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czscpspsjx普通调研报告

    2013年“百村观察”暑期调研

     

    撰 写 人:廖武钢

    调 研 员:廖武钢 彭堂超

    调研类别:非百村贫困村

    调研地点:四川省屏山县屏山镇金象村

    调研时间:8.5-8.12

     

    屏山县屏山镇金象村调研报告

    在这次百村观察项目中,笔者选择到屏山县做贫困村调查。起先是没有确定到某个村庄的。屏山镇金象村是在与县扶贫局交谈并得到肯定下得以确定的。屏山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下游北岸,岷江下游两岸,东界宜宾,西邻雷波、马边,北连沐川,南与云南绥江隔金沙江相望。屏山镇是屏山县新县城驻地,金象村归屏山镇管辖。以下报告是笔者对在金象村实地调查走访一个多星期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的。

    一、村庄历史沿革

    金象村,曾用名为金相村,在2003年以前,一直属于宜宾县真溪乡管辖。根据宜宾县地名领导小组1987年编撰的《四川省宜宾县地名录》,金象村当时率属于真溪公社,真溪之名来自于早先一名叫李真溪的人居住于此的传说;而金象村,因辖境内一金象寺而命名(原宜宾县共大校址坐落于金象大队顶星生产队,有金象寺古迹;而金象寺原有一大庙现已被毁,传系明朝某皇叔出家之地。解放前岷江上下船只经过,必停船向寺礼拜,寺侧皇叔墓穴,可直身入,棺用铁链悬挂);当时入册的为金象大队,有耕地1417亩,814人。

    为支持金沙江向家坝电站的建设,2003年12月24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42号批复的,将宜宾县真溪乡和高场镇的蒋坝、石盘2个村成建制划归屏山县管辖,乡人民政府驻新农;真溪乡更名为新发乡。随之而改变的也就是宜宾县真溪乡金相村成为屏山县新发乡金象村。2006年经民政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屏山县政府驻地由屏山镇迁至新发乡。2012年,屏山县完成一县城五集镇的整体搬迁,县城由金沙江畔搬迁至岷江之滨的新发乡。到2012年9月份,新发乡又正式更名为屏山镇,也即现在的新县城驻地。故此,就形成了现在的屏山镇金象村。

    二、村庄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户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金象村位于屏山镇西北部,与宜宾县蕨溪镇相连,东南与本镇洪坪、柑坳村以及大乘镇的正直村为邻。金象村地处岷江南岸丘陵地带,村庄以小组为单位各处于几个山坳间,幅员面积7.78平方公里。通过手机GPS定位测得村坐标位置为北纬28°49′46″东经104°15′17″。而当地实际时差要比北京晚一个小时,故笔者调研期间晚上要到8点多才天黑,早上也相应晚个小时。全村海拔高度在600米到1800米间,年平均气温16.5度,年降雨量1200mm。夏季常常是晚上下雨白天晴。村庄时常起雾,由下往上升,对于大堰组来说,其所处全村最高位置,大雾散开有时需要大半天。笔者调研期间就起雾3次,能见度很低,出行相当不方便。

    村庄所在地早期森林较茂密,但由于伐育失调,林木逐渐稀少(据<四川省宜宾县地名录>),现今森林覆盖率达45%,多是杉木,还有少量竹林。统计的耕地总面积为1340亩,包括退耕还林在内的林地面积2300亩,没有机动地。由于山地地形,从山顶流下形成了小水流,作为饮用水和灌溉之用。下雨水流就变大,但没有水塘形成。往下汇成小河谷,一直流入到岷江水域。在顶星组和大堰组之间一块山崖处有一道瀑布。

    山地多是泥土土质,较为疏松,部分含有硬石岩块。故无植被的地方一遇下雨常被冲刷,容易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灾害。其他灾害主要以干旱为主,发生率不高。去年有受到旱灾,部分农作物有损失,但影响不大。

    三、村庄住屋环境

    住屋依山而建,地形起伏大,村民居住分散,只有少数聚落相对集中。全村每户都已经通了电,但在恶劣天气下,电的供应是不能得到保证的,特别是雷雨天气。村内有4户修建了沼气设施,有线电视和互联网都没有。

