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梁村—马磊

    “微扶贫”牵手政府扶贫:发展式扶贫的新探索

    ——基于山西省兴县蔡家崖乡张家梁村实地调查

     

    张家梁村位于山西省兴县蔡家崖乡西北处,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村内50%以上的农户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的历史由来已久,尤其该村以第一产业为主,但其自然环境恶劣:位于山地地区,地形崎岖不平,灌溉设施全无,耕种条件极差,农业生产基本是靠天吃饭,这更加剧了本村的贫困。虽然村民也进行过一些探索和努力,但是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村庄的问题。在2012年前后吕梁地区在蔡家崖乡开展了多方面的扶贫项目建设,张家梁村也争取到了一个羊圈项目的建设。养羊成了村民脱离贫困的最好的选择,村民们养羊的热情也因为这个羊圈大大提高,但是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村民开始探索另一条脱贫的道路,开始了适合本村现实的“微扶贫”的探索,村民拆分成几户养殖的结合,并在养殖小规模养殖的成功之下,慢慢通过“磁铁效应”重新走向大的联合,并且最终回归到政府主导建设的羊圈中,通过合作社的规模化养殖,逐步开启脱贫的道路。这种“集体不行动”情况下的理性个人的“羊圈不圈羊”——理性个人的小集团养羊——集体理性下的“磁场效应”规模化的联合——集体理性下建立合作社”的道路是张家梁自己的探索。他们开发了“户营养羊包围羊圈”的道路,以一种开发式的思维进行“微扶贫”,达到最终依靠公共扶贫脱贫的模式值得许多在初期不能享有规模扶贫的村庄一个很好的启示。

    一、扶贫项目的危机:集体不行动的探究

    (一)聚焦焦点:这里羊圈不圈羊

    兴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东接岢岚、岚县,南连临县、方山,北邻保德,西与陕西省神木县隔黄河相望。这样的区位也使得村子里许多人选择到更加富裕的神木打工。蔡家崖乡位于县境西部黄河中游丘陵河谷地带,为县城西面最近辐射区。平均海拔900米,面积63.2平方公里。东傍蔚汾镇,南接 康宁镇,西靠高家村镇。有耕地44184亩,人口10652人,劳力3467人,人口密度为168/平方公里。辖25个村委。蔚汾河横贯境中,省道店临公路与忻黑公路、蔡青公路均在镇内衔接,成为全县各乡镇的交通枢纽。乡政府驻蔡家崖村,在蔚汾河北侧,距县城8公里。境内农作物以谷子、玉米、高梁、黑豆、绿豆为主。盛产蔬菜和水果,是本县粮、菜、果综合产区。但是由于张家梁村位于山间,村庄的土地也多为山地或者坡地,所以张家梁村的农业耕作相对落后。

    村庄的窦书记谈到本村的农业种植时,也只是在摇头。但是当问到村庄副业时,他来了精神,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张家梁村是个典型的贫困落后村。县里扶贫办为了帮助村庄脱贫,牵头县里的水利局、畜牧局等部门,出资55万元左右为村里修建了一座1000平方的羊圈。村民各家各户也开始筹措资金买羊,除去养殖的大户,基本在山上住的农户每家都能平均到两头羊。但是村民把羊放在羊圈里养殖一个月后,纷纷将自己的羊拉回家里养殖。这个羊圈除了有一户养殖大户在养殖外,其他农户的羊在两年中再没放入这个羊圈。

    在上述的行为中可以发现,村民的行为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恰恰相反,在面对对集体成员开放使用的羊圈时,村民具体考量了羊圈对他们养殖带来的效益,从而放弃了将自己的羊放进羊圈,这个有趣的现象,与西方选举过程中,许多人放弃选票的情形颇有相似之处。当他们在面对公共物品或者公共权利的选择时,他们理性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考虑,选择了集体不行动。那么对于这个羊圈又爱又恨的情势下,村民有哪几种态度呢?

