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村—杨富茂

    以贫促贫:边穷少数民族杂居村庄发展的新尝试

    ——基于苍山西镇白羊村的调查

     

    白羊村位于漾濞县苍山西镇北部,东邻漾江,南邻上街村,西邻白章村,北邻漾江镇,是典型的传统农村。白羊村辖区面积43平方公里,地处半山区,1/3处于坝区,辖17个村民小组,居民678户,2271人以汉族为主。该村总耕地面积2234亩,人均承包耕地面积0.9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全村拥有林地64876.8亩,大多用于种植核桃。村内务农人口约1839人,占比超过八成,常年外出务工21户。村庄无集体经济,无公共收入,无公共支出,无定期公共活动,村民生活“各自为营”,盘田种地收入低,村庄事务无人管,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脏乱,村民纠纷频发。虽然村民迫切想要改变现状,但始终无法切实解决村庄发展困境。2010年以来,一方面,随着国家、省、州、市、县扶贫力度加大和扶贫重点的落实;一方面立足于漾濞县打造“绿色漾濞”品牌的契机,白羊村开始了自己有要点、有主次、有方向的发展探索。在各相关上级部门的组织、指导下,白羊村依据村情,开始了“三羊齐飞”之路——扶贫推进,改善生活;寻求产业,提高农收;修桥修路,内外畅通。通过扶贫项目的帮助破解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从而为村庄交通的改善创造了条件,成功地为村庄寻求农业产业、提高农业收入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边穷地区无资源依托的传统农村发展模式做出了有益探索。

     

     

    第一节  内生外促白羊发展的背景

     

    白羊村是苍山西镇“十六村一社”中叫落后的村庄,村庄事务无人管,对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陈旧,水源紧缺,经济落后、收入低,村庄发展一度陷入僵局。村民迫切想要改变现状,但始终无法切实解决村庄发展困境。2010年起上级帮扶资金的投入和漾濞本地“绿色漾濞”品牌的打造为白杨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外部政策和资金的牵引下,白羊村开始探索突破村庄穷困落后难题的办法。

    一、困境:老白羊旧旧的烦恼

    白羊村是地处苍山西镇北,大部分村小组沿漾濞江西岸而居,古老的茶马古道从该村通过,旖旎的漾濞江风光无限。村庄共辖17个村民小组,依次是:罗屯、沙波登、木瓜坞、苟白羊、新建、阿克厂、歇牛坪、腊水厂、罗家、朝阳坡、小田、芹菜厂、大坟、石打牛、小西果、新村、大河西。其中石打牛小组是苗族移民聚落。白羊村共有678户村民,以汉族为主,包括彝、白、苗在内的四个民族混合居住。除罗屯、沙波登、木瓜坞、白羊四个小组处于较平坦的坝区,其余12个小组地处山区,由此村内大多数小组和村民有严重的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村庄与外界连通的道路仅一座索桥。与其他村庄相比,白杨村的发展面临更多的难题。

    (一)无路、无桥、内外不通

    白羊村地处漾濞江西岸,与平甸公路隔江相望,唯一连通村庄与外界交通的只一座“白羊大桥”。平甸公路即漾濞平坡至剑川甸南(县道X084线)路段,北接G214线、剑兰公路(省道S311线),南连省道S326线、国道主干线GZ65线,是沟通大理州漾濞、洱源、剑川三县的交通干线,同时也是大理州及三县旅游发展的重要通道。途径白羊村对岸的平甸公路正是县道X084的漾濞县城至漾江镇脉地段,此段公路全长21公里,1956年开工,1958年通车。随着发展,平甸公路逐年得以维修和改造,包括漾濞县城至脉地段在内的132公里改造工程于2007年5月经云南省发改委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工程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除过集镇路段外,对老路进行局部截弯取直、老路拼宽,完善排水、防护设施,在原有路基上沿老路进行改建。全线改造工程于2007 81日开工至200881日,历时1年,基本实现柏油路面通车。至此,到达白羊村的公路基本实现了畅通,但是进村的道路依然问题重重。

    白羊大桥自古以来就是白杨村的交通要塞,县道X084虽然经过漾濞江东岸,但要进入江西岸的白羊村就必须要渡河,于是白羊桥成了村庄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但是,铁锁链、木板面的大桥经过漫长的使用早已残破不堪,2000年以前,这座唯一的跨江大桥都处于无人管修的状态,发生多起人 、畜落水溺亡事件。据村民齐阿琼讲,“白羊进出都要走这座桥,九几年时候,特别是2000年左右桥烂的不行,没人来修,阿巴巴!多多少人啊、牛羊什么的掉下去,相当恐怖那行。”2002年原上街镇政府为保障白羊大桥的维护和正常通行,将大桥出售,由白羊村白羊小组村民刘明华三兄妹购得。据刘明华说,当时购桥款10万元,整桥修理维护20万元,三兄妹一共花费约30万元。到此,白羊桥开始收费,过桥限重1吨。收费标准:人、畜0.5元一个来回,三轮车、摩托车3元一个往返,车子(包含轿车、小型货车)5元一个往返。现任村副主任李中美说,“现在这个桥只要走就收费,桥承重也小,农户种的什么东西拉出去卖都不方便。虽说每次都收一块几毛,一年下来困难的农户还是受不了的。”

    过桥之后进村道路仍是土路,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路面。罗屯、沙波登、木瓜坞、白羊四个坝区小组路面相对平坦,其余13各小组路面又狭窄、又残破、又崎岖不平。白羊村的道路交通始终是制约生活和发展的大难题。

    (二)无水吃、无水灌、无水养

    白羊村依山而筑,虽然村庄东邻漾濞江,但是江水浑浊、泥沙重无法饮用,丰水期滚滚的江水只能用于罗屯、沙波登、木瓜坞、小西果、新村少数近水农田浇灌。全村17个自然村,其中10个小组地处山区、半山区,7个小组地处山脚坝区,均是无水喝、无水用。一是人喝水难,村民饮水靠自制的蓄水池,沉淀雨水或到山沟里抬水。二是田浇水难,白羊村常用耕地2234亩,其中水田761亩,旱地1473亩,每年旱季均无水浇田,仅8、9月坝区水田无灌溉问题。三是养殖无水,白羊村主要从事传统生猪养殖,每逢旱季牲畜喝水都要一旦一旦去挑,高温缺水,时常发生病疫。据2008年末数据,罗家村民小组涉苦咸水饮水困难99人、120头牲畜;涉及氟超标饮用水困难,罗屯村民小组147人、294头牲畜,沙波登村民小组64人、128头牲畜。

