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我国扶贫脱贫研究成果综述

      伴随中国扶贫开发进入到“ 十二五” 收官阶段和“ 十三五” 规划准备筹划关键时期, 2014 年注定是我国扶贫减贫的重要一年, 中央对扶贫开发更加重视, 扶贫脱贫战略定位程度进一步提升, 2014 年的扶贫脱贫研究也进入到了更务实、更深入、更全面的新阶段。总起来看, 扶贫脱贫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 扶贫脱贫研究与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 方向一致, 扶贫脱贫研究服务和指导实践, 实践丰富扶贫脱贫理论。第二, 我国扶贫脱贫研究成果可划分为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脱贫六大机制( 即精准扶贫、扶贫考核、社会扶贫、金融扶贫、驻村帮扶、财政扶贫)、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扶贫脱贫和提升扶贫脱贫治理能力研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脱贫研究和扶贫脱贫的理论创新研究等。第三, 我国扶贫脱贫研究成果无论是专著还是学术论文也呈现出成果累累。据统计, 2014 年扶贫脱贫研究专著有34 部以上, 扶贫脱贫学术性论文3000 余篇。第四, 扶贫脱贫研究潜在科研力量不断增强。2014年, 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扶贫脱贫研究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共100 余篇, 一方面展示了高校扶贫脱贫研究成果增加, 另一方面也说明扶贫脱贫研究潜在力量雄厚。
      一、扶贫脱贫的战略意义在理论实践中定位提升
      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解决好贫困这一难题, 缩小贫富差距, 才能够保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才能够让人民生活幸福, 才能保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 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 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 履行领导职责, 创新思路方法, 加大扶持力度, 善于因地制宜, 注重精准发力,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 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 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李克强说“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 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 实行精准扶贫, 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2014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 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 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二、中国扶贫脱贫模式研究
      对中国扶贫脱贫经验模式研究既是中国扶贫脱贫发展理论和实践需要, 同时也是国际减贫合作与交流的需要, 尤其是中国减贫巨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所推崇, 因此, 2014 年理论工作者对此研究同样有很多亮点和新意。
    其一, 中国特色的PPP (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模式。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中国扶贫减贫的成功之道在于减贫作为国家重要发展目标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 经济持续高增长成为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的决定性因素; 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 创新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机制。其中自力更生、地方为主、国家支持、社会捐赠、对口支援、市场驱动、国际援助, 七个机制组成了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相互补充、激励相容、广泛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PPP (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模式。这一总结性观点很有亮点和启发。其二, 提出中国反贫困“两线一力” 模式说。中国社会科学院闫坤、于树一认为中国新时期反贫困模式可以总结为“ 两线一力”, “两线” 即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网两条线索,“一力” 即政府主导力。另外其他观点包括金融扶贫探索、民间组织扶贫参与、产业化扶贫及中国将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扶贫开发三者相结合的推进发展等。
      三、完善和创新扶贫机制相关研究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和创新贫困县考核机制,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 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完善金融服务机制, 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等, 理论工作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
      (一) 社会参与扶贫机制研究。社会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所著的《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 2014): 社会扶贫专题》,从宏观角度, 按照全局性、动态性、权威性的要求, 集中于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 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并以香港社会扶贫、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扶贫和社会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等进行相关专题的研究, 本书从宏观角度对社会扶贫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主要从社会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社会扶贫模式探索与创新发展为主要研究点出发, 结合香港社会扶贫、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扶贫和社会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等进行相关专题的研究, 对社会扶贫有一个全面、多维的研究分析, 同时也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对于社会扶贫的实施和经验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专著所提出的新时期促进社会化扶贫的对策和建议有较强的指导价值。与此同时, 王春光、孙兆霞、曾芸等著《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集中以贵州省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 通过深度实地调查, 总结当地扶贫开发经验和教训, 从扶贫开发模式角度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当然, 在社会扶贫方面还有很多成果, 在此不再赘述。
