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雷大乡屈岔村--静宁县屈岔村综合调研报告

    甘肃省静宁县雷大乡屈岔村庄综合调研报告

                                       刘婷婷

    一、基本概况

    (一)雷大乡基本概况

    1、自然现状

    雷大乡位于甘肃省静宁县中南部,西与双岘乡接壤,南与李店镇毗邻,东与庄浪县赵墩乡相依,北与威戎镇为邻,为纯山区。东经105°41′~ 105°52,北纬35°14’ 35°20’,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北距静宁县城30公里,境内为丘陵山区,地势略微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海拔较高,海拔高度在1800米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6.5℃,无霜期105天,年均日照时数2205小时。降水分布时空不均匀,夏水较多,冬春较少,年均降水量480.8毫米,可靠值382毫米,年蒸发量1520毫米。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灾、霜冻等。雹灾平均53遇,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10528日,降雹时间约20分钟,涉及境内黎沟、张局、杨沟、合岘4个自然村,受灾面积达4900亩。

    2、社会经济现状

    2012年末辖安乐、陈局、雷大、黎沟、新义、兴坪、张局、合岘、谢吕、屈岔、柴岔、秀锦、下马、后梁、曹沟、曹河、范堡、麻硖等18个村民委员会。辖区总人口20686人,以汉族为主。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60人。总人口中,男性10702人,占51.74%;女性9984 1人,占48.26%;1 4岁以下3548人,占17.15%;1 56413113人,占63.39%;65岁以上4025人,占19.46%。2011年人口出生率 7‰,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1‰。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5千米,总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9人。耕地面积7.3万亩 ,人均3.62亩,全部为山地,以种植苹果、冬小麦、玉米、洋芋为主。2012年农业总产值9275.61万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2年生产粮食8555吨,其中小麦3181吨,玉米2768吨、洋芋1731吨。果园面积35138亩,产量14000吨,畜牧业以牛、驴、猪、家禽为主。2012年末牛存栏1500头,驴存栏2313头,猪存栏4459头,出栏肉猪7676头,年末鸡存栏3.18万只,出栏2.69万只。

    3、公共事业的发展

    雷大乡2012年末有小学17所,在校学生1496人,专任教师1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1360人,专任教师7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18个;有床位24张,专业卫生人员26名,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2012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3人次。18个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40户,人数2990人,支出330.08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五保户89户,110人,支出41.5464万元;医疗救助17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60人次,共支出38.056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6.3068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0181人,参保率87.5%。

    4、经济概况

    境内海拔较高,雷大乡成为全县南北地形、气温的分界线。粮食作物以冬小麦玉米谷子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胡麻为主。 果园面积4万多亩,挂果1500亩,占耕地面积的54.8%。果品收入达0.6439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85%,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90%。主要品种有红富士秦冠。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着色好,品质优,耐贮藏,深受省内外顾客的喜爱。

    雷大乡人多地少,气候阴湿。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在瞄准市场的基础上,以建设静秦公路绿色经济增长带为契机,坚持一手抓小康建设一手抓扶贫开发,并把二者统一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果品产业。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雷大乡把果品产业做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不断扩大果园栽植面积。其中,2005年以前累计完成果树经济林8273亩,并全部开挖果带、覆膜、树干套袋,由于管理到位,成活率达到95%以上。

