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灾后重建案例报告选集(上)

    苍溪县大元村:

    产业扶贫与灾后重建齐驱并进

    张海霞

      大元村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洞乡东北部边际地区,距乡政府驻地 3公里,距国有林场三溪口森林经营所2公里,距苍溪县城105公里,村内沟壑纵横,地理条件恶劣。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有耕地850亩〔1亩≈666.67平方米),林地3823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人口密度为140人/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5%。村内最高海拔1000米,最低海拔8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土质以壤土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暖湿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 ,年均日照1600小时,年均降水量1350毫米。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 160户,总人口588人,劳动力321人,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42人,占总数的24%。

      2008年地震前,大元村由于地理位置处于苍溪县边际地区,相对比较偏僻;同时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缺乏支持,该村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贫困人口344人,占总人口的59%。2008年“5·12”地震以后,该村借灾后重建之机,大力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及长毛兔养殖产业,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10年年底,村民人均纯收人达到3264元,比2008年的860元翻了近两番,贫困人口减少到112人,占全村人口的19%,贫困发生率下降了40个百分点,成为灾后重建中成效显著的典型。

    一、 大元村“5·12”地震受灾情况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大元村160户农户全部受灾,因地震垮塌的房屋有44户,其余116户房屋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需重建房屋87户,所幸无人员伤亡。但农业产业发展损失惨重,长毛兔兔舍损毁4000余孔,长毛兔死亡2565只,猕猴桃产业园损毁50亩,其他农作物也严重减产,全村在 2008年地震后人均年纯收人仅860元,经济水平急剧倒退;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全村1.5公里村组道路被损毁,8口灌溉水塘、2口人饮水塘受损,2000米水渠全部被损毁,村委会办公楼屋顶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全村因地 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20万元。

      地震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及村委会开展了紧急救援与自救工作,对房屋严重垮塌以及严重受损的农户采取了集中安置避难的措施,及时发放面包、方便面、矿泉水、衣物、帐篷以及必需的药品等紧急救援物资到农户手中,另外村委会干部还组织村民开展防灾救灾的宣传动员会。尽管如此,汶川大地震还是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首先是农户的房屋垮塌、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家中的食物、衣物等生活用品受损严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村民只能依靠救援物资生存,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震后大部分外出务工者纷纷回家重建家园,造成当年外出务工收入几乎为零,间接经济损失达480万元。同时大量的恢复重建工程导致建筑原材料价格上涨了20%〜50%,更是让受灾农户雪上加霜,2008年全村贫困人口增加100人,全部为因灾返贫。

    二、 大元村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及成效

      (一)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

      随着国家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制定完成,大元村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在村委会以及160户村民的团结努力下,启动了灾后重建工作。

    1. 农户住房重建

      大元村依据国家住房重建补助政策,按照每户1〜3人共补助1.9万元、 4〜5人共补助2.1万元、6人以上共补助2.3万元的标准对44户房屋倒塌的农户给予了重建补助,户均2万元。另外通过技术人员对116户受损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受灾户房屋受损程度给予了房屋维修加固补助,户均2000元。该村所有重建户房屋在2009年6月均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老百姓已迁入新居,维修加固工作也全部完成。

    2. 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

      震后的大元村,村组道路严重受损,人畜饮水设施基本瘫痪,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香港乐施会慈善基金组织为大元村提供了资金100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的恢复重建,硬化2.8公里村组公路,大大改善了大元村的交通条件。苍溪县水务局给予灾后重建资金20万元,整改山坪塘2口。大元村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补助29万元,安装农田用水管道2000米,解决了全村农田用水无保障的难题;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补助11万元,修建了120立方米的集中供水站,用于全村160户农户的自来水供给,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问题;利用广元市法院、苍溪县计生局及其联合单位“挂帮包”(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资金5万元,修建了160户自来水到家管道,目前全村自来水覆盖率为100%。

    3. 农业产业的重建与扶贫

      震后的大元村猕猴桃种植不成规模,长毛兔养殖业遭受重创.在外务工人员又受到重建家园的制约而要留在家中,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全村经济发 展。在这一背景下,苍溪县扶贫办、苍溪县畜牧局把产业扶贫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大力扩大大元村红心猕猴桃种植及长毛兔养殖的规模。苍溪县扶贫办投人产业扶贫资金60万元,群众自筹投劳110万元,建起了标准化的猕猴桃园800亩;苍溪县畜牧局投入长毛兔产业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0万元,群众 自筹投劳5万元,新建兔圈10000孔,新增加长毛兔10000只。

    4. 农民精神文化园地的重建

      大元村利用县委组织部给予的特殊党费援助10万元,对村级阵地进行了 维修加固,以恢复村委会的日常办公(见图1)。并设有党员活动室、两委(村支部和村委会)办公室、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农家书屋、综治工作站、计划生育服务室、生育文化中心,让农民有地方看书,有地方培训技术,有地方学习知识,既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

    1

      图1 修复后的大元村两委会办公大楼

    5. 人居环境改造

      大元村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补助10万元,风貌打造50户。改厨、改厕35户,修筑人行路1000米,新建沼气池50口,安装果皮箱100个,建垃圾处理场2处,人居环境以及村容村貌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二)灾后重建项目的成效

      随着灾后重建项目的逐步完工,大元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经济水平、农民居住环境以及村容村貌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农房及人居环境改观

      灾后住房重建以后,全村共有96户(占总农户的60%农房为砖混结构房屋,64户的农房(占总农户的40%)属于土木结构房屋。建成的砖混结构农房中,有89户是在2008年“5·12”地震后设计建成的(其中集中安置44户,自建45户),配套设施较完善,设计科学合理,有单独的卫生间、厨房、生产用房,做到了人畜分离。能源以电、柴火和沼气为主,电主要用于照明和生产,家庭餐饮和牲畜喂养等炊事能源主要用柴火和沼气,目前全村共有沼气150口,93%的农户都用上了沼气能源。村内“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水旁) 绿化率较高,村内沿户安置了果皮箱,农户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基本得 到整治(见图2)。

    2

      图2  大元村农房及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2.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目前,大元村已建成村级主干道公路2.5公里,支线公路12.5公里,公路通组率达100%,通户率达其中村级主干道公路为水泥硬化路,路面质量较好,极大地改善了大元村通乡、通县城的交通状况。全村户户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网络,已有91户安装程控电话,69户安装移动座机,有线电视人户率达100%,全村160户已全部通电。村内有11口防旱池,8口人畜饮水池,猕猴桃产业园区地灌系统基本完善,覆盖率达90%,田间道也全部用水泥硬化,为村民们日常耕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元村基础设施情况如图3所示。

    3

      图3   大元村集中供水站、水泥硬化田间道以及防旱池

    3. 产业重建效果显著

      随着苍溪县扶贫办及畜牧局产业恢复与扩大项目的落实,大元村的猕猴桃产业园区、长毛兔养殖基地以及生猪养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地震前大元村的猕猴桃种植面积仅为200亩,种植规模小,缺乏技术指导,加之地势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猕猴桃缺乏系统的产销体系。由县扶贫办牵头的猕猴桃产业园区恢复扩大项目落实后,目前全村共有猕猴桃产业园区800亩,其中已投产的猕猴桃果树200亩,处于生长期的猕猴桃果树600亩,相比于地震前的猕 猴桃种植面积增加了3倍,3年后可收入240万元,人均增加纯收入2000多元。目前该村还成立了红心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聘请专家为农民们讲授红心猕猴桃种植技术,联络猕猴桃收购商家,洽谈收购价格。2010年猕猴桃每斤 价格为7〜8元,农民只需在家等着猕猴桃收购商前来收购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地震前大元村共有长毛兔5000多只,属于小规模的传统自养自销型养殖。地震后,在县扶贫办、畜牧局的项目资金支持下,所有的养殖户摒弃了传统的养殖模式,走上了“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新型养殖道路,建起长毛兔专业合作社,并与四川宏联兔毛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长期的产购销合同。目前 全村年产毛量达20000斤,有建舍500孔以上的养殖大户5户。根据目前的兔毛市场价格,一斤兔毛的价格为100元左右,一只长毛兔平均年产毛量2斤左右,养殖长毛兔成本较低,一只长毛兔年纯收入180元左右。此外,该村还 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2009年全村出栏生猪645头,人均1. 1头,总体上农业产业增长效果十分明显(见图4)。图5为大元村相关产业基地。

    4

    图4   大元村农业产业灾后重建规模增长示意图

    5

    6

    图5   大元村产业基地剪影

    4.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历史上的大元村极其贫困落后,农民经济收人非常微薄。2008年地震以 后,该村的人均年纯收入仅为860元,2007年,该村的人均年纯收入也只有 960元左右,贫困率一度接近60%。灾后重建以后,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农业产业园区的逐步规模化,该村的农民收人迅速提高,2009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2520元,2010年增长到3264元。2008年地震以前,大元村第一产业发展较弱,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洋芋(马铃薯)等,品种多、数量少、规模小,仅能基本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供给,这些作物销售价格也非常低。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收入极其微薄,主要依靠外出打些零工来增加收人,维持家中日常开销及子女读书的费用。但是大元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 信息流通不畅,所以外出务工的村民只是少数。两方面的制约导致农户的经济水平十分低下,这也是高贫困率发生的直接主导原因。2008年地震以后,该村的200亩猕猴桃产业园开始投产,每亩纯收入5000多元,长毛兔兔毛收入也使全村农户人均增收100元,红心猕猴桃种植和长毛兔养殖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约占农民纯收人的60%。

    三、 大元村灾后重建项目评价

      大元村的灾后重建工作初步完成以后,经济水平、村容村貌、居住环境等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改善,农户们住上了漂亮的新房,也有了自己的猕猴桃 果园和长毛兔养殖房,村里的公路也基本能满足日常的出行,收入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为了对大元村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课题组以农户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客观依据,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抽取走访了10户农户。

      (一)农户对恢复重建的满意度评价

      如表1所示,大元村村民对住房的满意度较高,满意的被调查者比例达90对人饮设施的恢复程度表示满意的达90%;80%的农户对村内道路的恢复重建成效表示满意;100%的农户对村委会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灾后重建的政策和规划表示满意。

      表1 大元村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

    7

      (二)灾后重建项目益贫效果评价

      虽然大元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到目前为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其对农户的贫困状况是否有改善作用,课题组也就灾后重建项目的益贫效果对农户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示,60%的农户认为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比较大,70%的农户认为灾后重建对个人家庭增收的效果比较强。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元村对于受灾比较严重的贫困户给予了特殊照顾,贫困户住房重建可额外享受7000元的特殊补助,在维修加固方面的补助也对贫困户有一定倾斜。在促进增收方面,由于新扩展的猕猴桃果苗正处于生长期,一般要3年才能成熟挂果,所以在目前来讲,猕猴桃产业园区的收人还暂不明显。但是许多村民也表示,因为灾后重建,大量的重建工程也为村内的青壮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工资效益也较为可观。

      (三)村民对灾后重建的整体评价及愿望

      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大元村村民大多数都表现出了对灾后重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对党和政府的灾后重建政策及其实施的感激之情。村民们在访谈过程中说,如果不是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和救助,仅仅依靠大元村受灾村民自己,根本不可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家在大元村的徐大叔家,在汶川大地震中房屋垮塌,是大元村受灾比较 严重的农户之一。灾后重建后,徐大叔一家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洋楼,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目前家里的9亩地也全都种上了红心猕猴桃。在访谈中徐大叔激动地说:“从前大元村的人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泥巴房,吃水也是用扁担去泥巴塘里挑。重建以后,村里水泥路修好了,砖房子修好了,自来水也到了各家各户。大元村是因祸得福啦!”在谈到灾后重建政策的时候,徐大叔感慨地说:“确实要感谢党和政府啊,我们对国家的政策没有二话说。” 最后谈到猕猴桃产业园区的时候,徐大叔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政府对猕猴桃 种植户的补助政策,他说:“我们也是因为有这么好的政策,才都去种猕猴桃,但还是不懂技术,要是有专家下地里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去种猕猴桃,那就更好了!”

      就整体而言,大元村村民对于灾后重建的政策,以及当地政府、扶贫办对于大元村的各项扶持和重建工作都是十分满意的,同时村民们也就自身的困难和急需得到的帮助提出了自己的愿望。

      首先是农户的猕猴桃种植技术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在调查的农户中,80%的农户都提到了猕猴桃种植缺乏技术支持。村民们反映说,政府及村两委组织的猕猴桃技术培训主要是以室内讲学的形式开展,对于猕猴桃的实际田间种植技术村民们大多不了解。另外,由于近年来气温反常,猕猴桃产业园区时常出现冰冻灾害,导致许多新栽猕猴桃果苗被冻死冻伤,而村民们又缺乏猕猴桃果苗防冻方面的知识,只能眼看着果苗遭受损失。因此,村民们希望能多开展一些猕猴桃种植技术的田间操作演示,让农户们真正学到科学的猕猴桃种植技术,同时也能学到一些猕猴桃防病防虫防冻方面的技术。

      其次是通组公路需要进一步修建完善。目前大元村12.5公里的支线通组公路全部为泥土路面,大部分村民反映:一到下雨天,就容易出现打滑、积水的现象,村民出行十分不易,车辆也寸步难行。另外,也有部分村民提到贷款利息较高的问题,希望能降低农户重建住房的贷款利息,也有农户希望政府能在生猪养殖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等。

    四、 大元村灾后重建的经验与启示

      历史上的大元村,地势偏远,交通不便,极度贫穷落后,贫困发生率高。灾后重建以后,大元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其灾后重建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扶贫与灾后重建齐驱并进,农民既住新房又增收

      按照国家灾后重建的规划部署,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应为灾后重建的第一步,第二步才是产业的恢复重建。但是苍溪县扶贫办把产业扶贫的步子与灾后重建的步子协调到一起,在恢复住房建设和基础建设的同时,扩大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区和长毛兔养殖规模,当受灾农户重新住进新房的时候,猕猴桃与长毛兔也投产了。红心猕猴桃生长周期较长,从果苗到挂果期要经历3年的生长期,如果步子慢了,农户又要多等几年才能从中受益。苍溪县作为一个猕猴桃种植大县,充分认识到了发展猕猴桃产业的紧迫性,灾后重建规划刚刚完成,就投人到猕猴桃产业园区建设的项目实施中。目前,全衬已有200亩猕猴祧进人投产期,其余的猕猴桃也将在1年后正式投产。2010年,由猕猴桃种植业和长毛兔、生猪养殖业给农户带来的增收大约人均1800元,这都得益于产业扶贫与灾后重建的充分结合。

      (二)因地制宜,多种补偿政策鼓励农户发展产业

      大元村大多数地方海拔接近1000米,最适宜红心猕猴桃的生长,加之有国有林场三溪口森林经营所的带动,非常适合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业。为此苍溪县政府及扶贫办为大元村规划了近2000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充分动员村民们种植红心猕猴桃。为了提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扶贫办采用了多种补偿政策来鼓励农户种植猕猴桃;政府为农户免费提供猕猴桃果苗和塑料薄膜,种植猕猴桃的农户每根水泥杆可得到5元补助,每卷铁丝可得到100元补助,猕猴桃农户平均每亩只需投入900多元。这一系列的补偿政策吸引了全村农户都投入到红心猕猴桃的种植业中。另外,对于养殖长毛兔的农户也有许多优惠政策:兔舍由政府投资建设,兔苗由政府帮忙引进,兔毛有专业合作社负责与四川宏联兔毛有限责任公司联络负责销售。养殖长毛兔的成本较低,农户们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三)产业规模化、产销一体化,农户收益才高

      灾后重建以前,大元村的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仅为200亩,种植区域较为零散,产量不高,基本上是农户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技术上得不到支持,价格上得不到保障,农户种植猕猴桃收益很低。随着8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建成,大元村的猕猴桃种植业逐渐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随之配套的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也在村内落成。目前村内的猕猴桃种植地基本上已经连成片, 粗具规模,而且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了一些技术上的指导,猕猴桃销售价格也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以前村民们销售猕猴桃都要自己将猕猴桃运输到外地,现在村民们只需要依靠专业合作社联络商家,在家等着商家把货车开进来就能让猕猴桃卖出个好价钱。长毛兔养殖在大元村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目前该村也成立了长毛兔专业合作社,与兔毛企业签订购销合同,首先保证了兔毛的销售渠道,同时也保障了兔毛的销售价格。大元村发展猕猴桃和长毛兔养殖业比较早,但是因为规模小,产业模式传统,农户一直没能摆脱贫困,2009年以前,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不到1000元,但是猕猴桃种植和长毛兔养殖产业的规模扩大后,农民切切实实地从猕猴桃和长毛兔身上赚到了钱。产业规模化和产销一体化才能让农民获得最多的收益。

      (四)农民生产,干部“推销”,干群合力创品牌

      在大元村村委会大楼前的宣传壁画上,有一张照片记录着苍溪县县委书记任华兮、县委副书记赵家兴在2010年西博会上向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推荐产自大元村的红心猕猴桃的情景(见图6)。县委书记当起了大元村红心猕猴桃的“推销员”,这是干群团结协作共争髙效的最好写照。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大元村的红心猕猴桃价格节节高升,这除了因为红心猕猴桃品质好以外, 当地政府领导对猕猴桃产业的重视和宣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户负责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领导干部在宣传销售上面下工夫,农民就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8

      图6 苍溪县县委领导在西博会上推销大元村的红心猕猴桃

    五、 大元村灾后重建面临的挑战

      尽管大元村在灾后重建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大元村未来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元村全村水泥硬化公路仅有2.5公里的通乡公路,通组公路全部为泥土路,而大元村95%以上的猕猴桃产业园区都位于通组公路两侧,所以,通组公路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猕猴桃的销售。作为一个以猕猴桃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村,配套的基础设施必须进一步完善,才能突破产业发展规模的瓶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遇到大雨天气,猕猴桃在运输方面将受到极大的制约,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也会延误猕猴桃的销售时间。在这一问题上,村内干部指出主要是因为资金短缺,全村12. 5公里通组公路硬化耗资太大,村、乡两级资金短缺,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的扶持。

      (二)重建农户欠债现象严重

      按照大元村当时的物价情况,重建一套130平方米的住房成本大约为20万元,除去国家补助的2万元,农户需自投18万元。对于农民来说,这笔资金不仅耗费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还必须通过找亲戚朋友借款、找信用社贷款的方式来负担。截至2011年3月,该村80%的重建户都有欠款,户均欠款4万元。目前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来偿还欠款,全村常年外出和临时性打工人数245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76%,劳务性工资收入约460万。

      (三)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有待加强

      猕猴桃种植业作为大元村的支柱性产业,科学的种植技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元村的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较少,而且停留在理论知识方面,急需实践操作的技术培训人才。在访谈中,村干部们表示,希望四川农业大学能多输送一些猕猴桃种植方面的专业型技术人才来大元村指导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增加猕猴桃的产量,增加农户收入。

      (四)外出务工人数多,村内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目前留守大元村进行猕猴桃种植和长毛兔养殖的劳动力仅为全村劳动力总数的24%,主要是妇女、儿童、老人和少量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猕猴桃果树还未投产,而因住房重建又欠债严重,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来偿还债务,所以说目前大元村的劳动力处于两难境地。

      总体上来说,大元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存在一些困难,但随着今后扶贫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信都能得到比较完善的解决。目前大元村的第一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也逐步 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元村的人民将生活得更加富裕并将大元村建设成为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新村。

     

    九寨沟县英备村:

    乡村旅游再创业

    李建 杨雄 马运河

    一、 英各村槪况

      英各村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勿角乡南端,地姓九环线上,距九寨沟县城34公里,距九寨沟景区81公里。全村共150余户715人,土地面积1950.29亩,其中退耕还林1459.31亩,耕地490.98亩,人均耕地0.69亩。该行政村由草地沟、下勿角、阴坡三个自然村寨组成,下勿角与阴坡分别距草地沟约3公里。一组草地沟寨位于白水江支流汤珠河上游,九环线东线贯穿全境。由于该组位于205省道旁边,交通便利,与乡政府旁边的阳山村(白马藏族风情园)仅相距0.5公里,其南边是甲勿池风景区、四川勿角自然保护区等,经济发展较好,目前9户为回族,其余为汉族。二组下勿角寨地处高半山,居民为白马藏族,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唯一的纯白马藏族村寨,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诌舞传承人1名(即班文玉)另外该寨还是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墨节原生地。下勿角寨曾于2008年接待20多位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遗产)论坛的专家。村寨口有百年树龄的江波神树,村寨西头有一棵百年树龄的青冈神树。青冈神树右侧为青岩爷神庙、青松神马及白马文化活动广场。广场可供山寨居民集会及开展民俗表演活动之用。广场正中是火塘,正对青岩爷神庙的是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寨背靠老虎山和神鹰山,老虎山上曾建有规模较大的老虎庙,目前老虎庙仅存简易木棚,供奉有绘制着青岩爷神制服老虎传说的木板画两幅。神鹰山状如展翅山鹰,鹰脖子处发现了一定规模的溶洞群,最大的溶洞可容纳百人。该组已经建设了部分旅游基础设施。三组阴坡寨位于九环东线侧,汉族和回族居民户数相当,房屋沿一条山沟两侧顺势排列。这里人村地势较高,背靠大山,农业种植发展空间较小,多以采集野生中草药和养殖业为生,经济发展落后。

      整体来看,英各村的经济收人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采集野生中草药也占相当比例,农产品主要是小麦、洋芋、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花椒等。农民劳动强度较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目前还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

    二、 英各村的灾后重建与发展

      除了自力更生之外,英各村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很好的合力,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一)房屋加固维修与重建                ’

      “5·12”地震后不久,英各村喊出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身体,战胜困难靠自己”的口号,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全村农房维修加固和重建159户,其中维修加固78户,重建81户。按照当地政府的补助标准,房屋全部倒塌重建户,每户补贴2万~3万元,且分阶段发放。比如,地基打起来给一部分,墙砌起来再给一部分。维修加固户,资金按户平分,每户5000余元。

      九寨沟县2009年4月全面启动了“四改两建”工作。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有能力的村民都改了;改圏后是人畜分离,而不是原来的牲畜居下层,人居上层。地震时,二组的沼气已经使用了3年左右。对于沼气,政府提供炉灶、管子等设备,水泥等其他材料和人工由农户自行负担。因此,家庭经济相 对宽裕的村民才建沼气池,且主要用于做饭。三组建沼气的很少,一组和二组相对较多。地震后,部分家庭的沼气设备损毁不能用了,但无人修理。在村民家里,笔者见到了印有“四川省农业厅”等字样的金属制的火炉,这种火炉可以节省柴薪,但用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用的都是屋里的传统火塘。

      本着改善民生的愿望,2009年6—7月,九寨沟县政府给英各村每户村民发放太阳能热水器。笔者在一组草地沟寨一户村民家了解得知,装全套的太阳能每户要交500元,不交钱就不给吸热管和水表等部件,只有一个带架子的水箱,有的农户因孩子上学负担不起,没有交钱,太阳能热水器则没法使用。在二组下勿角寨,村民说太阳能热水器的输水管及连接部分都是塑料的,用时漏水,很多现在几乎没法使用。三组阴坡寨的经济条件最差,目前很少有人安装。

      2009年,由政府出材料和技术工工资,村民投工,英各村修起了通村入户路,把原来的泥土路修成了水泥路或柏油路,三组阴坡寨还在寨子口修了一 座横跨山沟的石桥,连接寨子的两个部分。

      2008年地震后,阿坝州下派驻村干部吴非找县里的朋友筹款,由二组下 勿角寨村民出工,修建了白马文化活动中心旁边的寺庙护墙。2010年,一组草地沟寨用特殊党费修建了英各村村委会的小楼。目前,三组阴坡寨正在修筑由县国土资源局投资、村民投工的挡墙工程,以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二组下勿角寨刚清理出修挡墙的地方,修建尚未完工。乡卫生院和乡小学地震后搬迁新建,位于一组草地沟寨附近,乡小学由马来西亚华侨捐资修建。目前都已投入使用。一组对侧还有一家绵阳石化公司的加油站,3名加油员中有1名是本组村民。

      地震对穿过英各村的205省道影响不大,震后加修、拓宽,现在正在建设 护栏等设施。目前勿角乡南部正在进行黄土梁隧道的贯通,九环东线“三改 二”工程也在进行,完成后勿角乡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英各村的乡村旅游会受益颇多。

      (二)传统生计产业发展

    1. 发展种植业

      英各村灾后有一户农民开始尝试木耳种植。此户是一组草地沟寨农户。 据户主所言,他家自己买种种植、经营和销售,其种植技术是从邻近乡镇的一木耳种植户那里学来的。木耳种植有3年的周期,第一年产量较小,第二年产 量达到顶峰,第三年大幅减产。笔者调查时他家刚种了1年,收入不多。目前寨里没有其他农户种植木耳,其原因一是用于木耳种植的青闪木很少,二是 该寨没有种植木耳的传统,缺乏种植经验。

      中草药种植在英各村三个组都存在,但总共不超过10户。据三组阴坡寨的一位村民介绍,他家从2010年开始种猪苓,且目前只种了这一种,自己买种、种植并销售。猪苓种子很贵,2010年是50元一斤,2011年70元一斤。阴坡寨2010年开始种植,收益还难以测算,对此有些村民并无信心。如二组下勿角寨的一户村民反映,他已经放弃了中草药种植,其原因一是成本高,二是产出不确定,连年损失钱。村民的看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中草药种植的投入。

    2. 发展养殖业

      鸡与猪一直是英各村村民的传统养殖品种,但数量不多,多为自己吃,仅少数用于销售。2009年县畜牧兽医局免费发给每户土鸡鸡苗40只。有的农户没养,就给其他人养,所以也有养上百只的,但很容易出现鸡瘟。尽管这些鸡苗都打过疫苗,同时也教了村民如何预防,但效果仍是不佳。2010年,土鸡销售需用车运到九寨沟县城里,价格为每斤5元左右。同年,按地震前的户口每户发1只猪仔,喂养1年多后大多自家消费掉了,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

    1. 旅游发展规划

      2009年,九寨沟县深人开展“旅游二次创业”,全面实施“做优九寨”行动, 编制九寨沟县旅游产业灾后重建和发展规划,将白马山寨的乡村旅游纳人规 划中,明确其“原生态白马藏族文化体验与乡村休闲度假地”的建设方向,为 此编写了《九寨沟县勿角乡英各村旅游发展规划》。

    2. 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1)白马文化活动中心修建

      目前,在下勿角寨建起了白马文化活动中心(含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 等、主体是活动广场及其旁边的英各村灾后重建展览厅。展览厅已全部建设完成,可用做会议室和娱乐场所,门口有“九寨沟县”“ 三基地一窗口”的牌子,展览厅墙上挂有灾后重建的相关报道图片,屋里有沙发、座椅,可以开会, 还有音响设备、诌舞面具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工程由州文体局出资150万元建设,2010年5月动工,笔者调查时已完成,尚未验收和移交。旁边的公共厕所由县旅游局出资修建,目前已完成。

      3)农家乐建设

      一组于2010年修了3家农家乐(2011年又新建1家),提供停车、饮食服务,有一定的收入。英各村村妇联主任夏代莲家2004年建起了农家乐,提供饮食、住宿,有时候乡政府的接待工作也安排在她家。地震对农家乐的影响不大,但她家位于寨子高处,由于缺水没有生意。二组的农家乐由于游客很少,所以几乎没有收入。三组没有建设农家乐。

      4)建设家庭接待宾馆

      2010年3月,按照阿坝州的要求,英各村下勿角寨被纳人州“三百”示范工程规划,进行精品旅游村寨建设。在勿角乡乡党委书记班永国和副乡长薛 永林的带领下,按照《九寨沟县勿角乡英各村旅游发展规划》发展精品旅游的要求,开始进行寨子路边栅栏、路灯、宾馆方面的建设。宾馆建设对村民生活影响最大,其建设分为三阶段:第一批,乡政府投资2家做示范;第二批,乡政 府组织召开群众大会,通过抓阄确定了5家;第三批,乡政府没有组织召开群众大会,而是指定建设10家(包括第二批的5家)。

      搞示范时,乡政府开了群众大会,老百姓说抓阄,乡政府没同意,而是指定班文玉和然介塔搞示范。由政府出资,班文玉做一间三星级标间,然介他在原来饭店的基础上扩大做一家示范饭店。与吴非带领村民先前搞旅游的做法不同,这两个工程都是承包给一些承包商来做的。3月底,示范户就做出来了。乡政府领导陪同县分管旅游的副县长视察验收合格,并指示村里要一步步来,先做几户,再做几户,最后全部做完。目前可以推广做5家,县里可以帮助贷款5万元,帮助村民搞精品建设,做好后可以与县旅游局挂钩。4月,乡政府组织召开群众大会,经过抓阄,最后确定5户为精品建设户。后来乡上没有召开群众大会,又指定建设10家(包括第二批的5家)。老百姓认为这10家会有政府贷款。如果这次不做的话,怕后面享受不到这个政策,因而很有意见。所以当那10户的建设材料拉来时,就出现了抢材料、拦工人的事件, 最终乡政府出面才得以平息。事后乡政府组织村民去九寨沟沟口发展旅游 效果较好的南岸村考察。考察后,分管县长又组织党员干部开会讨论,最后 对村民说,看人家怎么做,做得起的就自己去找工匠做,政府同样贷款5万元。 规定6月1日之前做好,6月6日验收。有了上面的表态,很多村民都借钱 做,到姓找工匠(给高价工钱买高价材料〉,但验收合格后政府承诺的贷款并 没有兑现。目前英各村二组下勿角寨有27户村民建有旅游接待床位,具体情 况如表1所示。

      表1 英各村二组下勿角寨旅游接待床位统计

    9

    10

      注:统计时间为2011年4月2日

      英各村二组下勿角寨目前共37户,155人。

      普通间建设时间为2007—2008年。精品间建设时间为2010年。普通间床位的建设由村民自己出资,建设完成时,村民基本不欠债。表中未特殊说 明的是单人床。一个标间2个床位的家庭居多,花费资金3万~4万元,建设资金基本上靠村民自己筹措,多数家庭欠债在1万元以上,个别家庭欠债较多,如班文玉欠债近3 万元(主要是做精品间的工匠工钱和材料费)。普通间定价为每人每天20元,并纳入旅游合作社的股份。精品间床位尚未定价,村民说由县旅游局统一定价。11户因为缺少人力(包括仅户口在此村的村民)、财力而没有参与建设。目前该组有3家农家乐(藏家乐)。

    5  )风貌改造

      风貌改造也是阿坝州配合旅游发展的一项行动,即对村落及民居建筑面貌进行地方民族特色化的风貌改造。2010年3—4月,一组和二组都完成了改造,三组尚没有开始。在二组做精品间的同时,乡政府出面让村民从信用 社贷款5000元搞风貌改造,资金从退耕还林的账里面扣。改造户普遍欠债,贷款一时又没有发放到手中,没办法支付材料费用及工钱。临近春节,债主向村民索要工钱,村民纷纷到乡里寻求解决办法。乡干部向县政府反映了情况,县政府最后给每户提供了1万元。

      6)信息工程建设

      2010年,中国电信九寨沟县分公司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动与村委会交流和沟通,制定了富有特色的个性化方案,以政府补一点、电信贴一点、村民掏一点的模式,使村民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宽带上网,并对村民上网进行培训,推动了村普网工程和信息化示范村建设。9月,英各村成为阿坝 州首个农村信息示范村。另外,九寨沟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向每户发放一个电视信号接收器,收费60元。建设有旅游接待精品间的人家,政府为每家安装了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和一台电话机,并免交半年的网费和话费。

    3. 村落宣传

      2009年年初,阿坝州宣传部来英各村录制了《白马藏族过年》电视片。2009年5月,村民“白马三姐妹”禄让泥、杨麦周、杨九英被邀请,参加阿坝州组团参加的“放歌世博——2009上海世界音乐周”的演出。2009年,吴非负责组织和创意,录制了白马民歌《九寨白马情》专辑,共出版发行4000余套,此碟每家发了一盘。同年,九寨沟县旅游局专门制作了《九寨沟县旅游指南》、《诌舞文化欢乐白马》旅游宣传册。在《九寨沟县旅游指南》上,“诌舞之乡” 下勿角白马山寨被列为推荐的自驾游线路,并列为沿线的人文景观地和食宿点。

      2010年10月,由四川省旅游局副巡视员苗玉砚率队,四川省中国旅行社、四川省康辉国际旅行社、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等中国百强国际旅行社以及四川新闻网、《四川日报》等省级主流媒体组成的考察团来此考察。2010 年11月,由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旅游局组织的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等8个国家的考察团对白马山寨旅游线路进行考察。2011年3月,州委宣传部白马诌舞摄制组来白马藏族村寨进行拍摄。

      媒体、政府部门或其他方式的宣传,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了英各村的知 名度,为其旅游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 英各村灾后重建的效果

      (一)发展乡村旅游使村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调查显示,英各村村民目前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如下方面。

    1. 退耕还林的补助

      目前,英各村退耕还林每年每亩地按以下标准给村民发放补助:一组草地沟寨220元,二组下勿角寨250元,三组阴坡寨220元。村民们说物价上涨了,但补助没有提高,大多要打工赚钱才能维持家计。退耕还林时种了槐树、松树、花椒树、核桃树等树种,其中核桃和花椒几乎无产出。

    2. 种植、养殖和采药

      根据笔者的调查,英各村三组阴坡寨最为典型,退耕还林后该村是剩余人均土地最多的组,养殖的牲畜数量也最多,全寨160余人,而只有不到10人 外出打工。他们在种植或养殖之余,大多从事采药。该组种着英各村普遍种植的传统作物,如洋芋、玉米和部分蔬菜,而且同样全部用于生活消费。牛、马的养殖未受地震影响,目前养有耕牛60多头,马20多匹(驮运柴火、都用于农业生产。猪和鸡用于自家食用。还有几户人家养殖土生土长的中蜂,但蜂蜜大多也是自己食用。村民说,养蜂不多的原因,一是养蜂受天气影响很大,蜜蜂怕冷不怕热,晴天多的夏秋季节才可以养成,地震后此地天气大多晴天少、气温低,很少有养蜂的;二是繁殖低,饲养难,产量低。

      采药是三组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采药要在特定的季节,主要挖的是猪 苓和冬虫夏草。村民认为,采药既要靠经验又要碰运气,收入极不稳定。就 2010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每户采药收人在2000〜20000元之间,差异性很大。

    3. 劳务输出

      一组草地沟寨劳务输出人数最多,一是由于土地少,产量低,收入少,不足以维持家计,种地的人不是很多;二是由于该组濒临205省道,交通便利且受外面社会影响大。三组目前只有小型货车1辆,拖拉机7台。而一组有带车厢的载客小车12辆,卡车5辆,用于建设工地上运输沙子;拖拉机15辆,有的给工地运输沙子,有的捡石片拉去卖钱。没车的村民大多去九寨沟县城打工。

      整体来看,发展精品旅游以来,英各村各组在收入来源上的多元化与差 异性更加明显。一组草地沟寨劳务输出最多,还开有4家农家乐饭馆。二组下勿角寨传统上依靠种植和劳务输出外,目前全组参与旅游合作社(公司)按股分红,诌舞表演参加者有一点收人。

      (二)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从目前来看,英各村根据白马山寨山形地貌环境、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及功能互补原则,已经将其划分为“三区一线”,即原生态白马藏族文化 体验区(白马山寨)、乡村休闲度假区(老虎山)、高半山生态农业观赏区(自然山林背景)以及“诌舞之乡”体验与休闲度假游线。目前这些都有了初步的建 设,打造后的景点有:民族展示接待点、青松神马、白马文化活动广场、青冈神 树、江波神树、老虎庙休闲区(老虎庙)、槐树林休闲区、凉亭等。具体来看:

      ①公路建设已完成405省道至山寨有柏油路,景区内有水泥路或卵石路;

      ②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包括宾馆)已初步建立,尚待发展;

      ③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厕所和小型设施进行了部分建设,由专人打扫寨子里面的路并清理垃圾, 村委每年发5000元工资;其他服务设施、风光碟、宣传画册、旅游标识、解说 标识都已具备;旅游商品基本开发刚刚起步,农副土特产品、特色餐饮、民间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中,特色餐饮略有发展。

      (三)旅游合作社获得了发展,白马藏族文化得到初步开发

      2008年3月5日,在阿坝州下派驻村干部吴非的带领不,正式成立了“公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九寨沟县诌舞文化经济合作社,即英各村旅游合作社。合作社领导人员是没有专门工资的。村民可以特色民居、投工投劳、现金等多种方式人股。

      2008年地震前,英各村就组建了英各村诌舞表演队。表演队组建后配备了一套声、光、电专业演出设施,补齐了诌舞表演面具和乐器,更新了表演队鞋、帽等用品。诌舞表演一直是下勿角寨过节时自发表演的重要节目,全寨 人几乎都参加,组织基础好。诌舞表演队成立后,多次参加表演,2009年曾在县城表演并获奖,但多是由县文体局组织给领导汇报演出,由政府提供交通 食宿,很少有补助,诌舞表演收人被参加表演的人平分,一般在15元左右。笔者调查得知,诌舞表演队还参加了2011年4月中旬在汶川水磨镇举行的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演出。现在诌舞表演队也加入了旅游合作社。

      资料显示,2009年“五一”期间,白马山寨共接待自驾游游客5批次计107人,营业收入16775元,实现了试营业开门红。合作社成立后,在白马广场旁的财务公开栏进行财务公开,分过几次钱。2009年5月1日每股分得 19.8元,2009年6月15日每股分得36.8元,此收入主要来自州委下派干部 吴非在成都联系朋友自驾游过来玩的消费。2010年10月,赶在“十一”当天,勿角乡白马山寨正式推出“游诌舞之乡品欢乐白马”大型锅庄晚会,举行了藏式大餐、篝火晚会等活动,游客以自驾游为主。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500余人,合作社总收人约2.5万元。

    四、 英各村灾后重建的经验

      (一)乡村旅游成为村民生计发展的路径

      在灾后重建中,英各村首先认识到了自身拥有生态景观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诌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墨节”的优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 下重新定位,按照“一个开发,两个发展”的思路,即开发白马藏族文化,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并树立“吸引人靠景,留住人靠乐”的发展理念,抓住了阿坝州“三百”工程中建设精品旅游村寨的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创造力,积极地进行旅游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白 马藏族文化打造品牌,积极宣传,以提高知名度及影响力。

