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铁锁乡拉巴乍村委会的调查报告

    云南省楚雄大姚县铁锁乡

    拉巴乍村委会的调查报告

    一、村情概况

    铁锁乡位于大姚县西北部,地处百草岭西北侧,一泡江流入金沙江的交汇处,距县城104公里,东与三台乡为邻,南与三岔河乡接壤,西与大理州宾川县古底乡隔一泡江相望,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地区永胜县东风乡相望、与湾碧乡为邻。全乡辖7个村委会,79个自然村。总面积2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49亩。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3.8%,居住着汉、彝、傈僳、傣、苗、白六种民族,总人口1052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1人,少数民族人口7590人。

    拉巴乍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铁锁乡9.00公里, 国土面积24.65平方公里,海拔1680.00米,年平均气温17.10,年降水量650.00毫米,适宜种植包谷、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320.50亩,林地24192.00亩。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24户,有乡村人口1218人,其中农业人口1210人,劳动力7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20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31.1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27.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核桃、花椒、畜牧业为主。

    二、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51亩(其中:田884.00亩,地467亩),人均耕地1.10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419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97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29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1123.00亩。

    三、基础设施

    拉巴乍村委会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109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283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70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8户。进村道路为土路,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9.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9.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6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7亩。到2012年底,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0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四、农村经济

    (一)拉巴乍村委会整体经济情况

    全村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31.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3.54万元,畜牧业收入362.6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94头,肉牛259头,肉羊2205头);林业收入765.6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66万元,工资性收入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27.00元,农民收入以核桃、花椒、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3人,在省内务工9人,到省外务工4人。

    (二)村民的生活水平

    村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村民们的生产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大部分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有一部分还不能达到解决温饱的条件,温饱问题仍然表现突出:

    经济收入低、粮食产品少、住房条件差。造成村民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自然环境恶劣,拉巴乍村委会地处山区,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几乎是“靠天水”,没有固定的水源保障。二是缺少科学技术。村民文化素质低下,全村村民教育水平很低,多年来这里的农民一直沿袭传统的种植方式,在推广良种良法方面几乎是空白。

    (三)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核桃、花椒,主要销售往本县。2012年全村销售总收入37.91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花椒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五、人口卫生和文化教育

    (一)人口卫生

    拉巴乍村委会现有农户324户,共乡村人口1218人,其中男性770人,女性448人。其中农业人口1210人,劳动力761人。该村委会以彝族为主(有少量傈僳族和汉族)。到2012年底,全村有810人参加“新农保”,有121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低保户有135户共269人,“五保户”13户共1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9.00公里。目前有6户农户人畜混居。

    在调查中,我发现这里与其他地方相比乱丢垃圾的现象不明显,但不完全排除,在村口和田间依然有小包装袋,很多是由村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的是村民以图一时方便,从自己家丢垃圾出去,这不仅仅是严重污染了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与之相反,有的村民则把垃圾放在一个地方,然后统一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村民生活要靠你我他,只有大家一起努力,环境问题才能完善解决。

    (二)文化教育

    拉巴乍村委会的小学生到铁锁完小就读,中学生到铁锁中学就读。该村委会距离小学9.00公里,距离中学9.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85人,中学生44人。

    在调查时我明显感觉到的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大部分只上过一两年学或是直接没进过学校,极少数能上到初中。所以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推广,推广速度慢。田地产量低、种植的作物品种单一,大多数农民把农业种植作为一年口粮的来源。全村都是种植水稻和大麦,经济作物以核桃、花椒为主,种植方法每年都基本一样,水稻留下作为一年的口粮,大麦作为猪,鸡等的粮食,核桃花椒的收入即为一年的开支所用。以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很难了解和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牌、看电视和聊天,但看电视又很少看新闻,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途径。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农民参与管理及创新的积极性较低,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不愿意积极的寻求致富之路。在我的印象中,农民们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在多数农民的观念中,如果没有考上大学,上了初中或小学没什么区别,还是要回家务农。因此很多农村父母在孩子上学时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想到将来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不如现在就外出打工挣钱,解决家庭贫困问题,这也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农民文化素质低下。

    六、村务公开

    拉巴乍村委会到2012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1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53.7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种粮补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和发放情况、安排计划生育指标、落实计划生育措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的收缴和开支情况、农村征兵政策措施等。

    七、基层组织

    (一)党支部

    拉巴乍村委会建有党支部 1个,下设 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7人,其中男党员52个,女党员5个。2012年入党人数为3人,年龄均为30—40岁之间。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4个村干部组成和1个民主监督组织组成,村委会下设11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33人。

