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城市地区优良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获取未能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
来源:WHO/UNICEF 联合监测项目,2010 年
教育
《儿童权利公约》第28条规定各签约国应承认儿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并承诺“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这项权利。”但城镇地区的收入差距会损害儿童的这项权利。在城镇地区,贫困、健康状况不佳和营养不良往往导致教育计划因儿童缺席而臭名昭著。儿童早期教育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将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据估计,发展中国家中有超过2亿名儿童未能充分发挥其认知潜能。
尽管许多国家已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仍因父母收入、性别或种族等原因而存在不平等。截至2008年,仍有600万名小学适龄儿童辍学,其中53%为女生。同样,城镇地区在儿童受教育年限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贝宁、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城镇地区最富裕的20%和最贫困的20%人口之间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超过了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人口结构复杂,包括少数民族、难民、移民等,儿童可能会在街头谋生或工作。政府应关注那些讲不同语言、没有正式身份或已经失学的儿童,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继续教育方案。
在公共教育服务缺失的贫民窟,一般家庭的选择要么是花钱送孩子上一所教学质量欠佳且人满为患的私人学校,要么干脆让孩子辍学。即便能够得到免费入学的机会,额外的费用(如校服、课堂学习用品或考试费)也常常高昂到让人望而却步。近来对巴西圣保罗、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和尼日利亚拉各斯等城市的调查发现,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超过25%,尽管他们付出了不菲的费用和艰苦的努力,年轻人的教育成就也难以让他们找到适宜的就业机会。政府必须将为城镇地区的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开展针对空缺职位的培训作为优先事项。
儿童保护
儿童保护始于出生登记。确保所有的儿童都得以登记和备案必须成为最优先的事项——致力于社会公平的努力可能会将缺乏官方证明文件的儿童排除在外。城镇地区的出生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多没有登记注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南亚地区,该比例接近50%。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9条规定签约国“应采取所有适当的法律、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来确保儿童免受各种形式的身体或心理暴力、伤害或辱骂、忽略或疏忽、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害。”该公约第32条涉及经济剥削和危险工作,第34条针对性侵害,第35条专门关注儿童贩卖问题。
人口贩卖导致约250万人成为强制劳工,其中约22%-50%为儿童。即便没有人口买卖,很多儿童还是会为了生存而被迫工作。2008年,约有2.15亿名5-17岁的儿童沦为童工,其中1.15亿人从事着危险工作。据估计,数以千万计的儿童在世界各地的城镇或城市的街道上谋生或工作,其数量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移民和城镇化仍在持续上升。在街头谋生往往让儿童容易受到暴力活动的袭击,但很少有人调查针对他们的犯罪活动,更鲜少有人会在他们奋起反抗时施以援手。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城市中在街头谋生或工作的青少年都会成为逃犯或流匪的主要目标。研究者、政府和国际人权组织的报
告表明,世界各地的警察和保安也会打骂虐待城市街头的青少年。
城市生活的诸多挑战
移民
儿童无法改变社会等级、阶层或种族。他们出生在一个严重不平等的社会中,终其一生都将受到集体认知、传统惯例和刻板陈规的阻碍,很容易被视作他们无力控制的力量的受害者。但随着他们的成长,儿童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尽管大多数儿童是随其家庭一起移民,由寻求就业或发展机会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带领,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儿童和青少年独自在国内进行流动。
