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抓改革 戮力同心补短板

      ———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
    (2014 年12 月22 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 总结2014 年工作, 安排2015 年工作。下面, 我就2014 年工作的基本情况、2015年工作安排和新常态下的扶贫工作, 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2014 年扶贫开发工作
      2014 年, 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 以下简称25 号文件) 的第一年, 精准扶贫的启动之年, 社会扶贫的创新之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认真研究, 全面部署, 各地各部门扎实工作, 狠抓落实, 扶贫工作在新的起点上高位推进, 机制创新取得突破, 重点工作全面开展, 片区规划顺利实施, 社会扶贫开创新局面, 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今年减少1000 万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实现。
      (一)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扶贫工作, 多次看扶贫、讲扶贫, 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遵循。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河北、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党委政府带头学习, 吉林、黑龙江、青海、宁夏等地扶贫领导小组组织专题学习。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甘肃、海南等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贫困乡村调研扶贫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 紧盯难点难题, 找准深化改革的着力点, 打好扶贫帮困的组合拳, 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扶贫办党组将学习贯穿全年工作, 要求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重点学习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研究提出了抓落实的工作思路: 一是坚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 两不愁, 三保障” 等目标。二是突出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和区域扶贫攻坚两个重点。三是培育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三个品牌。四是把握好打赢攻坚战与打好持久战、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扶贫事权、“输血” 与“造血” 四个关系。五是做好建档立卡、驻村帮扶、资金监管、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五项重点工作。
      (二) 认真落实千万减贫任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1000 万减贫任务后, 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 要求各地按照今年减少贫困人口15% 的目标来制定计划, 经过两上两下, 各省计划减贫1487 万人, 减贫比例达到18%。各地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国务院把千万减贫任务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重要内容进行专项督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第三方评估, 审计署开展跟踪审计。扶贫办3 次组织调研督查, 加强日常督查工作。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山东、湖南、贵州、重庆、陕西、青海等地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对扶贫工作专项督查。各级财政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 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33 亿元, 比上年增长10%。据各省上报, 28 个省份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扶贫资金265 亿元, 比上年增长27.3%。省级财政投入总量10 亿以上、增长超过30% 的有贵州、内蒙古、江苏、四川、陕西、新疆和甘肃等7 省区。
      (三) 全面部署25 号文件贯彻落实。扶贫领导小组发出通知, 就学习贯彻25 号文件作出安排部署。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3 次全体会议、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扶贫领导小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上半年, 29 个省区市( 不含京沪)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制定了贯彻落实25 号文件的实施方案, 出台了120 多个配套文件。25号文件提出的6 项改革措施和10 项重点工作,1 项由地方负责, 15 项由13 个部门牵头组织实施, 其中12 项制定了实施方案, 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和电力保障3 项工作与“ 十二五” 行业规划衔接实施。各地各部门解决“最先一公里” 行动之快, 前所未有。内蒙古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 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 工程, 组织精准扶贫和金融扶贫, 狠抓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和基层组织建设。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抓好驻村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改、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实施扶贫攻坚十大扶贫产业、十个扶贫攻坚示范县和十大扶贫产业园区, 建设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
      (四) 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将深化扶贫改革作为推进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的根本动力。一是推进贫困县三项机制改革。关于考核机制, 经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云山同志、张高丽副总理和汪洋副总理同意, 中组部、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河北、山西、浙江、广东、贵州、甘肃、四川7 省已出台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新疆将扶贫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评、干部考核、精神文明创建等体系。关于约束机制, 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文件, 对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禁止作为等事项进行规定, 待国务院审批后, 近日将以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实施。关于退出机制, 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 河北、贵州、甘肃等省份制定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奖励办法和脱贫时间表。二是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扶贫领导小组将建档立卡作为今年的一号工程, 要求首战必胜。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档立卡工作方案, 指导各地开展工作。