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2007

      机构简介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是由中华人名共和国政府和联合国政府开发计划署及其他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并组建的国际性扶贫机构,以“交流扶贫经验、推进减贫流程、组织应用研究、促进政策优化、加强国际交往、推动国际合作”为宗旨,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成功减贫经验的总结、研究、交流与推广,促进国际社会减贫和社会发展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设计与执行减贫政策能力的提高,从而为“消除世界贫困事业做出贡献”。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核心职能

      ●  举办国际减贫交流活动,促进减贫领域知识、信息和经验的共享,为国内外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和发展实践者搭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  开展减贫能力建设,为全球范围从事减贫领域相关工作的各类人员提供培训与咨询服务;

      ●  组织减贫应用研究、开发理论知识、开展政策分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减贫政策、实施减贫项目和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成立时中国政府履行援助发展中国家承诺的重要行动,体现了中国政府努力推动和深化国际减贫与社会发展合作的意愿。

      发展历程

      ●  2004年5月,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上海全球扶贫大会期间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建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共识。

      ●  2005年5月16日,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正式签订《建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议定书》。

      ●  2005年7月20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建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  2006年1月20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召开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理事会组建方案和中心章程,任命了中心主任。

      ●  2007年8月,组建成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顾问委员会,10月20日,召开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成立以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  完成了中国扶贫开发基本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为国际社会了解和学习中国扶贫经验奠定了基础。

      ●  开展了针对发展中国家减贫领域政府官员的培训,促进了中国与相关发展中国家减贫政策及进本经验的共享。

      ●  举办了各类交流活动,促进了全球减贫与社会发展领域的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和发展实践者之间的广泛交流。

      截止2007年底,共完成减贫应用研究项目13项,组织国家减贫培训班7期,对来自59个国家的191名中高级官员进行了培训;举办了3次高级别大型国际会议及6次专题国际研讨会;出版了4部扶贫理论与实践专著,2本会议论文集。

      2007年回顾

      在理事会的领导与有关各方的支持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围绕“树立国际减贫培训品牌、创新国际减贫交流机制、构建国际减贫研究平台”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同时按照“赶工期、保质量”的总体要求抓好办公大楼建设,在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过努力,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继续加强机构与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机构与队伍能力。主要是:明确分工、优化结构;充实人员、提高能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保质保量、抓好基建;适时宣传、扩大影响。

      ●  顺利完成两项重大国际交流活动的承办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分别是“关注贫困、行动起来”国际研讨会于第一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

      ●  全面推进国际减贫培训、交流和研究活动、进一步发挥机构的平台作用。包括:

    1. 成功举办3期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培训班,对来自亚洲和非洲33个国家78名中高级官员进行了培训,按计划推进品牌建设;

    2. 多方位推进国际减贫交流,积极拓展交流领域;举办了4次国际研讨会;组织了理事会单位代表扶贫项目考察;组团赴非洲开展减贫考察;参加各项国际减贫会议;接待来华考察团组;加强对外日常联络与沟通;

    3. 提高应用研究水平,推动国际减贫研究平台建设;

    4. 积极巩固和拓展中心业务网络,为扩大发展空间打下基础。

      ●   努力拓展合作伙伴,进一步推动多元化合作机制的形成。

    1. 积极争取参与我国对非减贫援助和合作;

    2. 成功开发“帮助发展中及转型国家开展减贫能力建设项目”;

    3. 积极申请执行国家有关项目。

      国际减贫交流

      “关注贫困,行动起来”国际研讨会

      2007年10月17日至19日在中国北京举办,由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承办,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大会发来贺电,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Glenna Bage代表国际机构、加纳粮食和农业部部长Emest Debrah代表发展中国家政府、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Joachim von Braun代表会议主办方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范小建主持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机构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与项目官员共5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研讨内容:

      ●  全球贫困现状及其严重后果

      ●  全球减贫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  主要发展中地区的减贫经验

      ●  全球范围扶贫领域力量整合机制

      ●  特殊群体贫困状况及其应对战略

      ●  减贫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机制

      会议成果:

