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多维贫困测量及干预

      1导 言

    1. 1研究的问题

      1978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时候,农村有2.5亿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30.7%。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减少。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至1.25亿,贫困发生率降为14.8%。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的同时,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逐步凸现出来:东部的沂蒙山医、闽西南及闽东北地区;中部的努鲁尔虎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秦岭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井冈山区和赣南地区;西部的定西干旱地区、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西藏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区、九万大山地区、乌蒙山区、桂西北地区。这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难以脱贫的共同原因主要有:①从事农业生产的自然与资源条件差,其中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定西千旱地区、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②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与外界联系非常不便;③教育和医疗水平低,人口基本素质低下。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采取的发展战略为: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医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国家对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给予了政策倾斜,大量资源集中到这些地区,带动这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一时期,中国政府成立专门的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86年成立,1993年改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工作,对绝对贫困人口进行扶持。在宏观经济增长和专项扶贫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持续减少。然而,由于贫困地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差,人口分布相对分散,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成本高,市场机制缺乏向这些地区配置各类资源的动力,国家扶持也非常有限,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简言之,这一时期的减贫战略概括为“国家整体经济增长带动下的温饱型反贫困战略”。

      根据中国政府2007年以前的官方贫困线,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在空间上呈现为大集中小分散的特征,即贫困人口从总体上看仍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但在这些地区内部,贫困人口呈插花型零散分布,夹杂于非贫困人口之中。2008年中国政府确定了新的扶贫标准,依据新的扶贫标准和相对贫困以及贫困人口多维贫困特征,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再次凸现出来。

      第一,根据新扶贫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片区集中性。2008年,中国政府确定了1196元的新扶贫标准。在这一标准下,中国农村共有4007万贫困人口。旧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插花型分布的特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新标准下贫困人口的片区集中分布特征所替代,因为旧标准下贫困人口周围有很多属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人人口。当然,与20世纪80年代的集中连片分布相比,当前与贫困人口分布相对应的片区总的来说在地理范围上要小一些。

      第二,从相对贫困的视角来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片区集中性。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但发展很不平衡。不仅东中西部地区的收人差距巨大,而且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前列的一些东部省份内部,也存在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由于相对贫困没有固定的人口区分边界,这一视角下的片区更多属于一种动态的范围,如可将整个西部地区视为相对于东部地区的贫困片区。不过,本研究仍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使用“特殊类型贫困片区”这一概念。

      第三,从多维贫困的视角来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片区集中性。贫困是多维的,不仅指收入水平低,也涉及公共服务水平、环境与健康状况、文化生活内容等。在收人水平―定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完全可能因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地方病)而处于整体贫困状态。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战略也有了很大调整。特殊类型贫困片区的凸现使得连片开发的扶贫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一个焦点。

      第一,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财政收入总额巨大,政府完全有财力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大规模连片开发。

      第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幵辟国内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2008年以来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强化了这种需要。因此,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阶层收入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根本障碍。因此,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四,特殊类型贫困片区的贫困人口数量多,减贫难度大,减贫工作意义深远,这类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

    1. 2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系基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大规模调查的实证研究。中国境内的特殊贫困片区很多,阿坝并不能代表所有类型。我们的思路是:提出特殊贫困片区扶贫开发这一问题;在此问题意识下,按照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基于村庄、农户和开放宗教场所调查资料,分析阿坝州贫困与扶贫开发现状;根据阿坝州的经验材料,同时考虑全国不同类型特殊贫困片区的差异性,就特殊贫困片区扶贫开发的理论与政策议题进行讨论。

      阿坝州调查是2009年2—7月完成的。2—4月,课题组在阿坝州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7县的实地调查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调査方案。5—7月,在中共阿坝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相关政府部门对村庄、农户和开放宗教场所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査,同时辅以个案研究。

      问卷调查采用了多维贫困理论方法,设计了三类调查表:一是《村级调査表》;二是《住户调查表》;三是《开放宗教场所调查表》。村、户级调查表主要由阿坝州“千名干部下基层”驻村干部,“一村一大”驻村大学生及相关乡镇村级干部完成。开放宗教场所调查表主要由阿坝州13县宗教局、民委、扶贫系统干部完成。

      村级调査为普查,即对阿坝州13个县的1351个村全部进 行问卷调查。旨在摸清村级组织以及经济社会底数,了解农村发展公共服务需求,探索未来发展思路。《村级调查表》的内容包括:基层组织基本情况,村干部及法人基本情况,村社会经济情况(总户数、总人口、人均纯收人、劳动力、耕地及土地流转、基础设施等〉,对今后扶贫开发公共投资的建议,扶贫开发公共建设投资,村财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以及村干部的政策建议。主要指标的数据为2005年、2008年和2009年三个年份。

      住户调查表为柚样调查,即每村调查5户,抽样比例为富裕户1户,中等户2户,贫困户2户。住户调查表共6755份,有效问卷5637份,占83.4%。住户调查表旨在全面系统地了解农户家庭特征,产业特征,收入与支出构成,教育、医疗、饮用水、卫生设施等基本情况,以及农户对主观福利的自我评价。本部分根瑪阿坝州的整体状况和四个片区不同特点,对样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户主的主要特征,以及家庭收入支出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5637户有效问卷中,农户居住的类区以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为主,其中农区占66%,半农半牧区占25%。第1、3、4片区以农区为主,分别占76%,93.4%和66.%;2片区以半农半牧区和牧匠为主,占85%以上(表1-1〕。

      表1-1阿坝州农牧区分类

    1

      开放宗教场所调查为普查,即对全州288处开放宗教场所全部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开放宗教场所基本物质条件、经济状况及教职人员生活等基本情况,288份问卷全部有效。

    1. 3调研区域

      本次调研涉及阿坝州全部13个县,根据《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阿坝州可以分为四个片区 (图1-1)。本报告的农户和村问卷分析将以阿坝州总体情况和4个片区为区域单位进行。

    2

      图1 - 1阿坝州千村万户扶贫调研区划示意图

      第1片区为西南部综合经济区,地处大渡河流域区,由马尔康、小金、金川三县组成,面积17734平方千米,辖7镇51 乡、346个村委会,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此地区海拔高差极大,最低海拔1750米,最高海拔高达6 250米。人口约20.5万人,农业人口约16.1万人,占总人口的78.4%;藏族人口14.1万人,占该区域总人口的68.7%。受地理条件制约,大多数农牧民居住在高半山,地广人稀、分布零散。

      第2片区为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属丘状高原地形,由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四县组成,面积36106平方千米,辖5镇54乡、271个村委会。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人口约2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8.2万人,占总人口的84.8%;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9.6%。

      第3片区为东南部工业经济区,地处岷江河流域区,东部与成都相连,由汶川、理县和茂县三县组成,面积12746平方千米,辖13镇35乡,348个村委会,属高山峡谷地带。人口约26.0万,农业人口约19.3万人,占总人口的74.4%。其中,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羌族人口占茂县人口总数的90%, 占该区域总人口的57.7%。

      第4片区为东北部旅游经济区,由松潘、九寨沟和黑水三县组成,位于阿坝州东北部,面积17 926平方千米,辖6镇53乡,386个村委会,人口约1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5.3万人,占总人口的78.6%。藏族人口占53.6%,汉族人口占 34.6%,回族人口占7.1%。由于有九寨、黄龙、达古冰川等一系列著名旅游景点,九黄机场也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因此该地的旅游业发展良好。

      2  特殊贫困片区多维度减贫:基本概念和分析范畴

    2. 1特殊类型贫困片区的含义和类型

    2. 1.1特殊贫困片区的含义

      相对于贫困村、贫困县而言,特殊类型贫困片区是贫困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在这类区域,由于资源环境条件、人口经济条件或社会文化条件具有相似性,因而其脱贫途径具有共同性。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这个区域构成了认识和 规划减贫工作的一个特殊单元。

      中国可划分出较多的特殊类型贫困片区,同一个贫困片区具有很多内部一致性,不同的贫困片区则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应根据不同片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减贫措施。

    2. 1.2特殊贫困片区的生态与环境视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特殊类型贫困片区提出的重要依据,未来的扶贫开发要与此相适应。

      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特殊类型贫困片区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分区中的限制开发地区或禁止开发地区。不过,国家主体功能分区是一种宏观规划,减贫工作须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规划。循此思路,单从资源环境角度,可以将中国特殊类型贫困片区划分为适度开发地区、保护式开发地区、禁止开发地区等三种类型。

    1. 适度开发地区

      这类地区气候与生态条件较好,不存在生态恶化的明显趋势,但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很大局限性。这类地区可根据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已有大幅提升基础上的市场形势进行适度开发,推动减贫进程。

    2. 保护式开发地区

      这类地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找到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方式,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行开发,并通过开发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如陕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沙化和退化问题突出,但土壤肥沃,地底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等自然资源,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关键在于解决气候干旱导致的土地沙化退化问题,走上协调发展道路。

    3. 禁止开发地区

      这类地区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开发成本大、风险高。如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开发成本很高,收益很低,且面临巨大的生态风险,其开发对整个国家和地球的生态稳定存在巨大的难以预计的潜在破坏力。这些地区主要应通过移民搬迁或生态补偿的方式推动减贫进程。

    2. 1.3特殊贫困片区的具体类型

    1. 少数民族聚集区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统计表明,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中国农村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表2-1)。同时,不同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和 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呈现出“片区性”,扶贫开发工作有必要充分关注到这种“片区”的认识和实践意义。

      表2-1全国与民族自洽地方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3

      注:①民族自治地方指5个自治区和其他省份的25个自治州、未设自治州的85 个自治县;②贫闲人口是指2007年以前官方贫困线和低收人线以下的人口。

      少数民族聚集区的连片统筹开发不仅是经济层面减贫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需要,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开发和创新的需要。

    2. 革命老区

      革命老区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这些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在经济建设时期落在了后面。在国家确定的592个扶贫重点县中,有101个革命老区县。老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扶贫重点县差不多,与全国县市的平均 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其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为6759元,仅为全国县市平均水平的40%。

      革命老区大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旅游资 源,革命战争时期也曾在生产建设方面创造了很多奇迹和宝贵经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有效推进这些地区的减贫进程,而且也可以为其他地区、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撑。

    3. 边境地区

      中国陆地边境线分布在9省(自治区)135个县(旗/市/市 辖区〉,总人口约2000万人,其中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41 个,总人口792万,农村人口607万。边境地区承载着特殊的任务。但长期以来,国家对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严重滞后。这些地区绝大部分为尚未幵发或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2007年,41个边境扶贫重点县贫困发生率(当年国定贫困线785元以下的人口比率)为8.7%,是全国水平的5.4倍(全国为1.6%), 低收人人口比率(当年国定低收入线为1067元)为23.1%,是 全国水平的7.7倍(全国为3.0%)。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有必要从巩固国防、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角度以及让边境地医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及社会发展成果的角度出发,加大边境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4. 自然灾害频发区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灾害一直是致贫和阻碍减贫进程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的危害具有片区性,防灾、减灾和灾后应急管理也需要连片统筹。灾害管理与扶

    5. 生态脆弱及资源保护区

      中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压力大,需要加强生态保护的区域多,特别是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区和北部西北部风沙防治区的保护均具有全局性影响。有必要统筹好这些区域的保护、建设以及当地居民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具体类型的贫困片区常常是重叠的。例如,中国边境地区135个县级行政区划中,有48%的人口为少数民族人口。

    2. 2多维贫困:识别与瞄准穷人的基本理论框架

    2. 2.1收入贫困

      人类对于贫困的认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19 世纪末计扰将贫困定义为:一个家庭拥有的收人不足以维 持其最低生理需要,即被视为处于贫困状态。世界银行Ravallion根据营养学家提出的维持个人生存每天所需摄入的最低热量,转化为市场上可以实现的“食物篮子”,进而估算出食物贫困线(food poverty line)。在食物贫困线的基础上,加上非食物基本需要就构成了基本需要贫困线(basic needs poverty line)。Ravallion,Datt和van de Walle(1991)为了进行贫困的国际比较,提出用低收人国家贫困线作为全球和国别极端贫困比较的基础。他们收集到33个样本国的贫困线,并发现每人每天1美元的标准能够代表10个低收人国家的国家贫困线,从而将1美元作为极端贫困国际比较的通用标准。Chen和Ravallion(2008)利用1981—2005年1.16个国家的调查数据,重新估算了贫困线,新的贫困线为1天1.25美元(2005年不变价)。直到今天,1天1.25美元的贫困线仍是《世界发展报告》和《人类发展报告》 中衡量贫困的主要标准。

    2. 2.2能力贫困

      阿马蒂亚·森通过把可行能力视角引人贫困分析中,提出了能力贫困概念。森认为,个人的福利是以能力为保障的,而贫困的原因就是能力的匮乏。能力是由一系功能构成的,包括免于饥饿的功能、免于疾病的功能、接受教育的功能等。这些功能的丧失不仅仅是贫困产生的原因,它们本身也是贫困的表现。这些功能不仅具有消除贫困的工具性价值,而且它们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人类福利。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获得足够的营养、基本的医疗条件、基本的住房条件、一定的受教育机会等(Sen,1983〉。因此,森提出人类的福利应该通过直接观察人的能力,人们能做什么或做成什么进行衡量,这些构成发展的结果。出于这样的理念,1990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发展”。

    2. 2.3多维贫困识别与瞄准穷人的基本理论框架

      阿马蒂亚·森认为,福利是多维的,不能仅仅用收人或消费来度量。森把人类发展的目标看做是等同于判定社会上所有人的福利状态的价值标准。传统的收人只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一个客观的福利指标。人类发展是取决于由免受饥饿、营养不良、疾病、过早死亡之类一系列功能性活动(functionings)构成的基本可行能力(capability)所决定的。森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deprivation),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从能力方法的视角看,贫困概念被拓展到了多个维度。1990年的《UNDP人类发展报告》第一次发布了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将人们对于贫困或者福利的仅从收人一个维度测量,拓展为包括收入、健康和教育三个指标。

      《人类发展报告》将人类发展定义为一个“扩展人类选择权”的过程:强调人类享有健康的自由、受教育的自由、能过上体面生活的自由。但是它也阐明了人类发展和人类福利远远超出了这些维度,涵盖了更为广泛的能力范畴,包括政治自由、人权,以及亚当·斯密所说的“与人相处而不感到羞愧的能力”(HDR,2010)。因此,2010年第20个《人类发展报告》再次重申人类发展和能力的内涵:人类发展是扩大人类自由的过程。人享有长寿、健康、过体面生活的自由;享有实现他们有理由珍视的目标的自由;在共享的地球上积极参与营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自由。不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均是人类发展的受益者也是人类发展的驱动者。

      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国家的真正财富:人类发展进程》 中的多维贫困指数(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Lndex,Mpi)包括了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其中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入学2个指标,健康包括死亡率和营养2个指标,生活水平包括电、卫生设施、饮用水、住房地面、做饭燃料和资产6个指标。MPI是在已有跨国数据的基础上,对人类发展指数(HDI)和 人均每天1美元或2美元的收人贫困标准的拓展,是人类测量贫 困的一次飞跃,为人类从多个维度识别贫困,进行贫困的国际比较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信息。

      对于人类发展与减贫至关重要的维度包括:收入和消费;资产和财产;环境和卫生;教育与健康;基础设施等。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类型的地区,在上述各个维度的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公共政策对于穷人的瞄准应该是从不同的维度制定政策干预的优先序。例如,如果是收入贫困,干预的政策可以集中于产生收入的手段,就业、培训、产业开发扶持等;如果是环境卫生贫困,缺乏安全饮用水、卫生设施、清洁的生活燃料,则需要在这些维度进行公共政策干预。

      如何确定公共政策干预的维度和力度,这就需要基于农户调研的微观数据进行贫困的多维度测量。根据农户微观数据,不同地区贫困的主要维度是不同的,据此制定的公共政策也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多维贫困测量进行多维贫困瞄准穷人,制定相应的反贫困干预政策将比单纯由收人来识别和瞄准贫困具有现实意义。

    2. 3  分类指导与连片统筹:特殊贫困片区减贫与发展的总体思路

    2. 3.1  分类指导和连片统筹的必要性

    1. 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的角度

      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存在差别,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不一样,扶贫开发的方式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类指导。

      同一个地区具有资源和环境条件上的相似性,不论是生态与环境保护,还是产业发展,均有很多共同点。这就为连片统筹提出了客观要求。

    1. 经济布局与规模化发展的角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对于贫困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因此需要分类指导。在同一个地区,需要规模化发展和分工合作,才能形成市场优势,因此需要连片统筹。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经济和市场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条件、产业类型、交通条件、政府力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与行政区划并不总是一致。以片区为单元推动减贫与发展,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3. 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的角度

      中国疆域辽阔,不论是从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的差别出发,还是从规避市场风险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之间均需发展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产业。

    2. 3.2分类指导与连片统筹的具体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

      中国各种特殊类型贫困片区的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这种局面提髙了外部资本和技术进人落后地区的成本,使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是贫困片區接人外部市场并通过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障碍。对干大多数贫困片区来说,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医域整体投资与发展环境的关键,是减贫工作的基础。广西东巴凤大会战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道路交通条件。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道路交通是资源、劳动力和产品流入市场的不二法门,是接入市场的基础。第二,道路交通条件特别是多处于偏远山区的贫困地区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所需投资额度大,贫困片区内部通常缺乏改造道路交通条件的能力,其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尤其突出。

      除了道路交通条件外,通讯、电力等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列入片区开发的范畴。

      对于适度开发地区和保护式开发地区来说,减贫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需以产业化为基本方向。这类地区需根据本片区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大力推动片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市场竞争能力。

      就产业化扶贫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就不能有效接入市场,自然也就说不上形成市场竞争能力。

    1. 社会事业发展与人口聚集

      对于贫困片区来说,教育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水平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是保护性的,即防止当地居民因为上学、生病、年老无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原因陷入贫困。而是建设性的,即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形成长远发展能力。

      对于禁止开发地区或者说生态脆弱与资源保护区来说,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人口聚集是指人口地理上的分布由分散转变为集中。城镇化是人口聚集的一种形态,即伴随着非农化的人口聚集,通常聚集的人口较多,规模较大。除城镇化外,山区分散住户的集中安置点、游牧民集中安置点都是人口聚集的具体形态。

      产业发展、收人水平提高和生活条件改善常常与人口聚集以及城镇化相关联。人口聚集有助于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形成市场规模,有时候也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使就业人口由农业向第二或三产业转变,从而缓解环境压力。有条件的特殊类型贫困片区要将人口聚集作为推动减贫进程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陕北地区就可以依托煤炭能源工业的发展,推动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发展第三产业,减少农业人口,推动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护和环境恢复。

      1生态保护与地方文化传承

      对于保护式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来说,移民搬迁是一条重要的扶贫措施。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态非常脆弱的地医来说,移民搬迁是唯一的长远之计。在这些地区,需爱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对移民进行补偿,特别是要将片区环境保护带来的直接收益与移民关联起来。

      文化是一种集体智慧。历史上,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相对隔绝的环境中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尽管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由西方文明所主导的现代化对地方文化的冲击,但西方文化并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替代各种地方文化。每一种地方文化都包含着人类的智慧,传承和开发这些智慧是保障人类文明多样性和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基础。

      对于中国特殊类型贫困片区来说,因为其特殊,所以蕴含的独特智慧更丰富。在连片开发的过程中,保护、传承好这些地区的地方文化,不仅是当地人应对特殊环境的需要,是当地人减贫与发展的根基,而且也可以为整个国家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发展保留和传承一份财富。毫无疑问,这种传承必须注重片区性。

      此外,就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地方资源来说,地方文化也只有覆盖一定的地理区域,才能彰显其市场价值。

    2. 3.3分类指导与连片统筹的产业类型:区域经济的视角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差别较大,位于不同地区的贫困片区背靠着完全不同的区域经济环境,因而其产业发展类型也应有所不同。

    1. 设施农业型

      设施农业投资大,技术要求髙,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被降到最低程度,主要生产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附加值高。这种产业类型适合在位于东部地区的贫困片区发展。首先,东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高和消费水平高,对鲜活农产品要求高,消费量大,能够承受的价格水平高,为设施农业提供的市场空间大。其次,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高,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好,其鲜活农产品能够迅速运输到大中城市。第三,东部地区整体科技文化水平较高,能够为实施农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案例2-1:苏北扶贪工作可能探索形成 新的工业亿、城镇化棋式

      江苏扶贫工作重点在工业化、城镇化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

      首先,摸清底数,全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并且区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前者纳入开发式扶贫,后者 纳入救助式扶贫。其次,对照扶持标准确定投入额度。江苏贫困 人口人均有1亩地,按照土地流转价格可收入600~800元,加上以土地为基础的财政转移性收入等,人均至少有1000元收入,省级财政按照每人1100元标准投入,市县配套及社会帮扶等至少每人300元投入,三项合计就可以大体确保贫困户每人年收入达到2 500元的奋斗目标。由于财政资金不是直接分钱到人,而是通过产业项目实现效益到户,一般而言项目收入都会大于投资额度。第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由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扶贫项目主要搞设施农业和转移培训。建设塑料大棚后,种粮土地改搞特色种养业,收入可增加10倍。根据我们在江苏沭阳、丰县的调查,除了培训转移外出就此的劳动力以外,搞设施农业平均每投资2万元就可增加1人就业。扶贫工作不但帮助贫困人口增加了收入,而且以低成本的方式缓解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农民就业压力。第四,设施农业与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实行“一村一品一社”,农民由传统土地的经营者逐步转变为土地经营的生产车间工人,在原有土地上不动声色地转变为农业工人,低成本地完成了工业化过程。第五,在帮助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帮助贫困村搞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努力缩小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与城镇的差距,到一定阶段;?艮可能水到渠成地推进农民聚集居住,最终达到城镇化的目的。

    2. 特色产业型

      特色农业是指依托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特色,生产具有当地优势的产业。这种产业类型的适应面较广,在东中西部均有发展空间。但相对而言,中部省份特殊贫困片区更适合将特色农业作为的产业发展重点。这是因为:①相对于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的投资相对较少,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②因为投资较少,附加值较低,特色农业常常需要规模化经营才能形成竞争力,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不具有经营特色农业的劳动力优势;③特色农业适于规模化经营,并且需要大的市场与之相适应,西部地区因为整体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相对落后及与东中部市场较远,而缺乏规模化经营与开发大市场方面的优势。

    3. 补偿发展型

      资源补偿型是指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增收困难,但富有工矿资源(如水电、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的地区,依托工矿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经济模式。中国西部地区具有较多适于采纳这种经济模式的贫困片区。如陕西、山西、内蒙古交接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工业产值规模很大,财政收入很多,但因为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挑战,农民通过发展农业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农民的生活仍然贫困。又如,广西百色地区,铝等矿业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很快,但因石山区适宜于农业发展的土地少,农业发展困难,贫困人口比重大。在这类地区,比较适于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支持进城农民发展第三产业,解决片区内贫困问题。

      生态补偿型是指具有重大生态保护价值的地区,因禁止开发当地资源,从而导致农村经济缺乏空间的贫困片区,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当地居民脱贫的一种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要应通过移民搬迁的方式推动减贫进程,其中部分地区也可适度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概言之,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东部地区贫困片区适于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兼及特色农业;中部地区贫困片区适于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兼及设施农业和资源补偿型、生态补偿型经济;西部地区贫困片区适于以资源补偿型、生态补偿型经济为重点,兼及特色农业。

    2. 4特殊贫困片区连片统筹开发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具体问题

    2. 4.1资源整合与扶贫动员

      贫困片区的连片统筹幵发涉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相关联的政府部门多,需要投人的资金量大。整合多部门的力量和资源是连片统筹开发的关键。扶贫开发的受益群体指向明确,相对而言,在政治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在道义上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2. 4.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特殊类型贫困片区连片统筹开发归根结底是一种政府行为。 首先,政府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规划片区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模式。其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主要是公共产品,市场力量不能有效解决其供给问题,必须由政府通过制度和财政加以支持。更重要的是,连片统筹开发不完全是经济行为,因而必需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予以推动。

      经济发展和农户生计能力的提高在特殊类型贫困片区减贫与发展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这就要求特殊类型贫困片区在实施连片开发时,特别是在实施产业化扶贫措施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创造市场条件,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产业市场的发展是跨越县级、市级、甚至省级行政区划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有必要抛弃地方保护主义和简单按行政区划剪裁市场的做法,围绕市场提供公共服务。

    2. 4.3主体性问题

    1. 外援与内源的关系

      当前中国特殊类型贫困片区减贫与发展是新的宏观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下的一种综合性大扶贫战略,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其前提。没有这种支持,在不均衡的发展格局下,贫困片区通常缺乏足够的财力开展有效的连片统筹开发。

      在具备外部支持的条件下,贫困片区是否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发展机制则是成败的关键。作为综合性扶贫与发展机制,连片统筹开发不仅需要片区内部具备有效的执行能力,而且因为会涉及政府行政部门、农户、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调整,因而还需要贫困片区具备自我调整和创新的能力。 发展主体的参与和动员政府在特殊类型贫困片区连片扶贫开发中居于主导地位,但贫困片区企业和农户才是发展的真正主体,他们的参与和动员是连片统筹开发的难点,也是其能否建立起长效减贫与发展机制的症结所在。

      对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如道路建设、教育等)来说,贫困片区企业和农户的参与可以提髙这些产品响应社医需求的针对性和效率,有时还可以降低供给成本。

      对私人产品(如产业投资与发展)来说,贫困片区企业和 居民的参与更为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产品的生 产和销售依靠企业和农户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完成,政府只能提 供引导、服务和扶持,而不能替代。换言之,在片区产业连片 统筹开发中,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是根本性的。只有企 业和农户真正具有投身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产业化才可能取得 成功。值得关注的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农户 之间有时存在利益冲突,企业的积极性高,农户的积极性不一当前中国特殊类型贫困片区减贫与发展是新的宏观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下的一种综合性大扶贫战略,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其前提。没有这种支持,在不均衡的发展格局下,贫困片区通常缺乏足够的财力开展有效的连片统筹开发。

      在具备外部支持的条件下,贫困片区是否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发展机制则是成败的关键。作为综合性扶贫与发展机制,连片统筹开发不仅需要片区内部具备有效的执行能力,而且因为会涉及政府行政部门、农户、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调整,因而还需要贫困片区具备自我调整和创新的能力。

    2. 发展主体的参与和动员

      政府在特殊类型贫困片区连片扶贫开发中居于主导地位,但贫困片区企业和农户才是发展的真正主体,他们的参与和动员是连片统筹开发的难点,也是其能否建立起长效减贫与发展机制的症结所在。

      对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如道路建设、教育等)来说,贫困片区企业和农户的参与可以提髙这些产品响应社医需求的针对性和效率,有时还可以降低供给成本。

      对私人产品(如产业投资与发展)来说,贫困片区企业和 居民的参与更为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产品的生 产和销售依靠企业和农户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完成,政府只能提 供引导、服务和扶持,而不能替代。换言之,在片区产业连片 统筹开发中,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是根本性的。只有企 业和农户真正具有投身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产业化才可能取得 成功。值得关注的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农户 之间有时存在利益冲突,企业的积极性高,农户的积极性不一定高,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企业和农户之间有效的 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是同时提升企业和农户参与积极性的 不二法门。

    3. 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不论是从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来看,从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来看,还是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来看,中国不同区域的差别或者说地方特色都比较大。尊重社区发展的主体性,就需要认识到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就应该鼓励各个特殊类型贫困片区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减贫与发展道路。

      少数民族聚集区是中国特殊类型贫困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的贫困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在推行少数民族贫困片区的连片统筹幵发时,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和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掘少数民族文化与生计方式中可以与现代经济发展相契合的因素,使少数民族能够充分共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果,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

    2. 4.4脆弱性问题

    1. 生态与环境的脆弱性

      中国特殊类型贫困片区中有很多属于生态与环境脆弱地区,推行连片开发时一定要以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评估为前提,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战略高度,根据生态环境出发统筹区域生计发展方向和具体类型。

    2. 生计方式的脆弱性

      中国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基本上处于偏远地区,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少数民族聚集区。这些地区的生计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很多是在长期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其与自然和环境的适应性颇为微妙和奇特。例如,游牧活动与草场生态的契合即相当微妙,游牧既有助于畜群健康成长,也可促进草场代谢和生物循环。游牧改定居则不仅使畜群健康受到挑战,也带来了草场生态退化的威胁。又如,一些历代居于山区的人群,其骨骼及身体结构已与山区环境相契合,骤然迁居平原后,对于平原生产活动难以适应。因此,推行贫困地区连片统筹减贫与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充分评估生计方式转型的潜在风险,不能简单运用单向的主流思维方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要认为更“现代”的生计方式就一定是所有地区更好的生计方式,也不要简单认为更“现代”的产品就是更好用的产品。

    3. 文化与社会团结方式的脆弱性

      文化与社会团结方式是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连片开发强调片区性,强调规模与一致性,很容易冲击已有的文化与社会团结方式。特别是在与资源补偿、生态补偿及规模化发展相关联的移民搬迁等扶贫措施下,要尽可能避免导致文化的断裂、社区记忆的缺失和导致社区疏离。

      3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北部,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面积84242平方千米,辖13县,224个乡镇,1351个行政村。2008年末阿坝州户籍总人口8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4万人,占总人口的76.7%。总人口中,藏族人口占55.3%,羌族人口占18.8%,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由于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汶川县为阿坝州所辖13县之一)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阿坝州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大幅度下降。2008年阿坝州实现GDP75.6亿元,同比下降3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人4.2亿元,比2007年下降52.2%。2008年城镇居闰人均可支配收入118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5元,城乡收人差距比为4.6:1。

      3   阿坝州经济发展概况

    3. 1经济发展

    3. 1.1产业结构

      2008年阿坝州国内生产总值75.6亿元,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2亿元、22.9亿元和32.5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比为26.7%:30.3%:43.0%。

      从阿坝州各片区的产业结构看,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主导产业显著不同。表3-1表明,2007年,第1、4片区 的第三产业比例较高,分别为56%和58.4%,这两个区域旅游业、宾馆、餐饮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片区。第3片区的第二产业最高,达到69.9%,且第3片区第二产业的工业占79.7%,表明3片区的工业相对发达。第2片区的第一产业比例最高,为50.7%,表明第2片区仍以农业为支柱产业。

      因此,从产业结构来看,阿坝州的四个片区特征可以分为三类:第1和4片区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第2片区以农业(指大农业)为主导产业;第3片区以工业为主导产业。因此,我们可以说,阿坝州4个片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发展战略也应区别对待。

      表3-1阿坝州产业结构(2007)            单位:万元

    4

      资料来源:《阿坝州统计年鉴2008》。

     

    3. 1.2就业结构

    1. 阿坝州就此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过高

      根据《阿坝州“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的数据,“十五”期末,阿坝州三个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64.7:6.8: 28.5。 2007年全国三个产业就业结构比为:40.8:26.8: 32.4。与全国相比,阿坝州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过高,第二产业严重不足,第三产业也相对较低。可见,阿坝州今后需要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

    2. 单位从业人员少,大量劳动力聚集在产出十分有限的农业部门

      2007年阿坝州单位从业人员仅123023人,占阿坝州总人口的13.9%。其中,四个片区从业人员也都分别占该片区总人口的13%左右。可见,单位从业人员很少,其他大量的劳动力都聚集在了产出十分有限的农业部门。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73.8%,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21.4% (见表 3-2)。从业结构的片区特征也比较明显,3片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在四个片区中最高。

      表3-2 2007年阿坝州单位从业人员结构

    5

      资料来源:《阿坝州统计年2008》。

    3. 1.3城镇化率

      阿坝州城镇化率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阿坝州 城镇化率为29.1%(阿坝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2009),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髙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信息,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6.07亿城镇人口。阿坝州不仅城镇化率 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且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徘徊不前,远远落后于全国。与2000年相比,全国城镇人口增加1.48亿,城镇化率提高9.4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78个百分点。而阿坝州2008 年城镇化率比2007年下降0.9个百分点,2007年比2006年提高1个百分点(图3-1)。若这种趋势得不到扭转,阿坝州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一般规律表明,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地区内人口集中度呈倒 “U”形发展(如图3-2〉。而阿坝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位于倒“U”

    6

      图3 - 1 阿坝州城镇化率口(2005-2008)

      资料来源: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08)

    7

      图3-2经济发展与人口集中度变化趋势图

      形曲线的左侧,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然要使人口逐渐趋于集中,而人口的集中就需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实证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镇化水平每提髙一个百分点,会对该地区的生产总值产生3%〜5%的推动作用;另外通过城镇化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内需,并缓解农村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要通过城镇化的积聚功能与辐射效应有效地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同时,全面拉动贫困地区的经济,使其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然而现阶段阿坝州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为落后。2007年阿 坝州城镇化率为30%,与四川省平均水平相差5.6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4.9个百分点(如表3-3),基本上相当于全国1993年的水平。

      表3-3 2007年全国、四川省及阿坝州城镇化率(%)

    8

      从人口集中度这一指标看,与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四川省市(州)相比较,阿坝州仍处于较低水平(如表3-4)。

      表3-4阿坝州、巴中市、广安市、遂宁市人口集中度

    9

      因此,从以上两个指标可以看出,阿坝州人口较为分散、城 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另外,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一般会形成一个多等级的网络结构,最典型的结构是一个主要核心(该区最主要的城市、若干附属中心,其余是农村地区。核心城市在整个区域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整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生产集中、技术先进、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等优势,以核心城市为据点,可以按照经济内在的联系,组成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的分工协作网,进而沟通城乡和地区经济联系,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核心城市的发展将对一个区域整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阿坝州13个县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汶川县、九寨沟县、马尔康县,三县发展水平在阿坝州内相对较高,故若阿坝州有核心城市必在三县之中。通过选取与汶川县、九寨沟县、马尔康县占阿坝州面积比重大致相同的不同区域的核心城市,对其城市极化作用进行比较,即比较其占整个区域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吞分比,以及区域人口集中度P与区域生产集中度G,可以测算三县是否具备成为核心城市的生产和人口条件。泸州市和雅安市的核心城市江阳区、雨城区面积分别占各自市总面积的5.4%和7.0%,与汶川县、九寨沟县、马尔康县占阿坝州总面积的比例相近,因此选取江阳区、雨城区作为对比城市。通过比较各城市区域人口集中度和区域生产集中度 (如表3-5〉,九寨沟县、马尔康县两类指标与二市差距较大,在生产和人口上不具备成为核心城市的潜力,而汶川县的区域人口集中度与区域生产集中度虽比雨城区低,但与泸州市相近,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成为核心城市的条件。然而,在地理上汶川县位于阿坝州东部边缘,与外界接壤,远离阿坝州中心区域,仅能够对周边县的乡市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与阿坝州其他片区联系率并不髙,并不能够辐射整个阿坝州,因此其无法成为阿坝州网状结构的中心。马尔康县虽然在地理上处于阿坝州的中心,且是阿坝州的首府,但区域人口集中度、区域生产集中度过低,在经济上无法成为阿坝州的中心。故在现阶段,阿坝州并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核心城市。

      表3-5 2007年部分地区生产集中度及区域人口集中度对比情况

    10

      而在各片区,汶川县、九寨沟县和马尔康县可以作为东南部工业经济区、东北部旅游经济区和西南部综合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即阿坝州的次级中心;但在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各地发展水平差异不大,现阶段并没有核心城市(如表3-6)。

