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专调(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现状分析

                     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现状分析

                                         余亚鹏

      在大学毕业之际,我又得到了一次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追求更多内涵美的机会。夏日六月,千里昭昭的走进了多年来我梦寐以求的境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作为一名研究生继续我的学习生活)。来到这里我的老师和专业给予了我学习期间经常调研农村,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士及表达的机会。因为这个机会我感觉其责任重大;也感觉为此骄傲。所以在选报调研点时,我自告奋勇的给我老师讲,我要去凉山彝族地区。其一;我自己从小就在凉山彝族这块区域成长,比其他的人更了解我们的凉山、我们的民族。其二;我长大以后一直在外面求学,能够从更好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凉山,我们的民族。暑期经过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和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的调研之后,本人本着负责,实事求是的精神把暑期调研期间及一直以来自己对凉山彝族地区的意见和建议陈诉出来,望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凉山彝族地区

    凉山彝族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它主要包括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十八个县、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乐山市的俄边彝族自治县及马边彝族自治县等,人口有300多万。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和朝廷民族政策的关系,凉山地区的彝族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到解放时期仍然还保持着彝族式的奴隶制度,同时因此也把许多彝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了下来。在20世纪50年代初,凉山彝族人民才从在政治上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长期支持、努力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凉山彝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交通、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此加强了凉山彝族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走进了新的世纪、一起为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着。但是,回望这些年凉山彝族地区,因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和各族人民联系的深度加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相容、关乎我国法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败的因素。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人们的极大重视,为此在很有必要在制度上、民间力量、个人上给予积极的引导。以实现对社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种正能量。

    (一)因素:高婚姻聘金

          历史上不同的婚姻文化以及由婚姻形成的家庭形态,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并且随着所有制的改变而改变。凉山彝族较完整地保持着与奴隶制相适应的婚姻制度,其婚姻家庭的普遍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它是建立在生产数据私有制和男子掌握财产支配权的基础之上的,并且通过严格的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和姑舅表优先婚实现的。在此基础上的婚姻聘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是补偿女方父母的抚养费和劳动力损失费;为新家庭提供经济基础。在以前聘金的支付方式是以牛、羊、马牲畜和土地、枪支充之,因为牲畜是彝族财富的象征和代名词。

         但随着2000年以来,随着凉山彝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外界联系的加强、市场经济思想观念的增强。市场经济与本民族的经济发展。现实的经济利益与传统的婚姻聘金巧妙搭档,相伴相随。商品经济促使人们越来越看重金钱和现实的经济利益。而近年来物价猛涨,水涨船高,其搭档婚姻聘金也相随相伴,不甘示弱,婚姻聘金垂直剧增,超乎外人的想象。在如今的凉山(特别是大凉山)彝族地区,娶一般农村彝族女孩都是要5万以上起步。如果是美女,还要另加。 如果有文凭(文凭还要分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文凭中专以上的就从10万以上起步。如果有文凭也有工作,大概在15万以上起步。特别是最近3年来,在民间经常看见20,万、30万、40万甚至听说有些地方的人婚姻聘金已经达到60多万。这种扭曲了彝族婚姻礼金的传统习俗,利用彝族婚姻习俗索要巨额礼金,并且这钱一年比一年高,有一种越演越烈的趋势。这次在大凉山的昭觉县调研,我留心的问了一下大凉山很多来自不同县及不同层次同胞们,在婚姻聘金上所表现出来的想法和索要金额与以上所立数据表现出来的有趋于绝对的相似性。他们把婚姻聘金高额性当成了一个家族的荣耀和女孩子的形象代表。在昭觉调研的日子,我和当地的村民关系比较热了之后,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在一起交谈很多事情。有位爷爷辈的人我印象比较深刻,他给我们讲他女儿在读中专,上次有一家人来提亲,人家出了25万。他不同意,只有人家出30万他才会嫁出去。可想而知,中专文凭就这么高,那中专以上的文凭呢岂不是更高了吗?这种现象不是在这个地方,单一的存在,在凉山所有彝族地区都存在着这种现象。平时我也认识很多来自凉山不同市县的女性朋友(在读书的),我都会有意识的追问她们,如果我们来娶你们要多少钱啊?她们都是说从10万以上起步,那我继续说那给不了怎么办,她们就说:‘没有希望了”。相反,有小部分只有儿子的家庭就表现出极大的悲观性,她(他)们说现在婚姻聘金这么高,孩子取不起老婆了。这样的使原以为婚姻造福,不料因婚姻而返贫的现象到处存在尤其在农村,婚姻返贫现象普遍。如果这些数字发生在比较富裕区域,或比较富有家庭,可能对他们来说是小数字,对家庭的生活质量不会造成影响,但它偏偏发生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极其落后的凉山彝族地区。这样的聘金超过了大约85%的凉山彝族人民的超载能力。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同时凉山也依托自己天然的优势(矿产、生物、森林、水资源)的资源,凉山地区彝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部分地区通了电,通了路。但因为凉山地缘的关系,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得不到发挥,市场经济也得不到健康长足的发展。所以它的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地域差距和城乡差距都极大。时至今日,凉山彝族片区仍然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每一个年头都有中央领导的慰问和中央优惠政策的照顾;都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和公益人士前来帮扶;都有电视节目播报凉山地区的农民贫困、孩子上学难、医疗卫生难的问题。这样的地方,出现这种婚姻高聘金越演越烈的情况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心和厚爱,因此为自己的民族的健康发展、祖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自己的微博力量。

