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功能与方法

    在扶贫开发经济活动中,相对于贫困群体的需求而言,扶贫开发资源总是表现出稀缺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稀缺的扶贫开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最少的资源耗费产出最多的产品和劳务,满足贫困群体的生活所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主要有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方式。政府配置方式是指由政府制订扶贫计划,通过层层行政审批甚至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的方式。在减贫模式中,政府配置方式可以从整体上协调扶贫地区的经济发展,集中资源减少绝对贫困人口。但是,审批排斥选择,统管排斥竞争,从而容易出现扶贫开发资源闲置或浪费、扶贫地区经济僵滞的现象。在扶贫开发初期,在扶贫主体结构简单、贫困群体需求相对单一的情况下,政府配置资源有其简便和直接的功效。但是,随着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贫困人口呈现向中西部经济条件、自然条件都十分落后的地区集中的趋势,在扶贫难度增大与扶贫开发资源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下,这种主要以政府行政审批配置资源的方式,很难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越来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必须采取市场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一、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意义与条件
    (一) 扶贫开发资源的两种配置方式
    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初,这一阶段的资源配置主要以政府配置为主,专属于贫困地区的资源较少,而且资源大多以行政支配的方式投放到贫困地区。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这个阶段是我国市场经济发育发展的起步时期,这一阶段资源配置以政府配置为主,以市场配置为辅。特别是一些资金项目的投放主要是一种普惠式的投放策略,秉承利益均沾的原则。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从21世纪初至今,是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的时期,主要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例如,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扶贫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市场主体,依据益贫效果分配扶贫开发资源,等等。在尊重市场自发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政引导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来避免市场失灵。
    总体来看,现阶段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主要是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从市场方面来看,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制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机制。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由于产品在不同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着利润率的差别,以及各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不尽相同,在市场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资源自发地朝着有利的部门、行业、地区、企业流动,从而使资源配置格局相应地发生变化。
    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各部门通过编制各种计划,人为地对资源的流动进行间接和直接的干预,促使资源向着符合经济目标所要求的资源配置格局的方向变动,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资金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地扶贫对象的规模及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人均财力、贫困深度等客观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立法、协调、评价、激励”,通过这些手段让资源合理流动。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扶贫开发资源的效益。市场机制将各种要素资源配置到投资效益回报更高的地区,单纯靠市场配置资源,会出现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经济增长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但却不会自动地向贫困地区倾斜,这就特别需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作用,在扶贫规划、统筹协调、政策制定、法制化建设、宣传引导、监督考核等方面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引导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充分发挥扶贫开发资源的带动作用。
    (二) 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一重要部署,对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扶贫开发领域引入市场配置资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完善扶贫机制
    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顺应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历史潮流,是对传统扶贫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中国扶贫开发长期以来形成了政府支配式的大扶贫开发格局,无论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还是社会扶贫,传统扶贫开发的“三驾马车”,都是党委和政府主导的扶贫,都是一种“输血式”的扶贫,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配置在扶贫开发资源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扶贫开发成为政府的专一职责,甚至出现越扶越贫的怪象。这说明,以往的扶贫机制出现了问题,必须得到完善。扶贫开发资源的市场配置,有利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对传统扶贫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提供新的动力。
    2. 放大扶贫开发资源效应
    传统的扶贫开发往往采取“输血式”的方式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主要由政府根据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和贫困人群的数量来分配资源,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的配置未能和市场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政府投入的资源并未作为市场要素进入经济发展的环节,投入的资源未能够实现增值,资源的益贫性不是非常明显,不能满足贫困人群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扶贫开发资源的有限性和贫困人群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虽然政府在扶贫开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长,但是仅仅依靠政府资源是不能解决规模庞大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的,需要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发展,而市场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能够将其优势资源引入到扶贫开发领域,同时结合政府配置的扶贫开发资源,改变传统政府资源配置的方式,使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实现较好的整合,从而放大扶贫开发资源效应,发挥更大的资源合力。
    3. 提升扶贫攻坚效果
    政府支配既是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同时也是制约扶贫开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支配在消灭普遍性贫困和扶贫攻坚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通过行政式扶贫手段能够迅速降低贫困发生率。但是,传统政府支配式的扶贫开发属于较低层次的扶贫,强调公平而效率不足,边际效益正在降低。当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时,单纯“输血式”的扶贫手段已难以奏效,必须在扶贫机制体制上实现突破,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配置资源是提升扶贫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有利于资源发挥最大的市场效应,提高扶贫开发资源的产出比例,从而提升扶贫开发的效果。同时,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有利于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贫困人群缺少作为市场主体的基本属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要素,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低下,脱贫成效不够持久,返贫现象严重。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能够极大地调动贫困人群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贫困人群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而提升扶贫开发的效果。
    (三) 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条件
    1. 帕累托配置及其三个边际条件
