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方扶贫篇

    综  述
      2015年是 “十二五 ”的收官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各省(区、市)和全国扶贫系统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顺利完成。《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中期目标和 “十二五 ”扶贫工作圆满收官。“十二五 ”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5575万人,减少了1亿多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273元,增加到2015年的6828元以上,翻了一番,增长幅度连续5年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道路交通、电力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全面完成,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基本完成。
    各省(区、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认真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新的起点上高位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创新,重点工作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态势良好。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各省(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形成了中央、省、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新疆14个省(区)由省委书记(区委书记)和省长(自治区主席)担任扶贫领导小组 “双组长”,在市、县、乡都建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2015年,各省(区、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均带队开展扶贫调研,达到284次,有209位省级党政领导同志带队开展扶贫调研,调研覆盖了1144个县、2172个贫困村。四川省组织38位省级领导、50位厅局主要负责人开展为期一周的扶贫调研,遍访贫困县。贵州省组织省市县乡干部40万人次遍访6500个贫困村。扶贫领导小组33个成员单位、734人次开展扶贫调研149次,深入到216个县、312个贫困村。广西壮族自治区37位省级领导深入贫困地区,住在贫困乡村开展扶贫调研。
    二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各省(区、市)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扶贫政策文件,河北、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12个省(区、市)出台了“1+N”精准脱贫系列文件,即一个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文
    ·203·
    件,加上若干个配套文件。甘肃省委、省政府率先出台“1+17”配套文件,涵盖贫困地区饮水安全、村内动力电、交通、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富民产业、电子商务、教育、卫生、乡村文化场所、社会救助、小额信贷、劳动力培训、干部人才、驻村帮扶、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等多个方面内容。云南、湖北、贵州充实和拓展“1+N”系列文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广东省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扶贫开发用地政策、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和探索建立资产收益扶贫机制5个方面,加大对原中央苏区、欠发达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支持力度。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地区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对本省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对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
    三是机制改革取得进展。10多个省(区、市)出台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贫困县的考核、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对退出机制进行有益探索。贵州、河南、海南、甘肃、河北、吉林、云南、广西、湖北、新疆、江西、山西、四川、湖南14个省(区)制定了对贫困县的考核办法,扶贫考核权重占到60%以上,最高的达到80%。改革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扩大和下放地方管理权限,强化资金项目监管。资金筹措从财政为主到多元投入。在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主体作用的同时,金融投入、市场配置扶贫资源、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的局面进一步形成。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权限绝大多数已经下放到县,县级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多个金融扶贫特惠产品先后出台。贫困人口增收从发展产业为主拓展为更多渠道。推进龙头带动、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对贫困人口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黑龙江省探索将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合作社,折股到贫困户享受分红的扶贫方式。
    四是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各省(区)党委、政府、各个部门积极合作,特别是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都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围绕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生基础建设、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等与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和增收脱贫息息相关的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并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建档立卡工作,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 ..8万个,贫困户2948万户,贫困人口8962万人。为贫困识别、动态管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按照 “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的要求,全国选派驻村工作队12 ..8万个,驻村干部48万多人,基本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为帮扶工作进村入户提供了组织保障,精准扶贫机制初步建立。
    五是专项扶贫创新发展。各省(区)
    ·204·
    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的原则,大力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十二项工程:驻村帮扶、整村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东西部劳务协作对接和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并网发电超过183万千瓦,帮助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山西省5个试点县共建设村级电站68个,每年可保证18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安徽省2015年建设村级电站646个,户用电站5..6万个,贫困村集体每年增收6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青海省光伏扶贫带动833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2015年,全国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200亿元,有力支持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增收脱贫。甘肃省注重增强可得性、扩大覆盖面,全省发放贷款达200亿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向贫困村发放信贷100亿元。推进电商扶贫,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甘肃省陇南市网店达到8000家,辐射带动了64万贫困群众人均增收430元。河北省在20个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打造1000个电商扶贫村,力争实现 “一村一电商服务站”。贵州省安排1亿元资金先期打造10个电商扶贫试点县。甘肃省级和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 “插花县 ”按15%以上增列本级专项扶贫资金预算。按照 “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 ”的原则,统筹使用资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明确自治区和扶贫重点市、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在旅游扶贫中,探索了与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是社会扶贫成效显现。各省(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改进完善东西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工作,加大先富帮后富力度,引导激励社会各界踊跃投身扶贫事业,倡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甘肃省10万干部、贵州省20万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25万干部参与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20万机关干部常年驻村,三年一轮。组织开展 “扶贫日 ”活动,在 “扶贫日 ”期间启动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民营企业扶贫和开展中国消除贫困奖等活动,营造良好扶贫开发社会氛围,扶贫攻坚合力进一步增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 宁 钢)
    ·205·
    河北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以中央和省一系列有关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重大机遇,以燕山 —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黑龙港流域、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为主战场,把脱贫致富作为贫困地区党委政府的主要任期目标,把精准扶贫作为基本要求,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股份合作制经济作为改革突破口,把增收致富、公共服务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统筹推进,把动员社会力量帮扶作为强力抓手,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做到目标到年度、规划到乡村、扶持到项目、受益到穷人、责任到人头,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2015年,河北省1000个贫困村完成了整村推进各项任务,约10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2万人,完成易地搬迁1960户、5756人,建成安置小区17个。2015年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1元,比2014年增长9..9%。河北省扶贫开发实施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中央和河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 ..2亿元,省级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 ..8亿元。9个设区市和6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安排资金7..3亿元。中央和省专项扶贫资金70%以上用于扶持发展产业项目,共扶持39万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项目;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涉及3..6万贫困户;开展各类培训班487期,培训12 ..5万人;用于安排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试点资金等。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河北省印发了《关于整合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省级在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上,对资金分配因素进行了调整,由四个因素增加到六个因素,主要增加了年度工作考核、资金报账进度两个因素,突出工作绩效和工作成果,将财政扶贫资金测算分配到贫困县。全面推行扶贫资金 “三专一封闭 ”报账管理制度:即县、乡两级在县财政局设立专账、专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和报账程序。
    ·206·
    【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河北省共安排与产业增收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4..7亿元,占全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14%。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到户基础设施建设的有16841万元,共涉及3..6万贫困户,修建了田间砖路16万平方米,建设水窖或蓄水池1400个,修水渠30千米等。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河北省用于燕山 —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13 ..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6..6亿元,省级及各市县配套财政扶贫资金投入7..3亿元。京昆高速北京至涞水段、张石高速蔚县支线、京津风沙源工程等一批跨县区的交通、水利、生态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大力推进 “燕山 —太行山片区阜平试点 ”建设,山区综合开发、金融扶贫、职教扶贫、电商扶贫等取得成效。
    【整村推进】 2015年,河北省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抓手,共安排10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投入资金30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亿元,整合部门资金10亿元。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是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制定年。河北省在有搬迁任务的7个设区市38个县(区)确定了42万人搬迁对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万人,同步搬迁非贫困人口23万人。制定了河北省 “十三五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十三五 ”规划和2016年实施计划。河北省政府批准由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开发投资公司,作为省级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主体。省扶贫办和省国家开发银行、省农业发展银行向其注入项目资本金,负责按照与省政府签订的购买服务协议向相关金融机构融资和还款。
    【产业扶贫】 2015年,河北省大力发展核桃、苹果等林果业和设施蔬菜、食用菌、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业等增收产业,总结推广了赤城县股份合作开发、平山县葫芦峪农业园区、曲阳县山区综合开发、阳原县家庭手工业等模式。河北省贫困县新增林果63万亩、设施瓜菜91 ..8万亩、食用菌大棚1..38万个,新增肉鸭存栏1500万只、肉鸡存栏1080万只、奶牛存栏4..9万头,直接扶持65 ..2万个贫困户发展了增收示范项目。河北省形成了太行山区优质干鲜果品产业带、黑龙港地区 “富民大菜篮”、燕山地区食用菌产业集群、坝上地区错季蔬菜基地等一批规模化的扶贫产业片区,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夯实了基础。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工程,在河北省9个市的24个县确定了38个旅游扶贫试点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支持贫困群众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增加收入。光伏扶贫工程,在平山、平泉、赤城、临城、曲阳、巨鹿6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42 ..3万千瓦,覆盖1..26万贫困人口。
    ·207·
    【雨露计划】 2015年,河北省继续实施 “雨露计划”,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462 ..1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给予贫困家庭助学补助,河北省贫困家庭职业教育补助9984人,补助资金1146 ..86万元;鼓励和引导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河北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04期,培训15603人次;加强致富带头人培训,完成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40期,培训9617人次;围绕富民增收产业,投入资金1046 ..70万元,开展先进农业技术讲座,河北省共举办858期,培训117250人次,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互助金试点】 2015年,河北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互助资金与农民生产经营项目有效结合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互助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促进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有1030个贫困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其中中央试点村189个,涉及20个重点县,省级试点村841个,涉及河北省46个县(区)。河北省互助资金总量达到1..88亿元,试点村常住总户数为23 ..7万户(其中贫困户16 ..8万户),入社农户7..7万户(其中贫困户6..3万户,占81 ..8%),河北省试点村农户入社率为32 ..5%,河北省试点村累计发放借款5..05亿元(其中贫困户借款4..38亿元),累计借款10 ..76万户(其中贫困户9..41万户),当年累计发放借款0..84亿元(其中贫困户借款0..68亿元),当年累计借款1..5万人次(其中贫困户借款1..2万人次),资金用途主要用于种植、养殖业。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河北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亿元,涉及10个革命老区县。河北省加大对革命老区县的投入力度,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贫困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对57个革命老区县投入省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亿元,加快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以工代赈】 2015年,国家安排中央以工代赈资金2..61亿元,实施项目187个,覆盖河北省 “两片一区 ”的4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燕太片区县,完成基本农田建设7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2 ..9万亩、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515 ..8千米、片区综合治理1..67万亩,小流域治理13 ..7平方千米,累计使用当地农民工45万个,发放劳务报酬3595万元,有力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支持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促进了农民增收。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15年,河北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扶贫办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脱贫行动的实施方案》。推行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 “两线合一”,民政、财政、扶贫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低保线与扶贫线 “两线合一 ”的实施
    ·208·
    方案》。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厅、财政厅、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救助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建档立卡】 2015年,河北省召开全省关于加快推进对全省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贫困人口扶持会议,对非贫困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建立贫困户信息档案,达到对河北省贫困人口的全覆盖。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建档立卡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河北省开展了建档立卡 “回头看”工作,对贫困识别标准进行了细化完善,制定了 “五看、五不录、六优先 ”的识别方法,即: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严格落实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等流程,做到全程公开。
    【定点扶贫】 2015年,河北省积极协助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做好帮扶工作,32个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共向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派出挂职扶贫干部69名,其中局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35人、科级干部30人(担任村 “第一书记 ”17人);赴定点县考察276人次,其中部级干部26人次、局级干部66人次、处级以下干部184人次;共投入帮扶款物36592 ..4万元,其中直接投入资金8170万元,物资折款2331元;引进各类资金26091 ..4万元,开展项目79个,2015年资助贫困学生2203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13期,培训各类人员13874人次,劳务输出1813人。省、市、县三级共有6382个单位参与定点扶贫,23559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投入各类资金16 ..14亿元,其中直接投入8..76亿元,引进资金7..38亿元,帮上项目3224个,资助贫困学生21142人,举办培训班1949期,培训各类人员98265人次,输出劳务1..12万人。以 “扶贫日 ”活动为契机,谋划开展 “爱心包裹 ”“村企共建扶贫工程 ”等扶贫济困活动,河北省累计有10112家民营企业对466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实施帮扶项目7154个,共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7537 ..75万元,助残、助学、助困91750人次。
    【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 2015年,河北省军区组织驻冀部队及武警积极参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累计投入1000万元,共帮扶348个贫困村,修路500千米,建桥37座,打井139眼,安装水泵229台,援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381个,结对帮扶贫困学生3200人,援建中小学校59所,援建卫生室27所,义务巡诊1..7万人次。
    【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 2015年,河北省选出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以组建驻村工作队或担任 “第一书记 ”的形式,
    ·209·
    派驻736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扶贫任务重的市和62个贫困县配强班子,配足编制,完善职能,充实力量。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支队伍建设”,精准选好配强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农村党组织书记基础职务补贴按照不低于2014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倍标准发放。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乡村干部、 “第一书记 ”和驻村工作队实行年度专项奖励。依托省、市、县三级党校,加大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在全系统开展了 “学、改、转、提 ”活动,即:学讲话、抓整改、转作风、提能力,促进广大干部转变作风,提高打好扶贫攻坚战的能力素质。
    (河北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 康 明)
    ·210·
    山西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决策部署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以吕梁山、燕山 —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紧紧围绕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3+1”的精准扶贫工作路径,创新机制,强化举措,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山西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2015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78元,比2014年增长11 ..9%,高出山西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2015年,扶持10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培训5万名贫困劳动力并实现稳定就业、50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50万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会议】 2015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3次会议,分别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云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贵州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12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脱贫攻坚大会,就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明确提出要以吕梁山、燕山 —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坚决落实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社会动员合力攻坚,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 “五个一批 ”工程,确保在 “十三五 ”期间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有23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山西省扶贫资金总量为232057 ..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2291万元(含彩票公益金700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9766 ..85万元。安排下达扶贫资金231924 ..1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2291万元全部下达;省级资金99633 ..11万元。按照国家《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精神和任务、责任、资金、权力 “四到县 ”原则,实行标准法与因素法相结合的资金切块分配方法,将中央和省级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切块到县。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市,其余扶贫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县。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共组织
    ·211·
    1..16万名领导干部带领所在单位工作队,对全省7993个贫困村和2000多个贫困人口较多的低收入村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组织25 ..6万党员、干部,对119 ..2万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包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贫困村,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情况,全部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台账管理,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年底考核。省级安排3000万元干部驻村帮扶资金和750万村级互助资金,各市也分别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其中:长治2500万元、忻州2000万元、朔州1500万元、晋中1000万元、太原700万元、阳泉304万元。各级驻村工作队落实帮扶项目8547个,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1 ..91亿元。从中央在晋帮扶单位,省、市、县三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9395名党员干部,到2697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79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担任 “第一书记”,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派驻 “第一书记 ”全覆盖。
    【企业产业扶贫】 2015年,山西省制定出台《企业产业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对企业产业扶贫项目优先给以金融富民扶贫工程 “强农贷 ”支持,扶贫资金贴息率从2%提高到5%;在北京举办雁门关生态经济畜牧区招商引资洽谈会、在太原举办全省首届互联网大会和第四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博览会,组织各市、县推介企业产业扶贫项目,签约总额54亿元。全省累计投资252 ..93亿元,各类企业产业扶贫项目共带动2935个贫困村、50 ..9万农户发展生产基地,吸纳13 ..6万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雨露计划】 2015年,山西省 “雨露计划 ”职业技术教育试点扩大到102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除全部免除学费外,每生每年补助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2000元。有73397名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生提交资助申请,进入审核程序(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在第二年3月份陆续发放)。对考入计划内二本B类以上高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一次性补助5000元,共资助贫困大学生8755人。组织实施千村万人就业培训,组织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30390人,千村万人就业培训20155人。
    【金融富民扶贫工程】 2015年,山西省在58个贫困县全面推开金融富民扶贫工程,省扶贫办与省财政厅、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制定出台《山西省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金融富民扶贫工程贫困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及农户评级主动授信操作指南》,省扶贫开发领导组印发《山西省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双考核指导意见》,以发放贷款额度和贫困户获得贷款比例为主,对县级政府和金融合作机构实行双考核,支持鼓励金融合作机构开发适合贫困户特点和产业开发需求的贷款产品。2015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 ..91亿元,支持2..8万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212·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山西省安排10万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其中贫困人口有9..5万人。制定出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开发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有搬迁意愿贫困户全部给予支持,扶持9..5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主体工程完工率达到77%、两年滚动入住率达到86 ..5%,全部超额完成40%和60%的年度目标任务。
    【光伏扶贫试点】 2015年,山西省抓住国家确定山西省为光伏扶贫试点省份的重大机遇,在大同、临汾两市的5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共支持企业建设地面集中光伏扶贫电站12座,其中省属国企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在天镇县建设的4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包括试点县在内的53个贫困县开工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04个,并网发电的有16个。省级编制出台了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大同、临汾两市出台了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光伏扶贫收益分配的具体办法。
    【旅游扶贫试点】 2015年,国家批准山西省32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省扶贫办与省旅游局制定《开展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规划在2015—2020年,扶持300个左右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对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采取整村推进、贷款贴息和技能培训等办法给予支持,与省旅游局组织开展乡村旅游培训500余人次,提升了试点村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32个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08户,户均增收1957元。
    【电商扶贫】 2015年,山西省扶贫办举办6期电商培训班,培训电商扶贫创业带头人1600多人。支持建立电商扶贫平台,分别与山西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太原本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通全国第一个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区域概念的淘宝特色中国馆 ——— “特色中国吕梁山馆”,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拓宽销路,增值增收。
    【建档立卡】 2015年,山西省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开展建档立卡信息数据清洗工作的安排部署,对2013年度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信息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对2014年度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基础信息、帮扶措施以及受益贫困户信息和2015年帮扶计划信息进行了采集。山西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试点工作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第一书记 ”和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
    【扶贫日活动】 2015年,山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山西省2015年“10·17全国扶贫日 ”活动方案》,省扶贫办联合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9部门联合发出《山西省全国扶贫日活动倡议书》,山西电视台主要频道滚动播报 “扶贫日 ”公益广告,组织移动、网通、电
    ·213·
    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山西分公司,向全省4000万手机用户发送 “扶贫日 ”宣传信息,动员社会各界以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参与支持扶贫开发。省扶贫办组织开展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农餐对接展销会、吕梁山区特色农产品网上展销新闻发布会、企业家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农村贫困妇女、企业产业扶贫项目签约、医疗专家扶贫义诊、社会各界 “牵手贫困儿童 ”为主要内容的 “金秋十月扶贫助困 ”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山西省营造出关心贫困地区、关爱贫困人口、支持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
    【扶贫宣传】 2015年,山西省扶贫宣传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 “扶贫日 ”活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等重大事件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两次报道山西省扶贫工作,《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山西对症施策精准扶贫》专题报道,《山西日报》开设《向贫困宣战》《决战贫困,看太行、吕梁主战场》等专栏,对山西省脱贫攻坚重大举措进行系列报道。2015年,共在各类新闻媒体组织扶贫开发宣传报道662篇,其中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等专题报道108篇,《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和《中国扶贫》杂志等报道276篇,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国网等发布278篇,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河川农业综合开发】 2015年,亚
    洲开发银行贷款山西河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7413万元,完成提款报账1768 ..62万美元,直接收益户309户,收益人1400人,全部完成当年目标任务。至201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2 ..69亿元,占中期调整后总投资14 ..06亿元的90 ..2%,直接收益户39120户,基地建设全部完成投资122882 ..83万元;累计完成提款9722 ..64万美元,完成报账比例97 ..23%。2015年初制定下发了《2015年度工程财务实施计划》《配套资金计划》,2015年完成了对5市21县(运城市:盐湖区、永济市、稷山县、万荣、临猗,临汾市:侯马、襄汾、洪洞、隰县、大宁、永和,晋中市:平遥、榆次、祁县,吕梁市:柳林、文水、交城、中阳,长治市:平顺、沁县、黎城)完工工程省级验收。
    【扶贫制度建设】 山西省扶贫办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企业产业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与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员办事处、省审计厅等相关部门配合,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管。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对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进行精准考核,《考核办法》中直接考核扶贫开发工作的指标权重占到考核总分值的78%。考核结果直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成绩,作
    ·214·
    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集中精力抓好扶贫工作,把党政一把手负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总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落到实处。要依据。推动贫困县党委、政府突出重点(山西省扶贫办综合处 刘世锋)
    ·215·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为龙头,以 “三到村三到户”、金融扶贫为抓手,全力推进扶贫攻坚任务落实。2015年,完成了国家标准线下18万人的减贫任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780元增加到3100元,增幅11 ..5%。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5 ..15亿元,自治区本级安排18 ..75亿元,调动金融扶贫资金176亿元,整合涉农涉牧行业部门资金190亿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0亿元,2015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超过400亿元,构建起 “政府投、行业扶、银行贷、群众筹、社会帮 ”的多元投入机制。
    【扶贫制度建设】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将扶贫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到旗县,建立起了权力、责任、资金、任务 “四到旗县 ”和规划、项目、干部 “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机制。改革资金投入方式,中央预拨的财政扶贫资金1个月内全部下达,自治区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于3月20日前下达95 ..5%,比往年提前3个月。按照 “扶、转、救、保”分类扶持,对有劳动能力的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对居住在生态恶劣地区的,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对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的,帮助落实教育医疗扶持政策,开展社会捐助;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协调落实低保政策。
    【建档立卡】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对2013年、2014年度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审核清洗。完成了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包含8个片区县)和26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834个贫困村,61 ..5万户、166 ..7万贫困人口基本信息更新。开展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将2014年脱贫的14 ..8万户、40 ..4万人落实到村到户,在系统中进行了标注。开发了旗县级扶贫开发地理信息系统。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兴安盟5个旗(县、市)完成总投资177 ..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120 ..5亿元,产业发展25 ..6亿元,民生改善22 ..2亿元,公共服务3..6亿元,能力建设0..7亿元,生态环境5..1亿元;实
    ·216·
    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农村牧区居民收入8294元,增幅18 ..5%;5个旗(县、市)贫困人口减少7万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化德县、兴和县划归燕山 —太行山特困片区;2015年,片区县完成总投资436 ..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201 ..5亿元,产业发展200 ..1亿元,民生改善15 ..9亿元,公共服务10 ..2亿元,能力建设0..7亿元,生态环境7..9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 ..5亿元,增幅2%;农村牧区居民收入19000元,增幅15 ..8%;贫困人口减少2..73万人。
    【联系贫困旗县工作】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省级领导赴贫困旗县调研93次,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 “六项任务 ”对接项目593个,开工304个,已投资123 ..2亿元,386名厅局级领导、1854名旗县级领导、8 ..7万名党员干部分别联系贫困苏木乡镇、贫困嘎查村和贫困户。
    【“十个全覆盖 ”工程】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实施1007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与安全改造、标准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养老医疗保障 “十个全覆盖 ”工程,每个嘎查村投入800万元以上。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2421个贫困嘎查村实现 “十个全覆盖”,占2834个贫困嘎查村的85 ..4%,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善。
    【“三到村三到户 ”工程】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在2834个贫困嘎查村推进规划、项目、干部到村到户工作。2015年投入71 ..05亿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扶贫投入12 ..75亿元,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施项目5400多个,扶持贫困农牧户14 ..2万户、42 ..8万人。
    【金融扶贫】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54 ..56亿元,是投入风险补偿资金的10 ..8倍。直接到户贷款134 ..29亿元,占放贷总额的87 ..2%,29万户农牧民获得扶贫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22 ..96万户,占贷款总户数的69 ..81%。其中,2015年新增贷款92亿元,57个贫困旗(县)、415个镇、4385个嘎查村的18 ..1万户农牧民、6 ..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受益。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下拨资金9..3亿元,完成搬迁移民2..17万户、7 ..33万人。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协调小组,编制完成 “十三五 ”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组建成立内蒙古扶贫开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启动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光伏扶贫】 编制全区《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启动察哈尔右翼中旗等1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试点。
    【电商扶贫】 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 “互联网+”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电商扶贫实施方案,支持30个贫困旗(县)开展电商扶贫
    ·217·
    工作。
    【旅游扶贫】 召开全区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旅游扶贫工作。启动27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旗县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项目。
    【构树扶贫】 在土默特右旗两个基地试种杂交构树587亩,成活率83%,亩产约2750千克,探索 “以树代粮 ”缓解饲料原料危机、确保食品安全和贫困户增收新途径。
    【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扶贫】 实施 “三到村三到户 ”革命老区旗(县)38个,占内蒙古自治区老区旗(县)79 ..2%,实施项目村923个,占项目村总数的32 ..6%;金融扶贫革命老区旗(县)34个,发放金融贷款91 ..73亿元。完成2013年启动4个革命老区旗(县)彩票公益金支持整村推进项目和2014年启动内蒙古兴和县小型公益设施项目续建工作。组织2015年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扶持力度,扶持资金占65%。在鄂伦春自治旗、额尔古纳市设立小额贷款机构,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定点扶贫】 2015年,26个中央直属机关定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投入帮扶资金3435万元。内蒙古自治区171个厅局单位定点帮扶兴安盟和乌兰察布市171个嘎查村,为兴安盟投入帮扶点资金5亿元,延伸帮扶投资2..1亿元,为乌兰察布市66个重点嘎查村投入3150万元。15个厅局帮扶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聚居区,投入各类资金3..07亿元,实施项目109个。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投入各类援建资金140亿元,完成建设项目7个,在建项目9个。3400多个帮扶单位、1 ..1万多名干部驻村蹲点扶贫,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的全覆盖,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