    (二)初步探究:关于不圈羊的“三种态度”

    在调研的三类群体——养殖大户、户营户、未养殖户的调研过程和询问过程中,他们对当时建羊圈表达了三种态度,基本可以作以下归结:

    1、“政府建的,不用白不用”

    这个是访问养殖大户得到的态度。村书记窦某是村里唯一将羊放入羊圈的农户,他的妻子的大病让他去年背上了15万元的债务,但是他对他的债务也没有表达出太多的担心。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他对于政府建的羊圈很是赞赏。他认为,政府扶贫建了羊圈,这对于当时的张家梁村是件为民谋福利的好事情。他认为作为一个本村的养殖户来说,这个羊圈自己可以随便用,因为它是建给所有村民的,而且对所有村民免费开放。当然,他也从一个村书记的角度认识这个问题,他说“当时看到这个羊圈废弃在那里,感觉这个羊圈对于全体村民来说,也没什么帮助”。从一个养殖大户的角度来看,这个羊圈对于自己养殖脱贫有很大的帮助。

    2、“没钱买羊,有羊圈白搭”

    在访谈的其中几个没有养羊的农户看来,自己没有羊,羊圈对于他们的脱贫根本不能发生什么作用。全家只有一口人的窦某认为,对于他这样贫困的农户根本没有钱买羊,也没人愿意借钱给他买羊,连羊都没有怎么谈靠着羊圈来脱贫,这个羊圈建起来,对他来说也是白搭。其他几户无能力进行户营的农户的态度基本也是如此。没有羊,这个羊圈只是能够帮助那些有能力买羊脱贫,对于他们而言,政府建设这个羊圈只是政府的面子工程,还不如每个村民发些救济金或者帮助他们买几只羊放在家里养来的实际些。同时他们也提到了,如果政府能够借给他们羊,他们愿意承担一定的债务来进行养殖,他们对养羊带来的效益的预期还是比较高的。

    3、“要能贷款,还是想养羊”

    在其他户营的农户眼中,他们认为自己目前的养殖规模太小,养羊只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一些收益,用于补贴家庭生活和农业生产,对于他们脱贫的作用也比较有限。可见他们对于养羊带来的效益有很高的期望值,他们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帮助他们,譬如小额贷款、养殖技术支持等方面。多数的人是希望政府能够给予贷款支持,目前养殖的这几只羊,因为养殖周期较长,只能少量提高他们的收入。

    (三)跟踪调查:集体不行动的逻辑(理性个人)

    那么是什么导致村民放着方便的羊圈不用,而将自己的羊拉回家中养殖。带着好奇我走访了村中有代表性的几类群体——养殖大户、户营农户、没有养殖的农户,并将对他们的访问总结成五方面的原因。

    第一,“山高羊圈远”。张家梁村位于相对海拔200米左右的山顶之上,没有足够大的平地进行羊圈的建设。所以在当初选址建羊圈的时候,选择了将羊圈建在两山之间的沟谷中,这样就有了足够的平地来规划这么大的一座羊圈。但是这样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村民基本都居住在相对高度200米左右的山上,而且距离羊圈较远。所以村民饲养自己的羊并不如将羊放在自己家中方便。如果将羊放在远在山谷中的羊圈里,每天自己要行走一段距离去山里割草,然后背负着到山谷中的羊圈里进行喂养,这带来的许多不便可想而知。

    第二,“羊少投资少”。由于本身资金的匮乏,许多农民都是东拼西凑才买了羊养殖,所以每个村民养殖的规模较小,一般养殖规模在2-3头,部分农户甚至没有能力进行养殖。这样的养殖规模,从经济人的角度考虑,农民也不会选择进行集约化经营,多数村民都选择户营的粗放经营模式。而且放到羊圈里也还是各户养殖各户的羊,这样还不如放在自己的家中养殖便利些。这样下去如果村民一直选择户营,缺乏销售渠道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如果户营养成的羊不能销售,扩大养殖的规模也就无从谈起。羊圈对于他们来说也就只能作为一个摆设。

    第三,“户营不混养”。在调查的农户中,绝大多数农户都是户营农户。由于他们的养殖规模不大,农民基本不愿意将羊混在一起饲养,在理性选择之后农民更多的愿意自己饲养。他们认为在混养的过程中,更多的农户最终得到的仍然是自己养成的羊,如果这只羊在饲养的过程中,成长不如自己在家里户营,那么农户为何还要选择混养。这就是农民为何面临公共产品选择时,集体采取了放弃,而不是像集体行动中选择搭便车的主要原因。他们清晰的认识到,在自己养殖的规模达不到放入远离自己的羊圈的时候,自己户营也许对自己的收益影响更大。这个才是他们“集体不行动”的真正原因。