      表3-6 2007年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各地区区域生产集中度及区域人口集中度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城镇等级结构,阿坝州局部地区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地辐射到阿坝州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从而使农村地区的贫困现状并没有伴随阿坝州局部地区的发展而得到同步改善。

    3. 2社会发展

    3. 2.1民族结构

      2008年末,阿坝州总人口中,藏族人口48.77万,羌族人 口16.58万,分别占总人口的55.2%和18.7%,回族和汉族人口分别占3.3%22.4%,其他民族人口占0.2%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3. 2.2贫困人口

      阿坝州是一个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少数民族聚居、大骨节病多发的特殊贫困片区。根据阿坝州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 。(2009)统计,按照我国国家贫困线,2001年阿坝州绝对贫困人口173282人,低收入人口194401人。按照我国新调整的国家贫困线,即农民人均纯收人1196元计算,2008年阿坝州贫困人口(含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共计344042人,贫困发生率 41.7%(表3-7)。

      表3-7阿坝州贫困人口

      注:绝对贫困人口是指2000年农村人均纯收人在625元以下的人口,低收入人口是指2000年农村人均纯收人625~1000元的人口。这两项指标随国务院扶贫办每年公布的贫困线数据有所变动,2008年将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合并统计称贫困人口,其标准是农村人均纯收人1196元。

      资料来源:阿坝州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2009。

      因此,阿坝州的经济社会总体特征表现为,贫困发生率高, 而且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从业人员(指单位从业人员)占阿坝州总人口比例低,大量劳动力聚集在产出十分有限的农业部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文化水平低。城镇化速度缓慢,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宏观的视角,今后需要加强阿坝州城镇化建设,提高劳动力存量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综合扶贫开发,将是阿坝州今后扶贫开发的重点战略选择。为了深入了解农户的贫困状况,本报告在简要介绍阿坝州的基本情况后,以下各章节将对农户的贫困状况进行村级和住户数据的微观分析。各片区主要特征概况见表3-8。

      表3-8阿坝州各片区概况

      4  阿坝州多维贫困与扶贫开发:村庄调查数据的分析

    4. 1基层组织及干部和法人情况

    4. 1.1基层组织

      在本次调查的1351个村中,对于基层组织基本情况的有效问卷为1317个村。平均每个村有村民小组3个,其中,第1、3片区,平均每个村有3个村民小组,最多有8个。第2片区274个村中,平均每个村有5个村民小组。第4片区平均每个村有2个村民小组(表4-1)。2005—2008年,阿坝州村民小组的平均数量基本没有变化。

      表4-1阿坝州村民小组数描述统计

      注:在问卷中有个别极值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2,可能为调査误差,因极值的观察值较少,并不影响数据的总体分析。

    1. 阿坝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

      本次调查得到1329个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问卷,其中 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只有57个,占全部观察值的4.3%。第2 片区只有7个村有专业合作社,3片区的专业合作社最多,为21个(表4-2)。

      表4-2阿坝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描述统计

      阿坝州共有农民专业技术协会93家,覆盖82个村,即有效样本中只有6.2%的村有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第1片区的专业技术协会最多,有51家,覆盖44个村,其中有39个村,每个村有1个专业技术协会,有3个村每村有2个协会,有2个村每村有3个技术协会。第2片区仅有12个村有专业技术协会,共计15家,其中有9个村每村有1家协会,有3个村每村有2个协会。第3片区的专业技术协会数位居阿坝州第二,共有24个村有协会,共计25家,其中23个村每村有1 个,仅有1个村有2家协会。第4片区的专业技术协会最少, 仅有2家协会(表4-3)。

    2. 阿坝州村集体企业发展滞后

      阿坝州共有村集体企业70家,覆盖52个村。第1片区有18家集体企业;第2片区有6家,其中有1个村拥有2家集体企业;第3片区有23家企业,其中有3个村,每村有2家企业;第4片区有23家企业,其中有1个村有11家集体企业(表4-4〕。可见,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较快的第4片区,集体经济发展的也相对较快。而以农业为主的第2片区的集体企业只有6个,是阿坝州4个片区中最低的。

      表4-3阿坝州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分布

      表4-4阿坝州村集体企业描述统计

    3. 与各片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阿坝州村级私人企业也 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趋势

      本次调研的1351个村,共有私人企业120个。第1、2、3、4片区,分别为28个、13个、44个、35个。同样,2片区的私人企业最少,3片区的私人企业最多(图4-1)。虽然阿坝州私人企业很少,但呈现增长趋势,2005年阿坝州1351个村共有私 人企业99家,2009年增加到120家。

      图4 -1阿坝州分片区村级私人企业总个数

    4. 阿坝州村级文化团体发育不足

      在调研的1351个村中,仅有213个村有文化〔图书、文 艺)团体,占15.8%。在这213个有文化团体的村中,共有232个文化团体,基本每个村都有一个文化团体,且以每村一个文化团体最多(表4-5)。3片区的村级文化团体最多。

      表4-5阿坝文化团体描述统计

    4. 1.2干部及法人

    1. 村干部以男性为主

      本次调研共访问了阿坝州1290位村支书,1275位村主任,1158位会计。在村干部中,以男性为主,男性村支书占阿坝州村支书总数的97.2%,男性村委会主任占村委会主任总数的98.4%,男性会计所占比例略低于前两项,为92.8%(表4-6)。

      表4-6村干部性别比例描述统计

    2. 村干部以藏族和羌族为主

      第1、2片区村干部主要以藏族为主,占80%以上,其次为汉族干部。第3片区,村干部以藏族、羌族为主,各占45%以 上,汉族干部为10%左右。第4片区,村干部以藏族、汉族为主,其中藏族干部略多于汉族干部(表4-7)。

      表4-7村干部民族描述统计(%)

      阿坝州村书记平均年龄为48岁,村主任平均年龄为46岁, 会计平均年龄为48岁(表4-8)。

      表4-8村干部年齡描述统计

      村干部受教育年限平均为8年以内,相当于初中未毕业。 村干部的受教育程度在地区间差异不明显,2片区略低。可以看出,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程度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表 4一9)。

      表4-9村干部受教育情况

      村干部任职年限为8年以上,其中,村书记最髙任职年限43年,村主任50年,会计52年。村干部的任职年限书记平均为10年,主任平均为6年,会计平均为12年(表4-10)。

    4. 2户数基本情况

    4. 2.1总户数与民族特征

      阿坝州每个村的平均户数为124户,其中2、3片区的村户 数较多,平均为140户以上。4片区的村平均户数较少,为100 户。2片区的平均藏族户最多,为129户,占平均总户数的92%,3片区的平均羌族户最多,为100户,占平均总户数的 70% (表 4-11)。

      表4-11 2009年村户数与民族基本情况

    4. 2.2农户与非农户

      从农户的家庭经营特征看,80%以上的农户以务农为主。完 全不务农或有自营工商业的户数比例非常低。图4-3表明,村里农户以务农为主,1、2、3片区完全务农的平均户数都在100户以上,分别占各区

      图4-2 2009年村平均藏族户和羌族户

      平均户数的89%,83%和85%,4片区完全务农的户数虽然少于其他片区,但占总平均户数的比例仍为85%。完全不务农或有自营工商业的户数很少。表4-12表明,阿坝州每个平均124户的村里,有11户完全不务农,6户有自营工商业。其中1片区完全不务农和有自营工商业的户数比例最低,仅为3.4%,4片区的比例最髙,分别为13%和6%。

      表4-12 2009年村农户与非农户情况

      注:统计值为平均值。比例为每项占总人口的比例,各项比例之和不等于100%。

      图4 - 3 2009年村务农户与非务农户

    4. 3人口状况

    4. 3.1人口与民族

      阿坝州平均每个村的人口规模是540人,其中藏族人口居 多,每村平均374人,羌族人口每村平均为181人。1、2、4片 区以藏族人口为主,其中2片区平均藏族人口达到658人,占总 人口的95.2%。3片区羌族人口居多,为392人,占(见表 4-13)。

      表4-13 2009年村人口与民族基本情况

      注:统计值为平均值。比例为每项占总人口的比例,各项比例之和不等于 100%。

    4. 3.2语言状况

      阿坝州少数民族人口中存在汉语交流障碍的人口比例较大。平均每个村近20%的人口能听但不会讲汉语,20%的人口听不懂汉语。特别地,其中藏族人口密集的2片区,存在汉语交流障碍的人口比例最大,平均每个村有36%的人口能听但不会讲汉语,41%的人口听不懂汉语。表4-14表明,3片区的汉语普及较好,平均每个村仅有3.4%人口能听不会讲,12%听不懂汉语,即95.4%的人不存在语言障碍。

      表4-14 2009年村人口与汉语普及情况

      图4 -4和图4-5表明,2片区的村里存在汉语交流障碍的人数和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片区,而且有递增的趋势。

      图4 - 4各片区村里能听但不会讲汉语的平均人数

      图4-5各片区村里听不懂汉语的平均人数

    4. 3.3村里党员情况

      阿坝州党员人数少,比例低。平均人口为540人的村中,党 员仅有14人,占2.6%。特别地,以畜牧业为主的2片区,竞 员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1.7%。1片区的党员比例最高,为 3.3% (表4-15)。阿坝州不仅村党员人数较少,而且年度新增 的党员人数也较少。2005—2008年的3年间,每个村平均新增2 名党员。

      表4- 15 2009年村党员情况

    4. 3.4村里僧人情况

      阿坝州平均每个村的人口为540人,有僧侣17人,占 3.1%。其中2片区平均每个村人口 691人,是村规模最大的片区,每个村平均有僧侣39人,占村人口的(表4-16)。

      表4-16 2009年村僧侣情况

    4. 3.5劳动力

      本次调研的1351个村中,第1片区2005年平均每个村有劳动力248人,2009年为276人。第2片区2005、2009年分别为311人和356人。第3片区2005、2009年分别为267人和281人。第4片区则分别为225人和237人。阿坝州2005、2009年劳动力数量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64人和289人(表4-17)。可见,阿坝州劳动力人数呈增长趋势。

      表4-17阿坝州分片区平均每个村的劳动力

      2008年阿坝州总劳动力中,在本村工作的人数平均占总劳 动力的76.2%,在村附近打工每天能回家的占9.3%,举家外出打工的人数占5.7%。4个片区的情况和阿坝州平均状况类似,其中2片区外出打工人数比例最低,3片区在村附近打工每天能回家的比例和举家外出打工的比例最高(图4-6)。阿坝州外出打工(含每天往返)人数的比例低于15%。

      图4-6阿坝州农村劳动力工作地点

      关于劳动力文化程度方面,阿坝州2005年劳动力的平均文 盲率为28.8%,2009年为23.9%.。片区劳动力的平均文盲率最高,2005年为57.2%,2009年降低到46.9%,其次为3片区,1、4片区文盲率近似。从总体上看,从2005年到2009年,阿坝州及各片区的文盲率逐年下降。阿坝州现有劳动力中25%为文盲,特别是2片区,有近50%的人为文盲,说明了当前主力劳动大军的文化素质十分低下。

      阿坝州及各片区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所占比例很低,阿坝州2005年平均水平为6.1%,2009年为8.3%。

      其中,3片区髙中及以上的劳动力比例从2005到2009年增加迅速,2片区变化不大(图4-8)。

      图4-7阿坝州农村劳动力文盲率趋势图

      图4-8阿坝州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变化图

    4. 4耕地及流转

    4. 4.1耕地

      阿坝州2009年平均每个村的耕地面积为1393亩,2片区的平 均耕地面积最多,约4500亩,1、3、4片区700多亩(表 4-18)。在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低于20%。特别是2片区,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7%左右(表 4-19)。说明虽然2片区平均耕地面积多,但基本上都为旱地。

    表4-18阿坝州分片区平均每个村的耕地面积(亩)

    表 4-19阿坝州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阿坝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大于75% (表4-20),可见,阿坝州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表4-20阿坝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  单位:%

      2片区草地面积最大,平均每个村12.2万亩,退耕还草面积也最多,平均2.2万亩。

      表4-21 2009年阿坝州耕地情况统计描述    单位:亩

    4. 4.2 土地流转

      阿坝州土地流转的户数相对较少,但2005—2009年呈现增长的趋势(表4-22)。

    表 4-22阿坝州土地流转户数

      土地流转的面积2片区和4片区比较特殊,流转的规模相对较大(表4-23)。

      表4-23阿坝州土地流转面积   单位:亩

      图4 - 9表明,2008年阿坝州农村土地流转的去向在片区间差异较大。4片区主要流向企业,3片区和1片区主要流向政府,2片区主要是村内。

    4. 5基础设施

    1. 村水电与通讯设施

      阿坝州通电设施非常好,通电的农户比例达到99.2%;自来水设施有待加强,72.6%的农户有自来水,尚有的农户没有自来水;

      Graphs by region

      图4-9 2008年阿坝州农村土地流转去向

      通讯设施较好,82.5%的农户有电话,另有 17.5%的农户没有电话。

      表4-24村水、电与通讯设施

      注:比例为每一项与总户数的百分比,各项比例之和不等于100%。*为调查误差项。

      从各片区的情况看,以牧区为主的2片区水电和通讯设施都落后于其他地区,特别是2片区的自来水设施缺乏,尚有 51.8%的农户需要解决自来水设施,另有11.8%和23.6%的农户需要解决通电和通讯设施。1片医需要重点解决农户的自来水和通讯设施,另有的农户需要通电设施;3片区27.4%和13.7%的农户需要解决自来水和通讯设施;4片区的水电和通讯设施情况最好。

      表4-25各片区需要的水、电与通讯设施比例(%)

    2. 公路

      从各片区情况看,4片区的通村公路设施最好,92.7%的村 有通村公路;1片区的公路设施最差,79.4%的村有通村公路, 尚有20.6%的村需要解决通村公路设施;2、3片区分别有10. 91%和12.66%的村需要通村公路设施。

      Grahs by region

      图4-10是否有通村公路

    4. 6财务收入

      阿坝州村的财务收人主要来源为上级财政补助、村里出卖资产和土地的收入,两项收入分别为67%和23%。村里自主经营 和村办企业创收能力较低,分别各占3%。

      表4-26 2008年村财务收入来源   单位:元

      注:统计值为均值。

      图4 -11 2008年阿坝州村里财务收人来源

      从各片区的情况看,村财务收人来源结构差别较大。2片区的村财务收入依靠上级财政补助的比例最大,高达75.7%; 3片区上级财政补助收入最少,村里来自土地和资产的收人比例最大,达36.5%,该片区的工业化程度较髙,来自土地的收人较高;4片区除了上级补助和土地及资产收入外,企业上缴收人比 例最大。(图12)

      Graphs by region

      图4- 12 2008年各片区村财务收入来源

    4. 7社会服务

    4. 7.1教肓

      从表4-27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阿坝州的教育是在进步的。平均每个村小学生由2005年的56人上升到2009年的62人;初中生由2005年的24人上升到2009年的30人;高中生由 2005年的9人上升到2009年的12人;大学生由2005年的4人上升到2009年的6人。

      表4-27平均每村各层受教育人数

      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比例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在全部的学生中,高阶段(高中、大学)的学生比例越低,说明该国家或者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越落后。表4-28表明,2007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结构为45.3%:24.3%:19.0%:11.4%,而阿坝州2008年的情况是 56.4%:27.3%:10.9%:5.5%。在全国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30.4%,而阿坝州只占16.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坝州的教育水平落后于全国。特别是,2片区高中和大学学生比例仅为11.2%,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在第2片区需要强化教育工作。

      表4-28阿坝州各教育阶段学生结构比较(%)

      表4-29表明,根据农户统计数据,18岁以下儿童不上学的比例为44.6%,其中2片区的比例最高,为52.5%。

      表4-29阿坝州18岁以下儿童不上学的情况

    4. 7.2卫生

      阿坝州的村调研数据表明,2005年平均每村卫生室个数是 0.7个,2008、2009年都是0.8个。没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分片 区可以看出2片区的卫生室的个数是最少的。

      表4-30分片区的平均每村卫生室个数

    1. 新农合推行情况

      阿坝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在汶川启动试点工作, 2006年又增加茂县、松潘县及若尔盖县,2007年以后阿坝州全面启动。

      图4-13阿坝州分片区平均每村卫生室个数

      从表4-31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9的平均每年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户数在增长,结合户问卷的数据我们可以确定阿坝州目前新农合的参加率高达95%以上,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8年间新农合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分片区来看,2片区的参合率最低为87.5%。

      表4-31分片区的平均每村参加新农合的户数

      从表4-32可以看出人们对新农合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同时认为麻烦的比例也是略微上升的。

      表4-32分片区分年份的没有參加新农合的原因

      图4- 14 2005—2009年分片区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评价

      阿坝州人们对新农合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评分标准是:1很不满意、2不满意、3 —般、4满意、5很满意,总体来说平 均得分在3〜4之间,意味着人们对新农合是比较满意的。 2005—2009年各片区满意度均有所提髙。

    2. 住院分娩情况

      阿坝州住院分娩率是逐年升髙的。从2005年的60%,到 2008年的69%再到2009年的75%,共提高了15个百分点。分片区来看时,差别是非常明显的,这和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密切 相关。2片区2005年的住院分娩率仅有37%,到2009年也仅提髙到56%;与2片区有明显差异的是3片区的住院分娩情况,在户问卷中当问及“如果现在家里有孩子出生是否选择住院分娩”的问题时,3片区回答“是”的比例高达89.3%。从表 4-33可以看出,2009年3片区的住院分娩率是最髙的,达到92%。

      表4-33阿坝州分片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注:2009年数据为不完全统计数。

      综上所述,2片区的基础医疗卫生条件是最差的,3片区是最好的。

    3. 大骨节病患病率

      阿坝州村问卷的数据中,2005年的问卷数总共是796份, 其中1片区有213份,2片区122份,3片区有232份,4片区有229份;

      图4-15阿坝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2008的数据记录总共有1091份,其中1片区有299份,2片区有239份,3片区有253份,4片区有300份;2009 年的数据有1046条记录,其中1片区有298份,2片区有239份,3片区有245份,4片区有264份。因为每年不同片区的数据总记录有差异,因此我们采取了所占相应片区的比例来看大骨节病的患病情况。

      2片区是大骨节病的重病区。从4-34表可以看出2片区的村调研数据中,2005—2009年“重病区”患病率都超过了40%; 1片区的患病村比率有稍微的上升趋势,并且“重病区”比例远远高于3、4片区,2005—2009年“重病区”比例增加了 4.4个百分点。通过图4-17中的“黄线”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个特点。

      表4-34阿坝州分片区非、轻、貢病区所占比例(%)

      图4 -16阿坝州4个片区大骨节病患病率

    1. 阿坝州的大骨节病患者数量明显降低

      2005-2009年不同程度的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预防和治疗,I度、Ⅱ度、Ⅲ度的患病人数都逐年减少。从表4-35可以看到,2009年阿坝州4片区平均每村大骨节病患者仅为I度7人、Ⅱ度6人、Ⅲ度7人。说明,阿坝州大骨节病专项扶贫政策的实施是十分有效的。从图4-17中更能清晰地看出这一点。

      表4-35阿坝州4个片区平均毎村不同级别大骨节病患病人数

      图4 - 17阿坝州平均每村不同级别的大骨节病患病人数

    4. 7.3社会保障

    1. 阿坝州4个片区平均每村的贫困人口数呈下降趋势

      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122人到2008年的109人,再到2009年下降到105人,平均减少了17人。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人数也遂年提髙,第2片区尤其突出,从2005年的每村62个增加到2008年的384人和2009年的137人。

      表4- 36 阿坝州4个片区2005—2009年平均毎村享受 社保的类型和人教

    2. 农村五保供养悄况变化不大

      但2片区在2008年出现了一个峰点,五保供养人数超过 2005年和2009年。根据2009年7月上旬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座 谈,其原因是度大骨节病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度纳人五保供养。

      表4 - 37 阿坝州4个片区2005—2009年平均每村救济、救助人救

      * 农村传统救济人数指未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农村地区,仍沿用传统救济制度救济贫困人口。

      阿坝州的特困救济人数由2005年的平均每村26人上升到 2008年的47人,2009年是39人,4年间增加了13人。由于2008年地震的影响,2008—2009年3、4片区的灾害紧急救助人数迅猛增加,3片区由2005年的27人,增加到2008年的494人,在社会的帮扶下,2009年降低为265人。4片区为由2005年的9人,增加至2008年的369人,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降为127人。

    4. 8扶贫开发公共投资及优先序

    4. 8.1扶贫开发公共投资

      2005—2009年,阿坝州扶贫开发公共建设投资资金主要用 于修路修桥和扶贫搬迁,分别占总投资金额的47.2%和30%,从各片区的情况看,1、3、4片区的扶贫开发公共投资主要用于修路修桥,均达到以上,2片区主要用于扶贫搬迁,占53.3%。另外,3片区用于饮用水和电力设施的投资分别占 9.8%和9.5%,4片区有16.3%的投资用于扶贫搬迁。

      表4-38 2005—2009年扶贫开发公共建设投资项目比例(%)

      2005-2009年,阿坝州扶贫开发公共建设投资86%来源于上级拨款,另有少量的村集体投资和农户投资,其中农户投资主 要指劳动力的投人。表4-39表明,扶贫开发公共建设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拨款,达到86.1%,农户投入的劳动力为 9.4%。其中1、3片区农户投人的劳动力比例较大,分别为16.3%;和17.3%, 3片区村集体投资占11.1%,2片区的投资 93%来源于上级拨款。

      图4 -18 2005-2009年扶贫开发公共建设投资项目比例

      表4-39 2005—2009年扶贫开发公共建设投资出资比例(%)

    4. 8.2村干部对村公共投资霈求的主观评价

      本次村级问卷设计了村领导对本村公共投资需求的主观评 价,通过询问“如果政府给村里拨一笔钱,您认为最需要建设哪些项目”,得到村领导对本村公共投资需求的优先顺序。表4- 40表明了四个片区排在前四位的投资需求情况。

      表4-40前四位的公共投资需求

      Graphs by region.

      图4-19村主任对公共投资的主观需求评价(第一选择)

      注:1.修路修桥;2.修学校;3.修建卫生室;4.上自来水;5.修厕所;6.通讯;7.信息;8.环境整治;9.灌溉;10.农民培训;11.产业发展基地投入;12.搬迁;13.科技服务;14.其他

      第一选择:阿坝州村领导认为本村公共投资的首要需求仍然是“修路修桥”。公共投资需求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修路修桥、上自来水、产业发展基地投入和科技服务。其中1、2、3片区对公共投资的需求情况与阿坝州的总体情况一致,只有4片区对环境整治的需求较为迫切。图4-19反映了四个片区第一选择的分布情况。

      第二选择:排在第二位的投资需求稍有差异,1、2、3片区有较多的村选择“上自来水”作为第二投资需求,分别达到 15%左右,4片区选择“环境整治”的比例略高,达到15%。图 4-20反映了四个片区第二选择的分布情况。

      Graphs by region.

      图4-20村主任对公共投资的主观需求评价(第二选择)

      注:1.修路修桥;修学校;3.修建卫生室;4.上自来水;5.修厕 所;6.通讯;7.信息;8.环境整治;9.灌溉;10.农民培训;11.产业发展基地投人;12.搬迁;13.科技服务;14.其他

      第三选择:1、2、3片区有较多的村选择“产业发展基地投入”作为第三投资需求,4片区仍然是选择“环境整治”的比例略高。同时,1、2、3片区对“环境整治”和“农民培训”作为第三需求的比例较大。图4-21表明,1、3片区分别有20%以上,2片区15%以上的村都选择了“产业发展基地”,4片区近20%的村选择了“环境整治”作为第三投资需求。

      Graphs by region.

      图4-21村主任对公共投资的主观需求评价(第三选择)

      注:1.修路修桥;2.修学校;3. 修建卫生室;4.上自来水;5.修厕所;6.通讯;7.信息;8.环境整治;9.灌溉;10.农民培训;11.产业发展基地投入;12.搬迁;13.科技服务;14.其他

      第四选择:排在第四位的投资需求差异不大,四个片区较多的村都选择了 “科技服务”。图4-22表明,1、2、4片区分别有20%以上,2片区15义以上的村都选择了 “科技服务”。

      Graphs by region.

      图4-22 村主任对公共投资的主观需求评价(第四选择)

      注:1.修路修桥;2.修学校;3. 修建卫生室;4.上自来水;5.修厕所;6.通讯;7.信息;8.环境整治;9.灌溉;10.农民培训;11.产业发展基地投入;12.搬迁;13.科技服务;14.其他

      5  阿坝州多维贫困与扶贫开发: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5. 1家庭户及户主特征

    5. 1.1家庭户特征

    1. 阿坝州平均家庭户规模明显离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书以“家庭户”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家庭特征分析,“家庭户”是以婚姻、血缘及收养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户(又称居民户)。2007年全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17人。根据本次农户 调查,阿坝州农户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56人(表5-1)。

      表5-1家庭人口与劳动力特征

    2. 阿坝州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存在务动力闲置问题

      表5-1表明,阿坝州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56人,其中劳动力 人口3.10人,占家庭人口的68%表明阿坝州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是,相对于阿坝州农区人均耕地少的情况,农村劳动力闲置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扶贫工作应关注当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 提供大量务工机会,一方面解决劳动力闲置问题,增加农民收人;另一方面增强农民参与扶贫工作,整体推进扶贫工作效果。

      从各片区的家庭人口与劳动力特征看,地区差别不大,只有2片区的家庭平均人口 5.4人,高于其他片区和阿坝州的平均水平,但家庭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低于其他地区。其解释原因有可能是,2片区为牧区,由于国家对藏族的生育政策优待,农户家庭中儿童较多。这就形成了家庭规模大,但劳动力却少的家庭结构。

    5. 1.2户主年龄、性别和民族

    1. 户主以男性为主,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

      表5-2表明,户主中85%为男性,各区分类中,家庭男户主的比例也都在80《以上,表明,阿坝地区仍然是男性主导的社会。因此在今后的扶贫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家庭中女性的公共服务需求。

    2. 户主老龄化问题严重

      从阿坝州农户户主年龄来看,表5-2和图5-1表明,阿坝州农户家庭中户主的平均年龄为48岁。值得关注的是,60岁以 上的老年户主占22%,加上接近老年的户主(50~59岁、总的老年或接近老年的户主达到43%。户主的老龄化问题将成为阿坝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扶贫工作和社会政策关注的焦点。

      从各片区的情况看,1片区的户主平均年龄50岁,高于其 他片区和阿坝州的平均水平,老年或接近老年户主的比例达到 50%。因此,1片区的户主老龄化问题应成为重点关注的地区。

      表5-2家庭户主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

      数据来源:阿坝州特殊贫困片区千村万户调査口.2009.

      图5-1阿坝州农户户主年龄分布图

    3. 户主民族情况

      本次调查的农户户主,阿坝州藏族户主占63%,羌族占 17.1%,回族占2.5%,汉族占17.4%。藏族户主主要分布在2片区和1片区,分别为92.%6外和80%。羌族主要分布在3片区,占68%(表5-3)。

      表5-3阿坝州农户户主民族情况(%)

    5. 1.3户主受教育程度

      户主教育程度低,又缺乏技术,导致外出务工人数少,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输出和农民的增收。表5-4表明,阿坝州农牧民家庭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4年,文盲比例占样 本的10.7%,受过1~6年教育人数占58.1%,受过7~9年教育人数占25.3%,受过10~12年教育人数占5.3%,受过12年以上教育人数仅为0.6%。总体看,小学或以下文化程度的户主占68.8%。这表明,虽然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这些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低。加之地处偏远山区,信息相对闭塞,农民又缺乏实用技术,导致阿坝州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人数很少。因此,加强阿坝州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帮助农民劳务输出和增收的一项重要政策。由于户主的文化程度低,即主要劳动力存量的文化程度低,这靠政府义务教育政策是没有用的。只有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才能提高劳动力存量资源的文化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第2片区和第1片区的文盲率分别高达18.3%和12.1%。这两个片区的教育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抓起: 一是搞好儿童的教育,阻止新的文盲的产生,并阻止贫困在代际间的传递;二是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育,加强成人职业教育与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现有劳动力资源存量的文化和技术水平。

      表5-4户主受教育年限

    5. 1.4户主职业特征

      户主的职业调查表明,户主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职业结构比较单一,需要拓展农民就业领域,增加农民增收途径和收入来源。阿坝州农户户主从事种植业的占62.6%,从事养殖业的占13%,服务业和商业贸易分别占4.3%和3.6%(表5-5)。但农户收入构成调查表明,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占农户收入的比 例仅为24.2%。也就是说,虽然农户自己认为从事的主要职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但事实上的增收途径并不以此为主。工资性 收入是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

      户主职业的地区差异明显。其中2片区半农半牧区户主的 职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分别占33.5%和35.0%,养殖业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片区。其他片区的职业状况与阿坝州总体情况类似,但其中4片区从事服务业的比例较高,达到6.4%,约是其他各区比例的一倍。这与4片区是旅游区的区域特征有关。

      综上所述,阿坝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容易出现劳动力闲置的情况。另外,职业单一也影响农民的增收途径。在以农业为主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纵向整合,并培育当地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合作组织的形式将农户纳人高质量农产品供应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农民收人。此外,根据各区域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另外,阿坝州的农户从事加工业的比例仅为0.5%,可以 得知农产品加工业特别不发达。今后,政府可以考虑鼓励和扶持当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同样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除了农牧业,曲于4片区是旅游区,应充分发展服务业,并利用这个片区的宣传优势,使其余各区域的特色农产品更好地推广出去。

      表5-5户主从事的主要职业

    5. 1.5户主婚姻及子女状况

      表5-6表明,在有应答的5575户中,阿坝州农户户主寡居的比例高达9.4%,离异1.9%。也就是说,阿坝州农户中有近10义是寡居的老人。因此,今后农村扶贫开发或者社会救助政策需要关注农村的寡居老人。这一群体已经不小,需要引起重视。

      表5-6阿坝州农户户主婚姻状况

      表5-7统计了农户中7岁以上子女的情况。56.1%的子女在户主家中居住,11.8%的外出打工,28.4%的上学。

      表5-7农户子女情况

    5. 1.6户主特征总结

      根据上述分析,阿坝州农户户主的主要特征分四个片区可以概括为表5-8。

      表5-8阿坝州农户户主主要特征

    5. 2家庭收入支出分析

    5. 2.1家庭总收入

      本研究利用阿坝州农户调查数据计算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这里的计箅口径为:

      人均纯收入=(家庭总收人-家庭总支出)/家庭总人口

      其中:家庭总收入=家庭种植业收入+家庭养殖业收人+家庭工资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家庭其他收人

      家庭总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家庭生活消费支出

      家庭经营支出=肥料支出+种子支出+农药农膜支出+种畜

      支出+饲料支出+防疫支出+雇工支出+运输支出

      依据上述计算方法,阿坝州2008年农户平均家庭总收入 27388元。分片区来看,第2片区农户家庭总收入最高,为30326元,1片区最低,为25986元(表5-9)。

      表5-9阿坝州农户家庭总收入(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转移性收人占农户家庭总收人的25%,工资性收人在家庭总收人中所占比例最高,为28.8%。种植业收人所占比例很小,为4.8% (表5-10)。分片区来看,2片区养殖业收入比例最高,为56.7%,3片区的转移性收入比例最高,为38.2%,1片区和4片区工资性收人最髙,分别为36.2%和33.1%。收入结构特征与地区经济特征表现一致,2片区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养殖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比例最高;3片区因地震灾害,国家转移性收人比例最高。

      尽管阿坝州农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但种植业收人的比例非常低,仅占4.8%,说明农户分散经营并不能成为增收的主要渠道。种植业基本上是用来满足农户自食的,不能起到增收的作用。尽管外出务工的农民比例并不高,但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表明劳务输出能够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另外,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非常髙,达到25.1%,也就是1/4多的收入来源于补贴,一方面表明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增加了对于农民的政策性补贴,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表明农民的收入对于补贴的依赖性较大,自主增收的能力有待提高。

      表5-10阿坝州农户家庭总收入结构(%)

    5. 2.2家庭总支出

    1. 家庭经营费用

      2008年阿坝州农户家庭经营费用平均为2643元(表5 -11)。

      表5-11阿坝州农户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元)

      从农户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结构来看,饲料、种畜和运输费用是比例最高的三项支出,分别占32.6%,18.0%和11.1%。分片区来看,对于以畜牧业为主的2片区,饲料和种畜占经营费用支出结构的51.2%,运输占19.8%,三者共占71%(表12)。

      表5-12阿坝州农户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结构(%)

    2. 家庭消费支出

      阿坝州农户家庭消费支出户均14180元(表5-13、从片区来看,4片区的消费支出最髙,为18834元,3片区次之,为14254元。2片区和1片区的消费支出相对较低。

      表5-13阿坝州农户家庭消费支出(元)

      农户的家庭消费仍以满足吃、穿、住基本需求为主,其中食品支出比例髙达42%,表明阿坝州农民仍然处于温饱状态。表 5-14表明,阿坝州农户家庭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吃、穿、住三大 基本需求,分别占总消费支出的42%,11%和12%。其中食品支出比例分别比2007年全国和四川省的人均食品支出比例高7.1和3.7个百分点(表5-15)。另外,医疗支出的比例占 7.5%,表明农民的医疗费用仍然是家庭的一项重要的支出项目。

      表5-14阿坝州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结构(%)

      从各区情况看,2、3片区的医疗保健支出高于其他地区,3 片区的住房支出较髙,达到18.5%,表明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使3 片区农民的住房支出高于其他地区。

      阿坝州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现金支出的比例高于四川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表5-15)。表明,阿坝州的农民生活水平低于四川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表5-15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较

      注:全国和四川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表9-27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007年”。这里的绝对量仅供参考,不具可比性,因为阿坝州的数据是2008年的,而全国和四川省的数量是2007年的。

    3. 人均纯收入

      2008年,阿坝州农牧民人均纯收人2317元。2片区牧区 人均纯收入最髙,为3010元,4片区最低,为1461元。1片区 和3片区分别为2868元和2008元。

      表5-16阿坝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5. 2.3贫困发生率

      按照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1196元的收人贫困线计算, 阿坝州农民收入贫困比例较高,近46.8%的样本户处于收入贫困状态。表5-17表明,人均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农户有2715户,占总样本户数的46.8%。其中2片区的收入贫困比例略髙于其他片区,达到47.5%,也就是近一半的样本户数处于收人贫困状态。本报告测算的阿坝州农户贫困发生率为46.8%,略高于阿坝州两资以工代赈办测算的贫困发生率(41.7%)。

      表5-17阿坝州样本农户贫困户数

      图5-2 2008年阿坝州农户贫困发生率(%)

    5. 3农产品市场化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阿坝州农户以种植玉米、小麦和青稞为主,2008年种植这三大类作物的农户比例分别占调查总户数的 45.3%、22.5%和18.0%。第2片区种植青稞的农户比例高达77.4%,说明牧区的主要农作物为青稞。第3片区有5.1%的农户种植水果。第1和4片区种植玉米和小麦的农户比例约70%。 第3片区种植水果和蔬菜的比例较高,分别占5.1%和4.4%。 从课题组2009年7月上旬与阿坝州各局、委、办、部的座谈,以及对汶川县、理县等地的实地考察获得的信息来看,2009年阿坝州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汶川和理县,农户种植阿坝州两资以工代赈办测算的贫困发生率(41.7%)。大白菜以及甜樱桃的收入较为可观。

