量管理成绩显著单位”,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授予“优秀单位”及“十一五发展贡献奖”。张春生本人2009年被评为 “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影响山西民主法制建设十项业绩暨感动山西的十佳人大代表”,被忻州市委、政府评为“农村改革三十年十大功勋农民企业家”,忻州军区授予“优秀复转军人”共青团忻州市委授予“忻州市第十一届十大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10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电视台评为“山西好人”,山西省科协、科技导报评为“三农人物”,忻州市授予“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忻州市扶贫攻坚十大功勋”。

      倾力帮扶新农村2006年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张春生提议他所属的企业与吴家庄村结对帮扶。2007年,他邀请省农科院、省建筑设计院专家,实地勘察论证,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贫困户从发展生产和商品经济入手,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制定了吴家庄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使之步入有序推进的“快车道”。

      根据“五年规划”,2007年以来他先后投资1800多万,无偿新建72套户均建筑面积119平方米、配套地暖、防震功能的欧式民宅,分给每户村民一套入住。规划建设了包括学校、超市、卫生所、培训中心、计生服务室、两委办公室和文体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修起1000m的景观带,修通了通村柏油路500m,总绿化面积8000m2。 在解决村民衣食住行、扶持发展生产的同时,张春生继续投入更大力量对吴家庄实行经济开发,扩大产业发展,提升吴家庄的整体生态优势。几经调研论证,张春生把发展大棚蔬菜,作为农民致富的突破点。他毅然无偿投资350万元,请专家精心设计,新建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50座,逐步形成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种殖。仅大棚蔬菜种植一项,全村年总收入125万元,户均1.9万元。为了使村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张春生投资45万元,成立了山地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养殖绒山羊1600只。目前拥有占地15亩高标准舍饲养殖小区15套。他新增投资500万元在吴家庄建设占地面积1500 m2,建筑面积550 m2的小杂粮生产基地、蔬菜恒温保鲜库。

      到2009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11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6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全市第一。2010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昔日的穷村庄一下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目前为止,张春生无偿投资于吴家庄新农村建设项目已达5050万元。他的愿望就是把吴家庄全面提升打造为一个文明富裕、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的“晋西北第一村”。

      功高不移赤子情。张春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善好施、救助他人的事迹感人至深,传为佳话。四川汶川、舟曲灾区,踊跃捐款达6万元,履行了一位中华儿女的光荣义务。为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文化生活,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他都积极捐款,支持助建大涧乡卫生院10万元;损款3万元为一贫困村民治病;资助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初三学生1万元……累计捐款已达数百万元。2008年他参加山西省人大第11届会议,提出“加开大同至岢岚旅客列车”的议案,解决了城际间学子往返不便的多年困扰。这一连串不胜枚举的真实数据和事例,透射出张春生金子般纯洁高尚的赤子之心。

      张春生办企业并不容易,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好多企业减员降薪。今年,张春生的企业也处在历史上最低迷的时期,但他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工资福利,且解决了一些有生活困难的人员就业,并一如既往无偿地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业,投入扶贫济困、新农村建设和公益事业中。他以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帮困的优良传统,他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感召着社会各界人士。他象一面巨大的镜子,折射着人生苦难而奋进的光芒,激励着扶贫的同仁志士不息奋斗。               

      【黄定寿】 广西壮族自治区扬翔饲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黄定寿同志出生在农村,有深厚的三农情结,从小立志努力改变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始终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农”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广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职广西农校任教,1994年放弃了稳定的公职回到贵港创业,1998年投身直接面向农民、服务三农的扬翔公司,并将公司定位为“以农为本、以猪为业、以猪富农”,坚持“存于社会回报社会” 的理念,以降低养殖户总拥有养殖成本为己任,带动广大农民走产业化养猪致富增收道路。

      黄定寿同志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头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黄定寿同志组织扬翔公司1999年连续五年与贵港市扶贫办、市教委、市畜牧局、市科委联合开展“扬翔献爱心百万助学扶贫大行动”,以贵港市三区两县市为基点,辐射广西各地的农村贫困家庭、因贫困面临失学的青少年进行扶助,已有8209个农村贫困家庭、17639贫困失学青少年得到了的扶助。

      黄定寿同志带领扬翔公司10年如一日大力实施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工作,与中国农大、中山大学、华中农大、加拿大伯乐公司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在广西成立了首家地方猪创新研究院,建立了国内首家养殖呼叫中心,组织专家团巡回各地农村,开展科学养猪技术培训指导,目前扬翔公司在广西各地举办的科技培训班累计已达16300场次,参训农民已达232万人次。

      扬翔公司在做好产业扶贫的同时,每年定期开展慰问慰问城镇下岗工人、看望农村孤寡老人、为残疾人送温暖等活动。扬翔公司回报社会的义举,不但为有困难的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成为公司培养员工社会责任意识的阵地和教材。2003年春节,组织了扬翔献爱心助残行动,黄定寿带头为社会残疾人捐款,一场充满爱心的文娱晚会,一个小时的时间,公司员工、客户向社会残疾人捐款160多万元,为社会弱势群体奉献了一个企业的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黄定寿同志组织扬翔公司在贵港率先开展捐款活动;2010年广西遭遇百年不遇干旱,扬翔公司第一时间为灾区养殖户送去种猪、饲料,帮助灾民生产自救……,目前为止,公司共向社会捐款已达5450万元。

      从2000年起,黄定寿同志组织公司在广西启动实施“龙宝猪产业化”,由扬翔公司指导农户猪场选址规划建设、种母猪(仔猪)供应、种猪精液配送、饲料配送、防疫兽医等技术服务、组织生猪流通、屠宰加工、放心肉销售等完整的生猪产业链业务,实现合作养猪,按照“统一规划、分工负责、风险共担、利益分沾、一体化运作”经营模式,使广大农户养猪低风险、高效益,并逐步向养猪规模化、防疫规范化、饲养科学化发展,最终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政府增效、企业增利。10年来扬翔公司在广西各地组织带动贫困村村民58674户,涉及102个县市、1036个乡镇、2667个贫困村,贫困村覆盖率65.68%;组织带动饲养出栏瘦肉型商品猪66.53万头,带动贫困村农户创收超10亿元公司在实施生猪产业化中的各项措施和实施力度,为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公司被评为广西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全国饲料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新农村建设先进企业……

      黄定寿同志始终把“存于社会,回报社会” 始终把企业发展和广大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并号召扬翔员工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关爱弱势群体,资助特困老人、特困学生,作为企业理念持之以恒进行贯彻,大力开展扶贫工作,积极研究扶贫开发工作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广西产业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外交部扶贫办】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外交部1992年起定点帮扶云南省金平县和麻栗坡两个国家级贫困县。19年来,外交部以温饱、教育、卫生和培训四大领域为主导,整村推进为重点,走出一条有外交部特色的扶贫道路。2001至2010年,外交部共向两县投入扶贫资金和实物累计达1.5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扶贫项目600多个,为改善当地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得到两县群众一致好评,并获得国务院扶贫办、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嘉奖。2009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增补外交部为成员单位。

    一、 部领导高度重视,从战略高度认识外交扶贫工作

      外交部部帮扶的两县地处中越边境,部领导始终强调,扶贫工作是外交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思想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要从建设改革开放窗口、树立我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巩固边疆安全的高度看待外交扶贫工作,以外交工作的高标准和高水平做好扶贫工作。

    二、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保障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由一位部领导主管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部领导任组长,部内各有关司局领导参加,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年工作。外交部专门设有扶贫办公室,编制8至10人,负责日常事务。每年选派两名优秀干部作为部扶贫代表,赴两县挂职副县长,迄今已选派12任代表。目前,已有10多位部领导赴两县慰问考察。扶贫办同志不畏辛苦,10年来共有300多人次赴两县工作调研,仅从昆明到两县间行程即超过60万公里。

    三、 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

      外交部结合“雪中送炭”原则及“兴边富民”政策精神,确定了以四大传统领域为基础,在两县边境一线连片集中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工作思路,以业已完成的苏麻湾村和塘子边村项目为标志,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外交部不断为两县牵线搭桥,力争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外交部专门设计制作了“外交扶贫”标志,在帮扶项目中推广使用,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保证。外交部还提出以扶贫工作为平台开展公共外交,邀请驻华使节赴两县考察,为扶贫工作注入新的重要内涵。

    四、 努力筹措扶贫资金,形成捐款多元化格局

      受工作性质决定,外交部开展帮扶工作完全靠筹集捐款。为争取更多扶贫资金,外交部通过部内各地区司和驻外使领馆广泛做工作。目前已有36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华侨华人、慈善机构、跨国公司与外交部开展合作,83个外国驻华使馆向外交部提供捐款, 外交部还调动部内职工及其驻外机构捐款。杨洁篪部长及许多部领导经常亲自出面,争取社会捐助。2009年,外交部新设立了扶贫工作名誉大使,杨洁篪部长夫人乐爱妹女士成为首任大使,她充分发挥独特社会影响,吸引国内外捐助。2010年,外交部筹资额达3300万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五、 狠抓管理,确保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效益

      外交部制定了详细的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规定,严格审查资金来源,保证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2009年,又创建了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两个数据库,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在外交部公众信息网上及时公布扶贫捐款和项目实施情况,做到资金和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透明化。

    六、 加大扶贫宣传力度,传播扶贫理念

      为吸引国内外更多捐资者参与外交扶贫,外交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包括举办国际义卖活动;每年举办扶贫工作答谢酒会;以主管部领导和扶贫办名义向捐资者发送新年贺卡和感谢信;在外交部公众信息网上开辟外交扶贫专栏;印制中英文宣传小册子,通过驻外200多个使领馆开展对外宣传;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请《农民日报》、《中国扶贫》等报刊杂志报道外交部定点扶贫工作等。通过这些方式,外交部的扶贫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水利部扶贫办】