      (二) 精准扶贫研究。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机制创新的核心, 不仅在实践中全面推进, 理论研究也取得了较多成果。例如马尚云认为要实施精准扶贫, 首先要弄清楚扶持谁、怎么扶、扶多远的问题, 建议落实科学识别机制, 解决“ 帮扶谁” 的问题, 健全驻村帮扶机制, 解决“ 谁帮扶” 的问题, 建立资源整合机制, 解决“用什么帮扶” 的问题, 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解决“帮扶效果怎样” 的问题。在整村推进方面, 邓希以湖北恩施来凤县为例, 提出集规划、实施、管理、监督、受益于一体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思路, 以整县推进为载体, 整村推进为重点, 让适宜当地的大型项目带动, 实行村与村之间的区域整体推进。关于精准扶贫研究成果很多, 尤其是精准识别扶贫的对象、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扶贫脱贫管理、扶贫脱贫考核精准, 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方面研究提出了很多成果。实践中的案例和经验很多, 还需要理论上进一步总结归纳凝练分析和研究。
      (三) 考核机制研究。在考核机制方面,《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 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 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 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张琦提出,“精准识别是基础, 精准扶贫是过程, 而精准考核则督导扶贫过程促成效, 三者唇齿相依。新的考核机制增加了扶贫成效的权重, 同时, 加大了对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也同样表示“ 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无疑将引导贫困地区党政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贫困问题上, 而不是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扶贫政策的资深专家吴国宝表示“ 与其他地区相比, 我国重点县和片区县大多地处偏僻山区、少数民族集聚区和生态脆弱地区, 虽经多年的扶贫开发, 但总体上仍全方位落后, 贫困县考核如果简单套用一般地区的考核指标和权重, 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从而提出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的相关建议: 以省为单位确定贫困县考核的指标和权重, 实行年度考核和政府任期考核相结合, 完善贫困县考核数据收集制度, 建立公开公正的贫困县考核制度, 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和问责。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党组书记、主任叶韬通过对贵州省绿色减贫研究, 将绿色减贫纳入到贵州省贫困县考核机制的建议。
      (四) 金融扶贫研究。兰州商学院博士邵传林通过对宁夏个案的经验表明, 只有构建面向穷人和低收入群体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才能有效发挥金融反贫困作用, 同时还要将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在引导、协调、监管与激励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吕勇斌利用2003—2010 年我国30 个省份面板数据, 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 农村金融规模有利于减缓贫困, 但农村金融效率对缓解贫困有负向影响。这表明农村金融反贫困不仅要坚持市场规律, 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的支持。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熊芳著《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研究: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数据和经验》从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角度, 利用所获得数据和案例, 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 并对制约因素进行精细解构。在此基础上, 结合影响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的一般性因素和国外经验, 提出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的政策建议。邵传林认为农村金融反贫困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为贫困地区的农户及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弱势群体自力更生的能力, 并有助于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最终促进贫困人口的减少。吴本健博士等的研究认为, 在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模式由利率管制转向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拥有更大的决策自主权、采取贷款偿还后向借款农户直接贴息的方式之后, 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增加, 金融机构寻租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贷款质量有所提升, 但是贫困农户和农业产业受到排斥、贫困瞄准目标偏离等问题依然存在, 建议在深化贴息贷款市场化和分权化改革的同时, 应切实提高贫困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五) 产业扶贫研究。产业扶贫模式是开发扶贫的重要模式。对此研究成果很多。但将产业扶贫研究与参与治理相结合则使产业扶贫更为深入。例如,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胡振光、向德平认为, 作为参与式治理的重要探索, 当前产业扶贫在践行参与式理念的过程中, 出现了目标偏离和实践变形。多元主体的互动参与异化为政府主导下的被动参与, 包括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在内的多元主体难以与地方政府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 主体间地位不平等及互动不足是当前遇到的主要瓶颈。产业扶贫需要提高主体参与能力、激发主体参与动力、突破主体参与障碍, 构建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六) 财政扶贫研究。对此研究成果很多, 而从理论上对财政与贫困之间关系研究则更能反映财政机制的成效。例如上海财经大学樊丽明、山东大学解垩利用两轮微观调查面板数据, 实证检验中国公共转移支付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尽管贫困发生率呈现下降态势, 但城乡家庭遭受贫困脆弱性的比例不容忽视; 随着贫困线标准的提高, 贫困发生率与脆弱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 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就业状态、工作性质及地区变量同时同方向地影响到贫困及脆弱性; 无论贫困线划在何处, 公共转移支付对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的脆弱性没有任何影响。还有很多专家对财政扶贫资金机制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四、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扶贫脱贫研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 “十三五” 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 努力补齐短板, 科学谋划好“十三五” 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 年如期脱贫。