      (二)政府的支持与村民的积极参与

      县旅游局、县畜牧兽医局、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县文体局、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在英各衬灾后重建过程中,都有所作为,州委宣传部、州旅游局也做了工作。发展精品旅游前,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在州委下派干部吴非的带领 下,村民在下勿角白马山寨旅游建设中取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县电信公 司也做了大量工作。

      (三)旅游合作社体现村民自组织能力的提升

      民众认可的“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方式,在英各村旅游合作社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公平、公正、公开”是村民们坚持的原则,旅游合作社的财务定期公开是非常重要的做法。旅游建设的许多事情都是在这一组织的带领下做成的。工程建设前,政府依托村民认可的旅游合作社与群众开会协商是英各村发展旅游的一条重要经验。这样才能把群众渴望致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政府的支持和村民广泛的参与性结合起来,既增加了村民做事的信心,又增加了脱贫的机会。

    五、 英各村灾后重建中存在的难题与挑战

      (一)生态环境的限制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

      英各村处于深山之中,常年受恶劣天气影响,交通不便,土地少而贫瘠,生存资源较为有限。世代小型农业耕作、利用山林资源补给的生活方式使村民几乎没有资源或财富的积累;土地生产边际效益递减,这一点在人口不断 增加的情况下变得更明显。退耕还林加剧了这种状况,市场化的发展使现金消费增加,包括购买衣食所需、生活用品、子女教育费用等。具体来看,作为 山寨农区,生计方式与土地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山间开垦的土地上种小麦、 洋芋、玉米、蔬菜等作物,一方面保证家庭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用来养牛、 猪、鸡(牛大多自己上山吃草,而猪和鸡则需大量的粮食等喂养),牛用来耕田 (老了才会杀了吃\猪和鸡用来吃肉,牛、猪、人等的粪便作为肥料撒人土地中,如此形成了一种循环。房子多由土、木材、石片建造,山林可以提供这些东西。另外,还可以挖野生中草药卖钱补贴家用,挖野菜补充生活。而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村民的生计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再加上沼气的建设使粪便很少投入土地,而依赖于化肥。土地减少,养的耕牛也相应减少,种的农作物不能满足自家需要,还需买米、面等,养猪、养鸡也相应减少。原有的生态 循环遭到破坏,导致民众生计类型更加多样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向赚钱较 快的采药和劳务输出倾斜。

      (二)外出打工成为当前就业主渠道

      村里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很少,生活经验多依赖于世代相传与邻里间相互学习。在发展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渐渐远离村子进入城市,客观上造成了知识传播的狭隘。随着市场化的影响,金钱消费的增加,村民会在发展旅游收入与外出打工收入之间做一番比较,目前来看,外出打工因为收入较高更具吸引力。

      (三)农业科技下乡存在的困难

      在灾后重建展览厅,笔者见到县里发放给村民的实用技术手册有《蔬菜》、《干果》和《沼气》三种,但根据调查,这些书并没有发挥作用。主要原因 如下。传统栽培的经验、技术依靠口耳相传,并在栽培实践中传授,而不是 单纯搞理论。村民种植多年,深知自家的每一块地种植什么作物产出最佳,自家有没有能力去种植这种作物。特别是中草药的种植,需要投入的资金 多,还要具备管理的能力。已经成活的核桃、花椒两种树,村民已经具有了 种植、管理与采摘经验,无须学习。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识字的很少, 即便是识字的人,也几乎没人能够读懂专家学者(农艺师)用科学术语编写的栽培技术手册。

      (四)投入的不均衡带来的发展差异

      三个组“通村入户路”的修建大大方便了物资的运输,促进了英各村与外界的交流,也减少了雨雪天气对交通的影响。三个组的发展各有侧重,一组 主要发展种植业,二组发展旅游业,三组发展养殖业。但从灾后重建的投入来看,资源在各组间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大多投放在了最为贫困的下勿角白马山寨。该寨经过各种投入,如工程建设和风貌改造等,在外观上缩小了与其他村 寨的差距,甚至超过了没有进行风貌改造的三组,但同时也因建设精品旅游客房(宾馆)形成了普遍负债的状况,这种状况通过村民自我解决(最主要的是外出打工)也需2〜3年的时间。目前,英各村乡村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下勿角村民,三组阴坡寨并没获益。

      (五)部分措施不具有持久性

      县畜牧兽医局灾后给三组免费提供土鸡鸡苗和猪仔,目的是支持其发展。但畜禽需要用粮食来喂养,村民现在土地里种的东西都难以维持家计, 因而有的家庭把鸡苗让给别人喂养。有的村民没喂养过,也没经验,尽管政府发放种苗时也传授了疾病防治的技术,但所学的畜禽疾病防治技术在遇到突发疾病时仍然无效,政府传授的这种技术并不能应对实际的特殊情况。由此看来,政府发放种苗的举措只是暂时缓解了村民的部分生活问题,谈不上能使养殖在三组形成产业,更谈不上使养殖具有可持续性。

      (六)部分措施不切实际

      英各村三个组都发放了四川省农业厅发的炉具,但很少有村民使用。基本上还是用自家的火塘。发的炉具固然可以节省木材,但不能满足村民屋内的供暖需要,特别是类似位于高半山的白马山寨,早晚温差很大。政府发放的器具要满足当地需要并得到群众认可才能真正有效,否则只会浪费资源。因此,政府考虑发放东西时,应该进行实际调查,征求发放地民众的意见;而不是统一化的生产配备。忽视地方的特殊性,只能说是在做近乎无效的工作。

      (七)不当的发展方式加重村民负担

      这在家庭接待宾馆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发展精品旅游以来,最初的两次建设开了群众会,最后一次没有开会公开,大多数村民不知情,因而出现了前面提到的事件。这反映出政府与村民在沟通上不连续,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村民希望在政府带领下实现致富愿望的积极性。家庭接待宾馆建设、风貌改造使二组多数村民负债,而且当地政府允诺的资金并没有到位。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失望情绪,有能力的村民为了还债都离开了山寨。

    (八)  旅游产业发展的隐忧

      从灾后重建展览厅的“来宾参观考察留言簿”来看,接待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年8月至10月,除部分官员来指导和参观外,还有3家旅行社来考察旅游线路,另外有部分自驾游游客逗留一天观光,但是并没有给山寨带来多大收入。英各村发展乡村旅游对旅行者的定位是关心白马藏族文化的有关人士、自驾游者等,旅行者数量不会太多。

      此地易受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205省道道路不通,本来就很少有游客来参观。村民曾提出投入大却没有游客来的问题,县政府建议将村精品旅游和九寨沟旅游挂钩,由县旅游局统一收售门票,指派观光车把一定比例的游客送过来,再按比例把旅游收入转给村旅游合作社,政府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村寨的风光具有季节性,如何在淡季展现出特色来吸引游客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英各村二组下勿角寨最大的特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诌舞”原生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墨节”原生地。这两个遗产保护好才能保持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保护好了才能谈到发展。在这方面,尽管政府已经做了许多努力,但仍需持续关注。政府不仅要关心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宣传,更要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发展,建设家庭接待宾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们家庭贫困,生活拮据,加上年龄普遍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断代”的危机。

      英各村的发展需要形成特色产业。下勿角白马山寨旅游的发展正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有的设施尚未修建或完成;即便游客定位于关心白马藏族文化的学者、自驾游游客,但仍需持续的投人、建设和扩大宣传。而阴坡寨村民说,现在退耕还林的树木都长大了,可以养羊了,这或许是将来养殖业的一个生长点。

      英各村村民在灾后重建中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他们投工道路建设,一组村民尝试通过种植木耳来致富,二组许多村民借钱进行家庭接待宾馆建设和风貌改造。但村民的积极性必须得到有效的引导。

      英各村乡村旅游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其生态景观,这方面要适度开发, 在生态脆弱的地方最好不要进行大规模建设,这样既可减少资金投人又有利于保持山寨风光特色。《九寨沟县勿角乡英各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建设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英各村在灾后重建中既有成效又存在困难和问题。一些客观困难 固然难以改变,但在政府和村民的有效沟通与努力中一些困难与问题定能得到改观。

     

    中江县光明村:

    “社会捐赠”明灯辉映重建新程

    郭文强

    一、 光明村概况

      光明村地处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位于龙泉山脉尾端深丘,距县城16公里,距富兴镇6公里,距会棚场镇3公里。平均海拔650米,呈北高、中低、南高的“两山一谷”的典型深丘地形地貌,山体切割相对较深。土壤以红棕紫泥土为主,保水保肥能力差。区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常 年无霜期320天。年平均降雨量700毫升,干旱发生频率高,素有“十年九旱”之称。

      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253户,661人,劳动力451人。土地总面积2316.3亩,耕地面积58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9亩。

      光明村粮食作物种植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2007年总产量296.9 吨,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常年种植面积270亩,另有丹参、白芍等草本中药材30亩,梨树160亩。养殖业以生猪、鸡为主,2007年全村生猪、肉牛等大牲畜出栏532头,出栏小家禽畜10000只。2007年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292 元。

    二、 光明村“5·12”地震受灾情况及影响

      (一)地震受灾情况

      光明村2006年完成了扶贫新村建设任务,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较实施前有较大改观,但“5 ·12”地震后,基础设施和农户受灾情况严重,全村31户因灾返贫,地震灾害造成全村人均纯收人减少1000元。光明村受灾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光明村受灾情况统计表

    11

      资料来源:中江县统计数。

      (二)地震灾害对光明村的影响分析

    1. 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群众因灾返贫现象突出

      “5·12”地震造成全村57户、316间房屋倒塌,30户、177间房屋变成危房,家用电器、粮柜、床具等生活物品损毁,村民财产顷刻化为乌有。房屋倒塌造成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被毁坏,生产力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325万元,31户村民因灾返贫,约占全村总户数的12%。

      道路不畅,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农业生产能力削弱道路不畅严重影响灾后重建及生产自救,重建所需水泥、沙、钢材等建筑 材料及种子、肥料等农用生产物资运不进,农产品运不出,延缓灾后重建工作,影响当季和下季的大田农作物生产并增加建设和生产成本,使本已贫困 的群众雪上加霜。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蓄水减少28000立方米,减少灌面150亩,干旱已造成全村240亩玉米、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3. 务工收益降低,农户收入下降

      受地震灾害影响,城市部分工厂停产,建筑工程停工,就业岗位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因住房倒塌或成为危房,只能留在家乡开展重建和照顾家人。据调查统计,光明村外出务工人员减少80人,劳务收益减少近30万元。

    4. 物资供给紧张,物价上涨造成群众生产生活成本增高

      油价上调,水泥、沙、红砖、钢材等建筑材料供给紧张,价格上涨,仅红砖就由震前的(0.28元/块涨至0.42元/块,上涨50%。肥料等农用物资及食品价格上扬群众生产生活支出增加,加剧了群众的贫困程度。

    5. 灾后群众身心疲惫,情绪波动

      “5 ·12”特大地震不仅给光明村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164人不同程度受伤,震后村民看到一片片受损的房屋及受伤者,情绪低落,久久不能恢复到灾前的状态。

    三、 光明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及成效

      光明村在德阳市台办的帮助下,成功引人台湾慈济基金会的支持,加上政府专项财政资金的扶持,迅速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方案

      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光明村采取了深人农户家中访谈,召开农户小组座谈会、全村农户大会、编制规划研讨会等一系列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工作方法。首先,深人农户家中访谈。选择房屋倒塌户、危房户和一般户各3户,详细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居住条件、经济状况、意愿想法,从典型代表处了解农户的基本需求。其次,组织农户小组座谈会。在全村9个组设立3个 院坝会,召集27户农户分组进行,重点了解居住条件、经济状况和意愿需求, 基本摸清各个小组的情况,为后面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再次,召开 全村农户大会。包括村两委人员在内的共103位村民(其中男性64名、女性 39名)参加了会议,重点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希望重建的项目进行了排序(见 表2)。从项目意愿排序中看出:村社道路、水利设施、饮水设施等是该村村民的迫切需求。最后,召开规划小组编制规划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编制办法和工作要求。

      表2 光明村村民灾后重建项目意愿排序

    12

      资料来源:中江县关于灾后重建试点村统计数据

      扶贫新村工程实施后,全村修建了 2.9公里村级水泥路,基本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但是,大地震后村道路又有部分损毁,给出行带来困难,并导致农户住房重建建材运输困难。全村行路难的问题突出,制约了农户的经济发展和生存状况的改善。农户建设道路积极性十分高,新建村社道路和入户道路在村民重建项目意愿中排序第一。水利设施恢复排在第二,是基于堰塘的损毁,也是保证农户生存的需要。光明村属于旱片死角,十年九旱,饮用水和水利设施既少又年久失修,一遇天旱120余户农户饮用水困难。因此,建设供水站、打深井和改善水利设施紧跟其后。接下来便是土地整治以及解决重建和发展资金。一直以来,光明村粮经比例不合理,产业多而杂,没有形成优势支柱产业,经济收入主要靠务工收入。农户发展产业积极性高,通过发展优势产业脱贫的愿望十分强烈。

      (二)重建项目及实施效果

      灾情发生后,光明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投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700余万元,包括:中央基金和扶贫专项资金715.5万元;社会捐赠资金 (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香港乐施会)792.2577万元,其中台湾慈济基金会捐资752.0077万元;农户自筹资金(含投工投劳折合资金)197.8万元;其他资金(特殊党费)46.7万元。共修建光明村大爱屋(集中安置点)91 户,农房重建25户,农房维修加固62户;新建村社水泥路5.7公里;新建供水站1处,人工机井20口,整治塘堰6口,整治沟渠3.9公里;硬化院坝1520平方米、户间路350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100口,改造圈舍40户,村办公室维修加固94平方米,新建排污设施1处。

    1. 住房修复与重建

      灾后光明村需重建房屋116户,其中超过40%的属于全部倒塌,其余的也都严重受损。台湾慈济基金会支援建设了集中安置点共91户(见图1),每户的房屋面积均是108平方米。分为三个片区,第一批重建36户,第二批重建25户,第三批重建30户。实行网上招标,共有9家企业报名竞标,最后有3家中标,每一家企业负责修建一个片区。这91户的房屋建设,除部分农户需要交纳5000元的占地费外,其他费用全部由台湾慈济基金会出资,大大减轻了农民的重建房屋负担,深受老百姓的赞扬。25户自建户受损相对轻微,并且家庭情况较好,由国家财政资金补贴,补贴标准为每户1~3人补贴6万元4~5人补贴1.9万元,6人及以上补贴2.1万元。农房危房加固户62户,每户补贴1000元。受地震灾害破坏的农户房屋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农民再次有了一个安定的家。由四川省委组织部下拨的特殊党费46.7万元用于村委会办公室的加固,保证了基层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图1台湾慈济基金会援建的房屋

    2. 道路恢复建设

      光明村以前道路状况很差,外地收购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车辆不能进到村内,导致农民所种作物收益非常低。在灾后重建中,道路问题也是村民最迫切要解决的。由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出资52万元,修建了村道泥碎路2.7公里、社道泥碎路3公里。光明村地处山岭地带,道路较陡,雨天时车辆根本不敢在泥土路上通行,现在新修建成泥碎路,外界车辆进人光明村逐渐增多,村道、社道方便了农户间的交流,降低了道路行驶中的危险性。

    3. 水利设施建设

      光明村干旱发生率高,素有“十年九旱”之称,饮用水和水利设施既少又年久失修,一遇天旱120余户农户饮用水困难,地震又使得部分山坪塘、堰塘变形开裂,严重威胁到坝下群众生命安全。UNDP投资13万元修建灌溉沟渠2.9公里,投资1万元新建机井10口。国家财政扶贫资金投资7万元整治沟渠1公里,投资5.5万元新建供水站1处,投资12万元新建和整修堰塘6口,投资1万元新建机井10口。目前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和灌溉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如图2所示。

    14

      图2 光明村灾后援建的堰塘及沟渠

    4. 村容风貌的美化

      中江县林业局投资10万元,用于光明村的园林绿化改造,目前该村风景秀丽,树木繁茂。在新农村建设“四改一建”(改厨、改厕、改水、改圈和建设垃圾池)项目中,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投资32万元,在集中安置点附近设置污水处理池1个,净化了农民的生活污水,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使村庄空气更加清新。中江县农业局投资32.8万元,按照沼气池、牲畜圈舍、厕所的设计方式新建沼气池100口,使更多的农民使用上了新能源。实施了40户的圈舍改造,由国家补助每户2000元,农户自筹资金1200~4000元。国家财政资金投资30万元,硬化院坝1520平方米、户间路3500平方米。UNDP投资13万元,在集中安置点安装10盏LED节能灯,既不浪费电力,又给农民的夜间出行带来了方便(见图3)。

    15

      图3 光明村圈舍改造和LED灯安装

    5. 产业发展多元化

      地震前光明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灾后恢复重建中,光明村积极探索产业多元化。①黄梨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光明村干旱率高,日照强,适合黄梨糖分的积累,黄梨的销路不错,截至2011年5月,全村有40户种植,约130亩。②无公害蔬菜种植。目前全村种植洋芋180亩,每亩可销售2000元,扣除成本净赚1000元左右。③大力发展生姜种植。生姜每亩产量在 3000~4000斤,最高产量能达到6000斤,每亩成本大约3000元,依市场平均价3.8元7斤计算,一亩生姜的净收人约有1万元,目前该村连片种植达到50亩。④白芍种植。白芍成长期较长,种植3年后才能挖取;一亩产量约3000斤,生产成本低,收益不错。但是由于收获期太长,种植面积不大,大多数农户只种了2分田地。⑤丹参种植。村里有20户种植,总面积为30亩,亩产量为300斤,种植丹参比种植粮食收益多得多。⑥养殖业的发展。该村平均每户养鸡20只,有4户养鸡大户,每户年出栏至少6000只。养猪也有4个大户,但是养殖规模不大,最多的才300头。光明村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农民针对各家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促进了该村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2009年人均纯收入为3820元,2010年增加到4250元,净增430元(见图4)。

    16

      图4光明村年人均纯收入示意图

    6. 技能培训

      中江县妇联对30户养猪户进行了关于养猪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每户赠送2头猪仔。村干部在北京参加由民政部组织的防震减灾培训,在广元参加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培训。村干部回村后,迅速向村民传达并进行培训。防震减灾预防、产业结构调整、外出务工、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培训,对于灾后恢复重建、增加农民收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 光明村灾后重建成效评价

      地震后,光明村不但得到了国家的大量资助,获得的社会捐赠也比较多, 全村村民充分利用各种援助资金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 了对灾后恢复重建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调查组采取问卷及访谈形式收集农户意见。

      (一)农户对恢复重建满意度评价

      调查组抽样选取了11户农户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从表3可以看出,政府的恢复重建政策和规划、村委会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的作用两项满意度为100%,充分证实了政府主导下的灾后重建项目坚持一切从受灾户利益出发,深得民心。家庭饮用水、住房、村内道路恢复等满意度均在80%以上,说明建设好的项目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可见,各类帮扶援建工作有效地瞄准了光明村村民的实际需求。

      表3 光明村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

    17

      (二)灾后重建项目益贫效果评价

      对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家庭增收作用,调查显示(见表4), 有73%的农户认为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作用大,主要体现在灾后重建的基础设施及房屋的修建方面,尤其是91户集中安置点几乎全部是用国家和社会捐赠款修建,不但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还减少了受灾户的欠债数额。在农户增收方面感觉效果明显的占64%,一方面说明了部分农户充分把握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产业发展是今后关注的一个重点。灾后重建的最终目的是让受灾户收入更高,生活越来越美满,而不仅仅是住上楼房,农民的后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

      表4 光明村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认可度

    18

      (三)村民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评价

      在访谈过程中,光明村村民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规划方案、过程、 整体效果给予了充分认可,村民普遍认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他们手足无措, 幸亏政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幸亏有社会各界的援建,要不然光明村不会像现在这么“光明”。

      访谈1 :光明村党支部陈书记深有感触地谈道广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内涵。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 非常重视灾区的人民,第一时间给我们提供了资金和物质帮助。相关政府领导相继过来视察,帮助我们成功引进台湾慈济基金会援建项目9使得我们村现在的房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老百姓都不敢相信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环境。”

      访谈2:集中安置点居民户廖大叔,在“5·12”地震中房屋受损严重,不再适合居住,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根据全体村民的评定和考核,他被列入集中安置点名单,现在住进了新房。谈到灾后恢复重建时,他幽默地说:“没想到我这个老头子在晚年还能住进像城里人住房一样的楼房,简直不敢相信,我这辈子活得值了。这多亏党和国家帮助我渡过难关,我这所房子修建一分钱都没出,感激台湾慈济基金会的捐赠,生在伟大的中国我骄傲。”说起需要的帮助时,他欣慰地说:“国家已经给我们很多帮助,现在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五、 光明村灾后重建的经验与启示

      (一)资源整合,社会捐赠,促进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村灾后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光明村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投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700余万元。在灾后重建中,除积极向中央、省级、市县级有关部门争取灾后重建项目,构建持续长效“大扶贫”工作格局外,光明村还利用各种机会对外吸纳社会捐赠,整合社会资源(见图)。社会捐赠资金占整个灾后恢复重建 资金的45.2%,这对一个贫困村的后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社会捐赠成 效显著,如光明村利用台湾慈济基金会752.0077万元社会捐赠,搞好91户居 民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全面完成永久性住房建设任务,没让村民承担房屋建 设成本,这一比例占全村农户的36%,使其免除房屋重建欠债困扰。UNDP 援建的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缓解了交通和灌溉的紧急状况,为整个村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0

      图5光明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入情况示意图

      (二)产业发展点线面结合,促进贫困农户增收

      根据光明村的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白芍和丹参种植为示范点,瞄准市场需求,力争使其成为光明村以后发家致富的“开山之斧”。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作为主线,努力提高生姜、洋芋的亩产量和质量,走现代农业科技之路;以水果种植作为保障面, 增加黄梨栽植面积,扩大联户总数,并对现有品种进行技改。总之,生产更多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是光明村的一种实用模式,从而使贫困农户 收入稳步提高。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

      近几年光明村部分劳动力参加劳务扶贫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的成果证实,强化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是增加贫困村群众收入、实现贫困人 口有效脱贫最快捷的途径之一。“一技在手不愁吃饭”是该村农民参加劳 动技能培训的精神支柱,促使农民转变思想,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数量,实现贫困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从而增加贫困村群众收人。

      (四)众志成城,村民是灾后重建的主体

      通过广泛发动并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主人意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村民委员会自治作用、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落实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激发群众的 建设热情和创业激情。一是建设项目民选。采取村民投票表决的办法,召开 全村农民103人大会,确定建设项目的顺序。对能够由群众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一律由村民自主实施,不搞对外发包。二是建设资格民定。在灾后重 建方案实施过程中,项目启动先后及投资数量以群众意愿和积极性作为参考依据;对于群众实施积极性不髙的项目,即使方案中规划了也暂缓安排;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实施;对于农户自建工程,农户自愿申请,村社统一规划,自主 建设,先建先补,快建快补。三是补助标准民定。除国家统一确定的项目补助标准外,由村民自主决定到户补助资金额度,自主评定特困户、贫困户和一- 般户及相应的补助标准,并张榜公示,接受监督。

      (五)创新理念、科学组织管理是保证

      首先是科学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坚持将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项目实施、 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科学规划农房重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精神家园等恢复重建项目;按照先建房、再基础 设施、后产业的顺序梯次推进,统筹发展。同时,重建中充分考虑农村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广高新技术,关注弱势群体,始终把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其次,责任落实,采取联系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措施。再次;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公开项目建设过程,公开建设资金投向,公开建设物资使用,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六、 光明村灾后重建需要关注的问题

      光明村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灾后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未来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缺乏

      在调查中得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非常想发展的是生姜和大棚蔬菜种植,其收益非常可观,大部分农户都想利用闲置土地发展。但是这两个项目的生产成本相对要高很多,如生姜每亩的成本就高达3000元,而大棚蔬菜的种植,仅大棚的修建就需要上万元的启动资金,普通的农户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生产成本。这就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光明村资金的投人,以此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农业水利设施仍需扩建

      干旱是困扰该村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水利设施不健全,村里仅有6口堰塘、20 口人工机井1处供水站,而且虽然供水站可以抽取水源,但是堰塘蓄水主要依赖天然的雨水,旱季农忙时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 导致农作物减产减量严重阻碍了该村农业的发展。因此,村内继续修建一座可常年提供八的水库,以支撑当地农业及产业的发展。

      (三)引进业主,带动农户

      不少农户表示,希望不断地有业主过来投资,他们不但可以以土地入股,还可以就地就业,收入肯定会比现在多。这就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帮助光明村引进一些业主,既可以利用本村廉价的劳动力、优惠的政策,还能带动本村农民发家致富,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四)建立农业合作社,提高互助资金的资金总量

      光明村目前还没有建立农业合作社,而村内的产业调整需要农业合作社来统筹,从而形成产、购、销一体化。目前该村的互助资金国家投入仅为5万元,难以满足光明村村民日益发展的需要。

     

    小金县上马厂村:

    "三百”示范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李玉平  李志伟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在地震中受灾的民众。除了组织抗震救灾,重建灾区人民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外,考虑到地震给灾 区贫困人口造成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将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

      面对同样的灾害,“贫困”与“不贫困”所受到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便其所受到的损失和破坏程度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弱,脆弱性较强,所以在客观上,灾害的影响更为巨大,所需要的恢复时间更长,恢复的难度也更大。据此,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在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把贫困村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部分来考虑。在此背景下,受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资助,笔者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筒称阿坝州)小金县上马厂村进行灾后重建贫困 村扶贫案例调查研究。

    一、 上马厂村概况

      (一)村落位置及气候

      上马厂村位于小金县城以东303省道25公里处,属小金县日尔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121户,381人,耕地面积814.33亩。主要民族为藏族和汉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50%,是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区。一组57户集中居住在离公路较近的半山台地,靠近河坝,二组35户和三组29户分散居住在高山相对较平的台地上。全村平均海拔2800米,气候冬寒夏凉,常年干燥,雨量稀少,年降水量不足700毫米,蒸发量1500毫米,无霜期 220天,全年平均光照2214小时。年平均气温12.2℃,气温变化剧烈,四季不甚明显,日差较大,有时达201以上。

      (二)多元的经济收入

      上马厂村没有工业,多数村民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以采集、打零工及小规模养殖为辅。

    1. 农业

      一组和部分二、三组村民主要种植苹果、豌豆、玉米、蔬菜、洋芋等果树及农作物。一组因为有提灌站可以确保水源的供给,每年的产量相对稳定,而二、三组受不稳定的降水和气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收入相对不稳定。在苹果价格比较高的年头,有些苹果种植户能收入1万多元,但在苹果价格不高的年头就只有几千元。在豌豆价格较高的年头每亩地可以收1000斤左右,最近 两年的市场价格为1.5元/斤。洋芋在正常年份亩产3000斤左右,一般以15 元/斤的价格卖给附近的淀粉厂。玉米在正常年份平均亩产800斤左右,最近两年的市场价格为1.5元斤。

    2. 釆集业

      6月到7月中旬,地里基本上没有很重要的农活要忙,村民会到山上去挖虫草。虫草根据草的大小论根卖,从10元到几十元不等,挖一季虫草下来,一个村民能收入2000元左右,少数有经验的村民可以收入上万元。在找完虫草后的一个半月时间里,村民会继续到山上去采菌子(野生松茸、一斤新鲜的菌子可以买到200多元,一季下来每人也可收入2000元左右。

      在地里庄稼不需要太多劳力照顾的农闲季节,若有合适机会,村民会外出打短期的零工。大多数村民都集中在入冬后到春节的时间段里外出打工。最近两三年,一般工价为80元/天,会一些手艺的一天的工价在120元以上不等,一般每个月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外出打零工的时间长短受家里的人口 结构和当地农业生产周期的结构限制,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相对较少。

    4、 养殖业

      当地小规模的养殖业主要分布于山上草场相对有保障的二、三组农户,但是专业的养殖相对较少。比如牦牛主要是用于耕地,户均只有5头左右,个别人家饲养有小牦牛,也有可以耕地的成年牦牛,这样多余的牦牛才有可能被卖掉。一般一头喂养了五六年的牦牛可以卖到4000〜5000元。也有养殖 山羊和绵羊的农户,因为气候干旱草场资源有限,加之规模的限制,一般都在20只左右,平均每年收入5000余元。地震前,家里喂养的猪和鸡一般是自己食用,很少作为商品出售增加收入。

      (三)影响经济收入的主要因素

    1. 耕地

      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家庭收人相对有保障,耕地的多少也就成为关键因素。河坝一组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山上的二、三组因居住分散,占地面积多而耕地相对较多,人均耕地2〜3亩。而且有些家庭的耕地相当少,有些家庭的耕地相对较多。例如,因为家中姊妹较多或招的上门女婿较多,而每家的耕地自从1982年以来就没有按照人口调整过,这样地便越分越少。这些家庭大多经济收入很不稳定,且相对于耕地较多的家庭而言经济更为紧张。

    2. 水 

      上马厂村年降雨量相当少,全年降水不足700毫米。水也是影响其农业经济收人的另一关键原因。居住在河坝的一组基本上能在干旱的季节给地里浇上比较充足的水,虽然一小时要付8元钱的电费,但总还是可以给庄稼和果树浇上水。二、三组因为居住在高山上,那里水源相对稀少,村民都是靠天吃饭。在雨水较多的年份,如果在腊月种上豌豆,第二年五月收割,再种一季玉米之类的庄稼,一亩地一年收入3000元左右。但是在雨水较少的年份,有时在冬季都无法播种,收成不足雨水较多年份的四成。

    3. 家庭人口结构

      在这种多元经济生产方式结构下,家庭人口的结构也是影响家庭收人多寡的一个因素。上马厂村80%左右的家庭人口为5〜6人甚至更多,家庭的人口结构一般为老人1〜2人,年轻的两口子以及孩子1〜2人。20%左右的家庭人口在3人或3人以下,包括年纪很大的老人和因经济或其他原因而未成家的成年人,也有一对年轻夫妇与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或丧偶的一方抚养小孩的单亲家庭。一般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最多为2人。再加上农业生产和家庭的特点,一般都是妻子留在家中照看老人、小孩、家务和农闲时节的庄稼地。年轻的丈夫在农闲时节上山采集虫草、松茸或是打零工。若是家中老人 能照顾家里和农闲时节的庄稼地,家庭经济收入就相对宽裕,如果有3个以上的全劳力,那家庭经济收人会更多一些。相反,如果家里有生病的家人或是丧偶等情况,全劳力只有1人的,家庭经济收人就相对有限,经济压力就很大。

    4. 农业生产周期的结构

      农业生产周期的结构是当地村民千百年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人文因素总结出来的最优结构,一方面为村寨的经济发展合理优化资源,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的经济活动。同样,上马厂村的农业生产周期结构(见图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其村民的经济收人。1月下旬、 4月、6月不旬、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是主要的农忙时间段,将一年的时间分割成四段比较4、的时间段。因农业生产的特点,农忙时段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所以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不能常年在外务工,只能利用农闲时间 寻找机会外出打工。一年中有10个月的时间一个家庭一般都需要一个全劳力在

      注:横线代表农闲期,黑色表示农忙期,白色长条表示农作物生长期

    19

    图1 上马厂村农业生产周期图

      家照看庄稼和果树。一个人短时间段的外出打工,除去来回的车旅费等各种花销,全年的打工收人并不是很多,一般只能补贴家里零用。

    5. 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口号。交通便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顺利与否。上马厂村一组主要居住在河坝,距离省道只有0.5公里的路程,交通可以说很便利。二、三组分散居住在半高山,从山下的省道通往山上的盘山公路有8公里,而且道路狭窄陡峭,转弯又急,十分难走,村民要下山办事很不方便。山下的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等运 上山,山上的农产品要运到山下,都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

    二、 上马厂村灾后重建的主要项目及实施情况

      2008年“5·12”地震前,上马厂村是小金县的贫困村,村里各组的房屋基 本都是石木结构,村容村貌较差,村内的道路也未得到硬化。村民回忆说,那时的村子被别的村称为“讨口子“村。从村子里通往公路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全是泥,年轻人要出门都是先用塑料袋套在鞋上,到了省道上才将塑料袋去掉。

      “5·12”地震后,上马厂村的房屋受损情况严重,49户农房在震后进行了 重建,50户农房得到了维修加固,现在已经全部完成。地震后,上马厂村被纳人阿坝州“三百”示范工程的幸福美丽村寨并进行建设,小金县规划建设局、 县“三百”办、县定点帮乡单位、县人民武装部、县国土资源局、总工会及时安排人员协助该村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通过幸福美丽村寨项目的实施,上马厂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整体上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较震前有了明显改观。下面就震后开展的主要项目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这些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

      (一)灾后受损房屋的重建与维修

      “5·12”地震使上马厂村的民房大面积受损,震后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受损房屋的重建和维修在2009年基本完成。位于半山的一组的农户震后基本上都对房屋进行了重建,只有少数几户进行了维修;而位于高山上的二、三组的农户,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都只对房屋进行了维 修。上马厂村灾后房屋重建的资金主要有以下来源。

      (1)国家提供的为期8年的低息贷款,每户2万元。

      (2)国家对灾后房屋重建的扶持款,以农户人口数为标准:人口数为3人的农户为6万元3〜6人的农户为1.9万元,6人以上的农户为13万元。而维修扶持款,不论人数多少,每户均为5000元。

      (3)上马厂村“特殊党费” 28.22万元。其中援建房屋倒损农户49户,共 22.4万元;村中的低保户每户可以得到1万元的援助。

      (4)村民自身的积蓄以及向亲戚朋友的借款。地震前上马厂村村民的生活普遍都比较节俭,大多数农户都有一定的积蓄。灾后房屋重建让不少农户用光了多年的积蓄,更有农户欠了不少外债。

      “5·12”地震后,上马厂村受损的房屋在一年之内基本完成了重建和维修,从房屋外观来看整体效果良好,但是诸多农户花光了之前多年的积蓄,欠债的农户也不在少数。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农户来说,灾后房屋重建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上马厂村灾后受损房屋的重建和维修主要有自建和外包两种形式。大多数家庭房屋重建的主要工程都是由自己完成的,除了一些自己无法完成的工程请外人来做之外,其他的工程都是由自家人或者附近村民和邻居帮忙完成的,也有少量村民房屋的重建完全是外包出去由其他人来完成的。上马厂村灾后重建的房屋都是在原有房屋的地基上重建的,重建之前并没有重新规划村落中农户的布局,因而重建后的房屋还是比较散乱。

      (二)幸福美丽村寨建设

      为了把加快推进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发展机遇,在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实施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重建和产业恢复重建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人居环境和城乡面貌,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2010年,州委、州政府决定在全州范围集中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100个幸福美丽村寨,上马厂村被确定为小金县7个幸福美丽村寨示范工程之一。 1.66四改”工程

      “四改”工程,即改厨、改厕、改水、改圏,是“三百”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四改”工程中,上马厂村村民每户得到了 3000元的补贴,位于半山的 一组农户基本都按技术标准和要求完成了改造,二、三组的农户由于处于高山,运输建筑材料的成本相对比较昂贵,因此“四改”工程的效果与一组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上马厂村一组农户“四改”工程完成效果整体比较好,但同时各农户也花费不菲。就改厨这一项工程来说,改造效果相对较好的农户要花费上万元,改造效果一般的农户也要花费5000〜6000元,除了政府3000元的补贴款外,每户还要自己支付几千甚至上万元。

    2. 入户通道与农村清洁能源建设

      1)入户通道及通组公路的建设

      清洁能源和通村入户道路建设也是阿坝州实施幸福美丽村寨建设工程的内容之一。“5·12”地震后,上马厂村对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一组的主要人畜便道路面进行了水泥硬化处理,对居住相对分散的二、三组则进行了通组公路路基的加宽处理,工程基本承包给外面的施工队。一组所需砂石是由 村民们自己在山下河里挖的,每户需要提供35方砂石。在地震前,二、三组村民为了方便拖拉机通行就已经自己动手修通了通组公路,只是路基比较窄,震后请外边的施工队用挖掘机将原先的路基进行了筒单的加宽处理,有些地方甚至只是挖掘机简单推平一下,并未进行路基的加宽处理。因此,二、三组 村民对工程的效果不是很满意。

      2)农村清洁能源的建设

      (1)太阳能资源。上马厂村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烈,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5·12”地震后,上马厂村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在全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逐渐在全村普及热水洗浴。个别家户还自己购买了太阳灶,将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有效利用起来,日照条件较好时可以用太阳灶来烧水煮饭,避免了燃烧柴火带来的环境破坏。此外,上马厂村在村中不同的位置安装了25盏太阳能路灯,每晚七点以后到次日凌晨两三点太阳能路灯都会自动点亮,为村民夜间行路带来了方便。最近,山下的苹果园内还安置了太阳能灭虫灯,通过太阳能这一清洁的自然资源来对果树进行杀虫除害。

      (2)新型生态能源——沼气。“5·12”地震后,上马厂村继续在村里推进 沼气这一新型生态能源的建设,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由政府出资,因地制宜地新建了户用沼气52口。凡是安装有沼气的农户普遍反映沼气使用状况良好,与之前使用的柴火相比不仅方便、干净,而且农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能得到有效的再利用。但是沼气的使用有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并不是全年任何时间都可以正常使用,大多数农户使用沼气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9月,在这几个月内沼气一般全天都可以使用,从每年9月开始到次年春天,由于温度较低,沼气不能正常使用,村民们就会使用其他方式来代替沼气。沼气这一生态能源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上马厂村村民的日常生活,避免了之前燃烧柴火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植被的破坏。

    3. 村容风貌建设

      根据不同区域民族风情和习俗,结合各地房屋结构和特点,小金县政府提出了不同的风貌建设方案,以突出不同地域特色。上马厂村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庭院式两层房屋。其风貌特点为屋顶四个角凸起,采用浆砌片石堆 砌,呈三面锥形,门窗以藏式图案装饰。集中居住点和公路沿线可视范围的房屋正面墙体,以砂浆抹平后,粉刷内色或米黄色涂料,墙面画上具有藏族特色的“八宝图”,门窗等也进行了藏式风格的装饰。高半山分散农房片石墙面用涂料喷画图案进行简单装饰,农房门窗做防腐油漆处理。