      表5-18阿坝州农户种植作物的比例   单位:%

      从种植规模来看,阿坝州种植小麦的农户,户均种植2.9 亩;种植玉米的农户,户均种植2.3亩;种植青稞的农户,户均种植2.8亩。

      阿坝州农户43.6%的农产品在本村销售,另外38.4%的农产品在集贸市场销售(表5-19)。

      表5-19阿坝州农户农产品销售地点        单位.%

      阿坝州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为商贩,占61.3%。通过合作组织销售的农产品的农户比例十分低,仅为1.1%(表5-20〕。这与第2章对于农村基层组织的分析是一致的,阿坝州的合作组织发展十分缓慢。大量的农产品通过小商贩收购,农产品就基本没有了标准,也就不会形成优质优价的机制。农户就很难靠农业来增收。这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和农业产业发展中,需给予高度重视。

      表5-20阿坝州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   单位:%

      合同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由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中的供应商(或者加工商〉为了满足终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的制度安排。通过合同,供应商向农户定购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通常需要按照供应商的质量要求和农药、化肥的控制要求组织生产。达到质量要求的农产品通常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此外,供应商有时根据需要也会向农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以控制农产品的质量。正是通过这种现代化的产业链,农产品从农户通过多个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的餐桌。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巳经证实,合同农业既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消费者往往通过对大型连锁超市的质量控制体系的认同,而认同其所销售的农产品具有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通过将农产品纳入超市供应链,而将小农户纳入了现代化的大市场中。

      图5-3和表5-19、表5-20表明,阿坝州农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还十分落后。农户几乎不签订任何农产品的种植合同,自己生产了之后直接在村中卖给小商贩。这种组织方式,等于彻底 放弃了将农产品有组织地、规范地纳人现代化供应链的渠道。阿坝州仅有的农户签订有农产品合同,特别是第2片区的牧 户,仅有0.2%的农户签订合同。也就是说,第2片区当地优质的 牦牛奶、牦牛肉,并不能给农户带来优质的价格和增值。4片区,由于是旅游区,合同农业开始起步,但份额仍很低。可见,提高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是阿坝州未来产业扶贫的重要发展方向。

      图5-3 阿坝州合同农户比例

    5. 4环境及健康

      本节旨在分析阿坝州农户饮用水来源,卫生设施(sanitation) 类型,照明类型,做饭燃料类型等环境问题,以及农户的健康问题。并试图建立一个环境、健康与贫困的分析框架,对阿坝州农户的环境、健康与贫困问题进行比较完整的解释。

    5. 4.1环境、健康与贫困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提出,到2015年,将全球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减半。人类在获得安全饮用水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每个大洲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的严峻事实。尽管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地球上的水只有2.5%是淡水。世界淡水资源中可供人类使用的不到1%。在20世纪,用水增长率是人口增长率的2倍多。2000年,至少有11亿人即世界人口的18%缺乏安全饮水。如果目前的水消费趋势继续下去,那么到2050年,将有近25亿人面临缺水问题(UN,2008)。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有限的水资源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水的管理以及提供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将成为人类发展的优先领域。联合国供水和卫生联合监测方案一直在支持进行旨在实现人人享有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能力建设。

      从1990年开始,发展中地区使用改善的卫生设施的人口数量增加了11亿,改善最明显的地区.是东南亚和东亚。但是要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用改善的卫生设施的人口数量必须在未来七年内增加16亿,即要显著超过1990年以来的增长速度。全球仍有大约25亿人口没有改善的卫生设施,其中亚洲有10亿多,撒哈拉以南非洲有5亿。2006年,有54个国家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使用改善的卫生设施(UN,2008)。

      发展中国家约1/4的人口生活在没有任何卫生设施的条件下。另外15%的人口使用的卫生设施不能保证人体废物与人体接触的卫生分离。露天排便使痢疾、霍乱、寄生虫侵扰、肝炎和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不仅对本人不利,更污染整个社区。

      因此,缺乏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正在严重地威胁着发展中 国家人民的健康。改善穷人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条件,已经成为 全球减贫的重要战略措施。

    5. 4.2饮用水与健康

      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程在安全饮用水 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本研究参照联合国安全饮用水标准,将自来 水和深度大于5米的水井视为安全饮用水源;把小于5米的水井以及河湖池塘和雨水视为不安全饮用水源。据此,这次农户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阿坝州75.5%的农户的水源是安全的。饮用自来水的农户达到71%(表5-21)。阿坝州农村饮用自来水比例的明显提高,主要在于近年来阿坝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综合防治大骨节病,农村改水改厕等专项项目的实施。2008年,阿坝州在实施民生工程中,将改善群众饮用水作为重点,切实抓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并紧紧结合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努力解决阿坝州病区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不达标水质等突出问题。到2008年11月底,阿坝州共完成饮水安全工程521处,解决8.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案例5-1:马余灰县奂全饮水工程

      马尔康县境内村寨大多地处高寒山区,饮水难一直是该县的 老大难问题,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

      脚木足乡蒲尔巴村四組村民三郎初是这里的一名普通农民, 2006年以前,吃水一直是他家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能够有水做饭,他常常要走几里地去河边挑水。每天就这样挑着一担水,来回地走在村子里。小心翼翼地用挑来的水淘米,洗衣,舍不得浪费一点。吃水的困难,让他一直愁眉不展。家里用水跟用油差不多,用过洗脸水还要拿来喂猪。全家人为了吃水伤透了脑筋。

      2007年蒲尔巴村实施安全引水工程,自来水通水当天,许多村民燃起鞭炮庆祝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2008年,马尔康县投资575.48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集中供水工程1处,建设蓄水池151口941立方米, 埋设管网328.4千米,解决了大藏乡春口村等21个村和沙尔宗乡机关5763人和11710头(只)牲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维修改造饮水工程6处,解决了6个村2497人和1855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

      资料来源:三郎初的故事根据新华网阿坝分频道(2007年9月25日)《改善民生,马尔康用数据作出回答》新闻报道整理;马尔康县饮水工程数据来源于阿坝州政府门户网站(2008年12月2日)《马尔康安全饮用水工程惠民心》一文。

      阿坝州目前仍有近1/4的农户饮用水不安全,未来解决农户安全饮水问题仍面临挑战。阿坝州的饮水来源中自来水所占比例是71.0%,压水井/水井的水(大于5米)所占比例是4.5%,按照本研究的标准,这两项是安全的,两者的总比例为75.5%;与此对应的是仍有24.4%的农民饮用不安全的饮用水,压水井/水井(小于5米)所占比例为3.5%,饮用水来自“河、湖或者池塘”所占比例为19.4%,饮用“雨水”的比例是1.4%。

      按农牧区划分,牧区不安全饮用水比例较高,是今后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的重点区域。表5-21表明,饮用水和农民的居住类区有一定的关系。从表5-21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牧区农户的饮水来源于自来水的仅有29.9%,高达53.4%的牧区农户饮用的是不安全的水源(压水井小于5米、河湖或者池塘和雨水)。这是阿坝州目前比较严峻的问题。因为水是和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

      表5-21阿坝州农户分类区饮用水源

      按片区划分,第2片区(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1/3 的农户饮用水不安全,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区域。从表5-22可以看出,2片区的饮水存在严重的问题,1/3的农户饮用水不安全。这与类区的分布是相关的,因为2片区主要是牧区,这与上面按农户居住类区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对应明显的是第4片区和第1片区安全饮用水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5.2%和79.I%。

      表5-22阿坝州分片区农户饮用水来源

      安全饮用水源与农户对自身健康的自我评价成正相关。饮用 水关系到农民的健康,不安全的饮水来源会威胁到农民的健康。 图5-4可以看出,农户对自身健康的评价为好的,饮水安全来源的比例高达45.6%,而农户对自身健康的评价差的,饮水安全来源的比例只有13.5%。可见,我们从主观福利的自我评价视角,也可发现安全饮用水对于农户健康的重要性。

      图5 - 4阿坝州农户对健康状况的评价和安全饮用水的关系

      在阿坝州,主要的不安全饮用水来源是河、湖或池塘。身体 感觉非常差的群体是饮用不安全水的最高群体,不安全饮用水的 比例达到28.0%。在不安全饮用水的来源中,平均而言比例最髙的是“河、湖或池塘”,这个比例在总的饮水来源中占到了19.4%。其中可能的解释是阿坝州是河、湖或者池塘分布比较多的地区,农民祖祖辈辈从河、湖或者池塘中挑水吃。过去,也许 只是吃水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河、湖 或者池塘水源很可能被工业、畜牧业或生活污水污染,农民饮用 污染后的水会严重危害身体的健康。

      在阿坝州,农户饮水基本上是免费的。图5-5显示,就阿坝州总体而言,的农户饮水不需要付费。2片区免费饮水的比例超过95%。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健康,也会成为一些地方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治病成为农民最沉重的负担。保障农民的健康,需要从最根本的水源抓起。这也能减少农民最担心的事情“家里有人生病”的发生。

      图5 - 5阿坝州农户饮用水不需要付费比例

    5. 4.3卫生设施与健康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阿坝州的农户卫生设施(厕所)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其中13.2%的农户没有任何厕所类型。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开放式土坑/旱厕”,所占比例达到52.1%。

      表5-23阿坝州农户分片区厕所类型(%)

      阿坝州农户使用安全卫生设施(卫生厕所)的比例很低,今后农户改厕的任务仍相当艰难。本报告参照联合国有关标准,将室内冲水、室外冲水、免冲卫生厕所三种类型定义为安全卫生设施,将其他几种类型定义为不安全卫生设施,据此得出阿坝州分片区的农户安全卫生设施比例图(图5-6〉。在被调查的5638户中,阿坝州使用安全卫生设施的农户比例仅为12.6%。

      图5 - 6阿坝州分片区农户使用安全卫生设施的情况

      从片区来看,第2片区使用安全卫生设施的比例最低。 图5-6表明,从分片区来看,第3片区和第4片区使用安全卫生设施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1.4%和13.1%。第2片区,即牧区使用安全卫生设施的比例最低,仅为4.1%。而且第2片区40%的农户没有厕所。可见,对于阿坝州而言,今后的改厕问题仍十分严峻。

      从类区来看,农区使用不安全卫生设施农户的数绝对量大,牧区和半牧区使用不安全卫生设施的相对量髙,整个阿坝州农村改厕任务十分严峻。87.6%的农户需要改厕所。

      表5-24阿坝州分类区农户卫生设施(厕所〉情况

      阿坝州农户使用的厕所类型和农户健康状况成正相关。从表 5-25中可以看出,在农户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和厕所的类型中发现,身体状况是“非常好”的群体使用“室内冲水”厕所类型最高的,比例为10.6%。身体“非常差”的农户“没有厕所”和“开放式土坑/旱厕”的比例最髙,分别达16.0%和58.0%。 可见,厕所类型与农户自身健康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表5-25阿坝州户主对自身健康的评价与厕所类型的交叉表   单位:%

      健康在身体状况“非常差”的169户中,厕所类型为“室内冲水”的数量是0。这其中的原因与经济水平有关,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使用“室内冲水”厕所。说明,需要对贫困农户的改厕进行政府干预。

    5. 4.4照明及燃料

      阿坝州农村生活用电问题解决的较好,但仍有4.4%的农户用不上电。表5-26表明,阿坝州95.5%的农户使用电灯照明。但是,2片区仅有84.8%的农户使用电灯照明。数据表明,2片区是今后政府解决农户生活用电的重点地区。

      表5-26阿坝州农户照明类型   单位.%

      阿坝州农户做饭常用燃料以柴草为主,今后可以考虑实施农 村改灶工程。表5-27表明,阿坝州第1和第4片区农户做饭用燃料,使用柴草的农户比例高达85%以上。第2片区使用柴草的比例为57.9%,其他类型为37.9%。因为在问卷中,这个题目没有设计动物粪便作为燃料的类型,因此,2片区农户选择“其他”燃料答案的比例较高。根据常识,2片区的牧民应该将动物獎便作为一种主要做饭燃料来使用。可见,阿坝州大部分农户使用燃料的生活方式仍然十分传统。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今后可以在阿坝州实施农村改灶工程,推广农村清洁能源的使用。

      表5-27阿坝州农户做饭常用燃料类型   单位:%

    5. 5妇幼保健

    5. 5.1妇幼保健服务内容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致力于面向全社会提供髙质量的妇幼保健 服务,并将其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政 府在妇幼保健方面的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已充分说明了中 国政府在该领域所作出的努力。逐年增长的资金投入也迸一步扩 大了妇幼保健服务的覆盖面并提高了服务质量,有效地降低了孕 产妇与儿童死亡率。

      从中国目前的妇幼保健服务框架来看,主要包括三大类服 务:孕产妇保健服务,儿童保健服务,育龄夫妇生育期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主要包括:孕前保健、产前检查、高危孕产妇的监护和管理、住院分娩、产妇产后访视等服务;儿童保健服务主要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访视、7岁以下儿童疾病千预、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高危儿童的筛査、监护与管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服务;育龄夫妇生育期保健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咨询、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生殖道感染及乳腺疾病的筛查与管理。

    5. 5.2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在上述众多的妇幼保健服务中,本报告在农户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几个关键指标,即18岁以上女性参加体检的情况,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0〜7岁儿童计划免疫情况和健康检查情况。将体检纳入调查,主要是基于预防为主的理念。

      2008年一年,阿坝州有49%的家庭18岁以上的女性参加过体检。其中1片区参加比例是57.3%,是四个片区中比例最髙的; 3、4片区分别是53.8%和52.8%; 2片区的18岁以上的家庭女性参加的体检的仅有26.8%,不到1片区的1/2 (表5-28)。

      表5-28阿坝州片区18岁以上女性参加体检情况

      表5-29身体健康评价与18岁以上女性体检交叉表

      女性参加体检的优点可以从健康评价上比较清晰地看出来 (表5-29)。身体健康自我评价与参加体检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 关系。在自我健康评价中评价是“非常好”的一组中参加体检的 比例高达71.2%,与此相对应的是自我评价“非常差”的一组 中参加体检的比例仅有37.1%,约是“非常好”的1/2。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不能排除体检对人们了解自己身体情况 的重要性,及时预防,一旦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从表5-30可以看出,人们生病时50%的农户会选择去“乡镇卫生院看”,去村医疗站的占15.1%。说明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对提髙农民健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特别要加强乡村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功能,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有效地预防大病的发生。这样,农户“最担心家里有人生病”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善。

      表5-30生病时的处理方式

      当被访者被问及“如果现在家里有孩子出生是否选择住院分娩”,回答中有73.0%的会选择住院分娩。从这里可以看出多部分人们认识到、意识到住院分娩的必要性。按片区来看这一点还是存在差异的,3片区选择住院分娩的比例最高到89.3%,最低的就是2片区,仅有53.9% (表5-31)。这其中的原因有经济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意识等,但是不能忽略的―点是:便宜、便利医疗卫生的可获得性上也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当前政府在努力加强孕产妇住院分娩,以减少孕产妇死亡 率。除了提供住院分娩补助以经济手段激励农户住院分挽外,还 要加强贫困地区农户的健康教育。

      表5-31如果家里有孩子出生是否选择住院分娩

      整个阿坝州的儿童预防免疫疫苗的接种还是比较高的,有 82.5%的被访问者回答家里0〜3岁的儿童接受了计划疫苗。其中接受了 1〜4针的有53.2%,5〜7针的有29.1%,8〜15针的比例为17.7%。

      表5-32表明,对于1〜7岁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57.6%的农户1〜7岁孩子接受了健康体检,这在片区的情况中还是存在差异的,2片区的儿童仅有28.9%接受了健康体检,这与相对应的18岁以上的女性接受健康体检的比例是相似的26.8%。从这里看出,2片区的人们接受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医疗卫生是2片区的突出问题。

      表5-32 1〜7岁儿童接受健康检査的比例  单位:%

    5. 6 信贷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初步形成了合作金融、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其他形式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农村商业性金融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形式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机构、民间金融形式等。

      从组织体系上来看,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种外流渠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收缩网点,上收贷款权,使农村资金回流城市。四大国有银行在县及县以下的机构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二是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利率过髙,使大量农村资金外流。三是许多农村信用社通过购买国债、存放同业和贷款给城市客户,也使资金流向城市(刘民权,2006)。

      由于这种农村资金不断流向城市和工商业部门,形成的“虹吸”现象,使得农村的发展严重地面临着资本不足的要素约束。为了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良、农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中央在2004—2009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特别是,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对涉农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

      阿坝州委、州政府、扶贫办等党政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为了促进农村发展,近年来采取多项积极有效的政策,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例如,采用小额信贷等方式,帮助大骨节病农牧民改善居住条件,改变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增加收人。通过“支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有力地推动了牧民定居。通过灾后生产和生活重建贷款政策,加快了灾后重建的步伐。

      在看到上述问题和成就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农户贷款的需求,贷款途径,贷款用途,获得贷款的难易程度等农户微观层面的信息。本次“阿坝州特殊贫困片区千村万户扶贫调查”专门设计了农户信贷模块,旨在从微观层面为今后的农村金融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支持。本节以下部分对阿坝州农户信贷数据进行分析。

    5. 6.1货款需求

      相对全国而言,阿坝州农户贷款需求偏低。阿坝州5512户 样本家庭中,2008年申请过贷款的家庭为1747户,占31.7%。即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比例为31.7% (表5-33)。这与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监管部对全国农户贷款需求的统计相比较,阿坝州农户贷款需求偏低。全国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数(1.2亿户)占农 户总数(2.3亿户)的52.2%。

      表5-33 2008年阿坝州农户贷軟需求情况

      在阿坝州的4个片区中,第3片区(汶川县、理县和茂县) 的农户贷款需求最高,达57.6%。这种较高的贷款需求可能与 2008年地震的特殊年份有关。因受地震灾害的重大影响,农户 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贷款,用以建房和恢复生产。此外,政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通过财政贴息和增加宽缓期,以及减少担保手续等政策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灾区农户的信贷需求。

    5. 6.2 贷款来源

      农村信用社是阿坝州农户获得贷款的主渠道,亲戚朋友是重要的补充渠道。表5 - 34表明2008年阿坝州申请贷款的农户中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农户占84.01%,向亲戚朋友贷款的比例占9.29%,向私人放贷人贷款的比例占2.53%。说明阿坝州的农户贷款以正规的贷款渠道为主,且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户信贷的主要供给者和服务者。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户数不足3%,银行在农户信贷业务萎缩。

      表5 - 34 2008年阿坝州农户贷款来源及得到贷軟的比例

      政府出台的灾后重建农户信贷政策,对非正规信贷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表5-35表明,阿坝州农户贷款70%以上来源于信用社,特别是3片区的地震重灾区近95%的农户是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值得注意的是,第1、2和第4片区.的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渠道(亲戚朋友、私人放贷)申请贷款的比例分别高达17.5%、19.7%和19.6%。说明这部分农户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贷款。特别是,2片区仍有7乂左右的农户贷款来源于私人放贷。由此可见,除了3片区由于地震灾害,国家对当地贷款政策优惠外,其他地区的农户虽然有较高的贷款需求,但由于通过正规金融贷款渠道难以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亲戚朋友或私人放贷等非正规渠道成为农户获得资金的补充渠道。

      上述分析表明,政府灾后重建的农户信贷政策是十分有效 的,而且也为今后进一步培育农户信贷市场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借鉴。当正规金融服务改善时,非正规金融必然被挤出市场。相反,若正规金融的覆盖面和服务达不到农户需要时,非正规金融就有了发展的机会。

      表5-35阿坝州农户贷款来源

    5. 6.3货款难易

      客观上,对于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贷款比较容易。表2表明,在申请贷款的农户中,96.41%都得到了贷款,说明只要具有贷款需求而申请贷款,大多数能够得到。主观上,对于有信贷需求的农户,55.6%的认为与3年前相比贷款更容易了(图 5-7)。

      图5 - 7阿坝州农户对于贷款难易程度的判断

      另外,从分片区农户对贷款的难易程度判断(图5-7),也 可以看出,2008年地震对农民信贷的影响。图2表明,第3片区46.7%的农户认为贷款比3年前更容易,第1和4片区对贷款更容易的判断仍然低于阿坝州的平均水平。这再次说明对于第3片区(地震灾区),政府、财政和金融部门灾后重建的信贷政策确实有利于农民获得贷款。

      图5-8农户对贷款难易的主观评价

      与前3年相比,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更容易了。表 5-36表明30%的农户认为,从亲戚朋友处贷款更困难;46%以上的农户认为从私人放贷获得贷款更加困难。相反,认为从信用社贷款更困难的比例仅有8.6%左右,而61.2%的农户认为从信用社贷款更容易,50%以上的农户认为从银行贷款也更容易了。这表明,农户从非正规渠道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农户更倾向于从正规渠道贷款。

      表5-36阿坝州农户对不同贷歒来湎难易程度的评价

    5. 6.4贷款数量

      农户贷款以农业生产小额信贷和灾后重建大额信贷(2万元)为主。在阿坝州2008年1745户有贷款的农户中,贷款数量在5000元以下的618户,比例最髙,占35.42%;其次是15000〜20000元的590户,占33.81%;第三是5000〜10000元的323户,占18.51%(图5 - 9)。也就是说,农户贷款在10000万元以下的占总贷款户数的54%。需要指出的是,贷20000元整的农户有581户,占总户数的33.3%。而这主要是灾后重建贷款,一般最高贷款20000元,财政贴息3年。灾后重建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财政部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 建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8月)。《通知》 第七条规定,贴息期限暂定为2008年5月12日至2011年12月31曰。在此期间发放的恢复重建贷款,贷款期限不长于3年的, 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贷款期限长于3年的,按3年贴息。

    5. 6.5贷款用途

      贷款农户从事的主要职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阿坝州申请贷款的农户家庭中,户主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二者占总申请贷款户数的77.83%。说明当地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农户对于贷 款的需求较大。

      图5-9阿坝州农户贷款金额分组统计

      图5-10表明,每种职业的农户都有几户大额贷 款,在图中以散点标出。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户贷款以小额为主。

      图5-10阿坝州申请贷款农户户主职业及贷款金额

      农户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性活动。表5-37表明,阿坝州 农户贷款用于农业用途的户数占31.2%。其中3片区用于农业投人的比例最大,表明3片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投资的贷款需求最大。2片区的贷款用于健康的比例达到11.2%。健康是影响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时,需要靠贷款。至于,为什么2片区用于健康的贷款比例如此之高,需要进一步实地访谈分析。而且,应该引起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视,探明其深层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问卷的这个问题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农户贷款用于建房这一重大用途,以至于表5-37的其他用途比例高达49.7%。关于其他用途的解释我们可以通过“如果能够得到1000元贷款,你将用于?”这一贷款用途的意愿调查得到弥补。

      表5-37阿坝州农户贷款用途

      平均贷款金额最高的用途是“非农业务”。贷款的频次与贷款的金额是有差异的,在贷款的频次最大的是农业方面其比例是31.2%,但是平均贷款金额最高的是“非农业务”,虽然它的贷款频次仅是9.9%。贷款的金额大小与贷款的用途有一定的关系。从图5-11可以看出,农户贷款金额最高的是“非农业务”,其次是农业方面的投入(农业投入+农业投资),第三位的就是健康了(排除“其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农户贷款用于健康,则户均贷款额为16676元。可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大病统筹以及医疗救助政策对于农户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在阿坝州一定会比例很高的。

      病统筹以及医疗救助政策对于农户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在阿坝州一定会比例很高的。

      图5-11贷款用途与平均贷款金额

      投资生产、教育和建房是农户贷款的三大需求。表5-38表 明,阿坝州4个片区的贷款需求结构各不相同,但贷款的首要需求是投资生产,只有2片区的家庭生活需求比例较大。另外,孩子的教育贷款需求比例较大,其次是建房需求和家庭生活。图5-12表明,1片区主要用于生产和教育;2片区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3和4片区主要用于生产和教育。可见,除了生产活动的信贷需要外,农户的教育信贷需求也很高。在访谈中获得,只要农户家中有大学生,则大多需要贷款。

      表5-38农户的帒歃霣求结构〔如果能够得到1000元贷款〉

      图5-12阿坝州农户贷款用途意愿

    5. 6.6不贷款原因

      对阿坝州不贷款的2444户调查发现,35.35%的农户认为利率太髙,18.58%的农户认为不需要贷款,15.10%的农户认为没有抵押品银行不放贷,11.46%的认为不想冒风险,还有9.57%的认为贷款手续繁琐(表5-39)。

      表5-39没有申请贷款的原因统计

    5. 6.7 小结

      通过对阿坝州农户的信贷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相对全国而言,阿坝州农户贷款需求较低,只有 31.7%。农户认为利率太高,缺乏抵押品和贷款手续繁琐占其不 申请贷款的8类因素的60%以上。说明,阿坝州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缺乏农户能够贷得起、无需抵押并手续简单的小额信贷 金融产品。

      (2)政府灾后重建的农户信贷政策以及对大骨节病区的扶贫信贷政策十分有效,而且也为今后进一步培育农户信贷市场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经验。对于地震重灾区第3片区的农户,在政府有力的信贷支持下,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的比例高达95%。 农户贷款以农业生产小额信贷和灾后重建大额信贷(2万元)为主。可见,当正规金融服务改善时,非正规金融必然被挤出市场。结果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户对信贷的需求都是有利的。

      (3)农村信用社是阿坝州农户获得贷款的主渠道,亲戚朋友 是重要的补充渠道。与3片区相比,1、2和4片区正规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户信贷的覆盖不足。非正规渠道如亲戚朋友、私人放贷等仍然是农户获得资金的主要补充渠道。除第3片区外,其他三个片区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平均比例为15.7%。政府及金融机构可以总结灾后重建和大骨节病区农村信贷服务的经验,扩展第1、2和4片区的正规金融服务。

      (4)对于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更倾向于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与三年前相比较,超过50%;的农户认为从信用社和银行申请贷款变得更容易。

      (5)投资生产、教育和建房是农户贷款的三大需求。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教育。改善农业生产状况,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因此,促进阿坝州农业生产小额信贷市场的发育,改善和加强农民的生产性贷款服务对于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至关重要。此外,教育性贷款也是农户贷款的主要需求之一。说明当地农民对下一代的教育比较重视,但在教育投资方面有困难。政府有必要制定更加有利于贫困农户获得教育贷款的贴息政策,因为通过教育消除儿童贫困有利于隔断贫困在代际之间的传递。

    5. 7住房及资产

    5. 7.1住房

    1. 住房类型

      阿坝州农户住房的类型有三种:房子、帐篷、房子和帐篷, 所占比例分别为89.7%”、1.5%、、8.8% (表5-40〉。房子是最主要的住房类型,还有一些帐篷,那是因为牧区的一些地区。住房类型与农户居住类区密切相关。1片区主要是农区,其中房子是其主要的住房类型,所占比例达到93.2%;2片区主要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其住房类型仍以房子为主,但是所占比例只有 69.9%房子和帐篷的比例达到27.3%。

      表5-40阿坝州农户房子类型

    2. 房屋产权及面积

      表5-41表明,农民的住房主要是自己建的,其中比例高达到93.3%,与此对应的是国家的比例占4,5%,单位的占 1.1%。住房的获得途径和住房的面积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自己建的房子的居住面积是最大的,平均值达到152平方米;免费居住面积是最小的仅有55平方米。第1、2、3和4 片区农户的住房面积均值分别为184、109、144和146平方米。即第2片区农户的居住面积最小,第1片区农户的居住面积最大。

      表5-41阿坝州农户住房产权类型

      在各种获得途径中,自己建的住房价值是最高的,平均值是 62535元。价值最低的是免费居住的,仅为1.2900元(表5- 42)。

      表5-42住房获得途径和住房的平均价值

    3. 住房的满意度评价

      对住房的满意度评价中总体情况是,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 两个层次,所占比例分别是44%和41%。总体而言,农民对居住还是比较满意的。对住房的满意度是和住房的类型相关的,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对住房的主观评价。图5-13表明,对于居住类型为帐篷的农户,对住房的不满意程度最高,达56.5%。

      图5-13表明,居住类型是帐篷的农民的评价是偏向不满的,居住帐篷的农户有63.5%对自己的居住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居住面积和对住房的满意度评价是呈明显的正相关的。住房类型和住房的面积直接影响到农民对住房的评价,其中居住类型是帐篷的农民对住房的满意度很低;住房的面积越小农民对住房的满意度越低(图5-14)。

      图5-13不同住房类型的农户对居住的满意度评价

      图5 - 14居住面积对满意度评价的影响

    5. 7.2 资产

      对于农民的资产情况,问卷中总共涉及了17种资产,分别 是: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电风扇、空调、洗衣机、 冰箱、电话、手机、计算机、照相机、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 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农用车。如果把每个家电的赋值权重都给予1,那么农民平均而言每家拥有3.9个以上资产。阿坝州农户的资产分布如图5 - 15所示,集中在3〜5个资产之间。

      图5 - 15阿坝州农户拥有的资产个数分布图

      农民的资产中,拥有率最高的是彩色电视机,其次是手机和 洗衣机。具体见图5-16。

      农民的资产目前主要集中在彩色电视机和手机,对于一些其他的资产拥有率确实非常低的。这其中的可能解释是农民生活的需要,还有就是经济水平的有限,目前的一些不是急需的资产,农民还是视为“奢侈品”。这与城市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农民的相对贫困不仅表现在收人上,在资产上也是贫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自身的发展。

      图5-16阿坝州各种资产农户所拥有的比例(%)

      从主要资产的分片区农户拥有率来看(图5-17),彩电、 手机和洗衣机三种主要资产在2片区的农户拥有率均为最低,分 别为64.6%、56.1%和22.2%。

      图15-17阿坝州分片区农户主要资产拥有率

      资产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农民的经济发展水平,或 者农民生活性需求的满足状况,农民的需求满足是受限于经济 的状况的。2片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则资产拥有率也最低。

    5. 8农户主观评价

      人类的福利水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物质层面的福利水平,例如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获得教育、卫生、道路、通 讯、信息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定量指标;另一个方面是主观的精神方面的福利水平,主要反映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对其所活动的社区、居住的地区、与他人相比的社会地位,被尊重感,安全感等方面的相对福利水平。一般来说,当客观福利受到剥夺时,主要表现为绝对贫困;而当主观福利受到剥夺时,主要表现为相对贫困。消除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都是我国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丨皆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本节通过阿坝州农户的主观福利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户的主观福利和相对贫困状况做出判断。

    5. 8.1对自家前景的展望

      在有响应的5693份农户问卷中,阿坝州农户对自家未来前 景的评价,总的来说乐观(非常乐观和乐观)者占55.4%,34.2%的农户认为一般,还有10.6%的农户不乐观(包括非常不乐观)。农户对自家前景是否乐观,与其当前的收人水平具有 一定的相关性。农户对自家前景展望不乐观的占10.6%,主要是绝对贫困评价一般的农户占34.2%,也基本上是相对贫困 (低收入)农户。二者的比例为44.8%,这与我们测算的收入贫困发生率46.8%接近。2片区的农户不乐观(含非常不乐观)的比例最高,为13.4%;加上一般的37.2%,2片区一半的农户对自家未来前景感觉一般或不乐观。3片区农户对未来前景的乐 观比例最高。

      表5-43阿坝州农户对自家未来前景的展望(%)

    5. 8.2对未来的担心

      表5-44说明了阿坝州农户对未来最担心的情况。总体看, 农户最担心的前三位问题分别是健康、教育和养老问题,这也是当前社会政策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4个片区对未来担心情况的排序与阿坝州的总体情况一致,前三位仍然是健康、教育和养老问题。其中1片区对健康的担心更多,较贫困的2片区更担心建房问题。

      表5-44阿坝州农户对未来最担心的方面(%)

    5. 8.3对吃住和收入的自我评价

    1. 食品

      在衣食住行中,食物是最基本的需求。在5653份有应答的问卷中,阿坝州对吃的满意的达到一半以上。需要指出的是,2片区不满意的比例达到10.4%,可以说,2片区至少有的农户需要解决吃饭问题。这也是绝对贫困需要瞄准的农户。

      表5-45阿坝州农户对吃的自我评价(%)

    2. 居住

      阿坝州44.3%的农户对对自己的居住状况感觉满意或非常满意,44.4%的农户感觉一般,11.3%的农户感觉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表5-46)。其中,第2片区是生活水平最低的地区,其农户对居住的不满意比例最高,达17.7%。1片区对住房的满意度最髙,达到近50%。

      表5-46阿坝州农户对居住状况的自我评价(%)

    3. 收入

      表5-47表明,阿坝州22%左右的农户对目前的收人满意或非常满意,36%左右的农户对收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其中受2008年地震影响的第3片区农户对收入的满意度最低,有20的农户对收入达到满意或以上,不满意的比例近42%。其次是生活水平最低的2片区,37%的农户对收人不满或非常不满意。其他各区情况大致相同,其中1区对收人的满意度最高。

      表5-47阿坝州农户对收入的自我评价(%)

    5. 8.4对家庭和教育的自我评价

    1. 家庭

      表5-48表明,阿坝州农户对家庭的满意度较高,平均 63%左右的农户对家庭满意或非常满意,1片区、3片区和4片的满意度高于60%,2区对家庭的满意度最低,为58.7%,表 明2区不仅生活水平较低,人们对家庭的满意度也低于其他片区。

      表5-48阿坝州农户对家庭的自我评价(%)

    2. 教育

      表5-49表明,阿坝州平均54%的农户对教育满意或非常满意,9%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另外37%以上的农户对教育感觉一般。3片区对教育满意度最髙,近57%的农户对教育满意或非常满意,依次是1和4片区,2片区对教育的满意度最低,有一半的农户对教育满意,的农户对教育不满意。

      表5-49阿坝州农户对教育的评价(%)

    5. 8.5对安全感和被尊重感的自我评价

      安全感和被尊重感是较高层次的社会需求,通过农民对安全感和被尊重感的主观评价,能够反映出阿坝州农民的社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1. 阿坝州农民对安全感评价较高

      表5-50表明,阿坝州农户的安全感评价中“非常满意”的比例是4.6%, “满意”的是61.4%, “一般”的比例达到 29.9% “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是4%。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阿坝州总体的安全感还是比较好的。

      分片区而言,4、1、3片区的评价比较高,2片区的评价低于其他片区和阿坝州的平均水平,这可能与2片区经济的发展有关。

      表5-50阿坝州农户的安全感评价(%)

      从不同民族来看,藏族和羌族对安全感满意的评价较高,汉族对安全感的评价最低。表5-51表明,藏族和羌族对安全感满意的评价比较高,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7%和66.3%,分别比汉族的评价高5.4%和4.4%,回族对安全感满意的评价稍低于藏族和羌族。

      表5-51 不同民旌的安全感评价(%)

    2. 被尊重感

      阿坝州农户对被尊重感满意的评价较髙,65%的户主对被尊重感满意或非常满意,仅有3.2%的户主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这表明阿坝州农户的较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值得关注的是感觉“一般”的31.9%的农户,和3.2%非常不满意的群体。表5-52表明,阿坝州总体而言,对“被尊重感”回答“非常满意”的比例是4.8%,回答“满意”的比例是 60%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5%和0.7%。