      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部署,水利部承担重庆市城口县、巫溪县、开县、云阳县、丰都县、武隆县和湖北省房县等7个贫困县的定点扶贫工作。水利部扶贫领导小组是水利部负责实施定点扶贫工作的领导机构,其日常的具体工作由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扶贫办)承担。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水利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快了定点扶贫的探索与实践,加大了7个定点扶贫县的水利帮扶力度,积极带动并促进了整个部系统的定点扶贫工作,为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水利部成立了由副部长任组长、部内11个相关司局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扶贫办承办日常具体工作。为加强定点扶贫工作,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始终把定点扶贫当作政治任务,列入重要日程,加强制度建设,先后起草并以水利部文件印发了《水利部扶贫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水利部定点扶贫挂职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水利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了水利扶贫联络员体系、水利部定点扶贫对口联系机制、水利扶贫年度投资计划会商制度、年度工作统计总结机制等,为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 明确思路,勇于创新

      在认真总结过去定点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水利行业特点,确定了“发挥行业优势,以‘五水加科教’为主要内容,以项目扶持、对口帮扶和干部挂职为主要渠道”的水利定点扶贫总体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并修订了《水利部定点扶贫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定点扶贫规划》),印发了《关于加强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确定了2001-2010年水利定点扶贫重点项目和实施步骤,为顺利实施定点扶贫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推进水利改革,促进重庆6县成立了水务局,全面推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定点扶贫规划的改革任务全面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 加大投入,狠抓落实

      扶贫办积极做好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以项目扶持、对口帮扶、挂职干部三个主渠道为载体,大力开展帮扶工作,充分调动整个系统做好定点扶贫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10年期间7县共落实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及省级水利项目帮扶投资106.35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36.8亿元。用于定点扶贫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水利投资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30%以上,地方水利投资高于全省、市平均水平的20%以上,定点扶贫规划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扶贫办开展的对口援建、捐资助学、智力支持等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10年来,扶贫办积极组织水利部各单位和广大职工开展“送科技、送知识、送温暖”活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基层水利干部1750多人次,向定点扶贫县捐款捐物66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00余名,援建水利希望小学1所,向1400多个特困户送去了慰问金;积极组织协调,连续派出了六期35名挂职干部,这些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了帮扶单位和贫困县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带动贫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 改善民生,成效显著

      在水利定点扶贫的强劲带动下,定点扶贫各县水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层民主、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三个确保”贫困村建设有序推进,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据统计,到2009年7县完成了扶贫开发纲要目标任务,与2000年底相比,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538元增长到3341元,增长了117%,贫困人口从211.9万人减少到40.82万人,减少了80.7%,贫困村从1320个减少到711个,减少了46%。7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业总产值从66.9亿元增加到122.5亿元,增加了83.1%;GDP从129.6亿元增长到372.9亿元,增长了187.7%;财政收入从6.4亿元增加到27.23亿元,增加了325.4%。

      【新华社思南扶贫工作队】

      2002年,贵州省思南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安排,由新华社对思南进行定点帮扶。新华社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迅速建立了定点扶贫工作领导机制,由一位社领导分管,社办公厅下设扶贫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的组织协调,社人事局具体负责挂职干部的选派。为做好定点扶贫工作,新华社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制定了扶贫工作原则,即:发挥新华社优势,以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突出智力扶贫,注重实效。几年来,新华社坚持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到思南县驻点挂职扶贫。

      历届扶贫工作队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以智力扶贫为重点,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帮扶思南县大力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思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思南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初显成效,为全区、全省乃至全国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得到省、地及中央领导好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2年以来,新华社社长、副社长、秘书长等社领导先后到思南进行调研考察,指导扶贫工作。2002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到思南调研时,对新华社帮扶思南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予以高度评价,说“新华社为思南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一、 整合资源,合理配置,为思南现代远程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2年以来,新华社共派出七批扶贫工作队(含今年年初赴任的第七批工作队)对思南进行定点扶贫。他们结合思南县县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人、财、物三方面的大力投入,运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党建扶贫、学校教育和农技知识培训,使思南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成功起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02年9月到2010年底,新华社为帮扶思南县共投入各类设备折合人民币近500万元。同时,为了解决思南远程教育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问题,自2003年以来,新华社从技术局选派多名工程师赴思南举办了9期远程教育站点操作人员培训班,共计培训1600多人次,保障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全面实施。

      2002年9月,新华社投入2套卫星数据接收设备,分别在邵家桥中学和孙家坝中学建成思南县第一批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003年2月,在邵家桥和孙家坝中学建起了电脑网络教室。2004年9月,为思南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投入县级匹配资金9万元。2004年10月,为凉水井中学、双龙中学、鹦鹉溪小学建起了电脑培训室,为思南第三中学、思南民族中学补充了部分电脑,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2005年,扶贫工作队为县远教办添置新电脑、光盘复制机等办公设备,在县委党校开通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站,在全县推行了“一校帮一村”、“一师帮一户”和“小手牵大手,老幼同进步”活动,同时要求各站点学校做到“一机三用”,即远程教育电脑上课学生用,课余老师用,节假日农村干部群众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受到省、地两级远教办的一致好评。

      2006年,为鹦鹉溪小学、双龙中学、思南民族中学更换了已不能使用的电脑,为东华民族中学、许家坝镇三溪中学建起了电脑培训室,为部分县直机关配备了办公电脑;投入25台彩色电视机到许家坝,帮助建立镇村之间的视频会议系统;为塘头镇文化服务中心投入字幕机、编辑机、自动播出系统等,完善该镇远程教育专用电视频道的编辑和播出设备。

      2007年,为县远程教育中心配备了电视采录、编辑和播出设备,提升县远程教育电视节目的质量;配置了课件制作和播放系统,帮助思南制作地方性教学课件,增强了教育资源的实用性;为塘头镇和许家坝镇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多通道字幕机、非编系统等设备,为思南县自主开发和制作远程教育乡土教学课件创造了良好条件,极大地提升了全县远程教育有线电视节目的质量;同时帮助胡家湾、张家寨、瓮溪镇三所小学建起了电脑培训室。

      2008年,扶贫工作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整思路,根据信息化高速路的发展趋势,建立了思南县远程教育网站,并建立了远程教育资源库。为了进一步拓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功能,实现“让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宗旨,扶贫工作队与第三军医大学合作,投入近20万元的设备,帮助县人民医院开通了现代远程医疗系统,并和中国电信贵州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在思南县乡镇医院和县医院之间建立二级远程医疗系统。这一举措为提高思南县的整体医疗水平,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务人员再教育、再培训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

      2009年至2010年,新华社向思南县远程教育投入的新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数码照相机、天线接收系统等,总价值60余万元,受捐赠单位涉及到思南县党职校、城乡中学、乡镇站点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等近数十个单位。同时,新华社又将新闻编辑部门更新下来的总价值20万元的35台笔记本电脑和28台台式电脑赠送给思南县,缓解了当地对电脑使用的部分实际需求。

      2003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启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新华社顺应形势的发展,在定点帮扶点推行远程教育,经努力,思南县现代远程教育各站点的建设水准有了很大提高。截至目前,思南县共建成党校系统远程教育C级站1个、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育站点1个、乡镇站点27个、村级站点550个,覆盖了100%的乡镇和行政村,基本完成了站点建设任务。

    二、 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提升思南知名度

      9年来,新华社党组十分重视对扶贫点的宣传报道工作,把其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为此,新华社扶贫工作队结合思南县县情,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多形式、多途径加大思南的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了思南的知名度,为思南出谋划策,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2年,新华社关于充分利用乌江流域水利资源的调研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和国家水利部的重视,国家投资100亿在思南境内的乌江流域建造了思林水电站,现已建成发电,每年可为思南县增加财税收入3000万元。

      2002年,扶贫工作队针对思南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提出的“创建文化强县、打造乌江品牌”的建议,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写入了思南县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扶贫工作队在调研基础上撰写了3篇调研稿,在新华社内参刊物上刊登后,引起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3年,扶贫工作队联系并协助新华社贵州分社采写了反映思南模范村干部王维余事迹的内参报道。文章发表后,时任贵州省长石秀诗和三位副省长先后批示,对王维余同志给予高度评价,并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王维余同志学习。在同年召开的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新华社介绍了智力扶贫的情况,受到了回良玉同志的高度肯定,认为新华社扶贫工作严谨、扎实,体现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华建敏同志也在大会上称赞新华社的扶贫经验值得其他部委借鉴。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扶贫工作队参与组织筹备了首届《中国思南土家花灯艺术节》活动,邀请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的领导、专家光临艺术节,使该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05年9月和11月,扶贫工作队协调新华社贵州分社两次到思南进行采访,编写的关于思南远教工作和思南扶贫情况的两篇文章在内参清样刊登后,受到刘云山同志的重视并作了批示,不久,《贵州日报》和《光明日报》均派记者前来采访报道,扩大了思南的影响。

      2007年8月,扶贫工作队邀请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到思南县集体采风,对该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集中推介,《人民文学》还将思南县确定为《人民文学》的三大创作基地之一。9月,邀请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孝德教授专程到思南举办县域经济发展系列专题讲座,对全县科级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获得大家的好评。

    三、 勤政廉洁,服务人民,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新华社历届扶贫工作队在思南工作期间,服从领导,服务大局,廉洁奉公,谦虚谨慎,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展现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新华人的精神风貌,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得到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扶贫工作队经常深入乡村实地调研,访贫问苦,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002年,扶贫工作队得知思南遭遇特大洪灾,立即回京募集资金20多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度过难关和生产自救。2007年,扶贫工作队在得知许家坝镇13岁少年冉伟身患白血病无力医治后,解囊资助1万元,并多方呼吁为其募捐10多万元,挽救患者生命。为改变思南体育设施极为落后的现状,扶贫工作队与北京李宁公司联系,促成该公司对思南进行帮扶,李宁公司先后捐助思南体育服装及器材近20万元,并筹资在塘头镇援建一所希望小学。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扶贫工作队的同志率先向灾区人民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并在思南成功举办“2008中国抗震救灾大型新闻图片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新华社扶贫工作队在思南帮扶期间,不辱使命,克服困难,发挥了新华社记者的优势,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扶贫任务。通过挂职锻炼,中青年干部也加深了对国情的了解,磨炼了意志,升华了思想,增长了才干。挂职扶贫制度已成为新华社培养锻炼中青年干部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第七批扶贫工作队的两位挂职干部仍战斗在思南扶贫第一线。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管辖的大型国有企业,现有职工10万余人。多年来,宝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建设钢铁精品基地的要求,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生产经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已连续几年跻身世界500强,进入国际先进钢铁企业之列。