28 个省( 区、市) 都成立了跨部门的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重庆对建档立卡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 采取一票否决。河南成立财政全额拨款的扶贫开发信息中心。目前, 全国已完成贫困识别、信息录入等工作。共识别贫困村128016 个、贫困户2932 万户、贫困人口8862 万人, 正在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质量看, 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排在前列。三是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各地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原有工作基础上, 全面部署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据统计, 已向贫困村派出12.5 万个工作队, 派驻干部43 万人, 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贵州按照真选实派、真蹲实驻、真帮实干、真脱实富要求, 体现帮扶单位优势与贫困村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安排联建帮扶。广东抓住选派、培训、制度、管理和考核五大环节, 抓好调查摸底、科学规划、资金筹集、工作落实、基层组织建设五件实事, 驻村帮扶抓出新成效。福建按照“ 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企业对接” 的方式向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 一驻三年, 与当地基层组织、农村六大员、挂钩帮扶干部组成工作团队, 形成了群体帮扶合力。辽宁省委组织部和扶贫办密切合作, 向每个贫困村派驻工作队, 出发前举办包括市、县两级组织部和扶贫办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江苏完善由省级部门、省属企业、苏南市县、高校院所与苏北经济薄弱县“ 五方挂钩” 帮扶工作机制。四川坚持选派万名干部驻村帮扶, 声势浩大。四是推进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机制改革。经国务院同意, 扶贫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 将项目审批权限原则下放到县, 强化省市两级政府的监管责任, 简化资金拨付流程, 建立信息披露和公告公示制度, 推进第三方监督、扶贫对象参与管理, 严格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去年审计6 省19 县发现的2.34 亿元违规资金已全部整改到位, 追回了贪污浪费资金, 处理相关责任人143 人。福建、湖南、广西、海南、云南、西藏、青海出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意见。贵州每个贫困县都编制了扶贫项目库, 并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公开。湖北召开全省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工作会议, 推进专项扶贫项目管理规范化与精细化。五是推进金融扶贫方式创新。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召开全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扶贫办、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对扶贫小额信贷目标原则、扶持范围和方式、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与扶贫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甘肃、贵州、西藏等省区扶贫贴息贷款超过100 亿元, 云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超过50 亿元。预计全年发放将超过1000 亿元, 比去年460 亿元翻了一番多。内蒙古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先导, 信贷资金市场化运行为基础, 以贫困村为单位, 以贫困户为对象, 发放5 万元以下、3 年以内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 极大促进了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全国贫困村互助资金规模达到50 亿元。六是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国务院将10 月17 日设立为扶贫日, 为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搭建了新的制度平台。国务院第一次召开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表彰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国家第一次印发社会扶贫指导性文件, 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社会扶贫座谈会, 全面部署社会扶贫工作, 要求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
      (五) 扎实推进重点工作。10项重点工作牵头部门按照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一是村级道路畅通工作。交通运输部安排资金超过1550 亿元, 支持14 个片区改造建设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3.17 万公里, 农村公路9.6 万公里,“溜索改桥” 项目138 个, 解决片区93 个乡镇、1.05 万个建制村的道路通畅问题。二是饮水安全工作。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安排125 亿元支持贫困地区1900 万农村居民和285 万农村学校师生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三是电力保障工作。国家能源局安排资金449.9 亿元, 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农网改造升级, 安排87.1 亿元解决84 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四是危房改造工作。住建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安排补助资金230 亿元, 支持266 万贫困地区农户改造危房, 并将832 个片区县重点县危房改造中央补助标准由户均7500 元提高到8500 元。陕西整合省市县三级及行业部门资金, 保障“ 三无户” 住房。湖南全面启动“ 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安居” 危房改造工程, 扶贫部门在行业部门支持基础上, 每户再补助1 万元。五是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农业部、林业局、扶贫办、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供销总社等积极支持产业扶贫。各地继续发展经济林果、草食畜牧业、生猪、马铃薯等贫困地区传统主导产业, 同时, 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 培育新的增长点, 甘肃陇南的电子商务、安徽金寨的光伏产业、云南的精品水果网络直销, 都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六是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发展改革委、旅游局、环保部、住建部、农业部、林业局、扶贫办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确定6130 个行政村作为乡村旅游重点村, 其中有2000 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地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方式, 重庆避暑纳凉游, 福建探险休闲游, 贵州、西藏和新疆等地开展民族风情游, 都取得很好效果。七是教育扶贫工作。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制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 2014—2020 年) 》,已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安排资金310 亿元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保证4000 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吃上营养餐。八是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卫生计生委等单位安排中央专项投资198.5 亿元支持贫困地区4.7 万个卫生计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九是文化建设工作。文化部为片区县配齐流动图书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65 万个20 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补助59 万个行政村放映电影。十是贫困村信息化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解决了1.3 万个贫困村通宽带, 3760 个20 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 为1.8 万片区内行政村实施互联网覆盖。