    【东西部扶贫协作】 北京市集中帮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0884万元,开展合作项目481个,总投资3659亿元。
    【社会扶贫】 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组织44家民营企业集中帮扶通辽市,产业扶贫投入6..04亿元,助学助残助困287 ..2万元,抗震救灾捐款685万元。内蒙古扶贫基金会组织小额信贷资金1..5亿元,为贫困旗(县)捐赠远程医疗会诊系统60套,价值1200万元,为贫困旗(县)民族学校捐赠蒙文教学软件5000套,价值300万元。内蒙古社会扶贫促进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开展惠农小额担保贷款扶贫项目,发放贷款7500万元,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41 ..4万元。 “扶贫日 ”期间收到企业、个人捐款3807 ..9万元。2015年,社会扶贫投入直接帮扶资金超过10亿元。
    【教育扶贫】 对不在低保范围就读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施 “雨露计划”,资助贫困学生7460名,
    ·218·
    每人补助1500元。为低保家庭大专、本科新生每年资助1万元,2015年资助21498人,下达资金6..54亿元。
    【以工代赈】 2015年,投入中央以工代赈资金2..02亿元,地方配套5657万元,在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和23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新建乡村道路155 ..8千米、桥涵414 ..5延米,新增灌溉面积25114亩,建设塘坝3座,渡槽4座,铺设地埋管道103 ..28千米,改善灌溉面积11440亩,新建棚圈22 ..5万平方米,青贮池2万立方米,种草2500亩,围封2500亩,以工代赈项目覆盖贫困人口5..3万人。
    【扶贫资金管理】 通过网站、报纸、公告栏、立碑挂牌等形式,公开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在所有实施扶贫项目的嘎查村全面推行村级义务监督员制度,为每个村聘请10名村级义务监督员,全程跟踪项目落实和资金使用。2015年共开展全区性督查12次、130多人次,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督查1次,人大专项督查1次,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牵头督查10次。在全国2014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内蒙古自治区首次进入A类行列,获得1..03亿元绩效奖励。
    【扶贫培训】 2015年,组织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三到村三到户”、金融扶贫、建档立卡重点业务培训,区直属机关驻村帮扶干部,致富带头人以及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2期,累计培训182天,培训2900人次。
    【扶贫宣传】 印发《关于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结合 “扶贫日”活动向内蒙古自治区手机用户免费发送宣传短信,播放扶贫公益广告,大力开展网络宣传,广泛宣传扶贫先进典型事迹。2015年,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扶贫》等国家级媒体刊发稿件956条;在省级新闻媒体刊发稿件666篇(条),网络稿件5415条,其中中国扶贫网内蒙古频道2564条,微信平台965条,官方微博967条,网站919条。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高凤义)
    ·219·
    辽宁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发表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之后,辽宁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扶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辽宁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陈求发先后深入到贫困地区,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辽宁省通过开展到户扶贫、移民扶贫、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定点扶贫等措施,努力促进贫困人口增收。2015年,辽宁省2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辽宁省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4亿元,同比增长17 ..4%。各市县投入1..56亿元。各级帮扶单位投入13 ..8亿元,其中,省定点帮扶单位投入4..2亿元。各级安排到户扶贫资金112990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亿元(含中央财政资金9230万元),市、县财政专项资金14634万元,自筹资金50522 ..5万元,互助金9702万元,小额信贷628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851 ..5万元。全省安排移民扶贫资金38464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资金9000万元,市财政投入资金2239万元,县财政投入资金5599万元,乡镇投入资金1075万元。整合其他资金3200万元,搬迁户自筹资金17351万元。省财政安排培训专项资金1805万元,市、县财政分级投入培训专项资金344 ..5万元。省财政安排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建设专项资金224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坚持 “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落到建立卡贫困户”,实行扶贫项目、资金、措施、效益 “四到户”。财政扶贫资金年初由省财政直接下达到县,实行报账制管理。
    【建档立卡】 2015年,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制定《辽宁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方案》,共召开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会、对13个市 “一对一 ”指导调度会等大小会议20余次,通过 “两公告一公示 ”等措施,精准识别国家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106 ..4万人。全省在精准识别106万人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脱贫25万人,剩余81万人。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辽宁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印发《关于向贫困村选
    ·220·
    派驻村工作队的实施意见》,向辽宁省1791个贫困村派出驻村工作队,共派出驻村干部5375人,派出 “第一书记 ”1791名。其中:省中直属单位派出驻村工作队206个,派出干部620人;市级派出驻村工作队673个,派出干部1845人;县级派出驻村工作队915个,派出干部2910人。2015年,辽宁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省直属机关工委抽调40名机关干部,组成20个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组,对辽宁省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帮扶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工作队联合进行考核。
    【到户扶贫】 2015年,辽宁省投入到户扶贫资金112990万元。到户扶贫项目覆盖2115个行政村,实施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特产业及基础设施等扶贫开发项目1894个,其中,种植业项目790个,安排资金31623 ..5万元,占27 ..9%;养殖业项目496个,安排资金37897 ..8万元,占33 ..5%;林果业项目201个,安排资金13680 ..7万元,占12 ..1%;其他项目407个,安排资金29789万元,占26 ..4%。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辽宁省实施整村(屯)搬迁集中安置移民扶贫工程。移民扶贫整村(屯)搬迁集中和分散安置3663户、12397人,建成移民小区集中安置2499户、分散安置1164户。辽宁省共投入移民扶贫资金38464万元。其中: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9000万元,整合其他资金29464万元。移民搬迁扶贫对象坚持 “五优先”:居住在偏远山沟,通路难、通电难、饮水难的村户优先;25度坡以下耕地等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开发潜力很小,目前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即使给予扶持也难以脱贫致富的村户优先;社会公益事业落后,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的村户优先;少数居住在深山区和水源保护区,影响山区建设总体规划,不利于生态建设的村户优先;有致富门路的村户优先。为增强移民扶贫工作的规范性,对移民扶贫户建立移民档案。
    【雨露计划】 2015年,辽宁省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通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对就业技能培训实行 “两证 ”确认补助模式。改进补助资金发放方式,实行 “一卡通 ”直补到户模式,确保培训资金直接、有效地作用到扶贫对象身上。改进项目申报制度,按照 “项目管理、精确瞄准,项目到县、资金到县,直补到户、作用到人 ”的工作原则,采取项目申报与资金分类切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 “县申报、市审核、省备查 ”的申报模式,把资金使用和项目审批权下放。辽宁省级财政安排培训专项资金1805万元,市、县财政分级投入培训资金344 ..5万元。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66625人,其中职业教育补贴1919人,就业技能培训2931人,实用农业技能培训61775人。就业技能培训人均增收4150元以上,基本实现 “培训一人、脱贫一户 ”的目标;实用农业技能培训人均增收770元以上,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增产增收。
    ·221·
    【产业扶贫】 辽宁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印发《辽宁省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在辽宁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立50个示范基地。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由省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带动,采取 “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联结机制,通过订单收购、制定保护价、参与劳务和提供相关服务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农户实现稳定脱贫。辽宁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250万元,每个基地补助45万元,其中不低于60%的资金用于所带动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基地生产项目所需种子、种苗、种畜(雏)、菌种、化肥等生产必需品的补助;其余资金用于产业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企业贷款贴息。50个示范项目实际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3万户。截至2015年底,辽宁省有386家省级以上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建设一定规模的产业扶贫基地近400个。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每年带动30万低收入农户增收,其中建档立卡农户6万户以上。
    【定点扶贫】 2015年,辽宁省扶贫办和辽宁省直属机关工委联合对2015年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评选表彰,共表彰定点扶贫先进单位176个,定点扶贫先进个人184名。2015年,辽宁省、市、县共安排定点扶贫单位2370个,投入定点扶贫资金12 ..6亿元,引进资金3..7亿元,新建帮扶项目1933个。其中,辽宁省定点扶贫单位240个,帮扶20个县(市、区)245个乡(镇),投入扶贫资金3..8亿元,引进资金1..6亿元,新建扶贫项目150个,资助贫困学生2583名。市级定点扶贫单位859个,投入帮扶资金6..4亿元。县级定点扶贫单位1271个,投入帮扶资金2..4亿元。
    【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2015年,辽宁省在31个县(市、区)1688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其中,国家互助资金试点村共计92个,分布在15个辽宁省扶贫工作重点县;辽宁省级互助资金试点村共计1596个,分布在有扶贫工作任务的其它地区。辽宁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村,共有农户725534户,其中贫困农户268948户;共吸纳入社农户122500户,其中贫困户86392户,占贫困农户总数的32 ..1%,占入社农户数的70 ..5%。截至2015年底,互助资金总规模达50085 ..6万元,其中辽宁省级以上财政投入扶贫资金46200 ..5万元,占92 ..2%;吸纳农户入社资金2610 ..8万元,占5..2%;其他资金1287 ..9万元,占2..6%。累计借款143002次,其中贫困户110013次;累计发放借款95084 ..1万元,其中贫困户借款75019 ..3万元。各试点乡村全部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议事执行机构、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保障措施基本健全完善。
    (辽宁省扶贫办 闫立斌)
    ·222·
    吉林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吉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吉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深化扶贫开发改革,加强扶贫法治建设,突出扶贫开发在民生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坚持以贫困人口增收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抓第一责任人、抓各层包保、抓驻村工作队、抓村支书、抓致富带头人为突破口,以东西两个片区为主战场,积极推进光伏、电商、金融、边境、旅游等精准扶贫工程,统筹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2015年投入各类财政扶贫资金84438万元,年度减贫27 ..2万农村贫困人口。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吉林省安排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549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9889万元,主要用于:一是直接扶持到户。用于扶贫到户产业发展资金31175万元。二是加大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资金比例。用于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量共57272万元。三是提高新增部分资金用于片区县的比例。2015年,中央到省扶贫资金为69889万元,用于片区资金为31054万元。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吉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2015年吉林省扶贫开发工作要点》,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开通“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扶贫资金拨付情况在省政府和省财政厅网站进行公布。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安排的通知》,资金分配计划30日内下达到县,县要向省上报资金安排情况。吉林省扶贫办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5年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对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做出了部署,对全省绩效考评指标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修订。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扶贫开发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对全省东西两个连片特困地区的14个县(市)、29个中省直属部门和单位开展专项督查。吉林省财政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委员会联合印发《吉林省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从吉林省选取20个县作为检查范围,检查发现81个开发类问题,涉及金额17579 ..65万元,存在违规问题的县均已逐条整改。
    【扶贫会议】 2015年12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议
    ·223·
    明确到2018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 “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9个市(州)及长白山开发区、扩权强县试点市在会上向省委递交了责任书。
    【建档立卡】 2015年,吉林省加强建档立卡数据清理和扶贫信息平台建设,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扶持措施。对2014年全省脱贫的31 ..3万人和2015年计划脱贫的25万人作脱贫和预脱贫标记。2015年,建档立卡采集2014年帮扶项目1126个,总投资80027万元,受益贫困户86857户、202191人。2015年已实施的发展资金计划项目378个,新增贫困户财产性收入、生产性支出和主要致贫原因等相关扶贫对象重要指标231万项已登记完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可靠依据。
    【扶贫机制改革】 2015年,吉林省委组织部、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吉林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对全省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7个省定片区县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进行考核。开展资金绩效考核,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4年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将考评结果与2015年资金分配挂钩。
    在资金分配上进一步加大与工作挂钩关联度,将全省扶贫发展资金15%用于扶贫绩效奖金。将所有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由市(州)、县(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央和省下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用途,项目实施方案报省备案,简化了资金拨付流程。印发《吉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全面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吉林省委组织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吉林省驻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不定期检查驻村干部在位情况。吉林省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吉林省扶贫办、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任 “第一书记 ”工作的通知》。加大对 “第一书记 ”的考核力度,对考核不称职或给予基层造成不良影响的,未尽帮扶责任的,进行通报批评或组织处理。
    【行业扶贫】 2015年,吉林省围绕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省政府明确了行业部门10个方面重点工作60项具体扶贫任务。白城机场已经建成,嫩江公路大桥、嫩丹高速(镇赉至白城段)、靖宇至通化高速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吉林省投入各类资金148亿元,集中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重大项目,解决制约片
    ·224·
    区发展的瓶颈问题。2015年吉林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向片区倾斜力度,70%以上的资金重点投入片区。通过项目的实施,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产业带动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明显加快。
    【整村推进】 2015年,吉林省安排整村推进扶贫专项资金4..1亿元,在200个贫困村启动实施基础设施类项目181个,产业类项目478个,有11 ..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5%。全省 “十二五 ”规划的1500个贫困村全部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
    【产业扶贫】 吉林省将专项扶贫资金70%用于扶贫产业,围绕持续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县有两个以上支柱产业的“112”特色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打造规模化产业。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9085万元,支持东部地区发展蔬菜大棚105栋,全力推进西部地区3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施中药材、蓝莓等10个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培育2000个脱贫致富示范户。
    【雨露计划】 2015年,吉林省发放 “雨露计划 ”扶贫补助资金246 ..93万元,补助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1638户、中高职贫困学生1643人,组织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8万人。教育部门投入中等职业教育补助资金1..64亿元,资助学生18 ..87万人次。高等教育投入补助资金9..02亿元,资助学生34 ..6万人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补助农村贫困学生1818人,每生每年补助标准4000元(含国家助学金2000元、免学费2000元),发放补助资金72 ..72万元。
    【扶贫试点】 2015年,吉林省在全省推广股份合作、集体经营、企业带动、联户经营等多种模式,采取差别化扶持方式,针对因病、因学、因灾等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人口,制订帮扶计划,落实自主经营、参与入股、合伙合作等帮扶措施。开展第三方评估。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监测、检查、评估。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开展情况和2012年彩票公益金整村推进项目进行评估。推进精准扶贫十大工程。推进通榆县开展电商扶贫,纳入国家电商扶贫示范县。带动9个乡镇、43个村、4300多贫困人口从事电子商务。投资1..7亿元在通榆县建设实施2亿只生态鸡光伏牧业项目,获得总装机容量158兆瓦,项目实施后可以带动22个乡镇(场),实现2765个贫困户就业,人均将增收4000元左右。
    【扶贫小额信贷】 在通榆、和龙和汪清3个县(市)实施小额信贷试点。制定出台《吉林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意见》,推动落实金融扶贫创新工作。全省贫困户贷款达2275户,发放贷款额4822万元。8个贫困县217个互助资金试点村,互助资金总额滚动发展到3947 ..7万元,其中农户入股资金625 ..7万元,入社贫困户5943户、借款8645次。
    ·225·
    【以工代赈】 2015年,吉林省下达以工代赈计划投资1..77亿元,共安排以工代赈项目295个,其中,乡村道路建设项目121个,农田水利项目64个,小流域治理项目40个,农田水利项目63个,草场项目1个,片区综合治理项目6个。
    【定点扶贫】 2015年,吉林省1500个贫困村派驻4500名驻村干部,205家中央、省级直属企事业定点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37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4亿元,实施项目257个,引进技术扶贫项目65个。
    【社会扶贫】 组织15家企业开展村企共建。鼓励群团组织等各界力量通过公益平台帮助贫困妇女和儿童,吉林省青少年基金会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考入大学实施补助全覆盖。引导各类科技专家到贫困村开展专业技术服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推动军队和武警与贫困村融合扶贫。调动社会组织和个人发挥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扶贫宣传】 2015年,吉林省在各
    级媒体、网络刊登信息1035条,其中《人民日报》18篇、新华社39篇、中央电视台10篇、《中国扶贫》杂志4篇、国内其它媒体102篇,省内主流媒体484篇,其它网络媒体378篇。
    【扶贫日活动】 “扶贫日 ”期间,吉林省组织开展了8大类17项形式多样的活动。 “扶贫日 ”当天,吉林省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蒋超良联合在《吉林日报》头版发表了《坚决打赢 “十三五 ”扶贫攻坚战》署名文章。“扶贫日 ”期间,省内三大媒体就扶贫开发进行了系列报道,共发表稿件18篇。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吉林省内5家3级甲等医院的专家面向贫困人口开展健康巡回义诊活动。在通榆县举行了 “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 ”启动仪式。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扶贫综合处 陈建生)
    ·226·
    黑龙江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黑龙江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共完成3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培训贫困户劳动力2..6万人、改造农村居民危房6..5万户、农村居民饮水安全77万人及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减少贫困人口40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36 ..6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黑龙江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0023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4674万元,省级财政配套专项扶贫资金15558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产业扶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雨露计划”、革命老区建设、互助资金试点和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试点。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黑龙江省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要求,制定了《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和《黑龙江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在资金分配上,将资金切块分配到县,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在项目选定上,由贫困村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自主选择建设项目,在贫困村公示后,由贫困村申请,乡(镇)政府、县扶贫和财政部门逐级审核,县级政府审批,省级备案。在资金投向上,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及贫困户发展生产项目。在监督管理上,采取常规督查、专项督查、实地督查和跟踪督查相结合的方式,2015年开展单项检查近百次。2015年9月,黑龙江省结合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组织13个市(地)和省直属管县扶贫办组成22个专项检查组,对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开展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建设情况专项检查,重点对资金管理机制改革后各县在资金使用和项目立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黑龙江省继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专项扶贫为引导,立足特困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和产业扶贫规划,累计投资336亿元,占规划总投资额的84 ..4%。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25 ..7亿元,产业发展项目投资75 ..9亿元,民生改善项目投资87 ..8亿元,公共服务项目投资33 ..8亿元,能力建设项目投资2..8亿元,生态环境项目投资
    ·227·
    10亿元。通过推进片区规划实施,特困片区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整村推进】 2015年,黑龙江省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2亿元,完成了32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村均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直接扶持贫困户近4..5万户。共建设村内硬化路1015千米,修农田路603千米、农道桥51座、农田给排水渠5万米、涵闸3797个;新打农田抗旱井31眼;购置大型农机具109台(套);购买基础母奶、肉牛285头,基础母羊1200只,猪800头,建设温室大棚1..19万平方米;新建村民文化体育场所2..26万平方米、新打人畜饮水井7眼、安装自来水16736户,改造贫困户危房445户;新修村内路边沟35 ..6万米,安装栅栏3..1万米、路灯1113盏。由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贫困群众出行、增收、环境改善及发展生产难题得到解决。
    【产业扶贫】 2015年,黑龙江省确定了 “集中投、规模化、全带动 ”的产业扶贫原则,提高单体项目投资标准,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合作化经营,为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提供保障。围绕 “两牛一猪 ”及特色种养业,2015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6亿元,在28个贫困县实施31个产业扶贫项目,直接扶持9800户贫困户、3 ..5万贫困人口增收,带动项目区9..8万农村人口参与产业发展、增加收入。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区域性脱贫致富产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逐步稳固,贫困群众增收渠道逐步拓宽,规模化、区域化扶贫产业不断做大做强。黑龙江省克东县的奶牛养殖、棚室蔬菜种植,龙江县、青冈县的和牛育肥,绥滨县的大鹅养殖,汤原县食用菌等产业成为当地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雨露计划】 2015年,黑龙江省对就读中高级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子女给予资助,为他们创造接受教育、学习技能的条件。开展 “百社千企万人 ”就业扶贫行动,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对接,通过合作社带动、企业吸纳、自主创业,当年实现新增稳定就业人口2万人。2015年,共培训致富带头人4067人,实用技术培训21702人,“雨露计划 ”教育资助5282人。
    【整乡推进】 2015年,黑龙江省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整乡带动脱贫试点。按照 “依托主体,发展产业,整乡推进,带动全县”的思路,在12个县,依托1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脱贫平台,扶持贫困户以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开展带动脱贫试点,共直接带动2140户贫困户、6890个贫困人口。
    【旅游扶贫】 2015年,黑龙江省在14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试点项目,直接带动1400户贫困户。
    ·228·
    【光伏扶贫】 2015年,在黑龙江省青冈县、明水县实施了光伏扶贫试点项目,直接带动137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电商扶贫】 2015年,在黑龙江省明水县开展 “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 ”试点,在泰来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探索电商扶贫的切入点和工作方法,开辟新的精准扶贫途径。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黑龙江省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用于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在24个老区县、31个老区村实施小型应急项目建设,重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直接扶持2405户贫困户;投入中央彩票公益金2000万元,在2个贫困革命老区县、10个贫困老区村实施村内硬化路项目,有1500户、4800人直接受益。
    【定点扶贫】 2015年,黑龙江省继续按照 “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建立省、市、县三级定点帮扶体系 ”的思路,实行省市领导联系贫困县、各级部门包扶贫困村、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2015年共下派驻村工作队2142个,选派驻村干部11192名,实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9月,在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选派116名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 “第一书记”。同时,在黑龙江省望奎县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到贫困村任名誉村长活动,聘任34名知名民营企业家到34个贫困村任职。2015年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共直接投入款物合计7亿元,帮助引进资金5..4亿元,组织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850个,组织劳务输出5..5万人。组织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人士参与扶贫济困,直接投入和引进资金1..44亿元,资助贫困户7316户,资助贫困学生1..15万名。
    【信贷扶贫】 2015年,黑龙江省深入推进信贷扶贫,破解融资难题。推动各金融机构在贫困县发放支农贷款221亿元,缓解贫困户生产资金不足问题。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万元,在黑龙江省两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海伦市、泰来县建立贫困户信贷担保基金,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通过开展贫困户诚信评定,试行免担保、免抵押,三年期以内每户不超过5万元的扶贫贷款,支持有发展能力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2015年共发放贷款2..25亿元。同时,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在饶河县、海伦市开展整县推进贫困村互助金项目,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融资难问题。
    【体制机制改革】 2015年,黑龙江省围绕加快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8个政策性文件。一是建立项目资金管理机制。着眼资金使用精准
    ·229·
    规范,出台《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和《黑龙江省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建立 “任务分解到县、资金测算到县、审批下放到放县、目标落实到县 ”的竞争性分配机制,强化激励作用。二是建立贫困县考核约束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考核扶贫开发成效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制定《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黑龙江省贫困县约束机制实施意见》,明确不得作为和必须作为事项,引导贫困县党委、政府把工作重点转到扶贫工作。三是建立社会帮扶机制。着眼构建扶贫大格局,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强化全社会扶贫济困责任。四是落实行业部门扶贫责任。各行业部门严格按照责任分工,针对贫困地区需求,认真落实扶贫责任,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城市就业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相互衔接的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意见》《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小额保险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全省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创办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黑龙江省扶贫办 夏宇光)
    ·230·
    江苏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是江苏省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的收官之年,江苏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对未脱贫帮扶对象进行全面排查和加大帮扶力度的通知》《关于开展领导干部 “村村到、户户访 ”调研走访活动的通知》,江苏省扶贫办印发《关于对未脱贫经济薄弱村强化帮扶措施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脱贫奔小康工程攻坚扫尾相关工作通知》等,对未脱贫对象实施 “点穴式 ”精准扶贫和托底式社会保障,对经济薄弱村集中组织攻坚,落实包干责任,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进一步完善 “五方挂钩 ”“村企挂钩”、党员领导干部结对挂钩等帮扶措施,继续组织苏南100个示范村先进村与苏北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苏北22个市县主要领导与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帮扶队员驻村帮扶。聚集重点片区扶贫开发,组织实施黄桥、茅山老区富民强村三年行动计划。各级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采取多种举措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绩效。2015年共有116 ..04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4000元脱贫目标。12月中旬,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江苏省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 “十三五 ”时期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江苏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2188 ..01万元(含中央财政资金7309万元),其中脱贫奔小康到户资金91923万元(含中央资金3200万元)、重点片区关键工程资金10000万元、重点片区薄弱村发展资金7020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资金21451 ..01万元(含中央资金1096万元)、黄桥、茅山老区富民强村行动资金60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720万元(含中央资金1860万元)、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1334万元(含中央资金667万元)、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400万元(含中央资金400万元)、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51万元、项目管理(扶贫开发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资金189万元(含中央资金86万元)。各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848万元。各县(市、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100万元。
    【“十二五 ”时期扶贫工作回顾】 201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决定用4年时间,使农村411万低收入人口收入达到4000元,1533个经济薄弱村基本实现新 “八有 ”(即有群众拥护的 “双强 ”班子,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231·
    有高产高效的基本农田,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健康向上的文明村风,有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按照2012年确定的扶贫标准和目标任务,聚焦重点县、重点片区、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一是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大力推进精准扶贫。2012年初,组织力量对147万户、411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分类调查、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分类帮扶,提高精准扶贫水平。二是坚持扶贫到村到户,推动帮扶工作落地。瞄准经济薄弱村、锁定低收入农户,实现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和帮扶项目 “三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四到”。三是突出重点片区帮扶,实行连片开发整体推进。2013年江苏省将 “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黄墩湖滞洪区、石梁河库区、刘老庄地区、灌溉总渠以北地区 ”这6个集中连片地区作为重点帮扶片区,建立片区整体帮扶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实施帮扶3年规划,实行整体帮扶、连片开发。截至2015年12月底,累计投入资金353 ..8亿元,兴办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改善民生项目1269个。四是深化 “五方挂钩 ”机制,凝聚帮扶工作合力。继续深化省级机关、部省属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苏南县(市、区)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市、区)“五方挂钩 ”帮扶机制,对苏北19个县(市、区)建立 “五方挂钩 ”帮扶小组,有247个单位参与挂钩帮扶。2012年至2015年,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含实物折价)74 ..4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4397个。五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创新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把扶贫开发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2012年至2015年,省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6 ..6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49亿元。全面实行扶贫资金直接扶持到户,将财政奖补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全面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六是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良性互动,加快苏北全面小康进程。2012年江苏省召开苏北发展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从2013年起组织实施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心镇建设、苏北铁路建设、城乡供水与污水处理、科技与人才支撑、脱贫奔小康重点片区帮扶等六项关键工程,推动产业、人才、项目和财政向苏北转移,推进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建设(截至2015年12月底达到44个)和 “一市一策 ”举措等,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9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宿迁市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立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积极开展 “扶贫日”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扶贫济困的浓厚氛围。截至2015年12月底,农村411万低收入人口整体实现4000元脱贫目标,80%以上经济薄弱村年收入超过15万元。江苏省扶贫开发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入缓解相对贫困、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新阶段,提前实现国家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
    【精准扶贫】 2015年4月和7月,江苏省各地两次对未脱贫的低收入人口开展
    ·232·
    全面排查和细致检查,详细摸清底数,分类登记。对排查出的未脱贫低收入人口,严格落实帮扶责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因户制宜、综合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重点实施项目扶贫,发展高效种植、养殖项目,促进转移就业等。加大托底式社会保障力度,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户,由政府兜底纳入农村低保解决,7月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335元以上。做好因病、因残、因灾等特殊原因返贫农户的帮扶工作,通过特殊救助措施,一对一解决突出问题。
    【经济薄弱村帮扶】 2015年,江苏省整合交通、水利、农业、国土、社会投入等各类项目资金,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资源开发项目或物业项目,扶持经济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实施集体增收项目,帮助村集体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为农服务型、异地发展型、休闲观光型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强村富民。2015年度江苏省财政投入8000万元支持发展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引导县市财政和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投入,完成6个重点片区34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支持计划。
    【重点片区帮扶】 2015年,江苏省继续对6个重点片区实行整体帮扶,省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24亿元,省各部门和单位共投入资金66 ..7亿元,安排整体帮扶项目576个(其中基础设施类251个、产业发展类189个、民生改善类136个)。截至2015年底,6个重点片区173个村项目已完工并交付使用,58 ..12万低收入人口脱贫,经济薄弱乡镇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20 ..5%左右,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益率高于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
    【革命老区建设】 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5年起,用3年时间,对黄桥、茅山革命老区组织实施富民强村行动计划,省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1..2亿元,帮扶项目投入主要以相关市县为主,通过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高老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生态建设水平,加快老区发展步伐。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江苏省共安排2882名队员驻村帮扶,对全省1533个经济薄弱村实现全覆盖。制定帮扶队员选派、职责、管理、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召开省派 “第一书记 ”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选派第一批51名优秀干部,到软弱涣散村担任 “第一书记”,省市县已派驻的帮扶工作队员就地转任 “第一书记”,帮助派驻村建强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推动精准扶贫。
    【“五方挂钩 ”帮扶】 “五方挂钩 ”指江苏省级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苏南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区)与苏北经济相对薄弱的县(区)挂钩帮扶。2015年,江苏省19个省级 “五方挂钩 ”帮扶协调小组247家成员单位,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5 ..01亿元,其中单位
    ·233·
    自筹资金3..56亿元,协调资金11 ..45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221个,帮扶实物折价550 ..9万元。帮扶资金、项目中到村2..20亿元、项目1077个。成员单位现场办公3099人次,其中单位领导663人次。
    【扶贫小额信贷】 2015年,江苏省累计发放贷款47 ..05亿元,比2014年增加3..06亿元,有41万低收入农户直接受益。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发展项目,形成 “一村一品 ”或 “一村多品 ”的特色。
    【社会各界扶贫】 2015年,江苏省将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列入全省深化改革重点事项,动员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从事扶贫开发,倡导有爱心、愿奉献、乐助人的社会力量自主选择、自愿结对,打造针对经济薄弱地区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老军烈属等特殊群体的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等扶贫项目。