      宝钢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认真贯彻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做好对云南的定点扶贫工作。根据中央六部委下发的国开发[2002]3号文件的要求,宝钢集团公司负责帮扶云南省普洱市宁洱、江城、墨江、镇沅四县。为了确保组织、资金、管理落到实处,更有效地开展扶贫工作,集团公司经理书记办公会决定成立对云南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集团工会为牵头负责单位,宝钢股份对口宁洱县、墨江县,梅钢公司对口镇沅县,宝钢国际对口江城县,实施扶贫项目管理。

      多年来,宝钢集团工会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对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云南省对扶贫工作的总体规划,扶持用于实施整村推进、建设温饱村、贫困山民异地搬迁、改善茅草房、叉叉房、道路、饮水、沼气、建设希望小学、教学楼、扶贫培训中心、爱心助学、乡镇卫生所、等建设。同时还捐助大量课桌椅、文具用品、书籍、旧电脑、电视机、图书、校服、衣被及体育用品等。宝钢的扶贫工作在普洱四县对扶贫项目的具体安排和落实下,在各方面的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成效。

      2007年10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决定普洱市为云南第一批实施“爱心永恒,启明行动”的项目市,宝钢为项目捐赠360万元。在宝钢集团工会和普洱市残联的努力下,三年内为该市36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宝钢人真扶贫、扶真贫的爱心,让祖国边陲的普洱市广大贫困群众得到实惠和帮助,也得到了他们的感谢和称赞。

      多年来宝钢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云南省政府和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也得到普洱市和四个县政府的好评。

      宝钢在定点对口扶贫工作中坚持以“实”字当头,把项目资金立足于解决最直接、最现实问题,让最贫困地区、最困难群体优先受益;坚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开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放大帮扶的倍数效应;坚持“输血”和“造血”并举,更加注重产业发展和爱心接对,增强贫困地区经济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集团公司高层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年初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口云南扶贫工作,提出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措施。每年由集团公司领导、工会主席专程去云南和普洱市调研、检查扶贫工作,和云南省政府、普洱市委市政府领导共商扶贫工作,现场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和当地困难实情。集团公司各级领导都是站在全国全局的高度,按照“备受社会尊重的公司”要求,从宝钢发展战略的要求上认识扶贫工作,统一思想,为宝钢扶贫工作的高立意奠定了基础,保障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状况下,宝钢集团在经营管理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认真履行国企社会职责,帮扶云南普洱资金不变。为了把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项目的效益,在集团公司工会的组织下,认真做好项目的管理监督。重点抓好项目推进工作和规范项目管理。宝钢坚持用先进工程管理办法来精心管理云南扶贫项目。在与当地县政府签订的项目合同中明确扶贫项目标的、投工程施工周期、验收标准、资金支付办法,将宝钢股份的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合同制约运用于项目的考察、评估、实施、验收的全过程,做到既保证按合同约定划拨资金到位,又严格按照合同节点把握工程进度质量。驻普洱联络员通过阶段工作情况,制定了“宝钢驻普洱联络员工作办法”,对项目申报程序、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竣工验收和审计材料等都做了具体要求,同时加强协调沟通和现场巡视。深入到每一个项目建设点检查施工进度,按照工程标准把握施工质量,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推进项目建设。通过严格的管理监督,宝钢帮扶项目实施进度快,质量好,在社会、经济、生态方面及时发挥项目效益,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称赞。

      当云南省遭受了6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给灾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全省16个州市1345万人次受灾,533万人、295万头大畜牧出现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受灾3563万亩、绝收815万亩时,宝钢为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立即捐助了80万元。为进一步支持云南抗旱救旱工作,根据四县的人口和受灾实际情况,2010年5月宝钢集团向云南捐赠1000万元抗旱救灾款,专项用于云南省普洱市四个对口扶贫县的饮水工程建设。

      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实现事半功倍的效率。一是项目选择尊重当地政府。宝钢集团工会要求各对口帮扶的公司充分重视当地政府意见和群众意见,紧紧依靠当地县扶贫办来选择项目。项目结构和资金比例严格按照《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对云南定点扶贫工作规划(2008年-2012年)》要求。坚持以实施整村推进为切入点,并且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国开办发[2008]39号文”“关于动员对口扶贫系统‘支持三个确保’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倾斜“人口较少民族、内陆边境和革命老区县”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同时在爱心助学上扶持,产业扶持中主要在养殖、茶叶种植、烟叶、核桃种植等方面投入。在宁洱县德化乡整村推进中,扶植农户建设烟叶烤房,带动了烤烟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深受农民欢迎。二是在日常项目推进中,充分依靠当地政府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招投标等监督机制,对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使用实行公告公示制度,坚持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察制度,按照规范的工程管理办法来管理好扶贫项目。三是加强双方互访交流,共同推进扶贫工作。相关领导多次到普洱视察、交流、指导扶贫工作,同时当地政府也到宝钢交流访问。2009年5月普洱市市委书记带队到宝钢交流扶贫工作,江城县、镇沅县县委县政府领导也分别到宝钢国际、梅钢公司交流项目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这种互访交流,形成互动互信的工作氛围,帮扶公司和当地政府形成统一的有机合作团队,保证了对云南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宝钢仍面临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和新的挑战,处在二次创业关键期的宝钢仍坚信,只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韧不拔地做好工作,就能克艰破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对扶贫工作的要求,按照云南省扶贫的总体规划,与四个县的政府共同努力,做好扶贫工作,向全国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中国进出口银行扶贫办】

      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4年成立之初参与定点扶贫工作,负责定点帮扶甘肃省岷县,参与定点扶贫工作以来,行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各项政策要求,用真情扶真贫,与相关部门共同致力于岷县脱贫致富,促进岷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多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派出调研组和工作组170多人次,其中行领导和总经理级干部达60多人次;有29名同志到岷县蹲点扶贫,有6名处级干部挂职扶贫;先后向岷县投放贷款累计8000多万元,帮助岷县企业引进资金累计4000多万元;为捐赠助学、招商引资、科技扶贫、劳务扶贫、赈灾济困等无偿投入资金累计240多万元,捐赠汽车3辆,电脑200余台,办公桌椅50套,棉衣棉被和衣服4000多件(床);援建小学3所,医疗文化站2座,救助困难学生450多名。在文化扶贫、劳务扶贫、健康医疗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工作作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进出口银行历届行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来落实。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进出口银行利用自身优势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合作协议,就支持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长期金融合作,通过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支持,提高扶贫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增强对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带动力,帮助和扶持贫困农户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为取得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把岷县作为试点单位,深入研究岷县的金融环境,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的有关决定,为岷县开办村镇银行提供支持。2008年2月中旬,胡锦涛主席在定西市慰问时提出大力扶持定西市有关特色产业的要求。为贯彻落实胡主席的指示,中国进出口银行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为岷县康达公司提供贷款3800多万元,大大加强了岷县当归深加工能力,可以带动全县1万多户当归种植户稳定脱贫。

      多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专门成立了由一位副行长为组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扶贫办公室,每年定期主持召开扶贫工作会议,研究议定帮扶的具体措施和事项。扶贫办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全行员工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形成党委重视、分管领导主抓、扶贫办牵头协调、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和广大员工热心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 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扶贫工作思路

      在帮扶过程中,重视结合岷县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务求工作实效。2001年至2006年根据岷县已整体上基本解决温饱的状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逐步转向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和医疗扶贫等方面。2007年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对岷县经济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开展开发型扶贫工作的思路,制定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岷县对口扶贫工作规划(2007—2009年)》,提出了“明确一个思路,实现双方共赢,做好三个结合,支持四项产业,确保五方满意”的扶贫工作指导意见。“一个思路”是指充分发挥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职能作用,从支持县域外向型特色经济着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勤劳致富;“双方共赢”是指通过开发型扶贫,不仅帮助岷县发展,同时在帮扶过程中促进中国进出口银行自身业务发展和队伍建设,实现共赢;“三个结合”是指把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特色金融业务与岷县的特色产业以及岷县的特色经济区域建设相结合;“支持四项产业”是指支持当归出口以及提取当归有效成分等产业的发展,支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支持中药材和草畜产业的发展,支持大型商业企业和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五方满意”是广大农民满意、龙头企业满意、岷县政府满意、进出口银行满意和国务院扶贫办满意。

    三、 “真金白银”扶贫,以“真金”求真富

      在长期帮扶工作中,中国进出口银行员工与岷县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岷县不脱贫进出口银行与岷县不脱钩,急岷县人民所急,帮岷县人民所需,已成为全行广大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一是以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为主,坚持贷款扶贫到村到户。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扶持中药材专项收购,使当地550户农民通过参与收购加工当归实现了脱贫;投资600多万元,扶持了17个乡镇、81个村、3500多户农民组建了畜牧联营体230多个,使88%的项目户走上了以牧脱贫的路子;投放种植红、黄芪贷款520万元,滚动扶持了3000多户贫困户脱贫。二是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先后7次为岷县提供农资调供短期流动资金5500多万元,及时调购各类化肥、农膜和农药,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三是积极帮助做好赈灾济困工作。2002年,岷县发生特大暴洪灾害,中国进出口银行捐赠救灾款20多万元,救灾车1辆,棉衣棉被1200多件(床),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2003年岷县发生地震灾害,中国进出口银行捐款10万元帮助抗震救灾;2005年以来先后对因天灾人祸无力偿还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的农户进行调研,核销扶贫贷款400多万元,解除特困户的经济压力;2008年受四川汶川地震影响,岷县部分地区受灾,中国进出口银行捐助20万元帮扶岷县抗震救灾。2002年以来,我行每年春节专门派出慰问组赴岷县开展送温暖活动,共走访慰问了6个乡镇的伤残复转军人、下岗职工、孤寡老人等300余户特困群众,发放慰问金共计18万元。