胡勇等著的《迈向全面小康———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研究》聚焦加快全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这一重大问题, 深入探讨贫困含义及致贫成因, 重新界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本内涵, 提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3 个层次, 并针对不同层次的贫困问题采取不同的政策。本书提出按照主题功能区的发展理念, 对适合开发式扶贫的地区, 整合投入, 短期内显著改变贫穷面貌; 对不适合开发式扶贫的贫困地区, 发挥人口流动对于脱贫的潜在作用, 实现异地脱贫致富。吕学芳、肖映胜等著的《从贫困迈向小康: 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研究》以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为时代背景, 着眼于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实际, 运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调研与分析相衔接、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在概述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上, 从武陵山片区农村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建设、教育发展、科技发展、人口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八大层面展开对全面小康实现的具体分析, 并注重对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全面小康建设的基本原则、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等的把握, 提出了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特殊思路、基本对策。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任左常升主编的《国际减贫理论与前沿问题(2014) 》通过减贫理论、前沿问题、减贫实践和国别案例4 个专题, 宏观概述了当前国际减贫领域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宏观角度对国内外减贫形式进行了全面性的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脱贫有多重实现方式和模式, 不同贫困现状、特点和成因需要采取不同扶贫策略, 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下需要进行多样化扶贫模式创新。
      五、集中连片和区域扶贫研究
      目前, 中国农村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14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现状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整体的扶贫进度和扶贫模式; 同时, 由于中国因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存在的差异, 贫困现状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点, 地区性的扶贫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体现出各个地区的扶贫现状和特性, 从而进行差异性、多样化的扶贫策略, 提高扶贫效率。因此, 许多学者针对连片特困地区和不同区域进行扶贫开发研究。
      (一)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陆汉文、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曹洪民认为, 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将“ 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 作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基本思路, 抓住了历史机遇期的主要矛盾, 是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创新。丁建军基于“发展” 与“ 贫困” 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3 个维度24 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 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1 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陈兆清、周艳林、宗克炳、孙贤斌、丁伟、陆汉文等人分别从生态文明建设、扶贫开发政策与路径、产业选择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问题; 赵蓓、张秋芳、苏洁、汪燕、青觉等人分别从生态文明、旅游开发、环境立法、政策建议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问题; 还有罗霄山片区、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石漠化地区、六盘山地区、藏区等地, 研究者从不同的地域特征出发, 根据当地特色总结问题和经验, 提出政策和建议。李俊杰等编著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研究: 以乌蒙山区为例》首先梳理了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研究, 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背景, 结合乌蒙山区地方特色,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乌蒙山片区扶贫的机遇与困难; 其次以交通、产业、城镇为主体, 分别论述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途径; 最后基于博弈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 构建了乌蒙山片区政府协同发展机制, 提出了特殊政策建议, 以期指导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 并为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发展提供模式参考。孙兆霞、毛刚强、陈志永等著的《第四只眼( 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中期社区参与工作评估以及重点社区基线调查)》以武陵山片区(贵州) 为研究对象, 进行深度的实地调查, 总结当地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教训, 从理论上深入分析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内在关系。并基于对当前我国扶贫开发所处的新阶段、武陵山片区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扶贫开发先行先试对创新的要求, 提出“一个新基金、四个新机制” 的政策建议。