与成年人一样,儿童迁移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一些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或教育机会,或仅仅为了摆脱贫困;而其他人则为了逃离冲突或灾难,躲避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和食物短缺。此外,家庭因素(如失去双亲之一、家庭不稳定或生活困难)也是原因之一。
不管儿童的迁移是否自愿,保护他们免遭与此相伴的诸多风险,就要求采取与其年龄相称的应对措施。没有家长陪伴的儿童移民尤其容易受到剥削、虐待和贩卖,本身就是难民或流民(或随难民和流民一道迁徙)的儿童而言更是如此。全世界登记的难民中超过一半生活在城市。
此外,因升学而进入城市的年轻人常常无法实现其目标,他们需要工作来维持生计,而工作强度之大导致工作和学业无法兼顾。
经济冲击
2007年高收入国家金融资本崩溃所引发的经济危机的余波仍未平息,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作条件持续恶化、真实收入不断下滑,食品和燃料价格飙升且难以预料。由于贫困人口将50%-80%的收入用于食品支出,食品和燃料价格攀升尤其会让他们深受其害。
从全球看,2010年末的失业人口比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增加了3000万,而失业人数在2011年还在继续增加。15-24岁的工人失业状况尤为严重。在经济滑坡时,年轻人失去工作可能加剧社会动荡。挫败感使他们成为2011年席卷北非和中东的抗议示威活动的主力军。
从统计数据来看,年轻人的失业状况并不严重,可能是因为很多年轻人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尽管如此,已有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危机致使“有工作的穷人”数量增加,其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偏高,导致世界各地的减贫、教育和医疗等领域进展缓慢。政府有义务保护最贫穷、最弱势的儿童和青少年免受其害。
城市暴力
犯罪和暴力活动影响了城市地区数以亿计的儿童。一些儿童成为攻击的目标,而另一些儿童则成为参与者或目击者。过早地暴露在暴力环境下可能破坏青少年对成年人和社会秩序的信仰,妨碍他们的成长。在暴力中长大会导致学业不佳、辍学率高,带来焦虑、抑郁和攻击性等负面情绪,以及缺乏自制力。
导致暴力活动的原因很多并且十分复杂,但首当其冲的是贫困和不平等。在公共服务、学校和娱乐休闲场所不足时,犯罪和暴力发生率就会升高。对全世界50个最富裕国家中的24个进行的一项调查证实,社会不平等程度越高,犯罪、暴力和入狱的比例就越高。
在世界很多地区,完全或部分由青年人组成的城市匪帮无恶不作,包括敲诈勒索、持械抢劫和谋害凶杀。青少年加入黑帮的平均年龄约为13岁,而有证据表明这一年龄值正在下降。在城市边缘,这些团伙会以物质奖励和归属感来招募年轻人。
防止暴力活动需要社区的全面参与,并加强儿童、家庭、学校和其他机构,以及地方和国家政府之间的联系。
灾害风险
对数以百万计的儿童来说,城市贫困因台风、洪水、泥石流和地震等灾害风险而雪上加霜。自20世纪中叶以来,有记录的自然灾害数量已增长约十倍,其中大多是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环境脆弱和人口稠密使城市生活尤其危险,而儿童是最易遭遇死伤的群体之一。
自然灾害对生活在危险环境中的城市居民会造成特别严重的打击,他们往往对极端事件准备不足,灾害过后的重建也困难重重。城市贫困家庭的儿童通常生活在不太牢固的住所中,连建房的土地也不理想:例如坡地容易发生泥石流,低洼地带容易遭遇洪水,或者靠近工业废弃物堆放地等等。此外,健康欠佳和营养不足也导致儿童更容易遭受环境的冲击。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旨在降低灾害风险的行动计划。2005年168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签署的《兵库行动框架》呼吁增强社区和国家的抗灾能力。来自东南亚和加勒比地区的经验表明,通过向社区居民和灾害幸存者(尤其是儿童)普及防灾知识,能够有效地降低地方灾害风险。
联合起来帮助城市儿童
当政治、文化和商业精英人物舒适地享受城市生活之际,数以亿计的儿童和年轻人在同样的城市中艰难地维持着生计。他们的童年时光都用于工作而不是上学,生活居无定所甚至在街头徘徊,并处在暴力和剥削的风险中。城市环境的设计并没有将儿童考虑进来,儿童和青少年也从未得以参与规划方案的制定。
目前,大约一半的儿童生活在城市中。随着这一数量的增长,急需采取下列紧急行动来促进他们的发展,并保障他们的权利。
(1) 增强对影响儿童的城市贫困和排斥的范围及特征的理解。
必须优化数据收集工具,以更准确地反映儿童状况之间的差异,识别最边缘的儿童及其家庭。对旨在提升儿童的生存、健康、发展、卫生和教育权利以及保护城市儿童的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和评估时,必须对城市数据进行分解。