    四、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帮助发展特色经济

      围绕岷县资源优势和六大产业开发,先后在各类媒体对岷县进行广泛宣传。投资近10万元,积极支持和帮助岷县招商局建立了岷县招商网,印制岷县招商指南6000多册,同时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网站上开设了扶贫园地、岷县之窗等专栏。派挂职干部带队走出去为岷县招商引资作宣传。利用中国进出口银行客户优势,组织相关企业赴岷县洽谈项目。200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帮助岷县淀粉加工企业引进世界银行贷款25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岷县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推动当归规范化种植GAP合作项目和红三叶提取异黄酮项目、红三叶原产地认证工作的落实。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无偿投入资金40万元,帮助岷县建立和完善中药材科技园区,成立了岷县中药材基地规范化种植有限公司,并积极帮助该公司与中科院、甘肃中医药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做好当归规范化种植GAP项目的开发研究。同时在地、县领导的支持下,积极向中国特产委员会申报批准了岷县为“中国当归之乡”的称号;向国家经贸委申报批准了中药材园区种苗基地项目,国家向岷县拨款60万元予以支持;还积极与甘肃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协会联系,使“岷归”商标顺利通过原产地标志认证,为岷县6家企业申报了当归原产地标志商标;积极与财政部、科技部协调,帮助岷县参加财政部、科技部开展的“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为岷县争取资金支持110万元。积极为岷县康达公司牵线搭桥,推动天津中新药业、河南皖西制药等制药企业与康达公司的合作,帮助其打开当归产品销路。

    五、 着眼长远发展,帮助岷县发展教育卫生事业

      多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将科学发展观贯彻扶贫工作始终,着眼岷县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加大对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帮扶力度。一是积极帮助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资源。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扶贫办在得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向贫困地区开放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信息后,积极与清华大学联系在岷县建立远程教育站,多次到清华大学进行沟通,得到清华大学的大力支持,无偿提供近4万元的设备运往岷县,岷县成为清华大学在甘肃省开设的第一个远程教育站点。几年来,岷县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资源,连续培训干部、教师多期,收到良好成效。二是认真做好捐资助学工作,努力帮助贫困小学解决校舍问题和失学问题。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投资帮助岷县南川小学新建一幢教学楼,帮助大沙漠小学新建5栋教室,联系帮助王家沟小学重建学校;连续多年组织全行员工捐款帮助贫困中小学生450多名,资助贫困大学生10名;每年都向有关学校捐赠电脑、校服、书包、文具、图书等物品。三是培训干部,开拓发展思路。为了帮助岷县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先后两次组织岷县的县、乡领导分赴山东、江苏等地参观学习,今年计划组织岷县基层干部赴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大棚种植经验;岷县分别选派了6名干部到中国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陕西省分行、上海分行、浙江省分行挂职培训半年,并有针对性地推进招商引资和劳务扶贫工作。四是协助做好村级卫生站建设。着眼帮助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开展医疗健康扶贫。共捐助20万元建立2所医疗卫生站,今年计划再建3座。五是为岷县劳务输出牵线搭桥。经中国进出口银行联系协调,岷县先后与北京温都水城、北京央务阳光家政服务公司、北京西城区保安公司、北京新侨饭店管理公司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岷县不间断地向北京输出保姆、保安、保洁等劳务人员。

      【解放军第153医院】

      该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军委、总部及军区党委有关指示要求,坚持把参加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要职责,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取得突出成绩。医院2006年被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联合表彰为“支援西部开发建设先进单位”;该医院野战方舱医院2008年、2010年先后两次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2010年,被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表彰为“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集体”,临时党委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护理队被全国妇联表彰为“抗震救灾‘三八’红旗集体”,1人被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扎实做好驻地扶贫开发工作。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每年年初召开党委常委会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专题方案,安排一名副院长专门负责,狠抓工作落实。先后28次在驻地扶贫点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军地解决有关问题。每年挑选1批优秀医护人员到乡村贫困地区坐诊,将驻地贫困村孙庄作为定点帮扶对象,为其赠送70余万元药品、医用物资和医疗器械,常年进行免费孕情普查和防治妇科病知识讲座,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

      认真开展定点医疗援助。按照总后“军队百家医院支援西部帮扶百家贫困医院”要求,将重庆市城口县人民医院作为重点帮扶对象,10年来,先后组织4批医疗队赴该医院进行帮扶帮带,接诊病人2817人次,授课32个专题、联合开展手术200余台,帮助建立完善医疗及护理制度,有力促进了该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先后安排该医院20多名医护人员到153医院进行实习进修,实行免教学费、免伙食费、免住宿费“三免”政策,安排高级别专家具体带教,进行内科、外科以及护理、检验、放射、心电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受训人员返回后,有13名同志走上了科主任岗位,5名同志走上了护士长岗位,2名同志成为科室主要技术骨干,促进了城口县人民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今年2月下旬,153医院又组织呼吸、消化、心胸、肿瘤、心肾和传染科的9名医疗专家,再次到城口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技术帮扶,将帮扶工作推向深入。

      出色完成重大医疗救援任务。该医院先后参加汶川、玉树抗震医疗救援,在为灾区提供紧急医疗援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执行玉树抗震医疗救援任务的153天时间内,接诊病人30564人次,收治伤员2468人次,开展手术1435例,帮助玉树自治州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93项,被当地群众誉为“生命方舟”。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习近平、回良玉,中央军委徐才厚副主席先后到该医院野战方舱医院视察慰问,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回撤前,他们与玉树自治州人民医院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一年来,帮助培训医护人员316人次,赠送药品、医疗设备150多万元。今年4月上旬,该医院安排妇科、骨科、麻醉科、小儿科等8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学专家再次组成医疗分队,携带各类防病治病宣传手册5000册,奔赴玉树灾区进行回访巡诊,帮助救治过的伤病员,为寺院喇嘛和孤儿院解决就医难问题,对玉树州医院进行技术帮扶,开展医疗教学、疑难病例会诊和双向学习指导活动,兑现了“济南军区野战方舱医院不仅仅应急救治伤员,而且要帮扶当地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的诺言。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红庙子乡人民政府】

      新宾县红庙子乡区域总面积330平方公里,有10个行政村,共3839户15568人。多年来,红庙子乡党委政府加快扶贫开发工作建设步伐,始终用扶贫开发统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一、 加强领导,创新扶贫机制

      乡党委政府制定《红庙子乡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健全扶贫开发领导机构,乡、村成立了扶贫开发组织,形成各级党政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办事机构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工作责任制,一是建立领导包村制度,要求包村领导定期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各村理清工作思路,以党支部为核心制定扶贫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二是下派扶贫指导员,为各村支部派一名机关党员作为扶贫指导员,积极参与村级组织建设,协助村党支部建立完善和落实村级各项规章制度,指导村支部深入开展扶贫等各项活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奖罚分明。

    二、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乡党委政府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以肉食鸡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林下参、细辛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和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劳务产业,“一乡多业”发展优势明显。2010年全乡有香菇种植户1657户,占总农户数的45%,其中种植冷棚香菇3100棚,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规范畜牧业养殖,建高品质绒山羊圈养基地28个,建立规模肉食鸡饲养基地35个,实现规模饲养户达到266户以上,年产肉鸡达到580万只,年实现产值1亿元。发展平地中药材达到2600亩,林下中药材生产达到2800亩。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0期3000人次,组织引导输出2500人,实现劳务工资性收入5500万元。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23元,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15元,年均增长11%,实现了连续多年较高速度增长。

    三、 整合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乡党委政府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统筹安排,集中各类渠道资金6062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其中:投资882万元用于发展香菇等产业设施,投资9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500亩,投资403万元完成了10个村自来水管道的新建和维修改造工程,投资290万元完成了杨木沟、英汉等村拦河坝的新建工程,投资1055万元完成了全乡各村组的硬化、亮化、绿化工程,投资1500万元新建、改造住房560户,投资680万元建成容纳400多名师生住宿的中心小学校,投资352万元新建乡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5个,改造村卫生所4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买药就医。等等举措,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

    四、 实施互助式扶贫,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红庙子乡是省级“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乡的有利契机, 2009年初在新宾县开创性的建立了红庙子乡扶贫互助合作社,把合作社作为实施互助式扶贫,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抓手。截至2011年3月,互助社共有资金450万元,其中乡党委政府注入资金100万元,全乡党员社员为互助社筹集资金15.6万元,机关党员70人作为特殊社员筹集资金12万元。全乡成立10个互助中心组,入社农户1023户,入社率32%,全乡农村在家党员301人100%入社。互助社共为623户农民发放互助金736笔合计721万元,借款全部用于种植香菇、养殖、营销等产业发展,为破解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乡党委政府还通过强化村班子建设、建立“二带”工作载体以及开展科技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湖北省英山县百丈河村】

      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地处鄂皖两省三县交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209户,807人,耕地面积372亩,山林面积2300亩,茶园面积410亩。2000年以来,百丈河村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家园”称号、村党支部被省委表彰为“五好村党组织”。

      百丈河村曾是一个特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集体负债高达60多万元。扶贫开发以来,该村立足资源优势,实施产业扶贫、基础扶贫、搬迁扶贫和整村推进。如今,初步形成了以茶叶种植为主导、以生态养殖为龙头、以民营经济为扩充的农业产业经济格局,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村民致富,实现了由贫穷落后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跨越。2010年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万元,村集体积蓄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38元。

      一是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全村共发展生态、高效、无公害茶园460亩,成为全县第一批茶叶专业村。组织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对茶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育,统一采摘,统一销售。兴建了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实现了年加工销售干茶100吨,销售收入达350多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2006年,村集体投入资金60万元和村民入股100万元兴建黑山羊养殖场、单亲母亲养猪创业基地,项目当年投资、当年见效,户平年增收近2000元,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25万余元;2008年,投资1260万元,其中,村民出资入股近500万元,建成万头牲猪养殖场,2010年实现了年产值1560万元,利润80万元,村集体获分红收入达22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1200元,解决村民32人就业。形成了猪场—沼气—有机肥—茶园—渔场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三是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几年来,全村共创办预制构件厂一个,灰砂砖厂两个,并创办了大别山绣品公司,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2多万元。2010年,投资500万元,与台湾上庆鞋业合资兴建鞋面加工厂,2010年 5月已竣工投产,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创利税120万元,安排村民就业200人。民营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残疾人联合会】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的江苏沛县,属于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社会人口120万人,其中残疾人7.92万, 78.4%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贫困的农民需要扶贫,农民中的贫困残疾人更亟待扶贫。对农村残疾人的扶贫,是扶贫攻坚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残疾人的脱贫致富,更能产生和发挥引领、示范、催动、激励的社会效应,更能集中体现扶贫工作达标的成就。