    第四,“予鱼不教渔”。在扶贫羊圈不养羊现象发生中除了养殖户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们我们需要考量,那就是建设羊圈的几大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是建了羊圈这个扶贫工程,其他的引导农民养殖的后续措施,诸如养殖的技术培训、小额贷款支持、养殖设备供给、后期养成的销售等措施并不能同时到位。仅仅提供一个羊圈的空壳,对于农民的扶贫来说,只是给了他们“鱼和渔具”,并不能让他们掌握“捕鱼和吃鱼的技巧”。也就是说他们建设的只是一个扶贫工程,而不是一个成型的扶贫项目。而且在项目建成以后并没有专门的工作队或者领导对这个项目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扶。张家梁村的村民还是在一片漆黑之中摸索着脱贫的道路。

    第五,“壮劳力在外”。访问的过程中,我发现访问的农户多是60周岁以上的人群,30户受访户中仅有4户为55周岁以下的青壮年,乡里的尹书记在与我交谈过程中说过一句话,“在我们乡里的贫困村中,65岁上下的还可以算作青壮年,他们参加农作,身体都很好。”这大概也是他对本乡贫困人口的年龄分布的总结吧。在与村书记做问卷统计的时候,我们统计出了,本村有60户180口左右的人外出务工,而且全部为青壮年,占到全村人口的44.7%。这样没有青壮年从事粮食种植,没有青壮年进行大型养殖,粮食产量必然上不去,羊圈也依旧是空空如也的。这样的“生产性扶贫”本是帮助农民脱贫的好渠道,但是最终落到了生产能力不足的老年人身上,其效果最终可能背离初衷。

    二、扶贫再起步

    扶贫的羊圈没有发挥作用,这对于张家梁村的村民是个很大的迷茫,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靠走散养向群养发展的模式,开始解决“羊圈不圈羊”的尴尬。

    (一)政府扶贫转型“迷茫期”短暂维持

    羊圈没有养羊,农民不能使用,这样的扶贫项目基本宣告荒废,政府的扶贫政策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村里的几位干部对于这个扶贫项目充满了迷茫,政府建设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村民开发一条脱贫的道路,让村庄部分户营的养殖户有个养羊的地方,为进一步养殖提供一个好的条件,但是却没有什么成效,农民还是维持原有的情形进行养殖。村书记在提到这个情形的时候也说道,当时乡里的书记、乡长都很担心这个羊圈就此废置。他们从建设一个扶贫工程带来的喜悦转为忧虑,上级部门也没有再为这个工程提供后续的支持和帮扶。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个扶贫的项目成了困扰村干部的难题。

    (二)农民自发探索“微扶贫”初见端倪

    面对“羊圈不圈羊”的局面,村书记窦某并没有灰心,他决定“一本羊经念到底”,全身心投入到扶贫羊的规模扩大上,力图扭转“羊圈不圈羊”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村委发现每户养殖也有好处,毕竟在当时不能群养的情况下,保持多数农户进行养殖对于后续进行规模养殖也有很大好处。村书记窦某在自己闲暇的时候进入各个农户了解他们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病情等。同时他通过村庄的渠道,请县里畜牧局的技术员到养殖场进行技术讲解,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能。他让技术员产前引羊,产中护羊,产后售羊,每一道工序和关卡,每一户养羊人的种种难题,都在窦书记的帮助和悉心照料下得到圆满解决。

    在到每户了解的过程中村书记窦某发现散养户的最大顾虑是销售问题。许多农户都是散养,在销售的过程中,有的人找不到卖羊的渠道,有的人反感羊贩子压价的行为。窦书记抓住这点,鼓励其他养殖户在销售的过程中,将已经长成的羊可以与他进行规模养殖长成的羊一起销售,成功的帮助部分户营的农户解决了销售渠道的问题。村庄户营的养殖业延续着向前发展,在窦某的努力下,许多农户也在考量进行合作养殖利弊,“微扶贫”的形成初现端倪。

    三、“微扶贫”落地生根

    (一)“微扶贫”农户茁壮成长

    在采访中,65岁的窦书记向我介绍当前村里养殖的情况,他经过探索总结了两个个比较好的模式,来帮助农户扩大养殖的规模。

    1、“借羊生羊”。

    首先窦书记向上级政府和省里的包点扶贫部门争取了一个项目,就是由他们出资自己出羊,三方签订合同由没羊和羊少的农户养殖。政府和扶贫部门出资四万,窦书记将自己养殖的二十只羊分出来,交给没有羊和羊少的农户进行养殖。在最终的养成后由养殖户上交一定的收入给上级政府。在养殖的过程中,上级政府和窦书记给这些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窦书记还自己分出十只羊。交由其他农户代养并签订合同。在养殖过程中,与政府签订的农户一起进行技术培训,饲料、看病全由代他养殖的农户负责,生下的小羊由他和代养户分成。如果羊的养殖出现了问题,如病死和丢失,则由他和代养人共同承担。窦书记的大度获得了多数村民的认可和支持。从这些养殖的农户中也看到,他们目前养殖的羊成长也很好。有10户农民参与了乡政府和村书记组织的“借羊生羊”的模式,他们的生产初见成效,繁殖的规模有所扩大,从原来的30只羊扩大到了44只,但是目前仅有一户农户达到了参加合作社的标准。这个模式十个长期的模式,而且需要扩大规模,提高目标群体针对性。

