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境减贫合作——以广西百色靖西市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边境地区的跨境减贫合作

                                                     ——以广西百色靖西市为例

     

     

        

                            (广西大学)

     

    内容摘要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将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减贫合作,与东盟打造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身处中国-东盟区域中心的广西百色靖西市,与越南高平接壤,成为中越边境跨境减贫合作的示范区。近年来靖西与越南在互市贸易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减贫合作,成效明显,但也受基础设施、政府协调以及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靖西与越南将提升跨境减贫合作水平,推出一系列的重点合作项目:构建互市贸易区;成立中越工业园区;发展跨境乡村旅游;培育中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加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促成“一村一品”的农产业格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边境地区  跨境减贫合作   靖西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目前中国已经有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1]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因此,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也把开展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减贫合作作为了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减贫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官方援助为重点),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已经成为中国加强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0~2009年,中国对柬埔寨的官方援助合计4.65 亿美元,占柬埔寨所有


    [1] 顾仲阳:“习近平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7日

    援助的7%;[1]2005~2014年,中国先后出资4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与发展,相关项目中有27个项目重点支持东盟或东盟成员国;[2]2015 年,中国提供30 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主要用于支持中南半岛国家的减贫合作;[3]19962002 年,中国政府先后无偿帮助柬埔寨各省农村打水井1000 口,解决了25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4]中国对老挝援建了大量电力基建项目,如宏挲火电站、欣合—朗勃拉邦输变电线路,塞坎曼2 水电站等,预期不仅会大大缓解老挝国内供电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将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广西是中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也是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按照中国现行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6],截止2015年年底,广西贫困人口有538万人,占全国贫困总人口的9.65%[7]2015年,广西全区投入中央和自治区、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1%。另外,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扶贫项目建设。据自治区扶贫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广西有8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而在2016年预计将会有120万人实现脱贫。[8]

    然而也必须正视当前客观存在的现实:广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广西县市区的一半,5000个贫困村占广西行政村的1/3以上,是全国贫困人口超500万的6个省区之一。[9]广西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贫困人口基本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致贫原因复杂,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广西要想在2020年确保45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00个贫困村全部“摘



    [1] Cambodia Development Resource Institute, “Assessing China’s Impact on Poverty Reduction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 region: The Case of Cambodia,” June 2011, p.47.

    [2] Asian Development Bank,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overty Reduction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Fund - Assessment Report,” August 2011, p.18, http://www.adb.org/sites/default/fi les/

    Institutional-document/34011/fi les/prc-fund-assessment-report-2011.pdf.

    [3] 李克强:“携手开创睦邻友好包容发展新局面——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网,2014 年12 月21 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21/c1024-26246077.html

    [4] 卢光盛、熊鑫:“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公共外交季刊》2011 冬季号,

    第41 页。

    [5] 鞠海龙:“中国-东盟减贫合作特点及深化路径”,《国际问题研究》20154

    [6] 中国现行的农村扶贫标准是每人每年收入不足2300(2010年不变价)

    [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 韦继川:“我区88万人实现脱贫”,《广西日报》,201638

    [9]刘华新、庞革平、孔祥武:“广西识真贫”,《人民日报》2016325

     

    帽”,还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靖西与越南的跨境减贫合作实践

    (一)靖西市概况

    靖西市地处中越边境,南与越南高平省茶岭、重庆两县山水相连,边境线长152.5公里,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总人口67万,是百色市人口第一大县级市,也是广西八个边境县(市)中人口最多的县市,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是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地。[1]

    靖西矿产资源丰富,全县探明储量的矿产品有铝土、锰、硫铁等18种。其中铝土矿储量4.06亿吨,远景储量6亿吨;锰矿储量2500多万吨,远景储量5000多万吨。靖西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之美誉,主要旅游景点有古龙山峡谷群、通灵大峡谷两个国家4A级景区以及中国西南三大名泉之一的鹅泉。