      沛县残联采取“创业合作社+残疾人+基地”的扶贫模式,创建了15个扶贫开发合作社,为残疾人创业提供产前种苗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服务;创建了残疾人培训创业示范基地2个,集中就业扶贫基地6个。沛县残联创办的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占地512亩,建设温室蔬菜大棚286个,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多元化投入、多维度扶持、一体化经营的形式,重在技能培训、突出扶持创业,实现了“人均一亩棚,年收入超万元”的扶贫目标。两年来,共培训残疾人1182人次,直接安置192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2200户残疾人脱贫。沛县残疾人扶贫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成为本地区扶贫工作的亮点和名片。

    一、 坚持政府主导、残联组织、残疾人自建相结合,强力推动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建设

      沛县按照农村扶贫工作的短板理论,切合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多渠道寻求解决脱贫致富的方法和途径,打破传统的输血扶贫方式,以预防性扶贫、救济性扶贫、教育性扶贫、开发性扶贫等政策措施相互配套,注重增强造血扶贫功能,走上了“输血—造血—就业—创业—脱贫”的良性发展轨道。县政府把残疾人扶贫工作列入扶贫攻坚计划,出台了《沛县扶持残疾人创业暂行办法》,把培育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专项基金制度,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基地运行考核机制,对达到省、市标准的扶贫基地给予专项补贴。沛县残联充分发挥代表、管理、服务的职能,加大对上争取、对外协调、对下服务的力度,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界力量,带领和组织农村残疾人创业自立、发展共享。在基地建设经营中,充分发挥残联和残疾人的主体作用,以残疾人自筹资金创办为主,采取有能力的残疾人参与劳动,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投资投劳,生产力叠加,实现了合作共赢。县残联协调扶贫、土地、民政、财政、农业、金融等部门,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共建工程和服务平台,对基地建设给予有效指导和资金、物资、政策援助。突出对农村一户多残、依老养残户的重点扶持,建成爱心大棚80个,扶助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残疾人80户。县残联长期聘请8位农业专家组建技术顾问团,采取定期培训、分别指导、集中会诊、责任到户的方式,为基地和辐射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举办专场技术培训22次,受训残疾人达3000余人次,入户指导1000余人次,推广引进新品种43项(个)。

    二、 坚持残联引导与合作社运作相结合,大力提升残疾人创业基地经营管理水平

      县残联深入市场调研,建立了全县贫困残疾人求职、创业、脱贫需求数据库;结合当地产业优势,选准项目,组织残疾人自主参与,共创建残疾人专业合作社15家,吸收社员2200户,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做到了品种、种植、植保、销售“四统一”,为残疾人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健全管理机制,按照章程实行理事会负责制,变“单干”为“抱团干”,实现了由弱势变强势的效果。与企业联手,加强合作社、残疾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生产经营共赢体。如县残联创办的爱心互助蔬菜种植合作社与山东寿光天源农业公司合作,基地产品供应上海、北京、武汉市场。8家合作社被评为全县示范性合作社。

      目前,沛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模式,具有区域性的示范性,其引领效应,逐步放大,不仅激发了广大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昂扬向上精神,也引领和带动了广大农村贫困健全人的强烈共鸣和踊跃跟进,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九江市人民检察院】

      双井与波湖,是江西省修水县与星子县二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他们分别是九江市人民检察院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包村帮扶对象。十年过去了,如今,这两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彻底告别贫困,走上了致富新路。

      双井篇

      双井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只有一条狭窄的砂石简易公路与外界联系。从修水县城走小路到该村只需一个小时,开车走公路则需三四十分钟。它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仅宋代就出了48位进士,有的官至户部尚书、礼部侍郎。由于信息闭塞、山路难行而经济落后,该村十一个村民小组,三百多户村民一千七百多人口,山多田少,山林面积一千二百多亩,人均耕地面积却只有0.62亩,年人均收入只几百元,村里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200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

      初到双井村,坐车走在进村的傍河险峻路段,往往要将心提到嗓子眼,生怕一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来到村里,四顾山青水秀,但村里又脏又乱,臭味难闻,村民房屋破旧,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高峰书院牌楼陈旧不堪,里面作为村小学的校舍更是一眼就可看得出的危房。手机到了村里就没有信号,村民有固定电话的也很少。

      被定为九江市人民检察院的帮扶对象后,市检察院党组十分重视,韩德胜检察长和分管扶贫工作的万志军副检察长多次到双井村实地考察。熟悉农村工作的正处级调研员王晓阳同志主动请缨,带领一名年轻干警组成工作组进驻该村,吃住在村里,他们走村串户,了解民意民情,与村“两委”一道为双井村寻找致富的出路。

      扶贫先扶志。工作组针对该村“两委”成员年龄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协助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调整班子成员,重选村委会主任,增加一名高中毕业生为村委委员,从而提高了班子的战斗力,平均年龄也由原来的50岁降低到45岁。新的村委会在工作组的帮助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强化了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还成立了“双井村青年民兵应急小分队”,在森林防火、防汛抢险、维护治安、保护生态平衡等急难险重新的任务中,冲锋在前,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经常组织夜间巡逻,对外来捕青蛙、捕蛇、捕鸟者予以劝说和阻止。工作组还按照上级要求大力推进“三培两带”工程,经常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政治学习,在村民中开展“八荣八耻”的价值观教育、科技教育和历史教育,激发村民的自豪感,树立学习新风尚,从而将该村的干部群众凝成了一股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公路是制约双井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修路,年过半百的韩德胜检察长两次步行在修水与双井之间,考察公路建设情况,而已届退休年龄的王晓阳组长则大部份时间吃住在村里。为争取资金,俩位老同志奔走在省市有关部门之间,共争取到资金一百余万元,劈山修路,兴建了长4.5公里、宽7米直通县城的双黄公路,结束了世代步行进县城的历史。还将双井到镇上的狭窄公路1.5公里拓宽为6.5米的砂石公路,硬化了村里2公里长的路面。此外,工作组出面向移动公司争取立项,投资138万元修建了双井手机信号塔,向电信部门争取支持,每个村民小组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彻底改变了偏远山区信息闭塞问题,扩大了双井村的对外沟通与联络,老百姓高兴地说:“现在躺在床上也可以打电话了!”

    调整产业结构。双井村因为交通闭塞而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所产茶叶美味可口却不具规模。工作组组织农户联营投资50余万元开发茶园三百余亩,并向上级争取茶园开发资金20余万元,所产“双井绿”品牌茶叶已享誉全国茶市,成为该村致富的重要品牌。同时,争取省市教委专项拨款25万元,向有关部门筹集资金50万元,修复了高峰书院牌楼和兴建小学校舍,工作组还筹资4万余元为学校配置桌椅和办公用具,此外还争取资金12万元对黄山谷陵墓进行了修葺,使该村的文化底蕴得以显现。二00六年在该村举办了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年学术研讨会,海内外参加会议的人对双井的村容村貌赞不绝口,山谷故里俨然成为该村的重要文化品牌,其后到该村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维修水利工程。双井村虽处修河边,因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生产用水仍受制于天。为此,工作组出面向上级水利部门争取资金七万余元,对水源塘水库除险加固,新修两条总长750米的水圳,维修一条长达四百米的水圳,添置了抽水设备,从而解决了全村500亩水田的灌溉问题,有效保证了农民的稳产增收。

      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全村新建沼气池五十只,带动了改厕、改栏、改厨,净化了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双井村村民生活富裕了,短短几年间全村新建钢混结构平顶房69栋,新购摩托车68辆,2万元以上机动车和小汽车12辆,彩电88台,冰箱46台,洗衣机72台,新装程控电话98部,手机450多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680元,全村基本形成了以产茶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思路。二00六年九月,全县以工代赈项目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调度会在双井村高峰书院试点自然村召开,与会代表对双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一致的高度赞扬。

      波湖篇

      波湖村是星子县白鹿镇的一个自然村,地处鄱阳湖西岸,总面积8平方公里,有11个自然村,农业人口2377人,耕地面积1449亩,林地面积500亩,是全县有名的“后进村”,村民大多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土坏屋中,人均年收入不足七百元,有的村民甚至连温饱问题亦未解决。

      根据省委“十一五”定点扶贫工程总体部署,二00六年底,波湖村被定为市检察院的包村帮扶单位。为确保帮扶工作取得成效,市检察院党组十分重视,专题召开党组会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检察长韩德胜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王晓阳调研员具体负责帮扶工作。

      解决用水吃水问题。波湖村虽处鄱阳湖边,因为没有稳定的灌溉水源和饮用水源,用水吃水仍是该村的老大难问题。因为没有水,农村生产收入过低,身强力壮者都外出打工,不愿种田,一块块良田被撂荒。剩下的老弱病残,日子越过越艰难。一直以来,村民们的饮用水都是靠村里挖的几口塘里的死水,雨天吃浑水,晴天吃臭水。遇上干旱,要到远在几里之外的鄱阳湖边开挖的几个水坑挑水吃。即便如此,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就没有水再渗出,成了“守着湖水没水吃”。没有卫生的水源,村民的饮水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往往村里有一两个人得了肝炎,一片人都会被传染,弄得人心惶惶。吸血虫病也无法得到防治。久而久之,村里的汉子连媳妇都娶不上,村民们外出后就不愿再回来,有的甚至举家外迁。

      二00七年四月,韩德胜检察长第一次到波湖村就召开了村民代表座谈会,了解村民的所想、所盼、所急,知道水的问题是这个村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回到市区后,韩德胜检察长带领驻村工作人员王晓阳马不停蹄,先后到省水利局、市水利局与农业局争取20余万资金,给波湖村7个塘堰进行了维修、清淤,修建了2300米的U型灌溉渠道,添置了抽水设备,短短一个月,基本上解决了该村的农业灌溉难题。

