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坝村—余晓明

     

    社会变迁对凉山彝族宗教的影响

    ——基于云南省宁蒗县水草坝村的个案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和意识形态,在人类发展中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至今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信奉各种宗教。彝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悠久的宗教信仰。马克思说过:“要知道宗教的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宗教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凉山彝族宗教历史变迁的分析,有助于对凉山彝族宗教信仰历史及现状的了解,认识不同时期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对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现状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正视凉山彝族宗教信仰,以利于彝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背景

    假期有幸调研了云南省宁蒗县水草坝村,由于其特殊的地里位置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水草坝村彝族宗教文化得以保存,虽然相比以前有很多东西发生了改变,很多宝贵的物质文化正在消逝,但笔者还是能从这个村看到整个凉山地区彝族宗教的变化,可以说水草坝是整个该地区彝族村落文化的缩影。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烂泥箐乡水草坝村坐落于万格山脉之巅,地处川滇交界。位于攀枝花与盐源县交界处的小凉山腹地,是当地典型的彝族村落,特殊的地理特征导致农业生产单一,信息闭塞,当地人观念都很封闭,很少与外界交往,生活水平也很落后。该地区是小凉山彝族文化的发源地,当地彝族文化保存比较完整,村里的农户百分之九十是彝族,平时都用彝语交流,即使是汉人也能讲一口流利的彝语,可以说是被彝化了的汉人,可见,在特定环境下,弱势文化总是会被强势文化所同化。但放在整个国家的大环境下,就出现了相反地结果,这就是笔者将要讨论的社会变迁对彝族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是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彝族宗教文化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它同彝文字一样,在对抗异文化入侵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举个例子,人生病后需要治疗,而治疗方式是不同的:接受外来文化较少、笃信本族群宗教程度深的群体表现出先用宗教方式治疗,请来巫师来念经驱鬼,治不好才送到医院接受治疗。而接受汉文化较深的村子,在人生病时,首先送往医院,医院治不好才请巫师来“治疗”。可见,宗教信仰与彝族文化息息相关,社会变迁对彝族宗教的影响程度也能从这些方面看出来。

     

    二、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

    (一)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的内容

    凉山彝族的宗教,解放前还一直处于原始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宗教,除表现在无专门的宗教组织与学说外,其信仰的内容便主要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信奉的是多神而不是一神。 凉山彝族崇拜的自然神首先是天神。彝族人民将天神称作恩体主兹,认为它是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的缔造者。人死后灵魂都要到天神生活的“石姆姆哈”那个地方去,而正常死亡的人(特别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年长者),则会变成神灵居住在“石姆姆哈”的大房里。

    关于彝族人起源,当地一个老人欧姆日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远古的时候,世上没有人,后来天帝用泥捏了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叫“阿达”(ada,意为父亲),女的叫“阿嫫”(amop,意为母亲)。他们是所有人类的父母,世上不管是什么民族都是他们的后代。彝族、汉族、藏族(指尔苏人)都是后来才分开的。当时世上有三棵果树,一棵果树专供神仙食用,天帝让蛇去守护可是蛇偷吃了仙果。天帝生气了,把蛇的手脚砍掉了,从此蛇就没有了手脚,但蛇因为吃了仙果,从此很长寿,老的时候把身上的老皮脱掉,再变回年轻的。仙树没有人看守,于是上帝才用泥捏人,让人来守护仙树。天帝捏做人时,用竹子作为人的骨头,竹子有节,所以人的骨头也有节;用草做人的肌肉。先做了一个人,由于没有伴,天帝才另做了一个异性来陪他。二人是一男一女,相互婚配,一个成为父亲“阿达”,一个成为母亲“阿嫫”。此二人是人类的祖先。这个故事跟笔者小时候爷爷讲给我的差不多,笔者也属于彝族,只是跟凉山的不是一个支系。