      ●  全面展示了全球贫困和饥饿人群的构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评估了全球减贫的进展和未来演变的趋势,分析了贫困和饥饿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严重后果,

      ●  系统讨论了全球各国减贫的主要途径和战略,主要包括“培育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与经济救助体系”、“实施专项减贫政策措施”和“完善穷人的资产结构”等。

      ●  广泛交流了世界各国各主要发展中地区减贫的政策与经验。

      非洲地区: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消除社会冲突;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

      亚洲地区:改善家庭营养状况;加快小农户融入大市场的步伐;努力扩大就业,消除社会排斥。

      拉美地区:合理设计和实施专项减贫计划;优化宏观经济政策,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平。

      ●  深入讨论了减贫领域各种力量和资源整合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减贫及有机整合各项资源的重要意义。

      ●  突出了扶持特殊群体,如受歧视种族、土著部落、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在全球减贫中的重要地位,呼吁国际社会统筹安排,深化合作,切实转变特殊贫困群体的发展环境,保障其基本生存与生活条件,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机会,增强发展能力。

      n  其中分布了扶贫机制的改进问题,呼吁各国政府与国际机构努力建立合理的减贫政策,行动和项目设计与实施机制。

      第一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

      2007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中国广西自治区举行,由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来自中国及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成员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100名代表与会,就各国社会发展与减贫领域的成就与经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与挑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范小建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副主任王国良主持国别演讲并作论坛总结发言。经与会代表一致同意,论坛发布了《第一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南宁倡议》。

      研讨内容:

      ●  中国与东盟各国减贫与社会发展的状况、政策、成效及经验;

      ●  学术机构、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部门合作推进减贫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途径与战略。

      实地考察:

      与会代表考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名族职业学校、白山镇古腰村古腰屯公路建设与卷竹屯竹子产业开发项目、里当瑶族乡人饮工程,详细了解马山县扶贫工程建设、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造、社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专栏:第一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南宁倡议

      严峻挑战:中国与东盟各国所处区域仍是全球贫困形式十分严峻的区域之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贫困程度深,减贫依然任重道远。

      共同使命:推进减贫和实现均衡发展,不仅是各国国内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和发展实践者共同的事业,而且还需要相关发达国家和各国际多边、双边援助机构的共同参与。

      努力途径:以经济增长和结构化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为保障,辅之以专项减贫干预措施和救助救济服务。

      各方职责:政策制定者应努力健全市场体系,扩大公共投资,优化社会治理模式,理论研究者应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发展实践者应优化减贫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实施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关发达国家应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大技术转移力度,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有关国际组织应进一步加强资源动员,调整和优化援助战略框架,扩大援助的范围和领域。

      合作框架:在各国内部,建立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发展实践者、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高效的协作机制;在区域内外,建立适应地区减贫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协作框架。

      推进中非减贫合作

      2007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启动了专门针对非洲地区的国际减贫合作,评估非洲国家减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索与国际机构和有关非洲国家开展国际减贫合作的可行性,确定针对非洲国家的国际减贫合作战略计划和行动方案。

      ●  与国内涉及对外援助与合作的部门沟通协商取得初步共识。

      ● 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德国经济部及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机构探讨在非洲开展减贫合作的可行性和行动方案。

      ●  争取英国国际发展部资助,启动第二期“中国与非洲减贫模式比较研究”。

      研究内容:中国自身扶贫的经验和教训;国际捐助机构在非洲扶贫的经验和教训;非洲各国的贫困状况与减贫措施。

      预期成果:评估非洲各国的贫困状况、减贫的挑战与需求,探索非洲各国吸收借鉴中国减贫经验的途径与战略;确定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针对非洲国家减贫事业开展国际合作的行动计划。

      ●  组织由科研机构和主管中国对外交流事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代表团赴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交流考察,并在两国分别召开了“中国减贫经验及评估研讨会”,介绍中国减贫经验,探讨开展针对非洲国家减贫事业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  与中国驻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英国国际发展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两国代表处会谈,就共同开展对非减贫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第六届东亚地区减贫与发展效果组织协调员会议暨贫困监测与评估区域研讨会

