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灾后重建案例报告选集(下)

    石棉县麂子坪村:

    中高山区少数民族村灾后重建

    张海霞

    一、 麂子坪村基本情祝

      安顺乡麂子坪村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乡政府以东,距乡政府25公里,距县城22公里,距雅安市232公里。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72亩〔1亩=666.667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约1.3亩,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最高海拔2200米,土壤质地多为沙壤土和黄泥土,呈微酸至中性(PH值 6〜7.5),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冬干春旱,夏汛秋湿,年均气温 15.1℃,常年降雨量778.3毫米。

      麂子坪村是石棉县中高山区37个贫困村之一,也是全县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72户1380人。其中彝族345户1348人,藏族27户32人。全村享受低保132户144人,五保户1人,贫困人口958人,劳动力567人。2010年年底,该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30元,村内水电站22座, 装机容量39500千瓦,有矿山3座,盛产铅锌矿。该村以种反季节蔬菜,养殖优质绵羊、草科鸡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旅游发展、特色种植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 灾情与影响

      (一)“5•12”汶川地震受灾情况

      在“5•12”汶川地震中,麂子坪村355户受灾,其中严重危房户88户。一般危房户267户,损毁交通道路6.5公里、联户路5公里、院坝8000平方米,粮食减产125吨,损毁人畜饮水管道12公里,致使150多户群众饮水困难,损坏电力基础设施18公里,使全村1380人无法正常用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0万元。同年还发生过“6.18”地震,该村为震中。加重了灾情。另外,该村有5条河流,主要以小水河流为主,其中三组的聂占云沟、九组的小河沟在洪水季节水量特别大,容易引起洪灾。如2010年夏季遭受过4次洪水灾害,四周的雨水随着沟谷铺天盖地冲向麂子坪村,淹没道路,冲毁庄稼,使部分房屋受到损坏。

      (二)地震对麂子坪村造成的影响

      (1)农户房屋受到破坏,基础设施损失严重,农作物减产,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2)受灾户比例达到95%,其中因灾返贫户占到30%,使得整个村的经济倒退,人均纯收人由2007年的3470元降到2008年的3263元,增大了扶贫难度。

      (3)由于需要在家重建,牵制了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交通不便使得所需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更增加了建设成本,使得农民收人大大减少,生活更加困难。

    三、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及成效

      截至2011年3月麂子坪村已经基本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后继任务重点转移到发展生产、提高收入。具体的重建项目如下。

      (一)安居工程

      安顺乡加强了对麂子坪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成立了麂子坪村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建房质量监管小组,每天监督房屋修建进度和质量问题,经过全体村民5个月的努力,完成了麂子坪村88户重建工作和267户维修加固工作。在88户重建户中,集中安置13户,75户自建。由于是在修公路前重建房屋,道路不平坦,造成房屋建设费用偏高,集中安置的13户政府每户补贴7万多元,个人投入2万多元。自建房75户,按照每户1〜3 口人补助1.9万元、4〜5口人补助2.1万元、6人及以上补助2.3万元的标准实 施,重建户总体上满意现在的住房条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

      由石棉县农机局主导,组织群众800多人次积极参与公路抢险救灾,修建通组水泥路7.3公里,确保了群众、救灾物资等运输畅通,更为今后麂子坪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致富路。修建人饮工程,其中民族扶贫资金6万元,群众投劳折资3万元,修饮水池6个,蓄水量30立方米,架设饮水主管道4600米、支管道3800米,解决了该村三组至六组村民人畜饮水问题。修建水电站22座,装机容量39500千瓦,能完全保证村内的用电需求,解决了本村40多个劳动力就业,并降低了洪水期的风险程度。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政策,修建了3个垃圾池,32户重建圈舍,改变过去群众放养牲畜的现象,大大地改善了麂子坪村的环境卫生。

      (三)调整产业结构,恢复性发展产业

      麂子坪村积极与四川省九寨沟山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购种与公司收购的形式发展农业,同时邀请四川农业大学专家教授考察、挑选优良品种,组织村干部从其公司购进脱毒马铃薯种薯45吨,无偿提供给本村八组、九组彝族群众,种植面积200亩,成熟后公司以保护价进行收购,实现销售收入24万余元,帮助彝族群众增收致富。利用麂子坪村高山高寒的地理气候特征,在一组、二组发展反季节蔬菜300亩,目前主要种植莲花白和四季豆,还将引入辣椒、花菜、莴笋等新品种,共有87户种植,属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认可度高,每年可种植2〜3季,每亩土地年收入由种植前的 1000元增长到种植后的6000〜7000元。栽种核桃3000多株,并开始有小规模的沙树种植,养殖牛、羊2000余只,继续巩固发展草科鸡等绿色养殖业。

      (四)注重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首先,积极打造彝族特色文化民居。在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向县政府争取了 54万元,红十字协会援建21万元,农户自筹32.5万元,建设麂子坪村集中安置点周边的彝族特色房屋。集中安置点13户、沿线37户进行了彝族风貌特色打造,住房装饰以黑、红、黄、白等色彩为主,在墙壁和大门、窗棂上刻绘各种拱形、锯齿形图案,如夸父追日、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鹿望金钟等图案能让彝族群众记住自己的民族习俗,而在屋檐、基石上则雕刻花草、鸟兽、人物等。其建筑风貌形成了以“自成体系的独特风韵,天人合一融于自然的思想和植根民间质朴率真的性格”为特色的文化品位,现已建成石棉县唯一 一个彝族灾后重建安置点。其次,积极组织参加县、市里发起的民族文化活 动和本村的民族节日活动。2010年参加摔跤比赛和民族舞蹈比赛,在彝族传统的火把节到来时,村民一起庆祝民族节日,在活动中受到民族风情的熏陶,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另外,麂子坪村积极争取资金,架设了25公里的主线光纤,截至2011年5月,除了有10户农民买不起电视外,其他各家各户都看上了有线电视,保证村民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县委、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同时,由山东省捐赠图书,麂子坪村建设了“农家书屋”,方便了群众学习农业养殖、种植等各项技术和先进的文化思想。

      (五)灾后重建的成效

      随着灾后重建项目的逐渐竣工,麂子坪村的民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村容风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房屋居住条件改善。灾后住房重建完成后,全村共有88户〔占农户总数的23.7%)农房改为砖瓦房,是麂子坪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重建。重建户配套设施比较完善,设计科学合理,安装自来水管道,配备专门的 厨房、厕所、卧室,人畜分离。相比以前的土木结构房屋,环境更加舒适,抗震能力增强,能完全抵挡住暴风雨的侵袭。

      第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该村目前已经建成村级主干道公路通组水泥路7。3公里,通户率达到通组水泥路路面质量较好,极大地方便了麂子坪村村民与外界的联系,不断有外地的人到该村交流。全村户户通光纤电 视,有362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全村372户使用上了照明电。3个垃圾池有效 地解决了村民垃圾乱扔、乱倒问题,使得村容更加整洁。人饮工程竣工后,麂子坪三组至六组的彝族同胞不再靠人背马驮、挖土坑蓄水、接雨水等方法解 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现在用水既便捷又安全,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彝族 同胞生活质量。村内水电站22座,缓解了汛期洪水泛滥的危险性。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随着反季节蔬菜、核桃等的种植和绿色养殖业的发展,麂子坪村村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再仅仅局限于油菜、小麦、玉米等收入偏低的农作物,而是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产业转变,这些现代产业对农民的收人增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是灾后重建的一大亮点,也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为农民的生存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第四,农民经济收入逐渐提高。作为一个中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庄,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加上道路不顺畅,信息传播和接收不方便,农民经济收入不高。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人为3470元。在2008年地震后,该村受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重建过程中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试种反季节蔬菜、绿色养殖、果木种植、外出务工“四位一体”的收入构成,使得该村在2009年人均纯收人达到4240元(首次超过 4000元〕,在2010年达到4630元。

    四、 农户灾后恢复重建初步效果评价

      (一)农户对恢复重建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本次调查参与座谈农户11户,家庭状况涉及非常贫困、贫困、一般、富裕4种。调查显示,麂子坪村村民在住房、村内道路、人饮设施、环境改善等四个方面的恢复重建上,对住房的满意度最高,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被调查者比例加起来达91.5%;对环境改善的满意度为81.8%;对人饮设施满意度为 72.75%;最低的是村内道路,满意度为63.7%(见表1〕。

      表1 村民对恢复重建工作約满意率

    1

      (二)农户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合理性评价

      对灾后恢复重建合理性的调查显示,在集中安置点选址、个人分散建房选址、村落道路建设规划方面,村民的接受程度较高,村民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率加起来均在60%以上,尤其是前两项认为合理或非常合理的加 起来均高于90%(见表2)。说明政府在帮助农民房屋修建上选址科学,做事情坚持以灾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表2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合理性认可率

    2

      (三)农户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益贫效果评价

      在恢复重建中,集中安置户受惠最多,自建户和危房加固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家的补助,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感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贫困户实行了优惠措施。但是对于个别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可能是因为筹集不到资金,没有充分把握好灾后重建带来的增收机遇,感觉益贫效果不是很好。

      访谈

      作为雅安市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的毛金芳,出生于1980年,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是村妇女主任,巳连任两届。她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麂子坪村现在看上了有线电视,吃上了自来水,通上了水泥路,房屋改善,产业多元化,相比以前的生活状况有了比较大的改善。正如村里老百姓发自肺腑地说:“爹亲娘亲不如党亲,哥亲姐亲不如政府亲;党和政府为我们做的一切,千言万语不足为谢。”

    3

      图1 全国人大代表毛金芳(右二)

    五、 经验与启示

      (一)尊重农户意愿是前提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如集中安置点的13户农民家庭,都是由常年居住在海拔2200米的高山区域迁移到海拔1600米的地方。首先要给13户农民做思想工作,说明房屋所处地理位置的危险性,并要确保迁移地方的安全性,最终13户全部同意搬迁到指定的安置点。在反季节蔬菜种植中,首先加强宣传,给一组、二组的农民详细阐述该地方的地理优势以及 种植的相关收益,增强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群众自己选择适合市场发展的农产品。每年定期统一学习彝族文字采取自愿参加原则,绝大部分的农民和学生都会参与学习。在决定村里最需要建设的项目时也是尊重农户的意愿,如 2011年年初申报的修筑5条河堤以防汛期河水淹没的项目,就是村民集体表决确定的当时最需要建设的项目。只有以农户的意愿为前提,切以农户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建过程才会更加顺利,效果才更加显著。

      (二)专业部门规划是关键

      专业部门规划“龙头”是麂子坪村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 首先,每年都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表,有利于指导各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2009年是灾后恢复比较关键的一年,表3显示的是该年村两委会制定的规划方案,从生产发展、村容村貌、基层政权三个大项目着手,具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截至2011年3月底,这些项目已经全部落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其次,集中安置点的选址是经过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专家考察论证才确定的。而体现民族特色、展现民族文化的房屋建筑是与石棉县规划和建设局协调,结合本村发展实际,做好彝族风情文化建筑物并为以后发展旅游业做准备而规划设计的,充分体现了专业部门规划的科学性、发展性。2008年8月21日,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专家专门对麂子坪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进行了是否适应建房的地质灾害评估。海拔2200米的麂子坪村六组白河坝居住着13户彝族同胞,那里不仅不通公路、水、电等,还存在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在“5•12”地震和“6 .18”地震中,这13户农户的房屋全部严重受损,经评定被纳入灾后重建户。按照灾后重建农户建房应避开地质 灾害点的原则,安顺乡政府和麂子坪村委会经过认真考察和研究,将这13户灾后重建户整体搬迁到海拔1600米的麂子坪村六组大河坝(在公路边上)处集中安置建房。

      表3 麂子坪村2009年新农村建设实施计划表

    4

      续表

      再次,反季节蔬菜种植由县农业局专门规划实施,对选种、播种时间、种植技术等方面都给予详细规划指导。如莲花白可选京丰一号,在3月底至4月中旬播种育苗最合适,待苗子长到6〜8片叶子后,就可以移植大田。

      (三)政府扶持是保障

      灾后重建中的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才得以 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如通组路修建耗资13元,如果没有政府投资修建,那么通往麂子坪村的道路将一如既往的是泥土路,严重限制着该村与外界的联系。部分农户能喝上安全饮用水,也是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同时在灾区产业发展方面,政府的扶持也是使产业得以进行下去的保证。如在探索新型产业时,乡政府以确保农户不赔本为原则,并派相关技术员给予指导。又如反季节蔬菜种植,给予每亩230元的补助,安排农业局的相关人员现场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培训,这样降低了种植的风险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四)打造特色是根本

      第一 ,反季节蔬菜种植。首先,利用中髙山区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全村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在夏季种植其他地方冬季生长的蔬菜,如白菜,在4月底播种,6—7月份即可收获。所有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农民在获得收成后,政府会提供每亩230元的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其次,转变思想,接受市场理念。在政府的宣传和引导下,麂子坪村村民逐渐 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自供自给”走向接受市场竞争,开始种植能增加收入的经济作物、绿色无公害产品。该村种植的蔬菜全部使用农家肥料,不使用任何农药,市场欢迎度高,供不应求,价格比较高,增加收入可观。同时邀请专家指导培训,提高成活率。2009年,石棉县农业局相关科技人员就中高 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品种选择、布局、反季节蔬菜育苗、垄厢栽培、中耕除草、灌排水、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及市场前景分析等对彝族村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反季节蔬菜综合田管,常见病虫害发生、危害、识别、防治等相关知识,解答他们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第二,民族文化建设。首先,实行双语教学,定期进行彝族文字培训。本地彝族语言和普通话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保证与外界顺畅的语言交流,把彝族的文化介绍给外界,扩大彝族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每年利用寒暑假在学校集结全村人集中学习彝族文字,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其次,住房风格设计保持民族特色。新建集中安置房和沿线的房屋保持彝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房屋墙壁上绘有彝族文化的宣传画,可以让村民记住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再次,积极组织参加县、市发起的民族文化活动。在2010年石棉县摔跤比赛中,麂子坪村两名摔跤选手获得摔跤冠、亚军,既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高了麂子坪村的知名度。同时大力举办彝族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在每年的彝族火把节时,全村人邀请外面的朋友一起欢庆节日,对于培养儿童和年轻人的民族传统节日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

    5

    图2反季节蔬菜种植区域

     图3 麂子坪村集中安置点的彝族建筑风格

      (五)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

      在调查中发现,麂子坪村两委非常团结,有村党支委3人,包含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村委会3人,有主任、会计、妇女主任〈是全国人大代表);两委有党员5名。村干部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班子的团结力,改善党群关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积极组织群众进行建设,如组织800多人次进行道路修建,并争取到建设资金,且科学合理地使用。每年洪水来临前,村委会组织民兵巡逻,及时告知村民情况,减少了人身财产的损失。

      (六)参与式重建与团结合作精神是取得成效的动力

      麂子坪村民风淳朴,灾情发生后,村民理性对待,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村人共同参加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回到家乡加入到抢险、重建队伍中。村干部广泛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参与到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与管理中。在项目规划中,坚持让村民表决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民积极参与到规划中,对恢复重建的项目进行排序, 研究目前存在的困难、资金如何使用、后续管理等具体问题。在项目实施中,村两委有序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每户必须出工1人次,没出人力的要付 命相应的工费替补。按照专业部门的规划设计方案,实施通组路、人饮设施等项目。在项目管理上,民主选举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建房质量监管小组、理财组成员,每日监督工程进展情况和质量,协调工作,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 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七)合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是加快重建的有利条件

      麂子坪村处于中高山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冬干春旱,夏汛秋湿,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是该村发家致富的天然药引,充分利用可以快速恢复经济。该村土质多为沙壤土和黄泥土,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适合种植蔬菜。村民们正是紧紧把握住了这一优势资源,开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对各地灾后重建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八)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转变是灾后重建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麂子坪村是石棉县唯一一个彝族集中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一些传统观念正发生转变,如安分守己、市场概念模糊等小农本位意识逐渐消失。麂子坪村党支部书记向我们介绍说:“通过我们村组干部多途径宣传,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得到了较大转变,现在也知道调整产业结构,接受市场竞争,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正是因为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的解放才促进了美好生活的早日到来。 

    六、 麂子坪村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资金缺乏

      在与村干部和调查农户访谈中了解到,麂子坪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虽然得到了政府的资金补助,但是房屋修建者仍然有不少欠债,外出务工收入所得不高,发展产业缺乏资金。再就是外来资金引人不多,这将牵制该村在基本完成恢复重建基础上的后续发展。

      (二)科技培训进展艰难

      首先,培训费缺乏,投人到该村的培训费2001—2010年10年共5000元, 每年整个村平均仅有500元,农业科技、外出务工等相关急需的培训严重缺乏。其次,由于没有技术指导,农民所种植的核桃产量比较低,目前每年仅有一个技术员过来帮农民进行核桃嫁接,但是成活率不是很高。

      (三)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由于受地形限制,目前麂子坪村仅有两个组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没形成规模,外来收购者甚少,主要靠村民自己到镇上销售,所需运输费用降低了总收益。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品种单一。缺乏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导致产量不高,如核桃现在每株仅仅产3斤左右。村里牲畜放养式喂养,破坏部分农作物,若用栅栏围起又会增加成本。

      (四)村内的水电站就近转移劳动力较少

      在麂子坪村内22座水电站中,平均每座水电站仅有2个该村村民在里面工作,而一座水电站最大工作人员容纳量为11人,村民希望对占有资源实行补偿。

     

    旌阳区清河村:

    灾后建起的“世外桃源”

    张 军

      旌阳区清和村2007年由原友和村和清凉村合并而成,地处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部边缘,与绵竹市接壤,距德阳市区23公里,距柏隆镇镇政府2.5公里,地处成都平原的东北边缘,地势平坦。该村面积7.9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1088毫米,雨量充沛。

      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1254户3755人,其中贫困户1100户,贫困人口 3321人,贫困率达88.4%,享受农村低保人数为103人。有耕地3671亩,其中水田3633亩,旱地38亩。该村没有主导产业,村民收人主要以外出务工或传统种植业为主。地震前,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同时靠养殖猪、鸡、鸭、鹅、兔获得经济收入。2007年粮食总产量356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

    一、 地震受灾情况及影响

      “5 .12”特大地震给该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财产损失,该村被列为旌阳区“5•12”特大地震灾害重灾区。

      地震造成该村4221间房屋倒塌(倒塌面积87500平方米),危房2129间 (危房面积38870平方米〉,另有950间房屋受到轻、中度毁损,不宜居住,其总毁损比例高达97%;高档家用电器损坏360余套,农用机具损坏5000余件。 由于大地震造成大面积的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农民失去了大量的养殖场地,养殖业受到“灭绝性”的打击。同时,生产设施也遭到严重损坏,120余亩农田不同程度变形,渗透性大,难以耕种,种植业收入大量减少;农用灌溉三 面沟渠损坏14.5公里,损坏机耕道路10000余米,抽水机房倒塌15座,抽水设备损坏14套,经济损失11006万元。办公设施方面,造成原友和村和清凉村村社办公室共41间房屋成为危房,不能办公使用,经济损失70余万元。

      镇辖区内熙海酒厂、清凉村酒厂部分房屋倒塌,大部分房屋成为危房,生产设备遭到严重损坏,造成停工停产,在镇内工厂、企业上班的人数大幅减少。

      “5·12”特大地震共造成清和村经济损失12296万元,超过3000人生活困难,经济损失占全村2007年GDP的90%,清和村成为因灾返贫村。2008年人均纯收人较2007年减少约1490元。清和村受灾情况如表1所示。

    6

      资料来源:德阳市关于灾后重建试点村统计数据

    二、 灾后重建项目实施及成效

      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给清和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全村生产生活百废待兴,亟待改善。根据县扶贫办及相关政府部门规划情况,清和村村委及全村村民积极投身灾后的恢复建设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生活聚居点规划建设

      为了尽快让清和村村民走出灾后阴影,还村民一个舒适的家园,清和村展幵了地震灾后的房屋恢复建设。全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成员、14个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为成员的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全权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落实和协调工作。2008年7月,村两委先后数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户长会及灾后重建专题会议,着手对全村14个村民小组灾后房屋重建进行聚居点选址、规划;区、镇城建及国土部门分别到清和村七小组,对清和村的规划选点进行了论证,德阳市设计院提供了灾后重建的户型图和建设图。

      在各级领导和国际友人的高度重视下,清和村2008年8月便拉开了灾后 重建的序幕。对全村14个村民小组规划出23个聚居点。通过全村党员干部 群众的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23个聚居点160余亩土地的协调工作。通过相关人员介绍,先后有10余家三级以上的建筑施工单位进入清和村23个聚居点,村两委对这些公司进行考察,严把施工单位的资质关。再由重建户与施工单位面对面谈价格、签合同,村组干部一律不介入。最终,施工单位与每户建房户签订建房合同,确定建房价格为包工包料每平方米700元。随后,全村 23个聚居点召开户长会议,每个点选出3个代表,1个代表管理灾后重建资 金,1个代表管理农房建设质量,1个代表管理安全协调点的日常工作,组长管理存折。对于重建款项的使用必须所有代表通过,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灾后重建集中规划房屋共有三室一厅(90平方米〕和二室一厅(54.5平方米)两种户型,农户根据自家人口多少自由选择,除国家扶贫补助及红十字总会项目资金外,农户按每平方米700元造价自补差额,总体上执行“多占多补、少占少补”的办法。截至2009年11月底,清和村23个重建聚居点已全部完工,1090户共3286人搬进了新房,人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总面积达115010平方米。同期,未纳入集中聚居点的散居户也全部完成了灾后房屋重建工作,全部搬进了新房。搬进新房的农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都表示:“没想到在农村也能住上城里才有的新房,而且每个聚居点还建有篮球架等公共 健身设施,这样的新居以前想都不敢想”。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始,村民们对以后的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

      数据链接

      灾后农房建设,使清和村村民的居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人均居住面积增加(较地震前同比增长62.4%)的同时,居住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据统计,通过灾后重建:有1000户农户的住房从原来的土木、石木结构住房新建为砖混结构住房,占重建户的80.3%;有245户从原来的土木、石木结构住房新建为砖木结构住房,占重建户的19.7%;有1100佘户统一了风貌,占重建户的88.4%;有1200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室内装饰装修,占重建户的96.4%;有900户新购了衣拒、橱柜、沙发、桌凳等现代家具,占重建户的72.3%;有400户新购了电视机、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等家电,占重建户的32.1%;有350户新安装了固定电话,占重建户的28.1%;有1000户接通了电视信号,占重建户的80.3%。

    7

      图1 当地新建的集中聚居点

      (二)道路建设

      为了完善清和村交通设施建设,解决灾后重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及农村村民出行问题,征求村民意见后,全村决定完成从原村办公室至十三组、原村办公室至十二组、现村办公室至一组的村社道路平整及硬化工作。项目按照扶贫项目要求,严格招标制度,以区级有关部门的项目工程设计要求和审定的规划设计进行修建。为保证项目严格落实,全村成立了项目工程管理小组,以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并成立了项目工程监督小组,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截至2009年5月,全村完成村社道路平整及硬化4.5公里,使全村12个组986户3140人的出行问题得到改善,受益面分别达到86%、79%、84%。 其中,灾后重建户户均节约重建农房运输材料成本150余元,全村节约18.68 万元。大大改善了全村交通条件,为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农产品买卖、运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另外,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试点村项目的帮助下(共补助125.4 万元),村支委积极组织农户以工代酬、自筹资金110余万元,建设完成组道及入户公路(含以路代坝)共25.08公里,实现清和村家家通公路、户户通公路, 彻底解决了全村村民的出行及交通问题。

      (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住房及道路建设解决了清和村农户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存及生产生活条件,清和村展开了全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1)集中式饮用水解困工程。地震使得清和村村民赖以生活的供水站及人 饮管道全部被毁,人工井也严重受创,全 村大部分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困难。搬进新居以后,清和村村委组织全村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并自筹部分资金

    8

      图2 清河村即将完工的自来水厂        启动,集中式饮用水解困工程”,在修复原有人工井的基础上,新建大型自来水厂1座。该工程已于2011年6月底完成,解决了全村1254户3755人的饮水问题,使全村村民均喝上干净、清澈的自来水。

      (2)“清洁燃料”建设。地震前,农户分散居住,大多数家庭日常生活饮食所用燃料均以柴、煤为主。搬进聚居点以后,厅房式的户型设计使这种传统的燃料变得不再适宜。在UNDP及国家扶贫资金的扶持下,清和村村委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并自筹一部分资金,共新建沼气池600口,使全村48%的重建户用上了干净、清洁、环保的“天然气”,其余聚居点农户也顺利从烧柴、烧煤转变为烧电,成功实现了由传统燃料向清洁燃料的转变。

      (3)污水处理池建设。农户搬进聚居点以后,生活污水不经处理肆意向外排放,对村环境卫生产生了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清和村在UNDP的资助下,修建大型污水处理池2口,村民的生活用水经过污水处理池净化后,排向农田及灌溉池,有效地保护了全村的环境卫生。

      (4)贫困户圈舍改造。为进一步帮助贫困农户渡过灾后重建难关,尽快恢复日常生产生活,实现人畜分离,清和村村委在UNDP项目资

    9

      图3 当地新建的大型污水处理池

      金的资助下,为全村251户贫困户改建和新建圈舍,每户补助2000元,共补助50.2万元,使这部分贫困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5)土地整理。灾后农房异地重建或搬迁重建致使清和村获得一大片废弃宅基地土地,如果这片土地经过改造能转变为耕地,将能从很大程度上填 补灾后重建中农户耕地的损失。为此,清和村组织实施全村宅基地土地整理活动,共整理土地500余亩,有效扩充了全村的耕地面积。现在,这片土地已经种上了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切实有效地为当地农户增加了收入来源。

      (6)水利沟渠建设。大地震使清和村的水利灌溉设施受到重创,全村唯一的供水站被毁,灌溉沟渠也损毁超过30,如仅靠自然雨水,全村土地的灌溉问题将难以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清和村申请省扶贫专项资金补助共140万元,组织农户积极投工投劳、自筹资金折合24.14万元,共修建机沉井10口、灌溉沟渠13.6公里,基本解决了全村土地的灌溉问题。

      (7)生活环境美化。为进一步美化全村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全村的环境质量,清和村陆续展开一系列环境美化工程,一是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完成卫生厕所改造100座;二是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全村砼(混凝土)路面铺设,总里程3000米;三是村庄绿化工程,完成村庄绿化总面积50000平方米;四是中心村美化工程,修建垃圾收集池68口,建宣传栏21个。整个工程项目已于2011年年底彻底完成。

      (四)产业发展

      清和村抓住灾后产业恢复重建的有利时机,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恢复本村的产业发展,为农户创收增收做实事。

      全村在巩固现有养殖产业基础的同时扩大养殖规模,依据地理条件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采取联户带动的方式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并对村养殖户先后开展了农户养鸡培训、妇女养猪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现全村有养鸡大户15户,年出栏肉鸡30万只以上。在种植业方面,清和村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在该村设立的水稻试验基地,为其进行水稻制种,现有水稻制种300余亩。同时,为增加农户的增收渠道,清和村着手吸引外资加入,兴办本村企业。全村共招商引资4家,分别是家具厂、水泥厂、电子厂和化工厂,可为全村解决本地劳动就业200余人。

      村主任告诉我们,全村的产业发展是清和村目前正着手解决的问题,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是继续招商引资,引进外来企业进人本村,解决本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着手开展土地流转,使本村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切实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

    三、 文明生态创建活动

      为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柏隆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清和村开展省级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整个活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 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围绕“建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农民素质”三个方面,深入实施生态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清和村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采取村民自建、镇村共建的方式,2010年11月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立足于服务“三农”,促进全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和村民道德素质建设三者的有机结合,努力创建“花草树木多、文明新风多、农民收入多”的文明生态村。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以“三改三通”(即改水、改厕、改灶和通电、通电话、通光纤电视〕为重点建设好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和加强全村的环境建设,防止出现反弹。二是对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放等“五乱”现象集中治理,消除死角。三是突出“美化、绿化、净化”,组织村民在村组周围、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栽种树木、花草,建设“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二,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人。一是认真落实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到2011年年末,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6500元。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绿化农业、生态畜牧业、庭院经济,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闯拼市场的能力。三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各种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路子,促进土地集约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把“小康之家”创评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载体,充分发挥“小康之家”的典型带动作用,不断壮大小康群体,增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本领。

      第三,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一是根据农民从事的主要生产经营品种 和项目,在各村民小组成立各种学习小组,利用农闲时间和业余时间,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法律、科学、计划生育、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争创学习型村民小组。二是在各村民小组开展家庭“五比五促”活动(即比藏书,促购书、读书;比科技致富,促学科学、用科学;比改陋习,促卫生、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比学法用法,促守法护法;比子女上学,促尊师重教;),培养村民的学习习惯。三是抓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青壮年农民扫盲等工作,积极捐资助学,防止贫困生辍学。

      第四,促使农民道德行为养成。一是深入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树形象”活动,真正使农村“五要”(柴草要出村、禽畜要圈养、厕所要干净、庭院要整洁、道路要平坦〉得到落实,引导农民自觉养成文明行为、良好卫生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二是强化农民的生活态度意识教育,杜绝较大污染事故和滥捕、滥猎、乱挖、滥伐等生态破坏事件的发生。三是组织农民广泛幵展时事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三户”评选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增强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第五,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完善文化活动室、宣传文化栏、橱窗、板报栏等文化基础设施。二是完善文化活动室的内部设施,配齐电视机、VCD机、棋牌、腰鼓等活动设备。三是扩大有线电视的覆盖率,拓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让农民透过小窗口了解大世界。

      第六,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第七,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安定。一是积极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深人推进共治共建。二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调解组织,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

      通过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清和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髙。

    四、 灾后重建成效评价

      总的来说,清和村在灾后重建中通过统一规划、集中重建、易地重建,使受灾农民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变。新建房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风貌统一,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户对地震灾后重建成效的评价,笔者对清和村农户进 行了抽查访问,共抽查农户10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农户对灾后住房重建、村内道路恢复建设、家庭饮用水恢复情况以及政府和村委会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作用满意度均在80%以上,尤其是在住房以及政府的重建政策和 规划方面。满意度更是高100%。一受访农户向我们道出了其中原委:“地震之后,当时真的是惨不忍睹,房屋在一瞬间变为废墟,眼看村上经济有点起色,却在无情的灾难中化为乌有。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及时救助,真不知道该怎么过。现在,我们居住的房子跟城里人住的一模一样,简直是太满意了。”

      表2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

    10

      注:认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视为满意。

      对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家庭增收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分别有80%和60%的农户认为地震灾后重建在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农户增收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表3 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认可度

    11

      注:认为非常强和比较强的视为认可。

      同时,清和村的灾后重建成效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先后有各 级领导和灾后重建工作者来清和村参观和调研,看到清和村灾后重建的成 果,大家都忍不住要夸上几句。一些记者也慕名前来参观并对清和村灾后社 区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

      记者专题报道链接

      2010年1月10日,《四川农村日报》记者慕名来到清和村,对清和村灾后社区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对于清和村灾后重建的成效,记者更是用了“别墅式的聚居点、精致的小广场、绿色的道旁树”,“世外桃源、美丽如画”等词语对其大加赞赏;关于清和村重建后人民的生活,记者从“美——聚居点像新型四合院”、“乐——新房布置温馨别致”、“喜——领‘特殊党费’过新年”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报道。受访农户邱世彬告诉记者,“地震使原来的旧房子成了危房,我们在住了几个月板房后,终于搬进了新家”,“新家比原来的旧房子好多了,住起来很舒适”。

    五、 经验及启示

      清和村灾后重建中,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建成了灾区农村一流社区,生产生活水平较灾前均得到大幅提升。总结清和村灾后重建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思路、做好规划是前提

      清和村在重建思路上做到了“五个明确”。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在重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自力更生,统筹兼顾,防震避灾”的指导思想,通过政府规划、统一组织,受灾户集中联建、独户自建、社会支持,确保受灾群众尽快住进经济、实用、安全的住房,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二是明确重建原则。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将补助政策和补助标准公开,补助对象和补助资金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重点帮助基本无自救能力的特困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特困独生子女户、重点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家庭等恢复重建。三是明确目标任务。清和村在重建过程中明确规定14个组23个聚居点必须在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房重建,确保受灾群众全部住进永久性 住房,安全过冬,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房住。四是明确建房对 象。重建对象为“5•12”地震灾害房屋全倒塌户和严重受损户,重建工作的重点是因震灾造成房屋受损的散居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无自救能力的一般受灾户。五是明确建房形式。采取分散自主建房、集中安置建房相结合的办法实施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

      在重建规划方面,清和村将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搬迁安置扶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通过灾后重建,对建房布局、建筑风貌、通行道路、垃圾清扫清运、污水排放、沼气池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处理,以建设靓丽整洁、井然有序、干净舒适、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

      (二)责任及制度落实是关键

      为保证重建工作顺利开展,清和村组建了“5 .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灾后重建政策措施。全村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协调解决重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在制度机制方面,清和村成立了农村房屋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房屋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还专门设置了重建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健全了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整个重建过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并将农村房屋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村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狠抓工作落实。同时,为保证农房重建工作的质量、进度,全村实现规范管理,先后印发了《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后农村房屋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清和村灾后农村房屋恢复 重建技术指导意见》、《关于切实抓好灾后农村房屋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的通 知》等一系列文件。

      (三)群众主体是基础

      受灾重建户既是灾后重建工作的主体,又是直接受益者。如果受灾群众不能主动重建,不能积极想办法重建,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完全顺利落实到位,灾后农房重建工作也就不可能快速有序地完成。清和村充分发挥受灾群众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重建”为“我要重建”,在恢复重建中积极投工投劳、积极筹措资金,发挥其主体作用,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资源,使得重建工作全面、迅速、有序地展开。

      (四)多方扶持是保障

      清和村全村1245户重建户中,在地震后有1100户陷入贫困,资金及生活 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没有国家的每户20000〜26000元的建房资金以及红十字总会和UNDP等专项援助资金的支持,清和村的灾后重建工作根本无从谈起。同时,如果没有政府担保为重建户协调贷款,没有土地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绝大多数重建户的建筑面积将会缩减,重建时间将会延长。

      数据链接 

      清和村主要重建项目及资金来源

      (一)住房建设项目

      集中规划23个聚居点,总投资82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补助1700万 元;红十字总会每户扶持1. 5万元,共1500万元;农户通过贷款、借款自筹资金5000万元。

      对于未纳入聚居点的农户,除国家按照人口比例1〜3人补贴16000元、4〜5人补贴19000元、6人及以上补贴22000元的农房重建补助资金外, 还为其中42户农户争取到了每户10000元的“特殊党费”援助,其佘每户3000元。 另外,上级下拨“三孤”和散居五保户建房补助金7.6万元,全部用于集中安置 “三孤”和五保对象。               

      (二)贫困村灾后重建试点村项目

      清和村试点村项目编报三次5总投资金额245,04万元,其中扶贫补助资 金200万元,具体有:

      (1)修建村道4.5公里,申请上级扶贫补助45元;

      (2)修建机沉井10口,申请上级扶贫补助20万元;

      (3)修建水利沟渠13.6公里,申请上级扶贫补助12万元;

      (4)建立村级妇女互助社,申请上级扶贫补助15万元。

      (三)UNDP试点村项目

      UNDP试点贫困村扶贫项目,总投资369.7万元,其中申请补助资金 180.6万元,具体有:

      (1)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建入户道路25.08公里,1254户户均补助1000元,申请补助125.4万元;

      (2)贫困户圈舍改造项目,为全村约20的相对贫困户共251户改建和新建圈舍,每户补助2000元,申请补助50.2万元;

      (3)贫困村妇女互助社项目,在清和村内建立妇女互助社封闭运行,申请补助5万元。

      (五)整合资源是推力

      清和村在地震灾后重建中以农房重建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为目标,整合各类重建项目资源,充分利用民政、农业、林 业、水利、交通、农机等方面的各类惠民项目资金,向农房重建倾斜,集中用于灾后毁损农房重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使统筹兼顾、整 合资源成为优化农房重建布局、加快农房重建进程、提高农房重建质量、打造优美人居环境的推力。

    六、 面临的挑战

      (一)农户发展资金不足

      尽管政府及社会各界扶持在灾后重建中给予清河村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房屋修建使大多数农户还是背负了较为沉重的债务负担。在我们调查了解的10户农户中,几乎每户农户在灾后重建中均有借款或向银行贷款,借贷金额在3万到10万元不等,其中借贷总额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不在少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村未来的发展。

      (二)产业发展不足,农户增收途径较少

      通过整理清和村的产业发展项目发现,除极少的养殖及水稻制种大户外,清和村农户的收入仍然主要靠传统种植业和外出务工,农户收人相当有限。现在,清和村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及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若不能拓宽收人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户的创收增收能力,农户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将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全村村民也仍旧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只有农户的创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农户的收人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清和村的发展才能从实质上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阆中县射洪庙村:

    一个贫困村的新面孔

    郭文强

    一、 射洪庙村基本情况

      射洪庙村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县东南方向,隶属于水观镇,距离阆中城区40公里,距原仪陇县33公里,距水观镇0.5公里。该村在2006年由原水观镇射洪庙村、独柏树村与原盘马乡曾家坝村合并而成,总面积4.9平方公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324〜888米,年均气温17.6℃,平均降雨量996毫米,年日照1434小时,属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有869户,2860人。劳动力1315人,其中外出务工535人。五保户15户,低保户180户,贫困人口820人,贫困发生率接近30%。本村以家庭特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和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2010年年末全村耕地面积1922亩,林地2740亩。全村经济收人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 外出人口达18.7%。

      2007年人均纯收人3504元,人均粮食420公斤,2008年因地震影响,村人均纯收人下降到2945元。射洪庙村贫困程度比较深,现有耕地接近四分之一荒芜,村内主导产业欠缺,农民致富途径少。通过灾后恢复重建,人均纯收入逐渐提高,2010年为3852元。

    二、 射洪庙村“5•12”地震受灾情祝及影

    (一)  “5•12”地震受灾情况

      “5•12”地震造成全村房屋受损1292间;损毁村级公路2公里、社道4公里、入户路4公里、桥2座;损毁灌溉渠道1公里、山坪塘13口、灌溉蓄水池13口、石河堰5处、提灌站1处,致使1280亩农田灌溉困难;受损供水站2处、人饮管道1公里,人工井80口裂缝,造成520人饮用水困难;损毁沼气池150口、圈舍388间、大牲畜79头、小家禽1210只。据测算,地震造成全村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二)突害带来的主要影响

      (1)房屋受损比较多,高达1292间,严重影响了该村村民的居住安全,强震的刺激和余震的恐慌,也给农户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很长时间难以恢复。

      (2)基础设施破坏范围大,道路、桥、饮水、灌溉工程、圈舍等都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农业生产能力削弱,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射洪庙村原本就是一个贫困程度比较深的村,地震造成许多物产的损失,加上灾后外出务工人员回村重建,建设成本上升,使得村民更加贫穷。人均纯收人由2007年的3504元降到2008年的2945元,降幅达16%。

    三、 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及成效

      地震使得原本贫困的射洪庙村雪上加霜,但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射洪庙村村干部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增强全体村民的责任感和自我发展意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别是清除了常年困扰该村发展的村道晴通雨阻、人畜饮水困难等障碍。