      上马厂村的风貌改造也是请外面的人来做的,粉刷和画墙前后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屋顶上凸起的四个角是村民们灾后重建和维修房屋时自己砌的。风貌改造过程中村民们并没有机会参与其中,都是县里统一招标由外面 的施工队来施工。风貌改造后,上马厂村位于半山一组的集中居住点整体看起来整洁美观,但是分散居住的二、三组的农房改造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在《小金县“5·12”地震以工代赈及重点贫困村“四改两建”灾后重建项目实施方案》中,集中居住点和分散居住农房的改造 标准也是不同的。处于高山分散的农房虽然按要求只是进行简单的涂料喷画装饰,但是装饰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涂料浓度不够的农房的墙面,经过几次雨水冲刷后墙面又恢复到之前的样子,而且山上墙面的喷画整体效果比较粗糙,给人一种混乱不堪的感觉。

      (三)灾后生产恢复

      “5·12”地震对上马厂村生产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恢复生产。

    1. 震后生产恢复

      (1)资金补贴。地震后,国家对种地农户每亩地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以鼓励农民积极进行农业生产。地震前上马厂村已经有少量的农户开始种植绿豌豆这一农作物,震后在村子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农户都种上了绿豌豆,并开始进行绿豌豆基地建设,政府按每亩100元给予补助。养殖业方面,上马厂 村现在有16户养猪专业户,每户规模50头以上、修建圈舍100平方米的,政府按每平方米200元给予补助;养鸡专业户3户,每户规模200只以上、修建围栏200平方米的,政府按每平方米50元给予补助。

      (2)作物补贴。“5 ·12”地震前,上马厂村主要种植的水果作物为苹果, 而且长势良好,收入较为可观。但是随着苹果树种植年限的增长,大量的果树开始老化并不断发生病虫害,产量逐年下降,苹果收入逐渐减少。面对这 种情况,上马厂村开始种植青脆李这一新的水果品种,国家免费提供树苗,现在青脆李树苗已经全部种植完毕。

      (3)技术指导。“5 ·12”地震后,小金县曾免费举办过专业的技术培训,食宿免费,但是上马厂村主动去县里培训的村民几乎没有。培训是免费的, 但是村民们到县城后或多或少还有其他的开支,大多数农户在灾后房屋重建 过程中已经花光了以前的积蓄,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村民们只得放弃了培训的机会。灾后专业技术培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从村民们的需求出发,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到每个村落进行实地的培训和指导,这样效果可能 会更好一些。

    2. 水源工程的建设

      (1)日常生活用水。“5 ·12”地震前,上马厂村大多数农户已经开始使用 自来水,水源为山上的一眼井,但是井里的水并不安全,如果不是长期在当地居住的人,刚开始饮用会有肚胀的感觉。地震后上马厂村开始进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半山一组有39户家庭接了新的水源,国家免费提供胶管,村民自己铺设,一组剩余的18户家庭由于在铺设胶管的过程中没有投工,因此使用的还是之前的水源。三组农户的生活饮水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水源来自于山后另外的一个村子。而二组农户的饮水问题仍未完全得到解决,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几户居住相对集中的农户自己出资出力在距离自家房屋较近的水源处铺管取水,但是经常会遇到水流很小甚至断流的情况,村民们不得不提前储水以备不时之需。不仅高山上的农户会遇到这种情况,半山一组的农户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水压小的情况下,不少农户都得自己提水到房顶给太阳能热水器加水。

      (2)灌溉水源。上马厂村的灌溉用水与日常生活饮用水的情况相比就更 不容乐观,处于高山的二、三组的农田基本都是靠天吃饭,遇到气候条件好的年份庄稼的收成会好些,如果遇到天旱的年份则收不到多少粮食。半山一组 灌溉的水源主要靠从山下提灌站使用机器提水灌溉,目前每小时的费用为8 元。2010年灌溉水源正常的情况下,村民们可以种两季作物,4、5月收完绿豌豆后又可以种一季玉米或者莴笋,有些农户甚至可以种到三季。但是2011 年村民们基本只可以种一季作物,因为提灌站机器老化,2010年冬天换了新 机器后迟迟没有通电,没有了正常的灌溉水源,农民一直没法播种,直到4月 初提灌站新机器的电源接通后村民们才逐渐开始播种。这样一来农户们就少种了一季甚至两季作物,与往年相比农田里的收人会减少很多。正常的灌溉水源得不到保证,2011年上马厂村果树的产量也随之下降,仅仅是种植业这一部分的收人与往年相比全村就会减少几十万元甚至更多。

      (四)山体滑坡加固处理

      位于上马厂村一组东北侧的斜坡地带在地震前已出现变形迹象,这里主 要由碎石土及粉质黏土夹碎石组成,“5 ^ 12”地震使原有裂缝变宽并出现新 的裂缝。不稳定斜坡的分布面积为3947平方米,体积47。4万立方米,威胁到一组居民47户360人,房屋300间左右,果园及农田100余亩,乡村道路1000 余米,供电线路2000米,潜在经济损失约5000多万元。因此,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是很有必要的。

      加固方案完成后就进行招标,中标的施工队是外地的一家公司。工程刚 开始时当地的村民并没有参与进来,最后经过村民与施工队的负责人协商, 同意村民们去山下背沙子,这样一来村民们共计挣到20万元左右。但是工程 结束不久山体又出现滑坡的迹象,说明对这一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存在一 定的问题,比如抗滑桩的深度不够,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未达标等都会对工 程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工程质量不达标,一旦山体再次出现比较严重的滑 坡,村民们的人身安全随时会受到严重威胁。

    三、 上马厂村灾后重建的几点思考

      (一)能源改造

      在众多重建的扶贫项目中,上马厂村对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和沼气池的 推广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两个项目。太阳能资源是当地最为丰富的资源之一, 由于当地降雨稀少,空气相对干燥,很难形成云层和雾气,全年平均光照能达到2214小时之多,并且光照强烈。沼气也能有6个月以上的使用时间。

      最重要的是,在扶贫项目经费的资助下,这两个项目的投资经费都不是 很多,每户加起来只有1万元左右。几乎可以说是一劳永逸,一次性投资后基 本不需要后期再进行太多的投资,技术要求也不高,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专门管理它们。太阳能热水器只需供水便可以正常使用,太阳能路灯基本 上不需要再进行管理,沼气池只需定期往里面加人粪便等有机物即可使用。

      (二)老百姓的需求与政府的视角

      关于震后“三百”示范工程的项目,在政府的政绩栏里是最为显眼的一栏。走进上马厂村一组,宽敞而干净的硬化村道通向各家各户,家家户户都住上外观漂亮的新房,环保节能的太阳能路灯照亮着村庄夜间的每一个角落。但对于老百姓来讲,这些虽然看上去很好,也没有花自己家里的钱,但用国家给他们的钱搞了这些面子工程是不值得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妄子”。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的腰包里有了钱,地里面有相对固定的收入,这才是最实在的。村民说,你住得再好,住高楼大厦在城里,没有钱和相对固定的收入,就都是“妄子”。

      (三)给钱还是给物

      我们调查所到的农户几乎都非常地激动,非常感谢政府给予的支援。但一些村民认为,国家应该给的是现实的物而不是钱。他们解释道,给了物的话他们(指村干部)是不易吃掉的,但是给了钱就不一样了。如给1万棵果树苗,那就吃不掉,这么多的果树,他自己栽也栽不完。这反映了村民对村落获得的灾后重建资源分配的某些不满。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有些农户领了钱以后不按照政府的指示行事,将这些扶贫的款项转为他用。据村民反映,有的村民甚至会用这些钱来赌博,输掉之后便期待政府再次扶贫。

      (四)如何在已有的结构下扶贫

      农业生产有自己的生产节奏和周期,反映在每一个具体的地方则千差万别。这种农业生产结构是千百年来当地村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总结出来的一种最优结构,也应成为我们在此地开展扶贫项目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我们所有扶贫项目的开展都必须有机地结合到这个结构之中,我们的扶贫一定是要镶嵌在这种社会生产结构和家庭人口结构之中的。例如,换工这种生产习俗就是老百姓在家庭人口劳动力结构和社会生产结构下,进行资源合理优化以适应生产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小规模的养殖 业一般比较受农村欢迎,因为小规模的养殖业只需要花费较少的劳力投人和资金投人,只需要将农业的余闲时间利用起来便可以运转。并且由于规模较小,运转灵活,风险也相对较小,即使全部亏损也不会影响家庭全年整体收支的平衡。若无视这种结构,将会破坏原有结构的完整性,随之出现扶贫之后所引起的次生危机,反而不利于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最终背离扶贫项目的美好初衷,也使当地居民陷入新一轮的风险之中。如将大规模的养殖业在当地普遍推广,因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社会家庭结构和新推广产业特点的原因,必须将全部的精力都投资在这一产业上。这一产业就成为其经济收人的支柱产业,一旦因为不可测的因素引起运营不当,将会导致收支失衡。 农民抗风险能力本来就较差,一次陷入经济亏欠,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五)如何投入才能惠及村民

      表1是我们在小金县扶贫办拿到的“上马厂村建设幸福美丽村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上的图表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项户办工程,也就是“四改”投资总额为14.52万元,全村121户,平均每户1200元。根据规划,仅“改厨”一项的建设要求,花费最少的家庭也要花费1500元左右,国家投入的资金远远不到村民所花费的1/4。用于生产发展建设的投资额9.5万元,仅为总投资额的4.3%。在“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和“村容环境整治”建设中,除去“安全饮水工程”、“沼气池建设”、“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外,其他与扶贫关系不是很大的项目就占据了 69.8%的总投资额。而这些大都可以说是形象工程,与当地的生产建设关系不大。并且比较多的项目都由外地承包商修建,当地村民 并未参与其中挣到钱。

      表1 上马厂村示范工程补助资金概算表

    20

    21

     

    广元市大竹村:

    灾后重建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

    周  岳

      广元市朝天区平溪乡大竹村,位于素有“小西藏”之称的曾家山西北部,属高寒山区,是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和省级文明村,距广元市区45公里,距朝天城区38公里。大竹村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0亩,林地面积 6600多亩,海拔1300米左右,中曾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56户,1774人,劳动力918人。

      大竹村属典型的贫困村,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劳务收人为主,全村9个组按“四沟一线”分布,特殊的地理分布致使全村发展极不平衡。又因村内地势平坦、溪沟纵横,极易遭受洪涝灾害,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07年年末,全村人均纯收人仅2350元,人均粮食400公斤,其中低收入贫困人口 514人,占总人口的29%,绝对贫困人口 233人,占总人口的13% “5·12”地震给大竹村经济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农房、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受损,部分农户因灾返贫,进一步加深了该村贫困程度。地震后,大竹村在恢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紧抓恢复重建的契机,引进多家涉农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业、生态养鸡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大竹村“5·12”地震受灾情况及影响

      (一)地震受灾情况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大竹村456户农户全部受灾,其中110户房 屋严重受损(其中,户无法居住),其余346户轻微受损,所幸无人员伤亡。村内基础设施受损较为严重,12、5公里村组支线公路受损,河提损失3200余 米,人饮管道7000余米全部受损,1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站损失3处,分散水 池损失45口。农业产业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蔬菜种植基地损失100多亩。全村因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066万元,增加贫困人口 210人,全部为因灾返贫。地震发生以后,大竹村及时开展紧急救援及自救工作,对于房屋受损较严重的农户进行了集中临时安置,食品、饮用水、帐篷、衣物等救援物资也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

      (二)地震对大竹村的影响

    1. 房屋及生活资料受损严重,农户生活陷入困境

      大竹村在地震中严重受损的房屋占总数的24%,相当一部分群众在灾后都被集中到了临时安置点,家中的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都无法取用,只能依靠政府分发的紧急救援物资来维持生存。在后期的生活重建过程中,由于集中供水站和人饮管道全部受损,农户饮水困难,同时又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恢复生活,更是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当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下降至2133元,农民生活再次陷入困境。

    2.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农业生产能力大大削弱

      在此次地震中,该村通村公路、机耕道几乎全部受损,严重影响了农户的出行和耕作。河道堡坎垮塌严重,桥涵损毁严重,洪水季节全村极大一部分农田都易遭受洪涝灾害。45口抗旱池的严重受损又导致全村农田灌溉用水紧缺,农作物因此急剧减产。同时由于地震灾害带来的市场疲软,农户生产的农畜产品不能按时、按正常价格销售,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3. 务工入员返乡,务工收入急剧减少

      地震后,外出务工的270名青壮年村民大都返乡。由于道路不畅,房屋重建、基础设施恢复等重建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种植蔬菜、养猪、养鸡等生计活动也因房屋重建未落实而不能启动,村民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大竹村因务工人员返乡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

    4. 大范围灾后重建导致农户住房重建成本增加

      地震受灾面积大,房屋、生产物资、生活物资等大量毁损,而灾后重建时段相对集中,各种重建物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攀升。首先是建筑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运输费用上涨,致使农户建房成本增加了 30%左右;其次生活生产资料价格也有所上涨,农民生活成本增加。

    二、 大竹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

      面对“5·12”特大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大竹村村民在村两委的带动下, 米用项目与村民一事一议”的模式,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契机,根据农户意愿大力开展各项重建工作(见表1)。

      表1 大竹村村民灾后重建项目意愿排序

    22

      (一)农户住房重建

      按照国家灾后住房重建补助政策,大竹村对重建及维修加固农户进行了资金补助。补助金额为:重建户按家庭人口 1.6万〜2.6万元不等,维修加固 以每户1000元进行补助;补助方式为:当年进行重建及维修的农户可得到补助,未重建及维修的农户不予补助。截至2008年12月底,全村110户重建房全部完工,受灾农户全部入住新房,其余346户轻微受损房屋的维修加固工作也基本完成。

      (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

      利用交通扶贫专项基金300万元,修复通村道路2公里;利周朝天区扶贫办投入的320万元灾后重建专项基金,恢复通组公路2公里;利用香港乐施会提供的灾后重建项目资金100万元,新建水泥硬化路2.6公里;利用灾后重建财政扶贫基金50万元,修复了受损桥梁,解决村民出行、重建材料运输的交通问题。利用朝天区水务部门投人的资金20万元,修复了供水站、供水池及管道,解决村民人畜饮水问题。针对大竹村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朝天区农业局投人资金700万元用于河道治理,确保庄稼免遭洪涝灾害损失。图1所示为新修的河堤及通组公路。

    23

      图1 大竹村新建的河堤及通组公路

      (三)农业产业重建

    1. 土地复耕与改造

      大竹村属于标准的喀斯特地貌,易旱易涝,致使农作物产量不高,农户收入很低。地震后,朝天区国土资源局投人资金800万元,其中200万元用于复耕在地震中受损的蔬菜基地,600万元用于旱涝土地改造,计划改造2000亩,已完成改造1800亩(其中回填低洼耕地500亩,土地平整1300亩),极大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

    2. 反季节蔬菜种植产业发展

      大竹村地处高寒山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都采用农户自产自销的传统生产模式,规模小, 蔬菜销量和价格也都得不到保障。2008年以来,大竹村充分调动全村农户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积极性,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强村思路和“支部十协会”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年蔬菜种植面积7500亩,其中 种植海椒2000亩、甘蓝3200亩、萝卜1600亩、四季豆600亩、其他蔬菜100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已成为全村助农增收的主要渠道,实现年产量 1.9万吨,产值747万元,人均增收400元。大竹村也因此成为朝天区蔬菜产 业化示范基地(见图2)。同时该村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蔬菜的市 场扩大、销售以及对种植农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合作社2008年以来销售各类 蔬菜15212吨,营销总金额861.2万元,实现利润43.7万元,人均增收200元,于2009年2月被四川省农业厅授予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称号,成为 朝天区首家获此殊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4

      图2 大竹村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

    3. 新建蔬菜应急集中育苗场保障蔬菜育苗

      由广元市农业局牵头、朝天区农业局具体组织实施,在该村9组新建曾家山蔬菜应急集中育苗场(见图3)。项目总投资290万元,占地50亩,是朝天区产业灾后重建重点项目之一。该育苗场建成960平方米可调温控湿三连栋PC板温室一座,标准化钢架塑料大棚2.1万平方米,配备半自动控温设备、移动苗床和穴盘育苗设备,可用于茄果类、叶菜类蔬菜育苗,为蔬菜生产提供优质种苗。园区灌溉渠系设施齐全,建提灌站3处,蓄水池3口,容积450立方米,建蔬菜喷灌设施20亩,硬化园区道路2500米,建围墙1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尤其是在突遇灾害性气候等原因造成定植时节缺苗)可一次性育蔬菜苗500万株左右,年可育苗3000万株左右,可保证1000亩蔬菜应急育苗,而且可提早育苗时间20天左右,成苗率达95%,优质苗率达90%以上;为农 户大规模蔬菜种植提供了种苗保障。

    25

      图3大竹村曾家山蔬菜应急集中育苗场

      4.引进涉农企业,带动农户增收

      大竹村引进了广元市金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田公司),专门 从事农产品加工出口。目前,该公司与全村蔬菜种植农户都签订了蔬菜购销合同,既保证了蔬菜的销售渠道,又给予了农户最低保护价0.2元/斤的保障措施。同时该公司在大竹村招聘了大批工人,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引进四川天冠生态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冠公司),共投资2100万元,建起了占地200余亩、标准化圈舍24000平方米、年存栏种鸡12万套、可年产土鸡苗1800万羽的土鸡繁育场,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合作,选育优质土鸡品种6个,示范带动全村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养殖大户30户,养殖农户可获得平均每只土鸡5~8元的利润,同时也为大竹村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图4为大竹村引进的两企业。

    26

    27

      图4 大竹村龙头企业风貌剪影

      (四)人居环境改造

      完成农居外观风格风貌打造250户,硬化院坝面积17500平方米,庭院改 建13200平方米;改厨44户,改厕、改圏60户;以3000元/口、农户投工投力 的补助政策新建80口沼气池,目前全村共有沼气池120口,普及率26%左右。

      (五)农村基层組织的恢复重建

      大竹村利用朝天区委组织部拨付的特殊党费20万元,重新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大楼,以恢复村两委会的日常办公。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千部在劳务产业中的带动作用。村支部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召开党员群众培训会,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举办砖瓦工、电焊工、钢筋工等农民工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200余人。组织培训村干部3次共15人,培养发展致富带头人5人。

    三、 大竹村灾后重建项目的成效

      大竹村过去基础设施差,种植技术水平低,产业单一,群众生活非常困 难,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灾后重建以后,大竹村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产 业发展、经济水平、农民居住环境以及村容村貌等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农房及人居环境改观

      灾后重建以后,大竹村共有217户农户建起了砖混结构房,占全村总户数的48%,建成的砖混结构农房中有158户是在地震后设计建成的,配套设施较完善,设计科学合理,有单独的卫生间、厨房、生产用房,居住环境较好。另外通过农居外观风格风貌打造工程,土木结构房屋也形成了统一规划,青砖白墙水泥院坝,显得整齐漂亮。结合农村公路建设,配套完成了人户路、联户路建设和路坝的硬化工程,实现了路相连、院相通、庭园美的目标。村内还在 住户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了绿化,设置了环保垃圾箱,村容村貌及村内环境 得到了巨大的改观(见图5)。

    28

      图5 大竹村灾后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目前大竹村在地震中受损的12.5公里村组支线公路已全部修复,另外新建1.5公里公路,解决了二组火地沟100余人的行路难问题;硬化通组道路8.3公里,在村内形成了环形绕村水泥公路,覆盖全村农户。该村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公路的两侧9道路改善对于生产资料及蔬菜的运输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人饮设施恢复重建以后,该村重新铺设人饮管道3200米,覆盖全村7个组1500人,85%的农户都饮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为应对洪灾,该村现已修建河堤3.2公里,完成三、四、五、六组4条河道、溪沟治理5.7公 里,大大提升了大竹村的防洪能力。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

      大竹村从2007年开始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但在种植规模、蔬菜 品种、种植技术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发展不足,严重制约了该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进程。重建后,全村农户大面积种植反季节蔬菜,到2010年,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发展起了蔬菜产业,共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1800亩;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金田公司、蔬菜协会、蔬菜冷库、蔬菜应急集中育苗场、蔬菜交易市场建设,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协会十农户”的蔬菜产业产供销一条龙发展体系。由蔬菜应急集中育苗场培育新型优良蔬菜品种,农户种植,协会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扩展,金田公司负责保底收购,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的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同时以村干部宣传、农户自愿为原则,在天冠公司的带动下,全村发展养殖土鸡10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30户,公司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农户放养,最后公司统一收购。现已初步形成产业化的养殖模式。

      (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土鸡养殖及外出务工是大竹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大竹村属于高寒山区,非常适合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随着该村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目前平均每户种植蔬菜4亩,每亩年纯收入2500元,全 村蔬菜产量7500公斤以上的大户就有20多户,总产量10000多吨,产值 400多万元,仅蔬菜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超过1500元。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模 式,全村共养殖土鸡40万只,年纯收入260万元左右。大竹村每年外出务 工400人次,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等地进行铁路架线和建筑工作,每年全 村劳务性工资总收入约1000万元。2010年该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350元,比2009年增加700元,比2008年增加1217元(见图6)。

    29

      图6 大竹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示意图

    四、 大竹村灾后重建成效评价

      重建后的大竹村,在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 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对大竹村灾后重建成效进行客观评价,课题组抽查农户10户,以座谈和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一)农户对恢复重建的满意度评价

      通过调查,了解到村民对村内道路恢复、家庭饮用水恢复、村委会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满意度均在80%以上,住房重建满意度为60% (见表2)。

      表2 大竹村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

    30

      针对住房重建满意度略低一项,调研组进行了深人访问,主要原因在于为了让灾民重建新房以解决过冬问题,大竹村采取在12月份检查验收通过才能获得重建补助款的政策,致使一些贫困农户因筹集不到建房款而放弃了重建机会。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大规模住房重建,导致建筑原材料、运输费用、人工工资等上涨了35%左右,建房成本急剧增加,平均一户130平方米的住房重建成本约20万元,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二)灾后重建项目益贫效果评价

      对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农户增收作用的调查显示(见表3),分别有40%和70%的农户认为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农户增收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表3 大竹村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

    31

      根据调研组的深人调查得知,对贫困户帮助作用力、主要是因为政策没有向贫困户进行倾斜,反而让一些贫困户因资金不足失去了 2万元左右的住房重建补助款,对农户增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重建上。

      (三)村民对灾后重建的总体评价及愿望

      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大竹村大部分村民都对灾后重建项目的整体规划、 实施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谈到大竹村的两大企业和蔬菜基地时,大竹村村民更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提出了自己的愿望一他们希望建沼气池。大竹村年平均气温较低,一年有一半时间都需要取暖:因此能源消耗较大,村民们表示如果能建好沼气池,既能节约能耗成本,又能保证蔬菜的农家肥。同时希望加强蔬菜种植的技术培训和优质品种引进。目前村民们虽然已经有了丰富的种菜经验,但只靠传统的种植技术,很难适应如今的产业化 规模化发展,希望能科学种菜,提高蔬菜产量。此外还有部分农户希望能尽快修好连户路,通上自来水。

    五、 大竹村灾后重建的经验与启示

      大竹村位于高寒山区,同时又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但是面对现实,大竹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也让农业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总结其灾后重建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扭转劣势,利用优势,因地制宜保增收

      大竹村海拔高、气温低,2007年以前该村还是以种植洋芋、玉米、小麦等为主,由于气候条件差,农作物产量极低,仅能满足农户的生活需求。面对这一困境,平溪乡党委、大竹村两委迅速转变思路,利用高寒山区夏季气候温凉,最适宜种植秋冬菜的特点,将杂粮种植耕地全部规划成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口感好、生长周期短,每年可种两季,一方面填补了蔬菜市场的空缺,另一方面也使农户们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人均增收400元。利用高寒山区空气质量高、水质好、林地多,适合放养优质土鸡的优势,大竹村鼓励农户进行土鸡养殖。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曾家山风 景区的交通、客流等资源,大竹村突出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农 业观光、农耕体验、果蔬采摘、农家休闲等旅游产品,带动人均增收100元。

      (二)以奖代补,充分激发农户积极性

      为了充分激发农户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养殖土鸡的积极性,大竹村采用了多种“以奖代补”的政策来鼓励农户。凡是全部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每户奖励150元,对于贫困户每户奖励200元。对于土鸡养殖户、建放养场每亩补助20元。在这一系列的补助政策的鼓励下,全村90%以上的农户 都种上了反季节无公害蔬菜,30户成为土鸡养殖大户,极大地促进了该村农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

      (三)“公司+基地+协会+农户”,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是引进加工龙头企业,实行“工厂+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大竹村引进了蔬菜的深加工及出口企业,与农户签订蔬菜订单,带动蔬菜基地的发展及农户经济收人的提高;引进了农畜企业,农户养殖公司收购,形成产供 销一条龙发展体系。二是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公司(协会、联合体、 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大竹村成立了蔬菜协会,负责市场的扩展和对菜农的技术培训指导,同时建立了曾家山蔬菜研究所,引进巨果五号海椒、寒将军甘蓝等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三是建设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实行“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大竹村建成蔬菜批发交易市场12000平方米,用于蔬菜的集中销售,大大降低了农户的蔬菜销售成本和难度。大竹村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让蔬菜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四)“畜禽-沼气-蔬菜”,走循环农业发展道路

      大竹村引进的天冠公司,目前共有存栏种鸡12万套,厂房内有在育土鸡苗60万羽,加上农户已经养殖的近40万只成年鸡,每天都会排出大量粪便,该公司通过专用的粪便处理系统进行消毒杀菌后,免费交由农户发酵沼气。农户也可以用农家肥打造绿色无污染蔬菜,既提高了蔬菜的品质,也打造了蔬菜的品牌。“畜禽-沼气-蔬菜”的发展模式,既避免了畜禽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让农户变废为宝,节约能源,不但降低了农民种植蔬菜的成本,还打造了蔬菜的品牌。整个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让大竹村走上集约化发展的 道路。

      (五)抓抢机遇,找准契机,乘势而上

      一是抓灾后重建机遇,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多方扶持下,大竹村积极争取多项灾后重建项目,共争取到灾后重建资金2679.1万元。在完成恢复重建 的基础上更是完善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的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基 础设施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为该村的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找准平溪乡建产业示范园的契机,规划全村耕地种植蔬菜,利用乡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育苗基地、蔬菜基地及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大力促进该村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随着平溪乡产业示范园区的建成,大竹村的蔬菜种植户也充分享受到了示范园区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六、 大竹村灾后重建需要关注的问題

      大竹村在灾后重建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未来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竹村通组公路还没有完全硬化,连户路通达率不高,部分农户出行困难。目前该村还有274人没能饮用上自来水,主要依靠肩挑的方式取水,水质得不到保障,也极为不便。沼气发展也极不均衡,全村456户仅有沼气池120 口,普及率仅为26冗左右,农户炊事能源大部分采用柴火、煤,又由于取暖需要,农户每年消耗的柴火和煤炭数量极,能源消耗较大,急需发展沼气。

      (二)龙头企业的建设进度还有待加快

      截至2011年3月29日,大竹村引进的金田公司厂房还处于建设时期,仅完成了厂房外部建设,车间及设备都还没开始配备;天冠公司也仅仅完成了育雏房的建设,配套的孵化厂房及饲料加工厂房正处于建设时期。目前大竹 村的蔬菜基地已成规,龙头企业需要加快建设进,才能配合好蔬菜基地的发展。

      (三)重建农户欠债现象严重

      按照大竹村当时的物价水平,重建一套130平方米的住房成本大约为20万元4余去国家补助的2万元,农户需自投18万元,大部分农户都是依靠找亲戚借贷、信用社贷款的方式来负担。截至2011年3月,该村80%的重建户都有欠款,户均欠款4万元。目前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来偿还欠款。

      (四)水利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抗洪能力有待提高

      大竹村常年遭受洪灾危害,是返贫的主要因素。因此,村内急需进一步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在排洪渠建设上加大力度,提高防洪能力。

     

    茂县坪头村:

    非均衝重建麵调查与启示

    张晓  卢容  崔粉亚

    一、 坪头村概况

      茂县凤仪镇坪头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县城岷江西岸, 距成都188公里,距九黄机场160公里,213国道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岷江绕村而过。茂县地处海拔890〜5320米的高原地区,当地冬冷夏凉,县城年均气温11.2,7月平均温度20.9 。全村辖三个村民小组——坪头组、波西组、桥头组,共551户,1905人,村民95%是羌族。现有耕地1200余亩,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自然村寨。目前,坪头组正着力打造羌乡“坪头寨”,位于山的另一面的波西组也准备开始打造“羌城”,而地势最低、位于岷江河岸和 213国道沿线的桥头组则难觅踪迹。

    1. 坪头组

      坪头组与茂县县城毗邻,寨子依山而居,居民主要是羌族。灾后住房的维修和重建成为重中之重,全村90%以上的房屋都分阶段参与了风貌改造,现多为家庭别墅式的院落,村内道路全部铺成水泥地面。作为全力打造的“中国最大羌城”,村口设有专门的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广场。所谓羌城,按当地人的话说就是要把这个地方打造成羌族的圣地,是所有其他地方的羌族“朝圣”、有事聚集商量的地方。村里许多建筑和设计都与旅游项目有关,如 专门让游客游览的释比文化长廊、咂酒广场等。由于风貌改造,坪头组几乎看不到有过地震的影子,只能从专门留下的“地震遗迹处”看到一丝痕迹。村里大面积种植青脆李,海拔比较高的山上种有甜樱桃。

    2. 玻西组

      从坪头组的村尾翻过一个小山头就是波西组了。波西组村民95%;以上是羌族。目前该组已被规划进羌城建设的一部分。波西组在地震时没有人员伤亡,房屋没有倒塌,少数人家的房屋因地震裂了口。在调查期间,波西组家家都在盖新房或已修建好了新房,等待政府的风貌改造。在波西组,有一部分来源于高山的羌族居民,他们认为此地条件较好,小孩子上学比较方便,因而搬迁下来。他们买当地人的地作为修建房屋的地基,修房在此地定居。

    3. 桥头组

      桥头组是坪头村三个村民组中所处地势最低的一个组,现在分散居住在九黄公路旁。该组原本处于坪头组的下方4004年修筑213国道时,坪头组和桥头组才分开来,部分桥头组村民的土地被征用;2009年茂县城市规划再次征用土地,桥头组的村民失去了全部的土地,而且只有在河西邮电大楼背后居住的农户保留了原来的住房,其他村民的房屋都被拆除。政府出资在河西小区修建了楼房,现在一部分村民已搬进去,大部分村民依然居住在鑫茂宾馆和茂川宾馆中,等待新房的建成。

    二、 灾后坪头村房屋重建与风貌改造

    1. 工平头组

      在坪头组调查了解到地震时房屋倒塌的基本情况,院子围墙的墙体倒塌是地震时受损的最主要方面,住房则大多是局部裂缝或一面墙体的石头脱落等,木质结构房屋的骨架受损并不严重。在访谈中,调查组还了解到有一部分房子在地震前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小洋楼,在地震中没有什么损伤,地震后还在使用。

      灾后部分重建的房屋几乎都是在原址修建,或者在旧房的附近或旁边修建,对村落的整体格局影响不大。关于灾后房屋维修和重建的资金问题,从村民的口中得知,房屋没有倒塌的每家补贴修补费5000元,倒塌的按人口算, 1〜3人补贴1.6万元,4〜6人补贴9万元,6人以上补贴2.2万元。同时 可以向信用社申请无息贷款2万元,不足的部分村民自筹。重建后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二层或者三层的复式结构,除了在村中213国道主要干道两旁的房屋没有院子外,每家都有院落,而且多数的院落里种有青脆李树或者蔬菜。

      震后,全村90外以上的房屋进行了风貌改造,把以前外墙贴的白色瓷砖等换成了现在的文化石或青石板。问起村民对瓷砖和文化石的喜好时,大部分的村民都表示还是白色的瓷砖比较好看,显得亮堂,文化石比较暗,黑漆漆的。可见村民在民居审美选择上更侧重于视觉上的审美。政府主导的风貌改造并未投合村民的审美倾向,从此也看出村民对政府风貌改造的态度。一位羌族大妈告诉笔者,她儿子家的房子刚贴上白瓷砖不久,风貌改造工程就开始了,儿媳对1万多元瓷砖花费很是心疼,在家哭了两天,但最终还是被施工队换成文化石了。另一位芜族大妈说,她家在外做生意,都不知道风貌改造的事情,回到家才发现自家外墙的瓷砖被换成了文化石。可见当地政府并没有很好地与村民进行沟通,在没有征得村民认可的情况下风貌改造带有强制执行的意味,但很多村民觉得这是统一行动也就不得不接受了。

      我们还观察到有的房子贴的是青石板,而有的是文化石。问起贴青石板房子的主人时,得知青石板是第一批风貌改造工程的设计,先对几家进行外观打造,但觉得效果并不如预期那么好,于是在第二批风貌改造时换了文化石。从村长那里我们得知,一平方米青石板的造价是几十元钱,而文化石要上百元。关于青石板和文化石的耐用度问题,一些村民告诉我们,有一些石头和石板已经开始脱落,没有瓷砖耐用。

    2. 波西组

      在我们调查期间,波西组正在“大兴土木”,家家户户忙着修建新房。因为2011年4月坪头村的旅游大会一结束,波西组便要进行类似坪头组的风貌改造。从正在修建的房屋中我们可以看到,房屋全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既增加了抗震强度,也是现代化的一种标志。在波西组调查期间,在一户姓陈的大爷家看到了一所地震前的完整的木质结构的房屋,偶尔能看到未被震垮的用石头皇起来的墙体。从中可以见到以前房屋建筑的面貌——一个与灾后重建的眼前村庄不一样的村落。目前建好的房屋外面都贴白色或米黄色瓷砖,房顶盖红色琉璃瓦。波西组现在正进行的房屋修建费用完全由村民自己负责,政府负责外观的统一装修。正在修建房屋的一些村民打算把清水房修好后只弄屋内装修,房屋外面的装修等政府统一打造。一来可以节约自家成本,二来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村民修建的房屋都是二至三层的楼 房样式,室内装修包括现代化的设计和现代化的家具——现代化的沙发、茶 几、液晶电视等。

    3. 桥头组

      根据对多家住户的抽样调查,地震时桥头组也没有出现房屋全部垮塌的情况,极少数的住户表示房屋出现了裂缝和部分垮塌:多数住户表尔地震对自家房子几乎没有影响。

      调查中,在邮电大楼背后居住老房子的住户表示收到了补贴和建房基金;住在鑫茂宾馆的部分农户表示,不要说建房款,就是头三个月的补贴也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村民王大妈:地震的时候房屋没有垮,但是也没有拿到任何的补助,连地震后头三个月每人每月300块的补贴都没有拿到。老伴原来是在公安局工作,有退休金,所以一家人连低保都拿不到,7口人就靠这1000多块的退休金村民侯某:地震的时候两边垮了,但是没有条件重修,我就加固了一下。 当时家里户口上有2人,所以得到了4万元的建房补贴。

      经过访问调查,调查组了解到2004年修筑213国道的时候,国家征用了桥头组部分居民的土地,被征用土地的住户的补偿是新的住房和街上的铺面,也就是说当时大部分的桥头组居民还是保留了自己的耕地和住房的。 2009年进行城市规划改造,桥头组全体居民的耕地全部被强制征用。

      村民大部分都居住在鑫茂宾馆和茂川宾馆中,是由政府统一安排的,居民免费住宿,也不收取水电费等。但是据多数居民反映,其实是有偿的,因为住进宾馆之前他们每户就在征收土地的补偿款中被扣除了3500元。

      村民侯某:2004年修公路就把我们的地占了。……他们(指村上的干部)马上就要征我们这里的地了,我们现在在这个邮电大楼背后还有三到五家人家。

      村民李某:我们已经在这个宾馆(指鑫茂宾馆〕里面住了一年多了(即是说城市规划征地的时间是2009年、自己家里的房子和地全部都没了。…… 稀里糊涂地签了合同,房地什么的就都没有权利了,怎么处置的自己也不知道,就住到了这个宾馆里面。

      村民李大姐:拆迁的时候来了一二十个青年,说要是不搬家具就直接铲平或者放在公路上,所以每家都急着搬出来。

      村民王大妈:(在宾馆里)分到了三间屋,七个人住,挤得很,宾馆里还经常停水停电。……说是免费给我们住,其实在住进来之前就扣了我们3500块钱,哪里是免费的哟。

      据调查得知,每一户被征用了土地的居民是被强制要求在河西小区买房的,不买房他们就拿不到土地征用补偿款,而买房的话房款就直接在补偿款里面扣除。所以很多居民都反映其实钱根本没有拿到手里,就稀里糊涂地没有了。

      除调查访问宾馆里面寄居的村民和住老房子的村民之外,调查组也去了河西小区抽样访问准备入住的村民,但是没有调查到很具体的情况。一是河西小区的住户情况比较复杂。河西小区只有8区是政府为桥头组的村民修建的,其他的房子是商品房。河西小区与河西小学只隔一条213国道,很多坪头组村民为了照顾小孩读书而在这里买了房子,让家里的老人过来住,顺便照顾孩子。随机访谈的几个人都是坪头组的。二是交割时河西小区的房子全部都是毛坯房,除了少数几家已经装修妥当的居民搬进去住之外,其他大部分的居民都在忙着装修,因此顾不上与调查组说话。

      村民某阿姨:拆迁前房子有200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补偿800块。政府盖的小区你必须买,不买就不给你钱。卖给你的房子也是每平方米800块钱,总共才100多平方米,比原来的房子差远了。

      通过调查统计,在地震中坪头村三个组的房屋损坏程度都不大,最多见的是房屋墙壁裂缝和院子的围墙倒塌。灾后重建的建房基金和补贴基本发放到位。但是目前的住房情况三个组的差别非常大,坪头组基本上全部翻新,波西组正在重建中,桥头组土地全部被征用。

    三、 灾后坪头村旅游产叠的发展

    1. 坪头组

      坪头村采取“村两委会十农户十企业”的模式开发“水风羌寨乡村旅游”项目,全村农户以土地和住房自愿入股,成立了茂县水风羌寨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由公司统一租赁村民的土地和住房,再租给经营商,由经营商将房屋改造成乡村旅游酒店。

      从村长那里得知坪头组加入旅游公司的有40多户,组里绝大部分的人是没有参与的。而且刚开始村民都不愿意加人,通过村干部的带头示范和鼓动才开始慢慢加人进来的。最开始不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只要肯加人就可以。旅游产生了一些效益后,才有主动要求加人的村民,但这时对房屋的位置等有了要求,不是随便想加入就能加入的了。调查小组专门对参与乡村酒店的家庭进行了访谈,得知房屋是按6元7平方米的价格出租的,公司用来做饭店、宾馆等,合同是五年制,五年后自己想经营可以自己接手,但公司的收入不和他们分红,他们只是得到出租房子的钱。有的村民出租的房子是灾后重建的,政府补贴1万多元,剩余钱通过贷款或自己筹措,建成后出租,自己就住在经过加固的老房子里;有的把房子出租,自己在别处租房;还有的就住在县城买的房子里,出租村子里的房子收房租。

      除了出租房屋参加村里的旅游项目外,还有一部分人以另外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参与到了旅游业中,比如在自己家中开一个小杂物店或经营分到自己家门口卖杂货的小摊位,又如在村里的乡村酒店做服务员、导游、清洁工等。 这些参与方式都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人家在地震后的生计方式。这些人在村民总数中占的比例也是非常低的。

      还有一大部分人完全没有参与到村里的旅游行业中,依然是依靠地震前的生计方式维持生活。比如卖蔬菜、青脆李或者挖草药,饲养生猪或者牦牛。只是蔬菜或李子的种植面积较地震前减少了,因为村里盖房和旅游设施占用了村中的耕地。村中由于要保持整洁也不让饲养鸡鸭等家禽,猪等大型家畜要集中到山上的养殖场饲养,但是养殖场还没有建成,很多村民反映,就是建成了,那么高的成本也会让收入降低的。

    2. 波西组

      到目前为止,波西组的旅游业还处在待开发阶段,他们也未获得旅游开发带来的直接好处,但对政府提倡的开发旅游充满期待。在接受调查的5户人家中,有2家准备在波西的旅游业开展起来以后在自家开茶楼、开个小铺子。

      波西组目前的土地被政府征用的不多,主要用于修路。另一个就是自家修房造屋占地,少数人家卖一部分地给高山上搬迁下来的羌族人修建新房。

    3. 桥头组

      由于土地全部被征收,所以桥头组的居民根本没有条件参加当地的乡村旅游项目。

      由于213国道在村中穿过,坪头组和桥头组被完全分开,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只局限在坪头组的土地上进行。2009年桥头组的土地房屋被全部征收前, 有几户居民的房屋也进行了“风貌改造”。但是这个改造是在没有完全征得村民的同意、在部分村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风貌改造”过程中一些强行敲掉农户房屋上原本的装饰物,再贴上石片的做法,多少引起了一些村民的不满。桥头组的土地房屋全部被征用之后4乔头组就跟旅游项目失去了最后的一点联系,连去坪头组打工参与到旅游项目中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亲近的亲属关系。可以说,整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没有给桥头组居民带 来任何的收益。下面是调查时村民说的一些情况,可以作为佐证。

      村民王大妈:政府搞啥子风貌改造?……当时我出了一趟门,回来我的房子就变样子了,被贴上了啥子石头片片,搞笑得很。

      一位胖阿姨:地震后给村里扫地,说是有钱,扫了好久没见到一分钱。 村民侯某:跟他们(指村干部)没有亲威你连打工都没有份,我们这整个的桥头组,打工都没有人喊你去。

      ―中年妇女:上面(指坪头组)就是扫地的都要他们(指村干部)的亲威才能去,哪里轮得到我们这些人?