      分片区而言,1、3、4片区对被尊重感的满意评价较高,其中3片区最高,这可能与地震灾害后,全国对该地区的高度关注有关。2片区的评价最低,与对“安全感”的评价类似,可能与2片区的经济水平和自然、社会环境有关。

      表5-52阿坝州农户的被尊重感评价(%)

      6  阿坝州多维贫困与扶贫开发的特殊议题:开放宗教场所调查数据分析

    6. 1数最、分布与物质生活条件

      6-1.1 数置与分布

      阿坝州共有开放宗教场所288个,平均每县22个。其中马尔康、阿坝、壤塘较多,分别有61、43、37个,理县、茂县、汶川较少,分别有4、6、8个(表6-1)。

      表6-1开发宗教场所的县际分布状况

      在288个开放宗教场所中,藏传佛教场所253个,占 87.8%,另有伊斯兰教场所23个、道教场所7个、汉传佛教场所5个(表6-2)。

      表6-2开放宗教活动场所的宗教派别构成

      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宗教场所55个,占19.1%。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3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表6-3)。

      表6-3开放宗教活动场所的历史地位(是否文物保护单位〕

    6. 1.2房屋条件

      288个宗教活动场所中,主体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占 7.6%,土石结构的占46.2%,木头结构的占44.1%(图6-1)。

      图6-1场所主体建筑的结构构成

      288个宗教活动场所中,为教职人员提供土木结构住房的有143个,所占比例将近占一半;提供土石结构的有125个,占 43.4%;未给教职人员专门提供住房的宗教场所有8个,占2.8% (表 6-4)。

      表6-4宗教教职人员住房结构构成

      教职人员人均住房面积在26平方米以上的宗教活动场所占 32.4%,10〜25平方米之间的占48.1%,10平方米以下的占 16.7%,无教职人员住房的占2.8%(表6-5)。

      表6-5宗教教职人员住房面积构成

    6. 1.3交通通讯条件

      交通通讯条件是宗教活动场所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基础。调查表明,阿坝州8.3%的宗教活动场所通水泥路,通沥青路, 28.1%泥结碎石路,43.1%通其他简易道路,12.5%不通路 (图6-2)。另外,被调查的宗教活动场所中,有63个拥有摩托车,7个拥有小轿车,10个拥有越野车。

      图6-2道路交通条件

      被调查的288个宗教活动场所中,35.6%安装有固定电话, 67.3%可使用移动电话,2.1%接人了互联网。有29个宗教活动场所没有通讯和网络条件,占全部宗教活动场所的10.3%(表6-6)。

      表6-6通讯网络条件

    6. 1.4水电与燃料使用状况

      具有统计数据的287个宗教活动场所中,饮用水为自流引水有182个,占63.4%;为山泉水的有58个,占20.2%;引用河、湖、池塘和雨水的有22个,占7.6%(表6-7)。

      表6-7饮用水来源

      全部288个宗教活动场所中,由电网供电的占54%,由乡村 小水电供电的占40%。未通电的有16个,占(图6-3)。

      图6-3电力来源情况

      日常照明方面,271个宗教活动场所使用电灯,占13个使用油灯,占4.5%; 2个使用蜡烛,占0.7%(表6-8)。

      表6-8主要照明类型

      生活燃料方面,依赖柴草的宗教活动场所最多,有159个, 占55.4%;使用牛粪的有63个,占22.0%;使用电、液化石油 气、天然气、煤的共有65个,占22.6% (表6-9)。

      表6-9日常生活使用的燃料类型

    6. 1.5医疗、卫生与环境条件

      有统计数据的287个宗教活动场所中,227个可在县级以上医院就医,占79.1%; 282个的就医场所包括乡镇卫生院,占98.3%;78个的就医场所包括村卫生室,占27.2%。 40个在本机构内开办有医疗服务,占13.9%(表6-10)。 常用医疗方式包含西医的有283个,占98.6%;包含中医的有189个,占包含藏医的有241个,占84.0% (图6-4)。西医是摆在首位,但中医和藏医均具有重要地位。

      表6-10就医场所

      表6-11表明,绝大多数(72.8%)购宗教活动场所使用开放 式土坑/旱厕,有45个宗教活动场所没有厕所,占到15.7%的比例。有室内冲水厕所的有7个,所占比例为2.4%。

      图6-4常用医疗方式

      表6-11厕所的主要类型

      有统计数据的285个宗教活动场所中,无垃圾处理设施的有 200个,占70.2%;集中收集后就地简易填埋的有32个,占 11.2%;集中收集后就地焚烧的有41个,占14.4%;集中收集后转运处理的有12个,占4.2%(表6-12)。

      表6-12垃圾处理方式

      可见,阿坝州开放宗教活动场所的医疗条件得到保障,但环境与卫生条件较差。

    6. 1.6电器及其他生活设施

      在报告了此信息的142个宗教活动场所中,收音机占有率为 73.9%,彩电占有率为66.2%,电风扇占有率为5.6%,空调占有率 为0.7%,洗衣机占有率为14.8%,冰箱占有率为3.5%,计算机占有率为,摄像、照相机占有率为12.7%(表6 - 13〕。

      表6-13电器及其他生活设施占有状况

      总的来看,阿坝州开放宗教活动场所的物质条件较差,其中交通、通讯和环境卫生条件发展滞后的特点尤为突出。

    6. 2宗教教职人员情况

    6. 2.1宗教教职人员类型

      288个宗教活动场所中,共有教职人员15000人以上。全部 教职人员中,藏传佛教占99%。在有统计信息的14154名教职人员中,藏传佛教的僧尼人数最多,有13159人,占全部各类教职人员的92.97 % (表6-14)。

      表6-14宗教教职人员类型

    6. 2.2宗教教职人员年龄构成

      调查显示,宗教教职人员中,年龄在18〜29岁的占 35.6%,30〜39岁的占31.9%,40岁以上的占32.4%(图6- 5)。年轻教职人员所占比重较大。

      图6-5宗教教职人员年龄构成

    6. 2.3宗教教职人员地域来源和民族构成

      有地域信息的14526名宗教教职人员中,来自宗教活动场 所所在县的有13723人,占94.5%;来自阿坝州其他县的有504人,占3.5%;来自四川省阿坝州以外地区的有36人占 0.2%;来自四川省外的有263人,占1.8%。

      有民族信息的15166名宗教教职人员中,属于藏族的有14999人,占98.9%;属于回族有152人,占1.0%;属于汉族和羌族的分别有8人和7人,共占0.1%。

    6. 2.4宗教教职人员受教育状況

      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1.2%,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4.2%,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6%(图6-6)。

      图6-6宗教教职人员受教育状况

    6. 2.5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情況

      被调査的宗教活动场所中,纳入了农村低保的宗教教职人 员有1229人,纳人城镇低保的有105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的有1129人,纳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13656人,纳入特困医疗救助的有498人,纳人城镇医疗保险的有9人。若按教职人员总量为15 000人计算,则纳入农村低保的比例为8.2%。

    6. 3开放宗教活动场所收支情况

    6. 3.1收入情況

      表6-15是阿坝州宗教活动场所收人情况统计。从表中可以 看出,287个宗教场所2007年的收人总和为2149.8万元,平均 每个宗教活动场所的收人总额为74907元,平均每个宗教活动 场所人均年收入总额为2463元(据各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数 量计算)。宗教活动场所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信教群众布施与乜贴,另一个是宗教活动收人。此外,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也占有较大份额。

      表6-15阿坝州宗教活动场所收入情况(2007年)   单位:元

      注:表中各单项收人之和与总收人不一致,这显示数据存在信度问题。对比开支情况表,可认为总收人较为可靠,单项收人中可能有个别项目存在大的误差。

    6. 3.2开支情况

      表6 - 16是阿坝州宗教活动场所开支情况统计。287个宗教 场所2007年的开支总和为2056.6万元,平均每个宗教活动场所的开支额为71658元,平均每个宗教活动场所人均年开支总额为2151.元(据各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数量计算)。排在第—位的支出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排在第二位的支出项目为宗教教职人员补助支出,排在第三位的支出项目为宗教活动支出。相 比之下,饮食支出、用电及燃料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所占的份额要小得多。

      表6-16阿坝州宗教活动场所开支情况(2007年)  单位:元

    6. 4开放宗教活动场所的社会服务活动

      问卷调查中,关于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情况,设计的是开放式问题,收集的是定性文字资料。本节根据这些定性资料概括而成。

    6. 4.1提供精神心理支持及协调群众关系

      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在提供精神和心理支持,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具体包括为信教群众念经、祈福、送经,解决社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开展心理疏导等。例如,马尔康县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的主要社会服务活动都是集中在这一方面:为信教群众念平安经、丰收经;为信教群众举办年度法舞会;传经说法,正确引导信教群众,努力建造和谐社会。

    6. 4.2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幵放宗教场所比较普遍,具体包括通过捐赠支持灾区、扶持贫困人口、资助贫困学生、帮贫困人口看病等。例如,理县有个寺院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及时成立“僧人救助站”,在夹壁村三家寨公路旁边为过往灾民和救援人员和车辆提供食物、住宿等;向灾区捐赠现金1万元整,捐赠300余 千克食用油。又如,红原县寺院藏医卫生院低成本或无偿为当地 信教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每年对信教群众中的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粮食、衣物等生活用品)折合3万余元等。金川县有些寺院积极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修桥修路。

    6. 4.3通过组织幵展集体文化活动丰塞农牧民生活

      宗教活动场所组织化程度高,便于开展集体文化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优势。例如茂县的寺院积极参与乡里组织的“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文娱活动,组织信教群众参加植树活动。小金县寺院为推动小金旅游事业发展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在朝山会和自己的活动场所展示民族宗教文化。金川县藏传佛教寺院经常对信教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规教义,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常对穆斯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义教规,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等。

    6. 5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教职人员面临的困难及相关建议

      本调查包含开放性问题“开放宗教场所日常运行面临的困难及建议”、“宗教教职人员生活上面临的困难及建议”,以下资料系根据所得到的反馈结果整理。

    6. 5.1开放宗教场所日常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及相关建议

      阿坝县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反映的困难主要有:有些经堂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有些寺院规模小,信教群众少,收入低,自养能力低;有的寺管会无办公经费;有的寺院在高山上,饮水困难;有些寺院规模大,僧人来源广,涉及面广,人员复杂,依法管理困难;有的寺院地处深沟中,道路纯属土路,交通十分不便急需修路。阿坝县提出的解决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困难的建议主要有:上级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扶持,解决寺院经堂维修、饮水困难,改善办公条件等;将符合条件的僧人纳人低保和五保供养;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切实维护寺院的稳定,从而带动全县的寺院稳定。

      汶川县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反映的困难主要有:因“5·12”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寺院全部垮塌,恢复寺院原貌缺少资金,造成人员分散,很难集中;一些寺院饮水困难;有些清真寺阿訇的工作仅靠穆斯林资助,很难留住人。提出的建议有:请求上级部门解决部分重建资金;尽快解决饮水设施;将阿訇的工作纳入政府支持范围;增加清真寺维修改造资金。

      松潘县提出:急需维修寺院;需加大寺院基础设施建设;寺 院班子队伍落后需培养。

      理县有寺院反映:交通不便,仅有的交通便道由于拐点过 多,大部分路基塌陷,无条件扩大路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经济来源,无法实现“以寺养寺”。其提出的建议有:将该场所纳人“孟屯河谷”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中,并及时解决通往该场 所的道路桥梁问题;该场所内有大约300多年历史的壁画,灾后恢复重建后,建议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对其进行保护;建议将该场所纳人全县藏羌文化走廊旅游线路的总体规划中;该宗教活动场所壁画历史悠久,建议加大对该场所壁画等文物古迹的维修和保护力度,每年安排相应经费对壁画进行养护。

      茂县反映:缺少教职人员;寺院自养能力差;教职人员年龄老化。

      九寨沟县汇总起来的意见有:有寺院虽然进行过维修,但由于资金困难,致使礼拜殿的天花板未能装修,现礼拜时沙石、尘土等渗入,影响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有的寺院信教群众较多,开展宗教活动及爱国主义活动时寺院由于无话筒、音响等设备使大部分信教群众不能听清楚宣讲的内容;有寺院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的毁损,被列为受灾寺院之一,需进行维修加固,但现维修资金严重不足;有的寺院通往各僧房的部分路段坎坷不平,行走艰难,急需对道路进行整修;有一寺院20个僧人只有10人有僧房,其他僧人需修僧房但寺院内无基地;有一寺院地处高山上,交通不便,所需生活用品全靠人背;有的寺院通寺道路路况很差,特别是下雨时路面形成淤泥,车辆无法通行;开展宗教活动时僧人生活较为困难;电线巳老化,建议对寺院的电线进行线路改造;寺内无消防设施,也无厕所,都需修建;有的寺院无电。

      红原县宗教活动场所汇总起来的困难有:由于寺院经济困 难,寺管会日常的办公经费和接待费用缺口较大;寺院公共主体建筑修缮资金缺口较大,附属设施年久失修,公共基础设施差;寺院民主管理会无固定办公和接待用房;查龙寺距离査尔玛乡30多千米,是红原县最边远的寺院,通往寺院的龙热路破损严重;由于受投资工程规模、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寺院饮水困难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提出的建议有:解决寺院办公经费和接待经费,纳人财政预算;州、县财政增加对寺院建设补助,进一步加大对寺院公共建筑修缮的投人和改善寺院人居条件;州、县财政增加对寺院建设补助,进一步加大对寺院公共建筑修缮的投人并改善寺院人居条件,建设固定民主管理委员会办公和接待用房;对查尔玛乡至查龙寺30多千米道路的路面进行维修,并纳人通县公路建设或纳入林区公路建设项目,尽快实施;对个别寺院做整体搬迁,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寺院地质整治或搬迁给予资金补助;将龙壤寺饮水工程纳人省级安全饮水工程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尽早实施。

      黑水县反映的困难和提出的建议有:活动场所无卫生间、洗澡间、电视等公用设施;要求解决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寺院需要维修;僧人居住分散,开展佛教活动有一定的难度;联赛寺是卡龙沟风景名胜区必经之路,要求寺院维修,带动旅游产业,增加寺院收人;寺院无自养能力;需要修建寺院围栏;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从而优化寺院环境;俄恩村与寺院均无机耕道,需上级相关部门解决;要求安装自来水;需建一个公共厕所;要求通讯覆盖全寺。

      小金县反映的困难有:寺院不通路,给信教群众带来一定困难;僧人无住房,只能住在家中,开展宗教活动有一定的困难;寺院无经济来源,“5·12”地震给寺院造成一定损坏,需争取资金进行维修;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寺院加固维修费;寺院无经济来源,破旧不堪需上级部门给予资金维修;建议相关部门对青山观音阁道路、水、电给予一定补助。

      马尔康县提出的建议有:将寺院维修纳入财政预算;建议加 快落实各类寺院“五通、四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若尔盖县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提出的建议有:殡仪室急需 ;修建,以满足正常的宗教需要;穆斯林群众沐浴室急需修建;急需修建寺管会办公场所及配套办公设施等;“礼拜”大殿继续修 建;急需修建“满拉”学习室;到回族公墓的小路需要重建。藏 传佛教反映的问题有:大经堂现已成为危房,无法保障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现需维修,但资金缺口大,寺院及信教群众无力承担;寺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日常运行;寺院许多房屋已成为危房,无法保障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现需维修,但资金 缺口大,寺院及信教群众无力承担;大多数僧房破旧,亟待维修。

      金川县藏传佛教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有:日常运行中面临资金困难;加大对寺院维修及水电路、广播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地处边远不利位置、无自养能力。伊斯兰教清真寺提出的问题涉及:地处老街不利位置,无自养能力;1992年重建后至2007年无维修经费;2007年县城城建局鉴定房屋属性为0级危房,维修资金未争取到位;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浪潮中,培养本地阿訇困难。

    6. 5.2宗教教职入员生活上面临的困难及相关建议

      阿坝县反映的困难涉及:信教群众收入不高,僧人收入低;生活标准低;生活条件差;寺院内老弱病残较多,服务信教群众的能力差,收入低,生活困难;生活饮水困难;寺院孤老僧人较多;寺院规模小,收入少,自给能力差;尼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对疾病防治的意识不够,加之收人低,一旦有疾病,生活将陷人困境。提出的建议有:引导僧人开展种植养殖业,增强自养能力;符合条件的纳人低保和五保内,并进一步 扩大和提高供养标准;提髙僧人生活水平;希望有关部门解决专项资金,解决安全隐患;在当地信教群众的帮助下,引人干净的 自来水;积极引导该寺开展种植业等拓宽经济收入源,改善生活条件;积极引导其转变懒惰的思想观念,提高自给能力,符合条 件的纳入低保,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加强疾病卫生等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新合的参合率,增强防治疾病的能力;避免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加大低保、医保等优惠政策的覆盖率。

      汶川县提出建议:纳入农村低保和参加新农合,以解决宗教 教职人员的实际问题。

      松潘县提出:布施收入少,要求纳入社会管理。理县提出:继续加大对宗教教职人员这个特殊身份公民的关注力度,建议将宗教教职人员纳入农村或城镇低保、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茂县反映:从事教职人员事务多、无法打理家里日常事务; 将教职人员纳入低保范围。

      九寨沟县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涉及:由于无“以寺养寺”的条件,寺内的清洁工及阿訇的生活补贴全靠信教群众献乜贴来承担,所以阿訇的生活较为困难;60岁以上的僧人无经济来源,生活较为困难,建议将60岁以上的僧人纳入城镇低保对象;开展宗教活动时僧人生活较为困难,建议上级能否给予贫困僧人生活补助。

      红原县反映的困难是汶川地震灾后部分僧人住房受损成为危房,部分僧人由于家庭困难无经济来源,至今无固定住房。提出的建议有:将受损僧房纳入灾后重建,进行维修加固;对特贫困无房僧人,建议纳入民生安居工程,予以帮助解决。

      黑水县反映的困难包括:经济困难;饮水困难;交通困难;部分僧人无经济来源,十分贫困。

      小金县反映的困难和提出的建议有:因寺院无经济收人,在开展活动和值班期间僧人生活全靠自理;年老、多病家庭困难的僧人较多,生活困难;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政策给予困难僧侣生活补助;宗教教职人员文化偏低,需加强学习,给予培训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多数僧人家庭困难;僧人开展活动费用需自理,外来收入少;教职人员少,家庭困难;开展宗教活动时,寺院无法提供僧人活动的场所。

      马尔康县反映的困难有:宗教教职人员生活费来源单一;交通、饮水设施需要改造;教职人员学习条件单一。提出的建议包括:加大力度尽快落实60岁以上僧人纳人“五保”供养;加大力度尽快落实特困僧人纳入低保;建议在阿坝州境内建一所佛学院、解决僧人学习困难的问题。

      若尔盖县伊斯兰教清真寺反映的困难涉及:由于清真寺收入非常有限,阿訇每月工资最多只能保证500元左右,难以养家糊口,根本没有到外地学习考察的机会。藏传佛教寺院反映的困难涉及:有许多孤寡僧人没有生活来源无家庭资助只能靠寺院供养,生活困难;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许多惠民政策,但是僧人未能享受到此类政策;许多年轻的僧人想不断增强宗教学识,但未建立相关机制,不能满足僧人需要提高学识的现状。

      金川县伊斯兰教清真寺反映的困难包括:驻寺阿匍每月工资低于月700元(另有家眷:),无低保、医保,未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其他教职人员(农村户)愿外出打工,不愿为穆斯林念经;清真寺无收入,无法解决教职人员(阿葡〕的生活费用。藏传佛教寺院反映的困难涉及:宗教教职人员的养老问题;宗教教职人员的学位问题;宗教教职人员的医疗就医标准。提出的建议有:宗教教职人员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州内建一所佛学院,便于僧人学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医疗标准。

      7   阿坝州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对多维贫困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阿坝州1351个村都有州县派驻的各级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这些驻村干部与当地村干部一样,承担着组织带领农户发展生产,建设和谐村庄的任务。“阿坝州特殊贫困,区千村万户扶贫调査”的村级调查表中,围绕扶贫开发的南难、对策等问题,以开放式问题的形式,征询了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看法。村干部回答的具体问题是:①目前本村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主要困难是?②您认为本村今后增收门路是什么?③对扶贫等工作的建议。驻村干部回答的具体问题是:①请问您对本次调查活动有什么收获和感想?②您对农民增收和扶贫政策有什么建议?调查共回收村干部政策建议表1306份,驻村干部政策建议表1151份。本部分是对这些反馈结果的统计和概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村庄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二是村庄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三是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反馈信息的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 人数差别较大,二者进行比较时,频次(人数)只能起参考作 用,只有相对频次(频率〕具有可比性;二是主观问题的回答 通常可同时给出多种可能性,加以标准化统计时,就转化成了 多项选择题的统计,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建议的累积百分比往 往大于100%,统计中只列出主要建议时,累积百分比则会小于 100%。

    7. 1村庄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

      在关于村庄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制约因素的意见中,村干部与驻村干部的意见涉及资源与环境条件、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村级组织、农户条件与能力、产业基础等六个方面。

    7. 1.1资源与环境条件

      在回答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因素这个问题时,共有576名村干部和270名驻村干部提到了资源与环境条件制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对产业多元化限制大;人多地少;草场资源差;耕地资源差;自然灾害频繁且危害大;居住条件恶劣等六个方面。具体统计数据见图7-1。

      图7 - 1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统计对比

      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资源与环境意见频率排名前三位的分项信息一致,均为:自然灾害频繁且危害大、人多地少、居住条件恶劣。但三者在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信息中排序略有区别,村干部意见前两位排序为自然灾害频繁且危害大和人多地少,驻村干部的排序恰好相反。

      人多地少的相关信息中大致包含耕地少、草地少和宅基地少 三个方面。自然灾害危害大相关信息中大致包含灾害对生产设施 的损害、灾害对生活设施的损害两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认为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对本地旅游影响十分大的信息频数较多。

      另外,我们研究分析了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资源与环境意 见各片区统计数据差异。

      图7-2四大片区资源与环境意见对比

      通过分析图7-2频率数据,在自然条件对产业多元化限制 大这一项目中,各大片区频率都很低,东北部旅游经济区的频率略高。在人多地少相关信息中,除东北部工业经济区的频率只有15%外,其他三个片区的频率均为30%。关于草场资源差的相 关信息只有西北部畜牧经济区的意见中被提到,频率为17%。东南部工业经济区由于处于“512”地震中心,所以关于自然 灾害频繁且危害大的频率高达44.6%,远高干其他片区,从图中我们能看出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小。西南部综合经济和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对居住条件满意度较差,另外两个片区对居住条件意见的频率略低。

    7. 1.2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本节中将对全州村干部及驻村干部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相关的意见进行对比分析。

      村干部与驻村干部意见比例基本一致,关于交通设施不足意见频率最高。

      观察图1- 3可以看出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在基础设施方面意 见的比率基本一致。其细微差别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缺乏和人畜饮水条件上。

      通过分析图7-3中各分类的频数和频率数据,一半的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认为交通设施不足,相关意见数量位居所有基础设施相关意见第一位。在交通设施不足的意见中,大部分提到通组机耕道、通远牧点牧道、通村公路、道路硬化、桥梁这几个方面,其中前三项均占总意见10%左右,道路硬化和桥梁方面的意见比率较低。在今后的扶贫投人中需要注意通组机耕道、通远牧点牧道和通村公路这些方面。人畜饮水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缺乏、电力设施缺乏分列二、三、四位,这几项意见数量相差不大,频率均在15%左右,组成整个基础设施不足意见的第二梯队。畜牧业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抗灾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这几项相关意见频率较低,均在10%以下。

      在对四大片区的基础设施意见进行差异分析时我们发现,各片区对基础设施意见的分布情况与总体意见分布基本一致,但各片区之间频率分布存在一些差异。具体如图7 - 4所示。

      图7 - 3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基础设施意见对比

      在通讯设施缺乏和电力设施缺乏方面的意见中,西北部畜牧经济区频率高于其他三个片区,特别是在通讯设施缺乏这一意见上,其频率约比其他三片区高左右。人畜安全饮水设施缺乏的意见中,除西北部畜牧经济区比率略低外,其他片区频率均为左右。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的意见在各片医的意见同全州整体意见分布一致,其频数最高。其中除西北部畜牧经济区频率略低为30%,其他三个片区频率均高于40%。在抗灾害基础设施缺乏与旅游业基础设施缺乏这两方面的意见中,四大片区按频率排序的顺序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北部旅游经济区、东南部工业经济区、西北部畜牧经济区、西南部综合经济区,但这两方面的意见在四个片区中频率都不高。在农业基础设施缺乏的意见中,东南部工业经济区的频率最高,这是由于东南部工业经济区自然条件较好,适合农业生产,但农业设施相对缺乏,所以关于农业设施不足的意见提出的比较多。畜牧业基础设施缺乏的相关意见中,西北部畜牧经济区意见频率为13.3%,而其他三个片区这方面的意见几乎没有。

      图7-4四大片区基础设施频率对比

    7. 1.3社会事业

      在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关于社会事业的意见中,住房条件差、生活环境差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这三个方面的频率差异比较大,特别是在生活环境差和住房条件差这两类建议中,村干部比驻村干部更加关注这些问题。生活环境差意见中涉及到高半山居住环境恶劣、缺少垃圾处理设施、缺少公共厕所、村环境污染严重、偷盗赌博不文明现象突出等。驻村干部比村干部更加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意见涉及到保障额度过低和保障面过窄等方面。在医疗条件差、教育条件差和业余文化生活匮乏等几项意见中,村干部与驻村干部看法基本一致。

      通过对比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关注的问题的前三项发现,按照从高到低排列村干部最关注住房条件差、生活环境差和教育条件差这三项,而驻村干部最关注教育条件差、医疗条件差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这三项,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图7-5村干部与驻村干部生活条件困难意见对比

      各片区社会事业相关信息频率差异明显,特别是东南部工业经济区与其他片区差异显著。在住房条件差的意见中,由于受 “5·12”地震影响,东南部工业经济区住房损毁严重,所以该片区关于住房条件差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三个片区,高达32.3%。 其他三个片区频率均在左右。在生活环境差的意见中,东南片区略高,西北片区最少,另外两个片区频率大致相同。四个片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意见频率大致相同,分布也是东南片区略高,西北片区略低。在医疗条件差相关意见中,除东南片区频率低于平均水平外,其数量为11.4%,其他三个片区频率均在20%~25%之间。在教育条件差的意见中,东北片区和西北片区频率相似,其频率均在27%左右,西南片区与东南 片区频率相似,其频率均在左右。四个片区对业余文化生活匮乏的意见较少,其频率均低于8%,特别是东南片区。

      图7 - 6各片区社会事业相关信息频率对比

    7. 1.4村级组织

      在村级组织与领导相关意见中频数很少,有94名村干部和102名驻村干部就村级组织与领导提出了相关意见。虽然意见较少,但这方面的信息不能忽略,这关系到基层政权建设的问题。通过分析相关建议发现,关于村级组织的建议占了绝大多数,92名村干部与84名驻村干部在村级组织方面提出了意见,具体对比如图7-7。

      从图7-7可以发现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村级组织的意见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干群关系紧张和无办公用房这两项上。只有1名村干部认为该村干群紧张,而有12名驻村干部认为该村干群紧张。在无办公用房这项意见上,16名村干部反映无办公用房,同时只有1名驻村干部反映该村无办公用房。另外在村两委作用发挥不大、无公共事务投入、无村集体产业收入、村级办公经费及村干部待遇低等4个方面,村干部与驻村干部意见频率大体一致,只是部分数据上有一定差异。其中无集体产业收入这条意见出现的频数占总数的绝大部分。

      图7 - 7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村级组织意见对比

      另外2名村干部提出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困难,9名驻村干部提出村级维稳工作需要加强,这些意见是需要注意的。

      在关于村干部的意见中,只有两名村干部提出了相关意见,分别是村干部创新意识差和村干部文化素质低,这可能是村干部自己难以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另外有18名驻村干部就村干部领导问题提出了意见,具体情况如表7-1。这些意见是十分宝贵的,在以后基层政权建设工作中应该引起一定重视。

      表7-1驻村干部对村干部意见

      由于村级组织和领导相关意见较少不便于在四个片区之间比较,所以这部分冠以各片区相关意见之间的差异就不分析了。

    7. 1.5农户条件与能力

      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在关于农户条件与能力相关意见中,思想不解放、文化素质低和缺乏生产知识技能这三个方面占了主要比率。通过观察图7-8发现,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在思想不解放的相关意见的频率均为18%。在这些意见中,主要涉及等靠要思想严重、靠天养富思想严重、牲畜商品率低,市场意识差、科技致富意识差、教育观念落后等方面。在文化素质低的相关意见中,村干部的意见频率为14.6%,高于驻村干部意见的频率8.6%。这说明村干部相对于驻村干部对文化更加渴求。在缺乏生产知识技能方面的意见中,村干部意见出现的频率也略高于驻村干部意见出现的频率。另外在不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和对国家补贴依赖性强的意见中,村干部与驻村干部相关意见频率均低于3%。除了这六种意见之外,还有极少数村干部与驻村干部提出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差、村民缺乏理财意识、创新意识差、教育观念落后等其他一些关于村民能力方面的意见。

      图7-8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村民综合索质意见对比

      在各片区中,关于农户条件与能力的相关意见频数大体分布较为一致,这种分布也与全州这方面意见统计数据分布相似。在思想不解放相关意见方面,西北部畜牧经济区比率为45%,略高于其他三个片区。在文化素质低的意见统计数据中,除东北部旅游经济区的比率超过25%,其他三个片区的频率均在22%左右。四个片区在农户缺乏生产知识、技能方面的意见频率上差异较大,东南部工业经济区频率最高,接着依次为西南片区、东北片区和西北片区。东南部工业经济区由于产业结构比其他三个片区更加多元化,所以对生产知识、技能的需求更加旺盛。在不了解政策法规和对国家补贴依赖性强这两方面的意见上,各片区的频率均不高,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不明显,但这些意见也需要得到一定关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关于农户条件和能力 的意见频数高达40%,高于其他三个片区的频数。所以西北片区在今后农户能力建设和条件改善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图7 -9)。

      图7 - 9各片区农户条件与能力相关意见比较

    7. 1.6产业基础

      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产业发展困难方面的意见比较零散,通过统计分析,这些意见大致可分为缺乏资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滞后、畜牧业发展滞后、外出务工困难、缺乏劳动力、缺乏自然资源、受自然灾害损失严重八大方面。

      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产业发展意见差异较大。通过分析图 7-10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村干部产业发展意见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农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资金,而驻村干部产业发展意见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外出务工困难、信息和技术服务缺失。在各项中两者意见差异最明显的就是认为“缺乏资金是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困难”这一意见。另外提到的外出务工困难和缺乏劳动力这两种因素在阻碍生产发展的相关意见中具有很大差异。

      图7-10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产业发展意见对比

      在农业发展滞后方面的意见中,村干部与驻村干部意见的频率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异较大的地方,其中差异较大的地方较多。如图7-11所示,种植品种单一、缺乏先进技术、未形成产业、农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不通畅这几项困难意见差异较大、其他几项频率相似。

      在外出务工困难的意见中,村干部认为缺乏务工技能和缺少务工机会是外出困难的意见比率几乎一致,均为40%左右。而驻村干部更加倾向于认为缺少务工技能是外出务工困难的主要原因。

      在缺少信息和技术服务的意见中,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缺少信息和缺少技术的意见频率基本一致。其中缺少信息约占缺少技术服务约占60%。

      除上述意见之外,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还有其他一些关于产业发展困难的建议,比如村里没有带头人、扶持产业项目到位不及时等。但是由于这些意见所占意见总数比例过低,所以这里不做讨论。

      图7-11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农业发展滞后意见对比

      各片区在产业发展困难意见方面差异较大。信息和技术服务缺失方面,西南部综合经济区频率最高,为24.6%,其他三个片区频率在15%左右。缺乏劳动力方面,东南部工业经济区频率和西北部畜牧经济区频率较高,这是由于东南部工业经济区受地震影响,劳动力都被灾后重建事务占用。西北部畜牧经济区频率较高的原因是有部分劳动力从事宗教事业,没有从事农牧业生产。在外出务工困难的意见中,除东北部旅游经济区略高外,其他三个片区均在10%左右。畜牧业发展滞后的意见中,西北部畜牧经济区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片区,达28.3%,其他片区频率均为10%以下。农业发展滞后的相关意见中,东南部工业经济区频率为26.2%,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片区的15%左右。产业结构不合理意见中,除东北部旅游经济区频率略髙外,其他片区频率均在10%~15%之间。在产业发展缺乏资金的意见统计数据中,西南部综合经济区频率髙达20%,仅次于该片区的是东北 部旅游经济区为15%,剩下另外两个片区的发展频率均在10%左右(图7-12〕。

      图7-12各片区产业发展困难因素对比

    7. 2村庄发展途径和措施

      村干部长期工作在村庄一线,十分了解村庄情况,虽然一般村民也很了解村情村况,但普通村民看待村庄发展问题不能像村干部一样从整个村庄去考虑,所以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对村干部关于村庄发展途径和措施的建议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本次调査活动的驻村干部都是“千名干部下基层”驻村干部、乡镇一级包村干部和“一村一大”驻村大学生,他们都在村中工作过1〜2年,同样熟悉 村里情况,但是他们在看待村庄发展途径和措施方面的问题上与村干部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将在下文中将两方面的建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我们也将对四大片区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其方法是将各片区村干部与驻村干部的意见相加,然后求出各类建议的频率,最后将对各片区频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在统计关于村庄发展途径和措施的相关建议时发现,这些建议包括:①基础设施;②社会事业建设;③生产发展;④村级组 织和农户能力建设;⑤环境保护。

    7. 2.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村庄发展的基本要素,这里我们首先对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关于勘出设施的建议进行分析。499名村干部和614名驻村干部提到了关于基础设施的意见,这些意见大致可以分为:加大产业抗灾害设施建设;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电力设施投人;加大安全饮水投入;加大通讯设施投入; 加大交通投人等七个方面。具体统计数据见图7-13。

      通过分析上图,我们发现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建议比率基本一致,关于加强交通设施投入意见最多。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建议频率基本一致,频数有一定差别,在加大产业抗灾害设施建设、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投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电力设施投入、加大安全饮水投

      图7 - 13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基础设施建议差异比较

      入、加大通讯设施投入这六个方面,村干部的建议频率均高于驻村干部建议频率。在增加交通设施投入的意见上,驻村干部建议频率略高于村干部建议频率,驻村干部建议频数明显高于村干部建议频数。

      近一半的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认为需要加大交通设施投人,其相关意见数量位居第一。在交通设施不足的意见中,大部分提到通组机耕道、通远牧点牧道、通村公路、道路硬化、桥梁这几个方面。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交通设施相关建议见表7-2。从表 7-2我们可以发现,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在关于各项建议内容的频率分布上大致一致,通村公路建议频率最高,道路硬化建议频率最低,其他三项建议频率均在11%〜15%之间。

      表7-2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加大交通设施投入的意见分类

      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安全饮水设施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投人的频数和频率都很相似,在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和电力设施投人方面的建议中,村干部建议频数和频率均略高于驻村干部建议频率。另外加大通讯设施投人和加大产业抗灾害设施投人相关建议频数较少,且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二者相关频率差异不大(图 7-14)。