      (一)国家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

      (1)住房修复及重建。在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该村进行了倒塌房危房重建和修复,该村倒塌房重置27户,按照每户1〜3人补助1.8万元、4〜5 人补助2万元、6人及以上补助2.2万元、低保户重建每户补助2.6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另外按照村民自主评定的600多户土墙房子危房给予每户加固补助1300元。通过整修,受地震灾害影响的农户住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新农村建设项目。2001 — 2010年国家财政资金投人50万元,圈舍硬化32户,投人10万元;沼气池建设投4.6万元,补助70户;便民路建设投入5万元。通过新农村建设项目,射洪庙村村容村貌得到整治,环境得到综合治理,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旧面貌和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二)由香港乐施会援建并已经竣工的项目

      2009年5月14日,乐施会成都办事处负责人及项目官员作为前期考察人员到射洪庙村进行灾后重建项目访点考察,针对该村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机会进行了访谈和调研。他们与阆中市扶贫办、水观镇政府及村委会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商讨实施村民需求愿望强烈的项目,并制定了项目目标,通过参与式、村民自建式、工程建设小组分工保障、档案管理等方法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1)道路恢复建设。射洪庙村地处山区,道路建设异常困难,道路不通是常年困扰该村发展的一块“心病”,也是导致该村贫困程度深的重大原因之一。在乐施会的帮助下,新建村道公路按照路基宽4.5米,有效路面宽3.5 米,排水沟深0.3米、宽0.5米的指标进行修建,熊家梁一罗家梁1.96公里 (四、七、十组),金家滩一佘家山1.44公里(二、三组),两段总里程3.4公里, 受益农户437户1398人。对村道公路、社道改建工程,乐施会投入48万元, 村民投工折资11万元,整个村道公路共投入59万。村道公路的修建过程比较艰难,有些路段是从高山中打凿出的,因此耗资比较大,虽然目前仅仅修建的是泥土路,但是该村村民仍然感觉这已经是一条很便捷的成功路。

    12

      图1 修建的泥土路

      (2)人饮工程的落实。射洪庙村四、七组的农户安全饮水存在困难,他们居住在高山上,海拔相对较高,由于水质不好导致产生地方病“细肥病”,目前该村有20多人感染此病。乐施会按照高标准建设,实施安全人饮工程,打井Φ2.5米、深10米,建容水池15立方米,泵房及机电设备配套,主管PPRΦ32、支管PPRΦ25和PPRΦ20,水表及水龙头配套安装到户,修建燕山安全人饮工程1处,使2个村民小组(四、七组)的60户村民236人受益。乐施会投入资金17.5万元,村民投工折资1.82万元。目前,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回来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没能吃上这么清洁的自来水,今后天旱再也不发愁没水吃了,我们在外打工就更安心了。”

      (3)整治山坪塘,修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射洪庙村的灌溉主要靠雨季山坪塘积水,地震使得111坪塘13口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乐施会投资整治10000立方米山坪塘1口,内坡全部整体硬化,覆盖3个村民小组、141户、456人,解决了452亩农田灌溉问题。整个工程乐施会投入17万元,村民投工折资2.56万元。

    13

      图2 整治的山坪塘

      (4)建便民桥,方便村民出行。地震使得该村桥毁坏2座,乐施会按照桥总长18米、净宽3米、桥墩2个、桥面钢筋混凝土厚度30厘米、石砌栏杆的标准及时建设便民桥1座,使3个村民小组、103户、336人直接受益,乐施会投人资金19万元,村民投工折资2.19万元。便民桥建成后,射洪庙村社道公路贯通,村民出行方便。

      (三)发展产业

      (1)继续扩大耕地种植面积。2007年年末全村耕地面积为1682亩,地震使部分土地受损,农民克服困难,开垦新的耕地,截至2010年年底,全村耕地面积为1922亩。农作物种植虽然仍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但是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完全解决了本村的温饱问题。

      (2)发展桑蚕养殖。对桑蚕危害性最大的僵病传染源是僵蚕尸体、死笼茧、蚕粪、蚕室垃圾及松毛虫等野外昆虫的僵病尸体。这些传染源带有大量白僵菌分生孢子,且会不断产生新的大量的白僵菌分生孢子,散发到空气中, 通过风的传播,污染桑叶和蚕室。这些传染源不消除,每头蚕每时每刻都将受到白僵菌的威胁。因此,耗费财政资金5万元修建蚕桑消毒池。彻底消除这些危险的传染源,以保证养蚕业的顺利开展。目前全村有23户养殖桑蚕5其 中有3个养殖大户,桑蚕一年能收成3次,每一次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养殖桑蚕的老百姓尝到甜头后,纷纷表示要扩大规模,同时也触发了其他农民 的养蚕热情,桑蚕养殖正逐渐成为该村的一个新兴产业。

      (3)发展绿色养殖业。射洪庙村养殖业主要是养猪、鸡、鸭等的养殖,该村通过灾后重建发展养猪大户6户,最少的年出栏100头,最多的年出栏1000头,平均200〜300头。6家养殖大户解决村民就业10多人,同时帮助其他村民解决了购买猪仔和销售等问题,实行购种、养殖、销售一条龙服务。该村养殖合计每年可带来30万元左右收人,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

      (4)劳务输出。射洪庙村紧靠着水观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信息接收量大且迅速,县扶贫办曾举办过3次培训,除了种养殖技术的指导外,还讲述目前外出务工的地方、工种、效益、注意事项等,解放了农民的思想,靠种庄稼为生的观念逐渐被拋弃。通过培训,村里有800多人外出务工, 该村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外出务工收入。

      〔四)灾后重建取得的主要成效

      (1)农民经济收人提高。射洪庙村极其贫困落后,经济收入微薄,2008年地震后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945元。随着灾后重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该村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人3406元,2010年为3852元。

      (2)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幅员辽阔,总面积4.9平方公里,以低山丘陵为主,灾前村内道路几乎不通,尤其是四、七、十组农民居住于山上,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路,车辆行驶不进去,始终靠人力、牛马运送物资。灾后重建首先解决了此地的道路通畅问题,建成泥土路1.96公里,在二、三组间还修建了1.44公里的路,两段路总里程3.4公里,受益农户437户1398人。便民桥、山坪塘、人饮工程的落实对于该村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房屋及村貌的改善。该村倒塌房27户全部重建,改变了以前的土坯房,新建农房设有单独的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人畜分开,饮用自来水,使用沼气,居住环境非常舒适。600多户的土坯房子得到整修加固,抵抗大风、雨水能力增强。整个村子的房屋居住条件相比以前明显改善。

    14

      图3 灾后重建房屋

    四、 农户灾后重建满意度评价

      射洪庙村充分发扬贫困地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进取精神,在国家支持、社会帮扶下,自力更生、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为客观反映该村受灾农户对灾后重建成效的评价,调研组以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了调查。

      (―)农户对恢复重建的满意度评价

      评价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是以老百姓满意率为评价标准,调研组抽查了1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见表1),了解到村民对家庭饮用水恢复、住房重建、村委会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满意度均在70%以上,其中对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满意度达到90%,充分反映了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坚持以人为本。但村民对村内道路恢复情况满意度只有50%,对此调研组进行了深人访问。射洪庙村幅员广阔,山区路况不佳,道路修复困难,资金成本较高。现阶段对道路的修复和重建涉及村民比例不是很高,仅有5个组的农户受益,其他几个组的道路驮况仍未改变,村民对全村通组路打通的愿望强烈。

      表1 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

    15

      (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益贫效果评价

      关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家庭增收作用,调查显示(见表2),分别有70%和60%的农户认为地震灾后重建在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农户增收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表2 灾后重建射农户的帮助认可度

    16

      通过深人访问,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对射洪庙村灾后重建的整体效果都比较满意,但在道路和农田灌溉用水上还需进一步改善。目前修建的道路大多是泥土路,遇到下雨天气,通行还是困难,希望用水泥硬化。全村虽然修建了一个大型的山坪塘,解决了大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但主要还是利用汛期雨水蓄积,遇天旱,田地灌溉问题仍面临困难。当问及受访农户,接下来他们最希望发展的项目时,大多数人表示,期待政府能为他们新建一个水源稳定的水库以供田地灌溉,并进一步整修村道及入组公路。方便车辆出行及农产品的买卖。应该说村民整体上对灾后重建是满意的,他们认识到如果没有灾后恢复重建各种项目的实施,一些长期困扰的问题不会这么迅速得到解决。

      访谈

      接近古稀之年的贫困户刘大妈,在“5•12”地震中家中房屋全部倒塌,家具、农田、禽畜等受损严重,儿子儿媳当时在外打工,无法及时回到家中,多亏了政府和村两委的照顾。在谈到灾后恢复重建时,她激动地说:“共产党真好,感谢政府、感谢乡镇和村里的干部,政府给我钱,村干部找来村民帮我修建了房屋,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住上新房,心里太高兴了。”同时她还说:“我们村的道路和饮水问题常年得不到解决,这次灾后重建帮助了我们,虽然是泥土路,但是心里已经很满足。自来水以前都没敢想过,现在却实现了。”

    五、 经验与启示

      作为深度贫困村,射洪庙村在灾后重建中可谓举步维艰,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在村委会的有效带领以及村民自身不懈奋斗下,目前的生产生活条件较之地震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其成功经验在于以下几点。

      (一)项目安排妥当是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的必备要素

      每个项目的确定和实施都有详细的方案,按部就班地按照预期目标进行施 工,保证了实施项目的良好效果。如修建人饮工程时,对时间、内容、责任人都进行了详细的考虑。在施工前组织村民商讨方案,邀请交通专业部门进行勘测,在施工中遵循各项注意事项,妥善解决竣工后的验收及后续管理问题,使得工程顺利竣工。(见表3)

      表3乐施会饮水工程实施项目计划表

    17

      (二)解放思想抓落实,“参与式”重建提高效率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射洪庙村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群众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狠抓落实,数次召开农户代表及村社干部会议,在项目规划、实施、建设方式方面让村民自主决策,民主选举项目小组管理人员,确定投工投劳方案,并且注重妇女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妇女不仅投工投劳,直接参与了管理,而且参与项目的决策(决定究竟先建设什么项目,采取什么方式,怎么参与投工投劳等)。在走访中农户都肯定本村的灾后重建项目均是由村民共同研讨而决定的,是他们真正需要发展的项目,因此参与重建的积极性非常高,没有发生过摩擦事件,大大提高了重建效率。只有以农户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才能得到最广大农户的支持。

      (三)村“两委”班子能力强,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組织保证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射洪庙村建立了村项目管理委员会,村项目组长、副组长由村干部担任,村资金管理小组、物资采购小组、项目监督小组成员由一定数量的村民组成。在整个项目重建中,村两委班子负责召集村民会议,讨论确定投工、投劳任务,讨论项目工程原材料的购买和保管办法,讨论项目资金的监督办法,制定后续管理办法,投工投劳时关注减少弱势人口的负担,安全管理炸药,妥善管理其他施工物资,负责安全施工,负责组织施工所需的水、电、机械设备。村干部严格把握质量关,组织协调,统筹安排,积极争取援建资金,使得射洪庙村的恢复重建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政府及各界的扶持是坚实保障

      射洪庙村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山村,五保户和低保户共计195户,如果没有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费发放,其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证。另外,在灾后房屋重建中房屋重建补助以及危房加固补助(每户1300元)对于2008年人均纯收人只有2945元的农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该村整个灾后重建中,政府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及乐施会投放资金共计达到150万元,正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 射洪庙村才能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取得如今的成绩。

      (五)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是加快灾后贫困村发展的切入点

      射洪庙村发展的软肋是资金困难(见图4)这也是各个贫困村面临的一个“通病”。要从各方面给予扶持:一是各级政府要筹集建立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优势产业的专项基金:建立健全“以工补农”的长效机制;二是通过贷款贴息等手段,加大银行对贫困地区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实施对口扶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单位或企业进驻贫困村结对帮扶,如香港乐施会对射洪庙村的援建扱大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四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贫困村的干部工资、办公费用等日常开支,为他们正常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18

      图4射洪庙村灾后重建资金来源示意图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灾后贫困村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是抓好村通达工程,重点解决“组组通”,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通组路还没开通的尽快修建,建好的泥土路希望早日换成混凝土路。二是抓好饮水安全工程,保证每户每日用水量,生活用水要时刻安全达标。三是山坪塘要继续扩建,农田灌溉设施条件直接关系到全村人的温饱。四是搞好农村新能源建设,通过政策扶持,大力推广沼气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村里的养殖物粪便及农作物秸秆。五是把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管护费用纳人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七)增加农民收入,是加快灾后贫困村发展的中心任务

      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射洪庙村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好,林、牧资源丰富,因此,要引导和扶持土地资源丰富的该村大力发展果林等种植业。继续发展扩大猪、鸡、鸭等养殖业\形成粮一猪一 沼一粮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县政府应制定产业扶贫政策,对养家禽规模在 200只以上、养猪规模在10头以上的农户,按规模比例给予生产启动资金补助,帮助贫困户解决启动资金难的问题。设立专项发展扶持资金,对贫困农户提供2万〜3万元贴息贷款,帮助农户确定脱贫项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积极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引导民营经济和“乡土能人”搞中介服务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将产品更多地转化为商品。对于资源贫乏、没有挣钱门路、紧靠水观镇的射洪庙村,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外地打工挣钱,学本事、闯市场。   

    六、 射洪庙村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组组通”工程急需完成,改泥土路为混凝土路

      通过实地观察得知,射洪庙村在灾后重建中道路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仍然有3个组的道路没有修建好,尚无通组路。新修建的泥土路较之以往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肯定,但在下雨天气时,泥土路通行困难,车辆行驶危险性高。在时机成熟时,由泥土路转向 混凝土路是该村道路建设需要关注的。

      (二)村内水利灌溉设施缺乏,农业发展受到制约

      射洪庙村在乐施会的资助下,建立了一个能蓄水10000立方米的山坪塘,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的灌溉问题。但山坪塘主要是靠雨水积存蓄水,若遇干旱天气,山坪塘变得干涸,严重影响当地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该村目前还有8口堰塘受地震影响遭到破坏,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治,这8口堰塘对于整个村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总之,村内急需建设一个能常年提供灌溉水源的水利工程,以此来支撑本村各种产业的发展。

      (三)扩大低保户户数和低保人口覆盖面,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无障碍

      射洪庙村由3个村合并,人口数量比较多,目前五保户和低保户一共195户,贫困发生率接近30%。按照2007年低保要求,低保户中每户最多有2个享受低保的名额,大多数的低保户只有1个家庭成员享受低保。因为名额有限,该村目前还有100户左右符合低保标准的困难户不是低保户。对于像射洪庙村这样的深度贫困村,在低保数量上应该给予政策倾斜,只有确保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才能继续发展生产,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

      (四)产业发展不够完善,农民增收渠道少

      射洪庙村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率达到40%,但是由于受到学历、技能等限制,只能干些工种简单、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农民急需接 受初级或中高级技能培训,以提高在外务工的待遇。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人数 的逐渐增多,已经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闲置,造成了土地的浪费,村里种植业不容乐观,仅能保证农户的温饱,经济作物种植数量很少。养猪、养蚕农户也纷纷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技术指导,因为目前该村大部分农户是小规模养殖,经受不起因为养殖技术原因而造成的损失。

     

    南江县筒车村:

    旱山村的灾后重建与发展

    张军

    一、 筒车村基本情况

      筒车村位于南江县西部,村委会距乡政府5.5公里,距四川省巴中市48公里,距南江县城26公里,距洛坪汽车站1.2公里,距最近场镇1.2公里。该村属典型的旱山村,最高海拔1250米,最低海拔440米,由于缺乏水利设施,村内的饮用灌溉用水均主要靠囤积的雨水及山水,常年靠天吃饭。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70毫米。

      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农户215户,农业人口825人,劳动力434个,其中: 40%的劳动力从事种养业,7%的劳动力从事商业经营,53%的劳动力在县外和县内从事建筑业、运输业等。全村有贫困农户110户,贫困人口 320人,贫困发生率达38.8%,享受农村低保人数为36人。有耕地623亩,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2007年粮食总产量630吨,人均纯收入达到2278元。2008年因受“5•12”特大地震影响,人均纯收入下降至1950元。

      该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村通电,有电视215台,固定电话30部,移动电话56部。有通村公路(泥结碎石路)7公里,通社公路(泥结碎石路〉6公里,人户路4公里,晴通雨阻,等级低;有山坪塘3口,灌溉沟渠2.1公里,灌溉池32口,有效灌溉面积300亩(仅占耕地面积的48.2%);有人工井80口,稍遇天旱,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二、 灾情与影响

      (一)地震受灾情况

      筒车村2008年上半年完成了扶贫新村建设任务,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较实施前有较大改观。2008年因“5•12”特大地震灾害,全村群众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受灾面达90%以上,基础设施和农户受灾情况严重(见表1)

      表1筒车村“5•12”特大地震灾情统计表

    19

      资料来源:南江县对筒车村灾后农户受灾情况统计数据。

      (二)地震对筒车村的影响分析

      (1)农户财产损失严重,群众因灾返贫现象突出。在“5•12”特大地震灾害 中,全村共有215户农户的1175间房屋受损,其中25户房屋倒塌,80户房屋中度受损,110户房屋轻微受损,645间畜禽圈舍损毁;电视等家用电器、粮柜、床具等生活物品亦损毁严重。另外,房屋倒塌造成农业生产工具被毁坏,生产力受到严重制约。通过对受灾农户的调查,全村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30万元,地震灾害造成全村人均收人减少328元。

      (2)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农业生产能力被削弱。在此次地震中,共损毁通组公路4公里,机耕道2公里。道路的严重损毁阻碍了重建物资运送,种子、肥料等农用物资运不进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运不出来,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生产和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同时,地震损毁灌溉渠道1. 7公里、山坪塘3口,减少有效灌溉面积250亩,使原本不多的基本农田变为“靠天吃饭”的农田;损毁人工井20口,导致80户320人饮水困难,占灾后总人口的38.8%。

      (3)外出务工人员减少。受地震灾害影响,农户因住房倒塌或成为危房,需 要开展房屋重建,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返家,在家中开展房屋重建和照顾家人。据统计,地震后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减少78人,减少务工收入47万余元。

      〔4〕生活成本增加。由于地震造成房屋、生产物资、生活物资等大量毁损, 而灾后重建时段相对集中,对建材、生产工具、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攀升,导致物资供给紧张、物价上涨、人工工资上升,使群众生活成本增高。

      (5)群众生活困难。受到地震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变得异常困难。通过查阅“5•12”地震灾害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对象评议记录(农户申报,乡村干部组织本社群众互相评定,参与评定群众签字确认):地震导致49户农户196人生活困难,占总户数的22.8%,其中无房可住25户,占总户数的11.6%。

    三、 灾后重建的规翅

      “5•12”特大地震,使原本就很贫穷的筒车村人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在灾后应急的短期阵痛之后,筒车村开始了灾后重建的工作。

      (―〕开展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筒车村灾后的实际情况,县规划组成员奔赴筒车村,开展农户基本情况调查。一是农户灾情调查,调查组对该村在地震中的受灾情况进行逐户统计,完成了《筒车村农户受灾情况统计表》,全面了解掌握该村的受灾情况。二是村组基本情况调查,通过走访村上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召幵村组干部、党员、教师、农户、妇女代表等座谈会,对该村的农户信息、基础设施、电力通信、土地资源、公共服务等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完成了《筒车村“5. 12”地震基本情况调查表》。三是绘制了相关图表,调查组在实地勘察了该村地形、地貌的基础上与村民一道绘制了《筒车村平面图》、《筒车村灾后重建规划图》、《筒车村剖面图》,与有经验的农民一道编制了《筒车村农事季节历》。

      (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参加会议的有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教师、农户代表和妇女代表共21人 〔其中男15人,女6人〉。大会采用参与式方法讨论灾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农户项目意愿和灾后重建需求。

      一是规划组以大字报的形式将该村受灾情况、基本情况、平面图、剖面图、农事季节历向参会的村民逐一介绍,让村民讨论和识别,提出修改意见。

      二是由村民提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分析了地震灾害给本村造成的损失和当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制约本村生存与发展的11个主要问题,由参会村民进行选择排序,通过问题排序,确定人畜饮水困难、缺乏灌溉用水、山区道路通行困难、无支柱产业、缺乏实用技术等问题是该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是针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村民讨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形成筒车村村民项目意愿清单,并由参会村民对村民项目意 愿进行了排序(见表2)。从项目意愿排序中:道路、水利设施、农村住房修复和新建及发展支柱产业等项目是该村村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

      表2筒车村村民项目意愿排序

    20

      (三)项目意愿修改

      规划组对农户提出的项目意愿进行逐一分析,讨论了项目技术标准和投资预算,逐项通报了农户项目意愿,分析了其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并充分考虑整合效应,对农户项目意愿中的合理项目予以保留,受资金、环保或行业等因素限制的项目予以剔除,形成了项目框架。

      (四)反馈项目框架

      规划组将形成的项目框架向筒车村村支部、村委反馈,再次征求村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并与他们一道;对项目内容、技术标准、单价及项目实施地点、管理办法进行讨论。在规划组和村支部、村委意见一致的情况下,初步形成了《筒车村灾后重建规划初步方案》。

      (五)编制村级规划

      规划组根据《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南江县扶贫办等有关技术部门讨论的技术标准和单位投资概算、资金额度与性质、村级发展的具体内容与先后顺序及发展目标,编制形成了《南江县团结乡筒车村村级规划》。

      (六)形成项目实施方案

      通过对《南江县团结乡筒车村村级规划》进行资金核算、技术论证,并出台具体执行技术标准及相关投资概算表,最终形成《南江县团结乡筒车村灾后恢复重建试点村实施方案》。

    四、 重建项目实施及效果

      根据农户贫困问题分析和项目意愿排序,以及相关部门座谈形成并落实了以下项目。

      (一)道路恢复建设

      农村曾流行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对农村发展的真实写照。只有解决了农村的 道路通行问题,农户生产生活的物资运输以及产品买卖等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灾后重建的后续工作也才能顺

    21

      图1当地修复的道路

      利展开。所以,道路通行成为筒车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当地政府筹措资金,出台村(组)道路恢复重建标准,积极展开道路恢复建设。现在,全村共恢复及修建社道公路共7公里,重建入户路3公里,重建机耕道2公里,基本上满足了当地农户的出行及生产需要。

      另外,由于当地山势较高,通组公路迂回盘旋,当地村民的日常出行及生产活动常走山间小道,以节约时间,尤其三组村民,筒车村考虑这一实际状况,为了解决三组村民的出行难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新农村形象,在港乐施会的捐助下,新建三社邓家梁文明路1.6公里,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22

      图2 邓家梁文明路

      (二)住房修复及重建

      在县民政局的规划和支持下,筒车村对重建及维修加固农户进行了资金补助(补助金额,重建户按家庭人口补助1.6万〜2.6万元不等,维修加固以每户1000元进行补助;补助方式;当年进行重建及维修的农户可得到补助,未重建及维修的农户不予以补助),以促使当地村民及时进行房屋的重建及修缮工作。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中,加入了筒车村的重建工作。截止2008年12月底,筒车村25户倒房户已全部搬人新居,190户轻中度受损房屋也已完成修缮工作,注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23

      图3 当地重建新居

      (三)生产生活改善

      为了解决筒车村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进一步改善全村村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南江县扶贫办与筒车村村委开展了以下工作。

      (1)“四改一建”项目。在南江县财政扶贫资金的推动下,筒车村2010年实施了改房、改厨、改厕、改圏和建设垃圾池的“四改一建”项目。对建筑质量较差、破损严重并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已不适合居住的土坯房予以拆除;对穿斗式木结构农房在内部功能和外观翻新上进行重点整治,实现人畜分离、餐住分离,消除露天粪坑,增设卫生厕所;结合改房全面整治阴阳沟,配套建设排水沟;对传统厨房进行灶台清洁化,地板硬化,橱柜规格化,同时将杂物搬离,做到整洁、有序;增设农具和农作物的存储空间,增设农具储存室或配套硬化院坝和利用屋顶做晒场等。

      截至2010年年底,筒车村共对40户待改农户进行整治,户均补贴9000元,并配套建设垃圾池,打造舒服、卫生的生活环境。通过“四改一建”项目, 筒车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4

      图4 厕所及厨房的改造效果图

      (2)人工井及集中供水池建设。筒车村位于高山区,最高海拔1250米,常 年吃水困难,受地震影响,全村的人畜饮水更加艰难。因此,解决全村的人畜饮水困难,是筒车村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努力,筒车村其恢复和新建人工井40口,每口井的直径为1〜1. 5米,井深3〜5米;建集中饮水池3口,每口池的有效容积为30〜50立方米;修建人饮管道4.2公里。目前,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沼气池建设。按照沼气池、牲畜圈舍、厕所的设计方式,筒车村共新 建沼气池100口,部分村民用上了干净、方便、环保的“天然气”。

      (4)石坎梯地建设。为了提高土地的质量,筒车村共整治土地60余亩。通过改造坡薄土,建设石坎梯地,变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土”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土”,使土地平整、土层加厚、坡度平稳、地砍牢固,并根据需要配套建设排水沟、背沟、蓄水池等。通过土地整治,大大提高了筒车村的土地质量。

      (5)整治山坪塘,修建灌溉沟渠。筒车村山势较高,无水利工程,村内常年靠囤积山水及雨水灌溉田地,由于受地震影响,村内原有的3口山坪塘全部毁损,32 口灌溉池损毁9口,其他灌溉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龟裂毁,灌溉沟渠损毁1.7公里,完全不能满足当地的灌溉需要。为了解决筒车村的天地灌溉问题,村委会决定整治山坪塘,大力修建灌溉沟渠。在扶贫项目及香港乐施会的支持下,筒车村在修复原有山坪塘及灌溉池的基础上重建灌溉池15口,修建灌溉沟渠3140米,安装管道150米,基本解决了该村215户农户623亩农田灌溉难题。

    25

      图5 筒车村山坪塘及灌溉沟渠

      (四)产业发展

      通过对筒车村村委及部分村民的访问,我们了解到,筒车村属典型的旱山村,常年人畜饮水及灌溉用水都成问题,人均0.76亩的耕地,每年收成甚少,超过一半的家庭主要靠向外输出劳工来维持家里的生计〔处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的53%),与大多数农村一样,家中剩下的大多是妇幼老人。在这样一个劳动力贫乏、人均耕地面积少、用水困难的地方如何带动农民致富,形成当地的发展产业,这一度让村委干部煞费脑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筒车村决定将产业发展的路子转向山地种植和家畜饲养,这样就可以克服耕地较少和劳动力缺乏的困难,带动农户脱贫。目前,筒车村主要产业定位于种植核桃、板栗,地间套作金银花,圈池养鱼以及培养土鸡、生猪养殖大户等。

      为了带动农户主动自愿走上村上拟发展的种养产业道路,规范产收发展,筒车村对各种产业进行了具体规划,南江县扶贫办对农户进行了资金补助,具体操作办法和发展情况如下。

      (1)板栗、核桃种植。农户主要利用荒山、荒坡、荒地或庭院以及路旁种植板栗、核桃,并因地制宜选择当地优良品种或引进外地优良品种,选择坡度25°以下的阳坡或半阳坡种植,30株/亩,有条件的还可间作豆类、草本药材及矮杆粮食作物。种苗由村统一进购,也可由农户自己引进,由政府发放苗钱补助。

      据当地农户反映,之前种植核桃和板栗的农户较少,后来发现其经济效益好,不少农户也陆续加入了核桃和板栗的种植行列。目前,筒车村已种植核桃250亩、板栗150亩,全部已获收成,每年能给农户带来几百上千元不等 的收入。预计待核桃和板栗全部成熟后,全村每年可增收50余万元、纯收入35万余元,农合人均纯收入可增加400余元。

    26

      图6筒车村地间及山坡种植的板栗和核桃

     

      (2)养鱼。房前屋后兴建蓄水池,一方面解决了土地灌溉需要,另一方面可作为鱼塘发展养鱼业。政府实行养鱼补助,鱼苗每尾补助2元。目前,全村共有养鱼户23户,有鱼池35口,合计共养鱼20000余尾,每年可谓农户增加纯收入20余万元。

    27

      图7 筒车村房前屋后的鱼塘

      (3)地间套作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中草药植物,适应性很强,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山坡灌丛或树林中、乱石堆中、山脚路旁均能生长。因此,在常年干旱缺水、土壤肥力不强的筒车村种植金银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发展金银花种植,筒车村出台了金银花种植技术标准,以供村民学习和参考。

      筒车村金银花主要实行田坎地坡套作的方式栽植,以充分利用土地的肥力,便于日常维护管理。目前,全村共种植金银花200余亩,由于其高经济价值,每年农户人均纯收人可增加500余元。

      (4)发展养鸡和养猪大户。针对劳动力较充分的家庭,筒车村鼓励其发展土鸡、生猪养殖业,并对其进行补助,补助方式为:地震灾后改圈补助2000元/户(每户改圈30平方米以上),养猪大户另有专项改圈补助8000元/户;林下养鸡建圈50元/平方米、围栏10元/米,以帮助农户改圈、建圈,扩大养殖规模。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筒车村现有养猪大户3户,年出栏生猪200〜300 头/户,养鸡户22户,共有土鸡2000余只。合计每年可增加收入近30万元,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

      (五〉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

      筒车村是一个贫困村,大多数农户在发展产业和生产时均面临资金困难,空有想法而难以实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筒车村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吸纳农户零散资金,并由政府出资一部分(每个互助合作社15万元),形成初始借贷资金,用于帮助那些因发展生产或产业需要而急需资金的农户。

      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农户和降低资金风险,筒车村成立了联保小组 (一般由5〜7人组成),进行生产互助和督促借、还款,并规定资金互助合作社中必须有一半以上是贫困农户,贫困户人社可缓缴或减交互助金。如果联保小组中有到期未还款农户,其他联保小组成员不得借款并负有连带责任。通过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帮助,贫困农户的生产和产业发展资金有了一定的保障,有利于当地产业的发展。

      南江县筒车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自2009年3月成立以来,共吸收10个会员小组、79户农户入社,其中贫困户75户,绝对贫困户11户。吸纳上级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3.26万元。自运行以来,共有50户农户向互助合作社借款,累计110笔次,借贷金额累计39.3万元,其中支持种植业发展12.9万元, 支持发展养殖业26.4万元。农户所有借款都按章程及时或提前还款,还款率100%。互助合作社累计共获得借款利息收人10510.95元。入社会员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成立带来的好处。以前,农忙时节,买种子、化肥、农药对农村家庭来说都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有些贫困农户还因为不能及时买到这些生产资料而错过最好时节,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增产增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恶性循环,使贫困户更困难。自互助合作社成立以来,所有的贫困户都能及时借到资金买种子、农药、化肥,可以赶上时节发展好生产,让农民实实在在地增产增收。有不少人社会员都说:“有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真是好!”

      事倒1

      筒车村彝族村民岳安军,家庭人口4人。因外出务工沒有找到理想工作而回到家乡。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向互助合作社借款5000元,发展肉牛养殖,一年多时间实现肉牛出栏10头,获利32000元。目前岳安军巳经将肉牛养殖的规模壮大,成为养殖大户,存栏肉牛30头,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出栏5头,取得了比外出务工更好的经济效益。

      事例2

      筒车村彝族村民元奎,2010年4月向互助合怍社借款5000元,建起了樱桃鸭养殖场,经过努力,2010年年底获利24000元,2011年该农户已经发展成为养有800只优质樱桃鸭的养殖大户,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范。

    五、 农户灾后重建成效评价

      在下乡调查期间,我们对筒车村受灾农户进行了灾后重建成效访问调查,共抽查农户10户。通过调查了解到,村民对饮用水恢复、住房重建、村委会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以及政府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满意度均在80%以上,对村内道路恢复情况满意度为60%(见表3)。针对道路恢复这一项目,调研组进行了深人访问,满意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筒车村海拔较高,道路修复困难,资金成本较高,现阶段对道路的修复和重建还主要处于“道路通达”阶段;面临村民对“道路通畅”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表3 村民对灾后重建效果评价

    28

      对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农户增收的作用,调查显示,分别有60和70的农户认为地震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农户增收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见表4)。

      表4 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认可度

    29

      通过深入访问,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对筒车村灾后重建的整体效果都比较满意,但道路和田地灌溉用水还需进一步改善。目前的道路遇到大雨天气仍通行困难,收购核桃、板栗、鲜鱼等产品的车辆不愿进村,只停在村外的通乡道路上定点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全村的灌溉用水虽新增了不少蓄水池和储水塘堰,但主要还是利用山水及雨水的蓄积,遇天旱时期,田地灌溉问题仍面临困难。当问及受访农户接下来他们最 希望发展的项目时,大多数人表示,期待政府能为他们新建一个水源稳定的水库以供田地灌溉,并进一步整修村道及人组公路,方便车辆出行及农产品的买卖。 

    六、 经验与启示

      筒车村作为典型的旱山村,在灾后重建中克服了山势较高、农户整体贫困、劳动力缺乏等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村民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总结筒车村灾后重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尊重灾情现实,着手村情实际谋发展。地震给筒车村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和生产生活困难,给村民的心理造成了重大打击。度过了地震带来的 阵痛之后,筒车村并未盲目投入灾后建设,而是事先对整村的实际灾情和村内基本情况开展深人调查。为更好地认识筒车村灾后实情,搞好灾后重建规划,南江县专门成立筒车村灾后重建规划调查小组,深入农户,逐户进行损失统计,并走访村上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召开有村组干部、党员、教师、农户、妇女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对该村农户信息、基础设施、电力通信、土地资源、公共服务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先后完成了一系列调查和统计图表。这些前期的调查工作,为后期整村推进灾后重建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依据。

      (2)尊重农户意愿,充分发挥参与式建设的积极作用。筒车村在地震灾后重建中充分开展农户参与式建设,数次召开农户代表及村社干部会议,把调研实情反馈给全村村民,由村民提出重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讨论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形成筒车村村民地震灾后重建拟发展项目意愿清单并排序,然后规划组再与县扶贫办就该村村民提出的项目意愿清单进行资金和技术论证,最终形成发展项目框架。在进行农户调查访问中,村民们都表示,这些灾后重建项目均是由他们共同研讨决定下来的,是他们真正需要发展的项目,因此自始至终支持村委的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参与配合,一起做好地震灾后家乡的恢复发展。

      (3)发展主导产业,提升农户增收能力。地震灾后重建,不仅仅是帮助受灾地区恢复住房、道路等生活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当地农户提升其创收和增收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发展中提供持续的动力,以通过农户自己的后期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筒车村从本村山高多旱、人均耕地较少、劳动力缺乏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山地种植和家畜养殖方面着手,形成了本村核桃、板栗种植,地间套作金银花,圈池养鱼以及培养土鸡、生猪养殖大户几大主导产业,并加大对其扶持和补助力度,带领村民脱贫增收。

      (4)政府领导,多方扶持是有力保障。在筒车村的灾后重建中,专门成立 以村支书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对于重大重建项目,县扶贫办领导亲自带队监管,并专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项目物资管理小组,保障各重建项目的有序实施。为保障灾后重建的项目质量,县扶贫办先后出台了村(组)道路恢复标准、灌慨渠道管道技术标准、山坪塘整治标准、石坎梯地建设技术标准、人工井建设标准、集中供水池建设标准、人饮管道技术标准、核桃(金银花)栽植技术标准、沼气池建设标准广四改一建”技术标准等一系列规范项目实施的检核标准。对于资金方面,筒车村得到财政专项、香港乐施会等资金援助。正是有了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扶持,贫困的筒车村才能在灾后重建中取得现今的成绩。

    七、 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技术及市场销售方面的支持

      通过对筒车村产业发展的实地考察发现,筒车村产业发展虽已粗具规模,但其产业发展机制还不够完善,产业虽多但其效益均未充分显现。不少受访农户反映,自家种植的核桃及板栗由于缺乏技术指导,挂果率不高,产量严重受限。养鱼及养鸡农户也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技术指导。同时,大多数农户反映,现在的核桃、板栗等产品的销售均是随行就市,由外来客商前来统一收购,价格较低且极不稳定,经常出现产品难卖的情况,利润不高。据此。筒车村的产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技术指导、市场销售、人才引进等方面多做工作,加强产业专业运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户创收增收的能力。

      (二)村内水利设施仍显不足,缺乏可稳定持续灌溉的水利工程

      筒车村是一个旱山村,村内大多数农户仍然主要依靠种植业为生。按照村内现有的蓄水灌溉模式,若遇干旱天气,村内有数百亩的耕地将无水可灌, 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田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当地村民对此还没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

      (三)道路建设需完成由“通达”向“通畅”的转变

      通过实地调查得知,筒车村在灾后重建中已完成道路的修复和重建工 作,但现有道路均为泥结石路面,常年受下雨及汽车通行的影响,碎石滑坡, 不少地方已出现裸泥路面,若再遇雨水天气5道路通行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一[: 影响了当地板栗、核桃等产品的销售9阻碍当地产业及农业的发展,村民的日 常交通出行也大受影响。

      (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筒车村现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一个,其在农户资金借贷方面也常常遇到困难。当地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示,现在互助合作社运行的资金总量仍然很少,且主要还是局限在本级行政村内,资金规模和受益群众相当有限。互助合作社采取的资金整借零还、伙借款第三个月起开始偿还的制度。不少农户也反映还款太麻烦,且还款期限太短,资金难以回笼周转,还款压力大。另外-针对当地几大产业的发展,也急需组建新的产业合作联社,以发挥农户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当地农户种养技术水平及商品销售的能力。

     

    青川县枣树村: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刘洪秀

      2008年8月31日是枣树村村民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大地震后第四次来到四川灾区,走进了偏僻的小山村——枣树村。 当看到村民房上的“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条标语时,他对随行干部说:“这是老百姓的话,抗震救灾要靠这种精神;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要靠这种精神;使灾区将来发展得更好,也得靠这种精神。”正是凭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两年多后的枣树村迎来叶茂枝繁的春天。

    一、 枣树村的基本情况

      枣树村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黄坪乡,距离青川县城10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00米,地势呈南高北低。境内有黄茶公路连接东西,剑青公路贯通南北。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耕地面积737亩,林地面积3000多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78.9%,森林覆盖率达65%。该村共6组,包括上河坝组、黄连组、枣树坝北组、九家山组、王家湾组和紫家湾组。共206户746人,其中劳动力320个,占总人口的42.9%。有贫困农户98户,贫困人口 224人,贫困发生率30%。收 人来源主要有外出务工收入和农业生产收人,其中90%的农户在外务工,农业生产方面则以种植茶叶、核桃、枣树等经济作物为主,总规模3000亩左右,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和土鸡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4612元。

    二、 枣树村的受灾情况

      枣树村是地震、洪涝、泥石流的高发区,平均每年发生3次大的自然灾害。 2008年的“5•12”地震,2009年的“7.16”洪灾和2010年的“8.19”洪灾就是例证。在“5•12”地震中,该村42户房屋全部垮塌,共计187间,4430平方米;134户严重受损,共计683间,16700平方米;17户一般受损,共计86间,2265平方米。村组道公路损毁5.6公里,农户道路严重损坏7.4公里,猪牛圈损毁472间,约8500平方米。全村的人畜饮水设施全部损坏,电力通信设施全部瘫痪。农作物平均减产65%。1人因灾死亡,123人因灾受伤。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约1600万元。2009年的“7.16”洪灾,土地被冲毁125亩,公路有3条路基约50米被毁损,经济损失400多万元。2010年的“8.19”洪灾损失相对较小,但土地、农作物仍有一定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60万元。 2001—2010年平均每年自然灾害的损失达到60万元。