    市场经济关于资源配置的一个最著名的概念“帕累托效率”,是由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下称帕累托)发现并提出来的,他指出:如果某些标准(如收入分配标准)为既定,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去考察哪些配置状态将给集体的各个人带来最大可能的福利;我们把最大的配置效用定义为,做出如何微小的变动都不可能使一切人的效用(除那些效用仍然不变者外)全都增加或全都减少的状态。也即是说,在收入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市场和交换情况的改变使有些人的福利有所增加而又不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有所减少,则社会福利一定会增加。这就是现代福利经济学中所界定的“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如果一种变化对某些人有利而对另一些人不利,这个帕累托最优标准就可能不适应了。对此,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和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提出了补偿性验证:任何福利政策不可能对人人均有利而无害,但经客观检验的结果是,如果对某些人有利的情况足以补偿对另一些人不利的情况,则就是有效的。。这一概念得到广泛运用,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帕累托配置的核心论断是:如果经济社会能够创造三个基本的边际条件,经济社会就能够实现或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描述的是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所能够实现的一种完美状态,帕累托认为要实现这种完美配置状态需要同时满足三个基本的边际条件。
    第一个条件:商品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优分配,称为消费的边际条件,即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并等于相应的商品价格之比。这个条件可使消费者实现最大满足。
    第二个条件:生产者之间投入的最优配置,称为生产的边际条件,即任何两个生产者的任何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且等于要素价格之比。
    第三个条件:生产者之间的投入要素配置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分配达到最佳状态,称为交换的边际条件,即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完美配置状态的三个基本的边际条件根本无法建立或无法同时建立,因此,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任何资源配置都只能是一种非最优配置。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创造条件,去引导资源配置不断向最优状态逼近。这一过程构成现代市场经济学所谓的“帕累托配置改进”或“帕累托配置优化”。
    2. 扶贫开发资源的帕累托配置
    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是由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在扶贫开发资源配置中,其配置的合理性在多数情况下成为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状态之间的关系便成为分析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功能的焦点。帕累托配置或帕累托效率用来解释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理论,强调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只要能够满足一系列条件,就能达到一般均衡状态。就扶贫开发资源配置而言,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扶贫开发市场,就有可能找到一系列扶贫开发商品的利率组合,按照该利率组合所进行的资源配置就能达到均衡。在这里,扶贫开发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满足下列条件时的一种生产状态。
    (1) 每个扶贫开发产品的投资者根据其预算线和市场偏好来决定其投资组合,其中的预算线由收入规模和扶贫开发产品的利率决定。
    (2) 在现行扶贫开发产品的价格和利率下,每个融资者(政府、企业和家庭个人)供应自己选择的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扶贫开发产品。
    (3) 每个扶贫开发产品使供给者和需求者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及扶贫开发产品供给和需求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4) 在各种扶贫开发产品市场的现行效用水平下,扶贫开发产品的需求数量等于扶贫开发产品的供给数量。
    如果上述条件能够得以实现,那么扶贫开发资源配置就实现了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简单地说,也就实现了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
    在了解了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标准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扶贫开发资源配置一般存在着两种状态,一是有效率状态,二是无效率状态。有效率状态就是扶贫开发资源配置存在着帕累托效率,无效率状态就是扶贫开发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标准。
    我们常常以效率来反映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状态,配置状态良好的称之为效率较高,反之则是低效率和无效率。而低效率和无效率则可能是经常存在的。一般来看,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状态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1) 扶贫开发资源的不完全使用而导致无效率;
    (2) 扶贫开发市场的技术和交易工具落后而使扶贫开发交易成本过高,导致扶贫开发资源流动发生阻滞;
    (3) 扶贫开发资源融资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过大或过小,导致扶贫开发资源配置陷入规模不经济;
    (4) 扶贫开发资源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或服务结构失衡,使得一种产品或服务领域投入的扶贫开发资源过多,而另一种产品或服务领域投入的扶贫开发资源太少,造成扶贫开发资源和实体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
    (5) 扶贫开发资源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不充分或不对称,导致扶贫开发资源交易决策失误而引发扶贫开发资源风险的累积与爆发。
    3. 扶贫开发资源帕累托配置的条件
    1) 扶贫开发资源帕累托配置的边际条件
    根据假定,帕累托效率的三个边际条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可以得到满足。同样,借用这一分析思路,扶贫开发资源帕累托配置的三个边际条件在完全竞争的扶贫开发市场下也可以获得满足。其三个边际条件简要概括如下。
    (1) 扶贫开发资源配置帕累托效率的第一个条件是:对于所有投资者来说,任意两种扶贫开发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
    (2) 扶贫开发资源配置帕累托效率的第二个条件是:对于所有的参与者来说,任意两种扶贫开发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必须相等且等于两种产品价格之比。
    (3) 扶贫开发资源配置帕累托效率的第三个条件是:任何两种扶贫开发产品的边际融资转换率与投资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 扶贫开发资源帕累托配置的外部约束条件
    上述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只是一种抽象的、静态的、完全市场假设条件下的、理想的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状态,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实际的扶贫开发资源配置中很难真正实现,即完全竞争的扶贫开发市场是一种理想而非现实的状态。这种理论假设与分析是否毫无价值呢?不是,帕累托最优配置为现实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与提高提供了方向与目标。
    边际条件是对扶贫开发资源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严格限定。在实际操作中,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扶贫开发资源运行的外部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的外部性,下面关于外部性因素的分析,对更好地理解扶贫开发资源优化配置的渠道具有现实意义。
    (1) 扶贫开发的规模、结构与效率。扶贫开发的主旨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向贫困地区提供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和优惠政策,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惠及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使其收入增加和生活改善。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对扶贫开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是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2) 产业发展扶贫供给者或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扶贫开发资源的供给多数来自各投资主体,这些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与方式受到其收入规模、消费习惯、投资偏好、所处投资环境与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正确引导投资主体的投资偏好,对于提高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扶贫开发资源需求者的参与。由于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等各方面的需要,为扶贫开发资源需求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建立参与主体一律平等、开放竞争有效的扶贫开发市场,有利于降低扶贫开发资源的成本,提高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效率。