    山地土质性质,致部分住屋处于滑坡地带。在调研走访的农户中,有两户打算新修房子,地基已经选好并整理过,但由于处于滑坡地带,就一直没有把房子修起来。

    住屋多是70、80年代修建的土坯瓦房,一般是主屋两侧各连带小屋,形成一个U形。侧屋多是喂养牲畜家禽之所,部分还有小围场。这种房子墙体都是由当地的黏土,中间加上篾竹做筋打砌而成,较为扎实。基本上来说,房屋外墙体不粉刷,内墙体稍微修整。屋内较为低矮,光线较差。从调查来看,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受到几次地震的波及墙体已经开裂,程度不一。其中有部分农户已申请危房改造。这种房子厕所一般是在侧屋,用来作为肥料的储蓄,所以经常和牲畜之所是连在一起的,结构简单原始,条件差。村内也有很多修建了新房,这没有统计过。金星组近20户,绝大多数都在近几年修建了楼房,这主要是由于农户外出务工的多。据估计,新修100平米左右的平房造价在7—8万。

    山区地理环境使得农户不能抽取地下水,只能靠接存山水作为生活用水。因此,全村建有几个大水窖,然后各户用水管靠虹吸作用将水抽取至自己家中。水质问题不详。除去部分生活用电器外,住屋主要以玉米杆、木材等为燃料。厨房灶台多是前后两个大锅,且各有一个生火口,相当于两个灶台合成一个,烟囱在中间。灶台上多半会吊挂些肉食来用烟火熏,以得保存更长时间。灶台旁边有一大水缸,水缸直接有水管接入放水。

    四、村庄道路交通环境

    村庄距乡镇14公里,距屏山县城20公里。顶星组是整个村的南面入口,从顶星边缘步行经过大堰组,再到柏杨组村委办公点需要1个多小时。笔者在调研的后几天都是住在大堰组组长家,因为就全村来说,大堰组算是整个村到各小组最近的小组。可从那到村委也还要半个小时。

    入村的水泥路只修通在村口的顶星组区域,并没有全线修通。村民赶场或是到县城,一般都是到水泥路段等待其他方向过来的私家载客面包车。村庄道路交通网基本形成,现有公路20公里,但全部都是泥土路和石渣路。每当下雨的时候,部分路段坑洼积水,很难通行,地形原因导致这种泥土路又很容易被冲毁。接通花兰组的泥土路是2009年挖通,期间已经又重新整理过2次。在笔者调研期间,从村委办公地点往下坡方向到柏杨组其他农户,正在挖修一条泥土路,部分民众参与。村庄还有几条各组相连的小路,路面宽0.5米到1米不等,多是泥土碎石路。金星组与柏杨组之间的一条小路,路面很窄,且部分路段是在很陡的山腰,相当危险。

    村庄计划在原有的公路基础上,于今年铺修一条7公里长的村组硬化公路,届时将连通入村水泥路,并穿过顶星、大堰、柏杨、金星四个组。该路标段宽4.5米,20公分厚,背沟70公分,宽20公分深。计划总造价280万,上级补助资金195万,群众集资投劳动力。获悉,截止到2013年9月金象村委开始发布硬化公路修建招标公告,预计在年底修通。

    五、村庄人文环境

    1.人口环境

    全村辖区6个村民小组,顶星组、大堰组、大树组、柏杨组、花兰组和金星组,以顶星和柏杨组人数众多。全村总共205户,857人。村庄现有建卡贫困户76209人,其中扶贫户37113人,低保户3482人,扶贫低保户514人。全村男女比例大致为10.84,性别比明显失调。就结婚夫妻来看,笔者发现老夫少妻的现象多数存在。就调查的30户来讲,夫妻年龄差距在10岁以上的就有4对;其中伍姓夫妻更是差17岁,男主70岁,女主53岁,还有个小儿子才13岁。另外就是男光棍的数量也多,结婚后女方“跑掉”的也有好几户。

    村庄基本上都是汉族,仅有2个彝族妇女嫁入。村内有原住户和搬家户的分别,这体现在林地产权份额上。村庄与平原区的宗族村庄不一样,各种姓氏的都有,不过全村以张姓为多。

    去年全村的出生人口有8人,3男5女,死亡有1男2女。推测来看,每户平均育有2-3个孩子。

    村庄精神异常的有3人,残疾有17人。老年人在160人左右,目前已经领取养老金的有150人。全村并没有全面推及养老保险的购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某人得重病,担心因疾病而过早去世就没买养老保险;家中有老人,政策上为了让老人能领到养老金,子女中必须要有一个卖了养老保险,基于这样的考虑,夫妻双方也就只买一份即可,他们也就这样做;部分觉得离60岁还有很长的时间,认为“过早”地为以后做打算不划算。