    三、 枣树村村民率先自救

    1. 发扬専树精神,引领灾后重建

      枣树人并未因为当地是重灾区,是自然灾害高发区,而坐等政府救济,等 上级支援。他们不等待、不观望,发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枣树精神。 “5•12”汶川地震后,枣树村人忍痛含悲,从灵魂深处呐喊出:“有手有脚有条 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体现了枣树村人坚忍不拔、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和昂扬斗志。2008年7月初,枣树村率先在全县范围内打响了过渡安置、设施恢复、住房重建、产业重振和灾害预测等自救攻坚战。村党支部、村委会动员村民自力更生重建永久性住房,挨家挨户到农户家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同时帮助农户出主意、想办法,协调解决农户在建房中涉及的土地、建材、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村民们采取“小活自己干、大活帮着干、技活请人干”的方式,积极重建家园。到2009年春节前,全村206户全部住进了新房,成为青川县灾后农房重建速度最快的示范村。

    2. 枣树村村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及成效

      1〕山顶住户自掏腰包,选址搬迁

      枣树村85户(约41%)农户居住在九家山上。在地震发生后,山上的农户约80户房屋全部毁损,其余5户房屋也不同程度受损。当时,82.3%的农户基于地震的损失以及山上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等制约因素,准备搬迁。2008年7月,村民毅然自掏腰包,每户花费2万〜3万元购买地基,自建住房。 截至2010年,70户农户已经成功搬迁,并住上新房。

      访谈1

      董大叔自掏腰包,购地基建新居。董大叔一家地震发生前居住在九家山的山顶。他说道,一条泥泞小路是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摩托车等小车勉强能通到家门口,稍大一点的货车根本不可能上山。饮水只能靠下雨蓄水,饮水困难,如果遇到干旱,那情况更糟。因为常年受交通和饮水困难之苦,生活条件差,一直有打算搬迁的念头。地震发生之后房屋受损严重,他第一时间想到趁这个时间搬迁。他告诉我们,要改变生存条件,唯有靠自已。政府的帮扶力度有限。在政府出台安置和帮扶文件时,他已率先花3.2万元与山脚的农户洽谈了地基,于2009年5月搬进新居。在对于现在住房和饮水条件的满意度调查中,他高兴地告诉我们,房屋已经修好,自来水也通了,硬化路也通道家门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30

    图1 村民将自救口号镶表在屋顶

    图2 从九家山搬到山脚的董大叔新居

      2〕枣树村村民齐心协力重建住房

      “5•12”地震发生后,全村发扬自强不息和自力更生的枣树精神,坚持大灾当前,枣树人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第一时间率先砍伐木板和竹子修建临时住房,安置住房严重受损户。2008年7月,在政府还未颁布住房重建文件时,枣树村村民率先准备修建住房。住房重建以残疾人石光武的带头自救重建开始,以村支书罗书记赊贷水泥给村民修建住房为过渡,全村群 =策群力重建住房。当时流行一句话,“小活自己干,大活帮着干,技活请人干”,“枣树精神”贯彻始终。在2008年8月3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枣树村时,农民住房已修建成型,而同时期,其他地方还在等待政府救援安置重建。截至2009年春节,当地201户完成了住房重建,5户完成了住房加固。

      访谈2

      “地震灾区最动人标语”的原创者、感动温家宝总理的独臂农民石光武率先带头修建房屋。石光武,枣树村一  

    31

    图3石光武一家

      个普通的农民。正是他,创造了“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标语。他妻子张正芳是一个聋哑人。正是这样一个残疾人家庭,带头率先重建住房。在问及率先重建住房的心路历程时,他告诉我们:“5•12”地震影响范围很大,不仅仅是枣树村一个地方。政府给予受灾地区帮扶是肯定的,但是那么大的灾难,政府的帮扶肯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我们老百姓自己。再者,地震发生之后,经常下雨,临时住房各方面设施都不好,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下定决心要重建住房。其他村民见状,觉得一个残疾人尚且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建房,我们健全的人更不应该拖后腿,更应该自力更生。于是重建住房在当地迅速展开。

      访谈3

      赊贷水泥给村民的村支书罗书记。村民们谈及他,总是津津乐道。罗书记是真不容易。大家回忆,灾后重建枣树村急需水泥,然而99的村民无力支付高昂的水泥费用,正当大家犯愁时,罗书记不顾妻子的反对,毅然把水泥赊给村民。在访问罗书记时,他谈到,大灾当前,我作为一个村支书,就应该带好头,为村民服务,决不能丟枣树人的脸,只有齐心协力,我们枣树村才能共渡大灾难关。约90重建住房的村民在他家赊贷了水泥,约合17万〜18万元,截至2011年,仍有6万元赊欠款未归还。

      3〉政府主导、社会帮扶、村民参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五改二治”项目。在浙江省援建资金的资助下,枣树村2009年实施了房屋、饮水、厕所、线路、道路、垃圾处理等项目。

      ①改房。对建筑质量较差、破损严重并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已不适合居住的土坯房予以拆除;对土木结构农房进行内部功能和外观翻新。截至2009年9月,97.6%的农户完成住房改造,2.4%的农户完成住房加固,99%的农户住进砖木结构房。

      ②改水。震前,饮水困难是枣树村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尤其是居住在山上的农户。震后,通过寻找水源,建立蓄水池,埋设自来水管道,家家连通自来水。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枣树人饮水困难问题彻底解决。

      ③改厕。按照人畜分离、餐住分离,消除露天粪坑的整改原则,对枣树村厕所进行整改。目前,建立公共卫生厕所1个,农户厕所普及率达100%,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95.2%。

      ④改线。对陈旧电线进行翻新,架设新的线路。架设1300米新电线,另外还增添1000米电视光纤线。现电话普及率达99.5%,有线电视普及率几乎达100%。

      ⑤改路。硬化泥泞小路和泥结碎石路,连通硬化路到每家每户。以往的泥巴小路和泥结碎石路改为硬化路。目前村村通道路和村连户道路修建完成。村村通道路的覆盖率达到100%,村连户道路的覆盖率达到98.2%。

      ⑥治污。对房前屋后脏、乱、杂环境进行整治。枣树村建立8个垃圾池,放置10个果皮箱,修建1个污水处理池,聘用4名枣树村村民作为专职保洁人员负责道路的清洁和养护。

      ⑦治乱。一方面是公共场所的治乱,主要是拆除公路沿线的建筑废墟、工棚、临时圈舍,腾出公共用地,并在此地段修建休闲广场;另一方面是村民 私家场院的治乱.即治理村民家房前屋后的杂乱环境。

      生产生活设施项目。地震后,部分河堤断裂,影响当地村民的生产灌溉用水,再加之当地是洪涝灾害高发区,河堤的排水功能不可或缺,这引起当地政府重视。浙江省援建修建2座河堤。因为当地以柴草为主要燃料的传统方式既污染环境又耗费时间,政府按照牲畜圈舍、厕所的设计方式,户均补助1500元,建立沼气池。目前共有沼气池179口,86.5%的村民用上了干净、方便、环保的“天然气”。太阳能热水器也逐步普及,普及率达92.1%。此外,改善农户周边环境,创建良好生活环境。建小花台1300米,塑钢围栏800米,种植1000多株树木和培植1000平方米植被美化枣树村环境。现绿化总面积达 1700平方米。

      (3)精神家园的建设项目。自强不息的枣树精神,是枣树村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必要保证。震后,枣树村两委重视以枣树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家园建设。一是建展览室,陈列村民和社会各界抗震救灾使用的工具,展现枣树人英勇抗灾事迹。一方面时刻警醒村民不忘枣树精神,另一方面也推广了枣树精神。二是运用中央组织部的6.2万元“特殊党费”援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 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站,为当地村民学习和交流提供场所。总之,精神家园的建设,不仅弘扬了枣树精神,对于加强以枣树精神为核心的内源机制的建立也很有帮助。

      (4)网络建设项目。2010年4月10日,宁波援建指挥部为枣树村开通了广元首个村级网站——枣树村网站。枣树村村委借网站的宣传优势,发布招商引资公告,吸引投资者,帮助枣树村走上信息化致富的道路。

      公告:诚招中药材种植投资商,我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适用于种植各种中药材,有意者请联系……

      ——枣树村村委会

      访谈4

      网络受益者——李发勇。当我们问及枣树村网络对他的影响时,他兴奋地告诉我们,网站开通了,我可以在上面发布村里的最新消息,也可在网上查信息资料。我们村几乎家家都在搞土鸡养殖和果树种植,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引资招商,扩大销路。

      4〉依托枣树村优势,发展优势产业

      (1)茶叶。因九家山的酸性土特征,茶叶在枣树村被广泛种植。但一直种植不成规模,因而效益低下。震后,一是政府按照1包化肥/亩的补偿标准 对种茶户进行补贴。二是成立青川茶叶厂,确保茶叶的销售渠道,排解茶农 的后顾之忧。三是炒茶机器的使用,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每斤荼叶的价格 由200元提高到560元。目前茶农年平均收人由2021元提高到5938元。尤 其是个别的茶农大户,每年纯利在2万元以上,效益可观。这些提高了农户的种茶积极性,现茶园规模已经扩大到1250亩。

      (2)林果业。枣树村林地面积占全村土地面积的78.9%,这为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2011年,枣树村已有水果园420余亩、干果园640余亩。预计年产值达7.3万元。

      (3)农家乐。震后,枣树村因为温总理4次到访而闻名遐迩。更凭借震后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仅距离县城10公里的便利交通条件成为节假日游客 旅游的好去处。借此,农家乐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平均每户年纯收入达8万元,现农家乐已有3家,预计可发展到28家。

      访谈5

      凭借农家乐,留在枣树发家致富

    32

      图4 锁大姐家的农家乐

      锁大姐,一位30岁出头的农村妇女。据了解,以往她像多数枣树村村民 一样,选择在外务工。因为她觉得在家收入来源较少,收入低,而外出务工每年收入能达到6万元左右,因而选择外出务工。然而,枣树村灾后重建之后,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交通更为便利,她与丈夫商量决定发展农家乐。一方面她认为这是一个在家门口发家致富的商机,另一方面儿子和父母需要照顾,而发展农家 乐正好可兼顾。2009年4月8日,锁大姐的农家乐正式开张。据她介绍,通过向其他农 家乐取经和自己长时间的摸索,现在农家乐已经步入正轨,平均每周至少有10人来休闲娱乐。年纯收入约8万元,高于外出务工收入。她还喜滋滋地告诉我们,她的农家乐规模有些小,想进一步扩大规模。

      (4)土鸡。挖掘传统产业,推动土鸡养殖业蓬勃发展。先后投入援建资金180万元,成功实施了土鸡养殖带产业援建项目。目前全村规划落实森林土鸡养殖大户达15户,预计年出栏土鸡25000余只。

      5)村民自主强化防灾减灾系统联动机制,抵御大灾危害

      频发的自然灾害和巨大的灾害损失严重影响当地的生产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然而天灾的发生不可避免,唯有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危害。对此,枣树村建立村民、组村、乡、县的联动灾害预警和监测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方式分为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和自下而上层层上报两种。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即县气象局监测灾害情况,一旦监测到有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通知县,县再下达到乡,然后层层下达到村民。政府的防灾决策也通过此系统及时下达给村民,村民在第一时间展开防灾减灾活动,减少灾害损失。自下而上层层上报,即灾害发生时,通过村民一组一村一乡一县层层上报的联动机制及时将灾害情 况和损失等信息上报,让政府第一时间掌握灾情,有利于政府的科学合理决策。2010年的“8.19”洪灾预防就是得益于预警联动机制。得知洪灾即将来临后,通过联动机制,政府及时下达农户搬迁、撤离等防灾减灾决策,此次抗击洪灾实现了零人员伤亡,总损失减半。

    3. 农户对灾后重建的成效评价

      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通过“五改二治”项目,枣树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得 到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枣树村村民满意度高(见表1)。

      表1 率树村村民对“五改二治”的满意度调査情况

    33

      对于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以及对家庭增收作用,调查显示(见表2〕,70%农户认为地震灾后重建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农户增收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表2 灾后重建对农户的帮助认可度

    34

      总之,不论是对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重建对农户的增收作用,农户的满意度都很高,灾后重建项目成效显著。

    四、 经验与启示

      1)弘扬枣树精神,坚持内源式发展道路,建枣树新村

      “内源式发展”,即是一种主张发挥村民的主体性,依靠村民自身力量,找 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实现途径的发展模式。任何发展干预都是外在的,对农村社区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要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其动力只能来自社区内部,即村民自身。枣树村的灾后重建正是“内源式发展”的一个体现。枣树村村民始终坚持弘扬自强不息的枣树精神,坚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内源式发展道路。从自掏腰包选址搬迁、重建住房,到完善基础设施、产业恢复等都是例证。震后,更是以以枣树精神为核心的内源式发展道路为建设依托,发挥枣树精神家园展览室和枣树村网站的综合优势,始终坚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是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源泉,是改造 自身、凝聚群体的思想基础,大力发掘、提升和宣传枣树精神,引导广大群众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信念、自加压力、永不懈怠、奋发有为,并切实将这种精神不断延伸、内化,使之在心底扎根,成为村民自觉自主自为充实和发展的精神法宝,为枣树村未来发展继续增添积极的精神内涵,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现枣树精神内源机制初步形成。

      在枣树精神的指引下,枣树村坚持走内源式发展道路,不仅人均收人得到提高,从2007年的2400元提高到2010年的4612元,而且社会环境得到了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整洁,已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枣树新村。

      2〉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确保枣树村长远发展

      调查发现,90%的村民不愿意外出务工,一是因为远离自己家乡,远离自己的亲人,背井离乡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缺少归属感,感情无处寄托,心理负担 很重。二是因为外出务工不稳定,最好的情况是找到一个好工作,收人最高在5万元左右,最差的情况是工作无着落,分文无收。并且务工凭借的是劳力,但终究有一天务工者会年老力衰,因而枣树村村民相信,产业发展才是带动当地长远发展的长效动力。

      枣树村意识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革新以往单纯养猪的传统产业模式,发展茶叶、林果业和农家乐等优势产业,以产业促发展。其中,枣树村村民依托土壤的酸性特质发展茶叶产业,截至2011年,茶叶产业总规模扩大到1250亩。茶农最高年纯利在2万元以上。根据林地多耕地少的特征,枣树村大力发展林果业。截至2011年,建成水果园420余亩、干果园640余亩。此外还积极发展农家乐,截至2011年,发展农家乐3家,户均纯收入达8万元,预计全村将扩大到28家。之外,土鸡养殖规模也有所扩大。

      3〕多方筹措援建资金,奠定枣树村发展的坚实经济基础

      资金是地区发展的基础。枣树村也不例外。地震之后,枣树村受灾严重,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约1600万元。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枣树村多方筹措资金,解决灾后重建的经济困难,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00万元左右,农房重建及配套专项资金510万元,特殊党费65万元,浙江省援建资金5000万 元左右,宁波援建指挥部援助244万元,扶贫新村资金20万元,其他资金18万元,群众集资54万元。这些援助资金的到位,为枣树村的灾后重建,乃至以后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大大推动了枣树村的发展。

    五、 枣树村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枣树精神引领下,枣树村灾后重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3年重建任务已接近尾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势必将逐步消减,枣树村未来持续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不容忽视。

    1. 村民欠款多,生活还不富裕

      调查显示,枣树村几乎每户有欠款,欠款的数额在3万〜8万元不等,平均每户欠款5万元左右。深人调查得知,欠款主要来自修建房屋和产业恢复。 修建住房方面,按照2008年的市场价格,修建一套住房平均约17万元。17万元的建房款主要由自筹、政府补助和贷款三部分构成。政府平均补助2万元/户,自己筹集10万元,银行借款3万元,私人借款2万元。个别村民欠债甚至高达8万元,仅一年利息就达3200元。产业恢复方面的欠款主要集中在养殖户。他们除了要建圈舍,还需要建设养殖设施,购买生猪、鸡仔等。在住房和产业恢复的双重压力下,村民欠款更多。截至2011年,98.1%的农户尚未还清欠款。他们表示面对高额的欠款,压力很大。99. 2%的农户表示目前的主要困难就是经济困难。

    2.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普遍产业规模较小,95%的农户只有5〜10亩农田,仅5%的农户有 条件大规模发展产业。二是枣树村的自然资源以及政策制约产业的发展。 耕地面积较少,而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枣树村可耕地面积更少,平均每户不足3亩。据了解,一个四口之家,总耕地不足4亩。耕地的不足严重制约当地产业的布局和规模化进展,产业化发展道路阻碍重重。三是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茶叶产业发展较好的农户主要是山上有土地的农户,因为全村只有山上 的土壤适宜种植茶叶。而发展农家乐的主要是交通便利且基础设施和庭院建设较好的山脚农户。各种限制因素制约各种产业在局部发展,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突出。四是新型产业——林果业的发展,弥补了耕地资源不足的缺陷,但是林果业前期投入大,见效周期长。

     

    康县安家坝村

    灾后重建的过程及效果

    李亚雄 徐晓攀

    一、 安家坝村基本状况

      (―)地理位置

      碾坝乡安家坝村位于云南省康县中部,燕子河上游,处于康县城区以西6公里、碾坝乡政府所在地以东9公里处,是碾坝乡的东大门。

      位于安家坝村最东边的玄麻湾社与嘴台镇的白家坝为邻,而位于安家坝村最西边的院子社与崔家湾村相连。整个村子依两边绵延的山势,沿着碾坝河与公路分布,或坐落于坝上,或建在坪上,也有些村民居住在两边的山坡上或山沟里,整体上呈川字状。

      (二)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

      安家坝村两边的山势比较舒缓,只有部分地方较为陡峻,地势西高东低, 碾坝河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从地质上看,安家坝村地处碾坝乡砂棕壤和黄棕壤土层上,土质疏松,而且土壤多半混有沙石,不仅较为贫瘠,而且极易受到破坏。

      安家坝村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但是温差较大,冬季封冻早、时间长、气温低。

      这种地形和气候,以及村子的耕地资源条件,限制了该村农业生产的发 展。安家坝村共有耕地1405亩,人均耕地1.1亩(主要是在坝地和坪上地、林地面积1525亩,荒山荒坡2400亩。粮食种植主要以玉米、小麦、洋芋为主一年一熟,小麦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420公斤,洋芋亩产800公斤;经济作物以核桃和中药材为主,全村有核桃2000亩——这也是本地最主要的特色 产业。

      (三)村庄构成

      从组织上看,安家坝村由6个合作社组成,这6个社分别为玄麻湾社、阴坡社、左家坪社、上社、下社和院子社,村委办公室设在安家坝下社。除此之 外,本村有村委和村党支部〔两委日常工作人员有12人,全村共有党员30人)、妇女协会和共青团等多个组织。

      从人员、职业及服务构成看,全村有居民293户,1268人(男性656人,女 性612人八其中青壮年劳动力600人,教师14人,村两委工作人员12人,乡 镇和其他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6人。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有165户,共计630人;享受五保政策的3人。全村共开设商店9家,修理铺2家。

      丛村子的基础设施方面看,村子里只有康县一店子乡公路自东向西穿过村子约2公里,除此没有其他硬化道路。全村没有一处硬化渠道,也没有一座 桥梁,只有简易的几根木棍架在石头上权当过河的工具。村里没有小学,不 过6个社都有私人诊所。此外,村里已通电、通邮,而且各社基本都建有公共饮水设施,用水问题基本解决。

      (四)农民生计

      安家坝村所处地理环境较差,自然资 源条件不好,又加上化肥、农药、种子等生 产资料价格上涨,村民种地收入较低。村 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外出务工,2007 年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共有400余人,占全村人口的30%以上。具体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访谈资料来了解。

    35

      图1山上居民的供水点

      就我们家有4口人,我家老头子又没本事,不出去打工挣钱,两个娃子咋养活?你看这山地,一个人只摊4绳子地〔计量单位,大约4绳子为一亩),化肥、种子都贵得很;核桃是贵,一斤六七元钱,核桃仁子都卖20多元,但是,核桃这几年生虫厉害得很,没得收成。我们这里人都是干建筑,有去四川的,去青海的,去新疆的,去宝鸡的。我家老头子就去宝鸡咧,一年能剩下七八千元。外面的工地管吃住,工钱高,我们这(康县)活少,不包吃住,工钱少,一天小工才20〜30元,宝鸡都给开50多元。你看我们这啥都贵,菜贵得很。也

      能吃上一些好的,村里人多养鸡、鸭、猪、牛,鸡鸭下蛋可以吃,多丰是拿去卖了,我们自己养的鸡拿去卖,五六元一斤。养猪可以自己杀了吃的,养牛的少,买不起,收的包谷、玉米什么的牛可以驮。   

      笔者的这个访谈对象是个阿婆,她的回答在其他访谈中得到了验证。不过因为是回忆,所以,我们还需要参考政府的统计数据:2007年年底全村农民 人均纯收入1450元。人均占有粮食432公斤;收入结构主要是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劳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0%。

      至此,我们可以对灾前安家坝村的村民生计有个基本了解:该村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总体收入水平较低(按照国家2008年1096元的贫困标准,基本处于刚刚脱贫状态、而本地日用消费品价格却较高,所以农民的生存压力较大,生活水平较低。这点也在另一组数据中得到佐证:至2007年年底,全村贫困户统计为110户469人,占全村人口的37%。

      (五)取村风貌

    1. 生活习憤

      灾前村民把厕所建在墙根、院子里或是猪圈旁,也有单独建在其他地方的,但是多半都是用些棍棒夹些柴,再挖个坑就算成了,有些也可能放个桶在那里,不过大部分的厕所是没有顶的。到夏天的时候,厕所会散发出剌鼻的气味,但是大家习以为常,除了年轻人外,也没有人太在意。

    2. 村容村貌

      灾前村民多在山上居住,尤其是玄麻湾社、阴坡社和左家坪社3个社的居民,基本上都是 居住在山坡上,而且集中程度较低。房屋基本都是土坯房,甚至当时的县城也有不少的土坯房。一个村子就只有10多户人家建起了砖瓦房,仅有3家建了楼房。

    36

      图2 玄麻湾社原居住点原貌

    二、 安家坝村的受灾情祝

      “5•12”大地震波及的康县震级达6.5级,烈度达8度。鉴于本地自然、地质、建筑等情况,可以想见大地震给安家坝村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可以说5 这样一个贫困的山村,随着市场开放人口的自由流动,刚刚具备了一些发展的条件和曙光,—场地震却使得多年努力建成的家园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被损毁,全村直接经济损失1246.7万元。

      关于安家坝村的受灾情况,在《康县碾坝乡安家坝村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试点村规划》中有具体的统计:

      (1)人员伤亡:全村共死亡1人,有20余人受伤,其中4人受伤较重。

      (2)群众的生产生活设施:全村293户村民全部受灾。损坏房屋1499间, 其中,倒塌房屋113户、665间,危房180户、834间;死亡大牲畜142头-倒塌牲畜棚圈280间。重点受灾点集中于公路与河道南边的3个社,即玄麻湾社、阴坡社和左家坪社。

      (3)人饮设施:毁坏供水点6处,人饮管道6公里,价值18.5万元。

      (4)公共设施:全村有6所卫生室受损;村活动室受损严重。

      (5)农村基础设施:全村损坏村内道路1公里,村组道路2条3公里;损坏桥涵11座。

      (6)非农产业损失:外出务工返乡造成劳务收入减少近190万元。 总的来讲,此次地震给安家坝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当地 的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破坏;地震灾害导致安家坝村农业收入大幅下滑,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50元,灾后下降至1120元。 地震使得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加剧,全村整体返贫现象严重,扶贫工作面 临许多新的困难与挑战。据统计,全村因灾返贫143户、572人,使得全村贫困户达253户,占总户数的86.3%,贫困人口达1012人,贫困面达80%。相比于灾前的37%,贫困面扩散迅猛。而且,尤为关键的是,此次地震对村民的精神造成了极大伤害,从而对农村未来的建设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三、 安家埙村灾后重建规划的制定

      地震发生后的第15天,即5月26日起,安家坝村从应急抗震救灾阶段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灾后重建当然不能是无目的、无计划的重建。安家坝村的灾后重建首先是从制定规划开始的。

      (一)灾后重建规划的制定过程

      第一步,成立安家坝村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

      由县、乡、村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安家坝村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其具体构成如下。

      第二步,规划工作人员入村进行前期调研、宣传发动工作。

      (1)规划工作组先后召开了村组干部座谈会、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宣传国家和省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启发引导群众参与灾后重建和扶贫 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据村书记讲,最初村民不信任政府会给予实际的帮助,大家积极性比较低,没什么劲头,规划工作组开展工作十分困难。

      (2)规划工作组采用入户访谈、调查,召开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妇女代表会、贫困户代表会等方式,调查了解村情及受灾情况,并与地质、建筑、医学等方面的专家一起开展灾情分析评估,获取科学可靠的基础数据。

      (3)工作组虽然开展工作十分困难,但是村民还是比较配合的,提出了许多他们之前就想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收集群众的项目意愿,并进行实地勘察。

      (1)工作组根据了解的情况,对安家坝村灾后重建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切合当前实际深入具体地收集了群众对灾后重建项目的各种意见。

      (2)专家组对群众提出的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初步设计和投资估算;规划工作组对专家组的意见进行汇总,提出初步项目建设意见〔初步确定12项〕。

      (3)规划工作组将初步项目建设意见反馈给群众。村里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意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次群众参与积极性有所提高。大家都够踊跃发言,献言献策。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了12个建设项目。

      第四步,规划工作组、专家组与县发改委等业务部门衔接,提出安家坝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初步方案。

      第五步,召开村民大会,确定优先实施的项目和实施小组成员。 会议决定由村实施小组根据规划中确定的项目,自行研究,确定分项目实施小组成员。

      第六步,技术论证。

      项目最终确定以后,由县直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的可行性再次进行实地考察、分析,通过科学、实事求是的论证,提出具体的

      项目设计方案。

      第七步,张榜公示。

      《规划》(草案)编制结束后,规划人员分别深入到全村每个社,采用召开村民会和张榜公布的形式向全体村民公示《规划》(草案〉。

      第八步,列出年度资金计划。

      村实施小组和乡政府逐级将《规划》(草案〉上报到县扶贫领导小组审查研究后,按照规划中项目管理权限和资金筹措渠道,由有关部门将完善后的规划列入当年项目资金计划,逐级上报市办、省办及有关部门立项审批。

      第九步,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的批复,县及时向乡、村下达项目计划,乡、村接到计划后要按照省、市、县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组织村实施小组和能力建设小组成员及群众代表研究制定出实施方案,即年度各项目投资计划、培训计划、采购计划和项目日程安排等。同时,在方案中对项目实施的时间、地点、资金数量、受益农户姓名及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培训方法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

      安家坝村的这个规划并非简单的重建规划,而是将灾后重建与本村扶贫开发示范点建设相结合的规划,也是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规划。 这一点可以从以上有关安家坝村的基本情况和重建规划的制定步骤中得到体现,也更加明确地体现在重建规划制定所依循的原则和灾后重建所提出的目标上。

      (二)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1. 规划的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与本村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次规划在全面掌握村情、灾情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以合理布局、科学论证、选项准确的原则进行规划。

      (2)坚持试点村规划与整体规划相结合的原则。试点村规划是整体规划 的一部分,是对项目规划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要保证在整体规划的范围之内进行规划,确保试点村规划与国家整体规划上下衔接。

      (3)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灾后重建的项目要与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查漏补缺,注重灾后重建之后,体现扶贫产业的经济支撑作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

      (4)坚持国家扶持、社会帮扶、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国家扶持、社会帮扶多渠道整合资金,发挥该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依靠农户主体力量,开展恢复重建;按照“近抓劳务养殖,远抓核桃”的产业开发思路,确保长远规划与近期发展相结合。

      (5)坚持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该村灾后重建要按照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对农户住房、道路改造、巷道拓宽进行统一规划, 统一制定建设标准,确保建成后的安家坝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2、 灾后重建规划的目标

      安家坝村通过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试点项目的实施,年内实现户均建成3间或3间以上砖混住房。改造通村公路,拓宽、硬化村内道路。2009年实现产业的大发展,全村90%农户饲养商品猪2头或2头以上,10%的农户户饲养繁育母猪2头;全村种植核桃200亩,达到全覆盖,户均4亩。引导全村80的农户一户输出一个劳动力,使年内人均纯收人达到1500元以上,同时加快人饮、沼气池建设,恢复损毁护地河堤和农田,使农户生产生活设施基本恢复,贫困面恢复到灾前水平并争取有所降低,初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实施科技培训项目,使该村劳动力掌握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并且丰富农村文化生活。2010年全面完成重建任务,最终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村明,村容整浩,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

      (三)安家坝村灾后重建的主要工作内容

      地震发生后,康县党委、政府对受灾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5在掌握灾情的 基础上,对全县灾后重建进行了整体规划,政法、扶贫、水利、水土保持、建设、农牧、交通等单位深入到村社,制定出单位对口、项目到村规划。安家坝村根据全县整体规划,明确了灾后重建的主要工作:

      一是按照全县统一标准,对左家坪社和玄麻湾社农户住房建设每户按砖混结构一层、最低不少于3间进行重建统一规划;

      二是由建设局对村内道路进行了规划,对玄麻湾社、左家坪社主干道进行硬化,全长5公里,按路面宽5米标准设计,并设置排污渠加盖盖板;

      三是水利局、农牧局对农村供水和沼气建设进行规划。修复人饮供水管 道3000米,新修护地河堤2000米,新建沼气池81座;

      四是电力局规划农电线路3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

      五是镇政府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行规划,新建、维修安家坝村集计生 服务室、医疗室、培训室和党员活动室为一体的文化卫生培训服务设施,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六是林业农牧产业规划,种植核桃200亩,发展养殖户100户。

    四、 安家坝村灾后重建的具体实践

      (一〕灾后重建是如何組织

      安家坝村的灾后重建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县扶贫办、县财 政局以及其他县直有关业务部门参与协调、指导、支持等工作,乡镇政府组织 村组干部和村民进行重建规划的实施,村两委具体组织、带领村民进行重建, 同时项目所在地的村民自觉组织起来,积极参与,重建家园。各种救援队和专家也组织起来,参与重建。需要指出的是,重建工作组织大体上按从县级政府到村民的层级式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其他的社会组织及村民的自组织、项目组织等都需要以此管理层级框架为背景。以下具体介绍安家坝村灾后重建实施的组织分工情况。

    1. 参与安家坝村灾后重建的政府部门及其职责分工

      (1)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全县的规划实施工作,确定当年实施规划的项目村,筹措、落实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组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

      (2)县扶贫办。协调组织相关部门搞好安家坝村重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组织,指导工程招标和物资采购,负责协调、落实各类资金的到位和使用管理,审查报账资料,拨付项目资金,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3〕县财政局。参与村级规划的制定,负责资金、计划的监督检查,审核报账材料,及时拨付资金。

      (4〉县直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配合搞好培训和质量监督、验收、提供报账资料等工作。

      (5)乡(镇)党委、乡(镇)政府。组织村组干部和农户积极参与规划的实 施工作,参与物资采购和招投标,指导帮助村实施小组收集、整理报账资料, 协调落实资金,提供技术服务,检查、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进度和质量, 帮助、指导村实施小组制定和执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

    2. 村两委、村级规划实施小组的职责和作用

      1)村党支部的职责和作用

      (1)领导本村项目的实施工作,协调村内各组织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支持项目规划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开展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 问题。

      (2)听取村级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的工作汇报。

      (3)组织本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和支持项目实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村委会的职责和作用

      (1)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开展工作,及时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督促、检查项目的实施。

      (3)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听取实施小组、监督小组工作汇报。

      (4)组织村委委员积极参与和支持项目实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村规划实施小组的职责和作用

      (1〉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宣传、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规划实施中注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征求村民意见,反映村民愿望,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党支部、村委会汇报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群众纠纷。

      (3)指导项目能力建设小组〈管理协会、小组〉开展工作,组织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监督项目实施质量,统计项目进展情况。

      (4)参与项目工程招标,参与或组织物资采购,并负责落实到户。

      (5)负责到村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村民的监督。

      (6)参与项目的监测、验收,负责收集、汇总、审核、上报报账资料,公示项目经费开支、村民投工投劳和贫困户受益情况。

      〔7)配合有关技术部门搞好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动员、组织村民参加科技培训。

      (8)指导、帮助农户寻找农产品市场,收集和传播科技、市场信息。

      (9)组织、帮助村民办理资金借贷手续,指导村民管好用好资金,督促村民按期归还借款,建立并管理滚动发展基金。

      国家给受灾农户每户补助2万元,又贷给2万元无息(实为政府贴息)款, 这些钱有专门的账户,由乡上和村上统一管理使用,比如统一买建材、统一施 工等。这些钱都不能随便开支,必须用于建房子,比如打好地基了由村委检 验签字后可以支取6000元,把墙体立起来了,又可以支取一部分钱……除了 这个钱之外,村里还有互助资金,每户只要交上300元入会,就可以从互助社里借钱了。只是少了点,每次只能借3000元,不过也能救急了,呵呵,而且借 款又比较方便,只要按照规定做个登记就好。(村民的介绍)

      国家补助每户重建户2万元,货款2万元或3万元,都有专门的账户,每一项开支,都要经过我和左主任签字。我们基本上都是统一支取的,打好地基了,去取一次钱,立下了墙去取一次,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有人乱用钱,保证住房 重建的顺利进行。至于互助社,目前会员有60多了,要入会,一是本村村民,二是交纳300元

      会员费,这个会费就是使得基金做大,使得村民提高参与能力和意识的做法,也有交500元的、800元的,根据个人情况……无论是借款信息或还款信息,都有细致的记录,我们自己把工作做细些,就可以给群众减少些麻烦,这样群众也欢迎。(村书记的介绍)

    37

      图3 村民王万林的救灾补助金专款存折

      〔10)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自身和农户的能力培养,以增强村委和农户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比如,指导村民成立自卫队,注重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村委会针对村民切实的困难努力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政策和资源,等等。值得着重细说的是村委何书记与玄麻湾社社长为了解决村民们还款困难的问题,主动找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反映情况,请求延长还款时限,并在陇南市委组织部长视察工作时,向组织部长反映这一问题,最终说跟了各级领导,现已基本确定将贷款还款时间延期3年。

      4〕分项目能力建设小组(管理协会、小组等)的职责和作用在村实施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按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带领村民 实施项目,完成各项工作。

      5〉监督小组的职责

      (1)接受村民大会和村党支部及村委会的领导,监督规划小组的工作。

      (2)有权参加实施小组的所有活动,并对村民大会和村党支部及村委负责。

    3. 村民的参与和组织

      (1)村民参与的环节:项目酝酿、选择、确定、实施、验收、后续管理全程参与。

      (2)村民参与的方式:提出项目建议;参与村民代表的提名和选举;参加项目选择大会;参加项目实施;对村两委和实施小组、监督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参与物资采购、项目验收及查阅财务账目;参加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参加项目的后续管理。

      (3)村民参与的程度:有权提出项目建议,有权提名和选举村民代表及实施小组、监督小组成员,有权参加村民大会、物资采购、项目验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家坝村灾后重建中,村民在村委会倡议下成立的自卫队、“共青团和妇女协会,以组织化的方式参与重建实践,使得村民的参

      与更加富有效率,发挥的作用更大,也更加有利于他们组织能力的提升。

    4. 技术人员、专家的参与

      成立项目实施专家组,由各成员单位抽调一名技术工程人员,组成5人项目实施专家组,负责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技术与质量把关。

    5. 乐施会的参与和组织

      香港乐施会在本村投入100万元,主要项目为玄麻湾社和左家坪社两个示范点的道路硬化、下水渠道、路灯等设施建设。乐施会的参与,是安家坝村委积极运作和争取的结果。村民的参与意愿、组织程度和积极性,是乐施会是否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达到其要求,安家坝村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做村民的工作,争取大家的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乐施会各种项目的运作方式严格规范,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控制,而且它们往往自成体系,独立性很强。但是,作为安家坝村灾后重建的参与方之一,其并不独立于本地的实践框架之外。

      (二)重建项目如何实施管理

      经过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安家坝村每一重建项目都经过以下7个步骤而得以实施。

      (1)通过人户访谈、交流学习、实地考察、现场指导、专家授课、座谈讨论、 专题会议等方法,对项目参与主体进行以下方面的培训:基层组织在规划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国家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规划的实施程序和方法, 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市场信息、效益分析方法、风险防范措施;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资金 借贷、使用、归还、滚动发展的程序和方法;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群众参与的环节和方法;优先实施项目的农户帮扶、带动其他农户的内容、规模、方式、方法;党员、干部、能人、妇女在项目实施中的作用。

      (2)积极筹措项目资金,科学民主地使用资金,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的管 理,以使项目得到顺利实施,具体管理方式如下。

      ①资金的筹措。一方面安家坝村灾后重建各组织部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动员他们积极自救,针对各个项目特点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以节约建设资金。

      ②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实施项目所使用的财政扶贫资金,由县财政局、扶贫办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同时,为了集中调动使用资金,堵塞 漏洞,严防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将群众自筹资金、帮扶单位捐赠的资金等也 纳入专户管理。村实施小组(或乡政府)都在当地信用社开设了专户,单独建账、专人管理,每项资金的使用必须经过村实施小组集体研究和村民代表签字认可。

      ③资金的拨付办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由村实施小组根据下达 的计划,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经镇政府审核后报县扶贫办,县 扶贫办按照批准的年度计划预拨30的启动资金,开始实施项目,此后的资 金通过报账方法拨付。总投资中预留5的资金作为质量保证金,按程序验收合格后拨付。

      ④报账制。村实施小组首先使用预拨和自筹的资金,在技术部门的指导 帮助下,按规定的程序实施项目,项目完成或竣工验收后,凭培训、招标采 购、物资发放、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支持性证明材料和发票,经村民代表签 字,乡政府审查,由县扶贫办审核报账。培训项目凭培训通知、人员名册、发 票等支持性证明材料按上述程序报账。

      ⑤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本村的财务由民主理财小组负责,该小组由3 人组成,组长由村会计担任。村里的每项财务开支都是公开的,会在定期的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公示。

      (3)采购管理。通过招标、询价等方式,针对较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 项目的设计施工、补助性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的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所需 的物资由设计施工单位进行采购。

      (4)技术支持与服务。围绕项目和农户的技术需求,由各级扶贫主管部门协调、组织省、地、县、乡技术服务单位,对村实施小组、能力建设小组、项目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5)对灾后重建项目实施的各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采取自查、交叉检 查、抽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

      (6)竣工验收。由各级扶贫、财政部门领导和项目管理人员,相关业务部 门人元、乡村干部,村实施小组、能力建设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项目竣 工验收小组,采取实地查看、收集资料、总结评审的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 面验收。