    【扶贫制度建设】 2015年1月16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江苏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要求、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制度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为提高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
    【扶贫日活动】 2015年10月17日,第二个 “扶贫日 ”期间,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了脱贫奔小康第三方评估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江苏省 “十二五 ”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相关情况;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原江苏省长李学勇分别深入连云港、宿迁市扶贫开发重点片区考察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开展 “村村到、户户访 ”走访慰问活动,2300名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630名省 “五方挂钩 ”帮扶单位领导,以及各市县机关干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等到经济薄弱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江苏省属企业募集扶贫善款400万元,资助苏北五市33个县(区)的2000名贫困学生;组织领导和干部职工约4..6万人收听收看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组织学习讨论;《新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刊发扶贫开发公益广告。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扶贫办制作17万份公益宣传海报,印发到党政机关、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和学校。
    【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2015年,江苏省围绕 “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的目标定位,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按照 “标准再提高、重点再聚焦、内涵再丰富、底线再织牢 ”的工作要求,部署实施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目标任务明确,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江苏全省乡村人口6%左右的低收入人口、6%左右的经济薄弱村、苏北6个重点片区和黄桥、茅山革命老区为主要帮扶对象。通过努力,到2020年使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经济
    ·234·
    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重点以县(市)为单位基本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片区和革命老区面貌显著改善,基本公共的长效机制。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12个省(江苏省扶贫办 展 平) 定重点帮扶县(区)分批退出,全省各地
    ·235·
    浙江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实施 “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 ”等工程,淳安县等26个原欠发达县实现整体摘帽(以下简称“26县摘帽 ”),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以下简称 “消除4600”),原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态势良好,在全国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2015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5元,同比增长9%,连续31年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765元,增长20 ..9%;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2..49 ∶1降低至2..07 ∶1,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评价中,浙江省获A级等次。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浙江省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69851万元(不含各项职能扶贫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其中,异地搬迁项目补助资金42986万元、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23097万元(包括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扶贫重点村资金互助组织补助资金、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和来料加工以奖代补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700万元、其他资金1068万元。此外,浙江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16 ..8亿元,用于12个重点欠发达县扶贫开发、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等特别扶持项目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 2015年,浙江省城乡在册低保对象(未含五保供养)63 ..92万人,其中城市低保人口7..3万人,标准每人每月653元(年7836元);农村低保人口56 ..59万人,标准每人每月570元(年6840元)。城乡低保标准比为87 ..2%,比2014年提高4..2个百分点。杭州市区、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舟山市、义乌市、平阳县、玉环县、云和县已实现城乡同标。2015年农村低保金支出19 ..6亿元。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285 ..89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养老金待遇550 ..81万人,2015年度新增首次参保人数39 ..18万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120元。参加养老保障制度的被征地农民477 ..77万人,其中200 ..8万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276 ..97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15年投入资金35亿元,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3..59万张,建成社区居
    ·236·
    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120个,累计建成1..92万个;累计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1..1万个;养老服务覆盖80%建制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参保人数3202万人,筹资标准785元,其中财政补助542元,住院报销比例75%。浙江省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0 ..1亿元,比2014年增加0..3亿元,323万人次受益。
    【教育扶贫】 学前教育等级幼儿园比例83%,比2014年提高7..8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完成率90 ..3%;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 ..9%,比2014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为98 ..47%,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88%。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650元、初中850元。农村小学低收入家庭子女爱心营养餐标准1000元/生 ·年,受益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6%。义务教育中小学随迁子女在校生146 ..1万人;浙江省中小学生校车乘坐保障率97 ..6%。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50所(含筹备中的学校),中等职业学校357所(含技工学校71所)。2015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5 ..27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9 ..98万人次);参加成人 “双证制 ”教育培训10 ..42万人,结业7..2万人。享受浙江省涉农专业免费就读政策的大中专学生2..26万人。
    【医疗扶贫】 浙江省所有县(市)都已建成至少一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公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8 ..72%,“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基本形成。每千人医生数3..24人,增长8%;每千人护士数3..28人,增长9..7%;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5..59张,增长10 ..47%。
    【文化扶贫】 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512家,累计建成4959家。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100%。送戏下乡1..78万场、送图书235万册次、送讲座展览4140场,开展文化走亲活动1270场。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浙江省修订完善《浙江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了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拨付的时效性、管理的规范性、项目安排公开性的督查指导。加强扶贫资金 “点 ”和 “面”的审计、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价审计,并把绩效评价的结果与扶贫资金的分配额度挂钩,进行 “点对点 ”的绩效情况通报。推行扶贫资金阳光监管延伸到县,落实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完成扶贫资金、项目由零散公开向集中公开、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由简单公开向详细公开的 “三个转变”。
    【26县摘帽】 为进一步推动淳安县等26个原欠发达县全面走向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根据浙江实际情况,浙江省委、省政府研究作出了一次性摘帽的重大决策,并出台了《关于推进淳安等26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印发〈淳安等26县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落实 “将所有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600元以上 ”等政策,明确对26县不
    ·237·
    再考核GDP及相关指标、大幅提高生态经济、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居民增收的比重的考核导向。
    【消除4600】 “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 ”作为2015年浙江省委的重大决策,列入浙江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2015年初,浙江省各地开展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拉网式专题排查,对调查确认的220479户、431076人低收入农户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根据致贫原因、农户需求,浙江省各地各部门通过 “产业开发一批、金融服务一批、培训就业一批、低保兜底一批、救济救助一批、督孝赡养一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促进“4600农户”加快增收。浙江省民政厅加快农村低保提标、加强农村低保扩面工作,“4600农户”新增低保7万人以上。省教育厅出台对“4600农户 ”家庭子女考上中高职每生补助3000元的政策,补助学生3000多人。做好2017个省级重点帮扶村、经济薄弱村 “第一书记 ”的选派工作,指导落实 “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扶贫责任,督促落实 “一户一策一干部 ”制度,使每一位“4600农户 ”都有一名帮扶责任人。在8月份和10月份,开展了两次对各县(市、区)的督查调研,到村到户到人检查当地落实 “消除4600”工作进展以及干部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12月初,省人大、政协组织各级代表、委员对贫困人口脱贫情况开展专项视察核查。在12月23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宣布浙江省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向全省人民兑现了不把绝对贫困现象带入 “十三五 ”的庄严承诺。
    【特别扶持计划】 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原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11〕29号),加快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对文成、泰顺、开化、松阳、庆元、景宁、磐安、衢江、常山、龙泉、遂昌、云和12个欠发达县(市、区),分类实施特别扶持项目,称为 “特别扶持计划”。2014年,按照 “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内生功能 ”的总体要求,启动实施新一轮特别扶持计划(2014—2016年)。2015年度12县共实施特扶项目461个,完成投资39 ..09亿元,完成特扶补助18 ..02亿元。牵头做好2014年特扶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组织8个厅局的专家历时1个多月对12县逐县实地评价,通报绩效结果,并首次与资金分配相挂钩。
    【产业扶贫】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扶持农业产业、来料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积极推动就地就业和转移就业促增收。2015年确定原欠发达地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44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10家;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建设,2015年验收并认定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5个、示范区16个;原欠发达地区从事来料加工人数
    ·238·
    达到115万人,发放加工费突破110亿元,人均加工收入近万元,原欠发达地区异地搬迁小区和扶贫重点村来料加工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15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5 ..27万人(其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9 ..98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12 ..37万人。2015年,全省农家乐旅游村856个,增长4..8%;旅游点2389个,增长2..3%;餐位118万个,增长14 ..6%;床位23万张,增长27 ..8%;经营农户1..6万户,增长10 ..3%;从业人员14 ..8万人,增长7..2%。2015年实现接待游客2..2亿人次,增长25%;营业收入229 ..4亿元,增长28 ..7%,其中直接营业收入185 ..4亿元,增长31 ..44%;农产品销售收入44亿元,增长28 ..24%。
    【易地扶贫搬迁】 把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作为人口产业的集聚平台,结合村庄整治、危旧房改造、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载体,推进高山远山群众下山搬迁、重点水库群众出库搬迁、地质灾害隐患区群众避让搬迁和偏远海岛群众离岛搬迁,推动人口加速向城镇集聚。进一步优化搬迁方式,完善安置政策支持,加大了文成县、泰顺县地震灾区异地搬迁的农户覆盖面,会同省财政厅将洞头县偏远小岛、瑞安市赵山渡库区困难群众搬迁纳入省补政策范围。2015年,原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县区异地搬迁5..5万人,完成投资33亿元。
    【金融扶贫】 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积极组建村级资金互助组织。累计完成组建扶贫资金互助会947家、股本金2..98亿元,累计实现借款5..44亿元、4 ..02万户次,其中低收入农户借款2..15亿元、1..57万户次,坏账发生率为零。2015年,向全省低收入农户发放 “丰收爱心卡 ”136万张,扶贫小额贷款余额32 ..77亿元。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80 ..87亿元。
    【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5年,浙江省向对口帮扶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下辖的13个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等地,无偿援助资金16475万元,其中,政府援助资金1600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475万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67个;开展经贸合作项目37个,到位资金3..5亿元;开展人才培训31期5621人次;开展互访交流929人次;劳务合作2500人次,劳务收入6800万元。
    【社会扶贫】 以 “扶贫日 ”和结对帮扶为载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推动各方资源向低收入农户倾斜。省级29个帮扶团组和市县两级帮扶团组落实帮扶资金1..56亿元,引进各类资金2..4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300个,受益农户11 ..2万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低收入农户健康助医活动,省、市、县三级共组织助医活动117次,接诊农户达2..8万人次。省扶贫基金会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 “圆梦 ”行动,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1500多人次,发放助学金750多万元。
    【扶贫改革试点】 加快推进丽水市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紧紧围绕 “搬迁扶贫
    ·239·
    体制创新 ”这一主题,以加快农村人口集聚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增收为核心,深入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工作。制订农民异地搬迁规划,完善搬迁安置以国有土地划拨性质为主供地机制,实行差异化搬迁补助机制,组建农民异地搬迁政府性公司,加快推进农民城镇化进程。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留其原有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其在原户籍所在村的村级经济合作社中的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权益保持不变,拥有的股权可依法继承或流转。进城落户农民与当地市民享有同等权利,分享同等利益,获得同等待遇。探索农民异地搬迁 “双重管理、社区模式”。通过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界定成员、明确股东,确权固化、量化股权,搭建平台、规范流转 ”四步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化改革。探索农民在符合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不变 ”“一户一宅 ”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允许在县域范围内跨村进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系统构建市、县、乡镇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探索新型抵押贷款。出台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和农房抵押贷款创新,实现农民基本产权全部可抵押,初步构建完整的农村产权融资体系。
    【扶贫宣传】 浙江省对 “浙江扶贫信息网 ”进行改版升级,新增各类动态信息超过千条,起到了 “政策传递、经验推广、成果展示、信息共享 ”的媒介作用。2015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扶贫》等刊载浙江省省扶贫信息30余篇,浙江卫视 “今日评说 ”栏目2期报道扶贫内容,《浙江日报》多次宣传 “消除4600 ”工作,《今日浙江》2期特刊分别报道“26县摘帽”和 “消除4600”两大重点工作。
    (浙江省扶贫办 林 铭)
    ·240·
    安徽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安徽省深入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基本方略,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贫困人口309万人,比2014年减少92 ..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5..72%;2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51 ..6元,比2014年增加889 ..6元,同比增长11 ..03%。农村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2 ..2亿元,同比增长4..3%;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亿元(其中省长预备费2亿元),比2014年增加2..2亿元,增长122 ..2%;市县两级财政安排5..05亿元,增长73 ..3%。
    【扶贫资金管理】 完善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制定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 “因素法 ”直接分配到县,扶贫项目一律由县审批,报省、市备案。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省财政、审计、监察、扶贫等部门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3次检查审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省监察厅专门就扶贫工作发出通知,严明纪律要求。省扶贫办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建立电话值班接听记录反馈制度,省扶贫办网站设立投诉信箱,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安徽省在金寨县、太湖县、岳西县三县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安排项目85个,投入资金4442 ..72万元,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30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862 ..53万元,县级配套资金93万元,农户自筹487 ..19万元。
    【光伏扶贫】 在借鉴合肥市 “光伏下乡”、金寨县光伏扶贫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安徽省全面实施光伏扶贫工程,省政府在金寨县召开了全省光伏扶贫工作动员会,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的指导意见》,决定在31个贫困县(含六安市叶集区)开展光伏扶贫,明确从2015—2020年,计划投资80亿元左右,用6
    ·241·
    年时间在31个贫困县选择30万户贫困户、1000个贫困村建设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96万千瓦,金寨县、阜南县、利辛县、泗县、岳西县5个县作为国家光伏扶贫试点县予以重点支持。2015年,省下达31个贫困县的年度任务是建设光伏电站18 ..18万千瓦,其中选择5万户贫困户建设户用光伏电站(每个户用光伏电站3千瓦),选择530个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每个村级光伏电站60千瓦),实现每个受益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每个受益贫困村集体年均增收6万元左右的目标任务。光伏扶贫具有一次投入、精准见效、长期受益等特点,深受贫困群众欢迎。
    【雨露计划】 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实施教育资助,有效提升了贫困人口素质和劳动技能,促进了贫困农户就业创业和稳定增加收入。2015年,安徽省投入464 ..09多万元,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6786人;投入1177 ..52万元,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2710人;投入119 ..88万元,培训致富带头人2645人;投入资金3355 ..95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12947人。投入资金2704 ..6万元,资助贫困家庭职教生13160人。
    【金融扶贫】 2015年,安徽省扶贫办会同省直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意见,各地农商银行会同扶贫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后,提供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的免担保、免抵押扶贫贴息贷款,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还出台了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不断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以工代赈】 2015年,安徽省坚持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基本方略,大力开展以工代赈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切实加强项目监管,通过实行计划月报制度、实地检查等方式,深入推动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成效。省编制下达了四批投资计划,总投资46890万元,其中中央以工代赈资金36500万元,地方配套10390万元。第一批下达以工代赈示范工程29个,总投资10800万元;第二批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20个,总投资7670万元;第三批片区综合开发试点项目115个,总投资7100万元;第四批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465个,总投资21320万元。这些资金继续投向大别山片区、革命老区、库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等贫困地区,重点支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乡村道路、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定点扶贫】 在省级领导联系重点县等既有帮扶机制基础上,安徽省进一步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制度。认真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制度,截至2015年底,3000个贫困村由省、市、县三级5002个单位包村帮扶,每个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驻
    ·242·
    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达10392名。将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中的党员全部改任为 “第一书记”,并纳入第六批选派干部管理,实现3000个贫困村 “第一书记 ”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2015年10月,全国驻村扶贫工作现场会在安徽省潜山县召开。
    【扶贫日活动】 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社会扶贫表彰暨 “扶贫日 ”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对社会扶贫等工作进行部署,表彰了50名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150名先进个人。各地积极开展 “扶贫日 ”活动,创新社会扶贫方式,积极开展扶贫项目认领和认捐,全省共认领扶贫项目1980个4..78亿元,认捐3327 ..36万元。
    (安徽省扶贫办 郭奇峰)
    ·243·
    福建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减贫20万人以上。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编制《福建省 “十三五 ”扶贫开发专项规划》,召开了福建省深化精准扶贫工作会和福建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开发的责任,保证各项扶贫开发任务落到实处。坚持精准发力,注重帮扶到户实效。继续深化建档立卡工作,进一步总结推广了福建省宁化县、龙岩市、宁德市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屏南县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等经验做法,逐户制订帮扶计划;继续实行产业和就业脱贫,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脱贫项目;继续将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列为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5年搬迁改造20万人;进一步拓展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试点县已达到29个,实现2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全覆盖,重点解决贫困户贷款贵和贷款难的问题。坚持定点帮扶,注重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健全完善挂钩帮扶制度,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大对23个重点县帮扶力度。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福建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139308万元,其中,中央扶贫资金19083万元,省级扶贫资金65934万元,市级扶贫资金22943万元,县级扶贫资金31348万元。中央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种、养、加以及 “农家乐 ”等项目补助、贷款贴息以及直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生产性重点扶贫项目。省级扶贫资金中,造福工程危房改造5605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5000万元,整村推进专项经费5440万元,“雨露计划 ”培训800万元。
    【扶贫资金管理】 福建省依托省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绩效管理模块,实现资金到位、支出和目标实现等情况动态监控,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将绩效监控开展情况纳入省政府绩效管理考核、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报年度绩效工作情况。
    【扶贫会议】 2015年9月,福建省召开深化精准扶贫工作会,强调要突出抓好
    ·244·
    规划编制,要突出完善基础设施,要突出发展特色产业,要突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政策引导上,坚持 “输血 ”与 “造血 ”相结合,在帮扶方式上,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在组织推进上,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12月,福建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东部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有脱贫任务的设区市市委书记、市长向省委、省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
    【建档立卡】 2015年,福建省举办了两期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培训班,组织开展扶贫对象基础数据清洗,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总结推广宁化县精准扶贫“348”工作机制(三步工作法: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四因四缺分类法: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八种帮扶模式:结对帮扶型、入股分红型、基地托养型、资金互助型、创业培育型、订单带动型、搬迁改造型、资产盘活型)、龙岩市深化精准扶贫 “九到户 ”政策措施(即生存救助、就业辅助、生产扶持、住房援助、医疗援助、就学资助、科技帮扶、社会捐助、结对帮扶九项精准扶贫到户工作措施)、宁德市精准扶贫“664”工作机制(即六到户:干部包干到户、龙头带动到户、造福搬迁到户、信贷扶持到户、能力培养到户、社会保障到户;六到村:领导包干到村、项目资金扶持到村、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到村、农业龙头企业结对帮扶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到村、党建扶持到村;四到县:资金扶持到县、山海协作到县、交通改善到县、城镇化推进到县)和屏南县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等经验做法,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帮扶责任人,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实效。
    【易地扶贫搬迁】 继续将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2015年搬迁改造20万人,扶持建设100个百户以上的省级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投入省级以上补助资金78420 ..7万元,其中搬迁改造对象补助68420 ..7万元、集中安置区补助1亿元。2015年起,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扶持力度,即对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增发1个人份的补助金3000元;对少数民族搬迁户每人叠加补助资金从600元增加到1000元,加上市、县配套补助,每户补助平均达3万—5万元。
    【定点扶贫】 继续实行省领导、省直属部门、省属企业和沿海较发达县(市、区)挂钩帮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制度。加大对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靠后的10个县的帮扶力度,新增10家实力较强国有企业挂钩帮扶。2015年,23个重点县的GDP、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45 ..19亿元、111 ..32亿元、11994元。
    【整村推进】 2015年,福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协等省领导先后有143
    ·245·
    人次,深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调研指导驻村工作。福建省直属挂钩选派单位的厅处级干部2768人次深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帮助驻村干部制订发展规划、谋划发展思路、落实帮扶措施。2015年,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投入重点村的帮扶资金达6..59亿元,实施建设3107个项目。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乡村的帮扶力度,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500元的少数民族贫困村纳入全省第四轮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施范围,向每个村投入20万元用于整村推进。
    【扶贫小额信贷】 在23个福建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实现重点县扶贫小额信贷创新试点全覆盖,试点县已达到29个。2015年,省级安排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950万元,比2014年增加1500万元。2012年开展试点以来,省级已累计安排1..03亿元,各有关市县相应配套1亿元,担保贷款近10亿元,帮助1000个贫困村的500个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以及3万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社会扶贫】 开展海外社团帮扶重点县活动,组织海外闽籍社团与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结对子帮扶。开展百企百村结对帮扶活动,以第四批23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帮扶重点,组织动员300家以上民营企业与300个贫困村对接,帮助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开展退休教师支教讲学活动,招募退休教师150名,到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关以外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为期一个学期至一个学年的支教讲学活动。开展 “扶贫日”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新闻记者走近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重点村和贫困户,访谈“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 ”福建省获奖者,营造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开展“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 ”评选表彰工作,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荣获捐赠奖,河仁慈善基金会荣获捐赠奖提名奖、将乐县高塘中心小学教师吴长生荣获感动奖提名奖。
    【彩票公益金试点】 继续沿用2014年度彩票项目县的遴选结果,扶持7个项目县实施中央彩票专项资金扶贫项目。将中央下达的4000万元彩票公益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云霄、诏安、平和、顺昌、光泽5个县实施小型公益建设项目;将省级财政安排的16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武平和连城县。
    【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5年,福建省级财政援助宁夏资金3500万元,援宁挂职干部争取各类帮扶资金3500万元。结对帮扶首次从部门和县(市、区)延伸到了乡(镇)、行政村,闽宁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闽宁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闽宁扶贫产业园和望远产业城已有10家企业入园。
    (福建省扶贫办 董建武)
    ·246·
    江西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把精准扶贫攻坚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 “第一民生工程”,大力推进以罗霄山片区和贫困县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实施了一系列扶贫重大工程。2015年江西省减贫72万人,贫困人口下降至200万, “十二五 ”江西省贫困人口减少238万人,减少54%;贫困发生率由12 ..6%降至5..7%左右,下降6..9个百分点。2015年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 ..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十二五 ”江西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高于江西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对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等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群众实施搬迁移民扶贫,2015年搬迁移民扶贫10 ..6万人。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村组公路建设、人畜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农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和资金,完成3000个贫困村村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任务,“十二五 ”共搬迁34 ..6万贫困群众到城区、工业园区、乡镇和中心村,共扶助20多万贫困户子女参加职业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共完成1..5万个贫困村村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任务。贫困村由3400个调减至2900个。2015年1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要负责同志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江西省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总额24 ..7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2 ..67亿元,省级财政投入12 ..09亿元。中央财政发展资金主要用于:重点村整村推进(包括产业扶贫),投入10 ..46亿元;“雨露计划”,投入0..69亿元;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试点,投入0..7亿元。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江西省17个片区县贫困人口减少到8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 ..8%;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自然村通路、通电率均达到100%。江西省2011年至2015年投资完成2997 ..6亿元,其中财政1995 ..1亿元,其他投入1002 ..5亿元。基础设施投入970 ..9亿元,占规划的27%,产业发展投入1281 ..1亿元,占规划的30 ..9%,民生改善投入380 ..4亿元,占规划的49 ..2%,公共服务投入247 ..7亿元,占规划的43%,能力建设投入11 ..8亿元,占规划的3..6%,生态环境投入105 ..7亿元,占规划的26 ..4%。江西省2011年至2015年重点工作完成项目536
    ·247·
    个,占58 ..5%;项目实施中250个,占27 ..2%,其中村级道路建设开工率100%,完工率78 ..4%;饮水安全项目开工率95 ..2%,完工率71 ..4%;农村电力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57 ..1%;危房改造项目开工率94 ..7%,完工率52 ..6%;特色产业增收项目开工率91 ..5%,完工率44 ..3%;农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工率69 ..7%,完工率30 ..3%;教育扶贫项目开工率91 ..3%,完工率84 ..1%;卫生和计划生育项目开工率70 ..6%,完工率38 ..2%;文化建设项目开工率64 ..9%,完工率33 ..8%,贫困信息化工程开工率96 ..2%,完工率65 ..4%。
    【整村推进】 2015年,江西省省级财政共下达3400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项目资金68000万元,其中,农田水利项目投入7579万元;通村组公路投入48209万元,2985千米;人畜饮水项目1880万元,涉及79488人;其它项目10332万元。突出村庄环境整治,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资金资源整合,全面改善基础设施。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江西省安排搬迁移民扶贫计划106073人,安排2015年搬迁移民扶贫资金27781 ..6万元。截至2015年12月底,江西省深山区搬迁移民扶贫安置点开工率100%,在建房涉及57579人,占总计划数的63 ..7%,竣工惠及16890人,占总计划数的18 ..7%,入住15905人,占总计划数的17 ..8%。
    【产业扶贫】 2015年,江西省对25个贫困县每县每年新增安排1000万元共2..5亿元产业扶贫资金,对58个县以外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新增每年安排1亿元产业扶贫资金。2015年共安排产业扶贫资金11 ..25亿元。部署33个试点县按照 “四位一体 ”产业扶贫新模式,即扶持贫困村选择一个主导产业、组建一个农民合作社、设立一个风险补偿金、建立一个部门帮扶机制,开展扶贫产业风险补偿金贷款扶持试点。平均每个县选取10个村试点,每个村安排20万元风险补偿金的标准,共安排风险补偿金7460万元,落实安排试点村378个,支持农户3200户,发放贷款13145 ..55万元。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与江西省商务厅、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江西省分公司等商议电商扶贫,建立 “互联网+扶贫 ”江西模式。组织宁都县、石城县、寻乌县、井冈山市、吉安县5个贫困县(市)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安排下达21个试点县21个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资金各100万元。将光伏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扶贫模式开展试点。
    【金融扶贫】 2015年,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与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省农村信用联社、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等金融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 “省农发行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省农发行提供信贷额度,用于支持搬迁移民扶贫等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其中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由县级平台直接与省农发行协调贷款1..4
    ·248·
    亿元搬迁移民扶贫资金;赣州市兴国、安远、会昌、上犹、于都和南康6个县(市、区),与省农发行协调进城进园移民安置 “投贷结合 ”项目近10亿元。
    【雨露计划】 2015年,江西省安排 “雨露计划 ”培训资金总额6855万元,其中:职业教育培训资金4583万元,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272万元。2015年度 “雨露计划”培训48125人,其中:职业教育培训24225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3900人。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与中国联通江西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 “雨露计划 ”培训工作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江西省不断扩大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资助范围,提高奖助标准,形成 “奖、助、贷、补、免”五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彩票公益金试点】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在江西省32个革命老区县实施,彩票公益金共计35250万元。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523个,包括:基础设施分项目404个,其中新建村组道路256 ..61千米,桥梁41座,铺设供水管道86 ..75千米,新建和整治灌溉渠168 ..36千米,农田改造940亩,农村电网改造14千米;环境改善分项目835个,其中改厕、改厨、改灶、建沼气池涉及2060户,建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健身场所、村级小学共56处,绿化和路灯项目77个;产业发展分项目284个,其中种植大棚蔬菜1662亩,新建和改建油茶5200亩,毛竹6450亩,养殖猪(牛、羊)11480头,技能培训5205人次。共实施创新试点项目1181个,其中基础设施分项目908个,新建和改建村组公路576 ..51千米,新建桥梁18座,集中供水点12处,新建和整治灌溉渠396 ..15千米,提灌站120个,村内排洪渠10千米,农网改造22 ..5千米;产业发展分项目273个,其中水稻20000亩,田间和大棚蔬菜13150亩,油料作物11000亩,烟叶29000亩,花卉6500亩,水果22800亩,生猪养殖10000头,养鱼110万尾。共实施小型公益设施建设451个,其中交通设施388个,包括330 ..93千米村组路和1..29千米联户路,水利设施24个,包括集中供水点11处、塘坝1120口和灌溉渠11 ..67千米;环境改善项目39个,包括垃圾处理点23处,污水处理点16处。2015年,黎川县代表江西省在国家绩效考评组考核中获得全国创新试点项目第二名。
    【定点扶贫】 2015年,江西省2015年至2017年291个省派单位在95个县(市、区)帮扶301个贫困村,部署各地制定新一轮定点帮扶2900个贫困村工作,选派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村 “第一书记”。对接国家部委在贫困县定点扶贫和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对口支援。继续完善省级领导定点指导一个贫困县、联系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几户贫困户的机制。2015年,江西省、市、县三级共有3792个部门单位、10656名干部定点帮扶2900个贫困村,安排落实30万结对帮扶责任人。
    【行业和社会各界扶贫】 2015年,江西省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资金800
    ·249·
    多万元,项目涵盖13个县,修建溪桥20座、多媒体教室18个、教学楼2栋、村道3条8..5千米、拦水坝2座,资助贫困教师42人,关爱乡村小学50所、贫困学生9000多人。协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石城、龙南两县开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减贫发展项目。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在井冈山市举办第24期 “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对130名来自江西、山西、湖南、安徽、福建五省的贫困村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探索保险参与扶贫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医疗费及特殊重大疾病门诊医药费个人自付的部分,开展医疗救助扶贫。