    2.基层组织

    全村村支书书记刘正英,顶星组人;村委主任张昌德,柏杨组,兼任花兰组组长。6个小组各有一名小组长。村内有党员17名,不过党员年龄偏大,60岁以上的就占了10个。村委和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每三年换届一次。村内有2位乡镇人大代表。村部大楼于2009年修建,连同村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在内统一由上级拨款80000元。村部办公楼也就是一层的琉璃瓦房,外墙贴了瓷砖。有两间办公室,还有一个会议室。村部大楼外墙上有村公告栏,但上面并没有什么公告信息。

    调研时,有农户反应村庄“最高领导人”贪腐严重,部分干群关系不太好。而笔者在采访村主任时,得到的信息都是正面的。

    村内并不存在什么经济合作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协会等。

    3.农业生产

    高山农业生产有个特点就是粮食产出不行,蔬果类产量较高。多数数据是水稻亩产56百斤,玉米也差不多。承包地中水田还是很多的,但由于村庄灌溉体系不好,实际上的水田并不多,而且全村分布不均衡。如大树组人少但地多。因此,部分农户没有种植水稻,靠每月买米生活。但玉米基本上每户都是有种的,这和每户都要养猪是有关联的。全村基本上每户都养了猪,有的还养了不少,除了买些饲料,很多都是靠种植玉米,打玉米粉来喂猪。还有些农户种了小规模的红薯,但和玉米一样基本上人都不吃的,只是拿来喂猪。平时喂猪,到了过年杀一头,然后留下来的猪油和猪肉留着下一年吃。全村喂养牛的农户很少,调研中发现还有好几户农户合着一起喂养一头牛。倒是有几户喂养了马匹,说是做生产驮物之用。鸡鸭等家禽绝大多数都是喂养留着以便自己吃,有几户多喂养些拿来卖,但都不成规模。

    顶星各户部分林地、大堰组集体130亩林地在很早以前就租给了当时的国营茶场,租金是1975年以来的10元一亩不变。前年部分群众闹到政府去,茶场就更改合同,全村争取到了30元一亩。部分农户林地种了些经济木材。

    早年间,政府有推广银花基地的种植。全村都把金银花作为经济作物来种植,但这并没有形成支柱产业,规模很小,品种较差,且发展不均衡,村民的收入主要还是靠外出务工。全村现有高山银花为主的中药材800亩。这种银花品种一般是十年一换种,每年的5月份左右就到了集中采摘季节。到这个时候,为了尽快采摘完避免枯黄凋落,每户都会请外人来帮忙采摘,论斤算,工价在1元到1.5元之间,另外还得负责帮忙人的食住,这是一大笔花销。而现在的银花售价低,鲜花3元一斤,5:1的缩水比例下的干花是1215元一斤。笔者曾跟一农户算过这笔账,基本上银花收获卖出最后的实得利润很低。在今年的金象村两委工作计划中,银花产业发展作为接下来重点加强的工作之一。其中,提出要发展以金银花为主中药材产业,扩大到2000亩,同时实施品种改造,形成支柱产业,全面提高本村金银花的知名度。

    在柏杨组和金星组有部分农户种有小规模的中药材佛手柑,其单斤价格要比银花低,但产量高。而大堰组有几户种植药栀子,大堰组组长家今年开始种了1亩的药栀子,种植2到3年后才开始投产。去年有单位下村扶贫,扶持种植包菜,因此有少量农户种有小面积的包菜,但由于村内交通的问题,只能靠收购方下村收购,后来卖出价格太低。

    4.文化教育

    村内在柏杨组村委大楼旁设有小学校1所,该小学是于2009年和村委大楼一起由上级拨款修建的。小学内只有3教师,学校现在是隔年招生,学生数量就很少,学前班再加上其他两个年级。暑假的时候,学校还有开设暑期班来教授英语等科目,主要是考虑暑假小孩子的安全问题,这是经学生家长同意的。村内部分小学生是选择到隔壁村小学就读的,很多是路程考虑,还有是教学资源考虑的。像顶星组离隔壁村小学反而比金象村小学还要近些,而隔壁村村庄人数较多,学生人数多,教师数量也就多。

    全村在读小学生有70人,初中生15人,包括职中在内的高中生有13人。读过大学和大学在读的有10人。子女读书教育和家长的价值观念是有很强联系的。我们所住的大堰组组长家就是培养了2个大学生,大的已经毕业,小的还在读。他们夫妻二人一个高中毕业一个初中文凭。很多农户都表示想通过教育让后代走出大山,过不一样的生活。

    全村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不详,但在笔者走访的30户家庭中,文盲数量少,且年龄偏大,大部分都有小学文凭。村内基本无任何文化投入,村委也没有任何文化场所。