        地神是凉山彝族自然崇拜的另一种神。彝族人民称为“姆尔姆色”,认为它们平常栖附于名山大川,并且神通广大,无所不在。苏尼和毕摩在为病人逐鬼驱邪时都召唤地神前来承担任务。凉山彝族平时禁止人们在大山山头鸣枪,其宗教含义即是害怕这样会冒犯“姆尔姆色”,从而降灾于人间。

    石神与火神也是凉山彝族所崇拜的自然神。过去有的彝族人家生了小孩,要继拜给石头,并取名“尔麻惹”(意为石头的儿子)。到了小孩生日,便要携酒肉祭祀小孩曾拜给的那块石头,祈求它保佑小孩健康长寿。火对彝族人民生活影响极大,做饭、种地、照明等都离不开火,特别是在高山彝区,彝民一年四季都要生火取暖,吃在火边,睡在火边,对火的依赖性特别大。在原始时代,彝族先民对火是不可能有正确认识的。火焰让他们产生了神秘而敬畏的感情,并把这一切视为火神作用的结果,因此不断地举行祭火的活动。凉山彝族人民视锅庄为火神之所在,故严禁人畜触踏或跨越,而火把节的活动则是崇拜火神的重要象征。

    关于火把节的来源,吉字尔干老人家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一个大力士神仙赫贴拉巴(He tie la bba)。平时自以为力大无比,举世无双。当他听说地上住着一位叫斯惹巴霍(Sy sse ba ho)的神仙也力大无比,很想 和斯惹巴霍比个高低,于是他来到地上寻找斯惹巴霍准备比赛摔跤。赫贴拉巴来到斯惹巴霍家时,斯惹巴霍不在家,他去山上砍竹子去了,只有他的母亲一人正坐在家门口织布。母亲招呼赫贴拉巴坐下,按照礼节她要端出饭请客人吃饭。她说:小伙子,你一定很饿了,我给你找一点剩饭,是早上我儿子吃剩的。说着端上来一块铁块。斯惹巴霍的食物不像我们平常人的五谷杂粮,而是铁块。他的母亲端出来给赫贴拉巴的正是铁块,这些铁块都是斯惹巴霍极平常的食物,赫贴拉巴却咬不动,他试着使劲咬了几次也只能咬出几个牙印,实在咬不动,更没有办法吃下肚子了。于是他心里想,斯惹巴霍当作平常食物的铁块我连咬都咬不动,可以想象他的力气有多大,我一定不是他的对手,赶紧回去算了。于是告辞离去。

    再说斯惹巴霍砍竹子回来后,感觉到肚子有些饿了,就去拿早上吃剩下的铁块吃,拿出铁块一看,只见上面有牙印,于是问母亲:“母亲,今天有谁来过咱们家?你给他吃过铁块,这上面都还有两个牙印。”母亲说:“哦,我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你。是这样的,刚才天上的大力士神仙赫贴拉巴来过咱家,他听说你的力气很大,想找你比试摔跤。他来后,我把你早上剩下的铁块拿出来给他吃,他可能咬不动,没有吃就告辞走了。”

    斯惹巴霍一听,很高兴,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气,心里一直很想找个人比试比试,苦于没有合适的对手。现在有人主动找上门来比试摔跤,当然不能错过机会。他很急切地跟母亲说:“我很想和他摔跤比试力气,他走了多长时间了,我还能追上他吗?我要去追他,和他比试一下力气。”母亲说:“他离开没有多久,要追的话,也许还能追上。”斯惹巴霍于是追出门来,翻过了九座山,淌过了九条河,才追上了赫贴拉巴。可是赫贴拉巴心里害怕,不敢和斯惹巴霍比试摔跤,见斯惹巴霍追来,便钻进了路边一棵大树的树心里,任斯惹巴霍在外面怎么叫都不敢出来,斯惹巴霍一急,连根把那棵大树拔了起来,往地上摔下。谁知这一摔竟然把赫贴拉巴给摔死了。

