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扶贫经验案例4

        (二)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产业扶贫模式案例
     
        1. 研究背景
     
        目前,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已经成为了国家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作为十四个片区之一,大兴安岭南麓地区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本课题以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扶贫为研究对象,我们课题组负责大兴安岭南麓地区的调研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麓众多地区选择了科尔沁右翼中旗(简称“科右中旗”)为调研点,主要是由于科右中旗是大兴安岭南麓丘陵山区中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革命老区、自然地理风貌代表了大兴安岭南麓丘陵山区的基本特点、产业扶贫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大,其发展过程在大兴安岭南麓丘陵山区具有典型性三个方面考虑的,具体如下:
     
        第一,科右中旗是大兴安岭南麓丘陵山区中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革命老区。科右中旗的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左右,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民族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保存较为完整。且蒙古族是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对科右中旗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少数民族群众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特殊性。除此之外,2010年科右中旗开展了革命老区嘎查的认定工作,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革命老区旗县、嘎查村认定办法》及科右中旗史志资料,发现全旗8个苏木镇、173个嘎查中符合条件的革命老区有6个苏木镇的92个嘎查,并享有革命老区的政策,具有一定代表性。
     
        第二,科右中旗的自然地理风貌代表了大兴安岭南麓丘陵山区的基本特点。即该地区之所以贫困,与自然地理条件很有关系。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普遍表现为:土壤瘠薄,沙化严重,干旱缺水,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种植业发展欠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第三,科右中旗的产业扶贫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大,其发展过程在大兴安岭南麓丘陵山区具有典型性。由于蒙古族聚居,语言交流障碍、民族习惯以及产业基础薄弱导致农民可选择发展的产业项目较少,加上受农民生产技术和受益周期长的制约,产业扶贫的难度极大,科右中旗的产业扶贫处于刚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大兴安岭南麓丘陵山区具有典型性,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有利于深入认识产业扶贫在该地区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成效。
     
        因此选择科右中旗为调研点无论是对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还是少数民族产业扶贫来说都具有典型性的。
     
        (1)  县域状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处著名的科尔沁草原腹地,属于山前丘陵洪积台地,地域辽阔,土壤肥沃。霍林郭勒河流经大部苏木,居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388毫米。科右中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东邻吉林省洮南市、通榆县,南、西接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扎鲁特旗,西北连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哲里木盟霍林郭勒市,北靠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呈西北向东南狭长状,总面积15613平方公里(见图10-1)。

    2

     

        全旗辖12个苏木镇、2个工作部,173个嘎查,26个居委会、464个艾里,总人口25.7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2008年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33个革命老区旗县之一,也是自治区确定的33个畜牧业旗之一。科右中旗在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旗,2002年重新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577元,其中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为1750元。科右中旗其他基本情况见表10-1。

    3

     

        (2) 扶贫开发概况
     
         a. 贫困特点
     
        科右中旗由于历史、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薄弱、贫困人群素质较低以及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等原因贫困程度较深。呈现出以下特点:
     
        s 贫困人口数量多,程度深。近五年全旗累计解决1.32万贫困户、4.35万贫困人的温饱问题,到2010年底,科右中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77元,比2006年得人均1990元增加了1587元。但是由于2009年贫困线标准提高后,导致大部分脱贫群众仍然在贫困线之内或贫困线边缘徘徊(见表10-5)。2011年初,按内蒙古自治区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牧区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下),全旗目前仍有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7.99万人,占全旗人口的31%,占全旗农牧业人口的44%,而且这些贫困人口分布较散,遍布全旗每个苏木镇工作部以及所有嘎查艾里,并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与过去相比,虽然科右中旗贫困人口绝对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所解决温饱人口多数为天灾型相对贫困人口,是容易可变的群体,而现有的贫困人口多数为绝对贫困人口,是多年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而且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无再生产能力,贫困程度深,是处于“赤贫”状态的“全包”对象。

