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宁明县板棍乡上蓬村--蔡露-普调

    广西宁明县板棍乡上蓬村调研报告

    上蓬村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板棍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热、水充足,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区,占地约18.5平方公里。全村有七个自然村组成,这七个自然村分别是上蓬、下篷、板志、那关垌、红岭、白坟、农浪等。全村共有农户386户,2012年村庄统计人口1876人,男1180人,女696人,其中党员54人,一个党支部。上蓬村2012年统计耕地面积6813亩,其中农户承包面积3673亩,林地面积2876亩。2012年全村耕地占用面积6813,其中村集体占用13亩,宅基地占用800亩。全村主要以甘蔗种植为生,还有少量的芋苗,花生,松脂,还有少量水稻,所产稻米主要供自家食用。

    一、村庄概况

    (一)宁明县地理区位

    宁明县地处西南边陲,西邻凭祥、龙州,东邻防城港,南与越南共和国接界,北邻崇左、扶绥。地理坐标北纬21°51′至22°58′,东经106°38′至107°36′.北距广西首府南宁130公里,南距越南谅山市63公里,辖13个乡镇,其中有4个乡镇处在边境线上,总面积3698平方公里。人口38万多,壮族占77.1%。耕地面积127.75万亩,林地201.97万亩。年平均气温22.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00小时。

    自然资源丰富。可概括为:“123456”。即是“一条甘蔗,两座山峰,三条河流,四棵摇钱树,五块富矿,六片药材”。其中甘蔗是宁明县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种植面积为45多万亩,截止2008年,原料蔗总产量超达314.9万吨,县内有2家中外合资制糖企业,年产蔗糖39.11万吨。“两座山峰”即花山和公母山,花山壁画举世闻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公母山是国家二类口岸爱店的象征,爱店边贸红火异常;“三条河”即明江河、公安河、派连河及其支流。

    (二)上蓬村地理区位

    板棍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乡总面积237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全乡有林面积20多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5.9万亩,耕地面积33000亩。由于山地居多,全乡主要盛产木材、松脂、八角、药材等农产品,是宁明县较大的农产品集散地。322国道沿乡而过,明江河绕乡而流。上蓬村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板棍乡。板棍乡地处宁明县中部,东与海渊镇交界,南与那楠乡相接,西与东安乡接壤,北与北江乡相邻。如下图所示:

    5

     

    如图所示,上蓬村位置较为特别。蓝色为明江河,上蓬村位于板棍乡最北,与板棍乡政府仅有一条明江河相隔。乡政府位于明江河北岸,上蓬村位于明江河南岸。明江河河宽月200米,上蓬村村委距离板棍乡政府约2公里。

    (三)村庄状况

    上蓬村有七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上蓬、下篷、板志、那关垌、红岭、白坟、农浪等。2012年统计,全村共有农户386户,村庄人口1876人,男1180人,女696人,均为农业户口。2012年统计村庄人口一共187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数为1312人,妇女人数638人,老年人169人,儿童50人,残疾人113人,无劳动能力的人口数325人。从事产业劳动力的人数为1500人,全村从事三大产业的人数配比如下图所示:

    6

     

     

    如图所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为700人,从事第二产业人数为100人,从事第三产业人数为100人。上蓬村仍然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

    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上蓬村主要地形为山地丘陵,均为农业区,旱地4000多亩,而林地1800亩。该村年平均气温21℃--26℃,年平均降雨量1145—1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和甘蔗等作物。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甘蔗种植。

