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
    在云南考察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1月19日)
    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
    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1版)
    ·3·
    习近平总书记
    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2月13日)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老区发展步伐,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2月17日1版)
    ·4·
    习近平总书记
    在浙江召开 “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
    同志座谈会 ”上的讲话(摘要)
    (2015年5月27日)
    “十三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5月29日1版)
    ·5·
    习近平总书记
    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6月16日至17日)
    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依靠产业带动和必要的政策激励,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要通过推进就业创业,发展社会事业,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6月19日1版)
    ·6·
    习近平总书记
    在贵州主持召开 “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
    与 ‘十三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座谈会 ”上的讲话(摘要)
    (2015年6月18日)
    “十三五 ”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 “十三五 ”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十三五 ”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阶段。要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新态势,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深刻把握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既不能脱离实际、提过高的目标和要求,也不能囿于一时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习近平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 ”的具体要求。
    第一,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
    ·7·
    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中央要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要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地)县要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
    第二,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 “四个一批 ”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第三,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 “三位一体 ”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第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有效发挥作用。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6月20日1版)
    ·8·
    习近平总书记
    在吉林调研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
    看到这里安定祥和,心里很踏实。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要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构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 “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要特别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7月19日1版)
    ·9·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 ”上的主旨演讲(节选)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
    (2015年10月16日)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消除贫困始终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2000年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通过了以减贫为首要目标的千年发展目标。那时以来,各国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采取行动,进行不懈努力。到今年,全球在消除贫困、普及教育、防治疟疾和肺结核等传染病、提供清洁饮用水、改善贫民窟居住条件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基本完成,全球减贫事业取得重大积极进展。
    在上个月召开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各国通过了以减贫为首要目标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国际社会携手消除贫困的决心和信心。
    由于种种原因,贫富悬殊和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我们既为11亿人脱贫而深受鼓舞,也为8亿多人仍然在挨饿而深为担忧。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今天,我们相聚在北京,就是要向世界表明,我们将加强减贫发展领域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共享经验,积极呼应和推动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落实。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为大规模减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我们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
    ·10·
    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我们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先后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3—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11·
    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实施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重大发展举措。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 “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我们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他们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其中700多名中国好儿女为他国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未来15年,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此,我愿提出如下倡议。
    第一,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在未来15年内彻底消除极端贫困,将每天收入不足1..25美元的人数降至零,是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发达国家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发展中国家要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系列峰会上,我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举
    ·12·
    措,包括中国将设立 “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未来5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六个一百 ”的项目支持,包括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100个促贸援助项目、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00所医院和诊所、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2万个来华培训和15万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等。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中国人民历来重友谊、负责任、讲信义,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在此,我愿重申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坚定承诺。
    第二,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中国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继续在国际减贫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同各方一道优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进南北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充足资源和强劲动力;将落实好《中国与非洲联盟加强减贫合作纲要》《东亚减贫合作倡议》,更加注重让发展成果惠及当地民众。中国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