    (4) 市场经济与扶贫开发制度的安排及其创新。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总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进行的,而扶贫开发制度从属于经济制度,要与经济制度相适应,扶贫开发制度的设计、改革与创新对扶贫开发资源配置能够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5) 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分配状态。由于扶贫开发资源分配总是在一定的国民收入格局下进行的,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分配结构,社会财富分配的状态、公平性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同的分配格局会形成不同的扶贫开发资源配置。因此,正确处理好扶贫开发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之间的关系,对于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但是必须清楚地看到,以上任何一个外部性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扶贫开发资源配置过程中各种变量的变动和均衡点的改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总是处于动态的不平衡之中,但这并非否定市场机制本身内在地具有实现均衡的趋势,犹如价值规律中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一样。由此决定了现实中的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总是处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之中。
    二、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原则与标准
    (一) 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原则
    根据国际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一般经验,结合我国扶贫开发资源的实际,目前我国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应主要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 市场导向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是指资源配置主体对扶贫开发资源进行配置时,应按市场经济的基本取向和一般要求进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的作用,让市场机制成为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性机制和基础性机制,同时也成为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证明,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型”的扶贫开发资源配置容易导致扶贫效率与经济效率的降低。随着我国经济、扶贫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化已经成为各项改革的基本取向。但是,市场导向原则并不是说在当前扶贫开发资源配置中要采取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市场化经营,实行商业化和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把市场化作为指导方向。并不否定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针对一定的对象运用“非市场化”手段,以政府为主来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当然,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并非都是非市场的,也可以采用市场化行为,如财政的“拨改贷”、公开招标等)。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参差不齐、相对落后,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其生产生活仍处在简单的、贫乏的状态,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只求温饱不求发展,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对此,政府在设计和安排扶贫制度时应该体现扶贫政策上的差异,尤其在西部偏远的贫困地区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实行“供给领先型”的扶贫模式,通过供给来引导和创造需求,通过政府的组织、指导和帮助,逐渐培育贫困群体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引导其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所以在落后的贫困地区必须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模式。但是总体而言,对当前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必须体现市场化导向原则,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首要的基本原则。否则,扶贫开发深化产权制度、体系、机制与管理等各方面的具体改革就无从进行,因为这些改革都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2. 效率优先原则
    效率优先原则是指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应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成本实现最大化产出,将有限的扶贫开发资源效率最大化。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效率,实质上主要反映的是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质量。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包括资源配置的数量和质量,数量是指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规模,而质量则是指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效率。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总量问题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数量是前提和保证,质量在本研究中被认为是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核心和主线,必须自始至终地贯彻。研究扶贫开发问题如果不以扶贫开发效率作为衡量标准,就不可能有任何制度的变革或政策的出台,所以,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必须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总体原则。但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主导的扶贫为了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和维护社会稳定,采取公平与效率并行甚至以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来维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3. 统筹协调原则
    统筹协调原则是指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发展瓶颈、不同贫困群体致富愿望、不同地区公共服务差距,科学规划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工作着力点,采取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原则来制定和规划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统一思考。在强调扶贫开发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扶贫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是有缺陷的。以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方面,要培育创新市场环境,制定有益于市场扶贫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激励体系,如税收和财政的优惠政策等;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统筹研究、制订扶贫开发规划,协调地区之间的差异,依托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效益,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4. 相机抉择原则
    相机抉择原则是指在贫困地区,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必须以有效的扶贫财政政策作为支撑,将财政的扶持与市场资源配置有机结合,这是市场配置资源解决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贫困“二元性”“非均衡性”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相机抉择就是财政政策与扶贫政策、宏观经济和扶贫政策与微观经济和扶贫政策、政府与市场之间在扶贫开发资源配置上如何搭配与如何选择的问题。例如,在政府财政扶贫不足的条件下,创造条件将市场资源配置到农业产业化中,强化政策性扶贫与市场化扶贫之间的合作性扶贫的效用,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市场资本的作用等,对于整个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注意调动和调节好各方面资源的流向与结构。当市场配置资源失调时,政府应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疏导流出,减少流量,防止资源浪费。当市场配置资源不足时,政府应充分调动和引导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资源,使其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和方式快速进入。总之,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政策与机制,做到随机而变、相机抉择。
    5.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不仅要立足于当前贫困群体的需要,更要立足于未来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深层次理解扶贫开发,深入研究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加强产业与市场的深度对接,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积极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通过帮扶创造条件,增强其内生动力,实现扶贫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贫困地区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要素在未来较长时期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正、负效应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树立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二) 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标准