    二、村庄经济状况

    2012年村庄收入共9800元。主要来源于上级补助拨款和村庄集体收入,2012年上级拨款一共5000元,集体经营收入4800元。2012年村庄共支出4800元,主要用于村管理费用支出。该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源于该村到乡镇过去的一搜渡船,这条渡船是上蓬村人往返于板棍乡和该村的主要交通工具,渡船长年承包给农户个人,采取人工拉船的方式度送客人到对岸,只有在下雨、涨水等极少数情况下才会烧柴油开船过河渡人,村集体每年向承包人收取3000元,由此构成该村主要经济收入。 此外,该村无债权债务,村内经营状况和企业数量为0,无个体户,无集体企业无个人企业,村内集市数量为0 。村内长年外出务工人数一共250人,长年外出务工农夫25户。其中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为0。该村无专业种植大户,也没有养殖大户,仅有极少数几家自己饲养几头猪供自家食用。2012年统计耕地面积6813亩,2012年全村村民获得粮食补贴总数额为152075.862 。

     

    (一)以甘蔗为主的经济作物

    宁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以甘蔗、水稻种植为主,是全国有名的蔗糖生产大县。整个宁明县2010年种植甘蔗总产量超达315万吨,县内有2家中外合资制糖企业,年产蔗糖超40万吨。

    上蓬村甘蔗种植占全村面积的95%以上,只有极少数量的水稻种植。2009年生产总量达到16000万斤,总收入450万元,人均收入2400元;2010年生产总量达20000万斤,总收入960万元,人均收入大概4500左右。2011年甘蔗总产量22000万斤,总收入1053万元,人均收入4700元左右。2012年甘蔗总产量2300万吨,总收入1058万元,人均收入约4750元左右。上蓬村甘蔗产量与收入增长图:

    7

     

     

      

    8

     

     

     

    (二)水稻种植

    上蓬村水稻一年两季,一般是在每年的三月下旬插秧,到六月底左右可以收割,接着开始下一季插秧,到10月左右就可以收割。一般亩产800到1000斤左右。因为水稻比较适合在湿润环境下生长,同时还需要高温,水源充足,上蓬村有电排,专门供水到水田里作为灌溉,但是由于电排常年没有维修,现在不断地老化、损坏、存在供水困难。同时人畜粪便、沼气池残渣都可做水稻化肥,米质较好。上蓬村的水稻种植面积很少,平均每家每户大概就种植1亩左右,主要是自己食用,一般不出售。家里人少或种植面积较多,有较多存粮时才出售。

    三、村庄政治状况

    (一)、政治组织

    上蓬村的政治组织包括村党支部、村委会两个组成部分,在村庄日常的行政行为中,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缔造着乡村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政治运作。上蓬村的最近一次换届选举在2011年,经过村民的民主选举投票、激烈地角逐,陈锡兴继续当选为上蓬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即该村实行党政“一肩挑”的模式。笔者将从政治组织和政治参与情况来对该村的政治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

    (二)换届选举

    上蓬村共有9个村小组,选出了4名村干部,其中一名是女性干部。上次换届选举在2011年,党支部换届方式主要是选举,乡政府没有直接任命,采取“公推直选”选举方式。据调研了解2011年上蓬村的换届选举竞争激烈。在选举过程中,由民主监督小组组织来监督,有两个组织,一个是村民理财小组,另一个是村民监委会。民主监督组织一共有12人。在党支部和村委会选举过程中民主监督小组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选举能够民主、公平、公正、公开,为选举顺利完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先由村民推荐出选举候选人再选举。符合参选资格的人数是1280人,实际投票人数是1230人。村民代表由村民推选出来,先选村委会再选村主任。2011年换届选举总共支出3560元,其中乡镇补助900元,村集体支出2660元,选举委员会工作补贴250元,选举辅助人员补贴2610人,选举委员会前期培训支出300元。

    上蓬村换届选举支出情况(2011年数据)

    事项

    乡镇补助

    普通村民误工补贴

    选举委员会工作补贴

    选举辅助人员补贴

    选举委员会前期培训

    村集体支出

    单位(元)

    900

    400

    250

    2610

    300

    2660

    9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村民换届选举中,选举经费主要来源于乡镇补助和村集体支出。

