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扶贫开发

      【概述】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在国家确定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涉及贵州的有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三大片区70个片区县。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中,8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其中有50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精神,深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按照2300元标准,有贫困人口92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6.8%。5个重点县128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469元,比上年增长16.3%,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均获A级;贵州省扶贫办党组被贵州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十佳领导班子”。

      【扶贫资金投入】 2012年,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9.79亿元,其中,财政扶贫发展资金25.498亿元,净增6.38亿元,增长33.8%。省财政列入扶贫科目的资金为14.1亿元,其中由省扶贫办组织实施的有6.238亿元。

      【产业扶贫】 立足贵州山地农业实际和产业基础,按照“调整结构、突出重点、规模发展、推进产业化”的要求,集中财政扶贫发展资金的70%,集中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核桃、生态畜牧、中药材、蔬菜、茶叶、精品水果、马铃薯、油茶、乡村旅游、特色养殖等十大扶贫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产业大县、产业大乡、产业大村,每个产业大县重点培育2—3个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能够覆盖50%的乡镇,产业大乡的主导产业覆盖70%的村,产业大村的主导产业覆盖80%的农户。全年共投入“十大扶贫产业”的资金达到26.54亿元,实施项目10096个。完成核桃种植202.6万亩;生态畜牧业完成种草33.5万亩,建圈舍93.73万平方米,采购投放羊53.9万只;完成中药材种植30.95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面积23万余亩,其中,核心示范基地12万余亩;特色茶叶种植面积5.96万亩;精品水果种植面积12.9万亩;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1733.28万粒,扩繁一级原种3614.16亩,扩繁二级原种1.15万亩,大田优质薯种植22.33万亩;新种植油茶13.42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7万亩。在56个乡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重点打造命名了平坝县天龙镇天龙屯堡、大方县油杉河风景区、白云区蓬莱仙境(贵州省现代农业展示区)等2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命名了雷山县、镇远县、赤水市等10个乡村旅游重点县。

      【扶贫攻坚示范县】 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区域发展、板块推进”的要求,从2012年开始,每年从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选择10个县进行集中投入,打造扶贫攻坚示范县。每县投入8000万元以上,集中培育2—3个扶贫产业,用5年时间将50个重点县集中投入1次。2012年重点打造了威宁自治县、松桃自治县、长顺县、丹寨县、江口县、道真自治县、紫云自治县、水城县、晴隆县、修开息(贵阳市修文、开阳、息烽3县整体申报,享受一个示范县政策)等10个扶贫攻坚示范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2亿元,整合资金16.67亿元,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2690个,集中扶持了优质核桃、草地畜牧、优质油茶、优质茶叶、精品水果、优质蔬菜、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生态移民搬迁】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2年起,计划用9年时间投资240亿元对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200万群众进行生态移民搬迁。2012年,投入资金18.11亿元,完成生态移民搬迁10.13万人。其中,省扶贫办下达3.2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扶贫生态移民搬迁4.57万人,占计划任务3万人的152.38%。

      【扶贫培训】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完成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黔深雨露直通车”试点、企业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和产业化扶贫技能培训22万人,占计划的110%,8.2万人实现转移就业,近10万人创业(转产)。圆梦行动一次性资助5000名农村贫困大学新生4000元,助学工程资助1.02万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另外有2.85万名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农村贫困学生获得一年1500元的资助。国家面向贫困地区实施1万名高等院校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贵州省65个片区县纳入实施范围。全省共培训贫困地区干部21015人。其中,党政干部2023人,中青年扶贫业务骨干8257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10735人,占总培训任务的105%。

      【东西协作扶贫】  2012年,大连、青岛、深圳、宁波4市共向贵州省贫困地区无偿提供帮扶资金1.49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协作项目,在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干部培训、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方面都作出了新贡献。新增上海、苏州、杭州、广州4个城市帮扶贵州,实现了沿海发达城市对贵州省除贵阳以外的市(州)“一对一”帮扶。

      【定点扶贫和社会扶贫】  新增9个中直机关(央企)定点扶贫贵州,实现31中直机关(央企)对贵州省50个重点县定点扶贫全覆盖。争取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整体对口帮扶贵州。集团帮扶、党建扶贫、“帮联驻”等工作深入推进, 31位副省级以上领导在32个县开展集团帮扶;101个省直机关挂帮88个县,216个单位在50个县开展党建扶贫。

      另外,为了明确各省直部门在推动三大片区扶贫攻坚的职责,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扶贫攻坚重大事项推进行动的通知》(黔委厅字〔2012〕10号),在全省全面推行“省委省政府负总责、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省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各厅局各司其职、市州具体负责、县乡狠抓落实、实施扶贫绩效考评挂钩、群众主体参与”的管理方式,建立“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奖惩”的倒逼问责机制,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等的有机结合。2012年,明确了3位副省级领导各自牵头负责一个片区的工作,31位副省级以上领导在片区联系32个片区县,9个省直部门分别牵头和联系3个片区工作,还有66个省直机关挂帮66个片区县,216个单位组成的省直党建扶贫工作队分布在49个片区县,34家中直机关在34个片区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42个片区县得到对口帮扶城市的扶持。

      【金融扶贫】  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积极探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作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奖励扶持等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新方式。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经总行批准,向习水、江口等首批16个扶贫金融合作县提供首期农业产业化扶贫攻坚合作融资授信33亿元。省农信社根据扶贫部门推荐扶持的产业化扶贫项目、扶贫龙头企业、农业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目录,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监管规定的前提下,提供500亿元以上贷款授信支持,共同推动产业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脱贫。2012年,安排贴息资金5000万元,对249家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贷款进行贴息。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000万元,对紫云县、沿河县、江口县等43个县进行小额到户贷款贴息。

      【减贫摘帽】  为了破除自甘落后、争戴“贫困帽”的思想,树立勇摘“贫困帽”、增比进位的意识,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11年起,在全省全面推行“摘帽”不摘政策的“减贫摘帽”激励机制,要求到2018年所有重点县和贫困乡实现整体脱贫,摘掉“贫困帽”。对提前“摘帽”的重点县、贫困乡,保持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并从“摘帽”当年起至2018年,每县每年奖励1000万元项目资金,贫困乡镇按贫困类别,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项目资金。实行“摘帽”绩效与政绩绩效考评挂钩,使“摘帽”县、乡政治上有荣誉、组织上受重用、经济上能受益。对列入“减贫摘帽”计划的县乡,如不能按期“减贫摘帽”,进行行政问责。2012年共有习水、江口、松桃、长顺、贞丰5个县和花溪区高坡乡等128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全省累计有8个县、194个乡镇实现 “减贫摘帽”。

      【片区扶贫规划】  2012年,根据国家正式批复的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规划和《编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省级实施规划指导意见》,制定了《贵州省编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级实施规划指导意见》,先后编制完成了《贵州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贵州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贵州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并按时按要求完成上报备案工作。6月2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召开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强调,要认真组织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坚持扶贫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协同推进,走出一条石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新路子。

      【扶贫攻坚示范区】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明确了贵州省创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了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2〕26号),要求着力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在促进“三化”兴“三农”上作示范;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作示范;着力推进“三位一体”综合治理,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作示范;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县及县以下延伸,在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上作示范;着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在改善人居环境上作示范;着力推进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在筑牢民生安全网上作示范。

      (贵州省扶贫办 李维兵)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