    近十年来,靖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农业、旅游、口岸商贸等经济,加快城镇化步伐,综合实力从百色市下游跃升至全市前列。2015年,靖西地区生产总值125.83 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0.1%;财政收入16.02 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6.1%,总量居全市第九位;工业化率在“十二五”期间已经跃居到广西县市里面的第三位,在百色排第一位,工业总产值达到2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640.9 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0亿元,占百色市的75%以上,“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18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了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1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了16.2%。[2]

    (二)靖西贫困人口情况

    尽管2015年靖西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16亿,但同期贫困人口也有差不多16万人。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贫困户31163户,贫困人口125886人,贫困率为21.6%,贫困人口的总数在全广西县市中居第二位。在全市贫困人口中,边境0-3公里范围内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745户,人数为19443人。

    据《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所示,广西主要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方法识别贫困户。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填写《精准识别入户评估



    [1]数据来源:靖西市政府网站

    [2] 数据来源:靖西市人民政府网站

     

    表》(其中包含18项内容,共90个指标),根据农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打分。其中,对认定贫困户的住房、耕地面积、基础设施、教育、务工、收入等关键因素进一步细化,分别设立权重较高的加分项和减分项,以达到真正体现农户真实经济状况的目的[1]。据靖西市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截至2015年底,全市超过4万贫困户、123个贫困村[2]、 1218个自然村(屯)需要建档立卡,几乎所有的行政村均有脱贫任务。在区位分布上,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全市的边境地区、北部石山区等特殊区域,不仅有多个连片特困地区,其余村都存在相当规模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人均耕地面积上,受生态和资源限制的原因,贫困村大多生活在禁止开发的生态功能区由于大规模退耕还林等因素贫困村人均耕地面积比全区低0.35亩,大部分贫困户无耕地、无林果、无水域,依然“靠天吃饭[3];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市还有104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2405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1049个,占比为43.6%;56%的贫困户未解决安全饮水,22%的贫困户存在饮水困难;8.9%的贫困住房是危房,还有很多未通电。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12% ,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20%。总体而言,靖西县贫困现状呈现“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深”的特点,形势极其险峻,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扶贫是靖西“十三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靖西与越南跨境减贫合作的进展

    1、“一带一路”倡议对靖西和越南加强跨境减贫合作的影响

    当前,“一带一路”的倡议为靖西和越南双方的跨境减贫合作带来了机遇。“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特别是面向东盟的大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中靖西龙邦便处于对接东盟的中心位置,不仅是东盟国家通过其连接“渝新欧铁路”的门户,而且是贯通中南半岛与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陆路大通道。因此,靖西市将抓住打造“一带一路”和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实施的机遇,致力建成广西新的口岸城市,成为中越边境线上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4]一方面,靖西将加强与越南边境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提高边贸发展质量,以期加快



    [1] 李耿:“锁定穷根,精准发力”,《广西日报》,20151016

    [2] 梁明清,黄日涛:“靖西确保12.6万农村贫困人口按时脱贫”,《右江日报》,2016323

    [3] 何伟.广西:“三步走让贫困洼地全面脱贫”,《瞭望》,2016年第2期

    [4] 杨志雄:“广西靖西市打造中越边境进出口贸易重要基地”,中国新闻网,2015年12月10日,http://www.gx.chinanews.com/cj/2015-12-10/130339.shtml

     

    两国开放沿边口岸经济发展以及拓展边境经贸合作的空间,达到减贫合作目的;另一方面将推动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促进两国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实现双方兴边富民。

    2、靖西与越南跨境减贫合作实践

    (1)大力发展互市贸易

    靖西市地处西南边陲,与越南高平省接壤,自古以来两地交往频繁,边民互市历史悠久。靖西市拥有龙邦国家一类口岸和岳圩国家二类口岸,龙邦、岳圩、新兴、孟麻4个边民互市点以及36条出入境通道。[1]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培育,全县边境贸易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实现持续高速增长,成为靖西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据统计,靖西市2015年实现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88.11亿元,同比增长39.77%完成百色市下达外贸进出口任务的137%,同比增长182%。