      (二) 区域扶贫脱贫研究。关于扶贫地域性研究中更为细化的则是省市级别的研究, 部分学者选取特殊典型的省市作为扶贫开发的案例研究。侯石安基于GQ 模型测算了贵州省2001—2012 年农村FGT 贫困指数, 结果表明, 12 年间贵州省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均有明显下降。但是, 如果与城镇居民收入最低的10% 群体相比较, 则显示贵州省农村的贫困程度仍然更深。朱晨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 考察了农村救助的反贫困功能, 当地的社会救助政策起到缓解当地贫困农村居民的贫困压力, 且当地农村居民对实施的政策也持肯定的态度, 反贫困效果见效快, 但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教育的救助就仅仅限于义务教育与大学生的助学贷款, 对当地部分贫困农村居民的教育救助比较少。何方方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根源的解析, 深入研究现有减贫模式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提出构建“整村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 的可持续减贫新模式, 以整合政府在贫困地区投入的资源, 通过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并持续提高农民的素质与能力, 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减贫的战略目标。刘文华通过对甘肃省定西市的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 指出脱贫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和市场运行有机结合的反贫困机制。金璟、李永前、李雄平、张毅等著的《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 根据当地的地理布局、经济现状和贫困特点进行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本书立足于云南省贫困地区特别是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现有扶贫开发模式的归纳与经验的总结基础上, 探索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和特征; 刘林《新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机制研究》著作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贫困成因和反贫困理论, 深入研究了机制概念的起源、演进和应用, 从而提出了机制研究的FRP 研究框架, 并以此为基础认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机制应该包括启动系、导向系、动力系等4 个系统, 进而围绕这4 个子系统及其机制内部关联性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刘汉成、程水源所著《湖北省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战略研究》以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全面回顾了近年来湖北省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进展情况, 总结了取得的成绩, 揭示了存在的问题, 并作了原因分析, 在吸收借鉴国内外扶贫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湖北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思路、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机制及战略措施。王朝新、宋明主编的《贵州农村扶贫开发蓝皮书: 2013 年贵州农村扶贫开发报告》重点对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对实施重大扶贫开发项目进行跟踪调研和评估, 总结探索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新模式、新机制和新策略, 以利于贵州省更有效地抢抓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 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 大力推进集团扶贫, 积极构建“大扶贫” 格局, 推进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李瑞华著的《贫困与反贫困的经济学研究———以内蒙古为例》从经济学视角科学地界定了贫困和反贫困的内涵, 构建了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分析框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构建了贫困与反贫困评估指标体系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并对内蒙古自治区以往的反贫困效果和当下的贫困程度进行了评估, 揭示出内蒙古自治区贫困的显著差异性与深化反贫困的艰巨性, 提出一系列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的、科学可行的反贫困对策建议。
      六、扶贫脱贫的创新探索研究
      伴随经济新常态, 扶贫脱贫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扶贫脱贫创新也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点, 2014 年的扶贫脱贫创新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成果。
      绿色减贫新理念。张琦著的《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2014) 》以绿色减贫为主题, 首次将绿色发展和减贫融为一体, 提出绿色减贫新理念, 并在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经济合作组织的绿色增长指标以及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等成果基础上, 根据中国多维贫困特点, 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 即4 个一级指标27 个二级指标组), 并对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测度, 进而进行了排名、比较和分析。认为绿色与减贫并非绝对矛盾, 绿色减贫不仅必要, 且有可操作性; 提出了新时期绿色减贫对策是: 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和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等途径,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区域联动协调, 将绿色减贫纳入贫困县考核机制等。王国庆、杨玉锋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基本条件, 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创新性地构建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绿色发展路径, 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绿色路径。其表示, 生态脆弱地区的扶贫开发, 发展经济固然重要, 但绝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而应该建立在充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探索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绿色路径。张灵俐按照中国农牧区扶贫制度的变迁历程, 指出生态移民是我国农牧区第四阶段反贫困制度变迁下的一种制度安排, 是反贫困制度的创新, 即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通过易地搬迁, 达到改善生态条件、增强产业技能、提高自我发展水平, 彻底摆脱贫困的一种生态型扶贫制度。
      低碳与生态扶贫。季曦、王小林提出“低碳扶贫” 的概念, 并在现有碳金融体系基础上探讨有利于实现“ 低碳扶贫” 的碳金融框架, 旨在推进发展中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贫两大战略结合起来,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实现减贫, 同时在减贫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特别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构建促进我国实现“ 低碳扶贫” 的碳金融政策和产业框架, 从而开创我国“ 低碳扶贫” 新局面。黄安胜提出了环境友好型科技扶贫方式, 环境友好型科技扶贫是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 以科技为引领, 通过选择有利于减少贫困地区环境污染和促进资源节约的技术、产业和项目, 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积极治理污染、保护资源, 最大限度地减少扶贫对贫困地区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侯东民编著的《西部生态移民跟踪调查述评: 我国贫困带扶贫宜做战略性调整》吸取21 世纪初生态移民工作的经验教训, 近年西部生态移民方式有所调整。《西部生态移民跟踪调查述评: 我国贫困带扶贫宜做战略性调整》根据西北5 省生态移民跟踪调查, 对西部生态移民现状、变革趋势, 以及移民方式转换原因进行了分析、评价; 针对存在的问题, 从实现“外向转移西部贫困带人口压力” 的国家战略角度, 以及从进一步做好西部生态移民工作角度, 提出政策性建议。