      (六) 稳步推进片区规划实施。一是片区所在地方承担主体责任。湖南、贵州、甘肃建立了片区扶贫攻坚推进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湖北、云南等地建立主要领导挂钩联系片区机制。四川、陕西等地将片区规划项目落实情况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重庆以专项投入撬动整合各方资源投向片区。贵州狠抓片区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政府, 安徽、河南、湖北三省政协轮流召开片区联席会议, 推动跨省协调。新疆全面实施南疆三地州片区扶贫攻坚规划, 仅支持片区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就达到4 亿多元、扶贫贴息贷款近6 亿元。二是片区联系单位认真履行牵头责任。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 加大调研指导、政策协调力度, 促进片区规划的实施。民政部、教育部、水利部、林业局、农业部、国家民委、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铁路局、铁路总公司、国土资源部、卫生计生委分别召开片区部际联系会议, 总结交流经验, 协调解决片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三是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行业责任。出台面向片区的特殊扶持政策, 加大行业投入。国土资源部在14 个片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在优先保障本县域范围内农民安置和生产发展用地的前提下, 可将部分结余指标在本省域范围内挂钩使用, 受到地方欢迎。国家统计局加强对全国及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监测工作。四是发展改革委、扶贫办落实协调责任。组织各地对片区跨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十项重点工作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梳理, 要求对已经纳入“ 十二五” 规划的项目抓紧优先启动, 未纳入“ 十二五” 规划的项目在编制“ 十三五” 规划时优先纳入。总的看, 片区规划稳步实施, 截至今年上半年, 14 个片区省级实施规划累计完成投资4.75 万亿元。片区交通、水利、能源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重大建设项目已有53% 开工建设, 预计“ 十二五” 开工率可达80% 左右, 完工率可达40% 左右。十项重点工作项目已有60% 开工建设, 预计“ 十二五” 开工率可达70% 左右, 完工率可达50% 左右。同时, 切实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批示, 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支持革命老区具体措施。发展改革委、扶贫办研究提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支持革命老区重要批示精神的工作方案》,有关部门正按方案开展工作。扶贫办启动贫困革命老区规划编制工作。财政部安排彩票公益金14 亿元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扶贫项目。继续加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扶贫工作。积极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支持。2014年用于8 个民族省区的专项扶贫资金占全国总量的42.. 7%。扶贫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新疆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科技部、中组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扶贫办等部门出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选派和培养科技人员服务“ 三区”。积极推进扶贫改革试点工作。浙江丽水、广东清远、辽宁阜新三个扶贫改革试验区, 在扶贫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社会扶贫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七) 实施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各地积极实施精准扶贫, 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持力度。一是整村推进规划继续实施。四川以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建设为主, 结合发展乡村旅游,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海南省委省政府把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列为十大为民办实事之首。二是易地扶贫搬迁稳步推进。全国安排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26.3 亿元, 搬迁199.7 万人(其中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资金55 亿元, 搬迁91.7 万人)。陕西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 安排移民搬迁11.43 万户42.35 万人, 已经完成相关投资112.5 亿元。江西契合城镇化, 互动工业化, 引导农村贫困人口有组织的流向小城镇、工业园区。三是雨露计划取得新进展。继续支持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培训,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6.. 58 亿元, 补助43.8 万学生。广西将“ 两后生” 职业教育补助提高到每年3000 元, 海南提高到3500 元, 青海提高到5000 元。广东、广西开展对口帮扶职业教育协作试点, 利用广东优质教育资源, 异地培养广西贫困地区新成长劳动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实施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技能振兴计划, 组织开展转移就业培训2.8 万人次。
      (八) 社会扶贫创新取得新成效。一是成功组织开展首个“ 扶贫日” 活动。首个“扶贫日” 来临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 产生了广泛深刻社会影响。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 积极响应, 31 个省区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对做好首个“ 扶贫日” 活动作出批示, 提出要求, 各地普遍开展了各具特色的“ 扶贫日” 活动, 起到了引领和动员社会各界凝聚共识、参与扶贫的积极作用。“ 扶贫日” 期间, 参与各类公募活动人数达数千万, 省级层面募集资金近50 亿元, 重庆、贵州、甘肃、河南等省(市) 在5 亿元以上。二是探索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扶贫有效方式。安徽、河南等省探索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 将贫困村贫困户需要帮扶的项目公开, 供社会各界认领认捐。山西深入开展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广西启动了千家民营企业扶助千个贫困村活动。万达集团启动实施对口帮扶贵州丹寨“ 整县脱贫” 行动, 探索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新模式。三是定点扶贫工作进一步强化。国资委组织动员68 家中央企业开展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活动, 拟用三年时间帮助108 个贫困革命老区县中约14954 个贫困村解决水电路等突出问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继续扎实推进对全国63 个贫困县、547个贫困乡镇、2856个贫困村的帮扶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310 个单位今年直接投入重点县的帮扶资金28.8 亿元, 较上年增长38%。省内定点扶贫工作进一步深化, 广东的“双到”, 江苏的“五方挂钩” 帮扶、重庆的“集团帮扶”、甘肃的“双联” 工作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工作品牌。四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进一步深化。闽宁协作、两广合作、沪滇合作等机制进一步深化。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等5 省( 市) 均建立了援助资金年度增长10% 左右的机制。深圳、大连、青岛、宁波、上海、苏州、杭州、广州8 市共投入贵州帮扶资金3.. 5 亿元。福建蓉中村设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 采取“1+11” 培训模式, 将教学与实践指导结合, 创新东西部扶贫协作模式, 目前已启动对甘肃、宁夏等4 省区的培训试点。