    边境贸易主要分为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据了解,其中边民互市贸易最能让广大边民受益。自2001年初以来,中越双方先后对边贸进行整顿,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改善互市贸易环境,如签署《中国龙邦—越南茶岭口岸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合作协议书》、签署《中越贸易协定》(修改版)、将龙邦口岸与岳圩口岸的建设项目纳入《广西口岸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同时经过近几年国家政策对靖西市互市贸易的支持以及全市的大力培育,其中在边民标准上,由在我国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的边境地区边民扩展到30公里以内,这使更多的边民有机会参与到互市贸易中;在免税额度上,边民从每人每日价值人民币3000元提高到了8000元,在此额度内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近年来靖西市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口岸条件,用足用活国家优惠边贸政策,组织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特别是对参与边境贸易的贫困边民给予优先支持、提供更优质服务,通过合法的边境贸易活动实现增收致富。组织边民成立边贸运输队,安排贫困边民加入运输队,参与边民互市的货物运输。如今,龙邦街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辆三轮车,一天可以赚15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4000~5000元的收入。此外,靖西组织边民组建装卸队,优先安排贫困边民加入装卸队参与边民互市货物的装卸,通过自身劳动增加收入。据初步统计,在靖西通过互市贸易



    [1] 数据来源:靖西政协网

     

    成功脱贫的边民已有1000多户。[1]

    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互市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靖西市不但在政策上鼓励更多边民参与互市贸易中,而且集中力量推进交通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互市贸易发展的瓶颈。靖西到龙邦的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一旦通车将会使靖西互市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兴边民互市区。2013年,株洲市鼎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靖西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开发协议,靖西新兴边贸项目正式启动。截至2016年4月,新兴边民互市已完成3亿多元的投资,建成湖润至新兴互市区二级公路。同时,一期工程已完成交易楼、仓储、联检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已向自治区有关部门申请验收。

    龙邦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已完成6亿元的投资,[2]其中龙邦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列入自治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点项目,一期建设(含龙邦(那西)边民互市点)按期推进,园区建成后,将达成“每通道每车通关时间3分钟以内,日均进出口通关能力达2520辆车次/天,设计进出口货运服务能力达年5000万吨以上”的整体物流效率

    岳圩边民互市点。岳圩口岸边民互市区扩建工程已在2015年3月开工,工程由靖西县政府投资建设,增加新征用地380亩,将参照一类口岸的设置标准对原有边民互市区进行扩建升级改造,区内设置互市监管区、商品交易区及产品加工区等功能区域。[3]同时,在2015年底,岳圩口岸已征地300亩制定第三产业安置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并将在口岸新增2台电动门和修建一个口岸警戒岗,[4]进一步完善口岸封闭式监管设施。

    孟麻边民互市点。孟麻边民互市贸易市场项目总投资额16209.82万元,占地233.9亩,已于20151231日举行开工仪式,预计于2018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内容包括海关监督区人员出入境联检楼、货场出入境联检楼、停车场、仓储、货物加工、边民互市贸易交易场、商业门面、商业住宅等设施,



    [1] 赵福播:“边境贸易让贫困边民摘掉穷帽”,《右江日报》,2016318

    [2] 冯政:“依托沿边优势强力打造 百色—靖西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地位”,《右江日报》,2016419

    [3] 数据来源:南宁海关

    [4] 赵福播:“靖西上半年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额逾28亿元”,《右江日报》,2015年8月8日

     

    达到年货物贸易总量100万吨的边民互市市场规模,预计年新增互市额达到1亿元人民币。[1]

    (2)加快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设想于2005年在东盟博览会上提出,2007年广西和越南相关省份签署地方政府间的相关框架协议或备忘录规划,建立中国凭祥—越南同登、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和中国龙邦—越南茶岭三大跨境经济合作区。目前,作为中国靖西市与越南茶陵县合作的经济合作区——龙邦—茶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其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其首个重大项目—“靖西龙邦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已于2013年7月4日正式启动[2]该项目处于“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龙头位置,既是中国“一带一路”国家重点打造的六个核心通道之一,又是越南政府重点打造的由中国西南各省经越南高平省茶岭口岸经济区进出东盟的重要陆路口岸。

