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年度领导重要讲话
精准施策 攻坚克难 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
———在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
(2015年6月25日)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 “十三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发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动员令。全国扶贫系统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当前,就是要认真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这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扶贫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研究扶贫系统抓落实的具体措施。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重要讲话20多次,内容2万多字,国内考察25次,其中14次涉及到扶贫,有7次是把扶贫作为主要或重要内容,连续3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看真贫。今年年初,总书记明确将扶贫开发作为全年工作和调研的重点,1月到云南、2月到陕西、6月到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工作,在延安和贵阳两次召开扶贫为主题的座谈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李克强总理多次就扶贫开发作出重要指示,多次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2013年在兰州召开西部发展与扶贫工作座谈会,2014年1月在火车上研究扶贫工作,连续2年将减贫1000万人作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国务院连续两年将扶贫作为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督查内容。
上周(2015年6月16日,编者注),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调研考察,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 “十三五 ”期间扶贫攻坚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座谈会之前,汪洋副总理还带领6个省区市党委书记,以解剖麻雀的形式分别调研了毕节的一个县。总书记率领4个政治局委员、7个省区市的党委书记参加这次活动,其规格、形式、影响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在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扶贫办党组19日上午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贵州座谈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此前,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大力支持下,编辑了《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摘编》,从七个方面整理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即将印发内部学习。总书记贵阳扶贫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十八大以来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又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了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强调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推动力量,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格局,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机制,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学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
(一)切实提高认识,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党的重要使命。总书记在十八大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两年来,总书记多次深情地讲到,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是靠领导农民 “打土豪、分田地 ”夺取政权的,让人民翻身解放做了主人。今天,我们党就是要带领人民 “脱贫困、奔小康”,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因此,他要求我们,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认识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地位,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新态势,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深刻把握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既不能脱离实际、提过高的目标和要求,也不能囿于一时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要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能留下绝对贫困这个短板。
(二)切实增强使命感,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们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目前减贫的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 ..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900多万贫困户、89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规模大、贫困程度深,而且越到后来越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现在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每个月都要减少100万以上贫困人口,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地干,按期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总书记在贵州再次强调了挟贫形势的严峻性,牵挂这件 “不托底 ”的事。“十三五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地区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 “十三五 ”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
脱贫。
(三)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一旦中央下定决心,全党形成统一意志,从上到下就有行动的能力。总书记要求,全面落实扶贫责任。我们理解至少要落实三个方面的责任。首先,要落实党政一把手的责任。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不辱使命。党政一把手特别是贫困问题突出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贫困问题突出地区的省区市党政主要领导,要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要向中央作出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省一级党委政府作出表率,就可以向市、县、乡提出要求,层层落实。其他有扶贫任务的省区市,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安排。主要领导真重视真抓,下边层层就会跟着真重视真抓,扶贫工作就好干了。其次,要落实贫困县的主体责任。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就是要把减少扶贫对象作为首要任务。各省区市要抓紧制定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大幅度提高减贫指标、减贫成效在贫困县考核指标中的比重,对贫困县实行扶贫工作 “一票否决”。落实约束机制,规范贫困县行为。研究制定贫困县退出机制,激励脱贫致富奔小康。第三,要落实行业部门的责任。现在,行业部门责任还不够明确,结合还不紧,大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不够精准。扶贫是责任和义务,是非做不可的事,是非做好不可的事情,要贯彻到行业部门的规划和工作之中。下一步要明确任务,进行考核,加大行业部门的扶贫
责任。
(四)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确保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总书记在贵阳讲话中提出六个精准的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求我们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是精准扶贫的精髓。总书记要求实施 “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衍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途径和有效形式。
(五)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全党全社会共同承担责任。他要求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 “三位一体 ”大扶贫格局。在社会各方面广泛动员方面,要求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在扶贫开发的投入方面,要求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他要求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他强调,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有效发挥作用。
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深刻揭示了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规律,精辟阐述了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和实现途径,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全国扶贫系统要认真学习《论述摘编》,通过不断深入学习,进一步转变我们的观念,转变我们的工作作风,转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
二、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汪洋副总理作为扶贫领导小组组长,第一次国内调研就到了甘肃最贫困的积石山县,进村入户,解剖麻雀,研究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今年以同样的方式回访了两年前的贫困村、贫困户,检验精准扶贫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两年多的时间中,他先后12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其中贵州3次,甘肃、青海各两次,江西、广西、宁夏、河南、湖北各1次;主持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5次、专题会议10多次,对扶贫工作批示200多次。今年,他指导扶贫办等部门就 “十三五 ”时期的扶贫战略开展专题研究,6月12日,又来到扶贫办,专门给我们讲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党课,提要求。亲力亲为,靠前指挥,使我们的工作保持了正确的方向,得到较好落实。
在汪洋副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全国扶贫系统努力打好精准扶贫的工作基础。一是建档立卡。对全国832个县、12 ..8万个贫困村、2900多万贫困户和8000多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搞清楚了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初步分析了基本特征、致贫原因、脱贫需求。下一步要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退出。二是选派驻村工作队。全国选派了近13万个驻村工作队,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40多万干部,吃着财政饭,拿着公务员工资,到贫困村住着去扶贫,既培养锻炼了干部,也为减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不久,我们又和中组部、中农办联合发文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可以说,精准扶贫有了较好基础。但是,对照总书记 “六个精准 ”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总书记深刻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他提出六个精准的要求,就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全国扶贫系统要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在建档立卡上下功夫。对象精准,才能有的放矢。过去我们工作中普遍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现在有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落实到人、落实到户了,但是也存在识别工作不够扎实、不够准确的问题。今后,要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政策聚焦贫困户了,原来识别中存在的问题就有可能暴露出来,矛盾就会突出出来。各地要以政策的落实倒逼建档立卡的准确性,结合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提高建档立卡的质量。各省一把手要抓建档立卡。信息社会,信息就是资源。不仅要建档立卡,还要录入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随时进行动态分析,查找贫困原因,研究扶持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检验帮扶效果。