    (二)最近一届换届选举状况

    2013年党支部采取两票制选举方式,产生新一届村干部,现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均为李从文,村支出与村主任“一肩挑”,另外村民推选村民代表。

    (三)村民会议

    2012年村干部召集村民召开了2次会议, 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每户一个代表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进村道路的修建工程,饮水工程。同时还讨论了村集体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村内各家有白喜事时,其他家应该予以支持,并帮忙解决。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通过的事项,一律在村级活动场所和各村民小组村务公示栏公告,并留下联系方式,有意见者可以提出讨论,公告时间20天左右,如发现会议决议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重大问题的,要按程序宣布决议无效,待修改完善后重新进入民主决策程序。

    (四)党员会议

    2012年村支书根据县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拉巴乍村委会的根本任务召集所有党员召开了4次党员大会,同时会议就平时本村在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应解决的方案。他指出: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树立先锋形象,切实做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学习并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是学习动员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深化学习培训的关键环节。在讨论中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观点,有的党员谈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是党对我们农村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与此同时,村支书指出拉巴乍村委会在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1)平时对党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培训的太少,大部分年龄较大的老党员都不能紧跟形势,有的党员不常看电视,对国家的形势产生了模糊的认识,使得他们不能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不够统一。村支书认为应迅速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决定进农户家里与相关党员促膝谈心,谈家庭的经济生活情况、谈身体健康状况、交流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目前村里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做到使他们对国家的政策和我村村务能够深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致掉队、落后。(2)利用各种各样的会议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上级党委的文件精神,使他们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认真学习,反复思考,深刻了解其中的内容,领会其中的含义。真正做到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的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积极配合和支持村两委的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广大党员群众中深深扎根,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良好的开展和顺利地完成。(3)向广大党员群众公开每期的党费收缴情况,党费收缴是根据自己对党组织的思想认识和觉悟高低,但是这也不能说明金额交的多思想认识就高。并公开本年度组织发展情况、按期转正情况、转为预备党员人数、以及他们的平时表现和一年来工作情况,做了哪些工作。关于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发展,应该把那些作风正派、思想进步、学历高、能够带领广大村民致富的优秀青年吸收进来,让党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广大群众之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八、发展重点

    拉巴乍村委会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培强做大核桃、花椒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核桃、核桃仁、核桃油、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已成为枪手货,同时价格连年上涨。核桃营养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国际市场需求扩大,逐年升温,拉巴乍村委会应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来带动整个村委会的经济。

      九、拉巴乍村委会贫困的基本情况及成因分析

      拉巴乍村委会位于边远山区,山高坡陡,土地瘠薄,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落后,精神生活贫乏。致贫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难度大。拉巴乍村委会地处边远山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由于这里通路、通水、通电、通讯、上学、就医等设施改善投资大、成本高、难度大,一定程度上被社会发展边缘化。致使这里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保守、与外界交往沟通难,谋生发展能力低,脱贫致富无门路、无条件、无能力。

    二是人口素质低,文化观念落后,发展步伐太慢。这里的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根据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表明,全县贫困户劳动力受教育面很小,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大头,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只能从事简单或低收入的生产活动,收入水平低,难以脱贫。

    三是自然灾害频繁,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大姚县处于秦巴山区,气候多变,灾害频繁,特别是高山贫困户所在地更是生态环境脆弱,暴雨、冰雹、霜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从2009年起,楚雄州已经连续4年遭遇严重干旱。不仅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无法保障,甚至生命也时刻受到威胁。有人曾用“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来形容自然灾害对农民的危害程度。

      四是疾病、伤残、弱智、子女上学成为贫困的重要原因。虽然村民基本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村里比较常见。特别是贫困户看病治病,大部分都是自己负担,有时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额才能报销,所以医疗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自90年代以来,家庭子女上学已成为家庭贫困的又一因素,大多数家庭对子女考上大学既喜又忧,喜的是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就能摆脱贫困,忧的是考上大学学费高却供不起,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借债又导致这些家庭步入贫困行列。 