信息必须进行广泛传播和分析,才能有效地揭示因果关系,并应对不平等和社会排斥。为了理解贫困和排斥的变化及其如何影响城市儿童的生活,以及权利剥夺如何实现代际传承,我们所需要做的还有许多。
(2) 通过更好地理解排斥,识别并消除阻碍导致边缘儿童及其家庭运用如法律保护和房屋产权安全等基本公民权以实现社会融合的诸多障碍。
这些障碍包括歧视、收入贫困、直接和间接成本、恶劣交通的条件以及缺少官方文件等。公平的政策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如取消服务费、构建社区伙伴关系、加强服务的推广和使用等。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等创新性举措已在许多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取得成功。找出每个城市的瓶颈问题,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社会公平。
(3) 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提供和减贫及推动社会平等的努力中,敏锐地关注儿童的特殊需求和优先序列。同时必须考虑年龄、能力和性别。
《国际儿童友善城市行动倡议》提供了将儿童权利融入城市治理的成功范例。加强问责是这些努力的基石。许多城市政府安于现状,导致大量未经规划的非正式定居点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专栏3 千年发展目标
千年发展目标涵盖了一系列议题,包括贫困与饥饿、教育、儿童存活率和生殖保健、性别平等、艾滋病,及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这些目标的进展通过21个指标来衡量。
千年发展目标7包括确保环境稳定的承诺。分目标11涉及到城市,即到2020年至少使1亿名贫民窟居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也称“无贫民窟城市”行动。此外,千年发展目标7还包括到2015年将无法获得可持续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
虽然仅有千年发展目标7特别关注贫民窟居民,但各项目标则是一系列整体的发展序列。要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活,就要消除贫困和饥饿(目标1);普及初等教育(目标2);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目标3);降低儿童死亡率(目标4);改善生殖保健(目标5);对抗艾滋病(目标6)并建立全球发展合作伙伴关系(目标8)。
有证据表明,各国的贫民窟政策正从消极的忽视、驱逐或强制搬迁等转变为积极的社区参与、升级改造和以权利为基础的政策。然而,自2000年设立分目标11以来,全球贫民窟居民数量增加了6000万。
贫民窟是贫困城市化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陷入贫困,收入差距也没有减小的迹象。未来的国际目标设定需要将这些问题考虑在内。
该议程也涉及保护儿童免受暴力、药物滥用和交通事故等伤害。著名的国际行动倡议如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推动的《人人共享的安全友好城市》,旨在促使妇女、儿童、警察、城镇规划者和决策者共同寻求降低性别暴力的路径。哥伦比亚、瑞典和荷兰的国家行动计划已通过设立无车区、大力发展自行车和行人路线以及发展公共交通等措施,降低了交通事故死伤人数。
(4) 在各个层面上推动城市贫困人口和政府的伙伴关系。促进公共参与(尤其是儿童和青年人参与)的城市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惠及儿童,也促进了社区发展。
这些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果包括: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厄瓜多尔科塔卡奇识字率和委内瑞拉圭亚那城出生登记率的提高等。
地方政府和社区需要更紧密地协调行动,以最有效地利有限的资源,保护贫困人口来之不易的生计资产,并使贫困人口(常常占人口的大多数)能有效地参与城市发展和治理。
(5) 共同努力以实现儿童权利的可持续改善。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时期,各个层面上的行动者(从地方到全球,从民间团体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应汇集资源和能量,以创造有利于儿童权利保护的城市环境。
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国际伙伴关系能够促进能力提升,进一步保障儿童福利,并加强世界各地社区之间的联系。以国际贫民窟居民组织为例,该网络汇集了34个国家的草根城市贫困人口联盟,使它们能够交流土地产权、房屋质量和基础设施等问题并促进解决方案的实施。这些网络有能力与社区、地方和国家政府以及国际组织一道,共同促进能够惠及最边缘群体的城市发展。