     

    表1  白羊17个自然村基本现状(单位:个、亩)

    村小组

    地理状况

    人口数

    耕地面积

    主要作物

    是否缺水

    生产

    生活

    罗屯

    坝区

    176

    120

    水稻

    沙波登

    坝区

    193

    163

    水稻

    木瓜坞

    坝区

    214

    153

    水稻

    苟白羊

    坝区

    212

    220

    水稻

    新建

    山区

    109

    925

    玉米

    阿克厂

    山区

    98

    115

    玉米

    歇牛坪

    山区

    30

    45

    玉米

    腊水厂

    山区

    133

    152

    玉米

    罗家

    坝区

    107

    160

    玉米

    朝阳坡

    山区

    106

    106

    玉米

    小田

    山区

    160

    140

    玉米

    芹菜厂

    山区

    35

    71

    玉米

    大坟

    山区

    30

    30

    玉米

    石打牛

    半山区

    133

    78

    玉米

    小西果

    坝区

    125

    114

    水稻

    新村

    坝区

    86

    80

    玉米

    大河西

    半山区

    52

    40

    玉米

     

    (三)无产业、无人管

    白羊村的穷困很大程度来自于村庄农业经营的固化,一方面种植作物固化,村民只知道种水稻、种玉米,不愿也不敢尝试其他品种;一方面种植思维固化,从村干部到村民都认为春种秋收、适时打农药就万事大吉。村书记汪振东说,“发展产业什么的也是弄不起来,村民问题太多,就先把目前的日子过好吧。”副主任李中美也表示,“想着像其他村一样弄个合作社什么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啊。”农民以务农为业,分田种植为主。田种植水稻,地种植玉米,但产量低、质量差,除少数早年栽下的核桃树村里没有经济作物,更谈不上成规模的农业产业。相比同镇的其他邻村,差距更是明显。紧挨白杨村的白章村、光明村早已是“万亩核桃生态的响亮品牌,同时发展出了以核桃为主的旅游项目,摘核桃、吸氧、农家乐,光明村人均收入已达万元。

    与此同时,整个村庄又处于“无人管”状态之中。一方面,村庄发展无人管、无人帮。对上白羊村无政企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无人关心自是一方可怜孤苦”,就白羊桥的残破多年无人修即可见一斑。一方面,于中村庄事务无人管,村干部不作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像白羊这样的边穷村却是村干部不作为,村庄事务“只争利不争益”,只管自己好。另一方面,于下村民自身发展积极性差,不思改变“能过日子就行”。村民周树林说,“日子就是吃吃喝喝,差不多能过就行,七整八整搞什么啊。”没有稳定的产业,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求发展的决心,白羊的穷困由来已久。

    (四)矛盾多:麻烦村、麻烦民

    白羊村辖区面积43平方千米,共计17个村民小组、678户、2271口人,涉及彝、汉、白、苗、回等五个民族,地广、人多、民族构成多元,高发的矛盾就必然的不可避免。村庄矛盾可分为两类:干部与村民,村民之间。干部与村民矛盾的诱因只要是村民对利益分配和对村干部工作绩效的不满意,村民间的矛盾主要源自2007年林权改革中对林地的划分。

    居住在木瓜坞小组的赵会荣、赵会兴两兄妹,妹妹赵会兴由于小儿麻痹腿脚不方便,哥哥赵会荣一家一直照顾直至其结婚生子。2008年,因为家中100林地的林权划分矛盾不断升级,原本和睦的家庭不再。哥哥一家认为依据农村的风俗妹妹出嫁就不能再分家中的财产,100亩林地都要归自家所有。妹妹则认为家里的地应该自己多分一点,就算自己出嫁了最少也该和哥哥一人一半,常常到哥哥家中吵闹,尤其对嫂子常菜珍态度恶劣,认为都是嫂子的主意和阻碍哥哥才会不同意把地分给自己。争吵持续了近一年,2009年初当妹妹再次约着人找哥哥理论,说到气头上双方大打出手,嫂子因为当心哥哥被打,受不了刺激就此疯了。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苟白羊小组村民唐文华身上,唐文华与邻居林地紧挨一起,唐文华认为自己有林权证,林地属于自己就在地上种上了核桃,邻居却迎来争抢说他占了自家的地并把唐文华打了,这一打就把好好的一个人弄成了间歇性精神失常,最终经法院调解,唐获赔15000元医药费,邻居被勒令禁止行为才了结。

    二、探索:改变面貌的努力

    为了破解困境,白羊村委会村民了进行了多种尝试。村三委通过商议决定采用“村干部动员、小组长带头”的方式打破白白羊发展停滞的现状,一些热心居民也自发行动起来,为改变面貌进行努力。

    (一)村庄的探索:带头人先动起来

    如何进行村庄的发展一直是村庄的难题。近几年,随着干部的学习和更换,村庄开始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2011年起,从前任村书记王建林到新上任的汪正东都致力于调动村民积极性,从而改变村民生活、村庄面貌,提出“干部动员、小组长带头”的方式,村干部与乡镇挂钩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杨学成一道按照“由点及面,层层突破”的策略,从17个自然村小组长开始进行动员工作,让他们成为村里的第一批带头人。用村干部们的话说就是“小组长的话,不管怎么样觉悟都要好些,能听懂道理,对自己、对大家有利的事,所以说很容易就动起来了。就拿最简单、最常见的评低保问题来说,他们一般也都不争不抢的,好几个组长家该拿都让给别人了。懂事理的工作好开展。”