    【扶贫日活动】 2015年,江西省确定“10·17,邀您一起关爱贫困儿童 ”主题活动,用以资助贫困地区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中小学生,组织 “六个一 ”活动,即:寻找一批人,联合新华社江西分社开展 “寻找帮扶江西贫困儿童 ”大型公益活动;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开展“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 ”表彰推选工作,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向5名个人(萍乡市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龚全珍、赣州市会昌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李永海、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离休教师蒋国珍、九江市检察院调研员王晓阳、吉安市遂川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郭小华)、3个组织(长平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修水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铜鼓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授予 “江西最美扶贫人 ”荣誉称号;组织一个购物节,联合江西省商务厅在全省各地组织100个商场在10月17日开展 “扶贫购物节 ”商品促销活动,募集资金于资助贫困儿童;举办一项现场活动,联合江西省妇联、省红十字会、省老促会先后在遂川县、修水县开展举办“10·17,邀您一起关爱贫困儿童 ”现场捐赠仪式,资助200名贫困学生;组织一次定向捐助,组织各级定点帮扶单位深入帮扶村开展“10·17”走访慰问,宣传 “扶贫日 ”重大意义,讲解扶贫政策,开展多样形式的帮扶活动;开展一次大宣传,邀请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新华社江西分社、江西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网江西新闻等主流媒体深入开展江西省 “扶贫日 ”宣传报道活动。据统计,2015年 “扶贫日 ”募集捐赠资金及物资8..31亿元。
    【精准识别】 2015年,江西省按照建立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监测扶贫对象变化和扶贫措施落实的情况,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 “回头看”、扶贫和民政系统比对核查、专项核查清理和交叉检查等工作,全省共退出贫困人口27 ..31万人,新进符合条件人口19 ..56万人。
    【精准扶贫】 2015年6月9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吉安县召开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原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原省长鹿心社出席并讲话。省直属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与会人员观摩学习了吉安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做法。吉安县、瑞金
    ·250·
    市、修水县、广昌县主要负责同志做了交流发言。会议要求按照《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努力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取得更大成效,确保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扶贫政策研究】 2015年,江西省强化推进全省精准扶贫攻坚力度,构建全省“1+5+23”扶贫攻坚政策体系。“1”(1个纲领性文件),即: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5”(5个配套文件),即: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 “十三五 ”规划扶持贫困村工作的通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各行业落实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新一轮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安排》,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转发《中共吉安县委吉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决定》;“23”(23个行业实施工作方案),即:省直属机构共23个有关部门和单位出台精准扶贫实施工作方案。同时,全省11个设区市和25个贫困县按照省级做法,其他县参照省级做法,建立完整的扶贫攻坚政策体系。
    【贫困县考核机制】 2015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西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对特困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25个贫困县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考核情况进行单独评比,其中扶贫开发考核成绩占总权重的60%。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政策法规处 龚亮保)
    ·251·
    山东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 “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的指示要求,探索贫困退出、脱贫成效评估、督查考核三大机制,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三位一体 ”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实现减少贫困人口1516179人。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山东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 ..08亿元。其中,中央安排财政资金1..81亿元,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1亿元、彩票公益金0..4亿元,省级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8..45亿元,市级以下安排财政资金5..82亿元。中央和省资金主要包括贫困村产业扶贫资金69162万元、发展资金9456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6600万元、彩票公益金4000万元、金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396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420万元、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3520万元、建档立卡项目资金1778万元、“雨露计划 ”项目资金500万元、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770万元等。
    【机构队伍建设】 2015年12月,山东省印发《关于调整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调整加强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任组长,省委副书记龚正、副省长赵润田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增加到47个。印发《关于调整省扶贫开发工作机构的通知》,整合山东省扶贫办和山东省直属有关部门扶贫职责,重新组建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各市扶贫开发工作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督促各市按照山东省的模式,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列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整合组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机构编制事项由各市按要求研究确定并报省编办备案。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各市研究设立。脱贫任务重的乡镇明确机构承担扶贫开发工作,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精准扶贫】 2015年,山东省组织开展建档立卡 “回头看”,动员省市县乡村五级15万人,对全省17市149个县(市、区、管委会、开发区)7 ..48万个行政村、7203万乡村人口逐村、逐户、逐人全面开展核查,提高数据精准度。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共有省扶贫标准以下农村贫困人口1211065户、2423821人,其中国家标准农
    ·252·
    村贫困人口575844户、1105584人,分别占47 ..5%、45 ..6%;山东省扶贫标准农村贫困人口635221户、1318237人,分别占52 ..5%和54 ..4%。
    【产业扶贫】 2015年,山东省在7005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组织实施产业发展项目,投入省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亿元。2015年,重点村产业发展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山东省扶贫办、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监管工作的意见》,举办两期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培训班,培训山东省17个市、128个县扶贫办主任和业务骨干300人。采取贫困户直接参与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扶持和资产收益扶贫等多种帮扶模式,进一步促进山东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特色产业发展,共帮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9万户、贫困人口100万人。
    【雨露计划】 2015年,山东省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好贫困农户 “两后生 ”报名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实施 “雨露计划 ”项目。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其中用于 “两后生 ”职业教育补助489人、资金24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校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困难补助1200人、资金60万元,创业就业培训2105人、资金120万元,农村适用技能培训2600人、资金80万元。
    【扶贫改革试验区】 2015年,山东省积极争取淄博市为全国6个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选择部分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组织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每村安排1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村集体闲置资产、农户土地和房屋、社会资本等各类资源,注册成立股份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特色产业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按照 “量化到人、确权到户、股份分红、长期持有 ”的原则,量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负盈不负亏。2015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在淄博市召开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现场会。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1月,山东省印发《关于继续从省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意见》,194个山东省直属单位选派609名干部到609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担任 “第一书记”;选派34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到省派 “第一书记 ”县挂职党委副书记;从山东省委组织部、省水利厅等10个单位,选派10名处级干部组成 “整体脱贫第一书记工作队”,帮扶东平县54个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全省各级共选派 “第一书记 ”1..4万名,实现了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全覆盖。584个山东省直属部门第一轮 “第一书记 ”党建扶贫累计新修道路2731千米,改造542个村饮水设施,打井4323眼,培育特色产业758个,培育农民合作社718个,新上致富项目116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10074元,96 ..58%的扶贫对象实现收入翻番,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全部实现脱贫;村集体收入平均达8..78万元,129个村达10万元以上。
    ·253·
    【行业扶贫】 2015年,山东省投入行业扶贫资金37 ..4亿元,新改造农村道路1218千米,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18万户,危房改造9..2万户,培养贫困地区卫生计生人才14 ..8万人,解决了1000个贫困村、95 ..6万农村居民饮水问题,有效改善了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精准扶贫】 2015年,山东省有47个村列入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部分试点村完成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编制,培训试点村党支部书记47人,47个试点村接待游客45 ..5万人,示范带动山东省发展旅游扶贫村400个,接待游客38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52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674户、贫困人口4718人,户均收入3560元。实施创业支持、基地培育、能人帮扶、平台建设、物流提升、人才培训和股份合作等7大电商扶贫行动。推荐临沂市蒙阴县等12个县(市、区)与阿里巴巴、一亩田、京东等知名网络企业开展合作,带动山东省1..8万贫困户实现增收。实施光伏扶贫,采取市县自筹、社会融资、小额信贷等方式,在8市、14县(区)、84村投入资金5..3亿元,总装机容量97 ..7兆瓦,受益贫困户3200户,户均年增收3300元,每村集体年增收2万多元。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山东省继续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项目,安排财政资金4375 ..9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0万元,省市县投资214 ..35万元,农民筹资投劳161 ..6万元,重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修建生产路139 ..58千米,桥涵2座,排水沟61千米,蓄水池1座,塘坝9座。涉及6个乡镇、53个村、21592户、84661人,其中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4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3052户、贫困人口22371人。
    【扶贫小额信贷】 2015年,山东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现场培训会议,推广 “富民农户贷 ”和 “富民生产贷”。34个山东省派 “第一书记 ”县每县安排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由合作银行放大10倍以上进行授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 “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 ”的优惠政策。每县安排11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贫困户贷款进行全额贴息,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给予3%年贴息政策。2015年累计发放小额信贷2..23亿元。
    【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2015年,山东省组织全省第六届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互助资金试点村理事长、会计400名。委托山东天平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2014年度互助资金运行管理情况开展绩效考评。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村894个、入社农户15 ..3万户,其中贫困户5万户,占33%。互助资金规模达2..65亿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1..96亿元,农户自筹0..6亿元,公积金转增本金及社会捐赠995万元。累计借款22 ..8万户
    ·254·
    次,发放借款12 ..1亿元,促进了当地种植、养殖、加工、商业及运输业健康发展。
    【扶贫培训】 2015年,山东省依托山东省农业广播学校师资力量和培训基地,对34个县609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 “两委”成员、驻村 “第一书记”、生产大户、致富带头人和电商人员进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2万人,现场指导3000人。
    【国际减贫交流】 2015年,山东省接待两批南非国家农业土地资源部农村发展政策与实践研修班学员80名,到山东省临沂市、潍坊市、济宁市、烟台市,实地考察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兖州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寿光国家现代蔬菜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烟台东方海洋有限公司等,研讨交流农村地区企业发展战略、模式成效和经验做法。2015年8月,南非农村发展和土地改革部副部长坎蒂斯 ·玛舍枸 ·达拉米妮率团来山东,考察参观妇女能力提升、劳动力转移等项目。
    【扶贫宣传】 2015年,中央和山东省媒体宣传报道山东扶贫开发工作533篇,其中中央主要媒体28篇、省级主要媒体92篇、网络媒体387篇、行业媒体24篇。撰写扶贫开发调研报告6篇。新华社刊发《重点工作咋抓实且看菏泽 “扶贫图 ”———山东菏泽实施精准扶贫见闻》通讯。
    【扶贫日活动】 2015年,山东省印发《2015年 “扶贫日 ”活动方案》,组织第二个 “扶贫日 ”系列活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民营企业扶贫、扶贫募捐和访贫问苦活动,参加第五届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设立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筹建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事业的良好氛围。向“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 ”组委会推荐候选人8名,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获得“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
    (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赵树海)
    ·255·
    河南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河南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深入推进以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深山区和黄河滩区 “三山一滩 ”群众脱贫攻坚工程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召开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制定《河南省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暨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组织各贫困县编制实施全县脱贫规划。全省对121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对6..01万名太行山深石山区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20 ..16万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实施 “雨露计划”,完成120万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目标任务,3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
    【扶贫资金投入】 中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 ..69亿元,河南省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5亿元,统筹整合部门资金10 ..23亿元,农民自筹资金3..18亿元。中央、省级财政发展资金26 ..37亿元,主要用于:一是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易地扶贫搬迁等精准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1 ..78亿元;二是整村推进、彩票公益金扶贫等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资金14 ..13亿元;三是项目管理费和世行五期扶贫项目付息,投
    入资金0..46亿元。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河南省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因素分配、切块下达和财政扶贫项目县级审批、省市备案的管理办法。将中央下达的8000万元集中办大事资金,集中用于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解决突出贫困问题。将兰考县、滑县、固始县、新蔡县4个省直管县作为率先脱贫试点县,在安排第二批财政扶贫资金时,安排每县2000万元试点资金。建立竞争性资金分配机制,对2014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结果优秀的贫困县奖励项目资金共计1..03亿元。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委托会计事务所对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和53个贫困县开展2014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制定实施《河南省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建立2016年全省扶贫项目库。
    【基础设施建设】 安排涉及贫困县的国省道改造项目57个,建设里程1600千米,投入国家、省级补助资金28亿元;安排53个贫困县农村公路建设里程7070千米、桥梁43379延米,投入国家、省级补助资金26亿元。下达53个贫困县水利投资计
    ·256·
    划48 ..18亿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资金22 ..89亿元,为499 ..34万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大型灌区持续配套与节水改造资金1..04亿元,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近万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9..8亿元,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95万亩,新增供水能力9800万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13万吨,受益人口87万人;防汛抗旱资金2..82亿元;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资金1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0平方千米,完成淤坡封底改造2..5万亩,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000多座;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项目资金6298万元,建设项目9个;水利移民资金10亿元,培训贫困地区移民干部7950人,移民就业及生产技能培训5..33万人次。河南省全省乡镇地区邮政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到99 ..96%。
    【整村推进】 2015年,河南省共有121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总投资22 ..49亿元,其中:中央、省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18亿元,市、县两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0..94亿元,整合部门资金10 ..23亿元,农民自筹资金3..14亿元。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新修村内道路5097千米,建桥88座、涵洞529个,打井98眼,建蓄水池332座、水窖151个,修渠198千米。整村推进围绕 “重发展、强基础、兴产业、扶能力、促就业、助增收 ”6个方面,实施水、电、路、讯、房、环境改善到农家和农户增收致富 “六到一增 ”工程,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在河南省范围内评选出100个整村推进示范村,给予每村60万元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奖励,用于示范村完善、提升。对示范效应较好的50个整村推进示范村,编发案例汇编,推广成功经验。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河南省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24 ..38亿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扶贫资金2..37亿元,市、县两级财政资金4..84亿元,整合部门资金4..10亿元,农民自筹资金13 ..08亿元。搬迁安置山区贫困群众1..29万户、6 ..01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20 ..1%。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革命老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升搬迁地区贫困群众 “造血 ”功能,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确保实现 “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的目标。
    【产业扶贫】 投入中央、省级财政扶贫资金2..46亿元,实施扶贫开发到户增收项目776个,覆盖1024个村,扶持6..13万贫困户、22 ..3万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投入中央、省级财政扶贫资金8216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45个,覆盖带动1437个贫困村、12 ..97万贫困户参与产业开发,拉动2..86万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龙头企业投入7470万元,帮扶贫困地区实施特色产业开发。发放扶贫小额贷款8亿元,对2..6万贫困户实施精准扶持;截至2015年底,
    ·257·
    河南省有32个县批准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落实风险补偿金2..2亿多元。18个旅游资源禀赋好、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的贫困村启动实施旅游扶贫试点。举办了河南省特色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暨培训班,召开了河南省旅游扶贫现场观摩交流暨培训会议。
    【雨露计划】 2015年,河南省投入中央、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52亿元,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20 ..16万人。其中,职业教育助学工程投入资金560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8万人;短期技能培训工程投入资金165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1..1万人;贫困村产业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投入资金7920万元,培训13 ..2万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投入资金60万元,培训0..06万人;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实施企业就近就地培训就业工程,培训3万人。
    【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2015年,河南省投入中央、省级财政扶贫资金7799万元,在362个贫困村新启动实施互助资金试点。截至2015年底,在59个县的1399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资金规模突破3亿元;有2751万元互助资金转为风险补偿金,撬动金融资金近1..5亿元。总结出 “中规中矩 ”的叶县模式、“县级统管”的虞城模式、“乡镇代管 ”的确山模式、“放大效益 ”的滑县模式、“扩容覆盖 ”的嵩县模式5种互助资金项目管理模式,在河南省全省宣传推广。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河南省投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8000万元,在8个县新启动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投入省级专项彩票公益金3000万元,在6个县新启动实施省级专项彩票公益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投入中央、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在革命老区贫困村建设项目67个,其中乡村道路项目52个、人畜饮水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13个、交通桥和生产桥项目各1个,改善了项目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工代赈】 2015年,河南省投入以工代赈资金4..8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2..05亿元,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2..21亿元,省财政配套资金0..6亿元。利用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2..05亿元和省财政配套资金6000万元,在全省53个贫困县建设乡村道路4408千米、桥梁63座、2119延米,保护耕地2..1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7万亩,建设基本农田4130亩、经济林61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平方千米,小型片区综合治理开发37平方千米,解决饮水困难3..7万人。利用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1..01亿元,在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33个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建设基本农田0..72万亩、乡村公路228 ..17千米、独立桥涵146延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平方千米。利用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1..2亿元,在1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49个易地搬迁项
    ·258·
    目,易地安置农村贫困人口4761户、2万人,建设住房28 ..57万平方米。
    【科技扶贫】 2015年,河南省投入中央、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05亿元,实施科技扶贫项目263个,扶持发展特色产业10多个,扶持贫困户1..92万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15项,农业技术培训11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1万册,组织390名专家到贫困地区现场辅导。
    【定点扶贫】 中央驻河南定点扶贫单位派遣挂职干部48人,其中21人担任贫困村 “第一书记”,赴定点扶贫县考察546人次,直接投入贫困地区资金及物资折款5541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4971万元,帮助上项目24个,举办培训班75期,培训各级干部、技术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劳动力2655人次,组织劳务输出3200人次。省、市、县有8922家党政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定点扶贫,派遣 “蹲点”干部27440人。河南省直属单位直接投入贫困地区资金及物资折款2..25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7..97亿元,帮助上项目476个;市直属单位直接投入贫困地区资金及物资折款3..65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7..79亿元,帮助上项目1445个;县直属单位直接投入贫困地区资金及物资折款2..18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5..53亿元,帮助实施项目2855个。
    【社会扶贫】 持续开展 “千企帮千村”活动,自2006年起至2015年底,累计参与13758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0936个村,实施11477个帮扶项目,累计及计划投资总额371 ..8亿元,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36 ..8亿元,修建道路11430千米,捐建学校1439个,捐建医疗室1526个,助残、助学、助困17 ..88万人次。2015年 “扶贫日”,河南省有2000余家爱心企业和11000多名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济困暨爱心包裹捐赠活动,累计捐赠资金5亿多元。各民主党派、河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帮助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开展 “爱心包裹 ”“同心实践 ”“金秋助学 ”“同心康福 ”等扶贫济困活动,在河南省5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直接投入和引进资金46亿多元。河南省总工会等组织开展的 “金秋助学 ”活动,筹集助学资金1亿元,发放助学资金9300多万元,资助4..68万名困难学生上大学。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员会组织开展的 “同心康福 ”行动,资助完成200个髋关节患者就医、就学、就业。
    【扶贫宣传】 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报道扶贫开发成效,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好的做法,《河南日报》系列报道了 “三山一滩 ”地区扶贫开发成功典型事例,《河南日报》农村版开辟专栏宣传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和成效,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扶贫开发工作专题报道,主流媒体宣传报道500篇次。
    (河南省扶贫办 郑 方)
    ·259·
    湖北省扶贫开发
      【概述】 “十二五 ”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 “十二五 ”扶贫规划,坚持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规划目标圆满完成,“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361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地区区域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5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构建了“1+N+M”精准扶贫攻坚支撑体系(“1”即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N”即贫困县约束机制、帮扶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激励脱贫机制、扶贫责任制、精神支撑机制和用人导向机制,“M”即省直属行业部门出台的精准扶持措施),2015年,湖北省128 ..11万人、208个贫困村实现脱贫。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湖北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70320 ..8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130751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296370万元(扶贫系统管理资金27710万元);市(州)、县(市、区)两级配套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3199 ..84万元。中央财政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一是产业扶贫,投入资金85831万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0838万元;三是培训,投入资金11468万元。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湖北省落实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估等具体操作规程,修改完善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落实公示公告制度,各项目主管部门强化项目督办监管。湖北省委督查室将资金使用和管理作为重点督查内容,湖北省扶贫、财政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对2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并加强资金审计、检查,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监管机制,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扶贫资金运行、项目实施安全。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湖北省继续采取省领导联系片区、省直属单位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方式,着力破解规划项目落地难、工作协调难、资源整合难等 “三难 ”问题。湖北省政府建立片区产业发展基金,拿出50亿元支持片区产
    ·260·
    业发展。分别出台4个片区扶贫攻坚指导意见,使每个片区县每年享受政策性扶持资金3亿—5亿元。湖北省直属部门投入片区资金1641亿元。2015年4个片区实现生产总值3314亿元,完成规划投资1077 ..7亿元,脱贫77万人。
    【整村推进】 2015年,湖北省整村推进完成投资237127万元,每村平均投入482 ..7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投入5..88亿元,每村平均投入119 ..7万元,行业扶贫资金11 ..3亿元,每村平均达到230万元,其他资金6..5亿元,每村平均133万元。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发展种植业20 ..2万亩,超规划目标4..5%,每户平均达到0..96亩;发展养殖业42 ..39万羊单位,每户平均养殖达到2个羊单位,基本实现规划目标;新建通村水泥路4153千米,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客车。建设小型水利818处,缓解改善2351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村推进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实施前的26 ..4万人下降到实施后的13 ..3万人,减少13 ..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 ..9%,比实施前下降近18个百分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74万元,比实施前增加1066万元。
    【产业扶贫】 2015年,湖北省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总量为14 ..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6..04亿元。共投入财政贴息资金规模达10280万元,重点扶持促进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基地,撬动金融资本23 ..93亿元参与扶贫开发。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全湖北省小额信贷规模从2014年的1..28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23 ..93亿元,增长了近18倍。其中,贫困户贷款10 ..34亿元,占41 ..21%;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13 ..59亿元,占58 ..79%。2014年,湖北省通过实施产业扶贫辐射带动建档立贫困户73 ..94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湖北省共投入扶贫搬迁资金64664 ..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727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3611 ..5万元,其他资金31779 ..4万元,人均投入0..8万元,其中扶贫资金人均投入0..24万元,完成搬迁21778户、79467人。坚持 “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建没有规划的房子 ”的理念,科学规划,将扶贫搬迁与整村推进、农业基地开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促进转移就业相结合,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坚持扶贫搬迁对象实名制,实行 “一卡通 ”方式,将扶贫搬迁补助资金直接兑现给搬迁贫困户。
    【雨露计划】 2015年,湖北省共投入 “雨露计划 ”直补资金13320万元,通过培训转移5万名贫困劳动力,其中短期培训0..7万人,中职教育3..01万人,高职教育1..29万人。按照 “精准扶贫、瞄准对象、网络申报、应补尽补、规范管理、提高实效”的工作原则,强化 “雨露计划 ”宣传
    ·261·
    发动、摸底调查、农户申请、部门审核、社会公示、对象确认、资金直补、档案整理和督办检查等工作。县(市、区)在省下达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中,按照符合对象条件的每生每学年不低于3000元的补助标准,统筹测算、切块安排 “雨露计划 ”补助资金,确保 “应补尽补”,实行政策叠加。投入资金120万元,开展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培训1136人次。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湖北省共安排专项资金13300万元,在309个重点老区乡镇各选择一个贫困村,参照整村推进的做法,集中资金解决生产生活突出困难。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113个;其中实施农田水利、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583个;投入资金6054 ..5万元,实施发展生产项目430个,投入资金6208万元;实施社会发展项目51个,投入资金484万元,实施培训与科技推广项目49个,投入资金453 ..5万元。安排810万元对27个革命老区中心乡镇进行重点支持。安排插花贫困地区资金11045万元,共实施项目913个。
    【脱贫奔小康试点】 2015年,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继续坚持规划统领、产业支撑、项目牵引、合力帮扶、倾斜支持、专项督查,试点县经济发展实现提质增效。7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为695亿元、244 ..89亿元、48 ..93亿元、300 ..9亿元、912 ..9亿元。
    【彩票公益金试点】 2015年,采取竞争方式确定了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来凤县、竹溪县、十堰市郧阳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红安县、大悟县、神农架10个县(区)实施中国福利彩票项目,其中9个实施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1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9个实施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县总投入资金14425 ..54万元,其中中国福利彩票项目资金900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5032 ..54万元,自筹资金442 ..97万元;新修村组路36976米,新修生产路25083米,新修联户路4000米,硬化村组道路85173米,硬化联户路32651米,新建桥梁3座,新修涵洞132处,新建灌溉蓄水池23个,整治塘坝8口,整治排灌渠9180米,铺供水管18547米,新建水厂2个,新建垃圾收集点51处,新建公共厕所15个,改栏改厕270户,污水管网10500米,人工湿地19个。项目共覆盖了48个村、20925户、63672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助推了贫困地区脱贫。
    【以工代赈】 2015年,投入中央以工代赈资金1..84亿元、地方投资2387万元,在28个重点县新建、改扩建公路395千米,建桥12座168延米,为0..36万人解决无公路和为2..94万人解决交通难问题;新修、清淤水渠19千米,抗旱池、水塘、水窖236口,架管道15千米,河堤整治22千米,建排洪沟21千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6万亩,年增产粮食36 ..5万千克;实
    ·262·
    施片区综合开发项目31个,治理小流域面积258平方千米,道路维修、新建94 ..6千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82万亩;整修河堤8..5千米,建拦水坝23座,新建水保林2..72万亩、封禁4..3万亩。
    【特色产业扶贫】 2015年,湖北省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扶持农民的重大战略来抓,采取多种形式,重点从发展培植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上突破,目前各重点县(市)都有1—2个辐射带动力强、利税过千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贫困地区重点发展10种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品基地。
    【定点扶贫】 2015年,20家中央单位对口帮扶湖北省,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2945万元,同比增长69 ..98%;13家驻鄂部队和武警部队定点帮扶红安县、麻城市,投入资金166万元;9个发达地市向1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共投入政府财政援助资金12574万元。2015年,湖北省省委财经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印发《驻村帮扶指导意见》,共派出15053个工作队、驻村干部91992人,共帮扶11365个村。
    【社会扶贫】 2015年,湖北省4205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辐射贫困村4026个,直接投资139926 ..5万元,捐助资金58492 ..5万元,兴建产业基地47 ..69万亩。加大表彰,让扶贫典型得到认可和尊重。“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 ”评选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姚尚龙获感动奖,秭归县扶贫办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刘发英获提名奖。在 “扶贫日 ”期间,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共募集捐赠资金22688 ..3万元。
    【扶贫宣传】 2015年,湖北省积极转变传统宣传手段,中央媒体宣传报道湖北省扶贫工作72篇次,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媒体报道110篇次,湖北省内主要媒体报道485篇次,湖北省内主要网络媒体报道7400篇次;依托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开扶贫信息,召开7次新闻发布会、4场新闻通气会,《湖北日报》3个专版发布2014年度全省扶贫开发、片区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报告;2015年 “扶贫日 ”当天,《湖北日报》刊发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署名文章。与荆楚网联合搭建荆楚扶贫网、湖北微扶贫(微信公众号)平台创新方式造舆论。
    【扶贫机制创新】 2015年,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意见》,全省资金整合573亿元,增量9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破解了资金筹集难题、责任落实难题。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专项基金为辅、金融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市、州、“插花 ”地区县(市)分别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各级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建立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基金、贫困地区 “双创 ”基金、社会救助扶贫基金。建立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
    ·263·
    依托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建立湖北省扶贫投资开发公司,承接金融机构政策性专项贷款,将发放长期贷款365 ..5亿元。建立金融扶贫特惠机制,出台《创新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意见》,对有需求的贫困户实现“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 ”贷款全覆盖。引导金融机构采取 “担保基金+扶贫互助社+银行 ”“产业扶贫担保贷款 ”等融资方式,推进设立扶贫再贷款,尽力满足贫困地区经营主体需求。
    坚持有贫必扶的原则,对因病、因灾、因市场风险等原因造成的返贫人口,按照公开公示、民主评议、村民大会等程序,及时纳入扶持范围,每年一季度及时录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因户制宜实施精准扶持措施。坚持 “三防 ”(防数字水分、防层层提速、防冒进)原则,严格组织开展脱贫验收。
    建立扶贫对象脱贫激励机制,对提前脱贫的贫困县,湖北省全省通报表扬,并作为其党政主要负责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未能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于未能如期脱贫的贫困县,湖北省全省通报批评,并追究党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建立脱贫后续扶持机制,对已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切实做到应扶则扶。
    2015年,湖北省委宣传部印发《构建精神支撑的通知》,各地坚持内修精神、先 “富脑袋”。各级媒体准确解读中央和省精准扶贫方略,生动报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
    (湖北省扶贫办 夏 智)
    ·264·