    赫贴拉巴被斯惹巴霍摔死了的消息传到天上,天上的神仙们都很震惊,太阳和月亮也不敢出来了,世界变得昏天黑地,暗无天日。由于月亮害怕不敢晚上单独出来,斯惹巴霍答应给月亮一只白狗作伴才肯再次出来,给太阳一把铁针用来刺那些盯着他看的眼睛,他才肯复出。对于赫贴拉巴被斯惹巴霍摔死,天帝很生气,下令地上的人们每年必须用火把来祭祀赫贴拉巴,同时必须宰杀300头牛作为牺牲祭奠。从此,地上的人们为了祭祀赫贴拉巴每年都要点火把,这就是火把节的来源。

    这个故事和笔者家乡的传说还有一些出入,我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话说很久以前,天神派了两名大力神到人间去搜刮珠宝、财物和粮食,这两名大力神仗着天神的权威和自己的力气,把不愿奉献者的房屋推倒,把牛羊举起来摔死。 彝族的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推举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当统帅,率领大家与这两个大力神斗争。 

    阿提拉巴知道大力神力大无穷,不可硬拼,只可智取。一天,他把其中一名大力神引到山上,跑了九天九夜,直到大力神累得站不住时,才率众把他摔死在山下;另一大力神则气极败坏地跑回大庭报信。

    天神大怒,立即取出一个小盒向人间抛去。原来这个盒里装的尽是蝗虫,盒子一打开,蝗虫便铺天盖地向凉山扑来,聪明的阿提拉巴立即用松枝和箭竹扎成火把,百姓争相仿效,顷刻间熊熊的火把在高山、深谷、平坝到处燃起,把蝗虫通通烧死了。

    人们战胜了天神,保住了庄稼,获得了丰收。据说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六月廿四,从此,彝民在每年的这天,或从这天开始用三天的时间,以点燃火把作为纪念。

        (二)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的地位与功能

    在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中,有些信仰,已超出自然崇拜的范围而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这样的信仰分为三种:一是有关凶吉事物的禁忌;其次是对鬼魂的信仰;最后是祖先崇拜。

    像许多民族的有关凶吉事物禁忌一样,凉山彝族的此类禁忌也认为,有些事物内部附有某种精灵,因而在特定范围内具有神奇力量,可以赐福或降灾于人,故人们对它们应该敬重或避讳,不能随意冒犯。凉山彝族人把主吉的事物称为“吉禄”,意为使人发财,保平安的灵物,认为对这种食物不能送人,更不能出售,若为牲畜还不能宰杀与食用,否则其家庭的财气便会随之而去。

    鬼魂信仰在凉山彝族传统的宗教观念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凉山彝族人认为,人死灵魂不灭,灵魂可以脱离躯体而存在。有的人死后其灵魂变为鬼,鬼有几十种,这些鬼经常降临人间,作恶多端;有的人死后变成对人有利的神灵,这些对人有利的神灵,只要你经常祭祀它们、取悦它们,它们便会庇佑人户兴旺发达。一旦供奉不周,它们便降灾难于人间,致使牲畜减少,粮食欠收,人丁遭殃。在这样的信念支配下,旧凉山彝族人常常一有病或遭遇不测事件,便要请苏尼或毕摩驱鬼治痛或放鬼祈求平安。 

    祖先崇拜在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中都普遍存在,而在凉山的彝族宗教信仰中则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祖先崇拜是凉山彝族宗教信仰中的核心。我在李各国大叔家做访谈的时候,就体会到了祖先崇拜对他们的重要性。当时我带着礼物(一瓶酒)到他家,他非常高兴也很欢迎,当我把礼物递给他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酒打开到了一杯放在堂屋里的家堂上,上边放着族谱、祖先灵位,在他们心中祖先是至高无上的,好东西都要先给祖先分享,这样他们才能保佑子孙平平安安,之后他做了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情,李大哥还在他们祖先面前祈福,祝愿笔者工作顺利、子嘛给你(彝语,意为吉祥如意),可见对祖先是很崇拜的。凉山彝族祖先崇拜包括父母双方,而这种崇拜又是建立在人的灵魂不死的基础之上。凉山彝族把善鬼称为神,认为善鬼之中最善者即是父母的灵魂。在他们看来,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亦然处处关怀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并能通过自己的灵魂对他们进行管教和惩罚。为了取悦祖先的灵魂,求得祖先的宽恕和保佑,人们更应进行崇拜和各种祭祀活动。隆重的传统葬礼和安送祖先灵牌的活动,则是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