       婚姻聘金与凉山85%彝族人民的承载力不相符合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在凉山彝族家支林立的现实情况下,促进家支团结和降低离婚率的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也导致了很严重的问题它引起因婚姻返贫现象极大化、降低了凉山彝族人民的幸福指数、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隐患、加速了民族文化的消失。这些都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党中央和政府及习近平主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不符合。

       我们可以经过以下下措施来应对婚姻高聘金的现象:

      (一)基于国家的政策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创立民间协会。婚姻高聘金也属于市场经济的缺陷延伸中的一部分,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但十八大以来,政府的目标是放权,让利与市场,激活市场经济。为此更需要协会来承担更多的角色和责任。同时,又基于凉山彝族地区本身的情况,凉山彝族讲究的家支观念、家支林立,自己所属的家支代表着身份证一样的功能。而且每个区域都会存在一些办事能力强、公正、公平、乐于解决民间纠纷的人(凉山彝族地区担当这重任的统称为“德古”或由高高望重的家支头目充任)。现在的很多凉山彝族地区除了杀人之类的重大刑事案件交由公检法司处理外,还有很大部分的纠纷是由有这俩类人处理的。因此在民间协会里由有威望的德古、德高望重的家支头目、片区代表参加,然后在根据当地实际现实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制度,明确地规定在彝区嫁娶礼金,而超过规定聘金的,要采取惩罚性措施。部分地区已经采取这种方法,比如在2012531日马边县创立社会管理创新会中,明确规定:在今后婚姻嫁娶中,聘金不能超过3万元,礼金不能超过2万元,其中舅舅礼金不能超出3500元。。如有所违规,孤立其家族,被世人所唾弃。

       (二)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对高婚姻聘金进行限制,实现与现实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婚姻聘金。因为先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因此在主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基于凉山彝族地区的家支存在特殊情况下。第一步可以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公众人物)进行试点法律运行,健全相应的监督结构(包括上级监督、同级审查、欢迎群众和网络举报),从而对违反者进行相关法律的惩处或作为绩效考核的硬指标之一。第二步把第一步的效应、影响、制度经过完善之后推广到广大凉山彝族地区。

     (三)借助现代媒体宣传高婚姻聘金的危害性。通过电视、电影、音乐、网络、报纸等形式宣传、教育、感染人们高婚姻聘金的危害性认识。让其认识到这些现象的相互性(你姑娘嫁了,儿子还得娶)及对后代和民族未来的不利性、对人间真情的践踏性。

     (四)重视发展彝族地区教育。把现代教育和彝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结合起来,优势互补。高婚姻聘金从一个角度折射出整个彝族地区教育畸形和落后,看问题局限于眼前利益,只看到表面现象的繁荣。高婚姻聘金是典型例子,应发展彝族地区教育,提高彝族人们的认识能力,不能盲目地以高婚姻聘金为骄傲。

    因素:基层选举制度

         众所周知,基层群众选举制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践行和扩大人民群众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参政议政权的主要方式之一。基层选举制度推行以来,极大的促进人民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的增长。但这里的人民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民主政治意识相对落后,家支意识浓厚。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还存在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不适应的地方,因为这里是从奴隶社会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典型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历史原因,基于这样的情况这里选举制度也应该根据这些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