    湖南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湖南省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机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大成效。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万人,贫困人口总量降低到46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8..2%,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22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确保湖南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扶贫资金投入】 湖南省财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2亿元,比2014年增长94 ..6%;从中央债券中切块安排7亿元用于扶贫开发。改革了资金项目分配办法,2015年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额的91 ..01%按因素分配到县、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由县级扶贫部门根据 “项目报备、公告公示”的原则组织实施;省级政策调剂9..99%部分主要用于重点产业发展、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绩效考核等。
    【扶贫会议】 2015年3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2013—2014年湖南省直
    属单位建设扶贫工作总结表彰暨2015—2017年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7月,湖南省委召开十届十三次全会,分析扶贫开发形势,表决通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8月,湖南省委举办了全省市(州)委书记、县(市、区)委书记、省直属部门主要负责人等600多人参加的扶贫专题培训班,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建档立卡】 2015年,组织发动湖南省扶贫系统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集中7个月时间开展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工作 “回头看”,专项清理共减少贫困对象21万人。同时,按照 “五个一批 ”的要求,对扶贫对象按照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对策等情况分门别类登记在册,根据其实际情况分别列入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兜底5类帮扶对象,形成了 “五个一批 ”数据库。
    【扶贫法制化建设】 2015年12月,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简称《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包括总则、扶贫对象、扶贫
    ·265·
    开发规划和措施、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监督与考核、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四十二条,明确了农村扶贫开发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扶贫对象主体作用的原则,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规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驻村帮扶】 2015年4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共派驻省直属和中央驻湖南单位工作队184支、市直属工作队674支、县乡工作队7142支、驻村工作队员2万人,确保8000个贫困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明确驻村帮扶工作队“12+1”的帮扶任务,即水、电、路、业、房、环境整治 “六到农家 ”和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五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六个落实”,以及基层组织建设。湖南省委结合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组织开展了 “一进二访 ”(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全省63万名党员干部与187 ..3万贫困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全覆盖。
    【产业扶贫】 2015年湖南省按照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 “四跟四走 ”产业扶贫思路,安排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财政扶贫资金4亿元,申报重点产业扶贫项目83个,实际安排项目76个,其中优秀类项目10个,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涉及贫困人口20万人。贫困地区柑橘、茶叶、油茶、楠竹、中药材、肉牛(羊)、生猪、奶业、高山蔬菜和旅游等十大扶贫产业基地总面积达2000万亩,其中柑橘基地已达到200万亩、茶叶基地达150万亩、中药材基地50万亩,油茶基地超过200万亩,有1000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其中参与省级扶贫重点产业项目的有200多家。
    【金融扶贫】 加大 “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 ”的小额信贷的推进力度,分两批在湖南省97个县整体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5月底,配合国务院扶贫办在湖南省怀化市举办了13个省(区、市)、52个县(市、区、旗)、170多人参加的 “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部分省区培训班”。截至2015年底,已对12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开展评级授信工作,有95 ..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获得有效授信,授信金额185 ..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7亿元,带动15万户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其中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宜章县发放贷款突破1亿元,湖南省桂东县、安仁县、沅陵县、汝城县发放贷款5000万元以上。
    【雨露计划】 2015年,湖南省 “雨露计划 ”项目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177万元,实际完成培训补助12 ..6万人。其中职业学历教育4124万元,对 “雨露计划 ”职业学历教育在校学生27491人按1500元每人每年的标准给予补贴;特困家庭义务教育助学安排2040万元,完成补助13600人;实用技术培训安排2170万元,完成培训65032人;其他劳动力转移培训安排1843
    ·266·
    万元,完成培训19645人。截至2015年底,在网上申请参加2016年度职业学历教育的贫困家庭 “两后生 ”达59838人,审核通过的符合条件对象为30309人。
    【资产收益扶贫试点】 2015年,湖南省将9000万元资产收益扶贫试点专项资金安排到了17个县市,每个县1个项目。整合其他财政资金7065万元,信贷资金12246万元,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投入资金8467万元,总投入3..68亿元。帮扶贫困户数18404户,贫困人数62006人,新建种植业基地35433亩,改造基地12337亩,新增家禽50万只(羽)。人均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51元。
    【旅游扶贫试点】 出台《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总体设计方案》和《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建设12条精品旅游线路,每年扶持67个村,到2020年完成近400个村的旅游扶贫任务,14个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已获国家批复并启动相关建设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 按照 “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就近方便安置 ”的原则,对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的80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于2015年12月4日在湖南省茶陵县正式启动。
    【贫困农户危房改造】 湖南省继续实施贫困农户危房改造 “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安居 ”工程,对贫困农户建房实行差异化补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最高金额补贴4万元的基础上,扶贫部门再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每户1万元配套,已在220个村开展整村推进,完成贫困农户危房改造7万户。
    【行业扶贫】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实施大湘西地区全面小康 “三年行动”计划28大专项,统筹推进了罗霄山片区92个重点项目;湖南省财政厅对贫困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达200亿元;湖南省交通厅新改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4000千米;湖南省水利厅2015年安排贫困地区中央和省级水利投资43亿元,2015年为715万人的农村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湖南省教育厅向片区县投入资金16 ..4亿元支持薄弱学校改造和建设;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3万人的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帮助41万特别困难的贫困人口缴纳养老金;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资助农村困难群体参加新农合130万人。
    【社会扶贫】 启动实施了社会扶贫 “三万工程”:在湖南省采集发布1万例深度贫困信息,通过电视、网站、报纸等各种媒体或现场信息等形式发布,引导社会各界开展 “一对一 ”帮扶;发起了 “善行湖南 ———万人眼健康公益行 ”活动,在一年时间内免费为1万名贫困眼病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和胬肉手术,帮助贫困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筹集社会资金4000万元,资
    ·267·
    助贫困学生1万人,带动1万个贫困家庭实现就业脱贫。深入推进 “万企联村、共同发展 ”和 “村企共建 ”项目,湖南省共有6700多家企业结对行政村9800多个,其中在贫困地区对接行政村3500多个,实施对接项目2000多个,投入资金120亿元,受益贫困人口200多万。
    【扶贫宣传】 2015年,湖南省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发表各类新闻和信息共2124条,其中央媒体宣传湖南扶贫开发工作稿件和信息共585条,包括《人民日报》11条、《中央电视台》6条、《新华社》26条、《新华网》16条、《光明日报》34条、《中国扶贫》40条。与《湖南日报》、湖南卫视、华声在线、湖南红网等湖南主流媒体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着重围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讲话精神、“扶贫日”、《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等开展了一系列密集性宣传报道。
    【扶贫考核】 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度全面建成小康考核和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通知》在原来全面小康考评的基础上,强化对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实行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与全面小康考评整合。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全面考核,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双牌县、新晃侗族自治县、安仁县、武冈市获得扶贫实绩综合优秀奖。
    【扶贫督查】 2015年8月,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12个督查组对湖南省42个县(市、区)进行督查,重点督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及重点工作落实情况。2015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46个督查小组,采取各市(州)之间交叉督查的方式,对湖南省有3个贫困村以上的108个县(市、区),督查精准扶贫开展、减贫计划实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帮扶措施落实等方面工作,有效地发现问题、推动落实工作。
    (湖南省扶贫办 游伟民)
    ·268·
    广东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是广东省第二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双到 ”工作收官之年。广东省共组织3599个单位,派出7986名干部驻村,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02 ..95亿元,帮扶2571个相对贫困村、20 ..9万相对贫困户、90 ..6万贫困人口,每村平均投入789 ..38万元,每户平均投入9..71万元,全面实现了扶贫 “双到 ”目标任务。截至2015年底,广东省被帮扶的贫困人口实现人均纯收入9220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稳定脱贫的既定目标。广东省2571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10万元以上,年均增速比广东省平均水平高近88个百分点。2015年,广东省各地、各帮扶单位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3 ..41亿元,帮扶2571个相对贫困村、20 ..9万相对贫困户、90 ..6万贫困人口,每村平均投入285 ..53万元,每户平均投入3..51万元。
    2015年,广东省分别召开两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等多次到帮扶村调研,分别在广东省农村工作会议、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和扶贫开发工作专题汇报会上,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广东省各地、各帮扶单位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分工方案》。
    【产业扶贫】 2015年,广东省被帮扶的2571个相对贫困村实施生产经营项目9452个,总投入达29 ..6亿元,涵盖种养业、加工业、土地租赁和物业出租等项目,产生实际收益达72 ..35亿元。其中被帮扶的2571个相对贫困村实施生产经营项目2150个,总投入达7..9亿元,涵盖种养业、加工业、土地租赁和物业出租等项目,产生实际收益达53 ..02亿元。
    【民生事业扶贫】 投入资金19 ..53亿元,实施民生类项目23828项,为符合条件的18 ..6万户贫困户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低保提高至年人均最低一类3120元标准,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为8400元、6500元,对缺少自我发展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给予定期救济;智力扶贫全面铺开,贫困家庭适龄子女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免费入读中、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受到教育资助。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两不具备 ”(即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移民搬迁3..8万户任务全部完成。其中,
    ·269·
    2015年民生保障投入资金6..94亿元,实施民生类项目5405项,为符合条件的5..5万户贫困户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广东省2571个相对贫困村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完善农田灌溉水渠建设4901千米;修筑、硬化道路4152千米;2208户农户饮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新建村公共文化设施2163项。
    【扶贫督查】 坚持分类指导,“抓两头、带中间”,运用扶贫信息网上监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重点加强帮扶工作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帮扶村的跟踪督查,查漏补缺,平衡推进工作落实。广东省各地均制定促平衡工作方案,对做得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后进单位加强督促、限期整改。2015年11月,依据《广东省2013—2015年扶贫开发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工作考核办法》,实施扶贫开发 “双到 ”工作三年总考核。
    【社会扶贫】 2015年6月30日,广东省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以 “扶贫济困、共同参与 ”为主题,倡导 “人人参与、人人慈善”,启动 “思源反哺老区,助解医疗困境 ”书画捐赠活动,扩大 “广东梦想知识包 ”大型公益扶贫项目,开展关爱贫困单身母亲送温暖活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广东省扶贫办和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展 “奉献爱心 携手同行 ”帮扶贫困村特困家庭子女行动,发动社会各界点对点参与帮扶。东莞市与揭阳市举办 “美丽揭西,东莞发现 ”旅游扶贫公益活动。佛山市顺德区动员组织爱心企业、商会、服务团体开展扶贫慰问,帮助解决贫困村民生问题。
    【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5年,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及各级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提供无偿资金及捐物折款4687万元,其中广东省各级政府拨款3575万元,社会捐款665万元,捐物折款447万元;帮助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各类培训班45期,培训人员1143人次,其中培训干部299人次;2015年全区外出务工人员到广东省务工450多万人次,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劳务输出纯收入16亿元。稳步推进广东帮扶示范村建设,百色市、河池市加快推进广东帮扶整村推进示范项目,23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已经完成,项目覆盖贫困群众2890户、9607人。
    (广东省扶贫办 韦 浩)
    ·270·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25万干部,历时3个多月,采用 “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 ”方法,按照 “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 ”程序,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识别活动,累计调查488万户涉及近2000万人,完成650多万人、5000个贫困村、6 ..92万个自然村(屯)、2 ..01万个移民搬迁村屯的建档立卡工作。区、市、县三级均设立综合协调、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7个小组。设立 “第一书记 ”(乡村工作队)办公室,区、市、县三级扶贫部门编制增加485个。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 “十三五 ”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系统研究制定20个配套实施方案,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1+20”扶贫政策体系。扶贫工程推进加快,着力推进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工程,2015年发展扶贫产业带动87万贫困人口增收,实施20 ..83万人(其中扶贫对象17 ..14万人)搬迁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建房等前期工作,补助贫困家庭学生5..88万人次,发放小额信贷17 ..08亿元,组织各级投入扶贫帮扶资金17 ..7亿元。截至2015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贫困人口有452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008元,增长12 ..5%;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034元,增长17%,超额完成 “十二五 ”提出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目标。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3873 ..8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4798万元(包括发展资金16225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49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4980万元、国有贫困农场资金1120万元、国有贫困林场资金1540万元),区本级财政扶贫资金103853 ..32万元,市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28886 ..76万元,县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26335 ..76万元。2015年广西投入到33个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含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8788万元,占当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含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投入总量的60 ..7%。
    【扶贫资金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
    ·271·
    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竞争立项分配操作办法,修订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实施办法。推进县级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资金分配使用方式,切块分配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占40%以上。将绩效考评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将上年度各县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因素纳入资金分配因素法的指标体系,将与绩效考评结果相挂钩的资金扣减规定纳入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力度,对重点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现审计全覆盖。
    【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5亿元,修建砂石路699千米、硬化通屯路1549千米,修建桥梁101座、小型人饮工程346处、小型水利工程39处,380多万农户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5..7万户。兴边富民项目投入扶贫资金2000万元、“美丽广西 ·生态乡村 ”道路硬化专项活动投入资金2..4亿元、整村推进投入资金7..8亿元。投入1..2亿元在1000个贫困村实施村屯绿化工程。启动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项目1500多个,完成滇桂黔石漠化片区重大项目投资1200多亿元。中央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累计投入1..1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获项目绩效评价奖励资金4000万元、巩固资金2000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继续推进《广西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总体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计划实施移民搬迁100万人以上。2015年189个安置点已开工建设183个。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移民搬迁投融资平台。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资金2..5亿元,实施整村(屯)搬迁,因地制宜进行集中安置。强化用地保障,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指标由自治区本级指标保障,优先安排项目县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指标。对不同搬迁对象实施差异化补助标准。探索迁出地土地、山林、宅基地流转方式。
    【整村推进】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投入整村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亿元。修建砂石路638千米,硬化路1231千米,独立桥梁84座,人饮工程249处,小型水利85处,其他项目39个。投入1..2亿元,在1000个贫困村实施村屯绿化工程,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0万多亩。发展种植业31 ..84万亩,低改18 ..36万亩。贫困村85%的农户参加过1—3次技术培训,超过80%的农户至少掌握了1门技术。
    【产业扶贫】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5亿元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全区共发展种植业63 ..68万亩,低改36 ..72万亩,养殖家禽(畜)203 ..66万羽(头),水产养殖78 ..06万千克,覆盖3671个贫困村,带动26 ..3万贫困户、86 ..9万贫困人口增收。实施旅游富民增收工程,自治区本级投入4000万元,在16个县实施旅游扶贫试点项目,建设一批旅游扶贫乡村示范点。
    ·272·
    【扶贫培训】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2亿元实施 “雨露计划”,扶持贫困家庭子女和青壮年劳动力接受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11 ..68万人次,其中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补助1..82万人,职业学历教育补助4..07万人(含2014级续培生),短期技能培训848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71万人次。开展广东广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协作,动员803名贫困学生报读广东的协作学校,输送贫困学生1104人到广东企业顶岗实习。承担国务院扶贫办广东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上林县项目;在田阳县、田林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峨县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创新试点。完成贫困村党委和村委会干部培训1528人;完成扶贫系统干部培训2630人。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和南宁市隆安县、马山县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扶贫开发工程部分)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占三年计划总投资的56%;老区共修建通屯砂石路446千米、硬化路862千米;在老区实施1000个示范村屯绿化工程;投入老区资金约为4亿元(不含其他相关部门和各市县投入),主要用于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老区贫困人口移民安置点占总工程量的70%。
    【定点扶贫】 2015年,制定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方案,实现广西壮族自治区37位省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县、一个贫困村,市级领导476人联系559个贫困村、县级领导2883人联系2708个村。广西共有8000多个区、市、县(市、区)直属单位参与帮扶贫困村。新增派3500名贫困村 “第一书记”,总数达6500名,实现 “十二五 ” “十三五 ”贫困村全覆盖。组成111个工作队和1127个工作分队,共选派3万多名干部进驻1..4万个行政村担任 “美丽广西 ”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全覆盖。2015年投入定点扶贫资金(含物资折款)9亿元,引进资金5..5亿元。
    【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5年,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十二五 ”时期广东广西扶贫协作计划纲要》所明确的事项,深入开展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干部培训、结对帮扶、经贸协作、劳务合作等一系列扶贫协作。至2015年底,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及各级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提供无偿资金及捐物折款4687万元,其中广东各级政府拨款3575万元,社会捐款665万元,捐物折款447万元;帮助广西举办各类培训班45期,培训人员1430人次,其中培训干部299人次;2015年广东企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项目共1491个,合作总投资2599 ..52亿元,广东方到位资金2525 ..07亿元(含续建到位资金)。广西外出务工人员到广东务工450多万人次,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劳务输出纯收入16亿元。实施23个广东帮扶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覆盖贫困群众2890户、9607人。
    ·273·
    【企业和社会各界扶贫】 开展 “千企扶千村 ”活动,2015年共发动3390家民营企业与3382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共募集扶贫资金38 ..4亿元,共新增产业扶贫项目1300多个。活动计划用6年时间,组织5000家以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通过引进项目、投资办厂、捐资助学、发展产业、安置就业、改造风貌等多种途径,结对帮扶5000个以上贫困村提高发展能力。
    【金融扶贫】 2015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 ..08亿元,在105个县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奖补资金,安排奖补资金2..33亿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4家金融机构签订金融扶贫合作框架协议,未来5年争取贷款5400亿元,继续推进金融扶贫 “百千万工程”,175家扶贫龙头企业、805家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 “百千万工程 ”支持范围。
    【扶贫机制创新】 2015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 “十三五 ”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精准实施 “八个一批”(即扶持生产发展一批、转移就业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扶智帮助一批、医疗救助解困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边贸政策扶助一批), “十大行动 ”(即特色产业富民行动、扶贫移民搬迁行动、农村电商扶贫行动、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贫困户产权收益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科技文化扶贫行动、金融扶贫行动、社会扶贫行动、农村 “三留守 ”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行
    动)。【精准识别】 2015年,广西创新精准识别方法,运用 “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 ”方法[一进:工作队员入户与户主及其他家庭成员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子女读书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二看:看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看农田、山林、种养等发展基础和状况;三算:算农户收入、支出、债务等情况;四比:与本村(屯)农户比住房、比收入、比资产、比外出务工等情况;五议:议评分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分户、空挂户,家庭人口是否真实等情况],将难以衡量的收入指标和隐性的债务指标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18类98项具体指标。对各地识别登记、录入系统的信息联合开展财产检索工作、进行大数据比对,剔除50多万户拥有大额财产的农户,杜绝 “富人戴帽 ”现象。
    【扶贫制度建设】 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取消8个贫困县的GDP考核,降低25个县的GDP指标权重,建立符合贫困地区发展的精准考核机制。建立贫困退出机制,出台《精准脱贫摘帽实施方案》明确广西壮族自治
    ·274·
    区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办法。
    【扶贫宣传】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与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作用,在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扶贫开发工作1647篇次。发挥广西扶贫信息网门户作用,2015年网站发布信息3850条,拓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方式,利用 “新华掌媒
    ·扶贫快报 ”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扶贫信息402条,为广西所有行政村(含农村社区)及扶贫系统人员共6万多人提供信息服务。对《广西扶贫开发简报》进行改版,更名为《广西精准扶贫攻坚简报》,由每月一期增加为每周一期,2015年共刊发45期。
    【扶贫信息化建设】 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一期项目19个子系统开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人口实现动态统计监测,约100万移民搬迁农户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投入700万元继续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规划建设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推进基层扶贫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在每个行政村设立扶贫信息员。
    【外资扶贫】 完成世界银行四期扶贫项目结存资金项目4688 ..75万元建设任务,项目覆盖282个村、44953户、187701人。完成国际减贫培训考察基地年度建设任务,承办“2015年马里减贫能力建设官员研修班”和 “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 ”(“东盟+3”即东盟成员国加中、日、韩三国),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共同主办“2015年老挝中国扶贫工作经验研修班”。开展国际NGO合作,2015年投入项目资金2290万元,受益人数约20万人次。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 文湘林)
    ·275·
    海南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海南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完成60个整村推进村扶贫开发任务。海南省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和临高县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生产总值284 ..2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7元。2015年,海南省农村贫困人口47 ..70万人,完成年度任务减贫计划105 ..5%。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1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发展资金2..94亿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79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7300万元,国有贫困林场992万元,国有贫困农场278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31亿元);海南省直属相关部门整合资金2..40亿元;省级定点扶贫单位投入和引进资金1..13亿元。中央财政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一是产业扶贫投入1..85亿元,占65%;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262万元,占25%;三是扶贫培训投入2461万元,占8%;四是项目管理投入577万元,占2%。
    【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2亿元,支持贫困地区硬化乡村道路186千米,修建涵洞90个、饮水工程27宗,打井7眼,建设文化室和改造公共设施690平方米,解决8..96万人行路难、1 ..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整村推进】 2015年,完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贫困行政村60个,其中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市县20个,每个整村推进村投入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共投入资金3..5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14亿元,整合资金2..39亿元,),硬化乡村道路145千米,修建涵洞43个、饮水工程17宗,改造危房1035间,饲养家畜1..28万头、家禽12 ..2万只,6 ..63万农户受益。举办各类培训班117期,培训3700人。
    【产业扶贫】 2015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9亿元,扶持贫困地区农户种植和管理橡胶、南药、杧果、绿橙、龙眼等热带经济作物和热带水果40平方千米,3..78万户16 ..31万人受益;扶持饲养家畜、家禽135 ..2万头(只)、蜜蜂0..86万箱、鱼700万尾,8 ..8万户38 ..35万人受益。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安排老区专项建设资金1..26亿元(含省配套资金2000万元),建设项目290个,其中修道路190 ..19千米,建饮水项目11宗、建文化室120平方米、维护修缮老区革命红色古井1
    ·276·
    宗,受益农户12 ..21万人。
    【雨露计划】 2015年,海南省共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840万元用于 “雨露计划 ”实施工作,按照 “应学尽学,应补尽补 ”的要求,以 “直补到户 ”的形式将助学资金直接发放到贫困家庭。新招收贫困生626人,继续抓好4435名在校生培训工作,2746名贫困毕业生通过就业引导,就业率达96%以上。
    【扶贫小额信贷】 2015年,海南省财政厅等5个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实施意见》,2015年共为18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款3946 ..24万元,新增授信贫困户512户,解决贫困户增收脱贫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
    【彩票公益金试点】 2015年,完成中央下达海南省2013—2015年彩票公益金3750万元项目实施工作,重点支持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22个老区村庄,开展整村推进建设项目80个。其中硬化乡村道路34 ..1千米,建安全饮用水工程10宗、蓄水池2座、拦水坝2座,拉引水管道40 ..2千米,建水利沟1..4千米,安装路灯30盏,修建公共服务设施521平方米,扶持农户养猪3655头,养殖家禽32 ..5万只,养蜂806箱,培训农民实用技术8000人次,受益农户2..2万户、9 ..6万人。
    【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2015年,海南省5个市县44个乡镇139个贫困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其中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38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7个,白沙黎族自治县39个,五指山市20个,陵水黎族自治县25个;覆盖农户69227户(其中贫困户21089户),互助资金总额2232 ..5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互助资金投入2121 ..11万元,其它资金57 ..82万元,贫困户借款总额1773 ..51万元,占54 ..7%。农户借款主要用于发展橡胶、槟榔、山茶等特色种植业及畜禽、淡水养殖业。
    【乡村旅游扶贫试点】 2015年,海南省扶贫办与省旅游委联合印发了《海南省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临高县博厚镇加禄村、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南班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为海南省旅游扶贫第一批试点村,其中白沙县邦溪镇南班村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列为“2015年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村”。2015年旅游扶贫试点村设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48万元,整合资金1470万元,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370人次。琼中县什寒村接待游客4..97万人次,为当地农民创收133 ..2万元。
    【建档立卡】 2015年,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抽调人员集中开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决定自2015年12月8日至2016年2月20日,进行三次入户建档立卡 “回头看”,从省、市(县)和乡镇三级抽调1268名干部,组成407个调查组,对海南省14 ..1万户、59 ..98万在册的农村建档
    ·277·
    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的进村入户调查。省政府召开海南省扶贫开发进村入户调查培训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入户调查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署、总培训,省直属机关、市县、乡镇和村委会等四级干部,共7057人参加会议。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根据《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要求,海南省从机关优秀干部、后备干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优秀人员中选派633名到农村任 “第一书记”,其中中央机关单位选派2名,省级机关选派124名,市县机关选派509名,覆盖300个贫困村和276个党组软弱涣散村,带领所在村 “两委 ”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
    【定点扶贫】 2015年,海南省直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驻琼军警部队241个单位定点帮扶18个市县149个贫困村。海南省领导、省直属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领导深入帮扶点调研指导2178人次。2015年定点扶贫单位自筹资金4360 ..5万元,引进资金1..1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67个,受益8万多人。通过定点扶贫,建设乡村道路60 ..36千米、饮水项目9宗,架设电线20 ..31千米,改造危房106间,解决2..21万人行路难、9324人饮水难、723人用电难、2011人住房难问题;建设文化室1027 ..5平方米、活动场所1440平方米,维修加固水利设施23宗,铺设喷灌式灌溉管网33 ..3公顷,种植经济作物483 ..87公顷;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447期,培训3..4万人次。
    【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 2015年,驻海南省军队和武警部队投入资金(含投劳折款)215万元,帮助13个贫困村、263贫困户修路、修照明线路、捐款捐物,送医送药、慰问五保户、法律宣传、助学支教;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120人次,受益农民5..84万人。
    【企业和社会各界扶贫】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投入帮扶资金530万元,引进各类资金500万元,帮助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大边村装修居民房、白沙黎族自治县浪烈村改造民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建设教学楼2所、临高县南流村买船发展海钓项目等。
    海南神农大丰种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海南中丝发展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投入3287万元,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公司+农户、产业带动、技术帮扶、销路保障等形式,帮助2756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2631元。
    2015年,海南省社会各界开展多项公益扶贫活动。其中:“爱心救助 ”活动募捐78万元,资助贫困孤寡老人、孤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特困大中专生2510人; “爱心包裹 ”活动筹措资金42元,捐赠包裹976件。“耳聪工程 ”对441名耳疾患者免费检查,对手术适应症患者免费手术
    ·278·
    56例。
    【扶贫宣传】 2015年,海南省共在中央级主流媒体、省级主流媒体刊发专版专题3个,各级媒体刊用刊载稿件信息1363篇次,其中中央媒体563篇次,省级媒体800篇次。海南新闻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开辟 “扶贫在海南 ”资讯专栏和 “扶贫致富之路 ”专题。
    【扶贫调研】 2015年,海南省扶贫办先后对 “海南省扶贫开发现状 ”“精准扶贫”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有6篇调研报告被国家、省级刊物采用。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扶贫开发报告》一文被省政府作为参阅件发至省四套班子成员、省直属各部门和各市县,《海南省贫困地区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对海南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思考》两文分别被《扶贫开发》和《海南日报》采用。
    【扶贫队伍建设】 2015年,海南省扶贫办组织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3次,邀请省委宣讲团进行专题辅导2次。举办海南省扶贫系统干部培训班18期,培训1697人次。其中,扶贫系统主任、副主任培训班7期282人次,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456人次,乡镇分管领导和村委会干部培训班3期252人次,贫困村能人帮困脱贫培训3期600人次;“雨露计划 ”管理工作培训班2期107人次。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 王丽妹)
    ·279·
    重庆市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重庆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实现95 ..3万贫困人口 “越线”,885个贫困村 “销号”,涪陵、潼南2个市级贫困区 “摘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收入水平明显改善,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9120元,同比增长13 ..4%。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满意度达98%以上。
    【扶贫资金投入】 重庆市实行 “五年政策、三年到位”,共投入行业和社会资金170多亿元;市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落地40 ..1亿元,较2014年增长48%。市级相关部门对18个贫困区县补助资金达65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扶贫和与扶贫相关的348亿元,较2014年大幅增加。将市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的72%用于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安排专项资金14 ..1亿元,推进贫困村整村脱贫;安排专项资金5..3亿元,用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2015年完成贫困户搬迁10万人;安排专项资金2..2亿元,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扶贫新业态。坚持扶贫资金优先落实到户到人政策,到村到户扶贫资金达21 ..2亿元,占资金总量的85 ..8%。
    【扶贫资金管理】 重庆市扶贫办与市财政局、市审计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的意见》,提出15条监管意见,明确监管责任。与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改革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的意见》,提出10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派出督查组检查扶贫资金落实情况,将检查情况通报给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区县扶贫办,进一步强化区县的监管主体责任。发挥贫困村务监督员作用,开展义务监督员业务培训,义务监督员参与项目实施日常监督和竣工验收。
    【片区扶贫攻坚】 截至2015年底,重庆市武陵山片区和秦巴山片区共完成投资6012 ..6亿元,占备案规划总投资的55 ..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688 ..4亿元;产业发展投资1483 ..2亿元;民生改善投资497 ..8亿元;公共服务投资177亿元;能力建设投资26 ..3亿元;生态环境投资139 ..9亿元。完成交通、水利、能源 “三重大项目”投资381 ..1亿元。
    【整村推进】 2015年,重庆市安排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 ..31亿元,整合行业部门及其他投入69 ..7亿元,在1091个
    ·280·