    项目位于靖西县龙邦镇界邦村,距中国龙邦口岸3公里,距越南茶岭4公里,项目未来五年整体规划占地12000亩,计划总投资600亿元,分三期完成,主要分为边境商贸交易区、检验检疫区、冷链仓储区、进出口分拣分装区、综合贸易区、信息金融服务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七大功能区。其中中方区域将采用“一区三园”的发展模式,规划总面积约8.28平方公里,共投资20亿元,合作区定位为区域进出口加工中心、区域物流仓储中心、区域商贸服务中心,具备矿产品及日用轻工业产品加工、物流中转、商贸旅游等功能。[3]而越南园区(一期为150公顷)由广西万生隆投资有限公司与越南因特思科国际商贸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先期双方共同投资30亿元人民币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及功能建设等。[4]其中在园区建设上,将在此建立预处理场,引入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对从越南至中国的货物进行提前检查,该措施将大力缩短通关时间,提高报关检疫效率。同时,由于因特思科国际商贸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越南国有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在越南



    [1] 陆燕:“靖西市孟麻边民互市贸易市场项目开工”,百色新闻网,2016年1月5日http://xianqu.bsyjrb.com/jingxi/content/2016-01/05/content_85638.htm

    [2] 蒋何平,农莉:“靖西龙邦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开工”,百色新闻网,201374http://news.bsyjrb.com/content/2013-07/04/content_21120.htm

    [3] 周明钧:“将广西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推动广西开放发展新支点的思考”,《学术论坛》2014年第11

    [4]庞革平:“广西靖西市建设中越边境重大跨境商贸项目”,人民网,2015年11月15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115/c1001-27816950.html 

     

    拥有无水港、航空货运中心等功能性的场所设施,所以将会把园区的加工区域设置成无水港,直接对接空港,这将大力缩减中越双方在贸易往来的时间成本。其中第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包括综合检验检疫区,一般贸易区,边贸互市区(东盟之窗)等,预计在2016年底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具规模、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等规范化要求的现代化边境物流平台[1]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跨境经济贸易、大西南出入境通道的经济贸易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往来提供快捷、安全、合法的高品质一站式服务。同时,还将极大提升广西商贸流通整体竞争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边民收入,初步预估投入使用初期年货物贸易总量为110万吨,其中冷冻食品加工配送量10万吨,其他货物贸易量100万吨。预计年利税10亿元以上,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0000多个,拉动中越20万以上边民脱贫就业创收致富。[2]

    二、    靖西与越南跨境减贫合作中存在的困难

    靖西与越南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起步时间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资金投入紧缺、内外协调不融洽和通关对接不及时等诸多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严峻

    靖西新兴发展边民互市贸易,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困难重重。在园区建设上,首先存在建设资金缺口,进行项目开发和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运转,而目前仅有两家企业参与此项目开发,缺乏国家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急需解决。据统计,新兴边民互市贸易区的一、二期隧道连接预计需投资2000万元,其二、三期的道路升级、拓宽、改道预计投资800万元,而三期提前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及场地平整,预计需投资1000万元。其次联检部门建设基础设施较为匮乏,无纸化系统还未验收,检验检疫、供电、储存等设备不完善,制约了边民互市的发展。



    [1] 蒋何平,农莉:“靖西龙邦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开工”,百色新闻网,201374http://news.bsyjrb.com/content/2013-07/04/content_21120.htm

    [2]马京貂黄日涛 :“靖西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工程建设火热进行”,百色新闻网,2015721日,http://xianqu.bsyjrb.com/jingxi/content/2015-07/21/content_75035.htm

     

     

    在交通设施上,与防城港、崇左地区相比,靖西由于道路和区位因素而导致物流成本较高。主要表现在:从靖西把货物运往中国东南部地区需要花费比东兴等地更高的成本;运输时间长,从靖西运往广东地区的货物较东兴多0.5天,运往江浙地区则多1.5天。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导致靖西发展边境贸易的竞争优势不足,降低了减贫的步伐。