    不仅仅是扶贫开发资源,任何资源的配置都存在着优劣、好坏之分,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以最低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评判与衡量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优劣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
    1. 产权明晰
    扶贫开发资源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无论是归个人所有,还是被企业或政府占有,资源的全部或部分及每一个层面的产权归属都必须是非常明晰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解决由资源配置所带来的资源占有、使用、处分、让渡、收益分配、分离、分割、联合等各个环节的权益、责任、风险的归属和认定问题,才能有效地通过资源、产权、利益机制去调节和引导市场合理配置扶贫开发资源。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保证资源最优配置的产权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 确定产权,即确定资源的产权性质、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使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拥有明晰的产权,为市场交易提供前提条件;
    (2) 划分产权,即对产权的分解进行规范,以使产权的度量能够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进而形成一定的资源产权结构;
    (3) 界定产权,即对产权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的范围和大小进行界定,对产权主体行使权利行为的边界给予界定,对资源的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并形成处理资源产权关系的准则;
    (4) 约束产权,即产权主体在所确定的权利边界范围内使产权主体对权利行使的后果承担完全的责任和风险;
    (5) 保护产权,即通过一定的方式保护产权主体的权益,保护产权客体不受侵害,对侵害产权、违反产权规则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惩罚。
    在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过程中,产权明晰是基本前提或最基本的标准,否则资源的有效配置难以落到实处,其后果必然是模糊交易的界限,使交易行为发生扭曲错乱,无法对市场资源产权主体提供正向激励和反向压力,也无法通过利益的调节机制有效地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交易成本和费用,从而无法提高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效率。
    2. 流动性
    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有多种存在形态,有实物形态的也有价值形态的,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资源不仅有产权的流动、变更和转移,还有流向和流量的变化和调整,更重要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每一个过程都包含有资源形态的改变及不同形态资源的组合。在整个资源配置过程中,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产权的种种改变、转换、分离、联合及对资源的有效利用,都依赖于资源具有良好的、充分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使之能够顺利地在不同产业、地区、行业、市场、企业及个人之间进行合理流动并实现跨期交易。
    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应具有流动性和可交易性,消除或改变资源在许多方面所存在的凝固性、非正常的静止性,使扶贫开发资源可以根据资源产权主体的利益选择和资源市场需求交易的状况,合理地进行扶贫开发资源的有效流动和配置,使资源能够按照效率性原则、风险控制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为扶贫开发资源在区域的有效配置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当然,扶贫开发资源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程度,取决于市场制度和政府管理思路的方式与方法。但无论如何,在科学的产权制度下,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已成为产权主体的内在要求,是建立扶贫市场机制必不可少的市场元素。
    3. 竞争性
    为了使扶贫开发资源配置的过程和结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因资源存在着严重的稀缺性而要求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必须使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更广泛地通过市场机制这一基础性的环节来加以完成。这就意味着各市场参与主体对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要通过广泛的市场竞争,才能成为资源的占有者、使用者和受益者。这种竞争性不仅适用于扶贫开发市场的需求者,也适用于扶贫开发市场的供给者,双方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扶贫开发资源配置普遍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既表现为合理的甚至最佳的资源配置规模、结构与效率,也表现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或社会收益。
    4. 公平性
    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始终是社会主义时代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理念和根本性指导原则。近年来,各地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一些公示、公告制度,这些公开、透明的做法,使基层干部、群众了解了一些扶贫开发工作的信息,尤其是扶贫资金项目的有关信息,增加了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扶贫资金公平、合理的使用。但是,目前仍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离“政府工作要像玻璃一样透明”仍有较大差距,离“扶贫资金安排使用要实行公告、公示制度”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离“贫困地区群众想获得扶贫信息知情权”的愿望有较大差距,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以市场化手段解决贫困问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市场经济要求各种资源和要素都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各种经济行为都必须纳入市场的轨道。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仅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将市场配置(“无形手”)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手”)结合起来,加强监管执法和风险防范工作,避免市场失灵和监管真空,维护好投资者的权益,持续改善市场秩序。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贫困群体的积极性,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功能
    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有效地推进了扶贫开发,是扶贫体制的重要创新,有利于实现扶贫开发的目标,有利于完善扶贫开发的方式和手段,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它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扶贫体制以“输血”为主、“造血”能力不足的状况。
    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劳动效率,解决了以往扶贫受体的依赖性问题。对那些有劳动能力而一味地等、靠、要,以政府救济、慰问为主的贫困户,通过市场经济意识的引导,提高其脱贫的主动性,调动其自食其力的积极性,达到“扶志扶本”的目的。二是增进了扶贫开发资源可持续生产经营的能力,解决了扶贫主体的动力问题。作为社会扶贫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如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各取所需,可以带来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反之,则导致短期行为和随机性,使得扶贫开发资源难以可持续地注入。三是实现了产需衔接,解决了扶贫主体和扶贫受体在扶贫开发中的社会地位平等问题。扶贫主体不是施舍者,而扶贫受体也不是被施舍者,双方在这一社会活动中按照市场的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实现了经济利益的双赢。
    (一) 提高劳动效率,解决扶贫受体的依赖性
    产业是“造血式”扶贫的根本,抓住了产业就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而我国以政府为主体的产业扶贫项目,常常由于政府部门缺乏充分调查、“一刀切”式的规划而广受诟病。这种命令式规划下产生的扶贫项目,或不能适应地区区位特征,或缺乏市场竞争力,不仅造成扶贫资金的严重浪费,也降低了贫困户对政府扶贫的信任和支持。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将企业、合作社、贫困村及贫困农户进行有效的组合,结合地区优势资源及产业发展基础,平衡贫困瞄准机制的刚性要求与农户产业发展的自主性,主动与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公开核算成本和效益,引导贫困农户采取股份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项目的实施,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乡镇、贫困村级组织和贫困农户为主体,形成相应的监督约束体系,充分体现市场因素的运用。这不仅实现了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管理的规范性,切实保障了贫困农户的自身利益,同时也调动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建立相应的贫困户利益保护机制,解决扶贫受体对政府的依赖性问题。案例:三都交梨水晶葡萄基地——内源发展解决扶贫受体的依赖性