    4

        s 致贫原因复杂,扶持难度大。现有贫困群体不仅总量大,而且构成复杂、类型多。在生产资料上,不少贫困家庭缺乏牲畜且土地质量差;而且因灾致贫、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不少人属于“老弱病残”人群,其智力、身体、文化素质较低,对于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通过一般性扶贫措施收效不大,提供羊只等生产资料对于这些人并不完全适用,其很难掌握必要的生产知识技能。这使得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存在巨大阻力,必须区分不同贫困成因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号入座、对症下药,需要“输血”和“造血”并举,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相结合,使得今后的扶贫投入成本明显升高,解决与过去同等数量贫困人口的温饱的投入要高出几倍,加剧了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近年来解决温饱的步伐明显放缓。
     
        s 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自筹资金困难。目前,科右中旗仍存在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由于项目建设成本较高,旗、苏木财政和贫困农牧户自筹资金有限,导致扶贫项目扶持规模小,覆盖面窄,很多贫困嘎查和贫困户得不到有效扶持。目前的扶贫资金主要依赖上级政府拨款,2008~2010年的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中,70.6%来自上级政府拨款。2010年全旗财政支出135621万元,但全年全旗财政总收入仅实现16522万元,旗政府运转资金近九成要依赖上级拨款,资金短期问题严重。加之自然灾害频繁,扶贫项目实施难度不断加大,影响了项目质量和效益。
     
        b. 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近年来,在国家、自治区和盟委的大力支持下,科尔沁右翼中旗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人口有所减少,贫困状况有所改观,并逐步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在此格局中的多个重点项目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科右中旗的贫困问题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开展要融入到大兴安岭南麓地区片区扶贫的规划中,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力图全面解决科右中旗的贫困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旗扶贫开发项目主要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化、危房改造、劳动力转移培训、互助资金等项目。项目总投入33810.0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7494.89万元,农牧民自筹资金投入4284.8万元,区、盟、旗帮扶资金投入22030.4万元(见表10-6)。

    5

    6

    7

    资料来源:整理自科右中旗人民政府提供的《调研提纲》材料

        (3) 社会扶贫工作概况
     
        作为大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扶贫工作在科右中旗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不断凸显,特别是厅局定点帮扶和盟、旗帮扶单位的扶贫工作开展得很有特色,具体如表10-7所示。

    8

        资料来源:整理自科右中旗人民政府提供的《调研提纲》材料

      社会扶贫与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一起构成了大扶贫格局,为科右中旗扶贫乃至整个大兴安岭南麓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思路,也为少数民族产业扶贫的开展提供了支撑。
     
        2.案例蒙古族社区的产业扶贫项目分析
     
        为了了解产业扶贫项目在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实施状况和效果,我们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巴彦敖包嘎查、贵利斯台嘎查两个嘎查村落以及内蒙古阿吉纳有机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下面我们将就走访对象情况、产业扶贫实施情况及产业扶贫实施效果分析对科尔沁右翼中旗的产业扶贫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
     
        (1) 案例蒙古族社区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点的巴彦敖包和贵力斯台两个嘎查情况差别很大。巴彦敖包是一个示范村,总体基础设施和村民收入水平是较高的,大量项目也集聚在这里(并不仅仅是产业扶贫项目),值得一提的,2008年巴彦敖包还被确定为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嘎查,截止2011年,互助协会成员达到95户,会员共缴纳互助资金19000元,加上国家下拨等其他资金,互助资金总金额达到175756.81元。该嘎查的基本情况如表10-7:
     
        但贵力斯台则恰恰相反,当地基础设施很差,村民收入水平很低,而且缺乏各种项目。其基本情况如表10-8:

    9

    111

    资料来源:巴彦敖包嘎查政府提供

    表10-8 贵力斯台基本情况

    222

    333

        资料来源:贵力斯台嘎查政府提供
     
        由于表10-7和表10-8的资料来自嘎查政府或者嘎查官员提供,因此口径不太统一,缺失的情况也较为明显,事实上不少数据并不是由嘎查自己完成统计工作的,所以沿用过去上级政府统计数据和估计的比例较大。但即便如此,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在总人口上,巴彦敖包略少,2010年有229户,863人;而贵力斯台则有289户,1079人。在村庄人口规模上贵力斯台略大。由于两个村都没有提供性别比例数据,因此妇女比例暂时无法比较。而在民族方面,贵力斯台是完全的蒙古族村落,全部村民都是蒙古族;而巴彦敖包根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是存在少量汉族混居的蒙古族村落,但是具体的汉族比例也不是很清楚。在本乡镇就读的适龄儿童比例方面,可能两个嘎查在理解上存在差别,回答的情况缺乏可比性,但就总的来讲适龄儿童上学比例是较高的。
     
        下面先来看两个蒙古族社区的基础能力设施,由于土地测量也不是完全由嘎查自己完成的,所以沿用过去数据和估计的成分较大。在劳动力数量方面,2010年巴彦敖包为534人,占总村民人口的61.9%;而贵力斯台则只有400人左右,占总人口的37.4%,如此低的劳动力比例反映了贵力斯台严重的人力资本危机,从实际问卷访谈看,当地疾病问题严重,医疗支出比例极高,人力资本处于严重的风险状态。在耕地面积方面,巴彦敖包2010年达为8839亩,人均10亩;贵力斯台由于2010年新开垦荒地,人均耕地面积从8亩突增到12~13亩,因此目前耕地面积较大,但考虑到较低的劳动力比例和人数,其耕地使用效率是要存疑的。在林地方面贵力斯台有较大优势,2010年达到3000亩,远超巴彦敖包的780亩,但是其基本上都是未开发的状态。牧/草场面积方面也是贵力斯台优势明显,2010年达到35亩/人,而巴彦敖包总共只有800亩,人均不到0.93 亩,这也是为什么巴彦敖包会重点发展圈养畜牧业。但是贵力斯台缺乏牲畜,大量贫困家庭没有牲畜,只是空有草地而已。其他基础设施方面,获得信息不全,只有学校方面有可比性。贵力斯台的学校在数年前被迁至苏木,目前没有学校,儿童只能去到苏木上学,而巴彦敖包仍然有学校,儿童可以在嘎查内就读。
     
        在贫困问题方面,两个嘎查统计的口径也存在些差别。巴彦敖包的统计比较细致,2010年特困户 11户(标准为年收入1200元/人),占全嘎查总户数比例为4.8%;贫困户73户(标准为年收入1800元/人),占全嘎查总户数的31.9%。但是巴彦敖包嘎查政府所提供的贫困户统计口径与旗政府提供的统计口径是有差别的,旗政府的统计中特困户等于贫困户,统计口径是2008年年收入1196元/人,2009和2010年提高到1800元/人,只有这一个口径。如果就1800元标准做粗略比较的话,2010年全旗的贫困户占全旗总户数比例大约为30.8%,巴彦敖包的贫困发生率略高于该标准。贵力斯台方面不太清楚具体的统计口径,只是提供了“认定”的70户特困户,也没有特困与贫困的区别,如果按这个比例计算,那么2010年贫困户占总户数的比例为24.2%,低于全旗贫困发生率标准。如果就纸面上的统计数据做比较,得到了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滑稽”的结果,即“巴彦敖包的贫困情况要严重,而贵力斯台状况较好”,但事实却是与此截然相反的。众所周知,这就是中国扶贫开发的通病。由于严格的收入核算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扶贫资金的限制,其贫困家庭完全靠政府“认定”,因此出现任何结果都是可能的。
     