在促进儿童参与城市治理和社区决策中,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迈向更公平的城市
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生活在城镇和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城市环境中长大。他们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城市的不平等:富人和穷人比邻而居,机遇和艰辛结伴而行。
平等必须成为保障城市儿童权利的指导原则。其中需要特别关注贫民窟儿童,他们出生并成长在最具挑战性的贫困与边缘环境中。然而,不能以损害其他地区儿童的利益为代价。更广泛的目标必须持续关注人人共享的、更公平的、更健康的城市及社区——从儿童开始。
来源:UNICEF
就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事实上,发展是通过就业实现的。人们通过工作脱离贫穷和困苦,过上更好的生活。由于人们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好,他们从农场进入公司,加上生产率较高的工作的产生和生产率较低的工作的消失,经济也随之增长。由于工作将不同种族和不同社会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并养成了一种机会感,社会也随之变得繁荣。因此工作具有转变作用—它们可以改变我们收入、我们的职业,甚至我们的身份。
因此,就业无论在哪里都是发展议程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无论对决策者还是平民百姓、对商界领袖还是工会代表、对社会活动家还是专业学者而言都如此,也就不足为奇了。希望抓住大规模人口变动、技术创新、全球人口和任务的迁移以及工作性质的深刻变化带来的机会创造就业,决策者们提出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 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是应该围绕增长,还是应该以就业为焦点?
● 企业家精神是能培养的吗?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微型企业中能培养吗?亦或企业家就是天生的?
● 虽然就业对社会凝聚力有所帮助,但除支持创造就业外,政府对此还能有所作为吗?
● 增加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是不是具备就业能力的前提条件?亦或技能可以在工作中培养起来?
● 改善投资环境的努力是否应该瞄准那些更具创造就业潜力的领域、活动或公司?
● 一个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可能会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就业为代价,这种风险有多大?
● 面临巨大打击和重大重组时,保护就业机会本身而不仅仅是保护就业者是否可取?
● 如何能加速劳动者从生产率低的领域和活动到具有更高潜能的领域和活动的重新分配?
个人看重就业是因为它能提供收入和福利,同时,就业有助于增加自尊和幸福感。但有些工作对社会有更广泛的影响。女性就业可以改变家庭的支出方式和对孩子的教育和健康进行投入的方式。城市里的工作为加深专业化程度和增加意见交流提供了支持,从而能提高其他工作的生产率。与全球市场相连的工作能为本国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在动荡的环境中,为青年人提供工作可使他们在暴力之外有其他选择并有助于重建和平。
由于对生活水平、生产率和社会凝聚力具有广泛的影响,工作对社会甚至比对个人价值更大。但有些工作却会带来负面的溢出效应。由转移支付或特权支撑的工作机会给其他人造成负担或者会减少他们找到有偿工作的机会。损害环境的工作会让每个人都付出代价。因此,事实就是有些工作对发展贡献更大,其他一些却鲜有帮助,即使它们对个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哪些工作具有最大的发展效益取决于环境。各国的发展程度、人口结构、资源禀赋和制度水平不同。农业社会面临的挑战是提高农业工作的生产率以及创造耕种以外的就业机会。资源丰富的国家需要使出口多样化,因此就业更多地与全球市场相连接而不是通过政府转移支付获得支持。正在逐步正规化的国家需要以扩大覆盖面同时又不损害就业为目标设计
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
绝大部分就业是由私营部门创造的,而政府能够支持或阻碍私营部门创造就业。可以通过就业实现发展的观点让人对政府能够实行的战略、政策和计划有了新的认识。战略应以一国的国情为依据,确定能带来最大发展效益的工作类型。政策应该消除阻碍私营部门创造就业的障碍。能产生就业的计划也是需要的,比如,在受冲突影响的国家。但是对这些政策和计划的成本和效益必须加以评估,把就业潜在的溢出效应——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考虑进来。