(二)在驻村帮扶上下功夫。目前驻村工作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形式主义,走读的,挂名的,逢年过节慰问一下的,甚至有些人不了解农村,不会做农村工作,嫌农村脏累,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要做到因村派人,强化责任,贫困村缺什么样的人,就派哪方面的人,贫困村哪方面力量弱,就重点强化工作队哪方面的责任。还有一个问题,目前驻村工作队很大一部分是乡镇派出的,要提高县以上机关派出干部的比例。目前中组部、中央农办和我们联合下文,选派青年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共派出16万个,其中贫困村近13万个。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有四项:加强基层组织、推进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捉升治理水平。文件明确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单位要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国务院扶贫办尽管人少,也要积极落实责任,至少派两个村。希望各地也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安排。
(三)在分类施策上下功夫。总书记明确要求,要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实施 “四个一批 ”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第一类是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大约有5700万人。通过培训支持、金融支持,提供市场服务,组织他们就地发展产业,或者出去打工,脱贫致富。贫困户中没有升高中、上大学的两后生,不提倡急着出去打工,也不提倡都去读三本,建议多读职业技术学校。3年下来,学一门技术。“纵然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学一门技术进城打工,本人、家庭就可以脱贫了,也满足了城市对有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城镇化、工业化,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也有了人力资本。第二类是生活在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地区的,通过移民搬迁一批。大约有1000万人,主要是通过移民搬迁帮助脱贫。要结合城镇化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扶贫规划等多规融合,把他们搬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帮助他们在新的地方就业、发展产业解决脱贫问题。第三类是丧失劳动能力的,通过资产扶贫、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主要是通过资产性扶贫和低保兜底帮助脱贫。将部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等政府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折股,配置给贫困村贫困户,还可以将土地、山林等入股,让他们直接分享资产股份分红收益。同时,把他们纳入低保范围,完善低保补差办法,通过逐步实现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 “两线合一”,使他们的收入最终达到扶贫标准,实现脱贫。第四类是因病致贫、因贫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主要是帮助他们解决医疗费用,再通过就业或发展生产脱贫。要研究调整医疗救助政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力度,发挥医疗救助保障作用,解决他们的医疗费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在建立退出机制上下功夫。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只有5年多的时间了,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要倒排工期,定点清除。我们正在研究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的方案,分别提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无论通过哪种扶持方式,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县、贫困人口全部退出。到2020年实现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必须算明细账,倒排工期。退出机制要规范,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形成早摘帽子早有好处,不摘帽子受约束的导向。初步考虑,贫困县退出程序要包括:县申请,市初核,省审核,在组织第三方独立评估后,报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审定,最后向社会公布。贫困村退出,仍按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进行。贫困人口销号,也要以收入为主要标准,加一些否定指标,如住房、义务教育,按两公示一公告的程序,怎么进来的怎么出去。
(五)在金融扶贫上下功夫。没有金融支持,攻坚战打不下来。现在,金融系统非常支持,有两大特惠金融产品。一是3年5万元、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金的小额信贷。政策已经有了,国家 “最先一公里 ”已经打通,现在就是工作中落实的问题,“最后一公里 ”要打通。二是农发行移民搬迁发债和贷款。扶贫再贷款人民银行已同意。国家开发行、邮储银行等也提出不同支持政策。要整合金融资源,强化全方位覆盖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便利化特惠金融政策和措施。
(六)在资金项目监管上下功夫。一是资金必须用于穷人。总书记在阜平讲话中就说到:“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对这些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这次在贵州,总书记将精准使用扶贫资金上升到新的高度,富裕户拿到扶贫款,几乎就是挪用扶贫资金。目前扶贫项目的安排中比较普遍地存在扶农不扶贫、富县不富民的倾向。许多民生导向的项目,譬如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等,本来应该主要指向贫困人口,但是由于贫困人口无力拿出自筹部分,反而得不到支持。我们必须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重点解决这类问题。二是资金必须有效使用。过去扶贫资金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难以形成合力。现在把权力下放到县,就是要让县里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项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打破 “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局面。但是也要加强监管。资金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县里接得住接不住,水平怎么样,能力怎么样,这是各级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今年,要制定出台资金监管的办法。三是项目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同时要注意,即使在同一个村子里,贫困人口的能力和差异也是明显的,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防止缩小版的大水漫灌。
(七)在深化定点扶贫东西部协作上下功夫。这是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制定的扶贫政策。不是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恩赐施舍,而是各部门、各单位、东部地区酌责任和义务。过去,大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不够精准。目前,我们正在对定点扶贫关系进行调整,解决因机构调整责任落空的问题,也解决部门之间任务畸重畸轻的问题。今年,要明确定点扶贫由六个牵头单位分头负责,自己要带头派人,每年还要牵头开现场会,每年给中央报告情况。要对定点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进行考核,不以投入多少为主要指标,主要是考核脱贫实效。定点扶贫要考核主要负责同志去没去,派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没有,群众脱贫没有,增加收入没有,贫困县摘帽没有。东西部扶贫协作要考核东部地区在开展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和务工就业等方面的成效。
(八)在扶贫宣传上下功夫。首先要引导好舆论,强调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吊高胃口,使这项工作可以持续。同时,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宣传扶贫开发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激发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前,要特别加强政策的宣传。我们给力管用的扶贫政策,要让基层知道。只有群众了解政策,政策才能得到落实。今年,扶贫办在中宣部支持下,已经在中央主要媒体形成了几次宣传攻势,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宣传工作为扶贫攻坚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今年扶贫日期间,要围绕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活动,全面开展宣传工作。我们初步制定了今年的扶贫日活动方案,将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印发实施。
(九)在谋划长远上下功夫。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着眼于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科学谋划好 “十三五 ”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已经明确要编制 “十三五 ”扶贫专项规划,要把好的政策、大的项目、精准扶贫的措施纳入规划盘子。
三、切实抓好扶贫系统作风能力建设
扶贫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扶贫系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党中央如此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放在心上,抓在手里,扶贫历史上没有过。如果我们不能做好工作,不仅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自己。在贵州的每一天,跟随着总书记的足迹,听着总书记的耳提面命,我心里一刻不停地想着回来以后怎么落实,想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办事能力,心里总是沉甸甸的。结合 “三严三实 ”专题学习,我来讲讲扶贫队伍的建设问题。
(一)认真学习。首先还是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当前,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在贵州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要通过学习,在认识上、行动上跟上去,在工作上顶上去,把群众的需求、贫困底数摸上来,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出好主意,提出建议,研究过硬的政策和举措,拿出 “干货 ”来。
(二)转变观念。扶贫开发进入倒计时攻坚阶段,采取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地干,难以如期完成任务,必须在精准扶贫上动脑筋、想办法。可是我们有些同志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大水漫灌阶段,说到扶贫措施就是搞项目,分资金,给钱送物;说到金融扶贫就是担保抵押放大;说到产业扶贫就是统一行动强迫命令,包办代替,不能逐村逐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每次遇到新的工作要求,最习惯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原来就是这样做的。原来没有精准扶贫的要求,原来没有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现在,形势任务变了,大环境变了,工作思路和方式也变了。我们提出了资产性扶贫、土地增减挂政策支持移民搬迁、免抵押免担保小额信贷等多种新的扶贫手段,没有较真的精神是落实不到位的。我们提出的精准扶贫十项工程,大家都赞成,社会反映好,但真正落实到位的还不多。要防止有的同志宁愿花心思找不做事的借口,不愿意花力气研究做事情的方法。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是无法打赢玫坚
战的。
(三)提振信心。帮助穷人的工作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我们的工作对象不仅缺少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更缺少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参加发展的过程,需要花更大的耐性和力气。像建档立卡、小额信贷这些涉及千家万户的工作,都有很大的难度,成本高,工作量大,确实较一般工作难做。另一方面,扶贫工作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宽,协调工作的难度也很大。这就造成很多同志的畏难情绪,不愿意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不愿意和有关部门打交道,去积极争取支持。毛主席说过,“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问题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现在,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党中央给了我们尚方宝剑,各地各部门都在行动,大好形势前所未有,我们要利用这样的大好时机,坚定信心、鼓足勇气,乘势而上,有所作为,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谋利益。要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去工作,不怕艰苦、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我们能够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建档立卡,难道还有其他的事情能难倒我们?