    2、“兄弟同养一群羊”。

     窦书记也发现了,在养殖的许多户和没有羊养殖的农户中,许多是兄弟或者其他关系。他出面去说服那些养羊的农户,采取上述相同的方式或者兄弟二人一起投资,购置幼羊,在羊养成之后,兄弟二人一起进行分成,并且他鼓励村民将这些羊放入他的羊群中进行养殖,自己仅仅收取养殖的劳务费用,而这些人可以出外打工。这样又扩大了一批羊,又能帮助许多村民解决劳动力的问题,还能帮助他们增收,可谓“一举三得”。随着村庄里的许多农户养殖的规模逐渐扩大,家庭散养的模式不再能满足他们的养殖要求,他们纷纷将养殖的羊放入了建好的羊圈中,或者直接放入了窦书记的羊群中。全村有5对兄弟进行了合作投资,他们一起养羊的规模达到了130只羊,为张家梁村,扩大养羊规模,进行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二)“磁场效应”聚合“微扶贫”

    “微扶贫”的模式落地生根,多数农户将羊放入了羊圈之中。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许多农户聚拢效应的出现,在2013年窦书记出于自身和村庄的考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这样羊圈成为一个大的磁场,吸引更多农户聚拢,扶贫的“磁场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成立的合作社不仅能够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而且还对本村的许多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他们学成之后,聘请他们到村庄的养殖场工作,还为村庄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合作社成立之后,还解决了农民的一大顾虑——成羊的销售。许多农户开始夸赞窦书记为村庄脱贫做出的努力。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共32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全社有羊500余只。这32户中,有15户是在外务工的农户,他们参与合作社,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还空余出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入城,进入二三产业,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贫困问题的解决,还一定程度上从侧面缓解了农民异地搬迁扶贫的压力。

    四、模式总结和思考

     (一)模式总结

     虽然目前“磁场效应”的好处还没有完全体现,许多养殖的羊还达不到出栏的标准,但是这种由“羊圈不圈羊”到羊圈中成群的羊带来的改变的模式还有许多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地方。其模式图大致如下:“借羊生羊”——“羊圈不圈羊”——“微扶贫”起步,扩大全村养殖规模——羊圈中羊成群,农民走上脱贫之路——“兄弟同养一群羊”

     1、“微扶贫”发育农民,牵起“政府扶贫的手”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有政府扶贫项目建设的同时,如果扶贫项目不能在当时发挥很好的效用,我们可以发展扶贫的初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到达当时扶贫的起点,最终进行准确的扶贫,这样的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发展式扶贫”。也就是说我们的扶贫项目不需要从比较宏大的规划开始,而是从最基础的扶贫抓起,从农户个体入手,建设好最终扶贫开始的基础。像张家梁村这种从每个农户养几只羊和怎样促成他们形成共同体开始,结合政府扶贫和个人“微扶贫”两方面,最终引导他们走上政府扶贫的道路,进而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2、以扶贫项目为中心,充分利用资源

    通过“微扶贫”工作,张家梁村的贫困现状发生了卓有成效的变化,开始走上合理利用扶贫项目的正轨,尤其重要的是在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调动了更多贫困的农户和积极性高的农户参与进来,切切实实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兴县扶贫办田主任提到张家梁村时,也感慨道“老窦确实是一个工作扎实的老干部,真正抓住了张家梁村能够利用的资源,我们扶贫就是需要这样的干部”。据了解,窦书记去年营收也达到了15万元左右,在这同时他也能够带领其他村民提高收入。