      (九) 扶贫宣传迈上新的台阶。中央宣传部制定实施《首个国家扶贫日宣传报道方案》,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和各地宣传部门集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党和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 以及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国际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 唱响主旋律。宣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事业的先进事迹, 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凝聚正能量。宣传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战胜贫困的精神, 展示了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 讲述中国扶贫好故事。扶贫办召开工作会议, 安排部署扶贫宣传工作。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三次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 在《人民日报》《求是》等重要报刊发表署名文章和专访文章9 篇, 在中央媒体上宣传报道941 篇次。推进《中国扶贫》改版、发行等工作。各地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甘肃、吉林、宁夏、四川等制定了扶贫宣传工作方案, 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陕西、新疆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十) 减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实现新突破。将减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纳入国家总体外交和外援战略, 中国政府与非盟共同发布了第一个《中非减贫合作纲要》,提出了第一个“东亚减贫合作倡议”, 国家将出资1 亿元人民币用于东亚欠发达国家, 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 建立东亚减贫合作示范点。推动将减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纳入“ 一带一路” 建设战略规划和中拉合作论坛框架。成功举办了第八届“ 中国— 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第二届“ 东盟+3 村官交流项目”、第五届“ 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 等活动。进一步推进与世行、亚行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 继续做好世行五期项目, 推动实施世行六期项目, 积极引进绫致基金等国际资源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 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直接指挥下, 各地各部门和扶贫系统积极努力, 主动作为, 取得较好成效。在此, 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要看到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特别是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一是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六项机制改革虽然都作出了安排, 但有的还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自我创新能力不足。譬如, 建档立卡不充分发动群众评定, 而是采取平均主义的方式下指标, 以摆平不出事为原则。驻村工作队以包村联系代替驻村, 走读现象很普遍, 有的甚至搞形式。一些干部对特惠金融扶贫的认识, 还停留在抵押担保撬动贷款的层面。二是思想观念解放不够。有的地方和部门习惯了分资金、批项目、搞施工, 现在把审批权、决定权交给了县里, 实施权交给了基层、群众和市场, 有些人思想上不理解, 行动跟不上, 不知道怎么工作了。三是工作落实不够扎实。有些地方建档立卡基础不牢, 出现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 元甚至几百元的户不少, 没有劳动能力“ 单身户” 占比很大。数据失真, 将给实施精准帮扶和政策落实带来无穷后患。四是资金管理使用仍然存在问题。有些地方资金落实慢, 监管不够, 挤占挪用、贪污浪费屡禁不止, 时有发生, 影响很坏。五是工作不平衡。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进度慢于计划要求。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不平衡, 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扶贫没有充分动员起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解决。
      二、关于2015 年扶贫开发工作安排
      2015 年是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创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年, 也是全面完成“ 十二五” 规划、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用很大篇幅讲扶贫。“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关键是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足寒伤心, 民寒伤国。’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6 年时间, 从目前看, 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中产阶层比重稳定增加, 到时候可以完成主要经济指标, 但要全面完成扶贫脱困任务很不容易。扶贫工作事关全局, 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做不好, 不但贫困群众不满意, 人们也会怀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性。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 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经济, 不要在贫困地区大搞不符合当地实际的项目。要提供基本保障, 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 编织兜住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安全网。不少贫困地区‘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不得不实行搬迁, 但要做好工作。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 实现精准扶贫, 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要整合资源, 把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 持续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要确保惠民政策在执行中不缩水不走样, 不能让老百姓吃‘空心汤圆’、‘ 夹生饭’。现在国家每年的民生资金投入已经相当庞大, 但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 群众没有完全从中受益, 在扶贫、低保及其他专项补贴等资金管理使用方面, 仍存在中途截留、‘ 跑冒滴漏’ 等问题, 腐败案件多发。个别省份去年10 月就拿到中央提前下达的2014 年专项扶贫资金, 但今年9 月, 资金仍趴在省财政上, 导致县里的扶贫工作因为缺乏资金无法推进。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看住、用好民生资金, 让百姓生计款和救命钱用得其所、花出效益, 确保各项惠民政策逐一落实”。