      坪头村的村民在旅游项目中获得的收益差别是非常之大的。首先,每个组的居民获得的收益就很不一样。坪头组可以说是旅游项目收益的最大获 得者,基本上全部的旅游经营所得都归坪头组村民所有;波西组在旅游项目中少有所得,仅有少数村民可以参与到坪头组的旅游导游,从中有所收人;桥头组在旅游项目中则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其次,在坪头组村民内部,旅游的收益分配也很不均衡,村民普遍反映收益最大的是有各种社会关系的农户,然后是参与到旅游公司进行房屋出租的农户,这些人在村中只占10%~ 15%。再就是在旅游项目中有所参与的人,这些人也仅仅占少数,而且这些参与带来的收入一般也是非常低的。那些完全没有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户,除了房子跟地震前的不太一样或者土地面积变得更小了之外,其他没有什么变化,甚至陷人贫困的泥沼。

    四、 坪头村衬民现在的生计

    1. 坪头组

      坪头组居民的生计方式主要分三种。 1)全面参与到旅游业中

      这一类的村民基本放弃了地震前的生计方式,主要靠获取房租和做小生意生活,不再从事任何农副产品的种植或饲养。他们大都在村外的其他地方买了房子。

      靠出租房屋收入稳定而且不用费力,还出现了一些本来在外打工的人回村参加旅游项目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极少,因为村里可以提供的岗位极少。 这类家庭其收入没有很大幅度的改变,因为出租房屋的这几家人原本的收入也不差,有的本来在外面就有固定工作,有的做小生意,房屋出租所得只 是让生活更加有保障更加宽裕些。

      2〕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旅游业中

      这一类的村民参与旅游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开商店或租摊位卖小商品,开商店年收入平均1万元,租摊位卖小商品是村里的新项目,目前还无法统计收人:有的在村里的商业营业机构工作,比如做酒店服务员、导游等,酒店服务员月收入1000元左右,导游收入则视游客的流量,极不稳定;有的村民 是为村里打扫卫生领取工资,扫长廊每天50元,全村按户轮流打扫,不过如果没有关系一年也轮不到一次,另外打扫主干道一个月1000元,主要是由衬里 的低保户家里出人做。

      总的来说,参与旅游业对这些村民的收入影响不大,并没有明显提高或者降低家庭的收入。他们在参与旅游业的同时还种植蔬菜和水果以及饲养牲畜,这些农副产品的卖出所得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3)完全没有参与到旅游业中

      这些村民的生计方式跟地震前没有区别,地震前种植蔬菜水果的依旧种植蔬菜水果赚钱,打工的依然在外打工,没有因为村里开展的旅游业而回村,做生意的依然做生意。地震后的各种政策措施可以说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 唯一有影响的应该就是种植蔬菜水果的农户的土地面积在地震后变小了,因为村里大量的土地用来盖房子、修路以及建设旅游设施。

    2. 波西组

      到目前为止,波西组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青脆李、蔬菜、占地赔偿以及家人外出打工的收人。在正常情况下,青脆李每亩收入8000〜10000元,蔬菜每亩收入5000〜8000元。占地低保按人头算,2010年每人每月135元,2011年上调到每人每月200多元。大多数年轻力壮的村民外出打工,每年能挣2万〜3万元。随着波西组旅游业的打造,村民可就在本村打工,在修路队修路,每天工资100元。年轻的女性参加坪头组的景点解说员培训,考试合格后转为正式员工每月有1200元基本工资十提成。

    3. 轿头组

      一位胖阿姨:现在地被征走了,什么都没有了,彻底没有了。……现在出去捡个垃圾卖,总也算是份收入。

      村民某大姐:城镇户口算个啥子?农民除了会种地还会做啥子哟?

      村民余大叔:铺面啥子的全都没有了,还能干什么,天天耍起(意思是玩)呗!

      村民候某:在附近租了地办了个(生猪)养殖场,儿子他们30多岁,总不可能就那么让他们耍起什么都不干么。

      村民王大妈:我摆一个蔬菜摊,每天有二三十块的收入,儿子刚刚出来 (注:她的儿子坐了八年的牢刚刚被释放),在考驾照,以后准备搞个运输。

      经过几天的走访调查,调查组了解到的情况是,桥头组的居民在失去了全部土地后都表示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经济来源,他们完全不适应没有土地耕种的现状。由于土地被征收,他们的户口全部被改为城镇户口,但是他们普遍反映除了种地他们没有技术、没有学历,城镇户口于他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在吃每人每月135元钱的低保——除了有退休金的一家没有;土地被征用前的积蓄和土地被征用后的赔款保障着他们基本的日常开销,留在家里的人基本没有收人;很多农户开始分家,如女儿嫁出去的就跟随丈夫居住,儿子成家了的就另立门户,多数是在外打工做生意,而且访问对象多数表示自己的儿女往往自顾不暇,没有钱贴补家里,孙儿孙女与老人一起住在作为过渡安置的宾馆里,所以当地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带着小孩子,但是很少见到中青年人。

      概括地说,三个组的情况非常不一样:对旅游业的参与只有坪头组一个组,其他两个组基本上没有参与进去;生计改变最大的是桥头组,这个组的土地全部被征收,彻底改变了这个组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收人方式,其他两个组大部分的村民没有因为旅游业的兴起而在生计方式上有很大的改变。

    五、 坪头村灾后重建存在的问题

      (一)坪头组

    1. 旅游产业所得收益严重分布不均

      即使在坪头组,也并非所有的村民都可以享受旅游项目开发带来的益处,能够真正获益的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只是房屋同村落建设统一了,其他没有什么地方是跟旅游有关系的。

    2. 旅游开发的可持续问题

      把自家房屋出租给“菌煲”唐山一家的告诉我们,菌煲的生意很好,但一桌饭最低的价位也在800元左右,一般人无法消费得起,而其成本远远低于价格。村民还告诉我们,村中的乡村酒店几乎天天爆满,主要是援建期间的政 府接待和政府工作人员,更有天价酒店开设了总统套房,这些都不是一般的旅游人群可以消费的。坪头村并无多少羌文化的保留,没有具有羌族特色的建筑或者物品,现在风貌改造贴上文化石或青石板的房子其实就是钢筋水泥的,村里几乎没有人会羌语,当地的导游都不了解羌文化,甚至连解说词都是从百度上下载的。这就存在一些问题:这里的旅游业面向的是高消费群体,如此定位到底可以吸引多少游客前来?坪头村并无明显优越于其他地方的旅游优势,仅凭“羌城”的噱头是否可以吸引来高消费的群体?就算吸引了这样的群体前来,这些游客消费了一次后是否还有意愿再来消费更多次?

    3. 旅游业的开发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首先,建设旅游设施和建房占用了大面积的耕地,村民普遍反映自留地面积减少,影响了那些要继续靠种地赚钱的农户的收入。其次,为给旅游业发展“提供条件”,坪头组禁止村民在自家院子里养鸡、鸭、猪等家禽,以免污染环境和空气。现在村子养家禽的人很少,有也只能在“田坝”上养。这样的生活其实对村民的传统居家格局进行了分离,也无形中增加了村民的生活费用等,对部分村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波西组

    1. 生存问题

      民以食为天,波西组大力发展旅游业,势必征用大量土地,尽管每亩以6万元或者更多补偿给村民,即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一代能靠补偿的钱生存,下代、下下代将如何生存?不是每家每户都能从旅游业中长期获得收益的。 村民只是雇工,不是真正的受益者。

    2. 干部与村民的关系问题

      用当地村民的话说:“波西组对村里的干部是很有意见的,2010年选村干部的时候,波西组的人集体罢选,不过村干部仍然是那些人,他们还是照样任。

    3. 村民参与权问题

      在县政府的规划中,金龟包(实为“金银龟包”)为休闲旅游区域,以“营盘山文化遗址”之金龟、银龟地名命名,正在开发建设中。但开发金龟包未经过波西组村民同意,村民对此怨言颇多。正在修建的村路,两边的排水沟已用水泥修好,可修路用的沙子是村民眼里最差的沙子,没用碎石打混凝土,直接用水泥铺了一层,大面积的路面还没开始整修,排水沟就已开始起壳。在旅游规划中,村民们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的。

      (三)桥头组

    1. 生计问题

      桥头组与其他两个组相比是非常特殊的,不仅没有参与到旅游业,没有从中获得任何的收益,而且组里所有的村民失去了全部的土地,大多数农户都在吃低保。老年人在家,年轻人出外打工,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没有自己的房子,租住的条件非常差,生活非常艰苦。

    2. 村民的困难无人关心和解决

      村民们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选举村干部名义上是投票选举,实际上2010年选举村干部的时候准备的票数比实际村民数少了很多,而且村干部花钱拉票,最后还是原来那些人当选。有些人想要通过上访反映自己的问题,但上访效果不佳,引起了部分村民的积怨。

    3. 民众抱怨

      调查发现,桥头组的民怨较大。一方面他们对村子和家庭生活的前景并不乐观,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补偿等问题,他们对村里的干部也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

      村民中的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央的政策是非常好的,是非常惠民和利民的,但是到了基层,未能得到完全落实。

    六、 结语

      坪头村距离县城不远,居民在地震前的收入情况不错,地震时人员和财 产的损失并不大,灾后重建款项到位情况比较良好,基本上每家都得到了房屋重建的款项和补贴。但坪头村三个组在地震后发生了很大的分化,各组的发展完全不同。可以说灾后重建的各项措施和项目其实只是在坪头组一个组的范围内进行了落实和实施,所以,坪头组投资最多、建设最好、发展最快。 而一路之隔的桥头组却失去了全部土地,生活困难,收人较之震前降低了很多,没能参与到任何与旅游相关的事项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坪头村几个组毗邻县城,灾后重建中县城扩容等的规划,波西、桥头等组的土地大量被征用,大量居民成为失地农民,其生计没有得到可持续规划,目前不仅没有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有的村民至今还住在旅馆里,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同时,旅游业在坪头组发展的现实表明,并非人人都可以受益,参与到旅游项目中的人少之又少,通过旅游业改善了自身生活的村民更加少,坪头组低保户的生活状况根本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改善。基于此,意欲透过旅游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应该给予更加细致的规划,要在参与性及分配模式方面有所创新,方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北川县茨沟村:

    灾后产业重建调查

    罗业萍  梅朵措姆  唐芬

    一、 引言

    1. 调査对象

      北川县擂鼓镇茨沟村地处擂鼓镇场镇东面,擂鼓镇到北川县城的公路边上,是绵阳城区至唐家山堰塞湖的必经之路。北川县属四川盆地平丘至高原的过渡带,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

      茨沟村就坐落在两座大山的夹缝之中,居民的住房依山丘的走势而建,高低不平,分布较为散乱。该村辖6个村民组,共164户,492人,其中一、二、 三组位于山下,四、五、六组在地震前位于半山腰,地震后大部分居民搬迁到山下,现只剩几户居民还住在以前的位置。

    2. 调査方式

      本次的调查按照提前准备的调查提纲进行,采取走访入户的形式,主要从目前家庭的生活状况入手,以家庭为单位,在征求调查人员同意后,采用深入访谈的形式,对灾后重建每户家庭的变化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选择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具体为以每个村民组为单位,每个村民组随机抽取6户居民进行访谈。调查中发现山上与山下的居民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 我们也重点对山上的每户居民都进行了访谈。

    二、 茨沟村灾后短期生活补贴与房屋建

      (一)灾后生活补助

      地震后最初的3个月,茨沟村村民每人每天补助10元,资金来源于全国抗震救灾的捐款;3个月以后,每户一次性补贴3000元,资金来源于中共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以上两种补贴,村民都已按照规定时间领取。

    1. 自主建房模式

      “5·12”地震发生后,茨沟村164户近500名村民中,15人不幸遇难,其中包括原村委会主任,八成以上的房屋被彻底摧毁或严重毁坏,132户需要重建,村民情绪低落。农房重建自然成为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在农房重建的过程中,茨沟村及时制定出“镇村主抓,农户主建,政府补助”的农房建设原则,让群众明白重建家园决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必须自力更生,团结互助。村民自主建房,成为整个绵阳市灾后住房重建的领先者。2008年9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茨沟村农房重建工作后,盛赞茨沟村是“最有骨气 的村、最有志气的村"。2008年9月7日,四川全省及绵阳市的农房重建工作会也把茨沟村作为会场,该村的房屋重建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 定。茨沟村成为当地最早完成灾后农房重建的一个典型。

      《北川羌族自治县城乡住房灾后重建实施方案》中规定了农村住房重建投资标准,根据农民意愿,可采取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政府统一建设,另一种形式是农民自建、政府补贴。其中,政府统一建设的农村住房按人均3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计建造,不同地形条件下农村住房建造成本不同,但总体平 衡建筑成本,每平方米可按600元计算,人均住房投资为1.8万元。农民自行建设,则在要求农民建房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前提下,政府按人均30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建造成本600元给予补贴,即人均1.8万元。

      茨沟村的灾后住房建设属于农民自建、政府补贴的形式。政府补贴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资金补贴,即以户为单位,1〜3人的农户每户补贴1.6万元,4〜5人的补贴1.9万元,6人或6人以上的补贴2.2万元;第二种为3年无息贷款,即国家给每户提供4.9万元的无息贷款,剩下的资金来源于信用社借贷以及私人之间的借贷。

    2. 房屋重建负担

      茨沟村一、二、三组村民灾后重建的房屋都是在自己原有房屋的基地上重建,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葺,而位于山上的四、五、六组村民由于山上条件的限制必须搬到山下重新修建房屋,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购买土地。根据调查,当时土地的价格为4.5万元一亩,建房用地大约需要4分地左右,就需花费1.8万元左右。在灾后重建房屋的后期,由于茨沟村土地非常有限,村民私人之间开始将以前的耕地作为住房用地互相置换,导致土地价格上升到9万元左右一亩,那么仅购买土地就需要将近4万元。茨沟村在地震前就存在 着贫富差距,位于上的3个村民组原本收人就低于山下,灾后重新建房又迫使他们花费额外的资金去购买宅基地,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截至本次调查,仍有7户居民住在山上。通过调查访问,这些居民都表示十分渴望搬迁到山下去生活,虽然地震已过去了3年,但给他们心里造成的阴影还未退却。再加上北川县本身就是一个多雨的地方,地震后由于地势改变等原因更是频繁 地下雨,地震造成的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随时会对已经没有以前坚固结实的民 房造成威胁,这始终是村民十分担忧的。但最终他们没有搬迁,因为他们没 有购买土地的资金,或者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土地用于住房的建设。

      访谈对象:和亨弟男 40岁第四村民组

      家庭情况:家中四口人。本人工匠出身,以做棺材挣钱,妻子地震前在家种地,几乎没有其他收入,地震后在附近的水泥厂打零工。大儿子读初中,小儿子上幼儿园。

      该家庭地震前位于半山腰,地震后在山下买地建房,地价为4。5万元亩,总共花费30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为政府住房补贴1.9万元,三年无息货款 4.9万元,二次有息货款2万元,信用社借贷和私人之间借货共10万元,其余为户主自己积蓄。现已还清2万元的有息贷款,三年无息贷款未还。

      该家庭拥有土地2亩,2009年种植猕猴桃无一成活,现种植茶叶。茶叶是一种收益较慢的经济作物,因此还不能确定是否能为该家庭带来收益。

      访谈对象:寇纤楠女 28岁第四村民组

      家庭情况:家中三口人。本人在家做家务照顾孩子,没有其他经济收入,丈夫地震前在江苏做木工,地震后在附近的水泥厂打零工。儿子上幼儿园。

      该家庭地震前位于半山腰,地震后在山下买地建房,总共花费10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为政府住房补贴1.6万元,三年无息贷款4.9万元,二次有息贷款2万元,其余为户主自己积蓄。现已还清2万元的有息贷款,三年无息贷款未还0

      该家庭拥有土地不足1亩,现全部种植茶叶。

      访谈对象:张应文男 56岁第五村民组

      家庭情况:家中四口人。本人与妻子养猪和鸡,儿子在外地打零工,儿媳在家做家务,没有其他收入。

      该家庭地震前位于半山腰,地震后在山下买地建房,总共花费15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为政府住房补贴1.9万元,三年无息贷款4.9万元,无二次有息贷款,其余为信用社借贷和私人之间借贷共10万元。现未偿还任何借贷款。

      访谈对象:李国强男 40岁第三村民组

      家庭情况:家中三口人。本人地震前在外地打工,地震后在当地打零工。儿子读初中。

      该家庭地震前位于山下,无须买地,建房总共花费10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为政府住房补贴1.6万元,三年无息贷款4.9万元,二次有息货款2万元,其佘为私人之间的借贷。现未偿还任何借贷款。

      该家庭拥有几分土地,现全部种植茶叶。

      访谈对象:卫世春男 56岁第二村民组

      家庭情况:家中三口人。户主本人和妻子在家种地,无其他收入。儿子在外打零工。

      该家庭地震前位于山下,无须买地,建房总共花费9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为政府住房补贴1.6万元,三年无息货款4.9万元,无二次有息贷款,其余为私人之间的借贷。现已偿还私人借贷部分款项,三年无息贷款未还。

      该家庭拥有土地1亩,其中5分地种植玉米,供自己消费,其余5分地种植茶叶。

      访谈对象:尹达盛男 55岁第一村民组

      家庭情况:家中三口人。本人在外打零工,妻子在家种地。儿子是村支部书记,每月工资1100元。

      该家庭地震前位于山下,无须买地,建房总共花费10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为政府住房补贴1.6万元。三年无息资款4.9万元,其余为私人之间的借贷。

      该家庭拥有土地1.5亩,其中5分地种植玉米,供自己消费,其余1亩地种植茶叶。

    三、 茨沟村灾后产业重建

      擂鼓镇长期以种植和养殖为生,在大地震中全镇17个自然村中有14个遭到严重破坏,山体塌方,覆盖了本来就不多的耕地。在这种条件下,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全面恢复生产’提高居民收入。

      山东省济南市援建小组在援建擂鼓镇时,结合该镇所在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等优势条件,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援建”的原则,将协助擂鼓镇编制灾 后重建规划作为援川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尊重自然、尊重当地文化、 尊重普通百姓”的方针,科学编制完成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灾后重建规划》,将擂鼓镇定位为北川县的县域副中心、国家地震博物馆的接待地、以特色旅游和生活居住为主导并突出体现地方特色的羌族第一镇。结合擂鼓镇的规划,茨沟村依势转变产业发展方式,重建的产业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连接企业与农户,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收入

      茨沟村土地稀薄,地震前总面积336.2亩,人均不到7分地。一部分土地又在地震中损毁。地震前,在仅有的土地上种植的都是一些传统的农作物, 如玉米及油菜等一些蔬菜。2008年年底灾后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后,该村结合当地的土地资源以及自然条件,引人了猕猴桃这一特色农产品,但引人初期因村民缺乏实际的种植经验,结果全村的猕猴桃种苗无一成活。

      2008年8月8日,山东羽琨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北川县政府签订了北川茶叶精加工项目建设合同,投资7821万元建设集科研、生产、销售、茶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山东-北川茶文化博览园,投资5005万元建设山东-北川有机茶园,全方位提升北川茶叶品质,展示北川悠久的茶文化,做大做强北川产业,并带动北川10万茶农增收致富。2010年3月,该公司制定的《北川有机茶园 建设可行性报告》出台并获得认可。根据该报告,擂鼓镇地貌属高山深谷地 带,地势高低不平,相对高差达4000多米,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与亚热带温润 季风气候相匹配,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孕育了垂直带状特点分明的 气候类型。特别是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土壤为黄壤且多为微酸性,土壤的通透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2%以上,适合发 展优质茶叶生产。据此,该公司将在擂鼓镇建设1000亩有机茶示范园。

      茨沟村根据该规划及时跟进调整产业,免费为村民引入了 200万株有机茶苗。几乎每户村民都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根据自家土地的实际情况,种植了茶叶。按照目前的规划,茶叶成熟以后,由政府统一收购加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茶叶销售的问题,也能够为村民提供一条完整的产业种植销售链。

      但由于茨沟村本身地理环境的限制,土地极其贫乏,因此每户仅仅只能 种植几分地的茶叶,产量微薄。截至本次调查结束时,新种的茶树还没产出茶叶。种植茶叶会给每户居民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难以判断。

      (二)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于2008年8月开始进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9年4月通过了由四川省旅游局、绵 阳市政府、北川县政府共同组织的评审会。按照规划,北川旅游发展将形成 “三四五战略”体系:即经过3年恢复与转型期(2009—2011年)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完成重建,旅游业全面开放,由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成功转型,旅游直接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先导效应显现;经过4年黄金发展期 (2012—2015年)的高水平旅游开发,北川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 间接经济效益凸显,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形成;经过5年成熟发展期(2016 一 2020年)的积累与改善,北川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遗址观光,禹羌文化与会议休闲度假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主导作用进一步深化,形成以 旅游业为主体的合理产业结构。

      茨沟村的发展规划按照擂鼓镇党委、镇政府对全镇“一心三线”和“县域 经济的副中心、地震博物馆接待点、羌族文化特色镇”定位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结合该村的地理优势、自然条件、资源优 势把茨沟村打造成为国家地震博物馆、唐家山堰塞湖等著名旅游景点的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主要接待村落。 下面是笔者就旅游发展规划对茨沟村村支书的采访内容。

      笔者:根据茨沟村发展规划,茨沟村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目标,那目前村里旅游业的基本情况如何?

      村支书:现在北川整个的旅游属于灾难遗址旅游,目的地主要是老县城。 灾难遗址旅游属于爱国教育的一种,但一段时间过后,毕竟会冷却下来,对于 游客来说就失去了吸引力,这正是整个大环境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现在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硬化,即把全村通往每个组的路都改造成水泥路,加上茶叶园区道路等硬环境。因为土地少,我们只有发展多种农业,如有机茶、 冬梨等,既能美化环境,也能提高收入。有了好的环境,才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再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优势,结合农家乐,更有发展前景。所以我们现在的重点就是打造硬环境。

      笔者:在实施旅游发展规划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村支书:我们村的自然条件在整个擂鼓镇中是比较差的,目前没有可利用的旅游资源,这就亟待我们从现有的条件中去挖掘。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村里的主干道路是通往附近水泥厂的必经之路,因而比较拥堵,并且水泥厂距离我村不到100米,对周围环境也有较大的污染。

      从以上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出,村支书对发展旅游业有较强的信心,做了 详细的规划,并且已经开始实施,也有部分村民做了发展农家乐的准备。如地震后从山上搬迁到山下居住的村民和亨弟,花费较高的资金重建住房,将 住房建成旅馆的形式.外形也比较精致,在整个村中可谓独树一帜。在采访 中,该村民也表示,他正在等待村中旅游业的发展,修建此形式的住房就是为 了将来能够经营农家乐。

      (三)发挥“明星村”优势,推动产业重建

      在茨沟村被温家宝总理称为“最有骨气的村、最有志气的村”以后,中国广播网、《绵阳晚报》、四川新闻网等各大媒体蜂拥而至,该村的知名度迅速提 升,成了一个“明星村”。那么在市场经济社会这个大的背景之下,明星村的 知名度是否给该村带来了优势呢?我们也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2009年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项目考察团到茨 沟村进行项目考察,了解该村的实际情况。“中德技术合作灾后经济重建项 目”框架协议,是利用德国政府提供的资金探索帮助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重 振生计的路子。与道路、桥梁、学校、住房等硬件设施不同,生计属于软件,体现为受灾人口通过市场机制获取收入的机会和能力。该项目的具体内容主 要包括部分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发展、能力的建设等。“中德技 术合作灾后经济重建项目”的基本思路和探索重点是计划利用国内外智力资 源,在地震灾区选择若干贫困村开展生计重建试点工作。具体做法为聘请国内外专家到试点村进行调研,了解村庄情况,研究确定初步发展思路。运用参与式方法制定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所需基 础投入,利用与项目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种技术支持。

      2010年5月29日,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签署“中德技术合作灾后经济重建项目”框架协议后,该项目的负责人格雷厄姆又一次来到该村,研讨该村产业发展方向,力争通过该项目帮助村民早日致富。2010年 11月20日至12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旅游学院作为该项目的技术支持方又一次对茨沟村进行调研,制定“2011—2012年产业恢复村级规划”暨“2011—2015年整村推进扶贫发展规划”等方案。截至本次调查结束时,该 项目尚未具体开始实施。

      (四)在产业重建中发展羌綉

      羌绣作为羌族文化的瑰宝,是留存至今最能体现羌族人民与现实世界对 话的羌文化遗产,其构图、配色、针法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但在茨沟村,仅有一位妇女利用闲暇时间制作羌绣并出售给商家,赚取一点收人。除此之外,只有几位妇女在业余时间剌绣,但最后的产品仅供自己使用,自娱自乐,并未给其家庭带来实际的经济收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村内村外的确有人倡导羌绣,但响应者寥寥无几。其次,就本村乃至整个擂鼓镇来看, 羌绣也并未形成产业,甚至并未达到一定规模。最重要的一点是羌绣就其观赏性来讲,的确不及我国的四大名绣乃至其他一些地方绣品精致,新闻中所宣传的远销沿海地区的情况确实存在,但不排除人们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去购买,存在情感加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茨沟村想要将羌绣发展成一种产业, 势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 灾后重建时期村民面临的问题

      (一)灾后房屋重建的债务压力

      灾后重建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重建,也包括精神方面的重建。物质方面的重建灾后三年已基本完成,如基础设施的恢复、工厂的复建、商业的重振、 灾民的重新安置、教育设施的高标准建设等。然而精神方面的重建比物质重建更为复杂,需要的时间更为长久,茨沟村村民的心理状态是否恢复到正常,地震给他们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否已经退却,本调查小组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采访。

      通过调查,村民普遍反映与地震前相比,物质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虽然居住条件较过去提高不少,但震后物价普遍上涨,购买力下降,再加上地少等原因,村民收入大部分用于生活开支,剩余可支配收入少,经济收人来源仍然主要是外出打工。部分家庭表示地震后经济收入甚至更少。由于茨沟村是整个北川县唯一一个震后房屋自筹自建的村,且他们建房的时间正是震后建材价格最高的时候,因此房屋的修建成本非常高,平均借贷都有几万元。 对于有固定收人的工薪阶层来说,几万块钱可能不是一个大数目,但对于人口老龄化严重且平均每户劳动力不足两人的茨沟村来说,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因此村民虽然住进了重建的新房,却承受着巨大的还款压力,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增加收人尽快还清建房所欠下的债务。村民普遍反映, 擂鼓镇下辖的其他几个村的确因为地震或多或少改变了生存状况,但是茨沟村却存在因灾返贫的隐患。比如三年无息贷款,其他的一些村从2009年开始计算,因此至少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茨沟村则是从地震后拿到贷款的时间算起,2011年就要到期,这无疑是村民眼下最着急的大事。村民最大的愿望是国家能够相应减免一部分,或者将无息贷款的时间再延长一点,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震后的一系列转变。

      (二)生计发展压力及重建遗留问题

      茨沟村的灾后重建虽然在外界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 一定的问题。

      (1)茨沟村土地极其贫乏,无论是住房建设还是大规模的农业种植,都受到限制。

      (2)擂鼓镇发展的一个目标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但茨沟村没有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在地震后,该村附近新建的中联水泥厂不仅封闭了外界通向北川老县城的道路,而且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对茨沟村旅游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相关部门很多政策没有落实。灾后鼓励村民自主建房时承诺发放一定的奖励物品,一直没有兑现。

      (4)由于土地稀少,茨沟村村民地震前主要靠在外地打工获取经济收入, 部分村民地震后返回家乡,一时无法找到稳定的经济来源,暂时依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5)茨沟村虽然是一个“明星村”,但在吸引外界资金投入以及游客时,并未获得更多的资源,发展基础还很薄弱。

      (6)目前地方政府重点规划的茶叶种植、旅游开发尚未显现其实际效益, 发展前景难以预料,大多数村民对未来生活感觉茫然,不知所措,比较担忧。

    五、 分析与建议

      (1)政府对茨沟村自主建房给予了一定的补助,帮助他们在第一时间内 迅速完成了灾后住房的建设,让灾区人民树立了重建的信心。因此,茨沟村成为当地最早完成灾后农房重建的一个典型。在采访中,我们不时能感受到村民的自豪与自信,这种灾后重建的积极心理也一直延伸到目前的生活当中。但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类似茨沟村这样自主重建的村落,其公共基础设施投人相对不足,没有很好地把重建与发展结合起来,发展后劲不足。

      (2)政府引入公司机制,将茨沟村纳入有机茶园基地的建设范围之中,免费为村民引入有机茶苗进行种植,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茶叶要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年限,要想让村民在茶叶产出效益之前能有相应的经济收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发展多元经济,做到以短养长。

      (3)目前村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建房带来的债务负担,而且茨沟村的问题也具有普遍性,政府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针对此类问题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减缓灾区贫困农民信贷还款压力,保障灾区民众生计生活的可持续性。

      灾后重建需要社会力量进一步的生计援助。类似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项目应该在考察基础上尽快推进,充分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在地震灾区贫困村开展生计援助工作,以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计能力,使受灾人口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获取更多的收入机会或发展新的生计的可能性。

     

    彭州亩大楠村:

    创新产业重建模式

    丁云  张玉洁  余继容

      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是“5·12”地震之后进行灾后重建的试点村寨之一,其引进的竹笋种植、肉兔养殖、服装加工厂等援助产业已起步,并饤下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旅游业也已提上日程。农民永久性住房“鱼凫南山”社区面积39942.25平方米,于2010年5月底建成并投人使用。其灾后重建已有初步成效,在这样的重建成果下,调查组以大楠村为调查点,意欲提供探索灾后重建与扶贫发展经验的案例。

    一、 大楠村概况

    1. 地理位置

      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是成都市市级贫困村。地处彭州市的北面:东与通济镇黄村、花拱村交界,南与本镇的江桥村、草坝村接壤,西与本镇的鱼洞村、董坪村相连,北与龙门山镇国坪村交界,距市区30公里,彭白公路穿村而过。全村面积10.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86亩,林地1600亩,荒山荒滩2000余亩。年平均气温12.51,年降雨量1200毫米,平均海拔1180米。村内以山地、平地为主,土质多为沙土。全村辖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338户,1143人,其中有劳动力648人。2007年经济总收人485万元,年人均收人 4243元。“5 · 12”大地震造成全村经济损失7500余万元,房屋全部受损,其中倒塌319户,严重损坏7户。震前村里的房屋主要是小青瓦房,还有少量砖混结构的房屋。

    2. 经济发展情况

      地震之前,—至六组村民居住在山脚下平地区域和田坝区,种植以传统农业为主,如水稻、玉米、大蒜等;七至九组村民住在山上,主要种植黄连等药材。山上的黄连是外地人到大楠村承包土地栽种的,村民替他们务工赚取劳务费。由于山上的村民没有田地,他们只能种植经济作物,用来换取粮食。

      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发展传统农业、自家发展药材和菌类养殖、去村里的矿山打工、外出打工等。村里的矿山还没有关闭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在矿山打工,那时候招工要求不高,工种的技术性不强。但是由于矿山污染太大,开山放炮对附近村民的生活也有影响,所以地震之前村里的矿山已经宣告关闭。目前,村民以发展传统的农业为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蒜等,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大蒜,一年的收入比较稳定。此外村民每户都养猪、养 鸡、养鸭等,一家人的生活口粮基本可以自给,不用从外面购买。外出务工也是村民收入来源之一。地姓坝区的20多户村民还种植食用菌和人工木耳,其中大部分是一组的村民。种植食用菌收益可观,每到忙的时候,外出打工的村民会回家帮忙。小部分村民种植反季节蔬菜,但是规模不大。

    二、 大楠村灾后民居与社区的重建

      鱼凫南山社区是民政部救灾司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合作项目。早在地震之前,大楠村就被纳入城乡一体化示范村,准备搞集中居住的模式,但是地震把计划打乱了。为了配合国家灾后重建,最后决定建设成社区模式,即整个大楠村集中居住,自然村与行政村完全重合。在村落选址方面,鱼凫南山社区充分考虑山区地域人文特点,在群众认可、专家认定的基础上,高起点、高 标准选址规划建设了农村新型社区。在规划设计上,按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 态多样性的要求,设计细化到了每户单体。在建筑色彩、材质的选用上大胆创新,建成的115栋乡村欧式别墅,错落有致、色彩缤纷、形态多样,展现了灵活丰富的建筑形态和多姿多彩的现代农村风貌。目前,新建的鱼凫南山社区 建在山脚下原大楠村的田地里,紧临彭白公路、湔江河,依山傍水、山水交融, 与小鱼洞镇江桥人家、通济镇黄村等农民集中小区连线成片,镶嵌于小鱼洞 场镇、通济场镇之间,俨然形成了一个以“鱼凫南山”为核心,跨村、跨乡镇连 片发展的山区乡村新形态。

      鱼凫南山社区建设实行的是统规统建模式(一户人家除外,李宗万家为原址自建、并运用了彭州市制定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即用原有宅基地复耕补偿新建住房所占的土地,按每人35平方米的标准修建,家里人口多的房子相应建大一些。据我们调查得知,在入住时采取的是统一抽签的形式分房,房子所占用地是农户用本家所有的耕地交换的,包括绿化用地,平均每人 0.11亩耕地。这种情况是针对一至六组的村民来说的,而对于七至九组来说,他们的土地都在山上,无法用于房屋用地的交换,所以这三个组村民每人要缴纳3800元费用。另外据调查得知,在统规统建的基础上,政府又向大楠 村村民每家补贴1.6万元,参加统筹统建的家庭可直接将其用于建房,这笔资金是通过全村村民同意之后使用的;而对于不参加统规统建的家庭则发放到村民手中。另外允许统筹自建的农户有贷款的优惠政策,如答应不贷款可以有5000元的资金支持。

      目前,全村319户1130人选择集中居住,受灾群众入住新居后,全村原有宅基地共165.38亩复垦还耕。

      调查显示,该社区内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区内配有卫生所、健身器材、 大型活动广场、活动中心等。村民对这些设施评价较好,例如活动中心配有一部液晶电视,每晚在这会举行“舞会”,参与者大多为女性,村委每月会派人到彭州市学习舞蹈,再组织教会给全村人。另外对于卫生所的药品价格及服务,我们也做了相关的了解。社区卫生所是政府与私人合作的,即由政府出资建房,再引进私人经营者,经营者自负盈亏。村民对其服务、医术的评价都很好,药品价格一般,如果老人买了医疗保险,看病时还能及时报销部分医药费。现在小区有物业管理,都是村委雇佣村内居民,有保洁员5名、绿化工人 1名、水电工人7人,每人每月工资600元。

      总体来看,对于新建鱼凫南山社区,村民普遍反映良好。我们人户调查了近30户人家,他们大多表示房子质量过关,户型好,小区环境也很漂亮,单凭自己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修建这么好的房子,近一段时间的余震对房屋几乎没有影响。

      但是,也有个别村民反映房屋存在漏水的情况。另外,因为是集中居住, 村民其实过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日常开销明显变大,水、电、气等生活必要消费加大了村民的经济负担,甚至出现了诸如媒体上报道的“物业消费”冲 击波。