    3、造血后的“磁铁效应”,提高扶贫参与能力

    在“微扶贫”的整个过程中,通过造血扶贫的培养,村民不再只是扶贫政策参与的被动者,无论是开始的“微扶贫”,还是造血培育的发展扶贫,都集中精力进行针对扶贫,不少积极参与的农户都得到了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扶贫项目带来的便利,村委形成一致共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引入外来资金,形成了一种三方参与、共同富裕的局面。不仅如此,村委会、合作社、上级政府都将其作为接下来的目标,并开始扩大造血的规模,通过对贫困农户的培育,促使其脱离贫困。张家梁村单一的政府扶贫转型向三方合作扶贫,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二)“微扶贫”的特点分析

    张家梁村村民自己的努力,通过分析政府扶贫从举步维艰的迷茫期发展到扶贫项目的收获期的经过,以及村民在“微扶贫”前后发生的转变,可以总结出村落自治的主要特点:

    1、扶贫单位的下沉

    村民扶贫作为一项制度在我国已经存在了30多年,特别是2014年中央提出实行建档立卡工作,切实保障农村扶贫的精准性以来,这种依靠国家扶贫项目,进行自我开发式的发展扶贫,为许多贫困村进行发展式扶贫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借鉴。“微扶贫”初步选取的农户只有15户,但是在人口400余人的张家梁村村进行取得的成功,为这个村奠定了基础。他们的扶贫真正将扶贫定位到户一级,进而由户发展到村。这个成功是因为张家梁村的村民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对村庄的脱贫有着共同的盼望,且选取户作为扶贫对象,扶贫的规模适度,有利于把扶贫搞活搞实。同时,在户营这样一个次小的扶贫单元,更加便于协调,而且将市场中出于弱势地位的他们联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风险,降低贫困户承担的风险成本。既能切实解决村庄部分贫困户的基本生产问题,又能为本村的脱贫道路打好基础,形成一种共赢共进的局面。

    2、参与主体的合作性

    参与主体的独立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体的单个农民,另一种是合作经营的农户,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通过政府、个人之间的合作来考量利益的平衡,从而选择自认为正确的行为,其根本的出发点在于维护村庄或自家的切实利益。在开始的农民的几种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村民心理一开始出现的不信任、不理解和不妥协,以及村民的理性“算计”行为。在羊圈建成之初,有多数村民都选择观望态度,采取先试一试的想法,等到权衡户营和群养的利弊之后,立刻选择将自己的羊放回家中饲养,这种行为的出现不受政策宣传和发动的影响,是村民一种保护自身利益的行为选择。此外扶贫羊圈建设之后,无论是一开始选择户营的农户,还是放在羊圈的窦书记,都对参与这个扶贫项目的风险和成本进行了一定的估量,并且都会在内心估量自身利益的得与失,通过理性的思考“算计”个人投入成本和可预见的获益。随着“磁铁效应”的产生,农户尝到了合作带来的甜头,则逐步接受政府接下来的政策,并形成利益的联合体,逐步形成“微扶贫”与政府扶贫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3、自治行为的直接性

    当自治单元下沉到村落一级,村民参与民主实践的机会就会增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也更加“接地气”,村民意见的表达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将会变得更加频繁,村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直接的利益表达,或反对或支持,并在相同的文化认同下理性地协商村庄的相关事宜,让矛盾和纠纷在更多村民的参与协商中得到化解。在西山的案例中可见,村民意见的表达是非常直接的,村民可以直接跟政府领导、村干部、网格员和乡贤对话,在征集缔造意见的过程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改造意愿,提出自己认为最希望改造的项目,从而经过干群之间和邻里之间的协商、讨论形成统一的意见,为缔造工作打开了突破口。此外,鱼塘改造后凉亭、桥梁、水塘的命名以及最后捐赠碑文的写作等,也都凝聚了村民集体的智慧,村民在缔造过程中的投工投劳、捐资捐物,更是把村民对村庄事务的直接参与表现得淋漓尽致。

    4、扶贫合作的利益相关性

    过去,村民民主实践大多只局限在民主选举上,由于选举出来的村干部与自身联系并不十分紧密,村民和村委会的联系也比较少,久而久之村民就形成了“村庄事务只与村干部有关”的印象。但是,当扶贫单元下沉到农户一级,村民直接参与的事务和共同协商的相关事宜便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问题的最终解决村民看得见摸得着,最后获得的好处和利益村民可以真实地享受到。基于这种利益相关,村民的民主参与显得更有活力,对公共事务的关心显得更加积极。