    同时,在构建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中的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时,其资金的投入问题仍未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目前为止,在通过何种方式来满足这一公共建设的需求的问题上,政府和企业之间还未达成共识。

    (二)联检部门与政府机构的协调及两国政府的对接问题

    首先,靖西地方政府与联检部门协调力度不强,缺乏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边民互市的开展,从而导致联检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其次,中越双方的政府及联检部门对接协调工作不及时,沟通较少。目前,双方之间的互市贸易主要以企业沟通为主,如中国新兴边民互市与越南庭丰国际物流中心直接对接。由于缺乏两国政府的沟通,双方企业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国家层面的道路连接、洼地填平及越南企业驻点监管等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三)边境经济合作区获取国家审批的问题

    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困境在于尚未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边境贸易模式单一。2016年,百色(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虽已上报国家审批,至今却仍未得到回复。靖西市利用“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政策,加快申报取得百色(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国际物流经济贸易保税区”资格。一旦申报成功,靖西市可以获得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对边境地区民生改善的政策支持,把龙邦口岸作为进境水果、红木指定口岸和大牲畜检验检疫试验区,把龙邦—茶岭口岸由双边性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西—那弄通道。从国家层面推进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能够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推动靖西开发开放,提升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实现兴边富民。由此可见,经济合作区未获取国家审批问题亟待解决。

     

    三、    靖西与越南跨境减贫合作的重点项目规划

     

    (一)构建互市贸易区,实现边贸减贫

    互市贸易区的建设,是贯彻靖西市委、市政府关于兴边富民、边贸强县、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开展对越经济技术合作和边贸往来的重要纽带。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边境县市的区位优势,鼓励边境地区群众发展边贸,尤其是贫困户。一方面,通过动员内地搬迁群众到边境地区安置落户,让其同等享受边境发展政策,使移民群众“搬得进,住得下,发展好”, 再通过已建立的边民指纹录入系统,建立边民数据库,确定脱贫的主要对象,摒弃边民过去“单打独斗”的参与贸易的低效方式,由政府部门带头组织边民,形成边民中心点另一方面,据龙邦镇符合办理边民证条件的人(年龄在18-55岁)有12371人,在全市贫困人口中,边境0-3公里范围内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745户,人数为19443人。换言之,靖西边境0-3公里范围内有近两万贫困人口是符合边民贸易条件的,而利用万生隆公司“万生荟”平台,通过“边贸电商”子系统,全市边民在家中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交易。按2—3年测算,安排3万人以上通过边贸实现就业。按每天纯收入80元计算,每人全年收入可达28800元。也就是说,每个贫困户只要有一人参加边民贸易,这户人家即可实现脱贫。可以预见,互市贸易区的建成,必将强力带动靖西市乃至百色市边民互市及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老少边穷地区尽快摆脱贫困。

    万生隆国际物流中心、岳圩口岸以及新兴边民互市点,是靖西互市贸易区建设项目的重点,能够明显优化当前靖西边贸发展条件,为更多的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调研了解到,在项目开园运营上,需要物业管理人员、装卸人员、运输人员等直接就业岗位1820个、间接就业岗位3000多个。这些就业岗位,公司可优先安排精准扶贫对象就业,按每人每月1500元计算,全年收入可达18000元;同时,企业还将在互市贸易区内,配套建立多个加工园区,在加工园区内可安排精准扶贫人员就业,预计在3年内,可安排就业人员15000人左右。按靖西2015年最低月工资标准1085计算,年人均收入能到达13020元。据统计,靖西市新兴边民互市点交易区建成后,将解决5千人左右的就业问题;靖西龙邦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建成后将解决2万人左右的就业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贫困户每户1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通过项目公司承接的方式,支持和培育扶贫项目,让扶贫资金发挥引导作用,再引入社会资本到贫困地区投资建厂、合作开发扶贫