      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 汪洋副总理充分肯定了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 认为减贫任务全面完成, 机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重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动员实现重大突破。这是对各地各部门和扶贫系统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我们要头脑清醒, 看到问题和不足, 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关于明年的扶贫开发工作, 汪洋副总理指出任务相当繁重, 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扶贫工作的要求, 要锲而不舍地抓好扶贫机制改革和重点工作落实, 突出强调了明年要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 一是抓好深化精准扶贫, 二是抓好片区扶贫攻坚, 三是抓好发展特色经济, 四是抓好扶贫教育培训, 五是抓好动员社会力量, 六是抓好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落实, 七是抓好扶贫战略谋划, 八是加快推进扶贫立法, 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 提出2015 年工作安排。
      (一) 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15年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全面落实《纲要》和25 号文件精神, 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 切实履行职责, 创新思路方法, 加大扶持力度, 注重精准发力, 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贫困地区自身奋斗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工作格局, 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015 年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继续深入开展25 号文件确定的六项机制改革和十项重点工作, 实施精准扶贫, 推进区域发展, 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着力在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帮扶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方面取得新成效, 在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方面迈出新步伐, 在创新社会扶贫方面开创新局面。
      (二) 打好精准扶贫基础。建档立卡和驻村工作队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两项基础性工作。2015年, 重点要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倒查、抽查, 挤出水分, 夯实基础。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都要瞄准贫困村贫困户, 落实帮扶政策, 实施精准扶贫。研究制定健全干部驻贫困村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 明确职责任务, 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不仅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而且要建好用好服务好, 切实发挥精准扶贫生力军、催化剂作用。
      (三) 深化机制创新推进重点工作。六项机制改革已全面部署, 明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 深入实施。要认真落实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意见, 细化配套措施,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 认真组织实施; 落实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文件, 加强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严肃处理; 继续探索贫困县退出机制, 总结各地的经验, 及时提出意见。要认真落实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意见, 强化省级监管责任, 指导县级建立项目数据库, 涉及到村到户资金项目要进行公告公示, 发挥“12317 扶贫监督举报电话” 的作用, 坚决纠正及时查处资金项目违规问题。要强化金融扶贫政策, 对贫困群众实施特惠金融措施, 研究出台针对扶贫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推动扶贫贷款有更大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 丰富社会扶贫手段, 研究改进定点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 重点倡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参与扶贫。继续组织实施好扶贫日活动, 引导激励社会各界踊跃投身扶贫事业。启动江苏宿迁、山东淄博、福建三明3 个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 进一步发挥东部扶贫开发示范引领作用。
      25 号文件提出的十项重点工作都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地要加强与工作牵头部门沟通协调, 认真抓好落实, 每项工作要有分年度目标, 有的还要有具体的指标。要通过重点工作的实施, 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创造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奔小康的环境条件。
      (四) 实施精准扶贫十项工程。
      一是干部驻村帮扶工程。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驻村工作队要协助村两委编制贫困村发展规划, 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 制定帮扶措施, 落实帮扶政策。各地要加强对驻村工作的指导, 制定支持、保障和激励政策, 开展培训, 及时总结交流经验。
      二是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一年以上劳动预备制培训, 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 给予贫困家庭扶贫助学补助和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2015 年, 计划至少对120 万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培训和补助。
      三是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 提供5 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设立风险基金的扶贫小额信贷, 年度贷款规模力争超过2000 亿元。
      四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科学编制“十三五” 易地扶贫搬迁规划。2015年, 对100 万居住在不具备生存和发展条件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按照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结合解决“ 三个一亿人” 的问题,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五是电商扶贫工程。在贫困地区贫困村开展电子商务扶贫试点, 协调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发挥市场化电子商务渠道的作用, 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购买销售并重、成规模、可持续、见实效的电子商务扶贫格局。