    “微扶贫”的开展,始终将政府拨付建设的羊圈作为项目的中心,从农民不愿参与、怕自己的利益会受损入手,目标在于充分利用扶贫项目带来的便利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进而将这个项目涉及的范围自行扩大,最终完成扶贫羊圈带来脱贫的希望,所以整个“微扶贫”的发展与村民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申请到这个大的扶贫项目之后,由于其他项目不能再涉及到本村,农民们只能与羊圈背水一战,他们必须以羊圈的充分利用和为农创收入手,在不能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利用的实践。可见,农民在“算计”了自己合作产生的效益以及对自己脱贫带来的期望时,会选择最优化的抉择,通过利益相互联合来实现利益的实现和共赢。

    5、“部门经理”领导下的“老员工”和“新员工”

    在由微小逐步走向壮大的过程中,政府完全充当的是一个“部门经理”的角色,统筹大的方向和发展步伐,为农户的脱贫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为农户建设好一个大的平台;而在开始发展的过程中,先脱贫或者先富裕的农户则可以扮演“老员工”的角色,贫困的农户缺乏脱贫的能力和技巧,由先脱贫的农户结对帮扶,既可以分担政府的扶贫压力,又可以在帮扶的过程中壮大“老员工”的“实力”这是一个于人于己都双赢的情况;没有脱贫能力和资源的农户则能被当做“新员工”来对待,他们是脱贫需要解决的对象,对他们既要给机会,又需要老员工来配合指导,提高他们的脱贫的能力和解决贫困的技术水平。

    6、由村庄能人和精英带动全村经济

    村书记窦某担任村里的书记达到38年,是村里和县里都认可的能人。作为个人来说,自己靠借款和合作养殖了一百余只羊,虽然是刚刚开始养殖,但是也初步获得了效益。与此同时,作为村干部,要考虑到村庄的发展,村民38年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也帮助他获得了乡里的公务员待遇,每月能够获得1200元的工资。他通过自己的争取为村庄获得了许多政策上的支持,譬如羊圈的建设、上级拨款购羊等。这些经济精英带来的经济上的帮助对于村庄的治理也有很大的好处,能够为带动其他村民脱贫,缓解村庄经济情况,缓和村庄内部矛盾帮助。

    五、当前存在的几大问题

    (一)模式实施运行机制上的问题

    1、扶贫目标群体与产业发展目标群体的不完全重合。

    扶贫目标群体与产业发展目标群体在特定的阶段并不总是一致的,特别是农业产业快速推进发展的初期阶段。首先,对于产业发展来说,一个健康的产业总是将资源投向那些产生经济效益最高的生产者。产业发展应该将目标瞄准那些最有潜力的个人,而扶贫的目标是使尽量多的贫困人口受益,政策瞄准的对象是贫困村、贫困户,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贫困村、贫困户并不具备太多发展养殖业的优势。贫困村往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劳动力、资本市场发育迟缓,农户思想观念保守。贫困户也不是产业发展的最好选择对象,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家中缺乏劳动力,有的是土地资源占有量过低,还有的是贫困户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较低等等,这些致贫因素在现阶段往往也阻碍贫困户成为产业发展的最佳瞄准对象。第二,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民没有养羊的经验,要让农民掌握养殖技术是需要知识的更新、经验的积累、生产生活习惯重新适应等,这要求相当一段时间的学习,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这样的转变。学习、转变的过程是有成本和代价的,如因养殖技术不熟悉或防病经验不足造成羊死亡。资金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产业里,一旦失败,其打击是灭顶之灾。其养殖的羊就算是少量死亡,贫困户承受的生计风险是最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面对从“羊圈不圈羊”的选择上,他们如此保守,。第三,在选择农户进行帮助上也不能做到每户都平均帮助。从调研情况来看,在选择农户时往往要求农户具有一定的资金能力,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及技术学习能力等。比如要选择项目户时就明确要求农户有2名以上劳动力,更关注对有一定养殖能力的农户的支持,让养殖大户带动其他农户。

    2、相关机构的协作还不够紧密。

    这个模式实施涉及多个机构与部门,涉及多方利益,牵涉资金的投放运用,管理技术人员的调配,农户的组织管理等等,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在模式中农户的管理上,需要乡镇、村委的协作;在防疫技术上,需要依靠畜牧局及其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大力配合;在资金上,需要政府部门的项目整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离不开水利建设等部门的配合。在访问的过程中,窦书记多次强调,一直是村庄和自己做这个项目,乡里的书记、乡长也是在闲谈中了解下这个事情的进度。之前帮助建设羊圈的几个部门在羊圈建成之后,也仅仅是自己争取畜牧局的技术员到村里进行技术培训,其他的部门也是偶尔过问一下这个项目,相关机构的协调和帮扶很少。