        由于中国的扶贫开发重视“示范”,往往将有限扶贫资源投向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示范村),实际情况通常是因为示范村条件好,所以有项目,而落后社区因为落后,所以拿不到项目,扶贫项目的存在以及对收入增加和贫困减少的因果性是颠倒的。也因此,以产业扶贫项目效果的角度来比较评价巴彦敖包和贵力斯台几乎必然是误导的。后者事实上也没有产业扶贫项目,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地条件不好所以拿不到项目,而不是因为当地没项目所以收入低。鉴于此,下面的比较分析主要还是从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以及产业所需要的一些基础条件的角度进行的。
     
        第一,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有资本条件;但贵力斯台蒙古族问卷人群则入不敷出。根据收入组合B(选择问卷中的生产性收入、政府补贴、政府救助、社会救助、打工、礼金、经商、土地出租及其他这几方面作为统计内容,暂不考虑借款),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家庭实际平均收入为30640.83元(标准差18442.66元);人均收入为8088.39元(标准差6600.90元)。而根据支出组合1(选择问卷中的吃穿用、教育、医疗、通讯交通、生产投入、经商成本、盖房、送礼、仪礼和其他,暂不考虑还贷),2010年平均家庭支出为22476.33元(标准差16136.03元);人均支出为5984.28元(标准差5185.88元)。从平均情况看,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入大于出,2010年家庭结余金额的期望值为8164.50元。由于问卷家庭的结余代表了其拥有储蓄能力,而储蓄与投资所需的资本之间直接相关,因此这就代表了问卷家庭具备一定的内生性资本形成条件(见表10-9)。
     
        表10-9 巴彦敖包和贵力斯台蒙古族村民家庭收入对比(以2010年为例,单位:元)
     
                444
                                                资料来源:根据本次蒙古族社区的调研问卷计算
     
        但与之对比,根据收入组合B,贵力斯台蒙古族问卷人群家庭实际平均收入为6274.82元(标准差5618.58元);人均收入为1781.50元(标准差1525.64元),其大约仅为问卷人群总体的1/3。而根据支出组合1,2010年平均家庭支出为14629.81元(标准差9992.79元);人均支出为4475.40元(标准差5425.59元)。也就是说,蒙古族蒙古族问卷人群家庭收入连其支出的一半都无法达到,如果不借债几乎无法维持。目前,贵力斯台蒙古族问卷家庭依靠种植的玉米,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生存安全风险极大。尽管问卷人群是有偏的,但现在贵力斯台蒙古族高风险人群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借贷风险小;但贵力斯台蒙古族问卷人群借贷风险极大。从借款方面看,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2010年只有48.33%的家庭有借款,总体上看平均家庭借款为4816.67元(标准差7764.53元);2010年蒙古族问卷人群有10.00%的家庭进行了还款,平均家庭还款为1010.00元(标准差3505.67元)。可见,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的负债压力并不大。结合上面计算出的结余金额8164.50元,可以得出在还款方面也没有任何压力,其还款后仍然有3347.83元的期望结余。因此,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的资本运作风险不大,具有相当的产业发展潜力(见表10-10所示)。
     
                                   表10-10 巴彦敖包和贵力斯台村民负债及还贷能力比较(以2010年为例,单位:元)
     
     

    555

                                                  资料来源:根据本次蒙古族社区的调研问卷计算
     
        而与之对比,贵力斯台蒙古族问卷人群2010年有83.33%的家庭有借款,总体上看平均家庭借款为15564.81元(标准差13962.23元);但2010年蒙古族问卷人群有27.28%的家庭进行了还款,且平均家庭还款为1777.78元(标准差3859.16元)。也就是说,绝大多说家庭都无法还款,而即使还款其金额也仅仅只有借款的11.42%。考虑到入不敷出,贵力斯台的蒙古族问卷家庭基本上未来也无力还款。而根据访谈情况表明,当地很多贫困家庭借的都是年利率30%的高利贷,这表明其几乎是不太可能偿还债务的,只能靠恶性的借贷还钱。对于这样的高危群体,金融风险极大。
     