(四)改进作风。要结合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锤炼我们的工作作风。我们扶贫系统的同志,关键时刻耍能顶上去,要敢于作为,敢于担当,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能力效率。有些同志在机关工作时间长了,养成了不敢作为、不敢担当的坏风气,养成了疲疲沓沓、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关键时刻推脱责任,急事要事慢条斯理,美其名曰按程序办事,美其名曰按职能分工,美其名曰积极稳妥。许多重要文件,包括扶贫领导小组工作要点、金融扶贫的指导意见,到了省里不传达、不学习、不落实,到县里没人知道。这样的作风,很难承担起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重任。
2015年时间已经过半,要对已经部署的工作开展一次督查,对下半年重点工作作出精心安排。扶贫系统要把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效果上,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齐心协力 认真做好旅游扶贫工作
———在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
(2015年8月18日)
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在安徽黄山召开全国乡村旅游提升和旅游扶贫推进工作会议,这是继2014年12月湖北恩施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之后,我们共同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发展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借此机会,国务院扶贫办感谢各省区市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全国旅游系统长期以来对扶贫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面,我主要就旅游扶贫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精准扶贫战略高位推动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26次,有15次涉及扶贫,其中7次是把扶贫作为主要或重要内容。总书记连续3年,每年新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在每年的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都讲扶贫。今年以来,更是把扶贫作为重点,1月到云南,2月到陕西,6月到贵州调研扶贫工作,并在延安和贵阳两次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区能不能脱贫。总书记讲,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 “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 “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很大程度上要看扶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总书记要求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决不能让一个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在小康建设的道路上掉队。今年6月18日和7月20日,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座谈会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动员令,提出 “四个切实 ”“六个精准 ”“四个一批”的要求。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减贫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要求。汪洋副总理亲力亲为,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扶贫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认真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新的起点上高位推进,工作机制创新不断取得突破,重点工作全面开展,社会各界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热情高涨,扶贫开发工作态势良好。一是精准扶贫机制初步建立。通过建档立卡工作,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 ..8万个,贫困户2948万户,贫困人口8962万人。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为贫困识别、动态管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按照 “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的要求,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12 ..5万个,驻村干部43万人,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全覆盖,为帮扶工作进村入户打通了管道。二是机制改革取得进展。10多个省(市)出台和即将出台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贫困县的考核、约束机制初步建立,退出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改革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扩大和下放地方管理权限,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多个实惠管用的金融扶贫特惠产品先后出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围绕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生基础建设、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等与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和增收脱贫息息相关的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并取得积极进展。四是专项扶贫创新发展。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的原则,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并促进各地实施精准扶贫的十二项工程:驻村帮扶、整村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东西部劳务协作对接和龙头企业带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五是社会扶贫初显成效。国务院将10月17日设立为 “扶贫日”,为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搭建了制度平台。在2014年首个 “扶贫日 ”期间,国务院第一次召开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领导小组第一次表彰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国务院办公厅第一次印发社会扶贫指导性文件,同时启动了贫困村电子商务、光伏扶贫、旅游扶贫、民营企业包县扶贫。今年扶贫日期间将启动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民营企业扶贫等行动,开展中国消除贫困奖等活动。六是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中央明确将扶贫开发作为 “十三五 ”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了多层次大规模调研,研究 “十三五 ”期间扶贫开发的新思路、新举措。目前,由中央农办和扶贫办牵头,与17个中央国家机关联合组成了起草组,在调研的基础上起草相关文件。
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已经迅速传递到各级党委政府。上半年,28个省市党委、政府一把手均带队开展了扶贫调研,分别达147次和149次。带队开展扶贫调研的省级党政领导同志有221位,共调研928次,参加人数5611人次,调研覆盖1244个县、2316个贫困村。省级财政扶贫投入预算比去年增长20 ..25%。总书记 “五级书记一起抓 ”的要求得到很好体现。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争先恐后、比学赶超的新局面。
二、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列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2014年,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按照汪洋副总理的指示精神,把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共同启动了旅游扶贫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各级扶贫部门积极配合旅游部门推动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一是利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对今年各省市上报的试点村进行核对筛选,考虑到旅游业发展的条件要素,与国家旅游局共同确定了具备条件的560个贫困村作为试点。两个部门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工作。国家旅游局积极动员系统内有资质的规划设计企业帮助试点村编制规划方案、组织试点村村干部开展了旅游培训。扶贫办指导地方扶贫部门认真落实试点方案,及时调整整村推进规划,将没有纳入规划的试点村纳入了规划。二是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按照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采用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扶贫贷款、组织有一定劳动能力和素质的贫困群众开展培训等有效方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兴办家庭旅馆、农家乐、小型超市等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地方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利用土地、房屋入股和打工就业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参与旅游扶贫项目的贫困户户均增收超过500元,旅游扶贫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三是加速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在试点工作中,各省(区、市)扶贫部门积极配合试点工作,及时调整试点村整村推进规划,围绕旅游扶贫的工作目标,开工建设了一批提升贫困村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如路、水、电、厕所、停车场等,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重庆市加强项目村村内道路、饮水、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面貌进一步改善。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旅游扶贫试点已逐步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集中力量加速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平台。四是促进了贫困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试点规划中,不少试点村大力发展体验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林果、特色养殖等产业,试点贫困村出现了由单一的农业种植业结构向综合农业转变的可喜变化。安徽、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省(市)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贵州在1630个村寨开展了乡村旅游,超过7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艺产品加工业实现转型升级,一大批绿色食品、地方名吃、民族特色手工艺品走向市场。五是根据汪洋副总理的批示要求,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国家旅游局督促有关省区,从完善精准帮扶措施、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参与三个方面,加强对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的指导。6月下旬在四川召开旅游扶贫工程现场会,总结了67个典型案例,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
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扶贫措施不精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 “扶富不扶贫”。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当地群众主要通过开办农家乐、乡村旅馆、开展接待服务或是出售自家农副土特产品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能够领办这些项目的往往是村里的能人大户,而目前的支持政策主要是针对这些项目,政策的红利自然也就大多由这部分人享受了。贫困群众由于缺乏参与发展的资金和技能,大多只能通过打工或参与土地流转获得收益,旅游扶贫的优惠政策主要由工商企业和能人大户享受。二是 “景区不带村”。在我国现有的1392个5A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中,超过800个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景区周边分布着约3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占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村的近1/4。这次列入试点的560个贫困村,有半数以上分布在成熟景区周边。有的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到了带动贫困村的发展。但仍有许多景区对带动周边贫困村的开发以及让贫困户受益,缺乏针对性的措施。总体上看,景区开发使当地贫困户的受益度还不高。三是缺乏有效数据。旅游扶贫的统计监测制度尚未建立,到底干了多少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大而化之,说不准确。特别是贫困村、贫困户得到多少好处,带动增收多少,脱贫多少,没有令人信服的数字。四是协调机制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扶贫办工作不够主动,还没有形成扶贫办主动、各部门联动的试点工作协调机制。一些地方围绕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试点村实施改水、改路、建停车场、建公厕等工作进度缓慢。这些问题不解决,试点工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三、旅游扶贫工作要在精准扶持上见实效
汪洋副总理对旅游扶贫工作非常重视。今年5月第五个全国旅游日期间,专程到湖北恩施调研旅游扶贫工作时,他指出:旅游扶贫搞得好不好,关键看这些地方是如何通过发展旅游带动穷人脱贫致富的。近日在西藏调研扶贫和旅游工作时,再次强调要让城乡居民更多分享旅游增值收益。努力为城乡居民开展旅游创新创业、更好地分享旅游增值收益创造条件。特别是要支持农村贫困人口及其他贫困群众开展旅游创业就业,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入股参与旅游开发,让他们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这是一年多来,汪洋副总理反复强调的几个问题,旅游业不仅要拉动经济社会发展,还要带动穷人脱贫致富,支持扶贫攻坚。扶贫不是负担,是党和政府的共同政治责任,事关我们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就会在贫困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不少贫困地区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土壤没有污染,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多样化的产品,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就会变成金山银山。做好旅游扶贫工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汪洋副总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好功夫。
(一)进一步明确旅游扶贫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做好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把贫困群众能够分享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红利作为基本原则,发挥好旅游发展拉动和旅游景区的带动作用,在精准实施上取得突破,使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实现增收脱贫甚至致富。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明确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提出 “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的目标,这就是我们旅游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上述目标任务,按部就班地干、常规地做,是完不成的,必须采取超常规过硬管用的措施办法,才能实现。