    三都水族自治县(下称三都)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2014年三都总人口36.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比例达96.9%,其中水族占65.9%。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http://www.sdx.gov.cn/html/article/158/281.shtml。三都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滇黔桂石漠化治理片区县。2014年,全县有贫困村146个,贫困人口1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1.64%。
    交梨乡曾经是典型的贫困乡,全乡15个行政村中,一类贫困村占9个。如今,交梨乡却成为三都水晶葡萄的发源地和种植核心区,被誉为“中国水晶葡萄之乡”。水晶葡萄产业也成为三都的农业支柱产业,三都交梨乡水晶葡萄产业基地成为贵州省“5个100工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整体来说,三都交梨乡水晶葡萄产业基地是在群众内源发展的基础上,由政府外部推动及能人带动产生的一种互动式扶贫典型。
    交梨乡自20世纪就开始种植水晶葡萄,最初主要是前进村大坪寨的一些农户在自家房前屋后和石缝山坡试种了几亩,几年时间就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周边村寨群众见到收益后,纷纷效仿,尝试种植。2005年年初,前进村村两委总结了前进村大坪寨群众自发种植水晶葡萄的成功经验,确定了“向荒山要钱、种植葡萄、做大产业、致富群众”的山地农业发展思路。为动员和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村党支部采取“以绩示范”的方式,推选出能力较强的13名党员带头种植。经过探索,前进村涌现出一批水晶葡萄种植的典型示范户。通过典型示范户的带动,农户种植葡萄的热情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了把产业做大,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村党支部实施了“133工程”,即1个党员带动3户农户种植3亩以上的水晶葡萄,并组建党员服务队,定期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在一些大户和能人的帮带作用下,水晶葡萄种植逐渐形成规模,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推动水晶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2008年,交梨乡山野水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并实现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与此同时,水晶葡萄的发展趋势和成效也受到乡党委、镇党委、县委、县政府和省委办公厅的关注和认可。2010年,交梨乡被确定为省委、省政府首批“集团帮扶、整乡推进”的试点乡镇之一,作为省委办公厅的扶贫联系点,交梨乡通过反复论证,决定重点发展葡萄产业,并将其作为特色精品水果产业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牵头协调下,进驻交梨乡的党建扶贫工作队整合各种资源,进行集中式扶贫,以集团帮扶为平台,以1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为基础,整合农业、水利等项目55个,整合部门资金9445万元,进行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村寨断头公路,加强水厂、水库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及山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水晶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水晶葡萄种植产业已成为交梨乡经济主导产业,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增收的主要手段。按照产业化扶贫、集团帮扶、山地高效农业及乡村旅游“四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新思路,未来三都县将进一步延伸葡萄产业链,拓展群众持续增收的渠道。(二) 增进可持续经营能力,激发扶贫主体的内在动力
    企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主体,为从事生产经营必然会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竞争以外的强制力,迫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产学研一体化的可持续扶贫发展机制,在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中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并引入高校、研究机构等技术团队,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了经济效益、扶贫效益和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顾,政府利益、企业利益与农户利益兼得的良好效果。产学研一体化的可持续扶贫发展机制的成功离不开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符合贫困地区实际。以市场配置资源为支撑,以贫困地区为产业基础而研发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有市场前景,这是地区产业扶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先进的技术支撑及一体化的服务队伍。这是建立高效、现代农业的关键。三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利益联结机制。这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突出了扶贫开发过程中产权、资本、效率、市场链条等市场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是开放式扶贫机制的集中体现。案例:晴隆草地生态畜牧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可持续扶贫
    贵州省是我国农村贫困和岩溶石漠化的典型,而晴隆则是贵州省的典型。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态退化、农村贫困、岩溶石漠化严重,“人、地、山、水”矛盾极为突出,这曾是晴隆贫困特征的真实写照。2001年,晴隆启动了以石漠化治理为主的科技扶贫项目。历时十多年,晴隆地区逐步以退耕还草发展养羊代替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并找到了破解岩溶石漠化难题的“钥匙”,探索出一条岩溶山区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路子,“晴隆模式”也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发展至2015年,晴隆全县种植人工草地48万亩,改良草地38万亩,羊存栏52.8万只,已辐射带动全县14个乡(镇)、96个村(社区)、1.68万户农户6万多人发展种草养羊,户均年收入3万元至5万元,2014年最高的达到86万元,产值近4亿元。包雯琦:“晴隆模式”成功的奥秘,《中国畜牧兽医报》,2015年07月13日,第13版。基于此,晴隆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逐步从“环境脆弱—生活贫困—掠夺资源—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然而,在当今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结合国家“北牧南移”的趋势及贵州省实施小康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活动,晴隆不断深化和拓展了“晴隆模式”,实现了养殖方式由单一散养转变为散养和舍式养殖相结合,产权由农户拥有部分产权转变为拥有全部产权,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三个转变,打造了升级版“晴隆模式”,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推进了石漠化地区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按照晴隆县委、县政府部署,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与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分开管理。改制后的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主要负责种羊的繁育推广、市场销售、技术服务,以及种草养羊的技术培训;龙头企业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则负责向上联结市场,包括种植、养殖、加工、良种繁育等,向下带动农户种草养羊、脱贫致富。同时,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对历年来实施的项目所扶持的农户和产生的效益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明确产权,由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与农户的“产权共享,利润分成”转变为由政府帮助农户贷款购羊、补助建舍和种草,实现农民拥有全部产权,让养羊户从原来的为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养羊转变为自己养羊,提高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不断扩展和延伸市场产业链。通过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晴隆实现了与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发达国家或省份的技术合作,建立地区山地生态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并与省内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合作,开展技术难题联合攻关,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吸收国外最先进的畜牧业生产管理技术,形成了一套“喀斯特草地生态畜牧业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胚胎移植肉羊屠宰加工”的技术体系。而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逐渐提高了农户组织化水平,促使农户主动寻找市场信息,开拓市场,占有市场,从而拓宽销售渠道,加之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及减少中间环节等措施,农户参与市场交易的主动权、定价权有所增强,抗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三) 实现产需衔接,促进扶贫主体和扶贫受体的地位平等