    项目,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增加收入、以增收拉动消费的多赢模式。

    (二)成立中越工业园区,实现加工产业减贫

    中越工业园区是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靖西市岳圩镇,距县城30公里,与岳圩口岸相距1.5公里,规划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按照共建共赢,合作共建园区的方式与市政府共建。现已完成一期征地1000亩,目前入驻企业为广西源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广西赋滋投资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主要进行投资开发建设及变性淀粉项目,企业建成投产后,园区年生产总值将达2亿元[1]

    推动产业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是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做法之一,而中越工业园区的成立不仅是靖西实现“工业强县”发展目标及“南锰北铝”的决策部署而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而且对于加快靖西市减贫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园区的建设促进市内与之相邻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推动“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的建设实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实现产业扶贫。该工业园区对水、电、路以及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概算约34900万元,将建成3条主干路、1条次干路、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铺设项目、园区工业供水和供水管网项目、标准厂房建设、110KV变电站1个、消防设施等[2],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不仅能改善园区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同时也将缓解以往市内贫困地区水电、交通及通讯不便等问题,从而解决贫困人口的民生问题,实现产业扶贫。其次,以工业反哺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产品种植业的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减贫。园区内注重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投入比重,重点发展丝绸、水果、油茶等加工产业,直接将产业发展的福利惠及农户。再次,扩大园区建设规模,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拓宽农民收入来源,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产业扶贫。

    (三)发展跨境乡村旅游,实现旅游减贫

    扶贫减贫工作是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地整合餐饮、住宿和交通等产业要素,拉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减贫的目标。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扶贫减贫的



    [1] 数据来源:靖西市人民政府网站

    [2] 数据来源:靖西市人民政府网站

     

    重要手段。

    靖西市岳圩镇旅游资源丰富且富有边境特色,有难滩河流经小镇并流向越南高平省重庆县的坡标口岸,境内山地众多,同时岳圩镇也是中越的边贸互市点,有大量的中草药贸易来往。而且岳圩镇交通较为便利,向北有柏油公路可至县城,距离县城仅30分钟车程,向南与越南高平省重庆相连,具有较强的区域联动性。因此岳圩镇具有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可通过发展特色边境旅游,建立跨境旅游合作区,推动双边旅游的发展来实现旅游减贫的目的。

    岳圩镇的旅游发展规划融合特色的越南村镇文化,依托秀美的山水风光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加强旅游的区域联动和串联发展,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娱乐、休闲、度假、康养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越南特色风情小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难滩河跨国漂流

    难滩河的跨国特色是其开发旅游的一大亮点。难滩河河面宽约4米,水流较为平缓,靠近公路,交通较为便利,但景观效果较弱。规划在河流两岸间种乔木和灌木,形成空间绿化带和隔离带,营造具有层次性的景观效果;规划在难滩河漂流起点修建拦水大坝和水电站,分段修建高度1米左右的拦河坝,抬高水面,并与越南通力合作,发展难滩河跨国漂流项目,让旅游者在漂流的过程中领略越南的特色风情文化和特色村镇文化;规划在漂流的终点打造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和购物于一体的“越南风”国际风情小镇,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需求。

    2、药浴康体中心

    依托中越中草药边贸的发展,岳圩镇应结合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以当地的壮医壮药文化为基础,结合越南中草药的文化内涵,研究开发出具有不同功能的药浴、足浴等旅游项目,发展康体旅游,将其建成关系边关地区重要的康体疗养中心。

    3、区域联动发展

    岳圩镇交通便利区位条件良好,距离靖西的鹅泉、旧州和爱布瀑布群风景区均较近,规划进一步完善岳圩镇与上述景区的交通设施建设,设计一条从鹅泉——旧州——爱布瀑布群——岳圩镇的旅游线路,实现岳圩镇与其他景区的联动发展,扩大岳圩镇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利用自身口岸区位优势,依托日益完善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体系,畅通西南地区通往越南及东南亚各国的国际陆路大通道,建设成为东南亚地区跨境旅游的旅客中转中心。园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在园区内将精心打造成“观光旅游、购物消费”为一体的新的核心景点。主要措施有:通过建设二个三星级以上的特色酒店及口岸观光旅游项目,扩大贫困人口就业机会;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司发展带农户(贫困户)等形式,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由公司有计划的引导乡村旅游,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和发展旅游商品带动造血扶贫,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提升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四)推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升级,实现跨境电商减贫