    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作,其中:新启动691个,纳入国家规划的824个。通过持续不断的整村推进,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都发生了显著变化。1091个村减少农村扶贫对象22 ..5万人,减贫率达71%,高于全市减贫率13个百分点。共新建或改扩建村社公路5241千米,油(硬)化公路2614千米;新建水池3562口,铺设管道4616千米,新建或整治山坪塘162口、渠堰791千米,解决44 ..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实现户户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建成蔬菜14万亩,林果业52万亩;养殖肉牛、生猪、山羊58万头,家禽515万只。发挥贫困村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接待农户户均增收3万—5万元,成为贫困村增收致富的重要新兴产业。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3..4万人,其中自然村整体搬迁24个。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重庆市下发《关于加快完善市级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用地手续的通知》《关于明确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支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用地手续办理指南(试行)》等文件,下达市级以上专项资金14 ..9亿元,安排搬迁计划16 ..16万人。2015年,全市完成搬迁18 ..2万人,其中贫困户8..01万人,占已搬迁人数的44%。市级专项资金按照一般农户8000元/人、贫困户10000元/人的标准安排到区县。建立贫困户复垦周转金制度,贫困户复垦项目入库备案后,按2万元/亩预先拨付区县加快项目实施,将对口帮扶资金的60%以上精准用于贫困户搬迁补助及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实施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通过购买二手房的方式实施梯度安置,市级以上补助资金80%以上直接发放搬迁农户,支持其按安置区规划自主建房,降低成本。实行 “统承统贷统还 ”搬迁融资模式,即:市级平台统一承接项目资本金,统一贷款,统一还贷。
    【产业扶贫】 2015年,重庆投入财政扶贫乡村旅游专项资金6000万元,以建卡贫困户为主体,贫困村和高山移民搬迁点为核心,建立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村)。建成231个乡村旅游专业村,1万余户农户开展乡村旅游接待,2015年累计接待游客640万余人次,旅游直接收入7..6亿余元,户均增收4万余元,其中贫困户直接经营农家乐1000余户,户均增收3万余元。重庆市投入电商扶贫资金620万元,开展 “网上村庄 ”电商扶贫合作社建设项目,采用线上+线下、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的方式,在17个区县建立87个电商扶贫 “网上村庄 ”村级服务站,上线农家乐4500多户,线下入社农户5812户,贫困户2500多户,网上交易3000万元。
    【雨露计划】 重庆市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1180万元,开展雨露技工培训2540人,创业和公益培训8175人,培训致富带头人240人,带动近1000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281·
    实用技术培训8..5万人,培训贫困地区乡镇领导、扶贫专干、贫困村村支 “两委 ”干部、驻村工作队等1..5万人。2015年共资助贫困家庭子女14万人次,实现了贫困家庭子女大学新生资助全覆盖,贫困大学生就业100%,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资助全程覆盖。
    【互助金试点】 截至2015年,重庆市共有运行中的贫困村互助社1162个,互助资金总量达到2..95亿元,其中市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2..33亿元,占资金总量的79%,农户缴纳互助金以及其他捐赠资金等0..62亿元。共覆盖农户75 ..7万户,当年借款1..9亿元,其中贫困户借款6433万元,约占借款总额的33 ..7%,借款农户数1..96万户,其中贫困户7403户,贫困户扶持率38 ..9%。
    【社会扶贫】 2015年,重庆市筹集社会帮扶资金33 ..1亿元,引进落实项目资金25 ..7亿元。18个扶贫集团筹集资金9..1亿元。38家市属国有重点企业组建4个对口帮扶集团,对口帮扶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城口县、巫溪县4个深度贫困县。3年拟筹集24亿元,支持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区县结对帮扶严格落实1%实物量,2015年经济发达区县援助经济相对落后区县4..5亿多元,重点支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和产业发展。
    【定点扶贫】 水利部、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中国法学会、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核集团公司10个单位对口帮扶重庆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2015年共投入帮扶资金7..55亿元,引进帮扶资金3..9亿元、项目50个,资助贫困学生615人,组织劳务输出3785人。
    【东西部扶贫协作】 进一步强化山东对口帮扶重庆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全方位开展两地经贸合作、管好用活政府援助资金三个方面的共识。2015年山东援助重庆市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项目60多个,打造了一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示范项目。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重庆市委组织部下发了 “五个全覆盖 ”的《通知》,重庆市共选派 “第一书记 ”2249名,派驻驻村工作队(组)2451个、驻村工作队员1..8万名,落实结对帮扶干部19 ..9万名,实现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组)全覆盖、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扶贫宣传】 2015年,《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统筹聚力、精准发力、创新加力,重庆新一轮扶贫动手更动脑》一文,以《山更绿了,口袋鼓了》报道重庆生态扶贫先进经验,以《重庆黔江:乔迁解困走对路,配套扶贫暖民心》报道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典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先后有 “重庆精准扶贫在行动 ”“重庆开县建立扶贫入股分红机制 ”等报道;《新
    ·282·
    华社》内参反映重庆扶贫工作4篇。21家施和扶贫脱贫典型。2015年,中央媒体报中央在渝和市属媒体总编台长到贫困区县道37篇,市级媒体报道800余篇,各大网开展 “总编台长看扶贫活动”,报道重庆市络媒体报道1200余篇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重庆市扶贫办政策法规处 李耀邦)
    ·283·
    四川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四川省集中力量开展 “四大片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扶贫攻坚行动 ”和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 “五大扶贫工程”,全年全省精准脱贫117万人。四川省委印发《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与《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以及会后出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扶贫等扶贫开发10个专项方案,形成“3+10”组合拳,共同构成全省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主要的工作要求。12月,召开全省脱贫攻坚大会,全省从省到有脱贫任务的市、县、乡都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 “双组长 ”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省级、厅级领导和市(州)领导集中开展了3次扶贫脱贫专项大督查大调研。全年 “四大片区 ”完成投资2364亿元,实现减贫59 ..4万人。先后开展了建档立卡信息复核校正、检索比对和 “回头看”,及时清退了非贫困户,为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制了帮扶方案和扶持办法。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整村推进、世行六期等项目有序实施。派出驻村干部33847人、帮扶单位13646个,实现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都有1名责任领导、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 “第一书记”、1名农技员的 “五个一 ”全覆盖。扶贫 “四到县 ”(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制度进一步落实,贫困考核、约束、退出等系列办法出台。社会扶贫资金投入74 ..2亿元,首次采取全省联动形式,开展了全国第二个 “扶贫日 ”四川系列活动,评选出 “四川十大扶贫好人 ”“结对认亲、爱心扶贫 ”公益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四川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投入691412 ..8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安排330257万元;省级财政安排186434 ..2万元;市(州)财政安排43089 ..6万元;县(市、区)财政安排131632 ..01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用于:产业扶贫,投入资金122807万元,占42 ..28%;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57292万元,占54 ..15%;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资金1824 ..94万元,占0..63%;其它投入资金8565 ..06万元,占2..94%。
    ·284·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四川省各级扶贫部门对2013—2014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自纠,对2010年以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各项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情况进行了清理和落实。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000万元,在46个县69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安排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亿元,设立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周转金。省级财政从2015年政府债券中安排30亿元,设立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分险基金。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2015年《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委托第三方,对通江县、青川县、叙永县、乐至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省级层面出台《关于深化资金使用精准性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的意见》《关于构建财政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机制的意见》等文件。
    【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四川省成兰铁路、成贵铁路、成昆铁路、稻城亚丁机场、阿坝红原机场、巴中机场、南巴高速、广南高速、达巴高速、亭子口、红鱼洞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2..6万千米;乡镇卫生院覆盖率达94 ..42%,已经完成30%以上的村卫生室建设;解决了415 ..6万农村居民和51 ..89万学校师生及藏区规划外新增86 ..9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实现无电村通电。“四大片区 ”实施土地整治96 ..84万亩,总投资13 ..15亿元,新增耕地9万亩。36个贫困县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安排投资9亿元,新建整治池(窖)、山坪塘、石河堰、小型泵站等水源工程0..74万处,新建整治渠道3122千米,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46万亩。
    【整村推进】 2015年,四川省共投入资金10 ..74亿元,实施完成了33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总投资4..3亿元,其中村级道路通畅(新建、硬化等)投入2..98亿元,人饮及灌溉设施投入5521万元,生产生活用电投入200万元,自然村通宽带等投入74万元,环境保护和改善投入2488万元,防灾避灾投入294万元,其他投入4601万元。产业扶持类总投资6..44亿元,其中种植业投入22102万元,养殖业投入35493万元,其他投入6870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 四川省将易地扶贫搬迁与 “彝家新寨 ”“藏区新居 ”“巴山新居”等建设相结合,截至2015年,国家累计下达易地扶贫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19 ..7925亿元,在12个市(州)、87个县(市、区)对7..7万户33 ..74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中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9万人。召开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安排部署 “十三五 ”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和2016年搬迁实施计划编制工作。
    【雨露计划】 2015年,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与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285·
    障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工作的通知》,提出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雨露计划”,实现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扶贫助学补助入户到人的目标。
    【以工代赈】 2015年,四川省共落实中央投资9..05亿元,实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22个、片区综合开发项目5个、示范村项目39个。
    【特色产业扶贫】 2015年,四川省在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20个县开展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试点工作(茶叶和核桃特色产业),计划投资27980万元,新植茶叶5..14万亩,核桃7..34万亩,发展茶叶苗圃基地720亩,核桃基地122亩,建设1000亩茶叶示范园区和500亩核桃示范园区。新建生产便道164千米,产业路137千米,山坪塘建设112处,提灌站7座,蓄水池28520立方米。成立20个茶叶专合组织和7个核桃专合组织,技术培训6720人次。项目覆盖227个乡,998个村,3614个社;覆盖农民75206户次、326463人次,其中贫困群众54024户次、170274人次。截至2015年底,项目投资及实施进度达63%。
    【定点扶贫】 2015年,23个在四川省定点扶贫的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向四川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62亿元,帮助引进资金1..65亿元;帮扶单位共派出34名挂职干部,314人次到受扶地开展定点扶贫考察调研,举办各类培训班63期,培训各级党政干部、技术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劳动力5772人次。239个省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片区88个贫困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5..64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52亿元,引进项目221个,共安排757名优秀干部在贫困地区挂职帮扶,有2596人次到贫困地区开展考察调研,举办各类培训班465期,培训各类人员16247人次。市(州)、县(市、区)两级定点扶贫工作直接投入资金23 ..6亿元,引进资金20亿元,项目7845个,有33160名干部挂职扶贫,156888人次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考察调研,举办各类培训班10291期569549人次,组织劳务输出545617人次。
    【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5年,珠海市落实帮扶凉山彝族自治州资金2016万元(政府援助资金1966万元、社会资金50万元),实施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彝族传统工艺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援建项目25个,新增协作企业3个,开展人才培训7期772人次。浙江省无偿援助四川藏区16475万元(政府援助资金16000万元、社会资金475万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67个,新增协作企业37个,实际投资3..5亿元。
    【企业和社会各界扶贫】 2015年,在 “扶贫日 ”四川系列活动中,共募集资金物资逾8..8亿元。开通 “四川爱心扶贫网”,
    ·286·
    启动 “结对认亲,爱心扶贫 ”公益活动, “四川爱心扶贫网 ”全年累计发布5000多户贫困户和1000多个贫困村信息,平台的访问量累计达25万余次,共有1871户贫困户成功实现结对,帮扶资金381 ..1万元。启动 “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了 “光彩事业 ”“栋梁工程 ”“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 ”等活动。开展首届四川 “十大扶贫好人 ”评选表彰活动,推荐了10个中国消除贫困奖候选名单参加评选,四川省2个单位获得提名奖。
    【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 2015年12月,四川省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 “双组长”,41个省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由1名省委常委任主任,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副主任,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正厅级)任副主任;从13个省直部门抽调了17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办公室,分设综合协调组、信息简报组、督查考核组、规划计划组。省、市、县三级扶贫工作力量进一步充实加强,截至2015年底,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增设审计稽查处,增加2名处级领导职数和2个行政编制,全局总编制达到104个;20个有扶贫任务的市(州)扶贫移民机构增加行政编制43个、事业编制6个;88个片区贫困县扶贫移民机构增加行政编制237个、事业编制46个;72个有扶贫任务的非片区贫困县扶贫移民机构增加行政编制57个、事业编制62个。
    【扶贫法制化建设】 2015年,四川省历史上首部地方性扶贫开发法规《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出台,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5年底,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由7位副主任分别带队,深入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或国家片区县开展执法检查。编撰出版《扶贫开发工作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汇编》,规范化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获得 “四川省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合格单位 ”称号。
    【扶贫小额信贷】 2015年,四川省印发《四川省扶贫小额信贷操作指南(试行)》,在广元市旺苍县召开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进会。79个县(市、区)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74 ..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授信、授信额度达254 ..5亿元,有61个县(市、区)、15 ..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5 ..2亿元。
    (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熊素华)
    ·287·
    贵州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贵州省加快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圆满完成 “十二五 ”扶贫开发规划,扶贫开发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平台给予充分肯定,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贵州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全国树立了 “省级样板”。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开展遍访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坚持把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作为2015年的“1号工程”,深入推进机制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呈现勃勃生机。
    2015年,贵州省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实现10个县、160个乡镇减贫摘帽,完成78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贫困地区(66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1元,其中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994元(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投入52 ..4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发展资金39 ..826亿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478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905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21亿元,较201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4..8亿元,增长10 ..11%。在投入的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 ..826亿元项目资金中:用于种养殖业产业资金11 ..91亿元,占总资金的29 ..9%;用于生态移民资金4亿元,占总资金的10%;用于 “雨露计划 ”资金3..016亿元,占总资金的7..6%;用于贷款贴息2..116亿元,占总资金的5..3%;用于小康路、小康寨、小康水等基础设施资金4..232亿元,占总资金的10 ..6%;用于示范园区1..25亿元,占总资金的3..1%;用于集团帮扶2..09亿元,占总资金的5..2%;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5..74亿元,占总资金的14 ..4%;用于生产救灾、绩效考核奖励、以奖代补等资金1..5亿元,占总资金的3..8%;其它3..964亿元,占总资金的10%。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贵州省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坚持精准扶持、重点突出、权责匹配、公开透明原则,资金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同时,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增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正向激励作用,建立竞争性分配资金的机制。全面实施目标、任务、资金、权责 “四到县”,下放扶贫项目审批权限,实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省市备案、多方监
    ·288·
    管的项目管理机制。2015年度有关资金全部下达到县,落实到项目,县通过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的项目管理系统上报省备案。
    【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贵州省共安排与产业增收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7..34亿元,其中:安排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2亿元,新增机井800口,发展农村耕地灌溉面积1万亩;安排县乡村道路、桥梁建设项目5..24亿元,修建通村公路148千米,修建通组道路410千米;安排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项目2..09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0 ..5万人、大牲畜饮水15 ..5万头。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各级共投入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 ..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35 ..86亿元,省级配套财政扶贫资金投入7..04亿元。投入产业资金9..26亿元,发展核桃891万亩,中药材454万亩,脱贫马铃薯扩繁983万亩,牛羊859万头(只),油茶274万亩,水果464万亩,蔬菜1267万亩,茶叶526万亩;修建通村组路375千米;培训转移33 ..7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2万户。贵州省委、省政府与三大片区党委、政府和省直相关单位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对连片特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将联系片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中。
    【整村推进】 2015年,投入各类资
    金19 ..58亿元,完成78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2 ..8亿元,省、市、县投入资金1..15亿元,整合部门资金4..63亿元,群众自筹资金1亿元。发展核桃96万亩,脱贫马铃薯扩繁105万亩,牛羊92万头(只),油茶29万亩,水果50万亩,蔬菜136万亩,茶叶56万亩,生态移民2356户。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投资3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投资10 ..47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4亿元,省级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1 ..53亿元(含农信社捐赠3亿元),市(州)、县(市、区、特区)财政配套资金12亿元。全年完成建设扶贫生态移民住房45987套,易地扶贫搬迁20万人。
    【产业扶贫】 2015年,投入中央财政扶贫发展资金11 ..4亿元,安排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和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资金2..16亿元,贫困农户小额信贷76亿元,命名100家龙头企业,发展核桃70万亩,茶叶7..6万亩,中药材21 ..46万亩,特色蔬菜146 ..23万亩,精品水果15 ..5万亩,马铃薯14 ..81万亩,新造油茶林7..13万亩,低产林改造3..15万,草地生态畜牧产业投放畜禽26 ..5万只羊单位,打造乡村旅游 “小康寨”56个,新增认定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113个。
    【雨露计划】 2015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亿元,全年共完成培训(助学)
    ·289·
    39 ..35万人。其中,投入3200万元,完成 “雨露计划 ·圆梦行动 ”1..4万人次;投入7474万元,完成 “雨露计划 ·助学工程 ”8..9万人次;投入1150万元,完成 “雨露计划 ·‘三女 ’”培训1..2万人次;投入1500万元,完成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5万人次;投入480万元,完成 “雨露计划 ·三位一体培训 ”6..85万人;投入1150万元,完成 “雨露计划 ·农技培训 ”19 ..5万人。
    【革命老区建设】 2015年,中央和省共投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及财政扶贫资金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扶贫项目资金1..1亿元,项目覆盖12个革命老区县。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7000万元,每县1000万元,集中投入到7个全国革命老区县(凤冈县、湄潭县、桐梓县、赤水市、毕节市七星关区、黔西县、赫章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4000万元,每县800万元,分别投入到5个革命老区县(水城县、江口县、锦屏县、罗甸县、望谟县)。项目涉及12个县、13个乡(镇)、43个村,受益人口共19 ..3万人。新建(硬化)通村(组)道路255 ..12千米(其中通组路169 ..3千米、通村路61 ..8千米、串户路24 ..02千米),整治病险山塘水库2处,新修灌溉沟渠1830米、水池72口共2601立方米,安装人饮管道27 ..95千米,解决2..5万人饮水困难。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15年,贵州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从2016年起,压缩行政经费6%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14 ..2万贫困学生实行 “两助三免(补)”补助政策;印发《关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 “健康贵州 ”建设工程,全面推行大病保险,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73 ..8万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三重医疗保障”;印发《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民政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 “两线合一”,对158万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
    【定点扶贫】 2015年,贵州省从省、市、县、乡四级共选派驻村队员5..7万余人、组建1..1万余个同步小康工作组,赴全省1..1万个村(含9000个贫困村)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同时要求所有驻村工作组组长任所驻村 “第一书记”,实现对全省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驻村帮扶全覆盖。39个中央单位对50个重点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民主党派中央按照 “三同”思想帮助毕节试验区发展和黔西南州实施 “星火计划、科技扶贫 ”试验。万达集团投入10亿元资金,定点帮扶丹寨县,在全国首创 “民营企业对口帮扶整县脱贫”。
    【集团帮扶】 2015年,共安排集团帮扶项目资金2亿元,其中,安排2014年度
    ·290·
    19个乡镇第二批集团帮扶项目资金0..95亿元,安排2015年21个拓展乡镇集团帮扶项目资金1..05亿元。同时,根据贫困县的贫困程度排位,按照省领导的排序,本着难易区别对待原则,充实、调整了省领导扶贫联系点,全省39名省领导每人牵头联系1个重点县,定点扶贫1个贫困乡,拓展扶贫1个贫困乡;101个省直部门对全省88个县进行整体挂钩帮扶。
    【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5年,8个帮扶城市共投入帮扶资金3..33亿元。其中,上海市安排遵义市对口帮扶资金5823万元,深圳市安排毕节市对口帮扶资金4300万元,青岛市安排安顺市对口帮扶资金4000万元,苏州市安排铜仁市对口帮扶资金5000万元,广州市安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对口帮扶资金3600万元,杭州市安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对口帮扶资金3260万元,宁波市安排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对口帮扶资金4275万元,大连市安排六盘水对口帮扶资金3000万元。8个帮扶城市投入1/3左右的资金用于贵州省中职学校硬件建设,并在开展职业院校结对帮扶、校长互派挂职、师资培训、共建实训基地、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不断深化合作。5月,启动对口帮扶 “十三五 ”贵州总体规划和8个子规划的编制工作。上海 —遵义、青岛 —安顺、苏州—铜仁、深圳 —毕节、大连 —六盘水共建园区取得新进展,帮扶双方签订了共建园区合作协议。
    【企业和社会各界扶贫】 2015年,全国第二个 “扶贫日 ”暨第23个国际 “消除贫困日”,贵州省开展了以 “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为主题,组织开展发出一份扶贫倡议书,组织一次 “扶贫日 ”公募活动,举办一次全省扶贫开发成就展,开展一次社会扶贫评选表彰活动,召开一次全省扶贫开发大会 “五个一 ”系列活动。各市(州)和部分县(市、区)参照省级做法,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 “扶贫日 ”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含各市、州)在 “扶贫日 ”期间,共募集到捐款和捐物折款共计15 ..03亿元。全省共实施省级公募资金实施项目100个,其中教育扶贫项目40个,医疗扶贫项目51个,其他扶贫济困项目9个,受资助人合计1183人。项目总投资1071 ..74万元,其中,自筹595 ..07万元,申请公募资金资助476 ..67万元。出台《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实行包干扶贫的实施方案》,实现社会力量对9000个贫困村包干扶贫的全覆盖。同时,借鉴万达集团帮扶丹寨整县脱贫行动模式,搭建国有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新型平台。即按照企业资产总额、利润两项指标排序,从省国资委监管和中央在黔国有企业中,选择12家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 “一对一 ”结对帮扶12个扶贫开发任务重的贫困县,开展国有企业结对帮扶整县脱贫行动,开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帮扶工作新格局。
    【外资扶贫】 2015年,完成日本政府
    ·291·
    贷款贵州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投资8..64亿元,占总目标任务的96 ..2%。其中,完成日元贷款投资6..14亿元,占目标任务的91 ..1%,完成中方投资2..5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11 ..7%。截至2015年6月底,招标项目已完成合同43 ..94亿日元,完工招标项目共52个项目。世界银行贷款贫困片区产业扶贫试点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世界银行贷款贵州农村发展项目贷款协议于2015年3月13日生效。
    【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 2015年10月,贵州省委印发《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调整部分议事机构领导成员的通知》,省委书记陈敏尔、省长孙志刚任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2015年12月,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调整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重新调整充实了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从原来的42家增加至52家。按照中央关于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全省9个市(州)66个贫困县895个贫困乡镇均已建立和调整充实了由党政 “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省9个市(州)扶贫机构,除扶贫工作任务较轻的省会贵阳市外,其余8个市(州)均为本级政府组成部门。全省66个贫困县已全部单独设立扶贫开发工作机构(行政机构48个,事业单位18个),其中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工作机构全部单列,均为本级政府组成部门。全省895个贫困乡镇中,874个重点乡镇设立了扶贫工作站。
    【扶贫政策研究】 201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注重运用专题调研和遍访活动成果,以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 ”为指导,整合政策资源、细化工作举措、统筹攻坚力量,研究制定了打好扶贫攻坚的政策 “组合拳”,形成了“1+N”政策体系。出台了《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实现同步小康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印发《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改进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机制,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进一步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全面推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扶贫宣传】 2015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获中央领导批示3次,各级新闻媒体报道扶贫新闻4178余条。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扶贫》杂志等中央级媒体共发布贵州扶贫信息266条,其中头版信息有19条;贵州省内主要媒体发布信息1802条,《贵州日报》344条,其中头版41条,专版14个版;贵州电视台扶贫新闻116条;贵州广播扶贫信息1337条/次,《当代贵州》5篇。另外,人民网、新华网等发布网络信
    ·292·
    息1038条。在国务院扶贫办网站、《中国贫开发周刊》《贵州扶贫开发要情》)上共扶贫》官方微信平台发布贵州扶贫信息48发布扶贫信息1024条(期)。条。省扶贫办的一网两刊(门户网站、《扶(贵州省扶贫办 韩易霖)
    ·293·
    云南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云南省扶贫开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减少贫困人口10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70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实现了 “十二五 ”圆满收官。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云南组织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开发。省委、省政府召开8次省委常委会,10次省政府常务会,2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定点扶贫工作、“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动员、易地扶贫搬迁电视电话和现场推进、乌蒙山云南片区暨 “镇彝威 ”革命老区、怒江州脱贫攻坚、“挂包帮 ”定点扶贫暨驻村扶贫工作队等系列工作会议密集部署推动。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深入考察调研扶贫工作。各州市县党委、政府狠抓落实,推出了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举措,各部门发挥优势,制定行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扶贫资金投入】 投入省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1 ..12亿元,(其中,中央48 ..02亿元,省级13 ..1亿元)州县两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突破10亿元。投入扶贫重点村7..22亿元,易地扶贫开发项目0..94亿元,劳动力转移培训0..55亿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0..3亿元,产业扶贫项目资金0..76亿元,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资金3..34亿元,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13 ..2亿元,以工代赈和兴边富民资金5..28亿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63亿元,竞争性分配资金3..96亿元,扶贫项目管理费1..01亿元,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1..32亿元,外资项目配套资金0..04亿元,小额信贷工作站经费0..2亿元,扶贫安居工程资金1..56亿元,革命老区开发专项资金0..50亿元,贫困村互助资金0..31亿元,扶贫统计监测和建档立卡经费0..07亿元,切块到县资金7..09亿元,溜索改桥2..90亿元,其他追加项目资金3..93亿元。国家部署在云南省的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53 ..41亿元,其中,乌蒙山片区9..90亿元,滇西边境片区34 ..42亿元,云南迪庆藏区2..58亿元,石漠化片区6..52亿元。金融扶贫投入达385亿元(含易地扶贫搬迁),行业部门投入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项目资金3230 ..25亿元、占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118 ..49%;投入生活保障工作,发放低保金77 ..8亿元,惠及农村低保对象455 ..26万人,其中建档
    ·294·
    立卡贫困人口29亿元;中央和省州(市)县各级定点扶贫单位、沪滇对口帮扶、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全年共投入援助扶贫项目资金35 ..28亿元。
    【“十三五 ”扶贫规划】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云南扶贫发展实际,拟定了《云南省扶贫开发 “十三五 ”规划(2015—2020年)》《云南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十三五”规划(2015—2020年)》《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十三五 ”规划(2015—2020年)》《乌蒙山云南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十三五 ”规划(2015—2020年)》《云南迪庆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十三五 ”规划(2015—2020年)》《滇桂黔石漠化云南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十三五 ”规划(2015—2020年)》项目表册及文本讨论稿。规划总投资50441 ..4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33888 ..37亿元(中央24055 ..82亿元、省级5866 ..16亿元、州市县3966 ..39亿元),业主投入11398 ..4亿元,群众自筹2438 ..24亿元。
    【扶贫法制化建设】 在已经颁布实施《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基础上,出台《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印发了《关于建立扶贫攻坚 “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 ”长效机制扎实开展 “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工作》的通知、《云南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的通知3个政策性文件,制定了《云南省开展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到县工作实施方案》《云南省贫困县退出工作实施方案》等15个配套制度,建立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X”制度体系。
    【建档立卡】 完成2013年底识别出的88个贫困县、476个贫困乡、427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5万户、贫困人口700万人的数据采集和录入工作。将2014年126万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人口从建档立卡数据库中退出。同时,启动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对建档立卡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的信息全面开展 “回头看”,严格标准、程序、要求和方法步骤,逐乡逐村逐户进行核实;搭建覆盖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5级扶贫信息网络平台,建成一个中心(精准扶贫数据共享及交换中心)、两个平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三个数据库(帮扶对象数据库、扶贫资源数据库、扶贫项目数据库)和一套远程视频监管系统。
    【扶贫开发 “四到县 ”试点】 5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云南省财政厅 “关于印发《云南省开展扶贫开发责任、权力、任务、资金到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行资金竞争分配,实行资金切块下达,下放项目审批权
    ·295·
    限到县,建立扶贫开发责任、权力、任务、资金 “四到县 ”机制,完善扶贫工作和减贫任务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制。选择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52个县(市、区)先行试点,投入切块到县资金7..09亿元,严格资金计划编报及拨付、建立县级项目审批规范程序、推行项目资金备案核查、开展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精准度。
    【片区扶贫攻坚】 以片区规划为统领,主动与教育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沟通联系,推荐8个县作为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挂钩联系县,持续推动4个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着力实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攻坚、宁蒗大会战、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综合扶贫开发、红河南部地区综合开发4个重大项目;启动布朗族、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和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边境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3项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编制了 “镇彝威 ”革命老区、直过民族、怒江州等一批特殊困难地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专项扶贫规划,专项扶贫完成2014年度60个整乡推进项目,启动2015年72个整乡推进,完成自然村整村推进4000个。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分解2015年度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和扶贫开发10项重点工程目标任务的通知》,深入7个州(市)9个县18个乡(镇)督查,考核省直29个片区责任部门。
    截至2015年底,4个片区累计投入各类规划项目资金10638 ..87亿元,规划执行率已达97 ..66%。其中,2015年投入各类资金3230 ..25亿元,占规划2726 ..07亿元的118 ..49%。
    【整村推进】 省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56亿元,州(市)县(区)财政投入0..1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1 ..94亿元,其他资金5..66亿元,总投资26 ..34亿元。实施行政村整村推进496个,自然村整村推进600个。其中,涉及15个州(市)88个片区县和重点县323个乡(镇),覆盖496个行政村,3787个自然村,直接受益人口94 ..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1 ..9万人。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社会服务事业、能力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5大工程。
    【整乡推进】 拨付2014年60个整乡推进补差资金6亿元。实施72个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4 ..4亿元,州市县财政资金投入5..64亿元,整合投入各类资金267 ..11亿元。项目覆盖69个县72个乡(镇)358个行政村7289个自然村,49 ..53万户180 ..9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14 ..22万户54 ..57万人。重点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居工程、素质提高、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产业扶贫】 除 “四到县 ”(各类扶贫项目)切块资金外,41个 “非四到县试点”县投入财政专项资金7548万元(含鲁甸县、巧家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澜
    ·296·
    沧拉祜族自治县、普洱市思茅区、永平县、洱源县、盈江县地震恢复产业资金),其中在片区县和重点县安排资金6848万元,非片区县和重点县安排700万元。在红河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实施并完成600户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建设及并网发电,落实项目资金1800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专项资金885万元,州县财政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615万元。会同省旅游发展委实施20个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完成省旅发委对全省1376个乡(镇)、5822个自然村(建档贫困乡257个、贫困村917个、直接受益贫困人口90 ..73万人、边境沿边村90个)旅游贫困乡村摸底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电商扶贫平台,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和途径。