     

    三、社会变迁对凉山彝族宗教的影响 

        凉山彝族的历史久远,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只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便直接从奴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凉山彝族宗教亦与其社会发展相连,贯穿凉山彝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以下我们便分别论述奴隶社会时期的凉山彝族宗教和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凉山彝族宗教在社会变迁中发生的变化和它相应的影响。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凉山彝族宗教信仰及其影响

    奴隶社会时期的凉山彝族宗教,也称凉山彝族的原始宗教。它长期以虚幻的形式存在,因此,人们自然地将它与“装神弄鬼”结合起来,认为它是一些野蛮、落后、愚昧无知的骗人把戏,这都是人们并没有仔细去追根溯源。然而,在凉山彝族史料中,能够发现早期的凉山彝族宗教是原始凉山彝民同大自然斗争的手段,是一种精神上的依赖,是寄予求生的本能愿望。

    1.奴隶社会时期凉山彝民的宗教观念

    奴隶社会时期,凉山彝民过的还是暗无天日、愚昧无知的生活,奴隶们的思想全部受奴隶主们的控制,奴隶主们利用宗教神话自己统治的意图和行为,利用宗教意识保证对奴隶的束缚,他们自己也完全信服于宗教信仰中。他们不能正确发生刮风下雨,雷鸣闪电,丰收、欠收、水灾、虫灾等各种原因,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弱。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崇拜大自然的意识。于是,逐步形成了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的多神崇拜现象。

    2.奴隶社会时期凉山彝族宗教与文化教育

        在奴隶社会时期,凉山彝族的文字、教育、史学、天文学、地理和哲学的发展传播都与其宗教密切联系,以上这些学问都是包括在其宗教学问中的。古老的彝文的创制和最初的规范化整理,都是宗教作为基本推动力的。现今保存的多类凉山彝文古籍都属于凉山彝族宗教的经典。在过去的凉山地区,懂彝文的多是宗教活动的主持者毕摩,以至有人把彝文称为“毕摩文”,彝文的长期保存,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毕摩。

        在这一时期汉文经史尚未传入凉山彝区,凉山彝区的教育主要是毕摩教育。教师为毕摩,传播彝文和宗教文化知识,教材以彝文宗教经籍为主,其它如天文、哲学、历史之类经籍为辅,从学者得毕摩认可并交纳一定学费即可获得教育。完成学业后,可做毕摩,也可以从事其他职业。

    宗教献祭要看时日,讲诵要讲“根谱”,内容包含天地人及万物之起源、祖先的繁衍迁徙,讲得准与否,对毕摩的威信影响很大,神职人员毕摩在这些领域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所以,毕摩都需要有一定的天文、地理、历史学和哲学知识。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能专门从事宗教文化活动的是毕摩。毕摩在凉山彝族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和哲学方面有相当的建树。此时,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大约从中原通行到凉山彝区之后,也只有毕摩尚且还懂得,凉山彝族史有记载的哲学家,基本上是毕摩。在凉山彝族宗教经籍中有大量的天文、地理、历史和哲学知识,这些也是现存的彝族古文化的主要方面和主体。综上,奴隶社会时期的凉山彝族宗教的文化教育史寓于其独有的宗教中的。