    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改变了以往的单纯的、硬性的给予式投入,而是在了解市场供求状况的基础上,安排和调整生产经营的方向、品种、数量和规模,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扶贫项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尊重村民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意愿;在项目扶持过程中,有效结合地区优势资源及产业发展基础,平衡贫困瞄准机制的刚性要求与农户产业发展的自主性,主动与企业、合作组织合作,引导贫困农户采取股份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来推进项目的实施,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乡镇、贫困村级组织和贫困农户为主体,形成相应的监督约束体系,实现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管理的规范性,切实保障贫困农户的自身利益。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提高了。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体现了互动、互助和互促,促进扶贫主体和扶贫受体的地位平等。案例:龙里湾寨竹鼠养殖——合作社股份制运作实现产需衔接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属扶贫开发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2014年,全县共有159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7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77万人。数据来源:龙里县扶贫开发情况汇报材料。县内贫困村原有的集体经济十分贫弱,乡镇合并更加剧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空壳化”,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围绕发展村级经济、促进贫困群众增收问题,龙里县扶贫局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模式,不仅为发展村级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也丰富了地区产业化扶贫的运作方式。
    湾寨乡地处龙里县南部中心,属典型农业乡。湾寨乡内丰富的竹类资源,是人工驯养竹鼠的天然食料,为竹鼠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以前,已有本地企业开始发展竹鼠养殖这一新型产业。2014年,龙里县结合湾寨乡竹类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竹鼠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扶贫部门选取了50户农户,投入200万元扶贫资金实施竹鼠养殖项目。为有效提供项目农户的技术指导,降低农户养殖的市场风险,龙里县扶贫办采取股份制运作模式,将扶贫项目交由龙里豪薇竹鼠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由合作社集中养殖,统一管理,项目农户(以村为单位)以资金入股,与合作社签订利益分成协议,实行股份合作、利益联结的运作模式。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合作社以圈舍、生产用房等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第一期饲养成本、工次、饲养技术及管理进行入股,农户采取自愿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的原则。其中,合作社占51%的股份,村委会占49%的股份;每年留种、存栏双方各占50%的股份。合作社在税后利润收益中提取15%作为风险金、15%作为发展基金,剩余70%的利润按股份分红。在管理模式上,为方便技术指导及保证产品质量,由合作社组织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购种、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采取药品饲料、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销售。在财务管理上,合作双方共同组建财务监督小组,由合作社理事长、乡、村和农户代表各一名组成,负责监督财务运行。“六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既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又使村集体和村民有了稳定收入。截至目前,竹鼠养殖项目发展势头较好,预计2015年年底可产生效益30万元。
    作为一项新型的养殖产业项目,龙里湾寨采取股份制合作对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有诸多优点:一是可以解决贫困户不懂技术、不善经营、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使小而散、农户单打独斗的模式变成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的规模经营模式;三是调整了产业结构,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减少了贫困人口,项目农户通过务工、从事其他产业和股份分红等多渠道增加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六是实现了扶贫资金的滚动使用。由于贫困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已脱贫农户不再享受股份,其他贫困户或返贫对象可作为股民参与到项目中来。已脱贫农户中有发展愿望的,可加入合作社或通过合作社自己发展,但仍由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销售,这样既降低了养殖风险,又实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四、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机制与方法
    (一) 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机制
    1.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如何科学有效地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确保扶贫成效的可持续,根本的出路在于市场化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中,不难找到中央关于让市场在扶贫开发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化”决心。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应该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大扶贫开发格局中,应找准不同的扶贫主体的定位和功能。从市场层面来看,一方面,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要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让扶贫开发资源流向市场竞争能力强、带动扶贫效果好的市场主体,由市场决定资源的流向;另一方面,市场配置资源应该在扶贫开发中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可持续增收等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不能有效提供全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而需要政府利用其权威来对资源配置加以调节和管理,使社会资源和要素按照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向重新组合。从政府层面来看,应该改变传统支配式的扶贫模式,退出自身并不擅长的领域,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包括资金的支持、市场的监管、政策的引导、扶贫效果的评估等。政府甚至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购买服务的形式来满足贫困地区发展的需要。
    2.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资源使用来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是让资源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式,比如说,以企业或者合作社为载体的资金到户分配模式,不仅发挥了资源的整合效力,而且满足了贫困农户持续发展的需求。集中使用能够提升资源的效益,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从资源分配来看,要充分体现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政府扶贫开发资源向市场竞争力强、扶贫开发带动作用大的市场主体流动。政府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方式和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方式并非对立的,而是相互结合的,即便是政府分配扶贫开发资源,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实际上,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体现了政府资源的市场配置特点。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扶贫开发资源的功能。利用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比传统的政府行政支配式的资源分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利用市场配置扶贫开发资源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扶贫开发资源,还能充分放大扶贫开发资源的效应,提升扶贫开发的效果。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向竞争能力强的市场主体流动;另一方面,政府扶贫开发资源的分配也要进一步体现市场作用,如扶贫资金项目等申报要严格招标、评估等,促进扶贫开发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是通过益贫效果来配置政府资源。无论是政府资源配置还是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是关键。政府资源的市场配置将会成为合作社参与扶贫开发的重要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提升扶贫效应。此外,在扶贫开发资源的配置中应更多考虑其益贫效果。
    3. 为资源合理配置创造市场条件
    为资源合理配置创造市场条件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尊重市场主体和农村内在意愿的前提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舞动起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开发;同时抓住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的关键问题、主要困难等出台系列支持措施,为其参与扶贫开发创造前提条件。
    二是运用市场机制的杠杆撬动扶贫开发,使扶贫资金这一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有效配置,通过利用公益性小额扶贫信贷、贴息扶贫信贷等融资方式,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资金和各类相关涉农资金,探索政府、金融机构等参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做法,集中解决突出的贫困问题。