        第三,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高层次需求支出比例大;但贵力斯台蒙古族问卷人群医疗支出比例大。关于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的总体支出结构,根据支出组合1(即不考虑还贷)所计算出的支出结构见图10-1;关于贵力斯台蒙古族问卷人群的总体支出结构,根据支出组合1所计算出的支出结构见图10-2(具体一些比例数据等见附件,由于两地都没有“仪礼”和“其他”这两项支出,故作图时省略):
     

     

    11

                                                    资料来源:根据本次蒙古族社区的调研问卷计算
     

     

    22

                                                             资料来源:根据本次蒙古族社区的调研问卷计算
     
        从图中不难看出,贵力斯台在医疗方面的绝对支出额及所占据的比例要高的多,达到五成,而在其他方面的支出都比较少。就访谈和问卷统计来看,贵力斯台的蒙古族问卷人群已经呈越病越穷与越穷越病二者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姑且不论金融风险,其人力资本本身就存在巨大风险。从上面不难看出,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在医疗方面的支出与贵力斯台相比有显著差异,其比例不到二成,而在医疗支出的绝对额方面也低于贵力斯台,这也间接反映出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的身体状况要好,人力资本状况相对更佳。而教育方面尽管巴彦敖包绝对支出额更高,但相对比例却低一些。在其他方面,通讯交通、盖房和送礼方面巴彦敖包问卷人群比贵力斯台无论是绝对值还是比例都要高的多,特别是盖房。从消费结构中反映出的事实是,巴彦敖包蒙古族问卷人群生活条件总体较好,支出结构也更加良性。如果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其已经基本满足安全需要,正在向寻求交往和和更高层次需要发展。
     
        因此综上所述,尽管扶贫项目集中于巴彦敖包存在扶贫目标偏离的问题,但同时贵力斯台在基本条件方面确实存在极大困难,就现阶段而言双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前者已经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对于类似产业发展这样的项目是比较适合的,但后者目前仍然首要问题是解决生存安全问题。就产业发展的潜力而言,无疑巴彦敖包目前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如何使产业扶贫项目不至于沦为一般的产业发展项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科右中旗的蒙古族从事农耕时间较长,汉化程度高,两个案例社区的蒙古族村民除了部分不能听说读写汉语外,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衣着,基本上已经与汉族地区的农村村民无异,没有什么独特的民族传统行为。这点在支出上也能够得以体现,无论是巴彦敖包还是贵力斯台,都没有任何一个蒙古族问卷家庭在2010年有传统文化或宗教仪礼方面的支出。所以尽管这两个村落都是蒙古族社区,但是就民族特色而言几乎是没有的。
     
        (2) 案例蒙古族社区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
     
        产业扶贫是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要想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农民脱贫,就应该走产业化扶贫的路线,培养农村的“造血”功能,摆脱仅仅依靠国家拨款“输血”的扶贫路径。下面我们将结合调研对象,对两个蒙古族案例社区的产业扶贫项目进行介绍。
     
        a. 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的制定
     
        在对科右中旗的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贵力斯台和巴彦敖包两个嘎查,其中只有巴彦敖包嘎查有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扶贫项目,根据访谈了解到的情况,其基本流程可以归纳为图10-3的形式:

     

    666

     

        1)成立项目工作小组。项目工作小组的任务就是根据实地情况开发合适的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联系和对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以巴彦敖包嘎查为例,其就形成了以村长、村妇女主任及青年委员为核心的工作小组。这个工作小组分工明确,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贯穿项目始终。
     
        问:本村的项目申报由谁来负责?
     