    5.卫生医疗

    村内设有卫生站1个,并配有医师一名,没有病床,条件简陋。医师常不在此办公,基本成了一个虚设的场所。村内还有几个土郎中,村支部书记刘正英丈夫就是一个。他家设有私人无证诊所一个,找其看病的不多,多是些邻居。诊所里头有一中药柜,相当陈旧,所剩的中药材很少,大多看似腐坏。西药柜内有部分西药,种类不多,多些感冒小伤类的药。

    据调查走访了解到,村民多是到隔壁村卫生站开药看小病,大病要么是找乡村土郎中,要么是到县城大医院。很多农户是这样考虑的,要想治病效率就找乡土郎中,但这是没有报销的;而很多大病到大医院救治的话是有报销的,镇卫生院报销比率达到90%,县级医院80%,但他们会担心医院的效率。村民基本上都买了医疗保险。

    以往的标签观念会认为贫困与疾病有着不解之缘,其实这只是说在很多时候,贫困与疾病是一对相互影响着的概念。因为贫困,疾病治愈率相对不高,而反过来,很多都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就调查走访的30户所知,其中21户家庭每户都有至少一个人患有某一类疾病。其中有1个癫痫、1个瘫痪、残疾4人,其他都是些慢性疾病。疾病发生率在50岁以上偏高,其中只有部分在长期服药。村庄数据中显示村庄精神异常的有3人,残疾有17人。

    6.风俗习惯

    村庄农户基本上没有信仰某类宗教的,但据农户介绍,前些年基督教在村内还有些活动,现在仅有两个人在信教。其中一个老人,我们在下户的时候还到他家走访了,可他不太接受我们的拜访。要说信仰,基本上每户家里大堂内墙上都会贴有“天地君亲师”字样的红符,符上右侧是关于该氏先祖,左侧是神。这种风俗应该是四川地区常见的,笔者在沐川县调研的时候也见到很普遍。这种一般是放置在墙上较高的位置,并设坛烧香敬拜。另外,村内至少有3土地神和观音像,都是很简陋地搭设了一个神龛,里面供着尊像。在大堰组往顶星组的路上,也就是其他几个组出村的必经路上,笔者就见到2处。据农户介绍,逢初一十五,特别是些老人会到此处烧香敬拜。其他就是出远门或是有事相求才会过来敬拜,不过大家对这些神像都是很敬畏的。

    接着要讲一下赶人情。在这边乡村,赶人情是很兴盛的,而且赶人情的花费也很高。很多农户讲,现在赶人情有种跟风的怪习存在,赶人情包红包是包得越来越多了,基本上一次都是上百的。这跟中国传统的人情来往情节是有很大关系的。

    再者就是摆龙门阵。摆龙门阵是四川话里的闲聊,谈天,而安逸一词又是讲快活自在的意思。都说四川人很悠闲,生活安逸,但这主要是在讲他们的生活心态。在金象村,从平时的生活情形似乎看不到这一点,因为平常耍麻将打牌的很少,就是些串门摆龙门阵的。

    六、扶贫相关环境

    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屏山县作为宜宾市唯一一个县被列入了国家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并纳入到这一规划体系当中。而据屏山县扶贫新闻讲,屏山县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确定在屏山镇庄子村、金象村,大乘镇公坪村、岩门村等四个村实施,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项目计划新发展优质茶园1700亩,优质水果700亩,贫困户危房改造72户,新建和整治村道5.5公里,项目覆盖农户5321人,其中贫困户1121 人。

    另外,四川省委决定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地震灾区开展“挂包帮”活动。所谓“挂包帮”,指的是“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目前,挂点的省市县各级领导共6500名,省市县3级部门共包村16864个,覆盖了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5.2%,包村部门干部职工采取“一帮一”、“几帮一”或“支部帮”等形式,对联系村内的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和“三孤”人员实行结对帮扶,30万多名干部职工帮扶困难家庭178104户。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地震重灾区农村,每一个贫困村、受灾村都有部门联系包村,这些村所有的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

    金象村属于新一轮扶贫的贫困村之一,已列入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整村。金象村村庄现有建卡贫困户76209人,其中扶贫户37113人,低保户3482人,扶贫低保户514人。

    在调查中,笔者有看到农户签订保存的《屏山县定点帮扶及“挂包帮”活动干部职工包户“双向责任书”》。其中谈到该包扶人帮扶该户直到脱贫为止,而帮扶目标有三个选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解决“就学难、就医难、饮水难”等困难;帮助培植一个以上稳定增收的经济项目或输送一个以上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转移。但就访问得到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包扶人只是进行资金赠予的形式,很多帮扶农户根本不知道帮扶他们的单位是谁,具体的包扶人又是谁。在填写问卷的时候,很多农户表示自己并没有参加任何的扶贫活动或是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扶贫项目的帮扶。由此可见,扶贫政策、扶贫项目的宣传做的很不到位,扶贫的实质性也受到质疑。