      六是旅游扶贫工程。在全国选取2000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工程, 2015 年先在600 个贫困村开展试点, 采取整村推进、加大投入、强化培训、对口帮扶、营销宣传等措施, 帮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产业开发, 增加收入、提升能力, 推动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七是光伏扶贫工程。在6 个省30 个贫困县开展贫困村光伏扶贫试点。采取以村为单位整体推进, 做到受益对象精准到户, 长期稳定受益。建立国家统筹、地方配套、银行支持、用户出资多种资金筹措机制。国家安排必要的扶贫资金给予支持, 地方配套必要的资金给予保障。
      八是构树扶贫工程。支持大别山、六盘山、秦巴山、滇桂黔石漠化等片区选择部分县开展杂交构树科技扶贫试点。引导企业进行一体化开发, 推进杂交构树产业化经营,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引导相关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高贫困户参与构树产业开发和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 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 为大范围推广探索积累经验。
      九是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工程。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推广福建蓉中村“1+11” 创业培训模式, 通过一个月集中培训, 完成创业项目设计, 再通过创业导师“一对一” 为期11 个月的创业指导, 形成创业致富能力, 为贫困地区培养创业人才, 带动贫困村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增收致富。
      十是龙头企业带动工程。研究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对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扶贫龙头企业,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并给予信贷支持、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
      (五) 继续实施片区扶贫攻坚。推动实施片区规划, 为精准扶贫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一是落实四个责任, 推进跨行政区的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建设项目的落地。二是实施整村推进工程, 努力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突出解决区域发展“最后一公里” 问题。三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认真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产业布局, 确定不同片区的支柱产业、区域首位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强化完善政策措施, 抓好片区已有支持政策的落实, 适时研究制定新的支持政策。
      (六) 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扶贫开发力度。编制贫困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规划, 继续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实施贫困革命老区扶贫项目, 开展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专项行动。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 开展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地区扶贫调研。
      (七) 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 强化基层和群众参与。加强立项前期工作, 将项目细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每个县都要建立扶贫项目库, 加强项目实施情况和效益监测。做好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
      (八) 谋划“十三五” 扶贫工作。总结“三西” 农业建设、毕节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延安扶贫综合开发、宁德开放促开发扶贫综合改革、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等扶贫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做法, 推广贵州海雀村、福建赤溪村等先进典型,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开展《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开展片区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谋划“ 十三五” 的扶贫开发工作, 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研究编制“十三五” 扶贫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九) 深化减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紧密围绕国家扶贫开发和总体外交两个大局, 重点推动和落实好“ 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中非减贫合作纲要》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的相关工作。继续举办好2015 年“ 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东盟+3 村官交流项目”、“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 筹备好2015 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进一步加强中国扶贫经验的国际宣传。不断加强与世行、亚行、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工作。
      (十) 加强工作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 科学有效决策。2015年开展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专项调研。二是进一步加强督查指导, 促进工作落实。三是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 突出宣传正面典型, 凝聚社会正能量。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把扶贫帮困作为联系群众的重要内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改进工作方式, 深入贫困村贫困户, 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扎实开展干部培训, 继续举办贫困县党政主要领导专题研究班。
      三、关于做好新常态下扶贫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资源环境约束、市场竞争特点、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会议概括了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 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 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充分展示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扶贫系统的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 深化理解, 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 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 又要高度重视扶贫面临的挑战。