      图7 - 14各片区基础设施意见频率对比图

      不同片区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基础设施建议差异较大。在增加交通投入方面,西南部综合经济区频率最高,为45.8%,东北部旅游经济区和东南部工业经济区频率相当,均为39%, 西北部畜牧经济区频率最低,为33%。在通讯设施方面,西北片区建议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片区,其频率为8.9%,其他三个片区比率均在3%以下,今后在通讯设施投入方面应优先考虑西北片区。在安全饮水设施投人的意见中,东北片区平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片区,其频率为17.9%,东南片区这方面意见频率最小,其他两个片区频率相当,均在11%左右,位于东北片区和东南片区之间。这说明东北片区的基层干部对于安全饮水投人的需求高于其他片区,在今后安全饮水项目投向方面应优先考虑东北片区。在电力设施投人相关意见中,西北片区和西南片区频率均为11%左右,另外两个片区频率低于5%。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四大片区建议频率相对集中,均在8%〜12%之间。在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建议方面,西北片区频率高达16.2%,西南片区频率也有6.5%,其他两个片区几乎没有相关方面需求。在加大产业抗灾害设施建设的建议中,四个片区建议频率都很低。

    7. 2.2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事业建设关系到村庄中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村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743名驻村干部就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通过统计分析这些建议信息,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的建议大致可以分为加大教育投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加大卫生医疗投入、加大文化娱乐设施投入和改善居住条件五项。具体数据统计如图7-15。

      通过分析图7~15中的信息发现,村干部在关于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加大卫生医疗投人和加大文化娱乐设施投入这些方面的建议频率均低于驻村干部建议频率。但在改善居住条件方面的建议中,村干部建议频率却高于驻村干部建议频率。这说明驻村干部比村干部更加重视公共事业方面的建设,而村干部更加重视农户住房条件的改善。

      图7 - 15与驻村干部社会事业建设方面建议对比

      在加大教育投人方面,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建议频率排名前三位的均为提髙师资力量和加大教育设施投人、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另外还有其他相关建议,具体建议信息如表7-3。

      表7-3村干部及驻村干部教育投入建议

      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方面,村干部与驻村干部的建议主要涉及扩大农村社会保障面和提高社会保障额度这两个方面。其中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建议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面的频数均高于提高社会保障额度。另外有3名驻村干部提出应大力宣传和引导村民参加各种保险。

      在加大卫生医疗投人的建议中,修建村卫生室和增加村级医疗水平的建议占主要部分,另外还有完善新农合制度和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的建议。

      在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议中,主要涉及修建村图书室和村活动室,也有1名驻村干部提出修建村级运动场。

      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建议中,排名前三位的建议是增加建房补贴,加大住房解困项目投人、高半山村民向山下迁移、开展牧民定居计划。其中有57名村干部和83名驻村干部建议增加建房补贴,提这方面建议的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均来自地震灾区。

      四大片区在社会事务投入建议的频数方面有一定差异,其中东北部旅游经济区频数为395,东南部工业经济区频数为355, 西北部畜牧经济区频数为435,西南部综合经济区频数为213。 在分析各片区建议频率差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一下频数的差异。

      在改善居住条件方面,东南片区频率最高,这是由于东南片区受地震灾害影响,住房条件较差,其他三个片区频率大体一致。在加大文化娱乐设施投入方面,各片区频率均在10%以下。在加大卫生医疗投入的建议中,东北片区频率最髙,西北片区位列第二,另外两个片区频率相差不大。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议中,东南片区和西南片区频率相似,高于其他两个片区。在加大教育投人建议方面,西北片区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片区,另外三个片区频率均在20%左右。

      图7 - 16各片区社会事务投人建议频率对比

    7. 2.3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其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很多方面。在这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重中之重。只有实现生产发展,不断强化农村的产业支撑,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人,才能为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地位和作用尤其不可小视。

      在谈到村庄发展时,1082名村干部(占总数82.8%)都提到通过发展产业推动村庄发展,主要途径是通过促进村民增收以 实现村庄发展。这部分中由于驻村干部问卷中没有涉及相关问 题,故不能对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建议进行对比分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只针对村干部的生产发展的建议进行分析。具体数据见图7-17,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村干部更愿意通过发展畜牧业生产、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和发展旅游业来实现增收。

      图7-17全州产业发展增收建议统计

      在发展畜牧业生产增收621条建议中,建议畜种改良、扩大养殖规模,实现产业化、引进新型养殖技术这三项建议排前三位。其中畜种改良建议占11.6%;扩大养殖规模,实现产业化占引进新型养殖技术占10.6%。

      在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增收的611条建议中,建议调整结构, 发展经济作物(蔬菜、水果、干果、中药材、菌类)整合土地资源,发展产业化、引进增产抗灾的新品种排前三位。其中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占30.3%;整合土地资源,发展产业化占10.8%;引进增产抗灾的新品种占9.0%。

      在通过外出务工增收的397条建议中,加大技能培训和政府帮助拓宽就业渠道两类建议占大多数,分别占24.6%和16.6%另外也有部分村干部建议自主创业以达到增收的目的。

      在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的336条建议中,开发旅游资源(宗教文化、红色旅游、牧家乐、农家乐、藏家乐、藏文化、自然风光)的建议被提及最多,占35.7%。另外还有少部分建议提到 加大旅游业宣传力度和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不同片区村干部产业发展方面增收建议差异较大。通过分析图7-18各片区产业发展增收建议比较图可以发现,四个片区村干部关于产业发展增收建议差异较大。不同片区差异表现 在:①在西北部畜牧经济区20.7%的村干部打算通过进一步发展农业来增加收入,显著低于其他片区;②东南部工业经济区 35.0%《的村干部打算通过发展畜牧业来增加收入,显著低于其他片区,12.9%的村干部打算通过发展工业来增加收入,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零数据;③东北部旅游经济区55.5%的村干部打算通过外出务工来增加收人,明显高于其他片区。

      图7-18各片区产业发展增收建议比较

      在对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地医村干部建议的增收门路和该地区农民最主要的收人来源有很大关联,即该地区农民以什么为主要的收人来源,则该地区仍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收入。例如以养殖业为主要收人的西北部畜牧经济56.6%的村 干部建议通过发展养殖业来增加收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个:①各片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该地区发展其他产业需要投人的资本很大,导致发展这种产业可能性很小。②农民是相对脆弱的群体,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和适应新事物能力较弱。在选 择增加收人的途径时他们宁愿选择原有的方式,这是回避新事物 的新风险的理性选择。

    7. 2.4村级组织和农户能力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实现农村发展除了需要增量资本投人外,还需要村庄建设主体有相关智力支持,这包括一定的文化素质、先进的思想理念、相关技能和村级组织建设。

      村级组织建设方面的建议较少,只有14名村干部与34名驻 村干部提出相关意见,具体情况如表7-4。其中村干部主要建 议提高待遇,以此调动村干部积极性。驻村干部主要建议是提高村干部能力,需要相关培训。这就反映出村干部与调查之间意见的差异,这两方面的建议重点我们都应当考虑。

      表7-4村干部与驻村干部村级组织建设建议

      587名村干部与953名驻村干部就农户能力建设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农户能力建设方面的驻村干部数量几乎是村干部数量的两倍,这说明驻村干部比村干部更加重视农户能力建设。在统计这些建议时发现,这些建议大致可以分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性知识、技能;培养务工技能;加强信息获取能力;改变落后的观念;培养主动致富意识;培养长远发展观念等七个方面。

      图7 - 19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关于农户能力建设建议对比

      通过分析图7-19数据可知,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务工技能和改变落后的观念方面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建议频率大致相当。在生产性知识、技能方面的建议中村干部建议频率高于驻村干部建议。在加强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主动致富意识和培养长远发展观念这三个方面的建议中,驻村干部建议频率高于村干部建议频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在上述这七个方面建议频数比较中,驻村干部的建议频数均高于村干部建议频数,特别是在加强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主动致富意识这两个方面。

      四大片区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关于农户能力建设方面建议的频率差异较大。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建议频率最高,其他三个片区按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东南部工业经济区、西南部综合经济区和东北部旅游经济区。在生产新知识和技能建议方面,东南片区频率高于其他三个片区,其他三个片区频率基本相同。在务工技能方面的建议中,东北片区频率高于其他三个片区,其他三个片区频率基本相同,约在12%左右。在加强信息获取能力方面,西北片区与东北片区频率大致相同,略高于其他两个片区。在改变村民落后观念建议中,西北片区频率最高,东南片区频率最低,其他两个片区频率大致相同,位于西北和东南片医之间。在培养农户主动致富意识建议中,西南片区高与其他片区。在培养农户长远发展的观念中,各片匠频率均低于10%,西南片区比其他片区略高(图7-20)。

      图7 - 20四大片区农户能力建设建议对比

    7. 2.5环境保护

      有76名村干部和62名驻村干部在关于村庄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方面提到了环境保护,虽然频数相比于上面其他建议来说很少,但对这方面的建议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村庄的良性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基础,所以我们将在本节分析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中,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村庄内部环境和生产用地环境。

      27名村干部和13名驻村干部在保护村庄内部环境方面提出 相关建议,这些建议中几乎都是关于垃圾处理的意见,其中建议频率比较高的有“控制乱扔垃圾”和“加强垃圾处理”这两个方面,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其他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提出了保护生产用地环境的建议。这些建议中绝大多数是关于保护草场环境的建议。关于保护草场的建议能分为两类,一类是控制牲畜数量;一类是保护草场本身。具体建议内容见表7 - 5。从表中可以发现建议通过补贴减少的牲畜数量的措施来控制牲畜数量和通过治理草场沙化来保护的草场的建议频数占了大部分。这些关于草场保护的建议基本是西北部畜牧经济区和西南部综合经济区的干部提供。

      表7-5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保护草场建议

    7. 3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开发式扶贫工作方式不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而应该是上下共同合作的工作机制。要实现在开发式扶贫工作中上下合作,就应该有一个上下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本次调查很好地起到了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作用。在统计本次调查问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对扶贫幵发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中大多数都十分有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分析研究和总结,为以后开展开发式扶贫工作提供重要信息。这些意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①扶贫资金的投放和使用;②扶贫项目管理;③扶贫工作方法;④长效机制。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建议具体分布见图7-21。下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村干部与驻村干部 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村干部关干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分布     驻村干部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分布

      图7 - 21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分布

    7. 3.1扶贫资金的投放和使用

      在关于扶贫资金投放和使用的意见中,反映最多的信息是希望上级相关部门增加扶贫资金的投入,有241名村干部和236名驻村干部填写了相关信息,但大多数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并没有进一步说明扶贫资金的投向,少部分提及扶贫资金的投向也是泛泛而谈,比如开发本村优势资源等不具体的建议。这说明了村干部及填写调查问卷的驻村干部认为对现有扶贫资金的投人还是不足,希望有更多的扶贫资金支持。

      另外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提出扶贫资金使用像“撒胡椒面”,资金使用效率低、效果差,扶贫资金应该集中使用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这一点在四大片区的问卷中均有提到,说明这不是某一个片区的问题,而是全州的扶贫资金使用上 都存在相关问题,这是值得投放和使用扶贫资金相关的部门引起重视的。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建议扶贫资金要根据各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投入,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的状况。也有部分村干部与驻村干部提出扶贫资金不到位,但这只是极少数,属于个别现象。

      在扶贫投入的内容上,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均提到扶贫不能只给钱给物,重在观念扶贫、信息扶贫。这是基层干部对扶贫观念有重大转变的表现,他们并不止希望得到资金支持,他们也希望上级部门在扶贫投人上也适当向观念扶贫和信息扶贫这些方面倾斜。

    7. 3.2扶贫顷目管理

      有57名村干部和75名驻村干部提出“扶贫项目要增加透明度,需要建立相应监管机制,建议建立听证会机制,让扶贫对象有知情权和参与权,确保项目的效果。”这说明上级相关部门在开展扶贫项目时透明度不够,扶贫对象对项目的参与度不够。这些现象可能导致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部分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反映“扶贫项目要切合实际,村民对不切实际的项目抵触情绪很大。”这些意见和 建议对扶贫项目的管理规范、高效有重要促进作用。

      有98名村干部提出对已审枇的扶贫项目应尽快落实,这反 映了很多扶贫项目通过审批之后,落实起来还存在一定的滞后,这让村干部难以按照已审批的项目要求开展工作。

    7. 3.3扶贫工作方法

      关于扶贫工作方法的建议比较多,涉及各个方面,其中各片区56名村干部和66名驻村干部认为幵展扶贫工作之前,应该多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依次作为扶贫开发的依据。这也反映了基层干部希望上级能够搭建一个平台,使上级部门听到来自基层的数据和声音。

      另外43名村干部与56名驻村干部认为在扶贫工作中,相关部门对于国家扶贫政策和扶贫成果宣传不足,以至于很多好的惠农政策和扶贫项目并不为受惠农户所知。这就对今后扶贫工作中宣传方面的能力建设提出了要求,要做到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和扶贫项目效果。

      在关于扶贫对象方面,有村干部提出扶贫对象应该区别对 待,对勤劳的贫困户在扶持上适当倾斜,同时减少对好吃懒做的村民的扶持。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有奖有惩的激励扶贫机制,能够提高扶贫工作的效果。还有村干部建议对扶贫对象贫困状态要进行动态追踪,而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固定状态。这要求扶贫工作加大对现有贫困户评估的频率,及时了解贫困户的状态,以便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这一点建议是值得相关部门进行考虑的。也有3名村干部提出对于贫困户采取“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 但是这点意见是值得商榷的。

      11名驻村干部建议扶贫工作需要引入高素质人才,还要多 派高素质的干部到基层,帮助扶贫。这说明在基层扶贫工作中需要一些高素质人才,通过提高扶贫工作者的素质,进而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

      还有一些其他关于扶贫工作的建议,如“扶贫的标准应该更加明确”、“扶贫不是救济、两者需要分清”、“对征地后失去土地的农户更多支持”、“希望上级部门认真对待本次调查中得到的信息”、“要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这些意见出现频数不超过3次,一般都是1〜2次,在这里列举出来,仅供参考。

    7. 3.4长效机制

      在关于扶贫长效机制方面,村干部和驻村干部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76名村干部和89名驻村干部认为现有扶贫工作应该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另外有22名村干部认为扶贫工作应该立足长远,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但遗憾的是这些驻村干部和村干部都没有就如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和怎样建立长效机制提出相应的建议,这就要求上级相关部门就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适合本州实际情况的长效扶贫工作机制。

    7. 4小结

      关于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反馈意见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意见内容多,涉及面广,翔实细 致,有针对性,代表着认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角度,对于推进阿坝州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州、县两级扶贫部门和乡人民政府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有必要认真了解这些意见。

      (2)总体而言,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对所在村发展障碍及扶贫开发措施的认识是一致的。这说明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方面已形成广泛的共识。但是,在部分问题的认识上,或者在不同问题的轻重缓急上,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看法也存在一些差异。如村干部强调困难比较多,强调眼前的问题比较多,驻村干部则看得长远一些。又如,驻村干部对村干部及村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得相对较多。这与该两个群体知识、信息的差异和认识角度的不同有关,是解读相关信息时需要注意的。

      (3)在扶贫幵发规划中,有必要将阿坝州作为一个特殊贫困片区,以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加以连片统筹开发。不论哪一个小的区域,不论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在谈到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时,在“交通设施”上均具有非常集中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意见如思想不解放、信息闭塞等,也超越于―县一乡的治理能力,且与基础设施落后具有较密切关系。这类片区性的发展环境问题采取连片统筹幵发的方式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4)在阿坝州这样一个大的片区内,进一步划分小的片区并加以分类指导是合理的。从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反馈意见来看,不同片区之间,特别是西北畜牧经济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均存在一些差别。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别。

      (5)扶贫开发工作需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对所在村庄发展困难及发展对策的积极主动思考,充分说明了发挥基层主体性作用的必要性和巨大价值。他们关于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管理、扶贫工作方法和长效扶贫机制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归结到一个比较深的层次上也就是,政府现有的扶贫工作常常“漂浮”表面,未能扎根到村庄中去。换言之,政府在动,但没有调动村庄和农民一起动。

      8   阿坝州扶贫开发的具体途径:村庄和开放宗教场所案例

    8. 1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坟川县万村

    8. 1.1村庄概況

    1. 基本情况

      万村地处汶川县城西南4.5千米,位于岷江东南岸,隶属于威州镇。与茨里林、七盘沟等村相邻。万村平均海拔1978米, 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海拔落差近站360米。万村面积达6642.7公顷。最低气温为-2℃,最高为24°。6—8月为旱季,降水稀少。

      万村现有林地230.78公顷,耕地130.69公顷,退耕还林59.32公顷。所有耕地中一半为山坳洼地,土壤贫瘠。河坝平地有20.81公顷,为河沙土,不经干。山顶地区45。以上的坡地有 40多公顷,土层较厚,土质肥沃,适合种植蔬菜。万村人均耕 地0.11公顷,但各组情况并不相同,高山地区人少地多,河坝 地区人口较多,人均耕地相对少一些。

      万村户籍人口 1149人,常住人口为1203人,全部为羌族。 分为七个村民小组。其中一组在河坝,六组在阳山顶上,其余各组分布在半高山的山坳里,各组之间距离较远,经济形态差距也很大。村庄现有劳动力775人,有技术的年轻人多在外地打工 (约20%),另有70%的劳动力会在农闲时到县城及周围县市打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18人。

    2. 收入结构

      2007年万村人均纯收入约800元,这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种植收人(56%)村民主要种植玉米、黄豆、土豆等作物, 总种植面积有60余公顷。所产粮食主要用来喂猪,很少出售 (玉米大概有10%出售),猪肉也主要供自家食用。另外还种植少量洋葱、白菜、莴笋等蔬菜,这些蔬菜大多被背到汶川县城销售。

      劳务收人(30%)主要是村民在县城蹬三轮或打建筑零工的收人,农忙时就回来,季节性流动较强。每天工资在40〜50元,一年平均工作100天左右。

      转移性收入(14%)其中退耕还林补贴为260元/亩,从 2008年开始下降到155元/亩。粮食直补40元/亩,2009年将增加到70元/亩。

    3. 医疗和社会事业发展

      万村村民全部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往年每人交10元 钱,只可以报销30%的医疗费。而从2009年起,每人交10元, 国家再补贴10元,报销比例提髙到60%。但县医院报销的起点 是200元,拍片、陪护和部分医药费不能报销。如果家庭负担不 起,还可以到村、镇、县民政局申请其他补贴。

      震前村里仅有3人获得每人每月15元的低保补贴。震后, 民政局安排了 330个低保名额,每人每月补贴40元。经村两委 讨论决定,在补贴时,优先照顾遇难者家属,其余的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在获取低保的人中,年龄最小的为53岁。村里现有五保户3户共3人,国家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特困户9户共 26人,每年有春荒、冬荒补贴,2009年已发放400元。

      万村原有一所小学,地震后学生都到威州镇上学。学费、书本费都由政府补贴,家庭贫困的学生还可获得伙食补贴。2005年万村完成电网改造,广播电视、手机已经普及,固定电话安装率为40%。

    8. 1.2贫困原因分析

    1. 自然环境恶劣

      村庄土地大部分在高半山上,由于缺乏水源,无法灌溉,村 民只能靠天吃饭。正常年份玉米亩产可达400千克,由于2009年天气干旱,只能产150〜200千克,而每亩地投入的农药、地膜、种子、化肥等需要200多元,有的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此外村民种的核桃、櫻桃苗也全部干死。

    2. 人力资本贫乏

      据统计,万村村民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2%、初中占28%、 高中以上20%、其他为文盲。我们碰到的一个老太太,还不会看钟表。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万村的打工者大多只能从事纯体力劳动,工资很低。这也使得很多村民不愿意出去打工,他们认为打工挣不了几个钱还受老板气,不如在家种地。并没有把这归结为因为自己没有文化而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市场。同样,在种植业上,由于缺乏技术,不懂科学种植,很难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尤其是经济作物的生产需要复杂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需要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基本文化素质的缺乏使该村的品种更新和技术推广受到阻碍。

    3. 基础设施落后

      即使在地震前,通村的石子路也从没有畅通过。虽然万村距 汶川县城仅15千米,但阳山上的几个组与汶川县城的海拔却相差三百多米。村民去县城的话,只能步行走陡峭的山路,上山要3小时,下山要1小时。村民到县城务工,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晚上天黑了才能回来。交通不畅影响了信息的流通和农产品的销售。

    4. 地震致贫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万村造成重大损失。全村有11人死亡,2人重伤,8人轻伤。地震前后村民的收人来源和收人水平发生很大变化。震前村里只有8户人家收人低于800元,震后全村村民收人都在800元以下,村里现有低保户118户。

      (1)水源枯竭,影响人畜饮水安全。地震破坏了水源,原来的自来水管道无法供水,全体村民都面临饮水问题。从地震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万村六组236名村民还不得不到2千米远的地方拉水。虽然水是免费的,但雇三轮车拉一次水要花费30元,四口人可以吃5天。这还要倍加珍惜,洗脸、洗衣服都要节省着用,有时还要接雨水吃。临时引的泉水只有毛线粗的水流,有的村民半夜两点起来接水,到天亮才能接满一桶。村民之间常因取水发生争执。二组247名村民饮用的泉水明矾含量高,喝了以后会胀肚子、患痢疾。因为二组要易地重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安全饮水计划。

      村民建房要提前一个月准备水,挖个水池把雨水攒起来。因 为缺水,很多人家的房子至今尚未完工。水源不足已经严重影响 了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2)地震破坏耕地蓄水能力,产量降低。地震导致万村一千 亩田地受损。由于地底岩块破裂,雨水都从地下漏走了,土壤蓄 水能力下降,下一次雨不到半天地里就干了。以前村民种洋葱每 年有上千元收人,震后地里的洋葱长不大,现在已经没人种了。 震前玉米产量少说也有五六百斤,震后只有四百斤左右。

      (3)房屋损坏,新修房屋花费巨大。以我们调查到的一家为 例,原先土木结构80平方米的房子在地震中倒掉了,2009年三 月份余震少了以后他们开始建新房,到6月底已基本完工,全家 4口现已搬进新房居住。新房子为砖混结构,70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已经花费了5万元,其中国家补贴1.9万元,贷款2万元,向亲戚朋友借了5000元,其余是自己的积蓄。以后装修还需1万多元。地震中砸烂的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家具还没有买。 地里种的玉米,因为大旱不一定有收成。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将近500元。儿子、女儿在外打工,每月工资共1500元左右。因为修房子,丈夫没有出去打工,以前在建筑工地打工一年可以挣 到6000元。像这样有三口人在外务工的家庭在村里算是比较富裕的了,但像这样的家庭仍然欠了不少债,可想而知这里的大多数家庭都是负债累累。

      (4)地震导致物价上涨,村民开支增加。一是农民的食品支出增加。地震后,城里的很多房屋损坏致使租金上涨,交通不畅使物资运不进来(成都至汶川的高速公路2009年5月刚通车〉。 大米售价从震前的1.2元涨到1.6元,面粉(每25千克)从55元涨到75元。蔬菜的价格更是成倍地上涨。在县城打工的人每 天的生活费要花去20元左右。二是砖、水泥、钢筋等建材涨价。 三是运费上涨。村庄的机耕道规划因地震影响没有施工,现在正 在进行通村公路建设,到7月底才能通车。在这期间,村民运输 材料只能从别的村绕行,运费涨了 2倍。沙子价格80元/立方米,运费却要130元。更重要的是由于原材料运不上来,延长了村民建房的时间,大多数村民现在还住在临时住房里。

      由于修房子,大多数劳动力没有外出务工,收入减少。建房 的巨额开支占用了村民原本要用到其他项目的资金,使其后续发 展受阻。

    8. 1.3农民增收和灾后重建

    1. 技术培训

      案例2002年,镇上请来很多专家开展沼气技术培训。A去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拿到了沼气专业证书。以后每年的4一10月他就到周围的乡村给人家挖沼气池。因为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指标较多,还补贴水泥、灶具、管道配件和技工工资等,要求施工者有职业资格证书,而现在有证书的人还不多,他5、6月份每月收人可以达到3000元,一年可以挣7000多元。打沼气池时,主人家会包吃住,还好烟好酒招待,不用看人脸色也不用担心拖欠工钱,比去县城做苦力好得多。现在,八所在的村民小组已经有二十几个人会这项技术,80%都考到了证 书,很多都是他的徒弟,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布周围很多县乡。地 震后新修房子的农户大多要修沼气池,他们的业务更加繁忙。

      农民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对增收的作用不言而喻。但这样的机会往往较少,羌族的妇女70%〜80%都会绣花,2008年县劳动局曾组织羌绣加工。按件计酬,每件42元,一天多就可以完成。村民的积极性很髙,但只组织了这样一次。每年县里组织的技术培训,指标都太少,根本分不到村里。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年村民对需要一些文化基础的技术培训表现出畏难情绪,担心自己学不会。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种植和养殖技术。同时农村文化中也存在一种惰性,人到中年就不想也不能再学新东西了,一是担心自己学不会,二是怕别人嘲笑。

    2. 种植经济作物

      案例2:B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栽了两亩苹果树。2000年以后,苹果开始挂果。B把苹果背到汶川县城卖,当时大概是七八毛一斤。2006年,老品种价格下降,B决定引进新品种。由于担心失败,他只将部分果树嫁接为红富士。第二年红富士上市,每斤价格比旧品种提髙了 0.6〜0.7元,当年销售收入五六千元,果园建成以来销量第一次这么好。2007年,他又到别的果园参观学习,弓丨进了比红富士口感更好、产量更大的新品种,每斤市价提高到两块多。2009年,因为管理出色,3的果园被农业局和植保站列入新药试点,林场免费提供药品,并派技术人员提供修剪、用药等技术指导。很多农民认为种植经济作物是副业,不需要花费时间管理。但是3通过精细管理,每次品种改良都使苹果单价翻了一番,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案例3:汶川县有种植櫻桃的传统,村民房前屋后都种着樱桃树,当地产的大櫻桃更是驰名海内。C在2000年退耕还林时,种植一亩多樱桃,多年来经济效益一直不好。2006年,他到林场找来櫻桃枝嫁接。2009年产量达到200多斤,卖了100多斤,每斤7〜8元。因为产量少,规模小,他没有加入县里的櫻桃协 会。不能得到协会提供的技术指导和产品统销服务。

      种植樱桃、苹果、枇杷等经济作物,虽然预期收人较髙, 但往往前期投入较大。如种一亩甜樱桃,光种苗就需要420元,要四五年后才开始有收人,这期间市场变化很大,风险比较大。

    3. 灾后重建

      (1)基础设施建设。

      饮水工程。“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援建方投资210万元,拟解决万村村民的饮水问题。饮水管道及相应设施建成后,受余震影响,原来选定的水源枯竭。村里只好向县有关部门请示,派来专家钻探,希望找到新的水源。到目前为止村里还没有恢复供水。

      道路建设。地震后原来列人规划的10千米机耕道建设项目被迫搁浅。由广东援建的13.1千米通村公路预计8月底通车,每千米耗资100万元。水泥路没有通到4组和6组,引起群众很大不满。尽管村干部一再解释是邻村的通村公路路过其他组,这两个组的村民意见仍然很大。因此,村里正在争取将原来机耕道建设的120万元资金转为通组公路建设费用。此外,村民认为水泥路面太窄,只有3.5米,还不够错开两辆农用车。而路基修了4米,占地太多,但补偿太少。

      其他。震后,组织部拨款4万元,新修村活动室和医疗室共 400平方米。为解决村民住房问题,县里协调林场为一、二组统建房提供地基。援建方在集中安置点修建了130套住房,有四种户型可供选择,将以78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出售给村民。地震后,村里新修了7个水库,并在田间地头修筑蓄水池和排水池,发展灌溉农业。

      (2)产业发展。

      硬件建设。由于处于城郊的有利区位,广东援建的汶川县威州镇综合批发市场落户万村沙窝子(1组)。该项目总投资1000 多万元,包括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冷库、酒店及室外公共卫生 间。项目将分两部分设计和建设。第一部分为建材市场、农贸市 场及室外公共卫生间。建材市场总建筑面积4895平方米,有80间商铺。农贸市场建筑面积4158平方米,主要满足农产品批发的需要。室外公共卫生间建筑面积约73平方米。目前该部分已大体完工,正等待配套的公路通车后投人使用。第二部分为配套的冷库、酒店。冷库占地约1公顷,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配套设施,主要用于存储各种蔬菜、水果、副食品、药材及各种肉类,设计冷冻冷藏量1 000吨。酒店占地约0.2公顷,拟建5层,主要为上述两个市场作配套,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目前该部分正处于设计阶段。长途车站项目总投资3 000万元,主要为成都进入阿坝州的客流提供中转。

      可以说,灾后重建大大提高了万村的基础设施水平,而把握好这一契机,发展村庄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才是最终的目的。如何培育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是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培养未来发展动力的关键。

      发展车站服务业。利用市场形成的人流、物流聚集发展服务 业,实现劳动力转移是万村发展规划中的第一步。河坝地区很多 村民把新房子修得又大又漂亮,还有很多个房间,准备开旅馆、 饭店。一个新的城中村已初具规模。

      调整种植结构。依托农贸市场提供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山顶山窝地区有灌溉的地方种植洋葱、白菜、莴笋等蔬菜。最好能发挥传统优势,打造洋葱种植基地。在不易灌溉的地区种植核桃、杏、苹果、樱桃等果木,发展相应的果品加工企业。在不适合种植果树的地区种植林木,进行企业化管理,提高绩效。

      发展旅游业。万村拟利用自身所处的有利区位,开发黑森林 地区的旅游资源,联合附近的几个村子,共同打造“千山万寨” 旅游品牌。发展配套的服务业及农家乐也是村民增收的一条捷径。

    8. 1.4结论与思考

      目前,万村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相 信在粤汶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万村的恢复重建一定会顺利完成。 但有一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思考。

    1. 变援建为共同建设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援建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完全是援建方在操作。因为援建方是和县里签的合同,无须对当地群众负责。因此,援建方一直是自己规划,自己施工,没有和当地群众充分沟通,听取他们对项目的意见和想法,没有让当地群众参与到项目中去。当地干部也反映有的项目没有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虽然和援建方沟通过,但没有效果。灾区人民对援建方是怀着感恩之情的,援建方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与灾区人民一道重建家园,培养他们的经济头脑、经营意识、市场观念和参与能力,或许是援建方留给灾区人民更宝贵的财富。

    2. 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万村各村民小组之间自然环境、经济区位差异较大。援建项目受益最大的当然是1、2小组的村民,如何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富裕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难题。对此,他们首先根据不同小组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出不同的发展策略。下一步他们计划将搬迁安置区一层的门面房全部由村民入股。具体做法是将成本折算成股份,每股2 000元,每户村民可优先购买五股, 也可以市场价出售或与他人合作购买,到2010年1月店面投人使用后,村民可以按股份获得租金分红。我们暂且不论这种做法效果如何,至少这是一个宝贵的探索。

    8. 2  综合防治大骨节病与扶贫开发一马尔康县大坝口村

    8. 2.1村庄概況

      脚木足乡大坝口村位于马尔康县中部,该村距脚木足乡政府27千米,距县城23千米。与沙石村、松岗镇七里村相邻。地面海拔在2 180〜5 301米之间。境内山高、坡陡、沟深,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地形呈山地梯次分布。属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冬干夏湿、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常年气温在一5〜26℃之间,年均气温8〜9℃。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年降水量753毫米。年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绝对无霜期120天。冰雹、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自然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衡。

      大坝口村属半农半牧村。村庄耕地50.67公顷,退耕还林 22.27公顷,农作物种植面积28.4公顷(其中种植青稞50%, 胡豆30%,小麦和其他作物共20%)。大坝口村拥有天然草场467公顷,林地600公顷。每家有一两头牦牛或奶牛,产品仅够自己食用。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人36.3万元,粮食总产量 46.8吨。

      该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5个自然寨,全村共有38户,户籍人口210人,全部为藏族。男女性别比为110 : 100。全村每年出生1〜2人,死亡2〜3人。常住人口202人,其中劳动力108人。外出务工者约20人,多为女性,大部分在马尔康县城餐厅当服务员。

      2008年村人均纯收人1160元。其中挖虫草和到山上采菌子的收人占到50%,转移性收入占30%。该村土地贫瘠,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率都很低,在总收人中占的比例很小。村民都在本村的山上挖虫草,不用交地皮费,一个人每年可以挣1000 多元。

      大坝口村村民的文盲率为40%,村里仅有四名髙中生和一名大学生。不过,现在适龄儿童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和完成率都达到了 100%。村里有7个贫困户,每户每月补贴40元;低保对象9个,补贴和贫困户一样;五保户3个,都在县养老院集中供养。村里有一个医疗室,村民全都加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年缴纳20元。村里固定电话和手机已经普及。

    8. 2.2大骨节病病情

      全村临床诊断大骨节病患者44人,患病率达21.8%,其中大骨节病I度、II度患者共40人,Ⅲ度患者4人。38户村民中32户家里有大骨节病患者。具体数据见表8-1。

      表8-1大坝口村大骨节病患病情况

      2004年专家检测出大坝口村21人为大骨节病患者。2006年复查时,确定大骨节病患者(包括氟骨症患者)共44人。对于大骨节病的病因,医学上尚无定论。有村民猜测大骨节病可能是由长期喝砖茶引起的,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宁可喝白开水也不喝砖茶了;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水质的原因,尽管村民饮用的地下水已经经过检测符合饮用标准,村民还是愿意相信新安置点的水更干净;此外还有土质(认为当地的土壤里含有致病重金属)致病说、饮食习惯〔常年吃糌粑、酸菜、土豆和生肉)致病说,甚至打盘腿(因受湿气得病,类似风湿性关节炎)致病说,等等。尽管这都是村民的猜测,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确实有助于改变村 民原来的生活习惯。

      村里近三年来只发现了一个疑似病例,不过尚未确诊。

    8. 2.3大骨节病的影响

      因大骨节病导致的,以“因病致贫,因贫返病,贫病交加” 的恶性循环为主要特征的贫困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坝口村社会经 济的发展。

    1. 由大骨节病导致的劳动力丧失是其致贫的主要原因

      轻度患者虽然还有劳动能力,但其活动仍然受到诸多限制。尤其骨头疼痛、无力,对以体力换取收人的农业劳动者和外出务工者造成致命影响。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个健康的劳动者在建筑工地可以胜任任何工作,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上。但患大骨节病以后,可以从事的工种非常有限,现在月收入只有400元, 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 最终骨端膨大、变形将导致活动困难,终生残疾,致使贫病 交加。

    2. 药品依赖和医疗开支增加

      对于II度和III度患者,国家有药品配给。每个月村卫生员会到乡卫生院领回三四种药品分发给病人。这些药基本够用,不需自己再购买。但I度患者有时需要自己购买药品。药品的一些副作用(如胃痛)和药物依赖〈一旦停药疼痛会加剧〉,会加剧患者的痛苦。并且大骨节病患者更易患感冒、高血压、头痛等症,也需要相应的药物开支。

