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康县城关镇史家沟村--“百村十年观察”项目2013康县史家沟村专题调研报告

    以生态文明的视角看新农村建设

    ——基于康县S村的实地调研

    (骆朋强  西北师范大学2013届行政管理毕业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看作一体,从而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本文基于S村的实地调研,以生态文明的视角重新审视新农村建设,了解当前的现状以及探索更好的建设新农村的方式。

    【关键词】生态;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看似简单的二十个字,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生产发展”是前提基础;“生活宽裕”是指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又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础;“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村容整洁”既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情况。二十个字集中反映了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风貌,五个方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无论从国际大环境的发展走势看,还是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生态文明”的提出都是必然和迫切的。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看作一体,从而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二、生态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于自然

    自然先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生态文明对于自然来说就是回归本真。农村要在生态文明这一领域取得发展,切不可忽略自然环境。生态文明的提出,对于农村的自然环境是一次保护,是对于整个自然的拯救行动之一。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由目前我们面临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决定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就是要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环境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生态上以自然恢复为主,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生态的自然恢复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了,局势便不好再控制。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尊重自然为主。

    (二)对于人

    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生产力要为人服务。可是,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正因如此,对于人的欲望才要节制,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就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节制。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继而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会对农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可以培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可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有助于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实用节约,提倡适度消费,在基本生活需求满足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农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新农村的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实现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二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对于人与自然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由自在到自为合乎逻辑的飞跃。”[①]这表明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界,人的存在以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为基础。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能动的改造自然界。能动的改造自然,不是说要征服自然,而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学会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能很好的利用自然,还要能保证生态的良好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注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否则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

    总之,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将会推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看康县S村的建设状况

    近年来,康县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全面整治农村的“脏乱差”,着力塑造康县的新形象。康县累计硬化进村主干道路93660米,入户道路89603米,绿化空地34747平方米,绿化乡村道路24670米,栽植绿化树木71744棵;拆除危房8859间,亮化房屋10468间,改造屋顶368户,改造庭院2820户,改灶、改厕、改圈4808户,新修护坡2744米,桥梁31座,排水渠5294米,整修村级组织活动室92座,修建人饮工程62处,公厕68座,安装路灯235盏,建设景观小品72个,垃圾池338个,污水处理氧化塘30个,铺设排污管道7869米,配备垃圾车177辆,制作村级标识牌47个。[②]

    目前,康县的阳坝镇宋沟村、龙潭村,岸门口镇青岗坝村,王坝乡鸡山坝村,碾坝乡玄麻湾村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S村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好转,带动旅游产业。随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长防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S村的自然环境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有林地3500亩,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这里湿润多雨,年降雨量800mm左右,多集中于秋季,年均温度11℃,全年无霜期237天,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峰峦叠嶂,浓荫覆盖,流水潺潺,雨量充沛,是一块适宜核桃、苹果、梨树种植、适宜农作物及动植物生长的沃土,更是一个休闲度假的避暑胜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借着这么好的自然风景,加上极其吸引人的传说,比如狮子山、双凤林、苍龙宫、文氏祠堂等风景及传说。旖旎的自然风光加浓郁的人文氛围,这里的旅游项目正拔地而起,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有八卦园、太极广场、龙凤广场等。乡村旅游即将为这里增添光彩。这里的乡村环境、乡村遗产、乡村生活等可吸引更多以城市居民的需求,满足其休闲、度假、观光、娱乐等,而且这还能给当地村民带来一定利益。为了更好的配套旅游项目的开展,村里现在有农家乐——惠香园一个,但是就目前而言,还不足以满足众多的需求,S村计划通过提供场所引进外资或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并逐步实现产业化。

    第二,灾后重建,注重生态。地震发生后,康县始终把农村居民住房作为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原则,注重科学规划,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和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坚持“因村施策、分户实施、量力而行、分步建设”的重建工作思路,根据受灾村社实际,打破村界户界,科学论证选址,合理规划设计,采取了就地整村重建、易地搬迁和零星重建三种方式进行恢复重建。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不仅要考虑怎么把房子建好,还要更多的考虑其中的生态效益。原来的土木结构少了,现在的砖混结构多了,砖混结构对于地震有更好的防范效果。地震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大量发生,给灾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让一个村、一个镇原有的面貌彻底改变。地震的破坏力人力无可控制,但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否却是人力可以掌控的。灾区重建需要善待自然,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重建才能站稳脚跟。尽量避免大量消毒药剂被广泛用于灾区,恢复原有的地质生态结构,修补灾区固有的生态循环,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地震将原本和谐的生物链条打断,不仅使大量动植物遭到损害,而且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受到破坏。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作基础,人类社会的架构稳定将是一句空谈。