    3.奴隶社会时期凉山彝族宗教与凉山彝民的生产生活

        奴隶社会时期,凉山彝族宗教贯穿于凉山彝民生产过程的始终。凉山彝民的生产与收获,需要予以宗教活动的祈祷与庇佑,重点表现在婚丧嫁娶、饮食文化和民众节庆当中。

    凉山彝族宗教对婚姻的影响主要限于订婚以及结婚要请毕摩献祭,在整个婚礼过程居于一个一般位置。对丧葬的影响则很大,丧葬的全过程也已宗教化。从净尸、做灵、安灵、指路、做斋、超度都是围绕让祖先灵魂升天成神展开的,全部世俗丧葬活动都已被神话,都包含着宗教生活的内容。在饮食文化方面,各种集会性祭祀,牲口献祭歌舞欢宴,耗费巨大,给凉山彝族社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负影响。但也给凉山彝族社会带来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它以聚宴社交加强团结等饮食方式,多数是从宗教的仪式中产生出来的。在民众节庆方面,凉山彝族的宗教献祭几乎影响到凉山彝族社会的一切节日喜庆,使各种节日无法区分谁属宗教节庆,谁属民间民众节庆,同时也使各种宗教节庆活动具有一般节日喜庆的非宗教内容。在凉山彝族地区,其中最大的是彝历新年和火把节,在庆祝节日的同时,通常也要祭祖、祭神。合村宰牛宰猪羊、各户宰鸡祭献、欢宴或歌舞、女儿回娘家、走亲访友。既有宗教的肃穆,又有节日的喜庆。

     

    (二)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凉山彝族宗教及其影响

    凉山彝族宗教与凉山彝族社会同步发展,直接从奴隶社会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时期,宗教接受着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凉山彝族宗教作为凉山彝族共命运的意识形态存留下来。

    1.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凉山彝族宗教在观念上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由于凉山彝民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推广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提高科学种田,加强防灾救灾工作,使得凉山彝民逐步增强了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地能力,逐步改变了盲目的崇拜大自然的旧观念。例如,过去发生虫灾的时候,他们就杀牛祭天神,如今到商店买农药来杀虫;又如,过去实行刀耕火种,发生山洪爆发时,错误地认为是山神在作怪。现在,凉山彝族人民懂得了保护植被,保持水土的重大意义,在凉山彝族聚居区村落中基本上见不到祭祀山神、地神的行为了。随着凉山彝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凉山彝民的宗教活动逐渐减少,意识观念亦逐渐淡薄。

    2.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文化教育发展对凉山彝族宗教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凉山彝族地区各项事业也取得巨大进步。教育上初步形成了基础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民族教育体系。通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等措施,凉山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原本跟着父辈做各种仪式,背诵经书的毕摩学徒不得不从小进入学堂接受义务教育。这样一来,毕摩原本的授徒的计划被完全打乱,而进入学校学习的孩子在接受了西式的教育之后思想上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而导致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而又继续成为毕摩做各种仪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毕摩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凉山彝族宗教仪式的缩减还受到经济方面的巨大影响。 就仪式本身来说,一些仪式的耗费非常巨大,并非一户人家或某个家支的人所能 承受的,一个大型的仪式需要整个家族甚至宗族的财力支持,用于祭祀牺牲的牲 畜就需要几十头,甚至上百头。在这种情况下,仪式规模的削减也在情理之中,新时代的凉山彝民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他们在受到教育后使得毕摩文化受到了很大冲击。

    3.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生产生活方式对凉山彝族宗教的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凉山彝民的生产力也得到了提高,这就使凉山农业生产所需的人力得到减少,一部分动力便无需留在家,加上外出读书的子女,现在的凉山彝族地区家庭常住人口数量的不稳定使得搞宗教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年轻人人开始走出大山去到外界打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其中不乏原本的毕摩的传人。赚了钱的年轻人在经历了外界城市经济的洗礼后回到家乡投入的也大多是经济条件如居住条件的改善而很少将经济投放在宗教仪式方面。