    雷大乡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以“点上示范,面上推进,综合增效”为总体思路,不断强化辐射带动。形成雷大乡绿色经济增长带14公里,涉及柴岔、屈岔、合岘 、张局等7村19社,并扩展延伸到新义、兴坪2村;一次性栽种苹果苗木3273亩,拉通了静宁南北山区的产业断档现象,真正形成了一个果品产业链,被市上列为重点工程。果园栽植的异军突起,打破了村域界线的分割。按照“宜杏则杏,宜果则果,宜梨则梨”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一次性栽植优质红富士苹果1818亩10万株,早酥梨1090亩6万株,优质大接杏365亩2万株。为了有效解决群众当年增收问题,在产业带内落实套种西瓜400亩,蔬菜300亩,豆类250亩,药材100亩。示范园区发展以屈岔、下马整村推进为依托,屈岔、谢吕2村为支点,把4村建成了优质大接杏示范园,一次性栽植大接杏2270亩,户均达到2.5亩,并以合岘、张局、陈局、下马为重点,集中连片栽植黄金梨524亩3万株,早酥梨500亩3万株,把集中和零星栽植相结合,建成新义、黎沟、兴坪苹果示范基地,完成栽植红富士苹果3206亩。以赵沟、杨沟、马湾、秀锦为基地栽植干果花椒1800亩,同时间作套种坑种洋芋、豆类、瓜果经济作物1800亩,使长远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以合岘、雷大等6村为重点,种植牧草6000亩,积极发展养殖业,扶持和创办了下马村“汉秀养猪场一个”,年销售商品猪160头,仔猪68头,销售收入达13.2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在党支部书记陈汉秀的示范带动下,全乡目前生猪存栏1.4万头,良种率达95%。

    养殖业一举成为该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新亮点。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雷大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切实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建成屈岔、雷大等砖厂5处,年产石灰石7.2万吨的雷大石料厂乡办企业1个。现在全乡基本上形成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数村一品,规模进程的产业化新格局。

    (二)屈岔村概况

    屈岔村位于雷大乡北部,辖6个村民小组,205户,1004人,全村耕地面积3307亩,其中果园面积1300亩,挂果面积360亩。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668元。群众以务工和发展果品、冬小麦、玉米等产业为主。常年外出务工85人左右。自来水入户率为98%,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项目,电网覆盖所有农户。完成退耕还林1300多亩。

    雷大乡位于静宁县中南部,属中南部干旱贫困片带上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之一。项目区以雷大、柴岔、秀锦、后梁、曹沟、曹河、范堡、麻硖8个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贫困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全乡其余10村共同实施,项目概算总投资2736万元。具体工作中,雷大乡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抓增收产业的开发。全乡新植果园26000亩,补植补造2000亩,套种南瓜6500亩,洋芋14000亩,蔬菜及豆类5500亩,解决发展果园与群众当年增收的矛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抓基础设施的配套。新修梯田2000亩、道路建设中,新修田间路63200.3公里、硬化215.3公里、砂化215.5公里、改扩建1123.5公里,建成塘坝1座,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20户,配套沼气示范户205户,栽植行道树9000株。三是抓社会事业的发展。配套完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46场(次),集中培训群众6000人(次),使每户至少有1-2名掌握农业先进技术的科技明白人,为提升产业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村庄经济状况

    以苹果生产为主的果品产业是屈岔村依据当地独特的然资源优势而确立的发展壮大村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支柱产业。在经历了90年代初的探索起步,新世纪初的区域开发、典型示范,2006年后的标准化生产和全面壮大提升三个阶段后,目前,全村果园总面积13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4%,户均达6.4亩,人均1.3亩,2011年挂果面积360亩,总产量389吨,人均果品收入2095元,成为了全村的主导产业。雷大乡苹果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所产苹果色泽艳丽,果形端庄,酸甜适度,硬度适中,风味浓香,耐贮耐运,属优质高档果,深受省内外顾客的喜爱。近年来,雷大乡立足乡情、突出特色、发挥地域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县优质果品大乡,不断在扩张规模、标准化生产、完善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做文章,在果品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等方面已取得了新成效。先后建成了兴坪至新义2000亩盛果园标准化管理示范带和陈局村2000亩幼园标准化管理示范点,成立了新义果业协会。果品产业的发展为雷大乡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雷大乡果业将以科技领先,标准化生产领先,加快建设全乡山地苹果优质生产基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带动全乡果业做大做强。

    1)屈岔村苹果产业优势:

    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坚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继续深入推进果品结构调整。以良好农业技术规范为重点,完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行“一年定干,二年重剪,三年全拉严管,四年挂果,五年丰产”的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树体改良、测土配方施肥、保肥节水、病虫综合防治、单果管理等提质增效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素质,着力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确保优质果率年递增5%以上,形成果树病虫害的群防群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维护雷大山地苹果的地域特征和质量特色。加强果品质量检测和信息追溯,建立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大果品贮藏力度。加强资源整合,扩大贮藏规模,坚持科技创新,提升竞争能力。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等形式,进一步完善,弥补果品贮藏服务行业的空白,进而强化产地果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形成强势的市场主体,推进雷大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进各项资金,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促进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底,建成集果品收购、贮藏、批发等为一体的大型果品贮藏企业1家,促使雷大乡苹果尽快与国内市场接轨。

    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经济合作组织协会的作用,强化生产技术指导、科技培训,信息收集与发布,大力发展果业合作组织,增强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产业技术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形成完善的栽培技术堆积,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积极开展产业技术交流与研讨,加强与苹果先进乡镇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与进步,促使雷大乡苹果产业升级。

    2)雷大乡及屈岔村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质量不够高,与李店、仁大、治平等乡镇的苹果发展相比,雷大苹果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苹果专业合作社建设比较薄弱,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现有合作社带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较弱;

    三是品牌影响力还比较弱,人们都说南部苹果好,可很少有人知道雷大的山地苹果;

    四是苹果贮藏能力还较弱,气调库是苹果保鲜的有效途径,但雷大乡气调库建设数量较少,不能满足雷大乡逐渐增加的苹果产量。

    目前雷大乡果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点发展阶段,具备了建设高档精品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雷大片和后梁片发展不均衡,群众认识不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效益差距较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栽培品种比较单一,缺少授粉品种;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致使品种更新速度缓慢,难以适应当前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技术人员少,经费投入不足直接限制了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实力不强;质量监测和农资市场空白;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市场开拓不够。与此同时,雷大乡环境气候条件适宜进行苹果生产,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劳动成本较低,适度的生产规模,造就了雷达乡巨大的生产潜力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村庄文教卫生与农家书屋建设

    (一)村庄文化教育

    屈岔村没有一所学校,乡镇上也没有幼儿园,只有一所雷大乡中学(分小学和初中两个部),本村的学生上小学和初中就去五公里外的屈岔中学,上高中就得去静宁县;村里现有小学生40人,初中生32人,在读高中生(包括中专、中职)18人,在读大学生(包括高职、研究生)11人,村里没有小学教师。在2012年,村庄总共举办了4次农民培训,培训人数为480人。屈岔村在2012年建成一个综合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占地面积为300,由村干部管理,公共文化设施全部配备了新的器材;村庄的图书阅览室也是在2012年建成的,占地面积为12但现有藏书量较少,图书馆也由村干部管理

       (二)村庄医疗卫生及道路状况

    屈岔村有一个村卫生室,有一位医务人员,2个病床,全村19888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比例达到95%。每人每年缴纳农村合作医疗费50元。在乡镇上有一家卫生院,是全乡的定点医疗单位,但据村民们介绍他们去卫生院只是买点药品或就诊一下像头疼感冒之类的小病,如果得了大病要动手术或者住院,还是选择去30公里以外的静宁县,这主要还是因为信不过当地卫生院的医务人员的水平。有些村民给我说:“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能力不行,因为我们知道这里工作的有些医务人员就是从本村出去的中专、中职生,但他们的工作证上写的却是从哪个有名的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上级领导们来视察的时候一看说到:‘你们到乡镇卫生院里看病都是优秀的医学才子在为你们服务,难道这样的医疗服务还不够好吗?其实农民们都清楚,这样下级人哄上级,最终得不到实惠的还是农民”。

    村庄里有一处定点的垃圾投放点,但是没有垃圾箱,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没有专人清扫村庄卫生,都是个人自扫门前的卫生。由于屈岔村地处山地,村里道路多为山路所以每每遇到暴雨或下雪天出行道路就损毁严重导致村民出行极不方便。村里2013年得到乡镇的资助金修建了新的村庄道路但是因为新修的道路多为沙石路未曾硬化所以降水量一多对道路的损毁就会比较严重给村民的出行带来诸多的不便,对于这件事村民也是无可奈何,村支书告诉我们他们也在尽力想办法把路面尽快硬化,解决好这个大问题真真给村民带去方便。