    第三,依托地缘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康县作为西北蚕桑重点县、有机茶基地县、全国核桃基地县和中国黑木耳之乡,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当务之急就是做规划,建基地,兴产业,搞服务,以特色产业富县富民。为此,结合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县上迅速制定了“南茶北桑,整县核桃”的发展战略,帮助农民增收。S村也不例外,主要发展种植核桃,行走在康县的S村,映入眼帘最多的经济作物就是那核桃树了,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板栗、索罗果等。大山里的农民除了靠耕种挣钱,还有这特色经济。S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农民也能得到一笔收入。

    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S村的建设发展面临着诸多冲击与挑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潜在的生态危险。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政府对于城市的投入要比农村大很多。在城市,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防止环境污染以及治理污染,相反地,在广大农村的投入非常少。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在S村,生活用水可谓水到渠成,但是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等基本事项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在目前的S内,只有三个大的垃圾房和6个小型垃圾桶,对于8个社来说,这还不够。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给当地的生态造成影响,对于下游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第二,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承担着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及社会保障的双重职能,对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S村,为了配合旅游项目的实施,为了修路,已经占去了好一部分耕地。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部分地方不耕种,林地面积没增加,反而是变成了荒地。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对农业生产势必造成影响。

    第三,土地污染愈发严重。近年来S村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为了弥补土地资源的不足,提高经济效益,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化肥、农药见效快,农家肥都不怎么施了,粪便也不怎么积了,好多都随着水渠冲走了。土地肥力下降最明显的就是核桃的产量,原先核桃树刚长成的时候能收很多,可是现在核桃都比较小,而且每棵树上的核桃产量也明显下降,村里的很多人都反映是不用农家肥,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药稍微轻一点虫子杀不死,稍微一重则对核桃树产生巨大影响。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农业生产要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四,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亟待加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当前,S村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却是相当缺乏,部分农民对积极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目前农村的文化生活主要是集中在从电视上获取一定的信息,农民可看的书本匮乏,文化活动极少,只是在过春节的时候热闹一点,可以感受相当浓厚的文化氛围,可是过了春节,一切有过于平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基础还不发达的时候,农民自身作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主体,思想上必须要有生态文明的意识,行为上要能体现生态文明。可是现阶段农民在这一方面的思想意识的确很不高。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态的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水平。

    四、更好地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S村的新农村建设状况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不太理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原因。首先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其次是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生态文明意识普遍不强。第三是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要搞好,可以尝试着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推进建设。

    第一,科学编制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先行。根据S村的统筹规划,按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规划,农村旅游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从源头上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污染问题,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导向。按照先前的规划,需要砌护坡2300立方米,搭建简易桥梁2座,修建沼气池235座,基本上是每户一座,栽植行道树1300棵,安装路灯36个,修建垃圾房6个,安放垃圾箱22个,配备垃圾池一辆,建成总面积360平方米活动场所1处,修建公厕一座。要严格按照规划的来,实现给农民的承诺。

    第二,治理土地污染,发展生态农业。治理土地污染,回归本真,坚持用农家肥改善土壤肥力,回复原先的生态土质。化肥农药需酌情使用,不能认为化肥越多越好。沼气池修好之后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沼渣可以继续回归农田。坚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色的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培育本地特色农业,如中药材的种植,核桃、板栗、索罗果的种植。

    第三,加强政策宣传。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向广大农民群众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倡导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杜绝浪费,回收利用废弃物,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从过去“环保制约经济发展”和“先发展后环保”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从政策上树立环保与发展同等重要的意识。

    第四,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达到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的目标,从而树立农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

     

     

     

     

    注释:


    参考文献:

    [1]赵德余.以权利看待发展——中国农村变迁中的风险治理及规则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

    [M],2011(6)

    [2]吴玲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浙江师范大学[D],2012(5)

    [3]李翠竹.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1)

    [4]刘雪艳,孟祥德.论生态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选择.前言[J].2011(01).

    [5]李毅.浅谈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J],2013(7)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360 .

    []康县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让城乡差距逐步缩小http://gs.people.com.cn/n/2012/0606/c183341-17115065.html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