    另一个方面,凉山彝族家庭的牲口喂养也都由过去的放养方式改为圈养,供给方式偏向自给自足,社会的流动,市场的需求使得牲口价格上涨进行宗教活动所需牲口数量减少,成本增加,从而减少了搞宗教活动的次数。在水草坝,一个相对中等的家庭每年要进行三次这样的仪式,每次仪式需要杀掉一头猪、 一只山羊和两只鸡作为牺牲,整个仪式一共进行了近个小时。在毕摩之风淡薄的家庭,同样一个仪式每年也要进行一次,所需要的牺牲是一只鸡和 一头猪,只是仪式的长度没有那么长。再者,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一些需要很大的场地来做的仪式(如尼木措毕等)只能尽量缩减规模,甚至在城市中渐渐消失了。

    另外一个较为显著的变化是仪式的性质的改变和其神圣性的降低。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凉山彝族所进行的仪式大多是宗教性的,人们认为,通过做仪式, 可以解决争吵和不合,达到护佑家族的目的。而如今,很多仪式都已经成为了礼俗的一部分,例如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和彝族新年时举行的各项仪式等,宗教性的减弱、民俗性的增强,越发削弱了仪式的神圣性。就当地彝族的重要节日火把节来说,如今已经一改当初为了驱赶庄稼地里的虫子,与天神抗衡的初衷, 变成了为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展示彝族文化的大舞台,在不断与外界相融合的同时 其自身性质也开始发生悄然的变化。

    生产生活中,因为祭祀活动的减少和祭祀方法的流逝,毕摩也逐渐减少很多毕摩选择了另谋他业,放弃了宗教活动的主持工作,即使有想要搞宗教仪式的人也因为联系不到毕摩而放弃宗教活动。而那些拥有毕摩身份也不远愿意放弃的人,他们也把毕摩当做一种职业。原来毕摩做仪式时几乎不收取费用,做仪式的家庭视情况给毕摩一些祭祀物品即可,而后来则出现了毕摩主动要求报酬的情况。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毕摩文化已经变味,也反映出现代生活压力对彝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冲击。

    4.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凉山彝族宗教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前凉山彝族地区经济文化还相对落后的时候彝民对待彝族宗教信仰会有一种顺理成章的服从,这种服从是因为地域的封闭和对自然力量的认知不够而产生的种精神寄托,故而根深蒂固。现今,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的观念虽然在逐渐的淡薄,但是它却没有消除,在一些坚持的人里,依然有执着追求,耗费巨资搞宗教活动的。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毕摩也在结合现代社会对自身进行调适,比如在新的《招魂经》、《指路经》等仪式诵读上竟然出现了“电视”、“电冰箱”、“手机”等词汇,现代科技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影响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这种宗教文化的变迁中,虽然灵活运用了“现代科技文明”到传统的仪式中去,但是却改变了传统宗教文化本来的含意,毕摩作为彝族传统宗教文化的传承掌握者,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会捍卫自身的身份。比如在我访问当地一位毕摩余古望:

    我家是毕摩世家,是有名气的。我每年要做很多次的仪式,大型的仪式每年也有五、六次,我没有手机,但是村里面有电话,他们知道我的名气就会打电话然后开车来接我去做毕,在他们心中毕摩是神圣的,从来没觉得是迷信。村里没有不信毕摩的,虽然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比较反对,但是现在政府都在宣传这种毕摩文化,以后情况会好的。我会让我的子女去读书,学习知识,这样子才有文化,如果读书不行就回来种田或是做毕摩。

    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一边接受着新鲜的现代知识文化,一方面也深深崇拜者毕摩文化,但是他们也知道在下一代人中,很难再接受传统的宗教习俗,心里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读书走出去,实在不行才回家,毕摩已经不是首选,它的地位也在降低。

    而在祖国翻天覆地的今天,地域的开发,经济的发展造福了凉山彝民。随着各种当代文明的融入使当地彝民的思想也日新月异,从而造成了彝民的现代思想对传统宗教信仰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有着正确导向的,是向着文明的,和谐的方向发展的人们不再盲从于宗教,懂得保护自己,懂得利用科学的,文明的方法和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宗教仪式绝对不会消失,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与沉淀,是对伟大凉山彝民先祖的缅怀,这种力量势必将影响着凉山彝民的文化发展与传承!