      旅游扶贫。黄细嘉、陈志军等著作《旅游扶贫: 江西的构想与实现途径》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针对江西省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对江西省旅游扶贫对象选择、战略构想、实现途径、绩效评价、监管措施等进行针对性研究, 提出创建以红色旅游为主体的赣南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构想。奥小平、郭潇潇所著的《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扶贫技术及管理模式》中以“ 构建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示范模式” 为目标, 选定代表雁门关地区不同自然条件的右玉县与娄烦县2 个县, 开始了4 年的示范项目实施。并在项目结束后, 在山西省类似地区进行了长达5 年的大范围推广示范。齐子鹏从亲贫困增长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发现我国部分乡村旅游地区存在亲富式增长倾向, 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正是近几年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上访、冲突、拦阻游客现象频发的根源所在。彭建著作《贵州石漠化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旅游减贫研究》以贵州省石漠化片区为研究对象, 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 借助问卷调查、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以及数理统计工具, 全面分析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旅游业在区域减贫中的效应, 为我国石漠化地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内容包括: 贵州省石漠化片区资源与环境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评价、贫困问题及其原因、旅游业发展及其减贫效应以及贵州省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反贫困策略。
      七、其他研究
      教育扶贫。在教育扶贫方面, 王晓东等认为教育落后是山区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 建议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力度; 拓宽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利用高等学校的人才优势; 发挥各社会团体的作用。此外对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的研究也提出教育对于扶贫的重要性。王三秀编写的《教育反贫困: 中国教育福利转型研究》重点反思和论述我国目前城乡教育福利在反贫困中存在的不足和缺失, 提出和论述了在新反贫困形势下我国教育福利需要现实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深入论述了这一转型的理论依据, 分析研究了中外教育福利转型的实践经验, 着力探讨了教育福利转型的具体设想, 主要包括转型的基本功能目标、具体内容及相关的制度设计等, 从而形成了教育福利转型的相对完整的思路和理论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研究。陈全功、程蹊著作的《少数民族山区长期贫困与发展型减贫政策研究》对全国少数民族山区的贫困状况及动态变化, 以及各类减贫政策资源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归纳。赵曦著作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与社会稳定对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三省区为主体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分析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严峻态势与制约因素, 探索建立完善的社会稳定机制, 成果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边疆稳固、维护民族团结及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单德朋著作《民族地区贫困的测度与减贫因素的实证研究》从民族地区贫困测度的理论研究, 及民族地区城市贫困测度、如何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民族地区贫困减缓及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度与民族地区贫困减缓等方面对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细致的分析, 并为民族地区如何脱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城市贫困研究。城市贫困是我国扶贫开发不可忽视的问题。袁媛著作《中国城市贫困的空间分异研究》以城市贫困为主题, 系统研究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贫困空间分异特征、形成机制和反贫困地域政策。以广州市为例, 通过问卷和调研相结合, 得出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本书以贫困人口类型划分, 提出户籍和流动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存在分异: 户籍贫困人口聚居区内部存在特征分异。从贫困程度看, 以绝对贫困线度量的绝对贫困状况和以教育、住房等指标综合度量的相对贫困状况, 存在空间分离与重合的不同模式。
      扶贫脱贫与防灾减灾研究。灾害与贫困密切相关, 研究防灾减灾对于扶贫脱贫必不可少。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认为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巩固减贫成果和确保摆脱贫困人群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 扶贫开发效果的持续提高, 需要把灾害管理与长期扶贫战略有机整合。黄承伟以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的实践及其理论总结为基础, 阐述了灾害管理与长期扶贫战略整合的必然性, 提出了灾害管理与长期扶贫战略整合的对策和路径, 对于贫困山区和灾害多发区扶贫脱贫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覃志敏、陆汉文认为, 研究发现, 灾后恢复重建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提升了他们的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水平; 而住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加重了农户债务负担, 使其金融资本恶化, 脆弱性增加; 迫于还债等压力, 农户生计策略倾向于打工等投入少、回报周期短的生计方式, 但贫困程度深的农户因缺乏知识、技能、市场信息等, 工资性收入比例低, 生计方式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增收困难。附: 2014 年扶贫脱贫研究专著成果统计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张 琦 冯丹萌 史志乐) 
    附:    2014年扶贫脱贫研究专著成果统计表
    序号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灾后扶贫与社区治理