(二)进一步完善旅游扶贫规划。在继续动员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帮助试点村编制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发挥景区经营企业在规划编制中的作用。经营景区的企业,与景区周边贫困村的发展存在着天然的共生关系,由他们参与制定贫困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解决 “景区不带村 ”的问题,建立企业与景区周边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各地扶贫系统,要积极主动地做好配合工作,尽快将试点村的贫困信息完整准确地提供给旅游部门。
(三)进一步创新旅游扶贫机制。认真评估景区资源禀赋,对企业开发旅游景区资源,在旅游扶贫项目建设中,要积极探索旅游资源资产化,给景区范围内的贫困村部分集体股权,使贫困村原住民得到补偿,享受到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收益,增加他们的资产性收入。今年,我们在5个省开展了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对前期工作比较扎实,基本完成了改水、改路、建停车场、建公厕等工作的旅游扶贫试点村,有关省区扶贫办可以将其列为资产收益扶贫的试点,会同旅游部门编制工作方案。
(四)进一步拓展旅游扶贫投资渠道。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扶贫需要加大投资强度,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最近,国务院决定,发行专项建设债券,扩大有效投资,支持一批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项目建设。旅游扶贫完全符合专项建设债券投资的要求。下一步,扶贫办将会同国家旅游局和相关政策性银行,按照景区带贫困村、让贫困户受益的原则,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希望各地积极配合,上下同心,争取利用国家专项建设债券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为旅游扶贫拓展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五)进一步强化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目前,旅游扶贫的措施还不够精准,有撒胡椒面的现象。以前,贫困面大,一项政策出台就能带动数十万贫困群众脱贫。现在,扶贫攻坚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改变大水漫灌,实施精准扶贫。要根据发展贫困村乡村旅游不同类型的主体,分类施策,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参与试点项目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其吸纳贫困户参与和就业的程度,提供成本更低、时限更长的扶贫再贷款支持。对旅游创业致富带头人,要进一步强化培训,用好国家旅游局推荐的东部发达地区培训基地,针对56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每个村选择3名左右的旅游扶贫带头人,举办专题培训班,增强参训人员先富帮后富的责任意识,学习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对一般贫困户,通过提供扶贫小额信贷,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通过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方式,使他们在项目发展中获得资产性收益。总之,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将这些措施落实到参与试点的贫困村贫困户,激发他们共同参与试点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进一步做好旅游扶贫典型引领工作。近期,国务院扶贫办整理了67个旅游扶贫典型案例。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旅游局对560个村的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从中提炼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不搞大拆大建、不堆砌盆景,贫困群众得到实惠,社会反映较好。湖北省恩施市营上村紧紧围绕核心景区,发展配套服务设施,大户搞经营,贫困户搞服务、搞养殖、种蔬菜,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全村脱贫致富。这些,都是很好很鲜活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我们还将继续总结各地的经验,适时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
同志们,旅游扶贫可以实现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举措,又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渠道,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双赢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件事情办实办好,为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
———在 “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 ”高级别会议上的演讲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2015年10月16日)
中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把扶贫作为党和政府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纳入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进行部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进行安排,提出到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 “摘帽 ”的任务,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一是各级干部深入贫困地区进村入户了解贫困状况,开展贫困识别,确定了12 ..8万个贫困村,3000万贫困户,明确扶贫对象。二是基本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责任。三是推进扶贫机制改革,建立贫困县考核机制、约束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创新金融扶贫体制机制。四是以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以及贫困村信息化十项重点工作,改善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设立 “扶贫日 ”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完成千万以上减贫任务,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社会事业逐步发展,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当前,中国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消除现有极端贫困,我们将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做到 “五个着力”。
———着力建设扶贫开发大数据。对建档立卡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进一步分析基本特征、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制定脱贫规划,确定帮扶措施,监测帮扶成效,出台贫困退出办法,建立扶贫开发大数据,做到扶持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着力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根据致贫原因,确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坚持分类施策,让扶贫资源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坚持开发式扶贫,把扶贫政策与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政策相衔接,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相结合。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着力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尊重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知情权、参与度、获得感,激励自力更生精神,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着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扶贫体系,深化、细化、实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扶贫协作、军队武警参与扶贫,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帮扶成效考核。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形成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可为的社会氛围,帮助别人,升华自己,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着力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贫困村 “第一书记 ”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大格局。中国2020年的减贫目标与联合国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相呼应。中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是人类扶贫史上的伟大实践。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加强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共同面对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协力推进实施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在全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2015年10月19日)
为什么要开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因为选派驻村工作队,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是中央的明确要求。近两年,各地把这项工作基本做起来了,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需要进行认真总结,工作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更好地推进工作。驻村工作队,看似一件具体的工作,但它解决的是因村派人、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问题。再进一步讲,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决定着 “六个精准 ”的实施效果,可以说是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项工作,中央明确是各省区市负责,但是国务院扶贫办有责任督促各地抓好落实,有必要把大家请到一起,交流经验、督促工作、落实责任,因此决定开这个会。这样的会不仅今年开,而且要年年开,至少每年开一次现场会,今年参观安排了半天,明年我们可以安排参观一天,可以请各地做得好的工作队长介绍情况,也可以组织受益的贫困户现场讲述工作队的先进事迹。
这次现场会选择在安徽开,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安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起步早,有传统,抓得实,有典型,做得好,有经验,创造了具有安徽特色的干部驻村帮扶经验,特别是出现了沈浩这样全国学习的典型,基础较好。第二,安徽根据中央要求,与时俱进的对这项工作作了新部署。派驻工作队的做法,以前也比较普遍,但是名称和作用不尽相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补好短板,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按照中央要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都要有工作队,所有贫困户都要有帮扶责任人。去年9月22日,安徽现任省长,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李锦斌同志主持召开了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调整和重新部署。昨天,大家现场观摩了几个村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有的同志总结出了 “准、细、实、真”。准,即扶贫对象准,驻村干部对帮扶村情况特别是贫困户状况摸得透、摸得实、记得清、记得牢。细,即规划细,对贫困户的帮扶,不仅有年度计划,还有长远计划。实,即措施实,在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光伏扶贫等方面因村因人制宜。真,帮扶真,提出了 “驻村爱村、驻村学村、驻村建村、驻村利村 ”和 “真情愿为、真做可为、真干能为 ”的思路,做了很多实事。
刚才,有6个省作了经验交流,没有发言的省份也有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会议还汇编了各地上半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作为参阅材料,供大家学习交流。从这本材料看,各地情况也不平衡,有的很虚,有的可能工作做得很好,但没写出来。总之,做得好的不要满足现状,要学习好的经验;做得一般的要向好的学习,奋力赶上。
按照这次会议原定方案,我和郑文凯副主任都参加,原来想请省扶贫办的一把手都来。后来我们考虑,当前形势下,省扶贫办主任工作任务很重,省委书记、省长调研要陪同,省级领导活动、省里开会有点应接不暇,所以就没有明确要求。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体谅地方的难处。但是,今天参会的同志回去后要向一把手报告,再忙也要抓重要的事、抓大事、抓急事,要深化认识。只有谋划全局、谋划长远、谋划大事急事,工作才能主动。
下面,我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形势和干
部驻村帮扶工作,讲三个问题。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了题为 “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 ”的主旨演讲,回顾了我国30年来扶贫开发的历程,总结了我国扶贫开发五个方面的经验。一是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为大规模减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发展是第一要务,扶贫是第一民生。二是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三是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智,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发展动力,发挥主体作用。四是坚持全社会动员参与,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构建 “政府、社会、市场 ”共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部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社会扶贫体系。五是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普惠政策有利于扶贫,但不能直接解决扶贫问题。我在国际金融论坛上讲了这样一个观点,普惠金融是发展市场经济,该享受到的要享受到。每个人都可以开账户,但账户里要有钱,每个人都要有钱包,富人的钱包鼓鼓的,穷人的钱包是瘪的,理论上看似平等,实际上不平等。普惠金融是主流,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但是很难办成扶贫的事。要想扶贫,必须要有特殊的政策。习近平总书记讲,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格外关爱。这是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殊政策的重要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现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一步。解决绝对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第一步。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努力做到,最后剩下的通过低保兜底。没有了绝对贫困人口,我国是不是就没有贫困人口了?不是这样的。发达的国家都有贫困,而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步要解决相对贫困。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消除绝对贫困是重要一步,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后,我们就要把精力用在相对贫困上。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首先是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实施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重大发展举措,这都是重要的思路、重大的理论创新。第二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坚持 “六个精准 ”的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涉及到其他五个精准,驻村工作队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第三是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坚持制度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因贫困户类别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他们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我们要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最管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认为扶贫见效最快最明显的是职业教育,接受3年职业教育,然后再出去打工,换了 “脑袋”、富了口袋,一家人就脱贫了,我理解,这就是总书记讲的 “渔”。