    作为中越两国的边境地区,靖西和高平的发展受到两国政府的重视。通过成立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园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靖西与高平的合作在已有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线上合作平台不断增多。2016年,靖西市成功申报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将电子商务定位为县域经济转型跨境发展的新兴产业。[1]从2015年至2017年,百色市财政每年拨款2000万元,用于靖西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计划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20个以上,逐步推进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向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经营农户延伸,力争2017年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100%。[2]通过开发“电商互市”APP,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电子化管理,实现农业信息化,降低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成本;积极与淘宝、京东等国家级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加快电商进农村、电商促边贸、电商助扶贫的步伐;鼓励低收入、残疾人在网上开店创业,为返乡农民工建设就业创业基地,带动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积极性;扩大电商规模,促进本地产品出口外销,特别是本地优势产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中越边民的脱贫致富。

    以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例,越南高平省委书记阮黄英积极推动边境合作区的发展,对中越跨境物流和电商服务平台给予高度的重视。目前,龙邦-茶岭边民互市格局基本建设完成。跨境电商成为该合作区发展互市贸易的重要战



    [1] 周福宁:“我市首个边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开业”,《右江日报》,2016423

    [2] 梁明清:“靖西大力推进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建设”,《右江日报》,2016421

     

    略之一,主要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鼓励符合条件的边民参与互市贸易,摆脱边民每天8000元互市配额的限制,减少距离的影响,降低贸易形式的控制,解决边民互市资金短缺、信息渠道缺乏的问题,引导边民参与电商互市,逐步扩大互联网的辐射范围,充分让10万边民真正参与到整个互市环节中。通过发展跨境电商,改变传统的边境贸易形式,即不再受限于“钱到、人到、证到、道到”“四到”的海关流程,实行线上控制,简化处理环节,使边民参与互市并真正获利。据统计,现在参与互市的边民主要以老年人为主,每天收入20元左右,除去往返交通费用、货物等待成本,最后的利润甚微,年轻人参与积极性不高。通过在边境周边的村屯设立多个中心点,边民可以到较近的中心点进行指纹认证,解决贸易距离远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年轻人对网络知识获取效率较快的特点,让边民特别是当地的年轻人,主动运用中心点的网络设施,切实感受电商互市的便利,从而激发其参与热情。一旦跨境电商真正运营起来,龙邦-茶岭跨境合作区将可以承载2万的边民进行互市贸易,互市贸易将不再受制于产品种类、交易规模的限制,大大加快了当地边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培训,实现教育减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靖西市而言,唯有通过“教育减贫”,才能让更多贫困地区的人们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以期摆脱贫困。“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所以教育在促进减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为了更好地推动靖西与越南实现教育合作减贫的发展进程,双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教育减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提高双方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遏制贫困代际传递。

    一是加强人才培训,共享教育资源。通过双方互派学生以及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加强贫困地区人民教育素养和劳动技能提升。一方面,随着越南与靖西边贸的快速发展,双方对于掌握中越两门语言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双方加强对语言人才的培训是重中之重,如越南高平省已获得靖西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可让民众到靖西职业中学进行中文学习。另一方面,农业作为靖西市与越南边境地区重点发展产业,尤其是中草药和水果,双方可共同出资举办种植和养

    护技术培训班,主要针对边境贫困人群,并派出技术人员深入指导他们生产,使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有效益,从而增强其造血能力。据调研得知,万生隆公司正将打造综合性“一站式”园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为靖西市及龙邦镇居民提供免费、完善的园区就业信息及网络培训专项课程和职业介绍。同时,公司拟与靖西市政府联合创立“万生隆职业培训学校”,探索建立失业金、失业保险使用新机制,盘活和运作失业金用于贫困居民技能培训,实现贫困家庭免费参加园区企业就业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免费推荐贫困人口到园区企业就业,为边民提供边境贸易培训及电子商务应用培训。2016年2月,靖西市首个农村人才培养示范实训基地在渠洋镇成立,主要以培养农业科技种植特别是水果种植技术方面的农村实用人才为主,兼顾培养养殖方面的人才。每年可培训600人次以上,为靖西市市新农村建设和智力扶贫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1]