    木瓜坞自然村的组长张永灿,作为第一批动起来的人也经历了从担忧、怀疑到确信的过程。2011年前,张永灿和其他村民一样,种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小春麦子、大春水稻,每年地里收成刚能糊口,日子过的紧巴巴不说还的天天往地里跑。在村委会的鼓励下张永灿大着胆子开始了自己的生猪养殖之路,将原先自家的一两头过年猪扩大到10头,之后是15头,一直到恒定的20头左右,生猪养殖目前每年能恒定带来四万元的收入。自家猪圈不够用,就在村民赵会兴家借了两间废弃猪圈,按照小猪五头、大猪两至三头的标准对家中30头生猪进行分屋圈养。现在张永灿每天的生活都与生猪的作息习性相一致,早晨七点左右喂第一餐,所有猪圈全部喂完大概需要1小时30分钟,他每一趟手提两个1200mm直径的铁桶子,喂食标准是每头大猪一桶,每2.5头小猪一桶。为什么不换用塑料桶子减轻重量呢,他说“虽说是猪,但和人也一样,塑料桶装太烫的东西要有问道的,时间长了保不齐猪要生病,这一生病我就白干了呀。重就重点,养的好,我的日子才好不是。”对于养殖生猪的变化,用他的话说,“在家养猪比地里那可轻松不少,收入反而多,给孩子买吃的都大方了。最记得孩子年初一开学那一年,让我给买个新书包,说班子同学都有,那时候家里穷,县城里百十块的包我怎么买得起呀,那几年可是苦了孩子了。”

    (二)居民的努力:“种经济作物、打工挣钱更多

    除了村庄的努力外,白羊村的一些居民也主动改变种植作物和增收途径,很多村民开始在农闲时刻到乡镇打零工,一天40——80元,够一家人两天的生活。像陈林军一样“我晓得打工更赚钱啊,但是么我是农民,打工把地荒着也是不好,地丢不得,不然么我最少一天70块钱的收入么,天天可以吃肉了。何消要有时候天天吃面条,一吃一星期这种可怜”的农户已经越来越少,特别是在看到左邻右里的乡亲们打工比种地赚钱而且时间更随意之后,很多中老年女性也加入到打工的大军中,身体好的给人做饭打扫、工地劳动,身体差的能到加工场清捡核桃碎,早上去傍晚回,回来路上还能给家里小孩带点好吃好玩的,“比种田安逸多啰”。当然,像罗屯小组赵七全一样干脆全年都在县城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李慧芳阿姨,55岁,农闲到核桃加工厂帮忙,不能去的时候就带加工厂的核桃碎回来挑拣,把核桃壳里夹杂的核桃肉一粒粒分离出来,一天能捡三斤,每斤五块钱,“一天平均三斤,就是一天15块,捡五天75块,到县城我就能给孙子买些吃的,他最喜欢的酸酸乳30元一箱,都能买上2箱呢,能和20、30天呢。”农户思维的转变都来自于生活状况的改变,“多挣一分钱就多一份钱的开心”。

    村庄的探索和居民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民态度有所转变,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白羊村的面貌。村委会和带头人无法帮助村民彻底解决村庄的设施建设与维护、增产增收等问题,作用有限;小组长带头人也因为个人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流于形式;个别居民的自发努力改善了自家条件村庄发展依旧无人管。尽管如此,这些探索和努力还是为白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契机:扶贫项目和“绿色漾濞”的启动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深化推进,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颁布,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基础之上,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新时期,“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给白羊这样的变穷村带来了政策、项目、资金直接扶持的可能,成为“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对象,大规模扶贫活动的开展成为白羊村新生的起点。

    与此同时,全县打造“绿色漾濞”品牌的推动。漾濞县大生态战略,目标把漾濞建成全国知名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漾濞将紧紧围绕“森林漾濞”建设目标,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形成生态文明发展共识,开展“绿色生态企业”、“城镇增容绿肺”创建活动,全力推进“构建漾江绿色生态走廊”步伐,到“十二五”末,“一江两河”及道路景观林带实现绿意盎然,县城周边花木葱茏,空气清新。积极推广“涵轩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家园模式在全县广泛铺开,实现农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全县森林覆盖率逼近90%,使漾濞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山水田园生态文明城镇。努力延伸绿色产业链,着眼推进“水电推动式工业化”进程,培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吸引大批外来企业在漾濞安家落户,实现“生态立县”战略目标。

     

    第二节  发展转变新白羊的“三羊齐飞”

    为了抓住项目进村和“绿色漾濞”发展的新契机白羊社区拟定了“三羊齐飞”的发展路径,“三羊齐飞”分别是:扶贫推进、改善生活,寻求产业、提供农收,修桥修路、内外畅通,从资金来源、项目推广、产业促生、路网改造几个方面,针对白羊发展的障碍面有的放矢的进行推动,希望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用改变村庄现状,实现精准投入、高效产出的目标。

    一、扶贫推进,改善生活

    2009年,完成白羊大沟农灌沟防渗改造工程白羊村2012年被列为“整村推进项目村”、“重点(温饱)村项目”,从一个无人管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了州县乡各级关注的焦点村,关注点从公共基础设施、卫生医疗、环境美化到村民的衣食住行,虽然关注不一定有成效,但从内容上看可以说是事无巨细。例如下表,2012年白羊村的财政扶贫奖补项目资金合计100万元,这可以说是白羊大变样的“第一桶金”。据汪正东讲,“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年100万,终于能做点事了。现在有项目、还给投资金,白羊算是有希望了。”

     

    表2  白羊村2012年财政扶贫奖补项目资金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及工程量

    投资概算

    补助资金

    村内道路硬化3500㎡

    30

    20

    三面光防渗沟渠1500m

    18

    16

    机耕路(沟路配套)500m

    15

    15

    安居工程13户

    119

    13

    村民议事点

    36

    25

    村容整治、灯光亮化

    及环境美化

    6

    6

    山羊养殖500只

    15

    5

     

    俗话总说万事开头难,这进村资金原也是这个道理。继奖补资金之后,在白羊村整村推进项目组组长郑明翰(漾濞县人民法院顺濞法庭庭长)在指导下,整村推进项目也陆续运转起来。就项目投入来看,全村累计筹资、整合资金597.93万元,其中省、州扶贫补助资金64.4万元,县扶贫办33.3,群众自筹183万元,整合各部门资金317.38万元。已建设内容上包括:抗震救灾安居房55间,加固222间,墙体粉刷420户,院心硬化417户,沼气池修建15口,节能灶改造209口,小水池和谁较新建137个,公厕一间,卫生厕所470间,卫生厩改造265间,玉香梨60亩。