我们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完成目标?就减贫而言,联合国作出了新的评价,我国对国际减贫的贡献率是72%。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能力,有效验证了理论、制度、道路 “三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还向世界各国发出共同推进减贫事业的倡议。第一,加快全球减贫进程。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而全球目标是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中国提前10年。第二,加强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第三,着力实现多元自立可持续发展。第四,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扶贫系统的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0月16日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扶贫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畅谈自己的经历,从插队当支部书记,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总书记,他一直在抓扶贫工作。他讲 “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历程,我有深刻切身体会,20世纪60年代,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有同志觉得驻村3年搞扶贫,工作时间有点长,总书记一干就是7年。总书记还讲,“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时比登天还难。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民情怀和扶贫情结,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关于扶贫的第5次讲话。1月在云南、2月在陕西、6月在贵州、7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10月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下面,我们重温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讲话中,对驻村工作队工作的重要指示。今年1月,在云南的讲话时强调,“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作用,帮助贫困群众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脱贫门路,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今年6月18日,在贵阳讲话时强调,“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一项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群众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强化责任,有效发挥作用”。 “对在基层干出了成绩,群众拥护的驻村干部要注意培养使用,让他们在扶贫开发上发挥更大的作用”。2012年12月,在河北阜平讲话时强调。希望驻村干部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向沈浩同志学习 ———宁愿自己受苦,也要让群众加快脱贫;宁愿自己身上掉几斤肉,也要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总书记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后,国内考察第一站到了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第二站就到革命老区。连续3年每年国内考察都是先到贫困地区,尽管今年国际活动多,习近平总书记5次国内考察,每次都涉及扶贫或把扶贫作为重要内容。总书记为什么重视扶贫?因为 “四个全面 ”战略部署最关键的是全面小康,而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目标是扶贫,贫困是最突出的短板。全面小康有很多指标,但如果还有这么多贫困地区,这么多贫困人口,那就不是全面小康。小康是全面的,不能有一个地区、一个困难群众掉队。这是全面小康的否定指标,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不放心的一件事,所以很重要。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既要脚踏实地,更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深入学习,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扶贫开发是大事不是小事,不是可干可不干而是非干好不可的事,是一场输不起、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有政治责任感、历史责任感。我常讲,扶贫向善,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引领风尚。大家累点是值得的,要适应并学会享受高负荷高强度工作,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正确认识当前扶贫工作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抓扶贫,李克强总理亲自部署,汪洋副总理靠前指挥,扶贫开发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也是扶贫工作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种好形势,表现出 “三个一 ”的特点。“一把手 ”抓扶贫。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各地党政一把手把扶贫列入议事日程亲自抓。扶贫系统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高度重视,变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乘势而上,克服各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出台“1+N”文件。中央的要求向下传导,各地纷纷出台一个全面推进扶贫攻坚的文件加上N个具体政策措施的配套文件,扶贫工作出现新常态,包括驻村工作队。全国共下 “一盘棋”。中央的要求向部门传导,各个行业部门都非常重视扶贫工作,出台特惠政策,形成了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大力支持、解囊相助的可喜局面。同时,向社会传导,社会各方面也非常支持。今年的扶贫日,安徽向社会募捐扶贫资金3亿多元,贵州募捐14 ..7亿元。总之,要充分认识当前扶贫工作的好形势,坚定信心,积极作为,推进扶贫攻坚的 “势”不断壮大,推动扶贫各项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面对扶贫开发大好形势,扶贫系统的干部要做到 “一来二去”。思想认识跟上去,跟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不断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确保思想不滑坡,工作不掉队。观念方式转过来,坚持改革创新、转变观念方式,是新常态下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思维习惯,要通过转变工作方式,推动工作落实,提高扶贫效率。工作顶上去,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提出新的要求,扶贫系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工作上一定要顶上去。认真抓好重点工作,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建设三个平台。一是建设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谁是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原因是什么?脱贫的需求是什么?脱贫规划是什么?有什么措施、谁来帮助、效果怎么样?既是决策的参考,又是工作的依据,还是考核评估的指标。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工作队,首先贫困户识别就离不开工作队。数据从哪来,都是从村里来,村里谁做,要依靠驻村工作队。这个平台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是甘肃和贵州,今年上半年,甘肃动员了10万人,100个IT人员;贵州动员20万人,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核查工作。二是基层扶贫工作平台。贫困人口在哪里,贫困人口在最基层,都在村里,贫困人口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工作对象在哪里,工作力量就要延伸到哪里。在贫困村要选派好第一书记和建设好驻村工作队,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一定要用好驻村工作队,让他们担当起扶贫开发一线指挥部的重任。三是资金项目管理平台。这是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重要保障。首先要转变观念,在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好金融扶贫的主力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做大扶贫的资金总量。建立省级扶贫开发融资主体,专门服务扶贫开发。建立整合资金新体制,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用于扶贫攻坚。加强群众监督,确保贫困户、贫困人口参与项目建设,从扶贫资金项目中受益。这三个平台缺一不可,第一个平台是数、是底数,第二个平台是人、干事的人,第三个平台是钱、干事的钱,必须建好用好,为扶贫攻坚服务。
三、进一步建好用好驻村工作队
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去年以来,各地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关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部署,积极推动工作。一是印发文件规范工作,全国有23个省份印发了文件,有的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有的以扶贫领导小组名义,有的省份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会议。二是建立了机制,组织部门牵头,扶贫部门参与,部门之间加强协商沟通,协同推进工作。三是对工作队进行整合,以前有 “这个队 ”“那个队”,各地从全面建成小康的大局出发,加强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资源的整合。四是对驻村干部进行培训,上半年,各地共举办驻村干部培训班6515期,68 ..1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帮扶能力。有的省开展了督查,有的省制定了考核办法。总的来讲,各地做了许多工作,截止2015年7月底,全国共派驻村工作队12 ..79万个,派出驻村干部48万人,基本实现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布局已经基本完成,驻村干部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实事求是地讲,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发展仍然不平衡。二是有的地方,满足于把派驻工作当成一个任务,有的甚至当成负担。三是有的工作队是派下去了,但没有真正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中,有的不会做工作,离精准扶贫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驻村帮扶是新的决策部署,新的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认真研究,有的放矢地解决,不断改进完善。当前,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要提高认识。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是中央的要求,是 “四个切实 ”的要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的要求。中央这么重视,扶贫系统不重视,就说不过去了。选派驻村工作队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措施,贫困村脱不了贫,就是班子不强,需要干部去帮助,驻村工作队是帮扶的主体。要通过驻村工作队的传帮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留下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有的地方工作队派了十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有许多贫困村。所以这次派驻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各地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积极作为,不推三阻四,不袖手旁观,不无动于衷。扶贫系统的干部要把这项工作当成政治任务落实好,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生力军作用。
(二)要明确驻村时间。因村派人是很高的要求,要逐步做,根据贫困村的情况派人。不能一年派一次,一年时间,情况还没有熟悉,人也还不认识,就撤回去了,这实际上是形式主义。不能把驻村帮扶当成负担、当成单纯的任务来完成。各地要学习安徽、福建的经验,派驻时间要力争达到(3三年)。要明确职责任务。驻村工作队的职责任务,各地可以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重点是组织、指导、监督。如组织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否准确。组织人员宣传国家扶贫政策,让老百姓知晓。组织动员群众开拓思路,解放思想,理清脱贫思路。指导村两委制定脱贫规划、实施扶贫项目。指导党员干部落实具体帮扶措施。监督扶贫资金使用,监督扶贫项目实施,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等等。职责有哪几个方面,任务有哪几条,要逐步规范起来,要加强交流和培训,不要每个工作队都探索一遍。
(四)要加强管理服务。驻村工作队在贫困村很艰苦,作出了很大牺牲,要做好服务,创造好的工作条件。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支持他们的工作。对驻村工作队通过调研,提出的脱贫资金项目需求,要积极协调给予支持。国家有什么政策,要让老百姓及时知道,《中国扶贫》是送政策送经验送信息送点子的重要渠道,省扶贫办要集订分送给每个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村。
(五)要强化考核评估。各地要探索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发挥考核评价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中的 “指挥棒 ”作用。要坚持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评。