    【人口较少民族扶贫】 借鉴独龙江乡独龙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成功经验,启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阿昌族、保山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完成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帮扶保山市施甸县布朗族,陇川县、梁河县阿昌族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协调对接、方案编制和申报工作;完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帮扶镇雄县以古镇、果珠彝族乡初步方案编制和对接协调工作;完成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和8个人口较少民族帮扶工作情况摸底和调研,编制了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精准扶贫行动计划。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攻坚】 围绕民生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5大工程44类项目,20件实事,编制2015年度实施方案,协调省级20家部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到9月底,实际到位资金30 ..13亿元,完成投资19 ..94亿元,占2013—2015年投资计划的66 ..73%。各类扶贫资金投入5..31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8亿元;项目管理费0..032亿元;信贷扶贫资金1..20亿元,项目贴息贷款0..80亿元。
    【宁蒗扶贫攻坚大会战】 2015年是实施宁蒗扶贫攻坚大会战最后一年,3年多来,坚持以整村推进、安居工程、易地搬迁、产业发展、素质提高等工程为载体,累计投资4..4亿元。81个深度贫困村达到 “四通七有 ”(“四通”,指使自然村实现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信网络;“七有”,指使老百姓有饭吃、有房住、有水喝、有低保、有学上、有医疗、有产业)目标,实现5540户2..1万深度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从大会战前的8..75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3..6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98元。2015年,24个深度贫困村综合发展项目实施,总投资8284 ..5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5000万元,市级投入230 ..45万元,县级投入1613 ..76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440 ..36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基础设施工程、安居房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工程、素质提高工程、生态环境建设6大类。
    【红河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 2015年,投入各类专项扶持资金23810万元,其
    ·297·
    中省级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元,州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04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8410万。实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就业促进5大工程。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9元,农民人均经济作物面积2..83亩,年内新增造林面积25 ..25万亩,义务教育初中三年完学率80 ..3%,高中毛入学率58 ..2%,预计减少贫困人口79900人。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聚居区综合扶贫开发】 2011年启动实施澜沧县拉祜族聚居区综合扶贫开发3年规划,2014—2015年,中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截至2015年9月,累计投入资金14 ..25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0..5亿元(每年100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0..25亿元、县级专项资金0..31亿元,整合部门资金10 ..85亿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及自筹2..34亿元。实施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356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11个,易地搬迁914户4173人,改造安居房3647户。通过5年的努力,解决了356个深度贫困自然村6..32万拉祜族群众的贫困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 出台《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搬迁对象,科学制定搬迁规划,细化政策,对搬迁贫困户提供不低于4万元的补助、非贫困户提供不低于1..2万元的补助;对有贷款意愿的搬迁农户提供不低于6万元的住房建设转贷资金;对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户均5万元的贷款资金。同时,各级财政对贷款给予一定期限的贴息。截至2015年底,省级融资平台公司已经组建,有120个县(市、区)已经建立了承贷公司。省农发行已审批贷款金额736 ..94亿元,投放贷款218 ..55亿元、占全国农发行系统专项贷款投放总额的27 ..22%。启动了304个搬迁村寨示范点建设,惠及2..6万户10万人。安排中央专项扶贫资金18000万元,实施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其中,安排52个 “四到县 ”试点县切块资金8652万元,涉及搬迁14420人;安排其余县(市、区)资金9348万元;实施搬迁15580人,实际安排资金6825 ..3万元,搬迁11410人,比计划少安排1826 ..7万元,少搬迁3010人。52个试点县中,安排易地扶贫搬迁项目38个县,没有安排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有14个县。合计安排资金16173 ..3万元,搬迁26990人,占计划规模的89 ..85%。
    【扶贫安居工程】 安排中央扶贫专项资金30000万元,实施3万人扶贫安居工程。其中,52个 “四到县试点 ”县安排切块资金14424万元,实施14424人扶贫安居工程;其余县(市、区)安排资金15576万元,实施15576人扶贫安居工程;实际安排资金14265万元,实施14265人扶贫安居工程。合计安排29841万元,实施29841人扶贫安居工程,占计划规模的99 ..47%。
    【溜索改桥】 2015年基本完成溜索改桥148座。下达50座 “溜索改桥 ”项目第一批资金16929万元,约占估算投资
    ·298·
    27649万元的61%,根据国家标准及施工图批复,10月底下达第二批47座 “溜索改桥”项目财政专项补助资9965 ..6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116 ..68万元、省级资金1849万元。同年下达2014年11座 “溜索改桥 ”项目补差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80 ..67万元。
    【雨露计划】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6亿元,转移培训12万人,其中,非 “四到县”资金5504万元,安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6..204万人(引导性培训1万人,技能培训5..204万人),项目涉及16个州(市)62个县(区)。52个 “四到县 ”试点县切块资金5096万元,安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5..796万人。
    【扶贫小额信贷】 拟定《云南省金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方案》,印发《关于做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有关工作的通知》,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和优惠利率扶贫贷款350 ..15亿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发放131 ..6亿元(到户贷款80亿元,财政贴息资金4亿元,项目贷款51 ..6亿元,财政贴息资金1..54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优惠利率贷款达218 ..55亿元(省农发行已审批贷款金额736 ..94亿元),占全国农发行系统专项贷款投放总额的27 ..22%。
    【东西部扶贫协作】 上海市援助云南帮扶资金5..31亿元(年度计划资金3..11亿元,计划外捐赠资金2..2亿元),同比增长84 ..5%,实施帮扶项目310项,覆盖滇西边境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迪庆藏区和乌蒙山片区30余个县21614户93608人。实施精准帮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亿元,投入产业扶贫资金近1..3亿元,追加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帮扶资金1000万元,投入捐赠资金8000万元,上海市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出资1500万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实施经济合作项目191个,到位资金168 ..1亿元,同比增长20 ..3%,项目涉及基础设施、物流、家居、旅游、生物产业等多个领域,居外省市在滇投资第10位。发展社会事业,投入教育、卫生、科技社会事业帮扶资金1..07亿元,改善受援单位工作条件,创新双方合作新模式。强化智力保障,上海市第9批挂职干部帮助受援地区解决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等突出问题,协调争取计划外资金3260 ..88万元。
    【社会扶贫】 49家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来访云南团队40余次,600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定点扶贫单位共选派100名干部到扶贫点挂职,组织1333人次到帮扶县考察,直接投入资金1..16亿元,物资折款784万元,用于扶贫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帮助贫困地区引进资金约13 ..5亿元,项目89个,举办培训班3540期,培训35061人次。省各级定点挂钩扶贫部门建立 “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 ”长效工作机制,扎实开展 “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工作,57万干部职工参与挂
    ·299·
    包帮,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4277支,选派挂职干部14270人次,到扶贫点调研考察66906人次,直接投入资金21 ..7亿元,捐赠物资折款1..09亿元,帮助贫困地区引进资金29 ..8亿元,项目4848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0376期,培训682487人次,劳务输出399399人次。继续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腾讯慈善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友成基金会等合作,做好 “爱心包裹 ”“圆满680” “医疗器械捐赠 ”等各项工作。高位推动第二个 “扶贫日 ”的“9个1”系列活动,协调健康扶贫行动和民营企业包村扶贫行动,收到社会各界捐款63659 ..31万元,其中中央单位3600万元,省级单位42840万元,各州市及以下17219 ..31万元。
    (云南省扶贫办 肖义贵)
    ·300·
    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着力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突出项目带动,大力实施整乡推进、到户帮扶、面上扶贫,实施整乡推进乡镇189个、148个整村推进试点,3个扶贫攻坚试点,共实施各类项目1635个。突出社会支持,搭建社会各种资源、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平台,举办了 “扶贫日 ”活动,动员社会各类企业认捐520多万元。突出激励引导,充分发挥绩效考评行政手段和奖惩激励作用,全面完成了区直单位和各地市县的考核,落实奖励项目资金1亿元,调动起了基层组织抓好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5 ..02%。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西藏自治区落实安排扶贫开发资金16751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36316万元。扶贫开发瞄准扶贫对象,实施整乡推进扶贫、贫困户安居工程、到户帮扶、产业扶贫、扶贫培训、面上扶贫六大工程,审批实施了扶贫开发项目1635个。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西藏自治区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通知(财农〔2011〕412号)精神,加大全区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积极推进扶贫、财政、审计 “三方会审 ”机制,确保扶贫开发资金的正确使用和项目效益。完善了《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扶贫开发项目资金考核验收制度》等规章制度。
    【整乡推进】 2015年,西藏自治区共实施整乡推进乡镇189个,投资总额104339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3274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67444万元,其他资金(群众自筹)4149万元,共实施项目501个。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得以完善。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西藏自治区共安排易地扶贫搬迁1500户,每户补助资金2..5万元。截至2015年底,1500户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0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00万元,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200万元,其它资金4500万元。
    【产业扶贫】 2015年,西藏自治区共落实产业扶贫开发项目1322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 ..9亿元。产业和到户项目占项
    ·301·
    目总投资的70%以上。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建设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为主的产业项目,为农牧民购置牲畜3万头左右,修建温室100座,扶持龙头企业,壮大一大批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带动建档立卡农户7万人左右。通过项目实施,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扶贫开发工作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加快了贫困群众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步伐。
    【雨露计划】 2015年,积极培育 “雨露计划 ”品牌,加大对贫困家庭 “两后生”学历培训、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技能培训补助标准,延长培训时间,按照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要求,推行订单式、就业式、校企联合培训方式,投入450万元,实施中等职业学历培训300人,投入500万元,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项目17个。
    【金融扶贫】 2015年,西藏自治区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15 ..12亿元,余额达263 ..14亿元。其中:累计发放个人小额扶贫贴息贷款88 ..14亿元,余额达150 ..42亿元,扶持农牧户逾45万户,扶持各级扶贫企业192家基础设施贷款主要用于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和能源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
    【扶贫宣传】 搭建社会各种资源、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平台,举办了 “扶贫日 ”活动,活动期间,通过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社西藏分社、西藏电视台、西藏广播电视台和《西藏日报》等宣传媒体播发100多篇(条),连续十余天集中宣传报道扶贫开发,宣传扶贫开发成就、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组织社会企业、各界人士开展爱心捐助,共捐款520多万元。
    【扶贫培训】 西藏自治区完成职业教育培训120人,补助资金100万元;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5633人,补助资金3070 ..9万元;实施农村适用技能培训11601人,补助资金464万元,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训159人,补助资金104 ..9万元。
    【定点扶贫】 2015年,西藏自治区中直111家定点扶贫单位,选派492名优秀人员进驻111个乡(镇)接续定点帮扶工作,其中地(厅)级干部26名,县(处)级干部158名,科级及以下干部308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各单位主要领导同志先后近500次深入帮扶地调研指导工作。全年直接投入5125 ..67万元,其中资金4752 ..55万元,物资折款373 ..12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5532 ..76万元,帮助上项目506个。举办培训班154期,共培训14850人次,其中:干部243人次,技术人员351人次,劳动力14256人次。组织劳务输出6270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179名。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西藏自治区直接参加 “创新争优强基础惠民生 ”活动驻村工作人员共21860名,进驻682个贫困乡,5465个贫困村。累计完成各类投资
    ·302·
    近4亿元,共落实各类项目5561个;帮助贫困村树立发展理念2..44万条、制定发展规划1..24万项,组建合作社2561个;培训1..65万人(次),劳务输出28 ..73万人(次)。农牧民增收现金收入2..03亿元。
    【扶贫制度建设】 按照中办发25号文件精神,制定了《西藏自治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 “七项改革 ”和 “十项重点工作”,落实 “省负总责、地市直管、县抓落实、乡镇专干 ”的工作体制和 “任务到地、资金到地、权力到地、责任到地 ”的工作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结合扶贫开发,制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等五项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
    (西藏自治区扶贫办政研规划处 肖 茜)
    ·303·
    陕西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陕西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指示、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年实现省级扶贫标准下129 ..4万人脱贫。
    2015年,成立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新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下调对各市GDP考核分值权重,调整了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环保等指标的分值权重,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印发2015年片区牵头工作要点的通知》《关于分解落实2015年减贫任务的通知》《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制定精准扶贫行业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协调发展,全面打响全省脱贫攻坚战役。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扶贫办组织开展了片区 “十二五 ”实施规划中期评估,启动 “十三五 ”扶贫规划编制和省级实施规划编制工作。
    【扶贫资金投入及管理】 2015年,陕西省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9 ..78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5 ..5%。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省级将扶贫资金的98 ..6%切块下达到县,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项目资金安排情况在《陕西日报》和陕西扶贫门户网站进行公示。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对全省2014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项目实施、档案管理及报账等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对2015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进行了检查。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印发《关于印发〈陕西省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涉农资金进行专项整治。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清理扶贫项目结余资金的通知》,加快结余资金拨付进度,建立结余资金与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挂钩机制。陕西省在国家2014年度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荣获A级等次,获得奖励资金1..03亿元,连续七年受到国家通报表彰。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陕西省按照陕南陕北以移民搬迁推动城镇化建设、关中以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带动移民搬迁的总体思路,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移民搬迁电视电话会议,统筹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共安排实施搬迁11 ..6万户40 ..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13万户21 ..9万人。陕北关中地区移民搬迁共安排5..6万户20万
    ·304·
    人,其中贫困人口3..33万户12 ..1万人,完成投入49 ..69亿元,集中安置率90%以上。陕南地区安排实施搬迁6万户20 ..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8万户9..8万人。延安避灾搬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排工赈移民资金0..897亿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排农村危改资金1..23亿元,落实移民搬迁所需配套资金。省扶贫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上报了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确定了 “十三五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规模。
    【产业扶贫】 2015年,陕西省共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68亿元,启动建设3645个贫困村,其中 “十二五 ”规划内的贫困村1297个村,新建村2348个。安排财政扶贫资金6亿元,在20个县开展资产收益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委托省供销集团入股涉农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脱贫。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7亿元,开展金融扶贫、电子商务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试点,在47个县设立贷款风险担保金3..35亿元,投放扶贫贴息贷款21亿元,其中小额到户贷款17 ..5亿元;有449个互助资金协会开展了担保融资试点,2006个互助资金协会发放借款4..5亿元。 “雨露计划 ”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0..36亿元,对2..52万名高技能人才、农村扶贫移民搬迁户及贫困家庭适龄劳动力进行培训。培训 “六个一 ”致富带头人1..1万余人。
    【外资扶贫】 2015年,陕西省世界
    银行(以下简称 “世行 ”)五期项目投入4..03亿元,其中,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分项目3亿元,社区发展资金分项目0..65亿元,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与气候变化应对分项目1亿元,项目管理与监测评价分项目0..28亿元,落实项目配套资金1..6亿元。累计完成项目贷(赠)款提款回补0..42亿美元,完成世行第五期扶贫项目任务。推进世行贷款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准备工作,陪同世行代表实地调研考察,充分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基础准备工作。省扶贫办召开世行五期扶贫项目工作会和农村社区发展项目工作会议,分季度、分时段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进度目标,4次组织专项督查。开展CDF互助社季度报表审核汇总分析,组织编制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实施手册,制作了世行项目画册和专题宣传片等,进一步促进陕西在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社会扶贫】 35个中央单位在陕西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定点扶贫,投入扶贫资金480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18个。江苏对口援助陕西扶贫协作项目100多个,投入财政资金4000多万元,引导各类企业来陕投资协议投资金额40多亿元。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联合召开全省干部驻村联户扶贫暨 “第一书记 ”工作电视电话培训会,全省组织7323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7162个贫困村开展干部驻村联户扶贫,选派驻村干部22000人,组
    ·305·
    织135212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235288户,累计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31 ..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2933个。组织35个县对口帮扶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有扶贫任务的县,累计向贫困县投入和引进各类资金2..4亿元。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印发〈陕西省2015年全国扶贫日活动方案〉的通知》,省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社会扶贫工作的通知》,省民政厅制定了《陕西省社团组织参与扶贫工作方案》,持续开展 “千企千村 ”扶助行动,深入开展国家 “扶贫日 ”陕西系列活动,引导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扶贫。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片区重点项目和 “十项重点工作项目 ”实施计划,启动秦巴山、六盘山、吕梁山三大片区重大项目36个,完成规划投资275亿余元。其中交通类项目24个,总投资245 ..53亿元;水利类项目1个,总投资25亿元;能源类项目11个,总投资4..81亿元。“十项重点工作项目”启动实施项目622个,其中村级道路项目55个,饮水安全项目35个,农村电力项目34个,危房改造项目27个,特色产业项目183个,乡村旅游项目43个,教育项目102个,卫生和计划生育项目83个,文化项目44个,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16个,全年累计完成各类项目投资1500亿元。通过重点建设,陕西片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建档立卡】 2015年,陕西省扶贫办印发《全省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指导意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对市县建档立卡进行专项督查。省扶贫办制定了《陕西省2014年建档立卡数据会审方案》,更新2014年度帮扶信息、录入2015年帮扶项目计划、标注2014年度脱贫人口,集中开展分县数据会审,完成建档立卡98个县、1320个乡镇、24889个行政村、8850个贫困村、2013年底省标贫困人口172 ..2万户562 ..63万人、国标贫困人口137 ..83万户445 ..39万人,形成《陕西省2014年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数据监测报告》。对全省残疾人、患大病人员、65岁以上老人、普通高中、中高职、大专以上学生、“两后生 ”五类特殊贫困人口进行调查摸底。调整完善了扶贫统计指标,建档立卡数据实现各级各部门共建共享,在到户项目中得到有效应用。
    (陕西省扶贫办 陈庆客)
    ·306·
    甘肃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思想,精心谋划工作载体和抓手,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甘肃省召开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饮水安全、通村道路、危房改造、教育发展、医疗卫生等17个专项支持计划,紧盯贫困群众上学、看病、住房等致贫返贫突出问题,因村施策、因户施法,以保证脱贫任务如期完成。2015年,甘肃省贫困人口减少到288 ..5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 ..9%,58个片区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82元,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7个百分点。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75 ..9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9 ..87亿元(含发展资金34 ..39亿元,“三西 ”专项资金2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8..9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47亿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64亿元,国有贫困农场资金0..09亿元,国有贫困林场资金0..18亿元,“两州 ”专项资金0..2亿元);中央彩票公益金0..1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 ..02亿元;市、县两级配套财政扶贫资金13 ..92亿元。资金的主要投向(不含易地扶贫搬迁资金8..9亿元):一是产业扶贫,投入资金24 ..16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8 ..78亿元,省级以下资金5..38亿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1 ..7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7 ..19亿元,省级以下资金14 ..55亿元;三是各类培训、金融扶贫等其他投入4..7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97亿元,省级以下资金2..74亿元。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了《2015年全省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资金整合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涉农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级资金整合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整合省级部门涉农资金440多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建立完善了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管理长效机制。按照 “四到县 ”要求,实行县级审批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省市两级备案管理的制度。资金分配和项目计划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度,通过 “甘肃政务服务网 ”在扶贫清单中发布精准扶贫信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计划、扶贫项目清单,全省各级扶贫项目资金实现公开公告、阳光运行,设立了“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
    ·307·
    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经绩效考评,连续两年被国家评为A级。
    【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道路建设方面:2015年甘肃省交通扶贫投入80 ..81亿元(含地方自筹),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1025千米,全省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80%。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2015年全省在贫困地区投资用于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的各类资金达到19 ..99亿元,18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80%。在农村电力建设方面:2015年全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23 ..72亿元,全省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4%。在农村住房建设方面:2015年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6 ..42亿元,用于贫困地区21 ..8万户危房改造,其中85 ..8%的资金投向全省58个片区县。
    【整村推进】 2015年,甘肃省实施整村推进1010个,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3 ..7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6 ..04亿元,省级以下财政扶贫资金7..16亿元;部门整合资金24 ..39亿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总投资27 ..18亿元,其中:村级道路通畅14 ..77亿元,人饮及灌溉设施3..33亿元,生产生活用电0..76亿元,自然村通宽带0..01亿元,环境保护和改善1..15亿元,防灾避灾0..27亿元,其他7..57亿元;产业总投资10 ..89亿元,其中:种植业3..60亿元,养殖业5..13亿元,其他2..15亿元。
    【产业扶贫】 2015年,甘肃省整合农牧业发展资金9..35亿元,集中用于培育壮大草食畜、马铃薯、蔬菜、苹果、中药材等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完成全膜双垄沟播面积1526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200万亩左右。贫困县完成造林216万亩,封山育林62万亩,新增经济林果65 ..5万亩,完成低产果园改造112万亩,新建林下经济示范点66个,新增育苗16 ..9万亩。
    【金融扶贫】 2015年,甘肃省启动实施总规模达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由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按7∶3比例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执行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对没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将贷款入股到扶贫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致富能人按股分红。全年发放贷款213亿元,惠及47万贫困户。2015年新建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社)4645个,全省6220个贫困村和藏区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实现了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甘肃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3..5万户17 ..1万人,涉及57个县(市、区),832个安置点。项目总投资49 ..39亿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8..9亿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96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78亿元。
    ·308·
    【以工代赈】 2015年,甘肃省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2亿元,新建、改建乡村公路909千米,桥梁55座1300延米,修建河堤38 ..35千米,衬砌渠道110 ..7千米,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42万亩。
    【雨露计划】 2015年,甘肃省贫困地区完成 “雨露计划 ”职业教育11 ..55万人,补助标准1500元/人,补助金额1..73亿元;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2..21万人,补助标准600—1500元/人,补助金额0..17亿元;完成农村实用技能培训4..5万人,补助标准200—580元/人,补助金额0..11亿元;完成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555人,补助标准省内200—2000元/人,省外8000—10000元/人,补助金额0..04亿元。
    【扶贫试点】 电商扶贫试点:2015年,甘肃省在75个贫困县的225个村开展电商扶贫试点,累计培训10万人(次)。陇南市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市,并荣获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颁发的“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光伏扶贫试点:2015年,甘肃省确定临洮、瓜州、古浪等12个光伏扶贫试点县,下达25万千瓦的光伏扶贫指标,全省安排项目资金3840万元。旅游扶贫试点:2015年,甘肃省选择37个有一定旅游资源、基础较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旅游扶贫试点,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安排项目资金帮助群众发展餐饮、住宿、交通、手工艺品等增收项目,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加收入。杂交构树扶贫试点:2015年,甘肃省选择在西和、秦州、清水3县(区)开展杂交构树扶贫试点工作,总规模360亩。其中在西和县种植造纸用杂交构树200亩;在天水市秦州区、清水县种植饲料用杂交构树各80亩。
    【建档立卡】 2015年,甘肃省利用两个月时间,动用10多万人,在全省开展精准核实贫困人口、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核实完善852万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平稳退出2014年度140万脱贫人口,精准识别出2015年计划脱贫人口,并实行实名制管理。一是严格执行“12345”识别程序。按照 “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 ”的贫困人口进出识别程序,由农户、村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乡镇、县区五级确认,精准识别贫困户、返贫户。二是全面实施“853”挂图作业。通过对象识别认定、家庭情况核实、致贫原因分析、计划措施制定、扶贫政策落实、人均收支核查、对象进出录入、台账进度记录等平台 “八个准”,挂好贫困人口分布、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贫困人口进出动态、贫困村脱贫目标任务、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等村级作战 “五张图”,填好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等贫困农户 “三本账”,对建档立卡进行全程管理,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三是建立“4342”责任体系。甘肃省出台《甘肃省“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实施办法》,对于脱贫验收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和认定的返贫户,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验收或评定后,逐级对脱贫验收的
    ·309·
    真实性负责,做到干部签字负责,群众签字认账。
    【扶贫大数据建设】 2015年,甘肃省探索建立 “互联网+精准扶贫 ”模式,建成具备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评估功能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采集、分析、管理功能,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互通,实现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及成效的动态管理。甘肃省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首个试点省份。
    【扶贫考核】 2015年,甘肃省制定《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和《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级把主要精力聚焦脱贫攻坚。在年末省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8名省级领导、13个市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22个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向省委省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承诺了攻坚期承担的责任,引导各类资源精准发力。各市州与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责任书。
    【贫困退出机制】 2015年,甘肃省制定出台《甘肃省建立贫困人口和贫困县退出机制实施细则(试行)》,建立了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三级脱贫退出指标体系,使精准扶贫有了着力重点、精准脱贫有了衡量标准。制定出台《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实施意见》,对贫困县禁止作为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定点扶贫】 2015年,甘肃省新增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甘肃成为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直属商会确定的对口帮扶地区。全省认真组织开展了 “扶贫日 ”系列活动,各级 “双联 ”单位帮扶和捐助资金15 ..93亿元。33个中央、国家机关和单位,共有295名(其中部级26名)干部到定点扶贫县调研考察,选派43名干部常年蹲点挂职帮扶,12名干部担任村 “第一书记”;定点扶贫单位为定点县直接投入(含无偿和有偿)资金1..47亿元。
    【东西部扶贫协作】 “十二五 ”期间,天津 —甘肃、厦门 —甘肃东西扶贫协作工作顺利开展。5年来,天津市政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94亿元,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及天祝藏族自治县2..16亿元,全省其他市(州)1 ..52亿元;两省(市)区县结对帮扶投入资金0..22亿元。主要用于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学校建设、村组道路等项目。厦门市与临夏回族自治州自2010年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以来,累计援助资金1..0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0..25亿元、产业开发0..14亿元、文化教育投入0..68亿元、卫生医疗投入0..02亿元。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甘肃省从县级以上单位选派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力量,全省6220个贫困村有6860个省、市、县三级单位联系,共派驻27815名驻村帮扶工作队
    ·310·
    员,实现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 “两个全覆盖”。全省上下认真落实 “逢提必下 ”机制,选派1099名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村党组织 “第一书记”,将1728名在非贫困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调整到贫困村工作,从国家有关部委引进200多名优秀人才来甘肃省挂职服务,选派58名厅级和处级干部到贫困县挂任副书记,选派58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县挂任科技副县长。新选聘的1000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分配到贫困村工作,招录247名选调生中本科生分配到贫困乡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大学生干部全覆盖。
    【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 2015年,甘肃省调整成立脱贫攻坚、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三个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甘肃省扶贫办(甘肃省 “两西 ”建设指挥部)为甘肃省政府直属机构,机关行政编制59名,其中:主任(指挥)1名、副主任(副指挥)4名、纪检组长1名,巡视员1名、副巡视1名。现有9个内设机构及机关党委、行政监察室,23名处级领导职数,11名处级非领导职数。2015年完成办机关11个处室的工作职能完善调整工作,全年调整、提拔、晋升干部31名。
    【扶贫宣传】 2015年,甘肃省扶贫办牵头组织对“1+17”精准扶贫方案进行解读,在《甘肃日报》发布。《甘肃省脱贫攻坚动态》和《甘肃省脱贫攻坚专报》累计刊发111期,发送16650份。《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对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专题报道380余篇次。实施 “中国梦 ·凡人善举天天看 ”微纪录电影工程,完成300部微纪录电影的摄制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办工作交流》、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要情》分别编发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信息。2015年9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甘肃省平凉市、定西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召开 “三西 ”扶贫开发现场会,全面总结 “三西 ”扶贫工作经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01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分层次分类型部署召开了双联、农村公路建设、蔬菜生产、电商扶贫、法律服务、美丽乡村建设、金融助推7个专题现场推进会,交流推广精准扶贫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各项工作落实。
    (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王立盛)
    ·311·
    青海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召开了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调整、加强了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组长。颁布实施了《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制定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关于选派 “第一书记 ”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通知》。建立了驻村帮扶“123”工作机制,省、州、县三级单位共计选派7865名 “第一书记 ”和扶贫(驻村)干部,驻村开展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将青海省纳入全国6个旅游扶贫试点省份、6个光伏扶贫试点省份、全国 “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 ”试点省份,开展扶贫试点工作。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列出重点贫困村970个、一般贫困村652个;识别出贫困对象16万户52万人。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正式谈判签约,并启动实施。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0 ..1万人。全省落实各类扶贫资金55亿元,市(州)、县级财政共投入扶贫资金7..84亿元。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青海省共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19121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119407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50800万元,落实中央易地搬迁资金16500万元,辽宁省援助青海省资金4510万元。撬动金融扶贫资金23亿元。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青海省依据扶贫任务成效、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等因素,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切块下达到各市(州)、县(区、市),各地按照《青海省切块财政支农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自主实施项目。印发了《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关于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督查工作的通知》,委托第三方对2014年扶贫日捐款及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审计。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被评为A级。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青海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9亿元,整合各类资金2..35亿元(其中撬动金融贷款1..5亿元)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项目49项,覆盖181个行政村的1..4万户、5 ..05万贫困人口。同德县三年特殊类型扶贫攻坚全面收官,在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全省 “六个第一”。
    【整村推进】 2015年,青海省投入各
    ·312·