就更实际的层面而言,透过就业看发展,会导出一种分三级入手的政策模式:
基本原则
因为随着国家变得更富有,就业会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广的社会效益,政策环境必须有助于增长。这就需要注重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的商业环境、人力资本的累积和依法治理。
劳工政策
因为只有增长可能还不够,劳工政策需要有助于创造就业和增强就业带来的发展效益。政策可以在解决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同时不拖效率的后腿。但政策干预应避免造成扭曲,抑制城市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就业,同时应为最脆弱的群体提供话语权和保护。
重点政策
因为某些就业对发展的贡献大于其他就业,所以有必要根据国情确定哪类就业能带来最大的发展效益,并消除——或者至少抵消——那些会导致几乎无法创造这类就业的市场缺陷和制度不足。
就业对于发展而言的中心地位不应被解释为劳工政策和制度的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有近一半的就业人口是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因此不在劳动力市场中。而且即使是在雇佣就业的情况下,劳工政策和制度也未必是创造就业的主要障碍。多数情况下,影响最大的障碍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促进创造就业的因素也许就是能使城市更好地运行、使农民得到并应用适当的农业技术或者允许公司开发新的出口产品的政策。就业是发展的基石,同时,发展政策对就业来说也是必要的。
来源:世界银行
●减贫观点●
交付发展成果:驾驭知识建立繁荣终结贫困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在世界知识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多数国家都很清楚他们为减少贫困和建立繁荣应当采取的大的政策方向。各国都有宏大、连贯的发展政策和规划——在纸上。但是,他们未能获得预期的结果,纸上的规划在实地遭遇失败。一个又一个国家,一个又一个行业,最大的挑战就是“交付”。
“交付”是一个优雅的词,用来形容以一种符合人民期望的方式提供货物和服务。绩效高的私营企业擅长交付。交付对于公共部门也同样非常重要,属于政府与国民之间的社会契约的一部分。交付对于发展至关重要。发展进程中的交付重点包括物质基础设施,譬如道路、电网和供水系统,也包括服务,譬如教育、医疗和社会保护。而今天,在所有这些领域,在最需要的很多国家和社区,交付却往往跟不上。
在这个上下文中,“交付”和“交付失败”似乎是抽象的概念。让我们花一分钟提醒一下我们自己,对人类来说这些概念意味着什么:
由于“交付”失败,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用不上电,与现代生活的一切好处隔绝。
由于“交付”失败,每年有28万多名妇女死于分娩时引起的产科并发症,而这种病现代医药很容易医治。
由于“交付”成功,坦桑尼亚儿童完成小学学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57%到2010年提高到90%,改善了数百万儿童的生活,赋予他们创造美好前程的工具。
我想着重谈谈交付的四个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如何努力创建交付学科领域和实现其潜力尤为重要。
首先,交付是关于解决问题,是一种实用的知识品牌,其目的是探寻达到一个既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一个重要的结果是交付极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解决方案取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需要与机遇。
交付对大环境的依赖性也意味着,由于大环境因素超出实施者的直接控制范围,项目产生的结果常常令人失望。缺乏高层对项目的政治支持;资金不足;国家行政管理能力薄弱,这些都是例子。交付科学的一项任务是确定战略,使实施者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摆脱部分大环境制约因素,或者起码能抑制这些因素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专注于解决本地问题,并不是说对本地知识不能加以整合纳入全球经验实证库。在本地和全球之间存在良性链接,通过这种链接,一种大环境下的相关知识可以与其他大环境进行适配。
第二,交付关系到复杂的系统。发展事业的交付针对的是社会目标。社会是由相互穿透的系统构成的。要想实现任何社会目标,我们必须介入多种相互影响的自然和人为的系统。
许多低收入国家面临能力制约,他们的系统薄弱。但建立和管理复杂的系统正是世界银行集团擅长之道。6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帮助世界各国设计和操作实现社会目标的系统。我们能够从整体上分析一种交付系统,指出能力差距和瓶颈所在,确定干预点。在我们与各国合作建立交付科学时,这些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利用我们现有的系统知识,以新的方式加以运用。