      (三)农家书屋建设

    屈岔村的农家书屋就在村委会里面,面积只有12㎡,小屋里面的藏书很少,因为村部是新建的所以里面的许多房屋都是空置的,且村庄的资料较少,部室也不是很完善。

    对于本村的农家书屋建设,我在与村支书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三大重要的问题:首先,农民自身受教育水平低,别说是屈岔村就算是全国大多数的农村,留在家里种地的农民的学历大多是在初中以下,很多书他们都看不懂,村民们就算去了农家书屋也是借几本传统武侠小说看看,农业科技类和人文社科类的书基本上不看,相对于知识分子阶层来说,农民群体对图书的需求量最少,稍有点知识的村民要是去农家书屋借书看还得考虑邻里村民的舆论成本;其次,农家书屋就好比是个摆设,没有多大用处,村民们很少去看书,在夏天正好是农忙时节,白天村民们都忙着下地去了,晚上回家躺在家里看电视或是串门聊天,有电脑的农户家庭也只是用电脑会玩玩游戏,谁还有心思跑去村委会看书,到了冬季也是农闲时节,但书屋里面又太冷,所以基本上就没有人去读书;最后,农家书屋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新庄村的图书阅览室一直是由村支书和村长管理,村长和村支书很多时候因为忙于其他事务不在书屋,这样农家书屋大多时候都是关闭的,村民要想借书或看书就得找村长或村支书 ,村干部们也不会经常因为哪一两个人的需求跑到村委会给他们开门,造成了管理员与村民双方的不便,因此,农家书屋如果没有专门的管理员(需要村里支付一定的报酬、并且学历较高),那么图书室的全天候开放管理、借还图书的登记等工作就没有人去做,势必会造成村庄图书资源的闲置浪费和流失,这也是农家书屋建设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农家书屋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四、村庄社会情况

    现在全村205户中180825人参加了新农保,目前已有75人领取养老金,每人每年领取1500元;村庄有48159人享受低保,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低保户由村民代表会议确定;村庄现有五保户4户,共5人享受五保待遇,每人每月224元。村庄没有民间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社会发育程度低,公民意识较薄弱,现有一个文化性组织,开展村庄文化服务活动。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新农村建设以来,水、电、路及其它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全村道路基本进行砂化处理,98%的家庭用上自来水,87%的家庭安装了卫星接收电视,烧水做饭用太阳能、电灶,电网、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全村。

    每个农户家庭平均每人每年在衣服穿着上的开销为300元左右;每家每年都养1-2头猪,每年到了腊月初就杀猪宰羊,吃不了的肉要么是腌了、要么是冻了以备一年之需,我调访的几户农家一年吃的肉基本上是自家养的,很少从外面购买,据村民讲,这样的食肉习惯主要是考虑到自家养的家畜不像市场上卖的那样(大多是用含有多种添加剂的饲料喂养出来的),所以吃起来既健康、又味美、还可以节约肉类消费成本,蔬菜瓜果的消费总额每年每户为500元;农户们住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或砖混结构建成的瓦房,在新农村建设中受惠的农民修建的都是统一的砖混结构的瓦房(统一的青砖瓦、统一的门楼,统一的大门);家用电器方面:家家都有电视机、手机,但其他电器较少。交通工具方面:全村有5辆小轿车,三分之一的农户家有摩托车或自行车,村庄公共交通也很便利,村庄到县里有固定的班车,每天发7个班次,极大的满足了村民的出行需求!