    三、 大楠村灾后产业规划与重建

    1. 食用笋种植

      2008年地震过后大楠村就幵始种植食用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即彭州蟠龙谷食用竹笋产销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竹笋合作社)+彭州佳和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和公司)十农户的种植投资合作方式(见图1)。2009年引进佳和公司完成竹笋加工厂和竹文化产业观光园区的设计和规划;2011年开建,总投资5000万元;2012年建成,并投产使用。2010 年食用笋种植面积3000余亩,2011年再种植4500余亩,2012年全面投产后 能产鲜笋2500吨,产值1500万元,利润1200万元,其中竹笋合作社360万元,预计户年均增值1.06万元。

    32

      图1 大楠村食用笋产业运作模式

      1)合作社与公司的合作方式

      (1)双方按比例共同投资,佳和公司占实际总投资的80%,主要以现金和物资投人为主,竹笋合作社占总投资的20%,主要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为主。入股土地保底分红金计价按签订协议时间起,第一年至第五年按每亩水田每年1200元、地(旱地、非农田)800~1000元、山地(二环山)400元计算,从第六年起按每亩水田1600元、地(旱地、非农田)1040〜1300元、山地(二环山)520 元计算。土地入股不足投资比例的部分,竹笋合作社可以现金或物资投入。

      (2)佳和公司负责竹笋产品保底回收、加工、经营和销售工作;竹笋合作社负责种植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双方按投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即佳和公司投人80%,收益,70%竹笋合作社投入20%,收益30%

      2)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方式

      农户将土地流转给竹笋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户每年定时收取保底分红土地流转费。

      3)保障农民增收渠道

      (1)农户每年可以按协议定时收取入股土地保底分红土地流转费。

      (2)从第六年起为了保护农户利益不受侵犯,避免前期入股带来的风险,在竹笋合作社经营效益良好的前提下,农户可在第六年后自愿申请以土地入 股参与食用笋种植。

      (3)被种植基地租用土地的农民平时可以在基地务工,按计划,基地建成后能解决100〜300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户如果不外出务工,可种植雷竹、凤凰竹等。按每亩保守产量1000公斤竹笋、2元/公斤计算,每亩土地可增收2000元。而流转土地多为荒山荒地,以前几乎无产出,再扣除肥料和其他成本,每亩至少净增收1500元,按人均1亩土地计算,每人可增加收入 1500元。

      (4)种植基地建成后在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万亩竹海”的形成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从而拉动乡村酒店、冷水鱼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从村民处了解得知,食用笋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在二环上能明显看到大片的竹林。据了解,全村人几乎都参与了这个项目,从 2008年开始种植,由于食用笋生长周期长,2011年四五月才为第一季收成期。有的人家竹笋种植不足1亩,所以每年所拿土地租金不超过1200元。

      佳和公司及村委会计划在产品有一定效益之后,当村民看到实际利益之后再以农户承包的方式发展食用笋种植产业。但是,对于村里所说的等规模扩大之后村民自己可以承包竹笋来栽种,村民持怀疑态度:一是前期资金投入比较大,风险比较高,村民不愿意冒高风险;二是村民不看好食用笋的发展前景,认为食用笋没有市场。

    2. 肉兔养殖

      2009年,大楠村引进四川百瑞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瑞公司)建立种兔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养种兔1万只,投人资金100万元。另外还建立了大楠肉兔养殖场,占地80亩,总投资53万元。2010年养殖场养兔5万只,总投资30万元;2011年养殖场养兔10万只,总投资50万元;预计2012年养殖场带动群众发展养兔50万只,总投资300万元。

      肉兔养殖实行“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见图2),由种兔场提供防疫、饲料、用药等技术服务,统一给农户提供仔兔,养殖车间负责肉兔的保底回收。预计该项目可带动大楠村及周边农户800余户,实现户年均增收 2000 元。

    33

      图2 大楠村肉兔养殖运作模式

      笔者在调查时看到,种兔场正在建设兔粪处理池,并且还在扩建种兔养殖车间。其中养兔人员一般为外地人,本村人员3人(种兔场占用了他们的土地)村里参与到这个项目的人不多,主要是兔场占了村民的部分宅基地,于是雇佣这些家庭的村民负责做饭和打扫清洁。本来村里组织过相关培训,但是兔场对员工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由于兔子的生育特点——晚上产仔,所以兔场要求员工必须住在兔场,不能回家。对于这点很多村民不愿意,再加上每月工资不理想,因此兔场的大部分员工都是从外面招的技术人员。由于兔场资金不足,远没有达到计划规模,所以村民现在还看不到发展前景。对于可以自己租兔舍养兔的政策,村民也持怀疑态度。部分村民说养兔子很麻烦,而且技术性很强,兔子容易死,容易亏本。也有部分村民表示看到成效之后有自己养兔子的想法。

    3. 服装加工厂 

      通过成都市政协等牵线搭桥,大楠村引人成都诚鑫皮革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鑫公司),主要是为解决村内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诚鑫公司牵头培训就业人员,培训时间为1个月,培训期间每人每天补助10元,有意愿的村民都可以加入,培训一批上岗一批,并与诚鑫公司实施订单加工,所需工具由公司提供,每月工资计件,多劳多得。现在投产服装加工生产线4条,以产品代加工为主,由大楠村农业资源开发合作社与诚鑫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实行 “五统一”,即统一招工、统一培训、统一用料、统一生产、统一回收(见图3)。目前,已有2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已接纳留守妇女30余人《其中的工作人员基本为大楠村村民(只有一两人是外村的),均为18~45岁女性,月收入800~1200元。据服装管理人员介绍,加工产品销路很好,订单不愁,工资也能按时兑现。全面投产后可解决80余人就业。

    34

      图3大楠村服装厂合作模式

      据上班的村民说,比起震前外出务工,现在的情况变好了。首先,离家近,可以兼顾家人,尤其是小孩。其次,虽然看上去工资没有外出务工高,但是现在省下了交通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工资算是净收人。当然还有很多村民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认为服装厂工资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不愿意去做工。

    4. 冷水鱼餐饮

      “5·12”地震后,大楠村采取宅基地流转方式引进了小鱼洞镇知名品牌“磨刀石”等冷水鱼餐馆,开业运营后为村民参与联建、务工提供了新的渠道。

      (1)结合镇政府提出的打造冷水鱼走廊规划,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冷水鱼餐饮业。

      (2)利用灾后产业扶持政策,采取农户土地与投资业主合资、联建或流转土地等方式发展冷水鱼餐饮业。

      2011年发展冷水鱼餐馆3家,引进资金150万元;2012年发展冷水鱼餐馆8家,引进资金400万元,基本形成冷水鱼餐饮长廊的规模。

    5. 食用菌种植

      在地震之前,种植食用菌及木耳的农户集中在一、三、五村民组,并且规 模较大,据村民说,每年收益近2万元。地震后集中居住,居住空间有限,加之 大部分田地已被食用笋种植所占,这个项目根本没法进行。

      调查询问中得知,地震之后,五组的四五户人家因地震后房屋并未倒塌,他们就利用以前的老房子种植食用菌,收益很好,这些人家与村内其他人户比较,经济状况较好。但只是个别村民自发种植,政府没有集中组织种植。

      2009年,彭州市天一食用菌合作社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把规划面积内的土地集中流转后,统一按实际价格流转给全村愿意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户,这样有利于打破各户地界矛盾,便于协调和集中规模种植。合作社为农户提 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统一组织产品销售,适当提取一定的基本运转费用。

      2010年在平坝区种植食用菌10万袋,总投资15万元;2011年种植20万袋,总投资30万元;2012年预计种植30万袋,总投资45万元。

    6. 乡村酒店

      鱼凫南山社区建成完工后,大楠村鼓励村民将多余的房间以及全家外出户的房间,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乡村酒店运作。

      〈1〕通过镇政府引进的旅游公司对集中起来的房间进行统一改造,对外营业,农户按投人房间数收取固定的租金。

      (2)采取村民自行或相互之间合作营运模式,按入股比例自负盈亏。2010年发展乡村酒店50家,接待床位100间;2011年发展乡村酒店100家,接待床位200间。

    7. 黄连等药材种植

      灾后种植黄连药材的村民为七、八、九组的农户,因为集中居住后,他们不用以土地交换房屋所占土地,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自家的土地面积没有变化。地震之前都是村民把地承包给外面的人来种黄连,村里的人给那些人打工挣钱。黄连生长周期比较长,三四年的黄连个小、价格低,五六年的质量较好,价格相对高一些。种黄连的地需要轮休才能继续种,否则种出的黄连很 容易死,所以地震后外面的人都不愿意继续承包土地,村民只有自己种药材。种植黄连虽然周期相当长,但投入少,风险小,药材的价格很高,所以当药材收成较好时,收人会相当可观。

    四、 地震前后大楠村村民经济收人来源的对比

      地震之前,村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种植传统经济作物,种植食用菌、木耳、药材和外出务工等。种植这些东西,只在收获季节时会忙一些,需要全家人一起劳动,平时不是忙季的时候,家中的男性会出外打工,也就是说那时候每户人家可能会有两份不错的收入来源。其次,地震之前每户人家房屋所占面 积很大,院落里也有很大空间,所以例如猪、家禽等都可以饲养,一方面可卖出去增加收人,另一方面也可自己食用,其柴、米、油、水等生活必需品也几乎是自产自足,这在支出方面少了很多。

      地震之后集中居住,村民的可耕地大量减少,几乎不可能种田,所剩的几分土地也都租出去种植竹子,村民的收人来源几乎只剩下出外务工。吃用方面的支出占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村民对此有些抱怨。有些村民特别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家表示,他们就是农民,不种地了就没有吃的了。

    五、 大植村灾后重建的问题与捷战

      大楠村被成都市有关部门确认为“5 · 12”汶川地震灾后,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着力打造新农村综合体,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的重建典型。但是,灾后重建必须考虑到产业发展的长效与村民近期生计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农民集中居住,为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提供了一个平台,甚至是一个突破口,这是发展的机遇。但是如何管理好新型社区,特别是使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村向城市跨越,值得认真思考。否则将成为混乱无序的滋生地,后果非常严重。具体而言: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和挑战。

      (1)从援建项目本身来说,比如食用笋种植、肉兔养殖,生长周期长,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没有什么实际的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搞好眼前的生计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引导村民增加收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2)由于引人的产业项目尚未产生经济效益,村民在看到实际利益之前不愿意冒险参与。例如在食用笋种植上,村委本来计划一开始就让村民参与,以土地和资金入股,佳和公司负责技术、回收等。可是在全村商讨表决时,80%的村民表示不愿意参与。最后改用村民以土地人股,采取保底分红 的形式。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村民对食用笋种植也是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村民不愿意担风险,这些产业至今还没能与村民建立起很好的互动关系,村民也没有从这些产业中得到实际利益,所以才会对这些产业给出类似 “投了那么多钱,都没用”这样的评价。

      (3)引入的一些发展项目与村民技能结合不紧密,导致村民参与的范围不广泛,很多的村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现在外出务工,45岁以上的农民没有竞争力,特别是没有经过培训、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很难找到就业的机会。所以,村里现在留守在家的绝大部分都是45岁以上的村民。对于这部分 村民来说,心理落差比较大,村里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没有针对这部分人的相关就业门路。这部分村民一下子就完全脱离了以前的生活方式,普遍反映不适应,认为现在的生活没有以前好。还有一部分村民总想挣更多的钱,干不累的活。用村支书的话说就是“震后与震前村民的思想要退化了一些,享受了很多权利而没有履行多少义务”。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经济来源。

      (4)社区化管理成本增加,成为村民的新负担。大楠村是按照成都市制定的城乡一体思路设计的集中居住的典型,所以带来了村落社会过去所没有的“社区管理”困境-一卫生清洁、治安巡逻、花木养护、公共用水用电等都要 投人成本。换句话说,对村民而言,不仅意味着被带入了“物业消费”的陌生领域,而且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额外”支出。据村支书测算,大楠村一年的物管开支在12万元左右。这些物管开支由村公经费承担一部分,另一部分则由村民承担。从2011年4月份开始,小区开始按照每年每人40元的标准征收保洁费。这些无疑成为村民的新负担。集中居住后,土地几乎没有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日常消费则明显变大。所以在村民看来,现在的生活是“住得好,耍得好,就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六、 结语

      国家和政府对大楠村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大楠村灾后重建成绩显著,村民的生存环境和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现在的发展模式有利于行政管理,特别是合理的基层管理机制,村民可以直接参与到村委会的各项决策中去。同时集中居住及村委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更有利于村民邻里之间的相 互联系、相互照顾。

      政府引进的产业模式主要是食用笋种植、肉兔养殖、服装加工厂。食用笋的后续发展规划具有可持续性,等规模扩大之后开始打造“万亩竹海”,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夏季凉爽的特点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冷水鱼、乡村酒店等。但在创业发展方面也存在值得总结的教训,如肉兔养殖目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发展规模还没有达到规划要求。兔场的 发展规划对技术提出的要求与村民谋求自身发展的需求存在一段距离,部分村民难以参与其中受益。服装加工厂也由于技术要求很高,村民参与性不高,益贫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地震之后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食用笋种植的土地 租金、青壮年外出务工,部分还剩余有地的村民种地补贴家用,震前房屋还未 倒塌的村民继续种植食用菌,震前住山上的村民继续种植黄连,部分村民还 应聘去新疆摘棉花等。新引入的产业未来发展的状况是否能达到预设的目 标尚难以给予评价。

     

    都江堰市双土村:

    灾后综合重建

    李翔  李昕  刘芸芸

    一、 双土村概况

      都江堰市崇义镇双土村位于崇义镇中西部,地处平原,交通比较方便,位于崇土路两侧,彭青公路、天府大道贯穿村境。现在的双土村是于2005年8 月由镇江村和之前的双土村合并而成,辖12个村民小组,1014户,其中低保户40户,低保边缘户15户。村民3170人,其中劳动力2052人。

      双土村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4.51,年平均降雨量1177毫米,无霜期277天,日照年平均1058小时。该村为岷江冲积平原,土壤肥力较高,中性偏微碱,含轻度碳酸盐,结构疏松透气,适合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的种植。双土村自然条件比较好,是传统的食用菌生产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双土村面积3.2平方公里。双土村土地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建设用地、产业配套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其中耕地3017亩,所占比例最大。1000余人常年从事农业生产,有8户开展棚菌种植,1000余人 常年外出务工。

      地震之前,双土村是粮食生产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是崇义镇人均年收入相对较低的村子,属于“经济发展缓慢村”。 过去的10年,双土村从一个“三无”的村子,慢慢走向了一个有水泥路、II形灌溉渠、卫生站等基本设施配套齐全的村子。但情况有所好转的时候,却遭遇到了百年难遇的特大地震,双土村因灾返贫。

      2009年,双土村作为因灾返贫村被列人成都市第二轮启动扶贫开发的贫困村,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和崇义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成都市旅游局和温江区农村发展局两个对口帮扶单位的积极帮助下,借上海援建的东风,双土村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院落整治开始启动,土地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得到了支持。双土村的人均年收人 由2008年的3800元增长到2010年的6000元,2010年年底双土村实现了脱贫。

    二、 敖土村灾后基础设施重建

      “5· 12”地震后,上海市长宁区对口援建崇义镇。上海援助双土村修建了水泥路12公里,耗资600万元,联系了居民点与生产区,加上彭青公路和天府大道从双土村穿过,双土村村内与村外的交通都很便利。该村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增强。道路交通的完善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拓宽了双土村农产 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也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和外出务工渠道。

      为了配合都江堰市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核心示范区的建设,上海援建崇义镇修建了U形槽(:其中在双土村境内有10公里,耗资60万元)和20处提灌站〈其中双土村有2处,1600多人、1300多亩基本农田水田直接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了1500余元〉。同时投人100万元,援助改造了薛家碾老沟 1.2公里、浆砌五斗渠2公里,加上原有的3条人工开凿的灌溉沟渠,全村现有灌溉渠道30公里,主渠、支渠遍布农田,农业灌溉设施得到完善。

      双土村已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建成高压线路1.5公里,低压线路20公里,变压器5个,电视机入户率、电话安装率100%。

      村内小学于2006年撤销,如今村内小学生主要到崇义中心小学和海云小学就读,地震后双土村仅剩一所私人经营的幼儿园。

      村内现有卫生站2处,专业医疗卫生人员2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铺。

      其他设施则主要集中在上海援建的双土村活动中心,设有文化活动室、村卫生站、人口计生服务站、综合文化活动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齐全,但利用率低。

      灾后村域沿彭青公路铺设了燃气管线,但大多数村民仍然采用传统能源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经过两年的灾后重建,双土村村内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为农户的出行、灌溉、健康提供了保障。

    三、 双土村灾后产业重建

      都江堰市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是上海援建都江堰市农业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工程项目,涉及11个乡镇,该项目于2009年1月开工,2010年8月竣工,主要包括四大类建设: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4644万元,建设机耕道210.24公里,沟渠352.803公里;二是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投资12052万元,按照一个乡镇一个特色的理念,在崇义、翠月湖等10个乡镇共建设10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三是林盘整治,投资6739万元,整治林盘11个;四是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投资17254万元。该项目以“加强产业援建、培育造血功能”为总体目标,以当地的优势特色农业为基础,采取“串珠成线、以线代面”的方式在都江堰市平坝地区“四横三纵”沿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建设粮食一蔬菜、粮食一食用菌、粮食一川芎、粮食一园林花卉、粮食一猕猴桃等五大产业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把农业生产、环境保 护、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模式。

      农业集聚区的核心示范区设在了崇义镇,崇义片区占3500亩,双土村全部覆盖其中。2010年双土村有101亩土地流转给了农业生态园,主要是双土 村二组、七组、八组的耕地,由村委与崇义镇农业办签订合同,村委再与农户具体协商。农业生态园付给农户的租金是以每亩每年1000斤大米折算成的现金,折算价略低于当年的大米市场价。土地流转后农民除获得土地租金外,富余劳动力可以在园区工作或外出打工,农户家庭收人远远高于流转前,这一举措为部分村民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地震前,双土村主要种植油菜、小麦、水稻和食用菌,地震后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除原有的种植作物之外,还增加了土豆、生姜以及经济苗木的种植。此外,近两年农户个人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私人企业的逐渐增多,农户与私人企业签订土地租用合同,种植经济林木。具体的租用期限和租金都由农户和私人企业协商。土地流转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拓宽了农民的增 收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人。

      崇义镇以门业资源整合为重点,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防盗门产业,被誉为“钢门窗之乡”。双土村借崇义镇防盗门的产业优势,发展了两个与防盗门相关的企业,分别是2008年年初成立的“精品门业”和2008年下半年成立的防盗门配件生产厂。

    四、 双土村灾后住房重建

      地震中双土村760户农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轻微受损的287户,中度受损的9户,严重破坏的446户,严重倒塌18户。震后选择灾后原址重建的有118户(其中一般户114户,低保户4户〉,其余的则进行了维修加固。国家对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拨款,家庭成员数小于等于3人每户享受补助1.6 万元,家庭成员数为4人的每户享受补助1.9万元,家庭成员数为5人及5人以上的每户补助2.2万元;国家对住房维修加固进行救助资金,严重的维修加固5000元7户,中度的维修加固3000元/户,轻度的维修加固2000元7户;上海援建方给予重建未贷款的奖励5000元7户;特殊党费3000元/户。国家拨给双土村用于农户灾后房屋维修加固的资金共计274.4万元,拨给双土村用于农户灾后房屋重建的资金共计241.5万元。

      上海援建方在崇义镇投入6000万元,整治林盘11个,其中双土村有5个。双土村抓住此次机遇,以“江家菜地”的模式,将灾后重建和川西林盘保 护相结合,按照“紧扣川西林盘特色,拆小院并大院,循序渐进,成熟先行”的思路,按以下具体原则布局:①以道路为依托,保证交通便利,并兼顾基础服 务设施的服务半径;②尊重生活生产习俗,利用现有村落,邻近农业产业基地;③以原始林盘为依据,选取现居入口多、环境好、交通条件好、用地相对宽 裕的村落进行打造,不占或少占农田,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④结合自然条件,提倡相对集中;⑤集中居民点、重要建筑应根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进行选址,评估结论为适宜或基本适宜修建的,方可修建,地震 后已进行过房屋重建的农户原则上不再加入“拆小院并大院”。2009年11月,双土村的“林盘院落”建设正式动工。

      双土村的5个林盘院落分别是:第一批刘家大院(农户23户,人口76人,面积20余亩,主要是八组的村民,以及七组的1户、十二组的2户、九组的3户;)、朱家院子(农户19户,人口54人,面积约20亩,主要是十一组的村民,以及十组的2户〉、宋家院子(农户24户,人口 78人,面积24亩,全是四组的村民);凉水井(农户16户,人口 53人,面积约20亩,全是二组的村民、第二批曾家院子(农户58户,人口 171人,面积约40亩,主要是六组的村民,以及三组的7户、五组的6户、四组的2户〉。

      每个院子的建设资金包括三个方面:上海援建资金约5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风貌的建设;上海援建方为每户补助建房款1。6万元;村民的自筹资金。农户只需要投入很少的钱就可以住进新房,用崇义镇党委书记罗朝鹏的话说就是“农民只用几万块钱就建成了价值几十万元的乡村别墅”。

      每个院子的建设从房屋的样式、风格到院落的命名都充分考虑了村民的意见,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报名参加林盘院落的村民户数远远超过了预设的数额,村委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抽签的方式展开了 5个林盘院落的具体实施。院落的建设采取“统规自建”的原则,村民自家房屋的土建工程由村民自己联系施工方完成,人均居住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规划扩建的居民点建筑与现状建筑立面、景观、绿化设计相对应,整体协调一致。而新建的居民点要引导村民按照规划提供的户型风貌设计建房,对建筑立面、景观、绿化设计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①建筑外观采用与周边建筑相协 调的风格,立面采用双坡屋面,体现传统特色,裙脚部分采用仿青砖贴面,墙面采用白色外墙。②集中居民点建设方案应充分体现住宅的生态型、节能型和风俗型。③建筑风格灵活多变,注重集中居民点形象的统一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农村建筑应体现地方的传统风格,以坡屋顶和半坡为主要形式。 ④建筑体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宜过高过大,控制在1~3 层,以2层为主,建筑密度以30%~40%外为宜。⑤建筑色彩应结合不同地段 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进行综合设计。同一组建筑主体色调要统一,一般不超过两种主体颜色为宜。颜色的明度、彩度不能过分强调自我,应充分考 虑与周边建筑相协调,以白色、浅暖色系列为主。公共建筑风格应与民居相协调,可以在建筑的檐口、阳台、门窗等运用重色以增加建筑特色。

      双土村5个林盘院落的建设,使村民集中居住,既节省了建房用地,又将多出的建房用地改为农用耕地,增加了耕地总量,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符合国家保障18亿亩耕地的政策规定。林盘院落不仅保护了川西的民居建筑风格,又为双土村今后开展农业生态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 双土村灾后扶贫帮扶

      2009年双土村的两个对口帮扶单位——成都市旅游局和温江区农村发展局都对双土村进行了积极帮助,落实了帮扶项目和资金。温江区农村发展局先后开展了慰问贫困学生家庭、组织收割机帮助贫困户秋收等活动;成都市旅游局的领导多次到村慰问贫困户,协调到位提灌站补助资金2.5万元,并为双土村编制了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成都市旅游局对口帮扶双土村发展乡村旅游,市旅游局多次深人该村进行实地勘察调研,组织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有意识地促进农业与旅游服务业嫁接,依托现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尽快改善贫困现状。2010年1月,市旅游局在成都大学组织召开《都江堰市崇义镇双土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认为该规划明确了双土村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产品设计有创意,空间布局较为合理,旅游配套规划和保障措施符合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实现双土村一、三产业互动,推进该村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提供了决策支持。

      目前双土村的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服务设施缺乏.但乡村田园风光和川西林盘院落风貌特色非常突出。规划结合双土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和林盘院落整治,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旅游。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 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体验、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吃住、休闲、体验和娱乐的良好条件。

      这些帮扶活动、项目和资金,有效解决了双土村贫困户的燃煤之急,支持了双土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双土村长远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从2009年至今,双土村每年都可以收到村级公共服务援助资金23万元,主要用于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双土村被列人成都市第二轮农村扶贫开发的村落,涉及双土村的主要项目有以下两项。

      2009年11月28日,都江堰市欣禾实业有限公司与双土村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书,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促进双土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350户,贷款500万元,同时还有成都市2009年下拨的贴息贷款资金25万元。

      2010年6月,都江堰市兴禾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与双土村签订了“2010 年贫困村产业投资参股项目”协议书,用于发展双土村1000亩蔬菜产业,期限为2年,采用利益联合机制。依据协议,公司人股500万元,每年分红1.5万 元,期满后由双土村退还公司本金25万元;项目资金共计525万元。除了公司500万元投资以外,还有成都市2010年度下拨的贴息贷款资金25万元。此项目促进了双土村规模化蔬菜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9年至2010年,成都市扶贫办每年会对市辖范围内所有的贫困村下拨100万元的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以及相关的培训。具体到双土村,2009、2010年各获3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修建。

      成都市扶贫办每年组织贫困村的村委书记、村长以及乡镇分管领导进行规划发展方面的培训;都江堰市扶贫办每年选择600户村民(随机、动态地选取)进行劳务输出、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邀请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讲解和现场培训。崇义镇劳保所每年也会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到双土村进行技能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缝纫、烹饪、绿色蔬菜种植、计算机。镇政府为前来 培训的村民提供每人每天3元的补助,村民参与积极性很高。

    六、 双土衬灾后重建的经验思考

      2009年以来,双土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村民对本村改革与发展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为更好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0年年底双土村成功脱贫。双土 村灾后重建扶贫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1)都江堰市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将核心示范区设在了崇义镇, 双土村全村都在集聚区的辐射范围内。由于双土村临近示范区,这为双土村的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了便利条件。再加上过去的10年中,双土村得到的扶贫资金都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双土村的农业产业化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地震中受到损坏,但在援建、重建下基础设施很快得到了修复。

      (2)双土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土壤条件,一直都是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双土村之前的道路状况严重限制了农作物的运输和销售。现在,村内和村外道路交通的改善,大大拓展了双土村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同时, 村内U形槽、提灌及喷灌等设施的建设,为当地农业生产实现集约化、规模 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3)“林盘院落”的建设是双土村灾后重建的一大亮点。“林盘院落”不仅改变了双土村的村貌,也保护了川西民居的原有特色,更为双土村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提供了可能。双土村“林盘院落”的修建使村民集中居住,既节约了建设用地,又增加了农用耕地,也响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 在“林盘院落”的建设中村民积极参与,与村委会及上海援建方都有良好的互动。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等。因此,促进“林盘院落”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4)土地流转是双土村后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2010年双土村共有101亩土地集体流转给了农业生态园区,还有很多农户以私人的名义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私人企业。现在,双土村便利的交通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来双土村投资。流转出的土地主要用于经济苗木培育、蔬菜及食用菌的种植,农民能够获得可观的土地租金收入。此外,土地流转使得农民能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多地投入到第三产业中去,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5)扶贫系统的扶贫资金和优惠政策为双土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是招商引资的法宝。而资金支持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08年以前,双土村一直是崇义镇的“经济发展缓慢村”。现在,得益于政府以及扶贫系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双土村先后修筑了水泥路、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同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使得许多大型蔬菜和苗木发展公司与双土村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这为双土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了美好的前景。

      (6)双土村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转变观念,改进扶贫方式,重“造血”、重持续。抓好工作落实,发挥贫困 三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扶贫开发项目的规划实施等方面,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使项目更切合当地实际。 目前,双土村的“林盘院落”建设与土地流转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风村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在双土村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各项目的援建方和双土村村委、村民都有良好的互动。双土村的脱贫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型模式,这种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与此同时,双土村的发展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看到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双土村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

      (1)政府和扶贫需要加大扶贫力度,制定更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帮扶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再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逻辑,相反,它需要更多现代化元素的加入。政府和扶贫机构每年都会对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每年2~3期,每期10天左右,但客观地说,收效甚微。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来看,短期的培训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的。扶贫不应该只重短期效益,更应该注重长期效益。经济上的扶贫是一方面,更应该“扶质”,以确保扶贫的可持续性。另外,资金短缺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上海援建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招商引资,都需要资金的支撑。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以及扶贫机构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的双向支持。

      (2)村民的生计方式还有待完善。双土村村民的生计方式主要是务农和外出务工。双土村是有名的钢门窗生产地,有很多家庭型的防盗门制造企业,然而,因为规模小、效益不高,工人多为家庭成员。假如钢门窗制造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村民就可就近务工,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

      (3)加速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双土村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还有待提高。双土村有12个村民小组,但只有七组有一个幼儿园。学龄儿童需要到崇义中心小学 或者海云小学上学,可见,村内的基础教育很匮乏。村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也相当少。

      (4)村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从走访以及整体风貌来看,村风村貌与发展乡村旅游的预期目标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小农意识在农村地区根深蒂固,这与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等发展口号是不相符的。从散居到聚居,原有的居住格局改变,而相应的环保和集体意识却比较匮乏。因此,村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升,以便更好地配合川西林盘 的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尽管双土村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来说,双土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2011年,按照都江堰市市委、市 政府关于“加快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 农业"、“促进一、三产业互动”的要求,服从崇义镇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双土村不断推进“三个集中”。一方面,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和加大产业发展力度,逐步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以旅游规划和川西林盘开发保护规划为指导,把院落整治和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逐步实施林盘 院落拆并、整治和提升,通过一、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实现农产品持续增收。

     

    剑阁县嘉陵村:

    共克时艰,全民同心建家园

    周  岳

      广元市剑阁县张王乡嘉陵村位于长江最大支流嘉陵江畔,距剑阁县新城沙溪坝35公里,距老县城普安45公里,距国家AAAA级风景区剑门关20公里。全村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3亩,林地面积4500亩。海拔380~850米。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427户,1687人,其中贫困户50户,劳动力800人,人均粮食产量500公斤。

      嘉陵村基础薄弱,自然环境差,属于典型的贫困山村,主要表现在:①村内无支撑产业,全靠农民外出务工挣点现钱,收入极其有限;②嘉陵村是典型的冬旱夏涝村,旱灾洪灾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全村的发展,老百姓长期在贫 困线上苦苦挣扎;生产条件恶劣,全村30义的耕地为坡耕地,耕作难度非常大;行路难,全村两条村组公路全是机耕道,坡高弯多,养护困难,车辆基本无法通行;居住条件差,在地震以前全村90%以上的农户还居住在几十年前修建的土墙屋、木架房中。2008年“5·12”特大地震更是让嘉陵村雪上加霜,当年人均纯收入仅950元,村民生活极度艰难。面对艰难险阻,嘉陵村人没有选择屈服,全村同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不等不靠建家园,在恶劣的自 然环境下仍然圆满地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

      (一)地震受灾情况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嘉陵村受灾非常严重。全村427户农户全部受灾,其中房屋完全倒塌48户,严重受损116户,其余263户轻微受损,地震造成全村1人死亡,2人受伤。通村公路垮塌2公里,堰塘损失10间烤烟房全部受损。农业受损较为严重,耕地及农作物损失110亩(其 中田30亩、地80亩),生猪死亡300多头,其他畜禽也有少量死亡,仅农业经 济损失就达500多万元。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人下降300元,200人因灾返贫,占总人口的全村因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

      地震灾害发生后,张王乡政府及嘉陵村两委干部立即带领村民开展了紧急救援与自救丁作。该村受灾比较严重,群众情绪低落,乡党委及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召开宣传动员大会,稳定群众情绪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余震。尽管如此,对于贫困落后的嘉陵村来说,地震给当地农户的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二)地震对嘉陵村的影响

    1. 房屋及生活资料受损严重,农民生活极度困难

      在地震中房屋严重受损无法居住的农户共164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8%;。除房屋外,农户的生活物资也在地震中损失殆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户只能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依靠政府提供的救援物资生存。同时。农户除了需要重建住房外,还必须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生活生产重建,这无疑给原本贫穷的嘉陵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农户生活陷入更大的困境。

    2.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生活生产重建障碍重重

      嘉陵村两条通村公路全部为机耕道,在此次地震中,2公里通村公路坍塌,客运车辆停运,村民无法外出,各种重建原材料、生活生产资料也无法运 送进来,严重阻碍了住房及生活重建的进程。堰塘受损导致农户饮水及农田灌溉用水严重不足,旱情加剧,作物严重减产。同时,耕地的大面积流失,不仅让当年100亩农作物颗粒无收,也制约了后续的农业发展。

    3.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工资性收入严重减少

      务工是嘉陵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有500余人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江苏等地的建筑行业,全村每年劳务性收入约为1500万元。地震后,90%的外出务工人员都紧急返乡进行家园重建,当年工资性收入损失约1300多万元,全村经济水平急剧下降。

    4. 建筑材料及物流紧张,灾后重建难度加大

      大面积的灾后重建,导致各种建筑原材料、物流运输及技工需求量直线上升,价格涨幅较大。一方面受环境与道路交通的限制,物流难建筑原材料极难运输进来,另一方面嘉陵村灾后重建成本增加作难上加难。

    5. 灾后群众身心俱损,情绪不稳

      “5·12”特大地震不仅给嘉陵村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人员伤亡,震后大批群众看见一片片倒塌的房屋及死伤者,情绪极其低落,至今当地村民回想起地震灾难的惨状仍然心有余悸。

    二、 嘉陵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及其成效

      地震灾害让嘉陵村陷入困境,但在乡、村积极组织下,采取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推进了各项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规划,村两委会明确了民居、水、路的修复属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

      (一)住房修复与重建

      依据国家住房重建补贴政策,嘉陵村按照每户1〜3人补助1.9万元、4〜 5人补助2.1万元、6人及以上补助2.3万元的标准,对164户房屋倒塌及严重受损的农户给予了重建补助,户均2万元。其中贫困户还能获得剑阁县委组织部提供的3000元特殊党费。同时按照专家评定的受损程度给予其余 263户相应的维修加固补助。在全村劳动力的积极参与下,2008年12月底全村164户重建户均已完成房屋建设,迁入新居(见图1)轻微受损农户也顺利完成了房屋修缮工作。同时在灾后重建户的带动下,该村另有40户农户自筹建起了砖混房。截至2011年3月,全村共有220户住上了砖混房,占总户数的52%比2007年增加40%,农民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35

      图1 嘉陵村重建户住进了新房子

      (二)基础设施恢复与重建

      地震后的嘉陵村,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道路交通瘫痪,人畜饮水困难,当地农户首要愿望就是道路与饮水的恢复重建。在香港乐施会50万元灾后重建资金的帮助下,村民积极投工投劳集资,修复了坍塌的2公里通村公路,并修建4公里通村泥碎路、6公里通组泥土路,大大改善了该村的交通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重建物资的运输问题。但由于资金受限,新修建的10公里道路路面质量不高,仅能基本满足农户的出行需要,一到雨季村民依然出行难。为了解决农户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剑阁县扶贫办投入新村建设资金50万元,县烟草局投资60万元新建山坪塘7口、蓄水池2口,增加容量4万立方米(见图之)。目前村内蓄水量不仅可以满足全村人畜饮水,且能保障全村农田的灌溉用水,基本扭转了该村冬旱夏涝的尴尬局面。在村两委干部的积极争取下,当地水利部门将当地河沙采掘工程遗留的3000米高压线路、2台变压器赠予了嘉陵村,使该村的供电系统得到了充分保障。新建沼气池30口,每口政府补助1500元,农户投工投劳,目前全村共有沼气池 80 口。

    36

      图2 嘉陵村新建的山坪塘及供水阀门

      (三)农业产业的恢复与扩大

      由于嘉陵村坡耕地多,占耕地的30%,又长期受旱涝灾害困扰,该村主要种植小麦、油菜、洋芋等抗灾性较强的杂粮作物,但产量一直不高,仅能满足农户食用供给,经济收入只能靠外出务工。从2006年开始,嘉陵村在县烟草局及张王乡的统一规划下,种植了30亩烟叶,建了10间烤烟房,但由于旱灾较为严重,烟田灌溉用水不足,产量较低。地震后,道路及水塘的恢复重建为该村烟叶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的产业环境,在乡党委及村两委的号召鼓励下,全村40户农户都在自家耕地种上了烟叶,种植面积达240亩,比地震前增加了 210亩,而且都配备了机耕设备。为了保障烟苗供给,新建占地面积4 亩的烟苗集中培育基地,育苗2880盘,可移栽面积340亩。新建烤烟房40间,其中每次可烤500斤烟叶的密集式烤烟房8间(见图3)。为了给烟叶种 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县烟草局在张王乡设立了烟草技术站,有专门的烟叶种植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技术,村里也有烟叶技术协管员。近年来烟叶价格逐年提升,嘉陵村的烟叶种植户已经开始尝到了甜头,平均每亩烟叶每年可获纯利润2500元。

    37

      图3嘉陵村烟苗培育基地及烤烟房

      按照乡政府及村两委的规划,全村将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业,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烟叶种植中来。在发展烟叶种植的同时,嘉陵村还对生猪养殖业进行了恢复重建,目前全村共养殖生猪1700头,人均1头。按照当前市场情况,生猪可卖至7〜8元7斤。生猪养殖成本低,收人可观,村民们对养 猪的积极性较高。如图4所示,相比于地震前,整个村的产业规模有了显著扩大。

    38

      图4 嘉陵村农业产业规模增长比例示意图

      农业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农户提供了除外出务工之外的另一经济来源。在烟草种植与养猪业的双重带动下,嘉陵村的农户年人均纯收入也逐年增长,2009年人均纯收入2400元,比2008年增长1450元,2012年由于受“7·23”洪灾影响,年人均纯收入没有增加(见图5)

    39

      图5 嘉陵村年人均纯收入示意图

      (四)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变救济式扶贫为帮扶式扶贫,剑阁县扶贫办投资10万元在嘉陵村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用于帮扶那些因发展生产或产业需要而急需资金的农户。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农户和降低资金风险,该村以成立联保小组的方式(一般由5〜7人组成),进行生产互助和督促借、还款,并规定资金互助合作社中必须有一半以上是贫困农户,贫困户入社可缓缴或减缴互助金,其他 村民入股150元即可人户。目前全村已有30户从合作社贷款,总贷款金额9 万多元,80%的烟叶种植户及生猪养殖户都从合作社获得了贷款。全村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生产和产业发展资金有了一定的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 产业的发展。

    三、 嘉陵村灾后重建成效评价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嘉陵村的灾后重建工作难度较大,但全体村民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为了对该村的灾后重建成效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调研组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研。

      (一)农户对恢复重建满意度评价

      调研组对嘉陵村受灾农户进行了灾后重建成效访问调查,共抽查农户10户。通过调查,了解到村民对村内住房重建、村委会在灾后重建中的作 用以及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满意度达90%,对道路恢复、周水恢复满意度为50%,(见表1)。