    三是提供信贷支持和创业环境以提高贫困家庭和个体的经营性收入。小额信贷是较为灵活的市场化扶贫机制,可以作为贫困家庭和个体进行生产经营的启动资金。同时,应营造鼓励创业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贫困家庭和个体开发创业项目,提高经营性收入。
    (二) 扶贫开发资源市场配置的方法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扶贫开发进入新的攻坚阶段,不再是单纯地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实现贫困人群达到小康社会的水平,实现贫困人群的全面发展。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救助救济,而是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扶贫开发的方式不再是“养起来”扶贫,而是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着力抓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协作扶贫、金融扶贫等方法,确保扶贫攻坚有力有序、扶贫开发见实见效,加大市场优势资源转化力度,立足生态资源,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有机结合,切实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
    1. 产业扶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扶贫攻坚新突破。供给和需求两旺的市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合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产业扶贫是在不放松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基础上,围绕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做文章,通过政府的合理规划、引导和市场运作,将扶贫开发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向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转变,为实现贫困地区尽快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市场配置产业扶贫的思路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在产业扶贫进程中,转变过去单一、分散、短期的开发方式,探索、创建与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如联户经营型、入股分红型、股份合作型、土地流转型、专业合作型、基地集中型、企村共建型、租赁经营型等。
    目前,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有如下几种。一是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能人或龙头企业领办股份合作制经济。把农民组织起来,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股份合作制经济,加快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发展规模化种养业作为股份合作制经济的重点,在贫困县(市、区)集中发展一批大型蔬菜基地、果品基地、养殖基地等。二是发展家庭手工业。把家庭手工业作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把市场和农民联结起来,建立信息汇总平台,推荐适宜农村的手工业产品和行业。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像抓工业园区那样抓现代农业园区,科学制订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乡村工业园区“三区互动”,引导城市资本、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转让、托管、租赁、转换等方式向园区集中。四是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业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够直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使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能直接富民、快速富民。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创新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模式,发展特色产业,产生了综合效益,提高了扶贫开发水平,加快了脱贫致富进程。
    (1) 优化了生产要素。以实施整村推进为平台的集中连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整合了项目、资金、土地、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使其向连片特困地区集中,优化了资源配置,推进了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2) 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集中力量主攻覆盖千家万户的特色农业、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旅游业和特色环保型加工业,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三个转变:扶贫开发资金由“撒芝麻盐”向配套集中使用、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转变,生产经营由零星分散、各自为战向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3) 调整了产业结构。在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产业基地,使贫困地区实现由单一的农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4) 完善了基础设施。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中,通过整合行业部门配套项目资金,加大了项目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三通,以及学校、卫生室、广播电视三有目标,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2. 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是针对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和技术人才缺乏的现实状况提出的。通过科学思想的普及、科学理念的传播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解决素质与能力问题,大力实施科技创业者行动,采取“一对一、一带一、一帮一”的方式辐射带动贫困农民的发展,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最终通过资源市场配置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贫困区域或贫困人群的脱贫致富。科技扶贫采取“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协会+基地+农户”“法人科技特派员”“创业型科技特派员”“集体创业型大学生科技特派员”等发展模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科技特派员与农户利益的共赢,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地促进贫困乡村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科技扶贫已成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1) 创新工作机制,培育科技人才。科技扶贫严格按照“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择优选聘”的用人原则,把真正有技术、有水平、有能力、有经验,深受农民欢迎的技术人员选入科技特派员队伍,每年从各涉农部门选聘科技特派员。打造出一支由专家(包括技术专家、市场专家、企业管理专家)、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和新型农民组成的农业科技适用人才队伍,深入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
    (2) 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科技素质。采取先集中后巡回的培训方式,对农业科技园区负责人、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户代表、农民技术员代表进行集中培训,科技特派员到各乡镇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巡回培训,向广大农民宣传农业科技知识,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发放农业科技宣传资料等。科技培训的类型主要有依托项目开展科技培训、开展送科技上门服务活动、组织现场观摩学习等。开展灵活多样的各类实用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把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农民,培养出一批有本领、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使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增强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形成农民争着富、群众跟着富的局面。
    (3) 开展激励创业,实现互动“双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模式:一是科技特派员直接参与农业公司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农业公司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二是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调动农民科学种养殖的积极性;三是科技特派员直接创办合作社、公司、企业,部分科技特派员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直接创办农业企业,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带动周边的农民共同致富。
    (4) 创新扶贫模式,“互联网+”拓宽扶贫渠道。当下,“互联网+”风生水起,为很多产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众多机会。扶贫产业顺势而上,通过电商促进困难群体就业,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群实现就业,鼓励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群在网上开店创业。无形的网络克服了贫困地区的交通瓶颈,连通世界,对接供需。
    3. 协作扶贫
