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西县赵家岔村王太吉--权家湾乡赵家岔村专题调研报告

     

    对权家湾乡赵家岔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王太吉

     

    加快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低收入农产增收致富,是地方政府开展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陇西县权家湾乡积极抢抓扶贫开发政策,对赵家岔村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脱贫致富的任务依然艰巨。

    一、赵家岔村基本情况

    权家湾乡位于陇西县东北部,因乡政府驻地权家湾而得名,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3公里。地貌为黄土丘陵沟壑状,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全乡总土地面积124.8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1924亩,人均5.18亩。赵家岔村位于权家湾乡乡政府驻地东南部,距县城49公里,距乡政府13公里,平均海拔1790米,年平均气温6.9℃。全村总土地面积13.06平方公里,有耕地6165.8亩,人均7.4亩;草场面积3888.5亩,林地面积(包括退耕还林面积)2516.2亩。海拔最高2213.5米,平均海拔1875米,年平均气温7.9℃,无霜期140天。年平均降水量310.8毫米,且分布不匀,多集中于8-10份。属典型的内陆性半干旱半冷凉气候,多风多雾的天气较多,土壤以黄土和麻土为主,土层深厚,蓄水力强.由于受地形的影响,低温、霜冻、干旱、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全乡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主要有洋芋、小麦、碗豆、扁豆、玉米及荞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党参、柴胡、黄芪等。

    根据2012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赵家岔村有4个村民小组,204户834人(男404人、女430人),其中老年人145人,占总人口比17.39%;儿童30人,占总人口比3.60%;残疾人25人,占总人口比3.00%;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为260人,占总人口比31.16%;生活常年困难的人口数为380,占总人口比45.56%。

    二、赵家岔村村民贫困成因分析

    近年来,权家湾乡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培植新型农民、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乡村上下积极争取整村推进项目、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和部门整合项目,扎实开展项目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政策扶贫和社会扶贫,既“输血”又“造血”,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乡的基础条件有所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扶贫开发成果显著。赵家岔村“两委”班子按照“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调优产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改善基础设施”的工作目标,形成了以洋芋、玉米为主,劳务输出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同时,通过大力修梯田、建道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收入逐年增加。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36元。但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比,作为中国西部贫困农村,赵家岔村的老百姓祖祖辈辈与贫困苦苦作斗争,可仍有部分人口摆脱不了贫困带来的痛楚,在脱贫返贫的怪圈中苦苦挣扎。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比,赵家岔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欠账大,工作量还十分艰巨。其致贫原因主要有:

    一是人口素质低,文化观念落后。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保守、与外界交往沟通难,谋生发展能力低,脱贫致富无门路、无条件、无能力。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只能从事简单或低收入的生产活动,收入水平低,难以脱贫。

    二是支柱产业贫乏,农民增收渠道单一。赵家岔村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山大沟深,风灾、雹灾、霜灾频发,加之无霜期短、气候冷凉,农作物产量低,农业产出率小,靠天产粮、由天定产的局面难以根本改观,一产总量很难有重大突破,增收空间有限。畜禽养殖主要以白食和拉力为主,规模化集中养殖很少,草畜转化短链。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二产、三产基本空白,除季节性外出打工外,有极少数人员利用农村集会进行商品买卖和农产品贩运,其它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渠单一。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诸如运输成本高、水资源匮乏、农用电网的改造等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于政府投入,政府投入以项目形式实施,需要分年度列入进行实施,有限的上级资金对于庞大的建设开支来说是杯水车薪。在现阶段的项目建设运行模式中一般是上级资金需要当地政府进行配套,而乡镇没有钱拿出来进行配套,导致赵家岔村的相关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缩水。拆东墙补西墙,或者将几个项目整合成一个项目实施是乡镇工作中普遍的做法,造成了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落实。由于项目资金有限,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被降低,被压缩后的项目难以适应迅猛发展的经济,重复建设也成为一大浪费。以道路建设为例,赵家岔需要建设的乡村公路、村村公路一共约30多公里,目前,通过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等项目整合资金建成14公里铺砂硬化公路。由于资金的稀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无法保证组与组之间资金投向实现整体公平,扶贫资金难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四是劳动技能缺乏,务工收入较少。赵家岔村18至40岁青壮年男性劳动力250人,其中,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7.38%。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外出务工成为构成整个家庭收入的近一半,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在外出务工人员中40岁以上的中年劳动力,是农村季节性务工的主力,一般选择农闲时外出务工。作为新生代的农民工大多选择常年在外,但是他们一般从学校毕业后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专业技能。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学费对于赵家岔村村民可承担的能力范围来说较高,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没有良好的保障机制,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是谋生的地,农民工无法融人城市生活使得他们对职业技术教育所承担的学费感到十分昂贵。一方面,当下农村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培训相当部分流于形式,如2012年赵家岔村分6批(次)共198人参加了由乡政府组织的培训。但是短期的培训没有办法让他们充分掌握谋生所需要的技能。低廉的劳动报酬,高支出的城市生活,让外出务工者只能带来微薄的收入。