      表1 嘉陵村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

    40

      通过深入访谈我们得知,嘉陵村常年旱灾比较严重,村内人畜饮水主要靠山坪塘在雨季蓄水,村内有条件的农户自费安装了自来水,没有条件的只能靠人力从堰塘取水,水质及卫生情况较差,同时也非常不便。目前新建的几口山坪塘也仅配备了农田灌溉管道,自来水到户管道还没有安装。虽然村 民集资并投工投劳修建了通村公路和通组公路,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支持,道路状况比较差,一到雨季基本难以出行。

      (二)灾后重建项目益贫效果评价

      对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家庭增收的作用,调查显示,有 90%的农户认为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作用很强,有50%的农户认为对家庭增收作用较强(见表2)。

      表2 嘉陵村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

    41

      通过调研组的深入调查,该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对于贫困户和特困户都有政策上的优惠,而且通过资金互助合作社,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大。

      另外灾后重建带来了许多务工机会,也间接为农户提供了增收渠道。

      (三)村民对灾后重建的总体评价

      全村村民对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当地村民深刻认识到,如 果没有灾后重建工作的实施,没有国家的各项扶贫补助政策,嘉陵村摆脱不 了贫困的命运。在访谈中,许多村民的话都深深打动了调研组成员。

      访谈1 :嘉陵村党支部杨书记,一位在嘉陵村当了10年支书的老干部,谈到嘉陵村的贫困,黯然落泪。他说:“嘉陵村的贫困帽子戴了几十年了,这里自然灾害,耕地又全是坡地,公路也不方便。说实话,不是灾后重建和近年来国家的扶持,你们看到的将是更加落后的嘉陵村。”当谈到突后重建的困难的时候,杨书记无奈地笑着说:“还是需要资金扶持啊,咱们老百姓可以投工投劳,但是没钱就买不到水泥买不到建材,我们自己可以修泥巴公路,挖泥巴堰塘,但是要想修水泥路、供水站,没钱就修不了。”

      访谈2 :体弱多病的特困户主刘大叔,在“5·12”地震中房屋全部倒塌,家中物资及禽畜全部损毁。灾后重建中,政府及村两委给予了他特殊照顾。在谈到对灾后重建看法的时候,刘大叔不禁流下了感激的眼泪:“要感谢国家, 感谢政府,感谢乡里及村里的干部,也要感谢嘉陵村全村老百姓,政府替我出钱,村民们帮我出工出力,才修好了新房,修水塘、修路也不让我出一分钱。”在谈到公路和饮水问题的时候,刘大叔说:“嘉陵村比起以前还是好多了,虽然现在确实还是困难,但是我们不怨村里也不怨乡里,他们也在为我们老百姓做事。建房的时候没有车愿意拉砖进来,杨书记和村里干部跑到外面公路上去拦车进来帮忙拖砖,他们也吃了不少苦。”

      类似于刘大叔这样的访谈还有很多,村民们对于灾后重建给嘉陵村带来的新变化都表达了感激之情,但是同时也希望嘉陵村能越来越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一是人畜饮水难问题有待解决。

      嘉陵村在各方扶持下兴建了许多山坪塘蓄水池,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但是由于缺乏资金,自来水设施还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农户安装了自来水,大部分群众人畜饮水都较为困难。在访谈中,80%的农户都提到饮水困难,希望能尽早安装供水设施。

      二是道路需要进一步建设。

      在社会捐助及全村农户的投资投劳下,嘉陵 村的道路交通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村内80外的道路都是泥土路,道路状 况仍然较差。访谈中,90%的村民都希望进一步改善嘉陵村的交通环境,解决村民们出行难的问题。

      三是产业发展需要资金帮扶。

      调查中,所有农户都提出了自己目前最想 发展的项目,有的希望发展养猪、养羊等养殖业,有的希望发展大棚蔬菜、烟 叶等种植业,但是都因为资金缺乏而不能开展。尽管有村互助合作社提供贷 款,但金额较小,帮扶能力有限。农户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让村民们都能顺利发展产业。

    四、 嘉陵村灾后重建的经验与启示

      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巨大挑战,嘉陵村在党和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 帮扶和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灾后重建 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结其灾后重建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团结一心,全民参与是灾后重建顺利进行的强大推力

      嘉陵村在地震中受灾非常严重,但是该村获得的灾后重建扶持资金相对 较少。如表3所示,全村灾后重建总投资143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资金(含投工投劳折合资金)为128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0%(见图6)。

      表3 嘉陵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入情况(单位:万元)

    42

    43

      图6嘉陵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入情况示意图

      在外部资金获得较少的情况下,嘉陵村喊出了“自己事儿自己做,不等不 靠建家园”的口号,在乡党委及村两委干部的发动和鼓励下,农户积极投资出力,在前期进行的公路及水塘建设上,村民人均集资200元,并投工投劳,顺利完成了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同时在住房重建项目上,村民们团结协作,相互投工投劳帮扶,既节约了大量的建房成本,又保证了重建户的及时人住。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嘉陵村人没有屈服;面对重建资金少的困难,嘉陵村人选择了自力更生。该村灾后重建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与村民的团结协作和奋勇自救精神分不开,也正是这种精神,为嘉陵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是灾后重建能顺利进行的根本

      在政府引导下,以群众为主体,嘉陵村反复召开全村党员干部会、群众代 表会、村民大会,立足解决灾民的所急所盼,按照项目建设的轻重缓急,由村民自主抉择确定重建项目。把灾后重建项目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全部交给群众,充分体现了群众对项目的参与。该村2008年6月召开群众大会的场面十分感人,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被搀扶着来了,妇女怀抱着小孩来了,参会人员300余人。他们参与灾后重建的热情和主动深深打动了参与指导的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才能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灾后重建的积极性,这也是村民投工投劳自救的先决条件。

      (三)政府支持、社会支援、各司其职是灾后重建能顺利进行的保证

      嘉陵村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得益于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省外 资中心、市扶贫办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香港乐施会等的关心和支持,尤其 是在灾后规划、技术指导、资金保障上。给予了关键支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的项目支撑,得益于乡村全力参与、紧密配合。市、县扶贫办不仅重视项目启动前的规划5同时注重项目建设期工程质量、进度的跟踪检查、指导。张王乡明确了该项工作属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亲自抓,人大专职副主任和一名副乡长具体做,把工作层层落实到人,细化到了项。针对建筑材料供求紧张、价格飙升的情况,张王乡成立了特供办,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特别是红砖的价格与数量的供应,乡分管领导驻砖厂进行监督和组织,确保了嘉陵村建材及时供应,价格稳定合理,重建成本增加部分较小。针对缺少物流 车辆运输建筑材料的问题,嘉陵村村两委干部去15公里外的108国道上拦截货车,保证了重建材料的供给。正是自上而下、各司其职,保证了嘉陵村灾后重建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贫困户优先的扶持政策是灾后重建顺利进行的关键

      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烟叶种植产业,嘉陵村采取了多种扶持与鼓励政策。除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给予农户资金帮扶外,烟叶种植户还可获得3000元/亩的贷款。种植户在每年3月签订贷款合同,9月烟叶出售后还款,由烟草公司贴息。烟叶种植户在烤烟房建设上也有补助,小烤烟房每间补助80元,密集型大烤烟房每间补劭4500元,农户基本上只需要投工投力。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嘉陵村突出贫困户优先的原则,注重社会效益。由群众来评定贫困户标准,对于贫闲户在资金匕进行倾斜,在投劳上进行减免。目前全村共有贫困人口 47人享受优惠政策,免于投丁工投劳。同时对15个贫困农户住房重建、生猪养殖和小家禽养殖方面给予资金倾斜,每户先期给予3000元特殊党费扶持。对于特别困难的农户。政府全额投入帮其建房,并采取党员干部接对子的办法,不脱贫不脱钩。在这些政策的带动下,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有了重建的积极性,也有了重建的资本,才得以保障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

      (五)及时制定防灾减灾举措是灾后重建成效显著的要诀

      嘉陵村是典型的冬旱夏涝山村,旱季时全村人畜饮水困难,更谈不上农 田灌溉用水,村民经常为用水问题发生矛盾;雨季时山沟中的洪流汇集,又经常造成洪涝灾害,2010年发生的“7·23”洪灾给全村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2000年至2010年间,平均每年因干旱及洪灾给该村造成的经济损失约8万元。针对这一问题,嘉陵村把灾后重建的首要目标放在了水利设施修建上,新建的山坪塘增加水容量4万立方米,并配备了防洪渠道.在洪灾季节蓄水防洪,以备干旱季节的饮水及灌溉用水供给,大大减轻了旱灾和洪灾对该村的制约。同时,针对该村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建立了以张王乡为核心、村组为分支的灾情预警系统,由专人负责,根据气象信息提前通知村民采取防灾措施,并在发生灾害后及时统计上报受灾情况。另处,该村还发动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来降低因自然灾害受到的经济损失,目前全村参保率为60%,已获得赔付款7900元。这一系列措施,都是应对嘉陵村重难点问题的良策,也正是这些措施,突破了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五、 嘉陵村灾后重建需要关注的问题

      嘉陵村在困境中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并且成绩显著,但未来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

      (一)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道路问题已经成为全村人的心病,交通不便,不仅村民们出行难,也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产业的发展。目前该村还有规划的10公里通组公路因资金不足没有启动。在饮水问题上,目前该村自来水覆盖率仅为20%,而且均为农户自建,大部分农户人畜饮水得不到保障。沼气池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在节能、改善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方面起着很大作用,但是目前该村的沼气普及率仅为19 %,发展极不均衡。

      (二)扶贫资金投入还需要加大

      嘉陵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老百姓集资力量有限,许多项目必须依靠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扶持才能得以开展。扶贫资金的投入不足,使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困难。

      (三)重建农户欠债现象严重

      按照嘉陵村当时的物价情况,重建一套130平方米的住房成本大约为16万元,农户需自投14万元左右,重建农户欠债现象严重。一是因为震区的大面积重建,建筑材料、运输费用急剧增加,虽然在乡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增幅不大,但建房成本还是增加了 20%左右;二是因为嘉陵村比较贫困落后,村民经济基础较差,大部分农户都是依靠找亲戚借款、信用社贷款的方式来负担。 截至2011年3月,该村80%的重建户都有欠款,户均欠款5万元。

      (四)外出务工人数多,村内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村内的基本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一方面使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严重不足,许多建设项目难以启动;另一方面,村内的农业产业发展也因劳动力缺乏而受到制约。

     

    汶川县布瓦村:

    在保护中重建

    张洁  杨丹丹  郭依

      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内以北,位于岷江大峡谷谷底至半山地段,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22户,522人,辖区内村民皆是羌族。布瓦村面积11879.5亩,其中林地面积4272亩,耕地面积1535亩。

      在“5·12”大地震中,布瓦村122户村民房屋受到严重破坏,耕地受损 1535亩,林地受损236亩,水、电、路、通信及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全村人均收入急剧下降,直接经济损失2138万元。地震之后,国家及各个部门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并采取重灾区高投人重建模式对布瓦村进行 重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布瓦村主要以保护为主,围绕保持村内黄泥风貌展开一系列工作。村内实施保护措施,一方面是为了从整体上保护国家重点文物——黄泥羌碉,另一方面也是为开发以黄泥羌碉、原始黄泥风貌为特色的旅游奠定基础。从最近几年村民收人构成来看,村内实施的两大保护工程项目带来的收入在村民总收人中占很大比例。因此本案例总结主要从布瓦村所实施的扶贫措施及灾后重建的情况人手,总结以保护为重点的村寨村民生计发展状况,并对村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

    一、 布瓦村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及成效

      在布瓦村灾后重建过程中,各部门积极配合,其中广州直接对口援建的项目主要包括农房重建、通村公路的维修与拓宽、村委会服务大楼的建造、村内风貌改造和引水工程。

    1. 房屋重建援建情況

      地震之后,全村122户人全部进行自救,搭过渡板房,政府要求板房面积必须在30平方米以上,每户补助2000元。120户农房进行了维修或重建,其中重建户80户,维修加固户40户。据村民介绍,震后国家对于维修与重建房的补贴政策是:维修户每户补贴5000元,重建房以每户人头为标准——2人 及以下的1.6万元,3〜5人的1.9万元,6人及以上的2.2万元。2008年12月底布瓦村40户维修加固户全部完工人住,兑现维修加固补助资金20万元;80户重建户,在2009年5月12日之前全部完工入住,兑现农房重建资金 149.3万元。到2010年年底,由于余震不断,之前报批维修的住户又再次申请改为重建,政府对这部分住户的补贴标准等同于第一批重建户,只是在其基础上扣除了原先批下的5000元维修补贴。

      布瓦村共接受特殊党费45.万元,其中援建房屋倒塌农户80户,26.1 万元,援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1所,19.2万元。 2009年11月8日,县里按政策给全村80户倒塌房屋的农户每户补助3000元.对村内3户低保户每户给予7000元补助,总计26.1万元。

      据村民介绍,除了政府方面对房屋重建的资助之外,社会捐款也对他们重建家园帮助很大。广东省侨心慈善基金会、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广州市海珠区侨商会、美国金山华人服务社以及梁洁华、何炳章、王道元、赵之翰等乡亲为整个布瓦村122户每户捐赠1万元,共计122万元用于重建家园。

      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灾后自建的问题,2008年8月到12月,国家实施灾后重建贷款政策帮助农户灾后重建,每户最多可以贷款2万元,具体要求是:贷款1万元3〜3年还清;贷款1万元;5〜8年还清;满60岁以上只能贷款1万元并需要担保人。在还款到期之前每年只需缴纳贷款利息即可。为了减轻村民的还款负担。相关部门降低了贷款利率,村民只需缴纳正常贷款利息的一半。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村民把所贷款额全部投入住房重建中,房屋 重建开支成为村民重建开支的最大项目,村民建房开销成为灾后重建村民家 庭支出的最大部分。

      根据2008年12月布瓦村住房解困名单显示,到2008年年底,布瓦村解困住户113户,505人。村民们普遍反映国家所给予的各项住房重建扶持措施及各界的救助对于他们重建新房、解决生活困难起到了很大的扶持作用。 虽然在贷款一项上有还款压力,但还款期限较长且利息只缴纳一半,村民普遍表示还款压力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 基础设施建设

      布瓦村张村长向我们介绍道:“布瓦村是威州镇各行政村中最先修通通村公路的,但那时候道路是黄泥路,雨天容易打滑,进出村寨还是很不方便的。”地震之前,在他任期内就对这条公路进行了三次整修,并由村委会向镇政府领导请示由村民自己在黄泥公路上铺垫碎石以防打滑。地震后,村委组织村民将中断的道路疏通,这也为之后广州援建方能更顺畅地实施对布瓦村道路的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在之后的道路建设中,广州援建方帮助布瓦村将通村公路宽度由原先的二三米拓宽到五六米,同时将其改造成柏油路,修建好的通村公路全长10.6公里,下拨资金1250万元,于2009年5月12日完工并投人使用。村民们普遍反映:柏油公路修好之后上下山比以前方便了许多,山上的经济作物也能更顺畅地销往威州镇乃至成都市,这对于他们的生计收人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农房重建完成后,村两委会积极配合电力公司,进行农网改造和入户线路架设。另外,农户家里闭路电视线路也改为数字电视线路。

      布瓦村地处高山,“吃水难”是历史遗留问题。20世纪80年代布瓦村已铺设自来水管道,但由于水源不充足加之气候干燥少雨,这个村庄无论是灌溉还是普通的生活用水都十分紧缺。地震中,村内的自来水管道遭受了严重损坏。2009年6月由广州援建单位出资,在村内修建了 4口人畜引水池、4口农田灌溉池,架设自来水管道11000余米,全面完成了布瓦村生产、生活用水工程建设。可是调查得知:新修的4口水池由于水源问题,目前基本处于无水状态,村民普遍反映用水困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并且生活用水已无力再分配给农业,灌溉问题依然存在。在耕种季节,由于要将水分配给农作物,村内经常出现停水现象。另外,由于铺设管道材质问题,冬天经常出现冻裂现象,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我们从威州镇政府方面了解到:布瓦村有水池无水源的情况是因地震后地质结构不稳定造成的,有关方面正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等待在适宜的时候积极寻找水源。

      广州援建单位对布瓦村的援建项目计划中还包括修建村委会服务大楼, 这项出资200余万元、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布瓦村委会服务大楼由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公司承建,并配备了所有办公室的桌椅板凳、书柜、文件柜以及3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据了解,目前村两委会服务大楼除了召开选举会议和例行会议外,基本没有人常驻办公。

      民间力量也投入到布瓦村的灾后重建工作中来,《羊城晚报》“爱心集结 号”在村内开展建造爱心学校并计划义务支教的活动。2009年5月,他们在布瓦村投人70余万元建起了汶川县布瓦寨十方小学。由于现在村里的孩子统一到汶川县城读书,十方小学预备作为村里的幼儿园,但教工人员还没有到位,目前这所修建好的幼儿园还在闲置中。

    3. 生活补贴情現

      首先,从2008年6月开始,国家连续三个月为全村发放每人每月300元补助,另外全村有3名“三孤”人员,国家为其每人每月发放400元补贴。后两个月为全村每人每月200元补助。该补贴政策从根本上保障了受灾村民的生将通村公路宽度由原先的二三米拓宽到五六米,同时将其改造成柏油路,修建好的通村公路全长10.6公里,下拨资金1250万元,于2009年5月12日完工并投人使用。村民们普遍反映:柏油公路修好之后上下山比以前方便了许多,山上的经济作物也能更顺畅地销往威州镇乃至成都市,这对于他们的生计收人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农房重建完成后,村两委会积极配合电力公司,进行农网改造和入户线路架设。另外,农户家里闭路电视线路也改为数字电视线路。

      布瓦村地处高山,“吃水难”是历史遗留问题。20世纪80年代布瓦村已铺设自来水管道,但由于水源不充足加之气候干燥少雨,这个村庄无论是灌溉还是普通的生活用水都十分紧缺。地震中,村内的自来水管道遭受了严重损坏。2009年6月由广州援建单位出资,在村内修建了 4口人畜引水池、4口农田灌溉池,架设自来水管道11000余米,全面完成了布瓦村生产、生活用水工程建设。可是调查得知:新修的4口水池由于水源问题,目前基本处于无水状态,村民普遍反映用水困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并且生活用水已无力再分配给农业,灌溉问题依然存在。在耕种季节,由于要将水分配给农作物,村内经常出现停水现象。另外,由于铺设管道材质问题,冬天经常出现冻裂现象,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我们从威州镇政府方面了解到:布瓦村有水池无水源的情况是因地震后地质结构不稳定造成的,有关方面正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等待在适宜的时候积极寻找水源。

      广州援建单位对布瓦村的援建项目计划中还包括修建村委会服务大楼, 这项出资200余万元、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布瓦村委会服务大楼由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公司承建,并配备了所有办公室的桌椅板凳、书柜、文件柜以及3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据了解,目前村两委会服务大楼除了召开选举会议和例行会议外,基本没有人常驻办公。

      民间力量也投入到布瓦村的灾后重建工作中来,《羊城晚报》“爱心集结 号”在村内开展建造爱心学校并计划义务支教的活动。2009年5月,他们在布瓦村投人70余万元建起了汶川县布瓦寨十方小学。由于现在村里的孩子统一到汶川县城读书,十方小学预备作为村里的幼儿园,但教工人员还没有到位,目前这所修建好的幼儿园还在闲置中。

    3. 生活补贴情現

      首先,从2008年6月开始,国家连续三个月为全村发放每人每月300元补助,另外全村有3名“三孤”人员,国家为其每人每月发放400元补贴。后两个月为全村每人每月200元补助。该补贴政策从根本上保障了受灾村民的生其次,由于布瓦村属于重灾区,政府从2009年1月开始为布瓦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每人每月55元的低保补助,并且从2010年开始为60岁以上村民每人每月发放55元养老保险,布瓦村现在有16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布瓦村2010年第三季度农村低保发放统计表显示,地震后布瓦村每一个受灾户都有低保收入,每户享受低保的人数大多为1〜2人,个别的达到3〜4人,极个别的是5人。据村民反映,该项措施的实施对保证村民基本生活起到很大扶持作用,特别对于只有2位老人组成的贫困家庭以及由于失去主要劳动力导致贫困的家庭来讲,该补助的定期发放成为贫困人口生活的主要来源。

      再次,从2010年开始,汶川县开始将布瓦村纳入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中,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具有汶川县农村户籍的农村居民都可以参保,个人缴费标准从100元〜500元不等,参保人员每年享受国家基本补贴30元,从300元档往上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每人每年增加补贴5元。另外,对于家里有学龄儿童的家庭,孩子学 费全免。2009年开始村内学龄儿童在学校每人每月补助60元生活费,这笔 补贴直接打入饭卡中。据调查显示,村民普遍反映学生花销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出部分,教育支出对家庭经济压力很大,但这项补贴措施的实施对于减轻家庭教育支出的经济负担有很大帮助,保证了村内学龄儿童受教育正常进行。

      在农业发展扶持措施方面,现在布瓦村也享受粮食直补政策,据百姓自己说:“每年一亩玉米地有几十元的补贴。”2000—2003年布瓦村有大量的土地退耕还林,布瓦村2009年度退耕还林补助兑现表显示,全村共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金额112047元。据村口公告牌显尔,村内现有退耕还林土地500亩,享受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土地有904亩。然而村民也反映实施的农业发展方面的补贴对于村内农业发展及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物价上涨,农业种植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受地震影响村内气候发生变化,震后几年农作物收成不太好,因此这项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村内存在的农业发 展方面的问题。

    二、 布瓦村扶贫项目及实施情况

      地震之前,汶川县扶贫办便有扶贫计划辐射到布瓦村——2008年的《汶 川县扶贫幵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由于地震的影响,这项方案 2009年才正式启动,并与灾后重建的相关工作交叉进行。方案内容包括:户办工程中改房93户,每户补贴2000元,共18.6万元;便民路补贴31.4公里,每公里1万元,共31.4万元;移民安置10万元;改厨改厕和入户电网改造3.12万元;住房建设补贴12万元;测土配方补贴2500亩,每亩24元,共6万元;核桃苗补贴,每亩500元;发放液态肥料,每人3袋;村务活动室建设10万元;对5名村干部进行培训。截至2009年3月2日,该方案全部实施完毕。据村民反映,这项方案的实施对村民灾后生产生活恢复起到很大作用,有利于村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但是,调查显示,核桃苗的发放在村内收效甚微,由于地震造成土质疏松,水源水量减少,不能保证核桃苗的灌溉,因此成活率极低,目前村内发放的核桃苗尚未在村民生计方面产生收益。

      2010年11月,由汶川“两资”项目支持实施“汶川县太阳能光明工程”, 为布瓦村村民免费发放太阳能,每户1台,共计122台。这批来自北京雨昕阳光能工业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由汶川县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公室采购,下发至威州镇,布瓦村村委集体领取,村民交纳30元运输费便可领取太阳能。对这一扶贫项目,村民普遍反映良好,方便了村民生活,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2011年4月,汶询县扶贫办向布瓦村村民每户发放樱桃树苗50株(每株市价7元左右〕,用以扩大村民樱桃种植面积。据调查显示,村民对于樱桃苗的发放普遍不太满意,表示发放的果苗中有一半都是死苗,不能保证成活,很多村民因为要扩大种植面积而自己出资进行购买,因此这项措施的实施对村民农业发展扶持作用甚微。

    三、 布瓦村以保护为重点的灾后重建项目及措施

      布瓦村主要是以保护为主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村内实施的与保护有关的措施主要有:风貌改造、黄泥碉群及民居修缮保护工程、羌绣培训与传习所的修建。现阶段对村民经济收入有很大影响的主要是前两大保护工程。

    1. 风貌改造工程

      2009年6月,由广州援建单位和汶川县共同出资2000多万元,完成布瓦村古羌寨风貌恢复重建工作,总用时4个月。风貌改造主要分为户内和户外两部分:户内改造包括为村民铺院落,给震后重修的水泥房表层刷黄泥,将水泥屋顶改成黄土泥顶,将厕所改成冲水式,厨房贴瓷砖,改门窗;户外改造包括在每个生产组建造一个生猪圈,修建通户路,改造排水沟。其中通户路的修建是村民们最为赞许的工程,村民说:“现在村里的路再不是以前的黄泥土路了,一下雨就滑得很,而且泥水沾满脚,人走到哪泥粘到哪,现在水泥路又干净又好走!”该工程由承建公司具体负责,村干部没有直接参与其中,只负责协调工作,村内村民自主参与工程建设。大部分村民都从中挣到了工钱,少则6000元。多则超过2万元,所得收入在村民当年的收入构成中占绝大部分,对他们的生计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村民也反映风貌改造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修建过程中在某些地段将排水沟改为暗沟,由于不容易清理导致污物堵塞排水不畅,进而造成农户房屋进水;另一方面棑水沟底部有裂缝,造成村民屋后排水沟渗水情况。另外在入户改造中村民普遍反映门窗质量差,在实施风貌改造过程中大多没有征求村民意见。并且存在拖欠村民工资现象,村民意见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内稳定。

      另外,新修的汶川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每组1个,共4个。当时为了不影响村内整体旅游环境,每户村民在养殖场建1个猪圈。但据村民反映,由于新修猪圈离村民居住地太远,村民之间难以达成共识,并且修之前也没有充分考虑村民意见,因此没有村民愿意去养殖场养殖,猪圈就一直空置着。

    2. 布瓦羌碉及村寨抢救保挢维修项目

      2006年,布瓦黄泥碉群经国务院批准公布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将黄泥碉群列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地震之后国家文物局下拨资金3000万元对布瓦黄泥碉群进行维护。工程实施前,汶川县文化体育局下达通知,村委组织陈应德及其他4位村民参加了由阿坝民羌建筑保护研究有限公司承办组织的四川藏族羌族地区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汶川培训班,培训为期5天。并与村内技术人员签订用工协议。2010年7月,为抢救珍贵的国家级文物,国家文物局计划用资1264万元进行布瓦羌碉及村寨抢救保护维修工程,委托咸阳古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由村上的一、二组组长负责找村民进行施工,由村民陈应德进行技术指导。工程主要对29户民居及该地带所含的12根残碉、9处碉遗址进行修缮,对在此范围之外的其他27座碉楼及碉遗址做必要的清理和维修加固。现在布瓦村已修复黄泥碉1座、石雕1座,以保持原样为标准修复黄泥夯筑民居20户, 并在村内修建了3户示范户,作为以后村内其他房屋改造的范例。

      由于当地人的强烈要求,村民共同请愿要求除了技术监督指导人员外,工程其他施工由村内人负责。一方面村民想在工程中获得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本地人比外地人更熟悉整个建筑流程及本地土性、水性,本地人参与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的安全稳定。因而在羌碉与羌族民居修复的工程中,承建公司与布瓦村合作,承建公司只是做了碉顶的木工活。由二组组长具体负责用人及工程实施。其中一、二组村民修碉较多,三、四组村民主要参与修缮民居,女性主要背土。工资为每人每天100元,工资总量70多万元,

      已发放70%,修碉工程完成预计工资总共要100多万元。一部分村民表示这次打工的经历让他们产生了新的生计想法:打工比种植挣的钱多,因而开始外出打工。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羌碉,以3座千年黄泥碉为中心划出保护核心区,并对居住在核心区内的农户采取自愿搬迁的方式,新建房选址不能影响公路。并以人均30平方米,每平方米800元的价格给予补偿,每户最高上限12万元。现已迁出4户。迁出村民反映,搬迁补贴对新修房屋及生活改善起到关键性作用。

    3. 羌绣培训

      为了将羌绣发扬光大,2010年3月,威州镇主办了为期一周的羌绣培训,培训内容为画花样及针法,并每天给村民补贴25元生活费。有些村民表示羌绣培训对于提高她们的羌绣技术有很大作用,绣得好的有机会与用工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但参加这个培训班的人并不多,村民反映原因有二;一是家里农事太繁重,抽不开身参加;二是每天25元生活费,差不多只够上下山乘车的费用和一天的伙食费。目前为止,羌绣培训没有为村民的收入增加产生预想的影响。

    四、 布瓦村发展旅游的设想

      现阶段,对村民生计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有风貌改造工程与布瓦羌碉及村寨抢救保护维修工程。实施这些保护措施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当地旅游开发奠定基础,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震后,广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为布瓦村制定了详细的旅游规划,之后布瓦村被纳入阿坝州“三百”示范工程,成为“一百个精品旅游村寨”之一,并被汶川县政府列人“三二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9年,布瓦黄泥碉群文化生态体验区开发项目被纳入汶川县储备项目,并计划于2011年5月动工修建威州镇布瓦非物质文化传习所及旅游厕所和相关设施。但现阶段各种旅游发展项目规划在布瓦村没有得到具体实施,其原因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的实施都需要投人大量资金,布瓦村开发旅游需要一个过程,今后会逐步将规划内容在布瓦村具体实施。” 因此,现阶段旅游对村民生计几乎没有影响,但村民对本村发展旅游还是有自己的设想。

      村长表示:“村内发展旅游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布瓦村旅游目前处于农林地和旅游地相辅相成的过渡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设想。①发展旅游要从修建基础设施人手:拓宽通村公路,修建下水道及旅游厕所和停车场,理顺寨内排水系统等。目前村内正在向政府申请启动资金以扶持村民开办农家乐,提高村内旅游接待能力。②发掘以羌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考古资源,例如石棺古墓,进行旅游宣传。③引导村内干部和老百姓转变观念,培养村民商业意识。④发展生态农林观光区,即利用村内现有的果园发展观光农林。⑤村寨门口的果树因其1500多年的历史,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并正在申报‘许愿树’名称。⑥希望各部门加大对布瓦村的旅游投人,使布瓦村旅游规划得以实施。”

      村内普通村民对本村旅游发展设想有以下几点。①村内发展旅游的资金来源是目前发展旅游的瓶颈,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对布瓦村旅游开发的投入,尽快实施旅游规划内容。②原有的櫻桃示范基地及蔬菜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采用“公司十农户”的方式,促进村内旅游发展。③修建传习所,增加旅游景点,开发羌绣买卖点,为当地羌绣打幵市场。④新建旅游公共接待设施,如酒店,可以让村民到酒店内打工,可持续增加村民收入。⑤实现旅游在村内发展的平衡性,希望政府扶持农户发展农家乐,增加收入。⑥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布瓦村的旅游吸引力。

    五、 布瓦村灾后重建的启示与思考

      布瓦村主要以保护为主开展村内相关灾后重建工作,而震后村内实施的两大保护工程项目带来的收人在村民总收人中占很大比例。保护的目的一方面是从整体上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一一黄泥羌碉,另一方面也是要为以黄泥羌碉为特色资源开发旅游奠定基础,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互动。

    1. 扶贫政策的实施应注意与村民民意形成良好互动,以达到预期效益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灾后重建过程中村内有些扶贫项目的实施几乎没有对村民生计产生扶持作用,比如村内新修的猪圈。汶川县投人大量资金新修猪圈,原本目的是净化村内旅游环境,从保护村内整体环境发展旅游和规范化养殖的角度考虑。但由于修之前没有与村民意见形成良好的互动,村民普遍表示猪圈离生活区太远,不方便喂养,并且村民之间容易发生猪的病染纠纷,都不愿意在新修猪圈养猪,造成新修猪圈空置至今。其实修建猪圈的地点可以采取折中的模式,考虑村内具体情况,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最终确定地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益,对村内形成规模养殖、提高村民收人产生扶持作用。

      另外.布瓦村风貌改造过程中,由于没有与村民意见形成互动,存在强迫性倾向以及偷工减料、门窗质量劣质等问题,村民对此次保护项目存在极大不满,为保护项目措施的实施埋下隐患。其实在改造过程中,可以依据村民乐,提高村内旅游接待能力。②发掘以羌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考古资源,例如石棺古墓,进行旅游宣传。③引导村内干部和老百姓转变观念,培养村民商业意识。④发展生态农林观光区,即利用村内现有的果园发展观光农林。⑤村寨门口的果树因其1500多年的历史,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并正在申报‘许愿树’名称。⑥希望各部门加大对布瓦村的旅游投人,使布瓦村旅游规划得以实施。”

      村内普通村民对本村旅游发展设想有以下几点。①村内发展旅游的资金来源是目前发展旅游的瓶颈,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对布瓦村旅游开发的投入,尽快实施旅游规划内容。②原有的櫻桃示范基地及蔬菜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采用“公司十农户”的方式,促进村内旅游发展。③修建传习所,增加旅游景点,开发羌绣买卖点,为当地羌绣打幵市场。④新建旅游公共接待设施,如酒店,可以让村民到酒店内打工,可持续增加村民收入。⑤实现旅游在村内发展的平衡性,希望政府扶持农户发展农家乐,增加收入。⑥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布瓦村的旅游吸引力。

     

    江油市柳坝村:

    恢复重建调查报告

    周珊  李志伟  李君君

    一、 柳坝村概况

      (一)自然地理环境

      江油市雁门镇柳坝村位于雁门镇的北部山区,地处龙门山脉断裂带,距镇政府12公里,最高海拔1870米,最低海拔600米,辖5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0亩。年均降雨量1073.6毫米,年均气温 16℃,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柳坝村现有通村通组公路2.6公里,全是水泥路面。现在村子里有好几家人都买了面包车经营客运,到雁门镇单程5元,相比地震前的泥泞小道,村民们认为现在出行已很方便。

      (二)社会经济发展

    1. 经济概况

      柳坝村是传统的农业山区,种植业以玉米、小麦、水稻、洋芋、红薯、黄豆等粮食作物为主,养殖业以生猪和家禽为主。柳坝村林产品资源较为丰富,有木材、中药材(黄柏、杜仲、天麻、柴胡等数十种)、木耳、香菌、金针菇、杂菌、 樟油、柏油、生漆、板栗、核桃、猕猴桃、梨、苹果、蕨菜、薇菜(广东苔)、竹笋、茶 叶等。野生动物品种繁多,其中列入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的有金丝猴、黑熊、岩羊、獐子、大鲵等。此外,雁门镇境内的云罗山蕴藏铁矿资源。

    2. 人口与经济

      地震前,柳坝村有244户,715人。2005年柳坝村被确定为四川省级贫困村。2009年该村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2009年人均纯收入3618元。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4069元,共有108人成功脱贫。目前,柳坝村非农业人口 6人,五保户3人,低保户5人,低保额度由每月22元涨到了67元。据了解,不少村民买了新农保,即每人每年交200多元,连续交15年。

      (三)风俗民情

    1. 固守家园,不愿外出

      柳坝是距离雁门镇最远的村庄,地处山区,环境封闭,经济贫困,与外界交往较少,特别是村乡公路修通以前,人们不愿外出。柳坝村四队世居山背后较高的一片林地里,这里的老人回忆说,“大跃进”时因为大规模地架电线,当地通了一个月左右的电,之后一直到“5·12”地震前,这里都还是用煤油灯。如果要跟四队的人联系或者是有事需要通知的话,以往的村干部都是天刚亮就出门,晚上才能赶夜路回来。四队、五队与三队之间隔着一条河。二队的大半与村中的主干道也被这条河隔断了,每年夏天涨水或者连下几天暴雨的话,他们就只能待在家里了。当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且由于交通、通信等原因,他们和外界也没有多少联系,由此形成了不爱外出、固守家园的传统习惯。

    2.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灾后重建中的村貌改造,使整个柳坝村的经济水平比震前至少进步了30 年,但是村民们的思想意识还没能跟上物质方面的发展,很多朴素的民风民俗依然存在。例如,五队原先所在的半山腰上有一户高姓人家,他们的房屋是卯榫结构,虽然房子在地震中没有全部垮塌,但是从外观上就可以明显判断出这已经是不能住人的危房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还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奶奶住在这里不愿搬出,问其原因,老奶奶声音哽咽地说自己还是少女的时候就嫁到了这里,住在这个房子里,她的观念就是:“嫁到哪里死也要死在哪里”。高老太现在年纪也大了,几年前下山的时候又摔伤了腰部,所以她家唯一留下务农的二媳妇还常从山下的安置点上来照料她。老奶奶很固执,连她最爱的小孙儿过年的时候上山来请她去新房里住,她也没有同意。 类似这样的传统观念在其他村民中也常有体现。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在的发展要求难以契合,甚至在一些方面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自给自足,民风淳朴

      柳坝村村民淳朴、勤劳、好客,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干农活的时候爱唱山歌,农闲娱乐的时候村民们都爱边烤火边唱山歌,也爱唱红歌,还有《月儿落西下》等情歌。

      (四)地震受灾情况

      “5 ·12”地震中柳坝村244户全部受灾,受灾房屋285间,715人无家可少村民买了新农保,即每人每年交200多元,连续交15年。

      (三)风俗民情

    1. 固守家园,不愿外出

      柳坝是距离雁门镇最远的村庄,地处山区,环境封闭,经济贫困,与外界交往较少,特别是村乡公路修通以前,人们不愿外出。柳坝村四队世居山背后较高的一片林地里,这里的老人回忆说,“大跃进”时因为大规模地架电线,当地通了一个月左右的电,之后一直到“5·12”地震前,这里都还是用煤油灯。如果要跟四队的人联系或者是有事需要通知的话,以往的村干部都是天刚亮就出门,晚上才能赶夜路回来。四队、五队与三队之间隔着一条河。二队的大半与村中的主干道也被这条河隔断了,每年夏天涨水或者连下几天暴雨的话,他们就只能待在家里了。当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且由于交通、通信等原因,他们和外界也没有多少联系,由此形成了不爱外出、固守家园的传统习惯。

    2.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灾后重建中的村貌改造,使整个柳坝村的经济水平比震前至少进步了30 年,但是村民们的思想意识还没能跟上物质方面的发展,很多朴素的民风民俗依然存在。例如,五队原先所在的半山腰上有一户高姓人家,他们的房屋是卯榫结构,虽然房子在地震中没有全部垮塌,但是从外观上就可以明显判断出这已经是不能住人的危房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还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奶奶住在这里不愿搬出,问其原因,老奶奶声音哽咽地说自己还是少女的时候就嫁到了这里,住在这个房子里,她的观念就是:“嫁到哪里死也要死在哪里”。高老太现在年纪也大了,几年前下山的时候又摔伤了腰部,所以她家唯一留下务农的二媳妇还常从山下的安置点上来照料她。老奶奶很固执,连她最爱的小孙儿过年的时候上山来请她去新房里住,她也没有同意。 类似这样的传统观念在其他村民中也常有体现。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在的发展要求难以契合,甚至在一些方面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自给自足,民风淳朴