      然而在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上,却遇到了困难。请来的专业打井队先后在这个村选了四、五个井址,最深的井址打了68米深仍不见水。韩德胜检察长亲自到省地质勘探院请来专家,从波湖村多处取样进行土质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适宜打井取水。打井之路行不通,只能办水厂,实行集中供水。由于办水厂引水路程远、投资大,光靠上级部门的拨款解决不了问题,王晓阳与村干部协商、研究,终于决定用“三个一点”的办法来筹备资金,即经营商投资一点、村民们凑一点、到相关部门争取一点。从二00八年开始,王晓阳想尽办法、动用自身的各种关系,白天跑部门争取资金,晚上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想撂担子的村干部也重新鼓足了干劲。终于资金争取来了,村民的思想工作也做通了,但是却招不来经营商。原因是波湖村用户数量太少(500余户),水费维持不了水厂的正常运行,先后联系到的五位经营商实地察看后,都因没有利润空间摇头而去。王晓阳心急如焚,他吃饭想、走路想、就连睡觉都在琢磨。二00九年九月底,王晓阳终于请来了第六位经营商,在协调厂房征地费用上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又将邻近的大岭村也纳入供水范围,难题才得以顺利解决。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五日饮水工程正式动工,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全村正式全面通水。看着白花花的水从铮亮的水龙头冲出来,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韩德胜检察长在倍感欣慰之余颇有感慨的说:“解放六十年,老百姓才吃上干净水,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心里有愧呀!”。

      固本强基,加强组织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包村帮扶工作的成效。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王晓阳同志在解决“水”难题之后便将主要精力放在村干部队伍建设上。他协助镇党委做好该村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五名群众信得过、有工作能力、肯为群众服务的村民成为村“两委”干部,帮助村党组织制订工作规划和工作措施,实行村干部述职评议与岗位承诺制等措施,加强村“两委”干部廉洁自律,使村“两委”班子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通过市检察院党组与工作组出面奔走,从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了帮扶资金270余万元,其中80余万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小农水改造和清塘泥以及饮用水厂建设;50万元用于村部建设、村办公条件改善、村学校篮球场及师生活动场所改造;50万元建成樟树郭生态示范村,硬化村组水泥路3.7公里; 15万元建成村标准化卫生所;60余万进行新农村建设,还购置了大批图书,建成农家书屋,让老百姓在生产之余可以看书学习,以拓宽视野,提高技能。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赠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的关键是要帮助帮扶对象发展生产,从根本上脱贫致富。二00七年,市检察院韩德胜检察长就与驻村干部王晓阳探讨如何使波湖村的老百姓脱贫、增收、致富。经过充分调研,决定按照“巩固传统产业,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协助村“两委”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由于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农田大量荒芜,工作组经常走村串户,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为群众提供市场信息与技术支持,帮助群众改良水稻、棉花等优质品种,鼓励群众发展规模种植业,确保该村水稻种植规模每年保持在800亩、棉花种植保持在300亩左右,使传统产业保障村民温饱。

      波湖村的荒山荒地随处可见,一眼望去,杂草丛生,一片衰落景象。工作组鉴于这种情况,邀请了市农业局局长及农业专家到波湖村考察,并实地召开现场会,为波湖村引进了“早熟梨”工程,村民以土地入股,分取20%的纯收入。二00七年十月开发种植500百亩早熟梨,在工作组的帮助下,该村六十多户农民成立了庐山早熟梨专业合作社,至二0一0年底,早熟梨种植面积达1200亩,并带动136户群众增收致富,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村民人均收入达4700余元。

      为提高村民的生产技能,工作组按照“走出去参观,请进来授课”的思路,先后八次带领村民到邻县学习早熟梨种植和管理,工作组出面协调,邀请县市有关专家四度到村里讲课,传授种植和养殖技术,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村里的特困户,市检察院党组成员与处室主要负责人实行结对帮扶,提供资金15000余元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如今,养猪、养鸡、养蘑菇、养莲藕的农户越来越多,成为波湖人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该村还种植了面积达200余亩的杭白菊,主要由农户分散经营,家家广种,成为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昔日荒芜的贫困村如今变得山绿了、路直了、房新了、人富了,村民的脸上个个笑开了花。国家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到该村调研时高兴地对大家说:“国家的扶贫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包头市扶贫办】  近年来,包头市扶贫办在自治区扶贫办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中心,不断加大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域逐步拓展、成效非常显著,有力促进了全市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总量由2006年的3165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亿元以上,五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3亿元,惠及农牧民28.6万人,共解决了8.3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到村入户原则,紧紧瞄准扶贫对象,贫困群众的收入稳步提高,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精神面貌有了巨大变化,包头市扶贫办2006年被国务院扶贫办、人事部授予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是自治区扶贫系统唯一获该奖项的单位,2009年,荣获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是全市乃至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部门。

    一、 以创新为动力,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使扶贫开发管理更加科学

      包头市始终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推进扶贫开发重中之重:一是推进扶贫标准调整机制的创新。积极探索制定农村扶贫条例的前期工作,每两年对全市贫困人口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使贫困人口的识别机制更加健全,动态监控机制更加科学规范。全面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每年调整农村低保人口的标准,到2011年使其达到2450元,高于全区贫困人口标准。二是推进扶贫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的创新。在项目实施中先后选择了15个项目村,与有关金融部门联合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和扶贫担保贷款试点工作,选择了23个项目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扶贫资金+金融贷款+村民自筹”的投资新模式,保证了扶贫资金的滚动使用,走出了一条以财政资金做引子,整合放大扶贫资金的新路子。制定了项目资金覆盖贫困人口60%以上的实施标准,切实加大了扶贫资金的到户力度。三是推进资源整合机制的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自治区和市旗县区四级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各类支农资金项目和社会资金的整合力度,按照“整合资金、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办法,集中财力物力,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为平台,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前提下,把目标基本一致,资金来源不同的项目优化配置、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重点打造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项目,使各类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四是推进扶贫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不断健全项目资金的监督机制,坚决执行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加大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和监察力度,切实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几年来,未发生资金使用违纪案件。不断强化贫困群众参与机制,积极鼓励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并使其成为开发建设的主体,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完善扶贫开发监测评价机制。每年都要对扶贫开发项目进行评价和监督,并贯彻项目建设过程始终,从而能够准确考评扶贫开发成效,保证扶贫开发工作决策的科学性。

    二、 以重点贫困村为单位,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以村为项目单位,全面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扶贫和大村庄整合项目,重点加强贫困村的住房、通村道路、水利设施、饮水工程和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贫资金6043万元,先后在108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项目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覆盖32731户、121788名农牧民,使50442名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投入扶贫移民资金4017万元,新建5个移民新村,建设了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使500户、1587名贫困农牧民住上了新房,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走出了一条不适宜人居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投入社会帮扶资金3900万元,在固阳县实施了大村庄整合项目,拆除不适宜人居的住房10006套,新建大村庄15处、住房850套。通过实施上述扶贫项目,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村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三、 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贫困农牧民增收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按照包头市农牧业“南菜北薯、乳肉并举”发展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落实上级产业化财政扶贫资金6007万元,整合其他资金共1.3亿元实施了自治区产业化扶贫项目和贷款贴息项目56个,实施国家集中连片肉羊产业化扶贫项目2个,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最大的(1200万元)集中连片产业化扶贫项目正在准备实施,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贫困地区优势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总投资6121万元的集中连片肉羊产业化扶贫项目全部完工,覆盖固阳县和土右旗35个村656户贫困户,为养殖户购进基础母羊26360只,发放肉羊养殖饲料625吨,为50户贫困农民新建改建圈舍12494平方米,包头市贫困地区肉羊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小肥羊、小尾羊2个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华资、海德等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以及草原牧歌、百盈、罗润虎等其他扶贫龙头企业累计带动全市贫困人口近6万人,贫困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0%以上。

    四、 以区域扶贫为载体,不断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老少边”区的统筹发展和民族团结稳定得到有效保障

      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包头市扶贫办不断加大对“老少边”区的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了区域统筹发展和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一是加大革命老区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资金1930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一村一品”和产业化扶贫项目。二是加大少数民族贫困村建设力度,先后投入扶贫资金4359万元,在全市73个少数民族村中的68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扶贫和移民扶贫,并努力在2年内使扶贫项目覆盖其所有少数民族村。三是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几年来,市扶贫办党组从整村项目和社会帮扶资金中安排860万元用于建设基层村两委活动室,共组织培训630多名基层村委干部和近万名农牧民。这些决策举措使帮扶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有力带动了贫困地区农牧民的增产增收。

    五、 以智力扶持为支撑,积极创新“科教文卫”扶贫工作,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始终坚持扶贫先扶智的原则,不断拓展扶贫开发的内涵和领域,整合各类资金6683万元,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扶贫工作,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

      实施科技扶贫工程,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6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30万元,引导贫困人口应用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和养殖业新技术,实施了国家财政投资200万元的外血缘肉羊连程繁育科技项目,首批引进了75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杜泊种公羊,培育纯种胚胎220个,培训贫困农民300人,为推进贫困地区肉羊品种改良提供了平台。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先后投入教育扶贫资金1250多万元,成立了包头市扶贫学校、包头市贫困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市城区19所名校采取结对共建的形式对口帮扶固阳县19所中小学以及捐资助学等形式,使固阳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有力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包头市农牧民文化扶贫工程,积极帮扶开展文化大院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及“三下乡“活动,整合各类资金836万元在贫困地区建设31个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立了麦秆编织和剪纸2个文化工作室,在促进贫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贫困地区农牧民的脱贫致富。

      实施医疗卫生扶贫工程,成立了包头市扶贫医院,对贫困农牧民实行减免10%-30%医疗费用的优惠政策,累计为9600余名贫困患者减免费用110万元。落实国家“慈善医疗阳光救助工程”项目资金1.3亿元,包头市是全国获此救助工程的唯一地级城市,目前已为9个旗县区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等47个医疗机构配备了价值6330万元的医疗设备。市中心医院与固阳县医院、市蒙中医院与固阳蒙中医院合作共建,固阳县的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升,使贫困地区群众能够共享城市名院的医疗资源。开展了免费体检和医疗扶贫活动,办机关带领扶贫医院的医护人员深入重点贫困县达茂旗、固阳县120个贫困村为7400名贫困农牧民进行了免费体检。