    3. 社会歧视

      对于轻度患者,由于其外在表现不明显,不会受到社会排 斥。但对于中度患者,其外在的畸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比 如龙尔甲乡尕渣村的村长和书记就不愿意到城里开会,因为他们走路的样子和正常人不一样,会引起别人注意。但在乡里就没什么,因为这里是大骨节病的重病区。而八岁的小J,其学习生涯很可能就要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结束了。即使大坝口村没有患病的村民路过周围的村子时,也会有小孩指着他们说“大骨节病村的人来了”。

    4. 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大骨节病患者身体的行动能力受到限制,他们大多没有文 化,无法寻求新的实现自我效能的渠道。如果在年轻时发病的 话,没有结婚,也没有后代,亲戚朋友很少,人生的乐趣和期待 会减少很多。因此,有些疑似病例不愿意去检测,怕被贴上这个标签。

    5. 影响社会交往

      部分大骨节病患者对自身身体的畸形怀有自卑感,会逐渐撤 出社交场所,选择自我隔离。尤其会逃避跟外界的接触。49岁的只自患病以后就没有离开过村子一步,平时很少说话也很少跟人打交道。当然,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因为大骨节病是一种慢性病,并且是当地的常见病。

    6. 对村庄社会结构的影响

      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出去打工,能不回来就尽量不回 来。留在村里不仅可能贫病交加,也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村里 这几年增加的人口都是入赘进来的。这几年村庄人口一直在负增 长,老龄化问题严重。由于年轻人的逃离,村庄没有活力,缺乏 发展后劲。

    8. 2.4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进展

      大坝口村是马尔康县大骨节病的重病村之一,也是全县扶贫 工作重点村之一。马尔康县在2008年将大坝口村列为扶贫开发 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村。试点工作开展一年以来,政府投人大量人力、物力改善病区人民生活。目前,大坝口村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1.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大坝口村土地贫瘠,小麦和青稞的亩产量不足150千克,遇到自然灾害,产量更少。单靠土地的出产,根本无法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传统上,大坝口村民以糌粑、牦牛肉、酥油、土豆等髙脂肪、高蛋白食品为主,很少食用米、面和蔬菜,食物结构单一。由于怀疑青稞T2毒素中毒是大骨节病的病因,国家按照每人每月25斤的标准为病区所有农牧民更换粮食。村民现在的食物以大米为主,还配有其他杂粮,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所需。

      此外,水利局还投资十万元为大坝口村38户村民修通了自来水。不过山顶地区(洛思哲山,音译)水源是地下水,而河坝地区水源是山泉水。先前有村民怀疑大骨节病是水质的原因,而且干旱时地下水水位会下降,村民就得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因此大家都愿意迁到河坝地区。

      除了保证病区农牧民的食物和饮水安全外,国家还积极为大 骨节病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和社会保障。卫生部门对大坝口村25 名患者进行了前期督导治疗,并每月给II度、Ⅲ度患者发放止痛药物。县民政局将大坝口村44名大骨节病患者全部列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每人每年给予10元钱补助作为患者加人新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另外对所有大骨节病患者分类实施集中供养、农村低保和医疗救助。

      集中供养。大坝口村Ⅲ度患者共4人,3人已自愿进入集中供养点集中供养,每人每月可得到200元的生活补助。III度患者有1人未集中供养,已将其列入了五保供养范围,按农村五保供 养标准给予生活补助,保证基本生活。

      农村低保。将I、Ⅱ度患者40人纳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I度患者30人,按41元/(人·月)给予补助;II度患者10 人,按46元/(人·月)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I度患者30人,按120元丨(人·年)给予补助;II度患者10人,按240元/ (人·年)给予补助;Ⅲ度患者4人,按600元7 (人·年)给予补助。

    2. 易地搬迁

      (1)搬迁原因。由于大坝口村地处髙山、村寨分散、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未脱离病区,大骨节病因链未彻底阻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十分落后,至今还未能彻底改变病区贫病交加的状况,因病返贫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马尔康县已将大坝口村列为大骨节病移民安置工程重点搬迁对象,计划将该村户、183人实施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到该村河坝, 以图彻底阻断病因链,从根本上阻止病情蔓延,彻底改变病区贫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贫病困难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与疾病、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很多经验也证明易地搬迁是阻止大骨节病蔓延的最有效的办法。

      (2)安置点情况。大骨节病易地搬迁安置点在大坝口村河坝 地段,总占地面积约63.33公顷,自然条件较好。经过卫生学、环境保护、资源承载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估,比较适合人类居住。计划安置大坝口村高半山、阴山不适合人居地区的大骨节病人和蒲市口村病区大骨节重病医农牧民179户,共1065人,是马尔康县20个安置点中规模较大、安置任务较重的一个。

      该安置点距县城距离23千米,距脚木足乡政府2千米,主要交通道路为四级沥青路面,接口国道317线,交通十分便捷。安置点海拔为2480米,相对海拔较低,属河谷平原地带,地形平整,地域开阔,无地质灾害隐患。该地气候干燥,年均气温14.81℃。属大骨节非病区,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大骨节病例。村民饮用水为山泉水,水源距离1100米,水质完全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日供水量达210立方米,能够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3)安置点建设。大坝口村易地搬迁规划第一批搬迁21户 (即2004年确诊的21户)。考虑到病人行动不便,离耕地太远(安置点距原居住点4千米〉,只有11户选择搬迁。建设方式为搬迁户自己准备材料,国家按户人口数补贴3.2万〜6万作为施工工资。搬迁住房建筑面积按照家庭人口规模不同控制在80〜100平方米之间。每户还附属建设院坝20平方米、厨房5平方米、卫生间5平方米、圈棚25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住房11栋,附属设施建设尚未完工。

      在新安置点村民的居住和卫生条件都有很大改善。但是村民 对新的住房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新建房面积较小,不太符合 藏民的生活习惯。而且房间距太窄,不安全,也没有地方建猪圈 和拖拉机房。

      (4)易地育人。按照规划,大坝口村的26名儿童应转入脚木足中心校就读。不过因为大坝口村离松岗镇和马尔康县都比离脚木足乡近,因此很多家长更愿意把学生送到这两地的学校寄宿。县财政对异地育人学生按每人每月120元给予生活补助,每年10个月。这些钱直接补贴给学校,学校换成菜票饭票发给学生。学生每年在家2个月,每人每年供应口粮30千克。

      村民们反映,新的学校设备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学生的生活也好,学习成缋和综合素质都有很大进步。现在大坝口村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了100%。但即使到异地受教,很多家长还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有没有遗传上大骨节病。

    3. 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大坝口村100平方米的村务活动室已在安置点开工建设,每平方米补贴800元,另配套设施投人2万元,总计投资10万元;同时装备配备1万元治疗设备的村卫生室已列入规划;大坝口安置区村内道路0.5千米和非安置区2千米人户水泥路材料已备齐,已经开工建设;村内人户电网、垃圾处理点、太阳能热水装置、电视接收设备也将在安置房建设完工后开始建设。

      此外,新安置点还将建设标准农田4.4公顷,草场32.07公顷,培育形成以菜用马铃薯、菜用豆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

    4. 调整结构

      按照马尔康县的规划,大坝口村预箅投入30万元建设优质豆薯基地和养牛基地。2009年,村支书领回胡豆种子1万千克,马铃薯种子2万千克,按每户的耕地面积比例分配给村民。虽然大坝口的村民以前也种马铃薯,也都是切芽后种的,但听人说这是从甘肃引进的新品种,不切芽种下去产量更高,所以大家把土豆整个地种了下去,有的一亩地种了 1000多千克种子。

      利用大坝口村丰富的牧场资源发展牧草生产,减少青稞种植 面积,扩大农转牧比重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大坝口的村民传统上以养殖奶牛和牦牛为主,生产的奶渣和肉类仅够自己食用。规划拟在大坝口村发展肉牛生产。除了Ⅲ度患者和不适宜养畜患者,计划对44名患者实施购畜、种草、建棚圈补助。对44人购牛88头(2头/人)给予1000元/头补助。畜牧局还将投入 1.8万元在脚木足乡新建1个畜种改良点,购进良种公牛,改良当地传统牦牛品种。目前,大坝口村已花费6万元购买牦牛26头,以每年2 000元的价格承包给个人,在集体牧场放牧。

      此外,新安置点距县城较近,村民还可以适当发展第三产业。

    8. 2.5结论与思考

      大坝口村以农牧业生产为主,是马尔康县最贫困的乡村。在综合防治大骨节病项目实施以来,该村先后实施了换粮、调结构、易地育人和改造水、电、路以及修建医疗设施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使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为后续的扶贫开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不过,因为大骨节病的病因尚未找到,新的安置点即使经过卫生监测也不一定能完全阻断大骨节病。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有些村庄在实施了搬迁后5年仍有新发病例,因此,其效果还需观测。

    1. 经济形态发生变化

      移民搬迁将改变村民原来的经济生活形态。在大坝口村的新 安置点,村民将改变以往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转而发展养殖 业,务工收入也将有所增加,这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和知识技 能,这正是大骨节病人欠缺的。在尕渣村,村民从山顶搬迁到山 脚集体安置以后,畜牧业一直没能发展起来,村庄仍然处于贫困 之中。

    2. 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大坝口村的安置点还没有完全建成, 产业发展还无从谈起。或许一河之隔的神山村的做法能对他们有 一些启发。为避免农户将发展生产的资金转做他用,经过村委会 讨论决定,将资金用于支柱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具体做法 是:①经过对市场的考察和村民大会讨论,村里决定发展适合本 地环境的藏猪养殖。②由村委统一管理扶贫开发资金,建设村养 猪场,购买良种种猪,并将其承包给有专业技术的人经营。专门 为农户提供仔猪和技术示范。③投入资金帮助玫户建设适合现代 化养殖的猪圈,将剩余资金发给农户供其购买猪仔。④村委与屠 宰场签订生猪收购协议。屠宰厂定期按市价到村里收购生猪。村 委也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销售时间和数量。⑤村委根据市场预期 调整各批次生猪存栏量,使各农户大中小猪保持一定的比例,这 样可以使出栏时间形成梯次,让农户保持循环经营。⑥养殖技术的提供有三种方式:参加县畜牧局组织的培训、请专家到村里具 体指导或农户互相帮带。

      当然,神山模式也还在摸索之中,其中的问题还需不断完善。

    3. 新的不公平的产生

      在大坝口村,因为大骨节病综合防治项目的开展,大骨节病 人得到很多政策优惠和扶持,而没有患病的人得到的扶持就少得 多久这样在村里又造成了不平等,尤其在搬迁问题上产生了一些 情绪,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受大骨节病威胁的环境里。因此,希望能尽早落实整体搬迁的规划。

    8. 3劳动力转移与扶贫开发一黑水县俄市坝村

    8. 3.1 基本概况

    1. 历史、地理环境

      “俄市坝”是藏语译音,在藏语里是“金银聚集的坝子”的 意思。俄市坝村位于黑水县南部,距离县城47千米,平均海拔1900米,俄市坝背靠足麻山,村前黑水河宛然流过,发源于热河村髙山丛林的热河小溪从村中南北向穿过汇人黑水河。交通便利,连接茂县和黑水县之间302省道东西走向从村中穿过,将俄市坝村一分为二。俄市坝村历史较长,在解放前就有村级建制,行政管辖属于维古乡,乡政府就在俄市坝村上。从俄市坝村沿着黑水河而上1千米处便是毛尔盖水电站总部,沿着黑水河往下3千米便是色尔古水电站大坝。毛尔盖水电站于2005 年开始施工,计划在2011年12月竣工。色尔古水电站于2005 年12月开始施工,原计划于2008年3月下闸蓄水发电,由于 引水隧洞岩石破碎,地质条件差,加上受“5·12”汶川大地 震的影响,2009年4月下闸蓄水,2009年5月发电,2009年10月工程全部竣工。

    2. 自然条件

      俄市坝村,冬半年高空盛行西风气流,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干雨季分明,自然灾害频繁。冬天日照充足,常年日照时数 为3060小时,最多时年可达到3812小时,最少年份也达到2806小时,日照时数最多为7月份,平均日照最少为12月份。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气温相差大。由于地处河坝,气温偏高,夏季室外气温高达34左右,室内气温达22,冬季室外气温达到-2℃―4℃,室内达到-2℃〜2℃。冬季阳光充足,无霜期短,寒冷漫长。

    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人口及收入结构。全村共有1个组,47户,人口总数为247人,藏族人口247人。土地贫瘠且人均耕地少,全村耕地面积3.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2亩。 人均耕地很少,比全国人均耕地1.39亩少了 1.19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2005年色尔古水电站在俄市坝村附近修建,征去村民13.33公顷耕地作为水电站库水区,村民可耕种的土地急剧减少,许多村民成了无地农民,人地矛盾越发突出。村庄农业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种植小麦管理程序多且麻烦,村民逐渐放弃了小麦的种植,而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和花椒、核桃、苹果、山梨等经济果木。色尔古水电站征用耕地不仅加剧人地矛盾的冲突也间接促使越来越多村民外出经商。因为“不菲”的征地补偿款增加了村民外出经商的本钱,提高经商的抗风险能力。外出经商成为村民收人来源的最主要的途径。目前外出经商人员已经占到全村人口的60%以上。村民人均收人低,2005年人均纯收人1350元, 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收人3255元。2008年汶川地震后,各种转移性收人增加,人均纯收入达到2660元,但由于重建和维修地震造成的房屋毁坏或损毁,支出也相应增加。

      (2)教育。俄市坝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50岁以上的村民基本上没有上过学。村内有一所小学,由于学校教室破烂,2005年由县教育局拨款,村民投工投劳重新修建学校。 2007年,村小学因学生太少(大部分学生随父母经商到外地接受教育〕和教师缺乏等原因停办。村民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大部分小孩跟随父母经商在教育条件好的地方上学,小部分在维古乡维古村上小学。近几年俄市坝村接受教育状况如表8-2。

      表8-2近几年俄市坝村接受教育状况

      (3)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由于俄市坝村是维古乡政府所在地,乡卫生院成了村民日常看病的医疗场所,乡卫生院配备医生、护士各1名。参与村级新型合作医疗的村民从2008年的39户增加到今年的47户,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为100%。全村没有人患有大骨节病。村上只有一个乡政府建的公共卫生厕所,村民上厕所困难。村中建有档案的贫困户有6户,2008年汶川地震,接受灾害紧急救助援助人数为225人。

    8. 3.2村民日常生活状况

      村民一般在每年的3、4月种地结束之后外出经商(没有土地或是有很少土地的村民在春节过后就外出经商了、每年6、7、8月回来(种了地的回来收庄稼,没地可种的由于受不了外 面的炎热在7、8月回来避暑,同时村民都有捎些米、面等粮食 回家的习惯〕,9、10月庄稼收成完毕,外边的气候逐渐凉爽之 后村民再出去经商直到来年的春节才回来。

      上面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下村民外出经商的规律,但是也会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让外出经商的村民在属于经商的季节回来。由于村民仍然保持着相互帮助的传统习俗,即每逢大事(如婚礼、丧葬、建房等)只要相互有来往(如婚丧的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自家建房的时候其他的村民来帮过忙)的人家,不管外出经商有多远,赚钱还是赔钱,只要通知到的都必须回来。按照村民的说法“如果哪个不回来帮忙,亲戚会看不起,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就不会再帮忙了。一传十,十传百,自己的名声会越来越不好,以后只要家里有什么事情,就不会有人来帮忙”。

      放弃小麦的种植后,村民日常生活食用米、面、蔬菜、肉等 供应或者由外出务工经商的家人和亲戚需要回村的时候从外面买 回来,但更主要的还是小商贩们用三轮摩托、农用车等运输工具 拉到村中的302省道旁卖给村民。除了米、面、蔬菜、肉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外,村里5家小卖部为村民提供油、盐等生活日用必需品。

    8. 3.3村民在脱贫方面的探索

    1. 村民自发的劳动力转移

      俄市坝村地理环境恶劣,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很少,大多数 耕地为沙石地,土地贫瘠,人地矛盾突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在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通常说的单干。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的农民来说,分单干意味着走上了解决温饱问题的道路,而对于俄市坝村来说,分单干将人地矛盾问题明朗化,人多地少弊端开始在家庭层次上凸现。随着家庭人口数量的增加,仅仅依靠土地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的梦想越来越遥远。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进人城市改革。松动的户籍制度开始允许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俄市坝村人外出经商从此幵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扩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俄市坝村农民外出经商的规模逐渐增大,外出经商成为大部分村民收人的最主要来源。

    2. 现状描述

      进入21世纪,俄市坝村民外出经商日益增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2005年以后,绝大部分村民都得到色尔古水电站的征地补偿款,外出经商有了更多的本钱,抵抗商业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劳动力外出经商越来越多,2009年大约已超过80%的劳动力外出经商,村民外出经商的组织方式有结伴同行的和单独出来的,但以单独出来的为主。村民外出经商通常是做一些民族首饰(项链、手镯)以及中药材(虫草、贝母、大黄等)小买卖。村民从黑水当地或是其他地方买来项链、手镯等民族首饰品和虫草、贝母等中草药以摆地摊的方式在城市或是乡镇的街道上销售给过往行人。2005年前,村民外出经商的足迹遍布全国,成都、绵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都有俄市坝村民的身影。2005年后,由于不菲的征地补偿让非常重视娃娃教育的俄市坝人有能力在成都郫县的犀浦镇买房或是租房,以郫县为“根据地”,兼顾孩子的教育和外出经商赚钱。孩子在郫县接受教育,家长则以犀浦镇为基地到成都、绵阳等城市、城镇做生意。村民之所以选择郫县是因为郫县的初、中教育在整个四川来说教育水平比较高。到笔者调查结束,已经有近30户农户为了孩子的教育在犀浦镇买房或是租房经商。

    3. 俄市坝村劳动力转移总体特征

      在黑水县,历来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就非常普遍和突出。就全县来说,维古乡外出经商的农民无论在人口总量和比例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俄市坝村则是维古乡劳动力外出经商的典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占总人口 以上。对维古乡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普遍和突出的共性原因分析有几点:首先,维古乡8个村有5个村居住在高半山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3个村位于河谷地带,山高地势陡峭,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其次,耕地面积少,全乡人均耕地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值1.3亩,土地贫瘠,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十分严重;再次,外出经商有很长的历史,在很早以前就已形成了外出经商的习惯和传统,具有外出做民族首饰等地摊买卖生意的生存基础和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常年在外经商。

      就俄市坝村村民外出经商普遍且比例高的特点而言,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俄市坝村民具有丰富的外出经商的经验积累。上面说过俄市坝村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陆续外出经商,且规模逐渐增大。几十年的外出经商经验积累成为俄市坝人外出经商的宝贵财富。其次,2005年12月色尔古水电站在黑水河上动工修建,俄市坝村被征用13.33公顷耕地作为水电站的蓄水库区之一,全村耕地减少到3.3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2亩,人地矛盾冲突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由于绝大部分的村民的土地都被色尔古电站征用(当时全村40户有39户的土地为征用)村民从征地补偿中得到一笔不小的收人。耕地越发减少和征地补偿得到了一笔不小的经商本钱一正一反推动了俄市坝村民外出经商。再次,重视娃娃教育。几十年外出闯荡,使得世代村民们亲身感受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俄市坝村在很早的时候就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俄市坝村自然条件差、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小学硬件设备老旧,教师工资低,留不住优秀的教师,村民都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到教育条件好的地方去念书。2005年的征地补偿,绝大部分获得从几千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不等的补偿款,有经济实力的农户纷纷到成都郫县的犀浦镇买房或者租房让孩子在当地念书,一举两得,既兼顾了孩子的教育又达到外出经商的目的。

    4. 劳动力外出经商农户家庭收入结构情况个案分析

      村民王某,51岁,没有上过学,家有8口人,夫妇两个、 大儿子、大儿媳妇、小儿子(在上高中)、一个女儿、两个孙子 (大孙子5岁,小孙子3岁)。在土地被色尔古电站征占之前,王某跟大儿子到全国各地去经商,儿媳妇留村务农和照顾有先天心脏病的婆婆。当时家中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和花椒、核桃、苹果等经济果木,主要收人来源是外出经商、每年卖花椒、核桃、苹果等。每年的小麦除了满足家庭日常开销之外还略有剩余。主要支出有:小儿子在犀浦镇上高中、妻子先天性心脏病和日常生活幵销。小儿子在犀浦镇上高中的教育费和学费都很高 (三年2.6万元),而妻子因为有心脏病医药费也很髙,用王某的话来说是“吃药像吃饭一样”。外出经商赚的钱加上农业收入勉强能够维持家庭的收支平衡。

      2005年,色尔古水电站征用了王某3亩耕地和6亩开荒 地,还剩下4亩耕地,王某一家2005年得到了 20余万元。2005年以后,王某由于上了年纪,便留在村上照顾常年生病的妻子,管理农业和打理自家的小卖部。家里将征地补偿款在成都郫县的犀浦镇买了房子,大儿子、媳妇和娃儿都搬到犀浦镇的新房子住。儿媳妇在犀浦镇接送小孩上学和做家务,假期则随丈夫大到成都、绵阳、德阳等城市、城镇买卖项链等民族首饰和虫草、贝母等中药材等。夫妻俩个外出经商一年毛收入约两万元。

    5. 问题与困难

      虽然外出经商成为俄市坝村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笔者调查了解到,村民外出经商每人每年可带回4500元左右。每年一个人带回4500元显然要比在家务农要强很多。但是外出经商的收入是极不稳定的。在入户访谈中村民六说到“到外面务工不仅辛苦而且风险高,收人不稳定。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挣到一两万,运气差的时候连回来的火车票都要向亲戚或者同伴借钱买。”

      深刻体会了外出经商收人波动性大的痛苦,村民也尝试过到工厂去上班。一个月拿固定的工资收入,而且不必再被城管驱赶和四处奔走。但是外出经商仍然是村民的首要选择。其原因有:首先,进工厂打工在一些基础的操作上都对文化有一定的要求,而外出的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其次,对村民进工厂打工更重要的制约是俄市坝村的传统习俗。村民仍然保持着相互帮助的传统习俗,即每逢大事(如婚礼、丧葬、建房等)只要相互有来往的人家,不管在多远的外地经商,赚钱还是赔钱,只要知道了的都必须回来。所以到工厂打工的俄市坝村民往往呆得不久,因为在企业工厂遵循的是效率原则,工人时常请假回家与工厂的效率原则相违背。

      笔者访谈了解到,当外出经商已经成为村俄市坝村民收人的最主要来源之后,村民仍然十分重视那份零星分散、面积小且贫瘠的土地。很大一部分村民都在每年3、4月开春种地时节结束才后外出经商,每年7、8月回来收玉米等农作物和避暑,9、10月才又开始外出经商,直到来年的春节才回来。但自从村庄附近 的两个水电站特别是毛尔盖水电站施工以后,村民种植的作物不管是玉米、洋芋等农作物还是花椒、核桃、苹果等经济果木都连年歉收,往年长势很好的花椒树、核桃树也开始慢慢枯黄。村民王某从2005年让儿媳妇顶替他到外地经商,在家务农和照看常年生病的妻子。但两百多株桃树、一百多株核桃和甜心桃,四年来一直都没有恢复原来的收成,果树开花结果后,果子很小就开始往下掉。村民认为造成农作物收成不好,果树产量减少且开始枯黄的罪魁祸首是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开山凿石造成了大面积的粉尘污染,影响了村民农作物的收成。

    8. 3.4结论与思考

      脱贫致富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和制定各种减贫规划,实现了我国贫困人口的迅速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21世纪,我国贫困人口主要还集中在老少边区。

      黑水县俄市坝村村民很早就深刻认识到不可能将脱贫致富的期望寄托在那片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的地区,部分村民早在改革开始之初就开始外出到城市或城镇上做小买卖。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富足、生活需求不断多样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市坝村民外出经商市场潜力增大,外出经商村民越来越多,并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一摆摊卖民族饰品和虫草、贝母等中草药。与政府出资金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并将其分往各地工厂工作相比,俄市坝村民自发的外出经商具有不可比拟的主动性。正是这种主动性使得俄市坝村民外出经商持续了几十年,并成为其提高收入水平的最主要途径。

      俄市坝村民通过自我探索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方式,但这种村民自发组织的劳动力转移脱贫方式也有自身的缺陷,即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设施建设不到位。俄市坝村在2008年人均纯收入2660元,但是全村只有一个公共卫生厕所,而且这个卫生厕所还是乡政府为了方便政府工作人员才修建的。俄市坝村全村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吃水仍然困难。根据这种情况,政府在对其进行扶贫时应将重点放在投资或组织村民集资建设村庄卫生厕所、安全用水等公共设施上,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8. 4组织化与扶贫开发一阿坝县兰措玛村

    8. 4.1基本情况

    1. 地理位置

      麦尔玛乡兰措玛村位于阿坝县东北部,距县城34千米,距离麦尔玛乡政府2公里。村委会所茌地平均海拔3 472米,面积164.4平方千米。兰措玛村地处北纬32″51.540′,东经1015″9.553′范围内。区域内主要的河流为柒曲河,境内长度25千米。省道成阿公路317线贯通全村冬房所在地,2002年以前为碎石路面,2002—2004年,结合全州牧区路面黑色化工程,路面全部铺成沥青路面。

    2. 气候

      兰措玛村地处高原,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间地面长波辐射强,气温低,以至气温昼夜温差大。全年寒冬季节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6℃,无绝对无霜期,最冷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份。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400小时,平均日照总时数最多月是12月,达220小时,最少月是9月,为170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3%,最大月是12月。降水量稳定,年降水量712毫米。一年中,月平均降水量最多是7月,12月最少。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降水以雪为主,5—8月为雨和冰雹。历年平均风速为1.6米/秒,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7米/秒,年平均最小风速为1.2米秒。5—9月月平均风速为2.2米/秒以上,为各月最大。1月、11月月均风速最小,为0.6米/秒。最多风向为静风,次多风向为东风,每年3—5月,大风约占全年的一半。

    3.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人口、草场面积、牲畜数量。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 305户1314人,其中劳动力935人,和尚38人,为全乡第一人口大村。全村拥有天然草场18859公顷,可利用草场1.662公顷,其中:冬春草场面积5179公顷,占总数的 27.5%;夏秋草场面积13 680公顷,占草场面积72.5%。冬春草场面积偏少,冬春草场与夏秋草场相距约50千米。村庄气候严寒,雪灾、雹灾及其他自然灾害频繁。村民靠天养畜的传统习惯仍没得到较大的改变,畜群结构不合理,牲畜超载严重,草场沙化严重。牲畜养殖长期存在“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 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村庄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全村人多牲畜少的生产结构日趋严重。无畜户和少畜户有173户,共865人,占村民总人数的65.8%;有牲畜的户数为132户,共449人,占村总人数的34.2%。牧民的收入长期徘徊不前,人均纯收入 800~900元,贫富悬殊较大。2008年,全村各类牲畜存栏数达1.656混合头,其中牛15396头,羊2487只,马773匹,人均 纯收入为850元。

      (2)教育。全村小学生200人,初中生(含职业初中〉160 人,髙中生(含职高)70人。全村听不懂汉话的人数约730人, 占总人口数的55%,能够用汉话交流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村民与外界互动、交流困难;劳动力文化层次低,劳动力650人中,文盲人数370人,劳动力文盲率56.9%,髙中以上文化程度35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5.38%。

      (3)医疗卫生。全村人畜饮水以河水和地下水为主,其中约90%的牧民从穿村而过的柒曲河打水吃,大部分牧民没有烧水喝的习惯,饮用水水质安全没有保障。全村只有一口深井,安全饮水工程后,全村只有15户能喝到从山泉上引下来的自来水。在2002年全州大骨节病普查中,认定全村共有大骨节病患者69人,其中:I度56人,II度13人,III度0人。另外:氟骨症21人,风湿病42人,其他骨疾病28人。全村没有卫生所,由于离乡卫生院近,日常的小病都到乡上的卫生院看病,乡卫生院配备医护人员4名。截至2009年,全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1210人。

      (4)社会保障。兰措玛村是阿坝州贫困村,贫困人数多,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比例很髙。全村特困户97户488人,无房户77户310人,五保户7户,每人每月享受生活补助100元;享受农村低保17户37人,每人每月享受生活补助40元;纳人城市低保3户3人;每人每月享受生活补助100元。全村90~99 岁老人2名;60岁以上孤困僧人3人。

      (5)宗教。全乡仅有的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坐落于兰措玛村,该寺建于1782年,距今已有226年历史。现有颁证僧人24人,堪布2人,无18岁以下僧人。60岁以上僧人3人。

    8. 4.2牧民生活、生计状况

      目前,兰措玛村是整个麦尔玛乡人口最多的村庄。草场面积小,人均拥有牲畜量少,大部分牧民没有牲畜或者有少量牲畜。

    1. 有牲畜的牧民生活、生计方式

      每年兰措玛村有牲畜的牧民要进行两次较大的游牧,6月20日到11月4日有牲畜的牧民将牦牛、羊等牲畜赶往夏秋草场放牧,11月4日到来年的6月20日村民将牦牛等牲畜赶回冬春草场放养。在大的游牧期间还有两次较小的游牧。一次是9月份,拥有夏秋草场面积较大的牧民在自己草场面积范围内迁移放牧; 另外一次是每年的1一2月兩于冬春草场牧草少,牧民要在冬季草场小范围的迁移游牧。漫长的冰冻期一般从9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4月份。每年秋末草场上的草已经枯黄,牧民用饲草来喂养牦牛、羊等牲畜,但体质弱的牲畜由于饥饿、寒冷等原因 大量死亡;3—5月初春时节,仍处于冰冻期,天气寒冷,草还未长好,牦牛等牲畜吃嫩草肠胃不能适应,弱畜死亡率也很高。有牲畜牧户基本收人来源包括:卖牛、羊、牛奶、牛皮和酥油等,家庭劳动力多的还可以去采集虫草、贝母等中药材。牧民游牧过程中都是饮用河边水,人畜共饮,水质安全没有保障。

      个 案 描 述

      村民X家庭是比较典型的游牧牧民家庭。家里共有14人,全是藏族。家里稍微懂汉话的有4人,大儿子在2008年去格尔登寺当和尚。家中有一部手机,一台录音机、两个藏式橱拒、一辆二手的依维柯牌小货车。家庭劳动分工明确,男性到外面放牧、挖草药,女性在家织帐篷毡顶、挤牦牛奶、打酥油、晒牛粪。全家过着游牧而居的生活。

      X家庭生活收入来源有:卖牛、羊、牛奶、牛皮、酥油、奶渣,挖虫草和贝母,每年搬迁的时候帮助其他的牧民运输家具等。2009年家里大小牦牛共57头,牦牛死亡率很高,在2008 年死亡近20头。2008年的毛收入情况如下:卖了5头牦牛,每 头平均价格大概1800元,共9000元;卖虫草、贝母约2500 元;酥油和奶渣约3000元;牦牛皮30张,共约1000元;转移 性支付粮油补贴14元/人年,共196元。2008年家庭总收入 约15696元(没有计入搬迁时期赚的运费),人均收入约1121 元。2008年开支情况如下:家庭成员中小儿子先天性智障的医疗费和X丈夫生病需要动手术,共花去医疗费1万多元。X家庭没有计算日常生活开支生产投入的习惯,所以笔者无法对其进行日常生活开支估计。X认为除了看病的医疗费外,2008年的收支大体上是持平的。X家庭过着温饱略有余的生活,但是由于家庭成员的医疗费让X—家背上了一万多元的债务。在日常生活上,由于是游牧生产方式,没有卫生厕所,吃水只能到河边打,属于人畜共饮,水质安全没有保障。无牲畜牧民的生活、生计作为传统的牧区,长久以来放牧一直是兰措玛村牧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和收入来源。改革开放分牲畜之后,草场面积小,牧民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加上冬春季节寒冷,牲畜死亡率高,村中养牲畜的牧户逐渐减少。笔者从村委会得到的数据是,2008年兰措玛村全村无畜户和少畜户有173户,共865人,占总村民总人数的65.8%。村民去与阿坝县相邻的青海、甘肃等地区挖虫草、贝母成为兰措玛村逐渐退出游牧生活方式的主要收入来源。牧民们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开始为上山(牧民对去挖虫草、贝母地方的形象称呼〉挖虫草、贝母做准备。准备上山的糌粑、米、面等粮食,并带上一些常用药品。5月份开始挖虫草,6月份结束,接着从7月份开始挖贝母,直到10月份才结束下山。对于没有牲畜或是有少量牲畜的牧民来说,每年的4—10月近半年的时间是他们一年中劳作最辛苦和繁忙的时候。牧民将挖虫草、贝母称为“去找钱”,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就应该出去将上天送给他们的“钱”捡回来。所以每到挖虫草、贝母的时节,不管是有牲畜的还是没有牲畜的牧民只要有时间,都上山去挖虫草、贝母。

      个 案 描 述

      村民Y,50岁,家里有7口人,分别是岳母,Y和妻子,三个孩子,外加一个女婿,岳母和妻子患有轻度大骨节病。家庭算是村上没有牲畜中比较富裕的。家里只有一个人会说些简单的 汉话。Y家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不养牲畜,并将没有卖出的牛羊寄养在仍放牧的亲戚家,称之为“放生”。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上山挖虫草、贝母。每年,Y家有四个家庭成员 (Y、两个女儿和女婿)上山挖虫草、贝母。他们带上糌粑、米面等粮食和一些常用药品,4月份开始上山挖虫草、贝母,9月 十多号下山。4人挖虫草和贝母的地方一般是青海大巫县附近。 4个人挖虫草平均一年毛收入2万~3万元,挖贝母约2万元。 开支方面:挖虫草、贝母来回路费每人300元,4人共1200元; 挖虫草的场地费:每人约200元(2007年〉,4人共800元;贝母的草场费:每人每月500元。(2007年、4人共2000元,其他的开支还有妻子和岳母抓草药治疗大骨节病的费用,上山之后的生活费和下山之后家庭入冬半年的生活开销。Y在牧民定居活 动中自建了一幢砖瓦结构的楼房。在吃水方面,Y的家庭是全村 可以喝到从山上引下来的自来水的少数人家之一。

    8. 4.3国家、牧民在扶贫幵发方面的探索

    1. 政府在扶贫上的探索

      (1)新村扶贫工程。2000年以来,阿坝县人民政府共投资 48.78万元。投资5.76万元建村委会活动室87.6平方米;投资 43.02万元为10户无住房户进行移民搬迁。

      (2)人畜饮水工程。2004年,建蓄水池一口,饮水管道 1.97千米。

      (3)住房解困项目。2006年启动,2007年实施特困农牧民住房解困行动工程,住房改造面积原则上每户在150平方米左右,投资计划按每平方米600元计算,每户需投资9万元,每户 补助标准为5000元住房解困项目的补助环节主要用于购买瓦、砖、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2007年,10户,2008年16户改善特困农牧民基本住房条件。