      柳坝村村民淳朴、勤劳、好客,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干农活的时候爱唱山歌,农闲娱乐的时候村民们都爱边烤火边唱山歌,也爱唱红歌,还有《月儿落西下》等情歌。

      (四)地震受灾情况

      “5·12”地震中柳坝村244户全部受灾,受灾房屋285间,715人无家可归,死伤2人。震前村里的房屋只有三队有一户是建好的砖房,二队有一户正在建,全村大部分的土坯房屋在此次灾难中垮塌。2008年9月22日至26日雁门镇连降暴雨,特别是9月24日的降雨量在20小时内高达203毫米,柳坝村损失严重,公路被冲毁,桥涵被冲断,供电、通信线路中断,塘、埝、堰、河堤被冲毁,部分良田被冲毁,山林树木损失较大,粮食、经济作物受到巨大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50余万元。

    二、 柳坝村的扶贫开发

      (一)“5·12”地震前的扶贫项目

      2005年12月柳坝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之后,第一批扶贫项目就是“新村道路计划”,即由省扶贫办拨款50万元,修建云罗村到柳坝村全长2.62 公里的村道。村民们自己投工投劳,但村道修建中被占地占田的农户可以不用投劳,而且被征用土地一次性按1000元/亩给予补助。然而,就在工程最后收尾时,由于受材料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援建资金不足,村道面临着下马的危险。后经村民们讨论,一致同意要将村道修好,于是全村按90元/人收取材料费,不过至今仍有部分村民拖账,其他村民对这部分人也颇有微词。另外,修路的用工和这些工人的工资是按12元/米计件算。换算下来,助工工资30元/天,技工工资90元/天。这些工资后来由江油市卫生局、交通局援助资金 13万元以及一部分村干部的自筹款支付。修这条村道总共耗资80余万。 2006年竣工,但是民工的工资却是在2007年过新年的时候,由当年新上任的村书记高万松个人垫资支付的。工程竣工后,政府采购剩下的水泥村民每人领取了一袋。

      2007年湖北何姓老板租用了三队一块很平坦宽阔的地方,建立木耳养殖基地,所租土地每年600元/亩。木耳基地向村民们收购玉米芯子做木耳种植原料,单价为1.5〜2.0元/斤。何老板自己带来了技术人员,他们将菌种发酵 使木耳可以迅速生长。开始两年木耳的收成都很好,何老板雇佣村民帮忙收木耳,工资最初按小时算,一天4个小时,后来按斤算,换算下来差不多是每人 30元7天。村里各个队都有很多村民去帮忙采木耳。第三年何老板将基地以3万元转手给了三队的刘宏成。但当地村民没有种植经验,又不会管理,再加上发酵过的木耳生长周期本来到了第三年就会剧减,所以刘宏成当年只收了大约300斤的木耳,卖了约1万元,最后倒赔了2万多元。

      (二)“5·12”地震后的扶贫脱贫项目

    1. 灾后重建住房

      1)补贴标准

      从2008年9月开始,到2010年10月为止,村民陆续搬进灾后重建住房。 国家灾后重建住房补贴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国家灾后重建住房补贴标准(单位:元)

    44

      2)补助原则

      实行一户一宅,先拆建后补助,按户补助(若一户有两处以上住宅,且均无法居住,按户口所在地享受一处补助、自建过渡房和建永久性住房相结合的原则。

      3)户口和家庭类别认定

      对农户家庭人数的认定,一律以2008年5月11日户口为准;对建卡绝对贫困户和低保户两类困难农户的认定,一律以2008年5月11日的档案记载为准。

      4)发放方法

      签订了房屋重建合同的,发放40%的补助款,基础完工后再发放剩余部分,发放情况填入《“512”地震灾后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登记卡》。

      香港红十字会援建补贴款,每户2万元。按照红十字会的规定,房屋的构造要有圈梁,可以是一层的,也可以是两层的,当然假三层的情况在当地最普遍,这也是符合要求的。而且合建的必须分灶,每户都要有一厨一卫。红十字会先付1万元,然后检查房屋修建是否合格,只有合格才把剩下的钱发给农户。

      特殊党费,每户3000元。

      福利性优惠贷款补贴,前期每户可贷3万元,利息4厘多,后期每户可贷2万元,利息6厘多,还贷期限不限,但是每年需要按时偿还贷款利息。此项贷款采取“谁申请、谁承贷、谁使用、谁偿还”的原则。经本人申请、政府确认后,对符合受灾农户“重建家园专项贷款”条件的,发放3万元(含)以内的信用贷款,超过3万元须提供抵押担保;自建房贷款金额应控制在建房总投资额的 50%以内。这里的实际情况是,想要得到国家的资助,必须最少20户集中统一修建房屋,如果自己建房子就得不到资助。没有自家土地的住户要在集中 点修建住房,可以用自家的耕地与在集中点有土地的人交换,获得地基,按照1万元7亩来换算,也可以出钱买地基。新安置点的住房把四队的大部分人家与五队合在一起,小部分村民因为在三队有亲戚,就搬到三队了。由于他们在安置点都没有田地,所以四队人普遍反映,若不是灾后重建,他们很难从山里搬下来,而且只需要按1000元7亩重新买宅基地以及租种或购买田地。村道重建项目

      继2006年绵阳新农村“三建五改”工程(:农村沼气能源、“村村通”公路、安全饮水等“三建”活动和农村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圏等“五改”)后,柳坝村的村貌改造在地震之后又多了一个项目:灾后恢复重建以工代赈项目雁门镇柳坝村村道重建。重建村道2.4公里,村道为泥碎石路面,项目施工单 位是泸州龙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该项目2010年10月25日开工,总投资 76.53万元,其中灾后恢复重建以工代赈项目中央基金40万元。在我们调查 期间,该项目还未完工。现在,一队的巷道正在铺设路基,其他队的巷道已经 修完。这主要是因为运输队要经过一队运送其他队修建农房和道路所需的 砖、钢材、沙石、水泥等,为了避免压坏新修巷道,所以选择最后修一队的巷 道。另外因涉及要修建和申报柳坝村通往青川的路——拟建于五队过河处,巷道要与地势坡度选址相协调,所以三队通往五队的200米巷道和过河小桥还未建起,桥正在打地基。

    3. 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

      该项目实际包括两部分:河南南阳援建的饮水工程与村民自主建设的饮水水库。南阳援建的自来水引水工程中,二队的工程选址存在一定的问题。援建方将工程建在位置较远的地方,虽然把水管接到了家门口,但是由于水压不够,自建成以来,一直未能正常供水。因此,二队村民每家集资400~500元修建了一个吃水用的大坝,自行解决吃水问题。三队自来水供应正常。四、五队的饮用水工程位于山上,紧挨着农田,水流小。水渠更经常被阻塞,村民们三天两头就去疏浚水渠,因此这两队的吃水问题尚未解决。调查期间笔者发现,援建单位给四、五队建好的自来水取水软管有一个漏洞,村民只好自行接根小管道供大家使用,但水量较小,不能满足村民的生活需要,大部分用水仍然只能靠人力挑,用水很不便。总的来说,柳坝村安全饮用水项目,村民利用率是较低的。

    4. 土地复垦项目

      2011年2月修订后的《土地复垦条例》公布并施行。条例规定,土地复垦 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在柳坝村,土地复垦与村民住房异地搬迁有关。即鼓励村民拆除已在地震中被损毁的老房子,把土地平整好,政府按1000元7亩补贴给村民;如果村民不拆旧房子,柳坝村会强制拆除,拆下来的梁柱等材料用来抵消工程队的机器和人工费。柳坝村灾后重建的住房已于2010年10月全部完成,不过,全村的老房子大部分还没有拆除。

    5. 江油国际小母牛项目

      (1)项目开始时间:2009年6月5日。

      (2)项目实施周期:7年(项目执行期为5年)。

      (3)项目实施地点:柳坝村是江油国际小母牛项目第一期中的一个村,其受援农户105户,礼品传递150户。

      (4)项目目标协助项目社区进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促进社区实现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礼品传递”是该项目的核心。传递的礼品即小母牛种。所有接受礼品的家庭都将承诺将牲畜后代或等值物传递给另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这种模式将受助人被动接受救助改变为主动寻求发展,同时通过“礼品传递”,在社区内部和社区之间推广。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柳坝村成立了江油市雁门新奔生态种养殖合作社。该合作社现存栏小母牛96头,饲料主要是酒曲,而那些不愿意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喂养小母牛的饲料主要是水稻壳,80元/袋。牛场的建立前期合作社投资60多万元,现在聘请了两个人进行管理,工资1200元7月,购买意外保险,年终奖金1400元。如果牛丢失,扣发半年工资。买牛、饲料、卖牛的价钱是在农户和合作社的人都在场时,一起跟商贩协商的。扣除成本(包括购买饲料费用,防疫员、技术员工资,医治费用等),合作社可分得利润的50%。

      2011年初,合作社收购了厚坝的一个合作社,成立江油市草食牧业有限公司。计划在三队圈山地放养达州黑鸡品种几万只;在二队建设能容纳肉牛500头、生猪1万头的养殖基地,猪粪再养草鱼;四、五队建食品加工厂,争取年产2万〜3万斤腊肉,建1000多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在保证村民基本口粮的前提下,将其他土地都流转到合作社,将柳坝村建设成一个有本地特色的生态观光园。

      合作社牛场实行股份制。村民们可以签订协议,用土地或劳力入股,年底分红。如果是出租土地,则按600元/亩换算。合作社已投资600万元。2010年参股的村民人均增收几十元。合作社计划3年总共集资1500万元: 畜牧局50万元;扶贫项目200万〜300万元;林业局农业发展项目200元/亩的补助,不过这需要合作社先交200元/亩的保证金,待改造出来后才给补助金;国土整理600亩种黄花,1万〜2万元丨亩;农业发展银行1000万元低息贷款。

    6. 集中点排水洵修建项目

      集中点排水沟修建项目是灾后恢复重建扶贫村重建项目。项目建设工期为2010年5月12日至2010年9月30日,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为:投资额162.4万元,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投入5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2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12.4万元。不过,笔者调查实际情况是,二队只是把排水渠道用水泥弄好了,而排水管还没安装。

    三、 柳坝衬重建与扶贫项目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一)柳坝村灾后重建的主要经验

      柳坝村地震前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但到了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4069元,共有108人成功脱贫。我国从2009年起上调扶贫标准,即贫困线由2007年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而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又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年收人1500元。将柳坝村村民的收入与国家贫困线标准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柳坝村村民的实际年收人已经远远高于国家的贫困线标准。柳坝村是如何从省级贫困村发展起来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灾后重建

      地震灾后重建进程中,国家、地方政府、援建方对柳坝村大力扶持。如前所述,国家、地方政府、援建方对当地的农房重建、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饮用水与垃圾处理的民生工程投人大量资金,改善了当地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使原本贫困的村寨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交通为例,村组公路的修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有利于物资的流通,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更新,有利于村民外出务工,客观上节约了村民的时间、资金成本,从而有利于山区村寨的整体发展。另外,在灾后重建中,香港红十字会的资助,直接减少了村民住房重建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因灾致贫概率的发生。

    2. 参与式发展

      当地各种项目的推动,为进一步脱贫提供了相应的路径。特别是参与式发展项目,有利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为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江油国际小母牛项目中的牛场就是成功的例子。通过参与式发展,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有利于脱贫致富。

    3. 社区的生计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柳坝村历来就有养殖的传统,现在也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牛。村民们对于生猪、黄牛、鸡的饲养有着丰富的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引进养殖项目,可以快速恢复社区生计,同时小母牛项目的引进,有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在最新的江油市草食牧业肉牛产业化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牛粪一蚯蚓一鸡一肥料一金果林。这样,就把村民的生计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脱贫。另外,在二队原村委会处看到了一份公告:牛场长期大量收购红薯秆、菜叶秆、玉米秆、谷草、各种豆科秸秆、玉米、黄豆、豌豆、胡豆。这些以前被村民们直接烧掉的秸秆类,现在可以卖给牛场挣钱,而产出剩余的玉米、黄豆等作物也可以就近出售。因此,形成了生态循环的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4. 村民发展的愿望

      灾后重建后,当地村民具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并付诸行动。前面我们提到,地震前,当地村民在山村中怡然自得地生活着,而灾后重建后,村寨的基础设施、人们的居住条件都改善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同时迫于国家贷款与私人借款的压力以及孩子上学、医疗、人情等支出压力,村中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据不完全统计,全村约有200人在外务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当地的脱贫。

      (二)柳坝村灾后重建存在的问题

    1. 扶贫项目的缋效

      柳坝村是省级贫困村,又是“5·12”地震重灾区,因此得到了较多的扶贫 支持,这些扶贫项目对于柳坝村的脱贫和发展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有些项目并没有使村民实际增收。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公路等项目主要是用于改善村组的基础设施而不对居民的收入产生直接影响;牛场等项目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没有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木耳养殖等项目也不是很成功。一个村有如此多的项目,如何把各种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快产生积极的效益,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脱贫增收的路径

      地震中柳坝村土坯住房全部倒塌,住房重建使得全村绝大多数家庭都背 上2万〜3万元国家贷款的债务,70%的人还有外债在身。现在家家户户都距离二队很远的水源通过输水软管接过去,结果由于压力不足根本满足不了 农户的用水需求,这一部分援建的资源全部被浪费。二队村民吃水问题最后 还是靠大家集资,投工投劳重新找到水源,才让自己吃上安全的自来水。可 见该项目并没有得到当地村民的完全认可。据二队没有吃到援建自来水的村民反映,当初选址的时候工程队里的技术人员不够专业也不接纳村民的建议,加之当地政府与援建单位沟通协调不够而导致了援建低效问题。

    4. 观念转变与家乡建设

      整个柳坝村建有16个垃圾池(水泥池,外面贴有白瓷砖、还编了号。这 是属于村貌改造的内容,但是垃圾池的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村民“改造”成了门口的鸡鸭圈。村民没有习惯把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池里。村妇女主任说就算村民把垃圾倒进垃圾池,堆了很高也没人清理焚烧,而且四、五队的垃圾池修在河道边,村民用垃圾池养鸡鸭,所以大家就直接把生活垃圾倒在河堤上,导致河水污染严重。村里的老人还解释说现在水流小,等到夏天涨水这些垃圾就被卷走了。

      另外,由于贫困村的照顾政策以及一些灾后重建的优惠政策,柳坝村也 出现了许多“等靠要”思想严重的人。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势必影响整个柳坝 村今后的发展。因此村里引进扶贫项目应该考虑带动当地村民积极性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村民参与到各类扶贫项目中,凭自己的劳动在家乡建设中 增加收人,脱贫致富。

      客观而言,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以及各种扶贫项目的开展,柳坝村的各 项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村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这里面有许多经验与教 训,值得更加深入总结与探讨,以便探寻出某种经验模式,供其他地处地震重 灾区的贫困山村脱贫致富、持续发展借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扶贫发展事业。

     

    三台县迎丰村:

    灾后重建成效分析

    曾红梅  曹蕊  余珍

    一、 迎丰村概况

      (一)自然地理状况

      绵阳市三台县塔山镇迎丰村地处三台县东北角,距县城32公里,距塔山 场镇2公里,距绵盐干线5公里,村社公路畅通。全村属丘陵地貌,自然植被茂盛,产业基础良好。

      (二)人口资源状况

      全村辖9个居民小组,1个集中居民点,454户。农业人口1506人,低收入人口203人,民政救济人口87人,一般收入人口 1303人,总劳动力883人,常年在外务工劳动力480人。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60%,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几乎没有文盲。

      (三)土地资源状况

      村总耕地面积1742亩。其中田638亩,地1104亩,人均耕地1.16亩。土质属于黄泥紫沙土。

      (四)基础设施状况

      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4月,村、社公路12.68公里,其中水泥路1.68公里,碎石路1公里,泥沙路10公里。水域面积127亩,蓄水量25万立方米,有武引干渠1.58公里,标准放水渠2.5公里。

      (五)社会发展状况

      全村有小家禽养殖大户86户,年出栏肉兔1 5万只,鸭、鹅10佘万只,在 全村已基本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全村326户安装了程控电话,362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有高压线6000米,低压线15000米,变压器3台;有小卖部3处,村卫生所1处,村办公活动室1处并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一套;有集中供水塔 3处,人工井286口,机井120口,沼气池126口。

      (六)生产状况

      迎丰村是三台县4个扶贫新村之一,也是四川省省级整村推进和谐扶贫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迎丰村属农业村,主要农产品以水稻、油菜为主,2010年人均产粮711公斤。通过结构调整,全村现有果园520亩,桑园2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

    二、 迎丰村地震受灾情况及其对贫困影响

      (一)受灾情况

      除“5·12”特大地震毁损外,2011年7—9月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尤以 “7·20”洪灾损失最为严重。整个受灾情况如下。

      全村倒塌房屋36户、180间,严重损毁146户、730间,一般损毁272户、1360间。直接经济损失460余万元。

      全村毁损耕地70亩,沼气池18口。损坏道路12.613公里(其中山岩垮塌8.56公里,路面崩裂4.053公里八比,24公里的道路基本中断。灌溉渠损毁8条共1.5公里,石河埝损毁2座,水域面积减少35亩,蓄水量减少6.8万立方米。一、二队的集中供水塔损毁严重,损毁人饮管道5公里、人工水井146口、机井60余口,486人饮水困难。85外以上的有线电视受损,90%以上 的固定电话受到了破坏。四、五队的变压器损毁2台,受损高压线2000米、低压线29000米,严重影响了照明。2处小卖部和村卫生室、村办公活动室及远程教育设备损毁严重,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61万元。

      (二)地震灾害对贫困的影响及分析

      地震使该村80%的农户受到严重的损失,部分农户因牲畜家禽死亡及生产资料、物质的损毁而陷人贫困。全村85%以上的道路严重损毁,重建材料、肥料等农用物资运不进来,严重影响了当季与下季的水田农作物生产;水利设施损毁,减少灌溉面积70亩,使原来放水栽秧地段变成靠天吃饭的旱地。人饮设施、供电系统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坏,给农民的生活、生产恢复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农户收入下降

      受地震灾害影响,为了留在家中开展房屋重建和照顾家人,部分外出务 工人员不得不返家闲居。据调查统计,外出务工人员减少80人,务工收人减 少而支出大大增加。

    2. 生活成本加大

      建房时段相对集中,导致物资供给紧张、物价上涨、人工工资上升,群众生产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3. 群众生活困难

      通过查阅“5·12”地震灾害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对象评议记录(农户申报,镇村干部组织,本社群众互相评定,参与评定群众签字确认),地震导致 146户群众生活困难,占总户数的32外,其中无房可住36户,占总户数的8%。

    三、 迎丰村灾后重建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

      (一)地震前已实施的扶贫项目及建设情况

      地震前,三台县总体制定了2005—2007年扶贫攻坚脱贫解困总目标。 2006年3月22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启动了4个扶贫新村,其中就包括了迎丰村。三台县扶贫工作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即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其中扶贫开发包括新村扶贫、移民扶贫、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及计划生育“三结合”扶贫内容。

      (二)地震后已实施的扶贫项目及建设情况

    1. 资金投入情况

      2008年迎丰村灾后重建第一期项目投入资金65.03万元,包括国家扶贫项目资金投人50万元和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5.03万元。主要用于村社公路恢复重建(需资金63.1万元)和电力设施恢复重建(需资金1.93万元)

      2009年迎丰村灾后重建第二期项目投人资金150万元。具体如下。

      ●灾后重建项目资金100万元(其中果业13.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45.4 万元,兔业41万元〉。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项目资金36.5万元(其中互助社资金5万元,人饮工程13.5万元,以工代赈10万元,圈舍及沼气池改造8万元)。

      ●贫困村贫困资金互助社借款工作,共借出资金9.25万元,共借给贫困 户52人次,运行良好。

      ●贫困妇女养兔扶持工作(UNDP项目)资金3.575万元(其中培训费 1250元,圈舍7500元,种兔27000元;)。

      ●完成灾后住房重建口4户,加固维修330户。

      2010年迎丰村灾后重建第三期项目投入资金250万元,包括国家扶贫项目资金投入150万元和群众投劳投工折资100万元。用于村社公路建设重建工程共计10公里。

    2. 项目实施情况

      (1)房屋改造。新建集中居民点1处,占地20亩。2008年,全村完成330户农房的加固,100户农房重建,2009年完成24户农房重建。

      (2)路面改造。第一期工程于2008年11月开始实施,对全村6.88公里的村、社主公路扩宽路面、加固(保坎)护坡、整治水系和路面。第二期工程于 2009年1月开始实施,对全村5.8公里社公路和水利损坏工程进行了修复整 治,加固修复5口山坪塘的拦水埂和放水渠道,整治了 1000米高压线和居民用电设施。2009年8月在省、市、县扶贫办的项目资金帮助下,对全村11.63 公里公路、3500米水渠、6 口山坪塘、2座石河埝、2000米照明线路、1台50千伏的变压器等项目进行了彻底的恢复和改建。第三期工程重建村社道路10公里,计划于2010年年底完成,但因实际操作和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一、二队的道路尚未修复,于2011年5月才完成总工程。

      (3)农户基础设施。以居民点为中心,开展农户风貌整改项目,涉及农户 103户,具体内容为:采用乳胶漆粉墙面积22600平方米,坐脊150米,线条 9200米。采取专业队施工、群众按工程量补助的方式。

      (4)产业恢复。产业收入现在是全村群众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 至2010年,国家连续三年拨付恢复产业项目资金,按照“农户参加、国家投人、 部门帮扶”的原则,重点发展家庭养殖(鹅、鸭、兔)产业。培育了养鸭大户3 户,养兔大户30户、重点户10户,养鹅大户40户,兔圈改造,购置正规养殖圈 舍(铁圈〕357台、种兔856只,该项目正在实施当中。目前,小家禽年出栏已达20万只,是灾前的4倍,户平均养殖年纯收入5000元以上,是灾前的5倍。另外,发展优质核桃园,种植薄壳核桃200亩,对受损的部分进行了补苗,种植 金银花100亩,桃、梨园也基本恢复正常生产。

      (5)支持贫困户圈舍、沼气设施建设。2009年10月修建和整治40口沼气池,由农户自建,采取材料、误工补助的方式,每户补助资金500元。改造兔 圈圈舍112户、357台,采取农户自改和专业技术整改相结合的方式,每台补助资金(误工费)80元。

      (6)以工代赈支持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群众投工的方式,对村道水泥路进行保坎处理,硬化居民点道路。通过一事一议,整修三至七队交汇处的道路保坎和水系,六、八、九队的拦河放水系和码头。通过一事一议,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实施集中居民点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人饮工程,修建集中供水塔1处,蓄水80万立方米,打深层机井(35米)深2 口,购置深吸程泵2个,修建机房,安装大小管道2800米、水表45个,安装供水用电设备。

      (7)支持贫困妇女发展生产,在村级互助资金中,借出互助资金5万元,支持20名贫困妇女发展家庭产业,包括发放兔苗、圈舍及技术培训等。技术培训期间,每天补助50元。

      (8)市、县、镇妇联利用UNDP项目资金,为该村25户贫困户发放优质种 兔450只、圈舍258台,投入学习培训费用等资金3.6万元。

      (9)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统一安排和指导下,占地3亩,建修330平方米的村两委办公场所。

      通过上述基础设施和产业的恢复,全村的经济逐步稳定,农户的家庭收入不断递增,2010年全村人平均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比2008年前翻了一番。灾前灾后的迎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灾前全村的贷款户为146户,现在为60户,下降了近六成;灾前全村只有42户有楼房,现在有187户;居民 点原有住户11户,现有住户近40户;灾前全村有大小车辆8辆,现在有80多辆。迎丰村在灾后的恢复项目实施后,经济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

    四、 迎丰村灾后重建抉贫项目的成效分析

    1. 小家禽养殖问题

      1)村两委干部看法

      马刚村长是此次兔苗发放的负责人。他认为种兔养殖是一种循环经济,值得推广,但是部分老百姓眼光短浅,不等兔子产仔就卖掉了,就如同以前发放的鹅苗、鸭苗被卖一样,这样起不到扶贫的作用。所以说老百姓的小农意识还是一个大的问题。

      涂志明书记说,为杜绝村民养几天兔子就卖掉的现象,村两委想到与老百姓签订养前自愿参与协议的方法,即按照协议种兔必须养到产仔。另外,兔子不是等额发放,而是按村民的养殖能力来发放,6只为一组。他希望将小 家禽养殖做成规模经济。

      2〉村民看法

      养兔大户马飞:原本在外面打工,2010年回来搞养殖。现有兔子100多只(母兔子)、外加扶貧发了120~130只,品种主要有新西兰、大耳白、加利福尼亚、獭兔等。饲料由自己购买。现在养殖的利润少,这样的情况可能还会延续两年,但是以后会好一点。他还提到政府扶贫的兔子都是杂交品种,不知道能不能长成又大又好的肉兔。

      养兔户熊大爷:2009年县妇联扶持的全村25户人家之一,以兔子为基础发展养殖。现在兔子养得比较好,一个月能卖100多只,养殖年收入1万元左右。

      养鹅户宋阿姨:在扶贫办发的鹅苗基础上继续发展养殖业。养殖规模根据家庭的粮食储备量来决定,她家现有鵝200只左右。她没有时间参加村中的养殖技术培训,但也希望能提高养殖经验。另外,她认为养殖没有打工稳当,养殖容易亏本,养好了就成,没养好就亏了。选择养鹅,是因为鵝两个月就能卖,周转快,风险较小。

      低保户张书起:残疾老人。在国家发放兔苗之前家里就养了些兔子,但是因为腿脚不方便,没有能力养太多的兔子。

      3〕问题分析

      目前说来,小家禽养殖成效不大,但是仍有发展潜力。 前几年村里的小家禽养殖没有对村民脱贫致富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原因大致如下。

      (1)村民抗风险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旦养殖出现变故,就可能不敢养或 者不愿养了,这可以从村中部分村民没有选择再养殖中看出。当然,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也是由于自身仍在温饱线上挣扎,无力承担多余开支所致。此外还存在持续养殖的销售渠道问题。

      (2)某些养殖成本高。在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养殖是和家里的 粮食储备量密切相关的。

      (3)村中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缺乏劳动力,就是想扩大规模也没有条件来实现。迎丰村目前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孩子,他们能守着一亩三分地不致挨饿就不错了,没有余力发展其他。

      但是,小家禽养殖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外力方面。国务院扶贫办、县妇联联合UNDP项目基金对迎丰村养殖业进行扶助,在物质上免费提供兔苗、鵝苗、鸭苗及养殖设备——如兔圈 (一套大概300元左右,能养12只、在技术上,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并给参与的群众发放培训补助,每天50元。兔协的张理事长隔几天就会下乡进行免费的技术服务。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养殖风险,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2)自救方面。近些年,迎丰村经过反思,对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了 创造性发挥,如2011年实施的养兔自愿参与协议,即扶贫办发放给每个村民的兔子,村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养或不养,现在养或是以后养。因为种植和养殖是一体的,有多余粮食才能供给禽畜,所以可先发放给有养殖能力的人,然后再帮扶后来想养的人。其次就是正在筹备中的养兔合作社,可实现饲料自主采购,且比市场价便宜,还可以免费送货。村中肉兔的统一收购价也高于市场价,避免了市场上私人买卖缺斤少两的情况,也节省了不少运输上的劳动力。初步的设想是由扶贫办联,进行招投标以解决销售渠道问题,首选三台育农有限公司——一天骄兔业。并且邀请张理事长加盟,主管兔子防疫。最后,村民的自主脱贫致富的意识也渐渐提高,涌现出了养兔大户马飞、养兔户熊大爷等代表,这些典型模范人物的出现也许会带动其他青壮年返乡创收。

      那么,如何让小家禽养殖成为一种特色产业呢?村两委千部所说的规模化养殖到底有没有可行性呢?这是否能够带动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呢?据村长所言,村中最贫困的就是没有劳动力的人家。另外,小家禽养殖如果成为集体产业,不仅要找技术,还要找项目,村中目前尚无能承担得起较大规模企业管理的带头人,村里也无资金来源。而且,由于该村干部威信不是很高,动员能力有限,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能否成功推广下去并得到老百姓的积极响应,也是一个大的问题。如果村两委通过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确实值得一试,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缩短村民的接受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两委宣传的方式方法、村民的消息渠道,以及对改善自身拔况信息 的关心程度和改善期望值等。这些都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 果园种植问题

      迎丰村在多次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共规划果园500亩,核桃园200亩。其中,种植果树的主要是三、四、五、七这四个队。

      1)村两委干部看法

      现在村子的果树种植情况为:桃已经投产,核桃还没长成;水果只能在当地销售,销售渠道不好,无外运。在谈及迎丰村的果树问题时,马村长说,因为果树种植周期较长,刚刚投产,目前的效益没法显现。有的村民一看眼前没效益就不愿种了,树挖了,地却荒着。已种下的,长势不同,是农民的管理差异和技术的不同所导致的。种植比较好并且能赚钱的人是参加了种植培训的,他们的积极性也高。

      涂书记介绍4006年,镇政府利用扶贫项目款向果园投资了20多万元,但迎丰村的实际情况是缺水,把果园规划在山上,没有灌溉来源,天干了就旱,收成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者,迎丰村属于丘陵地带,蓄水池不能解决问题。最后,规划上和设计上也有很大的失误,面积广且分布分散、遍地开花,更加剧了灌溉的困难。这些都是当初为了争取扶贫项目而急功近利的后果, 应当引以为戒。而且,扶贫工作只有扶贫部门在管,乡镇领导并不怎么重视。在规划方面县级以上干部未达成共识,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在村子里工作,而是直接留在了镇上,要项目必须村干部自己动手,所以村子里在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上产生了很多困难。涂书记认为,应该整合资源,规划和实施项目时各部门要协作,资金要捆绑使用,层层衔接,这样才能扩大规模。

      2〉村民看法

      三队赵婆婆:最开始上面说退耕还林,每亩会补助240元。但实际上农民并没有拿到钱,于是就把树苗挖了。另外,种植园遍地开花,不易于管理。许多果子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已经被偷光,所以种植果树根本就不赚钱。现在山上留下的基本上是“干部的树”了。

      七队周姓村民:退耕还林的钱没着落,也不太愿意种果树。以前种植了许多果树,现在还剩1亩。但被偷了很多,再加上没有销路、卖不出去,所以挣不了什么钱。

      一队王队长:目前桃树种了 一二百棵,属于村子里的大种植户。果树种植原本说要补助8年,结果一直都没有实行,很多村民都把种的果树挖了。这是众多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

      二队马队长:以前种过果树,可没怎么结果,再者卖得也便宜。种植果树和蔬菜全是为了零花钱,没有指望这个能致富。如果有销路、有技术的话会考虑多种植果树。

      二队胥大鹏:赞成村子里种植果树,希望果树种植可以长期发展。但是没有销路,农民看不到效益就把树砍拌了,往山上灌水也比较困难,缺少蓄水池。现在的果树种植很盲目,建议村干部和农业院校联系,请他们给予一定的指导,使村民学会因地制宜,根据土壤构成的不同种植不同的果树。

      3〉问题分析

      果树种植在迎丰村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存在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1)果树浇水困难。在调查的46户中,我们发现很多村民把原有果树刨掉而改种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浇水困难。在迎丰村,发展种植业必须解决好引水浇灌的问题。而果树规划的分散性和大面积更是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这主要是当初规划导致的问题,由此给我们的启发是:对贫困村项目的实施要建立在科学考察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做好长期、长远打算,杜绝目光短浅,否则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就会显现出来,甚至会造成浪费。

      (2)果树收益不好。果树种植在山上,且分布不集中,不易于管理,致使许多果子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已经被过路人摘光,毫无收益可言。此外,水果不易储藏,且没有销路,只能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当地的人,所以很多人刨掉了果树。可见,解决果树销路是另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村干部和村民要与外界多交流、多接触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圏,从而找到更好的销路和市场。

      (3)水果质量一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而在水果这一消费品上,人们关注水果的外表,更加关注水果的味道(甜不甜〉。而在迎丰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户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村民主动性不高,依靠他人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很少主动去培育新品种以寻找出路。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不容忽略的:村民缺少相关知识和技术,消息闭塞。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果树的长期发展前景让人担忧。此外,许多农民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追求,只关注传统农业(糊口而已、安于现状。

      (4)果树种植政策没有吸引力。在短期没有见到效益的时候,许多农民都会选择把果树刨掉,还原种植传统的农作物,以求稳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想法在其他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同样存在。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扶持先进种植果树大户,使其他的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

    3.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1)道路建设方面

      (1)村两委干部看法。

      张会计介绍,2008年,扶贫办项目一共投人资金240多万元,其中道路基础设施项目中的黄沙碎石路改造花费100多万元。2009年修建的水泥路,到 2010年12月正式修好。

      涂书记对比了迎丰村地震前后的大变化,灾前村子里都是泥路,而现在村子绝大部分都是水泥路了,有11.3公里。

      (2)村民看法。

      一队村民胥叔叔:对于修建道路是坚决支持的,但是他认为去年(2010年)修的路(9公里多〕太“假”,和了白灰,是个假面子工程,水一来就把白灰冲到地里去了,毁坏农田。

      一队低保户胥大爷:以前的村干部没有为百姓傲实事,家前面的路除了国家拨给的160万元,整个村民组又收了9万元(每人大概60元),却只是撒了点黄沙,下雨之后泥沙冲进田里,毁坏庄稼,上面也没有人来监督。

      2〉房屋修补方面

      (1)村两委干部看法。

      张会计介绍,目前村子实行集中居住,将集中区建成街道的形式。采取自愿入住的方式,自己支付房屋修建费用,政府免费提供地基,原住地实行退耕。目前已有160多人住在了集中区。

      涂书记说,村民房屋一修就又要欠账,现在村子里的贷款户约有60户。 新建房屋给农民带来很多负担,特别是震后砖瓦等建筑材料的价格被炒高,使得老百姓只能高价建房。

      (2)村民看法。

      八队林姓村民:相对于在指定的地方建集中房,更倾向于在自己原有房屋的土地上修建新房,毕竟离自己的田地近,也更方便。

      七队卢姓村民:地震期间房屋损毁严重,但因没有钱,当时住在危房,搭棚子居住。到2010年才修建房子,借了别人的钱,但是贷款利息很高,大概要花14万元(建筑材料贵父据反映,村中大部分房都是2010年修建的。地震的房屋损毁加固费按人头算,人均1300元左右。因为是2010年才重建的房子,所以没有重建费。

      3〉水利建设方面

      (1)村两委干部看法。

      张会计提到,UNDP扶贫项目中的水利建设(人饮工程)是一个重点,在水井、水塔等建设方面均有补助。

      涂书记指出,迎丰村地处丘陵地带,很缺水,特别是山上的果园没有灌溉来源,天干就旱,普通的蓄水池不能解决问题。希望引入更多相关的设备,但这需要大量资金。

      (2)村民看法。

      二队马队长:地震带来的变化就是人的饮用水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用的是机井抽水。

      三队王阿姨:生活用水没问题,因为家家都有机井。浇地用水不够。用水不方便,因为三队的位置在水沟下游,必须等前几个队用完再放水下来。

      4)沼气建设方面

      (1)村两委干部看法。

      涂书记介绍,沼气建设有补助,但是可自愿选择,有些村民家没有多养家禽家畜,因此即便修建了沼气池也没有条件用。九队部分村民家里建有沼气池,使用效果很好。

      (2)村民看法。

      八队低保户王姓村民:最初村里建沼气池可补助1200元,现在补助3000元。但是,有些人家并不愿修建沼气池,因为需要耗费劳力。自己家里在地震之前就建了沼气池,地震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在并没有正常使用。

      5〉问题分析

      (1)道路建设方面。

      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谈话当中可以感觉到,大家对于村子的道路建设还是非常支持和赞同的,而且都认为道路修好给每个人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前村民要自己挑着种植或养殖的产品走很长的泥路去镇里卖,现在有外面收购农产品的车直接开到家家户户的门前收购。

      村民对于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非常具有监督意识的,部分村民指出有些道路修好不久就开始出现问题,例如裂缝之类的。目前通往一队、二队的道路还未修好,村两委干部、村民们还在热切期盼着有新的资金来资助修建。

      (2)房屋修补方面。

      我们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有些农户修建了很漂亮的新房,而有些农户还是住着以前的旧瓦房,甚至连地震造成的墙壁裂缝都没有修补,而有些旧房子则彻底没有人住(原住户已经举家搬迁或外出打工)。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土地荒废,而这些浪费的土地完全可以被重新利用起来,例如发展种植或养殖。

      我们在问及村民关于地震房屋修建补贴费用的时候,出现了较大的混乱,有些村民不记得自己家里得了多少补贴,而有些村民则不清楚补贴费用 的标准,总之村子里发多少就要多少。

      (3)水利建设方面。

      关于水利建设这一块,村民们普遍都了解且给予积极评价的是UNDP推广的人饮工程。除了之前已经安装了机井或抽水机的家庭之外,大部分的农户都安装了人饮工程的饮水设备,并且反映使用非常便利。

      对于农业用水,村两委和村民都普遍反映用水较缺乏,以前修建的水库、水渠等都不能完全供应农业用水。

      (4)沼气建设。

      据了解,沼气池的修建在地震之前就已经展开过,灾后对于沼气池的修建又增加了补贴的金额。但是,仍然有村民家中没有修建沼气池,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沼气池需要农户自己挖建,而有些农户家中缺乏劳动力;沼气池的原料来源是家禽家畜的大量粪便,而有些农户家中没有养那么多牲畜,因此没有建沼气池的必要。

      总之,修建沼气池是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并无强迫,而且修建了沼气池的家庭也得到了很大的便利。

      迎丰村村民灾后重建项目意愿排序如表1所示。

      表1 迎丰村村民灾后重建项目意愿排序

    45

    五、 迎丰村灾后重建的总结与启示

      迎丰村作为省级整村推进和谐扶贫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灾后重建中有其独特性。一方面,国家扶贫项目联合UNDP该村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进行了大力资助,使得该村村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和生活。 另一方面,县镇村的各级干部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展开自救,创造性地利用扶贫基金,发展生产,使村民能够切身受益,如小家禽养殖和果园种植。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其间的问题。

