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扶贫开发

    【概述】2013,四川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坚持统筹片区内外,集中力量推进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生态扶贫、能力扶贫“五大扶贫工程”,强化举措促规范,凝心聚力抓落实。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3.4亿万元,支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加快发展,减少贫困人口125万人。

    【扶贫资金投入】2013,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34亿万元(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8亿元)用于扶贫开发。主要用于“四大片区”扶贫攻坚,片区外52个县实施整村推进,就业促进、扶贫解困和民族地区帮扶“三大民生工程”。

    【扶贫资金管理】成立了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项目备案制度、工作情况定期报送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工作考核制度,形成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扶贫资金管理工作体系。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进一步完善了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扶贫、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管主体责任,初步构建了制度监管、政府监管、群众监管、社会监管“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加大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建成通村公路2368千米、通组(社)道路6325千米、解决29.95万人安全饮水、解决22.4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2013年,编制完成《乌蒙山片区(四川部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秦巴山片区(四川部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和《四川省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在秦巴山片区和乌蒙山片区,启动实施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76个,建设巴山新居等扶贫新村376个;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251个村2.22万户,配送“四件套”(餐桌椅、碗柜、储物柜和生物质炉)2.51万套;在高原藏区,实施连片扶贫开发试点8个,投入15400万元开展阿坝州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工作。

    【整村推进】2013年,启动实施整村推进622个贫困村。修建村(社)公路2438.47千米,改田改土1674.93公顷,新增种植业基地25241.53公顷;建设设施农业913.13公顷,新增种养专业大户11571户,新增大牲畜1.95万头,新增家畜11.95万头,新建或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43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开展农户技能培训4.48万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9.54万人次,实现外出务工(就业转移)1.03万人;新建及改造校舍6081平方米,新建幼儿园9所,新建村卫生站(所)71处,新建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村委活动室140处,新建农村体育运动设施44套,新建农村商贸供销网点5处,新增农村广播电视、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用户453户。

    【产业扶贫】2013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00万元用于产业扶贫。每个项目安排200万元,支持60个项目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同时,安排扶贫贷款贴息资金3500万元,其中到户扶贫贷款和项目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各1750万元,共引导发放扶贫贷款93300万元,其中项目贷款58300万元,到户贷款35000万元。到户贷款覆盖1745个贫困村8799户,带动户均增收2159元。项目贷款覆盖贫困村2329个,覆盖贫困人口48.98万,扶持企业200家。

    【雨露计划】2013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28万元用于劳务培训。培训补助农民工6.49万人,用于培训对象的教材、学费、食宿补助和必要的耗材补助,补助金额按照实际情况,采取差别化补助标准,阿坝、甘孜和凉山三州地区及民族自治县、民族待遇县人平均培训补助1200元,其他地区人平均培训补助800元。

    【互助资金试点】2013年,四川省互助资金总额达到35500万元,有近25万农户(其中贫困户近8万户)加入互助社,累计借款达101400万元,平均还款率达96.69%

    【彩票公益金试点】2013年,6个项目县投入的彩票公益金6000万元,全部用于村内道路建设,其中用于新建村道77.43千米、整治村道36.00千米、新建村组道路14.50千米。

    【彝家新寨试点】2013年,完成住房建设2.47万户,251个彝家新寨公共服务设施和村内道路基本建成,解决安全饮水114700人、建设农村沼气7000口,入户用电项目完成6970户。

    【革命老区建设】四川省共有81个革命老区县,其中:国家认定的有51个,占62.96%;纳入四大片区的有57个,占70.37%2013年,按照《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县给予优先、重点扶持”的要求,四川省加大了对81个革命老区县的扶贫支持力度,扶持74.42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以工代赈】2013年,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覆盖全部贫困县,直接受益贫困群众达6.7万户28万人,项目区农民年人均新增纯收入超过500元。实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20个、以工代赈示范村项目41个、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6个,建设基本农田74000亩,新改建乡村公路1330千米、桥梁2346延米,解决4.4万人、5.7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实施易地搬迁安置贫困群众937842500人,建设住房及附属设施118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2013年,城乡低保、五保及医疗救助工作,累计发放临时生活补助56.7万人;为灾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2.6万人次和11.3万人次医疗救助,支出城市医疗救助资金924.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资金2155.3万元;为730名受灾原有城镇“三无”人员发放生活救助金262.8万元;为962名灾区原有孤儿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450.5万元。

    【定点扶贫】2013年,22个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四川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4500万元,物资折款410.66万元,实施项目53个,选派19名挂职干部到受扶地挂职扶贫,368人次到受扶地考察调研,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各级党政干部、技术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劳动力3040人次,促进了受扶地脱贫致富步伐。239个省级对口定点扶贫部门(单位)帮扶87个县(市、区),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4000万元,帮助引进项目541个,选派110名干部到受扶地挂职扶贫,1571人次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举办各类培训班236期,培训各类人员16792人,组织劳务输入5586人。各市(州)、县(市、区)全年参与定点扶贫部门和单位派出4126人次赴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帮扶工作,5759名干部挂职扶贫,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3660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143600万元,在2756个贫困乡结对帮扶贫困户51万户,帮助发展项目7968个,引进人才3501人,建设新村1402个。

    【东西扶贫协作】2013年,浙江帮扶四川藏区工作全面启动,签订《浙江—四川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协议》,实现浙江732县对口帮扶四川藏区232县“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20139月两省在蓉举办《浙江省对口帮扶四川藏区项目规划(20132015年)》编制工作培训班;全年浙江省共投入对口帮扶资金149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98个,极大地促进了四川藏区和青川经济社会发展。珠海与凉山扶贫协作工作深入推进,双方签订了教育、旅游、文化、劳务、经贸、卫生等9项专项合作协议;累计向凉山州投入政府援助1790万元,实施住房、交通、饮水、教育、社会事业等20个项目。

    【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2013年,四川省军区制定下发《进一步做好省军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意见》,投入200万元援建安曲乡和阿木乡;驻川部队组织返乡农民工技术培训200多期,捐资1280余万元投入该校建设。芦山“4.20”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军区积极发动官兵、职工、老干部向雅安灾区捐款1000万元,用于芦山县龙门养老服务中心和宝兴县中坝敬老院重建,受到各方好评。

    【企业和社会各界扶贫】2013年,在“四大片区”四县启动“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农村特困农户试点活动,在产业发展、重大疾病救助、技能培训、就业促进、捐资助学、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方面对190户农村特困户给予帮扶。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协议引资180亿元在巴中建设“四川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巴中经济园区”,为老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省局安排地震抢险应急资金300万元,支持雅安市及21个受灾县(市、区)扶贫移民系统开展抢险救灾。协调国务院扶贫办与省政府签订了《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框架协议》,落实帮扶资金达16200万元。编制完成《四川芦山“4·20”地震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132015年)》,落实资金55900万元,193个贫困村灾后重建有序推进。

    【扶贫机构建设】2013年,提拔干部33人,对32名处级及以下干部进行轮岗,实现扶贫移民岗位充分融合。修订完善省扶贫移民局机关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 责任追究制”等20余个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办公秩序,提高机关运转效率。

    【扶贫法制化建设】2013年,组织完成《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调研论证,列入2014年四川省一类立法项目。新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意见》(川财农〔2013117号)、《四川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退出管理(暂行)办法》(川扶贫移民发〔2013463号)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