    3、养殖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合作社是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农户通过合作社进入市场,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降低单个人进入市场的市场风险,另外,合作社的存在也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调查得知,一是,合作社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在成立之初,虽然注册资金为几万,但这些多是虚构的数字。二是,农民养殖合作社成员没有能力为养羊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合作社成员大都是村干部,原来没有养羊经验及技术,农户羊生病后只能借助于县里几位技术人员。三是,信息闭塞,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大都是村干兼任的,因此自已家里的农活和村里的各种事务占去了不少时间,使得合作社负责人不能全身心地投合作社的工作,同时这一原因还会导致对整个养殖业市场信息的闭塞,无法把握市场的瞬间变化。

    4、技术推广与技术服务存在问题。

    实施这个模式的最基本环节一是种草二是养羊,无论哪一项,都是对科学技术要求非常高的生产活动。生产技术的水平、技术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草料的质量、羊的成活率和养殖的成功率,进而影响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产业化发展就更加需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理念和生产管理技能。之前农民零星分散放牧饲养的的羊,一般很少关注它们的生存环境、疾病、防疫等问题疾病和死亡造成的影响也有限,但一旦饲养羊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对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稍有不慎极易群体感病,而且疾病种类多,传染快,一旦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农户没有养羊的传统,缺乏养羊经验,畜牧部门在羊养殖方面储备的技术力量也比较弱,而项目实施步伐快于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的提高突出的矛盾是缺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很多县都反映步伐太快、面太大。一个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往往负责几个村,服务半径太大,经常不能及时为农户服务,导致羊病死。

    5、风险管理机制还未建立。

    目前应对自然灾害及传染病造成的损失主要靠政府救济,政府的救济必不可少,但是政府救济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次次、面面俱到。一旦发生自燃灾害和病情,许多贫困户基本没有抵御灾害的能力。同时由于本村涉及到很多合作投资的人,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书面合同,仅仅是通过口头的协议进行合作,一旦发生病灾或者自然灾害,双方之间没有可操作的具体依据,容易发生纠纷和矛盾。

    六、对策与建议

    (一) 培育扶贫产业的基础,进行“发展式扶贫”

    随着2012 年吕梁地区实现了农村低保的全覆盖,从制度安排上根本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对于生活在生态脆弱、极度贫困的区域,很难通过支持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扶贫的措施不应该是开发式扶贫,更应该是“发展式扶贫”的思路,从保障其基本生活能力做起,进行长远的扶贫规划,从一户一户的扶贫抓起,进而扩大到整个村庄贫困户的扶贫。要把项目实施基础从培育村庄产业基础做起,进而促进村庄形成产业发展来带动贫困农户的扶贫方式的转变,鼓励和扶持积极性高、有一定管理经验及技术学习能力的农户发展。这样要比一刀切的扶贫要实际许多。而且对于这些农户的扶贫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尤为重要。贫困户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农民贫困问题,而且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是一大利好消息。

    (二)支持龙头企业,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

    蔡家崖乡作为一个农业贫困乡镇,在发展农业、摆脱贫困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农业企业的支持,进行产业化的发展。所以应该引进和支持龙头企业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生态畜牧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运营中心、信息中心、战略中心和技术创新主体,在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起着中枢作用,不仅是资源整合的载体,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承担了产业开发的风险。可以说支持龙头企业,也就是支持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带动扶贫,一是龙头企业以贫困地区劳动力为就业主体,扩大贫困地区就业人数;二是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如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农产品保价收购等方式带动贫困农户进入市场,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省内外一些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龙头企业的发展确实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共赢。实际上,在我们调查的一些示范县已开始有私人资本投资建设养殖场。这些尝试减轻了政府投资的压力,在资源整合上也更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当地劳动力、资本市场的发展。但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引龙、强龙、惠龙的过程中要重视甄别不良企业,封杀那些曾有坑农害农、不守诚信记录的企业,杜绝那些所谓的龙头企业以套用国家项目经费为主要动因的机会主义行为。重视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动机制,要有“企荣农荣、企衰农衰”、保障农民利益的具体措施。否则,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就是支持农民发展的愿望难以实现。