      (7)后续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后,明确项目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制 定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督查、检查和评价。

      总之,安家坝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是遵循上述7个步骤进行的, 每一步骤都有详细的工作档案,作为安家坝村最有代表性的合作支援方——乐施会的相关项目的实施管理也是在这7个步骤所确定的框架下进行的。

      (三)安家坝村灾后重建规划实施的亮点

      笔者在对安家坝村何书记的深人访谈中发现,何书记着重提到的就是安 家坝村灾后重建工作的3个亮点,这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笔者结合访谈资料,根据相关文献,对这三个亮点加以绍。

    1. 灾后重建过程中信息公开透明

      在整个灾后重建中,村委对各个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幵群众会,向村民公布项目建设的内容,接受群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对项目所需的义务工、发放的物资等信息向村民公开。

      村委何书记向笔者介绍说:“各种信息公开,村民意见就少,好多事情都可以公开进行讨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也使得大家的参与意愿增加,最 终非常有利于全村的灾后重建任务的高效完成。”笔者在对其他村民的访谈 中也注意到,村民对何书记的评价很好,说她比较公平,不贪污。

    2. 建立灾后村级扶贫发展基金

      灾后重建实施过程中,安家坝村种植、养殖项目的扶贫资金采用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方式投放,这样就将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其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按照自愿、自主、互利的原则成立安家坝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协会。目前,该协会已经碾坝乡批准成立。

      其次,按照资金自聚、责任自担的原则,在国家投人的基础上吸收本村内的村民股金和社会捐款,制定切实可行的协会章程和实施办法。目前,国家共投入16万元,作为安家坝村发展互助资金协会的基本资金。村民参加协会,需要缴纳200元股金。这样才能使得基金做大,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动本村的发展。

      第三,选举产生精明能干、踏实可靠的管理人员,促进农民经济上的联系 与合作,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助互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推动乡村 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目前,该协会主要由何书记负责。

    3. 强调心理重建和能力重建

      在安家坝村灾后重建实施中,不仅注重新村居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非常强调心理重建和能力重建。具体做法如下。

      积极组织教育、心理、卫生、科技、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赴灾 区各贫困村对口服务;为安家坝村普通劳动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技能培训服务,帮助其掌握一技之长,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组织全县相关行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为村级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生产难题。

      灾后重建中强调心理和能力重建,是真正将灾后恢复的短期目标与村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相结合,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相结合的有益实践。

    五、 安家坝衬灾后重建效果

      至今,灾后重建已经过去了3年多的时间。本部分将通过灾前、灾后的对比,结合灾后重建规划,从实际调查所得资料出发,对安家坝村灾后重建效果进行描述。

      (一)农户住房

      全村重建农户253户,维修户26户,目前已基本完工(部分仍在建的房子,是在进行第二层的建设、其中重建户人住率已达95%。6个社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安家坝村住房重建及入住情况统计

    38

      安家坝村的房屋建设,各社之间有区别,主要表现为两个示范点异地重建房与其他社原地重建房的区别。示范点上的异地重建房,经过了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将灾后重建与新农村新村居建设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原地重建房则没有具体规划,自行建设。

    39

    图4 玄麻湾社的新村居

    图5 阴坡社的原地重建新房

      (二)基础设施

      (1)人畜饮水工程:新建人饮管道2000米,45立方米蓄水池1座。

      (2)公路建设: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路基宽度6米,路面宽度5米,两侧浆砌边沟,加盖板,采用C20加混凝土进行硬化,混凝土厚度12厘米。

      (3)桥涵:新建玄麻湾大桥1座,桥涵1座。

      (4)农电线路:新架设安家坝村左家坪社、玄麻湾社农电线路3公里,安装 30千伏变压器2台。

      (5)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新建沼气池120座,并配套建设圈舍、厕所;此外还搞了沼气示范点,设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6)集中重建点排水管道建设:新建左家坪社、玄麻湾社集中重建点排水管道1000米。

    40

    图6 新建的玄麻湾大桥

    图7 安家坝村沼气示范点

    图8 新建排水管道

      (三)服务设施

      (1)村级活动室:维修安家坝村级活动室6间180平方米。

      (2)修建玄麻湾休闲广场:玄麻湾广场面积622平方米;配有垃圾桶5个健身器材7架。

      (3)新建文化活动室5间,共140平方米。

      (4)新建垃圾池5个。

    41

    图9玄麻湾休闲厂场

    图10 垃圾池

      (四)村庄产业与村民生计

      〔1〕畜牧养殖:全村新增养殖户20多户,养羊70余只,养猪130多头。

      (2)核桃种植:灾后重建以来,安家坝村共扩展核桃种植面积200余亩,新种植核桃4000余株。

      (3)农家乐:依据靠近城区、交通方便的优势,安家坝村灾后重建以来开办了 3家农家乐。

      (4)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国家支持村级发展互助资金16万元。

      (5)村民收入:到笔者调查时为止,安家坝村的人均家庭收入达到1300元/月。据村民讲述,现在外出务工收入较高,干建筑每天一人可收入80〜90 元,只要家里没有老人、学生娃的,两个劳力每个月都能挣4000多元。

      (五)能力重建与心理重建

      (1)本村通过技能培训项目实施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200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300人次。

    42

    图11  农家乐

    图12 玄麻湾社的墙体画

      〔2〕村委在工作中,注意对村民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妇女组织的一些活动,对村民尤其是妇女进行辅导。此外, 村里组织绘制了墙体画,并篆刻了三字经,以传统道德文化对村民进行心理重建。

    43

    图13安家顷村浯民的花墙

      (六)社会生活

      (1)“5•12”地震以来,村民或主动或被动地加人到各种形式的组织过程中,比如:妇女协会等村民自己的组织,增强了人们参与组织生活的意识,提高了组织能力。

      (2)村民的新习惯与新风尚建设。安家坝村重建以来进行了大面积的墙体亮化,并由乡镇统一供应青砖,村民自己投工,建设花墙,建设效果良好,整洁美观。与此相应,村民们逐渐抛弃了原来的生活习惯,每日早晨刷牙,经常洗澡,随地吐痰行为大量减少,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形成。

      (七)总结

      安家坝村的灾后重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如当地村民所说:我们这里因为地震加快了发展至少得有20年。对此,有位村民这样说道:

      我们这个地方,虽说靠近县城,但是整个康县都穷,还不比外面的一个镇。地震确实给我们这里带来很大的危害,不过咱们国家好啊!我们这一地 震,上级发面粉、发米、发油,后来建房子还给补助钱,要是没有突后重建,谁知道我们这儿。现在,一年到头有好多领导下来,关心群众,底下的官也就不敢贪污。我们这里,你看看。建设的路啊,水渠啊,桥啊,沼气啊,多得很!现在说重建,大部分都是建搂房,还是国家给补助钱,又给贷款,不要利息的,不然,哪能建起楼。不过,最好的事情是,自从地震,来康县投资的项目多了,我们现在在县城干活,一天都给开80〜90元了。反正说到底,国家政策好,灾后重建给我们这儿带来好处多得很。

      “5•12”地震作为一场自然灾害,实实在在地给安家坝这个本就贫困落后的村庄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应对危机的灾后重建,却实现了安家坝村的跨越式发展。

      六.安家坝村的实践经验

      不可否认,安家坝村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村委组织缺少风险意识以及应有的救灾抗灾常识,地震发生前未做好对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地震发生后村委组织也未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其二,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乡政府的自我定位存在问题,管得过多。侵害了村组织的自主权,也易于造成干群矛盾。正如阴坡社的社长所说:“乡上的领导经常性地到村里来,虽然是对村里重建工作的关心,但是经常来检查指导工作就使得村委的工作难以开展,群众也有意见。”其三,非政府组织 对本地政府和村委会充满着不信任,甚至有防备心理和歧视态度,这导致了双方一定程度上的畸形合作:乡政府和村委会,尤其是村委会单方面的忍让和被动状态下的合作。

      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各种问题,但是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也是主要的,因此着重对安家坝村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或经验进行总结。

      (一)重建的民主化与程序化

      安家坝村应对灾害的全部实践过程,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操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与开放性。从应急救灾,到制定重建规划,再到实施规划,每一步都遵循一定的程序,但同时每一步又都是经过充分对话和沟通的,是强调参与和民主的。笔者认为安家坝村的救灾和重建所体现 出来的模式特征,与我们通常所总结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模式”并无不同,但安家坝村的成功重建,并不能通过它来得到解释。安家坝村的成功实践来源于程序与民主的有机融合。换言之,由程序表征的理性和由民主表征 的主体诉求在安家坝村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因为遵循程序,所以实践过程有序而可控,并且效率较高;但是过于僵化的程序却会限制能动性,这时候,就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以及相应的民主机制,多元主体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有益的博弈、沟通,最终达成共识,推动重建实践的发展。

      〔二〉将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将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是安家坝村灾后重建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并在规划制定和实施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首先,安家坝村是个贫困村,将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实践。

      其次,将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是对国家所投入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一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合理规避资源浪费的风险。

      再次,将二者相结合,照顾到了村里的贫困群体,充分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对全村的灾后重建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将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首先,安家坝村充分抓住灾后重建所带来的种种机遇,将灾后重建的短期目标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其次,灾后重建中,切实可行地采取一些措施,促成二者的有机结合。比如:不单单注重物理重建,而对心理重建和能力重建加以强调和重视等,实实在在地在实践中将二者有机结合。

      (四)村组织充满活力

      重建的本质就是通过投入资源恢复村庄秩序并推动其持续发展。但是无论是资源的获取,还是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都不是天然的,它需要受 灾群体利益代表者的有效工作。在现有的结构背景下,资源总是有限的,倘若利益代表者不能主动争取、积极筹划而缺少活力的话,当然不可能取得更 充足的重建资源,也不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安家坝村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 这一点:安家坝村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村委会一方面能积极组织村民,成立 妇女协会、自卫队等组织,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为安家坝村争取各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村委干部又能以身作则,设身处地地 为村庄建设和发展考虑。不畏困难,主动争取各种有利资源,使安家坝村的灾后重建与发展得以顺利进行。所以,一个充满活力的村组织,是安家坝村灾后重建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经验。

     

    武都区赵坪村:

    废墟上的希望

    缑文学

    一、 赵坪村概况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赵坪村位于镇政府以南5.5公里处,距离武都区大约20公里,全村有1个村民小组、89户410人,19户享受低保。全村有耕地220亩,人均耕地约0.5亩。荒山荒坡800多亩,属典型的半山干旱地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花椒产业和劳务输转,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人为1610 元。

    44

      图1 赵坪村的位置

      赵坪村既是自然村,又是行政村。周边与卯家山村、下塄坎村、刘家山村、卯安子村、蒿坪村、河上面村等村相邻或相望。只辖一个村民小组,全村居民基本都姓赵,位于半山的一块平地上,故谓之赵坪。“5•12”地震发生之前,村子上去往镇里的道路是土路,一下雨,道路泥泞,非常难走,外面的东西运不到村子里。地震发生后,为了让重建的材料和物资尽快运进村里,现在已经修了一条长约7公里、宽4米、厚30厘米的水泥路。现在开车能直接到村上,交通非常方便。每户基本上都有摩托车,去镇上买东西都是骑摩托车,只需大约15分钟的车程。

      调研期间,村上正在实施扶贫办的一个项目。扶贫办投资80万元,为赵坪村修建长约700米、宽3米、厚20厘米的社道,现已基本竣工。村上有饮水管道1800米,家家通自来水。2006年,全体村民自筹资金5万元接通自来水,水源是对面山坡的山泉。经过大家协商同意,饮水管道通过耕地时无补偿,因此成本较低。“5•12”地震把全村的水窖全部震坏。地震发生后,韩国国际协力团帮助该村修建了89眼水窖,2009年5月底已全部投人使用。因 此,在附近村庄中赵坪村的饮水问题相对来说解决得比较好,他们吃的是泉水,而周边村庄吃的都是储存起来的雨水。

      全村于1994年通电,现有变压器1台,用电方便,每度电0.52元。全村设有磨坊、榨油坊、家电维修店等公共服务设施。电视、电话等都已通到每家每户。村上有2个规模很小的小卖店,只有很少的商品,品种单一,大部分生活用品人们都要到马街镇去购买。

    45

    图2 村上的变压器

    图3 贺田希望小学

      村上有1所小学,起初叫赵坪小学。2003年,新修建成贺田希望小学,是1所完全小学。现有教师10名,全是公办教师,没有民办教师,附近几个村的小孩都在这所学校上学。四五年前这所学校有四五百名学生,目前学校只有230名学生。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家长认为农村教育质量差,要让他们的子女 读城里的学校,导致村小学的生源逐步减少。这几年辍学现象严重,许多小孩小学毕业后,初中只上一两年就不读了,读高中的更少,能上大学的更是寥寥无几。据村主任反映,全村这几年没有一名正规大学生,有几个自费上学,毕业后没工作,返回村里。

      村上有1所卫生室,正在修建,有1名医生。患头疼感冒等小病的村民会去那里,若患稍微重一点的病,村民都会去镇卫生院或者直接去武都区。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11年开始,每人每年需缴纳30元,但大家都很乐意。据驻村干部介绍,现在只要自己承担的住院费超过2000元,就可以申请民政救助,民政救助可以和新农合相互配合,保障农民的疾病风险。

      村委会没有办公地点,只是在村主任家里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或者接待来 访的干部。村级组织活动室虽然已经建成,但还未挂牌。在武都区,大部分村上都有村级组织活动室,但真正投入使用的屈指可数。

    二  灾害沖击

      陇南市是“5·12”特大地震除汶川主震区之外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5•12”地震致使赵坪村死亡1人,受伤12人,78户民房严重受损,牲畜死亡5头。公路多处塌方,120眼水窖受损严重无法使用。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万元,是全镇的重灾村之一。

      “5•12”地震对赵坪村贺田希望小学也造成了较大影响。教学褛及教师宿舍楼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学生用房受损920平方米,围墙受损60米,厕所受损20平方米,学校大门也受到损伤,全校损失大约87万元,恢复重建需要95万元资金。所幸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

      地震之后,政府第一时间赶到灾区, 组织所有力量展开了抗震救灾。村民在刚开始几天忍受了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同时面临着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窘迫生活,但由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援助,灾民很快就被妥善安置。但生活水平的直线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地震后,村里的贫困户大幅增加,吃、住、行受到巨大冲击。村民们只能依靠政府的救助和简单的自助来维持生活。

    46

    图4 震后的农家小院

      “5•12”汶川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显而易见的。赵坪村民和陇南其他灾区的居民一样,在人身、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大部分居民在灾后都有一种负担很 重、生活没有希望、很难活下去的心态。农民奋斗一生的一大目标就是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因此他们会把所有积蓄都用在建房上。地震震塌了他们的房子,也震碎了他们生活的希望。好多人在地震发生之后都不愿意建房,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继续生活的信心。这种心态表面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淡化,但其潜在影响将会持续很久。

      地震使近一半的花椒树随山体滑坡而受损,大量减产。往年每到采摘花椒的季节,村民必须雇人帮助采摘。地震使人没有住的地方,根本无法请人来帮助采摘,村民们十分担心。因为如果花椒不能及时采摘,村民一年就没有了收入。同时,由于花椒采摘后必须在屋顶等高处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 而当时没有了房屋、没有了屋顶,花椒也就无处晾晒。所以,2008年赵坪村的花椒收入急剧减少,致使村民来年的生活水平也直线下降。

      地震改变和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陷入或者返回到贫困状 态。地震在影响当地基本生活的同时,还影响到了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对 他们的生活观念、种植方式等都有冲击。

    三、 灾后重建

      (一)村民自救

      “5•12”地震发生后,赵坪村整个村庄变成一片废墟,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伤,整个村庄沉浸在悲痛与绝望的气氛中。但是很快,人们就意识到灾后自救的重要性。他们相互帮助,彼此鼓励,全面展开了自救重建工作。

      由于村子建在半山坡上,农家院落 都很小。地震后,家家户户的院子已被废墟掩埋。村民只好在学校院子、农田及菜地旁边等稍稍宽阔一些的地方搭起简易帐篷,有的人家则只能把院子中的 废墟铲平,将帐篷搭在废墟上。而且由于帐篷缺乏,平均每三户人家才有一顶救灾帐篷,更多的村民只有用塑料布、旧门板等搭建简易帐篷。

      赵坪村是马街镇的重灾区,全村89户人家中有78户房屋严重受损,大部分房屋被震倒,部分成为不能居住的危房,村民只好居住在临时安置帐篷内。入冬之后,也只能一边坚持在帐篷内居住,一边抢建新居,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建材缺乏,很多新居只修建了一半就停工了。

    47

    图5 灾后清理废墟

      (二〕政府行动

      地震发生后,党与政府十分关心陇南的抗震救灾工作,有些领导还亲临赵坪村调研与指导工作。比如,2008年6月4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一行就来到赵坪村调研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准备情况。由于赵坪村是武 都重灾区之一,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最初的工作主要是防止余震和次生灾害对灾民的影响。因此,主要任务是安置灾民。随着时间的推移,陇南各级政府展开了积极有效的重建工作。包括赵坪村在内的马街镇的主要做法是:第一,2009年初,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家的黄金时期,对全村78户重建户和11户维修户逐户进行了走访,宣传年内必须完成重建任务、接受国家验收的相关精神;第二,对重建劳力紧缺户,通过组织帮建队义务投劳互帮互建;第三,对个别确有经济困难的重建户,要求供应材料的,由分管领导和驻村干部共同担保,先预供给重建材料,待重建进度符合标准兑 现重建资金时,由驻村干部负责和材料点统一结算,确保全村重建进度齐头并进;第四,针对该村重建材料运输路途较远,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对 通村公路进行了全面的整修,确保灾后重建运输道路安全畅通;第五,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因灾后重建、委托贷款、地基扯皮等问题出现的不稳 定因素,镇上安排专人,由镇主要领导亲自负责,耐心解释和劝说,并安排驻村干部进行政策性宣传,通过宣传和说服,大部分群众都能理解和支持,为灾后重建创造了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三)住房重建补贴发放

      汶川地震后,我们在媒体和大量文献上看到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也看到了灾区灾民获得的大量资源。但实质上,获得各种资源的村落毕竟是少数,如同武都区马街镇的赵坪村一样,绝大多数的村落和村民只是享受到了国家财政的补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资源投放到这里。

      重建工作开始后,赵坪村重建户每户居民得到了2万元的无偿补贴,每家每户也可以享受17500元的无息贷款。当然,这项工作首先是要确定重建户和维修户。经过相关人员的仔细勘察和认定,赵坪村89户中认定78户需要重建,11户需要维修。经过计算和认定,赵坪村享受建房补贴178万元,享受无息贷款将近156万元,共计约334万元。

      由于受到地震的冲击,部分村民起初对重建并不是很热心,他们只希望 将建房补贴领到手,而不愿意建造新房子。工作人员了解到这种情绪后,为了防止村民把建房款用于其他用途,便商量决定:建房款不能一次性发放给 村民,而是分三次分发。等地基打好后,发放第一批建房款;房梁架起后发放 第二批建房款;全部竣工后发完所有剩余建房款。

      由于赵坪村户数较少,人口结构单一,加之极少有其他的外界资源进人,因此,建房款的发放相对顺利。但在调研中发现,现任村主任的哥哥的房子当时没有垮塌,他觉得应该不会有大事,就没有申请重建,而被划定为维修 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家房子的裂缝越来越大,已经不能住人。他现在想申请建房款,但由于陇南的灾后重建已经结束,故无法享受政府重建款的补贴。

      (四)外界帮扶

      虽然赵坪村在重建中没有得到太多的外来资源,但依然得到了一些机构和组织的帮扶。

      地震发生后,韩国国际协力团帮助该村修建了89眼水窖,于2009年5月底全部投入使用,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2008年1月,根据中国红十字会与甘肃省政府签署的《灾后恢复重建第一期项目备忘录》,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北京市红十字会安排3920万元帮助武都区开展地震中损毁的民房、村民活动室、村卫生站、乡镇卫生院等灾后重建项目。

      中国红十字系统确定武都区14个乡镇的24个村社3000户重建户和10 个乡镇卫生院为灾后第一期重建援助项目。包括赵坪村在内的15个村社2135户原址重建户和另外9个村社865户异地重建户,每户按1万元进行援 助,共计安排资金3000万元。同时,还为包括赵坪村在内的17个重建村配套 建设村卫生室和村民活动室,安排资金170万元。

      2009年1月19日,由深圳市关爱办、《深圳晚报》社联合主办的“为陇南灾区群众送年夜饭”关爱活动首先在武都启动。活动期间,深圳市民为表达对陇南灾区人民的关爱,特地为陇南四县区的100户家庭每户送上100元钱、一袋米、一瓶油、一条鱼、两瓶酒、一袋脐橙、2.5公斤肉、一张福字。当工作人员将这些年货送到赵坪村时,当时大部分群众还居住在帐篷里。当随行的陇南市援建办副主任周洪说:“这是深圳人民为你们送年夜饭来啦!”在场的村民无不为之动容广过年了,深圳人民还没有忘记我们。”“啥东西都不拿,到我们这来一下,我们都是最高兴的。”看着活蹦乱跳的鲜鱼、大红的“福”字,70多岁的赵大爷激动地说广这比我们自己进城置办的年货还要丰盛。”赵坪村的群众纷纷表示,感谢深圳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在灾后重建中,一定克服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另外,在地震发生后,甘肃团省委、甘肃教育厅、甘肃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和机构组织了大量的大学生和年轻志愿者奔赴陇南各地展开救助工作。马街镇赵坪村也迎来了不少的志愿者。

      截至目前,赵坪村11户维修户已全面完成维修任务,78户重建户已通过验收并入住。全村住房问题已全部解决,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房。通镇公路和村道、社道路面已全部硬化。人畜饮水、照明用电、电视、电话等生活设施也已全部恢复到灾前水平。赵坪小学维修完毕,村庄的其他公共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卫生所正在修建,很快就会投人使用,灾后重建工作基本结束。

    48

    图6 重建后的房屋

    四、 发展困境

      地震发生后,由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得以及时全面开展,使得赵坪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点。与震前相比,村民现住房不管是从外观还是房屋结构的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村庄内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有了较大改观。灾后重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该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因此9在今后的发展中依然面临一些发展困境。

      (一)地质灾害威胁

      1879年7月1日寅时甘肃武都发生里氏8.0级地震。武都南山崩塌,冲毁城墙数十米、民房200余户,寺庙、官署民房大都倾塌,城外50公里处河桥陷落。赵坪村也在这次地震中受损严重。调研中村子里的老人也有人说起那次地震,他们大都说约130年前这里发生过大地震。那次大地震使得本来平坦的赵坪村坍塌成三个阶梯状,所以在这约130年中,赵坪村的房屋都是建在这三个阶梯状的平坦地带。由于经常有山洪、泥石流等爆发,村子里逐渐 形成三条河沟。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全村的房屋几乎全部坍塌,村庄变成一片废墟,加之多年来三条河沟对村庄的威胁,村民都建议该村异地

    49

      图7 河沟对村落的影晌

      重建,但由于赵坪村本身没有合适的地段,要异地重建必须占用别村的土地。政府最后没有采纳村民的意见,而是在原址重建。2010年的陇南“8.12”特大山洪泥石流是与“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相联系的。这次山洪对该村的威胁大家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想起来还是胆战心惊。因为,该村的三条河沟是当地泄洪的必经之路,加上每家每户院子里流出来的水汇聚在一起,对村子里处于最下面那一级阶梯的房屋威胁非常大。而且当地的山体主要成分是黄土,加之坡度大、地势陡峭,很容易将周边泥土冲刷掉。长年累月,周围的泥土逐渐被冲刷之后,会形成塌陷和滑坡,对周围村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目前,这是该村村民最为担心的事情。

      (二)产业困境

      赵坪村属于退耕还林区。退耕还林分为生态林和经济林,赵坪村退耕还林后主要种植花椒,属于经济林。花椒是武都的主要产业,这些年来在脱贫和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赵坪村的耕地种植的几乎全是花椒树,大约200亩左右,没有粮食和蔬菜。每年采摘花椒之后,用卖花椒的钱换取粮食和 蔬菜等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该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户的收人风险大。花椒收购价高时农户收入较高,要是遇上天气不好或者收购价低的年份,会直接影响村民的收益。

    50

      图8赵坪村的花椒

      随着花椒种植面积的增大,近些年,花椒收益逐渐下降。另外,种植成本也越来越高。花椒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作物,在其成熟之际,天气必须晴朗,只有如此,花椒的颜色才会鲜艳,这样才能卖上好价钱。要是其成熟之际天阴或者下雨,花椒的颜色是深暗的,无人愿意收购。所以,花椒的收益是非常不稳定的。花椒成熟之时,是当地采摘旺季,而且花椒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 采摘完,否则会影响花椒的成色。但是采摘花椒却是一种慢活,一个人一天最快也只能采摘四五斤。所以每逢花椒成熟季节,农户都要雇佣人力进行采摘,每人每天的工资是六七十元。每年雇佣人力就要花费上千元,种植多的农户则要花费好几千元,而且当时可供雇佣的人很少,往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此外,据村民反映,最近几年,当地花椒总是生一种病,花椒树的根部逐渐发黑,最后腐烂,椒树逐渐死亡,当地人称为“黑根病”,目前没有有效方法对之进行预防和治疗。病虫害也是近年椒农面临的巨大威胁,每年在农药上要花销四五百元,此外由于干旱等气候因素,花椒的收入越来越不稳定。花 椒种植成本的增加和管理费用的快速增长,直接影响了农户的经济收人。农户生活水平很难提升。

      (三)收入单一

      赵坪村家家种植花椒,基本再无别的农作物。大米、面粉、蔬菜、水果和各种生活用品都要到集镇购买。所以,花椒收入的高低对当地影响很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当地年轻人都会到附近打临工,以增补家用。地震之后,当 地人不愿再到外地务工,一般选择武都和附近村庄打工。但由于缺乏相应的 劳动技能,大部分年轻人都只是做一些粗重的体力活,多在建筑工地干活,一天收入也就五六十元,不管吃住。

      赵坪村主任(赵新直)的大儿子今年快2 0岁了,在邻村帮别人建房子,每天在家吃完饭出去。晚上回家吃饭、休息。每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每天收入 6 0元。一个月最多有2 0天的时间有收入。随着重建工作的结束,建筑工地上的活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都没有收入的来源。打工收入极不稳定,好多人只有在家闲待着。再无别的收入。村上的人觉得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但都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本事,很少抱怨国家和政府。

      大地震震坏了全村的房屋,毁坏了绝大多数生产、生活资料。灾后重建结束后,大家都住上了新房,搬进了新家。但政府的建房补贴只够支付房屋重建、维修所需费用的一部分,全村每个家庭目前都有好几万元的贷款和借款,少的三四万,多的七八万。另外,虽然大家的住房问题解决了,但是农户的厕所、圈房等还没有建起来。他们都身负债务,在目前状态下,大部分村民根本无力偿还建房贷款,更无力修建其他建筑。所以,全村几乎没有人养猪, 因为养猪的所需都要到市场购买。小规模养殖无法赢利,甚至还要赔本,家里养一头猪,还会限制人们外出务工,所以村民很少养猪,他们吃的肉全是到镇子上买的。因此,养殖业无法发展,每户养鸡也就两三只,没有形成规模养殖。

      作为典型的农民,种植业无法发展,养殖业无力发展,务工收入又非常有限,所以,们的收人来源单一,看不到希望和曙光。人们沉浸在无望、困惑和悲观的气氛中。

      (四)社会事业发育不完整

      赵坪村的贺田希望小学虽然教学质量不差,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武都上学,该村小学的生源越来越差,招生规模呈逐渐下降趋势,辍学现象严重。村民对小孩子辍学表现出放纵的态度,对教育不够重视。

      村主任的小儿子今年14岁,初中上了一年就辍学了,现在家玩耍。村子上这样的孩子不少,大家习以为常,不觉得在家玩耍不正常。村主任本人虽然表现出无奈,但只是嘴上说了几句,没有想办法继续让孩子上学。

      好多家长对于小孩上学的问题都抱着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算了的态度。只是觉得孩子现在年龄小,干不了活,所以才送到学校,只要身体好,不要出事就行了,没有对自己的下一代抱有太多的期望,更不指望他们通过读 书而改变贫穷面貌,他们深信自己的孩子没有那样的潜质和能力上大学。此外,村上几个自费上了大学的学生现在也回到村里,没有稳定的工作,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

      赵坪村的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前几年,刚开始推广时,有 些人还不愿意参加,但是目前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最初每人每年缴纳10 元,现在每人每年缴纳30元,但大家都能按时足额缴纳。现行政策是:乡镇医院报销80%、县医院报销70%、市医院报销65%,只报销住院费,不报销门诊费。“新农合”基本是“保中间,不保两头”,而农村人一般对小病小灾都不太重视,大病又进不起医院,出现“小病不住院,大病住不起”的现状,所以老百姓真正受益并不明显。在赵坪村,小病小灾都在门诊治疗,但门诊的费用不纳人“新农合”的报销范围。由于受到当地卫生院条件和医疗水平的限制,大病、重病根本治疗不了,只能到市医院或者更高级别的医院去治疗。即使享受了国家补贴,自己承担的部分依然很高,致使大多数家庭无力承担高昂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据马街镇一位干部介绍,如果某家的医疗费个人承担部分超过2000元,就可以向政府申请民政救助,民政救助的上限不太清楚,但这项政策如果能和“新农合”有效结合起来,对于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是有相当有效的。

      赵坪村目前没有支部书记,只有2010年上任的村主任。根据村民的反映,他们对于前任村干部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表现并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在重建工作中尽力,导致他们村有些该得的资源没有得到。还有村民觉得前任村干部在震后重建中工作不积极,没有代表村民的利益,所以在选举中他们落选了。目前的村两委组织也不健全,没有办公场所,还没有形成凝聚力,无力带领村民劳动致富。村庄也缺少社区精英,没有致富带头人,村民缺少自我发展能力,村庄的组织化、合作化程度低,还看不到发展出路在哪里。

    五、 展望

      武都马街镇赵坪村在地震之前就是甘肃省的贫困村,那时候村民的房屋大部分是土坯房,一进村子不用进屋就能分辨出谁家富、谁家穷。地震发生之后,该村借灾后重建之机,修建了统一的房屋,“掩盖”了贫富差距。一眼望去,家家户户的房屋都是崭新的,没有区别。但走进房子里面,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的差别非常明显。另外,从表面上看,村民都住上了新房,但大多数家庭没有相应的生活设施,只有简单的几件家具和家电/而且所有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负债,未来的生活充满变数,村民对未来的生活缺少美好憧憬。

      在与村子里的年轻人交谈中发现,他们渴望富裕的生活,但苦于缺少致富技能,不知该如何奋斗。村民认为,他们村适合规模养猪,当地猪肉价格比较高,而且销量也大,但村民没有资金进行规模养殖。邻村河上面村有一养殖户,2010年开始养猪,目前未出栏的有40多头,猪仔20多头。听村民说,当年他就宰杀了 10头猪,没有拉到镇上卖,在村上就销售一空,价格也高。在和该养殖户交谈中,他说目前最缺的就是资金,养殖技术他有,给牲畜打针、防疫等他都会,要是再有几十万元,他想把规模扩大到200头,那时候效益就明显了,到时候还要雇人养殖。

      资金的缺乏是显而易见的,但要让整个村落摆脱贫困,只注人资金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掌握致富技术的致富能人和社区精英。社区自身和社区居民 如果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意识,再结合外界“推动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摆脱贫困面貌。因此,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该组织当地年轻劳动力参加技术培训等活动,使村民掌握真正的致富技术,走上奔小康的道路。

    51

    图9 未来的希望

      村上的3条河沟是该村的巨大隐患。有村民建议,应该在每条河沟下面修筑一条水泥堤坝,这样可以缓解洪水的冲击力,还可以将冲刷下来的泥沙阻挡在河沟下陷处,逐渐将其填平,使其坡度逐渐平缓,以此缓解该村的潜在威胁。

      总之,根据目前赵坪村的现状和当地实际情况,未来几年应该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修建堤坝,防止泥土流失,还可以起到稳固作用,这是当务之急。    

      (2)开发花椒新品种,避免病虫害,降低管理成本,增加椒农收入。

      (3)免费开办培训班,主要以教授种养技术为主,培育当地技术能手。

      〔4)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素质,培养其带头致富的能力,将其 逐步培养成村庄致富带头人和社区精英。

      (5)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村民尤其是适龄学童家长的教育意识,督促适龄儿童按时上学,降低辍学率。

      〔6)国家岀台相关政策将门诊费用纳人新农合的报销范畴,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高级别医院的报销比例,尽量减轻农民负担。

     

    略阳先亮马台村:

    灾后综合重建调查

    刘豪

    一、 概况

      亮马台村位于陕西省接官亭镇东部,距县城18公里,村委会距镇政府2公里,勉略公路横贯全村。村辖3个村民小组,252户1017人,其中贫困户98户,贫困人口 290人。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以高山为主。平均海拔800米,年均气温19℃,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230天,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村内林地面积15420亩,森林覆盖率84%,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基本农田624亩。村内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除部分农户从事运输业以外,大部分农户以种植小麦、玉米、杂果和养殖生猪、家禽为主。农户收入渠道狭窄,门路少,收人水平低,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面大。亮马台村是略阳县125个扶贫幵发重点贫困村之一。

    二、 地震受灾情况

      “5•12”地震使全村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从农户住房到水、电、路、 广电、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普遍受损。

      据统计,全村受灾217户,受伤1人。地震造成963间房屋受损,其中严重受损需重建的329间,一般受损需维修的634间。家庭财产损失31.2万 元。务工收入减少186万元,农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0万元以上。全村新增因灾致贫贫困户54户。

      村里的基础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损坏沼气池6口,蓄水池漏水,管道被震裂,河堤受损200米。损坏村级公路2公里、村组道路1公里、人户道路8公里。地震造成2座大桥受损,其中蚂蝗坪拱桥桥面受损,成为危桥,木瓜桥社中桥被震裂。损坏村卫生室1所2间,供电设施、广播电视设施也不同程度受损。因此,灾后重建工作形势非常严峻,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三、 重建情况

      (一)重建目标与阶段

      “5•12”地震后,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展开。灾后重建不同于常规的扶贫重点村建设工作,不但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而且内容复杂,相互渗透影响。因此,略阳县提出在灾后重建工作方法上要坚持以村为主体,统筹安排部署,一次规划,逐年完善,分步实施。在重建工作步骤上按照先农户住房、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次基础设施建设,再产业开发项目发展,后完善提高的步伐进行,力争3年完成灾后重建规划任务。

      在全县试行开展的扶贫开发整乡(镇)推进中,县里确定接官亭镇为扶贫开发整镇推进试点镇,亮马台村被确定为该镇3个试点村之一。

      按照接官亭镇关于开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安排意见,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暨新农村建设工作,要使村、组、户分别实现“678”目标。村内要 实现“六有”目标:有通镇进村硬化公路和行道树,有安全卫生的人饮供水设施。有进村入户的供电设施,有广播电视电话信号覆盖,有村两委活动室、文化室,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规章制度。组内要实现“七有”目标:有进村入组的简易公路,有整洁畅通的硬化组户道路, 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进组入户的通电线路,有广播接收设施,有一批劳动力受到培训和转移输出,有一个使多数农户受益的增收产业。农户要实现“八有”目标:有明亮实用的住房(内外刷白墙,安装玻璃窗,顶棚地面要打光),有一口沼气或节能灶,有一个干净卫生的厕所和圈舍,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人均有一亩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地),人均有一亩持续增收的高效经济林果园,户均有两头(只)以上的商品畜出售,有一个主要劳动力掌握一至 两门脱贫致富技术。

      在进度方面,按照3年时间2年完成的总体目标,整个建设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规划论证阶段〔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8月4日)。通过调查摸底,科学规划,征求各单位部门意见和建议,村上报镇扶贫办到户规划明细表。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8月5日至2009年9月10日〉。主要是镇上召开整镇推进动员会,宣传扶贫开发整镇推进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奖补要求,发动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事情自己干,用近年来党对农村的政 策及略阳县广泛解决“三农”问题的好做法和代表事倒引导群众,调动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主动投工投资,确保整镇推进工作圆满完成。

      第三阶段:项目实施阶段〔2009年9月11日至2010年10月31日)。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依照下达项目计划组织实施,督促各农户按照上报改建任务进行建设。在基础设施上村集体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环境整治上要做好指导工作,要积极为农户出谋划策;在产业开发上要集中连片,有特色、有规模,使各农户从中得到实惠;在工作中落实项目责任制度,严格奖罚,力争又快又好地完成建设任务。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6月底)。该阶段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建规立制、查漏补缺、迎接验收。2011年5月上级部门将按照下达的计划和各农户环境整治目标逐村进行验收,村上也要在3月底 前进行自查,写出请验报告,2011年10月全镇将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亮马台村按照灾后重建要求,在走村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会议,征求农户意见,结合该村实际,科学规划,解决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

      (二)重建主要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10年12月,该村一共投入220万元(其中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20万元,对口援建地投入100万元久新修灌溉渠14公里,埋设管道3公里,修建排水沟2000米;投人9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6万元,交通局投入45万元,代赈资金10万元),建设村级道路3.6公里;投入72万元,建通组道路5公里;投人43万元〈其中中央和地方灾后重建专项资金33万元,代赈资金10万元),修入户道路及院坝6000平方米;投人6万元综 合开发资金,修机耕路1.5公里;投入45万元,整治100亩土地;投入60万元,浆砌石河堤0.8公里,修沙堤2公里。

    2. 人居环境治理

      在灾后民房重建工作全面铺开时,砖瓦等房屋建筑所需材料、建设人员供不应求,建材价格不断上涨。县乡村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进村后,通过摸底排查,了解农户在重建中的实际困难,确定专人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协调,帮助 重建户联系施工队,协调贷款、材料,组织互助队帮助农户排忧解难。共聘请5个施工队180名施工人员,帮助21户困难户协调贷款10万元;协调河沙1000吨,砖750万块,水泥460吨,钢筋280吨;组织全村35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6支恢复重建互助队,帮助缺劳力的困难户重建住房。为确保重建工作如期完成,包户干部每天下午4时在村委会召开小结会,汇总每天到户情况,提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起讨论解决,做到当日问题当日解决。

      通过实施灾后重建、安居工程和救灾移民等工程,建房采取农户自建为主、国家补贴为辅的方式进行,按工程进度由主管部门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户,该村直接受益户达101户。在建房资金来源上,2008年,国家灾后重建专项资金投入76.5万元,扶贫办投入13.7万元,对口援建方投入51万元,2009年民政部门投入26.07万元,2010年发改局投入15.9万元。