    上蓬村现任的村主任是陈锡兴、村支部书记也是陈锡兴。担任党支部委员的都是村干部,即是是两个班子一套人马。所以该村有什么重大事情或者是决策,基本都是由党支部委员和村干部来完成。但是该村经济收入相对比较少,人力和物力也都很缺乏,所以很多事情都是

    由党支部的4个委员决策。两个民主监督组织,在选举过程中没有拉票,贿选情况,选举程序基本正常、合法,从而看出上蓬村的选举时很民主自治的一个村委会。

    四、村庄社会情况

    (一)医疗保险

       据2012年数据统计,上蓬村一共有1876人,共386户。全村共有一个卫生室,共有医务人员数量1人,无病床。由于渡过明江河约200米就是板棍乡卫生院,所以村民大多都在镇卫生院看病。全村386户均参加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每人每年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费用是80元,由财政全额补贴,村民不用交付。其中,村民住院报销比例,村级卫生室报销80%,板棍乡卫生院报销80&,宁明县卫生院报销70%,省级医院报销50%。

    (二)养老保险

    据2012年数据统计,上蓬村一共有1876人,共386户。其中参加新农保人数为698人,共287户,目前已经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为156人。上蓬村的养老保险是分年度缴纳的,每人每年100元,若一次性缴纳则需要一次交清15年的费用。年满60周岁以后就不用缴纳了,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每人每年720元,每月60元。高龄补贴从80岁开始,每年补贴100元。生活补助相对比较低。在笔者调研期间,普遍感到村民对于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持赞同态度,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三)低保、五保情况

    上蓬村全村共有低保户11户,低保人数41人。低保人选有上蓬村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可享受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补贴。

    上蓬村共有五保户10户,五报人数10人,可享受国家每人每月110元的生活补助。

    (四)村庄贫困情况

     据2012年数据统计,上蓬村一共有1876人,共386户。上蓬村为三类贫困村,属于老少边穷地区。上蓬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贫困人口数量650人,村庄脱贫总人数209人,2012年脱贫人数20人。2012年,对上蓬村累计进行帮扶到户累计资金254000元,主要用于给贫困户的村民发放树苗和整理耕地。2012年累计帮扶生活资金投入220160元,投入住房改造114000元共计完成4家危房改造,慰问五保老人累计补贴114000元

    (五)村庄卫生情况

    上蓬村基础设施普遍较差,村庄环保意识和卫生清洁意识也普遍较差。村庄没有定点垃圾投放处,更没有垃圾箱,没专人打扫卫生;垃圾主要烧掉或者当肥料施用。村庄沼气池很多,人畜粪便都可以处理,一部分垃圾可以使用,减少污染。但是由于农村垃圾过多,不能及时处理,将会给村庄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下图为近四年上蓬村沼气池的建设情况:

    10

    五、对上蓬村观察中几个问题的感悟

    (一)村庄道路的问题

    笔者在村庄调研中发现上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甚至制约了该村人民的生产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问题:一、村庄硬化水泥路缺乏,仅有极少量的石渣路。主要在浓浪屯到上蓬村之间,为村里拉运甘蔗、人车往来的主要通道。但是年久失修,这条石渣路已经凹坑不平,下雨过后的泥坑会有很多积水,摩托车也很难行驶,基本人只能靠步行。比较泥泞难行。而且,这条路有一些坡度较大的起伏坡,而村民主要靠用牛车拉运甘蔗到尽头的公路上,所以非常不方便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二,村庄道路缺乏统一规划,虽然实现了入村道路,如屯道路,却没有明确的入户道路。甚至有的农户回家需要穿过别人家的院子,这种情况在村子里比较普遍。在入村调研期间,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村民对于实现硬化水泥路,实现道路村村通户户通,成为该村村民普遍的甚至是最为深刻的、迫切的要求。