      (4)帐篷新生活行动。为每户提供帐篷一顶,配备篷内组合桌面、贮物箱、贮物架、折叠床、折叠坐凳、钢炉、太阳能照明、贮水袋和牛奶分离机9件(套)生产、生活设施。国家补助 1000元,牧民出1000元用于购买帐篷新生活的整套生产生活设施。兰措村有265户参与了帐篷新生活行动,牧民特别是贫困牧户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5)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牧民定居的新村按照“靠县城、靠乡镇、靠路边”的要求,兰措玛村将新村建在麦尔玛乡政府附近的成阿公路317公路两侧。采取自建、联建、统建和代建等形式组织建房。国家补助标准:新建户3人一下每户补助7000元;4〜5人,每户补助10000元,6人以上每户补助13000元,特 困户每户增加补助2000元;改建住房人口在4人以下补助5000元,特困户每户增加补助1000元。兰措玛村新建和改建户总共有265个指标,其中2户五保户,到了2009年初有意愿加入牧民定居建房的已有298户。到笔者调查为止,牧民定居行动正在进行中。

      历来以放牧为生的牧民生活起居都是围绕游牧而形成的。这种适应游牧生活方式的一个特点是为了方便放牧,牧民家庭距离都相隔较远,从而牧民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少且松散(特别是牧民家庭中的妇女们不像中原和南方的乡村聚居由于居住距离很近可以很方便的到各家各户去唠家常)。而组织化是以经常性、高频率的互动性为基础的,只有彼此相互熟悉才能建立共同的情感和利益进而有效地组织起来。虽然互联网、手机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已经使得地球变成“地球村”,基本上消除了人与人间的互动距离障碍,使得人与人彼此间的互动和合作更加方便,但在兰措玛村来看,对于大多数牧民来说(特别是贫困户)这些现代的通讯工具还是比较遥远的梦想。在此基础上,拉近牧民间的距离特别居住距离,实现牧民定居。这样既可以改善牧民的居住条件又为增加牧民间互动打下基础。从以上政府在扶贫方面的探索来看,都可以说是围绕着组织化的主题展开的。新村扶贫中,政府为10户无住房户建设的房子都是连片建设的;安全饮水工程也需要考虑由于居住比较集中从而降低了管道铺设的成本;牧民定居行动的规划也是按照聚居的格局规划的;帐篷新生活为村民提供的一整套居住生活设备,为村民在还没有足够资本进行定居的时候提供了聚居的方便。根据笔者调查了解到,由于居住分散且距离很远,每次村上召幵会议村委们通知参会牧民的费用比较高,有的家庭没有电话还得亲自到家里去通知。

    2. 牧民在扶贫上的探索分析

      (1)牧民合作基金会。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首先是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农民分田到户,而牧民则分牲畜和草场到户。兰措玛村在分牲畜和草场到户的时候还保留有少量集体资产。村委会将这笔资产作为本金成立牧民合作基金会以兰措玛村牧民作为放贷对象进行放贷。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目前资金规模约4万元。

      目前,牧民合作基金会放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有:改革开放分牲畜到户后保留下来的集体资产的放贷积累(占主要部分),兰措村没有人照顾的孤寡老人、五保户的存款和社会各界捐赠。除了村上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五保户之外牧民合作基金会不吸收任何个人或集体的存款和人股,村民一般将钱存入农村信用联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放贷对象仅限于本村村民,贷款利息会有变化,但一般要高于信用联社贷款利息,年利率在20外左右。还贷周期通常为一年,借贷人实在有困难最长可以推迟一年还款。放贷风险防范实行的是连带担保人制度,借贷方必需找一家经济条件较好且具有还款能力的牧民作为担保人。当还款最后期限到来而贷款人仍无法全部还款时,担保人必须替被担保人全部还清贷款。每户牧民最多可借贷5 000元,笔者调查了解到,兰措玛村牧民借贷数额在1 000〜2 000元最多。

      放贷获得的利润主要用于村上孤寡老人、五保户等贫困户、特困户的日常生活医疗补助和村集体的一些公共活动开支,组织传统的赛马比赛等。村委会成立牧民合作基金管理委员会。资金放贷账目管理由村长全权负责,书记、会计和各小组组长负责监督。牧民合作基金会在每年一度的村民大会上接受全体村民监督,由村长将基金会的资金规模,上年放贷、收款情况,当年的放贷资金数目、贷款利息等向全体村民公布并接受监督。村民根据各自资金需求情况以书面形式申请贷款。申请内容主要有贷款人姓名、贷款数量、资金使用情况、担保人姓名等。申请人将申请书交给小组组长,再由各个小组组长汇总到牧民合作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讨论投票表决放贷对象。另外,请贷款的牧民大多还要遵循“先来后到”申请顺序给予讨论和放贷。

      兰措玛村的牧民合作基金会属于小型合作金融模式。它与大型的商业银行机构相比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信息获取成本低廉。由于合作基金会放贷对象仅限于本村牧民,村长、书记等基金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人要对贷款申请人的个人信用、家庭情况、贷款用途、偿还前景和贷款担保人经济条件等有一个正确清楚的认识,从而基本上在没有花调查信息费的情况下对贷款项目进行正确评估;其次,由于放贷范围是一个合作基金会管理人和借贷人共同生活的社区,“人熟、地熟、事熟”使得贷款的管理和监督成本都要远远低于商业银行。再次,兰措玛村牧民具有传统牧区牧民重信誉的优良传统,加上牧民合作基金会放贷是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放贷申请程序与商业银行相比简单而便捷,且还贷率很高。根据笔者调查了解到,兰措玛村牧民合作基金会的还款率 为100%。

      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于农村改革开放时期,曾经历过试点阶段、推广普及阶段、高速扩张阶段、整顿发展阶段和清理、整顿、关闭各个阶段。本案例的牧民合作基金会与以往的农村合作基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除了吸纳村上孤寡老人的小部分存款外,不吸纳其他存款,也没有村民人股。放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村集体资金的积累。由于贫困户的还贷能力差,正规金融机构对他们的放贷一般比较谨慎并加以严格限制,并加以一整套繁琐的贷款申请程序,贫困户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生产生活贷款,而牧民合作基金会在放贷对象的选择上优先对贫困户进行放贷,且放贷程序简单便捷,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启动和周转资金问题提供了便利。牧民合作基金会的放贷利润主要用于村上孤寡老人、五保户等贫困户和特困户的日常生活医疗补助和村集体的一些公共活动开支。所以牧民合作基金会具有扶贫救济的慈善特征。

      (2)外出务工。兰措玛村人口多而草场面积小,牲畜超载严重,草场沙化突出,牲畜死亡率高,长期形成“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养殖牲畜受到很大限制,大量村民退出放牧为生的行列。兰措玛村的无牲畜和少量牲畜牧民已经占到村民总人数的65.8%。无牲畜的牧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每年的5—10月去山上挖虫草和贝母。近年来,上山挖虫草和贝母的人数逐年增多,同时挖虫草、贝母的草场费也不断增加。无牲畜牧民靠挖虫草、贝母使家庭脱贫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

      调査中笔者了解到,由于阿坝县地处高原,全年寒冬季节较长,最冷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份,年平均气温为1.6℃,降水以雪为主。寒冷冰雪天气让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停止了,于是超过半年的时间牧民特别是无牲畜的牧民基本无事可做,整个冬春季节存在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力剩余。矛盾也由此而生,一方面是长时间的大量季节性劳动力剩余,另一方面又是高比例的贫困人口。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让冬春季节大量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到外地打工挣钱成为兰措村或类似于兰措村这种转型中的牧区扶贫开发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兰措玛村季节性劳动力剩余转移难度很大。笔者调查了解到,造成兰措玛村大量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语言不通。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全村听不懂汉话的人数约730人,占总人 口数的55%,这730人包含了人学接受教育的人,成年劳动力中听不懂汉话的比例要高得多。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基本上不能与牧民直接交流,他们听不懂普通话,笔者也听不懂本地藏语,所以在做调查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一个懂得藏语和汉语的人员做翻译。第二,劳动力文化层次低,劳动力650人中,文盲人数370人,劳动力文盲率56.95%,很多牧 民看不懂汉字。笔者人户调查贫困户2。由于没有牲畜,则2 家的主要经济收人来源是上山挖虫草、贝母。2008年共挖到 61根虫草,共427元,6斤贝母,共1800元。2很想到外地打工但是由于语言不通,又没有文化和技能,今年只能到村里的牧民定居点的工地上打工。

    8. 4.4结论与思考

      兰措玛村是麦尔玛乡第一人口大村,全村有特困户97户488人,无房户77户310人,五保户7户,是全州扶贫村,贫困比率高,贫富分化严重。如何提高贫困户的收人水平,缩小贫困户与其他牧民的收人差距是当前兰措玛村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兰措玛村的牧民合作基金会无疑是贫困地区扶贫的一种尝试。牧民合作基金会将基金优先贷给有劳动能力和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为正规金融机构认为贫困牧户还贷能力差,出于放贷风险的考量都在尽量避免将资金放贷给贫困户;同时,牧民合作基金会的利润主要用于村里无生活来源孤寡老人、特困户等的生活医疗补贴,这就部分弥补了国家对困难户补贴不足的缺陷。

      兰措玛村的牧民合作基金会通过放贷既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通过利润返还的形式提高了困难户贫困补贴。但从牧民间的联系强度来看,兰措玛村的牧民合作基金会组织化程度是比较低的。即使在金融的组织合作上也是很弱的。提高牧民合作基金会的互助组织化程度,有效地加强村民金融间的合作组织化,进而扩大到畜牧业的生产、销售等经济领域组织化联系是兰措玛村牧民合作基金会发展的方向。因为只有实现分散的牧民在经济上的联合,才能改变分散牧民融人大市场过程中的弱势地位。

      在牧民组织化的提高上,政府部门实施的牧民定居等一系列扶贫工程则是从缩短牧民居住的空间距离来增加牧民间的互动频次,进而为牧民组织化的提高打下基础。但是在政府扶贫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中上级不考虑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施工时间情况(阿坝县施工时间段4一9月牧民需要放牧、上山挖虫草、贝母等、使得牧民工作任务很重无暇顾及自家事情,而施工时间紧牧民住房建设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作为无牲畜牧民占大部分的牧区州级贫困村,兰措玛村贫困的特点是:一方面是长时间的大量季节性劳动力剩佘,另一方面是高比例的贫困人口。克服牧民在语言和文化素质上的障碍,充分发掘藏区牧民在劳动分工中的独特优势,将长时间(一年中有半年)大量季节性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特定劳动力转移培训将是牧区牧民摆脱贫困的一条重要途径。

    8. 5畜牧业产业化与扶贫开发——若尔盖县红光村

    8. 5.1基本情况

    1. 地理、文化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四川省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是全州幅员面积大县、畜牧业大县和生态资源大县。面积10 620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02″08’〜103″39‘、北纬32″56’〜34″19‘,东与州内九寨沟、松潘两县接壤,南与红原、阿坝两县交界,西以黄河为界同甘肃省玛曲县相望,北与甘肃省卓尼、碌曲、迭部县毗邻。县城达扎寺镇距州府驻地马尔康330千米,距成都598千米,到兰州533千米。

      若尔盖县地处高海拔地区,全县平均海拔3500米。属大陆 性季风高原型气候区,具有寒带气候特征,冬长无夏,气候寒冷干燥,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平均气温1.11℃,极端最高气温25.6℃,最低气温 -33.7℃,年平均降水量660毫米。

    2. 自然资源

      (1)畜牧资源。若尔盖县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优势突出。 特别是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有天然草场80.8万公顷,占 76.1%,其中可利用草原65.2万公顷,占草原面积的80.7%,

      常年饲养牦牛、藏系绵羊等草食牲畜118万混合头,是四川省重要的草饲畜牧业基地。河曲马以其体型健壮、适应性强等特点闻名全国。

      (2)生态资源。若尔盖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享有“中国最美的髙寒湿地草原”和“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和包座自然保护区,森林茂密,有林地面积9.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6%,活立木蓄积量3 123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四川梅花鹿、黑颈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狲猴、黑熊、小熊猫等41种。2005年,若尔盖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颈鹤之乡”;植物127科1162种,主要有冷杉、云杉、油松、高山柏、桦木等林木资源,紫果云杉等珍贵林木。药用植物有121科1094种,盛产贝母、虫草、秦芫、羌活、大黄、鹿茸、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县藏医院研制的珍珠七十丸、夏萨德西丸及仁青系列藏药享誉藏区。

      (3)文化资源。若尔盖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既有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安多藏族文化、悠久的宗教文化,又有激励全县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的红军长征文化和农、牧两个迥然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经典景区之一。现有巴西会议会址、包座战役遗址、达扎寺、苟象寺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多藏戏、宗教舞“跄”、民间“锅庄”、壁画、唐卡、民间神话、传说、歌瑶、谅语、史诗等民间文艺、民间文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组建有“乌兰牧骑”式舞蹈队和藏文中学、降扎乡等业余藏戏队。

    3.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光村地处若尔盖县域东南部,与县城相连,平均海拔3515米。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该村丰富的天然草原既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若尔盖县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牧民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畜牧业既是该村群众的传统经济产业,更是该 村农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全村现有天然草原2.42万公顷,按冬春、夏秋分季使用,其中:冬春草场1.8万公顷于1998年全部承包到户,以户为单位分散使用;夏秋草场6 220公顷划分到联牧组,由21个联牧组分年度游牧使用。2005年该村实施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1,2万公顷,其中禁牧2 000公顷、休牧1万公顷。2007年底全村有牧户235户1 155人,分为21个联牧组;2007年底全村存栏各类牲畜26 466混合头,其中牛24886头、羊649只、马931匹。农村经济总收入305.3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人2537.45元;有贫困户48户286人(其中五保 户18户),大骨节病患者57人。

    8. 5.2畜牧业产业化现状

      脱贫致富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和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并投人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制定和实施各种减贫规划,我国贫困人口迅速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少边区。这些老少边区的贫困都存在一个共性特征——富饶与贫困并存即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而当地人们生活却很贫困。

      若尔盖县历史文化悠久,畜牧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独特。然而地处高海拔地区,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区,具有寒带气候特征,最低气温-33.7℃,冬长无夏,气候寒冷干燥,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牧民群众生产活动单一,主要是畜牧业。牧民仍然保留传统的游牧方式,生活水平低下。

      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区的优势自然资源是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贫困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不二法门。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分工与专业化,传统的说法就是“互通有无”。

      分工是建立在广泛的经济联系上的,而畅通便捷的交通公路网络是地区经济得以联系的前提。交通闭塞、与外界经济联系程度低是阻碍老少边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经过几十年交通公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若尔盖县基本上扫除了与外界经济联系在交通公路上的障碍,做到了县境内外交通便利。国道213线纵贯全境,省道209线、若(若尔盖)九(九寨沟)路和唐(唐克)热 (热尔草原)路相继完成改造,总投资17亿元的国道213线郎川路(若尔盖段)改造工程已于2007全部竣工,2007年,红 (星)一迭(部)川甘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形成了以国道213线为主,以省、县、乡道为辅的公路网络。

    1. 红光村与市场对接后畜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3年牲畜折价归户和1998年草地 承包到户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落实和完善,极其有效地调动了红光村牧民发展畜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红光村牲畜总量不断提高。特别是2007年以来,若尔盖县域与外界连接的交通公路网络逐步完善,成都、重庆、甘肃等地的老板纷纷来若尔盖县购买牦牛、藏系绵羊等牲畜。外地市场需求旺盛,牧民的牛羊销往成都、重庆、甘肃等外地逐渐增多。牦牛、藏系绵羊等牲畜销售市场的扩大使在牧民扩大牲畜养殖规模之后仍能以不变或是更高的销售价格出售,这无疑进一步提高了牧民群众养殖牲畜的积极性,牧民收入逐步提髙。2005年,红光村人均收入2030元,2007年人均收入2537.45元,2008年达到2 902元。

      我们可以从红光村近几年的人均收入调查统计上得到证明: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整个县的牲畜外销成本大大降低,牲畜销售市场的扩大带来了牦牛、藏系绵羊等牲畜需求的增加,从而使牧民牲畜存栏量日益增大的同时也可以卖到较理想的价钱,牧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单个分散的牧户尽可能扩大牲畜数量导致过度放牧,草场沙化严重。据调查,若尔盖草场载畜量超载达70%以上。天然草原退化日益严重,草畜矛盾和生态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以红光村来看,2007年底全村存栏各类牲畜26 466混合头,其中牛24 886头、羊649只、马931匹。长期分散、粗放的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了该村畜种畜群结构失衡,非生产畜比例偏高,良种畜和能繁母畜比例偏低,品种结构较差,品种退化,畜牧业始终处于出栏周期长、效益差的低水平生产经营状况,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连年循环,加之,畜牧业基础脆弱,牧民商品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普遍淡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 龙头企业与示范养殖户的联动机制

      在分工加深和市场建立起来之后,促进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式便是提髙专业化水平。产业化是实现某类型产业专业化生产的重要途径。产业化扶贫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贫困玫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加强与农民的联结,弥补贫困浓户生产规模小、开发层次低的缺陷,推动农户组织化,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的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的转化叱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若尔盖现代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7年8月,在州、县政府的牵头和带动下,阿坝州农牧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若尔盖县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与达扎寺镇红光村建立了 “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十标准化养殖保健基地十示范区专业养殖合作社+示范区养殖牧民”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现代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既能有效保障牲畜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又能让合作社充分发挥作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好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

      2008年,若尔盖县绿色食品责任有限公司在红光村公共冬季草场建立了 500平方米的“牦牛冬季健康养殖托牛所”。红光村村委划出一块133公顷的公共冬季草场作为冬季牦牛放牧、活动的场所,并将其租赁给红光村示范区养殖户X。若尔盖县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无偿为红光村示范区养殖户八建造一个500平方米的“牦牛冬季健康养殖托牛所”和搭建冬季草场和牦牛活 动围栏。而红光村示范区养殖户X购买2.5〜3.5岁的育成牦牛(规模200〜300头〉,经过2个月以上的保健饲养后出栏,并将所有冬季暧棚健康育肥牦牛卖与若尔盖县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立龙头带动标准化生产的联动机制和投入机制,将改变草原畜牧业长期存在的“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减少牧户自然放牧,牛羊冬春因生病死亡带来的风险,同时给企业提供足够的优质加工畜源。

    3. 龙头企业与红光村普通牧民的联动机制

      2008年6月,红光村成立了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为红光村牧民提供牦牛、藏系绵羊养殖、销售,牲畜饲料经营,畜禽养殖技术咨询等服务,同时协助县畜牧局在红光村的兽医站工作人员进行每年的牲畜疫情防疫工作和代理牧民与企业签售牦牛订单。2009年,合作社成员规模达到253户。

      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县级国有企业,当地人称之为肉联厂。肉联厂1981年投产,2000 以后进行股份制改革,被九寨沟髙原食品有限公司参股收购改名为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2007年被确定为2007—2009年度阿坝州农牧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改制后的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牦牛、藏系绵羊等牲畜屠宰和初、深加工企业。企业销售产品以牛羊肉初加工为主,兼有少数深加工产品。在该企业牲畜原料来源中与县境牧民群众签订合同订购占60%,企业成立收购队下乡收购占25%,牧民自己与企业联系将牦牛卖给企业占15%。

      自2008年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红光村的牦牛销售基本上由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代理村民与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牦牛收购订单。与其他牲畜加工企业跟单个分散的牧民签订合同相比,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只需与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订购合同的具体协商,收购牲畜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了。笔者调查了解到,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代理红光村牧民与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收购牦牛订单时并没有预先划定收购的价格,而是随行就市,只是在订购的数量上有确切的数字规定。同时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对红光村牧户实施了第二次利润返还,每头牦牛返还10元〔赶工费〉,牧民提供的牦牛总数超过订购合同上规定的数量时,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将每头25元的利润返还给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牧户(其中15元是合作社的组织费〉。2008年,红光村出栏牦牛的80《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出售给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双方签订协议,红光村为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提供1 500头牦牛,而最终红光村总共提供了2560头。合作社代理牧民与畜牧加工企业签订合同,改变了牧民面对强势企业的弱势地位,避免了牧民直接面对市场个体商贩压价和耍秤。

    4. 政府的作用

      政府特别是县畜牧局在若尔盖畜牧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企业层面,提供项目论证、立项和项目规划等关键服务。为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低息、贴息贷款,协调公司与红光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牧民群众的合作关系;在村庄层面,通过拨款为红光村成立红光专业养殖合作社提供启动资金。通过畜牧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全部投资或者政府出大头、牧民集资的形式修建和改善红光村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针对红光村良种畜和能繁母畜比例偏低,品种结构较差,品种退化,进行牲畜品种改良为村民从外地购回43头种公牛,实行异地换血。

      通过修建60千米牧道,电网改造,为人畜饮水打深井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建立重大疫病防疫体系,季节性为牲畜打预防针。建立打贮草基地。为联合牧户3户或者8户联合为一联合牧户〉修建暖棚20个等。通过改善红光村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村民实现从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的转变。

    8. 5.3 畜牧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若尔盖县的畜牧业产业化实施以来,县城已经有两个畜牧产品加工厂,牧民科学养殖牲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政府对红光村牧区生产和生活的投人(已经投人近400万元)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牧民生产条件,牲畜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代理红光村牧民与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牦牛订购合同,既有利于保证企业充足的原料来源,又可以避免牲畜需求市场变动引起村民的牲畜销售困难。尽管若尔盖县畜牧业产业化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在整个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牧民参与畜牧业产业化主动性不够,红光村村民与红 光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系是机械式的。红光村的牦牛养殖专业合作 社不是因为村民认识到面对大市场自身的弱势地位自发组织起来 的,而是政府在实施畜牧业产业规划中要求红光村成立牲畜养殖 合作社并承诺拨款5万元启动资金才成立起来。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也仅限于在牦牛销售的时间段〔一般为每年的6—10月份,其中9、10月牦牛销售最旺盛)与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订单和协调、实施畜牧局牲畜防疫各项工作,在组织牧民提高文化素质和学习养殖技术方面做得不够。红光养殖专业合作社与红光村民间的联系是机械式的。

      其次,牧民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做到利 益共享,风险公担。由于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牦牛等 牲畜销售方面直接与红光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销售合同。正如上面所说红光村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由于若尔盖县农牧局畜牧业产业化安排和项目拨款才得以成立,并非牧民自发组织而成。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主要是配合和执行若尔盖农牧局下达的各项工作,合作社与牧民的联系还是机械的联系方式并不能真正代表村民利益。同时,村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系 (通过签订合同,牧民的牦牛有了销路的保证,企业得到充足加工原料保障)很脆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这种订单形式的联系随时都有可能中断。笔者调查时已至7月中旬,此时牦牛等牲畜巳经开始销售,但若尔盖县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没有与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牦牛销售合同。村委会成员也是红光牦牛合作社的主要组织者,对于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牦牛订购合同的积极性也不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与牧民联系的脆弱性。

      再次,存在畜牧业产业化项目运作资金不到位的现象。在笔者村级调查访谈中了解到,红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08年6月份成立,但是畜牧局承诺的5万元合作社启动资金在笔者调查的时候还没有下拨。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得到的贴息贷款也少,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不髙。

      2008年,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全球失业人数日益增多,经济渐入萧条。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较大的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或扩大畜牧业产业化扶贫企业特别是地方性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产品市场份额和销售量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若尔盖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的业务还是在牦牛、藏系绵羊的屠宰和初加工上。企业如何拉长畜牧业产业链,发展牲畜深加工产品进而带动牧民分享畜牧业产业链的高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摸索。

    8. 5.4结论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若尔盖县牧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牧区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广大牧民基本实现由原始游牧向定居、半定居转变的历史性跨越;畜牧业从无到有,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畜牧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连接若尔盖境内外交通公路网络为若尔盖牧民牦牛等牲畜销售与整个中国的大市场对接铺平了道路。也正是由于与大市场的对接使得进人21世纪以来若尔盖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牧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尽管若尔盖境内外交通公路网络实现了牧民传统的小生产融人全国需求的大市场,但市场千变万化,并且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市场上泛起一个小波浪很容易让单个分散的牧户血本无归。单个分散的牧民小生产只有通过积极探索组织化模式,扶贫龙头企业与牧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抵御大市场不断变化带来的风险。要实现牧民真正摆脱贫困,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还需要开发地区优势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建立牢固的扶贫龙头企业与牧民供销合作关系,进而形成稳定有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才能进一步实现牧民增收,企业增利与政府增税。

    8. 6种植业产业化与扶贫开发一小金县登春村

    8. 6.1村庄概况

      登春村位于小金县城东北方32千米,属木坡乡辖区,在乡政府西面4,5千米处。登春村西北与抚边乡相邻,北与金川卡萨乡接壤,西与崇德乡相邻。面积20平方千米,辖区包括红日山、潘家山、魏家山、阴山等。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登春河冲刷形成 ”的河谷两侧的半髙山上。平均海拔2700米,最高3000米。登春沟无霜期从农历三月到八月,降水主要集中在五月以后的三四个月里,五月以前最为干旱。日照时间长。

      村庄现有耕地131.17公顷,其中退耕还林41.2公顷,其余为林地。耕地中玉米种植面积占1/2,小麦和洋芋占1/4,各种豆类种植占1/8。经济作物以苹果、花椒、油菜为主,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登春村有一座小水电站,已承包给个人经营,每年交给集体2000元,可满足登春村、木坡村及乡级机关共400多户用电。村民用电每度不到两毛钱。

      登春村现有183户791人,分为7个村民小组,三个组在山上为半农半亩区,其余四个为河坝农业区。村民中1/3有初中文化程度,其余为小学文化,文盲很少。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在县外省内打工,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都是从事服务员和保安之类的工作。

      2008年登春村被县里定为贫困村,人均收人1164元。村里有低保人口 63人,每人每月51元补贴;五保户10户共10人,每月60元补贴;特困户18户,每月51元补贴。

      村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83%,每年只要交20元,在乡医院的医疗开支就可报销70%,在县医院的开支可以报销50%,最高不超过两万元。村里有卫生室一个,由香港社区合作伙伴于2003年捐资2万元建设,面积40.28平方米,卫生室每月可得补贴100元。

      登春村是嘉绒藏区,有着悠久的藏文化历史。每年的登春沟 嘉绒民族文化风情节都会吸引全县许多乡镇友人,有名的出征舞 更是一绝。此外三八妇女节、祝酒节、嫁娶时村民都会组织丰富 多彩的庆祝活动。

    8. 6.2村民生计来源分析

      登春村人均纯收入1164元,但农区和半农牧区的村民收入结构差异很大。为方便比较,我们以扣除生产性支出后的收入作为家庭总收人来计算人均收入。我们了解到村民生活开支大体相同,因此不考虑两家支出的差异。

    1. 农区

      农户A,家里有3口人,每年收入如下:

      转移性收入(680元,占9%):约6亩地,2亩退耕还林地,补贴260元/亩。4亩耕地,粮食直补40元/亩。

      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1254元,占16%〉:玉米2亩,800斤/亩,卖出20%,1.2元/斤。洋芋1亩,卖出1000斤,0.2元/斤。葡萄8分/斤,还没有收入。卖出各种豆类100斤,1.2 元/斤。卖出生猪一头2000元。猪仔250元。

      务工收入(占75%〉:丈夫农闲时修路,每年收入6000元。

    2. 半农半牧区

      农户8: 4口人,每年收入如下: 转移性收人〔980元〉:8亩地,退耕3亩。农业收人(―1500元〉:玉米4亩,洋芋1亩,产品都用来喂牛。

      牧业收入14 000元、绵羊山羊共70余只,牛40多头。 2008年卖羊22只,牦牛6头(每头2000元、还有羊毛、奶渣、酥油等,收入2.6万元。开支药品、盐巴等500元。买优种羊23头,每头500元,共11500元。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从事牧业的收人要明显大于从事农 业,但所需要的投资和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每年的气候灾害和疾 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3. 制约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登春沟山高坡陡,沙石土质松软,蓄水能力差。植物固着土 壤的能力差,农业和牧业生产受到脆弱的生态系统的限制。

      (1)农区:泥石流和堰塞湖。由于境内多高山,植被覆盖率 低,一下大雨,就会有山洪暴发,诱发泥石流灾害。2009年6月,由于连降大雨,河沟洪水暴涨,冲走羊50多只,冲毁土地20多亩,给村民造成不小的损失。尤其是冲断水渠10多米,使发电机无法工作,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电。衙门沟一个月内发生了三次泥石流,泥浆从山顶滚流而下,冲刷出几米深的沟壑。威胁到两座房子、38亩耕地、一座拱桥的安全。由于伐木场过度采伐和农民开荒,造成生态破坏,泥石流阻塞登春河 形成堰塞湖,威胁下游耕地。

      (2)牧区:草场退化和公地的悲剧。登春村的牧场是周围三个村共有的耕牛草场,但现在被30多户农户当作私人牧场。乡里村里屡次禁牧,都无法实施下去。近几年这些人家都先后富了起来,由于没有限制,各家都盲目增加牲畜数量,草场沙化严重。牧民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需要分开春场和冬场,这样冬天牛也有草吃,不用自己去喂。在一起协商时大家都同意,但总是有人不自觉,导致建议一直无法实行,使得现在草场草量越来越少。

    8. 6.3种植业产业化

    1. 种植业产业化的准备

      (1)基础设施建设。登春村村民意识到,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畅是制约村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多年来他们投工投劳,极大地改善了登春村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操作方式。村民投工投劳的操作方式如下:由村民代表或村两委提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委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讨论可行性,并就实施方案达成一致;召开群众大会,就项目的可行性听取群众意见,如果获得通过将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主要是群众投工投劳〕,拟定申请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将项目申请提交到乡里,获得支持后再提交县里或州级有关部门;由乡里向县职能部门提出申请,请技术人员来勘测,做工程规划和施工方案;由村两委借款或贷款先行购买工程所需的材料,雇用工程机械,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开工建设;工程完工后,待上级验收合格以后拨款,或者待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后归还村两委的借款。

      绩效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书记、村长主抓安全,由工程所 在村民小组的组长负责具体管理。有两种薪酬管理的办法。第一种:将工程按总的工程量平均分配到各家各户,并适当考虑施工难度,容易的地方工程量多一点,困难的地方工程量少一点。在工程量特别大的地方,集中全体村民一起修。村里规定最后完成期限,并统一验收。第二种:村里鼓励村民参加,并按照出勤时间计算工分,给予一定的劳动补助。

      原因分析。几年来,依靠这种模式,登春村新修了 4千米机耕道、人畜饮水管道5 000米、4个蓄水池、拱桥和几十米发电站水渠。这种90年代盛行的建设方式为什么在登春村能够一直推行下去呢?首先是村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所有建设的项目都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尤其路、水、电都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河水冲坏了发电厂的水渠,影响村里用电,不修的话就没有电用。如果现在不修,损坏会越来越大,到最后花费更大,这些钱还是要自己出。其次是村里剩余劳动力较多,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投工投劳,还可以挣到一点补贴。第三,登春村还处于传统社会,社会分化程度比较低,村民对村集体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很强,比较关注公共事务。最后是村支书的个人魅力。现任村支书从1993年进人村委会至今,已担任副村长一届,村长一届,支书四届,两届县人大代表,2007年还是州党代表。在这期间,他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只要他通知,党员干部就会带头参加,群众也愿意跟随。

      存在问题。一是《村民自治法》规定一事一议,凡事要经群众同意才行,且对投工投劳的次数有所限制;二是村民投工投劳效率很低,占用发展生产的时间;三是当公共建设损害私人利益时,要由其他村民摊钱来补偿,补偿标准很低,造成双方的不满。

      此外,2008年登春村被列为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村,利用项目资金支持,村民已完成改厨、改厕、改坝、改圈、铺石板路等工作。通村公路和通组公路的实施方案也已基本敲定。经过这些改造,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平大为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村庄文化建设。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登春村在文化建设上也发展很快。2008年,村里完成了风貌改造,对各户的门、窗进行藏式彩绘。这些绘画以藏族民居传统藏画内容为依据,颇具地方特色。登春村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是成立了登春沟老年协会。

      登春沟老年协会是由登春沟四个行政村的342名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它下设七个分会,由28位理事负责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老年协会从2003年成立以来,以挖掘、弘扬、传承、创新嘉绒藏族的传统文化和地域风俗为己任,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嘉绒藏族文化节,挖掘了快要失传的弓箭舞德尔崩和藏戏格萨尔王,弘扬和传承了嘉绒锅庄,对锅庄和部分风俗习惯进行了汉文翻译,促进了人们对藏族文化的了解。老年协会在发展藏文教育、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村庄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此外,老年协会还募资修建了一座300多平方米的石混结构的登春沟文化大院。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登春村为接入外面的市场做好了准备。

    2. 种植业产业化

      要了解登春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们就要把它放在整个小金县农业产业化的大背景之中来理解。小金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洋芋、苹果、葡萄、胡豆等作物,有悠久的种植传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洋芋年种植在2 667公顷左右;苹果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种植,8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一直保持在2000公顷左右;高半山的绿豌豆、胡豆品质很好;高原油菜种植面积约1万亩,产量高,出油率达到30%以上,是西部地区的良种基地。当地政府利用这些传统优势,积极招揽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力图打造以葡萄、苹果和马铃薯产品加工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1)葡萄酒加工业。小金县从2002年开始,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葡萄,并引进九寨沟天然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对方一开始犹豫,怕种植面积不够,不能保证原料供应。在政府作出承诺后方才签订协议。县里将尹家坪列为酿酒葡萄开发示范区,建立了36公顷的优质葡萄母本示范园,成立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葡萄酒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企业每个月对农户进行一次种植、施药、采摘技术的指导。葡萄的收购价一开始为2.4元/千克。后来小金出产的葡萄酒因为良好的品质获得了市场认可,企业利润丰厚。2009年协会和葡萄酒厂达成协议,把收购价格从每千克2.7元提高到3.6元。协会以外的农户与企业联系比较松散, 只能跟着协会定价。经过6年的发展,小金县巳在全县推广以“赤霞珠”等为主的7种优质葡萄,推广种植面积达到了433公顷。“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运作模式也已基本成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春村作为一个跟随者幵始了葡萄种植。2007年,县农业局到登春村推广葡萄种植。干部们掰着指头给群众算账,指出种植酿酒葡萄每亩收入在六七千元之间,最高可达一万元。随后农业局组织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到葡萄种植比较早的地方参观几天,并请来专家考察本地地理、气候等条件后,选定了适合本地的种植品种。葡萄种植采取的是政府补贴大头,农户自筹少部分的做法。种一亩葡萄国家给80%的树苗、水泥柱和铁丝,农户自己只需投人10多元。很多农户害怕本地海拔高,不敢种,也有一部分人开始试种。公司提供的每月一次的技术培训,都只管规模大的,登春村的种植规模较小,技术人员难得来一次,葡萄树的管理全靠村民到邻村取经。2009年葡萄开始挂果,望着一串串青绿的小颗粒,村民觉得自己找对路了。