    十、拉巴乍村委会长远发展的几点建议

    拉巴乍村委会之所以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并不是穷在资源上,而真正穷的原因在于教育科学文化的落后和缺乏人才,尤其是干部人才、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这就无法使该村很快富裕起来。要发展山区经济,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就必须首先冲破这些旧意识观念的束缚。就拉巴乍村委会说,其潜在的资源优势是非常突出的,只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能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一)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和现实选择。偏远山区农村底子薄、基础差,交通闭塞,观念落后,要彻底摆脱贫困,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支持外,最主要的是要其尽快融入到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恢复其自身造血功能。具体来说:一是要种好田地。拉巴乍村委会有耕地1351亩,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高,抗灾能力弱。如果继续走过去的老路,按传统方式种植,很难有好的收益。要种好田地,就必须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要改变种植观念,转变土地价值取向,要用新观念、新品牌、新经营来改造传统农业,产出新品种,注册新商标,输出商品粮、商品菜。尽快把拉巴乍发展成绿色农产品基地,实现由过去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向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林转变,由传统品种向绿色品牌转变,由单家独户种植向规模经营转变。二是要用好山场。拉巴乍村委会有24.6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里坡阔草丰、山大沟深,山坡草场是其特有的资源,要挖掘潜力合理利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养牛、养羊、养猪、养鸡等,通过发展养殖业来利用好这些山坡,产生价值。在形成规模养殖之后,积极发展肉制品加工业,形成种、养、加工一条龙一体化。要用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来统领养殖业,形成户户养殖、组织连结、规模经营、市场运作的新机制,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三是要组织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也是重要的资源。拉巴乍村委会共有劳动力400多人,其中青壮劳动力占到了一半以上,组织劳动力市场,把这些劳动力组织起来,到市、县就业培训中心免费参加种植、养殖、汽车维修、酒店服务、家政、电脑、电瓶车等职业技术培训,与市、县人才市场、职介中心、国有民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培训,市场招聘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顺利实现就业。

    (二)拉巴乍村委会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和长远规划。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影响,村民们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偏远山区贫困问题,多管齐下,重拳出击,强力推进“破穷障、改穷业、挪穷窝、挖穷根”的综合性扶贫开发,切实改善拉巴乍村委会自我发展的基础条件,大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

    第一、解决立身问题,当务之急是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农村饮水问题,既是生活问题,也是生产问题,既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就是保障农民健康,保护生产力;对农村饮水工程投资,就是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发展。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拉巴乍村委会历史上主要靠雨天积水解决人畜生活饮用水问题。水资源紧缺,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把现有供水设施充分利用,通过降低成本、实行补贴等多种办法来解决农民饮水问题,要把对贫困山区的扶贫补贴主要用于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可以把扶贫款直接拨付给水站,补贴水站的亏损,立争把水价降到和城市同等水平。使山区群众真正能够用得上、吃得起,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人畜饮水问题。

    第二、解决立村问题,当务之急是发展核桃和花椒产业。种植水稻、大麦、玉米等仅仅能够解决生存问题、温饱问题,要想致富,必须大力发展核桃、花椒产业。把核桃、花椒产业的规模和档次做大做强,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使林业真正成为老百姓致富的有效捷径。

    第三、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发展经济产业的同时不要破坏生态环境。

    十一、总结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持贫困山区的发展,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工作对象,以改善扶贫开发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分年实施,创新机制,整村推进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根据调研情况,目前扶贫工作还应牢牢抓住,不能放松,根据村民们的反映和调查结果,今后扶贫工作对策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种植业投入力度,着力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坚持把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围绕解决温饱、增加收入这一主要目标任务来进行。发展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和增加收入直接有关的种植业、养殖业等短、平、快项目,以及改善村民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采取集中项目、资金、人力、物力,加大种养业项目的投入力度,改善该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力争促进贫困群众快速增产增收。

    (二)抓好拉巴乍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扶贫贫困村建设,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土地整治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安居工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通讯设施建设等,重点抓好路、水、电、房四大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加强该地区基础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使群众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完善农村“新农合”和低保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和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疾病、上学、灾害致贫现象。

    (三)充分利用好内外资源,强化自力更生,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多年来扶贫开发的经验证明,单纯的救助式扶贫不会自动提高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只有坚持自力更生,扶贫开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该地区的落后面貌,才能不断增强该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使贫困群众真正摆脱贫困,走上自尊、自强之路。深入宣传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参与整村推进,尊重村民的意愿,注意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拉巴乍村委会要脱贫,需要拉巴乍村民行动起来,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按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要求,积极支持和帮助这个处于偏远贫困山区的人们发展经济,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真正让拉巴乍村民得到实惠,让拉巴乍村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十二、感言

    拉巴乍村委会,一个让我留恋和感恩的地方,那里有一群可爱的人,她们虽然贫困,但她们依然热情,她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她们给了我感动,给了我力量,期待再次踏上到这里的旅程!

    作者:张秋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政府经济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