      实施“爱心包裹”工程,为四川灾区贫困学生捐赠“爱心包裹”23640套,价值248万元,包钢集团公司被中国扶贫基金会评为“爱心包裹”项目突出贡献奖。

    六、 以重点帮扶固阳县为契机,着力深化社会扶贫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有了新突破

      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工作,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全市成立了5个社会扶贫工作团,组织动员46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央、内蒙驻包各单位、驻包部队及民营企业对5个旗县区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扶贫工作的意见》、《包头市扶贫工作团(队)工作细则》、《包头市社会扶贫资金物资管理办法》、《全市社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关于鼓励动员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驻包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文件,各帮扶单位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共投入社会帮扶资金905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00余项。针对国家贫困县固阳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2008年市委作出了集中社会力量重点帮扶固阳县决定,动员组织了6个城区政府、36个重点单位及其他220个企事业单位,共计256个帮扶单位对口帮扶固阳县6个镇的104个行政村,实现了社会扶贫对固阳农村的全覆盖,形成了市帮县、城区带镇、单位扶村、干部包户的全方位、多层次帮扶模式。三年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及社会帮扶资金物资1.64亿元,引进各类资金达14.8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369个,惠及农牧民10.5万人,解决了2.4万人的脱贫问题,重点贫困村农牧民收入由2007年的1810元提高到2010年的3820元,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社会帮助工作使固阳县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各级干部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领导群众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贫困群众的致富热情空前高涨。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来包调研考察后,高度评价了包头市的社会扶贫工作。认为一个地级城市其帮扶共识之强、帮扶规模之大、帮扶力量之集中、帮扶时间之长、帮扶效果之明显,在全国属于首例。2009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在包头市召开了“国务院扶贫办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经验交流会”。

     

      【重庆市武隆县扶贫办】  一、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重视有力

      一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二是县、乡镇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三是加强机构建设,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内设7个科室,落实干部职工22名,县财政每年预算扶贫开发专项经费,同时各乡镇成立扶贫开发办公室,配备2-3人专职从事扶贫开发,形成机构健全、人员落实、分工明确、制度健全、经费有保障的工作体系;四是强化作风建设和工作纪律,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重要的综合目标任务,每年实施对各级各部门和干部职工的责任考核;五是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完善规章,全面强化责任,认真落实措施,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 工作持续推进,扶贫成效显著

      一是着力推进连片开发。“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实施仙女山、白马山、芙蓉湖、桐梓山、杨柳山5大贫困片区连片开发。目前仙女山片区已纳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其余4大片区综合开发正在加速推进。二是着力推进整村脱贫。累计投入3.05亿元,帮助84个贫困村建成扶贫项目685个。目前贫困村经济、社会和科技快速发展,贫穷落后面貌得到较大改变,已有16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三是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积极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初步形成高山发展蔬菜、烤烟、中药材和中低山发展生猪、蚕桑、经果林的产业化扶贫格局。四是着力推进素质提升。实施贫困人口实用技术培训,受训人口达3.1万人;实施雨露计划,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2.5万人,有序培训就业率达94%,组织贫困户子女3500人参加扶贫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率达98%以上;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各类职业学校达1.2万人次,动员爱心人士结亲帮扶贫困学生和举办自强班援助学生达600人。五是着力推进扶贫到户。探索产业发展、科技推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金融支持、技术培训、搬迁移民、社会帮扶、节日慰问等“九个到户”措施,使扶贫政策到户覆盖率达100%。“十一五”期间,武隆县扶贫办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东西扶贫协作先进单位,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全市系统考核位居前列并获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优秀称号;5名干部获中国扶贫基金会表彰,2名干部被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评为扶贫开发典型人物,2名干部获重庆市委、市政府先进个人表彰,1名干部被社会各界推选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三、 勇于实践探索,推动机制创新

      通过五项创新,实现五个领先。五项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推动机制。由县委书记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强化对扶贫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扶贫工作季度例会制度,保证扶贫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创新信息管理机制。健全贫困户电子档案,建立“扶贫爱心网”,对外公布求助信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事业;三是创新特殊扶持机制。制定《农村特殊贫困户救助办法》,对因病、因残、年老体弱等丧劳特困人口,实施生活、就医、上学、住房等救助与帮扶;四是创新社会帮扶机制。成立县级扶贫集团,对口帮扶乡镇、村,各级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单位每年落实1万元以上自有资金用于贫困村项目建设,干部每年到帮扶户家中不少于4次,户均捐赠款物不低于100元。五是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最大限度整合涉农项目,打捆扶贫资金,集中搞好工程建设,实现扶贫一个村、致富一个村的目标。五个领先:一是成功探索出“成片开发、综合治理、产业带动、整体推进”扶贫开发新路,被誉为“武隆模式”,实现片区开发领先;二是承担全国首批农村扶贫信息路建设试点,国务院扶贫办在武隆召开全国信息化扶贫现场会推广做法,实现信息扶贫领先;三是率先启动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曾向全国介绍工作经验,实现“两项制度”衔接领先;四是建立机关干部“65432”结对帮扶制度,5000多名干部帮扶1.39万户贫困户,做到干部帮扶全覆盖,实现干部帮扶领先;五是首创城乡互动扶贫开发新模式,深入开展“城乡互动•结亲帮扶”系列活动,社会反响大,帮扶效果好,实现城乡互动领先。

     

      【宁波市北仑区扶贫工作办公室】  宁波市北仑区扶贫工作办公室是专职从事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和黔东南州台江县对口帮扶工作的政府机构。从国务院提出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十五年来,北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对口帮扶协作的重要指示,特别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精神内涵,与结对的贵州省台江、兴仁两县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向贵州对口两县累计捐助3164万元,共实施帮扶项目201个,结对资助贫困学生3000余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思想统一,领导重视,确保对口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北仑区始终把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让北仑的改革开放成果与兴仁、台江二地人民共享。2002年北仑两区合并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北仑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从讲政治,顾大局的角度出发,明确虽然二区合一,但对口帮扶台江、兴仁两县对象不变,领导不变,力度加大。为使帮扶工作真正落入到实处,北仑区党委、人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政协五套班子领导以及区级机关负责人一直坚持实地考察现场指导的做法,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协作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为确保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顺利开展,北仑区专门设立了对口帮扶工作机构北仑区扶贫办,区财政每年预算内安排扶贫专项经费,确保了对口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因情施策,形式多样,注重对口帮扶实际效果

      在十几年对口帮扶中,北仑区不断拓宽帮扶思路,坚持既送“钓鱼杆”、又教“钓鱼法”的理念,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型帮扶,注重帮扶质量,“滚雪球”式发展,促进了帮扶工作的良性发展,确保了帮扶资金的实效。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项目103个,总投资1310万元。主要实施了饮水工程、道路、农田灌溉、卫星接收等生产生活基础项目,这些项目覆盖4万余户10万余名村民,较大的促进和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强教育卫生等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入教育卫生文化资金1468万元,共52个项目,其中改建、新建学校52所,使两县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得到巩固提高。新建卫生院10所,使当地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有效缓解当地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看病难等问题。三是实行订单就业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兴仁县劳动力相对富余,缺少就业岗位,而北仑区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企业缺少熟练工人。为此通过北仑区扶贫办牵线由宁波申洲织造有限公司与兴仁县职业学校建立了订单式缝纫劳务培训,该公司无偿提供20台机器设备和负责培训技术老师,开办了缝纫工培训班,对员工进行缝纫培训,目前已有几百名培训后的职工前来北仑区工作,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三、 创新帮扶模式,营造对口帮扶良好氛围

      近年来北仑区在对口帮扶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走社会化帮扶道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对口帮扶协作工作。一是引导民间力量广泛参与。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和部门牵线搭桥,一些社团、民间组织纷纷加入到对口帮扶行列,纷纷地捐资捐物,救灾济困。据初步统计,全区社会团体民间企业参加的无偿捐资项目45个,资金达842万元。二是搭建平台,掀起全民奉献爱心热潮。2006年5月14日 “母亲节”,北仑区举办了“北仑牵手贵州贫困学生结对助学”活动,在短短90分钟内,1000多名贫困生资料一抢而空,结对助学资金达24.6万元;2007年5月4-16日开展“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共募集到各类图书10万多册,统一打包,运送到贵州对口地区;2009年5月17日在北仑广场开展“温暖午餐·万人助学”大型公益活动,共募集爱心资金54多万元,得到广大群众干部积极响应,受到了贵州对口二地好评。对此,人民日报、中央电台、浙江日报、浙江卫视、贵州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有力地推动了北仑区与兴仁、台江二地对口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自1995年以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扶贫开发的号召,秉承“帮扶一个县就是帮扶一个民族,振兴一个县就是振兴一个民族”的理念,大力开展对口帮扶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工作。16年来,公司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三都县无私援助,共开展帮扶项目60多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近1亿元,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并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 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16年来,公司始终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好。一是统一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公司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帮扶三都县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先富带后富、共同走致富道路的战略方针,主要领导亲赴三都县开展调研指导、落实帮扶项目和资金40多人次,为有效帮扶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制定计划,形成良好工作机制。公司将帮扶工作纳入公司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责任部门;并主动与三都县沟通协调,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与制定年度帮扶计划,专款专用,使帮扶工作逐步日常化、制度化,形成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的良好机制。三是层层发动,形成帮扶合力。在开展好以企业帮扶为主导的工作同时,公司充分调动本系统企业的积极性,发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形成全系统的帮扶合力,员工“1+1”助学、捐赠财物等方式的帮扶活动成效明显。