      (一) 新常态下对扶贫开发要有新认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扶贫工作提出要求, 讲了两个很重要的观点, 一是扶贫成效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的大局。“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足寒伤心, 民寒伤国’。扶贫工作事关全局, 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做不好, 不但贫困群众不满意, 人们也会怀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性”。扶贫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到目标实现的真实性, 关系到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二是完成扶贫任务是全面小康的难点。“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6 年时间, 从目前看, 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中产阶层比重稳步增加, 到时候可以完成主要经济指标, 但要全面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很不容易。”总书记的担忧说明中央对贫困状况判断准确, 对扶贫工作难度了解深刻。我们要深入理解总书记讲话精神, 将扶贫开发作为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维护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真实性的重大问题, 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现阶段, 必须解决好四个具体问题。一是建档立卡已经将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出来, 要对这些特定人口、具体对象特别关心关爱, 做政策加法, 实施精准扶贫, 有效脱贫。二是驻村工作队已基本派驻到位,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帮助群众脱贫, 努力锻炼干部。三是项目资金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后, 要认真实施好项目, 管好用好资金, 切实把政策措施的实惠真正落到贫困人口身上。四是社会扶贫全面部署后, 要采取措施落实到位, 努力形成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 新常态下对扶贫开发要有新理念。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基本理念和经验, 毫不动摇地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坚持纲要提出的“ 两不愁、三保障” 等奋斗目标。同时, 要根据新常态提出的挑战, 勇于改革, 大胆创新, 培育新理念: 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到户相结合, 把精准扶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 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 把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坚持各方支持与贫困地区自身奋斗相结合, 把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三) 新常态下搞好扶贫开发要有新举措。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中央决定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必将进一步加大。我们要努力争取将片区规划中尚未实施的项目安排到“ 十三五” 规划中, 研究“ 多规融合” 改革, 将扶贫规划与其他规划有机结合。二是发展新兴产业。中央要求“ 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 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扶贫工作要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调整带来的机遇。虽然传统产业相对饱和, 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也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中, 电子商务、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等有可能形成贫困地区的后发优势, 各地还要研究类似的发展机遇。虽然东部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 但是要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新增就业明显上升的趋势, 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三是重视生态环境。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 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工作要求将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央下决心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 规定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取消GDP 考核, 其他贫困县也要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力度, 提高生态效益、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等指标的权重, 释放出强烈信号。我们要积极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出台碳汇交易等政策。四是努力增加投入。中央强调, 新常态下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 实现精准脱贫, 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首先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财政增收速度放缓, 但是用于民生和扶贫的投入不能放缓。其次要增加信贷投入, 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活力。还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投入扶贫开发, 利用扶贫日激发出来的热情, 转化成支持扶贫的行动。
      (四) 新常态下搞好扶贫开发要有新作风。扶贫队伍的事业心、凝聚力、战斗力是新常态下扶贫事业成败的关键。扶贫系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 要求, 坚持不懈地抓好扶贫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作风, 打造一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甘于奉献、作风务实的干部队伍。首先要讲感情。扶贫干部要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与贫困群众建立感情, 心里时刻装着贫困群众, 一切为了贫困群众, 培养职业荣誉感, 在为贫困群众谋福祉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次要讲精神。扶贫干部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向上的工作干劲, 有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 不畏困难, 勤勤恳恳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第三要讲作风。扶贫干部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眼睛朝下看、脚步朝下走, 察实情、讲实话、做实事, 不走形式, 不图虚名, 脚踏实地干实事。第四要讲纪律。扶贫干部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做到自警、自省、自觉, 经得住诱惑, 耐得住寂寞, 稳得住心神, 守得住底线, 清清白白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
      新常态和扶贫工作的关系, 是今年和未来一个时期扶贫工作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今天只是点几个题, 希望全系统的同志继续深入研究。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