    其中,村民反映抗震民房修复加固、卫生厕所的作用最大。陈晓荣阿姨、普菊兴叔叔一家,一家三口人住在两间土木房子里,房屋建于1991年,当时花了5000元。陈阿姨说,“那年建了房子好高兴啊,我们农民这一辈子自己盖个房那真是天大的喜事,以为房子也盖了以后生活肯定越来越好,没想到是越来越差,现在连儿子都上门去了。”2012年老两口被通知选上了村里的“抗震民房修复加固”名额,“汪书记说,我们的房子会有人来帮忙修了,还会给钱,要是真的我们老两个就不消再害怕房子倒掉喔。”

    王志庄,51岁,村里的汉族人,一家人挤在两间老木房子里,27岁的儿子王建平因为身体不好加上家里没房子成家才一年就被离婚了。妻子王翠花讲,“我儿子太可怜了,那么大也没有媳妇,那么好的一个儿子,我们们有房子姑娘都不愿意上门啊。”王大哥说,“我这个儿子,自从生病以来,每月看病吃药至少都要花五六百,儿子又干不得活路,我们挣得钱刚好能过日子,眼看着房子一天比一天旧想修也修不起,就怕来个地震整倒奥。”2012年他家拿到6000元抗震民房加固补助6000元,给屋子翻了新瓦,加固了主墙面,老房子稳固了许多。关于新一批“3.03”地震受灾两个小组的民房修复加固名单也已经公示确定下来:

    3  白羊村关于“3.03地震民房修复加固名单

    户主姓名

    所在村民小组

    家庭人口数(人)

    备注

    张红才

    新村

    4

     

    张红祥

    新村

    5

     

    张红映

    新村

    6

     

    张红斌

    新村

    4

     

    刘自祥

    新村

    4

    贫困户

    倪树全

    新村

    4

    贫困户

    向太春

    新村

    4

     

    赵万金

    新村

    5

     

    卜国兵

    新村

    5

     

    向石丽

    新村

    5

     

    卜国安

    大河西

    3

    贫困户

    向太华

    大河西

    7

     

    向天其

    大河西

    5

     

    李红高

    大河西

    6

     

     

    杨桂华阿姨,51岁,带着18岁的儿子杨满一起生活。“我们这跌虽然挨着江,但还是缺水,以前么一年缺个几个月,现在么越来越严重更不得了,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水,旱季更是天天缺。从来没想过在家里面能上厕所、能洗澡。我从小打到上厕所都是到墙角屋后、看不到人的田间地头,大半夜的在外面上厕所碰到人也怪害怕的,我儿子从小到大除了小时候我用盆给他洗也没在家里正经洗过澡,现在上学了都在学校澡堂洗。”2013年杨桂华家拿到了专项卫生浴室厕所改建基金1800元,建成了约八平米的卫生厕所,装了太阳能,能洗澡。“真的是太阳照给家里收啊,现在在家能上厕所太方便喔,大半夜呢也不消当心往外跑,晚上喝水都敢多喝些了,还干净,做活回来再脏也有热水洗,主要现在整呢这些还省水,还帮我弄呢人说,和自己打一大盆江水差不多。”

    “重点(温饱)村项目”建设主要涉及罗家村民小组,总投资29.43万元,受益群众23户107人,项目涉及水、电、路、房屋改造、种植业、养殖业、科技培训等11个工程。除此之外,获得单独建设资金的村民小组还有罗屯、沙波登,具体如下表:

    表4  2012年罗屯、沙波登小组建设和补助情况

     

    建设地点

    罗屯

    沙波登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投资补助(万元)

    建设内容

    投资补助(万元)

    村内道路硬化(㎡)

    3200

    15

    3000

    11

    三面光沟(m)

    300

    3.4

    400

    5.8

    修复公路(m)

    2500

    3.8

    1000

    1.8

    标志碑(座)

    1

    0.4

    1

    0.4

    合计

     

    22.6

     

    19

     

    另外,2013年,沙波登小组还获得财政扶贫奖补6万元;获补7万元修复村民活动场所80㎡。2014年修建阿克厂朝阳坡安全饮水工程,投入52.99万元。受益村民998人。罗屯、沙波登成为白羊村受扶力度最大、变化最大的两个角落。

    扶贫进村给白羊带来了发展的一片曙光,旧貌换新颜虽才刚刚起步,但好政策带来的好气色定会增强发展的动力。

    二、寻求产业,提高农收

    寻求发展产业是上级部门的要求,也是村庄和村民的愿望,但要想实现就必须在获得扶持的同时得到村民的认同和支持。在漾濞现有特色核桃种植基础上,依据农机部门建议村里提出了“种养结合,新载枇杷、赶新羊”的设想,但在推行枇杷种植过程中未进行农户意愿调查,从而使不少农户产生了抵触心理。

    (一)“旧门刷新漆”核桃由嫌转爱、由吃转卖

    濞核桃历史源远流长,漾濞核桃与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核桃箐、核桃园之类的自然村名比比皆是。1980年,在漾濞县平坡(镇)高发村的核桃林中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一段核桃古木,经中国科学院1985年C14同位素树龄测定,证实了早在3500多年以前,漾濞就有核桃分布。据《南诏通记》记载,有宋代段思平“获商人遗以核桃一笼”之事,可知远在1000多年前的大理一带已将泡核桃作为商品。康熙《云南通志》卷十记载“核桃大理漾濞者佳”。《滇海虞衡志》记载“核桃以漾濞江为上,壳薄可捏而破之。”由此可见,早在清朝以前,漾濞江流域已培育出闻名遐迩的漾濞大泡核桃。漾濞县地域辽阔,雨量充沛,气候适中,土壤肥沃,保水力强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9~16℃以上,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刚好适合核桃喜光果的特性。核桃树耐涝、抗旱力弱,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地方,刚好漾濞县有漾濞江和苍山淌下的雪水,水量充足,最适宜核桃树的生长,所以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种植有核桃,山山箐箐、沟沟凹凹长满了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核桃树。也因此,白羊村的山坡林地、房前屋后也栽种着许多核桃,可与其他村庄不同,白羊村的核桃五成以上都不售卖,农户并不将其当做自己挣钱的财务,而是看做老人、祖辈留下的、自己闲暇时候的零食,路人路过看到成熟的摘下自己收拾了吃掉也是没关系的。