第三,考虑到交付问题的复杂性,未来的交付科学必须从一开始就是多学科的。交付学习将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和应用数学、工商学科以及历史、伦理等人文学科等各方面的知识。
第四,交付知识是互动和发展的,它不同于我们所习惯的、定量的、抽象的、不受大环境影响的学科。
由于交付解决方案随着大环境而改变,交付知识通过从业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而不断更新。因为人和机构共同解决问题,所以交付的原则产生于合作与沟通。
交付知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形式的科学知识的社会知识。交付知识的互动性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我们知识的质量取决于辩论的参与性。将股东排除在对话之外,我们就得不到关键的数据。因此,如果听不到草根社区的声音,我们对交付过程的理解就会扭曲和不完整。在我们的交付工作中,世界银行集团和我们的国家合作伙伴将要加强受益社区在项目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参与。
为了加强我们与各国的支付合作,为支付科学打下基础,世界银行集团将要采取的三个实际步骤。
首先,世界银行集团将在首批支持三个毛遂自荐的国家建立国家发展交付知识中心。这些中心将协调人员与资源,解决国家支付的优先重点问题,传播知识经验。国家将根据本国的议程设计中心的架构。在多数情况下,中心将设在现有的公共或私营机构内。有些可能完全是“虚拟”的。
第二,我们将调整世行评估工作的关注点,以便更好地支持在交付方面取得进步。具体而言,想要知道交付是否成功,仅靠产出指标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衡量结果。不仅要知道修了多少公里的乡村道路,而且要知道这些路是否有助于减少贫困。不仅要知道有多少孩子上学,而且要知道他们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
第三,我们将采用创新方法和工具来吸取实施大师的隐性知识,传授交付技能。我们将运用各种策略。其中三种方法为:案例教学、“临床指导”和从失败中学习。
交付科学是一种催化剂,会加快这种转变。与此同时,世行也为合作伙伴服务,做一件他们无法单独完成的事情,即,创造与知识相关的全球公共物品,支持全球、区域、国家和国家以下层面的共同学习过程。
超越今天的经济不确定性而展望未来,政府、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的许多领导人继续致力于减少贫困和建立繁荣的大胆目标。他们坚持雄心勃勃的目标是对的。各国认识到交付往往决定着停滞与增长之间的差别。我们共同开创发展的新篇章: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将不断提升能力,以履行对人民、特别是对最贫困者的承诺。
来源:世界银行
●减贫行动●
2012 年世界粮食日
2012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在致辞中指出,选择这一主题目的在于强调:农业合作社及生产者组织能通过多种具体途径推动实现粮食安全、增加就业和帮困扶贫。对于粮农组织及其伙伴而言,农业合作社是抗击饥饿和极端贫困过程中理所当然的同盟军。其重要性也同样体现在联合国将2012年宣布为“国际合作社年”这一举动中。
事实表明,强有力的合作社和生产者组织有助于克服这些困难,减轻粮食危机和其它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强有力的生产者组织已经在发挥作用,填补空白。它们通过为自己的成员提供各种资产及服务,成功地克服了市场和政策方面的困难。例如,它们采用允许农民团体采购农资的办法,争取到较低的零售价格,从而降低农民的成本。它们还为成员提供发表意见和争取利益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作用。众多实例说明,强有力、包容性的组织能帮助以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及相关产业为生的人们团结起来,采取集体行动。这些组织活跃在社区、国家或国际层面,致力于帮助自己的成员实现经济和社会双重目标。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它是一种社会企业,旨在协调以下两个主要目标:1)满足成员的需求;2)追求利润和可持续性。换言之,合作社是人们联合起来为形成共同拥有、民主管理的企业而建立的一种协会,盈利并非其全部目的。合作社关心的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利润,帮助其成员实现在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共同愿望。合作社是促进和平与民主的社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