      2009年亮马台村先后启动了灾后重建和环境整治建设,按照“一池”(建沼气池)、“两建”(坚挺元、件产业)、“三改”(改圈、改厕、改厨)、“四化”(绿化、 美化、硬化、气化〉、“五统一”(危房统一拆除、墙面统一刷白圈厕统一改造、道路统一绿化)的总体要求,重点抓了4项工程。①危旧房改造工程。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和猪圈、牛棚、厕所、残垣断壁等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物进行拆除;对建筑质量差、年代久远、存在安全隐患的旧房拆除重建;对有保存价值得旧房进行修缮改造,提高抗震减灾能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公路沿线的房屋同意按照县城建局设计的图样进行改造和外墙造型。②村庄建设工程。结合沼气池建设全面改造圈、厕、厨;房屋内外刷白等;治理“三堆”(粪堆、柴草堆、垃圾堆),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庭院内外栽植花草树木。③道路建设工程。如葫芦和机耕路按照2米和3米宽、10厘米厚的建设标准实施硬化,配套修建水沟,栽植行道树。④产业建设工程。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农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田园经济。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分类投入、以奖代补的原则。基础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户投入为辅,庭院建设以农户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在确定补助的项目后,由农户向村两委提出补助申请,村两委汇总上报镇政府审查核实后,兑付农户。同时,镇上建立专账,专人管理,做到发放程序合法,使用手续规范齐全。补助项目、标准及资金发放过程公开透明,张榜公布。

      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开展初期,通过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现在做起,使绿化、美化、净化家园成为自觉行动,同时,工作组成员深入农户。摸清农户居住 现状,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制定具体的奖补方案和实施方案,成立了亮马台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组。

      2009年2月20日至9月30日为人居环境治理实施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发放农户整改明白卡,组织农户对住房、圈、厕、厨、庭院及入户路进行整 治。任务完成后”参照治理内容和标准对治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在实施过程中,略阳县成立了人居环境治理领导小组,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实施小组,落实责任。由县扶贫办牵头,县城建局负责房屋整改图纸和方案。加大包抓项目力度,夯实工作责任,确保环境治理全面推进。

      在落实资金方面,庭院及环境美化由县林业局负责,并解决资金1万元。入户路建设由代赈办解决项目资金10万元,扶贫、林业水利、代赈各拿出1万元,接官亭镇拿出2万元作为治理工作激励资金。沼气池建设有农业局负责。同时,坚持部门包抓贫困户制度,对3户重建户,由县红十字会给个户解决1万元。代赈办解决3万元,分别由水利局、代赈办包抓;因拆房导致无住房的13户由民政局从乡镇安居工程中调整解,并分别有工会、妇联、新农办、团县委、城建局、卫生局、红十字会、民政局、农业局、代赈办、水利局、财政局、林业局、镇党委、镇政府包抓。

      亮马台按照“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共投资190万元实施“两建”、“三改”、“四化”“五统一”对87户农户住房进行了改造,对19户实施了安居工程。新修人户路3571平方米,硬化机耕路2.4公里、排水沟2000米,,拆除危旧房34间,粉刷房屋250间,新建圈厕厨22间,庭院硬化2150平方米,美化环境1216平方米,建农民活动广场1个,栽道旁树500株。

    3. 扶持增收产业

      亮马台村木瓜桥大樱桃基地创建于2000年,该村在示范户王冬林的带领下,引进了“红灯”、“早大果”、“乌克兰”等品种进行试种,利用购买的四荒地,从黑河坝调回大櫻桃种苗2600株;为了扩大面积,推行早果技术,2002年从山东农大(泰安〕引进幼树218株,建立原种示范园5亩;2002年至2007年采取自育幼苗,扩大生产规模123亩。2008年镇、村确定在青林树沟示范基地 基础上,由村委会协调荒山荒坡(柴山余亩,进行规模发展。经过不懈努 力,共完成扩建面积380亩,栽植大樱桃(自育〉6080株,项目完成投资21万 元。至此,总共栽植大樱桃1.5万株。

      王东林是接官亭镇大樱桃种植科技示范户,2003年被市科协命名为“农村科技示范户”,2005年种植基地被省科协命名为“陕西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从2002年开始,王东林就在自己承包的“四荒地”里发展大樱桃种植产业。多年来,他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扩大宣传,组织团体参观,并亲自为参观人员讲解。在2005年种植基地被命名为科普示范基地后,为进一步发挥科 普宣传基地的功能,向广大公众宣传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王东林每年投人大量的科普经费,从提高自身科技知识人手,引进新的种苗和管理技术,印制宣传资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科技种植技术得以顺利推广,成为了远近闻名 的大樱桃种植大户和推广大户。这些年,他不仅用科学技术种植大樱桃,还 制作了许多宣传推广大樱桃的展板、宣传材料,并利用电视、报纸进行宣传, 累计接待县内外参观者1000余人。

      在亮马台村,除了栽种大樱桃,还种有核桃。核桃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林木,也是人们喜爱的传统干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核桃保健作用认识的提髙,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根据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任务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通过认真论证和勘察设计,项目建设范围主要在机耕路 以上的梯地和缓坡地,项目任务涉及农户150户。在项目内容公示后,根据资金情况和项目区群众提出的意见,组织项目区群众召开会议讨论,最终按群众意愿,规划嫁接优质核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县综开办负责苗木询价采购,落实项目资金;略阳县水保站、镇林业站负责项目技术指导;由接官亭镇落实1名包村领导和4名 镇村干部,与亮马台村两委组成实施小组,负责组织项目区群众按技术和时间要求全面实施栽植。

    4. 发展社会事业

      该村新建文化中心广场1处,村级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农民培训学校、妇女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学校、文化室、卫生室、警务室等设施配套齐全。其中,空军工程大学支持学校操场建设4万元,县卫生局投入村卫生室规范化 建设1.5万元,县组织部支持村两委阵地建设3万元。

    四、 重建效果

      笔者从村委了解到,村里各项目均提前完成了预期目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该村建有通村公路3.6公里,社道5公里,饮水管道14公里,灌溉渠道14公里,节能灶150口。有线电视覆盖率100%,电话人户率100%。村民对此最直接的感受是路修好了,农户说广水泥路通到了每家门前。出门干净多了,以前全是土路,交通不方便,要是碰到下雨天,特别不好走。”他们都表示,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在笔者走访农户家中了解情况时,提到灾后这几年村里和家里的最大的变化,农户们不约而同地首先提到房子。灾后有的农户家是另辟新地修起了新房,有的是在原有房屋基础上进行了维修加固或者装修,目前绝大部分农户家庭的房子都比震前坚固和漂亮。

      农户告诉我们:“这几年变化还是很大的。每家每户的房子,都修得可以。住的环境也好了,改变很多。以前这里旧房子很多。”有一户介绍自家情况时说广以前我家的房子在半山腰上,是瓦房,地震时瓦全掉下来了,墙体裂缝,在外面搭棚住了两个月。现在建起了新房,很满足了。”有些农户只是对 房子进行了装修:“地震对房子没有多大影响,我家里受灾不严重。我们是震 前就修好的房子。去年又把房子里里外外重新粉刷了一下,就是响应环境整治工程的。我一共享受了1800元的补贴,包括厨房、圈房、厕所的改造。”像这样的话语笔者几乎在走访的每一户都能听到,在提到自家房子时他们都喜笑颜开。

      除了整修房子,村里的环境较以前也有了很大改善。据村干部介绍,村里按照“一池”、“两建”、“三改”、“四化"、“五统一”要求分别对140户贫困户住 房和村内人居环境进行了整治改造。其中拆除危旧房34间,重建住房84户320间,维修住房56户232间,新建圈、厕、厨22间,硬化庭院2150平方米, 美化环境1216平方米。

      在产业发展方面,该村农户栽植了优质核桃约500亩、大樱桃400亩,建蔬菜大棚40个。该村已发展大樱桃种植大户14户,其中重建户4户,主要分布在邓家沟、木瓜桥、长地子等村民小组,有近40多个品种,目前将近30个品 种已经开始挂果进入销售市场,进行苗木繁育、销售的有〗0万多株。现在该 村成立了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有12户农民加入了协会组织,完善了法人治理机构,加强了对大樱桃的种植、管护和销售等环节的协助管理和有效衔接。

      在大樱桃种植基地建设工作中,目前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农户扩大种植规模缺少资金;农户的科学管护意识差,技术管理不到位,缺乏技术培训和监督管理;大樱桃产品的包装设计、市场推广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方面。除了之前已经列人计划建设的文化设施,目前村里设立了农民书屋、阅览室,还在村文化中心广场建起了不锈钢宣传栏2个。

      亮马台初小原有学生26人,学前生3人,教师3人。鉴于2010年上半年相关学校和幼儿园连续发生歹徒伤害师生的恶性案件,通过综合排查发现该校园不够封闭,校内无男教师,没有电子监控设施,更为重要的是村卫生室设 立在校园内,外人进出过于频繁,无法实行封闭式管理,安全隐患大。经镇政 府研究决定,撤并亮马台初小,师生分流到镇中心小学。亮马台初小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家长同意撤并。随后亮马台村两委也同意将该校撤 并。2010年5月,26名学生撤并到位,正常上课,并享受到营养餐工程的好政 策;给3名教师也安排了新的工作。学生家长对这个安排表示赞同。

      农户能力建设方面,该村举办了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4期,共有600余人次参加,有农户介绍说:“通知技术培训后自愿去,都是上面派人下来讲。一年有几次这样的事情。”

      在灾后重建中,亮马台村克服了重重困难,因地制宜规划和实施项目。严格执行财务报账制度,建立专账,落实专人管理财务,做到公开透明,公开项目过程,公开建设资金投向,接受群众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建设相结合。对技术含量高、投入资金量大的工程,确需专业队伍实施的项目,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招投标,落实专业队伍建设,确 保项目建设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标准。

    五、 结论与思考

      (一)经验总结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论认为,某些地区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发展速度超过了其他地区的平均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 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等产生差距。这种差距会产生“累积性因果循环”,条件好而且发展快的地区会在发展中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发展得更快,结果会进一步遏制困难地区的经济 发展.使困难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从而发展更慢。缪尔达尔认为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使各地区经济最终得到均衡发展的观点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力量运作,现存的差别和不均衡现象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加剧。同时他又指出,在资源、技术和熟练劳动力等有限的条件下,若全面投资和发展每个地区,会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各地区都无法迅速发展起来,结果反而减缓了总体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相对于特定阶段的国家发展目标,自发的市场力量是“低效率的” ,政府有必要实施可以提高国家经济活动总体效率的区域政策,来对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施加影响。

      “整村推进”目前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各地在扶贫工作中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做法。根据甘肃省扶贫办的解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就是以村级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人为中心,力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在资金投人和扶贫力量上,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村级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充分调动政府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使各方面的扶贫资金相互配套,形成合力,集中投向贫困村需要建设的项目,达到集小钱办大事的目的。“整村推进”也是对缪尔达尔提出的“累积性因果循环”的积极回应。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是以参与式规划为基础,通过村级规划规范扶贫项目的选择和实施;二是把项目管理引人村级社会文化建设,使村级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扶贫开发的必要条件,进入项目管理的范围;三是整合扶贫资源,在项目建设上按照“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办法,整合一切可用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集中投入;四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发和市场需求3个基本点,扶持和鼓励村干部、党员和能人带头,农户自愿参加,组建各类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公司、中心或合作经济组织,连通生产与市场渠道。可以看出,“整 村推进”突出了以村为基本单位,更多地采用了参与式的扶贫方式。

      总体上看,“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推行以来,通过整体规划。绑捆资金,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人为中心,大力实施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果。亮马台村在灾后重建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各种方式整合争取县扶贫办重建扶贫资金100万元;对水利、农业、交通、代赈、新农村建设、 红十字会、两委阵地建设等灾后重建12个项目,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共计为该 村投资各类项目重建资金达1059.17万元,加上群众筹资投劳720万元,全村 恢复重建共投人1779.17万元。由此形成了多方参与、上下联动、整合项目、 集中资金、共同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总体上,通过灾后重建和整合有关部门资金实施各项项目建设,亮马台村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快了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该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不断改进。该村向然条件差,土地贫瘠,要让当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就必须全面提高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对贫困人口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主动脱贫,不应继续“等、靠、要”,要全面更新观念,增强脱贫意识。作为政府,应做好扶贫统一规划,把稀缺的扶贫资源适当向农村基础教育、卫生健康、技术培训等方面倾斜,在自然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同时侧重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贫困人口适应市场能力和增强脱贫能力。而有的村民就曾表示,技术培训力度不够,很多人还是自己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因此在重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

      灾后重建的关键在于不断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增强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更有能力、更有意愿参与“整村推进”扶贫活动,在“整 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中,扶贫人员通过阐述经济发展与整村推进的意义、 程序、方法等方式,逐步唤醒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调动其参与实施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让农户参与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监管来推进农户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农户学习、交流、参观掌握各种实用技术,增强农户自我脱贫、快速致富能力。

      同时,当前该地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从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生存问题到扶持贫困人口增加收人、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转变。新阶段扶贫工作重心的转移,对整个扶贫系统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宁强县茅咀村:

    国家政策强介入视角下的重见成效

    沈洋

      茅咀村临近四川省青川县,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广坪镇。恶劣的区域生态环境一直困扰着茅咀村经济的发展,地震以前全村83%的土木结构式房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贫穷使得农民用于建造和购买坚固 性生活及生产设施的能力匮乏,反之,各种设施的高脆弱性又加重了这个村落在地震中的损失。地震以后国家政策的及时介入快速改变了整个村庄的失序格局,同时,社会力量支持以及农民主动积极的自我修复行动进一步加 快了村庄重建进程。这一重建成为村庄变迁的根本动力和主要原因。本案 例研究将目光聚焦于进入村庄的各个重建项目,在描述每个项目内容和实施 效果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探讨项目实施主体与村庄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结构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后果,以此来认识和把握国家政策介入贫困村以后给 贫困村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 茅咀村概况

      茅咀村贫穷、落后的生活水平与当地“穷山恶水”般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茅咀村位于陕西西南边陲,在镇政府驻地西北方向3公里处。全村有9个组,235户,976人。蜿蜒宽阔的广坪河将村庄划分为南、北两大区域,由于河岸两边没有桥梁,一遇大的降雨,河岸以南的农民就很难到河岸以北的服务点购买商品,相应的,孩子上学、病人就医也会受到影响。村委会位于村庄的中心,各个小组分布于村委会驻地周围。村内除沿河公路略微平坦以外, 其他地区皆为坡度较大的半山或深山,这种地质结构导致该村多次遭受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打击。村周围绵延不绝的山脉阻隔了当地农民与外部 世界的互动往来,不仅仅限制了当地商业活动的范围、形式和内容,同时也限 制了农民获取商业信息及接受新理念。

      茅咀村世世代代的农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穷山恶水之地,但他们能长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不知是否也与这山水所蕴藏的资源有关。该村土 地总面积18877亩,耕地面积1285亩,林地面积17508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等各类农作物。村内山区面积广阔,杂草丛生,这为当地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创造了条件。尽管相对广阔的土地 为茅咀村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存资源,但面临土地零散加之碎石嶙峋的恶劣 环境,农民只能广种薄收,维持简单生计,生产的劳动产品很少能转化成商品。

      2009年,茅咀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4户,享受低保人数达67人,人 均纯收人2738元。村内有4个私人便民店3个村卫生室,1个刚刚整修的村 小学。2010年当地为落实国家集中化办学政策,拆除了村小学,目前学龄儿 童只能到镇小学就读。到2011年4月为止,茅咀村共出了 3名大学生。20 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受教育水平达到高中及其以上水平的只有寥寥几人。由于各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为了方便管理村内事务,村两委班子除村 主任、村书记、村文书、村妇联主任及村团支部书记以外,仍保留了各小组组长。同时为了落实陕西省《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茅咀村在镇政府的指导下还单设了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职。

      2000年至2008年地震以前,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尤其是贫困村发展关注力度逐步加大,茅咀村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交通设施改善等方面也获得了一些好的发展机会。2000年年初,县、乡两级政府引导茅咀村农民逐步改 造传统椴木香菇种植,发展食用菌产业,在产业推行的第一年,因受市场价格 下跌的影响,一度趋于消失,但随后价格的回升(相对于当地其他类型产业, 种植香菇的收益较显著)又让这一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当地近一半农户 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2003年,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带动,村民种植了 200 多亩核桃树,但因疏于管理以及缺乏技术,已进人挂果期的核桃树挂果率一 直很低。2004年,县电力局了解到该村部分村组尚未通电,便利用树干做简 易电杆。拉了电网,使茅咀村部分还使用煤油灯照明的农民用上了电。2006 年。宁强县扶贫办出资25万元,农民人均集资300元,人均无偿投工10天,新建3米宽、18.7公里长的泥碎石路社道。村书记介绍说:

      “2006年我们村是扶贫工作重点村,当时扶贫办给了我们25万元。新修村组道路18.7公里,修村委会门前160多米标准化水泥路。我们这个地方山体陡峭,路都是笔直笔直的,一下暴雨很容易被冲毁,每年都需要通过一事-- 议集资3万〜4万元用于修路。尽管这路很差,但现在却是70%村民出行的主要道路。”

      茅咀村90%以上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广袤的大山深处,因此地震以前80%的农户居住在高山之上。大山深处的农民与受到现代化理念塑造和影响的人不同,他们乡土气息浓厚,民风也更为纯朴。倘若村中某家某户遭遇了困难,大家会主动提供帮助,这一民风构成了茅咀村农民重要的社会资本。这在灾后重建活动中,尤其是农房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地震的影响

      “5•12”汶川地震的浩劫在灾区留下的伤痕至今尚未完全消除。地震给茅咀村造成的破坏主要集中于房屋、香菇产业、地质结构、道路、饮水设施、人的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

    1. 房屋和产业

      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相比,经济落后地区更脆弱,在灾害中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地震以前,茅咀村土木结构房屋比例在80%以上,这一类型的住宅在地震强力的拉扯下很容易出现裂缝或是倒塌,茅咀村235户农户中,重建户多达195户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茅咀村,大多数住房不仅仅承担居住功能,同时也承担一定经济功能。2000年以后,当地农民在政府引导下开 始发展香菇产业,他们称这一产业为“做袋料”。“做袋料”工序繁多”而且需 要专门技术和生长环境,其中一个环节是在恒温状态下接种发酵。农民为了 节省成本及方便生产,一般选择将香菇发酵场所设置在住房内,当房屋顷刻间倒塌,“袋料”也随之被埋葬在瓦砾碎木之中。房屋倒塌或房屋被认定不能 居住的农户,在国家的帮助下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农房重建。在住房重建期间,由于村民没有合适空间用于香菇发酵,因此,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香菇产业又一次步入低谷。

      “5月12日是阴历的4月初八,太阳非常大。那天我正在背香菇袋料,忽然之间地震了。河里的水被摇浑了,山上的石头往下滚。回来路上我发现很多人抱着孩子在外边不敢进屋。有些老婆婆号啕大哭,说几辈人积攒修的房 子就这样瞬间没有了。……房屋倒了之后,我们村做袋料的就少了嘛,没有房子没法子做。”

    2. 地质结构和道路

      地震当天从山上滚落的碎石虽然掩埋了部分村路,但这些碎石很快就得到了清理,从这个角度而言,地震给公共基础设施造成的直接破坏较少。对公共基础设施破坏较大的,是因为强烈地震致山体结构松散,进而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在被大山环抱的灾区,次生灾害发生频率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地震破坏了山体表面植被,部分边缘性山体或是塌陷或是被撕开了裂缝,山体表面没有了植被,一遇暴雨就容易发生泥石流。当雨水持续浇注裂缝之后,这些边缘性山体会随时发生崩塌。地震以后茅咀村农民多居住在公路沿线或河谷地带,一旦发生次生灾害,灾害对村庄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之深可想而知。2010年7月在宁强境内的洪灾就能很好地证实这一点。

      “ 7·23 ”两天的强降雨和“ 7·25 ”特大暴雨致使全村群众财产损失严重, 受灾面40%。造成全村直接经济损失达153万元。主要损失为以下几个方面:村组道路被水冲毁,垮塌6公里(其中四组村组道路2.5公里,五组村组道 路2公里,七组村组道路1。5公里〕,直接经济损失18万元;冲毁人饮工程设施1处〈六组水源被毁,蓄水池、过滤池被冲垮,主水管1000米多处破裂),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垮塌低压照明电杆1根,损坏电线500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3. 饮水设施

      地震会改变地表中水系的走向,进而影响灾区正常的生产灌溉及生活用水,茅咀村很多农民搬迁到新住址之后,一方面要面临水系变动后水源存量减少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人多水少的问题。关于后一个问题 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对很多重建户来说,如果想找到地质环境合适 的地方用于建设房屋,就必须接受其他不便,比如不便之一就是远离水源充足的地方;其二,出于方便运输建材的考虑,很多农民将房屋搬至河谷或公路 沿线,集中化建房的后果之一是用水需求量突然增加,而在配套性饮水设施 不能及时建设的情况下,农民正常日常用水就会面临短缺。九组的某重建户 说广以前这个沟里只有我们家一户,后来都逐渐搬下来了,老百姓觉悟低,大 家都接管子,但水源不够,因此也会出现吵架的现象。”

    4. 心理健康

      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造成显著影响。精神层面受到的冲击可以通过人的外显行为予以认识。地震当天,很多老百姓相拥而泣,这是人在受到极度惊吓后的自我减压。在这一过程中,老百姓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个体的无助感变得很强烈。然而,这种环境也催生了人们的互助互帮意识。“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和邻里间互助互帮的理念深人人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茅咀村的重建。

    三、 重建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

      宁强县是陕西省受灾最为严重的县,而广坪镇又是宁强县受灾最为严重 的镇。广坪镇干部介绍说:“要看(陕西的)灾区,就看宁强;要看宁强的灾区,就看广坪。”正如这段话所描述的那样,广坪镇确实吸引了不少外界的目光,给广坪镇带来精神关怀和大量的物质支援。很多老百姓直言灾后重建让茅 咀村加快发展了10年甚至是20年。茅咀村是个边远山区村,经济极其落后,地震前算得上是一个绝对封闭的山庄,如果不是地震,也许不会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更不会有现在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地震之后,民政、金融、国土、水利、电力等不同部门及企业、非政府组织相继介人,在农房重建与维修、土地复垦、村委会办公场所修建、水利设施维修、农网改造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帮扶作用。

    1. 农房重建

      受地震影响的极重灾区和贫穷落后地区农房破坏最为严重,前者是因为距离震源较近或恰好位于地震带附近,所受冲击波强所致,而后者主要是因 为各种设施抵抗灾害的能力差。倘若某个地区既离震源或地震带近,同时又极其落后贫穷,那么这一区域的农房遭受的破坏必定是毁灭性的。茅咀村就 属于这样一个地方。广坪镇灾情统计报告显示,茅咀村235户的房屋全部受 损,其中倒塌房屋621间,垮塌圈舍213间。村级两委办公室、村医疗室以及 计划生育服务室全部成重度危房。地震的第二天很多农民自发组织、分工协作维修房屋,随后国家与社会组织也开始全力参与到受灾户的农房建设中。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基本原则部分指 出:要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摆 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总规》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对口支援的重要作用,建 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责任明确、公开透明、监督有力、多 渠道投资的重要机制。政府在贫困村灾后重建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支配性和 主导性的,从茅咀村灾后重建的实际过程和效果来看,国家的一系列重建政 策在政府组织体系运作下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茅咀村重建户农房重建 资金外部来源有4个渠道,包括国家农房重建专项补助资金每户1万元、天津 市对口援建资金每户1万元、香港红十字会慈善资金每户1.5万元、农村信用 社国家贴息借贷资金每户2万〜3万元。这些重建户只要按照国家或相关组 织的要求建设好农房,就能获得至少5.5万元的资金帮扶。巨大的资金支持无疑是受灾户重建房屋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构成促使他们积极行动建设家园 的强大动力。对于某一农户,就算在震前处在贫困潦倒的状态或是震后家徒四壁,5万元的资金产生的强大剌激也会让他鼓足勇气建造好房屋。茅咀村震后有195户新建房屋,现在连村上的五保户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屋子,房屋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算得上是这个落后山村近几十年来最大的变化。房屋重建之后,老百姓在感慨党和国家政策好、对百姓关怀深切之余,也开始反思在外力推动下实现的快速社会变迁的利与弊。

      强烈的地震打乱了平静的乡村原本井然的秩序,地震后国家救灾应急机制和各种政策的及时介入,目的在于将乡村从无序状态拉回有序状态,但国 家在实现这一目的过程中,又可能会产生其他意外性后果。就茅咀村农房重建而言,没有国家救灾应急机制与资源进入,农房重建固然无从谈起,但国家力量产生的强大拉力使得乡村社会结构瞬间进人一个大跨度变迁的状态,进 而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地震以前茅咀村80以上农民都深居山中,那里交通虽然不便,但耕地却相对充足。农房重建政策以及社会力量介入以后,为了方便运输材料,很多农民抛弃以前的住处转而向交通条件稍好的河谷地带集中建房。在河谷地带建房虽然便于农民与外部市场接触,但却陷人生产地与居住地分离 的困境。除此之外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后,山上生态环境越来越适合野生动物生存9野猪等动物逐步在这些地区泛滥猖獗,农民搬至山下,山上耕地几乎成了野猪觅食的主要去处。尽管迁移户起初或多或少能够预料到这些后果,但面对国家的优惠重建政策谁也不愿“置之不理”,由此每天上山下山辛勤劳作以及粮食减产只能成为他们选择于山下重建房屋须承受的机会成本。

      我们还需要种地,吃不能靠买。现在野猪也很多,一到晚上就把东西给吃了,粮食产量很低。快到收割的时候,我们晚上就在地边上搭个篷篷,看着地,但天天晚上这样熬夜,人都受不了。只要我们山上的路通,哪怕是能骑个车什么的,我们也会把地好好地种着。我们上山走快需要30分钟,背着东西的话需要1个多小时。

      其次,茅咀村河谷地带土地资源极其匮乏,可适宜建造房屋的地方少,但有些农民在政策推动下还是愿意支付高额成本,开挖路边山体当做建房地基。在山脚建屋需要修建斜坡堡坎和排水系统两项配套性设施,但由于资金不足,多数农民不得不选择放弃修建这些设施。缺乏排水系统导致这些房屋 极易遭受山洪冲击4010年7月的洪灾中有多家农房被洪水浸泡,损失惨重。那些房后没有堡坎的农户,也经常面临被滑下山体掩盖的风险。除此之外。很多农民反映,他们当前还面临着在房外建厕所缺少土地、在房内建厕所缺少水源的尴尬境地。

      最后,国家政策支持尤其是额度较大的补贴贷款给农民超前消费创造了 条件,但农民实践这一超前消费行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随着还贷时间的逐 渐临近,农民还贷压力剧增,生活幸福感逐步下降。在灾后农房重建中,农民 从银行借贷不是市场行为,政府承担借贷资金抵押的主要责任。农房重建初期,灾区农民贷款的唯一条件是其属于重建户,由于敏少资金借贷考核环节,很多农民可能并未想明白如何还贷或能否还贷,而是随众盲目从银行借款并将借贷资金用于扩大农房重建面积或提升重建规格上,结果农房重建完成后,绝大多数农户都背负沉重债务,政府因此也承担巨大的抵押風险。即使已临近还贷时间,很多重建户坦言尚不清楚如何还贷,现在每个季度偿还的高额利息已让他们感受到很大压力。按照广坪镇灾后重建农房借贷资金的规定,从借贷之日起3年内由国家贴息,借贷户可以按每月6.72%。的利息借 贷资金,每隔一个季度向银行支付一次利息,3年之后利息回归正常水平。换言之,如果某农户从银行借贷3万元,每季度就需要支付604.8元利息,一年利息支出将达2419.2元。茅咀村当前的情形是,一般农民尤其是缺乏广泛生计来源的农民在除去生存性消费以后只能勉强支付利息资金,很难再节省出资金用于偿还贷款本金。面对即将来临的更高利率,借贷户压力倍增。很多农民幵始努力制作袋料或是外出打工以尽快还清欠款。

      关于茅咀村农房重建还遇到一件特殊的事件,尽管事件涉及的主体是重建户和香港红十字会〔以下简称红会〉,但因农民对政府的“全能”性期望和国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全面性,基层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这一事件当中。国家农房重建补贴资金连同天津市对口援建资金由当地政府直接拨付给重建户,红会的资金由红会组织人员,在乡、村项目负责人协调配合下分两次划拨给目标对象。为了增强农房抗震能力,红会提出只补贴打了构造柱和使用橡胶板的重建房户。红会介入茅咀村的时间先于重建户启动农房重建时间,从这个角度而言,农民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结合外部资源理性选择农房重建标准,并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但实际后果却不是这样。茅咀村重建农房195户,最终有47户或因重建的农房没有打构造柱及使用了楼板,或因超过规定农房重建期限,而没得到红会资金补助。尽管他们也认为自己需要对结果承担主要责任,但面对重建后生活的窘迫以及银行还贷压力,他们 还是表达了很多不满情绪,而这种情绪又集中指向了承担无限责任的基层政 府。之所以要阐述这样的事实是想说明,尽管基层政府的行动初衷是帮助农 民最大限度地获取外部支持,减轻农民重建家园的压力,但农民对政府的情绪性表现与基础组织介人到红会行动也不无关系。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组织形态单一,红会进人村庄只能与基层组织对接。而从另一方面,在很多农民看来,我们的政府是全能型政府,政府能够协调任何矛盾和冲突。既然红会已经为茅咀村老百姓准备了资金,只要政府做好协调性工作,他们终究还是能获得红会补贴。但显然由于他们没有严肃对待红会对农房建设要求,直至项目终止也没有拿到这一补贴。

    2. 产业恢复

      新建农房虽然给茅咀村绝大多数农民带来压力,但他们对自己能住进宽敞结实的房屋仍感到极为欣慰,甚至略带一丝兴奋。农房重建完成以后,基 层政府和农民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恢复香菇产业。农房重建与香菇产业的恢复壮大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岀先后连续性关系,换言之,农房重建完成后农民紧接着就把劳力用于恢复或发展香菇产业。农房建设和香菇产业恢复壮大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相关性,而要厘清其中的事实情形,还需要对茅咀村香菇产业发展历程做简要追溯。

      1999年宁强县召开经济发展会议,强调各镇要发展主导产业并组织人员到河南西峡参观学习香菇产业经验。在此之前茅咀村主打产业是椴木蘑菇,椴木蘑菇产量低、效益差而且耗柴多,一直不被当地政府和农民看好。政府支持农民发展其他产业类型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2000年,村干部动员党员先期发展了18户,但巧遇香菇市场价格暴跌导致这18户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次年继续种植香菇的农户只有5家,这一年香菇市场价格回升,又让茅咀村农民看到这一产业的前景,随后几年不断有农户加 入香菇种植。到2005年该村香菇种植户已达到60余户。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仿佛看到香菇产业要在村内全面推开的趋势,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做袋料的劳动强度很大,一个拥有2个强劳力的家庭最多也只能做3000袋袋料,每袋香菇袋料收益为3元左右。换言之,做香菇袋料一年的人均收益只有 4500元。由于劳动强度大以及相对于外出务工收益的比较优势不太明显,2006—2008年香菇袋料种植总量保持平稳,增幅不大。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大量的香菇种植设施,香菇产业一度再次进人低谷。但自从农房重建之后,香菇产业在茅咀村幵始振兴,截至2011年4月已发展了近130家,那么香菇产业的勃兴和农房重建之间到底有何种关联性?

      农房面积的增加无疑为那些缺少香菇发酵场所的农户种植香菇创造了条件,但这并不是促使很多农民迫切发展香菇种植的主要原因。通过深人调研发现,农房重建以后的还贷压力极有可能是推动农民迫切发展香菇种植的 主要动因,不过这只能解释农民有发展产业以获取经济收益的强大动力,却并不能解释为何很多农民会选择劳动强度大的香菇产业。要回答这一问题 还要回顾茅咀村香菇产业发展的成熟历程。香菇产业在茅咀村已发展10年有余,很多农民从起初观望到学习再到实践逐步掌握了种植香菇的技术,而 这一过程也孕育了当地的香菇交易网络。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启动资本(投资相对较少)、稳定收益加上当地成功范例等各种要素的聚集,意味着这一产业在当地是一种稳定性强、农民信赖的产业类型,而当农民迫于偿还每个季度利息及贷款压力,必然会选择风险小、有稳定回报的产业。另外,一般而言,短期内外出务工收益回报一般都较少,而且找工作的成本通常会抵消外出务工的比较优势,由此也能解释为何震后有更多的人选择种植香菇而不是选择外出务工。

      国家3年贴息快结束了,村民很着急,每个季度都要到广坪镇交利息。现在还不起,只能慢慢做袋料,分批慢慢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得清。

      我们只能在家里做袋料,出去打工找不到好活路,赚不到钱。现在还要还贷款。在屋里做袋料尽管利润低,但还是能赚到一些。只是有时候会遇到市场波动。有人说外出打工一天能挣到一百二百,但要是你出去,去掉路费、 生活费,一天也只能挣到60多元,有时候还领不到钱。我们这个村外出的人都很少。在家做袋料,做好了1年1人也能挣到5000多块钱。

      茅阻村产业恢复与农房重建一样多少带有农民自发倾向,但如果将这些过程的表面现象剥离后发现,其实产业恢复也是国家政策介人的产物。农房 重建产生的负债是推动农民恢复或发展香菇产业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在2000年地方政府发展主导产业的一系列行动沉淀——香菇种植的稳定收益是该产业得以勃兴的前提。从建设新居到产业振兴的良性转变勾勒出茅咀村即将步入可持续发展格局的美丽画卷,不可否认,茅咀村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组织体系和各种政策的介人有绝对的关联,甚至可以认为茅咀村目前的形态实 际上就是国家政治体系塑造的产物,而这一政治内容不仅仅包含灾后重建政策,还包括以前的产业政策。

      农房重建和产业恢复构成了茅咀村灾后重建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县国土资源局投资25万元复垦了近100亩土地,县电力部门组织人员恢复改造了2.5公里电网,县水利局检修了受地震破坏的饮水系统。复垦土地、农网改造和饮水系统的修复直接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操作,受益农户协助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实施项目。截至2011年4月,这些项目都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招 (见表1〕。

      表1 茅阻村灾后重建项目一览表

    52

    四、 政策介人的反思及茅咀村发展展望

    1. 政策介入的反思

      不论是农房重建、土地复垦还是产业恢复,都能看到国家政治组织体系或政策嵌入过程。通过分析影响茅咀村灾后重建产生巨大变化的因素,我们能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是我们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很强,农民开展的灾后重建基本是按照国家指引的方向行动。二是政府承担了更多责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香港红十字会农房重建补助资金落实后,部分农户没有获取资金补 助所产生的纠纷。三是国家政策的介人产生的巨大拉力虽然很快将村庄从无序状态拉回到有序格局,但政策的强力介入让很多农民的生活进入了快速变迁的过程。快速变迁的一些负面结果可能是他们起初无法完全预期的,比如搬至河谷地带以后缺生活用水、缺土地以及原有土地收益降低等问题,而 这些困境让搬迁户生活困难重重。

      茅咀村灾后重建取得的效果一方面源自强有力的灾后重建政策,而另一方面也与村历史基础有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是当地香菇种植技术广泛 传播和交易网络的成熟。香菇种植对土地的依赖性相对较小,适宜在山区环 境成长,当大多数农民早已意识到发展香菇能产生相对稳定利润回报时,在各种压力的助推下自然会选择恢复或发展这一产业。换言之,如果茅咀村缺少这一历史基础,那么农房重建以后农民要么被迫选择失信于国家、拖欠着 未了的债务,要么选择外出务工接受新的挑战,无论如何其效果可能都不如当前走内源式发展道路的好。

    2. 茅咀村发展展望

      香菇产业的勃兴无疑是自农房重建完成以后茅咀村最大的变化,“做袋 料”一时成为绝大多数农民家庭主要的生计来源。香菇产业的快速成长为茅 咀村实现长远发展带来生机,但隐藏在香菇产业欣欣向柴景象背后的发展与 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幵始逐渐凸显。倘若当地不能成功实现技术转 型,这一矛盾极有可能成为制约茅咀村香菇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现在,很多农民反映上山砍柴越来越困难。香菇产业规模的剧增导致原材料需求量猛涨,进而使得附近的树木快速消减,迫使这些产业户只能到离家更远的地方砍伐树木,也加大了种植香菇的劳动强度。

      尽管茅咀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总的来说,在国家灾后 重建政策的介人和推动下,茅咀村经历了巨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成效。这一变迁的首要表现是住房的变化。新建195户砖混结构的农房是茅咀村变化最大的方而。农房的特殊设计增加了房屋的抗灾能力,这有效保障了虽地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另外,搬进新居后,农民的生活习惯也开始改变,以前乱丟乱扔生活垃圾以及房屋凌乱的现象越来越少,村整体环境卫生正往好的方向变化。同时,农房重建遗留下的贷款以及按季度支付利息的举措,对农民发展收益较稳定的香菇产业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其结果是,一方面香菇产业的振兴扩大了广坪镇香菇种植规模,提髙了广坪与 外部市场对接的能力,另一方面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和与商贩或其他市场主体的互动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现代发展理念,而产业发展所沉淀下的农民能力的提升极可能成为村庄以后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

     

    武都区木竹村:

    政府主导下的参与式重建

    李亚雄 苟延锋

    一、 村庄概况

      木竹村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石门乡,村庄原址位于武都区石门乡 政府北面,处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石门沟,平均海拔1600米。木竹村原是一个由外地移民组成的村落,对村庄历史变迁,村民多数也不是很清楚。现 村庄主要由赵姓、王姓、杨姓、罗姓、李姓等家族组成,其中赵姓是第一大姓氏,约占村庄总人口的1/2。全村震前共有3个村民小组,77户,375人。 “5•12”地震中,由于村庄房屋多是土木结构,抗震能力较差,房屋损毁较为严重。再加上村庄山体受地震影响,出现大面积滑坡,经国家地质部门调查和检测,原址已经不适于进行房屋重建。在武都区委、区政府以及石门乡党 委、乡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木竹村进行了整体搬迁,从山上搬到川坝, 进行异地重建,村庄新址位于石门乡石门街村水沟的一块山坡地上,面朝白龙江,自然风光比较优美。由于靠近212国道,又有通村公路相连,交通非常便利。

      新址建设占用土地35.1亩,涉及村民共计85户,每户占地面积111.2平方米。其中包括原来的77户,灾后重建过程中新分家的1户,还有从其他村庄搬迁过来建房的7户。目前这7户虽然居住在木竹村,但在户籍编制上,还不属于木竹村村民。截至2011年3月,78户村民中,贫困户21户,灾后返贫户36户,低保户20户,五保户3户。

      木竹村的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每年有200余人长期在外务工,其中多数选择新疆作为务工目的地。教育方面,村庄现有在读学生80人,在职教师1人,退休教师1人。基层党建方面,木竹村现有中共

    53

      图1 木竹村地形

      党员13人,预备党员2人,党组织建设相对完善。家庭养殖方面,家畜养 殖有50余头,其中主要是骡子和猪。骡子是村民运输的重要工具,养猪主要 是为了自己食用。由于地处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木竹村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01,年日照时间1900多小时,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2010年全村共有耕地817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562余亩,主要以小麦、玉 米、洋芋、豆类为主,种植蔬菜46亩,种植花椒129亩,中药材80亩,经济总收 人已接近130万元,年人均纯收人1980元。当前全村正在大力发展以花椒种 植及中药材栽培为主的特色产业,增强劳动力输出,力争早日实现新木竹的 小康目标。木竹村现作为国家第二批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幵发试点村、基层 党建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庄的各项规划和建设都是在当地政府主 导下开展的,因此当地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 灾害冲击下的木竹村