    古正良:“你看,我家这两间屋子周围的核桃树都是我的,四十多亩林地上还有一些,没数过最少也有几十棵。每年摘下一些就是大人、孩子的吃口,我家三个小孩子、两个老人、加我们两个,一年到头算的话还不够吃呢,周围路过邻居需要也可以摘一点,再说了,这核桃家家有,我们这些太少了,卖也卖不到几个钱,干脆自己留着吃。”

    杨志红:“儿子不在家,我们老两口都五六十岁了,地里的活已经顾不过来了哪还有精力管那几棵核桃树,它长在那里那么多年也死不了。倒是现在越长越大还把我地理的阳光给遮掉了,树荫周围那一片玉米没一棵长得好的,矮矮小小的。它还吸地里的养分,种核桃多年的地上庄稼都是长不好的,要不是种了还多年,可惜了,不然真想砍掉一些。”

    从以上村民的话中,可以看出村民们对核桃树是又爱又恨,甚至是厌大于喜,如何转变村民的想法,让白羊的核桃也能向其他村庄一样变成商品,成了村里的难题。这回村副主任邓清荣自己成了带头人。

    家住阿克厂村民小组的邓清荣,五十出头,长相清瘦,喜欢关心国家大事,平日里逢人就聊中央政策好,某某领导怎么样,农村工作如何如何难,逢聊天必喝酒、逢吃饭必喝酒,村民都想不到自家村的“酒包子主任”那么能干。邓清荣家里种了100多亩核桃,约摸1000多棵,从2010年开始核桃树都进入了挂果期,也就是说邓清荣家的核桃开始挣钱了,平日的护理也只剩下预防疾病和虫蛀,每年种植投入已不超过5000元。家中儿子定居外县、女儿出嫁,一个人在家的邓清荣只得在采摘期负责村委会的夜间值班,白天都在自家林地上忙活,就这样每年销售核桃能给他带来80000元以上的收入,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他人羡慕的挣钱能手。如邓清荣讲,“我的核桃收入不是我一个人苦出来的,没有家里人当年的栽种就没有现在的收入。核桃有漫长的生长期,就算用嫁接手法最短也需要五年,虽然核桃收入高、成形树护理也容易,但如是针对新种植农户这些好处就不存在了,那么长的回收期困难户很难操作的,幸好村里大部分农户家中都是成形挂果的大树了,只要摘得下来、卖得出去,就有钱挣。”

    2006年到2013年,白羊村核桃种植面积发展到1226亩,人均种植面积0.54亩,比起往年,这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截止2013年,村庄共涌现出种植大户24户,大户种植收入共计245.5万元,其中核桃收入221.5万元,鱼腥草收入20万元,冬桃收入2万元,核桃创收占比达到90.22%,核桃种植最大收入15万元。在10个村民小组中,新建小组种植大户做多,有五户;在24户种植大户中数小田小组的王树种植种类最丰富,涵盖鱼腥草、核桃、冬桃;鱼腥草种植收入10万元,与大坟小组赵兴祥一起成为白羊村最大的鱼腥草种植户。具体如下:

     

    表5   白羊村种植大户分布及收入(单位:万元) 

    村小组

    农户

    收入   

    种植作物

    阿克厂小组

    何天才

    12

    核桃

    邓清荣

    8.5

    核桃

    歇牛坪小组

    魏万林

    11

    核桃

    魏年柱

    8

    核桃

    新建小组

    权国友

    7

    核桃

    汪永灿

    5

    核桃

    荣利宏

    8

    核桃

    王绍芬

    9

    核桃

    赵朝顺

    10

    核桃

    朝阳坡小组

    茶建军

    10

    核桃

    大坟小组

    王树华

    15

    核桃

    王建林

    6

    核桃

    赵兴祥

    10

    鱼腥草

    小田小组

    蒲灿云

    14

    核桃

    蒲灿义

    10

    核桃

    王树

    10

    鱼腥草

    6

    核桃

    2

    冬桃

    新村

    张红才

    10

    核桃

    张红映

    14

    核桃

    包月勇

    8

    核桃

    大河西小组

    赵万武

    12

    核桃

    赵庆兵

    8

    核桃

    沙波登小组

    杨红军

    10

    核桃

    腊水厂小组

    字生第

    12

    核桃

    自学和

    10

    核桃

    合计

     

    245.5

     

     

    (二)“新物新样”枇杷果树栽起来

    依托漾濞县“森林漾濞”战略,乡镇扶贫将目光投向白羊农业产业的多样化,在维持核桃种植规模前提下,寻求更生态、更护土的种植产业,于是,枇杷苗就在白羊村出现了。借鉴2010年在鸡街乡的枇杷种植项目,由当时上级扶贫部门直接的资金支持转变成直接的种苗供应支持,由农业局、扶贫办等部门协调将购买好的枇杷苗直接发放给农户进行种植,果苗发放于2013年11月6日结束。

     

    表5   白羊村枇杷苗木发放量及领取量(单位:户,棵,亩)

    村民小组

    发放户数

    实物量

    实领量

    拟种植面积

    罗屯

    42

    9780

    8930

    323

    沙波灯

    26

    4640

    4994

    142

    木瓜坞

    20

    2110

    380

    59

    苟白羊

    13

    2680

    1030

    72

    新建

    22

    2360

    2290

    56

    阿克厂

    7

    960

    840

    31

    小田

    10

    3320

    3230

    86

    芹菜厂

    21

    3000

    1500

    89

    大坟

    7

    600

    600

    19

    石打牛

    17

    900

    880

    32

    小西果

    11

    1450

    1550

    46

    新村

    20

    1800

    1800

    57

    大河西

    7

    400

    400

    15

    合计

    223

    34000

    28424

    1027

    差额

     

     

    -5576

     

     