     

    四、小结与思考

    从社会形态来看,凉山彝族宗教在凉山彝区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即有与社会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一面,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妄加把凉山彝族宗教强制性的根除,结果可能是不仅宗教没有消除,反而作为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潜滋暗长,畸形发展,反作用于社会,而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党同人名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全党必须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充分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江泽民同志还指出:“要正确贯彻宗教信仰的政策,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事业相适应。”“民族宗教无小事。”纵观凉山彝族宗教的发展,凉山彝族宗教不仅存在,而且继续的发展,与其对起听之任之,不如主动的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引导、利用以利于凉山彝区的发展。方法如下:

    1.以宣传为手段,增进人民对凉山彝族宗教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宗教文化虽然不是主流文化,但也是凉山彝民的智慧结晶,是凉山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山也印记着其宗教文化深厚底蕴丰富内涵。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展现凉山彝族宗教文化丰厚的内在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各级党政部门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凉山中的重要作用,理清宗教与邪教的区别,把弘扬宗教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纳入我州文化建设总体范畴,加大对宗教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的投入,充分发挥宗教文化在 凉山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宗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以制度为保障,形成保护与传承凉山彝族宗教文化的合力

    保护与传承宗教文化是一个较为庞杂的系统,需要制度加以保障。要整合多方力量,构建政府主导、彝民自觉、社会参与的制度体系,形成保护与传承凉山彝族宗教文化的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规划、财政、人才建设等方面落实相应措施,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州宗教文化遗产进行搜集与整理,运用文字、图像、录像、录音、数字多媒体等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对具有一定文物保护价值的物品等要作出标志说明,建立专门档案并予以保护。要明确宗教、文化、文物、建设等部门的各自职责,更好地保持宗教文化特色。要组织各方面研究人才,加大对凉山彝族宗教历史、宗教文化名人、宗教典籍、等优秀宗教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编辑出版高质量的凉山彝族宗教文化书籍、影像,推动凉山彝族宗教文化保护与传承走向深入。更要发挥宗教教职人员在保护与传承宗教文化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鼓励兴办内部文化刊物,撰写宗教学术文章,开展讲经说法、文化交流等活动,挖掘弘扬宗教制度、仪轨、典籍、艺术中蕴含的深邃文化。也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开展调研、撰写学术文章、举办专门展览、兴办专题博物馆、捐助专项资金等多种途径,参与凉山彝族宗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3.以人才为基础,挖掘凉山彝族宗教文化内涵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护与传承宗教文化,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宗教人才。统战、宗教部门要制定计划、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和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要全面优化、改善宗教团体班子结构,提高宗教团体的整体素质,强化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宗教团体在保护与传承宗教文化方面的牵头作用。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拓展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引导帮助凉山彝族宗教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学识素养,在弘扬优秀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派年轻教职人员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培养新一代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宗教人才。针对目前凉山彝族宗教界高端人才比较缺乏的实情,也可尝试从外地甄选、引进一批政治素质强、宗教造诣高、场所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职人员,充实原有的教职人员队伍。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其专业力量和优势,加强对凉山彝族宗教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深入挖掘凉山彝族宗教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廖龄. 中国彝族宗教文化研究综论[N].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01

    [2]普同金.彝族毕摩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J].诺苏,2003,(1):26-27     

    [3]杨甫旺,肖朝发著,中国直苴彝族文化研究[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01

    [4]朱崇先著,彝族典籍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41

    [5]李绍明,冯敏著,彝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4

    [6]朱崇先著,彝族典籍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30

    [7]巴莫阿依著,彝族祖灵信仰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01

    [8]贵州彝学研究会著,贵州彝学[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222

    [10]王丽珠著,彝族祖先崇拜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49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