    第三,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对接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环保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帮助各发展中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前不久,我在联合国主持召开了南南合作圆桌会,同20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一道,交流南南合作经验,达成广泛深入的共识。中方愿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深化减贫等各领域的南南合作,携手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第四,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
    ·13·
    最后,我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祝这次论坛圆满成功!(资料来源:人民网2015年10月16日)
    ·14·
    李克强总理
    在贵州考察时的报道(节选)
    (2015年2月13日)
    李克强辗转来到大山深处的侗族贫困村蒲洞村,接连走进几家贫困户,查看家中存粮和饮水质量,询问还有哪些困难,并向他们送上在集市购买的年货。他还登上简陋的阁楼,了解房屋危险状况,看到村里还有不少房子透风漏雨,李克强神色凝重,他叮嘱随行负责同志说,这是 “民生之痛”,一定要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努力让群众住得安全、温暖。在村卫生室,李克强详细了解村民就医、药品价格等情况。他对村医说,你们是最贴近群众的 “白衣卫士”,国家要进一步提高广大村医收入,解除后顾之忧,让你们更安心地服务好农民。他指出,打好扶贫攻坚战,根本要靠发展。我们将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医疗卫生、生态保护等公共服务供给,这都是扶在根上、帮在点上的举措,广大干部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一起努力拔掉 “穷根子”。
    李克强在村里与返乡过年的大学生围坐交谈。他勉励说,越是贫困的地方,越需要知识的力量。国家不断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就是要为这些地区多培养人才。国家会进一步研究完善助学贷款等扶持政策,帮助更多寒门学子完成学业,更好服务家乡、服务社会。
    李克强专门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看望在这里歇脚的返乡农民工。他说,你们为国家建设辛勤付出,与家人聚少离多。我们要顺应大家意愿,制定综合性政策,把促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结合起来,这既能让你们就近照顾家里,也可以有力带动贫困地区发展。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2月17日1版)
    ·15·
    李克强总理
    对 “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
    第二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 ”
    作出的批示(摘要)
    (2015年7月11日)
    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他们就业和增收,既是保障基本民生、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要求,也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体现。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实用技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安排残疾人就业,进一步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兜住和筑牢底线,帮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通过劳动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7月12日1版)
    ·16·
    李克强总理
    对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作出的重要批示(摘要)
    (2015年12月1日)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举措。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因地制宜,搞好科学规划。坚持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相结合,用好各类扶贫资源,合力攻坚。坚持搬迁和发展 “两手抓”,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居住、看病、上学等问题,统筹谋划安置区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确保他们生活有改善、发展有前景。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2015年12月1日)
    ·17·
    汪洋副总理
    在河南调研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2月13日至14日)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决不能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掉队。
    扶贫开发要紧紧围绕抓落实、见实效深入推进,确保各项扶贫举措落地生根。用好扶贫考核指挥棒,引导贫困县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来。用好建档立卡数据库,形成个性化帮扶方案,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切实帮助贫困村解决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管理等实际困难。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监督问责,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扶贫成效。
    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期,要不断创新和强化举措。要创新扶贫开发筹资机制,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社会资本等用于扶贫开发。利用市场化办法,依托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龙头企业,推进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探索贫困群众稳定受益机制。研究完善鼓励政策,激发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扶贫济困积极性。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知名品牌,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2月14日2版)
    ·18·
    汪洋副总理
    在甘肃调研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3月26日至28日)
    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近两年精准扶贫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成效已经显现,特别是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为下一步扶贫攻坚打下好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有一个过程,扶贫对象要进一步精准,提高准确度,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扶贫方式要进一步精准,提高针对性,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扶贫资源要进一步精准,提高有效性,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做到各项扶贫措施精准发力,切实造福群众。要细化实化贫困县扶贫开发实绩考核办法,完善驻村干部帮扶制度,健全对口帮扶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群众脱贫面临的突出问题。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扶贫开发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创新扶贫攻坚的思路和举措。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2版)
    ·19·
    汪洋副总理
    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5月6日至9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要始终把扶贫开发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贫困群众,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扶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要以更大的工作力度,在深化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扶贫成效。要全面准确把握贫困状况,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心中有数,做到扶贫对象更加精准。要根据不同资源环境、不同贫困类型、不同市场条件,用科学的理念、动态的方法,不断调整完善扶贫思路,提高工作针对性,做到扶贫思路更加精准。要 “一村一法、一户一策”,实施差异化扶持,优化扶贫资源配置,做到扶贫措施更加精准。要根据扶贫实绩,强化贫困县考核,完善贫困退出机制,实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做到扶贫管理更加精准。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5月10日3版)
    ·20·
    汪洋副总理
    在湖北调研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5月19日)
    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要着力推进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扶贫攻坚有机结合,加大对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扶持力度,让他们分享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将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旅游扶贫开发要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切实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要适应自驾游、养生游、休闲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促进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提高旅游扶贫总体效益。扶持贫困群众开展旅游创业就业,鼓励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积极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参与旅游开发,让贫困群众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5年5月19日)