        答:在我们成立合作社初期,专门设置了理事长、监事长和会计,当然这些都是由我们这些村干部担任,我们负责张罗合作社的成立,给村民讲解合作经营的好处,劝说村民加入合作社。我们在成立合作社之后,获得了扶贫办的扶贫专项资金。
     
        ————2011年8月26日巴彦敖包嘎查达的访谈
     
        2)确定项目,并对项目做可行性分析。由于各个社区自然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因此根据社区自身条件确定项目内容是关键的一环。在巴彦敖包,由于当地草场资源严重缺乏,传统的游牧式畜牧业生产方式并不适用,因此其产业扶贫项目在思考和比较后,选择了适用于本村条件的圈养方式。此外,该嘎查种植玉米量较大,玉米秸秆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能够更好的解决牛饲料方面的问题,目前该嘎查正在对秸秆处理技术项目的引入开展可行性分析。 通常,项目内容确定与可行性分析要反复进行,直到制定出合理的项目内容为止。
     
        3)向上级反映上报,获得项目审批。就访谈了解到的情况看,巴彦敖包嘎查在确定项目时采用的是逐级上报的形式,在项目内容及其可行性分析通过后,嘎查长向镇长反映,镇长向县里反映,最后直接审批下拨扶贫资金。
     
        问:本村的项目资金是怎么申报来的?
     
        答:一般来说,要申请项目很难,国家下拨的扶贫资金本来就很少,要资助那么多嘎查,那么多村民根本就不够,所以一般这些扶贫资金往往拨给能真正创造福利,能真正起到扶贫帮困的地方。我们村基础设施好,加上成立的合作社对村民帮助又大,扶贫办这才给我们下拨了50万扶贫资金。
     
        ————2011年8月26日巴彦敖包嘎查达的访谈
     
        b. 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机制
     
        在巴彦敖包的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机制主要体现在一下动力和管理两个方面。其中动力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驱动力,主要表现为政府组织的带动作用;二是外部助动力,主要表现在对比激励方面。管理方面主要强调资金监管和协商沟通,在项目资金的运行上保证专款专用,受到合作社的监督,同时向参与家庭征求意见,进行协商沟通共同管理。总体上可以归纳表达为图10-4的形式:

    888

     

     

        s 政府的内部驱动力作用。在巴彦敖包的产业扶贫项目中,嘎查政府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正是嘎查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态度,使得巴彦敖包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扶贫项目。包括合作社在内,都是由村政府牵头建立的,产业扶贫项目的争取也主要是由于嘎查干部的积极争取获得的,嘎查政府是整个产业扶贫项目中的内部驱动力量。
     
        s 对比激励的外部助动力作用。客观的讲,由于科右中旗的各个蒙古族社区发展水平滞后,实际上真正的贫困社区与外部龙头企业或市场的直接联系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外部的助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村民外出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在其他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实际效果,从而通过与自己社区的对比产生触动,形成一种对比激励。这个情况即使是在贵力斯台也是存在的,不少村民正是在这种示范和触动下产生了很强的发展欲望:
     
        我们曾经将一些妇女带出去参观产业项目,她们触动很大,回来想通过产业致富的积极性就比较高。旗中的很多妇女很少出去,连中旗都没有出去过,见识太少。所以只有培训、让妇女出去看一看,才能更有效果。另外妇女还有带动作用,我们这里有养殖方面的典型妇女,她们对村里其他人的带动很明显。
     
    ————2011年8月22日巴彦敖包嘎查妇女主任的访谈
     
        s 加强资金监管,重视沟通交流。产业扶贫项目制定以后,除了保障资金到位之外还必须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在巴彦敖包目前采用的是专户、专人、专账管理,通常账目会及时公示,从而保证资金专款专用。此外,由于巴彦敖包的产业扶贫项目与合作社联系紧密,对于参与家庭都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征求意见,实现共同管理。通过资金和沟通两方面从内部机制上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
     
        c.  产业扶贫项目的整合与协调
     
        产业扶贫项目涉及到不同的人群和组织,相互之间的整合和协调非常重要。在案例社区的巴彦敖包,最重要的整合和协调是村委会、合作社、村民之间的整合。在该村,合作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当地合作社由村委会发起的,有村民主要参与的组织,而产业扶贫项目直接与合作社挂钩,这样,村委会和村民之间在产业扶贫项目上的协调和整合都是通过合作社完成的,如图10-5:

    777

        d. 产业扶贫模式的特点
     
        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属农牧交错地带,该地的贫困主要是生活贫困,极少存在生存方面的贫困。致贫因素主要是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围绕着这些致贫因素,科右中旗形成了联户经营型、入股分红型、股份合作型、土地流转型、专业合作型、基地集中型、企村共建型、租赁经营型等多种具有自身特色扶贫新模式。
     
     
        s 专业合作社发展快速,并且合作社之间有很强的合作关系。巴彦敖宝嘎
     
        查近两年成立了两个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种养殖合作社主要经营由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的土地,以及建造养牛场,合作合伙经营养牛。农机合作社主要服务于种养殖合作社,但是又是两个独立的合作社,这样互相发展,共同进步。
     
        下面是对巴彦敖包嘎查妇女主任的部分访谈记录:
     
        问:本村的主要产业有哪些,规模如何?哪些纳入了产业扶贫项目?
     
        答:养殖合作社是我们嘎查的产业基础,我们嘎查目前有三个合作社,分别是种养业合作社(羊、牛)和养鸡合作社一个、农发农机合作社(买14万的机械如收割机,国家报销3万,如果没有合作社,国家不给报销,合作社租了老百姓4000亩老百姓的地,几乎嘎查的每一户都有。一年能打2万多斤,卖出粮食又能分给老百姓钱)。老百姓愿意入社,因为合作社解决了老百姓生产生活负担过重的问题,又增加了收入。合作社的带动效益也很明显,最初养牛合作社只有50户,现在增加到109户。以2010年为例,过年203户发给每户一袋面。当初成立合作社完全是老百姓自发的,嘎查干部带头组织了。
     
        ————2011年8月22日巴彦敖包嘎查妇女主任的访谈
     
        s 土地流转效率高,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并且解放了土地劳动力。
     
        此项目做的比较突出的是巴彦敖包嘎查,巴彦敖包嘎查为每亩土地每年的收益做了适合当地农业的合理估计,刨除成本每年每亩土地的收益大致为600元,巴彦敖包嘎查则以600元转入农户土地,这样农户即便是不劳动也能每年每亩地获得往年一样的收入,而流转集中的土地全部交由合作社经营,合作社便可使用大规模机械化经营模式,大大的提高了生产作业的效率,除此之外,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还可以被雇佣到合作社参加劳动,获取另外一份收入,农户效益大幅度提高,改善了农户的生活状况。
     
        村民对土地流转都表示很满意,下面是对巴彦敖包嘎查一位妇女的一段访谈记录:
     
        问:您觉得参加土地流转是否划算?
     
        答:入社就有空干别的了,干点小买卖,小商店。目前主要是入社之后,畜牧就不用搞了,只种植就好。一年光卖粮食有个2万元的收入,政府给粮食补贴一年500多元。
     
        问:经营商店能挣个钱吗?
     
        答:一年能挣个不到2万块钱。
     
        ————2011年8月26日巴彦敖包蒙古族大姐1的访谈
     
        (蒙古族大姐1,姓名和年龄不详)
     
        s 产业扶贫项目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年产
     
        4万吨有机大米加工扩建项目中,立足于当地开发少,生态环境良好的现实状况,着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当地有机稻谷产业快速发展。
     
        问:咱们这里有什么特色产业没有?
     
        答:特色产业还真有,因为我们这里没有钱,想污染都污染不了,所以没有污染,食物等都是绿色的,这就是特色,但是这需要一个认定过程。我们在立项开发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环境、生态保护的问题,坚持“绿色”不动摇。
     
        ————2011年8月22日科右中旗扶贫办副主任的访谈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