    五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高效农业推广困难。在赵家岔村的种植业结构中,玉米占到总播种面积的34%,马铃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8%,其他小杂粮占11%。对于干旱缺水的山区农业来说,近几年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使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但这种结构单一的农业受玉米市场价格影响大,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的经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农民抵御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弱。随着城市人口消费理念的变化小杂粮的价格日趋上涨,但赵家岔小杂粮种植产量低,品种老化,规模小,没有龙头企业或者致富能力的带动,在市场上没有形成竞争力。农业在农民收入中无法起到拉动作用。由于年轻人对农业产出率的不满,大多外出打工,新的种植业技术,特别是设施种植、节水种植等高效农业受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影响难以推广。

    六是因病因学因婚返贫等现象依然突出。在随着农村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最低生活得到了妥善保障,但如何让他们脱贫依然矛盾重重,特别针对大病救助体系的不健全,慢性病,重特大疾病基本可以耗尽一个中等收入家庭所有的积蓄,因病致贫仍然是困扰农村家庭脱贫致富的障碍。在赵家岔众多致贫原因中,因学致贫也占到了一定比例,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使得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不能就近读书,同时,随着家庭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低,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开始在县城租房供子女上学,增加了农民支出。在高中、大学教育阶段,水涨船高的学费开支成为家庭的另一大包袱,因学致贫也成为导致贫困的另一大主要原因。该村有高中学生或在读大学生的家庭,住房等建设方面普遍都没有较大改观。另外,因贫困男性青年找对象较为困难,本地的姑娘嫁到外面去了,外地的姑娘不愿嫁进来,全村30岁还未结婚的男性约10余人,即使愿意嫁进来的也是以高额彩礼做为回报。少则三四万,多则七八万元,甚至还有要十万以上的,贫困人家根本无力承担。

    三、改善赵家岔村贫困状况的思路和对策

    经过多年扶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赵家岔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积累了一定经验,有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扶贫主体己由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参与扶贫发展;扶贫方式已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发展;扶贫开发的范围已由就地开发向异地开发发展;扶贫开发战略已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和完善:

    (一)加强三支队伍能力建设。一要加强村社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有效解决在服务农民和发展农村经济中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要通过提高工资待遇、说服教育、设立工作目标、群众监督使其愿干,通过组织培训、学习考察和帮扶单位帮助谋划使其会干敢干。要帮助村委会制定短、中、长期工作规划和目标,协助抓好落实,不断提高他们工作创新能力、凝聚群众能力,促使其发挥好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二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摸范带头作用,帮助扶持党员中的能人先创业,更好地发挥先锋引领作用。三要加强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有效发挥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致富能人,县、乡、村和对口帮扶单位要加强组织引导,让他们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带领周边的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二)狠抓产业基地建设。一是大力调整结构,抓好贫困农户的产业基地建设。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原则,坚持把种植全膜作物、马铃薯和小杂粮,发展草畜和劳务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不断培育壮大。二是培育农村能人。引导一部分有头脑、有胆识、敢创敢干的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三是切实抓好以畜禽为主的养殖业发展。引导草畜转化,发展畜牧养殖。村支部书记张振江在草畜转化前,水平梯田种植小麦每亩产粮800斤左右,收入800多元,种植马铃薯每亩产量4000斤左右,收入1000多元。草畜转化后,种植优质牧草每亩可供2只母羊吃一年,不算一年内生产的羊羔收入1200多元,增收效果明显。合理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巩固引种成果,提高优质畜禽出栏比例,建立优质商品羊、牛、家禽等生产基地,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抓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大好机遇,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让大户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四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应立足于本地特色,面向市场,挖掘本地土特新奇产品,走小而精、特而优之路,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门路。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的帮扶政策,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着力改善基础条件。一是重视道路建设,加快贫困村道路、桥涵建设步伐,在确保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提高村内组与组之间公路的通达能力。二是切实抓好水利设施建设,种草种树,兴修梯田,涵养水源,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质量监管,巩固建设成果,确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

    (四)大力实施参与式扶贫。一是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群众,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政府推动的扶贫开发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觉行动。二是认真开展政策扶贫,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扶贫项目和保障政策的落实,真正把政策补助到村到户,解决好重点乡、村的交通、水利、通讯和群众看病难、子女人学难等问题,为他们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大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坚持扶贫先扶志,从改变落后思想、增强致富信心、提供致富信息等方面人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惰性”,祛除“穷根”,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组群众落后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依托村级培训阵地和职业培训学校,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以及“农科技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转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目前,普通服务行业月收入在2000多元,出力小工月收入3000多元,技术工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技能培训的增收空间很大。要通过能人带动,创建稳定的劳务基础。

    (六)充分发挥社会扶贫和救助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动员和支持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要积极争取妇女小额贷款、双联扶贫贷款等资金扶持,对具备一般劳动能力的,要通过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来提高生活质量;对擅长种养殖技术的,适当协助其投入一定得启动资金,拓宽其收入渠道和收入水平;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要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直接解决其生活困难。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