    村庄的健身广场就建在新的村部里,广场上有两个篮球架,还安装了不少健身器材,但据调查很少有人去健身,因为农村不像城市,农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忙地里的农活,如大多数村民反映的:“我们白天在田地里干农活的劳动量就够大的了,晚上一回家就想休息,就算是在农闲时间也会做些其他的事情,现代社会竞争这么激烈、生活压力这么大,谁还有心思专门化时间去锻炼身体,况且农民经常从事农业生产劳作,身体也较健康”。

    五、新农村建设状况

       (一)屈岔村新农村建设状况

    屈岔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到现在也有4年多了,如前面所述的:新农村建设以来,屈岔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来推进,村庄的水、电、路及其它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全村道路基本砂化,家家都用自来水,户户都有卫星接收电视,烧水做饭用太阳能、电灶,电网、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全村。

    屈岔村是今年雷大乡整乡推进项目中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辖62051004人,耕地面积3307亩,果园面积1300亩,其中挂果园560亩。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新修田间路955.8公里,拓宽村社路6公里,栽植风景树120株,行道树1000株。集中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20户,配套建成“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70户,安置太阳能路灯26盏,建成塘坝1座,新植果园820亩,盛果园覆黑膜560亩,建成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一处。

    (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1、村组织明显退化,村民凝聚力下降

    村两委会组织建设面临着困难。首先是年轻的党员大都外流,村里只有老党员。年轻人外出,村里发展新党员面临着困难。许多村都是老党员轮流坐庄当支书。其次是村干部稳定性差,一方面是村干部频繁更替,另一方面是很多村干部也是经常在外打工,他们只是利用空闲时间回来解决一些村务工作,实际上也已经流入了城市。第三,村民对村干部的依赖性明显增强,外流人员由于户口原因,需要在乡村办理相关手续,留守人员行动不方便,他们需要村干部帮助解决,有的村民对村务工作有看法,却又不愿表白,生怕得罪村干部。第四,村干部的工作量减轻。税费改革后,村级办公费用和村干部的工资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村民不再承担相应的费用,这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村干部的责任心。村干部理直气壮地开支,村民只要自己不掏腰包,别的事也就不管了。第五,实施项目村民参与机会很少。村上实施项目,多由上级有关部门或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干部决定,村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而且实施起来多直接应用机械施工,村民很少参与工程的发包和管理,村民对项目缺乏拥有感,从内心上,只是项目的旁观者而不是拥有者。村组织的能力和村民间的凝聚力明显下降,乡村建设步履艰难。

    2、建设,难以避免的误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也不是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的改善,期望一蹴而就得到目的的。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将示范点变成“官”赏点,成为一些官员的政绩工程,搞好了一个点,却荒芜了一大片,不具有推广的可能性。有的贪大求洋,搞“大跃进”式建设,致使农民投入过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表面是好看了,农民的日子却更难过了。有的搞村舍整洁,变成了装饰表面的行动,多数是重物质投入而轻视制度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上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致使新农村建设搞的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出现这些误区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参与不够,官员急于出政绩造成的,不仅没有充分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而且成了某些人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要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善村容村貌,但是,新农村建设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农民自己的精神力量,用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来规范村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增强农民团结奋进的勇气,促使农民产生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动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状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实现农民增收的可持续,这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国家和社会为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各种资源,只有基于农民的决策、管理、监督和评估之上,才能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助跑器。政府和社会绝不能成为一辆车子,拉着农民跑到目的地。如果是那样,即使到了,农民也只能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事实上也不会被拉到目的地,如此庞大的农民队伍,谁有这个能耐?因此,农村的发展,关键还在于农民自身发展。

    六、结束语

       “百村十年观察”项目是一项贯穿了“真实、深入、扎实和持续调查”的伟大调研工程,我通过参加这次暑期调研,走访和观察了甘肃陇东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的乡村,一方面对于我个人来说无疑提供了在大学校园里无法获得的成长和实践锻炼机会,提高了自己与当地的农民以及基层干部们沟通、交流和和相处的能力,也同时增强了独立的思维判断能力,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了解和掌握近些年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动态和农民的生活面貌和家庭情况,在看到中央战略性的三农政策指导下的农村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决策和中国农村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