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扶贫开发

      【概 述】 2012年,江苏在率先消除2500元以下农村贫困人口、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的基础上,从“两个率先”大局出发,作出了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行动、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的决策部署,要求经过4年时间的集中帮扶,使全省147万户、411万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脱贫标准(或当地扶贫标准),1533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 目标,即有群众拥护的“双强”班子、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高产高效的农业设施、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健康向上的文明村风、有村容整洁的居住环境,同时村级集体收入要达到15万元以上,六个扶贫开发集中连片地区同步实现各自帮扶规划。截至2012年底,共有63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达到4000元脱贫目标,新一轮扶贫开发实现了良好开局。

      【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2012年3月18日,江苏省召开了全省苏北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下发了《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大脱贫奔小康工程“五方挂钩”帮扶力度的意见》。推进脱贫奔小康工作列为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之一进行跟踪督查。为进一步推动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与苏北22个县(市、区)委书记签订了责任状,进一步强化县级责任主体和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县(市、区)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抓村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带动、典型示范作用。

      【建档立卡】  2012年,根据广泛的调研论证并综合各类因素,江苏将4000元作为苏北地区新一轮扶贫标准。苏中、苏南地区结合实际,分别将5000元、6000元作为当地的扶贫标准。根据省定经济薄弱村新“八有”目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等情况,确定了1533个经济薄弱村作为扶贫开发重点村。根据低收入人口集中度、经济薄弱村占比等,确定了12个重点帮扶县和6个扶贫开发集中连片地区,并组织力量开展新一轮建档立卡,共建档147万户、411万人,有劳动能力帮扶对象271万人,其中苏北22个县(市、区)有劳动能力帮扶对象236万人,全面实现了户有卡、村有册、省市县乡有数据库的目标。

      【定点帮扶】 2012年,进一步深化“五方挂钩”强县机制,对丰县等12个县(区)派驻省委帮扶工作队实施重点帮扶,推进党政机关的政策资源、国有企业的产业资源、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苏南市县的发展资源向苏北地区流动。明确未派驻省委帮扶工作队的7个县(市、区)为帮扶联系点,“五方挂钩”帮扶关系不变,各项帮扶政策不变,并由苏北各市、县(市、区)组建帮扶工作队进行挂钩帮扶。进一步深化“五个一”富村机制,确保每个经济薄弱都有一个扶贫指导员驻村、一个科技特派员挂钩、一个工商企业帮扶、一个富村结对、一个主导产业带动。2012—2013年度190名省委帮扶工作队员中,有150名处级或科级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帮扶重点县(区)担任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指导员。筛选了苏南地区100个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与苏北地区100个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各市县也组织了工商企业与经济薄弱村的结对帮扶工作。目前,全面实现了所有经济薄弱村都有帮扶责任单位、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员“两个全覆盖”。

      【扶贫开发措施】 2012年,对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对象,实行发展高效农业和促进转移就业“双轮驱动”。多措并举帮助其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休闲观光农业,扶持发展设施大棚、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等高效农业项目,并通过核心区示范、技术人员指导等途径,帮助解决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问题;建立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对“零转移家庭”低收入农户劳动力,通过实施免费职业技能鉴定、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办法,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省扶贫奖补资金集中使用的,必须以股份形式量化到低收入农户,使其有稳定收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无劳动能力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并采取倒排时序的办法建立低保标准逐年增长机制,确保这部分群体到2015年底达到4000元脱贫目标。同时,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引导合作组织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高效农业,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经济薄弱村新“八有”要求,突出发展村集体经济这一重点,支持经济薄弱村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为农服务型、异地发展型、休闲观光型等形式的集体经济。突出标准化厂房和沿街门面房建设这一载体,鼓励挂钩帮扶单位加大帮扶力度,支持村集体在经济开发区及符合规划要求的工业集中区建设标准厂房,或在商业区建设和购买门面房作为村级集体资产,实行租赁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村集体对农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能力。突出改善发展环境这一基础,科学制定规划,积极争取支持,加快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增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便民功能,为强村富民创造条件、提供支撑。突出化解村级公益性债务这一瓶颈,推进新一轮经济薄弱村公益性债务化解工作。

      【集中连片开发】  2012年,江苏确定扶贫开发六大集中连片地区,涉及64个乡镇、910个行政村,其中有经济薄弱村351个,开发式扶贫对象43.4万人,占苏北帮扶对象的四分之一。目前,西南岗地区的帮扶规划已于2012年率先实施,其它片区的规划也已编制完毕。

      【扶贫投入】 从2012年开始,省财政安排脱贫奔小康工程专项资金26.68亿元,实施以结果为导向、共同带有区别激励政策,按照重点县每脱贫一人给予1200元、非重点县每脱贫一人给予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平均每个低收入人口可获1130元扶持资金。明确省直机关事业单位除专项资金投入外,要通过厉行节约、党员干部捐助等办法,每年投入不少于20万元,并在上年基础上有20%以上增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不少于10万元,也要有20%的增幅;省属国有控股企业不少于100万元,中央企业要参照执行;苏南挂钩县(市、区)要将帮扶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不少于500万元;苏北县(市、区)新增财力的10%左右要用于扶贫开发,并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扶贫小额贷款】  2012年,继续实行放开扶贫小额贷款规模政策,努力扩大低收入农户受益面,全年共投放扶贫小额贷款34亿元,28.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受益。稳步推进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低收入农户入社人数和资金规模都有较大提升,全年共在176个经济薄弱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资金规模6502万元,入股农户17.4万户。

      【扶贫资金到户试点】  2012年,新一轮扶贫开发突出在到村到户帮扶、特别是扶贫资金直接促进村户增收等方面加强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扶贫资金让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直接得益受惠的7种方式,并在灌南、新沂两县(市)开展了“财政扶贫资金扶持直接到户”试点。初步思路是,接受财政奖补资金的帮扶对象户,必须参加新农合、新农保等社会保险,符合义务教育条件的,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以形成就业、社保、医疗、义务教育等全方位帮扶政策体系。根据帮扶对象实际情况,以有增收致富的项目和办法为前提,扶持资金直接落实到户到人,着力构建扶贫开发长效机制。

      【扶贫宣传调研】  2012年,江苏扶贫宣传调研紧紧围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大局,全年共在中央主要媒体、行业媒体及国务院扶贫办主办媒体上发表新闻通讯稿件126篇,其中《人民日报》34篇、《农民日报》52篇、新华社(新华网)4篇、中国日报(中国在线)3篇、《中国扶贫网》13篇、经济日报5篇、国务院扶贫办网站5篇、《中国扶贫》杂志6篇,《扶贫开发》杂志3篇、《扶贫开发》杂志1篇。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江苏扶贫简报信息专报》第4期《积极探索减少相对贫困有效途径 苏南苏中地区加大帮扶力度》上专门批示:国良、文凯同志:江苏的形势喜人。各地市大胆探索,为完善扶贫标准调整机制积极尝试,并按两项制度衔接的思路做了具体安排。

      (江苏省扶贫办  朱 浩)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