      (2)洋芋加工。洋芋的产业化则呈现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形态。2008年,县里有意发展洋芋加工产业。这时凉山的禾嘉集团在当地发展很快,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和当初引进葡萄酒厂一样,企业也有种植规模和原料成本上的担心。为了尽快达成协议,政府对企业承诺保证原材料低价供应。2008年底,政府以0.6元/千克的价格提供洋芋优种。到洋芋成熟时,企业以0.6元/千克的价格收购洋芋,扣去运费,农户拿到手的不足两毛钱,而当时市价为1.0〜1.2元/千克。因为收购价太低,农民不愿意把产品卖给企业。登春村洋芋的实际产量在1 000吨左右,仅卖出不到10%,其余都用来喂猪。于是县里给各乡分派了收购指标,各乡再分派给各村,最后总算完成了收购任务。对此农户和乡镇意见很大。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由于政府急功近利,干预了市场运行,导致政府要协调农户和企业的关系。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引进迟,才刚刚投产,效益尚未显现;二是洋芋是当地传统种植作物,而非经济作物,商品率很低,农户对市场的依赖度低,在技术上对企业依赖很少;三是单个的农户在对企业签订合同,没有成立协会和企业商量价格、销售、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3)苹果产业。而苹果产业的发展如何呢?政府先是以0.1 元株的低价提供树苗,但又没有技术指导,农民不会管理,病虫害很多,价格太低卖不出去,只能用来喂猪。后来引进了苹果加工厂,农户把苹果送到厂里,企业故意压低价格和质量等级,农户不同意就不收,再运回去卖的钱还不够运费。因此,一些人就把地里掉落的坏苹果也装起来一起卖,最后企业发展了自己的澳洲青苹基地。

      目前小金县正在开展“农户一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试点,希望能成立大的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抵 御市场风险,制衡政府和企业。

    8. 6.4问题与讨论

    1. 畜牧业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村里正准备利用大骨节病产业调整的资金发展养殖业。每家买一头牛或四头羊,国家给予1000元补贴。结合在其他地方的一些经验,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当养牛和羊的数量较少时边际成本会高于边际收益。只有当农户拥有的牛、羊达到一定规模时才会产生收益,这时农户才愿意养牛和羊。而向农户发放少量的牛羊,由于农户投人的成本大于收益,农户便不愿意养,从而导致很多地方出现农户将发放的牛、羊卖掉或吃掉。用农户的说法是“一头羊要养,一群羊也是养”。因此要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救济型扶贫方式。由村民自己提出项目,经过审核以后提供资金扶持或贴息贷款,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户。这样就可以培育出农户的产业发展能力,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而不只是短期增加农民收入。

    2. 贫困循环

      农民虽然把农业作为增收途径,但有了钱却不会投资到农业上。他们会把钱花在修房子上或是搬到条件比较好的城镇居住。由于种植经济作物前期的投入很高,回收时间又很长,农民不敢冒险种植,导致“农业投入少→产量低→对土地期望低→投人更少”的恶性循环。

    8. 7开放宗教场所与扶贫开发——马尔康县昌列寺

    8. 7.1基本情况

    1. 历史、地理及建筑

      昌列寺的藏语“昌列” 二字是“闭关时住的地方”的意思。1300多年前,赫赫有名的毗卢遮那大师曾到此地传法。800多年前,噶陀寺祖师旦巴德协的高足弟子龙须根让谢拉班另立门户,创建白玉寺后,回到家乡,在马尔康境内修建了 27座寺院,其中就包括昌列寺。昌列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距近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著名宁玛派寺院之一。“文革”期间,寺院被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寺院于1987年经马尔康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之后在寺院旧址上进行了重建。

      昌列寺位于马尔康县马尔康镇英波洛村昌列圣山上,距河谷垂直高度900米,海拔3400米。寺院所在地距山下317国道约15千米,距马尔康县城约19千米。寺院到山下317国道的路为土路,约4米宽,驱越野车上山需时约30分钟。寺院附近是马尔康镇的俄尔雅村和英波洛村。

      2002年,在昌列寺旧址不远处开始动工修建了一座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寺院,2006年完工。新寺院耗资约1亿元,昌列寺投人1 000万元左右,其他修建新寺所用资金均由该寺居士提供。寺院工程巨大,主体为钢混结构,所有墙体均由花岗石砌成,经堂正门为四根巨大的镂空雕刻的龙抱柱,四幅巨大的四大天王壁画,经堂内有四根20米高的汉白玉正方形大柱,上面的雕刻精妙无比,经堂内所有木制装饰材料为红木,经堂灯饰采用意大利进口,经堂内八尊金佛来自于尼泊尔,房顶全部采用镀金,金碧辉煌。

      新寺院是由高达六层的寺院主楼、六栋僧侣宿舍楼、居室楼、游人接待室和食堂建筑等构成。寺院主楼一楼为大经堂、二楼为闻思讲学院、三楼为藏经楼、四楼为多媒体电教室、五楼为经佛殿、六楼为陈列馆,楼顶为金顶。寺院僧侣宿舍楼每栋有15个房间,每个房间设计住2名僧侣,卫生间共用。居士楼共4层,有80个房间,每个房间设计住2人。

      昌列寺修建了八座具有尼泊尔风格的佛塔,这是为了供奉活佛嘎玛仁波切从尼泊尔迎请回来的释遍牟尼佛舍利。每座佛塔高12米,雕刻工艺为浮雕,据寺院管家说这种浮雕佛塔在整个阿坝州所有寺院中是唯一的。佛塔塔尖雕刻着贴金的经文,塔身主要雕刻佛像和经文。

      在昌列寺旧址上,老寺主体建筑的恢复,卧佛殿和千尊观音 殿的修建也在进行中。寺院地势开阔,环境优美,周围有雪山、高山草甸、原始森 林,有诗赞美昌列圣山曰:“春之圣山杜鹃艳,夏之圣山绿地毯, 秋之圣山彩林灿,冬之圣山结佛缘。”

    2. 寺院宗教人员构成情况

      昌列寺现有僧人约200人,其中在宗教局登记过的有92人,其他未登记。未登记的僧人属于其他寺院,现在在昌列寺学习,主要来自于四川省各地区。在登记在册的僧人中有活佛2人,分别是颜班活佛和根让活佛。颜班活佛现在主要管理昌列寺的各项事务,根让活佛在外修行。昌列寺院现有堪布(负责〕11人,铁棒喇嘛(负责戒律)4人,普通僧人75人。

      专栏8-1

      颜班活佛全名颜班·希热将参(嘎玛)仁波切,1968年12月24日于马尔康县马尔康镇。6〜9岁在昌列寺学习藏语,9岁在昌列寺出家。1990年前往印度、尼泊尔等地朝圣、进修与 弘法。1995年,回到马康开始在家乡弘扬佛法。1999年6月在白玉县噶陀总寺由莫札法王授予宁玛巴噶陀第八十五代教主 (即活佛)。现任昌列寺寺管会主任、马尔康县和阿坝州人大代表。

      登记过的92名僧人均为藏族且都来自马尔康县,其中年龄在18〜29岁的有24人,30〜39岁的37人,40〜49岁的8人,50〜59岁的3人,60岁以上18人。

      登记过的92名僧人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其中初中学历75人,高中学历4人,大学及大专以上学历11人。这些僧人学历的认定并不是通过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习得来的,而是通过了藏传佛教中的教育体系相应学历认定的。藏传佛教教育体系中分9个等级,学完这9个等级相当于大学毕业。

      另外昌列寺还有1000多名居士,分布于全国各地。这些居士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浙江等地。

    8. 7.2收支情況

    1. 昌列寺收入情况

      昌列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发展产业,这种以寺养寺做法非常有特色,很多其他地区的宗教部门都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1)砖瓦厂和砂场。1999年,颜班活佛发现马尔康县城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于是投人8万元幵办砖瓦厂和砂场。最初由于规模限制,砖瓦厂和砂场几乎没有收益。但随着投人的不断加大和新机器、新技术的引进,2003年以来砖瓦厂和砂场每年能为昌列寺带来80万元左右的收益。截至2008年,砖瓦厂和砂场共投入200万元,主要是砖瓦生产设备。2009年初,砖瓦厂和砂场的地被部队征用,厂房和生产设备废弃。

      (2)工程机械租赁公司。在砖瓦厂和砂场逐步盈利的情况 下,昌列寺用部分利润购置了一些工程机械,包括4台拖拉机、1台CAT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翻斗车,总价值约300万元。在砖瓦厂和砂场关闭之前,这些机械和车辆主要在砖瓦厂和砂场使用。现在昌列寺把这些机械和车辆集中起来,于2009年3月成立了工程机械租赁公司。目前租赁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昌列寺管家解释说,租赁公司很多时候义务帮助政府和村民提供机械,有时候甚至还自己贴油钱,这是公司账面亏损的原因。

      (3)嘉绒大酒店。嘉绒大酒店是一家按四星级标准兴建的商 务会务型酒店,酒店坐落于马尔康城区嘉绒藏文化街区达萨街。 嘉绒大酒店2006年开门营业,共投资6000多万元,昌列寺通过提供土地和部分资金参股50%,另外50%股份是由昌列寺一名居士持有。酒店经营全部外包给专业酒店管理公司。从2006年起,每年分红约150万元,这是昌列寺收入的主要来源。

      (4)其他收人情况。通过向昌列寺管家财旺塔了解,寺院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做法事的收入和信教群众布施。2007年法事收入约50万元,信教群众布施约100万元。

    2. 昌列寺支出情况

      昌列寺2007年支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约150万元、僧人补助支出约80万元、宗教活动开支约20万元、向社会捐赠约120万元。2007年昌列寺合计支出约370万元。

    8. 7.3政府的帮助

      中共阿坝州州委、州政府对昌列寺非常关心。2006年3月,时住中共阿坝州州委书记黄新初得知昌列寺存在饮水等困难后,专门前往寺院内召开现场会,帮助昌列寺解决实际困难。2002—2006年马尔康县政府又专门将昌列寺列为“三通”工程建设对象。截至2006年底,经过“三通”工程建设,昌列寺饮水、交通和电力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1. 交通设施建设

      2002年马尔康县政府对昌列寺实施“三通”工程中的交通设施建设,修建了昌列寺通往317国道的机耕道,总长度为15千米,路面宽约4米,累计投人100余万元。

    2. 农网改造

      2004年昌列寺被纳入农网改造项目。通过农网改造,寺院以前用电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3. 人畜饮水工程

      2006年3月,政府安排对昌列寺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以后,寺院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4. 社会保曄

      昌列寺有8名僧人被纳人五保供养,寺院里登记注册过的92名僧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5. 寺管会成员补贴

      昌列寺寺管会有5名成员,包括一名寺管会主任、一名寺管会副主任和三名寺管会成员。按照宗教局制定的标准,每个寺院寺管会成员为3人。马尔康县宗教局考虑到昌列寺规模较大,管理任务重,专门给昌列寺增加2个寺管会成员名额。政府每月对寺管会成员给予生活补贴,标准为寺管会主任每月补贴220元;寺管会副主任每月补贴190元;寺管会普通成员每月补贴110元。这些生活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寺院僧人生活方面的问题。

    8. 7.4寺院参与社会事业情况

    1. 供养老人:综合防治大骨节病马尔康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昌列寺在2007年以前有一个自己的养老院,供养着28名当地孤寡老人。2007年马尔康县政府根据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项目规划要求,计划修建一所县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当昌列寺颜班活佛了解这个消息之后,就主动把自己养老院及周边土地无偿捐给马尔康县政府,解决了政府修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土地的问题。颜班活佛认为政府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供养老人方面能够发挥比现有养老院更大的作用。

      马尔康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于2007年5月开工,2008年10月竣工,总投资811.98万元。整个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共有宿舍楼一栋、食堂一个、工作人员住宿楼一栋,共有床位150张。竣工初期福利中心入住孤寡老人40多名,现已增加到81人。目前负责福利中心日常事务管理的院长名叫王尔甲。他由马尔康民政部门聘请,无偿为福利中心服务。他另外两个身份是昌列寺寺管会成员和嘉绒大酒店副经理。另外福利中心一般工作人员12名,均为马尔康民政部门面向社会有偿招聘的临时工。

      昌列寺在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过程中为其提供了很多帮助:捐赠变压器、蒸饭器一套,价值4万元;捐赠沙石、木材等建材价值56万元。同时根让活佛个人及其弟子俄尔尖援建社会福利中心转经房,价值58万元。转经房除了让老人们有种精神寄托外,每天转经也能让老人们锻炼身体。另外俄尔尖个人向福利中心捐赠床垫150张,价值2.7万元。

      在社会福利中心运作过程中,昌列寺也提供了一系列帮助,具体如下:

      第一,寺管会无偿帮助福利中心进行日常事务管理。寺管会成员王尔甲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福利中心在他的管理下,日常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县民政部门、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和老人们都十分满意。整个福利中心显得卫生、整洁。

      第二,昌列寺每年不定期组织3〜5次慰问活动,为福利中心老人发放食品和衣物。在春夏交替和秋冬交替的季节,昌列寺总是及时为福利中心老人捐蹭夏装和冬装。当得知福利中心有某种食物短缺的情况时,昌列寺也会及时为福利中心提供相应的食物。

      第三,昌列寺将本寺居士资源引入福利中心,在福利中心打造一个捐赠平台,方便昌列寺居士行善。每当有居士到昌列寺学法,昌列寺就把这些居士带到福利中心参观。几乎所有的居士在参观完福利中心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向福利中心或孤寡老人捐赠一些物资。通过这样的方式,昌列寺把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入福利中心。

      第四,昌列寺每年不定期组织活佛及其他高僧到福利中心讲法,丰富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和孤寡老人的精神生活。昌列寺来讲法的僧人对福利中心工作人员主要讲“善”的理念,这些理念教导福利中心工作人员为孤寡老人服务是一种缘分,教导他们对待孤寡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同时也对孤寡老人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对党和政府感恩;对为他们服务的工作人员感恩;对帮助过他们的所有人感恩。通过昌列寺高僧讲法、传法,工作人员与孤寡老人的关系变得融洽,老人们的精神状态相当好。据马尔康县扶贫两资以工代赈办工作人员反映,相对于其他县福利中心和养老院,马尔康县福利中心人住率是最高的。之所以如此,除了福利中心服务好之外,还因为昌列寺对福利中心所有老人承诺,在每个老人过世时免费进行超度(每场超度市场价格为5万〜6万元)。这种待遇吸引了很多孤寡老人选择在该福利中心度过余生。

      在全民信教的藏区,昌列寺在供养老人方面的举措十分值得借鉴。在政府为孤寡老人提供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昌列寺为老人们带去精神方面的慰藉。这不论对老人的精神面貌,还是对福利中心人员的工作态度都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2. 教育方面

      昌列寺颜班活佛认为无论僧俗,唯有自教育基础着手,方能对其产生最根本的助益。因此,昌列寺十分重视对教育方面的资助。昌列寺对教育方面的资助大致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设施投人和资助学生。

      教育设施方面捐赠主要涉及马尔康县内的中小学。由于藏传佛教教义提倡不求名利,所以很多捐赠昌列寺并没有记录,目前可查的部分捐赠内容的具体情况如表8 - 3所列。

      表8-3昌列寺教育设施捐赡情况

      表8 - 3中所列捐赠情况仅是昌列寺捐赠教育设施的部分情况。这些部分的捐赠状况就很能反映出昌列寺对教育设施的关注以及巨大的投人。

      除了教育设施方面的捐赠之外,昌列寺对困难学生也进行过大量资助和捐赠。笔者走访了昌列寺附近的俄尔雅村和英波洛村,村民们反映,昌列寺对村里困难学生的资助很多,而且是听说学生有困难之后主动去资助的。从昌列寺管家那了解到,昌列寺从2004年起开始资助困难大学生,现在正在资助的大学生有50名左右,已经通过昌列寺资助并完成学业的大学生也有50多人,每个大学生资助费用平均在3万元左右。昌列寺对这些接受过资助的大学生提了一个要求:在以后有一定经济基础以后,也要资助一个大学生。同时昌列寺也资助一些困难小学生、中学生,但数量比较少,特别是9年义务教育免费以后,这方面的资助就更加少了。

    3. 帮助贫困户

      昌列寺在帮助贫困户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贫困户生活困难时,昌列寺免费提供食品和衣物;贫困户建房时,昌列寺资助部分资金和建材。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昌列寺就开始资助贫困户修建房屋,其中在1987—1990年英波洛村村民足姆、雷波、由德、加乓分别得到昌列寺资助建房资金1万元。2002年月20日,昌列寺为了全县困难户欢度春节,通过马尔康县民政局为全县困难户捐赠8吨大米,价值3.5万元。2003年12月7日,昌列寺为马尔康县英波 洛村和俄尔雅村村民捐赠400双马靴,价值8万元。2004年3月22日,昌列寺得知马尔康县邓家桥村村民德根房屋被烧,需要资金重建房屋时,迅速送去2 000元建房资金。同年3月23日,昌列寺为英波洛村贫困村民勒莫南木卡无偿提供1万元建房资金。次日,昌列寺为俄尔雅村贫困村民罗尔依捐款5000元,帮助其修建房屋。

      另外昌列寺还通过对贫困户进行培训,帮助贫困户就业的形式来帮助贫困户。昌列寺以嘉绒大酒店为依托,对寺皖附近村庄 有条件的贫困户进行酒店服务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的安排其在 嘉绒大酒店就业。仅2007年安排40多名贫困户就业,培训贫困 达80多人。

    4. 基础设施投入

      昌列寺对寺院所在地附近两个村庄的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 有资料可查的部分投入见表8 - 4。

      表8 - 4昌列寺对附近村基础设施投入情况

      专栏8-2

      俄尔雅村一组村寨路长约1千米,宽4米。在2008年以前路面是土路,当昌列寺活佛得知马尔康县政府要对该村寨路进行道路硬化,但经费又不足时,昌列寺出资10万元,协助县政府的道路硬化工程。最后在县政府主导,村民投工投劳,昌列寺协助的情况下,俄尔雅村一组村寨路路面硬化工程于2008年6月完工。俄尔雅村一组组长告诉笔者,如果没有昌列寺的帮助,这个工程也能完成,但路的厚度及质量肯定没有现在的路好,现在这种质量的路面用个十年八年的都没有问题。

    5. 资助其他寺院和佛教场所

      昌列寺对于藏传佛教中其他派别并不排斥,甚至非常包容。近些年,昌列寺在资助其他寺院方面投人约300万元,资助对象涉及全县各种派别的61座寺院。查果寺得到昌列寺约160万元的资助,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修建查果寺主体建筑、佛塔和扎康。另外还有部分资助情况如表8-5。

      表8-5昌列寺对其他寺院捐赠情况

      除了上表中列举出来的捐赠情况,昌列寺对甘孜州康定塔公佛学院、西康噶陀金刚总寺之佛教大学等佛教场所每年都有定期捐赠。

    8. 7.5寺院的困难及需求

    1. 基础设施方面困难及需求

      (1)从317国道到寺院的山路是土路,现需要硬化和维护。 另外山路外围没有护栏,对于不熟悉路况的司机很危险,现需要加上护栏。颜班活佛说:“有了路,沟通就方便了。以前交通不方便的时候,与政府缺乏沟通,引起了很多误会。政府的官员一到寺院里来,寺院的僧人就躲起来。交通条件好了以后,寺院与政府加强了沟通,我们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一家人。”

      (2)饮用水困难。2006年曾经实施过人畜饮水工程,但现在由于设备老化和水源枯竭等原因,时常断水,特别是在冬季,几乎没有水。现需要维修老化设备和更换水源。另一处较好的水源距寺院约5千米。

      (3)山下10多亩地被部队征用后没有补偿,想发展产业缺地。希望政府能够解决被征用地补偿问题。

      (4)新建设的寺院绿化差,需要树苗来绿化新寺院。但是适合在寺院附近栽种的岷江柏的树种买不到,希望林业部门能够帮忙解决。

      (5)寺院缺少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等卫生设施。随着昌列寺声誉扩大,来寺院朝拜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512”地震发生以前,每日游客数量最高峰能达到90人左右,地震发生以后,游客数量减少,但天气好的时候每日游客数量也能达到40人左右。寺院现在没有公共厕所,给来访游客带来很多不便。另外随着游客人数增多,寺院产生的垃圾也与日俱增,但寺院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只能通过把垃圾集中以后用车运到马尔康镇处理,成本很髙。当问及管家为何没有人捐赠厕所和垃圾处理设施时,管家答道:“居士更倾向于捐佛像之类的器物,没有人捐建 厕所和垃圾站。”

      (6)据昌列寺管家说,寺院内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40多尊佛造像、100多本用金汁和银汁印写的经书和其他一些法器。但这些文物都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鉴定和评级。寺院内文物保护技术落后,很多文物正在损坏或消失,希望有关文物保护部门能够帮助寺院,引进先进的文物保护设备和 技术。

    2. 寺院其他困难及需求

      (1)信息来源单一。寺院没有通网络,而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获取的信息还要受到一定限制,希望能够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

      (2)希望政府部门宗教管理干部具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和相应 的素质,在工作上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宗教事务。

    8. 7.6结论与启示

    1. 寺院在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和扶贫开发方面具有自身优势

      寺院教职人员有组织、讲规则、守纪律,具有坚定的共同信念,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公益事业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可提供颇为有效的帮助。

      在藏区普通民众中,佛教影响深远,寺院和僧侣享有极高声望,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临终关怀方面,寺院可为受佛教影响的广大老年人提供极为特殊的服务。因此,寺院在弘扬慈善观念、组织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提供心灵慰藉等方面具有独有的优势。

    2. 寺院具有参与社会事业和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佛教以善为本,积善乃佛教修行的一条途径。因此,寺院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和扶贫开发,就不仅是一种善举,而且也是弘扬佛法、教化僧众、修行合一的一个课堂。这是佛教值得深入开拓的一种实践佛学。

      9  结论与思考

    9. 1多维贫困理论及其政策含义

      多维贫困(multidimensional poverty)的理论创始者主要应归功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丨森。森把人类发展的目标看做是等同于判定社会上所有人的福利状态的价值标准。传统的收人只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一个客观(objective) 的福利指标。人类发展是取决于由免受饥饿、营养不良、疾病、过早死亡之类一系列功能性活动(functionings)构成的基本可行能力(capability)所决定的。森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deprivatinon),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而对于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福利(well-being)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个个体在社会上所实现的客观福利(objective well-being),例如人均纯收人;另一方面是每个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社 区或者环境的主观福利(subjective well-bejing〕,例如对孩子接受的义务教育是否满意,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满意。当全球存在着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的时候,无论是政府还是研究者将精力更多地花在客观福利改进上。但当国民收人有了显著提升,人民客观福利指标也有了显著提升后,相对贫困就成为政策需要关注的主要方面。因此,森提出了贫困的多个维度的理论。即人的贫困不仅仅是收人的贫困,也包括饮用水、道路、卫生设施等其他客观指标和对福利的主观感受。

      森提出多维贫困的理论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对多维贫困进行测量。于是,2007年5月由森发起,在牛津大学国际发展系创立了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Oxford Pover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OPHI)。该中心旨在对多维贫困进行测量。中心主任Sabina Alkire建立了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多维贫困的测量。在2007—2008年,Sabina Alkire和James Fosrer发表了《计数和多维贫困测量》(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一文。填补了森获得诺贝尔奖以来在多维贫困测量方面的空白。本次调研问卷的设计,就是依据Sabina Alkire和James Foster多维贫困测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多个模块的设计。农户问卷的设计既考虑测量阿坝州农户绝对贫困的多个维度,农户问卷包括了收入、教育、卫生、道路、信息、卫生设施、市场、饮用水等多个维度;并增加了农户对福利的主观评价。

    1. 阿坝州多维贫困的识别

      扶贫开发的第一问题就是贫困的识别问题,传统的做法是以收人贫困线来识别贫困人口,并制定扶贫开发战略。收入是人类发展和贫困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人的发展以及贫困是由每个个体可以获得的教育、安全饮用水、卫生设施、社会保障、信息等多个维度的可行能力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贫困不仅仅存在于收人一个维度,更可能存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饮用水、卫生设施等多个维度。对于贫困的识别,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表9-1给出了阿现州多维贫困的9个维度的贫困线。

      图9 - 1 阿坝州多维贫困的维度贫困线

    2. 多维贫困的综合判断

      即在对每一个维度的贫困识别之后,需要将多个维度的贫困进行汇总后综合判断。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多维度综合扶贫开发战略,将使得扶贫开发的瞄准性更强,效率更高,也更能满足贫困农民的多维度脱贫的需求。因此,通过阿坝州的多维度贫困的测量,可为未来扶贫开发战略的制订提供比较准确的政策措施。

    9. 2阿坝州特殊类型贫困的多维表现

    9. 2.1阿坝州多维贫困状况

      图9-1综合了阿坝州农户在9个维度的贫困状况,市场、厕所、收入和健康是最为突出的4个维度。

    1. 阿坝州农户在农产品市场化维度最为贫困

      就阿坝州而言,农产品进人现代化供应链(市场〉这一维度最为贫困,贫困发生率为97.5%。表明,阿坝州农产品纳入供应链的组织方式仍为传统的方式,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组织体系和供应链发育滞后。今后农业产业开发扶贫的首要任务是提髙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个供应链的组织优化。

      图9-1阿坝州多维贫困状况

    2. 卫生设施(厕所〉这个维度的贫困发生率处于第二位

      能够使用上卫生设施是确保农户健康的重要环境维度,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关注的一个重要发展指标之一。阿坝州农户在卫生设施这一维度的贫困发生率为87.4%,今后需要重点关注农村改厕问题。

    3. 收入贫困也十分突出

      阿坝坝的农户收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6.7%,因此,围绕收人维度的传统脱贫工作仍是阿坝州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即促进农民增收仍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4. 健康问题也比较突出

      本章采用了成人体检、孕产妇住院分娩和儿童健康检查三个 指标加权获得健康维度的贫困发生率,这三个指标都是反映公共 卫生服务的重要指标。其结果表明阿坝州农户在健康维度的贫困 发生率髙达38.8%。

    5. 安全饮用水也需要继续给予关注

      阿坝州农户在安全饮用水维度的贫困发生率为24.2%。

    9. 2.2阿坝州分片区多维贫困状况

      分片区多维贫困测量表明,4个片区的主要贫困特征是有差别的。第1片区的贫困以市场、厕所、收入、健康和饮用水5个维度为主(图9-2);第2片区以市场、厕所、收入、健康和教

      图9-2阿坝州1片区多维贫困状况

      图9 - 3阿坝州2片区多维贫困状况

      育5个维度为主(图9-3);第3片区以市场、厕所、收入、饮用水和健康5个维度为主(图9-4〉;第4片区以市场、厕所、收人、健康和教育5个维度为主(图9-5)。

      图9-4阿坝州3片区多维贫困状况

      图9-5阿坝州4片区多维贫困状况

      4个片区在前3个维度的贫困发生率排序是一致的,即市场、厕所和收入。也就是说,4个片区在这3个维度的扶贫开发优先序是一致的。在第4个维度上是有差别的,1、2和4片区需要重点解决健康问题,而第3片区需要重点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在第5个维度上,第1片区需要解决水的问题,第2片区和第4片区需要解决教育的问题,第3片区需要解决健康问题。

    9. 3阿坝州扶贫开发对策思考

    9. 3.1争取以“特殊贫困片区”纳入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体系

      基于农户的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按照单一维度的收入贫困标准衡量,还是按照收人、市场、教育、健康、饮用水、厕所、道路、电力、电话等多维度标准衡量,阿坝州作为一个特殊贫困片区的判断都是成立的。其理由:一是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二是自然条件恶劣;三是4个片区在3个维度即市场、卫生设施和收入的贫困是一致的,具有特殊贫困片区的均质性特征。从阿坝州内部13个县分析,也同样具有明显的片区特征。这表明,阿坝州的扶贫开发工作单元不应该是县,而是片区。全州整体是一个特殊贫困片区,州内又包含4个小片区。这是阿坝州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包括扶贫工作规划的基础,也是全州应该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全局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国家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过程中,阿坝州可以探索作为一个特殊贫困片区,制定一个具有特殊贫困片区针对性的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并在阿坝州内分别制定4个小片区的扶贫开发规划,研究确定除收入以外的其他多维目标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争取全州13县作为一个完整的特殊贫困片区纳入国家下一个10年扶贫政策支持体系。

    9. 3.2扶贫开发要解决多维贫困,而不单是收入贫困

      实证分析表明,阿坝州的贫困不单是收入贫困,而是多维度的贫困,特别是市场、卫生设施和健康3个维度最为突出。衡量阿坝州贫困程度的标准不能仅仅采用收入标准,收入只是阿坝州农牧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全部。否则很容易用收入一个标准掩盖决定实际生活水平的其他方面的不足。实际工作中,在抓农牧民增收的同时,也要特别注重解决农产品纳入现代化供应链、改造厕所和加强健康服务等方面突出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应具体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产业发展机制,通过开展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和鼓励发展合同农业(通过合作社或协会组织形式)等方式重点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畜牧业发展要从牛、马、羊传统发展方式中跳出来,品种上增加阿坝中蜂,争取国家设立阿坝中蜂保护区,加大对阿坝特有蜜蜂品种的保护和发展;种植业重点发展酿酒葡萄、甜櫻桃、蔬菜等特色品种,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基地的支持力度。

      二是千方百计提髙人口集中度。现阶段阿坝的城镇化率不仅落后于全国14年,而且每年还在以2.7个百分点的速度扩大差距。在人口集中度方面阿坝与其他地区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城镇化率和人口集中度的巨大差距从根本上制约着阿坝的发展。加快阿坝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提高集中度。在牧因要竖定不移地推进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在农区要通过“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方式开展扶贫搬迁;有条件的地方要努力发展小城镇,在没有核心城镇的现实条件下,尽可能形成若干亚核心城镇,逐步形成符合阿坝实际情况的人口和生产力区域布局。

      三是加大对各级干部包括村干部和驻村千部的培训。干部的素质直接决定了阿坝发展的大局。本次调研发现,阿坝全州村干部与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意愿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直接降低了扶贫等各项政策执行的实际成效。建议全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片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进行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合力,尽可能减少离心力,为扶贫工作乃至全州发展提供基本的人力资源和组织保障。

    9. 3.3争取开展宗教管理与扶贫幵发相结合试点

      阿坝州开放宗教活动场所数量多,牵涉的人员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特殊领域。目前,开放宗教活动场所的设施建设和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大多数宗教教职人员的生活水平低,经济压力大,他们构成了一个需要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将开放宗教活动场所纳入扶贫范围,逐步改善这些场所的物质条件,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生活水平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助于宗教界人士进一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二是有助于维护 寺院稳定和社会和谐,提高宗教界人士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三是有助于推动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更好地融人日常社会生活中,融入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宗教组织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阿坝州要重视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参与所在社医扶贫开发工作的意义。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蕴藏着很大的潜力,通常在所处社区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参与所在社区扶贫开发具有很多优势。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参与所处社区扶贫开发的途径很多,包括捐赠,医疗文化服务,推动社区能力建设,促进社区团结,提升社区组织化水平等。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参与所处社区扶贫开发的潜在热情和积极性很高。调查表明,在本身面临贫困威胁的情况下,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仍尽其所能,积极投身扶贫开发工作。在他们自身得到发展和提高以后,其投身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必然更高。搞好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的扶贫工作和发挥他们投身社区扶贫开发工作的作用,是对立统一的。搞好前者,就可以提高开放宗教活动场所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可以推动发掘宗教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搞好后者,可以使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与所在社区及整个社会的关系更密切,从而为开放宗教活动场所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建议阿坝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宗教管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相关试点,一方面将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纳入扶贫开发工作对象范围,另一方面支持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及其教职人员参与所在社区扶贫开发工作。

    9. 3.4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作为我国有史以来投资额度最大的扶贫试点项目,中央领导非常关心,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试点的目的不单是要解决阿坝州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全国探索可推广的成功经验。除了专门的医学攻关专家课题组以外,建议阿坝州设立由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方面理论和政策专家构成的试点工作专家组,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监测评估工作,及时总结试点工作取得的具体成绩,发现、总结、提炼相关经验,为阿坝州扶贫和其他工作提供指导,为其他地区学习、借鉴提供帮助,为全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9. 4阿坝州扶贫开发工作对全国的启示:着眼于 2011—2020 年

      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固有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决定了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决定了专项扶贫开发的长期存在扎在20世纪末实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基础上,2001年我国制定并开始组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2020年我国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的目标设置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要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明确要求,目前国家正在着手研究制定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战略和相关政策。本课题研究为全国制定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了第一手完整资料和研究案例,可供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借鉴,对研究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也有所启示。

    9. 4.1贫困识别与目标设定

      贫困识别与目标设定是完善国家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的收人标准作为贫困识别的工具,并基于此设定了解决温饱的工作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下,中央确定了 2020年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扶贫工作目标。无论是从理论研究上还是从实际观察来看,绝对贫困现象的具体内涵都不单限于收入一项指标,而应该包括教育、卫生、饮水等多项指标,即贫困的识别应该是多维的,相应的扶贫工作目标设定也应该是多维的。具体指标的选择设定应该遵照国家阶段性宏观战略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而定。

      阿坝案例表明,多维贫困的识别机制在实际操作中是可行的,在政策指向上是清晰的。特别是根据贫困的不同维度,可以设定可量化的行业扶贫目标指标,既有利于把“大扶贫”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方式,又有利于更精准地确定专项扶贫资金的行业和区域投向,切实提高扶贫工作措施的精准程度,提高整个扶贫工作的效率。

    9. 4.2扶贫方式与投资重点

      不争的事实是我国贫困人口仍然主要集中在村。村是一切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整村推进仍然是扶贫开发的基本方式。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明确了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方面的投资。但是在村的层面这些投资有的止于村口,有的止于农户门口,没有延伸到末梢。而村里的贫困户恰恰是没有能力与这些投资对接的末梢。比如,农村道路只是支持通村路,饮水只解决到农户门口,电力不负责农户房屋内的低压电,厨房只解决沼气燃料,厕所没有明确支持。下一步的整村推进扶贫可以重点解决如通组路、人户水、低压电、清洁厨、卫生厕等等这些“末梢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扶贫互助组织建设,重点保障贫困户真正受益于国家惠农强农政策,在各部门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拾遗补缺、整合集成”的作用。

      随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和专项扶贫开发的推进,一些维度的贫困在宏观层面得到了解决〈如普惠的免费义务教育解决教育贫困问题、一些维度的贫困在微观层面得到了解决(如针对特定对象的农村低保解决了贫困户基本温饱问题),但是另外一些维度的贫困更多地在中观层面的片区显现,需要以片区为单元来解决,比如基础设施的网络化问题,区域产业与市场的发育发展问题等。因此,以整村推进为基础的特殊贫困片匿连片幵发就合乎逻辑地日益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在投资重点上,连片开发要在整村推进的“末梢工程”基础上,从最困难的区域和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人手。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的初步经验表明,越是贫困程度深的片区,连片开发扶贫方式的效益越是明显。

    9. 4.3政策框架与推进体系

      扶贫战略与政策体系的主体不外乎政府、社会(包括个人、企业与民间组织)与农户三者。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社会提供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农户互助则是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的关键联结点,是整个扶贫的基础。一个完整的扶贫政策框架和推进体系应该包括政府扶贫、社会扶贫与农户互助。已有研究表明,扶贫政策框架与推进体系不完整,特别是农户互助的缺失及与之伴生的社会扶贫的脆弱,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扶贫体系效率损耗的根本原因。阿坝案例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农民组织化程度越低,贫困程度相应越深。

      政府扶贫效果的实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贫困群众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有目的地鼓励农户在产业、营销和资金等多方面的互助,有利于把农户组织起来。有组织的农户在纳入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以及劳动力市场中能够有较高的谈判地位,也能够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地为农户提供公共服务。扶贫开发在坚持政府主导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并重的开发式扶贫方针的前提下,应着力推进农户互助,挖掘民间扶贫潜力,在政府、社会、农户共同致力扶贫的同时,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