(六)要总结推广经验。宣传引导和典型推广是推进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方法。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先进典型,推广实践中的有效模式和成功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各地的经验典型,要及时报送办里的相关业务司,择优在全国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办里将在扶贫办政府网开设干部驻帮扶工作专栏,专门宣传介绍各地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同时还将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信息平台,各地要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我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驻村工作队在扶贫攻坚方面一定发挥重要作用,为扶贫攻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也相信,各省都会出一批经验,出一批干部。这项工作,在省里不管是组织部牵头,还是农办牵头,还是扶贫办牵头,扶贫办都要积极作为,主动工作,要把需求、把前期工作做好,把后期工作延伸。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各地党委、政府下,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特别驻村工作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2015年12月24日)
中央决定,今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代表继续列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天上午,汪洋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全面部署 “十三五 ”期间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对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再次提出要求。他指出: “农民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特别是农村还有6000万贫困人口,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必须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共享机制,让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他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已对今后5年的脱贫攻坚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攻坚战。要抓住精准扶贫的精髓,进一步把贫困人口底数和建档立卡工作搞扎实、真正做到精准识别;进一步把致贫原因和扶贫措施捋清楚、真正做到精准施策;进一步把帮扶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做到精准帮扶;进一步把脱贫时间表落实到户、真正做到精准脱贫。”
今天下午,我们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八次全体会议要求,总结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 “十三五 ”特别是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2015年工作情况
2015年是 “十二五 ”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扶贫开发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空前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 “五位一体 ”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安排部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地各部门和全国扶贫系统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2015年的工作,主要有三大标志性成果和八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明确了脱贫攻坚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看扶贫论扶贫,把扶贫开发的战略定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根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印了《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印发各地区各部门领导同志和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国扶贫系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思想极其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包括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两个重中之重”、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内源扶贫、社会扶贫等内容。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深刻揭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规律,精辟阐述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狠抓落实。
二是完成今年减贫任务,“十二五 ”扶贫工作圆满收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任务。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分解下达各省区市减贫任务,扶贫办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署减贫责任书,并要求2015年减贫人口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挂钩,实现精准脱贫。各省(区、市)也将减贫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普遍加大投入力度,相关行业部门安排资金项目继续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倾斜,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促进贫困群众增收。预计今年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完成。2015年任务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中期目标和 “十二五 ”扶贫工作圆满收官。“十二五 ”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减少到今年底的6000万人左右,减少了1亿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273元,预计今年可增加到6600元以上,翻了一番,增长幅度连续5年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道路交通、电力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全面完成,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基本完成。
三是谋划 “十三五 ”扶贫工作,对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十三五 ”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存在的 “短板 ”问题及对策》课题研究,以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总结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向中央提出 “十三五 ”期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建议。在汪洋副总理领导下,中央农办、扶贫办会同26个部门,研究扶贫开发重大问题,提出了 “十三五 ”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思路和政策举措,中央确定了 “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回顾2015年扶贫工作,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突出特点。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贫困地区视察调研。在云南,总书记深入民族地区了解扶贫工作,提出确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要求。在延安,召开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强调加快老区发展步伐,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贵州,带领4位政治局委员、7位省(区、市)书记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调研,并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座谈会,提出 “四个切实”、 “六个精准”、 “四个一批 ”的总体思路,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之后,又先后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扶贫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还在联合国发展峰会、“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重要讲话,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党和政府带领人民战胜贫困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李克强总理多次到贫困地区调研,多次研究扶贫工作,多次就扶贫开发作出重要指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千万减贫任务,并将扶贫作为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督促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涉及易地扶贫搬迁、设立扶贫再贷款、建设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部署。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都对扶贫开发非常关心,开展调查研究,作出明确指示,提出工作要求。汪洋副总理8次开展扶贫调研,4次主持召开扶贫领导小组全体会议,27次召开专题会议,亲力亲为,统筹谋划,强力推进。中央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保证了工作的正确方向。
第二,各地各部门狠抓落实。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强化。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新疆14个省(区)由省委书记(自治区党委书记)和省长(自治区主席)担任扶贫领导小组双组长,而且在市县乡都建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山东在省委单设了正厅级的扶贫机构,增加了编制。贵州、云南等省将市州的扶贫办全部明确为政府工作部门。贵州明确在扶贫工作重点乡镇设置扶贫工作站。湖南省给扶贫办增设处室、增加编制,为市县两级扶贫部门增加400名编制,增设500个乡镇扶贫工作站。二是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加快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开展 “回头看 ”活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完成,为精准决策奠定了基础。全国已选派驻村工作队12 ..8万个,驻村干部48万多人,基本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共向贫困村派驻 “第一书记 ”311名。三是扶贫举措扎实有效。光伏发电扶贫稳步推进,探索了可行的经验和做法。全国并网发电超过183万千瓦,帮助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山西5个试点县共建设村级电站68个,每年可保证18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安徽2015年建设村级电站646个,户用电站5..6万个,贫困村集体每年增收6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青海光伏扶贫带动833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据各地上报情况,全年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200亿元,有力支持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增收脱贫。甘肃省注重增强可得性、扩大覆盖面,全省发放贷款达200亿元。宁夏向贫困村发放信贷100亿元。推进电商扶贫,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甘肃省陇南市网店达到8000家,辐射带动了64万贫困群众人均增收430元。河北在20个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打造1000个电商扶贫村,力争实现 “一村一电商服务站”。贵州安排1亿元资金先期打造10个电商扶贫试点县。商务部、财政部在组织电子商务示范县中,把154个革命老区县、89个贫困县纳入其中,体现了对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格外支持。产业扶贫措施不断丰富,脱贫增收效果明显。重庆市因地制宜推广自种自养、联户带动、土地置换、入股分红、托管代养、退地入保、扶持农场、订单采购、贷款贴息、保险补助10个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特别是在旅游扶贫中,探索了与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甘肃省级和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本级专项扶贫资金预算。按照 “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 ”的原则,统筹使用资金。广西明确自治区和扶贫重点市、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东部9省(市)明显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北京发挥首都优势,继续扩大京蒙区域合作,加大县对县帮扶力度。天津将安排4..8亿元,并高标准选派援甘干部,支持甘肃脱贫攻坚。上海从就业、产业、教育、医疗卫生、新农村建设、智力支援等方面加大对帮扶地区的支持。帮扶贵州的8个计划单列市加大支持力度。
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央组织部牵头制定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办法,加强干部培训工作。中央宣传部围绕中央扶贫重大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先后7次发出通知,精心部署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扶贫宣传。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三五 ”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加快编制 “十三五 ”脱贫攻坚规划。财政部积极增加中央财政扶贫投入,并就资金监管和资金整合作出新的安排。国土资源部专项安排贫困县和老区县用地计划指标,允许将贫困县和老区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使用。水利部着力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 ”期间水利投入用于贫困地区占30%以上。交通运输部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安排金融扶贫工作。农发行成立扶贫开发事业部,已发放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性贷款804亿元。农业银行继续对贫困县单独安排信贷计划,“十三五 ”期间每年新增1000亿元。国开行进一步加大对脱贫攻坚支持力度,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相关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总政治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农业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银监会等部门编制行业扶贫规划,陆续出台支持脱贫攻坚的政策。目前,共有17个部门制定了行业扶贫规划,11个部门出台了专项政策。
第三,精准扶贫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贫困退出两个文件已经扶贫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修改完善报批后将印发。贵州、河南、海南、甘肃、河北、吉林、云南、广西、湖北、新疆、江西、山西、四川、湖南14个省区制定了对贫困县的考核办法,扶贫考核权重占到60%以上,最高的达到80%。完善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结对关系,建立了由扶贫办、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总政治部、教育部、人民银行、国资委9个部门牵头联系定点扶贫工作的新机制。许多省区市与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召开座谈会或交流会,研究加大支持力度的措施。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的考核办法,已开展调查研究,正在制定过程中。