    由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到,预计发放枇杷苗总数34000棵,实际领取28424棵,存在差额5576棵,拟种植面积达到1027亩,发放对象为13个村民小组,户均种植127.46棵;树苗发放共涉及农户223户,罗屯小组领苗户数最多,有42户,8930棵,种植323亩,占总拟种植面积的31.45%,是全村种植面积最大的小组。其次,沙波登小组共涉26户,应发4640棵,实际领取4994棵,超出354棵,种植面积142亩,占总种植面积13.83%,排全村第二位;就各户种植情况来看,罗屯、沙波登、小西果户均种植数量分别为212.62棵、192.08棵、140.91棵,远高于全村平均值;从各小组实际领取树苗数量考虑,罗屯、木瓜坞、苟白羊、新建、阿克厂、小田、芹菜厂、石打牛,八个村民小组实际领取量小于应发放数量,其中木瓜坞枇杷果苗领取率18.01%,领取率最低,本该发放的2110棵果苗只实际发出了380棵;苟白羊小组实际领取率38.43%,实际发放1030棵;芹菜厂小组枇杷苗领取率50%,应领3000棵,实领1500棵。由此可以发现,白羊村民枇杷种植意愿参差不齐,当中,罗屯村民小组的种植积极性最高,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木瓜坞小组种植意愿最差,果苗领取率最低。枇杷种植率高低差异大,部分村民对枇杷种植心有犹豫,种植推行仍存在障碍。

    2013年白羊村枇杷种植项目运行中,村民表示树苗质量不过关,“装在营养土中的树苗看着是好的,从发放到拿回家看着都是可以的,但是呢种下去都是病蔫蔫,咋个打药、浇水都搞不活。就只能看着树苗从绿茵茵呢慢慢变成黄黄的,枯掉,都不知道发的这些树苗到底怎么回事。”白羊村的枇杷苗实际种植情况很不乐观,原本的预期发放率就没有达到,发放之后的实际种植率和种植面积又都远远低于树苗领取率和应种植面积,在已获得树苗的13个村民小组中,只有8个村民小组进行了实际种植,总种植量15520棵,只占实际树苗发放量的54.60%。村民唐文华讲,“我种的80窝枇杷,2013年11月发下来给我的,都干死掉,一半以上啊,白辛苦喔,还给我把地都空出来中枇杷。苗子说是往四川拉过来呢,也认不得给要得成,我们旁边这些都是死掉呢多,我不吹牛,至少50%。”

    6   白羊村2013年枇杷种植汇总表(单位:户、棵、亩)

    村民小组

    种植户数

    种植株数

    种植面积

    罗屯

    5

    1200

    36

    沙波灯

    11

    1640

    43

    木瓜坞

    5

    2590

    19

    白羊

    7

    4270

    115

    新建

    4

    2550

    78

    芹菜厂

    7

    1100

    45

    石打牛

    7

    670

    23

    小西果

    5

    1500

    46

    合计

    44

    15520

    405

     

    (三)“动物多起来”食用禽畜养殖为主

    在打造“绿色漾濞”,实现“涵轩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的目标推动下,多样化的养殖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农业项目。在绿意葱葱的核桃树和新载枇杷之中,出现活泼穿梭的动物身影成为白羊上下的愿望。

    自2003年到2013年,白羊村猪、牛、羊、鸡的养殖数量在不断上升,生猪数量从896头增加到2954头,增加三倍以上;牛从154头增加到596头,增加了五倍多;羊从636头增加到1541头,增加2.42倍;鸡的数量增加到13241只,增长7.24倍。从数量增长上看,牲畜养殖发生了质的变化,每年接近成倍的增长。

    2010年开始推广养牛,但由于养牛成本高,投入大,绝大多数村民不接受,未能形成规模。2011年陆续引入山羊养殖,山羊养殖周期比牛要短,饲养原料更简单,收益却不比牛逊色,村庄养羊户陆续多起来。截止2014年8月,白羊村共有羊养殖大户6户,收入共24.50万元,其中山羊养殖5户、肉羊养殖1户,最少养殖40头、最多100头,大户中养殖均数为33.18头。2013年,白羊村获得”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第一期项目投入59.57万元,主要用于生猪的购买和卫生猪圈的修建。但白羊村的生猪养殖发展不平衡,养殖商品猪出售的农户并不多,绝大多数农户仍是“自养自杀”,五户养猪大户垄断了村里的生猪养殖产业。小田小组的蒲灿荣以养殖量100头的稳产,成为村里的养殖带头人。身为村里种植、养殖双料大户的他说,“搞种养殖其实没有想象的简单,并不是每天喂喂吃的,长大就可以了,过程中有很多病害,每天都有牲畜要打针的,吃的草料也很麻烦。我现在不种地,专搞养殖镇里、村里扶持的也多了,挣钱也稳定,心里开心,累点也就累点了。”从货币化产值来看,2013年,白羊村养殖收入191.53万元,为村庄人均收入贡献843.30元。

    7   白羊村2013年枇杷种植汇总表(单位:头,只)

    出栏数量

     

     

    2006

    2012

    2013

    禽畜种类

    896

    1432

    2954

    154

    334

    596

    636

    889

    1541

    1830

    9542

    13241

     

    8   白羊村2013年枇杷种植汇总表(单位:头、只、万元)

    村小组

    农户

    养殖种类

    数量

    收入

    罗屯小组

    杨福星

    山羊

    80

    5

    木瓜坞小组

    王荣军

    山羊

    100

    6

    李树勋

    山羊

    40

    3

    唐属文

    山羊

    50

    4

    张永灿

    20

    4

    新建小组

    汪永灿

    肉羊

    50

    3.5

    吕桌华

    山羊

    45

    3

    小田小组

    蒲灿荣

    100

    12

    王树

    50

    6

    阿克厂小组

    何应富

    40

    5

     

    邓宝全

    30

    3

     

    三、修桥修路,内外畅通

    在相继改善了村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扭转了农民的务农思路,村庄发展出现新气象的时候,白羊村最难的“路桥一工程”也终于有了新进展。“路桥一工程”的称谓来自于白羊村的交通难题,桥和路被称为白羊村的“犄角”,但进村要塞的残破白羊桥、村里破烂多年的泥巴土路,一方面是村干部、村民的“心尖病、掌中刺”,是最希望得到改变的地方;一方面路、桥的尴尬现实使白羊村的发展成为鸡肋,各种项目开发局限大,高成本投入之余,交通是回收速度堪忧。在2012年,这个令人头疼的大难题也终于见到了转机。