    虽一直有着“贫困村”的大帽子,却多年没有扶贫资金到来帮助该村实现道路硬化的问题,成为笔者的一个疑惑。近几年上蓬村的甘蔗种植成为板棍乡的一大亮点,收到了宁明县宁明糖厂的关心。糖厂有意向出资帮助上蓬村实现322国道至浓浪屯甘蔗片区的硬化水泥路的修建,却一直没有实际行动。所以,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蓬村群众最为需要的硬化水泥路的问题还需要上蓬人民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各方共同努力,不绝望、不放弃齐心协力解决好硬化路这个大难题。

    (二)村庄教育、卫生的问题

    教育问题:2012年统计上蓬村总人口一共1876人,在读学生一共113人。其中幼儿园人数16人,小学生人数71人,在读高中生16人,在读大学生人数10人。占全村人口的6%。

    1.孩子上学路途远。上蓬村幼儿园数量为0,村庄的小孩子上幼儿园需要到20里以外的海渊镇去读幼儿园,有时有校车接送,有时是自己家人接送小孩子。仅有的一所上蓬小学,距离学校最远的是浓浪屯,孩子们上学靠步行或者家长接送,距离大约18公里。下雨天路面泥泞难行,基本只能靠步行回家。板棍乡没有中学,整个板棍乡的所有孩子上中学都得到隔壁的海渊镇去读五、六年级一直到读完初中,孩子们小小年纪离家寄宿学校。

    2.学校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有待提高。上蓬村,只有一所小学叫“上蓬小学”,位于上蓬屯,距离板棍乡政府约3公里,学校基础设施很差,一栋两层的楼房,教学楼前面一片空地,杂草丛生,球场基本废弃,没有图书馆。教师内的桌椅也还是老式的长板凳、长桌子,据当地村民说还是80年代添置的课桌。  上蓬小学一共有4名教师,其中2名为上世纪60年代末的初中毕业生,现在均已60多岁。4名教师担任着上蓬小学的四个年纪孩子的教学任务。村民普遍评价师资队伍不高,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

    综上所述,上蓬村的一代代人都是在这种教育条件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成长起来。当地孩子们读到高中以上的比较少。截止2012年,上蓬村一共有大学生10人,其中1人为本科生,其余都是大专或中专生。孩子们读完初中后大多辍学回家,等到年满18周岁以后,就随同村人外出务工。随着甘蔗价格的日益稳定和上升,上蓬村人民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村民对新一代小孩的教育问题日益要求提高了。要解决上蓬村教育资源贫乏的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

    环保卫生意识:村庄环保意识和卫生清洁意识也普遍较差。村庄没有定点垃圾投放处,更没有垃圾箱,没专人打扫卫生;垃圾主要烧掉或者当肥料施用。在2013年4月开始,广西开展了美丽广西清洁城乡的运动。同时宁明县也开展了以“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的运动。上蓬村响应号召打出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家里不能脏乱差”的标语,开展了乡村清洁工作。截止笔者调研结束的八月份,上蓬清扫田间地头、填埋垃圾8吨,动员群众清洁3次,乡领导下村参与打扫2次,县领导下村检查1次。截至目前共建成垃圾投放点0座、垃圾箱0个、垃圾清扫搬运工人0人。除此之外,村内乱扔乱放乱排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村民脏乱差的思想没有的得到有效改善。所以,笔者认为,上蓬村的清洁乡村运动流于形式。

    总之,笔者在2013年暑假对上蓬村进行为期9天的问卷调查、入户调查、村庄走访调查,认为上蓬村存在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在村庄农户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村庄基础设施匮乏、村民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想要靠着国家的补贴、等着官员来为自己改善生活,这种等、要、靠的落后思想观念仍然存在。村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农民应该好好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改善家园。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困难与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与使命激励着我们。笔者希望未来在中国农村问题研究院的平台上,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努力地汲取知识,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努力做研究与学问,争取早日能为上蓬村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为奋力推进上蓬村经济好发展,加快建设富裕上蓬村而努力奋斗!

     

                                         作者:蔡露

    华中师范大学2013级政府经济学

                                       2013年9月28日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