      2007年5月10日至15日在中国江西省举行,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世界银行学院,江西省扶贫办及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联合主办。来自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蒙古、菲律宾、泰国、越南等8个国家以及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学院与其他有关国际机构驻华代表处、国内有关部委、部分省级扶贫部门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研讨内容:

      ●  东亚地区减贫与发展效果组织进一步有效发展的途径、战略及2007年至2010年行动计划;

      ●  贫困监测与评估的内容、技术与方法;

      ●  中德合作中国江西省贫困监测与评估项目、中国西南扶贫项目、泰国村级周转基金项目,经合组织贫困效果评价体系和墨西哥PROGRESA项目的内容与实施模式。

      实地考察:

      与会代表考察了江西遂川县大汾镇石狮村和左安镇洋溪村中德合作扶贫监测评价体系项目、村公路建设项目、校舍建设项目、水利设施项目、文化娱乐设施项目、“三清三改”项目和移民搬迁扶贫项目。

      中国大规模减贫决定因素与基本经验再认识:进程、效果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研讨会

      2007年6月2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沃尔芬森发展中心主办,旨在提炼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实现大规模减贫的基本经验,分析中国在新时期建立增长和公平分配平衡机制促进减贫事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来自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等国内机构和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与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40多位代表应邀与会。

      研讨内容:

      ●  中国的贫困:范围、效果与教训

      ●  为贫困者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  二元经济格局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乡贫困

      ●  社会治理、社区参与减贫

      ●  中国大规模减贫对低收入国家的启示

      专栏: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理事会考察团赴云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

      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由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理事长刘坚带队,来自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外交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世界银行学院驻华代表处的代表组成对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理事会考察团一行,赴云南省实地考察了扶贫开发工作,考察团相继考察了永平县博南镇青厂村和漾濞彝族自治县光明村,在青羊厂村,考察团听取了永平县和博南镇扶贫开发工作的介绍,参观了青羊厂村支委会和村委会、党员活动室、村民培训基地、图书馆、卫生室、兽医室和村院小,走访了整村推进项目农户,就家庭经营、住房改建、饮水设施建设、沼气池使用等问题与户主进行了交谈。在光明村,考察团听取了漾濞彝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介绍,考察了该村发展核桃产业的情况,走访了农户,与户主就搞好家庭核桃产业及林牧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交谈,并现场查看了农户住房改造的情况。

      国际减贫培训

      东盟与中日韩扶贫官员培训研修班

      2007年5月24日至30日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学员28名分别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韩国、日本等12个国家及东盟秘书处。

      培训课程:

      中国扶贫开发的历程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与“三农”问题

      中国减贫:历程与政策变迁

      广西特困区域扶贫开发经验

      国别报告:

      东盟各国农村发展与减贫的战略

      实地考察:

      考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和平乡安村和龙胜镇金车村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的情况。

      南亚国家扶贫政策与实践官员研修班

      2007年6月1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和重庆举办,学员22名,分别来自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5个国家和印度驻华使馆。

      培训课程:

      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中国扶贫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中国扶贫开发的国际合作与社会动员

      亚洲经济融合与区域减贫事业发展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农村减贫

      劳动力转移与中国西部贫困问题的解决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与扶贫

      国别报告:

      南亚国家的发展与贫困问题

      实地考察:

      n  与地方扶贫官员座谈,听取关于重庆市扶贫开发总体概况以及异地搬迁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介绍。

      n  考察了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惠民村整村推进项目点,万州区三峡服装艺术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以及万州区甘宁镇牌楼村重庆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加工基地。

      开发式扶贫政策与实践非洲官员研修班

      2007年6月21日至7月5日在中国北京和甘肃省举办,学员30名,分别来自安哥拉、刚果(金),科特迪瓦、埃及、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苏丹、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16个国家。

      培训课程:

      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农村减贫

      中国开发式扶贫的政策与实践

      中国扶贫开发的国际合作与社会动员

      中国私人部门的发展与减贫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开发

      国际粮食援助与减贫

      国别报告:

      非洲各国减贫与社会发展情况

      中国扶贫开发案例:

      ●  广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  湖南湘西自治州产业化扶贫

      ●  四川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

      实地考察:

      ●  与地方扶贫官员座谈,听取关于甘肃省扶贫开发总体概况以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情况的介绍。

      ●  考察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九华沟流域综合治理扶贫开发点、泰安县柴家山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徽县大河乡文池村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及村级扶贫发展基金项目区。

      国际减贫研究

      完成6项课题研究

      ●  中国农村有利于穷人发展政策研究

      ●  中国与非洲减贫模式比较研究

      ●  国际减贫理论研究进展综述研究

      ●  中国私营部门发展与减贫

      ●  中国贫困研究资料汇编 之二{专著与报告类}

      ●  2006年中国贫困研究资料汇编及文献综述

      启动6项课题研究

      ●  中国与南亚减贫模式比较研究

      ●  2007年减贫事业发展报告

      ●  中国贫困研究资料汇编之三{国际研究类}

      ●  中国贫困研究资料汇编之四{内部资料类}

      ●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机构与队伍能力建设

      ●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机构国际化战略研究

      机构与团队建设

      顾问委员会组建完成

      顾问委员会的职责:

      为中心确定工作重点提供咨询服务;为中心研究、交流以及培训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并参与工作监督与成果评估;为中心合作机构网络建设、品牌推广和筹资工作提供服务。

      顾问委员会成员:

      Hafia Pasha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亚太局局长

      Jeffrey Sachs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

      Martin Ravallion 世界银行发展研究局主任

      Iddi Simba 坦尚尼亚自豪坦桑尼亚组织理事会主席

      吴敬琏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名誉所长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小云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

      朱  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汪三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2007年10月20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就中心的职能定位与发展战略、中心研究战略规划以及中国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聘任短期研究主任

      经公开遴选,中心选聘一位澳大利亚专家担任为期三个月的研究主任,承担《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战略规划(2008—2010)》的修改完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组织筹备。《帮助发展中及转型国家开展减贫能力建设》项目文件开发以及完善中心国际协作网络和开展中心研究团队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制定《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战略规划(2008—2010)》

      规划内容:研究业务的职能与定位;研究的领域与内容;2008年至2010年研究业务的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机构研究能力建设的需求与行动方案。

      团队能力建设

      邀请专家做讲座

      ●   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就中国对外关系和中国减贫与社会发展经验国际化战略等问题做专题讲座,使中心工作人员对中心的职能和开展国际减贫培训、交流与研究等业务工作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李小云教授就中心组织机构建设,开展国际合作和发展中国家减贫状况等问题做专题讲座,使中心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了中心的运行模式与发展方向。

      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参与相关专项培训

      ●   中国财政部国库司举办的“中央部门国库集中支付操作实务”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预算指标管理、用款计划管理、资金支付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和结余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   中国财政部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那你呢共同主办的“国际发展评价培训班”。

      ●   中国国务部举办的“授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业务培训交流会”。

      举办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培育相互协作的精神。

      办公大楼建设

      2007年8月15日,完成土建二次结构和设备安装施工;11月底,完成弱电和内装修以及施工监理等8个项目的招标工作;10月18日开始,弱电和内装修施工起动,预计2008年4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专栏:拓展机构国际交流

      ●  2007年4月,派员参加了国际助老协会组织爹赴孟加拉国实地考察活动。考察了国际机构在孟加拉国实施助老项目的情况,并与各方代表交流了老龄工作的经验。

      ●  2007年7月,派员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高层会议。

      ●  2007年10月,派员参加了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亚太地区包容性增长与新减贫计划论坛”。

      ●  2007年12月,派员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21世纪贫困与收入不平等国际研讨会”。