    2012年县政府,新争取到了投资700余万元的白羊公路和白羊大桥建设项目,计划当年9月份开工建设,但由于招标受挫工期有所延迟。2013年,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包括通村油路项目8条75.13公里和路网结构改造项目1个(白羊桥改造),总投资5885万元,项目已于8月18日全面开工建设。通村油路建设项目共8条线路75.13公里,分6个合同段,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40.6公里(入鹤、瓦鸡公路第一段32.8公里,向阳公路7.8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26.75公里(新寨公路9.8公里,菜白公路4.8公里,平地公路6.35公里,紫阳公路5.8公里),弹石路面7.78公里(李家庄公路)。路网结构改造项目白羊桥改造工程位于苍山西镇,桥梁设计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桥,净跨5×20米,主桥长120米。桥面宽为:净9+2×1.5米人行道。”此处的漾濞县2012年路网结构改造项目白羊桥改造工程”,隶属于漾濞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管辖项目,项目信息如下:漾濞县2012年路网结构改造项目白羊桥改造工程位于漾濞彝族自治县境内,桥梁设计为5×2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桥,全桥总长120米。桥面宽:净9+2×1.5米人行道,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项目计划工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6 个月,总投资约900 万元。新白羊大桥的修建最终于2014年开始施工,预计2015年8月通车。届时白羊村可经由罗屯小组,过双白大桥,直达乡镇、县城。

    可谓路桥不分家,在白羊桥项目同时进村的油路也在进行中。依据漾濞县2012年通村油路及养护大中修工程已由大交规划[2012]13号、大交基建[2012]36号、大交管养[2012]70号文批准建设,由漾濞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进行公开招标,设计工作由大理州交通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室完成,责任人苏海滨;施工单位由云南霖锐道桥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责任人吴建国。涉及白羊村路段的“平甸线K12—小田村”经过通了白羊村坝区的七个村民小组,沿江东一线的自然村落实现基本连通。此段公路涉及通村油路4.562水泥混凝土路基、路面、涵洞、交通安全设施等工程,项目规模属公路四级,投资数额为351万元,工期估计四个月,但自2013年末施工以来,该路段只完成了木瓜坞小组到原白羊大索桥的路段,长度不足两公里。相比大桥项目的进展迅速,白杨村路修得很缓慢。“修路就要设计占田占地,原来有路的地方还好,需要扩宽、新秀的地方村民村民闹,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不等人,修个路好还好,等路修完该得罪的人、能欠的人情也都要欠完了,太磨人了。”村民罗赵云,居住在木瓜坞小组,在修路过程中占用到他家水田面积约摸三分地,协商时答应修完之后帮其在田地边修建挡墙,以防止路面对农田作物的伤害,但当路基修好、挡墙修上之后,罗赵云又向村委会提出必须解决他家田地的灌溉问题,在田头给他修一个水渠。他的这个要求在最开始的协商中并未提出,在路基建设时也没有考虑,现在修建几乎不可能。但是,罗赵云当下表示,如若不尽快给他修好水渠,他就进行上访。他的要求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于是罗赵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上访,找到乡镇、县主管部门,最终以3000元钱的补偿款填补了罗赵云的要求。他表示“修路好是好呢,但是么你一个家呢天都不占就占着我家呢,给我修个水渠也不过分嘛。再说了,我就本来就只有亩把地,一占就几分,我还种什么、吃什么,不就是个水渠,政府有钱,村干部有钱,谁来都得给我解决。我拿这3000多块钱拿得少,是给村里修路做贡献了。”

    虽然进展不快,但是白羊村的两个“犄角”已经开始向外生长了,有了宽阔的公路和大桥,不仅村里人进出方便,村里的作物运输也更便捷迅速了。一句老话“要致富、先修路”,在白羊村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有了路就有了通向脱贫的拉力,有了路就有了通向发展的渠道,有了路就有了通向富裕的钥匙。

     

    节  讨论和思考

    本文以白羊村为研究单位,运用时间过程分析方法,考察了白羊村通过以项目、产业、路桥改善等方式来转变村庄边穷地区多少数民族散杂居现状下贫困的过程,尝试分析了白羊村“以贫促贫”发展路径和动力,和其在发展过程中村庄扶贫有效性的之间关联。作为积贫多年的边穷村白羊村抓住扶贫开发和“绿色漾濞”品牌的契机,通过基础改造、种养产业调整以本村的路桥改造为中心进行脱贫发展尝试,不仅扭转了村庄“无人管、无水、无路、无桥”的局面,而且使村庄种养产业逐步确立起来,为白羊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盘活能力决定扶贫的有效性——“富裕”程度决定脱贫前景

    缪尔达尔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并呈现出一种“循环积累”的发展态势: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因素发生相应变化,产生“第二级变化”,强化原先的因素,导致经济发展过程沿着原先因素的发展方向发展。因此,这种发展关系不是均衡的、守恒的,而是一种“积累性的循环”。在贫困地区,由于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导致群众生活水平低下,营养不良、医疗卫生状况恶化、健康受损、教育水平低下,从而使人口的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困难;劳动力素质不高又导致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效率低下;劳动生产率低又引起产出增长停滞或下降,最终,低产出又导致低收入,低收入进一步强化了经济贫困,使该地区总是陷入低收入与贫穷的积累性循环困境之中。所以在众多的反贫困治理中总是希望跳脱出这种积累性循环。然而在现实中,返贫例子数不胜数,甚至越反越贫,更不如从前。贫困问题并不是一个静止的问题,贫困是动态的,它可能因为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而产生质的改变,或由贫转富,或由富转贫。因此在强调解决贫困不是一时的给予,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像孩子的成长它是漫长而持久的。