第四,扶贫方式变革不断深化。一是工作主体从单枪匹马到千军万马。脱贫攻坚战必须汇聚各方面力量,现在各级党政机关、各行业部门、各方面力量都在行动。建档立卡工作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甘肃10万干部、贵州20万干部、广西25万干部参与其中。新疆组织20万机关干部常年驻村,三年一轮。二是资金筹措从财政为主到多元投入。在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主体作用的同时,金融投入、市场配置扶贫资源、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三是资金项目审批使用权限从以省为主到以县为主。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权限绝大多数已经下放到县,县级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贫困人口增收从发展产业为主拓展为更多渠道。推进龙头带动、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对贫困人口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黑龙江探索将国家投入资金支持合作社,折股到贫困户享受分红的扶贫方式。五是帮扶方式从 “大水漫灌 ”开始到 “精准滴灌”。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立后,贫困识别、帮扶措施精准度提高,并实现了行业部门信息共享,有效引导了各方面资源向贫困人口聚焦。
第五,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广泛深入。今年各级各部门开展扶贫调研的层次之高、范围之广、内容之深,前所未有。上半年,各省区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均带队开展了扶贫调研,达到284次,有209位省级党政领导同志带队开展扶贫调研,调研覆盖了1144个县、2172个贫困村。四川组织38位省级领导、50位厅局主要负责人开展为期一周的扶贫调研,遍访贫困县。贵州组织省市县乡干部40万人次遍访6500个贫困村。扶贫领导小组33个成员单位、734人次开展扶贫调研149次,深入到216个县、312个贫困村。广西37位省级领导深入贫困地区,住在贫困乡村开展扶贫调研。18个中央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结合本部门职能,提出政策建议200多条,进一步丰富充实了 “十三五 ”行业规划脱贫攻坚补短板内容。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各级领导同志身体力行 “三严三实”,看真贫、摸实情、出高招,有力促进了各项措施精准落地。
第六,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今年以来,各地陆续出台含金量高的扶贫政策文件,河北、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12个省(区、市)出台了“1+N”精准脱贫系列文件,即一个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文件,加上若干个配套文件。甘肃省委、省政府率先出台“1+17”配套文件,涵盖贫困地区饮水安全、村内动力电、交通、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富民产业、电子商务、教育、卫生、乡村文化场所、社会救助、小额信贷、劳动力培训、干部人才、驻村帮扶、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等多个方面内容。云南、湖北、贵州充实和拓展“1+N”系列文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广东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扶贫开发用地政策、发挥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探索建立资产收益扶贫机制等5个方面,加大对原中央苏区、欠发达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支持力度。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地区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对本省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对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
第七,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起步良好。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的短短半个月时间,汪洋副总理就先后主持召开了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座谈会、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东部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扶贫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5个工作会议,紧锣密鼓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迅速抓落实。各省区市已全部召开由党委书记主持的会议进行传达学习。许多省份党政主要领导在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就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贯彻方案,统一思想认识,迅速采取行动。河北、内蒙古、吉林、安徽、西藏等省区党委政府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或者实施意见。14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着手制定 “十三五 ”脱贫攻坚专项规划。截至12月中旬,扶贫领导小组46个成员单位已全部召开由党组书记主持的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行业扶贫工作,出台支持脱贫攻坚的具体举措。
第八,扶贫宣传形成浓厚氛围。一年来,宣传工作紧跟重要会议、重大事件、关键时间节点,不断扩大影响力。正面消息多了,先进典型多了,舆论氛围好了。中央主流媒体带头持续发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活动和“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出台等重大事件,推出扶贫报道3万多条(其中,《人民日报》347条、新华社907条、中央电视台329条),是上年的近5倍。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各大媒体开设脱贫攻坚专栏,新华社发布《党中央关心扶贫工作纪实》长篇通讯。新闻发布及时有效,“扶贫日 ”前和《决定》公布后,都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平时还举办记者吹风会,发布重要信息,引导舆论热点,权威解读文件,全面宣传政策。宣传形式丰富多样,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宣传方式。“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 ”实现中央 “三台四网 ”现场直播,制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专题片,组织中外媒体赴贫困县看扶贫写扶贫。《中国扶贫》杂志多次组织策划专刊,成为贴近基层贴近贫困群众的好帮手。典型报道生动感人。组织中国消除贫困奖表彰和宣传,集中推出了一批扶贫系统优秀干部和为扶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传播攻坚拔寨的 “扶贫精神”,获得良好社会反响。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对涉贫舆情信息及时跟进,核查情况,依纪依规处理,并及时公布。各地扶贫宣传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成为媒体热词,脱贫攻坚的氛围空前浓厚。湖北省不仅出台了脱贫攻坚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而且加大新闻宣传力度,要求全省新闻战线开展媒体负责人带队深入精准扶贫一线采访,坚持 “全下去、真下去、常下去 ”原则,对采访次数、采访天数、发稿篇数进行了量化,实行严格考核。通过全国上下有效的宣传,形成了全党全社会脱贫攻坚好环境、好声势。
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汪洋副总理直接指挥下,扶贫系统发扬不畏困难、忘我拼搏、能打硬仗的精神,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扶贫工作得到领导肯定、社会认可,成绩来之不易。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向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勤劳工作在扶贫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
二、关于2016年工作安排
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 “十三五 ”脱贫攻坚进行了全面部署,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个确保,完善三个机制,解决四个问题,实施五个一批,做到六个精准。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补好贫困短板。实现两个确保,就是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完善三个机制,就是考核机制、退出机制、评估机制。解决四个问题,就是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就是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做到六个精准,就是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目标任务已经确定,总攻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抓落实。
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统筹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挂图作战,努力实现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目标,实现 “十三五 ”脱贫攻坚良好开局。
抓落实的主要措施是,建设五个平台,完善三项机制,开展七大行动,实施十项工程。
一是建设五个平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必要的工作条件。第一,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这是精准脱贫的基础性工作。要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 “扶持谁 ”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穷人找出来,还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贫困人口纳进来。第二,指导组建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这是筹措扶贫资金的制度和资源的机制保障。要抓紧建立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拓展扶贫投入新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先从易地扶贫搬迁做起,再扩大到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项目上。第三,建设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这是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举措。要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第四,建设贫困村扶贫脱贫工作落实平台。这是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的组织保障。要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 “第一书记 ”和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第五,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这是更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的有效载体。要加快建设社会扶贫信息网,实现用信息化手段使扶贫脱贫需求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
二是建立完善三项机制。围绕脱贫目标,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完善机制,用好政策指挥棒。首先,健全考核机制。中央将出台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指导地方加强对贫困县的考核,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第二,建立贫困退出机制。国家将制定贫困人口、贫困县和贫困村退出的指导意见,明确退出标准和程序,防止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具体由省里组织实施。第三,建立扶贫脱贫成效评估机制。在多党合作框架下,邀请民主党派对脱贫攻坚重点区域进行调研督查,委托科研机构、各类智库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和相关工作进行评估,增强公信力和诚信度。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是开展精准扶贫七大行动。组织动员行业部门和有关方面,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第一,实施教育扶贫行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让贫困子女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保教育脱贫一批,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第二,实施健康扶贫行动。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和减轻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第三,实施金融扶贫行动。增加扶贫投入筹资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发行金融债券,支持地方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第四,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支持贫困地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重点帮助贫困村解决通村路、村组路硬化问题,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第五,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支持贫困人口转移就业,鼓励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提供配套服务,促进贫困人口通过转移就业脱贫,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第六,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组织央企改善贫困老区县基础设施,解决10000个贫困村的水、电、路等问题,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第七,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组织万家以上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提升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不脱贫不脱钩。
四是推进精准扶贫十项工程。围绕脱贫目标,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改革专项扶贫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因时制宜,因户因人施策,组织实施整村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十项工程。
为实现2016年开好头、起好步,近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扶贫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精神,明年初,扶贫领导小组各成员将赴中西部地区进行宣讲,解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决定》精神。扶贫办将组织编辑政策解读。中央组织部、扶贫办、国家行政学院将举办省部级和司局级干部两个扶贫开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的县委书记班上增加扶贫专题培训内容。各地要继续组织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决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吃透讲话和文件精神,层层传达到县乡村,并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举措,抓好工作落实。继续抓好扶贫政策宣传,让贫困群众掌握政策、运用政策、享受政策。继续抓好典型人物宣传,集中推出一批扶贫系统先进典型、一批脱贫先进典型、一批帮扶先进典型、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案例。