    去年扶贫到村的项目包括一个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和居民饮用水安全工程。由于地形原因,村庄不利于修建水利设施,去年作为村庄扶贫项目的总长达7700米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沟渠完成,投资84万,农户投劳修建。有关单位在大堰组还帮扶修建几个居民饮用水安全工程,也就是修建了几个大的水窖。

    七、问题发现与讨论

    在金象村进行调研走访一个多礼拜的时间里,笔者实地目睹了高山贫困区域的农户具体的生活状况,并有幸参与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这其中,笔者也有心地关注到几个存在的问题:

    1.居民点:问卷访谈中有涉及到居民点这一事宜,而笔者在调研前对于山地建居民点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在访谈中,很多农户认为在山地建居民点有利有弊,利处在于大家在一起生活热闹,相互有个照应;但由于山区的地形情况,地广人少,建居民点后对于田地生产和喂养家禽牲畜是很不方便的。总的也就是说生活方便,生产不便。从部分农户反馈的信息那里,笔者得知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在村庄顶星组的某一较集中聚居地进行了居民点的勘测,未来有望在该处建立居民点。当然,居民点是否能在金象村建立现在还无法确知。笔者认为居民点的建立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参考民众的意见,以农户的基本需求为主。

    2.林地问题:2010年4月因土地纠纷金象村王某和张某发起争执,王某一气之下将过量的农药喷洒在张某的金银花作物上,导致张某的金银花枯萎,造成很大的损失。纠纷来源于双方的边界认识问题,这是林权纠纷的一大特点所在。林地边界模糊化,主要是由于林地边界无明显的固定标记以及树种、林龄、指示植物等填写的不完整。根据相关文献搜索,林地边界确定在学术上确有些研究,这里就不展开来讲。另外一个林地问题就是笔者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很多农户给笔者看林权证上登记的林地面积量,这跟实际的有很大出入。也就是林地产权面积扩大化。有农户是这样说的,相关人员在用GPS测量林地面积时存在很大漏洞。而林权面积又涉及到国家退耕还林补贴等各种补贴款项,这需要正确对待。

    3.产业发展:首先,金银花和山银花之争。金象村全村说中银花品种主要是某类高山银花,尽管和金银花有所区别,但201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央视新闻都特意指出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性味与归经、功效与主治相同。而市面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群体认为山银花质量要次于金银花,另外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常青等专家联合完成的《正品金银花与同属几个近缘种忍冬微量元素分析与药性初探》一文中也指出,金银花药性属于寒性,山银花(灰毡毛忍冬)药性为热性,两种功效不同。因此,市场上的山银花价格还是比金银花低得多。其次,具体到村庄种植农户中,银花售价低,采摘工钱高,使得银花产业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而近年来,有农户在售卖的银花里掺入别的东西,导致品质不好,收购方因此压低售价。种种因素表明,金象村的高山银花产业若是要协调发展,需要得到从政府、社会、市场到个人的多方面的努力。

    4.挂包帮:四川的“挂包帮”,指的是“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四川省委决定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地震灾区开展“挂包帮”活动。目前,挂点的省市县各级领导共6500名,省市县3级部门共包村16864个,覆盖了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5.2%,包村部门干部职工采取“一帮一”、“几帮一”或“支部帮”等形式,对联系村内的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和“三孤”人员实行结对帮扶,30万多名干部职工帮扶困难家庭178104户。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地震重灾区农村,每一个贫困村、受灾村都有部门联系包村,这些村所有的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在金象村“挂包帮”项目的具体落实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对口帮扶所选定的帮扶对象的确定,也就是这些贫困户的确定。很多获选的贫困户是些“有很大脱贫空间的,他们只要稍微得到些资金或是物质、技术扶持”,这是一种效果导向的选择,有能力脱贫就扶持,没能力脱贫就算了,看重的是脱贫效果这一目标。所以这一选择忽视了那些更需要帮助的贫困户。二,在落实具体的帮扶工作中,很多责任人只是“捐钱”,农户并没能得到实质性的扶持。“挂包帮”项目出发点很好,对口帮扶,依各户实际需要进行帮扶,不知道在整个四川这一项目落实的效果怎样。但是就金象村来说,这一项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改进落实。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