    二、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帮扶各项工作

      在帮扶工作中,公司注重把握好对口帮扶的原则和重点,力求使三都县老百姓广泛受益,16年来,重点在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扶贫济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在捐资助学方面:无偿捐赠希望工程款近3000万元,在全县19个乡镇兴建21所希望学校,解决13390名学生就读问题;建立教育发展基金,救助3500多名失辍学儿童重返校园,维护危房教室300多平方米。2004至2010年间,先后无偿捐建三都县民族中学综合教学楼,重建塘州深投梅育希望小学教学楼、宿舍楼,捐建鹏城希望学校校园网等。二是在医疗卫生方面:98年以来无偿捐资763万元,用于当地医疗设施的建设。捐建三都鹏城民族医院及医技大楼,在9个乡镇新建9所卫生院,解决93个村97000多人的看病难问题;并成立县医疗卫生发展基金。2004年与2007年先后捐款为鹏城民族医院购置彩色B超和CT设备,结束了该县没有彩超和CT的历史。三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无偿捐资260万元援建基础设施,改善三都县乡镇的饮水、用电、通讯工程,解决了三都县16个乡镇的用电难的问题,使15个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2003年,捐款100万元新建了“深圳.三都同心桥”。2005年捐款185万元修建了三都河滨南路和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柏油路。四是在扶贫济困方面:成立100万元帮困救济基金,对农村特困户进行扶持。每年冬季,公司发动企业与员工开展送温暖活动,捐赠大批棉被、衣物,以及教学、通讯设备等,折款约593万元。2007年在抗洪救灾中,为打鱼乡灾区三组13户灾民集中连片建房项目捐资100万元。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自2006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共投入450万元,先后推动了当地的水根村、达便村、怎雷村、捌茅村和姑鲁寨等五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为解决农村用水、用电及交通问题、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 立足发展,创新方式,逐步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三都县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年来公司不断创新对口帮扶的方式,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帮扶重心从“物质帮扶”逐步向“智力帮扶”倾斜,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素质培训过渡,全力推动三都的社会发展。一是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经济合作。先后与三都开展经济合作资金为2191万元,提升三都的自我发展能力。96年为三都县提供无息借款521万元,用于三都县的村村通电和通电话工程,改造县供电局11万伏输变电线路,修建总长74公里的3.5万伏输变电线路工程等。2002年8月投产的三都中密度纤维板厂,推动当地就业、税收及物流、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二是注重做好扶智工作,加强三都县人才队伍的素质。帮扶初期,共为三都县培训378名医疗卫生、学校教职员工以及乡镇干部。2008至2011年期间,创新帮扶方式,依托系统企业的培训平台,先后培训三都党政干部、中小学校长160名,安排三批共42名党政干部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将深圳先进的发展意识和管理理念带给三都人民,为三都的可持续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在三都县30万人民和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三都县的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6.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78元,财政总收入1.19亿元,首次超过1亿元,增速位居贵州省黔南州各县市第1位。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华能海南公司”)是中国华能集团的区域公司之一。公司目前在海南管理海口电厂、东方电厂、南山电厂、文昌风电厂和戈枕水电厂共五座发电厂,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03.95万千瓦,占海南电网统调装机容量的63.78%,年发电量约占海南电网的80%。华能公司始终秉承“三色公司”理念,积极参与社会扶贫事业,让国企的发展成果与百姓共享。

    一、 理念引领,书记挂帅,扶贫保障坚不可摧

      在华能“红色公司”理念的引领下,华能海南公司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公司党委书记赵计福为组长,总经理孙德强为副组长,副总经理阎友宁、李品洪、郭景刚为成员的联手扶贫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副总经理李品洪担任,经理部负责人韩淑娟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包含经理部、财务部、计划部、基建部及监审部多个部门相关人员。从组织机构设置上看,足见公司对扶贫工作的重视。

    二、 “红色”公司,慷慨解囊,华能爱心惠及海岛各个角落

      作为国有企业,华能海南公司在认真做好发电生产经营这一本职工作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这一神圣使命。2006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回馈社会活动。

      ——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戈枕水利枢纽工程,帮助政府解决海南西部干旱问题。戈枕水利枢纽工程是华能贯彻中央加快新农村建设启动的最大的工程,也是加强华能与海南省战略合作关系的标志性工程,是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工程于2009年8月份开始投产,2009年12月全部建成。戈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海南西部新增灌溉面积65万亩,每年可为灌区内工矿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2.2亿立方米,从根本上改善了海南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灌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捐资500万元重建文昌市隆丰小学和海南文昌市爱心学校学生公寓;

      ——捐资416万元,支援海南西部海防林建设;

      ——捐资200万元,支援海南人民2010年国庆期间的抗洪救灾工作;

      ——捐资100万元,支持海南建省20周年活动;

      ——捐资13.81万元,联手扶贫海南屯昌县南坤镇坡寮村;

      ……

      截止目前,公司已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近1300万元,促进了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 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扎扎实实推进联手扶贫工作

      2009年9月25日,屯昌县南坤镇坡寮村被确定为华能海南公司的定点帮扶对象。“红色公司”的爱心再次在坡寮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一)作风严谨、实事求是,赢得政府、百姓广泛赞誉。

      在对待联手扶贫工作上,华能海南公司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原则,承诺不做样子,不走过场,凡事做到有头有尾,力所能及地为坡寮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每一分钱都要用于解决坡寮百姓的实际困难”是我们扶贫工作的最终目标。

      坡寮村距离海口较远,道路情况也不太好,每次驱车来回得花上五六个小时。既使一大早出发,最快也得下午三、四点才能返回公司。因此,副总经理李品洪定下一条规矩:到坡寮是来扶贫,用餐坚决不能花扶贫对象的一分钱,用餐一定要简单、快捷,把肚子填饱就可以了。扶贫至今华能也从未打破过这一规矩。正是由于华能的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地政府、百姓的广泛赞誉。

      (二)幸福之花争相绽放,扶贫事业硕果累累。

      2010年,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华能确定了四个联手扶贫项目:1、捐赠坡寮小学贫困学生100套课桌椅;2、201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坡寮小学购买70个书包;3、改建五保户危房一户;4、修建困难户危房一户。

      2010年2月, 100套高品质的课桌椅在新学期开学时如期交付使用。2010年“六一”儿童节,70个爱心书包也顺利发放的孩子们手中。在屯昌县政府的简报中这样评价华能海南公司:华能是情系山区学生、关心祖国下一代成长的典范,坡寮百姓的心里话让华能人不得不为之而动情。

      2010年8月,五保户李应兰的房间破土动工,9月21日竣工投入使用。9月21日正值中秋节前一天,公司扶贫办公室韩淑娟副主任为五保户和特困户带去了香甜的月饼,并见证了五保户老阿婆乔迁新居之喜。五保户李应兰老阿婆带着她们一遍又一遍地参观着新房,告诉她们说:“以前刮风下雨,村干部都会把我转移安置到安全的地方,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刮风小雨了,你们华能给我盖房子,政府每个月还给我生活费,这些新家具我也一辈子都没想过,真没想到今天还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感谢党,感谢华能”。这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阿婆的心声,这是对华能联手扶贫工作最大的肯定。

      特困户李正武下肢残疾,起身站立对他来说都成了比登天还难的事。他家房子原来已经破旧不堪,完全靠数根竹竿支撑着,地上到处是接屋顶漏水的小盆。他的爱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不善言谈,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十分困难。在华能扶贫办公室的人第一次到他家时,女主人似乎遇到了贵人一般,哭声让我们心酸,残疾的男主人则一个人躲到角落里大哭。2011年元旦前几天,他们搬新家了。那天,李正武竟然拄着拐仗不善言谈地向华能扶贫办公室工作人员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华能的付出不仅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还抚平了他们精神上的创伤,试问还有什么比这个令人感到欣慰的!如今,困难户李正武和五保户李应兰的住房已经成为了坡寮村和邻村家喻户晓的民心工程和标志性工程。

      随着我们华能扶贫项目的实施,扶贫成果也在不断惠及普通百姓,老百姓也越来越感受到华能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华能”这个响亮的名字必将镌刻在他们心中,感谢党、感谢华能的强劲声音必将传遍整个海岛。

     

    【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  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是省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自1998年创办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开发民族特色产品为主线,以实现贫困农牧民就业增收为目的,通过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穆斯林民族用品及民族服饰开发生产企业。产品主要出口中东、中亚、东南亚及非洲等20多个穆斯林国家,深受国外客商和用户的青睐,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地情、突出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具有“小产品、大市场、高就业”的行业特征。公司年生产各类帽子5000万顶,阿拉伯男女长袍200万件,礼拜毯50万条,年产值达2亿元。目前公司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800多户贫困户增收,年户均增收6800元。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撒拉族为主的撒拉、回、藏、汉族聚集的扶贫开发重点县。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少数民族妇女就业比较困难。通过大规模安置贫困地区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实现增收脱贫,是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职能所系。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依托企业已有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力量,把产业链条延伸到了贫困村,实现了村企共建,互利共赢。从2007年10月开始,公司尝试把车间设在贫困村、加工点建在农户家中,由企业负责无偿提供生产设备、原材料及半成品供应、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一个加工点投放5—8台设备,安排10—16名妇女分两班生产。该公司选派人员负责日常管理、技术指导、设备维修、质量检查、半成品发放、产品回收等工作,贫困户除参与生产外没有任何风险,不承担任何费用。截止目前,该公司已在循化县、大通县的12个贫困村设立加工点59个,从业人员达840人,人均年收入超过了7000元。

      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通过将加工车间设在贫困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村的互利双赢,一方面使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少数民族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还不受时间、年龄、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做到务农务工两不误。特别是为离异的单身妇女和残疾家庭妇女提供了就业平台,从根本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同时带动少数民族妇女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在家庭中的地位,增进了家庭的团结、社会的和谐。公司这种“村企共建”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的高度评价,设在贫困村加工点被列为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观摩点,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和与会领导、同志们的广泛赞誉。2009年9月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参加了全国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座谈会,并做了大会经验交流。

      在通过产业扶贫对贫困村群众进行有效扶持的同时,公司结合共建村的实际需要,着眼共建村的长远发展,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在共建村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等项目。累计捐助资金200万元,在果什滩村硬化村级道路1.5公里,为全村拉上了自来水管网,新建果什滩小学教学楼一栋,建设清真寺学房150平方米,建设宣礼塔2座。先后捐资30万元慰问贫困农户100户,坚持每年支付村扫盲班6名教师工资5万元。有效解决了共建村街子乡果什滩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和学生上学难等问题。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