    关于贫困问题,我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农村地区,在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当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 40%左右,在我国,政府始终在扶贫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对全社会扶贫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政府扶贫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体的脱贫效果、关系到扶贫事业的成败,依目前来看,政府扶贫可分为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然政府所倡导的开发式扶贫也没有跳出救济的氛围,“造血”功能不强,很多地方甚至完全没有。关注贫困发展问题,不能只停留在收入、设施、安全水平、权利等方面,更要突出当地或者个人的生存发展能力,在这个程度上说,扶贫不是扶“贫”,而应该是扶“富”。从村庄主体来看,这里的“富”应涵盖两个方面:第一,“村庄权威富裕”,这是指代表村庄领导地位的村干部或者村中的精英智者是“富裕”的,他们精神上富裕,有发展的决心和意愿,有服务于村庄的意识;第二,“公共空间富裕”,村庄是一个村民生活的共同体,从地域上说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个体,而这个个体中村民小组间、干部与群众间、群众与群众间的公共关系融恰,公共精神充沛,那么村庄的就是一个有向心力的共同体。从村民主体来看,这里的“富”应涵盖  个方面:第一,“思想富裕”,所谓思想先行,一个上进积极的思想不仅能够影响人的行动,还能发挥人的潜能和意志,有脱贫致富的想法才不会做出好吃等死的懒事,要“愿意做”。第二,“身体富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是生存的前提,更是追求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好身体再好的项目、产业也做不了,要“可以做”。第三,“成本富裕”,成本是指从事一件事情的时间成本和回收成本,时间成本指村民在脱贫过程中不急于求成,在时间上能接受缓慢的过程,毕竟一颗青菜从种子到长成再到销售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任何事情没有时间投入和等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成不了事;此处回收成本指村民能维持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在产业调整过程中不至于没吃没喝。

    白羊村的发展正是依托于村庄和村民的“双重富裕”,村庄盘活发展的潜在活力,一方面,村庄干部、村民小组长等带头人积极投身到白羊的发展之中,或以身作则、或亲身示范,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一方面,村民有发展意愿,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愿意配合投入到村里的项目试验,再加上村民关系融洽,能相互引导、相互激励。

    边穷地区少数民居杂居村庄的贫困问题我国贫困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反贫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问题突出、相对贫困人口数量增加、特殊类型扶贫无效等问题严重,各地区扶贫效果差异大,政府扶贫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白羊村的脱贫实践表明,盘活村庄潜力的有效性,也表明如白羊一样的扶贫项目先导,寻求产业增收的模式并不适用于任何贫困地区,白羊虽是地处边疆少数民族的穷困地区,但其距离县城较近,同时依托于县域环境下的大产业打造背景,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白羊发展的的局限和不足

    本文分析了白羊村脱贫发展的过程,简单贫困村庄发展的有效性的内在关联要素,为边穷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白羊村发展是在较为特殊的内外条件下形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经验适用性;同时也必须承认,白羊村的反贫困发展虽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克服。

    (一)白羊村发展是在独特的自身条件和政策环境下形成的

    首先,白羊村具有独特的自身条件。白羊村地处漾濞江西岸,一做铁索桥把村庄和外界联系起来,整个村庄只有个主要的出口,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特殊的交通环境。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居民之间的利益联系十分密切,但由于长期的缺水环境,村庄种植发展落后,农业作物产量低、质量差;同时村中大桥多年来未进行新建始终处于私人收费状态,一方面往返收费增加了生活成本,一方面大桥1T的限过量严重局限了村庄产业开发,造成东西“拉不进、买不来,运不出、卖不了”的窘境。但是,村庄虽由汉、彝、白、苗四个民族杂居而成,但17个村民小组间关系融洽、密切,各自然小组村民犹如一家,民族矛盾稀少,村民能做到互敬互爱,由于外出不便村里由三轮摩托的人家就肩负起了周围相邻外出的责任,每逢外出都会拉上周围的大大小小。这些都为白羊的发展营造了好的基调,但是也由于村庄人口众多,僧多粥少,使得村庄建设中林摩擦不断。

    其次,白羊村发展是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开展。白羊村桥、路、水、种植等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推着“十二五”期间中国农村扶贫纲要的的深化推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漾濞得到了前所未有扶持力度,在全县“产业扶贫”的先导下个重大项目、小服务纷纷落地,整村推进、旧村改造、危房改建、路网改造、产业种植项目、卫生圈等等数十个大项、近百个小项,给白羊村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其次,在大环境的促进下,漾濞县提出打造“森林漾濞”建设目标,开展“绿色生态企业”、“城镇增容绿肺”创建活动,全力推进“构建漾江绿色生态走廊”,打造漾濞县成为“绿色漾濞”品牌。以生态模式主导,各乡镇以林果木为核心发展种养计划,以光明村为试点的“万亩核桃园”建设为个村发展提供了吩咐的经验个财富。可以说,白羊村的发展是漾濞产业打造的成功案例,白羊村的面貌虽然在短期内不会立即奔向小康,但白羊目前的模样已是改头换面,不可同日而论。

    (二)白羊村“以贫促贫”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虽然白羊村通过扶贫项目支撑,改变了长期以来破旧的局面但是正视白羊村的脱贫之路还有许多不稳定因素。

    首先,进村项目持续性有待提高目前白羊村的进村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白羊桥和平甸公路小田线,同时辅以村容村貌、饮水、住房安全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都是短期一次性的单项服务,而且由于扶贫项目的有限性和资金分配的浮动性,白羊的资金来源并不稳定。村庄能否在当前基础上寻求到稳定持久的资金链,并完成对村庄发展动力内力拉动主导的转型是白羊发展之路的关键。

    其次,白羊种养产业并不稳固。白羊当前的种植产业以林果经济为主,主要发展以核桃、枇杷种植为主的种销业务,但是核桃种植大户少,绝大多数村民的核桃仍然存在种植面积少、成形挂果少、采摘出售少的现象;枇杷种植方面,2013年末刚种下的枇杷,经过一年多的生长,成活树苗约70%,成活率不高,并且树苗长势不好,村民对枇杷种植的未来忧心忡忡。最重要一点是,白羊的种养户各自为政,不仅一二十棵小树的农户单打独斗,就连大户也是自己种植、自负盈亏,村庄产业没有规模效应,没有形成责任共担、风险共承的集体效应。目前参与新作物种植尝试的村民主要是村干部、小组长、帮扶受益人等,一般村民参与新产业运作的不多,在推广果苗中之中村民参与率不高,果苗领取率、栽种率较低。

    再次,白羊村矛盾日益增加。随着大量利益项目进村入户,村民间争夺吵闹的事情也多发起来,村干部原本对村民矛盾的不作为的态度又使得村民关系更加紧张,原本熟人社会的村民默契在慢慢被打破,但随着村庄发展新的生活默契并没有达成,村干部在工作中重视经济发展却忽略了村庄精神的打造,白羊村现在的发展是“只长肉、不长血”,内在关系的潜在崩塌和物种生活的巨大变化之间的不协调既是白羊未来的威胁也是考验。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