    协作扶贫是通过市场机制帮助贫困地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增强自身“造血”机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协作扶贫的内在规定性是互惠互利、实现双赢,这种形式弥补了国家财政投入上的困难,加强了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参与协作扶贫的市、县,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产业互为补充,双方要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深化协作扶贫,拓展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协作扶贫实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
    协作扶贫的具体帮扶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①无偿捐赠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②捐赠生产和生活等急需物资,支持贫困地区农户的农业生产和救济困难户的日常生活;③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主要做法是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进行合作生产与经营;④加强地区间的人员交流,发达地区派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提供服务,而贫困省、市则派遣行政和技术干部到发达地区接受培训和挂职锻炼,同时积极组织和输送劳动力到发达地区就业。前两种帮扶方式主要以扶贫为主,后两种帮扶方式则主要以市场开发与协作为主。
    协作扶贫是扶贫、开发与协作的有机统一。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是协作扶贫的主要目标和价值追求,借助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等优势,通过多方面的协作、开发,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和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协作扶贫的内容从单一的资金和物质的援助扩大到开办实业,以经济发展促扶贫;干部、人才交流从互派党政干部扩大到组织、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的流动;劳务合作从简单地组织贫困地区的人员到发达地区务工,发展到包括技能培训在内的劳务合作,甚至发达地区的人员到贫困地区务工的逆向劳务输出。开展经济合作,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协作扶贫的主体和基础。通过经济协作、互惠互利、彼此双赢,为协作扶贫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内在的活力。与此同时,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经济合作逐渐发展到科技、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协作扶贫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是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协作扶贫通过提升市场的主导力量激发协作扶贫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实现协作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壮大市场主体。协作扶贫将国有企业作为扶贫企业的基础力量,依托国有企业与政府的紧密关系,鼓励国有企业在东西部地区间开展兼并、重组和融合,使东西部地区共享社会发展的经济收益和优越性;协作扶贫将民营企业作为协作扶贫企业的骨干力量,依托民营企业与市场的紧密联系,鼓励其在东西部地区开展资源开发、整合与提升,加快提高贫困地区的市场活跃度;协作扶贫将合资企业作为协作扶贫的补充力量,依托其与先进生产力的紧密关系,鼓励合资企业在东西部地区间开展产业链条延伸与产业环节布局,加快提高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提高经济效益。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扩大协作扶贫企业开放的产业领域和经济空间。政府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服务平台、优化服务设施,加快公共基础配套设施,降低协作扶贫企业的外部成本;加大西部地区政府税费优惠力度,降低东西部协作扶贫企业的运行成本;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促进土地流转、人力资源开发和金融要素的规模集聚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三是推动双赢。协作扶贫通过企业利润增加促进地区税收大幅度增长,以产业的市场发展机制为当地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与体制创新创造契机,推动地方政府与协作企业的双赢;协作扶贫通过企业创造的就业平台提升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以企业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推动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双赢;协作扶贫通过地区政府合作引导地区企业协作,以东西部地区间的要素禀赋和产业的互补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推动东西部地区的双赢。
    4. 金融扶贫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金融资本已成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确保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迫切需要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由于农业本身的特点和农村人员素质等因素,金融扶贫是扶贫资金到达目标贫困人群手中、达到预期减贫效果、实现资金循环流转及实现金融机构自负盈亏等的关键和难点。
    市场配置金融扶贫的核心是以“政府增信”为杠杆,引入市场机制,降低农民贷款的门槛和利率,放大扶贫资金总量,有效破解贫困地区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近年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破解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不足、企业和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是创新融资模式,支持贫困地区重点规划项目建设。结合贫困地区基础建设欠账较多、投入较大的实情,构建合理分工的投融资体系。发挥省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主体功能,使主要承担经营性项目建设的市县融资平台,逐步转型为市场化企业,运用利益补偿方式以吸引民间投资进入盈利能力不强但社会效益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发挥信贷融资功能,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通过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等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投入片区扶贫开发领域。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探索贫困地区资产证券化融资,拓展扶贫开发融资渠道。
    二是通过政策倾斜带动产业,提升地区发展对信贷资源的吸纳能力。一方面,要整合政策优势,打造资金“洼地”。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以及扶贫开发的攻坚试点的政策优势,以项目储备、申报的形式,向政府申请信贷政策扶持、信贷投放,实现政策细化、落实,项目、资金落地。另一方面,要推进产业扶贫,争取重大项目。将扶贫开发与国家“十三五”规划有效对接,做好产业提质升级重点项目、扶贫开发中的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等,通过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实现项目带动、产业扶贫,进而提升地区发展对信贷资源的吸纳能力。
    三是合理提升风险容忍度,完善风险保障体系。首先,适度提高金融扶贫中不良贷款容忍度,合理制定信贷风险问责标准,以增强金融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地方财政补贴、银行盈利化解相结合的方式,核销金融扶贫在大的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中的不良贷款。其次,进一步丰富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构建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再保险、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增强农业保险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地方财政设立扶贫贷款风险担保基金,激励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片区。
    四是发挥政策激励导向,完善地区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扶贫、财政、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使其在争取贴息资金、审核贴息项目上联动协作,增强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贷款主体放开的基础上,推行扶贫贴息贷款主办行制度,通过贴息为银行赢得客户,激发银行办理扶贫贴息贷款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县域发展、扶贫开发的金融政策的覆盖面由县域拓展到片区的市辖区,避免金融政策在片区内部的不一致、不对等。
    五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金融网点和服务“下沉”。推进金融网点向县、乡“下沉”,通过提供土地费用减免、经费补贴、税费优惠等激励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在区、县和重点乡镇设立、恢复或升格机构网点,构建高覆盖、多元化的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网络,使金融宣传教育向乡村普及。立足农村低收入群体,以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为重点,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质。
    金融扶贫引入市场机制不是简单地发放贷款和兑现贴息,而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政府“一头热”的扶贫模式,把金融部门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形成“银政企农”共谋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局面。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