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2年是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全面部署和推进新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一年,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一年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安排部署,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扶贫攻坚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局面。2012年各级共投入各类资金210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1.17亿元(中央下达河北省财政扶贫资金8.47亿元,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7亿元),扶贫贷款贴息资金945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争取信贷资金及群众自筹、社会捐助等198.3亿元。全面启动了3277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重点扶持10万个扶贫增收脱贫示范户发展起以设施种养业为重点的稳定增收项目,发挥了示范带动和“领头羊”作用。

      河北省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随着扶贫标准的大幅度提高、扶贫内涵的进一步深化,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贫困人口数量较多,脱贫难度加大。按照国家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到2011年底,河北省有农村贫困人口795万,其中扶贫对象561万,占农村户籍人口的10.1%。特别是全省62个扶贫开发片区县和重点县、3277个列入“十二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的重点村,大多分布在张承地区、燕山—太行山深山区和黑龙港流域,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弱、社会发展程度低,脱贫难度大,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尤其是环北京地区,作为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大多数地方都是国家限制开发区域,许多生产项目明令禁止,经济发展缓慢,“低收入、高物价”的特点十分明显,相对贫困非常突出。二是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缺口较大。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后,各地热情高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谋划和实施了一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需求大,普遍感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紧缺是当前扶贫攻坚面临的最大“瓶颈”。三是部分县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一些在建的产业扶贫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损毁严重,受灾面之大、损失之重前所未有,给扶贫攻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2012年2月29日—3月1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保定市涞水县召开全省扶贫开发暨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对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确定了扶贫开发片区县和重点县。全省确定了62个扶贫开发片区县和重点县,其中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2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3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17个,此外还有涉县、宽城、肃宁等3个“十二五”期间继续扶持的县。片区县和重点县是河北省新十年扶贫开发的主要工作范围。确定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按照“确实贫困、成方连片、相对集中、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的原则,确定了3277个贫困程度较重、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作为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的重点村予以扶持。确定了扶贫对象。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到2011年底,河北省尚有农村贫困人口795万,其中扶贫对象561万。

      【扶贫资金投入】  2012年中央共下达河北财政扶贫资金84707万元,其中安排彩票公益金6000万元,支持滦平、涞源、武强、广宗等4个革命老区县开展了整村推进试点。省财政预算安排配套扶贫资金2.7亿元,比2011年增加1倍。有关市及扶贫开发重点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县从2012年起每年拿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专项用于扶贫开发”的规定,切实加大了本级扶贫资金投入。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  进入新阶段,国家将河北22个县纳入了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省委、省政府将黑龙港干旱盐碱区的20个县确定为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通过加大投入,扎实推进了片区扶贫攻坚工作。一是在中央新增扶贫资金集中向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倾斜的同时,省财政对全省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了省级分享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基数、超收全返、一定四年”的激励性财政体制政策。二是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河北实际,组织有关市县编制了燕山—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干旱盐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其中,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目前正在按国家要求制定实施规划;黑龙港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下发实施。

      【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  为切实推动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邻近首都的涞水、易县、涞源、赤城、蔚县、沽源、丰宁、滦平、兴隆9个县作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调动多方力量,实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作用,力求通过3年努力,打造一道展示扶贫开发成果的靓丽风景线。为此,河北省扶贫办专门成立了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服务办公室,加强协调指导,推动工作开展。各项工作推进顺利、成效明显。一是省市县村组织编制了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扶贫攻坚规划;二是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支付。在省财政配套资金重点向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县倾斜的同时,省财政安排4.5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示范区各县建立信贷担保平台,累计向龙头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4亿多元。神华公益基金会捐赠河北省的3000万元扶贫资金,全部安排到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涞水、赤城、丰宁、滦平4个重点县,每县安排750万元用于改善贫困村的交通条件,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毕。三是省直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张家口、承德、保定3市9县把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亲自协调推动,明确任务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攻坚措施,确保了示范区建设的扎实推进。据统计,2012年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共投入资金104.4亿元,建设各类设施大棚2.9万个,种植中药材2.8万亩、林果121.2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933个;打井1288眼,修路1525千米;还培育发展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94家。一大批兴县富民项目相继实施,为加快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村推进】  全面启动对327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扶持工作。“十二五”期间,计划每个贫困村平均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加上整合资金、社会资金、信贷资金、群众自筹等投入达到300万元以上,到2015年,使列入规划的3277个重点村全部达到脱贫致富“十二有”标准。指导各重点村逐村建立了扶贫档案,编制了扶贫开发规划,正在组织实施。