    二是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教育目标。双方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跨国校企合作”,如越南企业可与靖西学校签订相关协议,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范围内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职岗位,实现求学、就业一条龙服务,从而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稳定收入,尽快脱离贫困。

    (六)促成“一村一品”,实现农业产业减贫

    百色市是农业大市,贫困村大多地处丘陵山区,发展农业产业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万生隆公司与百投集团公司已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共同参与“南菜北运”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业务。为保障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保持稳定的货源,稳步扩张销售网点,甄选当地优质土特产品增加“南菜北运”销售种类,扩大 “南菜北运”产品销售量,进一步培植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使70%的贫困村加快培育发展能带动贫困户脱贫、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支持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使有产业发展愿望、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具体措施有:

    1.培育高效经作产业。按照适销对路、品种优良的原则,引导贫困村合理确定主栽品种,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烟叶等特色经作种植,以及金银花、金线莲、田七、铁皮石斛等中草药产业发展,培植壮大一批产业专业村。支持种植大户、



    [1]杨柳青、区菊新、罗婕:“靖西首个农村人才培养示范实训基地揭牌”,《右江日报》,201623

    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连片规模种植,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鼓励大户带动、加入农业产业扶持中心,扶持贫困户直接发展高效经作产业。

    2.扶持优势畜禽产业。按照可养区、限养区、禁养区“三区”规划,确定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牛羊、家禽、生猪等优势畜禽产业。发挥各类农业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农户”、封闭式委托养殖等模式,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肉牛、山羊产业,注重扶持一些贫困户适度扩大黄母牛养殖。

    3.发展特色水产业。大力发展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常规水产养殖,积极发展鳗鱼、鲟鱼、生态甲鱼、刺鲃、斑点叉尾鮰、棘胸蛙、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对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的贫困村,积极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发展家庭渔场。充分发挥靖西气候、生态、水质等优势,培育种苗繁育大户,吸纳带动贫困户参与水产苗种养殖。

    4.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挖掘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积极创办农家乐、美丽田园等休闲农业业态。鼓励城区附近、郊区、景区周边的贫困村、贫困户建设优质蔬菜等配套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发展农事体验园、采摘垂钓园。引导贫困户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实现游购娱吃住行多环节获利增收。

    5.引导农户进入农产品流通业。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直接从事农产品经销、电子商务和种养相关配套产业。支持农业生产和流通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推动与种养基地、贫困户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

    6.开展农业品产地加工业。引导贫困户发展分级分类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现优质优价。鼓励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发展规模农产品的烘干、储藏、包装,引导发展精深加工,实现多层次转化增值。

    7.培育高效林业产业。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新造速生丰产林、短轮伐期用材林、珍贵树种以及毛竹丰产林。积极培育林下经济,重点发展林果、林茶、林粮、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林禽、林驯繁、林蜂等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主要种植桂花、罗汉松、茶花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质量;实施水源涵养林、乡村生态风景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改善生态环境。

     

    注:本文系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应用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减贫合作的基层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鞠海龙、邵先成. 中国—东盟减贫合作:特点及深化路径[J].国际问题研究,20157

    [2]周明钧. 将广西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推动广西开放发展新支点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411

    [3] 韦韡. 民族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为例[J]. 品牌,20156

    [4] 周明钧.积极推进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思考[J].东南亚纵横,20145

    [5] 刘传铁.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N].人民日报,2016-01-27

     

     

     

     

    作者简介

    李好(1981-),男,四川成都人,博士。广西大学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广西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东盟经济与管理。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商学院 李 好 收 邮编:530004

    电子邮箱:lihao@gxu.edu.cn

    联系电话:13377180315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