    王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研

    李俊杰等

     

    科学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3

    湖北省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战略研究

    刘汉成, 程水源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4

    甘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2014版)/甘肃蓝皮书 

    刘进军, 柳民, 曲玮, 王福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5

    新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机制研究 

    刘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年2月1日
    6

    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研究: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数据和经验

    熊芳 科学出版社 2014年2月1日
    7

    贫困与反贫困的经济学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李瑞华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3月1日
    8

    贵州石漠化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旅游减贫研究 

    彭建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4年3月1日
    9

    中国城市贫困的空间分异研究

    袁媛 科学出版社 2014年3月1日
    10

    少数民族山区长期贫困与发展型减贫政策研究

    陈全功,程蹊 科学出版社 2014年4月1日
    11

    西部生态移民跟踪调查述评:我国贫困带扶贫宜做战略性调整

    侯东民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4年5月1日
    12

    以工代赈与缓解贫困

    朱玲, 蒋中一, 陈昕 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2014年5月1日
    13

    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研究

    金璟, 李永前, 李雄平, 张毅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年6月1日
    14

    贫困发展与文化(一个农村扶贫规划项目的人类学考察)/民族学人类学田野报告系列

    张有春, 张海洋 民族出版社 2014年6月1日
    15

    民族地区贫困的测度与减贫因素的实证研究

    单德朋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年6月1日
    16

    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 

    王春光, 孙兆霞, 曾芸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7月1日
    17

    第四只眼

    孙兆霞, 毛刚强, 陈志永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7月
    18

    迈向全面小康-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研究

    胡勇等 比较合众协力印刷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19

    贵州农村扶贫开发蓝皮书:2013年贵州农村扶贫开发报告

    王朝新, 宋明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年8月1日
    20

    对口援疆与新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韩林芝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4年8月1日
    21

    国际减贫理论与前沿问题

    左常升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年9月1日
    22

    从贫困迈向小康: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研究

    吕学芳, 肖映胜等

    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1日
    23

    问道乡野:农村发展、制度创新与反贫困

    王曙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1日
    24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扶贫技术及管理模式

    奥小平, 郭潇潇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4年10月1日
    25

    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4):社会扶贫专题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1日
    26

    农村科技扶贫实用技术

    刘仁庆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14年11月1日
    27

    财政扶贫绩效与脱贫致富战略

    许正中, 苑广睿等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4年12月1日
    28

    旅游扶贫:江西的构想与实现途径

    黄细嘉, 陈志军等

    人民出版社

    2014年12月1日
    29

    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刘汉成, 夏亚华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年11月1日
    30

    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2014)/经济学学术前沿书系

    张琦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14年11月1日
    31

    教育反贫困:中国教育福利转型研究 

    王三秀

    人民出版社

    2014年12月1日
    32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与社会稳定对策研究

    赵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1日
    33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反贫困研究

    王飞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1日
    34

    福利转型:城市贫困的治理实践与范式创新

    许光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1日
    注:按照出版时间排序。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