    ·21·
    汪洋副总理
    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6月16日至17日)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扶贫攻坚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绝不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要牢记责任,把扶贫开发工作聚焦到少数贫困人口上来,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决不能用平均数代替少数贫困户。贫困地区的扶贫干部要把 “扶智 ”作为首要任务,引导贫困群众拓宽视野,积极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通过政府联络、集聚扶贫资源,用好企业和社会帮扶资金,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水平。
    扶贫开发工作要更加注重市场规律、运用市场力量,积极探索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方式,把 “死钱 ”变 “活钱”,把资金变资本,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扶贫开发的科学规律和实现可能性,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对扶贫攻坚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让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在同步小康进程中掉队。要坚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认真学习借鉴贵州等地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坚定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心,增强加快扶贫开发的信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资料来源:《贵州日报》2015年6月24日1版)
    ·22·
    汪洋副总理在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第六次全体会议 ”上的讲话(摘要)
    (2015年7月25日)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极端艰巨性和重要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十八大以来的扶贫实践证明,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是正确的、可行的,要不断坚持和完善。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进一步巩固建档立卡成果,实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从贫困户实际出发,通过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扶贫、社保兜底等,“一户一策”,实施帮扶。要全面落实扶贫责任,加强对地方各级政府扶贫工作成效考核,发挥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推进社会力量包干帮扶,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
    扶贫工作进入 “啃硬骨头 ”的攻坚阶段,要研究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过硬举措,多渠道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瓶颈制约,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他强调,今年时间已过半,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对照既定目标任务,查找差距和不足,加大工作力度,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减贫任务。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2015年7月25日)
    ·23·
    汪洋副总理
    在西藏调研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8月13日至15日)
    推进西藏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小康大局,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找准路子,强化举措,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加快农牧区脱贫致富步伐。
    实施精准扶贫,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最贫困的人口在哪里。西藏地广人稀,贫困分散。各级扶贫干部要深入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把贫困人口和贫困状况真正摸清摸透,把扶贫政策送到所有贫困地区、惠及所有贫困人口,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涉贫问题往往与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相互交织,要探索建立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注意从涉贫事件中发现问题,总结教训,完善政策,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
    要立足资源优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要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牧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知名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要重视挖掘贫困地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端、精品、特色旅游产品体系。要积极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口参与特色产业发展,探索贫困人口以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参与现代农牧业、旅游业的开发,让他们从特色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分享发展成果。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5年8月17日)
    ·24·
    汪洋副总理
    在 “‘三西 ’扶贫开发现场会议 ”
    上的讲话(摘要)
    (2015年9月17日至19日)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坚定不移地将扶贫开发推向深入。
    要清醒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形势和难度,弘扬和坚持 “三西 ”扶贫开发宝贵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要深化精准扶贫,不断完善建档立卡工作,让遗漏的、返贫的进来,让已脱贫的退出。因地制宜创造多样化的扶贫路径,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探索以财政扶贫资金作为农民股金,参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注重用财政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扶贫领域,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扶贫合力。用好考核指挥棒,促进扶贫政策措施有效落实,确保取得有质量、可持续、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成果。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2015年9月19日)
    ·25·
    汪洋副总理
    在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
    会议 ”上的讲话(摘要)
    (2015年12月1日)
    今后5年,对生存条件恶劣的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区分轻重缓急,有序组织实施。要依据建档立卡数据,精准实施搬迁,搬迁一户,脱贫一户。要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可以在移民新村、小城镇、乡村旅游区等集中安置,也可以采取插花等方式分散安置,还可以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自行安置。要与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支持搬迁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加强培训提高搬迁群众就业能力,改善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逐步融入当地社会。要管好用好扶贫搬迁资金,加强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搬迁成效的监督考核,确保如期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2015年12月1日)
    ·26·
    汪洋副总理
    在 “东部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 ”
    上的讲话(摘要)
    (2015年12月7日)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和有效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东部地区是国家发展的 “排头兵”,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在深化精准脱贫、加快脱贫进度、提高脱贫水平、健全脱贫机制、探索脱贫路子等方面走在前面,为全国脱贫攻坚积累经验。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不断丰富内容、拓宽领域,提高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平。要建立精准对接机制,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加对口帮扶资金和人才等的投入,实施好经济强县和贫困县 “携手奔小康 ”行动,发挥好市场机制和社会帮扶的作用,加快西部地区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5年12月8日)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