    (三)加强乡镇畜牧技术力量和农民技术

    加快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是制约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主要因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乡镇畜牧站承担了相当繁重的防疫技术服务工作,是一线技术服务力量,与农户接触频率最高,对农户的影响最直接。然而目前很多县的乡镇畜牧站力量很薄弱,一是人员数量有限,服务密度小,在蔡家崖的乡镇畜牧站中,仅有一个站长和一个办事员;二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要加强乡镇畜牧技术力量一方面要适当增加技术人员数量,适当补充业务经费,另一方面要加大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其业务能力。除此之外,应着重培育民间技术力量,加强农民技术二传手的培训。从农村大量实用农业科技的推广情况来看,农民技术二传手在传播农业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技术二传手有着较强的探索精神,他们扎根农村,和农民有亲和力,农民可随时随地向他们请教。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就发现存在一群有创新精神的农民技术人员,他们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快,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并通过生产试验创造出新的知识,他们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其他农民学习的过程。加强农民技术二传手的培训不仅仅是对乡镇畜牧技术力量补充,而更是草地畜牧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采用现化科技手段提高扩繁速度,优化畜群畜种结构。

    (四)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网络体系

    为避免农户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承担过大风险,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网络体系,由多个经济主体,包括产业下游企业及组织、银行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政府、农户及草地中心共同分担养殖业的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畜牧业商业保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保障机制。

    (五)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农业的分散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农业产业的脆弱性,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不仅靠政府扶持,更要尊重实践,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许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发育阶段,在组织管理机制上还需不断完善和规范,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改造,明晰产权管理,健全组织章程,明确合作理念,规范内部运作机制。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手段,提高农户对合作组织的认识、观念,规范内部运作机制。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手段,提高农户对合作组织的认识,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契约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奋斗精神,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展。

    (六)加强配套技术

    要建立造血体用的扶贫机制,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提高养羊生产水平,就必须实行科技扶贫措施,必须实行成套的养羊技术措施,做到三个实现:

    一是实现扶贫投放羊只良种化对投放本地羊的扶贫户,要建立改良站、实行改良措施,实现扶贫户养羊的杂交改良化,对新投放的养羊户,要全部淘汰本地羊,全部投放改良羊,形成饲养良种羊扶贫社,扶贫村或乡,辅以良种殖繁配套措施。这样扶贫养羊户必然建立在较好的生产水平基础上,目前群众生产水平比养土种羊只平增加体重20 一30 %,产毛量可提高1.5倍至3倍,扶贫养羊效益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二是实现扶贫养羊草料生产配套化养羊扶贫户必须实现种养结合,种养配套同步发展,基本作法有三条:一是建立冬春补收草地,通过冬闲地大种适合冬春生长的牧草,如首子,燕麦青等,建立冬春补牧制度,一只羊应不少于2分地,二是留割草地,利用间套种植方式,永久性草地,种植一年生多年生收草,实行蓄割补饲,晒制青干草,一只羊应,不少于2 分地;三是开展草料加工,多汁料冬贮,采用蓄割青草晒制青干草,加工草粉;利用冬闲地种植冬贮饲料,配合混合补饲料,实施冬春补饲。

    三是实现扶贫户羊只防疫制度化贫困户的经济脆弱,在实施养殖业性质的生产扶贫,十分重要一条是保持投放畜种的稳定,不受疫病威胁,因此在实行养羊扶贫时对扶贫户必须实现疫病防治的制度化。

    (七)完善养羊扶贫项目的服务体系

    养羊扶贫项目是在分散的农户中开展的,又是一项技术性强,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力,只靠行政组织办法是难于实现,必须建立项目实施服务体系对项目进行综合组装,这个体系的完善概念应是:技术经济服务体系。因此,服务体系的基本职能应有三条:一是项目的管理职能,就是按项目的规划,进行布局,组织和管理,把分散扶贫养羊户,组织成有机整体;二是技术指挥服务职能,就是有目的对农户进行项目的技术培训,提高养羊者素质,有规范地对农户进行项目技术实施,进行成套系统的技术服务,确保项目走上科技扶贫轨道,三是产品流通服务职能,养羊业是在高寒边远山区,生产的毛、皮、肉、肥羔等产品,必然有个从分散农户的收购,运销形成商品的流通过程。加工储运过程,做到有目的地生产,有计划销售;一可确保项目效益的发挥;二可有利管理项目资金的投放回收;三有利组织社会化的商品生产。综上所述,养羊扶贫项目应在`现代畜牧业意识的指导下,把扶贫着力点落在造血功上,以农户适度规模为基础,形成项目生产集团,实行科学养羊综合技术组装,建立起技术经济实体,实现项目管理,技术服务,流通服务的职能服务体系,才有可能建成效益型、科技型造血型的养羊扶贫致富项目。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