    1. 客观实际与村两委干部主观设想上的差异问题 首先,一些我们看上去较好的发展模式也许并不被村民接受。这不仅有村两委宣传方式方法的问题,也有村民自身的意识问题。正如同当年的医疗保险在农村的普及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如何缩短这个接受过程?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真正带动村民积极奔小康,这正是村两委干部需要考虑的。其次,村两委干部设想中的规模养殖是否具有可行性? 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了为实现这个可能村里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仍不能忽视的就是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客观事实。怎么留住村中的青壮年?村两委干部和村民有不同看法,干部普遍认为,只要村中实现了规模经济并能为村民创收,如果不大大低于外出打工所挣的钱,那么劳动力就会留下。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村中之所以没能形成规模经济是因为劳动力流失/而劳动力的留守又要依靠规模经济的创收。我们猜测,这一方面确实和 农村的乡土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从村两委干部的主观推断中也表现出了干群关系的疏离。因为对于这个问题村民有不同的答案:打工没有成本,不存在风险,即使养殖比打工赚钱,也不愿意让家里人回来养殖。

    2. 自然地理条件与规模经济的协调性问题

      迎丰村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地属丘陵地带,土质是黄泥紫沙土,降雨少。但是,由于早几年某些干部为争取扶贫资金,急功近利,使得果园的规划设计存在失误,面积太广,种植分散,更没有考虑到山顶缺水和引水灌溉的问题。现在如果仍要继续果园规模种,水源问题和技术培训问题仍是关键。 留守的主要劳动力是妇女,但是妇女要照顾小孩和老人,没有多余精力参加培训,问题又回到了劳动力缺失上。

    3. 作物种植单一化问题

      村中以水稻和油菜为主要农作物,其收人是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但是在调查中,不少村民反映农资最近几年涨价太厉害,肥料、种子等费用太高。而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对于这种低收入、高消费的作物种植,村民还是依旧保持传统的做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作物适于大规模种植且易于收割(机械化收割),不用太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农民的思想保守,安于现状,抗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不敢轻易地放弃传统农业。

    4. 村民消息闭塞

      我们了解到村里18〜45岁的人80%都出去打工了,也有十五六岁就初中辍学与父母出去打工的,村子里剩下的就是妇女、小孩和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消息闭塞,不注重与外界的交流。同时,村子里的广播已经坏掉,维修需要6万元,村干部在工作开展和信息传输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便。所以对灾后重建许多项目的情况,村民通常不了解,积极性不高。

     

    安县前进村:

    灾后重建调研与思考

    高光  王珊珊  张迎

    一、 前进村概况

      绵阳市安县花荄镇前进村地处安县以南,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属平原地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农业区。前进村现有农业人口 2530人.859户,下设13个村民小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10人,占总人口的12%初中文化程度860人,占总人口的34“,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1360人,占总 人口的54%。

      前进村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6亩,林地面积694亩,水资源面积200亩。

      前进村的基础设施现有村级活动室、合作医疗卫生站,村组公路长达16公里,全村塘库堰9口,工程蓄水70万立方米。前进村先后实施了“扶贫新村”等项目,建沼气池180 口,打人工井8 口,改厨、改厕、改圈100户,院内硬化2500平方米,电话入户509门,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室10间340平方米。

      前进村属农业村,农产品以小麦、水稻、玉米、油菜为主,人均产粮500公斤。通过结构调整,现已栽植果树150亩,投产50亩,年产值10万元。生猪养殖年出栏3200头,年产值35万元。

      在2008年“5·12”地震中,前进村遭遇重创,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协调下,由辽宁省对口援建,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积极参与下,政府的整体恢复与重建 计划顺利实施,灾区的重建工作进展迅速,3年扶贫重建工作即将结束。

    二、 矿刚后前进村经济结构发展与变化

      (―)主要生产活动

      前进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主要围绕传统农业生产进行。村民们自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基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种植,二是家禽养殖业。油菜是该村主要的经济作物。2008年以后油菜种植已经渐成规模,油菜制种成为前进村村民增加收人的一条渠道,现在市场上菜子每斤价格1.6〜1.7元,村民们依靠油菜制种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前进村村民的 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六组和八组,而且主要是生猪养殖和肉鸡养殖,生猪养殖 规模在50头以上的只有几户村民,其他家禽的养殖规模小且比较零散。

      (二)产业结构与变化

      2008年灾后重建以来,安县县政府采取五种模式打造新农村建设。前进村也积极建设扶贫新村模式,通过各种产业项目的建设和多渠道、多方面集中资金,加大了前进村的农村基础建设力度,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改善了前进村经济发展环境,增加了农民收人。现在前进村农业 产业模式已由之前村民自产自销的传统种植和养殖模式发展成了农业合作社式的生猪养殖、肉鸡饲养。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指导下,引进鲜花、水蜜桃等优良水果品种,建立水果良种资源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现在已经投入资金30多万元,建成优质、密植鲜花园10亩。预计2012—2013年,将完成350亩水果品种的改良换代,年产值将髙达280万元。

      最具代表性的前进村畜丰养殖场,是始建于2007年的安县利民生猪养殖合作社,是一个集商品猪养殖、种猪饲养、仔猪繁育和环境治理于一体的标准化、规模化、无害化生猪养殖园区。园区位于远离人口密集区3公里的丘陵地区,环境优美、水质良好、交通方便,占地386亩。目前已经建好标准化种猪厂房3栋,占地3000多平方米,功能用房2栋,建筑面积350平方米,投入资金380万元。计划中的投人680余万元、占地60余亩的5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小 区正在积极建设之中。前进村的生猪养殖是要实现生猪养殖全程机械化管 理,以工厂化、自动化、标准化为目的。重点引进生产需要的饲料搅拌配置系 统、链条式自动喂料或盘式绞龙自动喂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环境控制及水帘降温系统、自动加工系统等系列养猪自动化设备,完成饲料的配置一上料一饮水一温控一防疫一清粪一加工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实行全方位自动化的模式。另外2栋标准化的鸡房已经建设完毕,现已投入使用。

      这种农业合作社式的养殖模式,使得村民参与投资但不参与养殖,其最大特点是“养猪不见猪”。所谓“养猪不见猪”就是由养猪合作社在生态养殖园按照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风貌修建养猪场房;合作社在选址、规划、设计、修建养猪场房时养猪户不操劳、不出钱;养猪场房建好后,养猪户按自己的需求提前3个月向生态养殖园区申报养猪时间和数量,生态养殖园根据养猪户的需求和园区自产仔猪及出售商品猪的批次进行安排,并通知养猪户确认,猪统一养在园区内;育肥后通知养殖户决定销售或自用。在利润分配方面,扣除猪苗成本、场地费、管理费、饲养人员工资和资金利息等费用后,一切利润归农户所有。如遇不可抗拒的市场和自然因素造成严重损失时,合作社 承担80%,农户承担20%。在资金保障方面,合作社采取四条措施予以防范:将担保贷款农户的猪统一养在合作社;农户的猪由合作社统一管理饲养;农户的猪由合作社统一销售;销售款由合作社统一回收。利民生态 养殖园实行“六统一、两参股、一承包”的运作模式。所谓“六统一”即由合作社统一规划、选址、设计、修建,统一筹措建设资金,统一管理技术,统一按品种饲养,统一防疫防病,统一销售产品;所谓“两参股”就是农民自愿以土地或资金人股;所谓“一承包”,即项目建成后,养猪大户和有意愿养猪的农户,承包一幢或几幢养殖圈舍,按照合作社和生态养殖园的要求进行生猪养殖。目前合作社参与投资的人并不是以前进村为主体,而是覆盖了整个花荄镇,会员100多人,包赚不陪,农户不承担风险,平均每户的年收益在1万〜2万元 之间。至此,前进村的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的新路子。

      (三)农户的就业结构与变化

      前进村最初以传统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这就使村民将自家劳动力集中在与其经济水平相一致的农业生产劳动上面。因农业生产占据日常生活的主要位置,村民们以往只是利用农闲的时候外出务工。2008年以后,安县县政府新址定在了花荄镇,而前进村距离花荄镇仅5公里,前进村的一、二、十三组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因土地征用由农转非直接规划建设为城镇,在我们的实地调研中也观察到这三个组可以说基本脱离了农村的范畴,融合进了花荄镇之中。单就前进村的地理位置也可以看出,前进村与花荄镇地理区 域界限已不明显,村与镇基本融合,扩大了前进村村民的就业方式和范围,促 使村民向非农业领域寻求机会。

      特别是“5·12”地震过后,安县抓住辽宁对口援建机遇,四川安县工业园区的建成给整个安县甚至绵阳市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单单辽宁援建的华晨汽车南方基地花荄工厂项目投产之后,就可以提供5000个工作岗位。村民们不用再不远千里外出务工,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工作的问题。同时,政府相关单位也积极组织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其中安县规划和建设局就举办了村镇建筑个体工匠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村建筑从业人员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方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家禽养殖方面,主要是由省、市、县和四川农业大学专家不定期到农业合作社开展养殖技术和科技素质方面的培训。类似职业技能培训要么免费, 要么只收取少量的费用,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现代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 帮助村民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价值,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除了经商的村民以外,每户村民家中都会有1〜2人在外务工。前进村的村民 普遍愿意本地就业,很少有人出市或出省打工。年轻劳动力主要集中在花荄镇,其次在安县县城。他们多数打零工(水泥工、砖工、杂工),杂工每天收人 几十元不等,水泥工、砖工等技术工每天收入约100元,月平均收入1500〜 3000元。在这里我们也看到,村民收入方式变得多样化,比地震之前要增加许多。城镇和工业园区对劳动力资源的吸收作用不言而喻,村民致富的头脑越发灵活,新农村建设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四)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2008年灾后重建扶贫以来,前进村居民的收人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为农业、生猪养殖业、小商业、运输业以及外出务工等。目前前进村里常年在家的838户,劳动力1200人,外出务工380人。2008年以来,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极大地增加了前进村村民的收入。

      例如,前进村六组村民蒋天凤,家中共6 口人,地震之前蒋天凤在运输公司上班,每月固定收入600元左右,丈夫在外打零工每个月收入1500〜2000元,父母偶尔在外务工但收入不高,勉强维持家里基本生活开支。2.008年以 后厂蒋天凤被聘为前进村妇女主任,工资每月仍为600元,但在国家的帮助下,建成了一个小型的养殖舍,和亲戚合伙养起简阳大耳羊,养殖规模在50只左右2011年年底卖出全部大耳羊收人可达10万元。另外家里还饲养有2头母猪,每年卖仔猪收入在2万元左右。家里买了一辆卡车,丈夫靠跑运输每个月收入4000〜5000元。灾后重建房国家补助了1.9万元,自筹经费10多万元,信用社贷款还有4万元未还。现在家里的主要开销除了日常生活所需以外,就是其5岁孩子的学费,每学期为600元,午餐费每月160元,另外每月参加兴趣班花费382元(英语和美术)。相对于其他村民来说,蒋家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家人也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再如,前进村八组村民龙义全,家中共5口人,目前家里主要是搞生猪养殖,现养殖生猪60〜70头,养猪每年可收益5万〜6万元。儿子在一家修理厂工作,因有股份所以每年可收益8万〜9万元。儿媳在外打零工一年的收人大概有2万元左右。目前家里的主要开支除了生活费以外,也是集中在孩子教育方面。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前进村村民的生活较地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的收人普遍有所提升。像前进村十组,土地被绵阳市又一苗圃公司租用种植花圃,虽然没有了农耕收人,但可以得到一年900元7亩的租金,同时苗圃吸收了组内部分劳动力,一天工作8小时,男人每月1500元,女人每月1200元。这样的收入比以前农耕的要高出很多,村民也很乐意在家门口 工作。

      总的来说,现在前进村村民的消费支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支出;二是生活消费的支出。生产性支出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家禽养殖业。生活消费支出包括了食品、衣着、耐用消费品、建房、交通、医疗、教育、娱乐、人情往来等。其中教育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访问的村民中,家里基本都有1〜2 个正在读书的孩子,而且除了必要的学费、生活费以外,村民们也逐渐重视对孩子的兴趣培养,震前村内参加兴趣班的孩子为零,震后普及率在40%左右。村民们对孩子读书很支持,表示只要孩子能读他们就愿意供,因为村子里靠 读书走出去的人还是很少的。从村民们对于教育的大力支持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在转变,“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深入到了人们的内心。

      (五)村民的小额信贷以及社会保险问题

      2006年国家免征农业税的政策出台以后,村民基本没有了赋税负担,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再介绍关于赋税的问题。“512”地震后,前进村村民的 房屋基本全部自建或者加固维护,村民们灾后自建的房屋一般费用为8万〜12万元,除了政府补助外,还包括农村信用社贷款和私人借贷(有息和无息)两部分。信用社贷款要了解:贷款人是否为前进村户口;贷款人的人品、口碑等信用度;贷款人的偿还能力,主要看贷款人的经济实力及自身经营问题。关于农房重建贷款的标准为:贷款上限额度不超过5万元,少则几千元;偿还期限为3〜5年,还款根据家庭实际状况来定。村民贷款的用途主要集中在重 建家园和灾后重建创业两大方面。目前前进村村民有50%的人都向农村信用社借贷了款项,金额不等。据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介绍,前进村村民基本都 能按时偿还贷款。目前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为30%,贷款需求的平均额度为 5000元/人。

      震前的2008年5月10日,花荄镇前进村被绵阳市确定为建立互助资金互助社的村——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为主体,按照自愿、自主、互利的原则,前进村成立了发展农业互助社。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互助社按照“资金自聚,入股自愿,责任自担”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权利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创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可以调剂村民们的资金余缺,缓解农村生产、生活资金紧张的矛盾;以互助资金的自治民主管理为纽带,推动本社成员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推动交流和信息的传递,推动本村共同发展;促进农民通过资金的联合,实现生产和联销相结合, 以农村生产经营为主,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有以下原则:人股有收益(红利),用款有费用(占用费);闲散资金得利 用,急需资金得方便。互助资金的构成有以下原则:自愿入股和政府配股的原则;政府赠股的原则;入股一年后可自愿转让和自愿退股的原则。 这种互助社形式在新农村建设中是新的尝试,而且对于震后的扶贫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前进村人社的户数为125户,其中贫困户50户,缴纳互助金共3万元,最高借款额度为3000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还款方式是整借零还。相对于银行的限制条款来说,这种互助社形式的借贷方式更便于 村民们接受,也使得想致富的村民们有了便捷的启动资金,效果很好。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前进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 上,因征地而失地的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应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土地被国家 依法征收;人均耕地不足11 3亩;已做农转非登记;年龄已满16周岁。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办法是:对于年满16周岁至男不满60周岁、女不满55周岁的人员,可根据本人的实足年龄,在初次参加养老保险时缴纳一定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后应繳费至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且缴费年限 满15年;对于男已满60周岁、女已满55周岁的实行一次性足额缴纳1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从缴纳费用的次月起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目前又增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村民每年只交纳100〜500元不等。除了养老保险以外,村民们很重视医疗保险,基本上每户的老人都办理了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 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不能低于30元/人,其中县财政 补助10元,乡镇财政补助5元,农民筹资15元。在外地就医的报销比率为35%~70%村民们对于这两项国家扶持的惠民政策非常满意,村里的老人 不住夸奖党和国家政策好。

    三、 灾后房屋重建以及土地征用问题

      “5·12”大地震中,前进村房屋倒塌2776间。经过3年多的建设,现在村子里的房屋重建已经全部完成,并且选取前进村十三组为示范小区。在灾后农房重建工作中按照“政府组织,农民自建”的原则,做好科学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资金补助、政府扶持、社会动员,积极调动受灾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自力更生、自主建房的主体作用。对于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的农户政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了补助,其中四川省平均补助标准为每户2万元,根据受灾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人数多少分为三档进行补助。一般农户:按家庭人口13人每户补助1.6万元,4~5人补助1.9万元,6 人及以上补助2..2万元。困难农户:按家庭人口13人每户补助2万元,4~5人补助2..3万元,6人及以上补助2.6万元。农房恢复重建确需宅基地 的,以每户人均30平方米为标准,其中:3人以下的按3人计算;3人以上的按实有人数计算;家庭人口每户超过5人的按5人计算。按照国家的补助政策,前进村每户受灾农户都享受到了国家的重建补助,特别是建立了灾后重建试点小区,按照川西民居风格高起点、高标准规划集中重建农民住房小区1个。总用地规划65亩,集中修建农民住房140套,综合建设用地面积达到40平方米/人。我们在实际调研中看到了集中规划建设的十三组,建筑风格美观实 用又环保,在建设中全面协调,确保每户有1〜2口沼气池,确保水、电、路三 通,确保农民健身项目落实,尽量争取将排洪、排污接人城市管网。通过统一规划,全组将农房集中建设,整合土地资源,新增耕地近30亩。随着县城发展建设的加快,该组集中流转土地100余亩,积极发展花卉种植产业,引导群众从事花卉种植。同时,利用统一风格的农房发展近郊乡村休闲生态旅游。除了标准的示范小区以外,其他各组重建的民房也基本上是个人筹建与国家援建相结合,大家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主建设,新房子明亮整洁,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美化了村容。

      安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涉及了大量的土地征用问题。从对该县国土资源局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征用的土地7 0%用于工业用地、城镇基础设施道路用地,30%为商业用地。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最高不超过征地前平均年产值的15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在花荄镇的县城规划区内住房安置分为门面土地自建安置、统建房安置和货币安置,每一户只能选择一种安置方式。其中前进村的一、二、十三组均在征 地的范围之内,现在这三组已经完成了农转非,实现了城镇一体化。除了统一征地以外,苗圃公司租用了前进村十组200多亩的土地,租金以现行的市值为准。现在被租用的耕地已经全部建成了苗圃,村民们自建的房屋也分散在苗圃之中。

    四、 结语

      “5·12”地震后。前进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变革充分体现了城乡建设中的“三个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这三种手段在发展初期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促进了前进村新农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1)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从总体上看,前进村村民对集中居住的了解程度、自愿程度和支持率都比较高,体现了农民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望。在房屋重建过程中,实行“政府统一规划,选取示范小区,村民自建”的方式,村民住进了类似于城镇小区的环境。硬化道路建设〒提高了公共设施水平,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调研中村民对集中居住前后生活状况和环境的预期和评价基本上是正面的,集中居住后的村民不再随耕地所在地散居,这就节约了大量的建设用地。

    (2)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首先,前进村以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发展生猪养殖、肉鸡养殖、水果蔬菜种植、苗圃园艺,改变了传统家庭联产承包的农业生产方式,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规模化的业主或企业化经营,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可以获得人股集体经营后的利益。其次,由于震后城镇建设大量征用土地,所以尽管村民集中居住,耕地面积还是大量减少,一人七分地,虽保证了农民人均耕地,但农业产出和家庭收人较以前变少”人多地少的资源 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农民的生活支出,村民不得不将仅有的土地转租他人经营,自谋其他生路。前进村十组将用地承包给绵阳市又一苗圃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农民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花圃杂事管理,农民获得了比单纯依靠农业生产更多的收人。

      (3)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5·12”地震后,辽宁援建花荄镇工业园区, 将丁业集中起来发展,政府也大力支持每个工业发展区重点发展一个主导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业发展中公共资源配套的成本,弱化了众多小工业园区之间的恶性竞争,有助于土地价格的提升,有效缓解了征用土地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

      与此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首先,农民集中居住后一部分土地经过规划而成为城镇用地和工业园区用地,但是仍有一部分土地处于闲置荒废状态,无人管理,杂草丛生,耕地大规模流转需要及时解决。

      其次,政府对震后农民发展养殖业予以优惠补贴,但仍有部分农户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或是他们对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不了解,或是基层干部对补偿问题宣传力度不够或者刻意回避。虽然前进村推行规模养殖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渠道,调查中一部分村民因缺乏资金技术、饲料涨价,或因缺乏养殖经验、担心市场风险等仍表示不会参加农业合作社。2010年3月县扶贫办无偿赠送村民猪仔进行养殖,但一场猪瘟导致大部分死亡广只送不管”的弊端突显出来。

      再次,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大规模工业园区的集中所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工厂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废气排放到外面,并且,搞养殖的村民没有能力解决养殖生猪产生的大量粪便,于是直接排放到村里的河流中。昔日清澈见底的溪水变得臭气熏天,影响了农民的饮水和农田灌溉,环境问题是急需重视的一个方面。

      最后,前进村村民在非农行业的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村民集中在花荄镇打零工,政府组织的一些技能培训,时间与农民外出务工存在冲突,或者培训年龄有限制,足以看出当地村民职业技能的缺乏与年龄过大也是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原因之一。政府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有待加强。

      前进村灾区群众在重建新生活和新家园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灾后的新农村建设使得村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好,同时也能从中总结一些经验与不足。2011年的新农村,走出了 2008年的悲伤,村民怀着希望在新生活的路上前进着。

     

    旺苍县河东村:

    大陆“台湾岛”的重建之路

    刘洪秀

      旺苍县农建乡河东村,因其三面环水,仅有一条道路与外界相通而被冠以大陆“台湾岛”之称。受交通不便利的影响,河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落后,农户收人水平低,贫困发生率高,大陆“台湾岛”变得名不副实。 地震加剧了河东村的贫困,河东村也因此成为四川省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10个试点村之一。借地震后政府、社会帮扶的有利契机,河东村提出了走以参与式扶贫为主体、互助合作为补充的扶贫道路,以期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一、 河东村概况

      河东村位于旺苍县的东南部,距县城55公里,距乡镇政府25公里,村内最高海拔1520米,最低海拔580米,年均降雨量1157毫米,年均气温15.6,无霜期256天,年均日照1387小时。河东村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2亩,人均耕地面积0.65亩,25。以上坡地占村耕地总面积的12.5%,林地 面积125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0.9%。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42户3235 人,劳动力820人,常年外出劳动力186人。贫困户42户,绝对贫困人口179 人,贫困发生率为14.5%。该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条件落后,全村收入来源主要为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其中种植业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河东村属于典型旺苍县南山片区贫困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仅为2824元。

    二、 河东村“5·12”地震受损情况

      据统计,地震共造成全村53户259间房屋倒塌,占全村总户数的15.5%,210户605间房屋受损成为危房,占全村总户数的61.4%。畜禽圈舍倒塌178间,死亡牲畜369头、小家禽127只。耕地毁损42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其中村道公路损毁8.9公里,2.5公里社道公路受损阻断,渠道损毁6公里。28口水池和3口山坪塘受损发生渗漏,部分塘堰堤坝变形开裂,严重威胁坝下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造成房屋、圈舍、土地和基础设施的损毁,给当地带来不利影响。一是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二是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全村贫困人口从震前的42户179人,增加到震后的203户720人。贫困发生率由14.5%上升到58.3%。三是农业生产能力削弱,道路损毁严重,阻碍了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的运输。四是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山坪塘、渠堰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减少灌溉面积65亩,原本不多的基本农田沦为“靠天吃饭”的旱地。五是人畜饮水困难加剧。全村仅有的64口人饮池,其中28口人工井因地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水源改向,井池干枯,原本饮水就困难的农户更加困难。六是农户收人下降。受地震灾害影响,53户因住房倒塌或成为危房,需要进行房屋重建,而只能留在家中重建房屋和照顾家人,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返家重建住房。据调查统计,外出务工人员减少24人,收入减少而支出大大增加。

    三、 河东村灾后重建情况

      (一)灾后重建项目规划

      在河东村灾后重建规划中,县扶贫办与乡政府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深入到河东村,运用参与式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和群众座谈(灾后重建户、贫困户、妇女代表户、一般户),详细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受灾情况、居住环境、经济状况,以及灾后重建意愿、建议和要求。召开村社干部和村民代表会,重点对急需 解决的问题进行项目意愿排序。召开编制规划研讨会,明确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等,完成河东村灾后重建的项目规划。

    1. 实地调研

      2008年10月6日,县扶贫办和乡政府组成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到河东村实地调研。一是通过与河东村书记、村长访谈,了解当地的总体情况;二是走访农户,分别对贫困户、受灾户、重建户共计27户展开调查,了解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意愿扶贫项目。基于实地调研,汇总整理得出河东村村民震后面临的主要问题(见表1)和村民意愿项目表(见表2)。

      表1 河东村灾后重建主要问题排序

    46

      注:参会农户54人,其中男30人,女24人。

      表1得出排在前三位的困难是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业用水困难。 (1)交通不便。该村三面环水,仅一条公路与外界相通,交通闭塞,而唯一公路仍然是泥泞小路,加剧了农户外出的不便利性,严重制约农户产业发展。投票52人,占参会农户的96,3%。

      (2)人畜饮水困难。该村农户饮水靠深层井水解决,但地震中损毁严重,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投票39人,占参会农户的72.2%。

      (3)农业用水困难。该村现有水利设施陈旧,且因地震损毁严重,不能满 足生产发展需要,造成农业灌溉水困难。投票37人,占参会农户的68.5%。

      表2河东村村民灾后重建项目意愿排序

    47

      注:参会农户54人,其中男30人,女24人

      排在前四位的重建项目是改善村道公路,加固山坪塘、维修渠堰,打水井,新修蓄水池。

      由表1和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农户的首要意愿项目是改善村道公路,正好符合当地排在首位的困难,解决当地交通不便的困难。

      (2)农户的次要意愿项目加固山坪塘、维修渠塘、打水井等水利设施的完善项目正好解决当地的人畜饮水困难。

      由此可见,农户的项目意愿与当地面临的主要困难吻合。农户的项目意愿有其合理性。

      召开村社干部和村民代表大会 通过前期实地调研的准备,2008年10月,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54人全部到会。基于前期调研梳理的资料,领导小组向农 户反馈了社区调查、农户调查情况结果,包括村基本情况、受灾情况及分布、当前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户项目意愿、建设方式等,并让与会代表对梳理的主要问题和意愿项目进行核实,确定其真实性。村民代表普遍反映良好。

    3. 评估项目

      结合农户确认的灾后重建初步项目意愿,组织县农办、农业、水利、畜牧、 扶贫、交通、财政、国土、建设等业务部门座谈,技术人员对农户意愿项目进行 技术和市场分析、讨论、确认。分析其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讨论各项目的实施地点、规模、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管理方案等。

    4. 编制方案

      在相关部委的指导文件和农户、农业、水利等组织的协同配合下,编制《旺苍县农建乡河东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启动实施方案》。

      (二)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

    1. 住房改造

      地震造成全村89.7%的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损失严重。震后,政府、社会和河东村村民同心协力完成当地的住房改造。一是政府出台房屋改建补偿政策,具体如下:重建户,3人及以下补助1.6万元,4〜6人补助1.9万元,7人及以上补助2.2万元;维修户,户均补助6000元。二是社会援助资金 282万元。三是农民投工投劳223万元。截至2009年9月,全村的农户房屋 100%得到改善。

    2. 基础设施

      (1)村道公路。河东村因其三面环水,仅一条泥结碎石路与外界相通,交通困难。“5·12”特大地震灾害造成原本唯一的村级公路出现严重损毁,加剧了当地的交通困难。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难、交通运输难问题,推进灾后重建等工作,河东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决定整治维修河东村公路。河东村公路整治工程按照拓宽路基、加大实施挡防工程、完善排水设施、抬高路面的主导思想进行设计。该工程起于金圈河,止于河东村村委会,总投资145万元, 全长18公里。受益人口1227人。2009年,TCC5项目〔世界银行第五期贷款项目)将河东村作为灾后重建第一批试点村,投资23万元,维修9.5公里硬化工程。当地的首要困难——交通不便问题基本解决。

      (2)水利。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灌溉用水不足,一直是困扰河东村发展的一个隐患。地震造成人工井、渠塘和山坪塘不同程度受损,不仅农田灌溉用水不足,而且部分村民饮用水紧缺。完善水利设施,保证生产灌溉用水和饮用水,必须立即解决。由县扶贫办牵头,投入90820元对河东村五、六组山坪塘进行扩建整治,现六组的山坪塘可蓄水1万立方米,保证灌溉面260亩。五组的山坪塘可蓄水8000立方米,保证灌溉面250亩。两个山坪塘的具体投入情况如表3所示。另外,由县扶贫办牵头,农户自筹资金维护水池47口,新建水池16口。截至2011年,全村有水井80 口,基本解决了 980人饮水问题。

      表3 河东村五、六组山坪塘扩建投入情况

    48

      (3)清洁能源。河东村过去以柴草为主要生活燃料,灾后重建中建沼气 池,广泛推广沼气的使用,使村民从此远离烟熏火燎的日子。这减少了村民花费在做饭上的时间,节省了劳动力,也利于环境的保护。政府、社会组织和国外组织都加大了对河东村的清洁能源的帮扶力度。其中扶贫专项资金资助2万元,农民投工投劳2.5万元,建立沼气池20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7万元建立沼气池40口。法国联合署投资建立沼气池120口, 截至2011年4月,已经完成90口。等到建完,全村共有沼气池180口,覆盖率达52.6%。

      (4)猪圈改造。猪圈作为河东村养猪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地震对其损毁严重。震后,作为房屋改造的一个配套设施,作为对养猪产业的支持措施,河东村加大猪圈改造力度。UNDP资助7万元对40户农户猪圈进行了改造,改以往的木结构猪圈为水泥式猪圈。

    3. 产业发展

      地理位置的偏远,加之交通不便和土地贫瘠,导致当地产业发展仍以传统产业为主。震后,基于当地洪灾和风灾频发,严重影响种植业发展,产业重建主要集中在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一是完善猪圈等基础设施,保证生猪养殖的基础。建成后,受益138人。二是加大对养猪户的投入。扶贫专项资金资助8万元,在三、五、八、九组建立养殖小区1个,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8户。

    4. 互助资金合作社项目

      以养猪为主的河东村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由于家庭底子薄,经济收人低,经常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如无钱购买猪苗等。而高额的贷款利息让村民望而却步。于是县扶贫办和河东村联合成立互助资金合作社。其目的是吸纳村民资金,集中力量帮助发展养殖有困难的农户,促进河东村养殖业的发展。合作社的运转机制为,农户申请加入互助组,交纳入社费500元。 社员按照5〜7人自由组合为一个互助小组(小组成员不得排斥贫困户、互助组构成合作社。农户有借款需要时,先向小组申请,小组通过后再上报合作社审批。还款时,对于无法偿还的借款实行小组连带责任。

      截至2011年3月,河东村入社农户146户,其中贫困户5户,全村共组建互助小组24个,农户人社率占总户数的42.7%,其中贫困户入社率为1.5%。截至2011年3月,借款小组23个,共101户,其中贫困户3户,农户借款125笔,金额达214500元,其中贫困户借款8000元,占借款总额的3.7%。借款全部用于养殖业。户均借款2124元,其中最高借款额3000元,最低借款额1000元,到期还款率为100%。

      通过互助资金合作社对河东村养殖业的扶持,带动户均增收1280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40元,成效显著。

    5. 妇女生计活动项目

      “5·12”地震给农建乡造成了巨大损失,特别是对该乡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加快灾后妇女儿童重建工作,提高妇女生产自救能力,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全国妇联、UNDP在河东村实施妇女生计活动项目。一是提供户均1000元的现金。二是县农业局、畜牧食品局分别对农村妇女进行养殖、种植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革新养殖方式(见图1)。三是提供切碎机、猪饲料、鼓风机等养殖设备和原料。此外,UNDP资助3万元建立妇女互助资金,截至2011年,妇女贷款累计额达42000元。通过妇女生计活动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妇女生产自救能力。

      访谈:唐大姐,一个30岁出头的农村妇女。以往她家以丈夫外出务工为主要 收入来源,自己想过通过发展养猪产业增加收入,但是最终都没有结果。一是效益低,不愿意养殖;二是养猪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劳力,她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她接受妇女生计项目培训后,革新了喂养方法,不再喂猪熟食,而是给生猪喂养草加饲料。UNDP捐赠的切割猪草的切碎机也已经在她家用上了。喂养方法的改变和先进设备的使用,不仅节省了劳力,也降低了生猪喂养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现生猪纯收入由200元提高到500元。唐大姐乐呵呵地告诉我们,她相信通过自己养猪和丈夫外出务工,她家的日子一定会红红火火的。

    49

      图1 河东村妇女接受培训

      (三)灾后重建项目成效

    1. 住房条件及其配套设施改善

      震前,河东村95%的村民住房结构为土坯房,因为是由泥土构建而成的,容易损坏,尤其是当地洪灾频发,容易导致住房垮塌或者毁损,住房质量不好。震后,对住房进行改造。截至2009年9月,重建53户,维修加固284户,全部土坯房都完成了砖木结构房的改造。

      住房改建完成之后,其配套设施沼气池和猪圈等也得到改善。目前建成或在建沼气池180口,覆盖率达52.6%,一半的农户用上了清洁、便宜的“天然气”。改造猪圈40个,850平方米,脏、乱的木式结构猪圈被改建为干净的水泥式猪圈,猪圈整体质量和环境都得到改善。

    2. 基础设施完善

      一是变泥泞小路、泥结碎石路为水泥路,道路质量变好。二是公路连接木门镇,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解决了阻碍河东村发展最大的瓶颈——交通不便问题。公路整治让322户1277人受益,最直接是为灾后重建、发展生产的原材料及农产品的运输带来方便,年直接经济效益260万元。新建2口山坪塘,总蓄水量达18000立方米,保证灌溉面积510亩,为生产性项目的实施提供水源保障。生产性项目据测算从项目建成投产后,累计可使总收益增加 68.75万元,人均年增加收人230元以上。

    3. 农户收入增加

      震前,农户的收入以务工收入和传统养殖业收入构成。务工收人受其务工的不稳定性和农户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7.6年)的影响,只能靠出卖劳力取得收入,务工收人普遍较低。养猪收入效益也不容乐观,一 以传统方式养殖,生猪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二是养殖不成规模,规模经济不明显。震后,在政府、互助资金合作社、UNDP等的扶持下,养殖业增收初见成效。其中,仅互助资金合作社一项,带动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427元,户均增收1280元。务工收入也得到提高,2010年,农民工人均年纯人达2万元,相比震前增长了一倍。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开展的农民工技能(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技能〉培训,切实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二是灾后重建中建筑工稀缺,为农民工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2010年,河东村的人均纯收人达3771元。

    四、 河东村灾后重建的经验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前提

      地震之后,河东村89.7%的农户房屋不同程度损毁,仅有的3口山坪塘底部幵裂,严重影响灌溉面积。道路全线中断,为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了以分管灾后重建的领导任组长,以村领导为副组长,以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为成员的河东村灾后重建领导4 组,齐抓共管,责任到人,大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一方面,从房屋改造、设施恢复等方面扶持,成效显著,现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另一方面,广泛宣传,动员老百姓自立自强,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群众参与激情高涨。在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项重建工作井然有序。

      (二)农户参与式重建是基础

      从项目的规划到项目的实施,河东村都坚持走以农户参与式为主体的重 建道路。农户作为当地人,更清楚当地存在的主要问题、阻碍发展的瓶颈以 及意愿发展项目等信息,能够提供一个可行的项目规划。同时,农户既是项目的需求者,又是项目的受益者,项目实施坚持走以农户为主体的参与式的道路,能提高农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利于项目的实施和发挥作用。

      河东村的道路整改和山坪塘整治等项目正是基于农户的意愿而提出的,这两个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河东村的两大主要问题——交通不便和缺水问题,为产业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

      (三)互助资金合作社是补充

      互助资金合作社作为一个补充,能解决农户的燃眉之急,对贫困户的帮扶效果尤为显著。截至2011年3月,有101户农户借款,其中3户贫困户,借款总额达214500元,贫困户借款总额达8000元。借款额全部用于养殖业,带动农户增加收入。互助资金合作社有力地补充了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四)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

      为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县扶贫办、农业局将沼气补贴资金项目、农户到户贴息贷款项目的资金配套,捆绑使用到河东村。该村共实施农户住房、灌溉设施、村社道路、清洁能源四个项目,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08.88万元,其中:扶贫开发资金150万元,UNDP项目资金36.5万元,交通建设项目资金190万元,农机项目资金40万元,农房重建资金98万元,妇女生计活动项目资金3万元,农房重建资金101万元,房屋维修加固资金51.42万元,自 筹资金23.96万元,财政补助15万元。资金和项目整合有力地促进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开展。

    五、 河东衬灾后重建丽临的挑战

      (一)水利设施有待改善

      “5·12”地震中,河东村3口山坪塘损毁,影响农业生产用水;人工饮水井遭破坏,农户饮水困难,部分农户甚至直接饮用山坪塘的生产用水。不清洁的饮水严重威胁农户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灾后重建结束后,新建2 口山坪塘,整修3口山坪塘。510亩耕地受益,覆盖率达63.6%。然而仍有36.4%的耕地未受益,即约1/3的耕地存在灌溉水不足的情况。水利设施有待改善。

      (二)农户生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河东村村民的收人主要由务工收入和务农收人两部分构成。其中,90%的农户以外出务工为主,然而教育水平的低下造成务工者主要从事建筑业,从长远来看,务工并不是长远之计。一是务工者多从事技术含量低或者无技术含量的工作,造成务工不稳定;二是以劳力挣钱的方式,年龄的限制性大 (男性60岁以上和女性50岁以上即不容易找到工作)。务农收入,当地以传 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种植为主,主要用于自给自足。作为商品粮出售的仅占 4%左右;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因其种植规模小和投入大,每户月均纯收入167元,效益差。尽管如此,仍有135户农户在发展养猪业,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门路发家致富,唯有养猪。

      (三)产业发展有待加强

      受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土壤贫瘠等影响,河东村产业发展以养殖生猪为主。然而生猪养殖效益不显著,一是养殖者多为妇女和老人,受教育程度低,尽管有妇女生计活动项目的资助,但是此项目处在推广阶段,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些时日。目前多数农户仍采用传统方式喂养,生猪生长缓慢。而且生猪养殖不成规模.以农户的零星养殖为主,户均出栏4头。2010年,河东村的生猪养殖户均纯收入2000元,产业增收不明显。90%的养殖农户表示,低收人使得农户并未考虑把养殖生猪作为一个产业,生猪养殖在当地受挫。以 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的构想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旺苍县河东村,在参与式灾后重建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河东村村民参与式重建为主体,以互助资金合作社为补充,重点加强道路和水利项目的实施,开展灾后重建工作。震后,不仅交通不便和水源不足的两大主要困难基本得到解决,农户的收入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灾后重建成效明显。然而河东村仍然面临水利设施不足、农户生计能力不强、缺少产业支撑等困难和挑战。尽管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重视、社会团体的帮扶和河东村村民的努力下,河东村定能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共建和谐美好的家园。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