      ●  接待英国国际发展部、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越南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亚太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曼谷亚太中心、世界银行学院、美国国际管理研究生院、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沃尔芬森发展中心、英国海外发展研究院、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欧洲债务与发展网络组织、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等国际机构的来访,就开展减贫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财务报告

      2007年是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走向成熟的一年,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资金来源渠道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而增加,各类资金运行良好。2007年中心资金来源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中国政府提供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资金以及基本建设资金;二是有关国际组织、双边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项目活动经费。

      2007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全年实现收入13257.11万元,比2006年增加61%。其增长原因:一是政府预算核拨的人员,公用经费等增加;二是开展的业务领域扩大;三是争取项目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四是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综合大楼建设投资较大。

    1. 财政预算资金

      财政拨入资金1055.5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和机构日常运转经费139.17万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建设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政府分摊资金599.25万元,帮助发展中转型国家开展减贫能力建设项目政府分摊资金100万元,其他项目经费217.09万元。各项经费都按预算完成。

    2. 基本建设经费

      本年度共安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基本建设项目资金11245.35万元,全部用于中心综合大楼建设。

    3. 承担中国政府援外任务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展活动资金

      活动收入865.4万元,其中,中国政府援外资金171.7万元,世界银行资助50万元,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资助10万元,与国际食物政府政策研究所共同筹资投入497.93万元,英国国际发展部资助97.7万元,其他国际合作机构资助38.07万元,全部用于项目活动支出。

    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建设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经费

      根据“建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议定书”有关条款规定,项目总投资600万美元,其中:中国政府投资200万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和负责筹资400万美元。2007年,项目资金共安排各类项目58个,计划投入100.18万美元,截至当年12月31日,完成项目支出95.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90.1万元,占全年计划的95.2%。

      2008年展望

      将按照“旨在为世界消除贫困事业作出贡献”的总要求,以“提高水平、拓展领域、创新机制、扩大影响”为具体目标,根据中心的职能,2006-2010年发展计划,“建设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和“帮助发展中及转型国家开展减贫能力建设项目”工作计划,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完善机构建设,提高团队能力

      ●  理清机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与重点;

      ●  健全内设机构,创新运作机制;

      ●  多种形式结合,提高团队能力;

      ●  完成大楼建设,正式投入使用。

      完善国际减贫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效果

      ●  举办6期国际减贫培训班;

      ●  夯实国际减贫培训基础。

      拓展交流领域,扩大机构影响

      ●  积极推进中非减贫合作;

      ●  举办6次国际减贫交流活动;

      ●  强化机构对外交流。

      提高应用研究水平,发挥研究平台作用

      ●  提高应用研究水平;

      ●  加强研究平台基础建设;

      ●  打造研究成果品牌。

      发展支持网络,拓展发展空间

      ●  完善理事会的顾问委员会运行机制;

      ●  创新机构对外合作与交流模式。

      帮助发展中及转型国家开展减贫能力建设项目

      该项目为正在执行的“建设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的补充、支持、延伸和扩展,旨在帮助有关发展中国家提高减贫政策及项目的建设、执行与评估能力,并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增强中心开展国际减贫交流合作的能力。项目内容包括举办国际减贫培训班、研讨会和论坛、外派及接待扶贫交流考察团组,开展国际减贫应用研究,建设微型减贫展示中心等活动。项目预算为400万美元,其中申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资金100万美元,中国政府配套资金300万美元。项目执行期为5年,从2008年至2012年。

      理事会

      成员单位:

      中国政府机构

      国务院扶贫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商务部

      外交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国际组织和双边机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英国国际发展部

      非政府机构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成员:

      理事长:

      刘  坚    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理事长:

      易小准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

      Khalid malik     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

      理事

      王国良    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

      王  粤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

      陈  旭    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

      赵鸣骥    中国财政部农业司司长

      杨少林    中国财政部国际司副司长

      Michele de Nevers       世界银行学院高级领导小组成员、能力建设部部长

      Toru Shibuichi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

      Adrian Davis       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

      徐建国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