      地震中木竹村几乎所有的房屋都受到严重的破坏。在77户村民中,其中有52户312间房屋倒塌,25户174间房屋成为危房,村委会的活动室5间房屋全部倒塌,所有房屋已经不再适于居住。全村死亡大牲畜4头,幸运的是全村375名村民,无一伤亡。村庄及其周围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损毁严重,其中道路塌方4公里,交通、人畜饮水完全中断,供电等基础设施受损较重,严重影响了木竹村村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万元。同时地震还对木竹村村民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从未经历过地震的村民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恐慌和焦虑心理。很多村民生活变得没有规律,日常生产、生活变得懒散了很多,有些村民整天无所事事。许多村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置办的家业在地震中毁坏,心情非常沮丧和痛惜,他们的情绪非常低落。村民赵爱英对此深有体会:“地震最大的损害是房子塌了,吃饭的锅碰掉了,路都断了,不能定。房子塌了心里非常不好受,幸亏政府及时发放了帐篷,不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村民赵虚军更坦言道:“地震最大的影响就是没钱了,当时的心情很低落,不好受。”

    三、 灾后重建与整村推进

      (一)政府主导下的灾后重建与整村推进规划

      2008年6月16日,国务院扶贫办在京召开了“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就重建规划编制、试点方案、政策措施等进行了研讨,并形成了“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方案。会议要求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实 事求是地调查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的难度,结合各省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目标,认真编制各省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同时要求规划编制的指导思 想和基本原则要体现以地方为主,中央和全国大力支持,激发贫困地区干部 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内在动力,以确保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完成。同年6月20日,甘肃省扶贫办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 求各市、州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反映实情,提供真实的资料,全面配合灾后重 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试点示范,因村施策,摸索经验,分类分 层推进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同年7月23日,陇南市贫困村灾后 重建扶贫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就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扶贫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按时间、按 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木竹村是国家第二批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试点村。概括地讲, 木竹村的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整体规划与本村实际相结合。试点村各类重建项目必须在整体规划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其恢复重建要体现因地制宜,符合本村实际。

      二是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5•12”地震导致很多脱贫户返 贫,贫困户更加贫困。只有使灾后重建项目与扶贫开发项目相衔接,各种社 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才能达到经济发展、减贫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目的。 三是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模式。整合各类扶贫资源,科学规划,集中投人,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可持发展。

      四是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项目支持,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同时,着力打造以花椒种植及中药材栽培为主的特色产业,增加劳动力输出,在国家扶持下,自力更生谋发展。

      (二)政府主导下的灾后重建与整村推进过程

      按照重建方案,木竹村实行整体搬迁、异地重建。灾后重建阶段,木竹村 所在地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多次对木竹村的重建工作进行指导。在政府的领导及指导下,木竹村的重建工作顺利推进。2008年8月31日木竹村村委会就灾后恢复重建问题在木竹村新址帐篷召开了一次“木竹村重建户公示会议”,共有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10人参加。

    1. 房屋重建

      按照武都区石门乡人民政府与木竹村村民签订的《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协议》规定,重建户每户占用土地面积111.2平方米,享受援助资金2万元。根 据重建需求,由政府协调享受3年国家贴息贷款2万元。为加快重建进度,确 保工程质量,石门乡人民政府派遣驻村干部,对重建房屋工程质量和施工进 度进行监督检査,并按建房进度分期分批给重建农户兑现国家每户2万元补助资金。具体的拨款情况是:房屋重建地基打好时,村民可以领取1万元的补助款;当房屋封顶时可以再领取8000元的补助款;而当房屋建成,村民归还救 灾帐篷时,可以领取最后2000元的补助款。协议还要求重建户必须在2009 年12月10日之前完成房屋重建并人住,否则政府将取消该农户的贷款贴息,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签订住房重建协议后村民纷纷开工进行房屋建设。

    2. 路桥建设

      木竹村新址新修公路共3.5公里。其中硬化村内主干道路及巷道共2.5公里,是曲武都区扶贫办投资招标、江龙公司承包完成。以便民桥“小康桥” 为界,连接212国道公路1公里,是由武都区交通局出资10万元完成。其中小康桥也是由武都区扶贫办出资26万元招标修筑完成。

    3. 水电建设

      武都区水利局在木竹村新址投人18.6万元,为木竹村新修管引工程一 处,埋设输水主管道500米,配套2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解决了85户、385 人、46头大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此外村集体带领村民新修了高2.5米、长650米的浆砌护庄河堤,完成了高5米、长90米的浆砌护坡8道,用以保证新村安全。武都区电力局为木竹村架设高压线路3000米、低压线路5000米,安装变压器1个,并将线路引人每家每户,所花费用由区政府发给村民的一个月的生活费抵交。   

    4. 林业生产

      在林业部门的帮助下,木竹村在村庄原址栽植核桃1.2万株,新址栽植刺槐3万株,侧柏1万株。截至2011年3月,木竹村在村内及周围的山坡上共栽种刺槐12万株,侧柏5万株,核桃苗3万株。为有效保护植被,美化环境,减少流入白龙江的泥沙,在武都区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木竹村村委会与村民签署了每户承包40亩林地的《武都区集体林木林地家庭承包合同》,合同规定 以上林地承包期限为70年,从2010年10月1日起至2080年9月30日止。 在这期间,承包方对所承包的土地必须用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改变林地用途,自觉遵守林木采伐规定,落实林木保护管理责任,并有权享受国家用于造林、育林的优惠政策和扶贫基金。同时发包方按合同有权监督承包方对林地的使用,并维护承包方的林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合同,或干预承包方正常的林业生产活动。

    5. 新能源建设

      灾后重建过程中,木竹村78户村民都先后领取了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免费太阳灶,不仅节能,而且无污染。武都区原计划为村民提供的沼气池项目,由于村庄缺乏农作物秸秆等沼气所需要的原料,最后被迫取消。

      在其他公共设施方面,武都区人民 政府投资40余万元为木竹村修建了新的 村委会,其中村级会议室、调解办公室、 图书室、计生室、村卫生室等公共服务用房共17间340平方米,五保家园4间80平方米,其中已有3户人住。并在村委会活动场所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便于群众锻炼身体,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54

    图2 木竹村村委会健身器材

    6. 互助基金项目建设

      为进一步增强村民的灾后恢复重建能力,促进村庄发展,武都区扶贫办 投资20万元,为木竹村成立了互助基金协会,每户村民只要交纳300元入股资金,就可以成为基金协会会员,并可以从互助基金中贷款3000元,年利息为6厘。村民可以自愿加人和自由退出互助基金协会。当有村民打算退出时,可以申请拿因自己先前交纳的300元入股金。互助基金取得利息收入,由村委会负责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村庄的一些日常开支,如卫生管理、自来水管理等。为了保证村庄正常用水和保持村庄卫生,村委会招聘了两位村民负责管理维护。互助基金协会资金由上级政府部门监管,木竹村村委会负责具体实施。

    四、 灾后重建与整村推进效果

      木竹村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是在政府主导下,政府职能部门团结协作, 村两委与村民积极参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说,木竹村灾后重建与整村推进是党和政府以及木竹村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经过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的木竹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1. 房屋建设

      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木竹村村民集资23400元从邻村购买了一块32亩的山梁开阔地,进行了异地重建。截至2009年12月,木竹村房屋重建工作已顺利完成,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质量验收,所有重建房屋均已达到抵御8级 地震的能力。78户村民都按时搬进了新房。

    2. 路桥建设

      连接212国道的公路长1公里,宽4米,路面硬化非常好。村内主干道路及巷道长2.5公里,宽3米,路面状况一般,道路拐弯处坡度太大,存在安全隐 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路桥的修建大大改善了木竹村的交通状况,方 便了居民的出行,农民对此非常满意。村民王路平说道:“灾后重建村上虽 然花了些钱,但大家心里敞亮。离公路近了,打工方便了,小生意也好做了, 小伙子找媳妇都容易了。”

    3. 水电建设

      武都区水利局为木竹村修建了自来水工程,解决了人畜用水问题,结束 了木竹村“背水喝”的历史,深得村民的欢迎。村民赵爱英说:“现在交通方便 了,路也好走了,也喝上了自来水,真是好啊!以前在山上还要背水喝,现在 方便。”区电力局将线路引人每家每户,满足了村民的用电需求,也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在其他建设方面,木竹村村民都用上了节能灶,不仅无污染,而且节约了 成本。此外,各项公共设施建设也逐渐完善。新村委会设立的多种活动室, 如图书室、医疗室等虽暂时还没得到充分利用,但村委会内的活动场所已成 为很多村民日常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二)村民自身能力提升

      当地政府开展对村民的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使村民掌握科学的种养技 术,提髙了村民的生产能力。此外,通过参与灾后重建与整村推进,村民肉我 组织、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识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得到提升。灾后实行的公示 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赋予了村民对于村庄事务管理更多的话语权,激发了 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也提高了村庄事务管理的透明度和 民主性,使村民自治成为灾后村庄事务管理的良好制度平台。

      (三)产业发展

      木竹村的农业生产曲于受地震破坏不大,很快得以恢复。2010年全村共 有耕地817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562亩,蔬菜46亩,花椒129亩,中药材80 亩,经济总收入接近130万元,年人均收入1980元。以花椒种植及中药材栽培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初见端倪,劳务输出出现新的突破,20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

      谈到重建成果,村支书杨书记总结道:“灾后重建可以说使我们村的建设水平向前推进了20年,村民对现在的生活总体上都比较满意。当然,我们还 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村支书的一句实在话道出了灾后村庄的巨变。

    五、 总结与思考

      木竹村作为国家第二批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试点村,经过 两年多的恢复重建与整村推进,灾后各类规划项目现都已基本完工。在这一 过程中,木竹村积累了许多值得推广与学习的宝贵经验,可以为今后的灾后 重建以及其他灾后贫困村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木竹村灾后重建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也为其他贫困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前车之鉴。

      (一)木竹村灾后重建的主要经验

    1. 实行“整村推进”模式

      “整村推进”模式作为从甘肃省的扶贫实践总结出来的扶贫开发模式,被国家扶贫系统认可与推广,已成为贫困村扶贫开发的主要运营模式。该模式 强调以贫困村为整体,从全局观念出发,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统筹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满足贫困村人民群众的生活以 及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武都区扶贫办作为木竹村灾后重建的重要力 量,根据《武都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规定,积极协调各个部门,对木竹村的异地重建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分析,最后选择了“整村推进模式”作为木竹 村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工作模式,从而集中优势资源,着力解决村民所迫切 需要的房屋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事实证明,“整村推进” 模式对于木竹村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以及扶贫开发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较好地满足了木竹村村民的需求。

    2. 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5•12”大地震对木竹村的生产和村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剧了 发展的脆弱性,多数村民陷入贫困状态。木竹村的客观实际决定了木竹村要 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从木竹村的具体做法可以看出,木竹村既重视住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建,同时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农民技能培训、扶植产业发育与发展等举措促进扶贫开发,取得了不错的效 果。木竹村从实际出发,发展以花椒种植及中药材栽培为主的特色产业,及时给予了村民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利于木竹村的持续和长远发展。截至 2010年,木竹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已达300人次。同时,政府还积极鼓励和引导木竹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劳务输出,为木竹村尽早脱贫致富开辟新的路径。

    3. 多部门协作与各方共同参与

      地震对木竹村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其破坏力也是巨大的,因此,没有多部门的协作与各方共同参与,仅依靠单一的力量与部门的支持很难完成重建任 务。木竹村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可以说是各部门投入资源、共同协作与 努力的结果。从政府方面看,在武都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区扶贫办、区交通 局、区水利局、区电力局、区林业和民政部门相继投人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木竹村的灾后建设,这些努力可以说为木竹村的成功重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 政府主导与村民积极参与相结合

      在木竹村灾后恢复重建与整村推进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政 府及社会的支持与援助非常重要。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了资源动员能 力和整合能力,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为村庄重建提供了强大的外部资源支 持。但是,木竹村每一个重建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像公路的修 建、水管的铺设、护河堤的修砌等,村民的参与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村民参与 项目的规划、实施,一方面吸纳了村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收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提高村民自身的民主意识与自主管理能力。这些看似无形的成果可以说是未来木竹村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与动力。

      (二)木竹村灾后恢复重建存在的主要不足

    1. 行政权力强势带来的局限

      木竹村灾后恢复重建与整村推进是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开展和进行的, 没有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政府自始至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府行政权力 的强势一方面有利于自上而下的动员与整合,从而有利于快速地应对灾后重 建,加快重建进程。但是,另一方面也由此带来某些弊端。比如,由自上而下的管治带来的监控不到位的问题。木竹村灾后重建项目是在当地政府的领 导下进行的,村里没有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实施和监督各项工程的进展。在 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一些由政府出资招标、公司承包的项目由于监督不到位,工程质量存在瑕疵,影响了村民日常生活,不但村民有意见,而且 也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声誉。另外,由于在重建与扶贫开发中政府较为强势,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发挥主体作用与能动作用,导致村庄与村民形成 依赖政府的习惯与心理。这对于村庄形成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是不利的。

    2. 村民能力建设不足

      木竹村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缺乏技能,现代意识不强,参与和自我 管理的能力较弱。通过重建,开展了一些技能培训,促进了村民参与重建事务,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村民的能力。但是,从客观上看,与现代农民所应具有的能力相比,村民的能力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从重建与扶贫开发的实践看,木竹村住房与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效果显著,走在了前面,而能力建设效果还不明显,滞后于村庄发展的要求。从未来的发展看,村民能力建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没有解决村民能力建设问题,那么就很难实现木竹村自主的、可持续发展。

    3. 某些项目后续维护工作不到位

      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完成,各项目建设陆续撤出木竹村,一些项目的后 续维护工作出现断裂。比如,人村公路弯度大,村内路面状况差,存在交通安 全隐患。此外,自来水的水锈较重,且经常停水,影响了村民生活用水。在供电方面,由于电线杆数量不足,很多电线都挂在村民家的房顶上,对村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三)木竹村发展面对的挑战

    1. 耕地少,生活物资缺乏保陣

      木竹村异地搬迁以后,距离村庄原址12公里,步行大约要花3个小时,农作物种植十分不便,再加上一直实施退耕还林,村民所剩人均耕地不多。缺 乏耕地,很多村民只能买粮食吃,使得本来贫困的生活显得更加艰难。村民 迫切希望政府能给他们村平整一些土地。多数村民看中了位于村庄附近白龙江里的一块沙坝,希望整平种庄稼。然而村支书杨书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显得很为难:“若沙坝整平,的确能给村里增加150多亩的地,可是现在那个沙坝是私人的,不好弄,请政府出面也未必管用,不过既然多数村民有这个想法,村委会也在考虑,时机成熟时,就向上级政府反映。”缺乏耕地已成为制约木竹村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若不能有效地解决,木竹村的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必然受到极大的制约。

    2. 房屋重建花费离,还债压力大

      灾后很多木竹村村民盖了两层房子,有的还盖了偏房,房屋的平均花费都在10万元左右,所有农户都贷了款,有的还以高息借了民间贷款。加上忙 于房屋重建,村民外出打工时间减少,收人随之降低。随着还款期的临近,村民的还款压力不断增加。村民王文涛在谈到建房贷款时说道:“现在最担心 的就是贷款还不上,政府的有可能还可以拖一下,可是贷私人的款就必须还了,挺发愁。”如何缓解村民的还款压力,成为稳定村民生活一个新的任务。 据说当地政府正在考虑延长村民2万元的国家贴息贷款,以缓解村民的生活压力,这对村民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3. 文化水平低,谋生技能缺乏

      木竹村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即便是80后、90后,也多数是初中毕业,大学生是凤毛麟角,所以当地年轻人外出打工也只能从事要依靠体力的低收人工作。在家务农的人员,多数文化水平更为低下,接受各种科学技术培训的难度较大。虽然村庄接受科技培训的人数有所上升,但总体比例还是 较低的。多数村民还是渴望得到科学技术培训,尤其是农作物种植、养殖、手工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需求较大。由于地方政府资金和精力有限,村民的 技术培训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木竹村图书室仅有的两捆图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木竹村的现实。可以说,村隄文化水平低、谋生技能缺乏是制约木竹村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4. 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力度不足

      当前木竹村灾后恢复重建已经全部完成,扶贫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然而村庄整体发展资源不足状况依旧存在,尤其是很多村民因房屋重建 贷款,欠下大量债务,生活仍较为贫困。资金的缺乏也使得一些有创业,搞产 业开发的想法的村民被捆住了手脚。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完成,政府的一些 涉农项目相继撤出村庄,这显然对刚刚从灾害中恢复过来的木竹村的生计发 展带来不利影响。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力度不够,影响了村庄的 生计恢复与长远发展。

      除了政府援助外,木竹村没有得到像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红十字会、香港乐施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直接援助。外部援助的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致使木竹村灾后重建严重依赖政府,加之自身能力建设不足,产业发 展不是很乐观。木竹村的经济收人主要还是来源于外出打工和村民农业种植,新发展的一些产业尚未发挥效益,木竹村的脱贫致富依旧任重道远。

      总之,在政府的直接领导与支持下,依靠村民的自身努力,木竹村灾后重 建与扶贫开发取得了一系列成效。通过不到3年的恢复重建,村庄面貌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从住房及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看,木竹村的今天是地震前远远不能比的。同时,通过重建与扶贫开发,增进了村民团结,培养了村民自我組织、民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扶持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培训了农民的技能。 虽说这些方面的努力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对村庄长远的、内源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相信,在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村民自身的努力,作为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试点村的木竹村一定会迎接挑战,朝着小康的目标稳步迈进。

     

    略阳县西沟村:

    灾后就地与异地重建调查

    刘豪

    一、 村情简介

      西沟村是位于陕西省略阳县郭镇镇的一个贫困村,平均海拔约1100米, 全村呈东西走向的长条形,地势西高东低,西端连接高寒山地,翻过山即是甘肃省康县,东端连接郭镇镇中心,有相对开阔的河坝,南北两面均为山地,一条较小的河流至西向东流经全村汇人乐素河,一条与河流平行的通村公路贯穿整个西沟村。全村居民主要生活在长约8公里、宽约1公里的狭长河谷地带。

      西沟村村委会所在地距略阳县城42公里,距镇政府约5公里,全村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从东往西依次为邓家院社、左家院社、梅家院社、椿树田社。全村共263户1013人,其中劳动力522人。全村耕地面 积约2044亩,林地面积约18000亩,其中经济林4074亩,现在经济林主要包括杜仲林2175亩,板栗1208亩。

      西沟村传统的粮食作物是玉米与小麦;经济作物有杜仲、天麻、枣皮等中药材以及核桃、板栗等干果,但其种植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多为农户零散种植;全村传统的养殖业以生猪和鸡为主。历史上的西沟村没有形成能够有效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产业与资源,农民的经济收人主要靠外出务工,地震前〔2007年)西沟村人均纯收入为1930元。

      全村现有四家便民商店,一个村卫生室,没有村小学,全村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都在镇中心上学。所有家庭均已通电、通自来水,邓家院社、左家院社2 个社已经通了宽带,全村257户有电视,259户有电话。

    二、 地震造成的损失

      (一)震前的建设

      现在的西沟村由左家院、梅家院2个行政村于2002年合并而成。新的西沟村在随后的几年中,还存在按2个村分别进行建设的情况。2004年左家院被列为扶贫开发重点村,获得25万元的建设资金;2006年梅家院被列为扶贫开发重点村,也获得25万元的建设资金。在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方面,左家院主要修了通村公路和2座便民桥,梅家院的资金也主要投入到了通村公路建设和2座便民桥的建设中;在农户的居住环境方面,实行 “一建三改”,即建房、改厨、改厕、改圈,建房的标准为“粉刷壁墙,玻璃门窗, 地板打光,顶棚亮堂,空悬日光”,改厨的标准为“灶面瓷砖,干净卫生,烟筒外面”。当时村两委主要把扶贫开发资金投人到通村公路和便民桥上面了,在村民的住房条件改善方面,主要是号召村民自行修缮房屋、改善居住环境,并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2004年开始的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建设,西沟村累计建成了 4座便民桥,并将原来的村主干道由“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累计修通 5.5公里,部分村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然而就在左家院的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刚刚完工的时候,一场大地震打乱了建设的步伐,破坏了之前的建设成果,对群众的身心造成沉重的打击,使民众的财产遭受损失。

      (二)地震的破坏

      2008年“5•12”大地震给西沟村造成了如下损失。村民房屋方面,共倒塌12户57间,形成严重危房142户449间,需要恢复重建;69户210间不同程度受损,出现墙体开裂,檩断落需要加固维修,累计影响全村4个村民小组 (社〉223户964人。基础设施方面,共损坏人饮管道9处、农电线路7公里,村办公室5间、村级卫生室3间巳成严重危房,需要进行维修或重建。地震共给西沟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15万元,导致154户625人返贫。由于地震发生在白天,村民多在地里忙农活,幸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三、 灾后恢复重建

      (一)概述

      西沟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主要分为两大类工程,即“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全村累计投人各类重建资金1022.49万元, 其中扶贫专项资金192.38万元(包括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100万元,扶贫移 民建房资金92.38万元),中央财政和天津援建灾民建房补助资金308万元, 天津援建移民点配套工程资金64万元,争取部门项目资金46.49万元,群众自筹411.62万元。在贫困村灾后重建中共实施两大类项目8个子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新建房屋154户462间,加固维修27户,完成村组道拓宽硬化2公里,硬化人户路3556米,修建安置点便民桥1座、河堤515米,硬化移民示范点道路1500米。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完成“一建三改”120户,建沼气池52 口。在扶贫移民建设中完成移民建房78户、297人,建房236间,并完成圈、 厕、厨房配套78户。地震前,西沟全村大约只有10余户修建了砖混结构的房 子,其余均是土坯房,通过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村90%以上的农户新建了砖混结构的房子,全村基础 设施得到恢复重建,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恢复提高,社会事业得到了发展。

      (二)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

      西沟村“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启动建设以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

      (1)基础设施。投人专项资金61万元,其他资金100万元(西沟金矿10 万元)。新修村组道路1500米,组户路1500米,完成修建人户道路2000米。通过以上道路建设,现已解决全村180户812人的出行问题。

      (2)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共新建住房154户,由天津对口援建资金中补贴 每户1万元,财政专项资金补贴每户1万元。硬化庭院6400平方米,庭院美化、绿化180户,公共环境美化156户,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变了西沟村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实现了“硬化、亮化、美化”。

      (3)扶持增收产业。投人专项资金17.3万元,发展养猪2643头,建立核 桃产业园3个共910亩,建立天麻示范基地1个,栽植天麻1000窝,种植柴胡 1500亩,板栗架接改良300亩,管护银杏400亩,栽植杜仲1000亩。产业的发展助推了西沟村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现在西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7年的1930元增至2010年的2462元,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扔农户能力建设。分为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两大类,县扶贫专项资金投人9万元。为提髙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县扶贫办多次携带 多媒体器材以及自制的PPT课件到西沟村进行各类培训,邀请技术专家在郭 镇镇政府、西沟村村委会进行板栗、核桃、养猪及当前扶贫政策产业的培训,共发放各种培训资料800余份,鼓励青年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输送到各类专业技术学校培训21人次,产业技术培训300余人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会6次,以会代训1200余人次,加快了灾后重建工作步伐。

      (5)社会事业。投入财政专项资金8.5万元,新修村委会办公室5间和村 级卫生室3间。社会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解决了群众就医不方便的问题。

      (三)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

      受2008年“5•12”地震破坏,西沟村大量房屋严重受损。一部分房屋的地基塌陷、滑坡,无法原地重新建房,一部分村民的原居住地“三不通”,环境恶劣。为了解决这些农户的居住问题,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村两委多 次争取,县委、县政府于2009年将西沟村列为灾后扶贫移民示范村。西沟村 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累计投人财政资金190.18万元,争取外部资金112.64 万元,群众累计投劳6240个。在两年的灾后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中,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住房建设。共安置移民78户、297人,建房236间,其中:在邓家院社征地9.3亩,集中安置农户18户、73人,建房54间。移民搬迁总体上是把西沟村居住于高山地区的村民搬迁到相对平坦和开阔的河谷地带。一部分属于就近搬迁,就是从山坡地搬到附近的平地、谷地。一部分是从西沟村地处高山的椿树田社搬迁到东边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邓家院社。现在在邓家院社新修的集中安置点,部分居民以前的房子在地震中坍塌了,有的是瓦片等震落,墙体开裂成了危房。在住房重建方面,具体的做法是按照灾后重建房屋的补偿标准,每户补贴2万元,另外,世界宣明会每户补贴1万元,由政府负责宅基地的协调,并进行统一规划。

      (2)水泥硬化移民点道路1500米,人户路水泥硬化3556米。

      (3)移民户结合移民搬迁配套新修厨房78户83间、圈舍78间、厕所78 间,52户修建了洗澡间。

      (4)县能源站配套新建沼气池灶52 口。

      (5)实施了庭院硬化美化78户,2340平方米,52户建起了花园并栽植了 花草和风景树。

      (6)新建移民点文化广场一处,建设面积859.14平方米。

      (7)新修移民集中安置点浆砌河堤515米,确保移民点和周边48户农户的居住安全,保护农田240亩。

      (8)修建移民点引水供水工程,架设供水管道1500米,修建户用水池81 个,解决了移民点和周围农户的吃水难问题。

    四、 促进西沟村恢复重建的积极因素

      西沟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得以有效推进,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中央的宏观 政策和各级政府包括扶贫系统的具体政策落实,以及政府资金、物资的支持。 西沟村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工程的实施由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恢复重建效果。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除了政府行为之外,还有许多 对西沟村灾后恢复重建起到了促进作用的积极因素,具体如下。

      (一)村民方面的因素

    1. 村民的团结互助

      在本次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除了外界的帮助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 是村民积极展开生产自救。所有村民均表示,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单 个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互帮互助。 这种互帮互助在住房重建的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在劳动交换和资金拆 借两个方面。

      “5•12”地震的破坏面相当广,受灾地区都同时进行着一系列恢复重建, 一时造成劳动力的紧缺,而且就算有外来的劳动力,价格也非常之高。这种情况下,西沟村村民表现出很好的互助精神。在住房建设的过程中,比如搬运砖瓦、打地基等,邻里亲朋就会过来帮忙。有的受访者表示,当时有些本来 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参与建设,帮助家庭、亲友进行恢复重建。通过这种劳动力的交换,既解决了当时的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成本。

      互帮互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金的相互拆借。建房对西沟这个贫 困村来说,虽然有政府及社会的资金帮助,但是相对于重建住房的费用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西沟村房屋重建的费用一般在10万元上下,很多村民建房的 资金缺口很大。亲朋好友之间的资金拆借,靠的是人情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相对于银行贷款,不需要各种烦琐的程序和担保,而且不需要利息,在还款的方式和时间上面,也很宽松,所以,对于当时急需建房资金的村民来说,这种互助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恢复重建中,西沟村的78户移民户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但他们迅速和新邻居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房屋的重建既得到了原来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新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都用“团 结”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关系状态。

    2. 村民的“攀比心”

      西沟村委会秘书在访谈中说,西沟村村民强烈的“攀比心”,其实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这也是推动西沟村灾后恢复重建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因 素。“攀比心”尤其体现在房屋的重建和维修方面。当首批灾后重建的房屋建 起来之后,其他未建的村民按捺不住了,认为别人能把房屋建好,自己同样也能,于是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对那些需要农民自己筹资、投工投劳的项目,有些村庄就放弃了,但是西沟村村民把这些项目都积极争取过来,这使西沟村争取了更多的恢复重建的资源。

      西沟村的灾后重建也有其特殊之处。西沟村作为第一批贫困村灾后重建重点村,在获得最初的资源之后,立即进行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使 以后的灾后恢复重建的资源以马太效应的方式不断投入到西沟村,使西沟村 获得了趄过其他村庄的重建资源,各类资源促成各类工程、项目的同期建设,最终成就了 1十1>2的效果。

      (二)信贷资金

    1. 互助资金

      互助资金的来源是西沟村100万元的灾后重建重点村的资金。原始资金为18万元,最开始吸收了139户会员,每户交纳股金500元(有3户交纳了1000元股金〕,后有部分农户退股,现在互助资金的会员稳定在73户,总金额达21.65万元。从成立到现在,累计发放了20.7万元的小额贷款,一共扶持了 52户,其中养殖业41户,运输业4户,餐饮业3户,种植业4户。西沟村的互助资金总额并不多,每户申请贷款的数额也有限,但其意义在于给真正需要发展生产的农户提供了比银行更为便利的信贷支持。同时也增强了西沟村村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增加农户的资本、增加可持续生计的有效手段。目前互助资金总体运行良好,没有坏账。

    1. 银行贷款

      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西沟村人均纯收入1930元,远低于同期全国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人4410元的水平,也比同期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低。以西沟村村民的这种收人状况,在地震造成了房屋和其他财产损失之后,如果没有政策性的贷款,迅速重建是难以想象的。从我们所访问的村民情况来看,西沟村每家每户的贷款均在2万〜3万元。

      (三)产业开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西沟村主要发展的产业有天麻、杜仲、柴胡、核桃的种植与乌鸡、猪的养殖,现在正在积极申报黄牛养殖基地。针对这些产业,西沟村成立了 5个专业合作社,目前都处于初创时期,离发挥效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最大的2个合作社分别是养猪专业合作社和乌鸡养殖合作社,均获得了扶贫部门的资金扶持。在对该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大户进行访问时,他表示,自己获得了县扶贫办4万元的扶持资金,另外贷了50余万元,养殖场有300多头生猪,现在还处于亏损状态。当前打算先把养殖场的规模做起来,产生经济效益,然后推 动猪的品种改良,推广生长速度快的猪。目前养猪专利合作社成员有80户, 已经产生了实际效益的方式是联合起来购买饲料、出售生猪,降低运输环节 的成本。在生猪养殖方面,最大的两个难题是缺乏技术和资金。另外一家乌 鸡养殖合作社,2010年7月建厂,规模一度超过了万只,属于郭镇四大养鸡大户之一。2010年乌鸡的市场行情不好,销路不畅,2011年的运行情况又趋于良好。关于合作社的扶持,略阳县扶贫办的文件规定重点对有一定规模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贷款贴息和财政补贴,目的是促使种植与养殖业大户积极组织农户组建合作社,真正形成以点带面的效应。

      (四)村干部的努力

      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物资怎么分配,村民如何组织动员起来,重建项目怎样开展,村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如何与政府及社会組织实现对接,都依赖于村干部。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村民普遍对村干部的工作表示出肯定和称 赞。有村民讲,在地震发生后,西沟村村干部就成立了一个“抢险队”,每天天一亮就出门,引导村民拆除危房,协调村民调换宅基地。在西沟村邓家院社 新建的移民集中安置点,虽然有些人就一些小问题有些抱怨,但在问到对乡 村两级干部在重建工作中的表现时,大家都对乡村两级的干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村民说,当时建房子的时候,自己申请不上国家贷款,是村干部帮助自己争取,才得以申请到国家贷款。集中安置点地处贯穿西沟村的小河边,虽然平时小河处于枯竭的状态,可是等到7—8月下大雨的时候,河水会迅速涨起来,会危及到集中安置点的安全。当时项目中并没有修建河提这一规划,村支两委立即打报告立项,最后修建了515米的西沟村拦洪河堤。

      (五)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在西沟村的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帮助。这 些非政府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方面对西沟的重建做出了贡献。比 如,国际行动援助组织主要针对有特殊困难的人给西沟村援助了10万元,这 一部分款项直接发到了农户的手上。另外援助2万元用于支持西沟村的产业发展,主要是解决该村核桃树大面积虫灾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累计援助了 4.8万元,主要用于资助农户修建卫生厕所。世界宣明会援助了23万元,用于23户农户的灾后移民搬迁,户均1万元。世界银行中国办事处给村民提供了化肥帮助灾后恢复生产。非政府组织对西沟村的恢复重建援助有一大优势:直接面对农户,机动迅速,直接给付现金到他们认为应该受到援助的对象手上,没有烦琐的审批程序,不会引起农户的不公平情绪,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一刀切政策的局限。

    五、 经验总结

      以上既用直观的统计数据表明西沟村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又列举了一些政府部门以外的有效促进西沟村恢复重建的因素。现在试图用“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来揭示重建项目之间、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它们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共同帮助西沟村村民恢复重建,走上自我发展的脱贫之路。

      “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它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能力、资产和有收人的活动。该概念是帮助人们认识生计,特别是穷人的生计状况的一个工具,它是对农户生计,特别是对与贫困问题有关的复杂因素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强调从分析对象拥有的各种资产出发,强调内在要 素在贫困与脱贫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农户的生计系统包括三个要素:拥有 的能力〔如教育、技能、健康、生理条件等)、资产(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 社会资源)以及经济活动。国际关怀组织在可持续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了发展干预的三个层次:给农户提供食物、饮水、住房以及其他基本服务的 生计供给;为农户提供以工代赈、种子、工具以及灌溉系统的生计保护;为农户提供一定的资产,改善其生产、消费和交换的长期的生计促进。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黄承伟研究员在2010年的《中国扶贫》杂志上就撰文指出,要“构建贫困人口灾后可持续生计发展支持体系”。

      “生计是谋生的方式,该谋生方式建立在能力、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 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基础之上。只有当一种生计能够应对,并在压力和打击下得到恢复,能够在当前和未来保持乃至加强其能力和资产,同时又不损坏自然资源基础,这种生计才是可持续性的(Chambersand Conwav,1992)。”“5•12”地震给西沟村村民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带来了巨大损失,可以说是破坏了西沟村村民原来的生计系统。作为贫困村,西沟村本身几近丧失自我重建的能力,的确需要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进行自我恢复重建。地震之后,各种资源短时间都投入到了西沟村,各类关系到农户生计的项目都同时上马,水、电、路、河堤都在 建设,灾后恢复重建总体上改善了西沟村的蕋础设施,发展了西沟村的社会事业,并使之超过了震前的水平。政府实施的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两大类的工程,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产业幵发、能 力培训四大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贫困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农户 可持续生计的物质资本。基础设施、住房、居住环境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更好、 更安心地去发展生计。互助资金、银行信贷的支持,虽然不是无偿给予,但对于西沟这个贫困村、对于经济收人低的村民来讲,增加了其经济资本。邻里关系的构建、亲朋之间的互帮互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本。能力培训直接增加了村民的人力资本。产业开发本身就是一项可持续生计活动。总之,西沟 村重建经验就是重视村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就是通过灾后恢复重建重新建 构了农户的可持续生计系统。建构可持续生计系统为各项援助政策终止以 后农户自我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道。

    六、 问题与思考

      灾后恢复重建掏空了西沟村村民的家底,很多村民欠有债务。从硬件设施上来看,西沟村的建设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他们的经济收入 还没有像房屋那样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的收人来源的渠道、自身的能力建设还没有跟着硬件设施同步地提高,所以在可持续生计上,他们仍然有风险。3年的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都已经进入尾声,大部分巳经通过了验收,在外界对 西沟村的帮助停止之后,西沟村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产业发展、外出务工等方面,如何取舍,如何还清贷款,如何致富,这些都是摆在村民面前的难题。下面就恢复重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生计的脆弱性

      乡村两级干部估计,西沟村全村的贷款数额应该在500万元左右。根据郭镇扶贫办的调查,西沟村大约有30户的贷款额度在6万元左右。地震以后,在各方的援助下,通过村民自己多方筹措资金,房子是修好了,可是也将西沟村村民多年的积蓄掏空了,还欠下了相对他们李说数额不菲的债。向亲戚朋友所借的钱,可以没有严格的还款时间要求,没有利息,但是欠银行的贷款就有严格的还款时间要求,而且要缴纳利息。这么沉重的债务的偿还,对大多数村民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压力。3年过去了,现在贷款一般还了1万以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普遍未还。地震之前,虽然西沟村人均纯收人低下,是一个贫困村,但是在家务农或者外出务工的收入能够维持生活,收支基本衡。但是地震后这种平衡被打破了,村民背上了不少的债务,增加了生计的脆弱性。一旦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他们将直接面临债务与生计的双重压力。

      (二)产业发展

    1. 产业开发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西沟村的产业应该说都还处于初始阶段。有的已经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但效益不是很好,而且产业的发展常常是落后于市场,没有能够走在市场的前面。县扶贫办以及郭镇镇政府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感觉到政府的角色不能很好的把握与定位。如果政府推动力度小,按现在农民的组织性来看,不是很容易广泛接受农业产业开发,存在观望的态度。如果推动的力度大, 产业搞成功了,农民获益了,倒没什么问题;一旦失败,政府就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而且容易引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西沟村历来有种植核桃树等传统。一棵核桃树一年的收益往往在200元 左右。地震前,一家有十几二十棵大核桃树,有时候收益能有两三千元。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山上开始封山育林,没有耕作,使山间的核桃树缺少养分和管护,再加上近年来天蚕虫的破坏,核桃树已经开始大面积地死亡,西沟村的这个产业就这样枯萎了。要振兴核桃一类的产业,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也会出现上面提到的政府角色定位问题。

    2. 发展本地产业与劳务输出

      现阶段的扶贫开发政策倡导农业产业,但是西沟村村民中收人最髙的那部分人还是靠外出务工。西沟村村主任和文书对于村民致富就有不同的看法。村主任认为现阶段最主要的还是进行劳务输出,认为西沟村这个地方土地面积狭小,交通不便,发展农业产业很受局限,风险也高,对于当前经济基 础薄弱、负债沉重的西沟村来说,外出务工是最为稳定也是赚钱最快的方法,更有利于偿还债务,进行资金的积累。而村文书则认为,西沟村还是能够进行一定的农业产业开发的,比如天麻、柴胡等中药材产业的开发。他认为,只要好好发展,效益不比外出务工差。而且村民在本地发展,能够兼顾家庭。如果村里精干力量都外出务工,那么西沟村本土的产业会更加凋敝。

      (三)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恢复过程中与政府的关系

      在西沟村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世界宣明会和政府的合作非常紧密,在邓家院移民集中安置点还立有感恩宣明会的功德碑。但是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非政府组织缺乏与政府的有效沟通。郭镇扶贫办以及略阳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有些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在最初介人灾区的时候,会通过当地政府介绍,尔后的各种资助行动,往往就自己展开。这些非政府组织具体资助了哪些人,资助金额有多少,承诺的资金是否到账,当地政府都不是很清楚。

      香港乐施会刚开始有意在略阳县选几个村作为重点援助重建的对象,县扶贫办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自行先在西沟村进行了一些项目的前期建设,以期乐施会的援助资金到账以后,项目能很快地发挥效益。当时工程已经进行到了一定程度,乐施会却认为这种提前建设的做法不符合他们的工作流程, 所以取消了对西沟村的资金援助。这个例子表明,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的工作流程、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良好的合作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基层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定位、运作方式的了解都还不够,同时非政府组织对政府了解也不够。