      【产业扶贫】  2012年河北继续加大投入,重点支持10万个贫困家庭建设了稳定的增收脱贫项目。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3895万元,其中,投入24855万元,用于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及张杂谷、中草药、裸地菜等特色增收项目;投入35142万元用于发展设施养殖;投入3898万元,栽植核桃等各类林果64万亩。用于建设增收项目的资金占到财政扶贫资金的75 %。黑龙港地区“富民大菜篮”工程、太行山以优质核桃为主的干鲜果品产业带、燕山地区食用菌产业群、张承坝上地区节水错季蔬菜以及黑龙港流域部分县的肉鸡肉鸭养殖等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增收产业。同时,各地还引进和发展了一批肉鸡肉鸭加工、奶业加工、蔬菜保鲜加工等龙头项目,“龙头+合作社+小区+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社会扶贫】  组织141个机关团体、124家企事业单位、82所大专院校、62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开展了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直接帮扶了62个重点县的716个贫困村。市县也都安排了本级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实现了贫困村帮扶全覆盖;38名省级领导落实了扶贫联系县和联系村,绝大多数省领导都到扶贫联系点进行了调研和指导工作。积极协调中直单位和部队做好帮扶工作。共有32个中直单位在河北省帮扶,覆盖了40个国定重点县,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8379万元。同时,启动了驻冀部队的定点扶贫工作。

      【扶贫培训】  与省委党校联合举办了河北省党政领导干部扶贫专题研讨班,对全省6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党政分管领导及11个市扶贫办主任进行了培训。全年全省各级共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683期,培训各类对象1.9万人次,其中培训乡村干部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1.2万人次;组织帮扶干部培训班63期、培训1800人次; 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组织培训贫困青年劳动力2.3万人。

      【科教扶贫】  2012年共组织科技人员1680人次到扶贫点开展科教扶贫工作,推广农业新技术158项、推广应用种养新品种88个、转化科技成果179项,举办科技培训班381期,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产生经济效益1亿多元。

      【易地扶贫搬迁】  河北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规划(2012—2015)》,计划“十二五”期间对太行山区和燕山山区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资料匮乏、生产条件艰苦的特困村及特困人口继续实行易地搬迁扶贫,通过建设集中安置小区,从根本上改善特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雨露计划】  2012年对武强、顺平、灵寿、广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5个试点县的6000多个贫困家庭的子女参加职业教育给予了补贴,每人每学年补贴1500元;经国务院扶贫办批准,新增蔚县为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县。   

      【互助金试点】  2012年国家奖励河北省扶贫互助金试点资金200万元,通过竞争确定张北、故城、武邑、巨鹿等4个县为中央互助资金试点县;省安排试点资金810万元,竞争确定魏县、阜城、崇礼、临城、怀安、涞水、枣强、易县、滦平等9个县为省级互助金试点县。全省互助金试点村达到1161个,为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发挥了重要任用。2012年,通过规范提升,全省有895个互助社在民政部门注册,注册率达到77.1%,累计发放借款34772万元。

      【扶贫小额贷款项目试点】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下,大名、巨鹿、武强、盐山、南皮、曲阳、赤城、丰宁、宽城、兴隆、隆化等11个县被确定为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试点县。此前,河北省已有怀安、尚义、武邑、万全、平泉、承德县、涞源、顺平、唐县、阜城、围场、滦平、青龙、献县、海兴、丰宁等16个县相继建立了小额信贷农户自立服务社,至此,河北省开展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试点县共计达到27个,成为全国沿海省份中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试点县最多的省份。

      【抗灾救助扶贫】  2012年7月21—22日涞水、涞源、易县、兴隆等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扶贫办积极参与救灾工作,先后协调财政部门为受灾严重的涞水等4个县下拨扶贫救灾资金1000万元,用于灾后扶贫项目恢复重建工作,促进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层建设年活动】  参与省委基层建设年活动,发动机关干部捐款3.16万元,为帮扶村小学购置桌椅153套;安排扶贫资金6000万元,用于帮助列入“十二五”扶贫规划的922个下基层帮扶村硬化街道,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同时,派出由厅级领导带队的驻村工作组,深入滦平县三道沟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共整合投入各类建设资金3200万元,重点推进了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等28个项目,为帮扶村实现“群众增收、民生改善、生态改观、民风文明”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河北省扶贫办)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