         这里基层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在选举过程中家支意识表现地非常强烈,有非我家支不选的现象。如笔者第一个调研的县,有个地方一个阿西家支,另外一个叫潘吉家支,他们家的儿女在外地打工是相识相爱,后来也征得俩个家族的同意,结为未婚夫妇。但还没有结婚就遇到了村委会换届选举,阿西家支认为女孩是他们的人了,她的选举票为阿西家的,而潘吉家也认为女孩还没有进行正式婚礼,所以不能算阿西家支的。最后因为选举这件事情,这对恩爱的未婚夫妻,很多原因阻止了他们一起。像这样因为选举搞成亲戚、家庭、夫妻不和的现象在凉山彝族地区很普遍。在某些地方存在家支势力大的垄断职位的现象。(二)普遍存在贿选和监督不到位的行为。笔者所在的村委会上一届的选举中贿选成风,一张票(特别是关键票)可以卖到几千元,根据别人估计,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已经花去钱财20多万。其竞争对手已经掌握很多他的贿选证据,上诉到县级相关部门和纪委,这些部门不仅不来处理,而且还躲着不见人。因为相关单位的疏忽不及时处理问题,导致了在正式选举的那天差点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体事件。这些事件已经不是个别的存在着,在凉山彝族地区有着很普遍现象。(三)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和民主意识的淡薄,加上家支观念的浓厚,每一次选举过后都会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不可协调的矛盾,彼此称呼对方为“疯子”。笔者经过凉山很多的彝族地区,很多村寨都被分离成好几个派系。(四)部分乡镇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通过暗箱操作进行指选、派选的现象。没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没有在制度上保障选举的公平、公正和引导选举顺利进行,反而过多干涉选举。笔者这暑期调研的另外一个点昭觉县,通过和当地人的聊天中知道,他们的村的选举大多都是乡政府支持的人当选,选举只是个形式。(五)县乡俩级党委和政府及纪委等相关部门,没有积极对贿选、暗箱操作、相应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基层选举是党和政府最贴近群众的方式,关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关乎农村的稳定。所以应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实践路线之中,根据当地和现实的情况对选举制度进行完善,以发挥出来基层群众选举应有的效果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发挥家支的积极影响。凉山彝族的家支观念在很多方面确实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如家族的小孩考上大学,家族中的每一个家庭都会给予孩子不等的钱财和精神鼓励,很多小孩因为家族的帮助在大学期间可以顺利毕业。其次家族里面的人也会把孩子当成榜样,鼓励其他人像其学习,这样就促进了家族人教育的发展,发挥了正能量。这样的事迹在其他经济,文化,治安领域也比比皆是。如果把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团结、互助的精神运用到选举中,那就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政府在前期的选举培训中,可以把各家长德高望重的人请来参加。选举之后政府可以对在选举过程中切实遵守相关选举法律法规、为在选举中拒绝贿选、注重团结和民主的等家支进行物质奖励和荣誉颁发。

    (二)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完善追究责任人制度。在现行的《村委会》组织法中的法律虽然涵盖了很多方面,但还没有对宗族势力性质,预防和如何惩治方面都还没有详细的规定。此外,立法的不足也导致了贿选制度的缺陷,监督的乏力造成了对选举监督的无效,司法机关对农村贿选案件的不受理和监督的不到位纵容了农村贿选(凉山彝族地区)。笔者以上所举之中,一方掌握很多对方贿选的证据,上报到相关部门时,没有机构受理,很深刻地说明了法律的执行,监督,责任追究的不足。

    (三)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和民主法治的教育,提高选民的认识。凉山彝族地区虽然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非常滞后。相关地方的相关法律部门大部门很少去农村搞什么政治和法制教育。人民对民主法治和选举的具体内容、过程基本不了解。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是,不知如何去维权。

    (四)加强对选举之后村委会干部工作监督和审计工作,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出现贿选的情况,是因为村委会干部的权利寻租空间很大。可以在集体财产中,可以在低保、医保、救助款等项目中。特别是在凉山彝族这样一个地区,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本来就不是很高,有一种竟然你当上你怎么搞都和我们无关的思想。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