      (四)移民搬迁

      总体来讲,移民搬迁使搬迁户出行变得更加便利,也更加安全。但是在搬迁之后,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山上住的时候不缺少柴草,但现在要去原先所住的地方砍柴,很不方便。同时没有地方挖沼气池。就算挖了沼气池,由于没有喂养牲畜,也就缺少生产沼气的原材料。原来的宅基地已经被改造成田或者退耕了,有的山上的地在地震以前就退耕了,有的已经没有办法耕种。 村民说,家里有在外打工的还好些,没有在外打工的则缺少经济来源。每套 房子都是10万元左右的造价,现在村民都背负有2万〜3万元的债务。那些 以前就外出务工的受访者在访谈中表示,很满意现在的状况,因为盖房子毕竟得到了超过3万元的补助,而且并没有因为搬迁而对经济收人产生影响。 那些之前没有外出务工的人,搬迁到现在的地方之后,在生计上就遇到了困难。有的想发展养殖业等副业,但有资金上的障碍。

      案例

      案例1:原址重建户。“5•12”1个月后开始重建新房子,当时物价高涨而且物资紧缺,水泥等都买不上。地震前270〜280元/吨的水泥当时涨到了450元/吨,2700〜2800元义吨的钢材涨到了 6000多元/吨,0.18元/块的砖头 涨到了0.67元/块,大米、蔬菜价格都涨得比较厉害,人工也高,花钱请人修房子,一天一百也难找到工人。当时西沟村重建房屋花费一般都在8万元以上, 自己建房子获得了国家提供的2万元资金,还贷了3万元,现在还了1万多元,还款的压力很大。现在房子只盖了一层,准备等将来手头宽裕一点,把贷款还完了以后,再加一层。第二年在恢复生产方面,就得到了种子补助,西沟村有种核桃的传统,但是近两年有虫灾,地震后政府帮忙施药治虫。自己有一点想槁养殖,但是没有成规模就不容易获得补助,经济收入主要还是靠外出务工。关于村容村貌,受访者认为:村里变化大,一个是房子,以前大部分是土房子,现在一眼看去,都是砖瓦房,再就是路,以前户与户之间都是泥巴路,现在都修上水泥路了。地震以来村里治安状况很好,没有打架、偷盗等行为。

      案例2:易地重建户。房子在2008年冬天就建好,住房重建获得了2万元的补助,由于是易地重建,另外获得了 9000元的移民补助,重建房屋花了8万元,贷款有4万多元。现在只有两分地,种的粮食不够吃。现在没什么经济来源,想发展养殖业但是没钱,已有贷款的情况下,再贷款压力就很大。没有参加合作社,参加过一次技能培训,但感觉对自己来说还没有实际作用。认为全村的主要变化集中在房子上,灾后重建中村干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案例3:特困户。住房重建花了4万元,是西沟村重建房屋中最简陋的之一,问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还申请了2万元的国家贷款,现在还没有还。家中的男主人患病卧床不起,地震后某民间组织到西沟村了解到这个情况,先过来看了真实情况,不两天,就送来了7000元的现金。受访者认为民间组织表现好,给钱迅速,但是也说不上是什么民间组织。邻居间都有相互照顾,不少邻居给卧病在床的男主人送饭食。该农户现在享受低保,每一季度750元。

     

    宁强县肖家坝村

    灾后重建中农业产业化

    李昱祺

    一、 村庄震前基本情况

      (一)村庄沿革

      肖家坝村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高寨子镇12个行政村中一个较大的村庄。2005年在合乡并镇的过程中,肖家坝村与邻近的沈家沟村合并,形成如今的行政格局。

      (二)村庄地理状况与灾害史

      肖家坝村地处宁强县西南7公里,高寨子镇西北4公里,位于玉带河北岸七沟四坝二院三梁,四面环山,整体上呈现为一个面积较为开阔的小盆地。 由于该地区土质较为疏松,且山间沟坝较多,在经过多年的砍伐和开垦后,水土流失严重,每年一到多雨季节都会发生2〜3次的泥石流灾害。因此每逢梅雨之际,镇里的书记都要前来村里坐镇,村里的干部更是要彻夜柃着灯笼查看情况。自2003年实行退耕还林以后,1200〜1300亩的林地得到恢复,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泥石流灾害自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截至地震发生之前已不再发生泥石流。

      (三)村庄人口及土地状况

      合并后的肖家坝村共辖13个村民小组,605户,2300人,劳动力1150人。 其中:贫困户179户576人,低保户172户,五保户2户;老年人口540人,女性1090人,儿童665人;全体村民中,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710余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20余人,村庄年劳动力培训460人次。全村林地面积3.7万亩,耕地总面积1636亩,其中水田1416亩,旱地220亩,有效灌溉面积750 亩。

      (四)村庄基础设施及资源利用状况

      通过2003年启动实施的扶贫重点村建设,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新建了村办公室,建设村级道路3.8公里,硬化了村组道路8公里,全村13个村民小组全部通路;有水库1座,提灌站3处,人饮管道8公里,人饮池 1口,人工井26 口,70%的农户解决了饮水难问题;有桥涵8座,灌溉渠道7公里;架设髙压线路7公里,低压照明线路28公里,全村605户全部通电,110户通电话。农户能源利用观念逐步形成,建有沼气池210 口,节能灶100 口。

      (五)村庄产业发展状况

      2003年,肖家坝村引进邻县城固县资金在附近坡地上建立页岩砖厂,后 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于2004年由本村村民接手经营。2004年,为响应上级 政府退耕还林的号召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肖家坝村以村庄集体的名义 承包土地,建立玉皇观茶园1000亩,但由于经济投人不多,没有产生效益,所 以对外承包。据估计,砖厂和茶园除所有者个人的收人外,每年还可通过吸 收劳动力的形式,给村民带来近百万元的收人。

      (六)村庄社会事业

      自2005年村组合并以来,肖家坝村村级组织健全,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 力显著增强,村党员活动场所规范,有村委会活动室(所)8间。该村有小学1 所,有61间砖瓦结构校舍,教师30名,学生435名,全村适龄儿童全部人学。有村卫生室1处,村医2名,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95%以上。

    二、 “5•12”地震受灾情况

      由于遭受“5•12”大地震及其余震灾害的巨大破坏,肖家坝村的基础设 施、农户住房、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损失惨重。全村605户、2300人全部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达1965万元。

      (1)人员伤亡情况:全村有3人受伤。

      (2)农户住房及财产受损,经济损失共计1537万元。

      ①倒塌农户住房25户160间,危重房266户1064间,一般性损坏384户 1118间,经济损失1428万元。

      ②农户家用电器、粮食、农机具等家庭财产损失109万元。

      〔3)农业产业受损情况:死亡大家畜2头,生猪27头,268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自救,经济损失181万元。

      (4)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损毁,经济损失247万元。

      ①毁坏渠道5公里,经济损失85万元。

      ②震毁、塌方村组道路8公里,造成危桥1座,经济损失100万元。

      ③毁坏人饮设施2处及管道3公里,经济损失12万元。

      ④毁坏高压线路2公里,经济损失50万元。

      三,灾后重建规划

      “5•12”特大地震的发生,给肖家坝村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由于通信的暂时性中断而无法与外界获得联系,村民处于一片惶恐当中。不过地震之后的当日下午,村庄就开始了自救活动。一方面,很多村民聚在一起,相互帮忙,着手搭建一些简易的帐篷;另一方面,村委会的几位成员进行了初步的灾情排査工作,以确定地震中有无人员伤亡。同时村委会干部一边统计灾情,一边告诫村民不要再居住在危房中,以避免余震及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导致更大的伤害。

      由于从肖家坝村到高寨子镇的通村公路在地震中并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地震发生之后的第二天,镇里的救援物资得以迅速地运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包括临时帐篷、米面和饮用水等,各家各户按人口限量领取。在灾情得到了基本缓解、村民心理状态稳定以后,灾后的重建规划工作也被迅速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灾后重建项目规划编制方法

      为使全村灾后重建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宁强县抽调熟悉扶贫规

      划的干部组成工作组,由宁强县扶贫办领导带队,深人受灾区开展了调査研究,在全面了解灾区群众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意见和愿望基础上,工作组对肖家坝村灾后重建项目进行了认真筛选、讨论,确定主要围绕产业恢复发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村容村貌、能力建设、基础设施等五大类项目编制规划。

    55

    图1 灾后救援开始阶段搭建的帐篷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 指导思想

      以宁强县政府《灾后重建规划》和高寨子镇《灾后重建规划》为指导,以村 为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参与、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 政府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着重于农户建房、村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开发、人力资源和村容及环境改善等建设,2015年达到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 水平。

    2. 规划目标

      通过3年灾后恢复重建使受灾农户生产生活、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达到震前水平,农民收人来源渠道初步建立,自我发展信心和能力基本恢复,到2015年,村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总体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3. 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组的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不搞“一刀切”。

      〔2)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在灾后重建建设中,突出生产发展,着力增加农民收人,实现生活宽裕目标。加大对村民宣传教育、管理服务的力度,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3〕竖持示范引路、分步实施的原则。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塑引路,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4)坚持依靠群众、政府主导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群众为主体,不包办代替,同时要发挥好村级组织指导职能,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加快建设步伐。

      (5)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严格标准,又切实可行,不盲目攀比,不增加农民负担。

      (6)坚持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今后发展留有空间。

      (三)灾后重建任务及资金规划

      肖家坝村灾后重建任务及资金规划如表1所示。

      表1肖家坝村灾后重建规划

    56

      (四)重建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到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项目内容。

      (五)项目组织管理和保陣措施

    1. 成立肖家坝村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封红林(镇长〉

      副组长:何小平(镇武装部部长)白元发(经发办主任〉

      王国强(扶贫干部)           马凤琴(驻村干部)

      王兴强(村支书)            陈万明(村文书)

      领导小组职责是:全面负责肖家坝村灾后重建组织实施,协调指导,监督管理等。

    2. 项目资金管理

      (1)坚持专款专用,一支笔审批的原则,管好用好财政扶贫资金。

      (2)项目建成后,经领导小组初验后,报请扶贫组织验收。

      (3)项目经县、乡扶贫开发暨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验收后,按照建后管护责任制度列入后续管理项目。

    四、 灾后恢复重建过程

      在震后救援的过程中,在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各级领导的积极争取之下,中央资金、扶贫专项资金、各部门资金和社会组织资金相继投人到肖家坝村的灾后重建项目中,规划总额2610. 48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76.7万元,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25.9万元,香港乐施会捐赠100万 元,部门投入4.782万元,社会援助资金40万元,农户投劳自筹1813.1万元。

      (一)农房修复与重建

      农户住房的重建与修复是村民灾后重建的重要项目,因为住房对于受农耕文化影响很深的村民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财产。“5•12”大地籐之后许多土坯房变为危房或是直接倒塌,因此住房倒塌的农户申请了第一批重建。由于地震之后的余震较多,考虑到居住于半山腰上的十三组村民的房屋极易受由地震引发的其他次生灾害的影响,所以在住房重建的过程中,建议该组成员33户121人集体搬迁重建。

      在住房重建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结合实地情况,肖家坝村采取了整体安置与零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新建350户,其中100户位于肖家坝四组集体安置点。安置点的民居设计由镇规划局统一规划布局。

    57

      图2 安置点农户房屋建设

      农户的住房重建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央财政拨款532万元,提供财政扶贫资金10.9万元,对因灾重建户进行补贴,并通过信用社的重建低息贷款,给每户提供重建资金3万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通过“灾区母亲安居工程”捐资100万元,为100户贫困母亲各捐资1万元,其余由农户投工投劳自筹1316万元。

      除重建户外,村庄中还有381户农户的房屋由于在地震中受损需要维修加固,规划投资总额57.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1万元,农户投劳自筹38.1万元。

      (二)生产恢复

      宁强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收人为目的,以低收人村中的贫困户为扶持对象,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充分运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有效配套措施,不断完善发展机构,积极发挥好互助资金协会的作用,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闲难问题,努力增加贫困人口收人,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肖家坝村作为新阶段国家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的第一批试点村之一,其救灾工作不限于解决群众短时期的温饱问题,更关注到村民长远生计,以便为日后村庄的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为了缓解贫困群众灾后重建和生产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宁强县扶贫办制定了 2009—2012年村级互助资金项目建设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在对肖家坝村实施互助资金项目的各种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做了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制定了为期3年的规划目标,其主要内容如下。

      2009—2012年,全村互助资金项目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为茶叶、中药材、板栗、核桃项目,兼顾发展生猪养殖业,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项目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年内,导产业中,年发展蔬菜种植500亩;中药材种植新增300亩,累计面积达到400亩;新发展板栗种植300亩,累计种植面积达到600亩;新发 展核桃种植300亩,累计种植面积达到500亩。传统农业产业中,年养殖生猪 5000 头。

      到2012年,项目产业收入将占到村级年经济总收入80%以上,达到12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实现10%的年增长速度,达到5130元。互助资金协会入会户数占全村总农户的80%以上,力争达到100%。会员户的纯收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非会员户,互助资金增值不低于本金的10%。为保障互助资金项目落实到位,发挥其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应有的效用,肖家坝村为互助基金的实施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

      第一,切实加强互助资金项目建设的领导。两委一班人夯实责任,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加强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协会理事的能力,确保互助资金规范正常运行,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如期实现目标,取得成效。

      第二,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以村两委和村级互助资金协会成员为基础,成立项目产业建设督查组,主抓项目产业发展,落实项目规划,组织实施年度项目计划,举办技术培训,为项目产业农户提供资金、技术、防虫、产销等服务,督查任务落实,确保项目产业建设的完成。

      第三,切实搞好项目资金保障和管理。切实按照互助资金协会运作章程开展互助扶持,充分发挥互助资金的带动作用,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健康发展。在用好国家财政计划拨付的互助协会垫底资金15万元、农户人会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多方争取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广泛动员农户入股,整合扩大互助资金,尽可能满足农户项固产业发展的需求,切实保证项目产业的实施。项目资金互助扶持,严格把握政策尺度,始终坚持按照互助项目资金的运作 管理程序发放,做到贷款审请必须实行五户联保,承担罚息、还款风险责任;办理贷款手续,会计做到票据齐全,开据付款,账账相符;出纳做到账款相符,日清月结,按时上报各种财务报表,确保互助资金安全运行。

      (三)农户产业发展

      在恢复重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产业发展不放松,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壮大“一村一品即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行政村为单元,以产业大户为基础,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基地规模,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抓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培育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绿色产业基地。做好玉皇观千亩茶园示范菡地建设,走公司加基地的路子,积极扶持茶叶加工企业,实施好全村1500亩茶园管护任务,确

    58

      图3 一村一品:玉皇观茶园

      保建一片、成一片、优质管护一片、见效一片,实现年产茶叶10吨,收人150万元。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县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引进投资 300万元建设大型规范化养殖场一个,预计年出栏生猪过万头,以带动周边养猪大户10户。

    59

    图4生态生猪养殖场

      三是坚持“市场引导、主体参与”原则,全村培育、扶持以俊义机砖厂为龙 头的非公有制经济户27户、个体工商户54户,使其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四是利用天津市在本村援建产业园区的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010 年3月,天津市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口援建的宁强县宝迪食品工业 园项目正式开始动工,项目投资3.5亿元。产业园医的建设不仅为村民带来 了在家务工的机会,而且投产以后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肉制品加工、茶叶加工、农作物深加工等,形成地区经济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当地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四)基础设施建设

    1. 村小学建设

      罗村坝小学建于1986年,位于高寨子镇肖家坝村境内。学校招收周围6个村的适龄儿童就学,是原罗村坝乡片区唯一布点小学。在“5•12”地震中,学校61间校舍全部垮塌,大部分教学设施设备损毁,学生只能在帐篷中复课。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罗村坝小学的重建工作迅速全面展开。

      自2008年5月下旬起,学校宿舍楼、教学楼、综合楼和学生食堂的重建工作相继开工,预计宿舍楼总投资98^ 32万元,教学楼总投资246.7万元,综合楼总投资155.02万元,学生食堂总投资71.79万元,规划总额571.83万元。其中,除世界宣明会援建教学楼建设的180万元外,其他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大都来源于中央政府的资金支持。

    2. 道路建设

      地震以前,肖家坝村除2006年修筑的3.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外,其余村组道路、人户道路皆为20世纪80年代由村民自筑的砂石路,由于年久失修,路基较窄且高低不平,每逢阴雨天气,村民出行都十分不便,大型车辆更是无法进入。经过香港乐施会与宁强县扶贫办实地査看、走访群众、召开村民小 组会议,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了解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援建该村从村委会到陈家砭公路1. 925公里和村委会到四组公路1.025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项目执行期为半年,该项目总投入116.1529万元,其中向乐施会申 请资金102.069万元。

      1〉项目设计与施工

      水泥路修建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专业施工队完成。工程建设由肖家坝村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协调和监管,专业施工队伍负责修建。根据技术人员的现场勘测和设计,工程概况如下: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设计修建,主要完成水泥路路基工程,按照通村水泥路标准铺设水泥路。

      2〉项目活动时间表道路修建时间安排如表2所示。

      表2道路修建计划表

    60

    3. 村委会办公室建设

      由于原村委会的房屋等设施在地震 中严重受损且活动场所有限,村民在灾后重建中,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提供的援建资金,修建了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新村委会,其中包括村卫生室、活动室、计生室、农民书屋、远程教育系统等活动场所和设施,整个工程总投资60万元。

    61

      图5 灾后重建的肖家坝村村委会

    4. 水利、电力设施建设

      2007年肖家坝村就已经铺设自来水管道8公里,惠及13个村隄小组60乂左右的成员。但是由于管道质量方面 存在问题,加之地震的影响,很多地方出现断裂,导致位干管道下游的农户断水20天左右。因此,在灾后重建规划项目中,中央财政计划拨款13万元修建供水站1处,用于解决农户的饮水问题。村民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将其用于补修原有管道设施,并建立人饮池1处。电力设施建设方面,中央财政规划拨 款2.6万元用于架设人户线路0.5公里,以改善部分居住偏僻地带的村民的照明条件。

      (五)能力建设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灾后紧急救援工作渐渐趋向尾声,而摆在人们面前的是更为紧迫和更为艰巨的灾后重建工作。向来以农业和 养殖业作为支柱产业的肖家坝村,怎样有效地利用重建资源,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切实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呢?群众的生产恢复能力建设成为灾害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宁强县各部门规划整合资金4.782万元,对口投人到肖家坝村的相关领域,以增强其村两委的工作能力和村民的生计恢复能力。具体投入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肖家坝村村民能力建设培训规划

    62

      (六)环境改善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肖家坝村根据灾后重建的资金和新农村建设需求,以美化环境为重点,统一建筑风格,按照标准图对重建住房进行外部装修,做好农户配套设施建设,以呈现新农村建设风貌。为达到预期目的,肖家坝村特设2个卫生服务岗位,以负责村内主要道路的清理工作,实行每人每天 40元的工资标准,其费用由高寨子镇政府和肖家坝村共同承担。

      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肖家坝村在震前就有村段使用沼气。在灾后的重建过程中,肖家坝村竖持生态环保的原则,将重建户与加固户的沼气池的修 建纳人住房重建与修复的计划中,积极倡导和支持农户修建沼气池,使用节能灶。并规定凡是修建沼气池的农户,村委会及上级政府均为其承担所需费用,并派遣技术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技术指导。据肖家坝村村委会统计,灾后全村新建沼气池,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减少了村庄烧柴的碳排放量,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五、 主要成效及实施效果评估

      3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在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肖家坝村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肖家坝村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进,成效显著。

      一是受损基础设施得到恢复,建设水平大为提高。在房屋建设上,全村 新建民房350户,85%的农户完成了“五改六化”(“五改”为:改水、改灶、改厕、改建房屋、改建道路,“六化”为:居住楼房化、吃水洁净化、村道硬面化、燃料 煤气化、电视闭路化、庭院美绿化〉工程,新建沼气池400口。道路建设上,肖家坝村共新修、维修道路4.5公里,使全村9个村民小组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改善,改变了晴通雨阻甚至无出村道路的落后现状。修复桥梁2座,解决了因桥梁受损而导致的群众过河难问题。通过饮水及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新建人饮工程3处,解决了全村2000多人的饮水困难和农田灌溉问题。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处。重新建成的村小学土地面积15337平方米,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5名,教职工25人,本科学历6人,专科19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镇级教学能手6人,学历达标率达100%,岗位合格率达100%,教学质量得到了有力保证。

      二是抗贫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都有较大提高。3年来,肖家坝村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信贷扶贫,帮助群众发展茶叶、生猪、中药材等农业主导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坚持以“造血式扶贫”为主、“输血式扶贫”为辅的扶贫策略,大力开展以扶贫产业项目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青壮年务工技能培训。 2008年以来,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400余人次。通过培训,造就了一批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的抗贫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也较震前大大提高。

      三是贫困人口收人稳定增长,贫困群众生活状况显著改善。3年间,肖家坝村贫困人口总数明显减少,人均收人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0年人均收人8112元,相比震前的3040元多出5072元,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六、 总结与思考

      (一)经验总结

    1. 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努力增加灾民收入

      地震以前,肖家坝村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初步建成了一些规模可观的乡村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为肖家坝村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可观的效益,所以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肖家坝村依然紧抓产业发展,在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的重建策略指导下,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养殖产业,带动周边农户以此为依托,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一村一品”基地规模,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一村一品”的投人保障机制;坚持“项目立园、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到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去,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构筑由特色产业、关联产业协作配套的产业体系。

      根据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大力领导下,肖家坝村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茶叶生产上,将新建茶园优先纳人退耕还林范围,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积极支持鼓励种茶大户承包、租赁经营散户茶园;农行、农村信用联社优先为茶叶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扶贫信贷资金优先向种茶大户投放。在生猪产业上,养殖企业及农户修建圈舍用地视为农业用地,不办手续,不收取任何费用;允许农户依法向生猪生产、加工企业及养猪专业大户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以土地使用权参股经营;在沼气池建设项目覆盖区,对养殖大户,优先扶持建设沼气池。在中药材和干果产业发展上农户优先享受各项扶贫贷款,支农项目重点倾斜。肖家坝村两委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切实用活政策,使各项政策措施真正成为“一村一品”建设的重要助推器,促进了该村产业发展。

    2. 坚持民众能力建设,奠基长远发展

      肖家坝村按照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要求,注重群众发展能力建设,以“输血”导向转变为“造血”导向,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便刺;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来,发挥产业发展的带动优势;对村民进行生计能力建设培训,改变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收入结构,致力于村庄的长远协调发展。

    3.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着力改变村容村貌

      按照“统一标准,特色鲜明”的原则,紧紧抓住肖家坝村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千方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保障。村两委先后争取到扶贫、水利、妇联和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480余万元,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援助资金60万元,开展“五改六化”工作,进行环境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强化通村水泥路养护管理,统一栽植行道树,开展村民居住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引导农户美化庭院,装饰家园,绿化美化环境,加大垃圾处理、畜禽圈养整治力度,确立专人负责村部周围保洁及垃圾的收集、运 输、处理,有效地解决了脏、乱、差的问题。

    63

      图6 灾后重建的农户新居

    4. 以村民住房重建为突破口,整合推动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在灾民重建房屋工作中,一是坚持以灾民“自建为主、政府扶助、统筹规 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对受灾户房屋数量进行核实,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按程序对拟救助重建户进行公示,并分别建立重建修繕辅助台账。二是坚持长远规划与当前实际结合。科学选址,合理规划,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节约土地资源,积极提倡集中安置点统一建房。三是在灾民建房工作中,坚持以镇村联动、干部包户的方法,实行一对一跟踪帮扶,确保每一户灾民有一名干部包抓负责到底。

      (二)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农户灾后生计恢复发展困难

      由于灾前肖家坝村的村民大多居住的是土坯房,地震中破坏严重,房屋重建的费用使本不富裕的他们负担更重。不少村隄不但花完了积蓄,而且背上了5万〜6万元的债务,因此住房重建完成后成了贫困户,加剧了生活的困难。由于靠自身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能力有限,灾后大部分村民只能外出 打工挣钱还债。

    2. 灾后重建占用较多土地,农户生计发展受到阻碍

      由于肖家坝村灾后重建注重产业的发展,大规模的产业建设使农户的田地被占用,如玉皇观茶园占用农化耕地近1000亩,天津市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占用农化水田近500亩,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农户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经济补偿,可是在没有土地保障的情况,这些村民由于没有其他的劳动技能,日后的生计发展问题迫在眉睫。

      (三)相关建议

    1. 加大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入力度

      鉴于贫困村灾后重建投入不足,建议加大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延长贫困村农户住房贷款贴息时间,支持农户发展生产,补充贫困村灾后重建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

    2. 加强贫困地区及贫困村的社会保障

      建设和完善贫困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等保障制度,为贫困人群提供基本的保障。

     

    康县小河村:

    灾后参与式重建

    杨洋

    一、 小河村概况

      小河村是甘肃省康县碾坝乡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距县城14公里,海拔800米,无霜期200天,年均降雨量800毫米。全村土地总面积1250亩,其中耕地面积600亩。粮食主产玉米、小麦,兼产黄豆、荞麦、高粱、洋芋。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花椒、蚕桑、大麻、山楂等。全村3个合作社109户426人。大牲畜112头,猪存栏69头。2007年人均纯收人1527元。

    二、 小河村受灾情况

      (1)人员方面:全村死亡1人,受伤20人。

      (2)住房方面:共有776间住房受损。

      (3)基础设施方面:饮用水方面,共有75处供水点、4.8公里的人饮管道、 34处水井受损;交通方面,共有也1公里的村内道路受损;能源方面,共有6口沼气池、6 个节能灶、6套太阳能设备受损;另有1处村民活动室受损。

      (4)土地资源方面:小河村原有土地总面积为1250亩,地震后为1235亩,减少15亩土地;小河村原有退耕还(草)林土地650亩,地震后为645亩,减少5亩土地。

      (5)生产方面:小河村原有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20亩,地震后为660亩,减 少60亩;小河村原有粮食作物为717亩,地震后为657亩,减少60亩;小河村粮食总产量原为158吨,地震后为121吨,减少37吨;小河村人均粮食原为372公斤,地震后为287公斤,减少85公斤;小河村原有养殖圈房218间,地震中均不同程度受损。

      据统计,小河村因灾损失达896.4万元。此外,地震除了给小河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外,扶贫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困难与挑战。全村因灾返贫109户426人,全村都是贫困户。地震灾害导致小河村农业收入大幅下滑,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27元,灾后下降至827元。

    三、 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规划

      (一)灾后重建及扶贫开发需求

      (1)需要安置受灾人口426人,其中救助伤残人员2人,需要帮助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6人。

      (2)需要安置农户107户,其中重建79户(包括五保户3户),维修28户。

      (3)需要恢复建设村社道路4.1公里(其中村社公路改造0.9公里)以及沼气池、太阳能设备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4)发展养殖户56户。

      (5)开展劳务技能培训。计划结合产业培育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26人次;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0人次。

      (二)规划的原则、目标和依据

    1. 规划原则

      〔1)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灾后重建的项目要与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注重体现扶贫产业的经济支撑作用,增加贫困人口收人来源。

      (2)坚持国家扶持、社会帮扶、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国家扶持、社会帮扶多渠道整合资金,发挥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农户主体力量,开展恢复重建;按照“近抓劳务养殖,远抓核桃”的产业开发思路,确保长远规划与近期发展相结合。

      (3)坚持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灾后重建要按照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对农户住房、道路改造、巷道拓宽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制定建设标准,确保建成后的小河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2. 规划目标

      2009年年底前为42户农户各建成三间或三间以上砖混住房一套,为28户农户维修加固住房,改造通村公路,拓宽村内道路。全村农户每户输出1个劳动力,使年内人均纯收入超过1550元。加快人饮、沼气池建设,恢复损毁护地河堤和农田,使农户生产生活设施基本恢复,贫困面由灾后100%减少到50%,初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2010年利用半年时间,建成文化卫生培训服务设施,实施科技培训项目,使小河村劳动力掌握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全面完成重建任务,初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

    3. 规划编制的依据

      (1)国家灾后重建相关政策、规定。①《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 定: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 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②甘肃省灾后恢复重 建工作总体安排方案规定:优先安排陇南市、甘南市以及其他市州受灾严重县区,优先恢复建设群众住房;优先恢复建设涉及群众直接利益的学校、医 院、城镇供水、人饮工程、机关事业单位用房等公益性设施;优先恢复建设灾 区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③陇南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印发陇南市地震灾后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用2〜 3年时间,使因地震灾害造成倒塌、滑坡、裂缝或房屋严重损害,致使农村无安 全房屋居住的农户,全部恢复重建新居,达到安居乐业。

      (2)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编制的要求。①规划期分为3年,以恢复重建为主,通过3年的努力,重灾县贫困村实现《中国农村 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确定的目标,达到灾区建设平均发展水平,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奠定坚实基础。②扶贫开发与农村各项建设结合。③恢复重建与发展提高相结合。④物质重建与心理重建相结合。⑤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⑥自力更生与政府支持、社会帮扶相结合。⑦2008—2010年实现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基本恢复,农民收人来源初步建立,自我发展信心基本恢复;大部分农户有比较稳定的收人来源,农隄人均纯收人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农民及社区自我管理与发展能力、村级民主管理能力明显提髙;村容村貌整洁,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加强。

      (3〉专家技术论证的方案。以恢复重建农户住房为主,注重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以道路、饮水、能源、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大产业幵发力度,拓宽农民 收人渠道。

      (4)农户的意愿。重点为农户住房建设、村内道路建设、村庄护坡、巷道路面硬化、人畜饮水设施建设、沼气池建设、养殖业及核桃栽植、中药材种植等。

      (三)规划制定的主要过程

    1. 成立小河村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由县乡干部、村干部、专家、技术人员组成小河村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

    2. 规划工作人员入村做前期调研、宣传发动工作

      (1)规划工作组先后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村民代表会议宣传国家和甘肃省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和扶贫开发。

      (2)规划工作组采用人户访谈及召开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妇女代表会、贫困户代表会等方式,了解村情及受灾情况,与专家一起开展灾情分析评估,获取基础数据。

    3. 规划工作组和专家组行现场勘查和初步论证

      (1)专家组对群众提出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初步设计和投资估箅;规划工作组对专家组的意见进行汇总,提出初步项目建设意见。

      (2)由规划工作组将初步项目建设意见向群众反馈,由群众再次进行酝酿讨论。

      (3)由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推荐并酝酿产生村规划实施小组、分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候选人,讨论草拟各组职责分工。

    4. 规划工作组、专家组与县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提出初步方案

      规划工作组、专家组与县发改委等业务部门进行衔接,提出小河村重建项目的初步方案。

    5. 召开村民大会,确定优先实施的项目和实施小组成员 (1)由每户选一名代表参加村民大会,其中妇女占三分之一,规划组人员、专家组人员参加会议。

      (2)向全体村民说明小河村灾后重建项自的目的、方法、步骤。

            (3)投票选择优先扶持的项目。根据专家组、规划组和村民代表共同讨论酝酿,提出小河村需要发展的项目,曲参加会议的村民代表投票选择优先 发展的项目(见表1〕。

      表1发展项目投票结果

    64

      (4)选举村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成员。首先宣读选举办法、候选人及职责,清点选举人数是否符合规定,再进行选举。以举手表决的方法,选举出小河村灾后重建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

    6. 技术论证

      项目最终确定以后,由县直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的可行性再次进行实地考察、分析,通过科学、实事求是的论证,提出项目设计方案。

    7. 公示

      规划(草案)编制结束后,规划人员分别深人到全村每个社,采用召开村民会和张榜公布的形式向全体村民公示规划(草案)

    8. 列入年度资金计划

      村实施小組和乡政府逐级将规划(草案〕上报到县扶贫领导小组审査研 究后,按照规划中项13管理权限和资金筹措渠道,由有关部门将完善后的规 划列入舀年项目资金计划,逐级上报市办、锴办及有关部门立项审批。

    9. 实施规划

      根据省、市的批复,县政府及时向乡、村下达项目计划。村接到计划后要 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组织村实施小组和建设小组成员及群众代表研 究制定出实施方案,并由村实施小组将方案向乡政府上报。乡上接到上报的 方案后及吋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村上召开现场办公会,对村上提出的方案进行讨论确认,然后转报到县直有关部门,按项目管理权限分别进行批复,由村实施小组和各建设小组按各自的职责组织实施项目。

      (四)项目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 项目内容

      (1)农户住房建设:该村每户住房按砖混一层三间进行设计,建筑面积60 平方米,全村共重建79户,建房237间,建筑面积4740平方米。其中,特困户建房6户。

      (2)农户房屋维修:共维修房屋28户,126间。

      (3)公路建设:线路全长4.1公里,按四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度6.5 米,路面宽度6米,浆砌边沟,天然沙砾路面。

      (4)太阳灶:全村安装太阳灶85台。

      (5)中药材种植300亩。

      (6)养殖业;全村109户,养殖母羊40头、母猪80头、公牛32头。

      (7)技能培训项目:实施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426人次,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0人。

    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户住房投资755.6万 元;二是公共服务设施投资26万元,其中财政专项13万元,扶贫5万元;三是产业开发项目投资63.5万元,其中扶贫投人30万元,农户自筹13.5万元;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万元,其中扶贫投资97万元,财政专项90万元,自筹13.6万元;五是心理重建和能力建设总投资1.2万元,全部由财政专项承担。

      (五)规划项目的实施管理

    1. 组织管理

      1〉组织管理体系

      规划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65

      图1规划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框架图

      2〉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

      (1〕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全县的规划实施工作,确定当年实施规划的项目村,筹措、落实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组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

      (2)县扶贫办:协调组织相关部门搞好村级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工程招标和物资采购,负责协调、落实各类资金的到位和使用管理,审查报账资料,拨付项目资金,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3)县财政局:参与村级规划的制定,负责资金、计划的监督检查,审核报 账材料,及时拨付资金。

      (4)县直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配合搞好培训和质量监督、验收、提供报账资料等工作。

      (5)镇党委、镇政府:组织村组干部和农户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工作,参与物资采购和招投标,指导和帮助村实施小组收集、整理报账资料,协调落实资金,提供技术服务,检查、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进度和质量,帮助、指导村实施小组制定和执行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制度。

      3〉村两委、村级规划实施小组的职责和作用

      (1)村党支部职责和作用:领导项目的实施工作,协调村内各组织积极参与项圉实施,支持项目规划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开展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村委会职责和作用: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开展工作,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村规划实施小组职责和作用:主要负责到村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村民的监督;参与项目的监测、验收,负责收集、汇总、审核、上报报账资料,公示项目经费开支、村民投工投劳和贫困户受益情况;组织与帮助村民办理资金借贷手续,指导村民管好用好资金,督促村民按期归还借款,建立并管理滚动发展基金。

      (4)“分项目建设小组(管理协会、小组等)职责和作用:在村规划实施小组 的领导和指导下,按分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带领村民实施项目,完成各项工作。

      (5)监督小组职责:接受村民大会和村党支部及村委会的领导,监督规划实施小组的工作;有权参加规划实施小组的所有活动,并对村民大会和村党支部及村委负责。

      4〉农户参与的环节、方式、权限

      (1)农户参与的环节:项目酝酿、选择、确定、实施、验收、后续管理全程参与。

      (2)农户参与的方式:提出项目建议,参加代表提名和选举,参加项目选择大会,参加项目实施,对村两委和规划实施小组、监督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参加物资采购和项目验收、査阅财务账目,参加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参加项目后续管理。

      (3)农户参与的权限:有权提出项目建议,有权对村民代表及规划实施小组、监督小组成员提名和选举,有权参加村民大会、物资采购、项目验收,有选 举权、被选举权,选举大会投票一人一票。

      5〉技术人员和专家的参与

      成立项目实施专家组,由各成员单位抽调一名技术工程人员,组成5人项目实施专家组,负责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技术与质量把关。

    2. 项目管理

      1〉培训管理

      (1)内容:国家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规划的实施程序和方法,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市场信息、效益分析方法、风险防范措施;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资金借贷、使用、归还、滚动发展的程序和方法;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群众参与的环节和方法;优先实施项目的农户帮扶,带动其他农户的内容、规模、方式、方法;党员、干部、能人、妇女在项目实施中的作用。

      (2)方法:人户访谈、交流学习、实地考察、现场指导、专家授课、座谈讨 论、专题会议等。

      2)资金管理

      (1)专户储存、封闭运行。实施规划所使用的财政扶贫资金,由县财政局、扶贫办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同时,为了集中调动使用资金,堵塞漏洞,严防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将群众自筹资金、帮扶单位捐赠的资金等 纳入专户管理。村实施小组(或乡政府)也要在当地信用社开设专户,单独建账、专人管理,由村实施小组集体研究,并经村民代表签字认可后使用资金。

      (2)资金使用计划。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由村实施小组根据下达的计划,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经镇政府审核后报县扶贫办,县扶贫办按照批准的年度计划预拨30%的启动资金,开始实施项目,此后的资金通过报账方法拨付。总投资中预留5%的资金作为质量保证金,按程序验收合格后拨付。

      (3)报账制。村实施小组首先使用预拨和自筹的资金,在技术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按规定的程序实施项目。项目完成或竣工验收后,凭培训、招标采购、物资发放、验收等过程中形成的支持性证明材料和发票,经村民代表签字,乡政府审查,由县扶贫办审核报账。培训项目凭培训通知、人员名册、发票等支持性证明材料按上述程序报账。

      (4)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经村实施小组推荐,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规划实施民主理财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组长由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选举产生。

      3)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内容包括;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实施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协会)职能的发挥情况;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管理的情况、妇女作用的发挥情况;群众的观念、态度、市场观念、科技意识、参与意识、管理水平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情况;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招标、采购制度的执行情况;项的进度、质量、效益;资金滚动发展机制和村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采取自查、交叉检查、抽查等方式进行全而检查。

      4)竣工验收

      对计划的执行情况,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招标采购的支持性材料,财务支出情况,培训情况,群众参与情况,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滚动发展方法和 制的落实情况,由各级扶贫、财政部门领导和项目管理人员,相关业务部门人员,乡、村干部,村实施小组、建设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项目竣工验收小组,采取实地查看、收集资料、总结评审的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验收。

    3. 建立灾后村级扶贫发展基金

      该村种植、养殖、中药材项目的扶贫资金采用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方式投放。首先,按照自愿、自主、互利的原则成立小河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协会,按照资金自聚、责任自担的原则,在国家投人的基础上吸收本村内的村民股金和社会捐款,制定切实可行的协会章程和实施办法,选举产生精明能干、踏实可靠的管理人员,从而促进农民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村民自我管理,有效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

    四、 小河村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规划实施情况及效果

      (一)小河村灾后重建项目内容

      (1)基础设施。①巷道硬化2公里,投资19.3万元;②维修人饮工程1 处,投资为5万元;③新修河堤550米,投资60万元;④修沼气池30 口,配套圈厕30户,投资10.5万元;⑤贫闲村特困户建房补贴20户,投资6万元。基础设施总投资额为100.8万元。

      (2)增收项目。①养猪150头,大户15户,投资6万元;②中药材种植300亩,投资1万元。增收项目总投资额为7万元。

      (3)科技扶贫项目。①太阳灶85台,投资1.7万元;②推广良种玉米种植 200亩,投资2万元;③农民技术培训166人次,投资1万元;④劳务输出技能培训40人次,投资1.2万元;⑤贫困村重建规划、设计、监测、管理,投资4万元。科技扶贫项回总投资额为9.9万元。