二是组织编制 “十三五 ”扶贫规划。国家正在编制 “十三五 ”规划,脱贫攻坚已列为重要内容。国家还将首次编制 “十三五 ”脱贫攻坚重点专项规划,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落实到规划上。规划制定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既体现顶层设计,又体现贫困群众迫切需求,使规划成为指导脱贫攻坚的工作路线图。各省区市要抓紧编制省级 “十三五 ”扶贫规划,细化落实中央和省区市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政策举措,变成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及时汇总上报。
三是分解落实年度减贫任务。各省区市要依据向中央签署的《脱贫攻坚责任书》,按规范程序将2014年、2015年稳定脱贫人口退出后,形成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在此基础上,按照15%左右的减贫速度确定2016年度脱贫目标,并确定今后5年贫困县脱贫摘帽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年脱贫的滚动计划。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与各省签订年度减贫责任书,对减贫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核实监督,按照脱贫精准度抽查结果,评估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坚决防止 “数字脱贫”。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央决定 “十三五 ”期间,对1000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是解决脱贫攻坚难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已召开会议作了安排部署,有关政策措施均已出台,各省区市要在认真核实搬迁人口和分析资源可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抓紧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扶贫系统要主动作为,加快建立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做好承接资金的准备。这次中央的投入很大,资金应该是够用的。花好这笔钱,关键在瞄准贫困户。搬迁规模可以比1000万人大,但是,必须包括这建档立卡的1000万贫困人口,做到扎实推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按照汪洋副总理指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进行调度,开展专项督查评估。
五是组织劳务输出脱贫。劳务输出扶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实现 “三个1亿人 ”目标,积极组织实施劳务输出脱贫。“十三五 ”期间要输出1000万人,省内500万左右,跨省500万左右。要加快推进东西协作劳务对接,积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编制贫困人口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方案,推动东部地区充分利用东西扶贫协作平台,创新帮扶方式。要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 “两后生 ”接受职业教育,落实扶贫助学补助。积极探索农村务工贫困人口市民化,研究土地指标与安置贫困人口就业落户挂钩等特殊政策,帮助贫困务工人员取得居住证、获得廉租房,实现稳定转移、稳定脱贫。
六是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发展产业是贫困户脱贫的主渠道和主动力。县、乡、村三级要做好脱贫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层面主要是设计落实好金融支持政策,为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 “五万元以下、三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础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扶贫小额信贷;为带动一定数量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和脱贫的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提供长期、低利率扶贫再贷款支持。扶贫小额信贷要坚持农户有了项目再贷款,不是贷了款再找项目,要防止变相吃利息。要注意防止随意扩大政策享受范围,防止设置不利于贫困人口的评级授信指标,把贫困户挡在外面。要大力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连接市场,提供服务。
七是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我们一直提倡各地出台“1+N”系列文件,就是因为解决各种不同的贫困问题,要有不同的政策组合拳。各地要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部署、新要求,已经出台文件的,要进一步丰富完善,尚未出台的要抓紧研究制定。中央有关部门和行业也将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形成中央层面的“1+N”政策体系。
八是建设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扶贫开发信息化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要在做好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实现扶贫资源与扶贫对象的精准对接,进而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要通过这个平台监管扶贫资金项目,避免扶贫资金的跑冒滴漏,要利用这个平台开展扶贫工作考核,要依托这个平台推动扶贫开发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进一步做好与行业部门的数据共享,充分调动行业扶贫资源。要坚持全国统一规范的原则,建设和共享这一平台,避免互不兼容,成为信息孤岛。扶贫开发大数据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要建立扶贫开发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制度。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作的要求
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完成千万减贫任务,必须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按照 “三严三实 ”和精准扶贫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顺势而为,迎难而上,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必胜。
(一)准确把握形势,坚定必胜信心。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脱贫攻坚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目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畏惧困难和问题,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担心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另一种是轻视困难和问题,认为剩下的贫困人口不多了,各方面这么重视,两三年就能完成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和难得机遇,既要看到艰巨的任务,更要看到中央高度重视形成的良好态势;既要认真分析可能遇到的困难,更要做好战胜困难的准备,坚定必胜信心。脱贫攻坚最大的优势是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一把手抓扶贫、1+N政策举措、一盘棋合力攻坚 ”的好形势,这是脱贫攻坚战必胜的保证。认识到困难、感到压力,正说明同志们有责任感、紧迫感,要把压力转化成动力。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夺取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二)切实转变观念方式。坚持改革创新、转变观念方式,适应精准扶贫新要求,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目前,对于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方略,一部分同志认识到位,适应了,工作比较主动;多数人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工作比较被动;还有少数人感到迷茫,不知道怎么做。顶层设计有了,基层落实没有精准到村到户;口头上说精准了,行动上没有精准。转变观念方式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从 “大水漫灌 ”向 “精准滴灌 ”转变,不仅是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行动上、做法上要转过来。要从审批资金项目向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转变,扶贫部门不能大包大揽,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督促落实上,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总书记反复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继续完善考核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评估机制,发挥体制机制的引导作用。目前,精准扶贫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些真正的贫困户没能纳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一些光景不错的农户反而成了扶贫对象。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要贯穿脱贫攻坚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继续完善建档立卡信息系统,要建成国家脱贫攻坚的档案。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 ”的要求,因地制宜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真正做到 “精准滴灌”。制定严格的脱贫验收制度,确保脱贫一户、验收一户、销号一户,做到精准脱贫。
(四)加快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当前,扶贫合力还没有形成。扶贫同农村低保、新农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尚未做到无缝衔接。有关部门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相互既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盲区。一些地方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部门没有很好履行议事协调、督促检查职能。社会扶贫缺少有效可信的平台和参与渠道。各地要统筹扶贫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各级扶贫领导小组的作用,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用好指挥棒,调动各部门特别是与 “两不愁、三保障 ”密切相关部门参与扶贫的积极性自觉性,强化脱贫攻坚 “一盘棋 ”局面。扶贫部门要善于思考研究问题,当好参谋助手。抓紧建立社会扶贫对接平台,组织好扶贫日活动,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五)努力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开发式扶贫的根本出路。要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克服 “等靠要 ”思想,防止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要防止没有脱贫志向,发展产业不积极,争当贫困户很积极。要把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变成脱贫成效。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致富,但不能包办代替,要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管理,通过自强自立实现稳定脱贫。
(六)进一步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实事求是地说,各地各部门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确实还有一些没有真正把扶贫工作摆在首位,重县城建设轻农村发展、重区域开发轻贫困人口脱贫、重 “面子工程 ”轻惠民实效。有的地方以贫困为名要政策要资金,拿到后却大搞 “政绩工程”,县城建设得富丽堂皇,而边远农村面貌依旧。有的追求短期成绩,把资金集中投入到少数几个点上,“垒大户”、 “造盆景”。各地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和年度减贫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要认真落实贫困县考核办法、约束机制相关规定,把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来。加强督查问责,继续抓好暗察暗访,扩大查访面,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
(七)东部地区要积极探索缓解相对贫困的路子。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必须深刻认识我国扶贫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这表明,在打赢这一轮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 “摘帽 ”目标之后,扶贫工作要转入新的战场,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向重点缓解相对贫困转变。东部地区发展快,在解决好自己区域内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同时,还要帮助西部地区的脱贫攻坚。国家扶贫标准下,京津沪2012年底已经率先实现脱贫目标了,今年浙江、江苏也将率先实现脱贫目标,接下来就是福建、广东。率先脱贫后,扶贫工作到底做点什么、怎么做,方针政策怎么定,要研究。希望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积极探索,为2020年以后全国的扶贫工作探出路子。
(八)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能力建设至关重要。目前,扶贫机构队伍还不适应打脱贫攻坚战的需要,有的地方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是学习能力。要注重调查研究,切实加强学习和思考,开阔思路,转变观念,提高本领,增长才干。其次是适应能力。要主动适应扶贫工作新常态,适应脱贫攻坚战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再次是动员能力。要抓住当前扶贫工作 “天时地利人和 ”的难得机遇,动员各方力量,把工作推上新的高度。最后是抓落实能力。要建设与脱贫攻坚战相适应的扶贫机构队伍,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锤炼工作作风,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九)坚持廉洁扶贫阳光扶贫。扶贫工作关系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关系贫困群众根本利益,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备受各方面关注。近几年,在扶贫领域接连出现了腐败案件,影响极坏。扶贫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有更高要求。脱贫攻坚阶段,资金投入大,项目工程多,迫切需要关口前移,早防早治。各地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贫困人口。要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实施全程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利剑高悬,坚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将与我办建立集中整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协作机制,各级扶贫部门一定要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工作。要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同志们,2015年是忙碌的一年、辛苦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成功的一年,我们实现了从扶贫开发到脱贫攻坚的战略转变。2016年将是更加忙碌、更加辛苦的一年,我相信也会是收获更大、成就更大的一年。希望大家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巩固发展脱贫攻坚的良好势头,为 “十三五 ”脱贫攻坚开好头,起好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