    类资金86000万元,整合行业、经济组织及群众自筹资金70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42000万元,在全省8个市(州)39个县(区、市)的368个贫困村实施项目130项,扶持贫困人口3..96万户、有15 ..58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青海省投入易地扶贫资金5698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7400万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易地扶贫项目资金16500万元,地方债券资金3081万元。在38个县(市)实施了110个易地扶贫项目,搬迁安置13853户、5950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1 ..6%、138 ..6%和132 ..2%。
    【产业扶贫】 2015年,青海省投入产业扶贫财政资金2020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44000万元(其中撬动银行贷款22000万元),以县为单位打造扶贫产业示范园14个,直接吸纳贫困劳动力2630名到产业园务工,间接辐射带动234个贫困村的1..75万户、7 ..69万人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特色产业基地218个,种植业特色产业基地33个,养殖业特色产业基地58个,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23个,宾馆、市场和乡村旅游等商贸服务基地66处。引导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768户2853名贫困群众通过 “拉面经济 ”在省内或外省开设拉面餐馆37处,解决剩余劳动力370人。
    【雨露计划】 2015年,青海安排 “雨露计划 ”培训专项资金9900万元。其中,短期技能培训投入资金3000万元,对全省1500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了烹饪、唐卡制作、汽车驾驶、民族歌舞、服装加工、旅游导游、特种机械驾驶等近40个专业的短期技能培训。职业学历教育补助安排资金1600万元,对5333名进入中高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了职业学历教育补助。“青春创业扶贫行动 ”安排青春创业项目担保金2000万元,贴息资金900万元,在全省39个贫困县开展了 “青春创业扶贫行动 ”工作。对贫困大学生补助投入补助资金2000万元,对2015年秋季新入校的4000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且就读于普通高等院校接受国民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补助。投入资金400万元,组织培训了1000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
    【金融扶贫】 2015年,青海省全面落实主办银行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的意见》《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青海行动方案》,各主办银行对1/3的村完成金融服务档案的建立,完成信用评级,启动贷款程序。全年金融扶贫贷款总规模达23亿元。
    【以工代赈】 2015年,青海省共落实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16500万元。安排贫困地区农田水利项目28项目,投入国家资金6772万元,共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 ..3万亩;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工程投资5478万元,实施项目28项,共解决了6..4万人、11 ..3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贫
    ·313·
    困地区乡村道路工程投资3930万元,实施项目9项,修建乡村道路129 ..3千米,安排项目管理费320万元。
    【定点扶贫】 2015年,13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青海省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派出赴联点县考察调研干部51人次、挂职干部11人,投入帮扶资金2052 ..8万元,实施了基础设施配套、特色养殖、规模化种植、公益性设施修建、学生营养餐补助、资助贫困生等项目26个。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铁道建筑工公司、中国地质大学五家单位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定点扶贫县的扶贫村任 “第一书记”。省、市(州)、县(市、区)共2991家定点扶贫单位共计为定点扶贫村投入资金物资近1..47亿元,引进资金近3..4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各类帮扶项目近700个。
    【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5年,辽宁省帮扶青海省资金5692万元,其中,辽宁省本级帮扶资金4510万元,13个市、1个企业对口帮扶资金1182元,实施中藏药材产业园建设、“雨露计划 ”培训、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工程、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贫困地区干部培训、整村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等34个项目。
    【企业和社会各界扶贫】 2015年,青海省315家企业与408个贫困村建立了共建关系,各参与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价)3180万元。全省4..67万名党员干部和各界人士,结对帮扶7..2万户贫困户,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折价4526万元。“扶贫日 ”活动期间,全省共计捐款5316 ..79万元。其中,全省民营企业捐赠资金4401 ..66万元,全省各级机关事业等单位的捐赠资金915 ..13万元。全省各地各单位捐赠物资折价2800万元。
    【外资扶贫】 2015年,青海省国际农发基金扶贫项目在意大利国际农发基金罗马总部进行了谈判并草签了该项目《融资协议》。双方确认,青海省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使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优惠贷款387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78亿元;使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赠款72万个SDR(特别提款权),约合人民币640万元;2015年度项目完成总投资2621 ..79万美元,其中,IFAD贷款1170 ..4万美元;政府部门配套资金1075 ..81万美元;银行贷款93 ..58万美元;受益人出资282万美元。
    【扶贫宣传】 2015年,青海组织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参加的记者团,先后6次赴贫困地区开展专题采访。在各类媒体上刊登扶贫宣传稿件617篇。其中,在中央媒体刊发扶贫宣传新闻报道113篇,省级媒体刊发扶贫宣传新闻报道225篇,各类网络媒体刊发279篇。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 李 赢)
    ·314·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生态移民扎实推进,圆满完成5万人搬迁定居任务,有200个重点贫困村达到脱贫销号标准,减少贫困人口12 ..1万人。“闽宁模式 ”“华润模式 ”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肯定,全国金融扶贫、“雨露计划 ”两个现场会在宁夏召开。全国 “三西 ”扶贫开发现场会在宁夏、甘肃两省(区)召开。宁夏在国家互助资金项目考核中获得一等奖,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首次获得全国一等奖。2015年全国10个消除贫困奖,宁夏获得2个奖项。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决策部署,先后召开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自治区金融扶贫工作会议、自治区扶贫开发现场观摩促进会,安排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文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将宁夏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强力推进扶贫开发法制化进程,为推进扶贫开发提供法律保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牵头建立了六盘山片区陕甘宁青四省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共同促进区域性整体脱贫。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与全区各县(区)政府签订扶贫开发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将减贫人口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自治区财政共安排扶贫、移民配套资金6..7亿元,各县区倾斜安排各项惠农政策和到户项目资金,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12 ..1万人,超额完成2015年减贫10万人目标。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建成移民住房3172套,搬迁安置移民12033户50960人。截至2015年底,累计批复移民安置区161个77937户331974人;累计建成移民住房7..65万套,占规划任务7..88万套的97%;累计搬迁安置移民7..65万户32 ..88万人(其中生态移民5..87户25 ..59万人,劳务移民1..78户7..29万人),占规划总任务34 ..6万人的95 ..3%;累计建成日光温室3502亩,大中拱棚1..284万亩,养殖圈棚3..19万座,道路
    ·315·
    1543千米,供电线路1701千米,公共设施49 ..98万平方米;累计开展教育培训12 ..55万人次,实现务工就业11 ..85万人。据各县(区)统计报表反映,移民安置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为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精准扶贫】 一是基础设施到村。按照 “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示范带动、项目聚焦、精准扶贫、考核销号 ”的要求,量身定制定期脱贫考核销号方案,建立起 “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群众自筹 ”五位一体的资金整合机制,200个考核销号村投入36 ..4亿元,村均投入1820 ..5万元。二是产业项目到户。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5亿元,开展 “扶贫到户、责任到人 ”精准扶持,支持7..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以“5·30”养殖(即通过项目扶持和政策支持,用2年到3年时间,使养牛户养殖发展到5头以上,其中基础母牛2头以上;养羊户养殖发展到30只以上,其中基础母羊15只以上;牛羊混合养殖户养殖规模达到30个绵羊单位以上,其他特色养殖业项目参照30个绵羊单位,养殖户家庭年人均养殖业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和特色种植为主的增收产业,着力增强扶贫对象 “造血 ”机能。三是培训转移到人。举办扶贫业务培训28期2277人,闽宁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3期74人,创业技能试点培训296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71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机动车驾驶技能培训审核通过957人,雨露百事通软件应用推广培训4万人次,“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扶贫助学补贴审核通过1..315万人。四是责任帮扶到单位。建立起 “不脱贫、不脱钩,一帮到底 ”的帮扶机制,选派2251名干部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对1100个贫困村全覆盖。在宁夏贫困村开展了 “先富带后富 ”活动,充分发挥村级 “两委 ”班子、党员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建立1户富裕户帮带1户(1+1)或多个(1+X)贫困户的帮扶联合体,实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责任人结对帮扶。
    【扶贫试点】 2015年,宁夏制定《宁夏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实施方案》,将光伏扶贫、构树扶贫、红树莓扶贫全部列入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范围,安排14个贫困村和移民村开展光伏扶贫试点,总装机规模50兆瓦,涉及农户1..295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993户;在平罗县、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实施构树扶贫试点,种植构树1300亩;实施红树莓扶贫试点,种植红树莓4850亩,成活率均在80%以上。编制了全区电商扶贫试点实施方案,在贫困村中建设试点村105个,组织中南部地区9县(区)扶贫办主任赴甘肃省陇南市考察学习电商扶贫工作。在中南部9县(区)筛选了9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制定了2015年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
    【金融扶贫】 2015年,按重点贫困村村均投入30万元、生态移民村村均投入100万元的标准,在20个重点贫困村、10
    ·316·
    个生态移民村建立了互助资金。截至2015年底,全区互助资金运行总量达7..35亿元,项目村1118个,累计发放借款18 ..59亿元,受益人口11 ..9万户、50 ..9万人。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启动实施 “金扶工程”,通过财政资金 “贴一块”、银行利率 “降一块”、支农贷款 “切一块 ”的方式,将国家支持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与金融产品和扶贫主导产业有效结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金融扶贫合作体系,先期推出互助资金、千村信贷、国开惠民、金穗惠农、好借好还、种子资金6个金融扶贫产品,形成了政、银、企、社、民联合互动的 “五位一体 ”金融扶贫新格局,各市、县(区)已筹措风险补偿金1..925亿元,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40多亿元,其中:农户贷款16 ..9万户93 ..4亿元(含建档立卡户4..07万户16 ..73亿元,分别占24 ..1%和17 ..9%),为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片区扶贫攻坚】 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 “两轮驱动”,探索连片开发新模式。交通部实施固原市原州区至王洼铁路、国道309线西吉至郭家沟段、中南部地区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以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基础设施工程,支持发展了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事业项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培育增收致富产业。交通出行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基本得到保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以特色种养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与2011年3964元相比增加2536元,增幅连续4年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十二五 ”期间六盘山片区累计荒山造林448 ..1万亩,封山育林33 ..2万亩,生态移民迁出区人工修复90万亩,固原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 ..2%,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六盘山片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 ..3%,生态修复能力明显增强,中部干旱带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建档立卡】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自2015年9月开始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梳理了27条需要普查的问题,明确了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内容、方法步骤、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宁夏采取 “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的方式,对所有县、乡、村,逐户逐人进行了排查核实。共识别出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7..06万户30 ..3万人,共识别补录建档立卡贫困户7..43户30 ..6万人,退出与补录比例占2014年建档立卡总人数80 ..3万人的30%以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联合组织部、扶贫办,深入村组和农户明察暗访,层层传导压力,督促整改落实,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并取得实效。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选派干部2251名,其中:区级单位派出工作队员332名,市级单位派出工
    ·317·
    作队员450名,县乡派出工作队员1469名,实现了对1100个贫困村的全覆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扶贫办联合印发了《扶贫开发驻村工作队及农村基层党组织 “第一书记 ”管理暂行办法》,提升驻村工作队及 “第一书记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自治区、市、县三级帮扶单位投入款物(含协调落实的项目资金)3亿多元。各定点帮扶单位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着力促进定点帮扶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东西部扶贫协作】 2015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全方位、宽领域推进,投入各类帮扶资金6700多万元;援建109个社会事业项目;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39期1930人次;劳务输出14批535人次。对口帮扶工作从市县和部门结对延伸到乡镇和行政村,两省区已有32对乡镇、17对行政村、41对部门实现结对帮扶。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2个,总投资93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1个,总投资42亿元,闽宁产业园和扶贫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示范乡村建设进展顺利,闽宁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各厅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在有序推进,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与闽宁镇、南安市蓉中村与闽宁镇原隆村结为对口帮扶关系,相互间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达成多项帮扶意向。
    【定点扶贫】 2015年,中央定点帮扶实现对9个贫困县全覆盖。华润集团计划投资100多亿元在海原县建设风电、草畜一体化、生态林、希望小镇等项目,多数项目已开工建设。铁路总公司投入帮扶资金363万元,在固原市原州区组织实施贫困大学生救助、村组道路硬化、太阳能路灯安装、基础母牛(羊)补栏等项目,有效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帮扶单位开展形式多样帮扶活动,并选派 “第一书记 ”驻村开展工作。
    【扶贫宣传】 2015年 “扶贫日 ”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刘慧发表了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一封信;刘慧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自加压力打赢精准扶贫硬仗》的署名文章;启动了 “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计划 ”“健康扶贫行动计划 ”“青春扶贫行动计划 ”“信息化扶贫行动 ”和 “爱心帮扶贫行动”,相关部门(单位)签订了《职业教育扶贫技能培训合作协议》《“互联网+扶贫 ”战略合作协议》《医疗合作协议》,举办了 “微心愿 ”认领仪式,展示了 “爱心一帮一 ”手机APP软件,举办了微电影《搬家》首映式。2015年,香港曾宪梓基金会筹资500万港元、 “点滴是生命 ”筹资374万元人民币支持宁夏扶贫开发;宁夏希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向贫困农户捐赠智能手机2000部。
    【以工代赈】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
    ·318·
    区共下达投资计划1..3亿元,安排项目54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 ..6平方千米,综合开发治理面积12 ..2平方千米,新增乡村道路250千米,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实行精准扶贫,优先将项目和资金投入到整村推进村,共安排14个项目,项目资金达到4344万元。同时,按照十八大行政审批改革和《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将以工代赈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区)发改部门,增强县(区)政府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和主动性;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按时完成《宁夏以工代赈 “十三五 ”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以工代赈宣传工作,摄制完成《宁夏以工代赈30年》纪录片。
    【危房危窑改造】 2015年,国家下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8万户,其中贫困地区5..3万户,补助资金7..18亿元。至2015年底,全区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开工8..02万户,完成投资44 ..12亿元。从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扶贫办等部门抽调21名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督导组,派驻各县(区)专门督导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政策宣传,负责技术指导,严控工程质量。编制发放《农村危房改造技术导则》和《农村住宅抗震技术要点图解手册》,印发宣传手册3万份。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员业务培训,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送政策、技术下基层,抓好农村工匠技术培训。
    【水利扶贫工作】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18 ..3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3 ..70亿元、地方配套4..69亿元,共涉及132个水利项目。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完工,具备通水条件,贫困地区供水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新增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8..55万人。全年共治理贫困地区中小河流13条,治理河长212 ..8千米,保护农田5..95万亩。在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开展了3大类28项重点治理工程,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6 ..4平方千米。贫困地区均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机构,初步建立起市县主导、部门联动、目标考核的节水工作推进机制。
    【扶贫信息化建设】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组织编制和实施《宁夏精准扶贫云应用系统建设方案》,结合建档立卡 “回头看 ”工作,组织区、市、县、乡、村近万名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历时半年进村入户采集核实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贫困状况、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了 “业务大集成、数据大集中 ”的宁夏扶贫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和符合宁夏实际的信息数据指标体系,完成了扶贫云各类数据比对与数据对接。探索建立了集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适用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扶贫开发信息服务平台。
    ·319·
    【扶贫制度建设】 制定贫困退出机制。宁夏回族自治区印发《全区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工作方案》,详细规定了贫困县摘帽、贫困村考核销号、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和退出程序。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按照责任、权力、资金、任务 “四到县 ”工作机制,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管理权责,提升管理水平,创新使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加强资金运行监管。在全国率先开通“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实现扶贫资金监管的全覆盖、常态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 高海林)
    ·3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度重视扶贫开发,自治区党委先后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南疆工作会议等,明确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提出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党组会议、常务会议,专题研究 “十二五”扶贫工作评估、“十三五 ”规划编制、全面推进新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等,对扶贫开发作出总体部署。加速实施南疆三地州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国家批准将阿克苏地区纳入片区扶持范围,边境县实行覆盖式边境扶贫,贫困山区通过易地搬迁和就地扶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大重点区域扶贫规划实施完成。探寻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推进村级道路、饮水安全、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教育扶贫等十大扶贫工程。强化督导考核机制,建立脱贫攻坚督导检查制度,制定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贫困县约束办法,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导向作用,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强化专项扶贫对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等资源的引领,协调中央、自治区、地(州)、县(市)四级定点扶贫单位加大帮扶力度。组织第二个 “扶贫日”活动,开展 “企业带动万人稳定就业”“百企帮百村 ”村企共建等行动。2015年,新疆减少贫困人口39万人、实施3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开展扶贫培训15 ..3万人次、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以上的目标,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9 ..1亿元,“十二五 ”扶贫开发目标全面实现。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中央和自治区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536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6695万元(发展资金176367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383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2600万元、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1940万元、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1958万元),实施发展资金项目2573个,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手工业、水利、交通、住房、培训等方面,扶持贫困户7..28万户;自治区配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7710万元(发展资金配套2166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配套5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配套1950元,贫困户 “安居富民 ”住房建设补助133600万元);地州、县(市)配套资金29275万元。
    ·321·
    【扶贫资金管理】 一是严格资金投向。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明确项目计划编制要重点突出2015年度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贯彻落实自治区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当年整村推进贫困村资金投入强度。项目选择严格围绕七大类项目进行,即: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民族手工业、乡村旅游业、庭院经济、住房建设等方面。其中,用于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项目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资金额度的80%,入户项目比例不得低于80%;二是规范报备审核。根据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要求,下达了《关于做好2015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编制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对各地资金项目计划编制、审批、报备、上报时限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要求各地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项目报备监管办法(试行)》和资金预算额度,做好年度资金项目计划的备案、备案、启动实施等工作,确保项目重点瞄准贫困户、减贫户的产业发展和基本生活条件改善方面;三是加强过程监督。认真做好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抽查、验收工作。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作为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设定指标体系,开展专项绩效评价。将项目和资金监督、检查等管理使用情况纳入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内容,进行专项跟踪问效,实施全过程控制。完善并落实资金项目月报制度,及时督促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滞后的地县加快工作进度,并将资金项目月报情况纳入日常考核,较好实现了资金项目执行全过程监督;四是强化自查整改。落实国家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部署,结合自治区巡视组、审计厅及财政部专员办审计审核情况,针对扶贫资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2010—2014年度涉农扶贫发展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2010年以来对扶贫发展资金检查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情况进行认真自查自纠,并进行实地督导,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逐项梳理,制定限期整改措施,逐项规范。
    【片区扶贫攻坚】 2015年,新疆南疆三地州片区内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片区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136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9205万元,占年度中央安排新疆南疆三地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额的60%(发展资金12193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6178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9755万元、国有贫困农林牧场扶贫资金640万元,分别占中央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的70%、75%、31%和16%);自治区及地(州)、县(市)配套财政专项资金92164万元。《实施规划》确定的25项发展目标,“十二五 ”期间有21项目标已基本完成,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 ..1%,高于全区2..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 ..4%,高于全区13 ..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9 ..4%,高于全区8..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22·
    年均增长30 ..1%,高于全区4..9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30 ..5%,高于全区17 ..8个百分点。
    【整村推进】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紧紧围绕全年3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计划,充分运用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成果,根据贫困村不同类型、贫困户不同情况,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贫困户、减贫户重点瞄准产业发展,第一批发展资金投入产业类项目112887万元,占第一批发展资金总额的71 ..3%,主要投向特色种植、家庭养殖、设施农业、民族手工业等产业类项目。贫困村按照所处地域资源及 “九通九有九能 ”验收标准缺项补项,重点突出三类贫困村,确保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53个整村推进三类村村均投入强度达到298 ..9万元,其中有33个村达到300万元以上。通过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贫困村农田、水利、道路、文化卫生等生产生活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整村推进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156元,增收4322元,年均递增20 ..33%,比3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66元。
    【雨露计划】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排 “雨露计划 ”扶贫培训资金5200万元,其中:各地(州)、县(市)4200万元,自治区本级1000万元,安排 “雨露计划 ”职业教育培训342万元,补助贫困子女1140人。完成 “雨露计划 ”扶贫培训15 ..3万人次,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11 ..7%,其中:各地(州)、县(市)完成 “雨露计划 ”13 ..9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14 ..4%,自治区本级共培训各类人员达13400人,依托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采取课堂理论培训与实地观摩学习相结合、专题研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专家授课与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三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村具有初、高中以上学历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合作社、专业协会负责人和贫困村后备干部251人。
    【定点扶贫】 2015年,中央、自治区、地(州)、县(市)四级共有8268个单位及44名省级领导在全区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其中:中央单位16个、自治区单位311个、地(州)单位1337个、县(市)单位6604个。累计下派蹲点扶贫干部12万余人,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19 ..24亿元,其中单位自筹资金7..29亿元、协调引进资金11 ..95亿元。协调引进扶贫项目1425个、各类人才1028名,帮助引进技术531项,资助贫困学生31436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4万余期,累计培训24 ..84万人,帮助劳务输出9..84万人次。
    【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完成搬迁1295户4675人,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02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93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扶贫资金828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
    ·323·
    16912万元,其他资金75708万元。据统计,“十二五 ”期间,新疆为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的特殊贫困问题,累计投入资金162993万元,其中从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30067万元,从自治区财政配套扶贫资金中安排6835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50383万元,利用援疆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等其他资金75708万元,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5年共完成搬迁7438户28740人。
    【金融扶贫】 2015年,安排小额信贷贴息资金4598 ..95万元,贴息利率5%,贷款规模203105 ..73万元,小额信贷贷款平均贷款利率9..83%,最高贷款利率11 ..77%,最低贷款利率7..88%,主要用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少数商业、运输业。其中,用于种植业146023万元,占58 ..6%,用于养殖业的59462万元,占36 ..9%,用于其他的贷款2379 ..27万元,占4..5%,当年获得扶贫小额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8077户,约39 ..66万人。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197家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项目202个,推荐贴息结算计划20亿元,其中:南疆四地州扶贫龙头企业109家,贷款项目115个,落实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资金3659 ..9万元,引导贴息贷款规模16 ..7亿元。确定疏附县、民丰县为自治区扶贫小额信贷示范县;英吉沙县、乌什县、阿克陶县、墨玉县为自治区金融扶贫示范县。吉木乃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哈密市等为地(州)金融扶贫示范县。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办法(试行)》,首批认定143个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
    【扶贫龙头企业发展】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持 “龙头拉动、效益覆盖 ”的理念,加快扶贫龙头企业特别是南疆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形成了一支有236家组成、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的扶贫龙头企业队伍,实现对贫困县的全覆盖。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197家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项目202个,推荐贴息结算计划20亿元,其中:南疆四地州扶贫龙头企业109家,贷款项目115个。5月25日召开全区扶贫龙头企业拉动贫困地区就业座谈会,236家扶贫龙头企业共与贫困户签订季节工就业合同7..2万多人,长期工就业合同1..6万多人,其他形式用工3000余人。
    【边境扶贫】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32个边境县(市)边境贫困村912个,其中边境一线贫困村289个、边境二线贫困村623个,从自治区配套发展资金部分安排专项资金7500万元,实现对全区32个边境县(市)全覆盖,突出解决边民最关注的吃饭、住房、上学等紧迫问题,探索边境惠民物资供应站管理运行新机制,丰富和创新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
    【旅游扶贫试点】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个贫困村为旅游扶贫试点村,
    ·324·
    通过政府筹措整合资金等形式累计投资6523 ..1万元,用于实施游客接待中心、餐饮区以及供排水、电力、排污、垃圾处理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500人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0人,创收550万元。
    【干部驻村帮扶】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合开展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建立和完善驻村工作队制度,使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全区下派工作队11243个、驻村干部77219名,对3029个贫困村及3437个非贫困村实现全覆盖;选派5164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 “第一书记”,实现贫困村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和 “第一书记 ”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的惠农、富农、强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协调资金项目,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和激励措施,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干部投入基层扶贫实践,畅通扶贫政策落实渠道。
    【扶贫制度建设】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扶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新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新党办发〔2015〕29号)、《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15〕61号)、《自治区部门单位包村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暂行)》(新党组通字〔2015〕6号)、《自治区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新党组通字〔2015〕63号)、《自治区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办法(试行)》(新扶贫领字〔2015〕1号)、《自治区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实施办法》(新扶贫领字〔2015〕20号)、《自治区整县整地推进扶贫规划实施办法》(新扶贫领字〔2015〕21号)、《自治区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扶贫办法》(新扶贫领字〔2015〕22号)等,形成了“1+N”的新疆特色攻坚脱贫政策体系。
    【扶贫宣传】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按照 “扶贫日 ”活动部署,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制定《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 “扶贫日 ”活动实施方案》,成立自治区开展 “扶贫日 ”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各地(州)、县(市)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募集款物1..15亿元,组织开展社会扶贫到村到户融情行动,各级帮扶单位累计进村入户为贫困户做好事达135万人次。开展 “扶贫日 ”宣传,印制发放宣传单450万份,发放宣传手册120万册,设置政策咨询台180个,出动宣传车72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信息中心 宁 钢)
    ·32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开发
      【概述】 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 “新疆兵团 ”)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围绕精准扶贫,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援疆扶贫 “四位一体 ”扶贫攻坚合力,加强扶贫机制改革创新,继续实施《南疆三地州兵团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探索改革贫困团场考核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精准扶贫试点、原连队居住区转型、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加快贫困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完成新疆兵团贫困团场贫困户建档立卡 “回头看 ”数据清洗工作,实现10个贫困团场摘帽、2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资金投入】 2015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4..23亿元,包括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康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等。各类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片区综合开发和扶贫资金奖励项目建设等方面。
    【扶贫资金管理】 2015年,新疆兵团印发《关于统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2015年安排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30%用于精准扶贫,以后每年递增10%。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专款专用,不挪用、截留项目建设资金。按照团场管理、职工增收、资金管理使用部门督查的要求,积极探索精准扶贫试点项目的新途径。扶贫项目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格按照计划下达的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进行建设。
    【建档立卡】 2015年,新疆兵团《兵团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按照 “两公示一公告 ”程序,彻底摸清贫困团场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生产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完成了97个贫困团场贫困户建档立卡 “回头看 ”数据清洗工作,解决好 “扶持谁 ”“怎么扶 ”“谁来扶 ”的突出问题,分析几个一批扶贫行动计划的对象和需求,为扶贫开发宏观决策、工作指导、绩效考核提供有效有用的数据。
    【社会扶贫】 2015年,确定新疆兵团办公厅、新疆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家单位为社会扶贫优秀集体,詹征、葛志辉等34人为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出台《兵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
    ·326·
    实施方案》。
    【扶贫日活动】 2015年,新疆兵团开展了以 “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 ”为主题的 “扶贫日 ”活动,表彰了一批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个人,制作了扶贫宣传袋、宣传彩页,在 “扶贫日 ”期间向机关干部发放并挂横幅等系列活动,营造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的扶贫宣传气氛。
    【以工代赈】 2015年,投入中央以工代赈资金6550万元,本着 “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注重实效 ”的原则,重点安排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草场建设和小流域治理项目,覆盖20个贫困团场。项目单位按照年度计划、工程设计标准和建设规范组织施工,组织师、团定期逐级报送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进度统计报表,及时反映计划执行、资金到位、投资完成、工程形象进度以及效益等情况。
    【产业扶贫】 2015年,新疆兵团安
    排扶贫专项资金5160万元,选定和培育33家合作社,精准扶贫25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项目: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810万元继续扶持做大做强南疆兵团片区扶贫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少数民族贫困户增收。
    【定点扶贫】 2015年,52家新疆兵团机关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与贫困团场结对开展挂钩扶贫;12家国有企业与贫困团场结对开展定点扶贫;一师、六师、八师和石河子大学与三师结对开展师师帮扶,二师、十二师和塔里木大学与十四师结对开展师师帮扶。新疆兵团本级、师、团三级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活动派驻408个工作组,干部1611人入驻以南疆三地州贫困团场、少数民族聚居团场重点连队,把开展扶贫工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开展入户扶贫帮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办 朱淑芬)
    ·327·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