      (二)小河村灾后重建效果

      (1)灾后重建。全村重建户79户,加固维修28户,其中五保户集中建房 1处3户4人,维修村级組织活动室1座,目前小河村重建维修任务已全面完成。

      〔2〉产业开发。2009年,招商引资兴建了小河村叶岩砖厂1座,目前已正式投产;争取列项王儿沟草畜养殖场1座,现处于筹备阶段。

      (3)环境清洁整治。小河村共出动机械25个工时、投工185人次,拆除危房3户8间,亮化房屋16户56间,改造庭院4户42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22处、河道500米。修建河堤2处500米。硬化村内道路12条1248米。群众自投劳力修建便民桥3座。规划人饮工程1处。落实重建配套“三改”项目农户42户,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当中。

      我们通过人户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村民都积极肯定灾后重建的效果。村民认为重建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小河村的基础设施,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有些村民甚至表示,因为灾后重建,村庄足足向前发展了20年。

      (三)小河村灾后重建面临的主要困难

      (1)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铺开,使建材价格及人工工资大幅度上涨,加之部分村社道路通行条件差,建材运输产生了二次费用,大大地提高了建房成本。大部分农户3年后归还重建贴息贷款难度大。

      (2)因需要归还重建负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大量土地撂荒,农村各项建设缺少劳动力,严重影响村庄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建设。

      (3)部分重建项目由于地震后频发的次生灾害改变了原有项目的实施条件,致使一些项目不能按原批复的建设内容进行建设,使得部分重建点上的水、电、路、垃圾处理场、公厕、河堤没有按原定计划完工,对农户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五、 关于灾后重建村发展的思考

      小河村灾后重建能够有效地帮助村民恢复生产生活,改善了村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他们依然面临着如何摆脱贫困、如何发展的问题。

      托达罗认为,发展政须被视为一个多维的进程。这一进程涉及社会结构、公众态度、国家制度的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的积累、不平等的减少和绝对贫困的消除。从本质上讲,发展必须意味着全面的变化,适应个人和全社会各个群体的多种多样的基本需求和愿望,整个社会从普遍不满的生活条件向物质和精神条件更好的方向转变。这种发展理念要求把社会发展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社会政策不再是经济政策的附庸,两者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应割裂开来。这样就需要我们在社会政策方面作出相应的调 整。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在要求就是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整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和方法来思考像小河村这样的灾后重建村如何摆脱贫困和发展的问题。

      发展型社会政策是指一种与发展理念及目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政策模式,其基本理念注重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强调福利接受者与弱势群体的劳动参与,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认为社会政策是一种社会投资,是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发展型社会政策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即社会投资,是一种 “上游干预”的反贫困方式。发展型社会政策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关注点在人自身,通过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人的自身能力,从而达到人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

      根据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念和方法,我们认为,首先,投资儿童,支持家 庭。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通过提供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资源和条件,来增强个人的竞争力与发展能力。基于此,它注重投资儿童和支持家庭。在小河村的灾后重建调研中,我们发现村子里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只剩下妇女、老人和儿童。针对这种状况,在社会政策方面,应该针对性地制定一些面向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他们的生存和权益。 另外,对于家庭来说,作为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家庭一旦无法发挥其正常职能,进而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正因如此,社会政策应关注这方面的需要,作出社会政策方面的调整和倾斜,加强对家庭的支持力度。

      其次,采取将短期和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发展型社会政策要求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和制定社会政策,注重社会政策的连续性和预见性。而在当下,经常是发生社会问题后,才会有相应社会政策出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无法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短期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体现在社会政策方面,就是制定和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如在制定小河村灾后重建规划时,充分考虑到未来扶贫开发的问题, 两者相结合,既有短期的灾后重建,也有在灾后重建基础上的中长期的扶贫开发规划。这样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保证了小河村未来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久性。

     

    武都区叶坝村:

    灾后恢复重建调查报告

    韩金玉

    一、 村庄概况

      叶坝村属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佛崖乡管辖村,位于武都区东北方向60公里处,距佛崖乡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该村交通较为便利,在205省道旁,正在建设的兰渝线经过该村。叶坝村海拔600米以上,位于白龙江一支流两侧。全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集中于夏季。全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

      该村共辖3个社,3个社彼此之间距离较远。全村有79户304人,村干部3名,党员14名。该村20%左右的人口为高中文化程度,60%为初中文化 程度,20%为小学文化程度。该村没有学校,所有学生都去佛崖乡上学,初中 生住校,小学生每天回家。全村10%为贫困户,25%〜30%为一般户,剩下的为较为富裕户。全村低保户15户共64人,五保户2户。

      全村耕地总面积约325亩,另有部分荒地。全村耕地全部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小,并有很大一部分在周围山上。该村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花椒和核桃。粮食主要用于自己消费,经济作物则用来出售,获取收入。曲于叶坝村耕地全部是旱地,只有雨水充足且暴雨较少的年份收成较好,属于典彻的靠天吃饭之地。为了多收庄稼,村民开始开辟荒山。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过度开辟荒山,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越来越大。2003年叶坝村开始正式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全村共退耕还林14.9亩,国家每年给每户每亩退耕还林补助230元,连续补助8年,要求村民在幵辟的荒山上种树和草。2005年幵始,该村开始在退耕还林还草的荒山上种植花椒树、核桃树。地震前该村没有硬化路面,也没有桥,经济作物种植在山上,山路不易走,同时还要趟过河,到汛期时河水猛涨,过河非常困难。

      除了经济作物收入外,劳务输出的收人也占了村民收人中的很大比例。多数务工人员都在省内或市内务工,农闲时打工赚钱,农忙时回家。但是,幽于文化水平有限,劳动力素质不高,绝大部分务工者从事的是低收入的体力劳动。该村没有其他产业或企业。

    二、 叶坝村的地震损失及灾后救援

      叶坝村是佛崖乡所辖30个村中的贫困村,同时又是佛崖乡4个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据村主任说:“叶坝村一直以来都没发生过什么地震,所以地震发生时,很多村民一时还不知道是地震。等到意识到是地震,就往外跑,人刚跑出来,房子就倒塌了。特别是老人、妇女都吓坏了,惊慌失措。”幸好村庄没有人员伤亡,但房屋损坏严重,断水断电,财产损失较大。学校房屋也成为危房,学生被迫停课。地震之后两三夭,村干部组织起地震损失评估小组,包括 乡干部1人、村干部3人、村里党员2人和村民代表3人,根据上级制定的评估方案,通过实地测量房屋倒塌程度、房屋开裂程度,开始全面评估全村的地 震损失。房屋受损程度分为严重、一般、轻度受损,事后统计,地震中全村376 间民房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263万元。区委、医政府将该村列为全区灾后整 村重建重点村,全村共有重建户乃户,其中三社(原址在一座山上,离一社、二社很远〉34户房屋全部成为危房,不能居住,需全部重建。由于山上已经不再适宜居住,所以选择异地重建。剩下的户房屋在原址上重建,但是抵抗地 震的能力已经明显下降。据村民反映,叶坝村房屋受损最为严重,未硬化的道路及电力、饮水设施都受损严重,但耕地以及经济林木作物受损较轻。

      据村民反映,地震发生后,村干部以及党员就组织起来了,挨家挨户查看地震情况,指导村民自救,扒出被掩埋的粮食和能用的工具,邻里互相帮助,相互慰藉。大地震后余震不断,村干部每天要忙到很晚,告诫村民不能住在危房中。在整个应急救灾过程中,区、乡扶贫办物资发放对叶坝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红十字会也为该村提供了面、油等非常重要的生活物资。在区、乡政府的指导下,全村很快开始灾后恢复重建。

    三、 灾后重建过程

      (一)重建方案制定

      叶坝村是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第二批试点村之一。在该村恢复重建规划制定与重建项目设立方面,地方政府起了很好的领导、引导与指导作用。但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并未越俎代庖,而是尊重村民的意愿,让村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及决定重建项目及其实施。香港乐施会参与援建该村基础设施。2009年11月以后,武都区扶 贫开发办公室与乐施会在叶坝村合作进行了多个重建项目。但对于建什么设施,乐施会同样尊重村民的意愿,并且希望通过村民的参与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的讨论,最后乐施会的项目确定为便民桥、河堤的修建及道路的硬化。

      经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叶坝村的主要建设项目包括:

      ①房屋的重建;

      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道路硬化、便民桥建设、自来水管道铺设、沼气 池及管道建设、太阳灶安装;

      ③发展项目,包括党员活动室、健身娱乐器材和健身场地。

      为了对在建的项目进行民主管理与监督,经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成立了 物资采购小组、物资管理小组、项目管理小組、监督实施小组,每个小组由村 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组成。

      (二)重建方案实施

      叶坝村灾后恢复重建过程是以发展为导向的,目的在于促进该村的持续 性发展,有意识地培养村民自身的发展理念。开展的项目得到区、乡两级政 府的指导和监督,得到香港乐施会的参与投资,全体村民积极投工投劳。由 村千部、各位党员和村民代表,特别是该村有建筑经验的村民组成物资采购 小组、物资管理小组、项目管理小组、监督实施小组,分别承担建筑材料采购、 资金出人账以及整个项目监督和管理工作,各个小组成员不重叠兼任,防止工作出现疏漏。叶坝村到2011年典接受扶贫开发资金600多万元,用于住房重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能力建设。

    1. 住房重建

      住房建设是叶坝村重建的重中之重。该村住房在地震过程中损毁严重, 经评估需全部重建。地震前居住在山上的三社34户居民的房屋损毁严重,采用异地重建方案,其他45户村民原址重建。

      叶坝村原址对岸是一块坝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耕作用地。异地选 址选择这块坝地,一是这里地势平坦,不需要整修,且离205省道非常近,方便 建筑材料运输;二是这块坝地为叶坝村村民所有,土地交换协调比较容易。不过,三社部分村民没有自己的坝地,所以他们需要和村里其他村民交换土地;产生了一些土地纠纷。经过几次村民大会讨论,村干部从中协调,最后达成一致协议:在新址有坝地的村民用自家土地建房屋,没有坝地的村民要和其他村民交换,以自家2亩地换取这里1亩地。宅基地问题解决之后,经过竞标,康泰建筑公司负责承建该村住房项目,住房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住房为平房,室内面积96平方米。

      村民住房重建资金包括如下几部分:一是国家补贴每户2万元,按照房屋 建设的进度,分批发放给重建户,到2011年已经全部到账;二是国家贴息贷款每户2万元,贷款3年内国家贴息,3年后按普通贷款利率结算,这批贷款也 已全部到位;三是村民自己的积蓄、贷款和从亲朋好友处借的资金。3间平房 大约要6万元建筑资金,建筑施工队建设一层,若想建二层自己出钱再建。 2011年4月人村访问调查时,部分村民正在修建第二层。

    2. 国家资金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重建

      为了推广新能源建设,叶坝村灾后共修建沼气池31口,其中沼气管道和 沼气燃灶由国家资金支持。此外,由于叶坝村光照时间长,村民自筹部分资金,扶贫办给予补贴购置太阳灶,用于满足日常生活的能源需要。目前,新能源利用在叶坝村已较为普遍,村民们曰常生活基本用上了沼气和太阳能。

      恢复重建中也解决了人畜饮用水问题。以前用的井是靠地下水补给的, 地下水位下降就压不上水,特别是地震后水位发生变化,吃水更加闲难。现在叶坝村铺设了自来水管道。自来水水源是山泉水,水质很好。村垃圾池和公共厕所也在修建过程中,完工之后,叶坝村的环境会有更大的改善。

      扶贫互助资金尚未真正启动。甶区扶贫办审核下拨的扶贫互助资金共15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小额贷款。村主任讲,村干部已经开会讨论了,但是资金什么吋候到账还不是很明确。截至2011年3月,该互助资金项目还在策划阶段。下面是2011年3月16日村干部关于互助资金的一次会议记录情况。

      (1)以户为单位进行小额贷款,启动阶段要求每卢出资100元或者更多(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具体数额〉,入股率要能达到90%。

      (2)偿还能力低的用户要三户联保才能贷款,防止贷款不能如期偿还。

      (3)利息按月结算,利率低于国家标准,暂定0.088。

      (4)准贷款金额500〜1000元(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期限为6〜12个月。

      (5)贷款流程:首先,由申请人写贷款申请,要注明贷款额度、期限、用途; 然后,提交村理事会(理事会由村干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讨论;最后, 经理事会讨论通过才能贷款。

      (6)扶贫互助资金管理人员包括理事会、出纳和会计。

    3. 扶贫系统与香港乐施会合作建设项目

      震前叶坝村没有硬化村级道路,路而状况比较差,尤其是雨天,道路泥泞不堪,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灾后重建中,建筑材料运输非常困难,村级道路及巷道硬化就成为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村级道路和巷道建 设是由扶贫办和香港乐施会合作兴建的项目,由当地某建筑公司承包建设,部分村民投工投劳,该村村民参与工程监督与评估。到2010年年底,2条宽6 米、长310米的村内道路硬化完成验收,并配套建设0.4米×0.5米的排水渠。同时还硬化异地搬迁点巷道4条共700米,共用资金197858元。

      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重点项目是便民桥的修建。地震前该村没有桥梁,村民上山种植采摘花椒、核桃都是踩着河里的石头过河,7—8月份河水涨得厉害,就要绕很远的小路上山。武都区扶贫办与香港乐施会一起考察了修 建便民桥的地址,香港乐施会负责图纸绘制,经武都区扶贫办、香港乐施会及叶坝村村民大会讨论商定后开始建筑施工。整座桥长51.04米,宽5.5米,到 2011年已经完工投人使用,共用资金527191元。叶坝村村民称此桥为小康桥。这座桥不仅方便了核桃、花椒的运输,更重要的是使整个村实现了连通,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为叶坝村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河堤建设是香港乐施会支援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项目。经香港乐施会考察、评估、设计后开始施工,河堤底宽3米、顶宽1.5米、高5米,其中南河堤310米,北河堤1050米。到2011年也已基本完工,共用资金304846元。河堤可以有效防止夏季暴雨引起的河水泛滥,减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隐患。

    4. 修建村活动室

      震前,村活动室简陋狭窄,地震后已经不能使用。由特殊党费资金建设的村活动室,共2层10间,占地240平方米。村干部称其为党员活动室,但其用途远不止于党员活动,该活动室建好后就成了该村重要的活动场所,村民大会一般都在这间活动室中召开。同时,各种社区组织活动也在活动室举行。村老年人組织、妇女组织刚刚建立,也可以在这里开展活动。活动室内 除配有办公桌椅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外,还专门设立一间房作为“农家书屋”。该书厘收藏了价值8万元的图书1406种1514册,以及配套的阅览桌4套、书柜4个、投影机1套、音响1套。活动室外的广场也进行了硬化,建有 围墙。

    5. 村民技术培训

      2002年退耕还林以来,叶坝村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核桃树和花椒树。但村民缺乏技术,收成很难保证。地震之后,武都区核桃中心和花椒中心为村民提供义务培训,现场教授大家如何剪枝、施肥、防治病虫害,参与培训的村民达到200人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相关的技术培训,村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培育优质核桃与花椒的技术,提高了核桃和花椒的产量。此外,村民们还参加了其他劳动技术培训。

    6. 制定村规民约

      叶坝村以前没有村规民约,村民之间发生摩擦与矛盾,往往需要村干部进行协调处理。地震发生后,为了有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进程,保证村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叶坝村村干部首先发起了制定村规民约的活动,向村民讲述制定村规民约的必要性,并草拟了村规民约,经村民讨论确定村规民约内容,将村规民约拿到乡政府去修改评议,最后出台叶坝村村规民约。现在村规民约写在该村的文化墙上。村民们反映,有了村规民约,村干部协调村民关系也有依据,对调解村民矛盾、形成良好的村风村貌有很大作用。

    四、 恢复重建效果

      (一)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成

      截至2011年上半年,叶坝村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全村34户异地重建户和45户原址重建户全部迁人新房。新村规划面积加.8亩,呈两纵三横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其中包括:新建灌装沼气池31口,配套太阳灶79台;新修人饮工程1处,铺设自来水管道,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困难;拓宽硬化宽6米、长310米的村内道路,配套建设2条0.4米×0.5米的排水渠;硬化异地搬迁 点巷道4条共700米;新修长59.04米、宽5.5米便民桥1座即小康桥;新修底宽3米、顶宽1.5米、高3.5米南河提310米,北河堤1050米;建成信息化扶 贫工作站1处,安装卫星接收平台1套,配套卫星信号接收、发射机及计算机操作设备1台;硬化公共活动场地院面2100平方米;栽植优质核桃树500亩;新建花园2处,栽植异地搬迁点巷道风景琵琶树90株、雪松4株;建成五保家园112平方米;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层10间共240平方米,配套了室内办公桌椅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并配套硬化了活动广场、围墙 和旗杆等附属设施;建成“农家书屋”,共收藏价值8元的图书1406种1514册,配置阅览桌4套、书柜4个、投影机1套、音响1套,另外“千乡百镇农民健身工程”配备健身路径1条。村内主街道路灯已经安装完毕,安装了乒乓球台,公共厕所、垃圾池和篮球架也正在修建或安装之中。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叶坝村的村容村貌,叶坝村向新农村建设迈进了一大步。沼气池的建成和太阳灶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仅解决了群众做饭、烧水难的问题,而且也为整个村的生活环境作出了贡献;村级道路、巷道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便民桥建设,解决了异地搬迁点群众过河难和在山上从事种植的村民过河难的问题;河堤修建,保护了全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村活动室建成,解决了村干部无处办公议事和群众无处活动的问题。

    66

    图1河堤

    图2 桥梁

    67

    图3 村活动室

      (二)村民参与意识与发展意识提升

      重建过程中,叶坝村村民的参与意识得以提升。虽然叶坝村的恢复重建是由政府领导与主导,但如果没有村民的参与和努力,重建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叶坝村在地震前就是一个凝聚力较强的村。通过重建,这种凝聚力得以加强,村民参与意识得以提升。

      重建各个环节,无论是讨论投资项目还是建筑材料采购、保管和各个项目的施工,都有村民的积极参与。叶坝村的各种灾后救助物资的发放要通过村民大会,项目确定与实施也要通过村民大会。重建伊始,儿乎每晚都要召开村民会议,村民参与积极性很高。村民的参与保证了村庄重建事务公开、透明,但维护了村民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使村庄的重建以公平、高效的方式得以推进。

      村民并不只是关心自家的房屋重建,他们也很关心村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积极投工投劳。村民张某曾参加村级道路硬化项目,他说:“村里有十几个人参加道路建设,大家感到那是为我们己修的路,所以更加用心,村干部和监督小组严格监督。监督小组有些人是我们村在外面做过工的人,他们教我们怎么看图纸。”

      村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确立了“服务成武高速争优秀,做强特色产业党先锋”的主题,发展产业比致富、公开承诺比带富、服务建设比贡献、灾后重建比技术、争做优秀比觉悟。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加快致富步伐,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以花椒、核桃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和劳务经济。到2011年叶坝村发 展花椒树种植850亩,栽植核桃树700多亩,并发展以奶花芸豆、苦荞为主的 小杂粮300亩,同时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实现务工人员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实现了输出有人牵头、有人组织、有人服务的目标。通过开展比致富活动,农民人均纯收人由2009年的1920元增加到2010年的2180元。 叶坝村党员们充当扶贫办和村民沟通的桥梁,同时带领群众制定任务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计划,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导群众找到灾后重建和扶贫开发机遇,协助扶贫开发部门积极引导村民投入到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

      (三)村风村貌有明显改善

      叶坝村制定实施村规民约,制作文化宣传墙900平方米,用于公布村务信息,宣传村规民约、孝文化等。该村开展了“优秀共产党员”、“十星级文明户”、 “好儿媳”、“好孝子”的评选活动,评出 “优秀共产党员”1人、“十星级文明户”58 户、八至九星文明户21户、“好儿媳”2 人、“好孝子”1人。叶坝村村民人数有限,社区组织才刚刚起步,活动不多,其中妇女组织也开展了一些活动,如组织“好儿媳”评选,组织本村新婚妇女开展家庭养殖业的培训,等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叶坝村村风村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68

    图4 村文化墙

    五、 叶坝村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与挑战

      (一)叶坝村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

      从叶坝村的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的实践看,总体上该村的重建与扶贫开发是成功的。之所以能够成功,我们认为有如下经验。

    1. 以政府为主导,各方主体积极参与

      首先,叶坝村的重建是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强有力的领导与支持下进行的。在村庄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要想尽快实现恢复重,并使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不得不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强力介入与支持。在叶坝村恢复重建过程中,村民住房重建得到了国家补贴及国家3年贴息贷款等多项资金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涉及沼气池、太阳灶、村级道 路硬化、巷道硬化、河堤与桥梁、村活动室及配套设施、书屋、卫生室(正在建设)、垃圾池(正在建设)等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建设也主要依靠政府及其 职能部门的投入与支持。同样重要的是,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是叶坝村重建得以有序、快速推进的重要保证,也是村民能够保持安定及重建信心的重要支撑。

      同时,叶坝村重建也得到了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香港乐施会提供资金,与扶贫办合作参与了叶坝村多个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不仅使村民直接受益,同时通过项目的建设提升了村民的参与能力。

      当然,叶坝村的成功重建还离不开村组织及村民的积极参与。村干部和村庄精英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动员及组织村民进行灾后重建,这也是叶坝村恢复重建成功的重要因素。叶坝村的普通村民一方面积极着手自家的重建,另一方面通过民主参与、投工投劳、互帮互助等方式参与到村庄的重建,是村庄重建的主体力量。

      2促进村民能力建设

      村民能力的提升是保障村民发展生产、提高收人、脱贫致富、走上自我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重要条件。通过重建,叶坝村村民两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髙。一是生计能力得以提高。通过对村民的技能培训,鼓励与扶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村民生计能力有明显提高。生计能力提髙后,村民就可以不依赖政府与社会等外部援助,逐渐走上自主发展之路。另一个方面是村民民主参与的能力得以提髙。在叶坝村的恢复重建中,通过参与村民大会,讨论项目计划与实施,参与项目管理、监督及评估等,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村民民主参与是保证公平的重要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村民的民主管理能力,从而为村庄未来的发展萬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应该看到,目前村民的参与水平仍然不太高,村民的参与更多的是 被动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由于公共项目的资金来源是政府或者非政 府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项目建设方面具有更大的主导权,村民参与的机会不多;二是地震之后村民忙于自家重建及生计,无法更多地顾及村内公共设施的建设;三是村民文化程度有限,特别是关于建筑施工方面知识有限,难以有效参与建设和监督。

      (二)叶坝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灾后重建给叶坝村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村庄今后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障碍与制约。

      (1)收人低、经济负担较重的制约。在叶坝村这样的西部边远村庄,村民普遍还比较贫困,收人低,且获取收人的能力较弱。重建住房等又在客观上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所以单靠村民自己或村庄自身的发展脱贫致富、走向小康还有较大难度。一方面,受制干自身的低技能,村民外出打工的收入不高;另一方面靠产业化经萤发展难度也不小。核桃、花椒种植等特色产业能够为叶坝村带来一些收入,但由于核桃、花椒生产及小杂粮的种植受到气候、市场等因素较大影响,年收人波动较大,村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受到阻碍。

      在叶坝村重建过程中,特别是住房重建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及社会给予了较大的资金支持。虽然重建完成了,但面对收入低、经济负担较重的现实,今后村庄的发展还是需要政府及社会的继续支持与扶持。

      (2)村庄所处的医位环境的制约。例如,叶坝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导致水利设施修建难度大。叶坝村300多亩耕地均为旱地,且绝大部分在山上,修建水利设施难度非常大。坝地可以从河里袖水进行浇灌,但山上没有储水设施,不能及时浇灌。如要修建山上储水设施,工程量和投人就很大。再比如,叶坝村是山地河谷村,周围的山上野生动物较多。由于国家明令禁止捕杀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数量增长迅速,经常破坏山坡地庄稼。山坡上缺少水利设施,庄稼生长得本来就不大好,加之野生动物破坏庄稼,导致山坡上不能种庄稼,许多村民只能购买粮食。这一方面给村民造成额外负担,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种植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康县王家河村:

    灾后修复性与发展性重建

    段进玉 徐晓攀

    一、 王家河村概况

      王家河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店子乡中部,是店子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康县县城16公里。解板河从村中穿过。全村共辖6个社,138户,564人(其中劳动力357人〉,耕地1206亩。常年劳务输出112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1560元。该村被列为灾后重建重点村与示范村。

      王家河村的农业生产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土地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农作物一年一熟,经济作物很少。由于收入低,村民很少使用化肥,因此粮食亩产量较低,平均450斤左右。

      在教育方面,年轻一代的村民一般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鲜有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目前村里的医疗卫生条件仍然不大好。在接受援助之前,乡里没有像样的医院。村里的卫生所是在外界的援助下建立的。由于收人低,大多数村民看不起病。

    69

      图1 店子乡王家河村

    二、 王家河村受灾情况

      “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康县震感十分强烈。巨大的破坏力造成店子乡1人死亡,王家河村138户居民全部受灾。其中,村民受伤1人,死亡大牲畜7头,倒塌房屋户,共计322间。贫困面由地震前的11%上升为地震后的100%。至于农业生产方面,除了牲畜的死亡外,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

    三、 王家河村的灾后重建

      地震前,王家河村就属于比较贫困的村庄。村民干部反复强调:“我们这里山是穷山,水是穷水,根本谈不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自身比较贫困的情况下,王家河村灾后重建所需要的资金与物资基本上要依靠外部帮助与支持,村庄自救与自我重建的能力较弱。

      (一)重建力量

      外部的重建力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力量,包括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比如发改委、扶贫办、民政部门;二是社会组织力量,诸如红十字会和乐施会等机构。无论是救灾还是重建,政府都是主导性的力量,发挥了主导及关键性的作用。除政府外,不少社会组织也参与到救灾重建工作之中,通过与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迅速动员社会资源,加快各种救灾资源的可达性。

      康县是深圳市对口支援建设的重灾县。据了解,自“5•12”汶川地震重建开始至2009年10月底灾后重建基本结束,两年来,深圳投入陇南两县一区援建资金和物资25亿多元,援建项目122个,援建资金总量大、投入多、到位快,走在全国援建省区的前列。深圳直接建设的20个项目,经过援建人员夜以继曰的艰辛努力,目前已经全部竣工交付使用。这些项目建设速度快、标准高、质量好,成为灾后重建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同时,深圳先后选派155名骨干教师来陇南支教,选派47名医疗专家组成医疗队,到陇南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27名医疗志愿者为1万多名中小学生 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举办8场招聘会,招 聘8000多人到深圳企业就业,解决了部分受灾群众的就业难题,全方位支持 了陇南的灾后重建。深圳的援建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得到了陇南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深圳援建成为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面旗帜。

      村民既是灾后重建的主体,也是重建的内部力量。在政府、社会多方面的帮助下,资金、物资等迅速到位,王家河村的村民开始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地震发生后,村干部立即与政府联系并接到指示,安抚村民的情绪,积极组织力量展开村民互助,把财产从倒塌房屋中抢救出来,为房屋倒塌的村民安排住所,登记村民的人身及财产损失情况,及时向政府汇报。国家抗震救灾及重建政策出台之后,村干部一方面积极落实政策,另一方面动员村民参与到救灾重建中来。王家河村村民参与灾后重建的积极性与参与率均很高。总之,重建工程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足以显示政府、社会、村民三方力量的积极投人和密切协作。

      (二)重建内容与项目

      店子乡党委书记在谈及王家河村重建时说道广地震以后,首先是要修路。救灾物资要拉到村上啊,地震后的路,车子根本就上不来,所以选择先修路。第二件事就是要修房。必须让群众有房子住啊,路修通以后,拉砖啊拉沙子啊拉水泥啊拉石头啊就方便啦。第三点就是水。地震前吃水极为不便,震后修建了水窖,每个水窖可以供给80户村民生活用水。还有就是能源方面的沼气池和太阳灶。再下来是农业经济方面的,例如种植核桃树啊,养猪养羊啊。”

      重建的具体内容及项目如下:①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及排水设施2公里,新修河堤500米,贫困村特困户住房补助40户;②增收项目,栽植核桃200亩,养猪200头;③科技扶贫项目,安装太阳灶100台,农民技术培训167人次,劳务输出技能培训100人次。

      王家河村灾后重建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农民的住房重建。王家河村村民 视住房建设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农户住房建设要投人大量的资金、人力 和时间。全村重建住房总户数为122户,其中整村易地重建35户,共计 105间;零星就地重建87户,共计261间。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之上,通过乡 党委、政府的协调和努力,庙山社和小河社的部分居住在高半山区的35户 重建户整体搬迁至王家河唐家坝。到目前为止,该重建点35户重建房屋全部竣工。

    70

    图2震后修建的水窖,可以供给         

    图3王家河村唐家坝社集中安置点,共有80户村民的生活用水                     35户

      村民住房重建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国家补贴和贴息贷款。国家补贴部分为重建户每户2万元,维修户每户3000元;贷款部分为每户2万〜3万元,多数为2万元。这样一来,重建户每户就有了约4万元的住房建设资金,使得住房重建得以顺利进行。

      在重建中,村委村支部办公室和村卫生所也得以重建。以前的村委村支部办公室破旧狭小,重建的办公室是一栋三层楼房,有近10个房间。王家河村之前没有卫生所,新建的卫生所安置在一个5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这无疑方便和改善了村民的医疗卫生条件。

      重建的居民点附近相应地修建了3个水窖。一个标准的水窖可以供应80户村民的生活用水,因此这3个水窖满足了整个村庄的生活用水需求。之前,村民的房子大部分在山上,离饮水点都较远,取水很不方便,水窖的修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方便了村民生活。

    四、 王家河村灾后重建效果

      王家河村作为康县的灾后重建示范村,整个灾后重建的主体工作已经于 2009年12月结束,先后经过了省、市、县、乡四级的重建评估,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已经达到重建的目标与要求。在村民住房方面,35户村民的房屋重建选址和布局都非常合理,已经顺利完工,部分村民住房已经装修完毕,陆续入住;新的村委村支部办公室和村卫生所均按计划完工。在基础设施方面,村里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3个水窖提前完成,2009年年初已经投入使用,河堤的加固工程业已竣工。到目前为止,仍然在继续施工的只是一些主干工程的扫尾工作,包括集中安置点的道路硬化、公共厕所的修建、村级公路的修缮等。

      重建可以分为修复性重建和发展性重建。在王家河村,灾后重建只有少量的修复性重建,总体上属于发展性的重建。笔者接触到的村民们都发出同样的感慨:“这里经过地震后的重建,至少加快发展十多年。”他们所说的发展 最明显体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方面。实际上,除了住房外,村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也有了可喜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灾后重建,王家河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以前,部分村民因为贫困有些消极、消沉。在政府与社会大力支持下的重建激发了村民的进取心,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在重建中,村民的合作及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程度也得以明显提升。可以说,这些隐性的变化与成效甚至比诸如住房重建之类的显性变化与成效更为宝贵。它们构成了王家河村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与资源。

    五、 王家河村灾后重建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一)王家河村灾后重建的经验

    1. 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

      在重建之前,王家河村村民的住房相当简陋,不少住房是泥坯房,而且村 民居住分散,村民生活不方便。重建之后,村民的住房面积、住房质量、周边环境及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住房重建是村民的主要诉求。王家河村把住房重建作为村庄重建的重点内容,很好地满足了村民的需求,既改善了村民的住房条件与生活条件,又安定了民心,为村民安居乐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住房重建主要得力于政府、社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国家向每户重建户补贴2万元,向每户维修户补贴3000元,向每户重建户贷款2万〜3万元。正是政府的资金帮助,使得村民能够有勇气重建住房。 同时,政府还組织力量帮助村庄进行重建选址与规划,并进行配套设施建设,使重建后的住房及村庄不但更加安全,而且更符合村民居住的要求。可以说,政府通过推动住房重建,赢得了王家河村村民广泛的信任与支持。反过来,获得了信任与支持的政府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重建及其他工作的开展。

    2、 充分发挥村组织及村民的作用

      地震发生后,不少村民产生了恐慌和不安心理,对此村干部及时与上级政府取得联系,取得上级政府的支持,并向村民详细介绍了地震情况,很快打消了村民的疑虑。之后,村干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村民互相帮助,发动村民帮助受灾群众,解决了受灾群众临时的吃饭和住房问题,尽快使受灾村民生活安定了下来。国家救灾及重建政策出台后,村干部一方面积极向政府 反映村庄受灾情况,另一方面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及资金、物质下拨情况,并及时传达给村民,消除村民的顾虑,嬴得村民的信任。王家河村的救灾与重建 在政府的主导下及村民自治组织的具体领导下,序地、高效地展开。村干部的所作所为使村民切实感受到了村集体的温暖,村民的互助加深了村民之间的情感。村民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不是只对自家的重建投入而对村 庄重建漠不关心。相反,他们积极参加村庄的重建。可以说,重建增进了村民之间的关系,增进了村庄的团结与凝聚力。反过来,村民的团结与积极参与有效地促进了村庄的重建。

      (二)王家河村灾后重建存在的问题

    1. 建房带来的后续问题

      在王家河村,说到现在的住房条件和农民的收入的对比,借用店子乡人大主席安兴宏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像是一个没有收入的人住进了别墅”。村民重建房屋的建设费用主要构成如下:国家补贴每户2万元,无息贷款最多可以达到3万元,村民自己的投人。考虑到住房建设标准提高〔达到抗8级地震水平)及震后物价的上涨和道路损坏对建材运输的影响等,实际花销下来,一套普通的三间平房建起来需要六七万。接下来装修、建伙房和厕所仍要不少的资金,他们已经无力承担。所以,很多村民必须外出打工挣钱。由于震前村民没有什么积蓄,村民们建房不仅贷了款,而且私下借了别人的钱,面临的还款压力不小。具体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一段对乡村干部及村民的访谈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

      谈申武书记(以下简称谈书记):“三年的话,时间太紧啦,主要是没有能 力偿还。”

      唐顺军社长(以下简称唐社长):“你看嘛,我们这里就是这个情况,经济 落后成啥样子喽!”

      谈书记:“你说,山是穷山,水是穷水,你说你想开发点什么吧,没办法开发。”

      笔者尝试着提议说:“那给六年的时间还贷款怎样?”

      唐社长:“六年时间应该能还上。

      谈书记:“大概50%的人能还得起吧。”

      唐社长:“现在必须外出打工,打工也是为了收拾房子。你看啊,房子——尤其是弄地重建的,像厕所啊啥妁你也要收拾啊,光是个房子你就住不成人。就地重建的就好很多啊。”

      谈书记:“定点集中安置的都是从山上自愿搬下来的。”唐社长:“我们大山深沟啊,眼光也不远,都是小家子气啊。一些人认为 厕所是公共的,人多了麻烦,所以,有些人就不愿搬下来喽。”

      孙仁强文书(以下简称孙文书):“我们的房子基本上是原地重建的,现在 主要是贷款的偿还。”

      唐社长:“现在有压力的就是害怕贷款是强制性的回收。”

      谈书记:“全村130多户,每户都有贷款,差不多300万元的国家贷款。”

      笔者:“你们认为,重建中什么最重要?”

      孙文书:“我们这里就是底子薄,底子差得很,这是主要原因,底子有啦,啥都赶上去喽。”

      安兴宏主席(以下简称安主席):“就是你讲的,文化抓好,学生抓好,有一代人的时间,十年以后这代人把前一代人往前一推,就好啦。这就像娃娃不是一天长大的一样。”

      孙文书:国家的帮助已经很大啦,现在我们这里就是打基础。” 村民A:“房子盖好喽最重要,其他就是厕所这些喽。”

      笔者:“现在家里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

      村民A:“28岁的儿子结婚是个问题,也比较头痛。他现在也只能靠外出打工啦,看自己的本事喽。我们思想上是个负担。我们这些人年龄大喽,身体也不好。不这么的搞,也不得行。自己也要防老啊。”

      安主席:“我们这里的情况好像是一个没有收入的人住着一套别墅,这样的感觉。他要解决水费电费的问题吧,硬件上基本上没问题。文化建设这一块,广场、活动室都跟上啦,可村民不懂得,没办法组织起来活动。像有篮球场啊,没人会打,没办法。”

      村民A:“我们这里没有经济来源,土地也不好,这里主要是生存矛盾。”安主席:“这里主要需要的就是培训,技能的培训。” 孙文书:“教育都抓得紧,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抓得紧。”

      村民A:“现在在做村里的扫尾工作,做个小工挣点钱。工资每天一结算。”

      (听到这里,笔者想到,在村里转了几圈,看到的都是这些人,非老即弱或 幼,壮劳力都外出打工。这里就是打工经济的典型。)

      安主席:“现在,国家给救济粮,给一斤吃一斤,给钱的话就是给一块花一 块,这不是办法。能给到什么时候?给了这一代,一代还给吗?现在考虑 到是,主要是自身强大,自身能有力量。”村民人:“不打工的话,家就在山上,主要是搞一些竹棍,弄些小零碎钱,再没别的办法啊。这里主要是经济问题,房子修过后就感觉周转不开啊。”

      孙文书:“房子要盖得好,达到8级抗震标准,政府统一抓得紧,质量要求很高,工作组一直检查监督着房子的质量,客观上加重了支出。”

    71

      图4 尚未重建完成的住房

    2. 偏重住房重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笔者通过调査了解到,当下王家河村最需要修一座桥,建在集中安置点和乡政府之间,解板河之上。重建之前,村民住房全部在河的西面,重建之后,三分之一的村民住房位于河的东面。雨水较多的季节,河水上涨以致淹没石头通道,河东面的村民出行或小孩上学就比较困难,甚至可能无法过去。重建过程中村里并没有在河上修桥,村民的交通不便问题如今依然存在。所以王家河村需要在雨季到来之前在解板河上建座桥,以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

    六、 几点思考

      在经历了灾后紧急救援、灾后重建之后,灾区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秩序,灾后重建似乎正在使灾区人民的生活恢复甚至超过震前的水平。地震作为外在突发事件,其破坏力会改变灾医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使之暂时进入一种非常态状态。而在漫长的灾后恢复时期,灾区又要经历从非常态到常态社会的转变过程。灾区社会关系的变化是地震造成的一个重要影响,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灾害本身的自然力和灾后的社会力量对社会关系造成的影响的机会。

      地震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灾害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在于灾害本身对物质设施(住房、道路等)的破坏,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在于灾害破坏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而造成的社会后果。对物质设施的重建不难,最难的在于对灾害造成的社会破坏的修复。因此,灾后修复不仅仅是对物质设施的重建,更是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修复。良好的灾后恢复规划和建设可能使受灾地区获得快速发展,而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政策,或者灾后众多不 可预知的因素(如各种救灾资源的涌人)的出现,则可能导致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群体分化严重(如贫富差距加剧),民众社会信任度下降等不良后果。灾害的发生加快了社会变迁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灾害是 社会变迁的催化剂。地震的社会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不言而喻,我们的主观愿望及努力当然是尽量减少负面影响,通过灾后重建促进灾区的发展。

      通过对王家河村的调査,我们认识到,物质设施层面的重建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如何利用重建的契机,推动村民的能力建设,提髙村庄自我发展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对村庄带来的不利社会影响以及不好的重建产生的矛盾与问题。以往的经验表明,地震灾后重建往往会使灾区经济获得新的增长动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是,要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还要做出很多努力与探索,而这种努力与探索不应因重建的基本完成而停止。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